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对外关系史

中国当代对外关系史
中国当代对外关系史

中国当代对外关系史

(武汉理工大学机设1105 何笠)

第一讲概述

一,我们如何看世界

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政治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 是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世界政治多极化是建立在经济多极化基础上、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当今世界,尤其是在二战后逐渐由分散走向整体。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仍然处于优势位置,但国家实力占世界的比重比起战后一段时期已经下降了很多。其他国际力量在成长壮大,日本和欧盟虽然目前处在经济困难时期,但仍然对整个国际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俄罗斯目前虽有许多困难, 但从中长期看仍是一个世界大国;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也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力量; 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它们的团结合作也是多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些都是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障碍因素。

总的来说,目前国际社会呈现的是“一超多强”的形势。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联合国的作用大大增强,在维持世界和平发展方面做了很多贡献。然而, 联合国面对来自各领域的安全挑战经常显得软弱无力。某些大国将联合国

作为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严重损害了联合国的权威。

二,世界如何看中国

建国前,中国是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大国,自从鸦片战争到建国前一百年间一直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建国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从被前苏联利用到一步步崛起,走向了民族富强的道路。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成功“打破美国封锁,缓和国际关系”,使中国和平外交以崭新的形象走向世界舞台。但是伴随着实力的上升,来自于国际上各个方面的阻力也与之俱来。

第二讲当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内容

1950年2月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倒向苏联。从此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呈现“一边倒”的特点,即倒向苏联并全面敌视西方。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和1954年至1975年的抗美援越战争,体现了中国在外交上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敌视态度。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这一原则在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国际事务中日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954年4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美苏英法中就朝鲜问题的政治解决和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虽然只成功的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但中国政府以崭新的姿态和友善的形象,从容地登上了大国外交的舞台。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共代表团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方针,使得中共外

交政策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支持。

毛泽东早在1963年,已经提出了世界有两个中间地带的观点:“我看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日本、加拿大对美国是不满意的。”1964年1月,他又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了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根据这一判断,中国这时候的外交战略是依靠亚非拉第一中间地带,争取欧洲、日本等第二中间带,把亚非国家作为外交工作的重点。

1966年“文革一爆发,江青、康生、王力等中央文革主要成员随即插手外事工作,制造了外事领域的一系列混乱。主要表现在:批判和打倒一大批外交领域领导干部和驻外使节,鼓吹中国中心论的极左思潮,制造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等一系列外交恶性事件。在1966年至1967年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同已建交和半建交的四十多个国家中的近三十个国家先后发生外交纠纷,国家关系受到严重破坏。毛泽东觉察到了极左思潮给外交工作带来的严重干扰和破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纠正。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外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东西方“冷战”逐步接近尾声,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抓住机遇,及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调整,打开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进入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外交思

想,我国外交工作取得新的成就。21世纪以来,胡锦涛总书记的“实力外交”体现了整个国家实力的改变,体现了当代中国的大国地位。当代中国外交体现了三个特点;一,立足点为全方位,二,着重于开拓跨国公司并开拓国际市场,三,推进了世界的合作与交流。

第三讲当代中苏关系

1949年——1954年:毛泽东的对苏外交政策是“一面倒”,甘愿做斯大林的“马前卒”。出兵朝鲜,放弃了收复台湾的大好时机。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用了大量的苏联专家,老百姓略有怨言,即被打成“反苏”的反革命。1954年——1965年毛泽东因为对苏共批判斯大林持反对态度,并要同赫鲁晓夫抢夺国际共产主义政党的领导权,于六十年代开始攻击“苏联修正主义”。1966年——1976年中国开始“文革”,二党关系进一步恶化,1967年发生了“珍宝岛”事件,中苏二国进入准战争状态。在中国“美帝”“苏修”成为两大敌人。1976年——1989年老毛死去。邓小平执政,中苏间的坚冰开始融化。1989年,邓同戈尔巴乔夫订立中苏二国全面恢复合作关系的协定。

个人认为,中国建国之初依附苏联是必须的。因为在当时美苏两极严重对立,而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战乱,综合国力远不如美苏,如果中国选择中立于二者之间,那么刚刚诞生的新中国就缺少必要的保护和国际支持,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看,这样是绝对行不通的。

