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孔完井工艺设计

射孔完井工艺设计
射孔完井工艺设计

射孔完井工艺设计

射孔完井是油气井的主要完井方式之一,在采用射孔完成的油气井中,井底孔眼是沟通产层和井筒的唯一通道。如果采用合理的射孔工艺和正确的射孔设计,并高质量的完成射孔作业,就可以使射孔对储层的伤害降到最小,井底完善程度高,从而获得期望的产能。

多年来人们对射孔工艺、射孔枪弹器材与配套设备、射孔伤害机理及检测评价方法、射孔优化设计和射孔液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实验和矿场试验研究,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射孔技术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射孔是完井工程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为此,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储层性质和工程实际情况,把射孔完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考虑,优选射孔设计,是搞好完井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一、射孔工艺

应针对油气藏地质特征、流体特性、地层伤害状况、井类型(直井、斜井或水平井)、套管程序和油气井试油投产或完井目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射孔工艺。

1.电缆输送射孔工艺(WCP)

电缆输送射孔(wireline conveyed perfroating)就是利用钢丝铠装电缆将射孔器输送到目的层进行射孔。按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普通电缆输送射孔工艺、电缆输送过油管射孔工艺(常规式和张开式)和电缆输送密闭式射孔工艺。

普通电缆输送射孔工艺是在井口只装放炮闸门情况下进行射孔,这种射孔工艺的射孔器直径可选范围大。缺点是建立负压差比较困难,防喷能力较差,如遇井喷只能关闭放炮闸门,切断电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低压油藏。

常规电缆输送过油管射孔工艺是利用电缆将射孔器从油管下到目的层进行射孔的一种工艺,这一工艺的优点是在井口安装防喷装置后进行射孔,所以有较好的防喷能力;射孔后可直接投产,可避免压井造成产层污染。适合于生产井不停产补孔和打开新层位,海上作业应用此工艺可避免起出生产管柱。缺点是油管的内径限制了射孔器的外径,使射孔弹的装药量受到影响,所以射孔弹穿深较浅。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过油管张开式射孔,它是用电缆输送射孔枪,可在不起出油管的情况下,把大能量射孔弹用电缆输送到射孔目的层后,由地面对释放雷管发出电讯号,释放雷管起爆解锁后,射孔弹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旋转90°,与弹架轴线成垂直状态,然后由地面对电雷管发出起爆电讯号,雷管引爆导爆索,导爆索引爆射孔弹,从而实现过油管深穿透射孔。这样就能在不取油管的情况下相当于使用一种大直径套管射孔枪,其弹药量不小于

23g,穿深可达到原51枪的4倍以上,有效发挥油气井产能。

密闭式电缆输送射孔工艺是指在井口安装防喷装置后利用电缆将射孔器下到目的层进行射孔。优点是可用大直径的射孔器进行射孔,提高射孔弹穿透深度。缺点是井口防喷装置庞大,安装困难;增加了注脂泵车,施工较复杂。主要适用于常压或高压油气藏。

2.油管输送射孔工艺(TCP)

油管输送射孔工艺(Tubing conveyed perforating)是利用油管将射孔枪下到油层部位射孔。油管下部联有压差式封隔器、带孔短节和引爆系统,油管内只有部分液柱造成射孔负压。通过地面投棒引爆、压力或压差式引爆或电缆湿式接头引爆等各种方式使射孔弹爆炸而一次全部射完油气层。

油管输送射孔的深度较正一般采用较为精确的放射性测井校深方法。在管柱总成的定位短节内放置一粒放射性同位素,校深仪器下到预置深度(约在定位短节以上100m),开始下测一条带磁定位的放射性曲线,超过定位短节约15m停止。将测得的放射性曲线与以前测得的校正的放射性曲线对比,换算出定位短节深度,并在井口利用油管短节进行调整。

油管输送射孔具有可一次打开所有储层、高孔密深穿透、防喷能力强、通过不同的工具组合可满足各类油气井射孔的优点。适用于高压油气井射孔、长井段射孔以及水平井射孔。缺点是工艺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3.模块枪电缆射孔工艺

模块枪电缆射孔技术是针对地层压力大的高压油气井,利用电缆输送方式实现油管输送式射孔完井过程,达到防喷的目的,并且能够实现定方位射孔。

该工艺是将模块枪用电缆分段下井,锚定在套管壁上,引爆模块枪一次射开全部射孔段,悬挂器和模块枪将自动释放丢到井底,然后通过电缆防喷器,井口带压操作捞出射孔枪。该工艺的最大优点是,射孔枪不需要电缆或油管连接,能自行锚定在射孔目的层位,一次射开超长射孔井段并自动丢枪到井底,从而实现全通径生产完井管柱。该工艺可在负压情况下射孔,保护了储层,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井生产能力。

4.油管输送射孔联作工艺

1)油管输送射孔与投产联作

国外对自喷井普遍采用这种工艺,既安全又经济,射孔与投产只下一次管柱就完成;管柱的结构和使用的封隔器因井而异,一般都采用丢枪的方式。比如贝克休斯公司油管输送与投产联作系统。它采用电缆将生产封隔器坐封在油层套管上,然后下入带射孔枪的管柱,管柱的导向接头下到封隔器位置时,循环冲洗管柱,将管柱内的积渣和污物冲洗干净;然后继续下管柱,当管柱总成坐封后,

井口投棒撞击枪头的起爆器,使之射孔;射孔后射孔枪及其残渣被释放至井底,随后转入投产。

2)油管输送射孔和地层测试联作

将油管输送的射孔枪、点火头、激发器等部件接到单封隔器测试管柱的底部。管柱下到待射孔和测试井段后,进行射孔校深、坐好封隔器并打开测试阀,引爆射孔后转入正常测试程序。国内基本上都采用旁通传压技术进行TCP测试联作。根据地层测试工具的不同类型可进行四种主要形式的组合。即TCP+MFE(多流测试器)联作测试、TCP+PCT(环压控制测试器)联作测试、TCP+HST(水力弹簧测试器)联作测试、TCP+APR(全通径测试器)联作测试。

这种工艺特别适合于自喷井,可缩短试油周期,降低成本,保护储层。目前在探井、评价井中应用极为广泛。例如在塔里木深井和超深井中取得成功应用,其射孔层段深度均在4500m以下,地层压力系数在1.1~1.2之间,地层温度在120o~150o之间,采用了环空加压引爆与MFE联作测试,在100多井次中成功率达90%。其工作程序是,环空压力经封隔器上面的旁通孔传递到起爆器活塞,活塞受压剪断销钉后下行,撞击起爆药饼引爆射孔;射开地层后流体经过环空由筛管进入管柱,即转入正常测试流程。

3)油管输送射孔与水力压裂、酸化联作

这种工艺在我国四川气田、长庆油田获得了成功的应用。完井时下一次管柱,能完成射孔、测试、酸化、压裂、试井等工序。

4)射孔与抽油泵联作工艺

该技术根据选用抽油泵的类型采用不同的负压起爆方法。例如杆式泵可采用投棒起爆,管式泵可采用油管内加压起爆,螺杆式抽油泵则只能采用油管外加压起爆。该工艺不仅可避免射孔后压井液对地层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大庆试油试采分公司和胜利测井公司成功进行了的射孔抽油泵联作施工。

5)射孔与高能气体压裂联作工艺

射孔与高能气体压裂的基本原理是在射孔弹架内装填惰性炸药(常用固体或液体推进剂),利用油管或电缆把射孔装置下到目的层位,通过投棒或电引爆射孔枪。由于射孔弹从引爆和形成射流的时间是毫秒级,而装填的火药从引爆到完全燃烧是秒级,利用爆速与燃速的时间差,射孔弹引爆后形成的射流首先穿透套管,在地层中形成孔眼,而延迟燃烧的枪身内的推进剂随后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对刚形成的射孔孔眼进行冲刷和延伸,并产生不受地应力控制的裂缝,裂缝长可达2-8m,形成较完善的井底沟通。形成裂缝的条数与作用时间和峰值压力有关。

6)油管输送射孔与防砂联作工艺

对于弱/非胶结地层而言,地层极不稳定,易受外界扰动因素影响而出砂,此时可采用油管输送与防砂联作工艺,一趟管柱实现射孔与防砂作业,减少施工成本和作业时间,并有利于保护储层。它采用了带螺旋片的施工管柱,能大排量地循环清除井内砂粒而不卡枪,并有效地向孔眼进行砾石充填。其施工流程是先在套管内射孔段底部坐封封隔器,然后将上部带封隔器和下部带螺旋片射孔枪的管柱(该管柱在地面试验能满足8315N×m的扭矩),下至油层底部,校深后使封隔器坐封后射孔;解封上部封隔器,然后大排量循环清洗孔眼,再由管内注入携砂液,经旋转管柱将砂液掺入孔眼,在地面可观察压力和砂液返出情况;最后旋转管柱至砂面以上循环后,再起出施工管柱。

为了进行有效的砾石充填作业,射孔应采用大孔径、高孔密。

5.超正压射孔工艺

超正压射孔工艺EOP(extreme overbalance perforating)是国外Orxy能源公司的Handren等人于90年代提出的新工艺技术,由于其良好的施工效果在北美地区至少进行了1000口井现场应用,得到了很好发展。

该工艺是在射孔前,使用液体或氮气或混合气液柱向井筒加压,使井底压力至少等于地层破裂压力。在射孔瞬间压缩气体的能量直接转化为作用于地层的压力,加压液体以非常高的速度进入射孔孔眼。由于在射孔瞬间,聚能射孔作用本身于孔眼尖端的压力已高达上万兆帕,这样高的压力大大超过了地层岩石的主应力和抗张强度,必然在孔眼壁面产生高度的应力集中,使得孔道壁面产生大量裂纹。因而随后高速的流体冲击会使裂纹延伸扩展,形成有效井底沟通。射孔后继续注液氮、注酸、注携砂液都可起到增产效果;也可射孔后继续注树脂固结地层砂而起到化学防砂的作用。

