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类检验标准

牛奶类检验标准
牛奶类检验标准

牛奶类标准

为保证中心餐饮食品的卫生安全、提高原材料的采购、原料和产品的储存及产品出厂的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现就蔬菜类的质量保障说明如下:

产品到厂抽检化验标准

1、产品进厂及入库的化验流程

扣留

不合格

↗↖

原料进厂→过程检验

↘↓↙

合格

2、产品入厂后产品包装应该符合《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要求,其他检验内容如下:

《GB/T5009.3 水分》

《GB/T5009.6 粗脂肪》

《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 食品中总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地测定方法》

《GB/T 14962 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

《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确定》

《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22983-2008 牛奶和奶粉中六种聚醚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化验合格后入厂入库,并且由化验员填写相应的抽验、化验报告及工作日志存档保存。

产品的包装

产品包装的设计依据《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相关规定制定。

产品入库储藏

1、产品不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贮存。

2、产品贮存在4℃干燥的库房中;不得露天堆放,日晒、雨淋或靠近热源;有防蝇、防鼠措施。

3、产品堆放应放垫板,与地面距离不低于10cm,距墙面15cm以上。

产品出厂检验标准

每批产品出厂前,由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后,出具合格证书,并在包装内(外)附有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粗脂肪、蛋白质、大肠菌群测定、菌落总数等且全部依据国家标准。

【优质文档】标签标识管理规定-范文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标签标识管理规定 篇一:产品标识标签管理制度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产品标识标签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公司的产品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从原辅料的接收、工序生产、成品入库以及出厂)保持适当标识,并规定相应检验状态的标识种类和管理办法,以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确保合格品才能进入下一工序或出厂。 2 .范围 适用于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全过程标识的控制和可追溯性管理。 3 .职责 3.1仓管部:负责所属区或内物料(包括原辅料、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及控制,并正确使用和保管好各种物品的标识。 3.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标识与维持,若需要对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时,参与追溯工作的进行和评审。 3.3品管部:负责组织对物料进行质量状态标识,监督检查各执行部门的实施情况,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管理。 4 .定义 无 5.程序 5.1原料标识

原料、添加剂预混料、编织袋和标签等原辅料必须分区堆放,上锁存放,防止流失。原辅料进库后由仓管员编写《原料标识卡》,并挂上相应的堆头上,注明名称、供应商、数量、规格、进料日期等,质检员根据检验结果,在《原料标识卡》填上质量状况和使用要求。有毒有害物资必须与形成饲料的物料隔离堆放,并设有明显的安全警告性标识。 5.2.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标识 5.2.1生产过程中需使用的原辅料,必须先经仓管员同意,查清楚相应的标识卡,确定是合格的原辅料后才能领用,根据领料情况填写《原料出库单》和《原料耗用日报表》以便追溯,注意必须填写清楚供应商、检验编号和数量等可追溯信息。 5.2.2在生产过程中,若完成上一工序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下一工序的物料,须挂上标识牌,并在标识牌上注明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和下一工序,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无误。 5.2.3各种返工料必须按分类要求进行归类堆放和使用。 5.2.4 从车间拉出来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必须堆放在指定位置,并在叉料方向的两侧标 明品种或编号、产生原因、数量、日期和班次等内容,以防误用。 5.3 成品标识 5.3.1饲料成品必须使用对应的包装袋包装,包装袋外要印有品名、规格、厂址、净含量、公司名称等内容。 5.3.2包装封口时,必须加缝饲料标签,并加盖当天生产日期,一包饲料对应一张标签。标签应符合《饲料标签》GB10648的要求,内容包括品名编号、验收合格证号、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主要成分分析保证值、原料组成、使用说明、配伍禁忌、保质期、贮存方法、注意事项等。 5.3.2包装完成后,堆放时,不同规格、不同日期的产品必须分开堆放。不同日期的产品,先生产的产品必须移到最外面,保证发货时做到先入先出。 5.4入库成品的标识 生产完成后,入仓的成品由仓管员在成品报表上进行标示,并在堆头上挂上标识牌,注明检验状态、生产日期、规格等,以便区分。 5.5检验状态 检验状态分三种:待检(挂黄牌)、合格(挂绿牌或不挂牌)、不合格(挂红牌)。

