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辅助材料及混合料技术标准

铸造辅助材料及混合料技术标准
铸造辅助材料及混合料技术标准

铸造辅助材料及混合料技术标准文件编号:NULL-5411-NULL-01-1.0

编制:2006.06.10

审核:2006.06.10

会签:2006.06.10

批准:2006.06.10

执行日期:2006年6月10日

一铸造用硅砂(采用擦洗砂)

1适用范围:铸造一厂造型、制芯用砂

2参考标准:铸造用硅砂GB/9442-1998

日常检测项目:粒度、含泥量、含水量

4检测方法:按<铸造辅助材料检测方法>中铸造用硅砂规定检测。

5检测规则:

5.1供方根据需方要求提供规定项目的检测报告。

5.2质量验收时以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检测结果为验收依据。

1

注:非连续供货时检测批量按1次/次方式检测

5.4取样方法用取样器分4处取样,取样数量根据检测项目用量确定。

5.5检测结果的处理

检测结果中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时,视为此批质量不合格;双方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由双方共同确定仲裁单位进行仲裁。

6. 包装、标识、运输、贮存

6.1 a)铸造用硅砂应采用净重25kg的密织聚丙烯袋包装,ZGS93-50/100-2)在聚丙烯袋包装袋加防水的内衬;b)可采用专用包装袋;c)采用专用运砂斗运输时,有防潮措施。

6.2 包装袋上应标有“铸造用硅砂”名称、粒度及供方名称或商标。

6.3 运输应有防雨、防潮措施。

6.4 贮存应放在干燥处。

2

二铸造用覆膜砂(暂执行临时标准)

1.适用范围:铸造一厂制芯用砂

2.参考标准:铸造用覆膜砂JB/T8583-1997

4.检测方法:按<铸造辅助材料检测方法>中“铸造用覆膜砂”规定检测。

5.检测规则:

3

5.1供方提供质量合格证,并写入技术指标中规定项目的检测结果。

5.2质量验收时以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质量部检测结果为验收依据。

注:表中常温抗拉强度、常温抗弯强度、发气量以15吨为一个检测批量,单车质量不足一个批次,可累计到规定的批量后进行检测。

5.4取样方法用取样器分4处取样,取样数量根据检测项目用量确定。

5.5检测结果的处理

检测结果中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时,视为此批质量不合格;双方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由双方共同确定仲裁单位进行仲裁。

6 包装、标识、运输、贮存

6.1包装

长途运输的包装采用双层袋包装,内层为塑料袋,外层为密织聚丙烯袋,每袋质量为25-30kg。

短途运输的包装采用专用运砂斗,每斗质量500-1000kg。

6.2标识

4

包装袋外面应标有覆膜砂的名称(按第3条中的名称标注),供方名称或商标。专用运砂斗应标有覆膜砂的名称,供方名称或商标运输时应有防雨、防潮措施,包装不得破损或掺入其它杂物。

6.4 贮存贮存库房应通风、干燥、防潮。

5

三铸造用膨润土

1 适用范围:铸造一厂潮模砂造型用粘结剂(以蒙脱石为主要成份,天然钠基或人工湿法活化钠基膨润土)

2 参考标准:铸造用膨润土JB/T9227-1999

日常检测项目:吸蓝量、湿压强度、胶质价、热湿拉强度、PH值、含水量、粒度

4 检测方法:按<铸造辅助材料检测方法>中“铸造用膨润土”规定检测。

5 检测规则:

5.1供方根据需方要求提供规定项目的检测报告。

5.2质量验收时以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质量部检测结果为验收依据。

注:表中吸蓝量、胶质价以10吨为一个检测批量,,单车质量不足一个批次,可累计到规定的批量后进行检测。

5.4取样方法用取样器分4处取样,取样数量根据检测项目用量确定。

5.5检测结果的处理

6

检测结果中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时,视为此批质量不合格;双方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由双方共同确定仲裁单位进行仲裁。

6. 包装、标识、运输、贮存

6.1 铸造用膨润土应采用密织聚丙烯袋包装。

6.2 包装袋上应标有“铸造用膨润土”名称及供方名称或商标。

6.3 运输应有防雨、防潮措施。

6.4 贮存应放在干燥处。

7

四铸造用煤粉

1适用范围:铸造一厂潮模砂造型用防粘砂材料

2参考标准:铸造用煤粉JB/T9222-1999

日常

6.检测方法:按<铸造辅助材料检测方法>中“铸造用煤粉”规定检测。

7.检测规则:

5.1供方根据需方要求提供规定项目的检测报告。

5.2质量验收时以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质量部检测结果为验收依据。

5.4取样方法用取样器分4处取样,取样数量根据检测项目用量确定。

5.5检测结果的处理

8

检测结果中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时,视为此批质量不合格;双方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由双方共同确定仲裁单位进行仲裁。

6. 包装、标识、运输、贮存

6.1 铸造用煤粉应采用净重25kg的密织聚丙烯袋包装。

6.2 包装袋上应标有“铸造用煤粉”名称及供方名称或商标。

6.3 运输应有防雨、防潮措施。

6.4 贮存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防止自燃。

9

五铸造用涂料

1适用范围:铸造一厂潮模砂造型、制芯用防粘砂材料

2参考标准:铸造用涂料JB/T9226-1999

4检测方法:按<铸造辅助材料检测方法>中“铸造用涂料”规定检测。

5检测规则:

5.1供方提供质量合格证,并写入技术指标中规定项目的检测结果。

5.2质量验收时以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质量部检测结果为验收依据。

5.3检测批量

10

注:以2吨为一个检测批量,不足2吨按2吨计

5.4取样方法每次取样前对桶内的涂料进行充分的搅拌,每次取样在两桶内抽取,取样数量根据检测项目用量确定。

5.5检测结果的处理

检测结果中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时,视为此批质量不合格;双方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由双方共同确定仲裁单位进行仲裁。

6 包装、标识、运输、贮存

6.1 铸造用涂料应采用净重25-30kg的塑料桶盛装。

6.2 桶上应标有涂料名称、质量、生产日期及供方名称或商标。

6.3 运输应有防火措施。

6.4 贮存应放在阴凉、通风处、防止有明火;贮存期不超过2个月。

注:本标准为2008年3月份,通过统一用100Ml-Φ6杯对涂料性能做检测,劳服、佳成及品质部共同检测确定。

11

六.铸造用型砂

1适用范围:用于铸造一厂潮模砂造型

2参考标准:铸造用原砂及混合料试验方法GB2684-81

4检测方法:按<铸造用型砂检测方法>规定检测。

5检测规则:

5.2取样方法用带盖的密封容器在PD—3取样,取样数量根据检测项目用量确定。

5.3检测结果的处理

12

当化验员发现检测项目超出规定指标时,及时通知混砂工或工艺员以便对型砂进行调整。

13

七铸造用自硬砂

1适用范围:铸造一厂制芯用砂

2参考标准:

3

4检测方法:按<铸造辅助材料检测方法>中“铸造用自硬砂”规定检测。

5检测规则:

5.1取样方法用取样器分4处取样,取样数量根据检测项目用量确定。

5.2检测结果处理

当化验员发现检测项目超出规定指标时,及时通知工艺员以便对混砂工艺进行调整。

14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1)

附1: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1.规范要求 本设计所指橡胶沥青是指以废旧轮胎加工生产的硫化胶粉通过反应设备经恒温加热、搅拌与基质沥青高温状态下反应生成的橡胶改性沥青。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材料要求、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碾压等工艺环节均应严格满足 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交通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 建设部《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1—90)。 同时,作为新工艺新材料技术采用,工程实施中应参考 美国加利福利尼州(California)橡胶沥青施工规范(Type-G) 美国道路材料实验协会(ASTM)实验规程。 2.材料要求 2.1沥青 采用A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道路石油沥青的质量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2.1-2规定的技术标准。 2.2橡胶屑 本工程橡胶沥青中的橡胶屑是用载重车、大客车、公共汽车废轮胎为原料加工生产的硫化胶粉,这里所指的轮胎为斜交胎。包括轮胎翻新时从胎面、胎肩打磨下来的橡胶屑加工的胶粉。废旧橡胶屑中可加入天然橡胶粉和改善剂,但总量不宜超过废旧橡胶屑重量的25%。橡胶沥青改性用胶粉的技术指标应满足表的要求。 表橡胶沥青用胶粉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 为达到橡胶沥青的改性效果和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消音和使用寿命,要求橡胶沥青改性时使用的橡胶粉级配,应按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橡胶沥青规范的要求从0~2.36mm范围配置,杜绝使用单一规格或混杂级配的橡胶屑。 2.3石料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粗集料采用峨眉山地区产玄武岩石料,其质量技术标准应满足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章节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细集料应同样满足章节中的相关规定。 2.4矿粉 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推荐使用石灰岩磨细的矿粉,其技术标准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章节中的相关要求。同时本工程还要求,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时产生的粉尘可部份(不超过25%)回收使用。 2.5抗剥落剂 橡胶沥青混合料应使用抗剥落剂,以改善橡胶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粘附能力。抗

4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简介_图文.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简介 1.温拌沥青技术的概念 温拌沥青技术,是指用于沥青路面铺筑的沥青混合料,通过加入某种添加剂(即温拌剂),实现混合料拌合、施工温度降低20?30 C,而其品质(使用性能)不下降。 温拌沥青混合料其拌合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和冷拌沥青混合料之间。(如图1 )。 图1温拌沥青技术温度示意图 2.温拌沥青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1)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 温拌沥青新技术施工温度低(比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降低20?30 C),能够减少燃油等高碳能源消耗,降低对人体有害气体、

烟尘的排放(见图2表1),符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在城市道路、里巷道路等人口密集地区施工,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非常小。 (2)能够实现在低温季节的施工 沥青路面铺筑需要在高温状态下施工,因此施工季节集中在炎热的夏季。温拌沥青技术可以使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对施工温度严格控制的要求得以放宽,可适当延长作业时间,保证压实质量;在较低环境温度下施工,延长施工期。 图2温拌和热拌沥青混合料在拌合过程中烟尘排放对比 表1污染物排放量对比 降幅 (%) 测试项目单位热拌温拌采样地点

(CO2) mg/m3 2.6 氮氧化物 (NOX) mg/m3151一氧化碳 (CO)mg/m3 104 二氧化碳 1 61.5 拌和站 40 73.5 91.3 12.2 二氧化硫 104 mg/m3 13 (SO2) 3.3 7 4.6 烟尘mg/m3 5.6 2.59 53.8 沥青烟mg/m3 21.1 摊铺施工现2.06 90.2 场 苯可溶物mg/m3 19.5 0.58 97.0

