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分析

以近几年国际电影节电视节和国内获大奖的纪录片为例,分析纪录片的发展走向及特点。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著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名言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确实,纪录片仿佛一本本“国家相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成为镌刻在几代国人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独立纪录片在我国发展起来,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得我国纪录片呈现多态性,出现了我国纪录片百花齐放的势态。本文试以《俄亚纳西人》和《舌尖上的中国》两部纪录片为例,浅析纪录片的发展走向及其特点。

纪录片的发展走向

1、多元化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王锋说过:中国的纪录片创作已进入了题材多样化的时期,纪录片人应当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无愧于时代的厚赠,面向实际,以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眼光,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和选择题材。在内容开掘上,开拓历史的视野,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现实生活,创作者都要有历史的视野以及正确的历史观,对待历史和反映历史。在主题提炼和内容开掘上,创作者还应树立历史责任感。一要自觉地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二要自觉追求历史的真实,三要自觉承担起记录历史的责任,让自己的创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并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就像2013年刚出现的《舌尖上的中国》,它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全方位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因其目不暇接的奇幻画面、质朴生动的美食故事和展现的独特东方智慧荣获第八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评审团大奖。这是一次创新,展现了纪录片多元化的走向。在以往的影像素材里,中国美食更多以“烹饪大师”或“美食名家”结构,展现的是“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过程”,能够看到的电视节目也多以“比赛”形式出现。

商业化

“商业化”这个词在当今的社会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在当今社会的文化大背景下纪录片工作者想要自己来处理事情或者来进行拍摄、创作等,如果不遵循当今的规律,那必然会走弯路;如果纪录片的发展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必然会遭到淘汰。所以在当今社会下纪录片走市场化娱乐化的道路是必然的。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纪录片走商业化是对的,在商业化的道路上我们应把纪录片当成产品来处理。如今纪录片的故事化可以使纪录片具备很多种影视元素,它可以激发观众的兴趣,提起观众的欲望,吸引观众,这种故事性的做法弥补了纪录片的缺陷,这让纪录片的表现力度大大增强。

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中国美食更多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让人们感知这里的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这种纪录片不仅能增加纪录片的收视率,吸引一大批爱美食的观众前来观看与品尝,也借此宣传了中国的美食文化。

趣味性较强

凡有人类和生命的地方就会有情感,情感在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它是创作的动力与核心,一旦抽取它,创作就会干涩、失去生命的弹性。富有情感、趣味与故事的自然类纪录片更容易走向世界。就如2013年,由农民导演周元强执导、农民演员担纲的情景喜剧《快乐乡村》就入围第九届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该影片讲述的是关于改革开放后的某乡村文化站组织当地农民自筹资金,拍摄电视剧的故事。里面拍摄情节搞笑风趣,为纪录片增加了喜感,博得一定的收视率。

纪录片特点

1、纪实性强

真实记录是纪录片的生命,任何一部纪录片都具有纪实性的特征。这种真实感给观众一种真实的美感,不像其他影片或电视剧那么浮夸,不真实。纪录片是最富于社会认知价值、最易于国际交流的传播形式。娱乐无极限的泛滥与膨胀,使广大观众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视觉疲劳,相对于虚假繁荣的娱乐泡沫,纪录片传承文明、纪录历史、关照现实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由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主办的2010年第五届半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中,中国纪录片《俄亚纳西人》和《敬老院》分别获得中片金奖和长片家庭儿童类特别奖。本片还获得了第二届国际环保纪录片周暨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金奖,被评为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十大纪录片,并入选国际电视节。

《俄亚纳西人》是部典型的学院派人文纪录片,挺唯美的作品,看了不禁为它特别精致的画面语言叙述,陌生化的民俗风情展示所感染,确实是一部很感性的吸引人的好片,它突出表现的就是在四川木里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纳西族村落叫“俄亚”,这里的纳西“束”族始终固守着纳西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形式,从生到死。包括婚礼、杀年猪、起名礼、烧天香、打跳、印经幡等在内的传统活动。

2自由的创作空间

3自主筹集资金:

4主动参与:

独立纪录片产生前片子大都是体制内的,专题的倾向比较大,在这里面的创作者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条件的完备,人们有了越来越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将自己的声音记录下来,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独立纪录片的创作。在独立纪录片的创作中有很多的作者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训练。像《俄亚纳西人》这不纪录片,就是导演冷淞自主筹钱拍的,因为它想拍。有很大的自主性。导演伍国尧、冷凇

5:本身思想性强、文化底蕴丰厚、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

由冯国文和霍凤兰共同执导的《敬老院》则获得了长片的家庭儿童类奖。该片记录了6位老人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在敬老院的生活。

人文性较强

纪录片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们国内的纪录片除了栏目化以外,更多是做一些宣教类的大片。这毫无疑问是应当的,但是我觉得纪录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记录影像、存留素材。但电视台保留的资料最多是无字幕版本,没有素材。素材是不能播出的,可是不播出就没有价值了吗?

2009年(第五届)广东台山电视台制作的《俄亚纳西人》和独立制片人拍摄的《敬老院》、2010年(第六届)广东台山电视台制作的《盐井纳西人》、2012年(第八届)姚国发导演拍摄的《孤儿2011》。

发展走向:

1多元化:

第六届2010本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的14位国际评委,分别来自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土耳其、古巴、墨西哥、阿根廷、伊朗、意大利、黎巴嫩、丹麦、约旦、印度等等。这14位评委被分成长篇、中短篇2个组。我国共有15部优秀纪录片最终入围。其中,广东台山

电视台制作的中国纪录片《盐井纳西人》凭借完美的摄影技术和关注女性少数民族社会生存状态的主题,击败了众多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和中东和平为题材的优秀纪录片,一举夺得半岛国际电视节中篇纪录片评委会大奖。

2商业化:

因此我相信作为艺术之家中的“晚生”——独立纪录片也难免会趋于商业化,但值得一提的是“商业化”不代表就“低俗化”,更不代表“庸俗化”;商业化可以是“迎合”大众的审美取向,但这种“迎合”是褒义的“迎合”,是在保证艺术完美表达的前提下提出的,而不是以牺牲对艺术、对真理、对人性的追求为代价的曲意逢迎。

现在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市台播出的《探索发现》、《动物世界》、《自然奇观》等大都是买进的节目,而且价格不菲。那么中国的纪录片是不是也应该大胆地走商业化道路呢?回答是肯定的!如果我们的电视台在纪录片的运作上忽视了经济因素,那就意味着最终会被淘汰出局。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

