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光解行为的量子化学

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光解行为的量子化学
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光解行为的量子化学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强毒性物质:二恶英

二噁英是一组化合物的统称,属于氯代三环芳烃类化合物,有近200个同系物异构体。其中毒性最强的是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CDD),分子量321.96,为无色或白色的结晶固体。二噁英属于剧毒物,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300倍,是对人类健 康危害最大的化学物之一,0.1g的二噁英就可导致数十人死亡,或杀死上千只禽类。 2,3,7,8-TCDD毒性最大,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物质”,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 如何产生? 二噁英是经由天然和人为活动所产生,虽并非人类刻意制造,但多数却是纯人工产物,是人类在制造或化学处理时,所产生二噁英之前驱化合物如氯酚和含氯杀虫剂时的副产物。二噁英主要的产生来源于自然生成、工业原料制备的副产物、特定工业制程的燃烧行为、 废弃物焚化炉及其它人为的燃烧行为等。 所以说,二噁英在燃烧排放物中是普遍存在的。 难于分解:二噁英在自然界中存量极少。这些二噁英不是人工专门合成的,主要由 制造含氯化学品、废物焚烧、三废排放以及农药的生产、处理过程中产生。二噁英在环境 中非常稳定。世界上曾经发生过数起含有二噁英污染事件,比较有名的是1999年比利时等国发生的禽畜类产品及乳制品的二噁英污染事件,震惊了世界。 不易排除:二噁英可存在于食品、空气污染物中,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分布于全身,以肝脏、脂肪等组织器官中含量较高。二噁英排出较为缓慢,在猪体内,半衰期为22~43天。二噁英在体内产生激素样效用,干扰糖皮质激素、催乳素、甲状腺素和雌激素等生物激素的作用,从而对机体产生影响。 毒性强烈:二噁英属剧毒物,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300倍,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最 大的化学物之一,0.1克的二噁英就可导致数十人死亡,或杀死上千只禽类。据报道,较大剂量的二噁英可对眼、鼻、喉等黏膜有严重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视力模糊,肌肉、关节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能作用于皮肤,导致严重的“氯痤疮”皮肤病变。比如乌克兰 反对派总统候选人尤先科,疑似被政敌投毒,脸上出现大量的疱疹。尤先科抵达奥地利首 都维也纳的医院继续接受治疗,该院当天公布检查结果时说,尤先科的病是二恶英中毒所致,血液中二噁英的含量是正常值的1000倍。因氯气及其他氯代烃也能够引起皮肤类似的改变,而污染也往往是混合的,所以在既往污染事件中不能排除混合作用。 治疗困难:国际癌症组织将二噁英列为强致癌物,动物实验证实二噁英具有致畸作用,对免疫系统、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和肝脏功能造成损害。二噁英急 性中毒,是一类变化较为迅速的病症。急性期的脱离接触、清除毒物等处理较为重要。到 了中后期,往往仅需要对症支持治疗。但是目前,有关人类急性中毒的资料还很少。 主要来源: 废物焚烧炉,包括:城市生活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或下水道中污物的多用途焚

二恶英

二噁英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二噁英,总结了二噁英的性质,结构。介绍了二噁英的来源和产生机理,介绍了二噁英的污染现状以及分布状况,介绍了二噁英污染的修复技术,介绍了二噁英的排放标准和质量标准,介绍了二噁英对人体的危害,最后介绍了如何抑制二噁英的产生和如何处理二噁英。 一、二噁英的介绍 1、通常所说的二噁英是指二噁英类化合物,由2个或1个氧原子联接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而构成的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包括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pfuran,简称PCDF,复数表示为PCDFs)。由于其周围能结合1~8个氯原子,根据氯的个数和置换位置,二噁英总共存在75种异构体。聚合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具有和PCDDs类似的性质,它由两个苯环和1个氧结合而成,由于其周围同样能结合1~8个氯原子,所以总共存在135种异构体。二噁英分子结构见图1。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噁英类主要是指含有4个氯原子以上的PCDDs、PCDFs及Co-PCB,在常温下为无色晶体状态,低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但是温度超过750℃时,容易分解。二噁英熔点高、沸点高,不仅对酸碱,而且在氧化还原作用下都很稳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也容易被分解,而在生物作用下则分解得很缓慢,极易被土壤吸附,在环境中常常对大气、土壤、河流、湖泊、海洋等造成严重污染。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虽然显示亲油性,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仍然较低,极易溶于脂肪,容易在人体内积累。二噁英最大的危害是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性。二噁英是目前已经认识的环境荷尔蒙中毒性最大的一种,干扰其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系统,影响后代的生存和繁衍。二噁英持久性较强,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不断富集,一旦摄入生物体就很难分解或排出,其潜伏期有可能影响到人类的子孙后代。【3】 2、二噁英的结构、性质、毒性。二噁英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中包含75种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olyChlorinatedDbenzo-Diox-inx,PCDDs)、135种多氯二苯并呋喃