(完整word版)牛奶的检验

鲜奶的卫生检验(消毒灭菌乳) 一、感官检查 1.色泽:呈乳白色或稍带微黄色。 2.滋味和气味:具有新鲜牛乳固有的香味,无其他异味。 3.组织状态:呈均匀的胶态流体。无沉淀、无凝块、无杂质和无异物等。 二、理化及微生物指标 理化检测的项目较多包括:相对密度、脂肪、全乳固体、酸度及六六六、滴滴涕、汞、黄曲霉毒素B1、掺假检验等。 1.相对密度与比重: 牛奶的比重,是指牛奶在15度时,一定容积牛奶的重量与同容积同温度的水的重量之比。牛奶的密度是指在20℃时的牛奶与同体积的4℃水的质量之比。相同温度下牛奶的密度与比重绝对值差异不大,但因为制作比重计时的温度标准不同,使得密度较比重小0.002,正常牛奶的密度平均为 1.030,比重平均为1.032,奶中无脂干物质越多密度越高。一般初奶的密度为1.038-1.040。测比重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鲜奶是否掺了水,鲜奶掺水后比重会降低。在奶中掺水后,每增加10%的水,密度降0.003。牛奶的比重或密度,是检验奶质量的常用指标。正常牛乳的比重应为1.028~1.032,因此对于比重低于1.028的牛乳即可视为异常乳。测定奶的密度和含脂率,便可以计算出牛奶总干物质的近似值。计算公式是: T=0.25L+1.2F+0.14 T:总干物质含量 L:奶密度计读数 F:乳脂率 例如:以知牛奶密度30.5,乳脂率为3.5%,该奶总干物质含量是 T=0.25×30.5+1.2×3.5+0.14=11.965% [仪器] 1.乳稠计:牛乳密度常用乳稠计测定,乳稠计有20℃/4℃(密度乳稠计)和15℃/15℃(比重乳稠计) 两种,前者较后者测得的结果低2℃ 2.玻璃量筒(200~250ml)高度要大于乳稠计的高度,直径大小应使乳稠计沉入后,量筒内壁与乳稠计的 周边距离不小于5mm。 [操作] 混匀病调节乳温为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地倒入250ml 量筒中,加到量筒容积地3/4,勿产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地上部,小心地将它沉乳到相当标尺30℃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与量筒壁接触。静止2~3分钟后,读取乳稠计读数,以牛乳液面与乳稠计接触点为准。在10~25℃范围内,牛奶温度每比20℃低1℃,要从乳稠计读数中减去0.0002;相反,每比20℃高1℃,要给乳稠计读数加上0.0002。 根据牛乳温度与乳稠计度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度数换算成20℃地度数。 相对密度 20 4 ρ 与乳稠计度数的关系式: 乳稠计度数X1=( 20 4 ρ -1.000)×1000 X1—乳稠计读数; 20 4 ρ—样品相对密度。 例:牛乳温度为16℃,用20℃/4℃的乳稠计测得得度数为30.5换算成20℃时的度数查乳稠计读数变为温度20℃时的度数换算表,同16℃,30.5度数对应的乳稠计度数为29.50。 即20℃时牛乳的相对密度为1.0295.

轴承检验规范

轴承检验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用深沟球轴承的规格型号和性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深沟球轴承的采购、样品确认和来料检验。 2.引用标准 GB/T276-94 深沟球轴承外型尺寸 GB307.1-2005 滚动轴承公差 GB/T4604-93 径向游隙 GB/T307-94 轴承精度 JB/T7047-93 轴承振动噪音 GBT307.2-2005 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 3.技术要求 3.1 外观 A.轴承外观应无烧伤、锈蚀、碰伤、粗磨痕、毛刺等缺陷; B.防护油应适中,无润滑脂泄露; C.轴承包装应标识清楚、完整;内包装应完好、无破损。 3.2 尺寸 d——轴承内径;D——轴承外径;B——宽度 内外圈材质:GCr15 高碳铬轴承钢,硬度为HRC60~65

3.3 轴承的制造精度 轴承的尺寸精度按GB/T307-94 0级(普通级),公差值如表:单位:mm 3.4保持架和防尘盖 轴承用金属冲压波形保持架; 防尘盖用双面金属防尘盖(2ZZ型) 3.5轴承的润滑 3.5.1 轴承的润滑剂是由生产厂商在出厂前封装,要求工作温度在 3.5.2 润滑脂具有很好的黏附性、耐磨性、耐温性、防锈性和润滑性, 能够提高高温抗氧化性,延缓老化,能溶解积碳,防止金属磨屑 和油污的结聚,提高机械的耐磨、耐压和耐腐蚀性。 3.5.3 注脂量 深沟球内径小于15mm以下的型号为20%-25%,内径大于17mm为 25%-30%。(注:除去保持架、滚子,内圈与外圈之间的空间所占%)。 3.6 使用寿命 轴承正确安装后,电机在常温常压下运行20000小时无故障,在高温环境下80℃~90℃,相对湿度80%,运行200小时后,轴承的润滑脂无泄漏挥发。

牛奶检测

原料奶中“二合一”掺假的检测方法 1、方法原理: 生鲜牛乳中若掺有二合一,二合一中的碳酰胺类物质能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生成CO 2、N 2;若无碳酰胺类物质存在,亚硝酸盐可与格里斯试剂发生偶氮反应生成淡紫红色染料,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鲜乳中有无二合一的存在。 2、试剂: 2.1格里斯千试剂:称取89g 酒石酸,10g 无水对氨基苯磺酸及1g α—萘胺,混匀,小心放入在研磨仪中研成质地均匀的白色粉末(无可见颗粒物),密封干燥保存在棕色瓶中,每次配制之后在48小时内使用,如药品变色立即停止使用。 2.2 1%亚硝酸钠溶液:取1g 亚硝酸钠,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后,定容到100mL 容量瓶中。 2.3浓硫酸(密度为1.84)。 3、仪器设施: 3.1设备:研磨仪、天平。 3.2器皿物品:容量瓶、试剂瓶、玻璃棒、烧杯、刻度吸管、称量勺、滤纸、封口膜等。 4、方法步骤: 4.1取生鲜牛乳样3mL,加入到试管中,准确加入NaNO 2溶液1mL、边加边充分摇匀,再加入浓硫酸1mL,边加边充分摇匀,静止5min,待气泡稍落。

