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仪表与仪表管安装培训教材.(2021最新)

过程仪表与仪表管安装培训教材.(2021最新)
过程仪表与仪表管安装培训教材.(2021最新)

过程仪表和仪表管安装技术培训

培训是指组织为了实现组织自身和工作人员个人的发展目标,有计划地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训练,使之提高与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艺、能力,以及态度等素质,以适应并胜任职位工作。

编号:版次:

年月日

目录

1.培训目的及范围 (1)

2.培训内容 (1)

3.编制说明 (1)

4.编制依据 (1)

5.概述 (2)

6.支架安装 (4)

7.仪表管敷设 (16)

8.仪表安装 (29)

9.岭澳一期经验反馈 (33)

10.结束语 (34)

1.培训目的及范围

●目的

根据岭澳核电站核岛安装合同和质保手册的规定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满足工程进度,对从事核岛EM9工作包安装工作的相关人员(管理、技术、施工和QC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

●范围

与仪表安装作业有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生产人员和QC人员。

2.培训内容

核电站概况介绍:见《ET-TB-001岭澳核电站总体介绍(EM8 9施工组织设计)》;

仪表安装概述;

仪表支架安装;

仪表管安装;

仪表安装;

一期经验反馈。

3.编制说明

本教材参照岭澳核电站1,2号机组EM9过程仪表安装技术要求等有关程序、文件、标准和岭澳核电站3,4号机组相关程序编写的。

4.编制依据

●标准:

?RCCM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准则(2000年版及2002年补遗)

?RCCM核级和非核级设备的颜色(PK-ENG-205)及喷漆程序

(PKX40000003B30344DS

●现场组织和管理程序

?ET-K0006 质量计划、工作计划、任务单的发布与跟踪

热工仪表培训教材【强烈推荐】

热工仪表培训教材【强烈推荐】

前言 本教材是根据国家电力部门计量技术资料、《热工测量及仪表》和我公司热控设备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仅适用于我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检修、运行和日常维护工作。 本教材重点介绍了计量基础知识、一些发展成熟的仪表及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使用方法、检验方法及安装方法、常用仪表的检定规程等知识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本教材适用于从事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检修、维护的人员。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及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08年5月

目录 第一章测量基础知识 (6) 1.1 通用计量术语 (6) 1.1.1量和单位 (6) 1.1.2测量 (12) 1.1.3测量结果 (18) 1.1.4测量仪器 (27) 1.1.5测量仪器的特性 (36) 1.1.6测量标准 (48) 1.1.7法制计量与计量管理 (51) 1.2 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 (58) 1.2.1国际单位制 (58) 1.2.2法定计量单位 (62) 1.2.3数和量的表示方法 (67) 1.2.4法定计量单位使用中常见的问题 (69) 1.3 有效数字及数据舍入规则 (71) 1.3.1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有效位数的确定 (71) 1.3.2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 (73) 第二章温度测量及仪表 (77) 2.1 温度测量的基本知识 (77) 2.2 各种测温方法简介 (77) 2.3 膨胀式温度计 (78) 2.3.1液体膨胀式温度计 (78) 2.3.2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80) 2.3.3压力式温度计 (80) 2.4 热电偶温度计 (81) 2.4.1热电现象和关于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81) 2.4.2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热电偶 (83) 2.4.3热电偶的构造 (85) 2.4.4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88) 2.4.5热电偶的检定 (91) 2.4.6热电偶的使用与安装 (92) 2.5 热电阻温度计 (93) 2.5.1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94) 2.5.2热电阻的材料和要求 (95) 2.5.3常用热电阻 (95) 2.5.4热电阻的结构、型号、主要规格及技术特性 (97) 2.5.5热电阻测温电路 (99) 2.5.6热电阻的校验和故障 (100) 2.6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仪表 (101) 2.6.1非接触式测温的优缺点 (101) 2.6.2光学高温计 (102) 2.6.3光电高温计 (103) 2.6.4比色高温计 (104) 2.7 显示仪表 (105)

2-中国电信现场综合化维护培训教材-工器具仪表篇

中国电信 现场综合化维护培训教材 工器具仪表篇 (V1.0)

目录 第1章常用工器具仪表——初级 (3) 1.1万用表 (3) 1.2试电笔 (5) 1.3钳流表 (6) 1.4红外测温仪 (9) 1.5网线钳 (10) 1.6网线测试仪 (20) 1.7寻线仪 (20) 1.8红光源 (20) 1.9普通光功率计 (20) 1.10 PON光功率计 (20) 1.11罗盘 (20) 1.20坡度测试仪 (21) 第2章常用工器具仪表——中高级 (22) 2.1光时域反射仪OTDR (22) 2.2光纤熔接机 (24) 2.3误码仪 (26) 2.4驻波比测试仪 (28) 2.5测试手机 (31) 2.6频谱分析仪 (34) 2.7接地电阻测试仪 (35) 2.8兆欧表 (37) 2.9热像仪 (39) 2.10空调双头压力表 (41) 2.11高压清洗机 (42)