【CN109942527A】一种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41399.2 (22)申请日 2019.04.26 (71)申请人 新乡市润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经开区经六路 标准厂房院内 (72)发明人 耿巍芝 周易 李恒 张银龙  马晨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陈娟 (51)Int.Cl. C07D 307/9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 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该法采用2-氟硝基苯和 苯酚作为起始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2-硝 基二苯醚,还原得到2-氨基二苯醚,溴化得到2- 氨基-5-溴二苯醚,重氮化得到相应的四氟硼酸 重氮盐,经硫酸亚铁催化关环得到3-溴二苯并呋 喃。该路线原料成本低,产品收率高,工艺操作简 单,同时避免了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这在工业 生产中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和环保优势。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CN 109942527 A 2019.06.28 C N 109942527 A

1.一种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应步骤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实现:a)向反应釜中加入2-氟硝基苯,苯酚,碳酸钾,搅拌下加热至125-135℃,反应2-3小时,停止加热,待反应液降温至80℃后,再加入1,2-二氯乙烷,继续搅拌降至室温,然后过滤除掉碳酸钾,在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分液,将有机相蒸干溶剂,干燥后得到黄色油状物2-硝基二苯醚; b)将所得2-硝基二苯醚溶于无水乙醇,加入钯炭,搅拌加热至70-80℃,滴加水合肼,滴完后搅拌反应1-2h,将混合液过滤,回收钯炭,滤液浓缩回收乙醇,将浓缩相干燥得到淡红色固体2-氨基二苯醚; c)将所得的2-氨基二苯醚和乙腈混合,加入NBS后降温至-10-0℃,反应2-3h,将混合液蒸馏回收乙腈,然后在浓缩液中加入水和二氯甲烷,搅拌分液,有机相蒸馏回收二氯甲烷后再干燥得到棕色固体2-氨基-5-溴二苯醚; d)将所得2-氨基-5-溴二苯醚与四氟硼酸水溶液混合,搅拌降温至-5℃,再加入亚硝酸钠溶液,在-5℃下反应1-2h,然后回温至室温,所得反应液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和乙酸乙酯溶液洗涤,然后分液将所得的有机相干燥后得到淡黄色固体2-苯氧基-4-溴苯基四氟硼酸重氮盐; e)将所得2-苯氧基-4-溴苯基四氟硼酸重氮盐与七水硫酸亚铁和水混合,加热至80℃,反应5-8h后降温至室温,然后用石油醚萃取反应液,所得有机相用柱层析分离,将透过液旋干得到白色固体3-溴二苯并呋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2-氟硝基苯,苯酚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1-1.3:1.1-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2-硝基二苯醚和水合肼的摩尔比为1:2-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钯碳为含钯量10%的湿钯碳,湿钯碳的用量为2-硝基二苯醚的4-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2-氨基二苯醚与NBS的摩尔比为1:1-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溴二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2-氨基-5-溴二苯醚、四氟硼酸与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2:1-1.5,四氟硼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2CN 109942527 A

历史上的二恶英类污染事件

历史上的二噁英类污染事件 1937年,美国木材防腐剂生产工人出现氯疮事件,这是最早发现的二噁英类引起的临床中毒事件。 1962年开始,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发动“环境战”,在森林地区喷洒脱叶剂(含高浓度副产品二噁英类),后来在污染地区地人群出现了大量非正常流产、畸形和怪胎等生殖异常以及其他怪症。 1968年,日本福冈和长崎地区发生米糠油中毒事件,出现大量“油症”皮肤病患者,后来发现其原因是人们吃了被多氯联苯(PCBs)和二噁英类沾污的米糠油。11年后在中国台湾再次发生2000人的米糠油中毒事件,原因是在米糠油脱色除味处理中采用日本生产的PCBs 混合液作为导热剂,因渗漏使米糠油受到多氯联苯污染,在油症患者的组织和血液样品中检出了高浓度的多氯联苯。 1976年7月10日,意大利塞维索农药厂发生反应器喷发事故,大约600公斤三氯酚钠和未知数量的二噁英类随3吨反应物喷入大气,污染了周围1430公顷的土地。意大利政府在随后10年里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迁移污染区的居民并对事故进行长期和全面的影响评价。污染区居民普遍患氯痤疮等疾病,妇女的自然流产率增加,跟踪调查还发现污染区居民的死亡率上升,癌症病例增加。 1981年美国纽约州的一座18层办公大楼发生变压器失火事故,造成PCBs泄漏和二噁英类污染,导致大楼被封闭数年,清理费用高达2000万美元。 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相继发生因二噁英类污染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含高浓度二噁英类的事件。我国卫生部等部门随即要求各地暂停从这些国家进口乳制品、畜禽类制品(包括原料、半成品),已进口的有关产品一律封存,暂停销售。据当年度上半年的统计表明,这一事件给比利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55亿欧元,加上与之关联的食品工业,损失超过10亿欧元。 2004年,乌克兰政治家维克托·尤先科参加了2004年乌克兰总统大选,被竞争者在食物中投放二噁英类而中毒,原本相貌英俊的他中毒后,皮肤增生,角化过度、色素沉着,面部出现大量氯痤疮,并伴随胸腺萎缩及废物综合症,这种症状将会持续数月乃至数年。

