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这个概念,最初用来指西欧大学中操不同方言母语的学生所

组成的团体。在1414年召开的康斯坦茨宗教公会上,西欧各地代表为了防止教

皇或皇帝操纵会议,决定会议的组织单位为“nation "(国家),并确定了英格

兰、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西班牙五个单位,每个组织单位分别拥有一票

表决权,公会决议由多数票通过,同时各组织单位还拥有独立与罗马教廷签订

宗教协定的权力。2 15, 16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商品生产和交

换活动越来越强有力地影响和控制着西欧社会的政治生活,西欧社会各种政治

组织实体或集团,都卷入了争夺控制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贸易路线的斗争,

并最终将这场斗争扩展到了世界性的范围。在此社会历史发展情势下,建立一

种既有足够经济、军事竞争规模,同时又能对大多数成员施具强大向心凝聚力

的政治组织实体,己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在此新的时代条件下,中世纪

西欧传统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权力体系,日渐显露出历史的局限性:皇帝与教皇

的统治在其直接控制的地区与系统以外,显然有名无实;自治城市和城市共和

国因在新的竞争中规模小、力量分散,而没有形成真正的独立力量;等级会议

中各等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司法管理体系、所代表的地方群体利益,则纷繁歧

异、矛盾有加,并且日益经受着新兴市民阶级和平民雇佣劳动者阶级的分化与

瓦解;而国王作为封建领地的最高封君,由于将土地连同其司法、赋税和军役

等特权层层分封,显然无力集中国家权力以有效发展工商业和进行大规模近代

战争。于是“民族国家”这个在中世纪社会中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治组织实体,

开始逐渐成长起来。一般观点认为,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初步形成于15. 16世纪

的中世纪晚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国家。3美国独立

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后,民族国家形态开始在欧洲传播开来。19世纪中叶德意

志与意大利民族国家的出现,则将民族国家推向了历史颠峰。进入20世纪以

后,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一大批亚非拉地区原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实

现了民族解放,建立了自己的民族主权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国家作为

一种政治组织己经席卷全球,日益成为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国家形式,并构成

了国内政治与法律和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主体。4

然而到底什么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应具有怎样的内涵与特征?长期以来

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争论的问题。一些西方政治思想家曾首先从民族结构

的角度去认识和界定民族国家,认为民族国家是最好的国家形式,欧洲每一个

文明民族都有自决的权利,都应当通过独立、合作与统一等途径,实现民族独

立与统一,并据此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主权国家,即民族国家。

黑格尔关于民族国家的政治哲学就是最具典型性的代表。在他看来,民族国家是政治实体的最高形式,是民族精神的政治外壳,是民族意志和命运的物质体现。他把自由理解为民族自决权的品格在个人身上的反映,认为真正的自由只有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才能实现。5当代美国学者多伊奇亦曾表述过类似观点,在界定“民族”一词的含义时,他认为,“民族”和“国家”的含义日益趋同,以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他甚至明确地将“民族”的定义,概括为“建立起了属于自己国家的一群居民”。6显然,在多伊奇看来,民族国家首先应该是以民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治集合体。然而,就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实践来看,近代以来所建立的民族国家,特别是当代国际社会中存在的国家政治实体,很少纯粹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有缘于此,一些从民族结构角度上界定民族国家的学者遂得出结论,认为世界上的民族国家在现实的国家政治实践中几乎是不存在的,或者更具体地说,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构想而并不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7

显然,单纯从民族结构特征的角度去界定和说明民族国家的特质内涵,无

法从理论上令人信服地回答民族国家到底是主观想象的,还是现实存在的国家

组织形式,或者说是普遍的国家组织形式,还是个案特例。于是一些学者试图

从民族语言文化统一性的角度去认识民族国家。部分当代美国学者认为,公民

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对国家的历史情感认同和政治合作意愿,是民族国家赖以存

在的现实基础,而共同的经验传统和语言文化等,则是民族国家获得不断支持

的关键因素,而且以往的历史实践也已充分证明,民族主义是巩固公民对国家

忠诚的最有效工具。8科恩即认为,民族国家是以公民至高无上的世俗忠诚为基

础的,这种思想状态能够使公民的个体意识同国家集团利益实现高度统一。9以

美国政治学家蒂维为代表的部分学者亦认为,民族国家是“具有相同的文化和

语言、由其同胞中的一些人治理并为本民族利益服务的、同质的人们的主权单

位。”’“上述基本观点在民族学家布劳特那里得到了有力回应:在大多数情况

下,把不同的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因素,是共同的历史以及对未来的共同愿望或

对共同命运的信念,也只有从这样的角度,才能解释比利时、瑞士和加拿大都

是民族国家。”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角度,

揭示了民族国家的内涵。马、恩强调,民族国家的兴起是与资本主义彻底战胜

封建主义的时代相联系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

的分散状态,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即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建

立。于是“各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个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

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己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

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了。”12列宁亦曾指出,在资

本主义彻底战胜封建主义的时代,最深刻的经济因素,推动着人们去建立最能

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民族国家,“为了使商品生产获得完全胜利,资产阶

级必须夺得国内市场,必须使操同一种语言的人所居住的地域用国家形式统一

起来”,而语言的统一是保证贸易周转能够适应现代资本主义自由发展的最重

要条件之一,是使市场同一切大大小小的业主、卖主和买主密切联系起来的条

件之一,因此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的通例和常态。13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依

