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级美文诵读30篇

二三年级美文诵读30篇

【篇一:二三年级美文诵读30篇】

mumu168 发表于 2015-7-23 16:22

我还以为是英文,看错了怎么看不到呢?

【篇二:二三年级美文诵读30篇】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深深浅浅的紫,像一条瀑布,从

空中垂下,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瀑布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

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只有这一树闪

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

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

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

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

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

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

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

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仿佛枯萎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

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

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

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

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

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69 草原

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

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

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

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

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

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

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

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

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

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

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

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

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

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

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

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

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

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

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新局面涩,来

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

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

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

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保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70白杨礼赞(节选)

茅盾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

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

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

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

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

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

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

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

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

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

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

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

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

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71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

迟子建

去年春节,我在佛龛前烧香,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

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

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横

着走,一会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

彩的舞。它忽然停住脚步,似乎被奇异的香气吸引,朝高高的佛龛

爬去。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

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

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这回它爬得高些,跌得

更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我

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

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

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

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

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奔来。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

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

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

几天之后,我在佛龛的角落里发现了这只死去的虫子。它的触角残

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的明亮。在单调而贫乏的

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

72 月光下的蛙鸣

查一路

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在高考一个月前的预考中,我意外地遭

到惨败。

母亲见我面容憔悴,很心疼。

为了给我增加营养。那段时间里,她杀光了家中三十几只仔鸡,,

想让我恢复以前的体质。

然而,我还是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我房间的后窗正对着一方池塘,燥热的夜晚,一池塘的青蛙,唧唧呱呱,呼朋引伴,紧紧缠住我一

双不幸的耳朵,此伏彼起地一次又一次将我惊醒。

母亲想尽了一切办法。

渐渐地,蛙声不再吵闹了。每夜都有香甜的梦。但是,母亲却变了,日日坐在椅子上打盹。一天,隔壁的大妈偷偷地拉住我,悄悄跟我说,你母亲为了让你睡好觉,夜夜替你赶青蛙呢。

我将信将疑。但是,第二天夜里,月光下塘埂上,我真的看见了我

的母亲。

母亲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绕着池塘一圈圈小心地走着,一遍遍用

竹竿仔细地敲打着每一处草丛,做得认真又虔诚。有时她停下来,

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月光把她的白发漂得很

白。“母亲!母亲!!”我大声喊。母亲听不见。她全神贯注于手中

的竹竿,生怕遗漏一处蛙声……

这一年高考,我被高分录取了。

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坚信,有一种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去战胜一切困难。

很多年已经过去,蛙声也一点点远逝。可是,我又觉得它时时都在

我的枕边。一声声,像不倦的提醒和教诲。给我许多的人生激励。

73 溪流

贾平凹

我常常觉得,我的生命,就是那山中的溪流。虽然在莽莽的山里,

它只是那么柔细的一股儿水流。

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

在庄严的大山下,永远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

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但是,太阳晒不干它、黄风刮不跑它。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

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

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

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次石头,有时

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

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着,流着。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的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

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

拔脱了一从腐根呢。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

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这么想的,我提醒着我,我鼓励着我,我便将它写成了淡淡的

文字。

74 空山鸟语

郭枫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听鸟叫。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

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

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

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

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

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心上引进阳光,在你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在

奔放的欢乐里。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秋阳敛起耀眼的光彩,温柔地

照进幽谷深林里。

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在众鸟默

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

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

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

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

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

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

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

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听着这美妙的清音,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75 鼎湖山听泉

谢大光

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下了几天

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

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得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

着前进。愈望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

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泉水隐到了浓阴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

清纯悦耳。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

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庭院里繁花似锦,古树参天。有一株与古刹同龄的茶花,还有两株从斯里兰卡引种的、有二百多年树龄的菩提树。我们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位。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蒙眬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孕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

76 鸟是树的花朵

吴忌

我们穿起了厚厚的棉衣,而有些树木落光了叶子! 看吧,这就冬天了!然而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满树的花朵!

有时候,鸟是一群一群地飞来又飞走的,黑压压一大片的是八哥或乌鸦,冬天的麻雀也喜欢一群一群地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黑色的鸟群会在瞬间装点一丛树林。一群白鸽落到树枝上,仿佛早春的玉兰花开,白得丰腴而优雅。鸟儿们叫着喊着,吵吵闹闹。有时候,三只五只,它们散落在稀疏的树枝上。有时候只有一只,孤独地立在细细的树枝上,这使人记起树上的花朵,也是先开一朵,再开一大片的。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得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鸟儿们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实际上,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唱歌;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

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因为,我

认定鸟是树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

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77梅雨潭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

便听见花花花

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

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

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

空空儿的;仿佛一

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

人如在井底了。这

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

都从润湿中透出几

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

佛已被扯成大小的

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

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

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

像杨花,格外确切

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

几点送入我们温暖

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78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

冰心

我应当怎样地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

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渲点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细

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

条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

舞蹈艺术。

朋友,在一个难忘的夜晚——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

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

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宛转的娇羞;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

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贴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

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

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

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79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

龙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

陋了)。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与我谈

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

么简陋的呢?”

80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惟

独喜爱菊。自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只喜爱莲从淤

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

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芬;笔

挺洁净地站在那里,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

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

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就

很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