纪录片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配合一定的娱乐性的特征。在当今时代纪录片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应该与故事结构相结合。故事化有它自身的特征与感觉它可以通过故事的情节给观众带来一种娱乐与享受。但是相对于纪录片来讲故事化是他实现的一种手段,单纯的保持它的基本特质的时候,

3、趣味化:

3人文性较强:

冷凇的新作《俄亚纳西人》,冷凇说他花了三年时间断断续续记录,用高清DV拍摄,原创音乐,等意味深长的抒情技巧,凝重雅致的人文景象、细腻温馨的少数民族情怀做成这部片子,展现俄亚纳西人的文化方式,寻找精神上的文化家园,整个生活,整个空间,整个安排,实际上体现了人文的秩序感。

四川的凉山自治州是一个很有趣的地理区域,这里有代表现代科技最高水平的西昌航天城,也有到现在仍然保持母系氏族社会特点的纳西古寨,俄亚就是其中的一个。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出俄亚是一个与外部社会几近隔绝的村落,除了不断变换的镜头提示我们是在用现代的摄像机拍摄以外,整个50多分钟的影像里面看不到任何可以称得上是现代社会标志的东西:崎岖的山路、昏暗的油灯、负重的骡马、粗麻纺织的衣服、象形文字等等。最让人感到震撼的恐怕是俄亚人的一妻多夫制了,它也是纪录片着墨最多的地方。纪录片里从一位村里的东巴(祭司)口里介绍说俄亚村里一妻多夫制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现象,他们都喜欢一妻多夫制,因为这样才是一个家庭,一人一个妻子那就要分家了。纪录片描述了俄亚的两个一夫多妻家庭,其中一个是已经60多岁的老妇人,她是弟兄三个人的妻子;另一个是29岁的古米,她是兄弟两个的妻子、古米本来是哥哥杜基的妻子,在弟弟高土15岁的时候又成了他的妻子。高土自己说他本来一直把冷秋当作姐姐的,但是后来成了他的妻子,他很高兴,只有这样才更像一家人。

实际上俄亚纳西人的其它习俗反映的也是当地生产力的不发达,或者是生产力的极度落后形成了俄亚人的特殊习俗。纪录片描述了一个俄亚人的丧葬过程。俄亚人认为人一辈子都是在不停的做事情,所以他们把去世称之为“大休息”。他们还认为人赤裸裸的出生,去世的时候也要赤裸裸的走。因此俄亚纳西人葬礼上的死者是赤裸着身体的,并且采取的是火葬,没有随葬品,这与其他民族的厚葬习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俄亚当地闭塞的环境、多山的地理环境以及非常原始的生产方式导致他们始终处于温饱线以下,所有的忙碌目的就是填饱肚子,即使是老弱病残也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因此他们对人生意义的认识也就停留在“做事情”上,去世也就意味着不再做事情了。极尽简化的葬礼则可以为活着的人留下更多

的生活资料,而不是与死者一起腐烂掉或者化为灰烬。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厂长高峰:再没有比纪录片更有价值的影像资料了。我们的电影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42000本胶片,大约42万分钟、7000多小时的资料。要提升它的传播价值、放大其社会功能,离不开纪录片生存环境的改良。《俄亚纳西人》·故事简介:

本片力图从人类学角度,故事化地展示纳西人的生存状态:奇特的婚姻习俗、离奇的葬礼和浓厚的明代古风,宛如一块巨大的社会活化石。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173825.html,/s/blog_7fc4a8110100x75l.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173825.html,/html/2012/1230/3303324.s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173825.html,/s/blog_5337f0af01013j97.html

2012年設立的“金紅棉獎”旨在打造紀錄片界的奧斯卡小金人,而當年度獲獎紀錄片《五臺破相機》入選成為第85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最終候選影片之一;當年“評審團大獎”《舌尖上的中國》取得空前成功,由此可見金紅棉獎的權威性。

论纪录片的基本本体特征——以《英与白》为例

纪录片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的,它的发展对当今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它的真实性问题却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从纪录片的基本定义出发,具体阐述它的基本本体特征。《英与白》刚出现时,也引起学界人士对其是否是纪录片的质疑,本文也会对其做具体探讨。

无假定性的真实

真实事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是纪录片存在的基础。所谓无假定性的真实,是相对于艺术的真实而言,与故事片、电视剧中假定性的艺术真实不同,纪录片所面对的客体对象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的事物和和人物,不容许虚构事件。它的基本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摄影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里的“四真”是纪录片的生命。而且这种真实能使人从屏幕上感受到,同时也是摄影师有可能拍到的真实事件。

在《英和白》中,导演张以庆以中意混血的驯兽员白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展现了她与朝夕相处14年的大熊猫英的生活细节,表现了曾经渴望群居的人类在独处中“异化”的现实。片中处处表现出纪录片的这种真实感:武汉杂技团狭窄的小院,一座大门里是英和白的家。英是世界上仅存的一只被驯化可上台表演的熊猫,也是唯一和人居住在一起的熊猫。白是一位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养师,她和英组成的这个家已经14 年了。本片还有一个重要角色那便是一台不断提供着外部世界信息的电视机,电视机中随机播放着节目或者电视剧;

还有那一直坐在门前等着爸妈回家的小女孩,这些生活场景都被摄像机一一客观的“记录”下来,毫无虚构可言。

形声一体化的表现结构

在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存在与运动都以形声一体化的完整形态进行,摄像机以一种特殊的记录形态,再现了客观事物直观的形声结构和运动过程。它强调记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强调记录形态一体化的行为活动,使得纪录片中人和事物的活动具有了一种符合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的逼真感。正是这种纪录片的真实本性——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才使得纪录片有着其他节目形态所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和永恒的魅力。