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了民族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正常的和普遍的

国家形式,揭示了民族国家产生的深刻经济根源。

综上所述,围绕民族国家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近代以来各种理论流派的

思想家,都曾从不同的侧面、角度和以不同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去加以认识和描述,从而使我们对民族国家这一政治概念的本质与内涵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

理解和认识。概括而言,民族国家就是建立在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基础上、

具有统一的民族利益以及统一的民族语言文化、由本国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

上代表全体公民意志的主权国家。具体来讲,它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是国家领土与主权的独立与统一。民族国家的独立与统一,意指“一

国最高权威的特定方面,即它对任何其他国家的权威的排斥。”14具体地说,

就是在对外关系上有权按照自身意志,独立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部势力的控

制和干涉,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它是保障民族国家能够自由发展自

身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首要前提。民族国家的独立与统一,首先表现为民

族语言文化和地域疆界的完整与统一。这种完整与统一,能够使民族国家克服

由于文化和疆域的分裂而造成的对自身综合实力的分散削弱;能够使民族国家

把全民族的力量高度凝聚在一起,为统一的民族市场和强大的民族经济的培

植,更为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开辟广阔的现实道路。近代民族国家领土与主

权的独立和统一,其根本动力在于中世纪晚期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力量的不断崛起,使原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地方性经济活动,逐渐实现向全民族紧密统一的经济联系的质的飞跃;使传统的多元政治系统,日益实现向一元政治系统的过渡;使对血缘群体或地方性共同体的忠诚,最终转向对统一的民族情感意识的忠诚。’5

其次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体制。经济和社会的集中必然要求政治的集中。中央集权,即意味着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决策机构,最高的中央权力在各个地方都具有权威性。这样,中央政府通过垄断一切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暴力和最高决策权,使自身不仅在法理上而且在社会动员能力上,保证了民族国家享有的对外主权不受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对内主权不受地方的、宗教的、部落的、种姓的以及其它权力中心的影响,进而确保民族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独立与统一,并使民族国家真正成为民族利益、意志和尊严的体现者、推动者和维护者。’“纵观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央集权确立和巩固的过程,就是民族整体利益不断战胜“一切古老的、中世纪的、等级的、狭隘地方性的、小民族的、宗教信仰的以及其他的隔阂”17的过程,其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政治强制。就中世纪晚期以来西欧社会历史发展来看,如果说资本主义为民族国家发展奠定了必要经济物质基础,那么专制王权则在权力与秩序层面上为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在此特定历史阶段,王权“代表着秩序,代表着正在形成中的民族而与分裂或叛乱的各附庸国的对抗”。’“没有王权的政治集中,就不可能消灭领地分封制度,就不能剥夺封建割据贵族的各种权力,最终也就没有全国范围内的决策统一。

第三是实行主权在民的原则。主权在民原则是近代民族国家确立和发展的

理论基石,亦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本统治原则。就其实质而言,它更多地意味着一种民主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法治的政治秩序,即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公民代议机构,享受国家主权并构成国家权力的本原;二是公民对国家公共事务的影响和参与。这一原则作用于政治实践过程,首先表现为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制度化就是国家权力交接和行使的手段、方式与程序等,具有全体公民认可的价值内容和不因人事更迭变易而遭受影响冲击的机制稳定性;法律化就是民族国家的统治阶级必须赋予自己的利益和意志以法律的形式,任何个人、政治集团或机构都必须在公民代议机构允许的法律范围内行动。没有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就会失去代表民族整体利益的政治外观和全体公民认可的合法性。’9 同时,主权在民原则也使国家官僚科层制度与机构,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体现和调整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职能和作用。社会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及其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渗透,使国家的职能空前扩大,“想要利用并合理地应用社会资源,以获得更大的控制、效率和产量”,必须借助于广泛建立的、日益朝着高度专业化和各部门有机协调方向发展的官僚科层制度与机构。20 第四是统一民族经济市场的发展。统一民族经济市场的发展孕育是民族国家的最本质特征,是其他一切特征形成与发展的本原推动力。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则为近代民族国家统一经济市场的形成,奠定了现实物质基础,由于新兴资产阶级为不断扩大自身权益,迫切需要统一的关税制度、统一的度量衡和统一的交通信息系统等,因此“在年轻的资产阶级看来,市场是基础问题。它的目的是销售自己的商品,战胜和自己竞争的异族资本阶级。因此,它力求保证自己有‘自己的’‘本民族的’市场。市场是资产阶级学习民族主义的第一个学

校。”2,通过统一民族经济市场发展起来的巨大而有效的商品与服务交换网,把相关地区直接带进了有机的功能关系体系中,从而逐渐造成了在民族国家管辖范围内的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相对集中,复杂的劳动分工和经济分工,由此产生的必然后果就是政治的集中以及本国居民的各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于是民族国家的统一和不可分割,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人都置身于这样一个受国家政权直接或间接干预的交换网中,因此个人与国家、地方与中央的关系,就不再是单纯的政治关系了,公民与民族国家共命运的认同意识空前加强了。22