第1章

第1章 常用工器具仪表——初级 1.1万用表 一、功能简介 万用表又叫多用表、三用表、复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如β)。 二、功能档位说明 万用表由表头、测量电路及转换开关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万用表的品牌很多,其功能及使用方法则大同小异。下面以VC980型万用表为例,对其功能及使用方法做简要的说明。VC980型万用表的面板如图1-1所示。 图1-1 万用表面板图 1、电压、电阻测量输入端(接红表笔)。 2、公共输入端(接黑表笔)。 3、电流测试输入端。测量电流时接红表笔,最大输入电流为200mA 。 4、电流测试输入端。测量电流时接红表笔,最大输入电流为20A 。 5、功能档位转盘。用于选择不同的测量功能和档位。 6、档位及量程选择: V ~:交流电压测量档; V-:直流电压测量档; A ~:交流电流测量档; 2.1 VC980数字万用表面板图10 6 8 3 4

化工仪表维修工培训教学大纲、计划

化工仪表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大纲 一、制订的依据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化工仪表维修技师职业标准,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的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特点制订该大纲。 采用教材: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用书 《化工仪表维修工》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仪表工题库》化学工业出版社 《仪表维修工》(技术工人岗位培训题库)化学工业出版社二、培训性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的新形势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规定的职业资格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本课程的培训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设置。 三、基本要求和目的 培训课程突出技能培训主题,以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企业专业学习和技能提升的要求,基于自动化相关专业工作过程设置培训项目,通过培训,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与建设,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考虑企业实际工作任务繁忙,又不能长时间脱离岗位,决定采取分散就地培训、自学和集中培训考评相结合的作法。 本次培训目的旨在培养企业化工仪表维修技师专业技术人员,学员学完该课程后,将在理论与职业技能上得到系统的训练,达到国家职业技能的鉴定高级工要求。 四、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 培训内容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两部分,其比例为1.5 :8.5 。知识要求包括相关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要求包括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及DCS的维护、检修、管理和安全文明生产。

表1 化工仪表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学时

化工仪表维修工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的 培养企业化工仪表维修工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仪表维修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学员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二、培训目标 掌握化工仪表维修工所需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培养学员的岗位能力,掌握仪表维修工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安全生产能力,达到化工仪表维修工高级工水平,考核合格获得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三、培训对象 企业在岗化工仪表维修工技术人员。 四、培训学时 200学时。 五、培训计划及学时安排

常见热工仪表学习基础知识材料

仪表基础知识 1、测量误差概念 1.1、误差的分类 按误差数值表示的方法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为:系统误差(规律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疏忽误差(粗大误差) 1.2、真值与约定真值(近似真值)、相对真值(标准表示值) 1.3、仪表的精度等级是指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参比工作条件下,即标准工作条件 下的最大误差)的最大允许值,精度=(最大误差/测量范围)*100% 2、化工过程仪表的分类 2.1 、按读取测量值的位置可分为:就地测量仪表(如就地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等)和远传信号测量仪表(各类变送器、位置开关等) 2.2 、按测量参数性质可分为:分析、流量、物位(液位)、压力、温度、电量、机械量等 3、分析仪表 3.1 、按分析目的分为:安全检测报警分析仪(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成分 分析仪表 3.2 、成分分析仪的分类:离线分析仪(分析室仪器)、在线分析仪(COD分析仪、PH计、F离子分析仪等) 4、流量测量 4.1 、流量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分为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质量流量M=$积流量Q *流体密度p。质量流量的常用单位有: kg/h、t/h等,体积流量的常用单位有:l/h、m3/h等。 4.2 、流体流动状态的分类:A、层流(雷诺数Re〈2300)B、过渡流(2300 〈Re〈4000)C、紊(湍)流(雷诺数Re> 4000)。雷诺数是指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 4.3 、与流体有关的物理参数:温度、压力、密度、粘度、速度、流量等。 4.4 、流体的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液体的密度主要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与压力关系不大。 4.5 、流量测量仪表种类有:涡街流量计、金属管转子流量计、孔板节流装置流量计、锥形管流量计、威力巴流量计、楔式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4.6 、流量计的分类 流量测量方法和仪表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至今为止,可供工业用的流量仪表种类达60种之多。品种如此之多的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找到一种对任何流体、任何量程、任何流动状态以及任何使用条件都适用的流量仪表。 按测量原理分有力学原理、热学原理、声学原理、电学原理、光学原理、原子物理学原理等。 按照目前最流行、最广泛的分类法,即分为:容积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浮子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流体振荡流量计(包括涡街流量计、

化工仪表专业培训教材[精编版]

