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误差检测完整版

跳动误差检测完整版
跳动误差检测完整版

跳动误差检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跳动误差检测

1.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⑴用跳动检查仪测量径向圆跳动

用指示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径向圆跳动,图1a为被测零件的图样标注,图1b为其测量方法。测量时,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

线,测量

dφ圆柱面上若干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

1

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尖来模拟;

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

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

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圆跳动的合格性。

⑵用双V形块测量径向圆跳动

用指示表测量工件的径向圆跳动。测量时,用V形块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

线,测量

dφ圆柱面上若干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

1

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支承在一对V形块上,并在轴向定位,公共基准轴线由V形块来模拟;

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

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径向跳动;

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圆跳动的合格性。

2.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⑴用跳动检查仪测量端面圆跳动

用指示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端面圆跳动,图3a为被测零件的图样标注,图3b为其测量方法。测量时,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dφ右端面上某一圆周上各点至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取其线,测量

1

中的最大值作为端面圆跳动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尖来模拟;

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

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

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端面圆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端面圆跳动的合格性。

⑵打表法测量端面圆跳动

用指示表测量工件的端面圆跳动。测量时,用V形块来模拟体现基准轴线,测量

dφ右端面上某一圆周上各点至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取其中的最1

大值作为端面圆跳动的误差值。

⑴将被测件放在V形块上,基准轴线由V形块来模拟,并进行轴向定位;

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

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端面跳动;

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圆跳动的合格性。

3.斜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打表法测量斜向圆跳动

用指示表测量工件的斜向圆跳动。测量时,用导向套筒来模拟体现基准轴线。

⑴将被测件装在导向套筒内,并进行轴向定位;

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

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斜向圆跳动;

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斜向圆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斜向圆跳动的合格性。

4.径向全跳动误差的检测

⑴用跳动检查仪测量径向全跳动

用指示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径向全跳动。测量时,用跳动检查仪的两

dφ圆柱面上各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各点顶尖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线,测量

1

距离中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全跳动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尖来模拟;

dφ外圆表面的最高点接触,将指示表压缩2~3

⑵调节指示表,使测头与工件

1

圈;

⑶将被测工件缓慢回转,同时指示表沿轴线方向作直线移动,使指示表测头在外圆表面的整个表面上划过,记下表上指针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

⑷取两读数的差值作为测量要素的径向全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全跳动的合格性。

⑵打表法测量径向全跳动

用指示表测量工件的径向全跳动。测量时,用V形块来模拟体现基准轴线,测dφ圆柱面上各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各点距离中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全跳动的量

1

误差值。

⑴将被测件放在V形块上,基准轴线由V形块来模拟,轴向通过圆球支承定位;

dφ外圆表面的最高点接触,将指示表压缩2~3

⑵调节指示表,使测头与工件

1

圈;

⑶将被测工件缓慢回转,同时指示表沿轴线方向作直线移动,使指示表测头在外圆表面的整个表面上划过,记下表上指针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

⑷取两读数的差值作为测量要素的径向全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全跳动的合格性。

5.端面全跳动误差的检测

⑴用跳动检查仪测量端面全跳动

用指示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端面全跳动。测量时,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线,测量

dφ右端面上各点至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面之

1

间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端面全跳动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尖来模拟;

⑵调节指示表,使测头与工件

dφ右表面的最高点接触,将指示表压缩2~3

1

圈;

⑶将被测工件缓慢回转,同时指示表沿垂直轴线方向作直线移动,使指示表测头在右端面的整个表面上划过,记下表上指针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

⑷取两读数的差值作为测量要素的端面全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端面全跳动的合格性。

⑵打表法测量端面全跳动

用指示表测量工件的端面全跳动。测量时,用V形块来模拟体现基准轴线,测量

dφ右端面上各点至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端1

面全跳动的误差值。

⑴将被测件放在V形块上,基准轴线由V形块来模拟,并进行轴向定位;

dφ右端面的最高点接触,将指示表压缩2~3

⑵调节指示表,使测头与工件

1

圈;

⑶将被测工件缓慢回转,同时指示表沿垂直轴线的方向作直线移动,使指示表测头在右端面的整个表面上划过,记下表上指针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

⑷取两读数的差值作为测量要素的端面全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端面全跳动的合格性。