第五是民族语言文化的统一性。民族国家不仅仅是拥有一定领土和居民人口的政治实体,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具有同一历史文化内涵、稳定统一的人类共同体。民族语言文化的统一性,是指民族国家的全体公民被一种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纽带联接成一个统一的集合体。一般而言,民族统一共同体形成以前的传统文化大都是纷繁歧异的,都是地区的、宗教的、行业的、各种血缘共同体或族类共同体文化的混合物,而在近代化发展过程中,民族国家通过一定的法律手段和一系列文化发展措施,逐步克服和消除了文化上的异质成份,培植和发展起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社会文化(如宗教信仰、风尚习俗和生活方式等) 和共同的政治法律文化(如民族共同体观念、民主法制观念和契约权利观念等)。23统一的民族语言文化的产生,大都经历了一个借鉴吸收的过程。在克服和消除传统文化中异质性成份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不是被简单地废除和抛弃,而是经过历史扬弃被吸纳到了新的统一民族文化中。统一的民族文化还来自于民族国家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各种交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市场的形成,使“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富。”24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现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 59%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为1.04亿,只占全国人口的8.41 %。因为这55个民族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也可以表述为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一方面,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区。 我国各民族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移民、屯田、屯军,汉族人民不断向边疆迁徙。 第二,由于战争、起义失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少数民族四处迁徙、或者是汉族起义失败后逃入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二、我国长期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形态 我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延绵不断,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今天,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长期保持统一且未被分裂,文化传统古老且未能割断的国度,在世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语言文字既是人类文明、文化的载体,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协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对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华民族先进文化,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促进人际和谐相处等方面都具有积极和重要意义。 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喜爱之情。中华经典诗文随着普通话,通过电视荧屏传入了千家万户,让选手和观众在展示与观摩的过程中都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的浸润和熏陶。 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的有力举措,是宣传和贯彻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社会知晓度的有益尝试。 1.看到你的名字,就想起你圆圆的胖乎乎的笑脸,你活泼可爱,总是那么开朗,你爱劳动,每次饭后总是主动帮老师打扫教室、走廊,老师好喜欢你啊!如果你能在课堂上守纪律,老师就更喜欢你了! 2.你给老师的印象就是不爱说话,上课时坐得端端正正的,也爱写作业,可能是你没讲究学习方法的缘故吧,你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老师都为你着急了。今后你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那样成绩会有所提高的! 3.这期从北京来了一个会说普通话的你,好大方的你呀,上课时能大胆的回答问题,作业字迹工整,也许开始不适应这里的教学,你的成绩不是你妈妈期望的那样,后来你的进步令老师和你的家长非常满意,期中还得了奖状,继续努力吧,更上一层楼! 4.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头脑灵活,老师交代的事你能认真完成。可是后半期的你的表现有点令老师有点失望,你的成绩很好,老师让你当组长,是想让你起带头作用的,可是你上课有点贪玩,一个橡皮擦,一支铅笔都是你的玩具,老师希望你以后好好的表现,要有带头雁的样子! 5.一个文静守纪律的好女孩,说实话,刚接触你时,你给老师的印象不是很深刻,自从那两个女同学欺负你后,老师狠狠地批评了她们,你的胆子就变大了,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好响亮,尤其是成绩,那真是不错,所以评你为三好学生,你是当之无愧的,继续努力吧,好孩子! 6.你呀,上半期的表现真的是令老师头疼,自己不写作业,要补习班的老师写,要同学写,小小年纪还欺负别人,通过和你家长的交流,你变了,看到你的改变,老师好高兴啊!后半期,你基本上能独立完成作业,上课听讲也认真了,虽然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是进步也不小呢,老师在这里表扬你了!望你持之以恒,争取更大的进步! 7.你默默无闻的做着你爱做的一切,比如早晨来后带领同学们学习,打扫卫生,上课时你坐的端端正正的,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你像一枝静静开放的鲜花,把自己开得灿烂,把芳香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各民族团结与平等的民族政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除了极“左”思潮危害,巩固并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运用与创新,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归纳出我国当代民族关系的内涵,提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的要求,强调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局面。也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坚持、发展与创新。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是我国各民族大团结,民族地区大发展,民族工作成就辉煌的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在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这个当代中国民族工作最主要的、最基本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出了新发展、新贡献。科学地阐明了当代民族问题的内涵。 一、理论背景 在国家初创时期,新中国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破旧立新,确立了民族关系平等与团结的基本准则。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担负拨乱反正与开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局面,确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性质,并探索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道路,邓小平提出的富民政策与两个大局思想(,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二十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 ,就是为了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面临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东西部差距也明显拉大,这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准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与充实新时期民族关系的内涵,江泽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共同发展与共同繁荣的目标。 作为党和国家的最主要领导人,江泽民在审视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以及当今 我国民族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后,创新性地指出:民族问题包括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两方面的主要内 容;我国民族关系的内涵应该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 核心问题。江泽民的民族关系理论,有效地指导了我国的民族工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 在实践中的创新。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当代民族问题的内涵作出了准确的归纳,把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作为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并辩证地指出,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互为因果,良好的民族关系是民族得以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民族发展繁荣又是形成团结和睦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江泽民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宏观战略性的思考,认为加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必经道路,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

演讲稿_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演讲稿_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演讲稿_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历代英雄们牺牲宝贵的生命谱写的。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英雄的存在、这个民族的文化就将无法继续,这个民族就将处于无方向可行的迷茫状态。只有发扬英雄精神、尊敬英雄精神、崇拜英雄精神、才能使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永世不衰,才能不辜负英雄们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独立、牺牲自己换取后世幸福的价值意义。 英雄是民族之魂!国家之魂!人民之魂! 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的脊梁;语文课中讲到黄继光、邱少云、王成等抗美援朝烈士光荣事迹,思想品德课上讲到越战英雄张大权烈士的光荣事迹。今天的幸福是许多他们这样的英雄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英雄也是生命,在他活着的时代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是他们付出宝贵的生命才有今天的和平幸福,也就是说和平是无数英雄烈士在战争中打出来的,没有英雄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和平。我们应该尊敬英雄、爱戴