《英与白》中,无论是英英在栅栏里发出碰撞声,还是它不高兴时所发出的“嗷嗷”声,摄影机都把这种原生态的声音原封不动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当白为英英跟换便盘后,如发现有疏漏,英英则会通过不停的用他的爪子敲击便盘,通过发出声音来提醒人跟换。如此可爱又淘气的形象不禁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会心一笑。画面中对白的拍摄也是如此,每当白呼唤英吃饭或锻炼时,声音总像一位慈母在温柔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似的;白听着电视上放着的外国音乐会,想到自己的父母,画面简单的把他父母亲的照片展示给我们看,音乐会结束了,照片也看完了,也意味着白也回忆完了,这时又恰巧特写到白的眼睛湿润了。随后就是白也站在窗户外,仰望着外面,若有所思:我也想念这着我的亲朋好友,不知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呢?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内容,看后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英与白》,不到一小时的纪录片,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世纪末世界的纷乱与人内心的孤独,可以解读出对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失误的思考,可以解读出心灵间交流与沟通的困境,可以解读出人与动物因为环境而产生的异化,还可以解读出对人性与人格的观照。而这一切,都是导演通过镜头的选取与剪接来传递的。隔着栅栏的颠倒的影像,英从窗口探出脑袋张望对街灯红酒绿的画面,白的碟机里放出的意大利歌剧的音乐,电视机里新闻传递的院子外面世界的信息,小院里独坐发呆的小女孩与英在笼子里呆坐的镜头的对比剪辑,等等这些视听元素的选取与组合,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栅栏后的那双眼睛,有话要说。在这部纪录片里,导演是有着强烈的主观意图的,导演将自己的主观意图隐藏在这样或那样的“栅栏”背后。这些隐藏起来的深沉的感性,贯穿着这部内敛、沉静的纪录片。

情境化的叙事方式

情境化的叙事,就是要使纪录片的图像符号所表现的抽象内容具有一种“可经历”的情景意义。纪录片的创作者既不能像故事片的创作者一样用虚构的方法来安排情节,也不能将生活完完全全地记录下来,而只能以真实自然的生活流程为素材,通过择取一个个有“意义”的瞬间和片段来“再现”生活的原貌。这种“再现”是建立在情境完整性的基础之上的。

比如说作者在记录的片段上,不停的截取熊猫和驯兽师很有“孤独感”的画面,拼凑在一起,为了强调这种孤独,作者加了一个叫“娟”的女孩,寂寞的坐在家门前的台阶上等其父母回家,这个片子中自始至终都不断出现的细节镜头,同白对英的训练,生活和交流的热闹场景镜头对比,构成意境,让审美接受主体受到强烈的感染,似乎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严重隔膜的,还不如人与动物间的默契。就像《英与白》在获得第六届“金熊猫”纪录片最佳创意奖的评语中,

评委说道:“影片以独特的角度切入英和白的生活。又从他们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带着普遍人性的美。”

有人说《英与白》没有故事,没有事件,时间的纬度也不清晰,不能算作纪录片,但我们说,电视艺术创作是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它走出的每一步都深深地打下了时代的烙印,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也不例外。如果说纪录片最初的定义是“用影像记录真实的世界”,那么《英与白》则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片中导演张以庆曾说:“纪实只是手法,而不应成为一种标准,特别是不能以这种标准来评判运用别种手法的作品是不是纪录片。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感受决定了表现上的差异,我们不能让千差万别的感受用一种形式表达”

张以庆:不能将作品的现实等同于生活的现实。观看本身是一种心理过程,真实感和真实不是一回事。

纪录片赏析

纪录片赏析 教学大纲 【说明】 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纪录片赏析》课程在引导学生赏析世界纪录片大师经典作品的同时,还观照大师的创作历程和心路历程。在此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纪录片的基本理论及主要流派加以阐述,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使其树立正确的纪录片创作观念。 教材选用依据:我国影视界对纪录片理论的研究滞后,目前适合于高校影视专业纪录片课程的教材并不多见。本课程在兼顾本校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建立起本课程的知识体系。 教法: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把赏析优秀纪录片作品和对纪录片理论的梳理相结合,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 第一章纪录片概述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纪录片的概念、分类及界定,使学生对纪录片本体有基本的认识。 内容要点:1、纪录片定义 2、纪录片类型 3、纪录片观念的发展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举例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 2、有人建议应把纪录片放在社会学、人类学的坐标系中加以研究,你如何看

待这个问题? 第二章纪录片本质属性的研究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辩证的理解纪录片真实性的内涵。 内容要点:1、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 2、如何辩证的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2课时 作业与思考: 1、你怎样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 2、你怎样理解纪录片中的“扮演”? 第三章纪录片的界定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我国纪录片史上关于纪录片的两次界定,使学生了解纪录片在本质与形态上与其他片种的区别与联系。 内容要点:1、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区别与联系 2、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与联系 3、我国纪录片的两次界定的文化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图示法、举例法 教学手段: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赏析作品进行教学 授课时数:4课时 作业与思考: 1、纪录片与新闻片的区别与联系? 2、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章罗伯特·弗拉哈迪及其作品分析

