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教学设计

完整版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教学设计
完整版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教学设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内容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一。教材首先讲述了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然后重点阐释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本节内容知识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和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在讲课的时候尽量遵照“抽象知识形象化”的原则。在讲太阳高度的时候,教材中没有太阳高度的概念及其图像,只有简单的描述。教师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对太阳高度的直观感受,然后加以多媒体图像及动画的展示,帮助其理解。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学生日常生活比较熟悉并且容易理解,但是一年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学生感受不深,需要我们教师联系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借助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图形分析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规律。这比教师把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要印象深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我们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应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和事例和之有关,并列举事例(如建筑物采光,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等)进行分析讨论,使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其学习地理的情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结合示意图和多媒体演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联系实际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纬度分布规律、季节分布规律)

四、教法:探究式、启发式教学

五、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用多媒体播放“麦当劳户外创意广告”画面,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引入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进而得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说出太阳高度的概念,大部分学生可以说出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再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回忆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H

(多媒体投影出示意图)

1

:如果在一个球面上某点太阳高度如何定义呢?【教师提问】

学生也较容易的任意选择球面上的一点,让学生探究如何表示该点的太阳高度。教师点拨该得出:此时的太阳高度是经过该点的曲面的切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切线实质就是地平面。

【教师提问】:一天中太阳高度什么时候最大? 12时最大。学生可以得出一天中正午的时候最大,教师提示也就是当地地方时

(多媒体投影出示意图)那本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如何变化?学生很容易搞清楚。联系实际,让学生思考:可以让学生想象夏么一年中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样吗?学生会回答不一样,季和冬季正午看太阳仰视时的角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是变化的,并且变化是有规律可寻的,下面大家【承转】就来寻找正午太阳变化的规律。

2

(投影春秋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探究活动(一):让学生阅读课本“春分日和秋分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图,并且借助数学知识,推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多媒体投影出几何示意图)

教师出示太阳高度的几何示意图,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如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运用几何的计算方法,学生可以得出:

最后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同加异减)

纬度差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点纬度的纬度差。

(借助几何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承转】: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同一时刻,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就越大。

探究活动(二):

(1)、根据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示意图,在图中绘制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图。

3

【承转】:让学生回忆夏季和冬季正午时学校教室门口光线入室的情况有何差异。(冬天入室的面积大,夏季不入室)为什么?引入季节变化规律(同一地点,距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北回归线以北某一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观察并完成以下活动:

探究活动(三):

读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示意图思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填下表:

【承转】:我们掌握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那么我生活中有哪些事例和之有联系呢?

学生们在议论之后,会说出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建筑物的采光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把案例用多媒体展示,并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原因。

案例分析:

案例一:2014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2015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

4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得出:因此阳光被前一月是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时段,由于两栋楼房间距较小,因此没有被前排楼房所挡,6月是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时段,排楼房所挡;所以小院阳光充足。设问:购房时要保证一年中正午有充足的阳光,必须考虑到那些因素?

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得出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还有两栋楼之间的楼高和间距。使热水器达到最佳效在图中绘制出入射光线,案例二: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之间的关系。果,并总结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α与正午太阳高度角H

学生讨论正午太阳高度和热水器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关系如何?学生们讨论可以

得出:) a=90-- H(正午太阳高度角安装角度 =当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余

角纬度差=(教师进行点拨)为了充分利因此不能充分利用光照。在实际生活中太阳能热水器一般是固定的,鼓励学生有兴趣课后可以提出用太阳光照,可以使热水器随季节变化调节角度。自己的设计思路。

:由案例可见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我们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学习完【承转】那么生活中还有哪本节课,大家在以后买房的时候就不会遇到赵亮家的困惑了。些现象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关呢? 5

学生讨论之后,可以给出其他答案(例如日影长短、房屋朝向等)。

【课堂小结】:略

【随堂检测】:

1.我国北京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2扬州市某学校的操场上有一根旗杆,在一年当中该旗杆影子最长的节气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扬州市某间面向南面的房子上有一个窗户,在一年中正午时刻射入该窗户中阳光最多的节气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下列四组城市中,按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北京、伦敦、新加坡、悉尼 B.新加坡、悉尼、北京、伦敦

C.伦敦、北京、悉尼、新加坡 D.悉尼、新加坡、伦敦、北京

【板书设计】:

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一.太阳高度角

1.定义

2.大小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

1.分布规律

1)空间变化-纬度分布规律

2) 时间变化-季节分布规律

2.计算公式推导及计算方法介绍

3.应用6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 2.能灵活运用规律分析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 3.能达到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逻辑推理过程 ,突破高考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应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1、随纬度变化规律: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春分日秋分日3月21日 9月23日 前后 赤道 由直射点纬线向南北两侧依次 等距离递减 夏至日6月22日 前后 北回 归线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 2、随季节变化规律

纬度带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达最大值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达最小值达最大值 赤道上 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春秋分日达到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达到最大植。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计算:H=90°—/φ-δ / 即①取当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②取其纬度差的余角。 例1: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 ①A.23°26′N B.46°52′N C.66°34′N D.90°N ②A.90°N B.66°34′N C.23°26′N D.0° ③A.0° B.23°26′N C.90°N D.66°34′N ④A.23°26′N B.46°52′N C.90°N D.66°34′N 例2:设m(纬度0°、30°E),n(23°26′N、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判断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B每年有某时刻Hm=Hn

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应用教案

课题 第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变化规律及应用 计划课3 时教学目标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昼夜长短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5、四季更替和五带 教学重点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分布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图示法读图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容及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思维导图, 第2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考点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纬度)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回归线 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 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 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 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 至极点 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2018·大连联考)下图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解析图中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丙地在23°26′N上;乙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夏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推断出乙地在0°~23°26′S之间且接近23°26′S;甲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且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很小(低于10°),得出甲地在23°26′N以北,66°34′N以南,且距离66°34′N较近;同理推出丁地在23°26′S以南,66°34′S以北,且距离66°34′S较近。所以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丁。 答案 D 正午太阳高度的三点特殊规律 (1)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近大远小规律: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考法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分布规律判断 1.(2014·课标Ⅱ,4)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下题。

正午太阳高度角学案

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学习过程】太阳高度角一.. ,简称太阳高度的夹角H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 点处的太阳高度角画出下图中A A A 地面 正午太阳高度角二.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______点钟的太阳高度。(老师引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①根据下面两幅太阳光照图,推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向①正午太阳高度角由N递减。 地区的正午② 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地区的正午③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S N 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向 递减。 S N向①正午太阳高度角由 递减。 地区的正午② 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地区的正午③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S 三、太阳高度的变化 1、对某点而言:晨昏线上 昼半球 夜半球