形位误差测量方法

形位误差测量方法

摘要:跳动测量是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检测方式简单实用,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控制功能。 形位误差测量 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实验 一、实验目的: 跳动测量是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检测方式简单实用,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控制功能。本实验的目的是: 1、掌握形位公差检测原则中的跳动原则。 2、形状误差不大时,用以代替同轴度测量。 3、分析圆度误差与径向跳动的各自特点。 二、实验内容: 1、模拟建立理想检测基准。 2、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的测量。 3、根据指示表读数值,确定各种跳动量。 三、实验仪器: 偏摆仪、测量表架、指示表。 四、实验方法: 调整偏摆仪两端顶尖同轴,以两顶尖的轴线模拟公共基准,被测工件对顶无轴向移动且转动自如,采用跳动原则,看指示表读数,确定跳动量。 具体检测方法见下表。

五、实验步骤: 1、径向圆跳动测量: (1)将指示表安装在表架上,指示表头接触被测圆柱表现,指针指示不得超过指示表量程的1/3,测头与轴线垂直,指示表调零。 (2)轻轻使被测工件回转一周,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截面上的径向跳动。 (3)按上述方法在若干个正截面上测量,分别记录,取各截面上测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 (4)将测量记录填表2-2。

2、径向全跳动测量 (1)按上述方法在被测工件连续转动过程中,同时让指示表沿基准轴线方向作直线移动。(2)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指示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全跳动。(3)所测数据填表2-2。 3、端面圆跳动测量 (1)将指示表测头与被测的台阶表面接触,注意指示表指针指示不得超过指示表量程的1/3,指示表读数调零。 (2)轻轻转动工件一周,指示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圆柱面上的端面圆跳动。(3)按上述方法,在任意半径处测量若干个圆柱面,取各测量圆柱面上测得的跳动中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4)所测数据填表2-2。 六、实验记录表 表2-2 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实验记录

测量跳动原则分析与应用

测量跳动原则的分析与应用 在盘类零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工艺基准的垂直度,工艺人员往往对基准提出端面圆跳动的要求。为满足轴类零件图样上同轴度的要求,测量时习惯用径向圆跳动代替同轴度要求。实际上工艺人员都在不知不觉地使用测量跳动原则对产品进行快速经济的检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序合格率,利用这种替代方法是否准确可靠,又如何把握是工艺人员、检测人员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 1、测量跳动原则 在被测要素绕基准轴回转过程中,相对于某参考点或线的变化情况,来表示跳动值的一种检测原理,称为测量跳动原则,也叫做第四检测原则。测量跳动原则是根据跳动误差(所谓跳动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的定义提出的,主要用于圆跳动和全跳动误差测量,跳动公差是以检测方式定出的公差项目,具有综合控制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的功能,根据该原则所实施的检测方法很简单,因此,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2、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区别 跳动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其中,当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为圆跳动公差;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为全跳动公差。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圆跳动又分为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径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端面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的圆柱面区域。全跳动也分为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全跳动。径向全跳动公差带是半径差为公差值,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端面全跳动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在测量圆跳动误差时,指示表的位置是相互独立的,但在测量全跳动误差时,指示表的位置是沿着平行于(或垂直于)基准轴线运动的。显然测量圆跳动比测量全跳动的方法更简单,这正是习惯优先选用圆跳动的原因之一。

跳动误差检测

跳动误差检测 1.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⑴用跳动检查仪测量径向圆跳动 用指示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径向圆跳动,图1a为被测零件的图样标注,图 dφ圆1b为其测量方法。测量时,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线,测量 1 柱面上若干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尖来模拟; 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 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 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圆跳动的合格性。 ⑵用双V形块测量径向圆跳动 用指示表测量工件的径向圆跳动。测量时,用V形块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线,测量 dφ圆柱面上若干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的误差值。 1

⑴将工件支承在一对V形块上,并在轴向定位,公共基准轴线由V形块来模拟; 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 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即为单个测量平面上的径向跳动; 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径向圆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径向圆跳动的合格性。 2.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检测 ⑴用跳动检查仪测量端面圆跳动 用指示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端面圆跳动,图3a为被测零件的图样标注,图 d 右3b为其测量方法。测量时,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来模拟体现公共基准轴线,测量 1 端面上某一圆周上各点至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取其中的最大值作为端面圆跳动的误差值。 ⑴将工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间,公共基准轴线由两顶尖来模拟; ⑵将指示表压缩2~3圈; ⑶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读出指示表的最大变动量; ⑷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跳动量的最大值作为端面圆跳动误差; ⑸根据测量结果判断零件端面圆跳动的合格性。