影视作品分析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文明逝去的渐近线 -------浅评《最后的山神》影视纪录片 定居就像一条线划开了鄂伦春的过去与现在。《最后的山神》是纪录片导演孙曾田1992年拍摄的,该片以兴安岭一个部落为拍摄对象,以孟金福夫妇为主要人物,用镜头表述了鄂伦春人的文化样貌与生活面貌。鄂伦春人的文化是独特的,他们以林为灵,对身边周遭的物象充满了虔诚,但从导演的镜头告诉我们了一幕幕关于鄂伦春文明,也关于鄂伦春文明的消逝。本片从具有深意的解说词、表现力丰富的镜头语言、动人的细节与音乐,为观众画出了一条逝去在鄂伦春文明上的渐近线。 解说词是直白的,浸染着关于信仰、关于虔诚的深意。 “孟金富的枪太老了,老到找不到相同型号的子弹”,他不愿意换枪,不愿意用捕猎架子,因为他认为“像那种不分老幼的猎杀,山神是不会高兴的”,一支“老去”的枪,一句内心的话语,解释了孟金富对山神的敬畏,折射出他对眼前尚存着这片土地上供养着自己与族人的生灵的虔诚。“孟金富的山林是又神灵的,而郭保田的山林只是山林”,一句对比着的解说词,道出前者生于山林,后者长于山林,前者的信仰还尚存,后者的信仰已渐隐,对,这是一种无形的渐隐,与生活方式无关。“死去一个老人,鄂伦春又离山林又远了一步”,这里的解说词显然已经成了一种隐喻,死去的老人,逝去的文化,青黄不接的习俗都在解说词里,靠近了逝去。解说词,通俗却不简单,它在讲着一个与鄂伦春信仰,以及与萨满虔诚相关的故事片段。 镜头语言是丰富的,动静大小之中捕捉到了正在消逝于山林中的鄂伦春。 本片中多处运用了空镜头,于开片兴安岭的树林处,于兴安岭的夏天处,于感叹动物越来越少处,于萨满舞跳动之前。一组组空镜头,将我们带到了兴安岭,带到了鄂伦春,走进了孟金富,这些空镜头都是生动的,全然的而又自然的接触到了这山林的文明。同样本片呈现了许多特写,于那树上的山神像,于制作桦皮船,于孟金富失落时,于他妻子回眸凝视间,于那多次沉落西边的残阳......每一次特写带来的视觉停留,总能让人思绪也停留,停留在鄂伦春文明的印记上,停留在这神性兴安岭。固定镜头也是片中最常见的,孟金富每一次拜山神,孟金富静坐狩猎,哪怕是孟金富跳起的萨满舞,仿佛导演想用这固定的镜头让大家看到、听到、回忆到鄂伦春的虔诚,这些流逝的虔诚走得能慢一点,再慢一点。镜头不会讲述,但它的丰富表现,已经渗透到了鄂伦春的每一棵树木,每一寸山林。 细节是动人的,音乐也是动人的,都挑起人们关于鄂伦春的思考。 雕刻着山神像的树木被砍罚了,孟金富感觉到自己也被砍伐了一样,哀婉的音乐油然而起。画面中看到孟金富安静得坐着,抽着烟的沉思着,应该是沉思着关于山神去哪儿了吧,或许是,因为响起的音乐回答了他思考的结果。片尾处,孟金富答应摄制组跳一支萨满舞,镜头捕捉到了孟金富母亲抽着眼而不开心的样子的细节,一曲舞蹈过后,响起的同样与砍伐山神树一般的哀婉之声,这或许在是祭奠,祭奠远去的山神如同老母亲口中的唠叨,“山神不会再回来了”。不尽然的细节与音乐,让这条线画得越来越清晰,让人思考着他的尽头。 新年为马系红带祈求福祉、捕猎前跪拜树上的山神像、夏天孟金富刮胡须让他能匹配上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正月十五跪拜月亮之神、没有铁钉的桦皮船、动物越来越少的静默、悬于山林间的“风葬”以及最后一支萨满舞,这就是鄂伦春,一张张来自这里的文明画面,都一一的存在了本片的解说词中,镜头下,细节与音乐里,最后也全都一一部交付给了屏幕前的观众。当片尾以定格于孟金富走在一片白茫茫蜿蜒曲折的雪地里时,留下了一个值得思考、回味且清晰想法:鄂伦春的文明走在逝去的渐近线上。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2008-2009中国优秀纪录片精选

2008-2009中国电视优秀纪录片作品精选 2008-2009是中国极不平凡的年度,在这感动与喜悦相互交融的年度里,中国电视记录了全国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变革历程,呈现出一大批见证时代、记录文明进程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表彰活动将全面梳理这两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产生的优秀作品,探究纪录片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传播价值、学术价值,总结纪录片创作的宝贵经验,加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力量,盘点现有资源,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搭建有效创作平台,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促进中国纪录片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一、系列片优秀作品9DVD DVD1、《生者》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 《中国故事》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室 《毛泽东1949》五洲传播中心、中视影视制作中心 DVD2、《我爱你,中国》北京电视台 《澳门十年》中央电视台 《与祖国同行》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DVD3、《让祖国检阅》云南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 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驻北京军区记者站 《哈军工》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 《大阅兵——回首六十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DVD4、《淮军》安徽电视台 《八千里路走边关》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节目中心 《成长的秘密》重庆广电纪实传媒责任公司、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 《长江大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宣传部、中国教育电视台DVD5、《我们的奥林匹克》中央电视台、中国奥委会 《大阅兵2009》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台北故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DVD6、《玄奘之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志愿者》广东电视台 《刺客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谁与问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电视台 DVD7、《新中国教育纪事》中国教育电视台 《大工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第一犁》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DVD8、《人与自然》五洲传播中心 《丝的旅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看中国》Discovery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 DVD9、《忠贞》成都电视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史说汉字》山东电视台 《奠基——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体育》南京电视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长片优秀作品13DVD DVD1、《察卡洛(盐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月球探秘》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2、《劫后》成都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 《洋海巫师》新疆电视台 DVD3、《寻找少校》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 《松山·松山》云南电视台 DVD4、《盖叫天》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莱茵河:人与自然的对决》广东南方电视台 DVD5、《留不住的一个月》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 《古田会议》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 DVD6、《一瞥汾河湾——绛州纪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寂静山谷》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7、《小人国》北京中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康巴人的三十年》四川广电集团海外社交中心 DVD8、《中国大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五洲传播中心 《虾街十年》湖北广电总台电视经济频道

纪录片的十大创作方式

纪录片的十大创作方式 一、强化故事性纪录片是供人们观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好看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讲故事”。那么故事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笔者认为,故事是由矛盾构成的。我们在选材或者拍摄的时候,首先要看所拍摄的题材中有没有矛盾,能不能形成矛盾,创作中是否拍到矛盾或有故事化因素的情节细节。作者还要在后期的剪辑中,不妨使用设置悬念、人物铺垫、交叉叙事、加快节奏等故事片创作手法,以加强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在真实纪录的基础上,纪录片故事的叙事方式与故事片并没有多大区别,如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这不仅是故事片的专利,也可以在纪录片中派上用场。一般说来,打击犯罪纪录片的收视率会高于普通纪录片,如《中华之剑》、《潜伏行动》曾经引起收视冲击波,画面故事中的未知元素构成了视觉的悬念。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我们不管使用上述哪一种创作形式,纪录片都不应该是严肃的政治论文和哲学讲义,它应该是供人们观赏沟通的艺术品。而艺术品的主要价值就是好看。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纪录片中,已经大大加强了节目的故事性。象长纪录片《毛毛告状》、《伴》等,不仅片中有故事、矛盾,还有人物冲突。近日评出的第四届《中华荟萃》纪录片奖中,获得一等奖的《草台帮的头家》《简