英雄、祭奠英雄、崇拜英雄、学习英雄才能突出活在人世间的意义。 当然,英雄不仅仅是战争中的英雄,还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英雄,如在抗洪救灾中牺牲的武警战士、地震救援中牺牲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所以对英雄我们应该尊敬、崇拜,因为英雄是无私忘我、不惧艰险、为人民的利益敢于牺牲自己而英勇奋斗,有凌云之志、肩扛正义、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对整个民族和国家有特别贡献的人。 以此、尊敬英雄、崇拜英雄、祭奠英雄、树立英雄、学习英雄、当个英雄应该在社会中大力发扬英雄精神,以实际行动的所作所为成长为新时代新青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英雄舍弃个人小家,换来我们幸福的大家,大家心手相连,齐心协力才换来我们和谐富饶的国家!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民族大团结的国家。各个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我出生在少数民族,是个回族孩子,从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伊斯兰教的民俗古尔邦节的喜庆气氛。 古尔邦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割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为有此渊源,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有的还宰牛、骆驼等。 我的家乡是回族聚集区,古尔邦节也不例外,每逢这个节日,总会热闹上几天,男人们在外面准备要宰杀的牛、羊,女人们则在家准备制作油香和各种精美可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点心,为节日期间里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来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这盛大的节日也可是主妇们的厨艺与持家的大竞赛了,家家都拿出自己的拿手菜,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要一分高下。……节日当天的下午是分外热闹的,家家户户都互相赠送牛肉、油香,等民族小吃。在街上奔走的人大都带着礼品,遇到相识的人,即刻发送礼品,传递自己美好的祝愿。我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幸福,这交换的并不是一份礼品,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民族情谊。在古尔邦节,我们家乡还会邀请到了高跷会表演、戏曲曲艺表演,还会有人组织踢毽子、抖空竹、摔跤等比赛。各种各样的民间活动,把民间的艺术带带到我们身边,把我们的节日烘托的更加热烈。在主要街道上还引进了多地的伊斯兰小吃,十分丰富、十分美味。古尔邦节要持续三四天,汉族同胞和我们少数民族同胞共同欢度这美好的节日, 它如同我们国家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它是我们回族同胞最隆重的节日,我们非常重视它!