处理二恶英及二恶英类似物

简介:二噁英简记为PCDD/Fs,将具有二噁英活性的卤代芳烃化合物统称为二噁英类似物(Dioxin-like compounds),包括多氯联苯(PCBs)、氯代二苯醚和氯代萘、溴代(PBDD/Fs和PBBs)及其他混合卤代化合物。 人类接触二噁英类物质的途径有两条,即环境和食物。WHO认为,二噁英一旦摄入 体内很难排出并引发癌变并于1997年宣布TCDD是最毒的二噁英,是世界上头号致癌物质, 一滴即可使1000人致死。 二噁英类物质的生成应具备如下条件: ①>含苯环的化合物(苯、酚等); ②含氯元素的化合物(氯化氢、氯气等); ③反应催化剂(铁、铜等); ④反应温度在300~600℃之间。 二噁英类物质的熔、沸点高,常温下是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 PCDD/Fs在环境中稳定性高,生物降解性迟缓,在低温下稳定存在,一般加热到800℃才 降解,然而要大量破坏时温度需要超过1000℃,一旦冷却又可重新合成。 ①抑制技术 二噁英不是天然产物,是含氯的碳氢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1900年人类发明了把盐电解为钠和氯的方法,后来游离氯被广泛用于制造杀虫剂、溶剂、塑料等,从那时起 二噁英即开始在环境中聚积。 据统计,95%以上的二噁英来源于垃圾的焚烧。城市固体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中含有PCDD/Fs,其中2,3,7,8-TCDD为0.1~7.5 ng/m3,而1,2,3,7,8-P5CDD的含量是其3~10倍,2,3,7,8-TCDF含量为0.1~50ng/m3。在含有聚氯乙烯的垃圾焚烧飞灰中含量可能更高。 由二噁英产生机理可知,在垃圾焚烧过程中氯元素被氧化成氯化氢或氯气,加上废气 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则在一定的焚烧温度范围内很容易产生二噁英类物质。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加热起燃和降温熄火以及正常运行时段二噁英类物质都可能产生。 迅速升温和降温并尽可能使正常运行温度高达800℃可大大减少这三个阶段产生的二噁英量。 此外还应保证使垃圾完全燃烧和稳定燃烧,足够的停留时间可使未燃烧的气体与空气 充分混合,要维持适宜的氧气浓度并使之缓慢流动,要便于进行自动燃烧控制。在气体冷 却过程中回收热量以使燃烧气体迅速冷却、防止粉煤灰的载体过量、防止粉煤灰积累并进 行除氯。还应通过集尘过程使排放气体低温化,添加denovo合成抑制物。有关资料显示,日本1995年以后新建的垃圾焚烧炉,无论全连续炉、准连续炉还是间歇炉,在采取了适当的控制措施后,设备、焚烧灰和飞灰中的二噁英类物质浓度都有显著降低。 ②二噁英类物质的处理 垃圾焚烧中可采取相应措施处理二噁英类物质。 集技术:包括电炉集尘器和袋式除尘器,活性炭吸附法。

二恶英科普知识汇编

二噁英科普知识汇编 目录 第一部分二噁英基础知识 (2) 1、什么是二噁英 (2) 2、二噁英的来源 (3) 3、二噁英的毒性 (5) 4、二噁英的富集 (8) 5、二噁英的摄入 (9) 6、二噁英的致病机理 (10) 7、二噁英对人体的危害 (11) 8、二噁英致病案例 (12) 第二部分生活垃圾焚烧与二噁英 (14) 1、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 (14) 2、生活垃圾焚烧的二噁英排放标准 (16) 3、生活垃圾焚烧二噁英的检测与控制 (18) 4、焚烧设施周边居民二噁英的摄入 (20) 5、二噁英的预防和控制 (22)