化工仪表专业培训教材[精编版] 化工仪表专业培训 培训内容: 1、仪表概述 2、仪表基础知识 3、现场仪表 4、控制仪表

一、概述 1、化工仪表维修工工种的定义 按照化工仪表维修检修规程。使用相应的标准计量器具,测试仪器及专用工具,对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仪表、自动化装置及附属设备进行维护检修。 2、主要职责任务 负责化工生产过程中在线运行的仪表、自动化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和维修工用的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定期检修与故障处理,确保其正常运行;负责仪表及自动化装置更新、安装、调试、检定、开表、投用等工作。 仪表工在生产过程中对检测与过程仪表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涉及知识面十分广泛,不但要精通检测仪表、调节器和执行器等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而且要有一定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知识。在故障现象中不仅有仪表故障,而且混杂有工艺和设备故障,仪表工要分析与判断故障,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化工工艺知识和化工设备知识。对化工、石化等行业,易燃、易爆和有毒是行业的特点,仪表工在处理故障时,对这类问题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除日常维护外,企业生产有不少的技改项目,既有仪表专业技改项目,亦有工艺技改项目,需要仪表配合实施,这些大大小小的项目,需要设计(大项目可以委托设计)、施工准备、安装、开车等一系列工作,仪表施工、安装知识是和日常维护同样重要的知识。 3、技术等级 初级、中级、高级 4、仪表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早期的仪表控制是生产装置的眼睛和耳朵。而对于现代化工厂的自动化装置已不仅仅是工厂

的眼睛和耳朵,而已成为工厂的大脑、神经和手、脚。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自控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化工企业提高企业效益和工作效益的有效手段,它是经营管理、企业管理,操作管理、运转管理、运转控制等方面的集成,是社会现代化、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从化工装置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自动化装置的作用。

冲压工模具培训教材

封面: 汽车—ZY—Ⅰ—模具知识 适用对象:初级技能人员 培训目的:提高专业技能 培训学时:32学时 编写人:郝军伟 编写时间:2011年5月

2011年冲压作业部技能层级理论知识模具培训教材 总目录 第一章模具通用知识 1.1 模具的概念和分类 1.2 模具的作用 1.3 冲压与冲模的概念 1.4 冲压加工的特点 1.5 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特点 1.6 模具的技术水平的高低 第二章冲压作业部模具简介 第三章模具专业知识 初级(Ⅰ-Ⅱ)技能人员应知应会 3.1汽车覆盖件模具分类 3.2模具操作规程 3.3模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中级(Ⅲ-Ⅳ)技能人员应知应会 3.4模具的基本结构 3.5模具主要部位的名称与作用 3.6模具使用中的维护、保养要求 高级(Ⅴ-Ⅵ)技能人员应知应会 3.7模具的工作原理 3.8模具异常处置方法 3.9模具生产中的质量控制

第一章:模具通用知识 1、模具的概念和分类 模具是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的专用工具。按模具结构形式可分为冲模、塑料模、锻模和压铸模。 2、模具的作用 采用模具生产具有高效、节材、成本低、保证质量等一系列优点,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三要素。 3、冲压与冲模的概念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模具中的板料施加变形力,使板料在模具中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精度的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冲模是将材料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 4、冲压加工的特点 优点:①冲压件的尺寸稳定、互换性好。 ②利用模具加工,可获得用其他加工方法所难以加工或无法加工的形状复杂 的零件。 ③冲压加工材料利用率高,废料少。 ④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⑤大批量生产下成本较低。 ⑥冲压材料可以是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还可以是非金属材料。 缺点:冲压加工时的噪声大和振动大,模具制造周期长、成本高。 5、汽车覆盖件冲压生产特点 ①尺寸精度高:必须有很高的尺寸精度以保证焊装或组装时的准确性和互换性。 ②形状精度高:与主模型一致。 ③表面质量好:棱线清晰,曲线光滑,不允许有压伤。 ④材料经过足够的塑性变形,刚性好。 6、如何评价模具的技术水平高低? 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最终表现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模具制造周期

常见热工仪表基础知识

常见热工仪表基础知识(总8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仪表基础知识 1、测量误差概念 1.1、误差的分类按误差数值表示的方法分为:绝对误 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按误差出现的规律分为:系统误差(规律误差)、随机误差(偶然误差)、疏忽误差(粗大误差) 1.2、真值与约定真值(近似真值)、相对真值(标准表示值) 1.3、仪表的精度等级是指基本误差(仪表在规定参比工作条件下,即标准工作条件下的最大误差)的最大允许值,精度=(最大误差/测量范围)*100% 2、化工过程仪表的分类 2.1、按读取测量值的位置可分为:就地测量仪表(如就地压力表、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等)和远传信号测量仪表(各类变送器、位置开关等) 2.2、按测量参数性质可分为:分析、流量、物位(液位)、压力、温度、电量、机械量等 3、分析仪表 3.1、按分析目的分为:安全检测报警分析仪(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成分分析仪表 3.2、成分分析仪的分类:离线分析仪(分析室仪器)、在线分析仪(COD 分析仪、PH计、F离子分析仪等) 4、流量测量 4.1、流量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流体数量。分为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质量流量M=体积流量Q *流体密度ρ。质量流量的常用单位有:kg/h、t/h等,体积流量的常用单位有:l/h、m3/h等。 4.2、流体流动状态的分类:A、层流(雷诺数Re〈2300) B、过渡流(2300〈Re〈4000) C、紊(湍)流(雷诺数Re〉4000)。雷诺数是指流体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 4.3、与流体有关的物理参数:温度、压力、密度、粘度、速度、流量等。 4.4、流体的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气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液体的密度主要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与压力关系不大。 4.5、流量测量仪表种类有:涡街流量计、金属管转子流量计、孔板节流装置流量计、锥形管流量计、威力巴流量计、楔式流量计、质量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 4.6、流量计的分类 流量测量方法和仪表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至今为止,可供工业用的流量仪表种类达60种之多。品种如此之多的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找到一种对任何流体、任何量程、任何流动状态以及任何使用条件都适用的流量仪表。 按测量原理分有力学原理、热学原理、声学原理、电学原理、光学原理、原子物理学原理等。 按照目前最流行、最广泛的分类法,即分为: 容积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浮子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流体振荡流量计(包括涡街流量计、质量流量计 ) 、插入式流量计。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工程师资格培训教材大纲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工程师资格培训教材大纲 《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现代系统集成技术》 1.绪论 1.1 仪器仪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 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现代仪器仪表系统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1.4 仪器仪表系统集成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思考题 2. 仪器仪表中的传感集成技术 2.1 现代传感技术的发展 2.2 现代传感技术在仪器仪表集成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 2.3 测量系统的基本功能 2.3.1 测量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 2.3.2 功能模块间的相互作用 2.4 传感器的分类 2.4.1 按被测量进行的分类 2.4.2 按作用原理进行的分类 2.4.3 按能量转换关系进行的分类 2.4.4 常用传感器的种类列表 2.5 典型传感器及其在仪器仪表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2.5.1 电阻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2.5.2 电感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2.5.3 涡流传感器及其应用 2.5.4 电容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2.5.5 压电传感器及其应用 2.5.6 磁电式传感器及其应用 2.6 光电传感技术 2.6.1 光电传感技术基础 2.6.2 光谱测试技术 2.6.3 莫尔条纹测量技术 2.6.4 干涉测量技术 2.6.5 光纤传感技术