第四讲当代中美关系

美国二战以来实行的对外政策是基于美式民主思想的,即最大程度的保证美国自身的利益。这种政策由于美国长期的霸权地位而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在建国之初,美国和英国都想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解放军解放南京时,解放军士兵误闯美国大使馆,当时美国大使司徒雷登有意息事宁人,避免了中美关系的恶化。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中国外交全面倒向苏联,在朝鲜战争以后,中美一直处于敌对状态。1950年6月,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1954年9月中美第一次海峡炮战;12月美国和台湾签订“共同防御条约";这一连续的挑衅事件将中美关系推至谷底。

60年代以来,东西方阵营分化严重,与苏联关系破裂的中国空前孤立。中美关系逐渐开始了破冰之旅。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秘密访华,16日发表中美公告;1971年10月,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并于28日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12月,中美建交并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邓小平访美。1979年4月,美国终止了与台湾方面的《共同防御条约》。但是中国强烈反对1979年4月美国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这一法案给今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埋下隐患。1982年8月15日,中美联合发布“八一七”公报,中美关系开始全面发展。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其中也不乏广泛的合作。

进入新世纪后,中美在国际反恐等领域中取得了更广泛的合作,

小布什时期曾一度给主张台独的陈水扁势力施压,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合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但也遇到了诸多经济上的冲突。

个人认为,当前美国在对中国的态度上,强硬多于妥协,近年来采取的多项对华经济政策令国内中小型企业饱受打击,在台湾问题上也是毫不让步。中国政府应在不挑起军事冲突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强硬一些,以保障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和领土主权。这一方面可以向俄罗斯学习。

第五讲当代中日关系

建国初期,日本作为战败国追随美国,在朝鲜战争之后敌视中国。1951年9月美日之间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1952年4月日本和台湾签署的"日蒋合约”均体现了当时日本的对华敌视政策。

中国主动开展中日民间外交。具体体现在:1,中国主动沟通中日两国贸易,1952年6月中日签署了第一个民间贸易协定;2,1953年3月北京会谈公报,协助在日华侨回国;3,1953至1955年,中国继续推进民间外交,签署了第二个民间贸易协定;4,宽大处理日本战犯,1956年6月对一千多名战犯免于起诉,分批释放,1959年全部释放。在主动开展民间外交的同时,中国在反击恶化中日关系的逆流方面也做了诸多努力。

70年代,受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中日双方逐渐复交。1972年9月,中日正式建交,并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声明中宣布中日结束战争状态,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从此,中日两国在贸易,航海,航空,渔业等领域来往得到了加强。1978

年8月,中日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条约指出中日加强经济往来和能源交流。1978年邓小平访日,邓小平指出要加强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并利用日本资金,技术和管理来发展中国经济。

80年代,中日关系在曲折中发展,1982年的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成为了中日关系前进中的障碍。1982年,中日两国确立了中日关系四原则,即和平友好,平等互利,长期稳定,相互信赖。此后,两国关系渐入佳境。

9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处于波动状态。小泉存一郎时期的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和近期的钓鱼岛事件,将中日关系推至冰点,给两国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个人认为,由于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日本民族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中日关系会长时间的僵持下去。对于未来两国关系,本人认为,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实力的死灰复燃,不排除发生两国决战的可能性。所以,作为中国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保家卫国的准备。

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

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 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及对外政策。 1.对外关系: (1)西汉:丝绸之路(中西方交通要道)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形成贡献最大。(2)唐朝:遣唐使(日本后仿效“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鉴真东渡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唐招提寺); (3)明朝:①郑和下西洋(印度洋),促进经济文化交流;②戚继光抗倭:保护民族利益; ③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澳门遭到殖民侵略。 (4)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外交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后西方。 2. 对外政策: (1)西汉:开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 (2)唐朝: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3)明朝:郑和下西洋。特点:积极主动开放,对外联系到闭关锁国。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 3. 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 中国从古至今对外政策发展的趋势(特点):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再到对外开放。 4.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启发: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对外开放,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国家强盛;闭关锁国,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落后。)对待国外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立足国情,不断开拓创新。 5.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政策变化的影响: (1)由“对外开放、积极联系变为闭关锁国”的影响:限制了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科技的交流,使近代中国在世界上落伍;由于落后而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2)国运的盛衰与不同对外政策的关系:对外开放,国运昌盛;闭关锁国,国运衰落。 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列举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主要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 (1)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2)不平等条约及危害: ①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3)外国列强从不平等的条约中获得的特权及其对列强和中国分别产生了的影响 特权: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影响:①通过不平等条约,列强掠夺了大量的原料、劳动力和财富,输出了大量商品,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中国由于这些条约的签订,丧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