铸造行业标准

铸造行业标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铸造行业准入条件 为引导铸造产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铸造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推进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建设条件和布局 (一)铸造企业的布局及厂址的确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铸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一类区)的铸造企业不予认定;在二类区和三类区(一类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新(扩)建铸造企业和原有铸造企业的各类污染物(大气、水、厂界噪声、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与处置措施均应符合国家和当地环保标准的规定。 (三)新(扩)建铸造企业应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职业健康安全预评估”,并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 二、生产工艺

(一)企业应根据生产铸件的材质、品种、批量,合理选择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经济高效的铸造工艺。 (二)不得采用粘土砂干型/芯、油砂制芯、七〇砂制型/芯等落后铸造工艺。 三、生产装备 (一)企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熔炼设备和精炼设备,如冲天炉、中频感应电炉、电弧炉、精炼炉(AOD、VOD、LF炉等)、电阻炉、燃气炉等。炉前应配置必要的化学成分分析、金属液温度测量装备,并配有相应有效的通风除尘、除烟设备与系统。 (二)铸造用高炉应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铸造用生铁企业认定规范条件》并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 (三)企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造型、制芯、砂处理、清理等设备。采用砂型铸造工艺的企业应配备旧砂处理设备。各种旧砂的回用率应达到:水玻璃砂(再生)≥60%,呋喃树脂自硬砂(再生)≥90%,碱酚醛树脂自硬砂(再生)≥70%,粘土砂≥95%。 (四)企业或所在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应具备与其产能和质量保证相匹配的试验室和必要的检测设备。 (五)落砂及清理工序应配备相匹配的隔音降噪和通风除尘设备。

中国铸造现状

中国铸造现状 铸造是一种直接把金属液制成各种机械零件毛坯的方法,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铸造又分为:1、普通砂型铸造,又称砂铸,翻砂,砂型铸造的方法又可分为:湿型砂机器造型方法、自硬树脂砂造型制芯、水玻璃砂造型制芯、干型和表干型、实型铸造、负压造型、手工造型等。2、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消失模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虽然我国有着悠久的铸造历史,但如今的我国是一个铸造大国,却称不上一个铸造强国。 总体上看,我国铸造领域的学术研究并不落后,很多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少。国内铸造生产技术水平高的仅限于少数骨干企业,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铸件质量低,材料、能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劳动条件恶劣,污染严重。具体表现在,模样仍以手工或简单机械进行模具加工;铸造原辅材料生产供应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差距大,在品种质量等方面远不能满足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铸造合金材料的生产水平、质量低;生产管理落后;工艺设计多凭个人经验,计算机技术应用少;铸造技术装备等基础条件差;生产过程手工操作比例高,现场工人技术素质低;仅少数大型汽车、内燃机集团铸造厂采用先进的造型制芯工艺,大多铸造企业仍用震压造型机甚至手工造型,制芯以桐油、合脂和粘土等粘结剂砂为主。大多熔模铸造厂以水玻璃制壳为主;低压铸造只能生产非铁或铸铁中小件,不能生产铸钢件;用EPC技术稳定投入生产的仅限于排气管、壳体等铸件,生产率在30型/h以下,铸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水平低;虽然建成了较完整的铸造行业标准体系,但多数企业被动执行标准,企业标准多低于GB(国标)和ISO(国际标准),有的企业废品率高达30%;质量和市场意识不强,仅少数专业化铸造企业通过了ISO 9000认证。结合铸造企业特点的质量管理研究十分薄弱。近年开发推广了一些先进熔炼设备,提高了金属液温度和综合质量,如外热式热风冲天炉开始应用,但为数少,使用铸造焦的仅占1%。一些铸造非铁合金厂仍使用燃油、焦炭坩埚炉等落后熔炼技术。冲天炉—电炉双联工艺仅在少数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上得以应用。少数大、中型电弧炉采用超高功率(600~700kV A/t)技术。 而发达国家总体上铸造技术先进、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少、原辅材料已形成商品化系列化供应,如在欧洲已建立跨国服务系统。生产普遍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计算机控制、机器人操作)。铸铁熔炼使用大型、高效、除尘、微机测控、外热送风无炉衬水冷连续作业冲天炉,普遍使用铸造焦,冲天炉或电炉与冲天炉双联熔炼,采用氮气连续脱硫或摇包脱硫使铁液中硫含量达0.01%。 在熔模铸造蜡料方面,以往,工业发达国家回收模料大多只用作浇道,而不用来压制蜡模。这不仅浪费大量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废蜡的堆放和处理也成问题。充分利用废旧模料,不但节省资源,降低成本,而且大大减少废弃物排放,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精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欧各国也逐渐改变原有的传统习惯,将精铸生产厂家废弃的模料或回收模料,经特殊的净化处理,再按用户不同需求调整成分,模料性能经严格检验合格后出厂,这就是所谓“回收-再生”模料(ReclaimWax),广泛用来压制民用和商业精铸件所用的蜡模。据报道,目前回收-再生蜡在国外售价仅2~3.5美元/kg甚至更低,大量使用后,模料成本节省35%~6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在,还有的模料生产厂家将熔模铸造生产厂脱出的模料收集起来,统一集中进行回收-再生处理,

铸造生产准备的安全技术实用版

YF-ED-J372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铸造生产准备的安全技术 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铸造生产准备的安全技术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铸造生产准备的任务 铸造生产准备是铸造生产工艺流程的第一道工序。一般是在铸造车间设立准备工段来完成此项任务。其作用是为了确保铸件生产的顺利进行,或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产、质量问题时得到及时纠正、解决。由于本工段是配合其它工段的,因此本工段的工作内容、任务较为广泛、繁杂、艰巨。如为了满足冶炼和造型生产、技术要求,必须及时供应合格的炉料、燃料和熔剂等;各种造型、制芯用的原砂、粘结剂和辅助材料并制备造型、制芯用型砂、以及