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Dear Sir or Madam, My name is Zhang Wei, a student at Peking University pursuing a degree in _______. I am currently in my senior year, and I am planning to apply to (name of university).I am a Chinese student who wishes to apply for admission into your prestigious university. My plan is to start my course next term,and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would be kind enough to provide me with certain essential information. could answer a few of my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admissions process and any available financial support. First, what qualifications do I need to follow a course of study at your university? I have already a bachelor's degree from Peking University, but I wonder if there are any further academic requirements. Second, how much are is the tuition fee s? Although I intend to be self-supporting, I would be interested to hear if there a A re there any scholarship s availabl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 hird, what is in the situation regarding accommodation s? I look forward to your reply, and to attending your esteemed institution. Sincerely, Zhang Wei 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是每个家庭和个人生活幸福的坚实依托,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个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发展为国家,国家发展亦靠人民,二者本就一脉相承。正因如此,古往今来无数中华儿女不断探索奋斗,不畏苦难艰辛,担当起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 历史证明,广大青年学子的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培养自身知识文化水平,掌握科学基本理论和技能,让知识通过实践作用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可是整体素质似乎还未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目睹了周围很多不和谐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频频旷课,彻夜通宵游戏不知疲倦;有的同学肆意挥霍父母辛苦赚得的钱大兴攀比之风等等,这些现象愈演愈烈,当然,更多的同学还是积极投身学业,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努力充实着自己。可以说,大学是堕落者的温床,也是奋斗者的天堂。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新形势下我们又该如何为我们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呢? 我认为,首先要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爱国首先是一种动力,让国家发展强大的动力。只有每个人心向国家,进而国家使发展强大,才能在现今复杂的世界关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有话语权。而且爱国是一种凝聚力。比如美国人是看似很随便的民族,但在自己国家受到打击的时候却出奇的团结一致,珍珠港也是,九一一也是。这就是爱国的精神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反观伊拉克阿富汗这样的松散国家,每个部族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忘记了的国家形象,导致领土被无端侵占多年还无动于衷。爱国也是一种牺牲。只有当拥有爱国心的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敢于站出来,甚至敢于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个国家才会有觉醒向前的动力。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 一、课时重难点: 【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大一统思想 【难点】内容特点影响背景 二、授课过程: 【阶段综述】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政治上大一统政治体制在全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得到巩固;官僚体制逐渐代替贵族体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汉朝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交流;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 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 思想上由“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经过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科技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知识整合】 1、秦朝: (1)统一: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①统一的原因: A、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B、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C、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E、秦国“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灵活有效。 ②统一: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 ③扩疆:匈奴、岭南、 ④疆域:东到大海,西到,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⑤意义: (2)建立皇权至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含义:包括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组织形式)两个概念。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A、中央:皇帝制;其特征、本质 B、建立中央官制----(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职责;九卿中除奉常、廷尉、治粟 内史外,均为皇帝私家服务的,这反映了古代官制特征--- 事务与皇家事务混合一起,,家天下色彩浓厚。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 C、地方:全面推行,建立地方行政体制- ①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朝建立完备的郡县制度,后世沿用,不断 修正,元朝行省制度是对这一制度的大变革。 ②原因: A.经济:小农经济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保护和协调。 B.政治: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长期战乱,辽阔疆域下需要中央集权才能维护统一管理。 C.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 D.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③内容: A.核心特征:皇帝直接任免郡县长官(人事任免权)。 B.机构状况: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是直属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等 官制,分掌行政、兵事、监察。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与县同级别地方行政机构 称为‘县级以下有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 叫。 ④影响: A.郡县制的设置形成了中央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不得; B.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要标志。 C.郡县制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与分封制比较,是历史的巨大进步。(3)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响。 (4)选官: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5)秦始皇的评价: 秦始皇勤于政务,富于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他高瞻远瞩、雄才大略,为实现理想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坚韧与执著。但在他的性格与举止中也有刚愎、偏执、暴虐的一面。他从事的征战和兴建的工程多数具有深远的进步意义,但却征调太急,赋税过重,刑法严酷,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苦难。他相信人终有一死,却又耗费巨资寻药求仙。这都是他性格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中国是一个滔滔大国,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之多的国家,这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正是有这个伟大的民族,我们中国才屹立在世界之巅。 纵观整个中国,能够把五十六民族融合为一个大家族,实为不易。这其中的关键是我国拥有一条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条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国家》这首脍炙人口的歌中的歌词写道:“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我们可以从这句歌词中看到:一只手有五只手指,五只手指却可以撑起一个家,这五只手指都处于同一地位中,并没有什么优劣。同样地,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一个华夏民族,在这个民族里,每个炎黄子孙都胸怀祖国。他们用他们的劳动为他人、为国家、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创造了不可估量的财富。正是由于每一位华夏民族的成员,才撑起中国这个大家庭的。 我们这五十六个民族,不论贫富贵贱,都是平等的,并没有什么优劣之分。或许有人会说五十六个民族中,汉族人口占了大多数,而其他五十五个民族都只是少数民族,这样在各个方面对少数民族就不公平了,但我们不妨仔细思考一下,汉族人数再多也不过是一个民族,而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他们的人数再少,他们中的每一个却也代表一个民族,大体上并没有什么差异。在政策方面,国家给了少数民族许多优惠的政策。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他们优惠的生育政策;在中高考中,对他们子女政策的优惠。这些优惠的政策无不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关爱每一个同胞民族。这足以说明我们国家并没有轻看少数民族,反而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是民族平等这个观念融入每个人的心。所以,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各方面都平等的民族。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杨雪冬 现代国家(modern state)或者说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政治组织单位(吉尔平,1994),而现代国家的构建则是一个不断寻求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性历史进程。这种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单个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诸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上(宁骚,1995)。因此,国家构建可以作为检视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视角和基点。 一国家构建、民族构建和民族国家构建 20世纪晚期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科学作品的大量译介,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民族构建(nation-building)和民族国家构建(nation-state-building)三个概念也开始被国内学界较频繁地使用。尽管如此,对于三者的界定、相互间的关系(定义上和历史时段上)以及适用范围,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看法。比如,对于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的译法就有多种。比较流行的有“国家政权建设”、“国家建设”或者“国家形成”。实际上,这种混乱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即使在创造这些概念的西方社会科学界,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民族国家有多个表述形式(nation-state, national state,nation state)就说明了这点。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所反映的历史情境与这些概念使用者的非西方认识情境的不对称。具体而言,一方面,与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概念一样,这三个概念也是从西方经验中归纳出来的,虽然在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后得到了理论上的抽象,具有了相对的普适性,但不可避免地带着某种地域历史性。另一方面,在中国的认识背景下,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国家”起码充当了英语中的三个词:作为地理概念的country;作为政治概念的state;作为民族/文化概念的nation。作为研究者很难在语言表述上把作为分析概念的“国家”与作为日常生活概念的“国家”区分开来。这直接导致了研究表述中的困境。 除语言表述的独特性外,“国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当代政治文化中还被赋予了强烈的本土性的解释。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国”与“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政治人的生长逻辑,也是“国”的家庭化或家族化的典型写照。虽然与西方传统类似,传统文化在序列上把“国”置于“家”之上,但是并没有把二者作为“公域”和“私域”区别开来(亚里斯多德,1965),而是把两者重叠在一起,淡化了国家的制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源可追溯到史前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源可追溯到史前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曾在《论中国文明起源》中精辟地指出:“谈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第一步是决定‘文明’该如何界说,下一步便要决定什么是‘中国’文明。”提示我们在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中,不能只执着于什么是文明,也应关注什么是“中国”——这既包括关注中国文明之所以为“中国”文明的特色,也包括关注最早的可以称作“中国”的实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在中国文明探源研究中,应回答下面一系列关于“最初的中国”的问题: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共识最初是依据古史记载的五帝系统推算出来的,这些记载是后代的臆造还是有确实的根据?距今五千年之前是否初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可以以“中国”命名的文明? ⒈与生俱来的使命 中国现代考古学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对上述问题的探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黄帝是中华民族共祖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依据古史记载推算,黄帝时代距今约5000年,因此出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提法,并成为民国的有力文化依托。但正当此时,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提出“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的论断,传统古史系统面临严重威胁。众望所归,“科学地”重建古史成为中国考古学与生俱来的使命。 在当时的古史研究界,虽然古史辨派的“疑古”之风正盛,但新史学派精英们也开始吹起了强劲的“释古”之风,变单纯地破坏古史为以新资料、新视角释读古史。王国维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蒙文通提出中国上古存在炎族、黄族和泰族“三系”;傅斯年提出了夷、夏二分说,等等。 以李济等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考古学家在以考古学重建古史时,也是以“释古”为出发点、以古史记载为蓝图的。因为他们同样坚信:“中国古史的构成,是一个极复杂的问题。上古的传说并不能算一篇完全的谎账。那些传说的价值,是不能遽然估定的。只有多找新资料,一步一步地分析他们构成的分子,然后再分别去取,积久了,我们自然会有一部较靠得住的中国上古史可写。”(李济:《城子崖发掘报告·序》) 在得到由中国考古学家独立主持第一个田野项目的机会后,李济马上选择了晋南地区,因为那里正是文献记载的尧、舜和夏的活动中心。1949年以前,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以黄河下游为中心的龙山文化是仅有的两个被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因为傅斯年的重要影响力,考古学家接受了他提出的“夷夏东西”框架,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提炼出彩陶和黑陶两大内容宽泛的文化特征,将各地区主要的史前考古发现都纳入到这两大文化系统中,并以东西二元对立解释二者的关系。 上述开创性的工作对关于“最初中国”的问题做出了初步解答,认定古史记载是以史前文化的发展和互动为素材的,中国的根源可以上溯到史前时代。这为后来的古史重建奠定了基础。 ⒉从“中原中心”到“多元一体”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各地考古发现剧增。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已超过六七千处,文化类型的分析及其相互关系的探索日益深入。新的资料表明,仰韶文化早于龙山文化,二者并非