2.7 微型传感集成系统 2.7.1 概述 2.7.2 微型传感器 2.7.3 微型传感集成系统应用 思考题 3. 系统及系统特性描述 3.1 系统集成概念 3.1.1 系统集成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3.1.2 系统集成的基本结构形式 3.2 基本集成模块 3.2.1 物理层配置 3.2.2 应用层 3.3 系统建模及仿真 3.3.1 系统需求分析 3.3.2 建模及仿真 3.4 系统控制 3.4.1 分散型控制系统(DCS) 3.4.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3.4.3 可编程逻辑控制(PLC) 3.4.4 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简记为DSP) 3.4.5 嵌入式控制器 3.4.6PID控制器 3.4.7 最优控制 3.4.8 自适应控制 思考题 4. 仪器仪表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 4.1 计算机集成仪器仪表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 4.1.1 数据的融合与综合利用 4.1.2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4.1.3 Internet国际互联网 4.1.4 现场总线技术 4.2 系统集成中的计算机接口技术

热处理工培训教材

热处理工培训教材 一、钢的化学热处理 钢的化学热处理是指将工件置于一定的化学介质中,加热至某一特定温度并保温,使介质分解出所需的化学元素的活性原子与钢表面相互作用,经吸附、渗入到钢的内部,再经扩散或反应扩散,以达到改变钢的表层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的工艺技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化学热处理包括:渗碳、氮化、碳氮共渗。(一)渗碳 渗碳是将钢件置于具有足够碳势的介质中加热到奥氏体状态并保温,使其表层形成一个富碳层的热处理工艺。根据所使用的介质的物理状态,可以将渗碳分为气体渗碳、液体渗碳和固体渗碳三类。我们车间所使用的渗碳类别为:气体渗碳。是利用甲醇作为载气体煤油在高温下分解出来含C气体,使炉内气氛达到渗碳要求。渗碳后可使钢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高耐磨性,又具备高的耐冲击性能,并且抗疲劳性能很高。渗碳的过程一般分为排气、强渗、扩散、降温四个阶段。影响渗碳质量的因素包括:温度、保温时间、碳势、炉压。 (二)碳氮共渗 碳氮共渗是将工件置于含有活性[N]、[C]原子的气氛中,使两种原子共同渗入到钢的表面,而使得钢表面成分、组织与性能同时改变的热处理技术。碳氮共渗与渗碳比较,其耐磨性、渗层回火稳定性及抗疲劳强度有进一步提高。因此,对于渗层深度要求较浅,或对耐磨性及疲劳性能要求更高的渗碳件,采用碳氮共渗更适宜。 (三)氮化 氮化是将氮渗入钢件表面,以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的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又称渗氮。其目的在于较大幅度地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耐蚀性。 二、普通热处理 普通热处理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把热处理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五种工艺方法。