洁人生》、《马明山的故事》等节目都是故事性强、可视性强的作品。去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大奖的《陈小梅进城》、《纸殇》、《阮奶奶征婚》等,更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典范。细节也是纪录片故事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细节的地方往往是最出“故事” 的地方。细节作为情节的一部分也直接参与故事,换句话说,细节是被“放大了”的小故事,纪录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细节。日本获国际大奖的《小鸭子》里,编导在公园内野鸭成长迁移的过程中捕捉了这群野鸭中最小最弱的一只并用两个细节扣住观众心弦:一是当鸭群纷纷离开池塘,只剩最后一只最小的不能飞,它几次想条跳过最后一个石阶,却一次一次总是失败,它并不灰心,再跳,再跳……直至跳了十几次,才成功。这个细节在展示过程中,观众绷紧了神经,心也随着小鸭子的起跳而跳动。第二个细节是当鸭群长大,欲离开皇家公园时,所有的小鸭均挥舞着翅膀直冲云霄,惟独那只最小的鸭子试飞了一次又一次,毫不气馁的小鸭直至第八次才稳稳地升空与伙伴们会合。这一细节是鸭子故事的终结,也给了观众巨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情洗礼。然而今天,有些创作者一谈起纪录片的故事化,就害怕把自己的纪录片说成是故事片。实际上,我们把纪录片拍的象故事片那么好看不是更好吗!纪录片与故事片 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故事性,而是故事本身的“虚构还是非虚构”。二、追求戏剧化没有冲突也就无所谓戏剧化,纪录片中

纪录片拍摄创作体会模板分析

纪录片拍摄制作体会 专业: 学号: 姓名

摘要 纪录片是我在8月初至9月底期间拍摄的作品。这部作品主要是记录一个女孩为了梦想而努力,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学舞蹈的生活。这是我的毕业作品。 这篇文稿是写我在制作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的真实体会,含概了我在前期怎样策划、如何选题的,在拍摄及后期制作中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完成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获得的收获与不足以及作品中运用了哪些理论知识,和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纪录片拍摄策划制作体会

Abstract KEYWORDS:

目录 1、作品产生经过 (1) 1.1 作品产生背景 (1) 1.2 作者在作品中承担的具体工作,岗位,署名情况 (1) 1.3 作品完成过程中主要工作环节说明 (2) 1.3.1 前期策划 (2) 1.3.2 作品大致方向 (3) 1.3.3 拍摄 (3) 1.3.4 后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作品完成期间的收获与不足 (4) 2.1 获得的收获 (4) 2.1.1 写作的收获 (4) 2.1.2 摄像的收获 (6) 2.1.3 后期收获 (6) 2.2 存在不足 (7) 2.2.1 策划的不足 (7) 2.2.2 沟通的不足 (7) 2.2.3 拍摄的不足 (6) 3、理论概括 (9) 3.1 纪录片 (9) 3.1.1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 (9)

3.1.2 纪录片解说词的撰稿 (10) 3.1.3字幕 (10) 3.2 后期制作 (8) 3.2.2 摄像中采访的拍摄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段落的组合与剪辑(电视画面编辑198) (8) 4、建议 (10) 致谢 (11) 参考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 (12)

最新纪录片分析-怎么写

一.主题: 1.影片力图告诉我们什么。 2.通过对纪录片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我们感悟到了什么。二、结构 典型的纪录片结构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而在实际运用时则更为复杂。 有时纪录片的结构会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情绪线索而发展。 有时则是两者交叉进行。 三、人物 纪录片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分析表现各个人物所用的时长、镜头数量、景别表现、直接发言的频率、形体动作的表现、光线运用等; 四、场景 外景: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的时机 五、景别景别最最根本的含义,是表达画面所包括的范围 远景近景全景 六、空间 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空间是影片具体场景的体现 七、机位 1在纪录片的拍摄中运用较多,占主体地位。 局限性: 工作量大,镜头活动量多,容易显得单调,使观众感动视觉疲劳,产生厌倦心理。 对场面把握不全面、角度局限大、对细节捕捉不透充分和及时 2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摄像机,面对同一场面同时拍摄不同角度和景别的画面。 运用环境: 某些规模宏大的场景、不可重复性的场景、出场群众演员众多,而且场面调度复杂的情况。 优点: 提高拍摄进度、节约剪辑时间 缺点: 可能使编导变得懒惰而不去构思镜头调度; 为防止相互穿帮,各个摄影机的走位基本保守; 为拍摄过程中的布光、同期录音等带来一定难度; 胶片消耗量大,拍摄成本增加。 八、光线 顺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一致或者是基本一致,阴影被遮挡在主体自身的后面,在画面的构成上没有明显的明暗光线关系,景物及被授体的立体感,完全依赖于自身轮廓形式。 逆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摄影机的拍摄方向是相反的(对应的),景物及被摄体的边缘有明显的光线轮廓,在画面的构成上形成了明显的明暗反差,光线的效果十分生动,画面的效果十分明确而富有造型特点。逆光有全逆光和侧逆光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

【内容摘要】本文就20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进行了梳理,包括三个部分:一,创作理念的演递;二,创作理念的论争;三,我的纪实理念。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理念;演递;纪实;论争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轫于中国电视开播之时,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我国进入一个社会的转轨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伦理价值、道德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转移。这样,造就的社会普遍文化心态是:讨嫌“虚假”,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远离“梦幻”,尊重“现实”。也就是说,人们活得越来越“实在”,要求越来越“实际”。因此,人们对他们所生存的社会越来越关注,对变革的事态发展越来越倾心。而电视纪录片,则恰恰可以将真实的社会生存状态,通过小小的电视屏幕及时输送到每一个家庭,从而使人的个体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使社会与人更靠拢,使人与社会更贴近。所以,以反映真实社会生活为己任的电视纪录片,才格外赢得观众的青睐。加之,此时我国的电视屏幕上的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亦可称之为电视纪录片的精品,诸如《望长城》、《沙与海》、《藏北人家》、《远在北京的家》、《壁画后面的故事》……。正是靠这些作品本身,占有了屏幕,赢得了观众,成为中国电视屏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电视纪录片,就具有了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电视纪录片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电视纪录片成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电视纪录片成为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 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我们发现也是其创作理念不断变化及其论争的历史,这对我们“温故而知新”,进一步推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颇有裨益。 一、创作理念的演递 在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发现,其创作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文化背景、大众情绪的变化也发生着鲜明的变化。 1.60年代——80年代 此时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教化与指导”。 其理论基础是列宁所说的: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其实,列宁的这段话,是指新闻影片而言:1921年,当时主管苏联宣传工作的卢那格尔斯基在回忆列宁关于电影的口头指示时说:“列宁当时是在看国际新闻影片时说的这番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这种新闻片要有适当的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然而,却被后人偷换概念,说成是纪录片的定义。⑴ 此外,就是爱森斯坦所说的:“纪录片,不仅是感性形象可以直接表现在银幕上,抽象概念,按照逻辑表达的论题,和理性现象也可以化为银幕形象。”⑵ 的确,“世界上绝没有脱离政治的生活,也没有脱离生活的政治。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却自觉不自觉地把生活和政治生离活剥,使政治变成简单的标签,原则变成空洞的口号。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桎梏下,摄像机只能远远地在生活的表层推拉摇移,小心翼翼地寻找万能镜头,战战兢兢地罗织保险系数。”⑶ 此时的创作特征是: (1)重视文本。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事先设计完整的“文本”,作为拍摄的基矗 (2)依赖解说。借用广播的语言,通过播音或解说,将思想直接灌输给观众,达到耳提面命的说教目的。 (3)声画分离。解说为主,画面为辅,多是声画不搭界,构成简单的“声画两张皮”的节目形态。严格地讲,这种纪录片的创作,与其说是纪录生活,不如说是揭示思想、宣传观念。对广大电视观众进行思想教化和行为指导。 从我国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孔令铎、庞一农拍摄,中央电视