2、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以地球为参照物观察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 (1)周期:24h (2)方向:总体上自东向西。 (3)运动轨迹相互平行且与地轴垂直。 太阳周日视运动图判读: ①方向的判断: ②观测点位于南北半球判断 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南,则观测点在半球 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时,太阳上中天位置位于观测点之北,则观测点在半球 若太阳视运动轨迹的圆心总是在观测点上,则位于赤道。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二分二至日判断 ⑤日出日落方向 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日出方向,日落方向 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方向,日落方向 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方向,日落方向 探究:分析下图分别为什么纬度范围的太阳周日视运动情况、观察日出、日落方位(“十字”中心为观察者) 1、非极昼区(轨迹与地平面有2个交点) (1)的地区 夏至日:日出,日落,正午在; ;,正午在冬至日:日出,日落 ,正午在二分日:日出,日落 S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最新)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假设春分日某时刻太阳直射(0°,120°E)这一点,120°E经线上各点都是正午。对于(0°,120°E)这点来说,它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是0°,它的太阳高度角就是90°。 一般时间 太阳高度角随着地方时和太阳的赤纬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地理纬度都是北纬为正,南纬为负),地方时(时角)以t表示,有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cost 正午时间 日升日落,同一地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时角是以正午12点为0度开始算,每一小时为15度。即14点和10点分别为30度和-30度。日出日落时角度都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90°),时角为0,以上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sinh=sinφsinδ+cosφcosδ 由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得sinh=cos(φ-δ) 因此,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北的地区而言,h=90°-(φ-δ); 对于太阳位于天顶以南的地区而言,h=90°-(δ-φ); 二者合并,因为无论是(φ-δ)还是(δ-φ),都是为了求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之差,不会是负的,因此都等于它的绝对值,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φ-δ| 具体计算: 还是举个例子来推导,假设春分日(秋分日也可,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某时刻太阳直射(0°,120°E)这一点,120°E经线上各点都是正午。 对于(0°,120°E)这点来说,它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是0°,它的太阳高度角就是90°。 另外一个观测点,(1°N,120°E)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1°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7:1.3.3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五带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课时3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教学目标: 1.掌握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角纬度变化规律及季节变化规律。 2.了解四季的形成与五带的划分。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昼夜长短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投影)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中午太阳高度是一日之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 ☆新课学习 (投影)图1.23a(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思考下列各题: 1、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2、全球昼长有什么分布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4、极昼和极夜现象分别出现在哪些地区? 生:略 师: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等长。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极昼现象出现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极夜现象出现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读图指导) 1、指向地心的光线→太阳直射光线→太阳直射点;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全球;图中标有一些昼长的数值,找出其分布的规律,比方说和纬度的关系,可联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节的活动所得的一个结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来说明分布规律的表述。 肯定学生“昼长由南向北减少”、“昼长从北极向南极减少”之类的说法,更要充分肯定“纬度越高,昼越长(短)”的表述。 3、极昼、极夜现象即昼长为2 4、0小时,注意图中昼长为24和0小时所涉及的范围。(活动)请同学们阅读图1.23b(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和图1.23c(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组讨论并完成“读图思考”。 生:图1.23b(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昼夜等长。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极昼现象出现在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极夜现象出现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生:图1.23c(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无极昼、极夜现象。 (承转)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那么可不可以由此推断出一个回归年中任意一天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呢?或者是地表某纬度在一个回归年内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 (指导)同一时刻,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夏至日一般,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春分→夏至→秋分), 北半球各纬度昼弧大于夜弧,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弧比重越大,昼越长夜越短,并且直

正午太阳高度导学案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 正午太阳高度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3.学会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 4.理解楼间距选择、太阳能热水器角度调整的原理。 【知识整理】 一.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1.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并非正午太阳高度),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 2.太阳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90度(也是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H =90°-纬度间隔(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同减异加)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2)公式法:H =90°-|φ±δ|,φ为当地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冬半年取负。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持各层楼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图 甲,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间距L 为:L =hcotH 。 2.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地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 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 =90°(如图乙)。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午太阳高度是( ) A .一定大于0 B .是当地区时12点的太阳高度 C .一定是90 D .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 2.同一条纬线上,各地( ) A .地方时相同 B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获得太阳辐射相同 D .日出、日落区时相同 3.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按日期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7月1日,5月1日,3月1日,1月1日 B .5月1日,7月1日,3月1日,1月1日

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

专题5-太阳高度角计算和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规律图解 太阳高度是太阳 光线相对地面的夹角 (即太阳在当地的仰 角),在太阳直射点处太阳高度最大,为90°,在晨昏线上则为0°。而正午太阳高度就是各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也即地方 时为12点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同 一时间随纬度的变化和同一地点(纬度)在一年中随 季节的变化。由于这两种变化的直接原因都是太阳直 射点的回归运动(如图1左),因此,要理解和掌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需要从太阳直射点和正 1 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来入手。图2是平行的太阳光线照射在球面上的状况,从中可以得出正午太阳高度的一些基本规律(H表示正午太阳高度,下同)。H D<H B<H A>H C>H E表明:从纬度分布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并由此向南北两侧递减,在太阳直射点南北两侧的对称点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H A>H C>H E,H A>H B>H D表明: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大,反之正午太阳高度小。 下面通过图解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 变化规律,帮助学生直观掌握、理解其基本

