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国情、电力)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语:O'zbekiston Respublikasi 或 O'zbekiston Jumhuriyati),简称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是世上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一个为列支敦士登)。和许多其他独联体经济体一样,乌国在经济转型的头几年里有所下滑,而到1995年后开始复苏,这得益于政策改革的累积效应开始起作用。该国现在是世界第6大棉花生产国和第2大棉花出口国,世界第7大黄金生产国,同时乌国也是区域内重要的天然气、煤、铜、石油、银和铀生产国。该国亦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道路平稳转型的独特范例。

中文名

称: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英文名

称: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简称:乌兹别克

所属

洲:

亚洲

首都:塔什干

国庆

日:

1991年9月1日

国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歌

国家代UZB 人口数

量:

2889.7万(2011

年)

人口密

度:

7.2人/平方公里

(2011年)

主要民

族:

乌兹别克族

主要宗

教:

伊斯兰教(逊尼

派)

国土面

积:

447400平方公里

(世界第56名)水域率:4.9%

GDP总计:453.18亿美元

码:

官方语

言: 乌兹别克语 (O'zbek tili )

货币: 苏姆(Uzbekistan som ,UZS ) 时区: 东五区 政治体

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

袖:

总统伊斯兰·阿卜杜加尼耶维

奇·卡里莫夫,总理米尔济约耶

夫 (2011年) 人均GDP : 1568美元(2011年)

国际电话

区号:

+998

国际域名缩写: ,uz 道路通行: 靠右行驶 宪法实施日: 1992年12月8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语:O …zbekiston Respublikasi 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Узбекистан)

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悠久。9至11世纪,乌兹别克民族形成。13 世纪被蒙古人征服。14世纪中叶,阿米尔·帖木儿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的庞大帝国。16至18世纪,建立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和浩罕国。19世纪60至70年代,部分领土并入俄罗斯。1917至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

全国人口约3000万(2012年),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由1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乌兹别克族占78.8%、俄罗斯族占4.4%、塔吉克族占4.9%、哈萨克族

占3.9%、鞑靼族占1.1%、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2%、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7%。其它民族还有乌克兰族、土库曼族和白俄罗斯族等。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俄语为通用语。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属逊尼派,其次为东正教。教育普及度:99.3%

乌兹别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家,与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接壤。首都塔什干(Tashkent) 。

位于锡尔河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的绿洲中心,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冲,著名的“丝绸之路”便经过这里。它是中亚地区最大的城市,人口213.57万(2004年12月)。1月平均气温-1.1℃,7月平均气温27.5℃。

全境地势东高西低。平原低地占全部面积的80%,大部分位于西北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东部和南部属天山山系和吉萨尔-阿赖山系的西缘,内有著名的费尔干纳盆地和泽拉夫尚盆地。境内有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肥沃谷地。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锡尔河和泽拉夫尚河。

气候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夏季漫长、炎热;冬季短促、寒冷。

全国分为1个自治共和国(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1个直辖市(塔什干)和12个州:安集延州、布哈拉州、吉扎克州、

卡什卡达里亚州、纳沃伊州、纳曼干州、撒马尔罕州、苏尔汉河州、锡尔河州、塔什干州、费尔干纳州、花拉子模州。

环境地理

1992年12月8日通过第一部宪法,规定乌是主权、民主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分立;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主席、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每届任期七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经济以多种所有制形式为基础。

议会称最高会议,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最高代表机关。乌最高会议为两院制议会,由参议院和立法院组成。

政府机构称内阁。内阁由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及各国家委员会主席组成。根据乌宪法第98条规定,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内阁主席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内阁担任相关职务。

1996年12月颁布《政党法》。现经登记的政党有4个。

乌兹别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是独联体中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经济实力次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货币苏姆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四金”:黄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蓝金”(天然气)。但经济结构单一,加工工业较为落后。农业、畜牧业和采矿业发达,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2/3,生丝产量占前苏联

