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歌词创作及赏析

方文山的作品在上述结构模式的同时 ,却独辟蹊径的追寻古典的情愫,比如《爱在西元前》追寻古文明的遗迹,《上海1943》 对父辈情感的追忆,《娘子》等等这些古典怀旧的音乐元素的渗入对于现在快餐式的爱情歌曲,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颠覆。.他对历史的把握和理解的能力,已经超出了他的同龄人。一个人在自己的音乐中去完成对历史文明的解读和构建并通过音乐传达给大众 (注意这里的大众指的大部分是15至25这一部分的受众群 最有活力的市场群),让这一部分历史人文素质已经相对较为薄弱的年轻人去感受古典的质感 ,而且是通过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去体验现代社会早已消失殆尽的人性中古朴的东西。 但是方文山的词中会刻意的营造一种虚幻的意境 ,远古的战场、 消失的古文明、 阴森的传说, 都可以成为他笔下的意象。 在后现代主义泛滥的今天, 他也没有免俗。方文山对现代社会年轻人情感的把握, 如果说李宗盛的词是一个老男人的心碎的回忆, 那么方文山的词关注的是此时 ,就当下的情感纠葛、 爱恋、 失恋、 移情别恋等等, 较之李词更多了一份时代感,所以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和欣赏。
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方文山自认为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以自己拥有四分之一客家血统为荣,他的词作常常涉及中国古代的种种,除了创作歌词之外,他还吸取中国传统歌词中的养料,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风格,并命名为“素颜韵脚诗”。
按照他自己的定义,“素颜”,即素着一张纯文字的脸,“韵脚诗”,是流动着旋律与节奏的心事,“素颜韵脚诗”是一种新诗美学的风格流派。根据我个人理解,纯文字的脸,就是文山的诗只有中国文字写成,没有图片的陪衬,没有外文单词,没有阿拉伯数字,甚至没有标点符号。韵脚,指的是诗歌每行的最后一字押韵,读起来有琅琅上口的感觉,而且行内的断句可以营造出节奏感。方文山无论是填词还是写诗,其创作语法和思维角度都自成一派,自称为“方道·文山流”。而素颜韵脚诗就是文山风格的最真实写照。
青春如酒 彩虹尾端的香气 是一缕弯弯曲曲的潮汐 辗转上岸的距离 有七种颜色可以横跨 缤纷的过去 白鹭鸶在远方山头姿态优雅的被人用水墨画上瓷器 这场易碎的雨季 用节奏轻快的鼓点 在敲打过去 屋内泛潮的湿气 在储存 日趋发酵的回忆 我整箱倾倒出 与你相关而颜色澄黄 的过去 那些 青春如酒的美丽 芬芳满地 我施放过飘流最远的船 我将潮来潮去的过往 用月光 逐一拧干 回忆 像极其缓慢难以溶化 的糖 或许已经

出嫩芽的声音 很轻 而我决定了 在猫的眼睛上 旅行 于是乎 所有的神秘都向后退 退成风景 只有隐藏的够灵巧的事情 才能长成 蒲公英 然后毫无负担的跟著 前进 很小心 因为害怕 将只敢在梦中喜欢你的我的那部份 吵醒 于是乎 我默念了一首诗 给你听 打开诗集的动作 很小心 很轻 很轻 很小心 就像猫跟风铃 我念了一首诗 给你听

三千七百年,楔形文字写下的爱恋.
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汉摩拉比法典。
石板上已模糊的字迹,昭示着千年前的爱恋。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栗色的眼,微卷的发,千年深爱的脸。
土黄色的城墙,千年的尘土飞扬,风沙中不经意的回眸.
白色的长袍,裙袂飞扬,线条柔和的侧脸,深深埋进他的眼.
微挺的鼻,轮廓分明的眉眼,光与暗交替中出现的脸.头巾漏下的棕色发丝.映在她心间.
底格里斯河的河水蔓延.
拥挤的人潮,他们十指相连,她转过身,微笑的脸.轻轻抚摸她耳鬓旁的发丝,说,喜欢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画面.她安静看他的脸.
战场上,他对她思念.
以苏美女神之名祈愿,她能记住他的脸,可以再看她一眼.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她压抑心中的想念,不去想战争的惨烈,安慰自己他可以唱着凯歌微笑看自己的眼.
最后一眼,看他刻在石板上的誓言,短短的三个字,却是他一生的眷恋.”等我,下一轮回,亲口,对你说.这是我的诺言.”
心突然痛得无法抑制,苏美女神像的眼神变得哀伤,千年飞沙的土地染上黄昏的神伤.泪,早断了线.
那,就下一轮回.
橱窗前,她睁大眼看那块石板,听说,这上面记载着一场千年前的爱恋.
“楔形文字写下的爱恋”他着迷她的侧脸,恍惚回到三千七百年前.
她侧过脸,梦回尘土飞扬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原来,你没忘诺言.
几十次的轮回,是为这一次的遇见.
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方文山歌词赏析之《兰亭序》