4.2用统一的专用药勺(见附图)取两平勺约0.5g 的格里斯千试剂,加入试管中,避免试剂挂壁,充分混匀后计时,在反应10分钟后立即摇匀并观察试管中乳样的颜色变化。 4.3在每批样品检测时,必须同时做阴性对照。如果阴性样品检测的乳样颜色为紫红色时,其它样品对照比色版出具结果;如果阴性样品检测的乳样颜色不为紫红色或颜色异常,此次检测失败,需要重新检测。 5、结果判定: 乳样颜色 二合一量 结果判定 紫红色 <0.5% 无 橙红色 0.5-1% 微量 橙黄色 2-3% 中量 黄色 4-5% 大量 二合一掺假判定比色版

轴类零件形位公差的确定

在数控机床上检测形位公差并自动校正工件的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数控机床上用寻边器丈量工件尺寸及形位公差,同时快速设定工件零点的方法。它的成功应用不仅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充分利用数控机床的先进功能、节约购置专用检测设备的投进提供了经验,同时为一些特殊及相似零件的编程加工及检测打开了思路。FANUC和SINUMERIK数控系统是当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的两类数控系统,固然在操纵方式上有所差异,但其基本方法是一致的,以下分别做出说明。 【关键词】形位公差寻边器检测 LILi_li (SJ Petroleum Machinery Co. Sinopec Corp. Jingzhou Hubei, 434024, China) 【Keywords】tolerance of form and position ; detecting ; the edge finder 引言 数控机床和三坐标丈量机均是机电一体化的自动化机械,数控机床是将被加工对象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利用数字信息进行控制,从而加工出合格产品。而三坐标丈量机则是在已加工好的产品上,利用测头与工件型面接触测得一系列点的坐标值,进而计算出尺寸、形位误差值的丈量设备,数控机床与三坐标丈量机均是利用坐标轴的移动实现自身功能。基于这一共同点,该方法在不改变数控机床CNC控制系统的条件下 ,将数控机床原有的功能加以扩展,通过宏程序实现在数控机床上丈量工件尺寸及形位公差等多项功能。 1 硬件部分 寻边器上测头的基本功能是触发和瞄准。测头分为机械式、光电式、电气式三种。测头性能的好坏,决定着丈量方式的难易、丈量精度的高低。这次选用我国生产的应用极为广泛的硬线连接光电式测头,它属于接触式测头,为通用型球头测头,直径6毫米,能测定高度、槽宽、孔径和轮廓外形等。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生鲜牛奶检验标准 1.0鲜奶的感官理化指标 1.1感官指标 正常生鲜牛奶为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的均匀胶体,无粘稠、浓厚、分层现象;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机械杂质;具备乳的正常滋气味,不得有苦、咸、涩、臭等异味。 2.0鲜奶的理化指标 3.0鲜奶的微生物指标 4.0常规检验方法 4.1相对密度的测定 4.1.1仪器:乳稠计:20℃/4℃或15℃/15℃;玻璃圆桶:200~250ml 4.1.2测定方法步骤:将10~25℃的牛乳样品小心的注入容积为250ml的量桶中,加至量桶容积的3/4,不要产生泡沫。用手拿住乳稠计上部小心的将它沉入到相当标尺刻度30处,放手让它在乳中自由浮动,但不能接触筒壁。待静止1~2min后。读取乳稠计刻度,以牛乳表面层与乳稠计的接触点(即新月形表面的顶点)为准。根据牛乳温度和乳稠计读数,查牛乳温度换算表,将乳稠计读数换算成20℃或15℃时的读数。相对密度D204与乳稠计读数的关系如式所示: 乳稠计读数=(D204-1..000)31000 4.1.3牛乳温度与相对密度换算表

4.2脂肪的测定 4.2.1试剂:异戊醇、浓硫酸 4.2.2仪器:盖勃氏离心机、乳脂计、11ml移液管 4.2.3操作方法:在乳脂计中加入浓硫酸10ml,沿壁小心加入新鲜牛乳11ml,不要使其混合,然后加入异戊醇1ml,塞上橡胶塞,用力摇动(瓶口向下向外,避免冲出腐蚀衣服和皮肤)使其成为均匀棕色液体,静止数分钟(瓶口向下),置于65-70℃水浴中5min取出,以1200 r/min 的转速离心10min,取出后(瓶口仍向下)再置于65-70℃水浴中5min。应注意水浴中的水面必须高于乳脂计的脂肪层。最后按照刻度读出脂肪的百分比。 4.3蛋白质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4.3.1、原理: 4.3.2、仪器:凯氏定氮仪、移液管、250ml三角烧瓶、电炉、凯氏定氮瓶、100ml容量瓶4.3.3、试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过氧化氢溶液、40%氢氧化钠、2%硼酸、0.05N硫酸、蒸馏水、混合指示剂(0.1%的甲基红和0.1%的溴甲酚绿以1:5的比例混合) 4.3.4、消化:用移液管吸取10ml液体样品,移入干燥的500ml定氮瓶中,加入3g硫酸钾和0.2g硫酸铜混合催化剂及20ml硫酸使样品全部浸泡在消化液中,防止样品粘附瓶颈上部,摇匀后将瓶以45°角斜支在电炉上,微火加热,小心瓶内泡沫冲出影响结果。当样品炭化变黑产生泡沫时要减小火力,勿使黑色物质上升到凯氏定氮瓶颈部,当泡沫完全停止、消化液均匀沸腾后,加大火力,直至瓶内容物的颜色逐渐成透明的淡绿色后继续消化0.5-1hr,若凯氏烧瓶壁上粘有炭化粒时应进行摇动,或待瓶内容物冷却数分钟后,用少量、多次过氧化氢溶液冲下,继续消化0.5hr直至完全透明为止,稍冷,沿瓶壁吹入少许水,混合,再沿瓶壁吹入少许水(防止剧烈沸腾,水冲出烧瓶),至烧瓶内溶液体积达到约60ml,将其定量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定容,混匀备用,同时作空白试验(除不加样品外其余与消化步骤一致)。 4.3.5、蒸馏:检查定氮装置各连接部分不漏气,在水蒸汽发生瓶内装水约2/3,加数粒玻