中国对外关系史 复习资料

】《中国对外关系史》复习资料 1、天下观念 中国传统世界观念的核心即天下观从属于总体的“天道—天理”观念,它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中国与“他者”的关系上,天下观的本质是一种华夏文化中心论,其秩序是“中国治下的和平”。 从对外观念的角度而言,天下观念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中国人习惯于以自身即人类、以中国即天下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从文化意义上形成了“天朝型模”的世界观,即以自我为中心,不以平等看待外国。这影响了我们反观自身和审视外族与世界的视角,导致我们在受到侵略时严重的心理失落,思考中外关系的正常思路被长期扭曲。 天下观念对中国人对自己国家身份的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一直以朝代名称代替国家的固定封号,在身份认同方面,国人一方面具有天下一统的大同理想,一方面重视乡土观念,然而却缺乏民族观念,对民族国家的意识不强。这导致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在近代之前始终未能产生。 此外,天下观念中的大同理想,使我们在对外关系中崇和尚礼,很重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际道义而非国际法。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习惯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因此稳定周边、立足亚太成为我们一段时期内摆脱外交困境的出路。 天下观念在体制上和结构上已然崩溃,但却并未导致天下关怀的精神崩溃。天下观念曾经给了中国人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的呵护,走向民族国家观念则使中国人失去了这种呵护,因此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我们只有从民族国家向着天下出发,才有可能摆脱那种现成的符号框架与区域性限定,才有抵达更高的人性的可能性。 2、朝贡体制 朝贡体制是天下观念在中国王朝统一时期的成熟的制度构建。是指附属国向宗主国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贡,以表明国家间关系形态。因为主要表现为物品交换,又称为朝贡贸易,是东亚独特的一套政治、礼治、贸易上的国家关系形态。它来自于商代中央与地方、王朝与附庸之间的礼仪关系,这种礼仪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统属关系。该体制在唐宋时期达到第一个顶峰,在明清时期达到第二个顶峰。 “华夷”秩序是朝贡体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天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朝贡体制的制度化过程就是将传统的“华夷”观念制度化的过程。根据朝贡国与中国或中原王朝的关系之亲疏远近,可以将这种关系分为三个层次,即“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一般性的朝贡关系”和“名义上的朝贡关系”。 朝贡体制的特点有:对朝贡国来使的表文的格式、来使的时间、贡道、贡使团人数、携带货物或其他物品的数量、船数等均有详细而明确的规定;采用册封制度对朝贡体制的政治权利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Ⅰ.①秦汉之际,大量中国人往朝鲜半岛避难。汉时,半岛南部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先后见武帝、光武帝。其中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 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朝鲜输檀弓、果下马入中国,中国传给铜镜、漆器、 铁器等。 Ⅱ.①西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遣使经朝鲜半岛赴汉。②东汉光武帝时倭奴国遣使朝汉,受赐“汉委奴国王”金印,后中国传给铁器、铜器、丝帛等。Ⅲ.两汉时期中越联系密切,越南输象牙、犀牛、珍珠入中国,中国传给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等。 Ⅳ.①西汉以前,中国丝绸少量转贩至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张骞使西域后,汉与西域联系渐频,沟通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开通。②丝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交佛教经中亚由丝路传入中国。③汉武帝时“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海上丝路自广东沿海始,西至孟加拉湾沿岸,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 Ⅴ.西亚安息国经陆上丝路与汉频繁交往,又经海上丝路在汉与大秦之间转贩丝绸,大获其利。 Ⅵ.①丝路西端的大秦(罗马帝国)和汉朝都想直接交往,但受安息等国之阻。 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往使,至条支海(波斯湾)则止,不达。②后大秦经海上间接地与汉进行丝绸贸易。《后汉书》载,大秦安敦王朝遣使于166年来汉,献象牙、犀角等物给桓帝。这是正史所载中欧最早的直接往来。★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汉朝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大。 ②政策:汉 的对外政策。 ③交通:张骞、班超开辟发展了中西交通。 ④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这与对外关系发展互为因果。 Ⅰ.隋唐对外交通发达。陆路东达朝鲜,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多国。 海路自登州、扬州出,东到韩国、日本;自广州出,西至波斯湾。 Ⅱ①7世纪后期新罗和唐往来频繁,来唐留学生以新罗人为多,如崔致远。许多城市中设有“新罗馆”“新罗坊”。②新罗立国参用唐制,设国学,教儒学。③新罗人从唐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制铜技术。新罗受唐文化影响很大。 Ⅲ.①隋时,中日互使。自贞观始,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归国的人策动了大化改新,多法唐制。都城建造,效仿长安。学校教授儒学。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③对中日交往贡献突出者,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Ⅳ.①隋唐时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互使,交换土特产品。炀帝曾遣使马来半岛。唐中期骠国王子携歌舞团来唐。②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的交往大大加强。贞观时,天竺遣使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的十进位计数法传到天竺。③对中印交往贡献突出者,有唐玄奘、义净。 Ⅴ.①隋唐时,中亚一些国家频繁来使,带来名马、异药等。②隋时已和波斯互使;唐时波斯受大食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波斯商人在中国设“波斯店”。③唐高宗时大食始与中国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也在唐时传到大食。④唐和东罗马(拂菻)通使,其医术、杂技传入中国,中国的大量丝绸、瓷器运往欧洲。⑤史载唐朝和非洲也有往来。唐人杜环到过非洲。索马里使者于高宗时来中国。非洲出土过当时中国的陶瓷残片。★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物质基础:隋唐经济繁荣, ②政策: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表现在:a.欢迎外人来华; 出访;c.尊重外人生活习俗; 待他国。 ③交通: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步。 ④文化:隋唐时科技文化居世界领先水平,对外吸引力大。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 ①促进了隋唐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了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其它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历史必修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参考教案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基本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难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和评价; “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你有朋友吗? 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你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你认为朋友之间应如何相处? 中国有朋友吗? 中国为什么要交朋友? 中国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中国认为朋友之间应如何相处? 外交是什么?……. 【新课探讨】 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三大基本方针: 【创设情境】假如你是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现在有一个记者招待会,有记者提问: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啊?新中国为什么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呢?毛泽东提出的外交三大基本方针是啥意思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三大基本方针有啥关系?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答记者问。 请阅读材料: 材料一: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图