从民族-国家到天下观

从民族-国家到天下观——什么是天下观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陈赟(1973-),安徽怀远人,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大哲学系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 似乎从列文森开始,中国的近代的起源就被放置在从天下到民族-国家的转变这一结构范畴中来理解。毫无疑问,这一叙述有其深刻、合理的一面。但同时也应看到,大同的思想、世界主义的观念、人类历史规律的意识、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验等等,似乎都在显示着如下的现象,也即,天下观在以某种变易的方式参与着民族-国家的建设,而这恰恰是深刻地影响了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实体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元素。这提醒我们,中国的“古今之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立体过程,那种线性的演化史观以及替代性的逻辑,很难穷尽它的内涵。但在学术界,列文森的“故事”依然在重演,这不禁让人感叹。在我看来,当我们以列文森的上述方式展开思考时,天下观的古代留给我们的就只能是发端于主观情结的扼腕感叹,或者是一种坚定的拒绝,而不可能是什么珍贵的精神遗产。——而我们的历史叙述本身恰恰在不断地强化这一态度,而正是这种不断被强化的态度,参与着、也可能是主导着古今转变的经验意识的生产与建构。我要追问的是,天下观中难道真的没有值得我们重视、反思的遗产吗?必须看到,从天下观到民族-国家的转变的叙述,从一开始就是在民族-国家的观念视野中展开的,也就是说,这一叙述是从国家制度秩序与国际秩序的视角入手的。从这一出发点抵达的天下观,已经是通过简化的方式而生产的发生于现代的天下观。我认为,天下观不能归结为建构国际关系秩序的一种模式,甚至是政治外交原则,也就是由大小九州的空间性地理想象以及王畿-五服-朝贡-册封-宗藩的制度安排等所构建的“天下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一种不以今天意义上的国家(国际)为指向,而是以具体的生命为指向的文化政治原则。在古典思想中,政与治不同,这一区分意味着在政道与治道之间确立一个分界,通过这个分界,限定了政权与治权的界限。政道以各正性命为其核心原理,政道的可能性就是人性的可能性,而人性的可能性在不同个人以及个人的不同的当下都是有差异的,唯一性的。因而,这种可能性只有具体的个人在每一个当下,根据具体的情境,用自己的方式加以开启。只要不能展开人性的可能性,那么,关于政道的论述就还没有抵达政的本身,那个被命名为“政”的事业就还没有开始。政权在民而不在君,它就是具体的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开采的人性的可能性。治权在君,但由政府承担的“治”不过是具体生命之各正性命过程的引导而已,所以,它的本质只能被规定为无为之为。而以此种政-治观念为核心的天下观,其实有一个至为重要但在现代已经被完全忽视的维度,那就是,它是以具体的生命为中心指向的。这样就不难理解:天下非一人之天下,非国家之天下,非政府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于是,真正应该被追问的是,从具体的个人生命中抵达的天下观,究竟意味着什么?天下作为一个境域,对应着地上,因而,所谓天下其实也就是一个上下通达的区域,这个区域开启了天地的“之间”地带,在这个意义上,天下也就是“天地之间”。才说“天地之间”,已经不再是一个离人而自存的“自在”世界,因为“之间”这个维度只有在人那里才得以敞开。“天地之化,生生不穷,特以气机阖辟,有通有塞。”1人正是在天地之间的相互贯通中敞开自己的存在,其当下之视听言动、行为举止等等,便是在某种“气机”当中打开这一“之间”的维度。因而,在“天地之间”发生的何一个行动,都不仅仅是其自身,而是把彼此不相与、不相知、不相通的“事-物”沟通起来,从而开通“天下”这个境域总体的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被命名为“天地之间”的境域总体同时也被表述为“两间”,所谓“两间”,也就是“两者之间”,通过人的活动而打开的那个“之间”的维度贯穿着天地之间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它们因而得以相与、相通,这意味着在天地之间的任何存在者之间都有一种重重缘发的、相互指引的关系,正是这种相互指引的连续性整体将“天下”或“天地之间”保持在“境域”而不是空间的特性中。 因而,从个人的具体存在而开启的天下观,意味着在其每一个当下的活动承担“天下”,开启天地之间的总体性境域的可能性。换言之,一种在当下发生的天下的责任意识,正是从个人生命抵达的天下观的真正内涵。“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2只有将过去、未来以及整个世界都接纳到当下的行动之中,并且据此来打开当下的行动时,行动者由此而被带到“未来的当前”,行动本身才具有推陈致新、开端创始的意义,——这种在“未来的当前”的创始致新恰恰是“责任”的最为原始的意义。正是在这种语境中,当下既可以是我们的世界发生、开始的时刻,也即天地之间的“之间”维度得以开通的时刻;同样,它也可是天地终结完成的时刻,也即上述“之间”维度闭合的时刻。换言之,世界之开端创始及其终结完成,维系于个人当下的行为之中,并由此行为来推动。所以,只有那种在当下的行为中承担着整个世界的发生与终结的“责任”意识以及由这种博厚而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 很早以前,我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对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是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主要内容。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至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各民族迅速发展,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形成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进一步巩固。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现有56个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1. 59% 。其余55个民族的人口为1.04亿,只占全国人口的8.41 %。因为这55个民族所占的比例小,人口少,所以,习惯上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56个民族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局面。也可以表述为各民族“大分散、小集中”。 少数民族分布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一方面,各民族都有大小不同的聚居区。 我国各民族的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局面,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第一、由于历代封建王朝的移民、屯田、屯军,汉族人民不断向边疆迁徙。 第二,由于战争、起义失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少数民族四处迁徙、或者是汉族起义失败后逃入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原因,形成各民族交错杂居的局面。 二、我国长期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形态 我国自秦汉以后就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此延绵不断,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直到今天,国家统一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像中国这样一个国土长期保持统一且未被分裂,文化传统古老且未能割断的国度,在世界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地始终保持着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国家形态,客观地说是与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中华民族强大的内聚力亦即“共同性”的不断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的。 1.独特的地理环境 我们伟大祖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端,她的东面是浩瀚无边的太平洋,长达近两万公里的海岸线,对于古代农耕民族而言是根本无法逾越的巨大障碍。西面有高耸云端的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等高原屏障。西南方向则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众多山脉纵横其间,喜马拉雅山如同一扇巨墙,成为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的自然分界。北面是著名的蒙古高原,那里多是戈壁沙漠,所谓“平沙万里无人烟”,环境异常恶劣。中华民族生存的这片地域,亦即一面邻海,三面为陆上高 山或戈壁阻隔的地理状态,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性的半封闭的地理“单元”。基此,