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分析

阶梯轴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图6—34为减速箱传动轴工作图样。表6—13为该轴加工工艺过程。生产批量为小批生产。材料为45热轧圆钢。零件需调质。

(一)结构及技术条件分析 该轴为没有中心通孔的多阶梯轴。根据该零件工作图,其轴颈M、N,外圆P,Q及轴肩G、H、I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位置精度,并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该轴有调质热处理要求。 (二)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1.确定主要表面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传动轴大多是回转表面,主要是采用车削和外圆磨削。由于该轴主要表面M,N,P,Q的公差等级较高(IT6),表面粗糙度值较小(Ra0.8μm),最终加工应采用磨削。其加工方案可参考表3-14。 2.划分加工阶段 该轴加工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车(粗车外圆、钻中心孔),半精车(半精车各处外圆、台肩和修研中心孔等),粗精磨各处外圆。各加工阶段大致以热处理为界。 3.选择定位基准 轴类零件的定位基面,最常用的是两中心孔。因为轴类零件各外圆表面、螺纹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是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项目,而这些表面的设计基准一般都是轴的中心线,采用两中心孔定位就能符合基准重合原则。而且由于多数工序都采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能最大限度地加工出多个外圆和端面,这也符合基准统一原则。 但下列情况不能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 (1)粗加工外圆时,为提高工件刚度,则采用轴外圆表面为定位基面,或以外圆和中心孔同作定位基面,即一夹一顶。 (2)当轴为通孔零件时,在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面的中心孔因钻出通孔而消失。为了在通孔加工后还能用中心孔作为定位基面,工艺上常采用三种方法。 ①当中心通孔直径较小时,可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60o内锥面来代替中心孔;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 物总结

常用方法检验牛奶掺假物总结 1、掺水 常用比重法进行检测。正常牛奶的比重(20℃/4℃)在~之间,牛奶掺水后使比重降低,每加10%的水可使牛奶比重降低。测定牛奶比重时,取牛奶150~200ml左右,沿壁注入玻璃圆筒或200~250ml的量筒中(圆筒高度应大于乳稠计的长度,其直径大小应使在沉入乳稠计时其周边和圆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5mm),把乳稠计放入,静置2~3分钟,读取比重值。同时测定牛奶的温度(℃)。 测比重时牛奶的标准温度为20℃。在10~25℃范围内,牛奶温度每比20℃低1℃,要从乳稠计读数中减去;相反,每比20℃高1℃,要给乳稠计读数加上。例如,在牛奶温度为16℃时,测得牛奶的比重为,则校正为20℃时的比重应为×=。 2、掺食盐 取乳样10ml于试管中,加入5毫升摩尔/升硝酸银溶液,滴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充分摇匀。若红色消失,变为黄色,说明有食盐加入。 食盐为氯化钠,当食盐掺进奶中,则牛奶的氯离子(Cl-)含量增多,可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并与铬酸钾作用呈黄色。检验时,取5ml L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滴10%铬酸钾溶液,混匀,加被检牛奶1ml,充分混匀。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如果被检奶样呈黄色,说明掺入了食盐,而对照管呈原乳色 3、掺芒硝 在5ml牛乳中加等量的水,滴入25%硝酸汞。如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掺有芒硝。在lml乳清中逐渐滴人20%BaCl2溶液l0滴。如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酸溶液则表明掺有硫酸盐。 掺入芒硝(Na2SO4?10H2O)的牛奶中含有较多的SO42-离子,可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沉淀,并与玫瑰红酸钠作用呈色。检验时,取被检奶样5ml于试管中,加1~2滴20%乙酸、4~5滴1%氯化钡液、2滴1%玫瑰红酸钠乙醇溶液,混匀,静置。同时用纯牛奶做空白对照试验。如果牛奶中掺有芒硝,则呈玫瑰红色;纯牛奶呈淡褐黄色。

标签标贴质量检验标准

标签标贴质量检验标准 1.前言 1.1由于不干胶标签是一个小众行业,缺乏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了 保证公司的生产以及检验过程中,员工自检和检验人员专检产品时有相应的依据迫切需要一套质量标准。 1.2从企业本身质量管理及内控的角度来看,为保证公司产品标准的一致 性,以及客户要求得到满足,特制定本质量标准。 2.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空白不干胶标签以及带印刷不干胶标签的过程以及成品的检验判定。本标准适用于没有专门客户要求情况下,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内部控制标准依据。 3.定义 3.1边距:不干胶标签模切排废之后标签边缘到底纸边缘的距离。 3.2间距:不干胶标签模切排废之后标签到标签之间的距离。 3.3溢胶:原本应该在标签反面的胶黏剂由于模切机压力或者刀模钝化等原因从边缘溢出的现象。 3.4不干胶标签简介: 间距边距 底纸面材