规律。首先对图1左图进行转换,将图中经线圈的右半部“拉直”,可得到图1右图。两图均表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以下简称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里以图1右图为基础来深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和纬度分布规律。 (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这里我们分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假设P为满足条件的任意一地点,H1,H2,H3分别表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时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4为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某地P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1.赤道地区:由图3可以看出,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H2)达最大值90°,二至日正午太阳度(H1和H3)达最小值。以春分日为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2.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地区:由图4可以看出,H4大于H1和H2又大于H3,在夏至日前后P地各有一次直射,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H4),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H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3.北回归线地区:由图5可以看出,H1>H2>H3。夏至日达最大值(H1),冬至日达最小值(H3)。从夏至日到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

正午太阳高度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课程标准:分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 学习目标:1. 通过演示,知道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2. 通过讨论探究,分析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总结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导入】 去年6月,赵亮的父母购买了一套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阳光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院内阳光充足,怎么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他分析一下原因吗 【新课讲解】 【自主学习】 一、太阳高度角 (1)概念: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如左下图所示。 (2)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的变化:何时最大,何时最小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是指导学生观察一天当中何时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太阳高度有什么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小结: 二、正午太阳高度 【活动探究】

1、概念:正午太阳高度角即地方时是12点的太阳高度。 2、指导学生在光照图上绘制地球上某一天某一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请一位 同学给大家示范。 方法:(1)找出地方时是12点所在的经线。 (2)画出地平面(垂直于地球半径) (3)画出直射光线,做直射光线的平行光线 夏至日,A 、B 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比较A 、B 两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得出结论: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 角越大,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自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 同时让学生观察在二分时候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 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结论:正午太阳高度角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指导学生画出A 点 在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观察A 点在不同时 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 律。 结论:同一地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小结:(1)同一时 刻的纬度变化规律 节气 规律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同一时刻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和日出日落方位时间(学案)

三、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 从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_____; 从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______, 呈_______状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_____。 等太 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 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例1、图1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该图的节气应该是(北半球)。 (3)此时北京时间是。 (4)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5)C点的经度值(大于或小于)23°26′。 (6)若B点有一直立旗杆,此时其影子应指向 A.甲 B.乙 C.丙 D.丁 例2、图为地球上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此时北京时间为 A. 7时 B. 15时 C. 17时 D. 21时 2. 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 则此时刻的太阳高度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 3. 此时 A. PM为昏线,PN为晨线 B.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 全球昼夜平分 4. 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例3、该图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读图回答:(1)此日正午太 阳高度角为0°的点是__,纬度是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点。 四、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例4、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判断四地的纬度位置

思考: 能否画出以下地区的太阳高度全天变化情况 1.北回归线与北极圈线之间 2.北极圈线与北极点之间 ①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_____的, 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_______的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介于___到_______之间 ②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_______的。 一天之内有一个最___值,即当地的___________ A: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太阳高度的变化: 从日变化看,极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00,其中极圈上在0时太阳高度为______(如图乙),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高度全天始终都_____00(如图丙);从年变化看,北极圈内太阳高度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______,南极圈反之 B:其他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 都是日出日落时为____,_____时最大,12时前递____,12时后递_____,特殊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_____时和_____时为00(如图丁),其最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__ 五、日出日落的时间、方位1、比较下图甲、乙、丙三图所示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 (1)三地太阳视运动相同点是: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及应用