该工艺对碳酸盐岩地层来说,如果井筒流体介质采用酸液,通过酸液溶蚀能力,最终形成地层和井底的有效沟通,这对于提高低渗或裂缝性碳酸盐岩储层的油气井产能将起到积极作用。对于低渗、非均质严重或污染严重或低压的砂岩油气层,由于达不到清洗孔眼需要的负压差,它是替代常规负压射孔的极好方法,大大提高了射孔工艺对不同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对于低渗、非均质严重、完井后需要压裂投产的井,EOP技术也可作为压裂的先导技术或井底流动条件改善的有效技术。

由于EOP工艺是高压作业,要考虑井下管柱、井口和设备的承压能力,强化安全措施。此外,液体要进入地层,必须保证完井流体与地层岩石和流体有良好的配伍性,以避免产生新的储层伤害。

一般来讲,EOP工艺主要适用于(1)中低渗油藏的压裂施工预处理;(2)中高渗油藏解堵;(3)碳酸岩油藏(需添加酸液);(4)天然裂缝性油藏;(5)非均质严重油藏;(6)已射孔井的高压冲击解堵。

6.水平井射孔工艺

自八十年代初水平井在油田开发中开始得到应用以来,与水平井相关的配套技术与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水平井射孔技术理论与实践方面,国外各主要石油公司,例如斯仑贝谢、西方阿特拉斯、哈里伯顿和阿莫科等都在深入广泛地开展射孔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国内通过不断探索和学习,不仅能完成长井段、深井的定向射孔作业、而且能完成水平井的射孔与测试联作、水平井重复射孔、水平井限流压裂射孔、水平井的氮气超正压射孔等作业。水平井射孔已经逐渐变成一项常规射孔作业。

在不易垮塌地层的水平井中,为了有效防止气、水锥进,便于分层段开采和作业,目前大都采用射孔完井方式。水平井射孔枪的传输方式一般采用油管或连续油管输送。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近年来国外水平井或大位移井连续油管输送射孔发展很快。由于连续油管(coiled tubing)施工安全、快捷和对油气藏特有的保护作用等特点,在国外油气田开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各大油田也相继引进了连续油管及其作业车,并成功解决了油田生产中的一些特殊难题,连续油管的应用范围已扩展到修井、完井、测井、增产措施、钻井、管输等多个领域。

7.定方位射孔工艺

定方位射孔技术(oriented perforating technology)主要应用于裂缝性油藏射孔、水平井射孔、欲压裂井射孔和防砂射孔作业。一般对准裂缝发育方位或正交于最小水平地应力方位射孔,有利于防砂或进行压裂施工作业,提高作业的成功率和效果。

国外定向射孔系统(直井或水平井)已大量应用于油气田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哈里伯顿公司新推出的G- Force 精确定向射孔系统。该系统上的定向旋转仪位于枪身的保护性环境内,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它克服了老的定向系统受到的一些限制,如不依赖于特殊的串联翼翅、偏心短接和旋转环,所有这些都受到枪工作时产生的摩擦和扭矩的影响,导致定向精度低。

该系统设计主要用于井斜在25°以上的井。枪身长6.7m,彼此紧密咬合,使系统排列成一条直线,它不需要旋转短接。其内部定向系统含在枪架内。这种紧凑的结构可以将其放置在其它枪因与套管或障碍物摩擦而不能到达的位置。系统可通过连续油管、电缆、钢丝或铰链管来传送。由于不需要使用多个定向短接,射孔枪可在井眼内居中,显著提高了射孔效率。

国内除水平井采用重力定向射孔有较多应用外,其他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四川测井公司曾经研制的定方位仪采用加速度计作为定向系统,同时采用小直径金属保温瓶和井下自动导向系统,用于井斜大于等于2°的井,配陀螺短节后可进行直井定向。辽河测井公司也研制了采用陀螺定向的直井定向射孔仪。要达到期望的效果还需要作大量工作。技术关键在于地层裂缝或主应力方位的确定、定向控制方法、配套工具开发、数据传输采集与处理以及定向监测评价技术。

二、垂直井射孔设计方法

垂直井射孔参数的优化设计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各种可能参数组合的产能比、套管伤害情况和孔眼的力学稳定性。产能比是优化目标函数,后两者是约束条件。

1. 射孔弹性能数据准备

全国射孔检测中心定期都公布全国各种射孔弹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混凝土靶的穿深、孔径、抗压强度等。在优化设计时需要知道射孔弹的压实伤害参数CZH和CZC,应根据每种射孔弹岩心打靶的孔深L p、孔径d p、贝雷岩心靶长度L c、岩心直径d c和射孔岩心流动效率CFE,计算压实参数。

压实程度CZC(K cz/k o)对射孔优化设计有重要的影响。可使用射孔弹穿透贝雷岩心靶的各项数据(孔深、孔径、流动效率等)通过射孔岩心靶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压实伤害程度CZC。

射孔参数优化设计时,也要调查射孔枪的参数。射孔枪参数包括枪外径、适用孔密、相位角、枪的工作压力和发射后外径(包括毛刺)以及适用射孔弹型号。配套使用射孔枪弹效果最好,因为配套射孔枪能保证射孔弹炸高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2. 射孔弹孔深与孔径校正

射孔弹厂家公布的射孔弹性能数据目前大都是混凝土靶数据,它并不表示在实际地下情况的穿透数据,只有地下实际情况下的穿透数据才能用来评价射孔井的动态。因此,针对特定地层条件进行射孔优化设计时必须进行射孔弹性能参数校正。

以前通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获得了贝雷砂岩靶的校正方法。针对目前大量使用混凝土靶的现状,必须进行混凝土靶的校正方法研究。方法之一是寻找混凝土靶向贝雷砂岩靶的转换方法,其二是研究混凝土靶数据直接向实际地层穿透数据的校正方法。

1)根据混凝土靶穿透数据转换为贝雷岩心靶数据。

一些油田建立了简易的混凝土靶以检验射孔弹性能。要将混凝土靶穿透数据折算为贝雷岩心靶数据,这个数据对优化设计、产能预测和动态分析是有用处的。

根据大庆检测中心各年来公布的数据,分析发现混凝土靶和贝雷砂岩靶穿透数据之间有较明显的关联性。

2)射孔弹井下穿深和孔径的校正。

虽然根据混凝土靶可以近似得到贝雷靶数据结果,但实际井下条件下,穿深和孔径与地面贝雷砂岩靶的数据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由贝雷靶向实际地层的校正应该包括六个方面,即枪套间隙、套管级别和层数、岩石抗压强度、射孔液垫压力、下井时间和井下温度、射孔弹存放环境和时间等。下面是具体的经验校正方法。

(1)枪与套管的间隙d校正

最佳间隙为0~13mm。若d=16~24mm,应将地面孔深和孔径数据乘以0.95。若d>25mm,应再乘以0.95。枪套间隙对孔深的影响要小于对孔径的影响,设计时若需要大孔径弹,则枪套间隙影响最好通过实验确定。

(2)下井时间和井内温度校正

常用炸药都存在耐温与耐时问题,如果射孔环境超过炸药的耐温耐时极限,射孔弹炸药将会降解,严重影响射孔弹性能。若可能超过耐温、耐时范围,应将地面孔深乘以0.95~0.85。实际设计时,最好根据实际井下环境,利用射孔弹炸药的耐温耐时曲线,选择合适的炸药类型。

(3)射孔液静水压力校正

根据前苏联格里戈和美国L.A.Berhrman等人的研究表明,射孔液压增大会使孔深和孔径减小。这是由于聚能射流在穿过液层时会在液体中形成空腔。射孔液压力越大,空腔收缩回原始状态的时间就越短,使穿透能力下降。

因目前国内岩心靶测试是在“井”内压力10.5MPa下进行的,若实际井下压力不同则需校正。当井底压力p w<10.5MPa,应将地面穿深和孔径乘以1.05。若

p w=15~24MPa时,应乘以0.95。若p w≥>25MPa时,应再乘以0.95。

(4)产层套管级别和层数校正

套管强度对孔眼尺寸有直接影响,对于高速射流深穿透射孔弹,不同套管钢级下的孔眼大小可由下式计算。

对于油层多层套管的情形,孔径随第二层或第三层套管的变化随弹型的不同而不同。对深穿透射孔弹来说,一般估计第二层套管孔径比第一层套管的孔径下降10%-30%,第三层套管孔径比第二层套管孔径下降10%。遇到这种情形最好采用地面打靶实验进行确定,特别是有特殊用途(防砂或砾石冲填等)的大孔径聚能射孔弹。

深度、伤害程度)是影响射孔优化设计的两个重要参数。目前确定钻井伤害参数的方法有裸眼中途测试方法、测井方法、反求法、经验法以及根据实际测试资料进行拟合等。若有条件就采用裸眼中途测试法测定或借用同一地层相同钻井条件的邻井中途测试资料。若无中途测试条件可根据钻井数据用经验法确定,国内的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已提供经验计算方法。

4. 射孔参数优化设计

射孔参数优化必须建立在对各种地质、流体条件下射孔产能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或者说必须建立起正确的模型,获得定量化的关系。参数优选时,根据定量关系,计算各种可能的孔密、相位、射孔弹配合下的产能比,并计算出每种配合下套管抗挤能力降低系数,在保证套管抗挤毁能力降低不超过5%的前提下,选择出使产能比最高的射孔参数配合。