生丝产量的49%,洋麻产量占前苏联的90%以上,羊羔皮、蚕茧和黄金产量分别占前苏联的2/3、1/2和1/3。轻工业不发达,62%的日用品依靠其他共和国提供。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约3.5万亿美元。现探明有近100种矿产品。主要有天然气、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黄金、铜、铅、锌和稀有金属等,黄金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量80吨左右,在独联体居第二位。铜和钨的储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均居前列,石油和白银、白金、锌、铝矾土等金属矿藏也非常丰富。铀开采量占前苏联的25%。煤储量为20亿吨,铀储量约占世界第七、八位。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12%。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卡拉库盆地东北部边缘的查尔米和布哈拉台阶地区,其中最大的加兹里气田储量达4193立方米。石油资源多集中在东部天山褶皱带的费尔干纳盆地,已探明储量为5.84亿吨。天然气的产量仅次于土库曼斯坦,居中亚第二位、独联体第三位,年产气量在300亿立方米以上。乌兹别克斯坦工业在中亚地区举足轻重,天然气、机械制造、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轻纺和丝绸等工业都比较发达。

所处气候带有利于广泛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特点是灌溉农业的水利基础设施非常发达,灌溉地面积达425万公顷。农业支柱产业是棉花种植业,桑蚕业、畜牧业、蔬菜瓜果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棉花年产量占前苏联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四位,被誉为“白金之国”。

出口:天然气、油类、电力、棉花、黄金、能源产品、矿物肥料、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纺织品、食品、机械、汽车。

进口:油类、电力、机器及设备、食品、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航空:目前每周有三个航班往返塔什干和北京;四个航班往返塔什干和乌鲁木齐。塔什干机场位于市内。从中亚的其他主要城市也有航班。塔什干机场的非贵宾到达厅比较拥挤,离市中心6公里。

火车:从莫斯科有到乌兹别克斯坦的火车,需要56个小时,中间停靠Samara穿越整个哈萨克斯坦,或者穿越Urgench,Charjou,Bukhara和Samarkand。

实行11年义务教育制,教育经费约占国家预算的10%。现有60多所大学,在校生近20万人,大学教师近2万多人;有45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近30万人;有1万多所中小学,在校生560万人。全国各类学校教师总数46万人。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0多名留学生就读于乌各大高校。著名高校有: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国立塔什干大学、塔什干综合技术大学、塔什干医科大学、东方学院等。

位于撒马尔罕市中心的“列吉斯坦”(意为“沙地”)广场,是一组宏大的建筑群,建于公元15-17世纪。建筑群由三座神学院组成:左侧为兀鲁伯神学院(兀鲁伯为乌中世纪的学者、天文学家、诗人和哲学家),建于1417-1420年;正面为季里雅-卡利(意为镶金的)神学院,建于1646-1660年;右侧为希尔-多尔(意为藏狮的)神学院,建于1619-1636年。这三座建筑高大壮观、气势宏伟,内有金碧辉煌的清真寺。兀鲁伯神学院的正门和彩色的穹顶是用各种色彩的陶瓷装饰的,后遭地震破坏,又重新修建了高13米、直径13米的

新穹顶,建筑材料采用特殊金属结构。这些神学院是中世纪培养穆斯林神职人员的学府。其中兀鲁伯神学院是15世纪最好的穆斯林学府之一。据说,兀鲁伯曾亲自在此授课,这里是他统治期间世俗科学思想的中心。三座神学院虽建于不同时代,但风格组合相当成功,是中世纪中亚建筑的杰作。

兀鲁伯天文台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古迹之一,坐落在撒马尔罕的东北郊。它由帖木儿帝国的创建人帖木儿之孙、乌著名天文学家、学者、诗人和哲学家、撒马尔罕的统治者兀鲁伯于1428-1429年建造,是中世纪时期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台之一。