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1. 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由此向四周呈同心圆递减(如下图甲)。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太阳高度值为各点对应纬度上的最大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其变化特点是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乙)。其值大小由如下公式决定:H=90°-|φ±δ|(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H为正午太阳高度,φ为某地纬度,δ为直射点纬度,若φ与δ在赤道同侧取“-”,不同侧则取“+”) (2)最值: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相反,直射南回归线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整个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 (3)极点太阳高度的变化:极昼时期,太阳高度全天都不变(如下图甲),始终等于直射点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解于0°~23°26/。 (4)极圈及其以内地区的太阳高度的变化:从日变化看,极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零度,其中极圈上在0点时刻有太阳高度为0的时刻(如图乙),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高度全天始终都大于零度(如图丙);从年变化看,北半球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增大,南半球反之,其最大值由公式H=90°-|φ±δ|决定。 (5)其他纬度的太阳高度变化:都是日出日落时为0,12点最大,12点前递增,12点后递减。特殊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6点和18点为0(如图丁),其最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66°34′,90°]。

2.太阳高度的应用 (1)推算纬度:根据公式: H=90°-|φ±δ|,可求任意地点的地理纬度。 (2)推算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处的地方时为12时;春秋分时,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赤道上太阳高度为0处的地方时为6时或18时。 (3)推算城市的楼间距:若某地楼高为h,楼间距s,纬度为φ,则该楼与处于其背阳一侧房屋的楼间距s=cot(90°-φ-23°26′)。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4)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多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多朝北。 (5)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应尽量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设热水器安装角度为a,当地纬度为φ,则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为a=φ+23°26′。 ●专项训练 图3—1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月降水量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2000年山西综合卷) 1.该地纬度可能为() A.90°N~23°26′N之间 B.90°S~23°26′S之间 C.22°N或22°S D.40°30′N或40°30′S 2.该地气温及降水特征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夏热少雨,冬温多雨 图3—1 C.冬温少雨,夏热多雨 D.夏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如图3—2所示的日期,下列地点:北京(39°54′N),新加坡(1°N),汕头(23°26′N),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

【高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某日,济南(36°40′N,117°00′E)某中地理兴趣小组测得该日济南正午太阳高度为55°,还测得该日济南日落时间比昨日早4分钟。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济南市 A.日出方位为东北方B.日落时间比北京晚 C.正午太阳高度比前一天大D.昼长夜短,但昼长在变长2.该日济南日落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18:00 B.18:30 C.19:20 D.20: 30 【参考答案】1.A 2.B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计算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示意图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是高考考查的重要考点,对其规律的把握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3)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地区白昼越长,极

圈内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情况相反。 (2)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 (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3)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 (3)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 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 (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赤道地区为23°26′,热带地区为(当地纬度+23°26′);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6°52′。 4.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方法 (1)纬度的确定 方法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方法二:通过节气来判断。夏至,太阳直射23°26′N;冬至,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方法三: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计算。 方法四:“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经度的确定 基本原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 方法一: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方法二: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

微专题三四(太阳方位+四季)学案

微专题三太阳方位学案 太阳方位 (2019·天津)假期里,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 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 津(39°N,117°E)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 上做出了回复(下图)。据此回答第1题。 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当天日落的方向 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 (2019·江苏)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 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 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 时刻表”。据此回答第2题。 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 ①7:32 17:08 ②6:31 18:15 ③4:45 19:39 ④7:22 16:49 2.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 (2019·湖北模拟)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 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 日落时回到出发地。右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3题。 3.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 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 ) A.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B.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C.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D.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2019·天津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地2019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回答第4题。 4.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 的日期在( ) A.2019年2月 B.2019年7月 C.2019年12月 D.2020年1月

(2019·福建模拟)云南古城楚雄(25°N,101.5°E)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内建有太阳历广场,广场中的花岗岩墙壁上雕刻着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明过程和计算、换算方法,彝族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以及彝族古代文明成果等彝族发展历史。图1示意太阳历广场结构,图2为太阳历广场景观图。据此回答第5题。 图1 图2 5.下列石柱在一年中,都有机会将影子投射到祖先神柱,但只能将影子投射到祖先神柱一次的石柱是( ) A.龙神 B.鹰神C.羊神 D.火神 (2019·潍坊模拟)小明家住潍坊平原地带(36.8°N,119.5°E)的农村(下图所示),当地住宅朝向长期以来就有“朝阳”和“朝阴”的说法,这里的“朝阳”是指房屋朝向为南略偏东的方向,“朝阴”是指房屋朝向为南略偏西的方向。小明经测量发现,每天12:20左右自家房屋山墙与墙外电线杆的影子平行。据此 完成6、7题。 6.房屋“朝阳”的好处可能是( ) A.方便日常出行 B.利于村庄规划 C.抵御冬季寒冷 D.增加夏季采光 7.小明家房屋的朝向是( ) A.朝阳 B.朝阴 C.正南 D.正西 微专题四四季变化学案 昼夜长短 (2019·黑龙江模拟)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约在零下40 ℃以下,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据此回答第1题。 1.日记中记述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 ) A.漠河B.喜马拉雅山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 读下图,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回答2~4题。2.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3.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 )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正午太阳高度