对裂缝性储集层、砂泥岩交互薄层和疏松砂岩储层等,要建立各自相应的产能模型,根据这些储集层射孔的特殊性,进行参数优选。

下面简要总结射孔参数优选步骤:

⑴建立各种储层和产层流体条件下射孔完井产能关系数学模型,获得各种条件下射孔产能比定量关系;

⑵收集本地区、邻井和设计井有关资料和数据,用以修正模型和优化设计;

⑶调查射孔枪、弹型号和性能测试数据;

⑷校正各种弹的井下穿深和孔径;

⑸计算各种弹的压实伤害参数;

⑹计算设计井的钻井伤害参数;

⑺计算和比较各种可能参数配合下的产能比和套管抗挤毁能力降低系数,优选出最佳的射孔参数配合;

⑻计算选择方案下的产量及表皮系数;

⑼计算出最小和最大负压,推荐施工负压;

⑽选择合适的射孔工艺和射孔液;

⑾设计施工管柱和编写施工设计书。

上述各种计算的工作量很大,查诺模图的精度也很有限,国内研究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可以方便、快速、较准确地进行优化设计。

5. 射孔液优选

目前常规射孔液体系主要有无固相清洁盐水射孔液、聚合物射孔液、油基射孔液和酸基射孔液。而高密度、耐高温完井/射孔液体系主要有高密度清洁盐水射孔液(溴盐盐水射孔液、非溴盐盐水射孔液、有机酸盐盐水射孔液)、水基无粘土射孔液、改性钻井/完井/射孔液等。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已由浅层转向深层,射孔液的适用温度由低温转向超高温及高密度方向发展,同时由于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完井液/射孔液中各种添加剂又必须具有无毒或低毒和易生物降解的性能。因此射孔液的设计应包括:(1)能够有效控制地层压力,实现密度可调;(2)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具有良好配伍性,防止粘土膨胀和结垢等;3)低腐蚀性,有利于保护油管、套管及设备;(4)在地面和井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5)清洁环保;(6)成本低廉、货源广等等。

射孔液的合理选择必须结合具体的储层潜在伤害机理、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来优化射孔液配方,使射孔液尽量与储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环保性,保证最佳的射孔效果。

三、水平井射孔优化设计

优化水平井射孔完井设计,完善水平井流动动态,是一项十分复杂又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工作。我们必须弄清楚在不同情况下影响水平井射孔完井流动动态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钻井伤害、射孔伤害以及流体流入孔眼的流线汇聚引起的附加表皮系数是影响水平井产能主要因素。

1. 一类射孔参数优化

一类射孔参数主要指射孔打开段的射孔枪弹参数的优化。其数据准备和基本步骤和直井优化过程类似,一般是在下述二类射孔参数优化结果(宏观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打开段的射孔优化(局部优化),或二者相互结合直接进行优化设计计算与选择。

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射孔枪弹参数的选择及其产能比评价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孔密对产能指数有显著的影响,但达到最优产能比的射孔密度比垂直井低得多。也就是说水平井射孔完井没有必要追求高孔密。

(2)孔眼深度对水平井产能比的影响比垂直井中更为显著。在低孔密和各向异性较高的条件下,孔眼深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深穿透射孔效果明显。

(3)在各向异性地层中,射孔相位角对产能指数的影响尤为显著。180°相位比90°相位要好。而对于各向同性地层,相位角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

(4)限制钻井污染深度对于提高产能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它能够被射孔所穿透。如果射孔未能穿透污染带,则污染带渗透率和地层渗透率比值对井产能的影响变得尤为严重。因此严重的钻井污染要求深穿透射孔。

(5)在井底使用高孔密和深穿透射孔可以帮助获得最大的产能。相反,为了控制气水锥进,获得较均一的流入剖面,必须根据实际水平井钻遇情况、渗透

率分布和污染评价,利用油藏和井筒的耦合模型,对沿井筒的射孔参数分布进行优化。

(6)对油井来说,非达西流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对于气井,非达西流动影响十分明显,必须考虑其对产能的影响。

2. 二类射孔参数优化

二类射孔参数主要指孔眼分布参数的优化。对于水平井,相同的第一类射孔参数,位置不同,产率比不同;打开程度不同,产率比也不同;射孔方位不同,产率比也不同。

1)打开程度和打开位置

根据水平井射孔完井产能规律的研究结果,由于井筒的流动动态和油气藏渗流的共同作用,使得射孔打开程度、打开段的位置和分布直接影响水平井的生产能力。水平井打开位置和打开程度优化是通过耦合产层流入动态和水平井筒的多相流动模型利用数值方法或格林源函数法求解完成的,它必须结合实际油藏和井身数据来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分段打开时单段的流量贡献比全部打开对应井段的流量贡献要高,如果打开程度合适,分段打开和全部打开时水平井产能相差不会很大。具体打开程度多大合理必须进行结合具体油气藏进行相应的分析计算。

水平井根端的打开段流量贡献最大。因此,如果分段射开,在给定打开程度下分多少段、各段位置也必须根据具体油气藏情况、井身轨迹、钻遇情况和测井解释等进行相应的模拟器计算,并结合射孔工艺的实施情况综合决定。对均质地层打开段离水平井根端越近,产能相对越高。

打开程度和打开位置优化在假定不同射孔局部打开表皮因子的基础上进行的。

2)打开方位

水平井和直井射孔优化设计不同点除了射孔打开位置和程度两个方面外,还在于地层非均质性和孔眼方位的影响与直井完全不同。研究表明,如果孔眼方向与地层最小渗透率一致,那么油气井的射孔完井的表皮系数将最低。也就是说,对大多数各向异性地层来讲,孔眼最好是垂向180°定向射孔。

对各向异性地层,60°、90°或120°相位确实没有180°有效,但是如果提高孔密,则也可能获得与180°相似的结果,同时这对精确定向要求不高,有利于施工。

对于底水油藏,则应根据避水高度要求,合理选择选择布孔格式,并根据污染评价、渗透率分布和流入剖面预测,优化完井参数。

3. 三类射孔参数优化选择

这里指合理射孔压差确定,主要根据选择的射孔工艺进行设计。对于常规负压射孔,必须在确定出最小负压和最大负压后,选择合适的施工负压。对于负压射孔与测试联作,射孔压差一方面要满足负压射孔要求,同时必须满足合理测试压差的需求。对于超正压射孔,射孔压差必须根据地层破裂压力和模拟计算综合确定。

四、其他特殊井射孔设计原则

前面讨论了常规直井、水平井射孔优化设计方法。对于一些特殊井,比如欲压裂井射孔、防砂井、高温高含H2S井、注水井、稠油井等,它们的射孔设计是有不同要求的。

1. 压裂井射孔参数设计

射孔参数的选择对于水力压裂、酸压和基质酸化的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压裂井射孔参数优化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降低压裂施工时以及油气井投入生产时的近井筒压力区域损失。近井区域压力损失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孔眼摩阻、射孔相位与PFP面不匹配造成的微环局部限流扭点、多裂缝的产生以及裂缝面迂曲度等。

1)孔眼深度

追求射孔深穿透是不必要的,因为裂缝一般都是在接近砂面孔眼的部分起裂并逐渐向PFP扩展,并且射孔枪的穿透性能与套管上孔眼直径尺寸的大小相互制约。

2)孔眼直径

当对压裂井选择射孔弹时,穿深和孔眼尺寸必须进行较好协调。保证足够大的孔眼尺寸对于防止脱砂、防止孔眼和孔眼附近区域支撑剂桥堵则十分重要。过早的脱砂会大大降低裂缝长度和支撑剂体积。孔眼直径的另一影响是孔眼摩阻,当然它与其他射孔参数如孔密、打开厚度等有关,孔眼摩阻是压裂设计特别是限流压裂设计的关键参数。

3)射孔孔眼密度

水力压裂的地面施工马力限制了所能提供的最大施工流量,与裂缝相连的孔眼数目决定了通过每一孔眼的平均流量。对0o相位和180o相位射孔,每个孔眼都能与裂缝沟通(定向射孔的情形)。对120o度相位射孔,只有2/3的孔眼可能与裂缝沟通,而对于60o度的孔眼,则可能只有1/3的孔眼与裂缝相连。

4)射孔相位

对射孔相位和水力裂缝扩展之间的关系已经作了大量研究。理想的压裂施工条件是,孔眼和储集层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因此从孔眼处起裂的裂缝将沿着最小阻力的PFP平面扩展。

对于已知裂缝平面的情况,采用180°相位定方位射孔,可以大大减少射孔孔眼摩阻和提高压裂施工处理效果。如果不能保证定向射孔精度,孔眼和PFP

平面夹角最好不要超过30°。如果裂缝平面方位未知或射孔枪定向不具备条件时,推荐使用60°相位角。

2. 防砂井射孔参数设计

对于弱非胶结砂岩地层来说,出砂是影响油气井正常生产的主要障碍。常用的防砂技术措施分为两类:无筛管防砂和有筛管防砂。前者主要包括压裂充填防砂、化学固砂和射孔防砂,后者即是井底安装有机械防砂装置,包括常用割缝衬管、各种绕丝或预充填筛管、管内砾石充填、裸眼砾石充填等等。

1)射孔防砂

这里是指仅仅通过射孔参数的合理选择,保证射孔孔眼的长期稳定,在能够承受的最小出砂量前提下,能够避免生产压差变化、地层压力枯竭、含水率上升带来的油井大量出砂风险。生产压差和地层压力枯竭引起的孔眼周围应力变化是孔道破坏的主要原因,流体的流速是砂运移的动力。大量的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室内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要实现射孔防砂,射孔参数(主要指孔深、孔密、相位)的优化选择十分重要,基本原则如下。