准备好模样上的必要装置、浇冒口系统、冷铁、砂钩、砂箱,并对它们进行质量检查等等。 虽然目前铸造车间在准备工估范围内已革新,采用了很多机械化设备,但手工作业的比重仍很大。同时普遍存在着运输量大,作业点粉尘面积广、物件重、品种多等特点,因而对本工段的安全操作极应引起注意。同时,准备工作的好与差,除影响各工序产质量和进度外,对各工序的安全亦会存在潜在的危险。 在诸多的准备工作内容中,我们就炉料、型料、模样和砂箱的准备中,叙述它们的安全要求。 二、炉料准备安全技术 炉料的准备包括金属料块、焦炭等燃料和

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52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 术标准版本

机械铸造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由于人类文化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常要求生产出大量同类型的质量高并且稳定的铸件。同时,还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普通的砂型铸造已经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所以不得不寻求其它更先进的铸造方法,许多与普通砂型铸造有区别的铸造方法,虽然本身也各不相同,但都通称为“特种铸造”。 特种铸造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金属型铸造(俗称硬模铸造); (2)压力铸造; (3)离心铸造;

(4)熔模精密铸造(失蜡铸造); (5)低压铸造; (6)壳型铸造; (7)连续铸造; (8)真空吸铸; (9)挤压铸造; (10)磁型铸造等。 生产中常用的是前三种,现分述如下。 一、金属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又称为“硬模铸造”,就是用铸钢、铁或其它金属材料制造铸型,用以浇注各种铸件的工艺方法。 金属型铸造时可使用金属型芯和砂芯。一套金属型可以浇注几百次至几万次,所以也称为“永久型”。它与普通砂型铸造相比较,具有生产效率高、

铸件质量好、改善劳动条件、便于机械化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铸件的生产,特别是大批量的有色铸件更为合适。 1.金属型的要求 (1)应保证铸件的形状、尺寸、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2)正确的浇注系统及冒口,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 (3)金属型应便于铸件的取出及修理安装的方便。 (4)良好的排气。 (5)保证金属型能长时间满足工作温度而不翘曲变形的要求。 (6)结构尽可能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降低成本,以及便于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改

十三五中国铸造行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十三五中国铸造行业发展规划及前景分析 “十二五”以来,我国铸造行业持续平稳发展,但增速显著放缓,与其他国民经济各行业一样进入到了发展的新常态。 我国铸造行业发展现状如何,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我国铸造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哪些相关政策和措施将会出台?日前,中国铸造协会全文发布了《铸造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重点发展任务直指行业难题 《规划》指出了我国铸造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铸造行业仍然存在大量落后产能,多数领域产能过剩加剧,少数领域关键铸件尚不能满足主机要求,质量和品牌意识不强,粗放式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铸造行业标准体系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下的需求,职业教育与培训体制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制造强国战略,把我国建设成为铸造强国,铸造行业在“十三五”期间面临的转型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因而,《规划》提出了铸造行业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淘汰铸造行业落后产能。继续深入推进铸造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通过国家铸造行业准入管理的产业政策引导,加强环保及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制定,推进地方相关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实施,通过市场驱动,积极化解铸造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引导产能向优势产能集中。 二、是重点攻克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业关键铸件制造的“瓶颈”。特别是攻克能源动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需要的关键铸件核心铸造技术,攻克工程机械高压力、大流量高端液压铸件等基础铸件的制造。 三、是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优先发展重大技术装备。为提升我国铸造行业的技术水平,提高铸件产品质量,重点要在材料、生产、工艺、质量检验及修复、节能减排及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工程模拟及信息化、智能制造等方面开展一批关键共性铸造技术研究。同时,在先进自动化铸造设备、废砂再生、高效节能熔炼设备、铸造3D打印设备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与应用。 四、是推动铸造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继续支持行业研究机构的发展,大力提升中国绿色铸造研究院等新型研究机构的建设水平。在分行业或专题领域继续培育一批如压铸技术、耐磨材料、精密铸造等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机构、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工作平台的建设,推动铸造行业创新发展。 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铸造企业与主机企业之间的产需对接,破解制约主机重点发展领域的关键铸件的制造“瓶颈”。

铸造车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铸造车间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铸造) XXXXXXXXXXXX公司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法》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人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目录·安全生产守则 ·安全生产恶性违规行为的认定条款·铸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熔炼工部 (一)熔炼工 (二)打修炉操作工 (三)熔炼维修电工、钳工 (四)修包操作工 (五)熔炼工部搬运、辅助工 (六)熔炼工部铁水叉运工 二、制芯工部 (一)热芯盒射芯机制芯工 (二)组芯工 (三)修芯工 (四)制芯维修电工、钳工 (五)制芯搬运、辅助工 三、造型工部 (一)自硬砂造型工

(二)手工浇注工 (三)造型线维修电工、钳工(四)造型线搬运、辅助工四、清理工部 (一)手工清理工 (二)抛丸清理工 (三)砂轮机浇口磨削工(四)清理线维修电工、钳工(五)清理线搬运、辅助工(六)铸件检查工 (七)车间把关员 五、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六、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七、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 八、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九、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 十、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十一、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附:触电急救知识