第一部分二噁英基础知识 1、什么是二噁英 二噁英是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简称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的总称。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某些类二恶英多氯联苯(PCBs)具有相似毒性,归在“二恶英”名下,大约有419种类似二恶英的化合物已被确定。

图1: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分子式 2、二噁英的来源 二噁英是一组对环境具有持久性污染力的化学物质。在全球环境中均可发现二噁英。当有机物质在含有氯的环境下燃烧,就会产生二噁英类物质。 在自然环境中,二噁英最主要的来源是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一些自然过程产生的。90%以上的二噁英类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通过对美国湖泊底泥和英国的土壤、植被的研究发现,二噁英的含量在20世纪30-40年代才开始快速上升,而这段时间正对应于全球氯化工业迅猛发展的时期。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对废物焚烧、钢铁生产、有色金属冶炼等焚烧烟气中的二噁英和呋喃的排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烟气和飞灰中的二噁英成分普遍存在。在我国,钢铁及其他金属生产行业与发电和供热行业是主要的二噁英排放源,详

二恶英

什么是“二恶英”? 二恶英(DIOXIN)是由两组共210种氯代三环芳烃类化合物组成,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可经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有致癌、致畸形及生殖毒性,可造成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高浓度二恶英可引起人的肝、肾损伤,变应性皮炎及出血。研究表明,暴露于高浓度二恶英的工人,其癌症死亡率较普通人高百分之十六。 二恶英 二恶英(Dioxin) 二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一个简称, 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 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全称分别叫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简 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我国的环境标准中把 它们统称为二恶英类。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由2个氧原子 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由1个氧 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 原子,从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 有135种异构体。所以,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这类物质非常稳定,熔点较高,极难溶于水,可以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恶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恶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它包括210种化合物。它的毒性十分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已将其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环保专家称,“二恶英”,常以微小的颗粒存在于大气、土壤和水中,主要的污染源是化工冶金工业、垃圾焚烧、造纸以及生产杀虫剂等产业。日常生活所用的胶袋,PVC(聚氯乙烯)软胶等物都含有氯,燃烧这些物品时便会释放出二恶英,悬浮于空气中。 二恶英的毒性因氯原子的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差异,故在环境健康危险度评价中用他们的含量乘以等效毒性系数(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TEFs)得到等效毒性量(toxic equivalent,TEQ)。二恶英中以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2,3,7,8-TCDD)的毒性最强,研究也最多。 (一)来源 大气环境中的二恶英90%来源于城市和工业垃圾焚烧。含铅汽油、煤、防腐处理过的木材以及石油产品、各种废弃物特别是医疗废弃物在燃烧温度低于300-400℃时容易产生二恶英。聚氯乙烯塑料、纸张、氯气以及某些农药的生产环节、钢铁冶炼、催化剂高温氯气活化等过程都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恶英。二恶英还作为杂质存在于一些农药产品如五氯酚、2,4,5-T等中。城市工业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形成机制仍在研究之中。目前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1.在对氯乙烯等含氯塑料的焚烧过程中,焚烧温度低于800℃,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二恶英。燃烧后形成氯苯,后者成为二恶英合成的前体;2.其他含氯、含碳物质如纸张、木制品、食物残渣等经过铜、钴等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不经氯苯生成二恶英。3.在制造包括农药在内的化学物质,尤其是氯系化学物质,象杀虫剂、除草剂、木材防腐剂、落叶剂(美军用于越战)、多氯联苯等产品的过程中派生。 大气中的二恶英浓度一般很低。与农村相比,城市、工业区或离污染源较近区域的大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 二恶英。一般人群通过呼吸途径暴露的二恶英量是很少的,即估计为经消化道摄入量的1%左右,约为 0.03pgTEQ(kg?d)。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经呼吸途径暴露的二恶英量也是不容忽视的。有调查显示,垃圾焚烧从业人员血中的二恶英含量为806pgTEQ/L,是正常人群水平的40倍左右。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的二恶英可以吸附在颗粒物上,沉降到水体和土壤,然后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进入人体。食物是人体内二恶英的主要来源。经胎盘和哺乳可以造成胎儿和婴幼儿的二恶英暴露。经常接触的人更容易得癌症。 (二)健康影响 二恶英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代表。它们能干扰机体的内分泌,产生广泛的健康影响。二恶英能引起雌性动物卵巢功能障碍,抑制雌激素的作用,使雌性动物不孕、胎仔减少、流产等。低剂量的二恶英能使胎鼠产生腭裂和肾盂积水。给予二恶英的雄性动物会出现精细胞减少、成熟精子退化、雄性动物雌性化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生产中接触2,3,7,8-TCDD的男性工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促卵泡激素和黄体激素增加,提示它可能有抗雄激素(antiandrogen)和使男性雌性化的作用。