(1)孔深

最好选择深穿透射孔弹,因为对于单个孔眼的稳定性来讲,深穿透弹孔眼深而孔径较小,其力学稳定性比大孔径弹的孔道要好得多。

(2)相位和孔密

除了考虑单个孔眼的稳定性外,还必须考虑孔眼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孔眼间距离必须足够大,以避免生产时孔眼附近弹塑性应力区的相互搭接或重叠,防止单一孔眼的坍塌破坏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整个射孔井段的坍塌出砂。

孔眼间的间距直接受孔密和相位的影响,孔密越小孔距越大,虽然孔眼间相互干扰小,但会导致单孔流量增大致使砂运移而出砂。因此,一般是将孔密固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通过优化射孔相位来实现孔距最大化。

2)套管内砾石充填防砂(IGP)

仅靠合理选择射孔参数来防砂的作用是有限的,因为有时为了防止出砂不得不降低生产压差、牺牲产量来维持,这是大多数油公司无法容忍的。很多油气井采用了管内砾石充填防砂,既可以实现挡砂,也可以采用较大压差生产,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套管内砾石充填防砂井射孔参数的选择主要是为砾石充填施工服务,同时保证充填完毕后套管和水泥环处充填孔眼内的流动压力损失很低。如果在生产时没

被遮挡住地层砂沿孔眼流入井底而又无法通过井筒排出,滞留在孔道中,那么充填孔眼的流动能力将大大降低。

一般来讲,此时射孔设计的根本是采用大孔径射孔弹,尽量提高井筒可供流动的面积,又保证砾石充填的效率。射孔相位一般采用60°或45°低相位。孔密常用高孔密,如36孔/m、48孔/m、甚至更高的64孔/m。

3. 稠油油藏射孔参数设计

目前稠油油藏开采的主要技术有两大类,即稠油热采和稠油冷采。

热采的方法主要包括蒸汽吞吐(CSS)、蒸汽辅助重力驱(SAGD)、溶剂萃取法(VAPEX)、重力辅助燃烧等,由于大多数稠油油藏由疏松砂岩组成,因此开采过程出砂很严重,一般都采用了防砂完井设计,此时射孔设计应结合具体防砂工艺进行。对于管内砾石充填防砂,射孔设计原则同前,即应采用高孔密、大孔径、低相位(如60°)。

稠油冷采方法是激励地层砂随油藏流体一同产出,通过蚯蚓洞网络机理、溶解气驱机理,经砂岩的高渗孔道产出泡沫油流(泡沫油机理)。射孔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孔眼堵塞、强化初期产砂和稳定后期产油。稠油冷采时应重视上覆页岩层脱落、上覆页岩层坍塌、套管伤害、产砂困难以及底水问题,因此推荐射孔密度不要太高、孔径不能太大,中等穿透。生产时应缓慢增加生产压差,并尽量维持在定压差生产(直到近井筒蚯蚓孔网络已形成并远离井筒),这样有利于地层砂体稳定,能够支撑上覆岩层应力。

4. 高温、高压深井射孔设计

射孔参数的选择和常规井相似。这里强调的是射孔系统的安全。

高温是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同时注意在较高的静水压力和井口压力以及电缆负荷的急剧增加情况下的引起施工问题。随温度的增加,主要负面影响有:系统部件的性能迅速恶化、金属合金的强度大幅降低、腐蚀速度增加、电动或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降低、弹性橡胶失去应有的性能、高爆炸药降解。

5. 高含硫化氢井射孔设计

射孔参数没有特别要求,射孔设计与非硫化氢井一样,这里主要问题是人身安全以及射孔系统潜在的设备失效问题。主要危害是设备的腐蚀和防腐措施。对于硫化氢浓度<2%的情况,应在暴露元件的表面涂上防硫抑制剂;对于硫化氢浓度>2%,则需要专用设备。比如采用防硫化氢的合金电缆、采用低强度合金钢压力控制元件、使用氟化橡胶等。

射孔学习

目前常用射孔技术有电缆输送射孔和油管输送射孔。 1、电缆射孔: (1)施工前要将射孔车停在上风口,打好双掩木,发电机插地线,摆放好各种警示标志,穿戴好劳保用品,座好符合设计要求的防喷器,螺丝要上全上紧,滑轮插好防窜销子,放好保险绳套; (2)施工区域要禁止烟火,检查施工区域是否漏电,易造成地面爆炸; (3)现场连接枪身时要检查导爆索是否有破损,是否潮湿,枪头、枪尾密封圈是否有破损,易造成射孔枪在井下聚爆,卡枪; (4)枪身下井前要检查马笼头,电缆是否有损伤,易造成掉枪身,井下落物; (5)下枪注意下速,尤其对补孔井、大斜度井、有套变井,容易造成卡枪, (6)若定位点火要各项检查合格,在误差范围内方能点火,容易造成误射孔; (7)枪身出井口速度要严格控制,容易造成起飞枪,严重安全隐患。 2、管输射孔 (1)施工前要将射孔车停在上风口,打好双掩木,发电机插地线,摆放好各种警示标志,穿戴好劳保用品,滑轮插好防窜销子,放好保险绳套; (2)管输联枪要严格按次数,因为管输是一次下井实现多层段射孔,若联错枪很容易造成误射孔; (3)起爆器要在井口周围安装 (4)下枪注意不能顿钻 (5)保证现场油管内清洁,无杂物 (6)点火时最好座封点火,安全可靠! 射孔作为试油技术的主要环节,与油气井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射孔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射孔技术更是飞速发展。美国斯仑贝谢公司研制出穿深达1.2m的射孔弹。除了在现有射孔弹基础上努力提高穿透深度外,美国还完成了“水动力射孔”工艺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进行了石油井下激光射孔装置的方法的研究。此外,美国的哈里伯顿公司还率先在102枪中装 DP37型弹开创了小枪装大弹之先河,这样又进一步推动了高强度射孔枪的研制。 目前,国内的大庆油田引进了水动力射孔技术。胜利油田正在开展复合射孔技术研究,102枪装127弹也在各油田普遍开展起来。 1、过油管张开式射孔 鉴于过油管射孔技术在使用中存在过油管弹药量小、穿深浅、油气产能低等一些问题,致使过油管射孔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严重制约。1993~1994年,美国先后推出一种新的过油管深穿透射孔器系统——过油管张开式射孔枪,该系统能在通过油管时将弹闭合在枪架中,通过油管后又将弹张开,使其轴线成水平方向,这样,就能在不取出油管的情况下相当于使用一种较大直径的套管射孔枪,其弹的药量不小于23g,穿深是原51枪的4倍以上,从而把过油管射孔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这样,在老井和注水井中,能不取油管进行射孔和补孔作业并能达到套管射孔的穿深,使油气井产能得到较大的发挥,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修井费用。在新井中,对那些需丢枪进行生产测井的井可大大减少口袋长度,从而降低钻井成本。对于要开展“分层开采”等新工艺的油气井也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第1章前言 1.1 现代完井技术发展现状 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气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完井设计水平的高低和完井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油气井生产能否达到预期指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完井均有了较快发展,并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除常规井完井技术日益完善外,其他特殊井完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水平井完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深井超深井完井、现代智能完井、膨胀管完井等。国内在完井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完井技术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不同储层选择合适的完井方式、水平井完井、欠平衡井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从而影响了油气井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现代完井技术方面的文献,对各种完井技术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 (1)射孔完井技术; (2)割缝衬管完井技术; (3)砾石充填完井技术; (4)膨胀管完井技术; (5)封隔器完井技术; (6)智能完井技术。 2. 调研国内外最新完井技术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外现代完井技术现状、最新进展、应用成果以及发展趋势等,并对国内完井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作初步预测和探讨。

第2章常规完井技术 完井方式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单井而言。虽单井属于同一油藏类型,但是所处构造位置不同,所选定的完井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油藏有气顶、底水,若采用裸眼完成,技术套管则应将气顶封隔住,再钻开油层,而不钻开底水层。若采用射孔完成,则应避射气顶和底水。又如油藏有边水,套管射孔完成时,油田开发要充分利用边水驱动作用,避射开油水过渡带。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常规完井方式[1]。 2.1 裸眼完井技术 裸眼完井方式分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复合型完井方式和后期裸眼完井方式三种。 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1)是钻头钻至油层顶界附近后,下套管柱水泥固井。水泥浆上返至预定设计高度后,再从套管中下入直径较小的钻头,钻穿水泥塞,钻开油层至设计井身完井。 复合型完井方式(如图2-2)是指适合于裸眼完井的厚油层,但上部有气顶或顶界邻近又有水层时,可以将技术套管下过油气界面,使其封隔油层的上部,然后裸眼完井,必要时再射开其中的含油段。 后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3)是不更换钻头,直接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然后下套管至油层顶界附近,注水泥固井。固井时,为防止水泥浆损害套管鞋以下的油层,通常在油层段垫砂或者换入低失水、高粘度的钻井液,以防水泥浆下沉。 图2-1 先期裸眼完井示意图 1—表层套管 2—生产套管 3—水泥环 4—裸眼井壁 5—油层