铸造行业准入条件 工信部

铸造行业准入条件 为引导铸造产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铸造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盲目扩张,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推进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本准入条件。 一、建设条件和布局 (一)铸造企业的布局及厂址的确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铸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一类区)的铸造企业不予认定;在二类区和三类区(一类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新(扩)建铸造企业和原有铸造企业的各类污染物(大气、水、厂界噪声、固体废弃物)排放标准与处置措施均应符合国家和当地环保标准的规定。 (三)新(扩)建铸造企业应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职业健康安全预评估”,并通过项目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 二、生产工艺 (一)企业应根据生产铸件的材质、品种、批量,合理选择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经济高效的铸造工艺。 (二)不得采用粘土砂干型/芯、油砂制芯、七〇砂制型/芯等落后铸造工艺。 三、生产装备 (一)企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熔炼设备和精炼设备,如冲天炉、中频感应电炉、电弧炉、精炼炉(AOD、VOD、LF炉等)、电阻炉、燃气炉等。炉前应配置必要的化学成分分析、金属液温度测量装备,并配有相应有效的通风除尘、除烟设备与系统。 (二)铸造用高炉应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铸造用生铁企业认定规范条件》并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 (三)企业应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造型、制芯、砂处理、清理等设

国内中频炉铸造标准

国内中频炉铸造标准 国内中频炉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目的在于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引导我国铸造行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优质铸件,实现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 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按照“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加快淘汰那些规模小且工艺落后、耗能大、污染严重、作业条件恶劣的铸造企业,遏制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在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过程中将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合理经营规模;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铸造产业集群或铸造工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培育一批“专、特、精、新”的中小铸造企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铸件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铸造企业的布局及厂址的确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应法规,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在一类区内不能新建、扩建铸造厂,已有的铸造厂其污染物排放(含水、气和噪声等)指标应符合国家一类区有关标准的规定。在二类区和三类区,新建铸造厂和原有铸造厂的污染物(含水、气和噪声等)排放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有关标准的规定。说明:一类区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二类区指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以及一、三类区不包括的地区;三类区指特定的工业区。鉴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工业发展程度的差异,锻造中频炉在进行铸造行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准入制度时,应区别对待。 企业规模(产能) 1.现有的砂型铸铁件(含离心铸铁管及其他离心铸造)、铸钢件与有色铸件生产企业铸件年产能按所在地区(见表1)和类别(一、二、三类)不同应不低于表1所列的吨位。 2.采用砂型及离心铸造工艺之外的其他铸造工艺(包括压铸、低压铸造、金属型铸造、挤压铸造、熔模铸造、V法铸造、消失模铸造等)的铸造企业规模不在以上限制之列,具体标准待此后另行公布。 3.对于“专、特、精、新”的中小铸造企业,其企业规模的限制可以适当放宽。“专、特、精、新”的中小铸造企业认定标准和实施细则另行公布。 铸造方法及工艺: 1.根据生产铸件的材质、品种、批量,合理选择粘土湿型砂铸造、树脂自硬砂铸造、水玻璃自硬砂铸造、V法铸造、熔模铸造、消失模铸造、金属型铸造(重力、离心、压铸、低压等)等铸造工艺。 2.逐步淘汰粘土砂干型等落后铸造工艺。 铸造装备(造型、制芯、熔炼、砂处理、清理等)中频炉 1.必须配备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熔炼设备,如电炉、冲天炉等金属熔炼设备,炉前化学成分分析、金属液温度测量设备,并应配有相应有效的除尘设备与系统。提倡大批量生产铸铁件产品的企业根据铸件要求采用冲天炉-电炉双联熔炼工艺,或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推荐采用大容量(熔化率≥10t/h)、长炉龄(一次开炉连续使用4周以上)、富氧、外热送风冲天炉。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淘汰熔化率<3t/h、环保排放不达标的冲天炉,新建铸造企业一律不再采用熔化率<5 t/h的冲天炉。 2.禁止新增容量1t以上无磁扼的铝壳电炉,原有无磁扼的感应电炉限2年内逐步淘汰。 3.必须配有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造型、制芯、砂处理、清理设备,采用树脂砂、

铸造安全技术

编号:SM-ZD-27312 铸造安全技术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铸造安全技术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铸造生产的特点 把熔融金属注入造型材料和粘剂制成的模型或金属模型中,从而获得成型铸件的制造方法叫铸造。铸造工人与冲天炉、电炉打交道,如果在溶化金属中混有异物或遇水,可引爆炸烫伤事故。铸造生产除采用铸造机械设备外,还大量使用各种起重运输机械,很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铸造作业的有些工序手工作业量较大,容易发生碰伤事故。熔化、浇注、落砂等过程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影响工人健康。清砂要使用振动落砂机、滚筒和风动工具,产生很大的噪声,可能引起职业性耳聋。碾砂、回砂、打箱、落砂产生大量粉尘,如果没有防尘措施,工人就容易患矽肺病。在型芯烘干、熔炼、浇注等过程中有油质分解,会散发出丙烯醛蒸气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没有通风措施,可能引起呼吸道发炎、急性结膜炎。