二恶英的污染问题及治理技术

二恶英的污染问题及治理技术 朱蕾 (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Email:laiyinyu0416@https://www.360docs.net/doc/c412514536.html, 摘要:人类在享受工业化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越来越受到它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困扰。二恶英作为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潜在的,持久的。如何把握其特性,加强防治工作力度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二恶英危害治理 1 二恶英污染的来源及特点 1.1 二恶英的定义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今,以化学物质为起源的陆地源污染物正向人类生命起源的海洋扩展,以二恶英为代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全球化污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成为近年最重要的国际化环境问题之一。把握其污染的发生源信息,实际现状以及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建立有效的污染对策的立法立案及实施等成为了当前国际社会最为紧迫的课题。 二恶英[1]是一类来源广、毒性强,稳定性高的有机污染物。它是多氯二苯并二恶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的统称,前者75种,后者135种,共210个同族体。这些化合物大部分具有强烈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特点。其中,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恶英(2,3,7,8—TCDD)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一级致癌物中毒性最强的有毒化合物, 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50~100倍。 由于二恶英的稳定性及易溶于油脂的特性,它们一旦进入人体便难以排出,长期积累,将会永久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及扰乱人体的激素分泌,对人体构成重大伤害。研究表明,人体中的二恶英有95%来自饮食。而在通过饮食进入人体的二恶英中,有26.2%是通过海产品摄入的,20.2%是通过黄油及其他脂类制品摄入的,19.8%是通过奶制品摄入的,15%是通过肉类食品摄入的,9.3%是通过水果和蔬菜摄入的,6.1%是通过蛋类或其制品摄入的,还有3.4%是通过粮食摄入的。 1.2二恶英的来源 二恶英不是天然产物,而是含氯的碳氢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而二恶英除了用于实验室化学分析的生产外,并非人们有意生产的产物。它通常在燃烧和某些化工生产过程中以副产品形式产生。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化工业生产过程:二恶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作为伴生物多产于杀虫剂、防腐剂、除草剂等农药的副产品中。由于二恶英可通过氯化自然界存在的酚类物质而形成,因此在造纸工业中也会产生二恶英,并且存在于纸张和生产废弃物中。此外,在冶炼、焚烧、合成、热处理等工业生产过程也会有二恶英产生。

长穗桑中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长穗桑中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谭永霞,刘 超,陈若芸 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摘要:为了研究长穗桑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 220、RP 2C 18等色谱方法从长穗桑茎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苯并呋喃类化合物:wittifuran D (1)、wittifuran E (2)、moracin C (3)、 moracin M (4)、moracin P (5)、22(3,52dihydr oxyphenyl )25,62dihydr oxybenzofuran (6)和mulberr oside C (7),并通过NMR 、M S 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2 为新化合物。对化合物3~7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3、4、6浓度在1×10-5mol ?L -1时对Fe 2+ 2半胱氨 酸诱导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生的丙二醛(mal ondialdehyde,MDA )的抑制率分别为73%、69%和89%。 关键词:长穗桑;抗氧化;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3-4870(2008)11-1119-04 收稿日期:20082072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432030).3 通讯作者 Tel:86-10-83161622, E 2mail:ruoyunchen@hot m ail .com 22Arylbenzofuran der i vati ves fro m M orus w ittiorum T AN Yong 2xia,L I U Chao,CHEN Ruo 2yun 3 (Key L aboratory of B ioactive Substances and Resources U til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 edicine,M inistry of Education,Institute of M ateria M edica,Chinese A cade m y of M 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 nion M edical College,B eijing 100050,China ) Abstract:The investigati on on the ste m bark of M orus w ittiorum was carried out t o find its che m ical constituents possessing anti 2oxidative activity .The is olati on and purificati on were perf or med by vari ous chr omat ographies such as silica gel,Sephadex LH 220,RP 2C 18column chr omat ography and s o on .Based on the s pectral analysis such as NMR,MS,etc .,seven 22arylbenz ofuran derivatives were identified as wittifuran D (1),wittifuran E (2),moracin C (3),moracin M (4),moracin P (5),22(3,52dihydr oxyphenyl )25,62dihydr oxybenz ofuran (6)and mulberr oside C (7).Compounds 1-7were is olated fr om this p lant f or the first ti m e .Among the m ,1and 2were ne w compounds .Compounds 3-7were used t o assay anti oxidant activity,the inhibit ory rati os of compounds 3,4,6,at a concentrati on of 1×10 -5 mol ?L -1 ,t o mal ondialdehyde (MDA )p r oduced during m icr os omal li p id per oxidati on induced by ferr ous 2cysteine were 73%,69%and 89%res pectively . Key words:M orus w ittiorum ;anti oxidant;22arylbenz ofuran derivatives 桑属植物富含酚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为寻找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产物,本文首次对长穗桑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长穗桑(M orus w ittiorum )为桑科桑属植物,主产于湖北、湖南、广 西、广东、贵州东北部至南部[1] 。长穗桑的根、枝、 叶、果均可药用,功效与桑白皮相似[2] 。药理活性 筛选发现,长穗桑茎皮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该部位进行分离, 得到7个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wittifuran D (1)、wittifuran E (2)、moracin C (3)、moracin M (4)、moracin P (5)、22(3,52dihydr oxy phenyl )25,62dihydr oxybenz ofuran (6)和mulberr oside C (7),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对化合物3~7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筛选,化合物3、 4、6在1×10-5mol ?L -1时对Fe 2+ 2半胱氨酸诱导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生的MDA 的抑制率分别 ? 9111?药学学报Acta Phar maceutica Sinica 2008,43(11):1119-1122