(一)淬火 钢的淬火就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之奥氏体化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进行冷却的一种工艺过程。一般来说,淬火后还必须有回火与之相配合,以达到下列目的:①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如刃具、量具、磨具等;②提高强韧性;如各种机器零件;③提高硬磁性;如用高碳钢和磁钢制的永久磁铁;④提高弹性;如各种弹簧;⑤提高耐蚀性;如不锈钢和耐热钢。 淬火缺陷及防止 1.硬度不足 它是指工件上较大区域内的硬度达不到技术要求。造成硬度不足的原因很多,主要是: ⑴淬火冷速不够。冷速不够的原因可能是淬火介质选择不当、淬火介质的温度升 高或混入较多杂质而使其冷却能力下降,或是工件尺寸过大,难以获得足够的冷速。 ⑵淬火加热温度过低或保温时间过短。由于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含量不够或奥 氏体的成分不均匀,甚至没有完成全部转变,使淬火组织中还残存着珠光体或铁素体,故引起淬火后硬度不足。此外,装炉量过大或炉温不均匀而使工件欠热或加热不匀等,也会引起硬度不足。 ⑶操作不当。没有及时冷却、或没有及时搅拌均匀。 ⑷表面脱碳。保温时间过长,导致表面脱碳。 2.软点 它是指工件内许多小区域的硬度不足。软点往往是工件磨损或疲劳断裂的中心,它会显著降低工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成品件上不允许有软点存在。产生软点的主要原因是: ⑴工件原始的组织不均匀,如刚才中存在碳化物偏析、带状组织或大块铁素体等, 为此淬火前应进行锻造或适当的预备热处理,使组织尽量均匀化。 ⑵工件表面局部脱碳或工件渗碳后其表面碳浓度不均匀,低碳区淬火后即成软点。 ⑶淬火介质冷却能力不足,例如水中混入了油或肥皂等杂质。

仪表培训教材

仪表专业培训资料 xx有限公司 2007年3月26日

目录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1.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两种表示形式 §1.4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 §1.5.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第二章:过程参数的检测与仪表 §2.1 概述 §2.2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2.3物位检测方法及仪表 §2.4流量检测方法及仪表 §2.5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第三章: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 §3.1 概述 §3.2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3.3 DDZ-Ⅲ型控制器 §3.4 执行器 §3.5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四章过程特性与数学模型 §4.1过程特性 §4.2 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简单控制系统 §5.1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5.2 简单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主要根据观测到 的反映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Ⅰ型和电动Ⅰ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Ⅱ型和电动Ⅱ型)成为主流产品 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直接数字控 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控制理论: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等最优控制 理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发展到多 输入多输出系统领域,、型、型 20世纪70~80年代: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且集成度越来越高(80年代初一片硅片可集成十几万个晶体管,于是32位微处理器问世),微型计算机的出 现及应用都促使控制系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最优控制、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控制、解耦控制、模糊控制 自动化仪表:气动Ⅲ型和电动Ⅲ型,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构成单元的智能控制装置。 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工业PC机、 和数字控制器等,已成为控制装置的主流。 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分散、危险分散,操作监测和管理集中。 控制理论:形成了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模式 识别技术 20世纪9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管控一体化现场,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

(完整word版)仪表员工培训方案2106精讲

仪表专业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 ◆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业务水平,弥补大检修、单炉检修中出现的不足。 ◆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 ◆让新员工尽快掌握仪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的培训,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的业务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场动手操 作能力,解决仪表日常维护和检修中的各种问题,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仪表工。 二、培训方向及内容 1、严格按照年度培训计划执行,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以《仪表工手册第二版》,《仪表工试题集现场仪表分册控制仪表分册》,机电仪下发《高级工、技师及高级技师题库》,仪表等级证取证题库为主要理论培训教材为依据。 3、针对大修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 ◆阀门的联试联校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 ◆关键仪表阀门调试、故障处理维护注意事项。 ◆配合工艺人员做大联锁跳车实验时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 ◆仪表信号回路测试方法、各类信号发射器使用方法等。 ◆日常维护及单炉检修很难遇见的仪表及阀门调试方法。 ◆引压管、气源管配管方法及注意事项。 ◆大型机组保护系统的介绍、组成、各部作用、联锁、探头拆装及校验、检修要求及注意 事项。 4、日常维护与检修中总结出的好的经验与方法。 ◆单台炉停炉检修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 ◆各类阀门定位器的调校方法。 ◆各类阀门回讯开关种类及调校方法。 ◆电磁阀、气控阀等关键阀门附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磨煤机顺控说明及油站控制功能讲解。 5、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与专业知识盲区的扩展。 ◆压力、流量、液位、温度检测仪表基础知识及仪表类型。 ◆仪表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及典型的控制方案的学习。 ◆法兰、垫片的分类与关键参数。

酒店员工仪容仪表培训资料

仪容仪表APPEARANCEz

仪表仪容 一、仪表仪容的概念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着自己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及道德规范,再融合国际礼仪的精髓,来提高我们酒店的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宾客服务,做到彬彬有礼,待客至上。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应该从我们自身的仪容仪表做起。 所谓仪表即人的外表,一般来说包括人的容貌、服饰、个人卫生和姿态等方面;仪容主要指人的容貌,是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仪表仪容的具体要求 1、工装的着装规定 1)平整干净,常清洗。(清洗工作由布草房完成,但保洁工作则应由自 己做好。 2)熨烫平整,无破损,无污渍。 3)全套整齐着装,并流露出自豪感。 4)不要依个人喜好,试图修改制服。 5)系好领带、领结,并摆正位置。穿酒店指定的工鞋; 6)铭牌戴在左胸前。 7)不要让工装商标显露在外。 8)除非天气很冷才可在工装内着毛线衫等,但也必须与工装相称。9)男员工内衣内裤不能长于工装,袜子应是深色的(黑色);女员工袜子一般为肉色,平时要注意是否挂丝,并及时更换。 10)着围裙的员工要保持围裙整洁并系好围裙。