4. 适用场合 4.1 本标准适用于过程的自检,主要针对生产操作人员,在工序操作如调机换料首检时的判断预防; 4.2 本标准适用于过程巡检人员,作为对生产过程中各工序首检巡检过程中的判断依据; 4.3 本标准用于成品检验人员对产成品检查验收的以及出货检验判定依据。 5.质量检验标准项目 5.1 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5.1.1外观项目是判定不干胶标签的基础性项目,由于其可测量性不佳拿捏尺度不好管控,这里做个详细解释,便于检验人员进行判定。 5.1.2外观检验的一般条件是被检品距40W白炽灯1米左右的距离,眼睛距产品25厘米左右,目视4S左右的检查时间。 5.1.3 外观检验的严格程度是根据客户具体要求来决定的,一般来说普通用于生产过程标识只要内容完整无歧义都可以接收,有打印要求的要严格控制,用于产品包装表面以及产品表面要高度重视。 常见外观检验项目:

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的制作技术

图片简介: 本技术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的底座(1)上设置支杆(2),支杆(2)上设置辅助支撑块(3),支杆(2)上还设置上支撑架(4),上支撑架(4)上固定安装表架(5)和定位块(6),表架(5)和定位块(6)之间的上支撑架(4)上还活动安装滑块(7),所述的千分表(8)安装在表架(5)上,千分表(8)的表针抵靠在滑块(7)上,本技术新型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可靠对待检测零部件,并且代替千分尺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快速检测识别待检测零部件轴径尺寸是否合格,提高待检测零部件检测效率。 技术要求 1.一种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支杆(2),支杆(2)上设置辅助支撑块(3),支杆(2)上还设置上支撑架(4),上支撑架(4)上固定安装表架(5)和定位块(6),表架(5)和定位块(6)之间的上支撑架(4)上还活动安装滑块(7),千分表(8)安装在表架(5)上,千分表(8)的表针抵靠在滑块(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的支杆(2)靠近下端位置安装辅助支撑块(3),支杆(2)靠近上端位置设 置上支撑架(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杆(2)垂直焊接或拧装布置在底座(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支撑块(3)套装在支杆(2)上,辅助支撑块(3)上拧装调节螺母(9),辅助支撑块(3)侧面设置定位弧面(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的滑块(7)通过卡条活动卡装在上支撑架(4)上的卡槽内,滑块(7)的卡条设置为截面呈T字形结构,上支撑架(4)的卡槽设置为截面呈T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检测待检测零部件(11)的轴径尺寸时,待检测零部件(11)下端设置为能够贴合在定位弧面(10)位置的结构,待检测零部件(11)上端设置为能够夹装在定位块(6)和滑块(7)之间位置的结构。 技术说明书 一种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轴类零部件轴径尺寸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加工过程中,对于与轴承配合安装的轴类零部件,需要磨削加工,以使得配合尺寸符合要求。因此,轴类零部件要求轴径尺寸全检,且尺寸要求高。目前主要依靠人员使用千分尺检测,检测耗时长,且有读错风险。因此,现有的检测方法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牛奶掺杂检验方法

牛奶掺杂检验方法 第一章鲜奶掺杂系统分析第一节掺杂物质的分类按掺杂物质的理化性质可以分为: 1、电解质物质 ⑴ 向牛奶中添加电解质物质,可以提高牛奶的比重,以便掺水。以食盐为代表的中性盐类如:食盐、土盐、芒硝、硫酸铅、化肥(硫酸氨、碳酸氨)、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等。 ⑵ 向牛乳中添加各种碱类物质如:NaHC03、Na2CO3、石灰水等。 ⑶ 增加奶质混浊度物质如:洗衣粉等。 2、非电解质类物质 加入这类物质的目的也是增加比重,便于掺水,此类物质包括:尿素、蔗糖、牛尿等。 3、胶体类物质 这类物质能增加牛奶的黏度,检质时没有稀薄感,同时又可掩盖各种能增加比重的各类掺杂物质。 4、防腐类物质 这类物质能不同程度地起到杀菌和抑菌作用,但加入量往往很少,不易引起牛奶各种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常用的防腐剂类物质如下: ⑴ 防腐剂类物质:甲醛、苯甲酸、水扬酸、硼酸及其盐类双氧 水、亚硝酸钠等。 ⑵ 抗菌素类物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氨卡霉素等。 ⑶ 农药:敌敌畏等

第二节可掺杂物质的系统检验 1、系统检验方法的应用 1)、对电解质类: 食盐、芒硝、硫酸铅、和某些化肥,NaHC03、Na2CO3、石灰水、 洗衣粉等物质的检验。应以检验电导率为主,结合滴定酸度,牛奶比重和脂肪含量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2)、对非电解质物质: 如尿素、牛尿、蔗糖等物质掺杂检验,以测定乳样的冰点为主。结合观察滴定酸度、比重和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综合判定,如确有掺杂,再进行单一定性检验。 3)、掺胶体类物质的检验 如米汤、豆浆、豆饼水、稀薄的动物胶及水的掺杂等,此类物质检出应以乳样的乳清比重测定为主,再结合冰点,滴定酸度、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如怀疑有胶体物质,再进行掺杂物质的定性检验。 4)、对加有防腐剂,抗菌素及农药的牛乳,先队牛乳进行活性试验,如果活性试验不合格,牛乳应进行防腐剂,抗菌素和农药的定性试验。 5)、向牛奶中掺有白陶土、白鞋粉等物质,由于这类物质是不溶解的,所以可以采用静置或离心沉淀的方法观察试管底部和壁上的沉淀物,而后再检查掺了哪种物质。