二恶英综述

二恶英综述 摘要:电厂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处理方法,已成为发达国家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国也正在得到应用和推广。但由于垃圾的成分极其复杂,决定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的复杂、多变,形成了垃圾焚烧利用的瓶颈。针对电厂垃圾焚烧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指对人体危害较大的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影响其生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的控制对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二噁英;焚烧;捕集 1. 引言 1.1简介 二恶英(Dioxins)是一类毒性极高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般简写为 PCDD /Fs[1]。二噁英(英文:Dioxin)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 polychlor inated dibenzo-p-dioxin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 polychlorinated d ibenzofuran(简称PCDF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s);由1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为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每个苯环上都可以取代1~4个氯原子,而形成众多的异构体,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二恶英广泛分布于全球环境介质中,其化学性稳定,难以生物降解并可以在食物链中富集。二恶英是含一个或两个氧键连接两个苯环的含氯有机化合物。实际上二恶英是二恶英类的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包括多氯代二苯并一对一二恶(简称 PCDDs) [2]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简称 PCDFs)。二恶英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熔点较 高,蒸气压低,水溶性低,不易分解,但可在环境和动物体内长期蓄积。有资料表明,动物实验证实,二恶英有致癌作用和致畸作用,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3]。

二恶英

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2016)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规定了一氧化碳既作为运行工况指标也作为污染控制指标,进一步提高了污染控制要求,其中二恶英类控制限值采用国际上最严格:每立方米烟气中二恶英含量小于一百亿分之一克。(注:0.5TEQng/m3即0.5纳克毒性当量/立方米。TEQ是Toxic Equivalent(毒性当量)的缩写. 它所表达的是所有二恶英类似化合物按毒性折合成最毒的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后的等价质量.ng是Nano Gram的缩写, 意为纳克.) 性质&危害:二噁英是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这两大类化合物的通称。二噁英是非常稳定的亲脂性固体有机物,熔点较高,分解温度大于700℃,极难溶于水,容易在生物体内累积。二噁英蒸汽压极低,因而其存在于大气气溶胶颗粒物上。自然界中微生物的降解、水解和光解作用对二噁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在自然沉积物中二噁英的半衰期估计大于100年。此外,人类和动、植物都没有分解二噁英的机能,因此其毒性很难在环境中被消除,只能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和富集。 检测:目前,二噁英的检测方法以高分辨气相色谱(HRGC)—高分辨质谱(HRMS)为主,但在样品前处理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美国环境保护署、欧盟标准组织、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及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都相继制定了二噁英类物质检测的方法标准。 1、国标 GB 5009.205-2013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 GB/T 28643-2012 饲料中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气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法GB/T 5009.190-2006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 2、行业标准 HJ 77.1-2008 水质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J 77.2-2008 环境空气和废气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J 77.3-2008 固体废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J 77.4-2008 土壤和沉积物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新华社信息北京2月6日电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强对危险废物的污染控制,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国家环保总局特制定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全文如下: 1范围 本标准从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的需要出发,规定了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场所的选址原则、焚烧基本技术性能指标、焚烧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限值、焚烧残余物的处置原则和相应的环境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除易爆和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 2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 染物采样方法 GB15562.2-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9-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HJ/T20-1998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 3.1危险废物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 法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3.2焚烧 指焚化燃烧危险废物使之分解并无害化的过程。 3.3焚烧炉 指焚烧危险废物的主体装置。 3.4焚烧量 焚烧炉每小时焚烧危险废物的重量。 3.5焚烧残余物 指焚烧危险废物后排出的燃烧残渣、飞灰和经尾气净化装置产生的固态物质。