材料二:近代中国的外交重大事件: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1946年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材料三:在近代中国的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材料四: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请回答: 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①决定因素: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 ②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③历史因素 ④国家性质 ⑤意识形态 ⑥外交家的智慧与骨气…… ⑵新中国为什么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从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看:新中国贫穷落后百废待兴,党和人民的首要任务 是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从国内外形势看:二战后, 不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新中国。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福州屏东中学教学笔记 年月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一年级的历史学习,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的起点,也是关键。能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决定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好坏。 由于我市初中历史采取开卷考的形式,导致学生对历史往往存在这样一些印象:历史是“副科”;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不大;是无用之学……由于初中的基础不扎实,对于高中历史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本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决定了众多学生既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形成学习高中历史课程必要的知识基础;又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这一体例对教学有以下几点不利:⑴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的联系不紧密; ⑵专题之间的跳跃性大,新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⑶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⑷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所以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问题,同时还要考虑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对历史教师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针对这些挑战,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⑴反复推敲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⑵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⑶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⑷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⑸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知道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学习要求: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内容,知道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业达标训练:7.23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解析版)

学业达标训练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选择题 1、《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不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解析:选A。根据所学,“另起炉灶”指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符合材料内容,故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与题干所述不符,故B项错误;“一边倒”指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材料并未涉及,故C项错误;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材料未涉及,故D项错误。 2、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解析:选D。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不学他们”的含义就是不奉行屈辱的外交方针,而是要旗帜鲜明地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所以只有D最符合题意。 3、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解析:选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意味着美国企图孤立中国的政策并没有奏效,而中国决定清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意味着中国实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故选D选项。 4、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些决策带来的影响包括()

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课程标准]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单元综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的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地提出,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先后参加了在日内瓦和万隆举行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50年代末开始,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国政府坚决对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行径进行抵制。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建交,

国际上出现了更广泛的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适应新的形势,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采取“走出去”所谓外交战略,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取得重大成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 建国初的环境 )国际形势: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A、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 )新中国的成立 B、不利形势: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 )国内形势: 历史:新中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 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外交方针的制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中国对外关系史