方文山写的歌词中,最好的是《青花瓷》,其次是《兰亭序》。

在品过中国的瓷器文化之后,方文山又把视角转向了中国的书法艺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歌词全文如下: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月下门推 心细如你脚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却难拓你的美 真迹绝 真心能给谁
牧笛横吹 摹本易写 而墨香不退 与你同留余味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 那岸边浪千叠
情字何解 怎落笔都不对 而我独缺 你一生的了解
弹指岁月 倾城顷刻间烟灭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你婉约
恨了没 你摇头轻叹 谁让你蹙着眉 而深闺 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飞 转身一瞥你噙泪

掬一把月 手揽回忆怎么睡
又怎么会 心事密缝绣花鞋 针针怨怼 若花怨蝶你会怨谁
无关风月 我题序等你回 手书无愧 无惧人间是非

雨打蕉叶 又潇潇了几夜 我等春雷 来提醒你爱谁


从歌词意境上来说,《兰亭序》是《青花瓷》的姊妹篇,二者都是借助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表达若隐若现的爱情,词语和句子均十分优美。

“在兰亭里临摹《兰亭序》的书帖,写出来的行书如同行云流水”。开篇直接称赞,点破了主题。“在月光下推开门,心细得如你走碎的脚步”。“月下门推”化用了贾岛的诗句“僧推月下门”,又用一“碎”字写尽了细心的程度。

“忙不迭,千年的碑书易拓写却难以拓下你的美。真迹已绝灭可是真心能够给谁”。此句融合了书法与爱情,几乎天衣无缝。“伴以牧笛黄吹,添置黄酒和几碟小菜。夕阳只剩下余晖,像你的醉后的羞怯之态”。这句与主题关系不大,属于敷演意境。

“摹本容易书写而墨香不退,与你共同留下余味,一行朱砂到底是圈住了谁”。这句直接描写兰亭序,绘得很活。

接下来进入到了主题:“与风月无关,我题下《兰亭序》等着你回来。悬着的毛笔成为一绝,那岸边的浪翻起千叠”。这给一种壮阔的审美感受。“情字该如何解答,怎么落笔都不对。而我唯独缺少对你一生的了解”。“情”“解”二字和“落笔”一词,极尽姿态。

第二折:“弹指一挥的岁月,倾城之美顷刻间便灰飞烟灭。在青石板街上,你回眸一笑,笑得很婉约”。此写岁月易逝,青春难在。“恨完了没有,你摇头轻叹,谁让你蹙着秀眉,而深闺,只留下胭脂味”。这一句写女子心里装着难以窥见的离恨。

“人字形的大雁朝南飞,转身一瞥你正噙着眼泪。掬一把月色,手中揽着回忆怎么睡得着”。写女子思念过去而难以入睡。“心事又怎么会密密地缝着绣花鞋,而针针都含着怨怼,倘若花儿怨恨蝴蝶那么你会怨着谁”。这一句写女子微怨地纳着绣花鞋,将心事埋藏。

“亲手写下无愧的爱情,不惧怕人间的是非。雨打芭蕉叶,又潇潇了几个夜晚。我等待天奏春雷,来提醒你究竟爱谁”。最后一句借景抒情,那爱情的结果只有等着春雷来揭晓,蕴含
我们发现整首歌词是找不到主题的,虽然看上去标榜的是爱情,但作者的文字表达始终是游移的——直接写书法的句子和间接烘托的景物描摹镶嵌着出现。可能正是因为找不到,它才具有一种朦胧美。