高中地理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湘教版必修1

极昼区正午太阳高度和子夜太阳高度公式的证明. 极昼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 )和子夜太阳高度角(H 最小)可以用 下面公式求得。 (φ为当地纬度。δ为当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我们用两种方法证明: 法一:太阳视运动图法 如图1(1)所示,北半球某极昼区某日太阳视运动图,Z 为天顶,P 为北天极,ESWNO 所在平面为地平圈,AEBWO 所在平面为天赤道,O为地心,CD O ′平面切天球的圆为该天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它平行赤道平面,是天球上的纬线圈。图1(2)为简图,∠AOC =δ,∠NOP =φ , ∠SOC =H,∠NOD =H 最小。 我们用图1(2)来推导一下上面的公式: H =90°-(φ-δ) H 最小=φ+δ―90°

如图所示∠AO C=∠BO D=δ,∠CO S=H, ∠ZO A=∠NO P=φ(等量代换) ∠ZO A=∠Z′O B=φ(对角相等) ∠PO A=90°(天轴垂直天赤道平面) ∠ZO S=90°(天顶垂直地平圈) H=∠ZO S-∠ZO C =90°-(∠ZO A-∠AO C) =90°-(φ-δ) H最小+∠NO Z′=∠DO Z′ H最小+90°=∠Z′OB+∠BO D ∴H最小=φ+δ-90°(等量代换)法二:地球剖面图法 如图3所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 球δ时,(90°N-δ)以北地区为极 昼,图中A点(纬度φA )位于极昼地 区,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为子夜的 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 度即H最小,A′点的太阳高度为正午 太阳高度角(H),A与A′点同纬 度。现来探讨H最小、H与φ、δ之 间的关系。 证明:(1)已知直射点δ,H δ=90°,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运动方向平视:;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 周期1恒星日—小时分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B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 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总结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规律性知识总结及解题应用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学院地理科学系 陈霁冰风水规划研究室原创。专业从事高考地理命题研究、风水规划设计、四柱命理预测 邮编054001.邮箱:zhangbingtong@https://www.360docs.net/doc/c416549586.html, 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的知识是重要的考点内容之一,现将有关规律性的知识总结如下。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空间变化规律及应用 【知识链接】①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另一半球则昼短夜长。 ②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应特别注意区分。 例1.在图1中,横坐标表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图中a、b、c、d四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 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有。 2.该日,图中a、b、c、d四地点的昼长时间由长到 短的排列顺序是() A.a—b—c—d B.a—d—c—b C.b—c —d—a D.d—c—a—b 【解析】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北回归线及其 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故应选a、d。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故应选B. 【答案】(1)a、d (2)B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及应用 【知识链接】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小于90°,每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④北回归线以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⑤南回归线以南的纬度带,每年夏至日达最小值,冬至日达最大值。 例2.假设M地(0°,30°E)、N(23°26′S,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H M和H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 M和H 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最小值 B.每年总有某一时刻H M=H N C.每年约有9个月 H M>H N D.任何时刻都有H M≥H N 【解析】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取决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愈小。由题意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H M和H N达一年中最小值,故A错。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H N=90°,H M<H N,故D错。当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23°26′S的中点时,H M=H N,故B正确。当太阳直射点在0°与23°26′S的中点 ..与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时,H M>H N,其时间约占全年的3/4,约为9个月,故C正确。 【答案】BC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及应用 【知识链接】(1)在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内无变化,其太阳高度(包括正午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2)在极圈及其以内地区:①极昼期间,太阳高度 24小时内都大于或等于0°。②刚好出现 ....极昼地区的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和为90°,且该日该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值为0°;其它极昼地区该日该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值=当地纬度—刚好出现极昼地区