11)系好鞋带,擦亮工鞋,并做到清洁无异味。 12)站在镜子前面练习一下微笑。 2、发型 1)梳理整齐,无头皮屑,不染色(除黑色以外)。 2)男员工头发的发脚侧不过耳后不过领。 3)女生头发过肩应用酒店规定发网盘起,不留怪异新潮发型,留海不能过眉头。 3、化妆 1)自然的淡妆,包括:眼影、眉毛、口红、粉底、腮红及接近肤色的粉底。 2)干净、清爽、无油腻的外貌。 3)干净及修剪整齐的指甲,只允许使用无色指甲油。 4)牙齿应是洁白的,口腔清新无异味。(注意在上班时吃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大蒜、洋葱、韭菜等) 5)除手表与结婚戒指外,不能配戴其它饰物。 6)勤洗澡,身体无异味。 附: 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要求做到“四勤”: (1)勤洗手,剪指甲; (2)勤洗澡,勤理发; (3)勤洗衣服被褥; (4)勤换工作制服。

热工仪表培训教材

热工仪表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测量基础知识 (5) 1.1 通用计量术语 (5) 1.1.1量和单位 (5) 1.1.2测量 (11) 1.1.3测量结果 (18) 1.1.4测量仪器 (28) 1.1.5测量仪器的特性 (37) 1.1.6测量标准 (51) 1.1.7法制计量与计量管理 (54) 1.2 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单位制 (62) 1.2.1国际单位制 (62) 1.2.2法定计量单位 (66) 1.2.3数和量的表示方法 (71) 1.2.4法定计量单位使用中常见的问题 (73) 1.3 有效数字及数据舍入规则 (75) 1.3.1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有效位数的确定 (75) 1.3.2数值修约规则(GB8170—87) (77) 第二章温度测量及仪表 (81) 2.1 温度测量的基本知识 (81) 2.2 各种测温方法简介 (82) 2.3 膨胀式温度计 (83) 2.3.1液体膨胀式温度计 (83) 2.3.2固体膨胀式温度计 (85) 2.3.3压力式温度计 (86) 2.4 热电偶温度计 (86) 2.4.1热电现象和关于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86) 2.4.2标准化与非标准化热电偶 (88) 2.4.3热电偶的构造 (91) 2.4.4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 (94) 2.4.5热电偶的检定 (99) 2.4.6热电偶的使用与安装 (100) 2.5 热电阻温度计 (102) 2.5.1热电阻的测温原理 (102) 2.5.2热电阻的材料和要求 (103) 2.5.3常用热电阻 (103) 2.5.4热电阻的结构、型号、主要规格及技术特性 (106)

2.5.5热电阻测温电路 (109) 2.5.6热电阻的校验和故障 (110) 2.6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仪表 (111) 2.6.1非接触式测温的优缺点 (111) 2.6.2光学高温计 (111) 2.6.3光电高温计 (113) 2.6.4比色高温计 (114) 2.7 显示仪表 (115) 2.7.1显示仪表的分类 (115) 2.7.2动圈式显示仪表 (115) 第三章压力测量 (118) 3.1 概述 (118) 3.1.1压力单位 (118) 3.1.2压力的表示方法 (118) 3.1.3压力测量的主要方法和分类 (119) 3.2 弹性式压力测量 (119) 3.2.1弹性元件的测量原理 (120) 3.2.2弹性元件 (120) 3.2.3弹性元件的应用 (122) 3.3 传感器 (124) 3.3.1电容式压力测量 (124) 3.3.2压电式压力测量 (126) 3.4 压力测量仪表的选择和安装 (126) 3.4.1压力测量仪表的选择 (127) 3.4.2压力测量仪表的安装使用要求 (128) 3.4.3试验室压力校验台 (129) 第四章流量测量 (134) 4.1 概述 (134) 4.1.1基本概念 (134) 4.1.2流量测量的主要方法和分类 (135) 4.2 差压式流量测量 (135) 4.2.1节流变压降式流量测量原理 (135) 4.2.2标准节流装置 (138) 4.2.3其他差压式流量测量 (141) 4.3 均速管流量测量 (143) 4.3.1测量原理 (143) 4.3.2总压的测定和测压孔的位置 (144)