兀鲁伯天文台是一个三层圆形建筑物,有独特的40米大理石六分仪和水平度盘。兀鲁伯在此测出的一年时间的长短与现代科学计算的结果相差极微。今天,兀鲁伯天文台只留下一座巨大的、由大理石制成的六分仪。六分仪安装在离地面11米深、2米宽的斜坑道里,部分伸出地面,坑道上面是兀鲁伯天文台博物馆。当年兀鲁伯天文台编制的《新天文表》,概述了当时的天文学基础理论和1018颗星辰的方位,这是继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巴尔赫之后,测定星辰位臵的最准确的记录。

沙赫静达陵墓建于14世纪和15世纪,由13座陵墓和一座清真寺组成。“沙赫静达”意为“永生之王”,是撒马尔罕的执政者及其家属的坟墓。建筑的基调为青色,以彩色陶瓷贴面作为装饰。其中最主要的一座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库萨姆之墓。帖木儿大帝的妻子图玛-阿卡和侄女图尔坎-阿卡也葬在这里。

乌兹别克斯坦人婚姻关系宗教色彩较浓,规定男女双方都是信奉伊兰教的信徒。不能与其他民族、宗教的人有婚姻关系。他们的习惯是在亲戚之间通婚,如姑表、姨表、堂兄妹之间均可结成婚姻关系。亲事一般都是包办性质,先由男方父母规定对象。再请媒人正式提亲。然后举行订婚仪式。商定彩礼及其他婚典费用、一切都决定好之后再给媒人送礼。以示感谢。传统婚礼要举行四天,第一天到女方家庆贺,费用由男方支付,晚上二阿訇诵渎《古兰经》,新娘打扮好以后,由女亲戚陪伴去婆家。第二天在男方家庆贺。庆贺次序是:第一天在女方家以女客为主,第二天在男方家以男客为主。特别是第二天晚上要揭面纱,由新娘家的女性亲戚进,一旦新娘的真面目显露于广众面前,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第三天,由新娘的父母招待客人,以示庆贺和感谢。第四天,由新郎父母款待宾客,赠送礼品,以示婚礼告罄。

乌兹别克斯坦人过去有一夫多妻的传统,早婚现象也很普遍,丈夫要想离婚无须任何根据。只要说一声就可以了。妇女没有离婚自由权。现在,男女在婚姻上自由权很大了,可以自由恋爱,男女双方的权利平等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特别要指出的一点是:在迎亲、送亲过程中,常常遇到拦路,嬉戏者,这时不得生气,要用糖果食品,手帕等礼物化解、劝说。凡是来到女方家或男方家的客人,不论男女老幼。一律当作贵客招待,不得轻视、慢待。

乌兹别克斯坦人有两大专长和两大特点。两大专长是能歌善舞和刺绣工艺。每逢节假日都要跳舞唱歌,有大型的、集体的、有个人的、

家庭的。形式很多。他们用的床单、枕套、帽子、衣服等都有绣花,一般都很精美,还有最具盛名的绣花盘,工艺精巧。

两大特点是:一是取暖的坑炉特别,有叫火塘,即在屋中央挖一大坑,里面放炉生火,又做饭。又取暖。取暖不是一般取暖,而且坑沿上搭上木板,人可以睡在木板上,像是木头的炕一样,十分别致。另一个特点:孩子多。每家多到几十个,少则几个。由于没有生育政策,人们的观念是多子多福。所以家家放开生育,孩子都很多,所以是世界上年轻人占比例很高的国家。

他们每年的宗教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届时张灯结彩,讲经、赞扬穆罕默德的功绩,特别是清真寺里热闹非凡,有的清真寺里炸油香、宰羊、宰牛,有的聚餐。有的分成等份,来者每人一份,或每家一份。因此地盛产棉花,所以每年还有棉花节、歌咏节。此外,还有庆祝独立日,是政府组织的官方纪念性活动。还有一个特别的仪式叫苏麦克莱仪式,家家都要做甜粥,载歌载舞分送各家,人们视为上品。