射孔

5.3.完井设计的基本理论 5.3.1.完井方式 5.3.1.1射孔完井方式 套管射孔完井是钻穿油层直至设计井深,然后下面层套管至油层底部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射孔弹射穿油层套管、水泥环并穿透油层某一深度,建立起油流的通道。套管射孔完井既可选择性地射开不同压力、不同物性的油层,以避免层间干扰,还可避开夹层水、底水、气顶和夹层的坍塌,具备实施分层注采和选择性压裂或酸化等分层作业的条件。 尾管射孔完井是在钻头钻至油层顶界后,下技术套管注水泥固井,而后用小一级的钻头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用钻具将尾管送下并悬挂在技术套管上,尾管 50,再对尾管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尾管射和技术套管的重合段一般不小于m 孔完井由于在钻开油层以前上部地层已被技术套管封固。因此,可以采用与油层相配伍的钻井液以平衡压力、欠平衡压力的方法钻开油层,有利于保护油层。此外这种完井方式可以减少套管重量和油井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完井成本。目前较深的油,气井大多采用此方法完井。 图5.2 套管射孔完井图5.3 尾管射孔完井 5.3.1.2裸眼完井方式

裸眼完井的最主要特点是油层完全裸露,因而油层具有最大的渗流面积。这种井称为水动力学完善井,其产能较高。裸眼完井虽然完善程度高,但使用局限性很大,例如:不能克服井壁坍塌和油层出砂对油井生产的影响;不能克服生产层范围内不同压力的油、气、水层的相互干扰;无法进行选择性酸化和压裂等。 5.3.1.3割缝衬管完井方式 割缝衬管完井方式是钻头钻至油层顶界后,先下技术套管注水泥固井,再从技术套管中下入直径小一级的钻头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最后在油层部位下入预先割缝的衬管,依靠衬管顶部的衬管悬挂器(卡瓦封隔器),将衬管悬挂在技术套管上,并密封衬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使油气通过衬管的割缝流入井筒。这种完井方式油层不会遭受固井水泥浆的损害,可以采用与油层相配伍的钻井液或其它保护油层的钻井技术钻开油层,当割缝衬管发生磨损或失效时也可以起出修理或更换。 5.3.1.4砾石充填完井方式 它是先将绕丝筛管下入井内油层部位,然后用充填液将在地面上预先选好的砾石泵送至绕丝筛管与井眼或绕丝筛管与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构成一个砾石充填层,以阻挡油层砂流入井筒,达到保护井壁、防砂入井的目的。砾石充填完井一般都使用不锈钢绕丝筛管而不用割缝衬管。

《钻井与完井工程》复习资料.doc

第一章 钻井概述 1、钻井的定义:利用机械设备,将地层钻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园柱形孔眼的工程。 2、各类井型: (1)地质基准井<参考井>:为了了解地层的沉积年代、岩性、厚度、生储盖层组合,并为地球物理勘探提供各种参数所钻的井。 (2)预探井:主要上为探明油田面积,油水边界线,为油田计算可靠工业储量提供资料所钻的井。 (3)详探井:在已证实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田上,为确定油层参数,查明油田地质特性,为油田开发做好准备的井,这种井在油层部位要求全取心。 (4)生产<或开发>井:在已探明储量,有开采工业价值的油田构造上钻产油产气井 (5)注水<气>井:为了提高采收率,达到稳产所钻的井。注水注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地层提供生产油气所必须的能量。 第二章 井身结构设计 1、井身结构定义:套管层次、套管下入深度以及井眼尺寸(钻头尺寸)与套管尺寸的配合。 2、三压力: (1)地层压力( Formation Pressure) P P :是指作用在岩石孔隙流体(油气水)上的 压力,也叫地层孔隙压力。 (2)地层破裂压力(Fracture Pressure)Pf:在井中,当地层压力达到某一值时会使地层破裂,这个压力称为地层破裂压力。 (3)地层坍塌压力(Caving Pressure)Pc:当井内液柱压力低于某一值时,地层出现坍塌,我们称这个压力为地层坍塌压力。 3、静液柱压力(Hydrostatic pressure)Ph :由液柱重力引起的压力。 4、上覆岩层压力 P 0(Overburden Pressure):某处地层的上覆岩层压力是指覆 盖在该地层以上的地层基质(岩石)和孔隙中流体(油气水)的总重力造成的压力。 5、压力梯度:单位高度(或深度)增加的压力值。 6、有效密度(当量密度):钻井液在流动过程中有效地作用在井内的压力为有效液柱压力,通过有效压力换算得到的液体密度称为当量密度(ECD)。 7、DC 指数法预测地层压力的原理:机械钻速随压差的减少而增加。正常情况下,钻速随井深的增加而减小,Dc 增加,在异常地层压力地层,钻速增加而dc 减小。 适用范围:岩性为泥岩、页岩;钻进过程中的地层压力监测和完钻后区块地层压力统计分析。 8、地层——井内压力系统的平衡:c m E f P P P ≥≥;p mE P P ≥(P mE —钻井液有效液柱压力) 9、井身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1)能有效保护油气层;(2)能避免产生井漏、井喷、井塌、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为全井安全、优质、快速和经济地钻进创造条件;(3)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使井出现液流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压井处理溢流的能力。 10、井身结构设计的基础参数: (1)地质方面的数据:①岩性剖面及故障提示;②地层压力梯度剖面;③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剖面。 (2)工程数据:①抽汲压力系数Sw ;②激动压力系数Sg ;③地层压力安全增值) (00981.0a h MP H P ρ=

完井工程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完井工程》标准答案 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泥侵:钻井液中的固相物质侵入储层的现象 2. 井身结构:主要包括套管层次、每层套管的下入深度以及套管和井眼尺寸配合。 3. 后期裸眼完井:先用符合打开油气层条件的优质钻井液钻开油气层,再下入油层套管固井在油气层之上固井的完井方法。 4. 射孔孔眼参数:主要包括孔眼深度、孔眼密度、孔眼直径和孔眼相位。 5. 石 油井口装置:主要指套管头、油管头和采油(气)树三大部分。 6.地应力:岩层内部产生反抗变形、并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 7.水浸:钻井液中自由水侵入储层的现象。 8.水灰比:水与干水泥重量之比。 9.水泥浆稠化时间:水泥浆从配制开始到其稠度达到其规定值所用的时间。 10.窜槽:水泥浆不能将环空中钻井液完全替走,而使环形空间局部出现未被水泥浆封固住的现象。 11.射孔:射孔枪在油层某一层段套管、水泥环和地层之间打开一些孔道,使地层中流体能流出。

12.正压射孔:通常井筒内液柱压力高于或近似等于地层压力,称为正压射孔或平衡射孔。 13.完井:完井是使井眼与油气储集层(产层、生产层)连通的工序,是联系钻井和采油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 14. 出砂:是由于油气井开采和作业等综合因素造成井底附近地层破坏,导致剥落的地层砂随地层流体进入井筒,而对油气井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15.砂桥:地层砂粒或充填砂粒在炮眼周围构成的圆拱结构。 16.端部脱砂:使携砂液于裂缝端部位置发生桥塞,裂缝净压力急剧升高,从而导致裂缝宽度增加。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地应力是地壳外部作用力(×) 2. 轴向拉力作用下,套管的抗外挤强度提高(×) 3. 套管柱的设计通常是由下而上分段设计的(√) 4. 通常用套管的抗滑扣力表示套管的抗拉强度(√) 5. 中间套管的作用主要是封隔地表浅水层及浅部疏松和复杂层安装井口(×) 6. 固井时前置液的作用是将水泥浆与钻井液隔开(√) 7. 无枪身射孔器的使用容易受到井下温度、压力的影响(√) 8. 铅模通井应该快速下钻(×) 9. 套管头用来安装采油树的井口装置(×)

射孔完井法简介

射孔完井法 射孔完井法是国内外最为广泛和最重要实用的一种完井方法,包括套管射孔完井和尾管射孔完井。 一. 套管射孔完井 1. 工艺步骤: 套管射孔完井是用同一尺寸的钻头钻穿油层直至设计井深,然后下油层套管至油层底部并注水泥固井,最后射孔,射孔弹射穿油层套管、水泥环并穿透油层一定深度,从而建立起油(气)流的通道。图1为直井套管射孔完井示意图。 2. 套管射孔完井优点: 选择性射开不同压力、物性油层,避免层间干扰; 避开夹层水、底水和气顶; 避开夹层坍塌; 具备分层注、采和选择性压裂或酸化等分层作业条件。 图1 直井套管射孔完井

二.尾管射孔完井 1. 工艺步骤: 尾管射孔完井是在钻头钻至油层顶界后,下技术套管注水泥固井,然后用小一级的钻头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用钻具将尾管送下并悬挂在技术套管上。再对尾管注水泥固井,然后射孔。图2为直井尾管射孔完井示意图。 2. 尾管射孔完井优点: 有利于保护油层; 钻开油层前上部地层已被技术套管封固,可采用与油层配伍的钻井液以平衡压力、低平衡压力的方法钻开油层。 降低完井成本; 减少套管重量和油井水泥用量; 目前较深的油、气井大多采用此法完井。 3. 主要不足: 打开产层和固井中,钻井液和水泥浆对产层侵害较严重。 油气流入井内阻力较大。 尾管 图2 直井尾管射孔完井 三.套管及管柱

1. 套管:优质无缝钢管,一端为公扣,直接车在管体上;一端为带母扣的套管接箍。 2. 套管尺寸: API标准,共14 种尺寸;壁厚:5.21~16.13 mm 1 4 3. 套管钢级: API标准 8种10级H-40, J-55, K-55, C-75, L-80, N-80, C- 90, C-95, P-110, Q-125(数 字×1000为套管的最小屈服强度 kpsi)。 H,J,K,N代表一般强度油套管,C,L,M,T代表限定屈服强度油套管,具有一定的抗硫腐蚀性能。 4. 螺纹类型: API标准:短圆(STC)、长圆(LTC)、梯形(BTC)、直连形(XL)。 5. 套管柱:由同一外径、不同钢级、不同壁厚的套管用接箍连接组成的管柱,特殊情况下也使用无接箍套管柱。