名词解释 “五服”制:《尚书·禹贡》记载“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后称之为“五服制”,作为夏朝的一种对外关系体制。《国语·祭公谏穆王征犬戎》对其进行解释,甸服为王城以外五百里行田赋之事,再行五百里行封邦建侯为侯服,再向外五百里行安抚之事称绥服,再向外五百里要束以文教称之为要服,荒服则是再向外五百里行羁縻而已。 “以夷制夷”:这是清政府在后期推行的主要外交政策和策略,是中国传统的合纵连横理论与西方的均势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但这一外交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弱国政策,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但清政府不思自强自立,一味依靠外国,并长期奉行“以夷制夷”政策,结果却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过程。 中东铁路:早期沙俄对欧洲至太平洋沿岸进行扩张,并在海参崴建立了太平洋舰队;之后又向远东地区扩张,寻求不冻港。1896年5月清政府派使臣出使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仪式,俄国趁机同中国签订了《中俄御敌互助条约》。其中有一条为“日本侵略中国,俄若出兵援助中国,兵力要迅速达到中国即应允许俄国修筑一条从黑龙江、吉林两省直达海参崴的铁路。”后称之为“中东铁路”,也叫“东省铁路”,这条铁路实际上大大缩短了俄国西伯利亚至海参崴的路线;9月,双方修建了从满州里到黑龙江(海参崴离此处不远)、吉林、辽宁、旅顺、大连的铁路。这对后来的中俄、中苏关系影响深远。 南满铁路:沙俄1898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旅顺大连租地条约》及续约中,要求清政府允许俄国从中东铁路干线修直达大连、旅顺的干线,这段铁路干线被称为“南满铁路”。日俄战中俄国战败,遂将南满铁路权交给日本;这条铁路权一直在中、俄(沙皇时期)、日、苏四国间围绕,直至解放后才归还中国。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某些争议问题的一个条约。在美国的撮合下于8月14日苏联同蒋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时还签订了关于长春、大连、旅顺、外蒙古等协定。主要内容有:两国在对日战争中,“彼此互给一切必要之军事及其它援助与支持”、“不与日本单独谈判”或“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战后“共同密切友好合作”、“彼此给予一切可能之经济援助”、“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同时苏联政府声明,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并重申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主权及领土的完整。中华民国政府声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公民投票证实其独立的愿望,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之独立。另外,中苏共管长春铁路三十年,旅顺为共享海军基地三十年,大连为自由港,苏军进入东北后,收复区内由中华民国派员设立行政机构并派军事代表和苏联联系。日本投降后最迟三个月内苏军全部撤出东三省。条约有效期为三十年。 《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苏联进行了2次访问,1950年1月20日派周恩来再次访苏,2月2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有:双方给予军事上的保障;在国际上遇见一些重大问题时双方应该进行磋商;双方均不得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或集团;双方应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上,发展中苏间的经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经济援助,进行经济合作。条约于同年4月11日经批准后生效,有效期30年。双方还签订了关于“中东铁路及大连、旅顺”和“苏联贷款给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讲解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单选题 1、《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求同存异” 2、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3、下列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由我国政府首先提出②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时提出 ③解决了与苏联等国的建交问题④成为解决国语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 图一毛泽东会见斯大林图二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图三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 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 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 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5、下列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迎接尼克松②走出日内瓦会场 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会见田中角荣 A、②③①④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6、1982年3月26日,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声明:“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由此可知()A、苏联在改善对华关系方面缺乏诚意

专题10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概要: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做出重大调整,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考点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考纲;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课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中国外交大政方针) 1.方针制定的背景: 国际形势: 美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 国内形势: ○1历史: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教训。○2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基本方针(三大政策): [学法点睛]“一边倒”政策

(1)“一边倒”的原因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采取敌视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坚持扼杀新中国的立场,为保障民主革命的胜利成果,避免在新的世界局势中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中国谋求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联合,故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3)“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3)“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名师指津】本知识点可归纳为“一、一、二”

史论1图示建国初期外交概况 史论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及进步性 (1)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论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②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外交史大纲