由于他们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忌吃猪、狗、驴肉和一切动物的血。吃饭时不能脱帽。对食物不能挑来挑去、嗅闻摸擦。饭前必洗手,洗手后禁止乱甩。要用毛巾擦干手。吃馕时不能拿整个馕往嘴里放。家里有少妇时。禁止外人进入。新婚夫妻的房子也禁止外人进入。

乌兹别克斯坦是古“丝绸之路”所经地区,全国有400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主要集中在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等城市。

主要景点:塔什干、朱玛清真寺(Mosque of Juma)、比比汗姆

大清真寺(Bibi Khanum Mosque)、希瓦古城(Khiva)。

希瓦位于阿姆河左岸的希瓦是一座美丽的绿洲城,有“中亚的明珠”、“太阳之国”之城。关于希瓦城的兴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诺亚的儿子和他的同伴在洪水之后迷失于卡拉库沙漠,当他们又饥又渴时突然发现一眼清泉,在泉水的帮助下,他们恢复了生机与力量,后来他们就在清泉边兴建了希瓦城。

入境需接种的疫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伤寒疫苗、狂犬病疫苗。

与中国的距离:4,536.34公里。

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狱之门”,地狱之门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达瓦兹附近。37年前地质学家钻探天然气时,意外发现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穴,他们使用了所有能用的探测设备,发现其深度无法测量。因为那里的洞穴中都充满了可燃气体,没有人敢下去,他们只好把它点燃,待其燃烧后进行探测。从那以后,洞内的天然气不间断地燃烧。没有人知道这些年来有多少宝贵的天然气被白白浪费掉。

乌兹别克斯坦电力

电力是乌兹别克斯坦国民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其巨大的生产和科技及技术潜力将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强大的影响力。乌兹别克斯坦的电力系统是中亚地区电力生产和输送链的基础环节。它的地理位臵和发达的电力输送系统决定了其在电力能源市场的领导地位。乌兹别克的电力完全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和居民的需要,在该地区是一个电力

出口的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的电力总装机容量超过12300MW,覆盖了中亚地区50%的成套发电设备。同时,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电网还和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南部的电力系统联网。在经济改革之后,乌国电力行业企业每年发电量达480亿千瓦时。电力传输线为238,800千米(所有电压)。所有的用户都连接在集中供电系统上,通过500kV和220kV高压电线与邻国相联。35-500KV的变电站总变压器装机容量为39687.6兆伏安。

SJSC ”Uzbekenergo”(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国有电力集团)拥有54个子公司,41个合资企业,11个独资公司和2个有限责任制公司,是国内最重要的电力生产者和采购商。

全国热电和水电的装机容量为12400MW,热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10600MW,是乌国电力系统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规模较大的热电站有:Syrdarya电站,容量为3000MW;Tashkent电站,容量为186 0MW;Navoi电站,1250MW;而配备800MW涡轮的Tlimardjan也基本完工。两座最大的煤炭电站位于Tashkent地区附近的Angren煤田地区,最大的为Novo-Angren电站,容量为2100MW。乌兹别克国内还有11.5%的电力来自境内的28座水电站,最大的为Charvak水电站和KHokjikent水电站。

电力改革和投资项目:

乌兹别克的发电设备主要来自俄罗斯,其余来自前苏联和中东欧。目前,这些设备年久失修,如果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翻新和重建,

将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甚至破坏地区电力零售市场的稳定性。技术上的现状是缺乏现代化的测量、通讯、频率控制和信息系统,监视系统和数据读取系统。乌兹别克的电站需要更高效和环保的设备来保证它们达到设计的产能,以确保能向全球市场稳定的电力供应。2009年3月12日,乌兹别克斯坦颁布了一项总统令:“2009 -014年乌国将对一些大型电力项目进行现代化生产和制造技术改造”。此次改造工程涉及37个电力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33亿美元。目前,已有6个大型电网改造顺利完成,12个电网现代化改造和提高发电能力的项目在实施中。

为满足塔什干的电力输送需求,一条500kv的高压输电线路正在建设之中,目前第一期工程已竣工;项目名称为Construction of T L 500 kV “Syrdarya TPP - S/S Sogdiana.