钻井与完井工程教材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钻井完井工程在石油工业中的地位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世界上的主要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的结构比例为:石油40%,天然气22.9%,煤炭27.4%,核能7.1%,水电2.5%,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占到世界能源消费的62.9%。一个国家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拥有量和占有量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经济、政治、军事和人民生活都有极大的影响。 石油工业是从事石油勘探、石油开发和石油加工的能源和化工原材料生产部门。钻井是石油勘探、石油开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在世界范围内,油田在石油勘探阶段的总投资中钻井的费用达到55%—80%,在石油开发阶段的总投资中钻井的费用超过50%,从中可见钻井工作所占的比重。一个国家在钻井技术上的进步程度,往往反映了这个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状况,因此,许多国家竞相宣布本国钻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以显示他们在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曾经做出的贡献和所处的地位。 石油勘探有多种方法,但钻井是最重要也是最终判断地下是否有油的手段。当一个地质圈闭经钻探并获得了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流后就算找到了一个油田。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搞清楚这个油田的具体范围和出油能力。因此,在钻探过程中发现油气后,就应立即查清油层的层数、深度、厚度,并要搞清油层的岩性和其他物理性质,还要对油层进行油气生产能力的测试和原油性质的分析,然后再进行扩大钻探,进一步探明圈闭含油气情况,算出地下的油气储藏量有多少。这样,对一个油田来说,它的初步勘探工作才算结束。通过地质勘探,发现有工业价值的油田以后,就可以着手准备开发油田的工作了。 油田开发是指在认识和掌握油田地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在油藏上合理的分布油井和投产顺序,以及通过调整采油井的工作制度和其它技术措施,把地下石油资源采到地面的全过程。油田从详探到全面投入开发的工作顺序一般为:在见油的构造带上布置探井,迅速控制含油面积;在已控制的含油面积内,打资料井,了解油层的特征;分区分层试油,求得油层产能参数;开辟生产试验区,进一步掌握油层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根据岩心、测井和试油、试采等各项资料进行综合研究,作出油层分层对比图、构造图和断层分布图,确定油藏类型;油田开发设计;根据最可靠、最稳定的油层钻一套基础井网,钻完后不投产,根据井的全部资料,对全部油层的油砂体进行对比研究,然后修改和调整原方案;在生产井和注水井投产后,收集实际的产量和压力资料进行研究,修改原来的设计指标,定出具体的各开发时期的配产、配注方案。由以上油田的开发工作顺序可知,油田开发可以说是用钻井的办法证实油气的分布范围,并且有井可以投入生产而形成一定生产规模。 在石油勘探、开发各个阶段的共同特点是都要钻井。如在地质普查阶段,为了研究地层剖面,寻找储油构造,要钻地质井、基准井、制图井、构造井等。在区域祥探阶段,为了寻找油气藏,并详细研究其储量、性质,要钻预探井、详探井、边探井等。在油田开发阶段,为了把石油、天然气开采出来.更需要钻井,如生产井、注水井、观察井等。石油钻井类型按性质和用途一般分为: 地质探井(基淮参数井)。是指在很少了解的盆地和凹陷中,为了了解地层的沉积年代、岩性、厚度、生储盖层组合,并为地球物理解释提供各种参数所钻的井。 预探井。在地震详查和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所确定的有利圈闭范围内,为了发现油气藏所

水平井射孔工艺技术(科普)

水平井射孔工艺技术 1、简介 水平井工程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是“稀井高产”的重要手段。水平井技术已成为近50年来石油技术进步的代表象征,这从勘探到提高采收率各个阶段均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在实现井网调整,控制流向和完井类型,减少液流损失和调整油藏压力等方面的灵活性,已成为一种油藏完井新方法,而水平井射孔技术则是水平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石油测井公司早在1994年就对水平井射孔技术开始了立项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现场试验,形成了一整套中、长半径的水平井射孔工艺技术,该技术国内领先,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0年技术创新二等奖。 水平井套管井射孔完井既有利于提高产量又有利于以后进行增产措施和封堵作业。但水平井射孔井段长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要求射孔一次作业成功;要求向水平两边或两边以下30°定向发射以免造成砂子沉降和底水突进;要求长达几百米的射孔枪顺利通过造斜段下入和起出。实践证明,我们已经解决了上述难题并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主要特点 2采用液压延时分段起爆方式能完成长水平段的射孔作业。 2采用弹架旋转的内定向方式,定向精度高且与枪身旋转的外定向方式相比,在相同套管内径下可选择更大直径的水平井射孔枪。 2采用接头旋转扶正环和滚珠枪尾可大大减少起下射孔枪时的摩擦力。 2接头与枪体之间,公母接头之间采用防退扣装置,避免了落枪的可能。 2最新研制的起爆开孔装置可实现水平井的再射孔而不会将井液挤到地层中去。 2可实现全井筒氮气加压起爆方式完成水平井的射孔作业。 2可实现限流压裂的水平井射孔作业。 2利用独创的旁通传压起爆系统能完成水平井的射孔测试联作。 2采用地面监测系统能监测井下各段射孔枪的发射情况。 3、主要技术参数 2射孔枪外径:Ф89mm 、Ф102mm 、Ф127 mm 2最高工作压力:90MPa 、105MPa 、90MPa 2延时时间:5—7min 2定向方式:内旋转定向 2定向精度:±5° 2定向率:>95% 2发射率:>99% 2孔密:10-20孔/米 2枪体抗弯能力:30°/30米。 4、施工工艺 (1)起爆方式 水平井射孔起爆不同于一般直井射孔,不能采用投棒起爆方式,也不同于一般斜井射孔,它属于超长井段射孔,不宜采用一个压力起爆器的起爆方式。在水平段各点压力值相等,它可以实现几个乃至几十个射孔段的同时起爆,完全满足水平井一次射孔多段的要求,将大大提高工效。四川石油测井公司已成功地应用了三种负压起爆方式,分别是:①液垫或气垫加压力延时起爆器;②油压开孔装置加压延时起爆器;③旁通传压装置加压力起中爆器。

关于对射孔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418607486.html, 关于对射孔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作者:张曼雨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第15期 【摘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从事射孔作业,经过了五十多年的艰辛的摸索和探究,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无论是从射孔的器材上来说还是从射孔的技术上 来说。但是与世界上的先进国家的射孔技术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面对世界上的如此激烈的挑战,我们就要更加努力。重视射孔技术的研究,培养相关的射孔人才。 【关键词】射孔技术发展方向引进技术培养 1 我国射孔技术的现状 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辛的努力,我国的射孔技术所达到的水平体现在射孔设备和射孔技术这两个方面。 1.1 射孔设备方面 我国在射孔设备方面大多数都使用上了我国自己生产的一体式绞车和数控射孔取心仪, 淘汰了过去的旧式的射孔设备,旧式的射孔设备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一部分的射孔队还使用上了射孔防静电雷管和爆炸丝雷管,这对于射孔的安全进行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射孔技术方面 目前,在我国使用的射孔技术有超正压射孔技术、负压射孔技术、过油管张开式射孔技术、复合射孔压裂技术以及水力割缝射孔技术。 其中复合射孔、超正压射孔和水力割缝射孔工艺技术,在我国的一部分的油田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很大,可以继续推广应用。其中负压射孔工艺技术使大部分油田使用的射孔技术,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已经很成熟。其中连续油管输送射孔和套管外射孔工艺技术和其他的射孔技术相比,是比较新型的射孔技术,我国要加大对这两个新型技术的研究。过油管张开式射孔工艺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过油管穿透浅的问题,可以在没有 油管的情况下射孔。 1.2.1超正压射孔技术 超正压射孔技术是从九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一项射孔技术。超正压射孔技术就是在射孔之前进行加压,使压力达到地层的岩石破裂再开始射孔。采用超正压射孔技术有三个作用,水激压裂作用、造缝作用以及负压作用。多年的实践证明,超正压射孔技术可以大大的改善初期的完井效果。