轴类零件圆跳动高效测量方法

摘要:介绍轴类零件的测量方法,主要介绍如何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快速测量轴类零件圆跳动度误差的方法。 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太友科技QSmart 数据采集仪。 一、偏摆仪的介绍 本仪器主要用于测量轴类零件径向跳动误差,本仪器利用两顶尖定位轴类零件,转动被测零件,测头在被测零件径向方向上直接测量零件的径向跳动误差。该仪器主要用于检测轴类、盘类另件的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产品设计新颖,美观大方,精度高操作极为方便。 偏摆仪使用说明: 1、偏摆检查仪是精密的检测仪器,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精心 地维护保养,并指定专人使用。 2、偏摆检查仪必须始终保持设备完好,设备安装应平衡可靠,导轨面要光滑, 无磕碰伤痕,二顶尖同轴度允差应在L=400MM范围内a向及b向均小于0.02MM。 3、工件检测前应先用L=400MM检验棒和百分表对偏摆仪进行精度校验,在确保 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数据采集仪的介绍 数据采集仪主要是用来连接不同的测仪器进行自动数据采集(如数显卡尺、百分表、高度计、测厚仪、电子称、拉力计等),不再需要人工录入数据,节约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由于人工录入所导致的错误。从而整体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整体工作效率。 系统用途说明: 1、节约人力,提高效率:用于直接连接检测仪器进行自动数据采集(如数显卡 尺、百分表、高度计、测厚仪、电子称、拉力计等),无需操作人员手工记录数据,节约人力成本; 2、连接多个仪器:数据采集仪配置两个串口,可以同时连接两个仪器进行同时 自动测量; 3、方便数据分析:测量数据自动保存在系统的存储卡中,用户可以使用USB导 出数据文件,以进行相关的分析,用户也可通过网络直接获取测量的数据; 4、报警及防错:软件具备丰富功能,容易操作使用,对于超过规格标准的情况, 系统将以声音及颜色进行报警; 5、移动测量:支持移动测量,可由操作人员在现场移动操作,进行产品的质量 检测; 6、支持手工录入:支持手工录入,与传统的纸张记录模式相比较,避免人工二 次录入,节约人力成本;

径向跳动和公差

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跳动 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意的测量平面 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 间的区域(见图10a),其公差带限制在两坐标(平面坐标)范围 内。 径向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半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0b),其公差带限制在三坐标(空间坐标)范围内。 图10 径向圆跳动与径向全 跳动 图11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 跳动 图12 用端面圆跳动控制端 面全跳动

图13斜向圆跳动由于径向全跳动测量比较复杂,所以经常用测量径向圆跳动来限制径向全跳动。必须指出,在用测量径向圆跳动代替径向全跳动时,应保证被测量圆柱面上的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或者是被测量圆柱面的轴向尺寸较小,并借助于工艺方法可以保证母线对基准轴线平行度误差不大时,方可应用。为确保产品质量,应使径向圆跳动误差值与母线对基准轴线的平行度误差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要求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值。 端面圆跳动与端面全跳动 端面圆跳动的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t的圆柱面区域(见图11a)。 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见图11b)。 显然端面圆跳动仅仅是端面全跳动的一部分,两者作用效果是不同的。应该根据功能要求来确定是标注端面全跳动还是端面圆跳动。通常,只有当端面的平面度足够小时,才能用端面圆跳动代替端面全跳动。例如,对于安装轴承的轴肩,因其径向尺寸(d1-d2)较小,可以用控制端面圆跳动误差来