乌国计划到2011年前更换全国的家用电表以随时监测和管理电力消费。

新能源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的天气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太阳能;据悉,每年太阳能的产量估计可达到510亿TOE(1TOE相当于一吨原油的能量)。

太阳能发电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确认的最新项目。亚洲开发银行(A DB)总裁Rajat Nag在该银行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举行的第43次年度会议指出:在中亚开展的太阳能方案非常重要,因为该地区具有发展大型太阳能的巨大潜力。Nag还表示,几个中亚国家表达了他们在解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将设法降低其高碳排放量的承

诺。这些国家拥有的广阔沙漠地区,这使它们成为通过该方案获得银行太阳能发展支持的最佳人选。该方案的目标是确认和发展大型的太阳能项目,提供22.5亿美元发展未来三年所需的太阳能能源,预计2012年达到3,000兆瓦;并期望在同一时期内,通过其他途径增加额外的67.5亿美元的投资。

乌兹别克斯坦电力基础设施及中乌电力合作

一、乌电力工业发展情况

乌国内现有42座电站,总发电能力为560-570亿千瓦时。其中11个为火电站,电站装机容量为1158.3万千瓦。主要电站有:锡尔电站、塔什干电站、新安格连电站、纳沃伊电站。目前火电站燃料以天然气为主,占90.2%,重油4.6%,煤仅占5%左右。

乌大部分电站建于50-60年代,目前设备已陈旧,已超过使用年限,配套的1万多公里电网和相关200多个变电站设备也超过使用寿命,需要更新和改造。

2008年,乌发电量为494亿千瓦时,与2007年相比增长0.9%。全年建成输变电线路约465.3公里,完成500千伏高压线路建设164.9公里。

乌国家电力公司在制订的电站改造总体规划中,将对新安格连电站、塔什干电站、纳沃依电站、塔赫阿塔什电站、费尔干纳电站、穆巴列克电站和线路等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

2008年,乌电力公司投资1.16亿美元,其中利用外国贷款约1400万美元对部分电站和线路进行了改造。2009年该公司计划投资约360

万美元更换380公里电网和近300个6-10千瓦的变压器。

二、乌电力工业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

根据2006年“国际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到2015年世界能源需求将增长33%,2030年与2003年相比将增长71%。

1990年乌兹别克电力生产占世界总量的0.46%,到2004年跃到0.51%。1990年乌占世界电力需求的0.52%,到2004年下降到0.49%。1990年乌电力需求短缺10%,到2004年却高出需求5%。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乌已由电力需求国变为出口国。

乌电力企业每年发电约500亿度,已完全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用电需要。乌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1230万千瓦,占中亚联合电网发电总能力的50%。

三、乌电力领域引资计划

近几年,乌国家油气公司和国家电力公司计划将从对国内投资总额中把用于能源领域投资的规模提高到38%,并积极吸引国内外银行和外国公司资金。同时在国内消减使用天然气能源消耗比重,将电站设备改造为燃煤工艺,其中包括有对安格连热电站进行现代化改造项目。

此外,将引进世界上先进节能技术,更广泛利用无公害能源。使用各类贷款对电力企业实施阶段性现代化改造建设。继续改造现有电力企业,提高其生产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发电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2009年,乌将投资3.8亿美元对国内32个生产型基础设施项目

进行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其中,国家电力公司将投资342万美元更换380公里长的线路和近300个6-10千伏的变压器。项目的资金来源为企业自有资金、乌复兴开发基金贷款及外国银行贷款等。