5S管理标识标签标准

5S 管理标识标签标准 一、标签制作要求 ( 一) 、设备类 1、财产编号尺寸:6X3CM,字体: 方正大黑 14 号材料 : 双色板 ( 统 一制作 )1.1 编号方法①外贸 : WM/001~xxx ②生产 : SC01/001~ xxx (FZ01 表示为包装车间) SC02/001~ xxx (FZ02 表示为涂装车间) SC03/001~ xxx (FZ03 表示为旋压车间 ) SC04/001~ xxx (FZ04 表示 为车床车间) SC05/001~ xxx (FZ05 表示为拉伸室内) ③公司: SH/001~ xxx 注: 旋压大圆机及其它的大型设备可以用油漆编号, 并 根据实际决定编号方法。 1.2 标签位置一般为设备的明显处 ( 不影响操作, 且牢固 ) 2、管理标签尺寸: 9X7CM 字体: 金桥简粗黑 16 号材料 : 自打纸 塑封 2.1 编号方法同财产编号。责任人应写当事人姓名 ( 固定操作员 ), 或者直接写操作 员 , 但是监督人必须写上姓名 , 不可用职务来代替。 2.2 张贴位置相同设备同一位置 , 不影响操作、直观便可。 ( 二) 、设施类包括: 操作台、存放台、手推车、料筐、凳子、物 料架、桌子、橱柜、文件柜、凳子、空调、消防栓、灭火器、电器箱、 配电柜、开关、电梯、塑料筐、蒸汽阀门等 1、管理标签 1.1 消防栓、灭火器、空调、操作台、手推车、橱柜、桌子、电 器箱、衣斗、蒸汽阀门等 , 如图示 : 尺寸 : 9X7CM字体: 金桥简粗黑 20

号材料 : 自打纸塑封 1.2 塑料筐、衣片凳、货架、开关、磅秤等尺 寸: 7X5CM字体 : 金桥简粗黑 20 号材料 : 自打纸塑封注: 货架、塑料框尺寸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3 凳子尺寸 : 4X3CM 字体 : 金桥简粗 黑 10 号材料 : 自打纸塑封 1.4 电梯尺寸 :1/2A4 纸材料 :A4 纸塑封 2、编号方法 2.1 相应位置上打上对应名称 2.2 设施编号①织造 : ZZ/01~ xxx ②服装 : FZ01/01~ xxx (FZ01 表示为内衣车间 ) FZ02/01~ xxx (FZ02 表示为制衣车间) FZ03/01~ xxx (FZ03 表示为成衣车间) FZ04/01~ xxx (FZ04 表示为外衣车间) FZ05/01~ xxx (FZ05 表示为设计室内 ) FZ06/01~ xxx (FZ05 表示为服装行政 ) ③集团 : JT/01~ xxx 同时 , 一组或一排货架、物品柜、衣斗、桌子可以只设一个管理标签 , 但必须统一编号。贴一组或一排前面明显处; 责任人应写责任人姓名 ( 固定操作员 ), 或者直接写操作员 , 监督人可用职务来代替。 3、标签位置 同类物品统一位置 , 一般为设施的明显处 ( 不影响操作 ) 附注 : ① 垫板不作标识 ; ②员工衣柜可以用01、02?编号。 ( 三) 、办公室 ( 包括各车间办公室 ) 1.资料柜尺寸 :6.5X4.5CM , 字体 : 金桥简粗黑 14 号材料 : 自打纸塑封位置 : 文件柜左上角编号 : 本部门文件柜用 01、02?表示 2. 资料夹尺寸 : 根据文件夹实际大小而定材料 : 自打纸 3. 抽屉尺寸:5X2CM 材料 : 自打纸塑封字体 : 金桥简粗黑 20 号位置 : 抽屉右上角 4. 办公桌尺寸 :6.5X4.5CM 字体 : 金桥简粗黑 14 号材料 : 自打纸塑封编号 : 本部门 01、02?. 表示位置 : 侧面右上角 5. 办公专用设备 : 电

牛奶类检验标准

牛奶类标准 为保证中心餐饮食品的卫生安全、提高原材料的采购、原料和产品的储存及产品出厂的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中心的实际情况现就蔬菜类的质量保障说明如下: 产品到厂抽检化验标准 1、产品进厂及入库的化验流程 扣留 ↑ 不合格 ↗↖ 原料进厂→过程检验 ↘↓↙ 合格 2、产品入厂后产品包装应该符合《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要求,其他检验内容如下: 《GB/T5009.3 水分》 《GB/T5009.6 粗脂肪》 《GB/T 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 食品中总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地测定方法》 《GB/T 14962 食品中铬的测定方法》 《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确定》 《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22983-2008 牛奶和奶粉中六种聚醚类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 《GB 5009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化验合格后入厂入库,并且由化验员填写相应的抽验、化验报告及工作日志存档保存。 产品的包装 产品包装的设计依据《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相关规定制定。 产品入库储藏 1、产品不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贮存。 2、产品贮存在4℃干燥的库房中;不得露天堆放,日晒、雨淋或靠近热源;有防蝇、防鼠措施。 3、产品堆放应放垫板,与地面距离不低于10cm,距墙面15cm以上。 产品出厂检验标准 每批产品出厂前,由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后,出具合格证书,并在包装内(外)附有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指标、粗脂肪、蛋白质、大肠菌群测定、菌落总数等且全部依据国家标准。