浅析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和标准

2011年第8期(总第210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I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8,2011(Sum No.210) 浅析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和标准 攸立准 (衡水公路工程总公司) 摘 要:在工程实践中,会出现各项性能要求之间的矛盾情况,有时会顾此失彼,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抓住主要矛盾,深入细致地对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按照工艺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下面简要对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标准进行阐述。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标准;要求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1)08-0069-01 收稿日期:2011-04-28 1高温稳定性 1.1车辙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1)失稳型车辙 这类车辙是由于沥青路面结构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内部材料流动,产生横向位移而发生,通称集中在轮迹处。 (2)结构型车辙 这类车辙是由于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整体 永久变形而形成, 主要是由于路基变形传递到面层而产生。(3)磨耗型车辙 由于沥青路面结构顶层的材料在车轮磨耗和自然环境匀 速下持续不断的损失而形成。分析以上原因, 影响沥青路面车辙的因素主要有集料、结合料、混合料类型、荷载、环境等。此 外,压实方法会直接影响混合料的内部结构,从而产生车辙。1.2混合料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沥青的用量、沥青的粘度、矿料的级配、矿料的尺寸、形状等。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可采用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和内摩擦阻力的方法,增加粗骨料含量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内摩阻力。适当提高沥青材料的粘度,控制沥青与矿料比值,严格控制 沥青用量,均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这样可以增强沥 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1.3沥青路面车辙的防治措施 对于失稳型车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减缓:确保沥青混合料中含有较高的经过破碎的集料;集料中要含有足够的矿粉;大尺寸集料要具有较好的表面纹理和粗糙度;集料级配中要含有足够的粗颗粒;沥青结合料要有足够的粘度;集料颗粒表面的沥青膜要具有足够厚度,确保沥青与集料间的粘聚力。 对于结构型车辙通过以下方法可以减缓:确保基层设计满足工程实践要求;基层材料满足规范要求,含有较多经破碎的颗粒;混合料内含有足够的矿粉;基底应充分的压实,工后不产生附加压密;路基压实后应满足规范要求;磨耗型车辙可通过交通管制、改善混合料级配来防治。2低温抗裂性 沥青混合料随着温度的降低,变形能力下降。路面由于低温而收缩以及行车荷载的作用,在薄弱部位产生裂缝,从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因此,要求沥青混合料具有一定的低温抗裂性。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裂缝是由混合料的低温脆化、低温缩裂和温度疲劳引起的。混合料的低温脆化是指其在低温条 件下, 变形能力降低;低温缩裂通常是由于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不足而造成的;对于温度疲劳,因温度循环而引起疲劳破坏。 沥青路面低温开裂受多种因素制约,就沥青材料选择和 沥青混合料设计而言,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沥青的油源,在 严寒地区采用针入度较大, 粘度较低的沥青,但同时也应满足夏季的要求;选用温度敏感性小的沥青有利于减少沥青路面的温度裂缝;采用吸水率低的集料,粗集料的吸水率应小于2%;采用100%轧制碎石集料拌制沥青混合料;控制沥青用量在马歇尔最佳用量0.5%范围内对裂缝影响小,但同时也应保证高温稳定性;采用应力松弛性能好的聚合物改性沥 青;掺加纤维, 使用改性沥青。3耐久性 3.1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经常会看到,路面在水损害后会出现松散、剥离、坑洞等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沥青路面的耐久性主要依靠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程度,水和矿料的作用破坏了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附性,是影响沥青路面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影响沥青与集料间粘结力的因素包括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界面张力、沥青与集料的化学组成、沥青粘性、集料的表面构造、集料的空隙率、集料的清洁度及集料的含水量、集料与沥青拌和的温度。 3.2沥青路面的耐老化性 另一个影响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是热老化。沥青材料在拌和、摊铺、碾压过程中以及沥青路面的使用过程中都存在老化问题。老化过程可分为施工中的短期老化和道路使用中的长期老化。 (1)沥青短期老化 沥青短期老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运输和储存过程的老化。沥青从炼油厂到拌和厂的热态运输一般在170?左右,进入储油罐,温度有所降低。 调查资料表明,这一过程中沥青老化非常小 。②拌和过程的热老化。加热拌和过程中,沥青是在薄膜 状态下受到加热,比运输过程中的老化条件严酷的多。沥青混合料拌和后,沥青针入度降低到拌和前沥青针入度的 80% 85%。因此,拌和过程引起的沥青老化是严重的,是沥青短期老化的最主要阶段。 ③施工期的老化。沥青混合料运到施工现场摊铺、碾压完毕,降温至自然温度,这一过程中裹覆石料的沥青薄膜仍处于高温状态。沥青混合料在摊铺、碾压和降温期间,沥青热老化进一步发展。 (2)长期老化 混合料中的沥青长期老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①沥青路面在使用早期针入度急剧变小,随后变化缓慢,大体发生在 1 4年之间。②沥青老化主要发生在路表与大气接触部分,在深度0.5cm 左右的沥青针入度降低幅度相当大。 ③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是影响沥青老化的主要原因。④当路面中的针入度减小到35 50之间时,路面容易产生开裂,针入度小于25时路面容易产生龟裂。4抗滑性 用于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其表面应具有一定的抗滑性,才能保证汽车高速行驶的安全性。 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抗滑性与矿质集料为表面性质、混合料的级配组成以及沥青用量等因素有关。为提高路面抗滑性,配料时应特别注意矿料的耐磨光性,应选择硬质有棱角 的矿料。沥青用量对抗滑性影响也非常敏感, 沥青用量超过最佳用量的0.5%, 即可使抗滑系数明显降低。另外,含蜡量对沥青混合料行滑性有明显影响,我国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93)的《重交通量道路路用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提出,含蜡量应不大于3%,在沥青来源有困难时对下面层路面可放宽至4% 5%。 · 96·