教案 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通过读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3、通过读图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提出疑问,质疑探究。 2、在读图分析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情感与态度:结合身边的实际,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点】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2、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教学难点】1、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时间】10月12日、10月13日 “加1”:课前预习:课本P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预习材料,优化设计14页有关太阳高度角的内容。 21 第1时导学案提纲: 学习目标:1、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通过读图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学习难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教学“7”环节: 一、导。导入新课,讲明学习目标、重难点。(图片导入:“阳光花园”的困惑) 二、思:自主学习。 问题一、太阳高度的基本概念(理解) 1、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2、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太阳高 度的日变化图,完成:(1)在图中找出正午太阳高度: H 。 (2)日出和日落时的太阳高度为多少?(3)比较白昼和黑夜太阳 高度与0。的关系。 日出和日落时的太阳高度为0;白昼的太阳高度大于0。;黑夜太阳高 度小于0。 问题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重点难点)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活动1,读正午太阳高度角预习材料中的“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图或地图册P16,完成思考问题。(1)、读“二分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图,思考:太阳直射哪条纬线?比较北回归线、北极圈和北极点三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学案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学案 必修一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会简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了解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动画,并结合动手画图,探究知识中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发现,体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重要意义;通过生活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体会地理对于实际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学习过程】 一.太阳高度角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夹角H ,简称太阳高度. 画出下图中A 点处的太阳高度角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______点钟的太阳高度。 三.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自主观察】读春秋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图,完成表格空 地面 春秋分 太阳直射赤道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将你观察到的规律总结在下表中 用一句话概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由_________所在的纬线向________递减;理解: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___,越远越____. 【自主探究】 注:α表示当地纬度;β表示直射点纬度;|α±β|表示二者的纬度差;H表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 结论:H=

【自主合作】 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 化规律 根据右图提示,分析正午 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 律,并完成表格。 提示:H=900 - 纬度差 小结: 1.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_________的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__ __达全年最小值;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_____ __的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____ ___达全年最小值; 3.纬度差(距离)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角。 【自主探究】 六.太阳高度角的应用 1.日影问题 总结: 日影的朝向与太阳的方位相反,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____.直射点上日影为_______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 1、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2、在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可含南北回归线,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例如,北京约在北纬40°,在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这里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约为73.5°;在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这里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约为26.5°。 因为地球的公转致使一年内太阳在地球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一次。以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为例:一年中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夏至节气,正午太阳在头顶正上方,即太阳高度角为90°,为一年中的最大值;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冬至节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23.5°,为一年之中的最小值。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太阳的视运动现象(东升西落),即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由于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现象。 小于23.5度,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 黄赤交角23.5度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度),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5度),南北情况与夏至时相反。其余时间是这两个状态的过渡。 黄赤交角的存在!因为每天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最大.黄赤交角使太阳直射点南被移动, 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楼上所说的都是在指太阳直射点的不同,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但毕竟只有一处而已! 正午是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刻。 这个最高的高度随季节变化。冬至的时候最低,正午的太阳能从向南的窗户射进大半间屋子,夏至的时候只照进窗台一点点。 这个最高的高度还和你所在的纬度有关。如果你在北回归线上,北纬23.5度,夏至时分正午的太阳在头顶上,它的高度是90度;再往北,随纬度升高,正午时分太阳的高度越低。 怎样计算一个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一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决定了该地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那么,一个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否可计算出来呢?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由于地轴的倾斜,地轴与轨道平面始终保持着大概66`34'的夹角,这样,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并决定了太阳可能直射的范围: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即直射点的纬度为0`;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直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