纪录片专业影评怎么写

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 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 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红高梁――中

纪录片影评

至亲至爱的伟大亲情 _____评纪录片《俺爹俺娘》摄影师焦波用朴实无华的镜头,拍摄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片子主要记录的是几十年来,摄影机下俺爹俺娘容貌、境遇、生活的变迁。正如焦波自己所说:“这可以表现责任制以来农村生活的变化。然而,我想焦波没有说出来的是,不管岁月如何流转,不管儿女流落何方,父母永远牵挂,在家盼望着游子的归来。 一开始,传入耳朵中就是回荡在山村中的声声鸟鸣和鸡叫,平和安宁的氛围和浓浓的乡音使我倍感亲切。一点点看下来,不得不说影片把最普遍不过的父母与儿女之情以及老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像抽丝剥茧般呈现在观众眼前,触碰到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唯有泪千行。 本片的线索很明显。表面上看是以给父母亲拍摄的照片为线索,每一张照片都引出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实际上,影片是以时间向前推进的,来推动故事的发展。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爹娘一点点变老了,儿子越来越大了,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这条时间轴把三十多年里爹娘的生活点滴串了起来,更以一个农村家庭为着眼点折射出了整个社会的大变化。虽然凌乱但不松散。 影片中父亲背诗的场景反复出现了几次,一次是《登鹳雀楼》,一次是过年时的《元日》,还有一次是跟小孙女一起背的《静夜思》,这既刻画了一个受过一定教育的渴求知识的父亲形象,与父亲对儿子求学寄予厚望想呼应,同时也透过诗篇的内容展现出老父亲经历种种磨难,最终能感受时代新生活,安享天伦之乐。 影片在镜头处理上非常灵动,照片的选取和镜头的渲染搭配得非常得当。印象非常深刻的其中有一张母亲站在田地里的照片,母亲年纪大了总还是要上田干活,母亲觉得活着不干活就失去了意义。母亲小小的身躯站在大片空旷的田地里,那种强烈的对比冲击着每一个孩子的神经,让人感觉到就是这样渺小而又伟大的母亲养育儿女一生,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新生活。还有当焦波去大姐家看望母亲时,在临走时母亲渺小的身躯又站在了窗户前,对他挥手告别,身躯变得越来越小,母亲的那种对儿子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也在这镜头中被延伸到每个人心里。纪录片中也大量出现了空镜头,没有具体的人物,只有运用的照片和一些乡村的景,这种镜头的渲染反而给人一种淡淡的美感体验。 声音的处理也是不得不提的,应该说基本全程都是同期声录制,大量运用自然音响,这就把乡村生活的原貌给展现了出来,更加贴近生活,更为真实亲切,也使人物形象更易走入人的心中。影片中的旁白解说也给影片增色不少。一般性的话语却在情节发展和感情抒发

电视纪录片分析

电视纪录片分析《再说长江》——审美的诗意栖居 美学境界的追求,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也是纪录片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作为集合了多种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的电视艺术形态,电视纪录片已经在多个层面上拓展和延伸了其美学范畴。我国近几年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多种视听语言的综合运用,更加体现出此点。《再说长江》、《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等就是最好的代表。 作为一种艺术,美学上的价值一直是纪录片追求的目标。不管是崇尚“真实就是力量”的纪实美学,还是信奉唯美的超现实主义美学,都体现了纪录片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这里,我们仅以《再说长江》为例,从音响和画面等角度切入,对其美学价值的内外在表现做一分析。正是在整合了传统的人文理念和先进的电视技术之后,《再说长江》才将审美的意境得以延伸、拓展,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使观众体验了千变万化的审美感受。 音响——拓展审美空间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生动地描述了声音世界:“在空气中总是不乏轻微地运动,这种运动为我们的听觉给自然界添上新的生命;树叶萧飒作声——这种微风几乎使人觉察不出,树木好像活了起来,……于是大自然变得气象万千,生动活泼,到处都是轻快的嚅嚅之声,到处都是活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番描述为我们展现了大自然音响当中的一个侧面,而在《再说长江》中为我们勾勒的是更为宏大更为震撼的“活动着的声音”,是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完美结合的统一体。 一、传承经典营造历史归依感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之歌》,一首大气磅礴的赞歌,一首浓浓深情的颂歌,正是这首歌使人们催生出无限的奋斗豪情,正是这首歌使神州书写出绚丽的诗篇。经过20年的积淀,经过20年的升华,《长江之歌》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因而《再说长江》的主题曲仍然沿用这首歌,从创作的角度看,这是它与《话说长江》的延续性承接,这不仅为观众营造出回归历史、情感归依的意境,也是在声音元素上渲染、突出长江源源不断的生命本质,是在表现手法上将有形的线谱形式转化为无形的鼓舞形态,从而成功地实现了20 年艺术的承接,影像的延续。 从观众的感知层面来分析,《长江之歌》再次拉近了观众与长江的距离,仿佛长江就在你我心中流淌,奔腾不息的江水与跃动的音符一起演绎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一起将观众的接受心理、审美需求转化为对长江的深深眷恋、对祖国的热情歌颂。这样在无形中唤起观众的亲近心理,在20年前《话说长江》影像的回忆中对20年后的长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 二、编织旋律制造多项和谐感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情感,运用不同旋律的音乐配合镜头的节奏,契合观众的审美心理。在《再说长江》第20集《江湖武汉》中,追溯久远、神秘的历史时,运用稳健、有力的音响加以烘托,从而达到对历史的再梳理。在介绍汉口形成的一段中,交响乐沉稳、厚重,寓意着500年前汉水从秦岭走来,带着对长江的皈依感走来,脚步和缓而奔放。在介绍1954年武汉人民战胜大洪水,1956年毛泽东畅游长江,兴然题写“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时,伴着《长江之歌》交响乐的明快、雅致,为观众展现了武汉人民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崭新大武汉,乃至全国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豪情壮志。 在《再说长江》第30集《时速上海》中,轻快、跃动的旋律勾勒出上海充满青春、激情的都市风貌,南京路、人民广场、新天地是上海时代变迁的标志,在这几部分的介绍中,音响运用集中体现出上海发展的高起点、高速度和高效率;起伏有致、自然流畅的钢琴曲,将“精彩上海”的绚丽华采、“超越3号”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实验开发和商运磁悬浮列车的高速行驶演绎成上海发展交响曲中最为高