同《青花瓷》一样,本篇颇似宋代婉约词,而《兰亭序》又是一绝妙的词牌名。文中富于境界的词比比皆是,无一不能勾起我们的神思,延伸开去。

如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脚步、碎、千年、碑、拓、却、美、绝、谁、牧笛、黄酒、夕阳、羞怯、似、摹本、写、而、墨香、退、余味、一行、朱砂、到底、圈、无关、风月、题序、等、悬笔、岸边、叠、情、解、落笔、独缺、一生、了解、弹指、岁月、倾城、顷刻、烟灭、青石板街、回眸、婉约、恨、了没、摇头、轻叹、蹙着眉、深闺、徒留、胭脂味、人雁、转身、一瞥、噙泪、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若、花怨蝶、无愧、人间、是非、雨、打、潇潇、几夜、春雷、提醒、爱等等。全文如同一串由这些美妙的字眼连起来的珍珠。几乎没有一个词没有经过作者的细细推敲和揣摩,可谓是用心良苦,当然听众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激发了我们的想象。

此外,文中若干字词的运用也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如碎、拓、绝、谁、醉、写、退、圈、无关、题序、解、婉约、恨、蹙、噙、掬、睡、心事、怨怼、打等,作者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刻画,其中的“婉约”则是对本篇歌词的最佳阐释。

《兰亭序》在押韵方面也是一流的。通篇互押的是两个相近的韵部:乜斜韵和灰堆韵。前者有帖、迭、绝、碟、写、月、叠、解、缺、灭、街、约、鞋、叶、夜等,后者有水、推、碎、美、谁、吹、晖、醉、退、味、回、对、没、眉、闺、飞、泪、睡、会、怼、愧、非、雷等,简直用得出神入话,同时这两个韵部也适合表达这类婉约的情感,可谓是鬼斧神工,绝了。

这首中国风的歌曲又一次将中国传统文化搬到了前台,对时下泛滥的乏味情歌的创作无疑是一个榜样,但愿中国流行音乐能够在中国风的启发下越走越远。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伽蓝雨·经——等

繁华声 遁入空门 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 辗转一生 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浮图塔 断了几层 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 一盏残灯 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 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听青春 迎来笑声 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 温柔不肯 下笔都太很
烟花易冷 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 我是否还 认真

千年后 累世情深 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 岂能不真 魏书洛阳城
如你在跟 前世过门
跟着红尘 跟随我 浪迹一生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

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 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 再等

雨纷纷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2010-4-30 18:33 回复
枪杆
欣然时间
321位粉丝
4楼

我听闻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缘份落地生根是 我们
伽蓝寺听雨声盼 永恒



不喜欢他的另一个名字:烟花易冷,这会让此歌已经全无,更让文山苦心经营的爱情三部曲灰飞烟灭。为何?请构思如下画面:

窗台上,一盏青花瓷信物茕茕独立,一人轻轻擦拭,拿起,放下,置于桌上。旁边一卷宣纸,“兰亭序”三字静静地躺在纸上,捧起,铺下。转身,回首,青花瓷和兰亭绝笔已经朦胧不见,揉目,再睨,此画面渐渐拉长,眼前是密密麻麻的雨点,如回忆般交织成密密麻麻的网,网住了视线,更网住了心门……

“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护僧伽蓝神有十八人,即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叹美、广妙、雷音、师子音、妙美、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观,合称为”十八伽蓝神”。在中国的珈蓝神是我们熟悉的关公,呵呵。其实跟歌曲并没有太多关系,权当是补习佛教知识吧。但是由此我们明白此歌的最终作用——爱情三部曲的升华。

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佛;

恨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放下;

文山的意图,大致也在此。试想,一个人经历爱之深、恨之切,如果一直抱其长终,一身浑噩,终如进入18层地狱一般,永世不得超生。对于罪行来说,是万劫不复;对于感情来说,是终不敢爱。

当爱也不能爱的时候,人们应该怎么做?将这份爱置于心底,随造化而漂,达不增不减不灭不生之境界,这边是爱的最终升华。无怨无恨,无忧亦无喜。淡然一笑,便是对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最好的祭奠。



但我们便能从此
“如你默认 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 又一圈的 年轮”
“再等 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 等你弹 一曲古筝”

《青花瓷》的三“惹”,《兰亭序》的三“怨”,在这首歌里,升华成三个“等”字。不错,我们终究不是佛,我们终究不能全部放下。但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我们已不能“爱”,我们的良知告诉我们我们更不应“怨”,如此这般,我们能做的,唯有“等”

数年前少不经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