仪表工所要学的知识

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1 热学、力学、电学、光学、化工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高中以上); 2 有较高的数学知识,线性代数,拉氏变换和模糊数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 有较高的自动化仪表专业的理论知识; 4 有化工工艺,化工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 5 自动调节原理和化工自动化基本知识; 6 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 7 掌握化工仪表维护检修规程; 8 熟练掌握复杂仪表、高精度仪表、新型仪表、智能仪表的种类、名称、型号、构造、工作原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的方法; 9 全面掌握化工单元的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10 掌握工艺生产的特点,工艺对仪表、自动控制提出要求; 11 全面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的标准计量器具和先进的校验设备及其附属设备、使用工具的名称、型号、性能、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与维护保养知识; 12 掌握计量仪表,自动化系统可那发生的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及预防方法; 13 数量掌握本工种所配备的各种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14 具有仪表技术管理的基本知识、 15 具有计量管理的全面知识; 16 具有初级焊工的工艺知识; 17 具有电工中级工的专业技术知识; 18 具有接受仪表、自动化专业范围内的新设备、新理论的基础知识。 必须要具备的专业技能 1 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的、高精度的、先进的仪表和调节器的维护和检修、试验调整和鉴定; 2 能对仪表及自动化系统进行施工准备和安装调试工作; 3 能根据智能仪表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编程和检修; 4 能对集散控制系统进行大、中修作业; 5 能根据被调参数的记录曲线在线改变调节系统的各种参数,以提高系统的调节调节品质; 6 熟练处理整定智能仪表和集散控制系统的各中参数,能正确判断运行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7 能解决各类仪表,自动化系统运行中的疑难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8 根据生产红的问题,能提出解决仪表,自动化方面的技术方案; 9 能独立处理在线仪表的复杂情况; 10 熟练掌握各种复杂的标准计量器具和先进的校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性能、结构和维护检修方法; 11 掌握节流装置、调节阀的计算方法; 12 掌握流量测量的温度,压力的补偿计算; 13 掌握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并根据被调参数的记录曲线改善调节品质; 14 能进行电子电路元件的代换计算,小型变压器的计算和一般的稳压电路的设计; 15 能绘制仪表设备示意图,安装接线图; 16 能熟练的看懂仪表,自动化的施工图; 17 能看懂工艺管道、桥架、脉冲管线和电气线保护管设备的空视图。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培训计划大纲.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初级仪器仪表装配工的技术理论知识,能运用基本技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熟练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仪器仪表装配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电路、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与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整机制造工艺原理,生产特点;掌握电子仪器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检测与测量技术。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仪器仪表装配工的操作技能要求,使培训对象熟练掌握电工电子基础操作能力;电子仪器使用能力;常见电工电子元器件识别能力;电子测量仪器的装配、调试、校验与维修能力;电子整机产品的装配、调试和测试能力;可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二、教学内容 (一)理论培训内容 1.1 电工基础知识 1.2 电子技术(模拟、数字)基础知识 1.3 常用电工材料与测量误差 1.4 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1.5 识图和制图

1.6 焊接技术基础知识1.7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8 安全生产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常识 (二)操作培训内容 2.1电工电子基础操作技能 2.2电子仪器使用技能 2.3常见电工电子元器件识别技能 2.4电子测量仪器的装配、调试、校验与维修技能 2.5电子整机产品的装配、调试和测试技能 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24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140 理论知识复习考试:10 操作技能练习:80 操作技能考试:10课时 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初级)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初级电子仪表工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应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理论为基础,注意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具体要求如下: (一知识要求

仪表培训教程解析

自动化仪表培训教程 第一章概述生产过程自动化及仪表的发展 一、自动化仪表的发展 就地分散控制。集中控制(一些工厂、企业实现了车间或大型装置)。 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 就地分散控制检测和控制仪表:普遍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多数是气动仪表)。目的:实现工艺参数的稳定操作。 集中控制 仪表使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DDZ-I DDN n DDZ- m DDC SPC QDZ-I QDN n QDZ-m 气动单元组合仪表工业控制计算机分散型综合控制系统(DCS)。 特点: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仪表使用:微处理器、微机与传统仪表相结合的过程控制仪表(数字调节器或可编程序调节器)。 二、生产过程仪表分类 1 、按仪表用途分类: a. 检测仪表、传感器和变送器 b. 显示仪表 c.转换和传输仪表(D/A、A/D、数据公路、标准接口等) d.调节控制仪表及装置 e.执行器 f.配套设备和装置(调试、投运工具,如操作台、仪表盘、稳压电源、空气压缩及净化装置等) 按仪表组成形式分类:基地式仪表:测量、显示、调节等各部分装在一个壳体内,不可分割,构成简单调节系统时,台数少、结构简单,但构成复杂系统较困难、不灵活。单元组合式仪表:根据自调系统中各环节的不同功能和使用要求,将整套仪表划分成能独立实现某种功能的若干单元,各单元间用统一标准信号联系,灵活、方便。 c. 组装式电子综合控制装置:在单元组合仪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功能分离、结构组件化的成套仪表装置,适合大型复杂工艺设备的自动化。 d.DCS:以CP为核心,在4C技术(即control、computer、communication、CRT 阴极射线管显象技术)迅速发展基础上发展而来。 按被测参数不同分类: 压力测量 流量测量 温度测量

仪表基础知识

仪表基础 1、压强的国际标准单位是帕斯卡,用符号Pa表示。 2、我们通常说的压力大多是指表压,真空表所测的压力也是表压,而不是(绝对压力)。 3、大气压、绝对压力与表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绝对压力=大气压+表压) 4、当被测容器内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所用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当被测容器内压力小于外界大气压,所用测压仪表称为(真空表)。 5、在生产中,要求自动调节系统的过渡过程必须是一个(衰减)振荡过程 6、工艺流程图上仪表位号PIC-200中的I功能是(指示) 7、压力表表盘中间显示的 2.5 表示(该表的精度等级为2.5级) 8、用压力式液位计测量液位时,仪表安装高度与液位零位高度不一致时,需进行(零点值的迁移) 9、在对压力表进行日常维护时,若生产装置停车,应将压力表与取压口之间的切断阀(全部关闭) 10、电磁流量计只适用于(具有导电性)介质的流量测量。 11、压力表安装首先要选取合适的取压点。在水平管道取压时,如果是气体介质,取压点应选在管道的(上半部),如果是液体介质,取压点应选在管道的(下半部)。 12、差压式流量计是基于流体流动的(节流)原理,利用流体流经节