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及在碳酸盐岩地层的应用

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及在碳酸盐岩地层的应用 陈锋袁吉诚 !四川油田测井公司" 摘要 陈锋#袁吉诚$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及在碳酸盐岩地层的应用$测井技术#%&&’#%(!)"*++,-+(’ 超正压射孔工艺是一项射孔完井新技术.介绍了它的施工管柱/起爆方法/配套设备工具器材和施工工艺#并用施工实例介绍了超正压射孔与大型酸化的联作方法.在碳酸盐岩井中成功应用了0井次#从实际产量与测井资料预测产量比较/与临近的同产层地质条件相当的井负压射孔后再酸化的产量比较#以及试油成本的降低等几方面对其评价#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主题词*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碳酸盐岩应用 12345164 6789:89;#<=>9?@A789;$B C D E8F8G H8E I>J>9A8K8E L M E>D@M9;!B G K"48A79@N=8>9OP D Q1R R J@A>S D@M9@96>E I M9>D8Q$TU4#%&&’#%(!)"*++,V+(’ W X Y Z[\[]^[Z_‘a‘b c[d[Z e]Z‘Y f b gf h‘b[i d[Z e]Z‘Y f]bc]\d a[Y f]bY[c j b f k l[$m j f hd‘d[Zf b Y Z]n o l c[hf Y h]d[Z‘Y f b gd f d[h Y Z f b g h#e f Z f b g\[Y j]o h#‘c c[h h]Z po[^f c[h‘b od[Z e]Z‘Y f b g]d[Z‘Y f]b h$m j[ W q rY[c j b f k l[j‘h_[[bh l c c[h h e l a a p‘d d a f[o f b0d[Z e]Z‘Y f b g Z l b h f bi[a a h i f Y jc‘Z_]b‘Y[h#e f[a o[X‘\n d a[h]e i j f c jh j]i*s t b c Z[\[b Y‘a d Z]o l c Y f^[c‘d‘c f Y p]e c‘Z_]b‘Y[Z[h[Z^]f Z\‘p_[Z[‘a f u[oi f Y jY j[ l h[]e[X Y Z[\[]^[Z_‘a‘b c[d[Z e]Z‘Y f b g‘b oa‘Z g[h c‘a[‘c f o f u f b g]d[Z‘Y f]bf b]b[h Y Z f b g v w x]\d‘Z[o i f Y j‘c f o f u f b gY Z[‘Y\[b Y‘e Y[Z c]b^[b Y f]b‘a d[Z e]Z‘Y f b g#Y j[[X Y Z[\[]^[Z_‘a‘b c[d[Z e]Z‘Y f b gd Z]Y[c Y h Y j[d‘pu]b[e Z]\Z[c]b Y‘\f b‘Y f]b‘b oh j]Z Y[b h i[a a Y[h Y f b gd[Z f]oY]‘_]l Y Y[bo‘p h]b‘b‘^[Z‘g[$ 3=I y8A D48E F Q*[X Y Z[\[]^[Z_‘a‘b c[d[Z e]Z‘Y f b g Y[c j b f k l[c‘Z_]b‘Y[‘d d a f c‘Y f]b 引言 超正压射孔是当今射孔完井技术的新突破.它不同于早期的正压射孔#不像在泥浆压井状况下射孔会造成对地层的严重污染#而是在使用酸液/压裂液及其它保护液射孔的同时给地层施加超过地层破裂压力的压力并维持一段时间#不仅克服了聚能射孔所带来的压实污染#且在加大延伸裂缝的同时还与压裂酸化联作#解决了造缝/解堵/诱喷/防止出砂等一系列问题#大大改善了初始完井效果.该技术与酸化联作避免了射孔后压井取管柱的二次污染#缩短试油周期#节约试油成本.已在四川/江汉等油田施工0口井#工艺成功率z{{|.在四川天东}~井/天东00井/天东!"井和江汉黄金z井增产效果明显.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攻关项目$油气井射孔新技术研究%子课题#!}{"{"n{" 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 ’$施工管柱设计 !z"根据井深划分为"种加压方式 既要达到射孔起爆时井底液柱压力超过地层岩石的破裂压力#又兼顾起爆时井口的加压值低于井口的安全值.针对四川井深/地层岩性坚硬等特点#对于不同的井深制订如下施工加压方案* &井深小于~{{\的井#使用酸’氮气的方式#井口的加破裂压力v &井深在~{{{-({{{\范围的井#使用酸’氮气’压井液#井口加破裂压力#施工井有张)井/秋z}井和灵z z井!见图z". &井深大于({{{\的井#为了降低井口加压值#使用酸液’压井液的方式#井口加破裂压力#这类管柱一般配合丢枪装置使用#以减少酸液的流动阻力.施工井有天 * } ( ( * 第~+卷*第)期陈锋等*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及在碳酸盐岩地层的应用万方数据

射孔的几种工艺技术

32、什么是复合射孔? 答:复合射孔技术是一项集射孔与高能气体压裂两项功能一次下井完成的工艺技术。它利用炸药爆炸和火药燃烧的时间差(炸药爆速为微秒级,火药燃速为毫秒级),实现先射孔后压裂。 33、什么是防砂射孔? 答:防砂射孔主要有大孔径、高孔密和小孔径、高孔密两种方法。另外还有随进式防砂射孔技术,它是在射孔过程中将防砂材料随射孔作业一次性充填到射孔孔道内,起到防砂作用。 34、什么是双复射孔? 答:双复射孔技术是胜利测井公司2001年研制开发的新技术。它主要由复式射孔枪、复式射孔弹两部分组成。 35、射孔枪有哪几种类型? 答:射孔枪型:是以射孔枪外径规格来进行分类,目前常用的有60、68、73、89、102、114、127、140等型号。 36、什么是定位射孔技术? 答:用放射性曲线校正射孔深度是以定位射孔原理为基础的。定位射孔就是在目的层附近选定一个套管接箍为施工深度的参照标准(俗称标准接箍)。用磁性定位器测准标准接箍的深度就等于定位了“目的层”的深度。 37、什么是电缆输送射孔? 答:电缆输送射孔就是用电缆将有枪身或无枪身射孔器通过套管或油管内输送至井下,用射孔深度控制技术进行定位,对准目的层,地面仪器向射孔器起爆装置供电,引爆射孔器,射穿套管、水泥环、目的层,建立油气水流通通道的一种射孔工艺。 38、什么是油管输送射孔? 答:油管输送射孔工艺是指把一口井所要射开的油气层的射孔器全部串接在油管柱的尾端,形成一个硬连接的贯串下入井中。通过测量磁定位曲线或放射性曲线,校深调整贯串对准射孔层位,通过撞击式和加压式两种方式引爆射孔器,对目的层进行射孔。 39、什么是油管(钻杆)输送射孔与地层测试器联合作业? 答:油管输送射孔与地层测试器联作工艺技术,是将TCP器材与测试器组合在一趟下井管柱中,用油管或钻杆将测试工具和射孔器输送到目的层,进行射孔的同时进行地层测试,一次下井可以完成油管输送负压射孔和地层测试两项作业。 40、什么是全通径射孔?

公司年度培训工作总结PDF.pdf

****公司****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公司现有各类劳动用工****人,其中职工****人;其他劳动用工****人。公司所属大队级单位**个,拥有国内施工***专业队**支,海外施工***专业队(项目部)**支,主要承担油田内外各类调整井、开发井、定向井、水平井等钻井生产施工任务。****年度,公司各类劳动用工共参加本单位和上级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班次,内培、外送学员总计达****人次。其中外送**批次,共外送***人次参加各类核心技术、核心技能、涉外、井控、岗前及各种管理等学习培训。公司还利用本单位的各类培训资源,自办内部各类计划内培训班**个批次,共****人次参加了岗前、岗位适应、岗位技能提高、政治理论、业务能力提高等培训,培训全员覆盖率达**.**%,全年共发生各类培训费用*****万元。在****年,公司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种载体,加强海外市场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的培训,并取得了练好的效果。 一、突出重点,注重实用,做好海外施工人员的培训 ****年,针对海外施工人员的培训,要在完成例行培训的基础上,有重点的搞好倒休人员的培训工作。 1、做好涉外人员IADC、HSE的取证培训工作。针对部分海外施工人员****年IADC、HSE证有部分人员过期的现实,在全

年合理安排,积极做好涉外人员IADC、HSE培训取证工作。我们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协调****井控培训中心,分批次,对各个项目组倒休回国人员,进行IADC、HSE取证培训,****年共进行IADC取证培训**人次、HSE取证培训**人次,保证满足涉外人员涉外施工需要。 2、做好涉外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工作。我们还积极为参加涉外外语水平考试的人员提供方便条件,为他们配发英语900句教材和磁带,为市场开发的有关人员提供学习机会,分批组织没有外语水平考试成绩的同志,参加了英语托福、英语900句考试。****年共有**余人通过有关考核,满足了海外施工人员短缺的需求。 3、有重点的做好涉外人员的相关岗位适应性培训。我们在****年利用全国总工会到我单位挂职锻炼人员阿拉伯语好,有教学经验的优势,为海外施工倒班休假期人员举行阿拉伯语强化培训班,使得他们阿拉伯语水平提高的很快。另外,我们还将积极与高培中心等培训机构联系,大面积的进行安保和防恐培训,以及海外的人员心理问题座谈会,为缓解海外施工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提高素质,夯实业务,做好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年,我们积极做好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无论基层管理人员,还是机关管理人员,我们都在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1、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基层管理水平。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石油“基层建设纲要”精神及加强基层建设的总体要求,

第六章射孔介绍

第六章射孔 射孔是利用高能炸药爆炸形成射流束射穿油气井的套管、水泥环和部分地层,建立油气层和井筒之间的油气流通道的工艺。射孔是完井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油气井的完井方式、产能、寿命和开发生产成本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从1932年开始在油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应用射孔工艺以来,射孔弹由最初的子弹式发展成为目前广泛使用的聚能弹。射孔弹分为深穿透型和大孔径型两种,能满足高温、中温、低温地层的完井射孔需要。射孔方式分为电缆射孔、油管输送射孔和过油管射孔。 海上油气田开发费用昂贵,根据不同地层物性条件选择合理的射孔工艺和优化射孔参数(孔径、孔密、相位、孔深),对增加产能和减少修井补射孔作业,提高油气田开发生产效益有重大的影响。 第一节射孔方式和选择 一、射孔方式 1.电缆射孔 电缆射孔是在下入完井生产管柱前,用电缆下入套管射孔枪,利用油气层顶部的套管短节进行射孔深度定位,电雷管引爆射孔枪。在井筒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压力的条件下射开生产油气层。 电缆射孔枪有开孔枪和高效枪及高孔密枪等。开孔枪简称PPG(Pore Plug Gun),高效 枪简称HEG(High Efficiency Gun)。PPG和HEG的射孔相位均为90°,最大射 孔孔密为13孔/m。高孔密枪简称HSD(High Shot Donsity)的射孔相位有 120°、90°、60°、45°、30°,最大射孔孔密为39孔/m。射孔弹有深穿透 (DP)和大孔径(BH)两种。 (1)电缆射孔优缺点 1)优点。 ①射孔枪和射孔弹的种类多,能使用大直径射孔枪和大药量射孔弹,满足高 孔密、深穿透、大孔径的射孔要求。 ②射孔定位快速、准确。 ③电雷管引爆可靠性强。 ④作业简便快捷,能连续进行多层射孔。 2)缺点。 ①正压射孔,对地层造成污染损害,影响产能。 ②在地层压力掌握不准时,射孔后易发生井喷,为防井喷必须安装防喷器和 防喷管。 ③受电缆输送能力和防喷管长度的限制,每次下枪长度只能在10m左右,厚 度大,油气层的射孔作业时间长,在大斜度井、水平井和高密度泥浆中的应用也 受限制。 ①容易受电火花、强烈震击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发生爆炸。 (2)电缆射孔选择射孔枪和射孔弹的因素 l)完井套管内径; 2)地层温度和压力; 3)深穿透或大孔径射孔要求; 4)射孔相位和孔密要求; 5)射孔工艺特性要求。 电缆射孔枪串由枪身、点火头、CCL,校深仪和电缆接头组成,如图6-1-1所示。电缆接头有三种作用,一是连接枪串和电缆;二是作为电缆弱点,当电缆射孔枪遇卡时从电缆接头拉断,取出电缆;三是作为打捞头。 2.油管输送射孔 油管输送射孔简称TCP(Tubing Conveyed Perforation),是用油管输送射孔枪到射孔层位进行射孔,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射孔方法。 油管输送射孔有棒击引爆、油管内加压延时引爆、环空加压引爆、电雷管引爆和钢丝作业震击引爆等引爆方式。