标签类检验标准

标签类检验标准(包括不干胶) 1、目的:确保公司因生产需要而购进的包装材料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各种标签类装潢印刷品。 3、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各种标签应符合我司的样品(包括双方确认的材质)或设计稿,并达到相应规格要求及配合尺寸。 外观要求与检验方法: 表面:标贴表面轻度刮伤(不影响印刷面)宽≤,长≤10mm的允许有少于2条;无明显变形和残缺等异常现象;卷状标贴卷面应平整,机器贴标的卷状标贴底纸不得出现连续 断裂现象;表面气泡≤。 文字图案:要求与公司样稿相符,文字、图案必须清晰、正确,无缺印、缺字、笔划不全的情形,小于5号字不误字意;无明显位置偏移、歪斜、重影;无明显印刷套色不准、 模糊等缺陷;烫印文字和图案不花白,不变色,不脱落。 色泽:必须符合确认的标准样品,并在封样的上限/标准/下限范围内。 洁净度:标贴外观整洁,无明显色条、斑点、脏污等异物沾染,点的直径≤,黑点不得超过1个,其它白点不得超过2个(不在同一区域内),污点面积≤,且每张不超过1 个。 松紧度:成卷标签松紧适中,不得出现膜间滑动。 烫印:烫印砂眼面积≤且每张不超过1个;平整度不能有明显锯齿 或毛边,套印允许有≤的误差。 外包装: 外装纸箱不得脏及破损并内衬塑料袋用胶带“工”字形封箱,并附出厂检验报告单。 外观检验以目测为主,于正常光源下,30cm距离处正视观察。 功能(物理机械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粘离试验:透明(或表面上光油)标签印刷部位不得有粘离脱落现象。 检验方法: 以3M600履盖印刷(烫色)部位,抚平,来回压抚10次使履盖部位无气泡,然后

以45度角瞬间撕去,无印刷(烫色)脱落现象。轻微脱落不影响整体识别可接受。 (烫金银处要缓慢撕开) 耐产品试验:内容物涂抹后不得有脱落现象。 检验方法:透明(或表面上光油)标签的印刷面(包括烫金/银处)用内容物涂,静置24小时后,用普通纱布擦拭,来回擦拭10次,不得有褪色墨移或油墨(烫金/银) 脱落现象。 (印刷)耐水性:不得有脱落现象 检验方法:将透明(或表面上光油)标签泡入水中20分钟后取出,用医用纱布来回连续擦拭10次,不得有褪色墨移或油墨(烫金/银)脱落的现象。 套印误差的测定:主要部位(如图案、文字、标志等处)≤,次要部位≤。 检验方法:按GB 7706-87或GB 7705-87中规定进行。 条形码测试:条码等级符合规定。 检验方法: 条形码印刷清晰、正确,条色、底色、条高及左右侧空白区宽度符合国标要求,条形码的放大系数必须在的范围内,条宽偏差在国标要求范围内,易识别,能 正常扫描,条高可截短,但必须达到标准条高尺寸的2/3,条码等级不低于。 上机测试:须符合自动贴标机的要求。 检验方法:上机测试。 尺寸要求:在双方确认的标准值与公差范围内。 检验方法:用符合精度的测量器具,标签的长、宽等尺寸。 粘贴牢度:粘贴对应的产品在48℃条件下24小时不走位、不开口、不脱落。 检验方法:将标贴粘贴对应的产品并放置48℃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不走位、不开口、不脱落为合格。 光老化试验:褪色性符合规定 检验方法:将瓶子置于黄变机内2小时,变色情况与空白样对比,1m之内肉眼光线充足时观察无明显变化。 4、抽样与判定: 以送货批为一批,按照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检验水平为一般检验水平Ⅱ和特殊检验水平

轴类零件的综合检测教案

项目五典型零件的综合检测 任务一轴套类零件的综合检测 【课题名称】 轴类零件的综合检测 【授课班级】09高辅(2) 【授课教师】李红梅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目标 熟悉常用轴类零件技术测量的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能力目标 , 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测量工具准确测量工件的尺寸和形位误差,判断工件是否合格。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公正、准确、客观地测量工件。 四.教学要求 1.正确读懂图样中形位公差标注符号的含义。 2.能够正确地使用各种量具,并准确读值。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量具,准确地读值。 【难点分析】 1. 读懂图样,特别是形位公差的标注。 ' 2.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并准确读值。 【分析学生】 1. 学生的识读能力较差,通过练习应能看懂图样,特别是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 2. 学生使用测量工具需要有个熟悉的过程,开始时可能测量不准,特别是会用力不当,可能会造成测量误差。此外,游标卡尺自身的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的变化,所以应当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调整游标卡尺的精度。 【教学设计思路】

1. 学生上课前,应事先做好预习,注重看懂图样,熟悉测量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师作必要的讲解,如测量的要领和安全操作规范。 3. 学生按要求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并解答问题。 4. 教师总结。 【教学安排】 ! 1学时 少讲多练,以练为主,在练习中锻炼提高。 【教学过程】

& 传动轴检测报告单

体会二:读数正确吗请填写读数不太会的量具() 体会三:尺寸误差和形位误差哪种容易测量。()体会三:在活动中你们有没有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体会四: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作业:请写出圆度的检测方法圆度和圆柱度误差的确定有何不同

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规定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896 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 规定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 理规定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检验监督管理,保障进出口预包装食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含说明书)的检验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应当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应符合进口国(地区)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进口国(地区)无要求的,应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工

安全检测标准限值(设备检验部分)