到2010年国家将投资12亿美元改造电力设施,其中,2亿美元用于设备的更新改造、6亿美元用于引进先进技术对塔什干和纳沃伊热电站,穆巴拉克和塔什干主电站蒸汽和燃气涡轮装臵进行改造、4亿美元对线路进行改造,这其中40%的资金由企业自筹,60%使用外国贷款和投资。

近几年,乌将利用日本政府提供的1.96亿美元优惠贷款引进37万千瓦高效蒸汽装臵对塔什干主电站进行改造,利用自筹资金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2.7亿美元引进34万千瓦蒸汽技术工艺对纳沃伊热电站进行改造,利用1.03亿美元对10万千瓦的穆巴列克电站燃气装臵进行改造,利用日本国际合作银行提供的9850万美元贷款引进8万千瓦的电力和热力混合生产燃气技术工艺对塔什干热电站改造。预计到2010年每年可节省8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此外将建造15个小型水电站,使其总装机容量达到42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达到13亿千瓦时。

四、对中国企业参与乌电力开发合作的建议

1、目前,在我向乌提供的3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项下中电工实施安集延-2号水电站、阿汉格朗水电站改造,在我向上合组织成员国提供的新增优惠出口买方信贷项下西电公司实施塔什干市外围电网改造项目。应督促上述公司执行好现有项目,保质保量,为中国

公司和产品在乌树立良好形象,为今后继续开拓乌电力市场打下基础。

2、鼓励企业走出国门,与乌方电力部门加强沟通和了解,派专家组来乌进行实地考察,同时邀请乌专家到中国进行考察,了解中国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工艺。

3、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乌政府利用国际金融机构及各国政府贷款实施的电站项目国际招标。

乌兹别克斯坦电力市场改革简介

乌兹别克斯坦是内陆国家,面积为44.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660万,其中37%为城市人口。该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黄金、石油、天燃气等,是前苏联时期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农牧业产品供应地。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经济一度出现较大滑坡。1995年以来,生产下滑的势头和通货膨胀得到了初步控制,经济发展比较平稳。

电力行业概况及改革背景

从2001年该国就决定进行电力工业改革,并批准了部分电力部门私有化的改革方案,但因电力部门的制度设计以及针对电力改革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电力部门从计划垄断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也进行得相对缓慢。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43座电厂,1158万千瓦装机容量,电厂分别属于16家联合股份制公司。大部分火电厂的一次能源为天然气。电网覆盖了所有城市以及大部分农村,总长度约为23.3万千米,国内的输电电压等级为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

乌兹别克斯坦电力系统也是整个中亚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直接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南部的电网相联。必要时,乌兹别克斯坦可以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进口水电,当国内电能充足且价格便宜时,进口量会显著下降。因此,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基本上是自给自足。

乌兹别克斯坦共有15家配电公司,运作在不同的指定区域内,这些公司均使用同一种结算系统。但是在配电侧很多用户没有足够的电能计量设备,因此配电公司只好对这些用户按估算来进行结算。如此以来,经常出现发电方与大用户之间的电能数据不匹配的问题,致使电网损耗率很高。因此,乌兹别克斯坦输电系统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电力计量设备,没有足够的、准确的电力传输数据,无法确认输电损耗的具体数据和来源。乌政府已认识到这个问题,正在着力改善,并要求UzelectroSet(乌兹别克电力公司)控制输电损耗。

电力改革概况

乌兹别克斯坦电力市场改革政策已于2001年实施,但UzbekEner-go仍为国有,属于垂直垄断系统。由于电力市场没有外来参与者,因此,在提高电能损耗信息可靠率、公司财务状况、加强激励、提高系统效率和改善服务等方面也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乌兹别克斯坦许多政府机构参与了电力改革。这主要包括财政部、经济部和内阁、反垄断委员会、电监会等。但各机构关心的目标和职责不同,如财政部负责提出电价方案,它关心的是电力部门的财务偿还能力;经济部和内阁对提价方案有决定权,它关心电价调节能否使电力部门更好地运作;反垄断委员会的职责是为电力企业尽可能创造竞争环境,UzbekEnergo是对电能供给质量影响最大的机构;电监会关心的是市场化改革规则的执行。因此,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电力改革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是理顺电力管制结构,分清不同部门的角色,并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