完井工程期末复习题

课程编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完井工程》 期末复习题 学习中心:姓名:学号: 专业:考场号:座位号: 一、名词解释 1. 泥侵 2. 井身结构 3. 后期裸眼完井 4. 射孔孔眼参数 5. 石油井口装置 6.地应力 7.水浸 8.水灰比 9.水泥浆稠化时间 10.窜槽 11.射孔 12.正压射孔 13.完井 14. 出砂 15.砂桥 16.端部脱砂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地应力是地壳外部作用力() 2.轴向拉力作用下,套管的抗外挤强度提高() 3.套管柱的设计通常是由下而上分段设计的() 4.通常用套管的抗滑扣力表示套管的抗拉强度() 5.中间套管的作用主要是封隔地表浅水层及浅部疏松和复杂层安装井口() 6.固井时前置液的作用是将水泥浆与钻井液隔开() 7.无枪身射孔器的使用容易受到井下温度、压力的影响() 8.铅模通井应该快速下钻() 9.套管头用来安装采油树的井口装置() 10.偏心配水器可保持管柱有较大的通道,便于井下工具通过() 11.套管所受轴向拉力一般在井口最大。() 12.由拉应力引起的破坏形式:本体被拉断、脱扣() 13.外挤作用下破坏形式有失稳破坏和强度破坏() 14.通常以套管鞋处的地层破裂压力值确定井口内压力。() 15.以井口装置承压能力作为套管在井口所受的内压力。() 16.API套管系列中的抗硫套管有:H K J C L级套管。() 17.套管柱设计表层套管的设计特点:主要考虑内压载荷。()

18.套管柱设计技术套管的设计特点:既要高抗内压强度,又要抗钻具冲击磨损。() 19.套管柱设计油层套管的设计特点:上部抗内压,下部抗外挤。() 20.大位移井是指井的水平位移与垂深之比等于或大于2的定向井。大位移井具有很长斜度稳 斜段,大斜度稳斜角大于60°() 21.射孔器按结构可以分两类:有枪身射孔器和无枪身射孔器。() 22.裸眼完井法是国内外最为广泛的一种完井方法。() 23.表层套管柱设计时主要考虑抗拉载荷() 24.地层流体高于临界流速时容易形成砂桥() 25.水泥面以下套管强度计算时应考虑双向应力影响() 26.砾石充填完井法是国内外最为广泛的一种完井方法() 27.偏心配水器相对于常规配水器可以增加内通孔直径() 28.在加重钻井液中,无枪身射孔器比有枪身射孔器更容易下井() 29.套管轴向拉力一般井底最大() 30.油管头上法兰以上的所有装备称为采油树()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井身结构中常见的套管的分类有 A.表层套管 B.中间套管 C.生产套管 D.尾管(衬管) 2.储层流体包括 A.油 B.岩石 C.气 D.水 3.套管受力分析中,主要考虑: A.轴向拉力 B.外挤压力 C.振动载荷 D.内压力 4.井身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地应力剖面 B.地层压力剖面 C.地层破裂压裂压力剖面 D.产层压力剖面 5.引起套管腐蚀的主要介质有: A.气体或液体中的硫化氢 B.溶解氧 C.二氧化碳 D.地层水 6.注水泥目的: A.固定套管 B.稳定井壁 C.封隔井内的油气水层 D.保护油气层 7.对油井水泥的基本要求:

电缆输送射孔工艺技术汇总

第一节电缆输送射孔工艺技术 电缆输送射孔按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 1、普通电缆输送射孔 普通电缆输送射孔是利用油矿电缆把射孔器通过井口防喷器和井内套管下放到一定深度,在套管内通过深度校正,然后对目的层进行射孔的一种常规射孔方法。 2、过油管射孔技术 过油管输送射孔是利用油矿电缆把过油管射孔器通过井口防喷装置、采油树和井内油管下放到套管中,在套管内通过深度校正,然后对目的层进行射孔的一种射孔方法,具有较好的防喷能力。 过油管射孔可使用有枪身射孔器或无枪身射孔器,可在不起油管的情况下,用电缆将射孔器通过油管下到目的层进行射孔。能实现带压射孔、不停产射孔,射孔后直接投产,可避免在起下油管时压井所造成产层和环境污染。主要适用于:1、生产井、注水井补孔。 2、带压生产井不停产补孔。 3、套变严重不适于其它射孔器起下的井。 4、小直径套管井。

3、工程射孔 主要包括油管冲孔射孔和套管封串射孔,油管冲孔具有装枪直径小、射孔孔径大、穿深稳定的特点。施工时,它只射穿油管而不损伤套管。冲孔作业可实现循环解卡和循环压井的目的。 套管封串射孔具有装枪直径较大、射孔孔径大、穿深稳定的特点。施工时,它只射穿套管及水泥环而不射入地层。当油气井中某层因固井质量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上下层串通时可以进行封串射孔。然后挤水泥达到封串的目的。 4、工程爆炸 主要包括爆炸切割、爆炸松扣。 爆炸切割:当油管、套管或钻杆因各种原因被卡在井内,无法提出时,为了下一

步的施工或是为了减少损失需要上部未卡死的油管、套管或钻杆提出时,可选用 爆炸切割作业。切割弹的型号(包括2寸-31 /2寸油管切割弹,3/2寸-7寸套管切割弹、2寸-51/2钻杆切割弹) 特点和用途: UQ 系列油管切割弹、TQ 系列套管切割弹和ZQ 系列钻杆切割弹采用无杵堵粉末冶金不烧结药型罩、独特的聚能装药结构设计。产品具有切割成功率高、切口平齐、对其它管材无损伤等特点。切割弹可通过电缆输送在油气井内对油管、套管进行切割。 爆炸松扣:当井内管柱因各种原因被卡死需要倒扣退出时,可选用专用的爆炸松 扣器下到需要松开的接箍处,进行爆炸松扣作业。从而起出此点以上的管柱。 施工要求: (一)组装爆炸杆 1. 根据井况资料和工程爆炸通知单的内容,确定导爆索电雷管的型号。 2. 确定用药量 3. 检查导爆索外皮有无损伤,有无断药现象。 4. 将导爆索均匀分布在爆炸杆的周围。 5. 每隔100mm 用白沙带捆扎一道。 6. 用高压绝缘胶带在爆炸杆的两端和中间绑扎三个扶正器。 7. 将电雷管紧附在导爆索的上端,用白沙布绑紧。雷管的一根引线接爆炸杆本体,另一根引线用黑胶布包好,捆扎好的最大外径应小于管柱内径。 (二)爆炸松扣施工 1)当爆炸松扣器进入离卡点以上50m 时,通知井队以卡点以上钻具重量的100%~115%作拉力提升钻具后,再按每千米钻具扭转3~3.5圈给钻具施加反扭矩,然后射孔小队再下放电缆,测量对深曲线,测出卡点以下50m 深度。 2)当测完钻具磁性接箍深度曲线后,用比例尺丈量每个接箍间距离与井队提供的管柱结构数据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同井队技术人员一起确定松扣深度位置和采用的标准接箍。 3)利用爆炸松扣器的零长和已确定的标准接箍上起电缆,使爆炸松扣器正好对准要松扣的接箍上,通电点火引爆雷管和导爆索,产生爆轰波冲击丝扣,使扣松动,从而达到松扣目的。 (三)爆炸松扣炸药量的选择 爆炸松扣药量的选择应根据卡点深度的不同,钻井液密度大小及钻具钢的差别而选用不同药量。 5、电缆桥塞 电缆桥塞工艺就是根据油气井的封层需要在已射孔的两个层位之间进行封堵,同时可以在分层试油时上返封层。达到预期的分层,封堵进行生产或试油的目的。 该工艺施工时间短,座封深度准确,座封牢固安全可靠。对于两个层位之间距离较近的封堵效果明显优于其它方式。目前电缆桥塞规格为:5寸、51/2寸、7寸、95 /8寸。适用于相应规格的套管。是理想的分层试油或分层采油的封层方法。 施工技术 (一)STS 电缆桥塞压力密封工具工作原理: 位于电缆密封工具上端的电动高温点火器点着后产生火花,引着位 于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