机动车安全检验标准限值 (设备检验部分) ——如无特殊声明,检验标准限值依据: 国标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国标 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1、速度表校验 车速表指示误差(最大设计车速不大于40 km/h的机动车除外) 车速表指示车速 V1(单位: km/h )与实际车速 V2(单位: km/h)之间应符合下列关系式: 0 ≤ V1 -V2≤ (V2/10)+ 4 ( 32.8---40) 2、侧滑检验 汽车(三轮汽车除外)的车轮定位应与该车型的技术要求一致。对前轴采用非独立悬架的汽车(前轴采用双转向轴时除外),其转向轮的横向侧滑量,用侧滑台检验时侧滑量值应在 ±5m/km 之间。 3、常规制动检验 行车制动项目包括车轮阻滞率、轴制动率、制动不平衡率、协调时间、整车制动率等指 标。驻车制动项目只有驻车制动率一个指标。 ( 1)行车制动率标准 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轴制动力与轴荷a的百机动车类型百分比分比 空载满载前轴b后轴b 三轮汽车——— c ≥60 乘用车、其他总质量不大于 3500kg≥60≥50≥60 c≥20 c 的汽车 铰接客车、铰接式无轨电车、汽车 ≥55≥45————列车 其他汽车≥60≥50≥60 c≥ 50d 普通摩托车——≥60≥55轻便摩托车——≥60≥50

a) 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乘用车时应按左右轮制动力最大时刻所分别对应的左右轮动态轮荷之和计 算。 b) 机动车(单车)纵向中心线中心位置以前的轴为前轴,其他轴为后轴;挂车的所有车轴均按后轴计 算,且挂车整车制动和标准应大于等于55%;用平板制动试验台测试并装轴制动力时,并装轴可视 为一轴。 c) 空载和满载状态下测试均应满足此要求。 d) 满载测试时后轴制动力百分比不做要求;空载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35%;总质量大于 3500kg 的客车,空载用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测试时应大于等于40%,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检验时应大于等于 30%。 ( 2)加载制动率标准 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分比机动车类型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百分比a 其它轴 并装双轴、并装三轴的半 ≥ 45 挂车,组成汽车列车无 三轴及三轴以上载货汽 ≥ 50车 a其它轴:除了货车、与挂车组合成的汽车列车的第一轴和最后一轴 另:三轴及三轴以上的货车、采用并装双轴及并装三轴的挂车测试加载制动率和加载制动不 平衡率 ( 3)制动不平衡率合格标准 内容在用车要求新车要求 前轴(左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 左右轮最大 ≤ 24% ≤ 20% 制动力中的大值) 后轴及其他轴(轴制动力≥轴荷*60%时,左 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 左右轮最大制动力≤ 30%≤ 24% 中的大值) 后轴及其他轴(轴制动力<轴荷*60%时,左 ≤ 8% ≤ 10% 右轮制动力差的最大值 / 该轴轴荷) ( 4)驻车制动力合格标准 机动车类型合格标准 总质量 / 整备质量≥ 1.2驻车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量百分比≥20% 总质量 / 整备质量 <1.2驻车制动力总和占整车重量百分比≥15%( 5)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效能时的踏板力或手握力应小于等于: 乘用车和正三轮摩托车500N; 摩托车(正三轮摩托车除外)350N(踏板力)或 250N(手握力); 其他机动车, 700N 。 ( 6)驻车制动应通过纯机械装置把工作部件锁止,并且驾驶人施加于操纵装置上的力:

试验实验牛奶的感官鉴定

实验目的 掌握牛奶感官鉴定的具体方法与操作步骤并了解牛奶感官鉴定原理。 牛奶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人类的食品或食品加工原料,牛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牛奶的感官鉴定是牛奶质量检测中最直接、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 实验原理 牛奶的感官鉴定是以牛奶的理化特性为基础的。正常牛奶具有特定的感官特性,如色泽、气味、滋味等。如果被检验奶样的感官特性偏离了正常牛奶的感官特性,说明牛奶存在问题,根据偏离的具体情况,可初步判断存在问题的种类、性质、程度及原因。 (1)色泽 正常鲜奶的色泽由乳白色到淡黄色不等,其黄色的深浅取决于牛奶的脂肪含量和色素含量。(2)组织状态 正常鲜奶的组织状态是液体,均匀一致,不粘滑,不胶粘,无絮状物。 (3)气味与滋味 正常牛奶含有一种天然的乳香味,来源于乳脂肪中的挥发性脂肪酸,并具有纯净的甜味,来源于乳糖,和微弱的咸味。牛奶的气味和滋味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发生改变,如贮存时间与贮存条件、容器材料、牛舍与挤奶厅的环境状况、饲料种类与质量等等。 仪器与器材:小烧杯、奶样托皿、奶样、煮沸装置等。 鉴定方法 (1)颜色 将混合均匀的奶样倒入白瓷皿内,观察颜色。正常牛奶为白色,略带黄色,脱脂乳是白带蓝色。初乳的黄色较深。 (2)组织状态 将混合均匀的奶样倒入烧杯中,静置15min后将其倒入另一烧杯中,观察牛奶有无过黏、絮状物或其他杂质。 (3)奶的气味 用鼻子嗅闻烧杯内的奶样,检查是否有奶的正常香味,或有无其他气味如饲料味、酸味、腥味、烟味、腐败味等。然后将奶样煮沸,再嗅闻奶样的气味,并与煮沸前的气味进行对比。一般加热后的气味会变强。 (4)牛奶的滋味 待煮沸的奶样微微冷却后,用口品尝奶样,体会正常奶样的香味,并检查是否有其他异常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