达到控制端面全跳动的目的(见图12)。 3径向圆跳动与斜向圆跳动 对于圆锥表面和对称回转轴线的成形表面一般应标注斜向 圆跳动。只有当锥面锥角较小时(如α≤10°)才可标注径向圆跳 动代替斜向圆跳动,以便于检测。如图13所示,设径向圆跳 动误差为H,斜向圆跳动误差为h,则:h=Hcosα。 五、跳动公差与其他形位公差 4 径向圆跳动、圆度、同轴度 径向圆跳动是一项综合性公差,它不仅控制了同轴度误差, 同时也包含了圆度误差。 当被测圆柱面的轴线与基准线同轴时,由于被测要素存在圆 度误差,因此会出现径向圆跳动误差;当被测要素为理想圆, 但存在同轴度误差时,也会出现径向圆跳动误差。由此可见, 只要存在同轴度或圆度误差,则必然存在径向圆跳动误差, 反之则不一定。 由于径向圆跳动误差检测较方便,因此,在生产中常常 以径向圆跳动代替同轴度公差。对同一被测要素,标注 了径向圆跳动后就不必再标注同轴度或圆度(见图14),否 图15 端则,同轴度公差值必须小于跳动公差值。 面垂直度

圆跳动测量技巧总结

测量高手放大招:圆跳动测量技巧总结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经常碰到要求测量两个要素的圆跳动问题,利用不同的测量辅件及夹具能够比较容易实现,比较三坐标测量更容易实现。 01. 前言 在五金机加工厂实际的测量工作中,经常碰到要求测量两个要素的圆跳动问题, 利用不同的测量辅件及夹具能够比较容易实现,比较三坐标测量更容易实现。 02. 圆跳动及公差带的定义 圆跳动定义为:被测提取要素绕基准轴线做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 的指针计在给定方向上测量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 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定义:在任一垂直于基准轴线:的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 差值t 、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如图1 所示, 轴向圆跳动的公差带定义: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的圆柱截面上,间距等于 公差值t 的两圆所限定的圆柱面区域。如图2 所示,

03. 测量方法与分析 测量案例1:单一基准的圆跳动测量,以外轴的轴线为基准

1.1V 形块和百分表测量端面用定位块限位,以避免测量过程中轴向窜动对测量的影响。分析:由于测量中没有考虑端面的形状误差对测量的影响,因而显得不合理。 1.2V 形块、Brown & Sharpe 标准球和百分表测量 这种方法只用在基准要素的圆柱度误差比跳动小的情况。否则这种测量方法将会因形状误差而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测量时,需要依据顶针孔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标准球。同时利用限位块支撑住标准球。如端面实际加工成顶针孔,也可以直接利用顶针孔定位。分析:该测量方法考虑到消除端面基准形状误差对测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利用实际加工的形状轮廓(顶针孔,端面浅孔等)来定位,测量方案十分合理,而且易于实现。 1.3精精密测量用三爪卡盘(四爪卡盘)和百分表测量卡盘必须具有比工件跳动公差小的跳动。这可以在测量之前,用测量在卡盘上的一个几乎理想圆柱形复现形体的跳动的方法,来检查其适用性。如果必要且可能,工件的基准要素可由在卡盘上用指示表指示可能最小的示值变动来找正。测量时,必须注意控制卡盘锁紧力的大小,以避免损伤工件表面。 分析:该测量完全依据实际的加工定位方式来进行测量,完全与加工时的装夹方式一致。不过由于精密测量卡盘与测量平台的价格较高,不易于在一般工厂实现。 测量案例2 :单一基准的圆跳动测量,以孔的轴线为基准

圆柱度、圆度、圆跳动、全跳动区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圆柱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圆柱面相对于理想圆柱面的变动。它表示实际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公差给定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 径向全跳动是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在整个圆柱面上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它表示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同时百分表相对于圆柱面作轴向移动,在整个圆柱面上的径向跳动量不得大于给定公差值 疑问:假如说一个圆柱面,它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和圆柱度公差都是0.05 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圆柱度公差0.05表示实际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公差0.05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那么它在整个圆柱面上的径向跳动量一定也不会大于0.05.这样的话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还有什么区别? 简单地讲圆柱度就是单讲圆柱外表面的实际轮廓与理想轮廓的差异,就是假想用最大极限与最小两个极限两个圆柱来限定实际圆柱的轮廓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合格。指圆柱外形的要求。 跳动时一项综合性的误差项目,反映被测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他们的区别是: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相同,可以利用全跳动公差控制圆柱度误差。还能反映出端面、圆柱面对于基准轴的垂直、平行误差。 总的来讲,全跳动测量比圆柱度测量要全面,甚至可以包括他。 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差别: 跳动的分类: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圆度与圆跳动的区别,圆柱度与全跳动的区别 圆度是形状误差,只是表达一个表面形状.而跳动给这个形状规定了一个基准,即中心轴线.跳动小的一定圆,圆的跳动可能大.当偏离基准的时候圆的跳动也大.就这样. 圆柱度增加了一个轴向概念,成为一个空间问题. 圆度是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区域,它的实际尺寸不能走超出给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实效尺寸就是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尺寸公差控制形状误差。而圆跳动是有基准轴线的,任一截面的圆表面位置在 11