3.6热灼减率 指焚烧残渣经灼热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P=(A-B)/A×100% 式中:P-热灼减率,%; A-干燥后原始焚烧残渣在室温下的质量,g; B-焚烧残渣经600℃(土25℃)3h灼热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g。 3.7烟气停留时间 指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从最后的空气喷射口或燃烧器出口到换热面(如余热锅炉换热器)或烟道冷风引射口之间的停留时间。 3.8焚烧炉温度 指焚烧炉燃烧室出口中心的温度。 3.9燃烧效率(CE) 指烟道排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之和的百分比。用以下公式表示: CE=CO2/(CO2+CO)×100% 式中:[CO2]和[CO]-分别为燃烧后排气中CO2和CO的浓度。 3.10焚毁去除率(DRE) 指某有机物质经焚烧后所减少的百分比。用以下公式表示: DRE=(Wi-WO)/Wi×100% 式中:Wi-被焚烧物中某有机物质的重量; Wo-烟道排放气和焚烧残余物中与Wi相应的有机物质的重量之和。 3.11二恶英类 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 3.12二恶英毒性当量(TEQ) 二恶英毒性当量因子(TEF)是二恶英毒性同类物与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对的亲和性能之比。二恶英毒性当量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TEQ=∑(二恶英毒性同类物浓度×TEF) 3.13标准状态 指温度在273.16K,压力在101.325KPa时的气体状态。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指在标准状态下以11%O2(干空气)作为换算基准换算后的浓度。 4技术要求 4.1焚烧厂选址原则 4.1.1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GHZB1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一类、二类功能区和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 4.1.2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4.2焚烧物的要求 除易爆和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均可进行焚烧。 4.3焚烧炉排气筒高度

卤代芳烃的毒性

卤代芳烃的毒性 第九章卤代芳烃的毒性 第一节卤代有机化合物 一、卤代作用 在陆生和淡水水生生物中很少见到以共价结合的卤素作为必要的组分而存在,但甲状腺素中有共价键 结合的碘。 卤离子易于同碳原子结合,尤其是不饱和碳原子,可改变分子的特性。: (1) 增加分子量、比重、熔点和沸点,降低蒸汽压 (2) 增加混合物的稳定性。C-X比C-H结合更强。 二、卤代有机化合物的环境行为 联苯类: ClCl ClCl ClCl 联苯3,3’,4,4’,5,5’-六氯联苯 呋喃: ClClO ClClOO 呋喃二苯并呋喃 2,3,7,8-四氯代二苯并呋喃(2,3,7,8-TCDF) 二噁英: OOOClCl ClClOOO

对-二噁英二苯并二噁英 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2,3,7,8-TCDD)有机卤化物水溶性很差。卤化程度越高,水溶性越差。但可与其他非极性物质混溶,即有机卤化物是 亲脂的。易于转移到脂肪组织中储存而很少参与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 持久性和亲脂性是生物浓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水溶性和挥发性是在环境中迁移的决定因素。 在水生和海洋环境中,一些低氯代或对位氯代的同系物可溶于水或挥发到大气中,而高氯代的同系物 则附在颗粒物上,并沉降。 PCB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1、在大气中的转移 PCBs污染最初是在赤道至中纬度地区,然而目前在北极和其他遥远地区都发现了PCB,这其中大气 传输的作用不可忽视。大气:高挥发性的卤代物迅速扩散,低或中等挥发性卤代物被短距离输送或存留 在其他物质中相当时间。 在大气中的损失途径主要有两条: (1)直接光解和与OH、NO3等自由基以及O3作用。尤其是OH自由基,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0.6%的 PCBs由于OH基反应而消失。 (2)雨水冲洗和干湿沉降。实现从大气向水体或土壤的转移。 2、在土壤中的迁移 土壤中PCBs主要来源于颗粒沉降,有少量来源于污泥作肥料,填埋场的渗漏以及在农药配方中使用