文化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

国家形象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直接。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建设,谋求增强自身思想文化影响力。比如,美国小布什政府先后成立“公共关系办公室”、“全球交流办公室”,奥巴马政府提出运用“巧实力”重塑美国形象;俄罗斯总统办公厅成立专门负责改善俄国家形象的委员会;韩国设立国家形象委员会。种种情况说明,加强对外宣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良好国家形象,对于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使我国在复杂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中争取主动,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目标,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要意义。 “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最先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已不仅表现在经济、技术、信息和军事等方面,而且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在文化方面。发达国家的综合实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文化产业。据一些统计资料显示,在美国,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占社会总产值的30%以上,每年达到近9000亿美元。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占据了40%的国际市场份额,仅美国巨片《泰坦尼克号》的发行收入即达20亿美元;英国文化产业年产值近60亿英镑,平均发展速度是经济增长的2倍;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已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加拿大文化产业的产值也超过了诸如农业、通讯及信息技术等行业,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发达的文化产业,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文化扩张,以异常丰富的、无孔不入的和多层次的文化产品渗透到发展中国家,吸引消费者。不管是以学术为代表的思想文化,以艺术为

全球化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

全球化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 摘要:全球化是指它的超地域性,也就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与特定领土框架的连接变得越来越松散的趋势。领土距离的日趋有限和疆界意义的日益淡化,从根本上冲击着作为政治共同体的国家的传统职能及其价值,国家本身及其作用必然要有一个历史性的调整和转变过程,但国家不会失去对其领土范畴内的社会进行管理的合法性。全球化松懈了空间与文化的关系,对民族文化(尤其是非西方的文化) 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全球化越加强,民族性也就可能会越高涨。在此背景下,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将出现杂交化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全球化;领土疆界;国家;民族文化 以超越领土框架为标志的全球化,突出了与“边界”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国家司法权、经济活动、民族与国家的认同和政治经济治理等。目前,全球化进程已非常明显地冲击着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以及传统的管理模式。其中,地域性最强的国家与民族文化处于全球化影响和冲击的前沿地带。 准确地理解全球化与人类社会几百年来不断呈水平式国际化发展的历史相比,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向垂直式纵深方向发展的进程,其深刻之处在于它所包涵的民族间、国家间、社会间和文化间的渗透性和全面的高强度的相互依存性。我们可以从对全球化的社会学和经济分析中准确地理解它的深刻性。任何事情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印记,对空间的组织和利用,既界定了时代特征和社会关系,也为取得权力提供了关键的条件,如资本在世界范围的空间内自由流动,使得资本的所