中国铸造行业标准

中国铸造行业标准

中国铸造行业标准 第一条 制定中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目的在于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引导我国铸造行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优质铸件,实现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 第二条 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按照“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加快淘汰那些规模小且工艺落后、耗能大、污染严重、作业条件恶劣的铸造企业,遏制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第三条 在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过程中将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合理经营规模;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铸造产业集群或铸造工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培育一批“专、特、精、新”的中小铸造企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铸件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第四条 铸造企业的布局及厂址的确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应法规,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在一类区内不能新建、扩建铸造厂,已有的铸造厂其污染物排放(含水、气和噪声等)指标应符合国家一类区有关标准的规定。在二类区和三类区,新建铸造厂和原有铸造厂的污染物(含水、气和噪声等)排放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有关标准的规定。 说明:一类区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二类区指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以及一、三类区不包括的地区;三类区指特定的工业区。 第五条鉴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工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在进行铸造行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准入制度时,应区别对待。 第六条企业规模(产能) 1.现有的砂型铸铁件(含离心铸铁管及其他离心铸造)、铸钢件与有色铸件生产企业铸件年产能按所在地区(见表1)和类别(一、二、三类)不同应不低于表1所列的吨位。 2.采用砂型及离心铸造工艺之外的其他铸造工艺(包括压铸、低压铸造、金属型铸造、挤压铸造、熔模铸造、V

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设计)

设计文件相关材料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1)粗集料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1 指标单位二级公路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30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5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 2.45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3.0 T0304 坚固性不大于% -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20 T0312 水洗法<0.075mm颗粒 % 1 T0310 含量不大于 软石块含量不大于% 5 T0320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T0663 所用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形状方正、扁平、针片状的成分较少。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不小于4级。 (2)细集料 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具有适当的颗料级配,其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细料质量表2 项目单位二级公路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 2.45 T0328 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 - T0340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 5 T0333 砂当量不小于% 50 T0334

亚甲蓝值不大于g/kg - T0349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 - T0345 (3)砂 本项目公路路面用砂采用机轧砂,其规格应符合表4的规定。 (4)石屑 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采石场在生产石屑的过程中应具备抽吸设备,沥青混合料中,选用S15。石屑规格应符合表4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表 4 规格公称 粒径 水洗法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5 0-5 100 90-100 60-90 40-75 20-55 7-40 2-20 0-10 S16 0-3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5 (5)矿粉 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 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 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表7.5的技术要 求。拌和机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但每盘用量不得超 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表5 项目单位二级公路试验方法 表观相地密度不小于t/m3 2.45 T0352 含水量不大于% 1 T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0.6mm <0.15mm <0.075mm % % % 100 90-100 70-100 T0351 外观无团粒结块

铸造行业准入条件

中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 第一条制定中国铸造行业准入条件目的在于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引导我国铸造行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优质铸件,实现我国从世界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转变。 第二条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按照“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加快淘汰那些规模小且工艺落后、耗能大、污染严重、作业条件恶劣的铸造企业,遏制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风电材料设备 第三条在实施铸造行业准入制度过程中将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合理经营规模;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发展铸造产业集群或铸造工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培育一批“专、特、精、新”的中小铸造企业,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铸件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第四条铸造企业的布局及厂址的确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应法规,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在一类区内不能新建、扩建铸造厂,已有的铸造厂其污染物排放(含水、气和噪声等)指标应符合国家一类区有关标准的规定。在二类区和三类区,新建铸造厂和原有铸造厂的污染物(含水、气和噪声等)排放指标均应符合国家或地区有关标准的规定。 说明:一类区指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水源地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二类区指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以及一、三类区不包括的地区;三类区指特定的工业区。 第五条鉴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和工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在进行铸造行业结构调整和实施准入制度时,应区别对待。 第六条企业规模(产能) 1.现有的砂型铸铁件(含离心铸铁管及其他离心铸造)、铸钢件与有色铸件生产企业铸件年产能按所在地区(见表1)和类别(一、二、三类)不同应不低于表1所列的吨位。 2.采用砂型及离心铸造工艺之外的其他铸造工艺(包括压铸、低压铸造、金属型铸造、挤压铸造、熔模铸造、V法铸造、消失模铸造等)的铸造企业规模不在以上限制之列,具体标准待此后另行公布。 3.对于“专、特、精、新”的中小铸造企业,其企业规模的限制可以适当放宽。“专、

铸造生产中的安全技术

编号:AQ-JS-03911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铸造生产中的安全技术 Safety technology in foundry production

铸造生产中的安全技术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铸造生产的特点 把熔融金属注入造型材料和粘剂制成的模型或金属模型中,从而获得成型铸件的制造方法叫铸造。铸造工人与冲天炉、电炉打交道,如果在溶化金属中混有异物或遇水,可引爆炸烫伤事故。铸造生产除采用铸造机械设备外,还大量使用各种起重运输机械,很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铸造作业的有些工序手工作业量较大,容易发生碰伤事故。熔化、浇注、落砂等过程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影响工人健康。清砂要使用振动落砂机、滚筒和风动工具,产生很大的噪声,可能引起职业性耳聋。碾砂、回砂、打箱、落砂产生大量粉尘,如果没有防尘措施,工人就容易患矽肺病。在型芯烘干、熔炼、浇注等过程中有油质分解,会散发出丙烯醛蒸气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如果没有通风措施,可能引起呼吸道发炎、急性结膜炎。