《中国外交史》大纲 一、教学目标和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熟悉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外交事件,掌握中国政府在处理各类外交问题时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外交外事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内容和关键词 《中国外交史》主要讲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当代外交现状。本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系统地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基本史实。 关键词:中国外交、中美关系、中苏(俄)关系、中日关系、中欧关系、中印关系、“一边倒”、“中间地带”、“三个世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 三、教学提纲 第一讲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建立 一、确立对外立场和总政策 二、“另起炉灶”与谈判建交 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与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四、“一边倒”与中苏结盟 第二讲抗美援朝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 二、从战争爆发到中国决定出兵之前的中国的外交活动 三、中国决定参战及参战期间的外交斗争 四、抗美援朝的意义及影响 第三讲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 一、日内瓦会议召开的背景 二、日内瓦会议谈判的症结与中国代表团的贡献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四、“求同存异”与万隆会议的成功举行

五、万隆会议后中国同亚非国家关系的发展 第四讲两次台湾海峡危机与对台政策的转变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及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二、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 三、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 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初设想 第五讲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与双重国籍问题 一、建国初期边界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基本主张 二、中国同缅甸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三、中国同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等国谈判解决历史遗留的边界 问题 四、中印边界冲突 五、中国与印尼谈判解决双重国籍问题 第六讲中苏关系恶化 一、50年代上半期中苏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二、苏联的外交新战略和中苏战略利益的分歧 三、中苏两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的分歧和论战 四、反对苏联在军事上控制中国的无理要求 五、两国关系全面恶化 第七讲“文革”前后的中国外交 一、中法建交 二、第二次亚非会议的筹备及其无限期延期 三、“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外交的严重干扰 四、改变突出意识形态的外交和同许多国家修复和改善关系 第八讲中美大使级会谈与中美关系的缓和 一、中美大使级会谈的由来 二、大使级会谈的内容及意义 三、“三个世界理论” 四、中美关系的解冻与《上海公报》

中国对外关系史 复习资料知识分享

中国对外关系史复习资料

】《中国对外关系史》复习资料 1、天下观念 中国传统世界观念的核心即天下观从属于总体的“天道—天理”观念,它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在中国与“他者”的关系上,天下观的本质是一种华夏文化中心论,其秩序是“中国治下的和平”。 从对外观念的角度而言,天下观念的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中国人习惯于以自身即人类、以中国即天下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从文化意义上形成了“天朝型模”的世界观,即以自我为中心,不以平等看待外国。这影响了我们反观自身和审视外族与世界的视角,导致我们在受到侵略时严重的心理失落,思考中外关系的正常思路被长期扭曲。 天下观念对中国人对自己国家身份的认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一直以朝代名称代替国家的固定封号,在身份认同方面,国人一方面具有天下一统的大同理想,一方面重视乡土观念,然而却缺乏民族观念,对民族国家的意识不强。这导致了中国的民族主义在近代之前始终未能产生。 此外,天下观念中的大同理想,使我们在对外关系中崇和尚礼,很重视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际道义而非国际法。同时,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习惯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因此稳定周边、立足亚太成为我们一段时期内摆脱外交困境的出路。 天下观念在体制上和结构上已然崩溃,但却并未导致天下关怀的精神崩溃。天下观念曾经给了中国人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的呵护,走向民族国家观念则使中国人失去了这种呵护,因此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我们只有从民族国家向着天下出发,才有可能摆脱那种现成的符号框架与区域性限定,才有抵达更高的人性的可能性。 2、朝贡体制 朝贡体制是天下观念在中国王朝统一时期的成熟的制度构建。是指附属国向宗主国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贡,以表明国家间关系形态。因为主要表现为物品交换,又称为朝贡贸易,是东亚独特的一套政治、礼治、贸易上的国家关系形态。它来自于商代中央与地方、王朝与附庸之间的礼仪关系,这种礼仪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统属关系。该体制在唐宋时期达到第一个顶峰,在明清时期达到第二个顶峰。 “华夷”秩序是朝贡体制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天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朝贡体制的制度化过程就是将传统的“华夷”观念制度化的过程。根据朝贡国与中