有者拥有了决定性的优势,而工人由于流动性受限制则获利甚少。同样,时间也代表着价值和权力的源泉,投资的获益时间对投资者和引资者的利益与政策均有着很大的影响。这里,起作用的问题是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今天,技术的进步“无疑 大大地压缩了时间- 空间的方程式” ,即缩短了穿过同一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尽管受到难以逾越的空间距离的制约,但时间已不再是决定性的障碍,而非物质交流则基本上不存在空间与时间的分离问题。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与结合,创造出了一个缩小了和高度流动了的世界,不论身居何处,不论属于何种地域性约束的共同体,人们都已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内了解到各种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其发展进程,同步地产生相互间的作用与影响,也可以建立起密切的和深刻的社会关系,甚至组成共同体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逐步地具有了全球治理委员会所提出的“天涯若比邻”的感受,提高了“全球意识”,从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谈论全球命运,关注全球事务与个人间的互动关系。因此,罗伯特森指出,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全球意识和全球文化的显现,就是认识到我们都参与到了全球网络的互动之中, “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现象,由它推动着跨国界的经济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强化程 度” 。 全球化的经济属于一种生产、交换和消费逐渐与距离和疆界的地理范畴相脱离的新型世界经济。第一,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标准化。跨国公司随着经济自由化和技术的进步而在全球范围内灵活地组织生产被认作是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和标志,但更为重要的是应看到跨国公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1、形成和初步发展:公元前221年,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建立,汉朝初步发展。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移民戍边、修筑长城、统一东南地区、修筑灵渠。汉朝“大一统”:政治上,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对外关系上,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2、繁荣: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空前发展时期。隋朝:政治上,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完成全国统一;创立科举制,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政治上,出现繁盛局面;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设立机构(安西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边疆地区、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接受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3、新发展:元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了新发展。政治上,元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全国的管辖(加强对台湾、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我国正式行政区划)、疆域空前;民族关系上,民族迁徙、形成新的民族—回族。4、巩固: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明清: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疆域空前;对外关系上,由开放(郑和下西洋)走向闭关(闭关锁国政策)、反抗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民族关系上,加强对边境及少数民族地区管辖(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新疆: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驻军;土尔扈特部回归)。民族融合的高潮: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促进了民族融合,出现民族融合高潮。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年以来,五胡内迁,与汉族杂居,北方黄河流域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

民族和国家有什么不同

民族和国家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民族主义,它的起源是什么? 描述国家构建的危机。 什么是虚弱国家和失败国家? 社会主义和政府统制有什么不同? 美国人对政府角色的看法被广泛接受吗? 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政府的六种类型是什么? 达尔的影响力术语有哪些?为什么其中有的比其他的更好些? 国家能够或者应当使它的社会现代化吗? 什么是象征性政治?民族民族:拥有自我历史意识的人口。(nation)与国家国家:民族的政府结构。(state)孰先孰后?民族是个具有自我意识、凝聚力、共同的态度和观念,并经常(但并非总是)有一种共同的语言的人群。国家是一种政府结构,通常是独立自主的并有足够的权力来厉行它的法令。[请注意我们是在原初意义上使用state一词,这和说美国有50个州(state)不是同一个词意。]很多人会争论说民族一定是在国家之前就发展起来了。国家毕竟是人为创造的,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去匆匆,不断变换着形式。民族无疑是个基础性的因素:具有宗族情感的人群肯定要比政府结构来得早。第3章民族、国家和政府政治科学(第九版)历史研究却拒绝这种常识性观点。在很多情况下,是国家政府结构创造出了围绕着它的民族。例如,南非的祖鲁族并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人为创造的民族,不到两个世纪以前,一个强大而残暴的武士谢卡(Shaka)把许多部族和部落聚在一块使之成为一个民族。今天,人们认为自己是祖鲁族只是因为谢卡通过占领把他们集结在一起,强迫他们说他的语言并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战士。法兰西经常会让人感觉是一个天然的民族,一个有着共同历史、语言和文化的整齐的六边形(指版图形状)。但如今的法国还包括几个语言和历史完全不同的地区大都是几个世纪以来通过武力得来的。巴黎通过教育、语言和中央集权的政府来灌输一种法兰西意识。法兰西民族是其国家出于便利而发展创造出来的。所有民族中人为色彩最浓的当数美国,它是由一群来自13个不同殖民地的人在费城集会期间经过精心策划联结起来的。在融合同化千千万万个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移民的同时,美利坚合众国历经多年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开国文献中明确表达的理想的基础上的。民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是由品性各异的能工巧匠们创造出来的。对许多国家来说,创造的进程还远未完成。西班牙国家与西班牙民族并不相称。托雷多国王和马德里试图照搬法国中央集权的办法,但这些卡斯蒂利亚人永远也无法把一个统一的西班牙意识强加给加那利人、巴斯克人、加里西亚人、安达卢西亚人和纳瓦雷斯人。地区主义地区主义:有时在一国地区人口中出现的不同的意识。一直困扰着西班牙政治直到今天。英国征服印度次大陆并实行统治(Raj)统治(Raj):指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之前,几乎不存在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