流装置时所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流量测量的。 13、在选择压力表量程时应注意在被测压力较稳定的情况下,最大压力值应不超过仪表量程的(3/4 ),在被测压力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最大压力值不得超过满量程的2/3。 14、在化工生产中,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操作和自动调节,需要对工艺生产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五大参数进行自动检测。用来检测这些参数的仪表,就称为化工测量仪表。 15、自动化装置可分为(自动检测)、(自动调节)、(自动显示及报警)、(自动操纵)等部分。 16、热电偶温度计是把温度的变化通过感温元件热电偶转换为(热电势)的变化来测量温度,而热电阻温度计是把温度的变化通过感温元件热电阻体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来测量温度的,目前我厂常用的热电阻是(铂热电阻)。 17、现场压力表有哪些缺陷时应停止使用? 答:现场压力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压力指示失灵、刻度不清楚、表盘玻璃破碎、泄压后指针不回零、指针松动等情况,均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仪表检修。 18、当某设备上的现场液位计与DCS显示的液位计的读数不一致时,作为操作工应如何处理? 答:首先检查现场液位计是否正常:关闭现场液位计的下、上两个截止阀,打开排放阀,检查是否堵塞等,若堵塞,则进行处理,处理好

仪表员工培训计划2018教案资料

培训计划 仪表车间 二Ο一八年

仪表车间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业务水平,弥补在生产维护、检修中出现的不足。 ◆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 ◆让新员工尽快掌握仪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的培训,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的业务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场动手操 作能力,解决仪表日常维护和检修中的各种问题,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仪表工。 二、培训方向及内容 1、严格按照年度培训计划执行,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强度培训的重要性,切实贯彻公司培训工作各项要求,正确引导员工端正学习态度,转变观念,积极参加培训。 3、针对大修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 ◆阀门的联试联校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 ◆关键仪表阀门调试、故障处理维护注意事项。 ◆配合工艺人员做大联锁跳车实验时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 ◆仪表信号回路测试方法、各类信号发射器使用方法等。 ◆日常维护及检修很难遇见的仪表及阀门调试方法。 ◆引压管、气源管配管方法及注意事项。 ◆大型机组保护系统的介绍、组成、各部作用、联锁、探头拆装及校验、检修要求及注意 事项。 4、日常维护与检修中总结出的好的经验与方法。 ◆各工段检修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 ◆各类阀门定位器的调校方法。 ◆各类阀门回讯开关种类及调校方法。 ◆电磁阀、气控阀等关键阀门附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磨煤机连锁说明及油站控制功能讲解。 5、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与专业知识盲区的扩展。

◆压力、流量、液位、温度检测仪表基础知识及仪表类型。 ◆仪表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及典型的控制方案的学习。 ◆法兰、垫片的分类与关键参数。 ◆螺纹的分类及重要参数讲解。 ◆机柜内线路走向,安全栅、继电器等工作原理与类型。 ◆常见故障、检修注意事项等。 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增加培训。 三、培训方法 ◆大修中出现的问题由大检修各组长及经验丰富、专项特长的老员工担任讲解,全员进行 讨论交流,有需要实际操作的在培训室实际操作讲解。 ◆理论知识由授课人制作PPT讲解,并出制每周三题题目。课件需上交存档。 ◆为新入职及新上岗员工单独制定培训计划,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实习生的导师,由实 习生导师向实习生描述工作职责要求,并且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实习生动手操作(如检测仪表校验、阀门调校、简单故障处理等)需在培训室内进行。 ◆以师带徒的方式,一对一对新员工手把手培训。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为依据,定期由专人系统培训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仪表专 业实训基地提高实操动手能力。 ◆实行每月一次的月度小总结考试,每季度一次的大的总结考试和讲解。 ◆每月月底班长组织,主管及主管经理参加“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会”。 ◆理论知识培训及实操培训请主管工程师及以上领导参加。 四、培训奖惩 ◆每月28日检查当月的学习笔记,如有无记录扣除当月奖金50元/次,记录不齐全或学习 态度不端正者,扣除当月奖金30元/次。 ◆现场仪表的提问,要求每个人认真学习,积极准备,随机提问,本月内3次回答不出者, 扣除当月奖金100元。 ◆每月或每季度一次的考试,针对本月内(本季度内)培训计划安排的的培训内容,以及 本月内(本季度内)“每周三题”的学习内容,进行专项考试,凡考试不及格者扣除第一次扣除50元,第二次扣除100元,第三次扣除200元以此翻倍处罚并面谈做思想工作,所扣除的费用全部用于奖励前三名。对于实操不合格者者扣除第一次扣除50元,第二次扣除100元,第三次扣除200以此翻倍处罚并面谈做思想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