专题复习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复习中国的对外交往 一、专题解读提高认识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取得辉煌外交成就,也曾经经历过饱经沧桑的屈辱外交,时过境迁,当今的中国已经重回世界,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展示大国形象,发出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传播着正能量! 本专题回顾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对外交往,感悟中国的对外交往,相信中国外交的未来会朝着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所说的,“中国有信心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强国之路。不同在什么地方?集中体现在中国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不搞恃强凌弱;中国追求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 二、紧扣大纲指导复习 1、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2、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 3、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4、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5、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6、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7、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8、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辛丑条约》分析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9、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10、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1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 三、总结历史梳理知识 (一)古代辉煌外交 1、汉朝: (1)陆上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路线:张骞出使西域后,一条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的重要商路,即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不仅是东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是中国和亚欧各国间政治往来、文化交流的通道,促进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3)商路的主要贸易货物: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2)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 汉朝时,西汉的商人还经常出海贸易,开辟海上交通要道——“海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 2、宋朝: 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司进行管理。

中国对外交往史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在古代,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是逐渐发展的。先是从周围的邻国开始,如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波斯、阿拉伯,最后到欧洲、东非和北非。我国封建社会对外经济文化往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的早期的往来仅限于近邻的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等一些国家。张骞通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即印度半岛等地进行经常的贸易往来。班超出使西域时,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甘英到达了安息西境,因不明情况行至波斯湾而还。到166年,大秦国王安敦派使者正式来中国,这是中国和欧洲正式交往的开始。 第二个时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更主要的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经济处于繁荣上升阶段,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大大发展。唐朝时,对外贸易繁荣;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在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中国人被称为“唐人”。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有三个特点: 1.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为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对一些近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不仅限于一般的来往,而是作为培养人才的中心和经济交流的中心。 2.此时期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除东亚和东南亚外,中亚、西亚、欧洲甚至非洲都已经有比较频繁的商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最显著的如波斯、阿拉伯的使节的商人大量来中国。唐朝时还有一批留居中国不回的波斯人。 3.此时期海运和陆运都很发达。 第三个时期是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清朝时,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也有三个特点: 1.由于自北宋开始,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对外航运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海上运输,在世界名列前茅。宋元时代,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上中国船队是最活跃的船队。 2.宋元明时期,我国在对外经济文化方面出现了一批富有远航经验的国际大游历家。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并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朝时,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同时从阿拉伯、波斯和欧洲来的大批商人中,也涌现一批世界著名的旅行家,如元朝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摩洛哥人伊本白图泰等等。 3.清初以后,由于封建统治阶段采取闭关政策,这些联系便逐渐中断了。 在古代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四条渠道进行的: 1.渠道是贸易,这又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著名的丝绸之路以民间贸易为主。 2.渠道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 3.渠道是通过佛教徒和传教士来实现的。 4.渠道是战争,战争在客观上也曾为中外交流创造了条件。当然,第四条渠道不是我们所提倡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6503917.html,/z/q147609858.htm#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2.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 A.“和平共处”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3.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获得划时代的胜利,这是指( ) A.美日等国保留台北席位的提案被废置 B.美国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 C.中国代表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大会的通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4.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据此推断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A.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D.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健康发展 5.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前夕,周恩来总理说:“如今,我们是作为一个大国,到日内瓦去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是登上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周总理这里所说的“文戏中有武戏”主要是指( ) A.就朝鲜半岛统一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50年代外交)