金属熔化的安全技术 1.熔化铸铁的主要设备是冲天炉,其安全操作要领是: (1)修炉时要注意预防炉衬塌落击伤头部。打炉渣地要防止飞出的碎块击伤眼、脸。工作时要站稳,注意不要掉浇炉底,还要注意预防煤气中毒及其它机械的伤害。修炉前,炉温要低于50℃。作业时,要戴好安全帽,并有人监护,加料口要设护网板,并使用12伏照明灯。修炉时不许鼓风,但炉上风眼应全部打开。 (2)点火前加底焦要小心轻放。加好底焦后,将冲天炉全部风口及出铁口、出渣口打开,然后点火,以防一氧化碳中毒。 (3)加料前,必须等候检查机械各部件是否坚固灵活;运料路线附近要设栅栏,并严禁行人穿过或靠近装料机;装料机运行时,最好设警告牌或亮红色警灯;冲天加料口应比加料台高0.5米,加料台要保持整齐清洁;称料时,要仔细检查,防止爆炸物混入炉内。 (4)鼓风熔化作业时,操作者应戴上防护眼镜,站在风嘴侧面监视。如炉壳烧红要立即停止加料、送风,严禁浇水;烧红面积不大于75平方厘米时,可吹风冷却。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重交通与中轻交通道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有何区别? 答: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如表3-1。 表3-1 主要区别有: ⑴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含蜡量要求不大于3%,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对含蜡量未作要求。 ⑵延度试验条件的不同,重交通是在5cm/min水温15℃条件下

的试验结果,而中轻交通是在5cm/min水温25℃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⑶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163℃、5h的薄膜加热试验项目中,有延度控制指标要求,中轻交通蒸发损失试验对延度没有要求。 要点:沥青标号有区别重交蜡量有指标 延度试验不相同沥青标准应记牢 2、用于沥青面层的粗、细集料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粒径规格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规定选用。其质量技术要求如表3-2。 表3-2

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等,但其规格应分别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有关规定,并应洁净、干燥、无风化,颗粒组成适当。其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的规定。 表3-3 注: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砂当量试验有困难时,也可用水洗法测定

粒径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其他 公路不大于5%。 要点:主要指标应记牢视密大于二点五 压碎小于百二八磨耗不超百三十 扁平高限百十五磨光须过四十二 细集粒料砂当量下限百分之六十 3、沥青混合料为什么要规定使用石灰岩矿粉?对其质量标准有什么要求? 答:用石灰岩和白云石磨得到的矿粉最好,均属憎水性的碱性石料。因此,沥青与石灰岩矿粉混合胶结在矿料界面处,将产生较高的握裹粘附强度。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技术要求见表3-4。 表3-4

行业标准《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解读

行业标准《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解读1 标准概况 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工艺由于其具有生产效率高、节约能源、芯(型)强度高、尺寸精确、芯(型)砂溃散性好等优点,已经得到了铸造业的广泛使用。根据2011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下发的2011年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行业标准由苏州兴业材料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在2011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标准名称为《铸造用三乙胺法冷芯盒树脂》,在标准征求意见时,经标准起草小组一致同意,将标准名称确定为《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 2 标准的主要内容 2.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制芯(型)用 树脂。 2.2 术语和定义 参照GB/T 5611《铸造术语》“铸造用三乙胺冷芯 盒法树脂 TEA cured cold-box resin for foundry”,将铸造 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定义为“在室温下吹入三乙胺等 叔胺类催化剂气体,使双组分粘结剂的酚醛树脂和聚异 氰酸酯交联成固态的氨基甲酸酯,从而使砂芯(型)硬 化的冷芯盒用树脂。” 2.3 分类和牌号 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制 芯、造型用有机粘结剂,在用户现场使用时主要根据强 度判断产品优良,因此标准以强度等级分级为普通型、 抗湿型和高强度型。 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按使用条件不同分类及 分类代号见表1。 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的牌号表示方法如下: 示例 SLⅠ-G:表示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组分Ⅰ 高强度型树脂。

2.4 技术要求 2.4.1 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 的规定。 因为组分Ⅰ刚生产出来时为淡黄色,遇光易变棕红色,但不影响性能,所以本标准规定组分Ⅰ为淡黄色至棕红色透明液体。 为促进技术进步,出于对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国内有代表性厂家的现状,对组分Ⅰ中的游离甲醛进行了分级规定,≤0.5%为合格品,≤0.3% 为优级品。 组分Ⅱ中异氰酸根含量是影响树脂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标准规定组分Ⅱ中的异氰根为22.0%~28.0%。组分Ⅰ主要由酚醛树脂组成,组分Ⅱ则主要由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组成。组分I中含有水,但水却能够与组分II的主要成分发生反应,而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树脂系统的强度建立有十分明显的危害。所以本标准增加了对影响树脂强度的关键性指标——“水分”含量的控制要求,本标准规定组分Ⅰ中的水分为≤0.8%。 2.4.2 混合料试样常温性能指标 铸造用三乙胺冷芯盒法树脂的混合料试样常温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本标准对24h常湿、24h高干和24h高湿三项强度指标指出了检测时试样的存放条件要求,温度均为20℃±2℃,相对湿度分别为(60±5)%、≤40%和≥95%,并对普通型、抗湿型和高强度型的指标要求作出规定。 发气量和常温抗弯强度本标准未作规定,供需双方可考虑产品需要和检测条件商定是否作为供货时产品的技术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