二恶英类化合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二恶英类化合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摘要]二恶英类化合物主要是工业过程的副产物,有毒,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通过生物富集作用积累于生物体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通过对二恶英化合物的阐述,有助于我们对这类化合物的了解,控制二恶英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关键词]二恶英食品安全 二恶英(Dioxin)主要是指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D)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是控制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国际公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共平面多氯联苯(c0一PCBS)、多溴二苯醚类化合物(PBDES)和二恶英的化学结构相似,因此和多氯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呋喃统称为二恶英类化合物。二恶英类化合物之所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其具有的严重潜在毒性。美国国家环保局发现,二恶英类化合物不仅具有致癌作用,还有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内分泌毒性和免疫毒性效应,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其中2,3,7,8一四氯代苯并二恶英(TCDD)是迄今为止发现毒性最强的化合物,比氰化钾要毒100倍以上;TCDD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判断为一级致癌物。 1 环境中二恶英类化合物的来源 二恶英主要是工业过程的副产品,但也可能来自于自然过程,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其产生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含氯的工业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如杀虫剂、落叶剂和纸浆漂白等;二来是来自于垃圾的不完全燃烧。 1977年,在荷兰的城市垃圾焚烧炉烟道排气及飞灰中首次发现了这种化学物 PCBs主要用于电力电容器的浸渍剂以及油漆的添加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就开始将含PCBs的废旧变压器等设备集中存放。初步调查发现,一些存放点的废旧变压器有的已经腐蚀,从而造成变压器油外泄,污染了周围环境。同时,我国还有一些含PCB S的电器设备仍在使用中,需要加强管理和处置。PBDES 作为阻燃剂被广泛用于纺织、家具、建材、交通工具和电子产品中。目前,PBDES 已在数千种产品中存在,大约构成产品重量的5%一30%。 《斯德哥尔摩公约》列出了l7类可能产生二恶英类物质的来源如发电、炼钢、水泥生产、氯碱生产及垃圾焚烧等工艺过程在我国仍旧普遍存在。此外,我国用于吸血虫防治的主要药品五氯酚钠中也含有一定浓度的杂质二恶英。尽管二恶英来源于本地,但环境分布是全球性的。 2 食品中二恶英的吸收 世界上几乎所有媒介上都被发现有二恶英。这些化合物聚积最严重的地方是在土壤、沉淀物和食品,特别是乳制品、肉类、鱼类和贝壳类食品中。二恶英类化合物在环境中不容易降解,并具有半挥发性,能够通过远距离传播。二恶英类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强和高亲脂性,进入人体后很难排出体外,它们在体内的半衰期长达7至11年。 二恶英具有亲脂性,因而在食物链中可以通过脂质发生转移和生物积累,很容易蓄积于乳类、肉类、蛋类中,水生生物的污染程度更高。目前科学家公认牛肉中二恶英污染比较严重,国内外亦有报道称散养鸡产蛋的二恶英含量较笼养鸡蛋高出很多,而藻类、鱼类等水生生物更容易积累二恶英。二恶英类化合物容易通过食物链富集于动物和人的脂肪及乳汁中,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3 二恶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九章卤代芳烃的毒性

第九章卤代芳烃的毒性 第一节卤代有机化合物 一、卤代作用 在陆生和淡水水生生物中很少见到以共价结合的卤素作为必要的组分而存在,但甲状腺素中有共价键结合的碘。 卤离子易于同碳原子结合,尤其是不饱和碳原子,可改变分子的特性。: (1)增加分子量、比重、熔点和沸点,降低蒸汽压 (2)增加混合物的稳定性。C-X比C-H结合更强。 二、卤代有机化合物的环境行为 联苯类: Cl Cl Cl Cl Cl Cl 联苯3,3’,4,4’,5,5’-六氯联苯 呋喃: O O O Cl Cl Cl Cl 呋喃二苯并呋喃2,3,7,8-四氯代二苯并呋喃(2,3,7,8-TCDF) 二噁英: O O O O O O Cl Cl Cl Cl 对-二噁英二苯并二噁英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2,3,7,8-TCDD)有机卤化物水溶性很差。卤化程度越高,水溶性越差。但可与其他非极性物质混溶,即有机卤化物是亲脂的。易于转移到脂肪组织中储存而很少参与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 持久性和亲脂性是生物浓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水溶性和挥发性是在环境中迁移的决定因素。 在水生和海洋环境中,一些低氯代或对位氯代的同系物可溶于水或挥发到大气中,而高氯代的同系物则附在颗粒物上,并沉降。 PCB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 1、在大气中的转移 PCBs污染最初是在赤道至中纬度地区,然而目前在北极和其他遥远地区都发现了PCB,这其中大气传输的作用不可忽视。大气:高挥发性的卤代物迅速扩散,低或中等挥发性卤代物被短距离输送或存留在其他物质中相当时间。 在大气中的损失途径主要有两条: (1)直接光解和与OH、NO3等自由基以及O3作用。尤其是OH自由基,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0.6%的PCBs由于OH基反应而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