必修一专题五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50年代外交) ★考点说明 1.考纲: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考点: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重点把握: (1)把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体会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的巨大贡献。 (2)正确把握中国的一系列外交政策都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有关,从而考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 4. 浙江省已考考点(省抽测与高考卷,序号表示年份) 13年省抽测50年代外交成就 ★基础过关 一、外交方针的制定 1.背景: (1)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由向转变 (2)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3)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 2.总原则是 3.主要内容(基本方针): (1)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的方针是“”。这改变了中国的地位,政治上建立起的外交关系; (2)先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在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方针是“”,这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3)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方针是“”。使新中国在斗争中不至于处于的地位;4.外交成果: (1)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匈牙利等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2)1950年2月中苏两国签订《_____ __ _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为争取的进一步好转;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内容与提出过程:五项项原则是指、、、、。 最初提出的时间是年,周恩来在我国与印度两国就问题时首次提出。第二年,周恩来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再次确定。 3.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三、走向国际舞台 (一)日内瓦会议:(年在举行) 1.目的:为了和平解决和问题; 2.成果:周恩来提出建设性意见并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3.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身份参加,进一步缓和了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二)万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的运动不断高涨; 2.召开:1955年4月,个国家在(国家)的万隆召开,讨论的问题主要由问题和问题。 3.成果:周恩来提出“”的方针,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宣言》4.地位:是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5.意义: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友好合作精神,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时期 时期 ② 隋唐 许 时期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简表 历史事件 相关分析 两汉 n 但受安息等国之阻。 ★两汉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 物质基础:汉朝经济发展迅速,国力 强大。 ② 政策:汉政府实行主动开放 的对外政策。 ③ 交通:张骞、班超开辟发展了中西交 通。 ④ 文化: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 益扩展这与对外关系发展互为因果。) 光武帝时倭奴 器、铜器、丝帛等。 入中国,中国传给铁犁 , ' 南输象牙、犀牛、 。 转贩至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张骞使西域后, 沟通中西的陆上丝绸之路开通。 ②丝路沟通了中国与 缫丝 技术、铸铁术、井渠法、 传入中 国。③汉武帝时“海 / 西至孟加拉 湾沿岸,最远达 I ?①秦汉之际,大量中国人往朝鲜半岛避难。汉时,半岛南部三韩多次派人 ■赴汉,先后见武帝、光武帝。其中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 被称为“秦韩”。 ②双方贸易往来频繁, 朝鲜输檀弓、果下马入中国,中国传给铜镜、漆器、 铁器等。 ①西汉武帝时,日本三十多国遣使经朝鲜半岛赴汉。 国遣使朝汉,受赐“汉委奴国王”金印 川.两汉时期中越联系密切,越南输象牙、犀 J 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等 w .①西汉以前,中国纟 汉与西域联系渐频, 中亚、西亚、南亚,中国的铁器、丝绸、养蚕缫丝技 造纸术先后西传。两汉之交佛教经中亚由丝路传 上丝绸之路”开通,海上丝路自广东沿海始, 印 度半岛南端。 V .西亚安息国经陆上丝路与汉频繁交往, 又经海上丝路在汉与大秦之间转贩 丝绸,大获其利。 W ?①丝路西端的大秦(罗马帝国)和汉朝都想直接交往 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往使,至条支海(波斯湾)则止,不达。②后大秦经 海上间接地 与汉进行丝绸贸易。 《后汉书》载,大秦安敦王朝遣使于 166 年来汉,献象牙、犀角等物给桓帝。这是正史所载中欧最早的直接往来。 i 交通技术进 b.鼓励国人 d.平等对 如崔致远。 设国学, a.欢迎外人来华; c.尊重外人生活习俗; I :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I .隋唐对外交通发达。 陆路东达朝鲜,西通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多国。 海路自 登州、扬州出,东到韩国、日本;自广州出,西至波斯湾。 , 来唐留学生以新罗人为多, “新罗坊”。②新罗立国参用唐制, 交往 贞观时,天竺遣使送来郁金香、菩提树,中国的十进位计数 法 ③对中印交往贡献突出者,有唐玄奘、义净。 気 、 中亚一些国家频繁来使,带来名马、异药等。②隋时已和波斯 「“新罗馆” 新罗人从唐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瓷、制铜技术。新罗受 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归国的人策动了 方贸易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原因: ① 物质基础:隋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② 政策: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表 现在: 出访国。 ③ 交通 步。 I ④文化:隋唐时科技文化居世界领先水 平,对外吸引力大。 ★隋唐对外关系发展的意义: ①促进了隋唐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 ②大大加强了中国与亚非欧各国的友好 关系,增进了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 友谊。 ③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 [其它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w .①隋唐时中 岛。唐中期 大大加强。 传到天竺。 V .①隋唐时, 互使;唐时波斯受大食侵扰,其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波斯商人在中国 设“波斯店”。③唐高宗时大食始与中国通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 也在唐时传到大食。 ④唐和东罗马(拂菻)通使,其医术、杂技传入中国, 中国的大量丝绸、瓷器运往欧洲。⑤史载唐朝和非洲也有往来。唐人杜环 到过非洲。索马里使者于高宗时来中国。 非洲出土过当时中国的陶瓷残片。 n ①7世纪后期新罗和唐往来频繁, 多城市中设有 教儒学。③新 唐文化影响很大。 川.①隋时,中日互使。自贞观始,日 大化改新,多法唐制。都城建造,效仿长安。学校教授儒学。②双 往来频繁。③对中日交往贡献突出者,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 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互使, 交换土特产品。炀帝曾遣使马来半 骠国王子携歌舞团来唐。②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