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瞥

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瞥 导读:本文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纪录片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国民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中国大部分电视台很少给纪录片安排独立的播出时间,更不用说在黄金时间段播出了。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如今中国电视被分成了三大块,新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纪录片很少引起轰动。按照现在的状况,观众很难养成收视纪录片的习惯。虽然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在探讨中国纪录片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平心而论,大多数电视观众对纪录片的概念恐怕还是很生疏的。 从理论上说,所有严肃的人文观念都是需要普及的,新闻如此,纪录片也是如此。这个普及的过程也是培养观众收视习惯的过程。如果说新闻是一个社会非常态的真实写照,那么,纪录片则是这个社会常态的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纪录片是非新闻化的、日常的、静态的、过程式的、讲述普通人生活的、可以有观点的电视作品形态。正因为如此,纪录片的真实和新闻的真实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1997年初,大型电视纪录片《邓小平》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及时的,这就增加了这个片子的影响力。纪录片的播放可以分为常规播放和非常规播放,前者是指日常的、固定时间的、便于观众按时收看的播放形式,后者则是指突发的、配合型的播放形式。英国是纪录片大国,有很长的纪录片历史传统,BBC广播公司

的纪录片是很有影响的,它经常围绕重大事件和突发事变来播放一些纪录片,并且常常是在黄金收看时间。 电视纪录片中,我认为记者采访的痕迹越少越好。因为在纪录片中,主观的色彩越少越好,越客观,越真实。在这一点上,新闻片的真实与纪录片的真实是不一样的。新闻片的真实本身就包括了记者参与的真实,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在现场本身就证明了新闻的真实性。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新闻界要强调加强现场新闻。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现场短新闻的概念是什么?因为从目前的新闻概念看,新闻绝大部分都是短时间内发生的,难道记者在现场还能延长新闻的过程吗?可以说,现在大多数长新闻都是媒介“创造”出来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度报道,或者叫调查性新闻。 而纪录片的真实,倒是尽量让观众忘记记者的存在,换句话说,观众是通过摄像机这个眼睛去看纪录片中的人物。因此,我发现许多记者的提问显得意义不大,这种提问经常成为过于简单的话题过渡,有时甚至会变成一种主人公完整谈话的干扰。我觉得如果纪录片中记者的提问不是很有趣,或者不能激发主人公的某些观点,那么最好把记者的提问隐去。这样纪录片中的记者提问就成为一种电视的前期工作。这方面,北京电视台拍摄的有关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纪录片就处理得很好,在这个片子里,摄像机取代记者成为主人公最接近的无声伙伴。 中央电视台的《地方台30分钟》曾经是在中国有一定影响的纪录片栏目,但是这个栏目原来的定位有点问题,看上去像是中央电视

纪录片-结构分析

[内容提要]结构是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而不同的创作主体对电视纪录片会有不同结构建构。平行结构思维与渐进结构思维是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也为电视纪录片结构建构提供了框架与路径。而电视纪录片结构构建的美学追求,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电视纪录片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平行结构思维;渐进结构思维 电视纪录片,是以美学和社会学意义的视听语言,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人或者事物的历史或者社会现实存在状态的一种影视艺术形式。电视纪录片,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叙事,是叙述者通过某种叙述行为或者技巧,运用叙述话语向受众叙述故事或者事件的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电视纪录片要有效实现信息的传播,离不开一定的叙事方法和技巧,而叙事结构则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叙事结构:电视纪录片的存在方式与意义体现 现代意义上的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不仅是电视纪录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秩序的统一,同时也是创作者根据生活规律和主观体验感受,以各种手段有主次、有层次地安排纪录片内容,并使之成为严密的有机整体的行为过程。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可以分为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内部结构是体现文气的内部因素,如思路、线索、情感、气韵、逻辑等,它使作品上下连贯,过渡自然;外部结构则是表现电视纪录片外部形式的因素,如层次、照应、开头、结尾等,是对作品整体形式的把握,它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相互依存关系。 叙事结构是电视纪录片形成和存在的一种方式。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的任务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将材料、观点、体验等内在要素,有步骤、有主次地加以安排,形成聚合和支撑电视纪录片各个部件的框架。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是一种形式存在,但它的存在意义并不仅仅是装载内容,还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的体现。电视纪录片的记录并非事无巨细地一一记载,而是创作者“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是承载并体现了某种“意义”的,既是创作者思想观念的体现,同时也是其观照自我、观照人生、观照世界的体现。结构,作为对内容有主动表现力的形式呈现,关系到作品的整体形态,影响到作品整体的表现意义,因此,从此种意义上说,结构是衡量电视纪录片艺术质量的标志,是体现创作者思想能力和艺术能力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电视纪录片内容的固有存在方式以及各种联系和秩序,直接制约着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以生活的流程来建构,这也使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具有浓厚的客观规定性;但是创作主体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映射客观事物,而是有所选择的主观能动行为。而创作主体的审美观、价值观等的差异性,直接导致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丰富性与复杂性。 平行与渐进:电视纪录片的两种结构思维 在电视纪录片中,结构是叙事的具体化和意义化,叙事要通过结构才能流畅地表达作者的审美感知。不过,任何结构都是人们思维的结果。结构思维是行文思维阶段将生成的时间性、空间性材料转化为一维的、线性的语言链和语言流的思维过程。结构思维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和材料的叙述创造一个拟自然的时空结构和逻辑结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研究.pdf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Ⅲ) 第一章绪论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方法 (2) 第二章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概述 (2)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的涵义 (3) 一、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 (3) 二、电视纪录片的涵义 (4) 第二节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5) 一、1958——1977年间:政治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5) 二、1977——1992年间:人文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6) 三、1992——1998年间:平民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7) 四、1998年至今:社会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8) 第三章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发展 (9) 第一节政治文化背景下,电视纪录片“教化与指导”创作理念 (10) 一、“形象化政论”的中国化 (10) 二、“教化与指导”创作理念阻碍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11) 第二节精英文化时代“形象化政论”创作理念的内在置换 (11) 一、精英文化的崛起 (11) 二、“形象化政论”创作理念的内在置换 (12) 三、《丝绸之路》等著名电视纪录片的产生 (12) 四、以《话说长江》为代表的这一时期作品的创作特征 (14) 第三节大众文化时代下“客观与再现”创作理念的形成 (15) 一、大众文化思潮在中国的出现 (15) 二、纪实主义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新的潮流 (17)