乌兹别克斯坦电价调整管理的流程是在每个季度开始,代表电力集团利益的UzbEkenergo向财政部递交电价申请,由财政部评估电价是否有上涨的必要,由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内阁秘书处对电力部门进行监管,并在是否接受、拒绝或修改财政部关于电价的建议上,对内阁提供参考意见。

就目前情况而言,乌兹别克斯坦电力改革最成功的就是电价机制改革,并在降低“交叉补贴”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虽是单方面零售电价,但具有一定的特点:为退伍老兵、乡村教师和乡村医生提供特

殊电价及补助,没有直接接入供暖的居民也在电价方面享受优惠待遇。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电力消费群体间的浮动电价需求加权系数共计太高,引起了一些不良反应,因此,官方已降到2.6%。此外,为了改变电费收取不规范以及电费拖欠严重等情况,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副总理兼任能源部部长,并且,他还下达一道总统令,旨在将偷逃电费的行为与偷税等同起来,处以重罚。

近年,乌兹别克斯坦财政部制定了一个计划,旨在消除电价中潜在的波动。这对鼓励私人资本的进入,形成合理的电价水平也是很重要的,能够真实反映运作成本和国家能源消耗价值的电价,将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带来长远利益。

当然,整个乌兹别克斯坦电力工业结构改革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对发输配三个环节的分拆已经迈出第一步,但UzbekEnergo和原乌兹别克斯坦能源部的电力主管部门之间没有什么质的区别,UzbekEnergo仍基本保持着电力系统的垂直管理体系。乌兹别克斯坦电力系统政策、管制、商业管理以及产权的界定也只是纸上谈兵。即使是完成了乌兹别克斯坦电力系统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允许私人资本购买配电公司和发电公司不超过49%的股份,仍然和UzbekEn-ergo的市场角色是相互矛盾的。这是因为输电侧是由UzelectroSet控制,但却要求私人配电公司在配电侧与UzbekEnergo的下属配电公司配合的同时,又要求其在批发市场与之竞争。显然,这种

电力交易方式具有垄断性,很难使UzbekEnergo在提供输电服务时做到公平。因此,私人投资具有极大的商业风险。

在电力改革方面,乌兹别克斯坦还应该提高行业透明度。目前,UzbekEnergo运作中的透明度问题可以通过消除信息流

中的阻碍来解决;同时,要采取正确的电力分类计价,这对提高透明度至关重要,而且,还需要确保整个系统计量设备有大的改善以及其数据能自动报告给所有公司和监管部门。这样使电能损耗的原因和分配、电力部门性质都有了很好的界定,还会提高在电力领域的投资效益,促进向电力行业的非政府性的投资。

乌兹别克斯坦电力改革算不上成功,其改革历程清楚地显示了不完整的电力市场改革的局限性,说明了其政策并不适用于解决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乌兹别克斯坦需要一个清晰的、具有延伸性的政策,以及一个主导机构,该机构应当致力于在电力系统引入商业激励,提高行业透明度,引进必要的竞争和制定合理的分类计价方案,以便于改革者(或者说是市场)引入激励机制,促进电力系统各个部门尽量提高服务,降低成本。所以,UzbekEnergo的改革设计者需要区分具有竞争潜力的发电、配电和不具有竞争性的部分输电和配电,并且应该明白电力系统改革的目的是对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垂直分类定价。目前的改革实践说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应重新审视改革方案,才有可能建立一个透明的、充满竞争与活力的电力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