三、“客观与再现”创作理念的确立 (19)

第四节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中多元创作理念的共存 (22) 一、新世纪,我国的社会形态呈现出自由、开放、多元的特点 (23) 二、主流文化在新时期的回归 (23) 三、纪录片娱乐化的诞生和“主观与表现”创作理念的萌芽 (25) 四、在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中确立多元创作理念 (28) 第四章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走向 (31) 第一节创作理念更加自由更加开放 (32) 一、五十年创作理念发展回顾 (32) 二、未来创作理念前景展望 (33) 1、加强挖掘现实类题材与自然类题材 (33) 2、更加注重故事性、情节化等戏剧元素 (34) 3、采取国际化创作视野 (35) 第二节多元化的创作手法 (36) 结语……………………………………………………………………………………37注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 参考文献 (39)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文) (42) 致谢 (43)

关于人物纪录片创作的思考

42 纪录片的创作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每一部纪录片的创作都是对创作者的一次挑战,每一次的实践都会带给创作者新的感受,本文拟从创作实践的角度谈一些体会。 一、理性分析认识 感性观察捕捉 人物记录片的创作过程是编导人员理性分析和感性观察相互作用,互相提升的过程,做好采访是拍好每一部专题片的关键。其中最基本的事是预先要确定整部片子的“调子”。也就是要确定作品要追求的整体效果。这种对题材第一感觉的把握是很重要的,有了前期的整体感觉,才会有拍摄过程的效果追求。 例如拍摄纪录片《钢铁英雄——董来扶》,他是一位经历过战争硝烟的老英雄,在解放战争中他驾驶着坦克参加了上百次的战斗,他有着像坦克一样的钢铁般的性格。在初步掌握了他的事迹后,我们确定了整部片子的“调子”是:在他的身上就要体现出军人的特征和一个老兵的精神。 “调子”一经确立,我们便带着理性的认识走近老英雄的生活。拍摄中老英雄生活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他不顾年迈,经常会驾驶着三轮摩托四处转转,经了解,这是老人要找回当年驾驶坦克的感觉。这一细节的充分展现,深刻地揭示了一个老兵的内心世界。 又如:纪录片《走近戴碧蓉》要表现三十年前一个舍己救人的小英雄现在的生活,经初步掌握素材后我们确定的“调子”是:她依然还是“英雄”,她以残疾的身躯追求着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表现出一个活着的英雄所具有的超凡勇气和美好情 关于人物纪录片创作的思考 ◆崔亚正 怀。 拍摄中我们发现戴碧蓉能用一 只手娴熟地梳理出不同的发式。经了解得知,这是戴碧蓉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学会的 。这一情节后来成为片子中表现小英雄追求美好人生典型细节。 二、强化视觉语言 刻画寓意抒情 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电视画面是纪录片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 纪录片中有时只有几秒钟的画面,却会成为全片的灵魂,它使观众永远记住这一瞬间,并记住了纪录片中的人物。纪录片《雕塑人生》表现著名雕塑家、年近八旬的刘焕章老人的故事。岁月给他留下了沧桑的容貌,满头的白发和干裂的双手。这些视觉形象都成为表现人物的最好的符号。但片子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当刘焕章讲起自己这双虽然苍老但却不僵硬的手时,画面是这样表述的:我们特写了一只老人抚摸着石雕作品的手,柔和的自然光勾勒出饱经沧桑的、棕黑色的手在白色汉白玉石雕像的对比中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这个画面给观众留下不能忘却的记忆 。 有目的的追求镜头的寓意性和抒情性,应该是纪录片创作者创作中时刻保持的状态。 三、增强效果对比 强化整合统一 对比是纪录片创作者常用的手段,在画面对比方面我们是这样运用的:纪录片《走近戴碧蓉》片头,镜头 1,一棵寻常的、阳光照射下的美丽的小草; 镜头2,一张戴碧蓉十一岁成为小英雄时在天安门前拍的黑白照片,两个画面形象经过对比,告诉了观众画面外的信息:小英雄当 年就像这颗寻常的小草,但她却做 出了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对比的艺术感染力马上抓住了观众,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 在情节对比方面:纪录片《走近戴碧蓉》中是这样运用的 。戴碧蓉讲述了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的态度,从戴碧蓉的讲述中没有看到她一丝的悲伤,看到的是她对生死的豁达乐观,充分展现了戴碧蓉刚强的一面。接着戴碧蓉又讲述了手术后当少先队员们代表他们的父母来看望她时,她控制不住自己,泪流雨下。面对死神戴碧蓉没有哭,可是面对看望她的小学生们戴碧蓉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两段采访前后呼应,从情节的对比中展现了戴碧蓉崇高品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戴碧蓉的形象表现更加立体丰满。 整合是对全片的整体把握,它是将电视语言的各要素达到自然统一,浑然一体,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如纪录片《走近戴碧蓉》的结尾是这样处理的: 戴碧蓉一边刺绣一边哼出歌曲《小草》,小草歌曲的内容吻合了片子开头时用小草的镜头比喻小英雄的寓意,首尾呼应,全片从深层的内涵上形成统一。 综上所述,人物纪录片创作需要创作者从理性的思考,到感性的捕捉;从视觉语言的把握到强化整合统一。这一切都需要创作者具有对纪录片事业充满激情的热爱和献身精神。 (作者单位:天津电视台/责编:阿培) 编导演之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