径向跳动

径向跳动公差及检测 跳动误差的测量 1.径向圆跳动公差 径向圆跳动公差是要素以基准轴线为中心无轴向移动地旋转一周时,在任一测量面内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圆跳动的测量方向,一般是被测表面的法线方向。 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检测,一般是用两顶尖的连线或V形块来体现基准轴线,在被测表面的法线方向,使指示器的测头与被测表面接触,使被测零件回转一周,指示器最大读数差值即为该截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测量若干个截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取其中最大误差值作为该零件的径向跳动误差。 外圆跳动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两类。跳动测量可用跳动检查仪或V形块和千分表来检测。 测量工具:检验平板、V形块、带指示器的测量架、定位装置。 1.1当零件图中的基准是由两端圆柱轴线建立的公共基准时,采用V形块体现基准轴线。将被测零件放在V形块上,使基准轴线的外母线与V形块工作面接触,并在轴向定位,使指示器测头在被测表面的法线方向与被测表面充分接触; (1)转动被测零件,观察指示器的示值变化,记录被测零件在回转一周过程中的最大与最小读数M1和M2,取其代数差为该截面上的径向圆跳动误差:△=M1-M2 ( 2)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上测得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1.2当零件图中的基准是由两端中心孔轴线建立的公共基准时,采用顶尖体现基准轴线。 将被测零件安装在两顶尖之间。要求没有轴向窜动且转动自如。指示器在被测表面的法线方向与被测表面接触。转动被测零件,在一周过程中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该截面上的径向圆跳动误差。测量若干个截面,取各截面上测得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2.径向全跳动误差 2.1概念

测量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方法

测量端面圆跳动误差的方法

一、端面圆跳动公差带 端面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区域。 如下图所示,当零件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左端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二、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 方法一: 1、将工件按下图所示安装好,以小端轴线作为检测基准,工件在轴向不准移动。将百分表的测头垂直压在被测表面上,然后缓慢均匀转动工件一周,将百分表读数最大差值作为单个测量圆柱面上的端面圆跳动,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个圆柱面,取各测量圆柱面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误差。

2、测量器具准备:百分表、表座、表架、V 形块、被测件、全棉布 数块、顶尖、防锈油等。 3、测量步骤 1)将被测零件放在 V 形块上,基准轴线由 V 形块模拟,并在轴向固定。2)将百分表安装在表架上,缓慢移动表架,使百分表的测量头与被测端面接触,并保持垂直,将指针调零,且有一定的压缩量。 3)缓慢而均匀地转动工件一周,并观察百分表指针的波动,取最大读数Mimax 与最小读数 Mimin 的差值,作为该直径处的端面圆跳动误差Δi 。4)按上述方法,在被测端面四个不同直径处测量(直径 A 、B、C、D),取测量端面不同直径上测得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误差。 5)根据图纸所给定的公差值,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6)完成检测报告,整理实验器具。 方法二: 直接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实现高效测量 1、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太友科技QSmart 数据采集仪。 2、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会从百分表中自动读取测量数据的最大值跟最小值,然后由数据采集仪软件里的计算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测产品的圆度误差,最后数据采集仪会自动判断所测零件的圆度误差是否在圆度范围内,如果所测圆度误差大于圆度公差值,采集仪会自动发出报警功能,提醒相关操作人员该产品不合格。测量效果示意图:

实验一 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全跳动的测量

实验二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全跳动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圆跳动和全跳动误差的测量方法。 (2)加深对圆跳动和全跳动误差和公差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用百分表在跳动检查仪上测量工件的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全跳动。 (三)计量器具 本实验所用仪器为跳动检查仪,百分表。 (四)测量原理 如图1-1所示,图a为被测齿轮毛坯简图,齿坯外圆对基准孔轴线A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值为t1,右端面对基准孔轴线A的端面圆跳动公差值为t2。如图b所示,测量时,用心轴模拟基准轴线A,测量Φd圆柱面上各点到基准轴线的距离,取各点距离中最大差值作为径向全跳动误差;测量右端面上某一圆周上各点至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面之间的距离,取各点距离的最大差值作为端面圆跳动误差。 (a)齿轮毛坯简图(b) 跳动测量示意图 图1-1 (五)测量步骤 (1)图1-1(b)为测量示意图,将被测工件装在心轴上,并安装在跳动检查仪的两顶尖之间。 (2)调节百分表,使测头与工件右端面接触,并有1~2圈的压缩量,并且测杆与端面基本垂直。 (3)将被测工件回转一周,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所测直径上的端面圆跳动误差。测量若干直径(可根据被测工件直径的大小适当选取)上的端面圆跳动误差,取其最大值作为该被测要素的 端面圆跳动误差f↗。 (4)调节百分表,使测头与工件Φd外圆表面接触,测杆穿过心轴轴线并与轴线垂直,且有1~2圈的

压缩量。 (5)将被测工件缓慢回转,并沿轴线方向作直线移动,使指示表测头在外圆的整个表面上划过,记下表上指针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取两读数之差值作为该被测要素的径向全跳动误差f↗↗。 (6)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合格性。若f↗≤t2,f↗↗≤t1,则零件合格。

圆度与圆跳动、圆柱度与全跳动区别

圆柱度公差是限制实际圆柱面相对于理想圆柱面的变动。它表示实际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公差给定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 径向全跳动是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在整个圆柱面上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它表示被测表面绕基准轴线连续回转时,同时百分表相对于圆柱面作轴向移动,在整个圆柱面上的径向跳动量不得大于给定公差值。 疑问:假如说一个圆柱面,它的径向全跳动公差和圆柱度公差都是0.05。 我是这么想的:既然圆柱度公差0.05表示实际圆柱面必须位于半径公差0.05的两个同轴圆柱面之间,那么它在整个圆柱面上的径向跳动量一定也不会大于0.05,这样的话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还有什么区别? 简单地讲圆柱度就是单讲圆柱外表面的实际轮廓与理想轮廓的差异,就是假想用最大极限与最小两个极限两个圆柱来限定实际圆柱的轮廓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不合格。指圆柱外形的要求。 跳动是一项综合性的误差项目,反映被测要素的形状和位置误差。 他们的区别是: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相同,可以利用全跳动公差控制圆柱度误差。还能反映出端面、圆柱面对于基准轴的垂直、平行误差。 总的来讲,全跳动测量比圆柱度测量要全面,甚至可以包括他。 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差别: 跳动的分类: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圆度与圆跳动的区别,圆柱度与全跳动的区别: 圆度是形状误差,只是表达一个表面形状。而跳动给这个形状规定了一个基准,即中心轴线,跳动小的一定圆,圆的跳动可能大。当偏离基准的时候圆的跳动也大,就这样。 圆柱度增加了一个轴向概念,成为一个空间问题。 圆度是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区域,它的实际尺寸不能走超出给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实效尺寸就是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尺寸公差控制形状误差。而圆跳动是有基准轴线的,任一截面的圆表面位置在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里,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而圆度的圆心是变化的。它的实效边界是零件最大实体尺寸加上跳动公差。 圆柱度是两个同心圆柱面,相当于圆度和直线度的组合。全跳动相当于在长度方向上所有圆跳动的组合。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相关原则中的最大实体原则来保证装配的互换性。

测量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方法

测量径向圆跳动误差的方法

一、径向圆跳动公差带 径向圆跳动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 如下图所示,?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二、测量方法 测量图 3-78 中所示的轴类零件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本次测量任务为:

根据零件形状和圆跳动的含义,所以我们可以有两种测量。 方法一: 按图 3-80 所示安装好被测件,然后缓慢而均匀地转动工件一周,记录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该截面的径向圆跳动量。再取不同的截面做同样的测试,最后取各截面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被测表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值。 1、测量器具的准备: 百分表、表座、表架、偏摆仪、被测件、全棉布数块、防锈油等。 2、测量步骤: 1)将测量器具和被测件擦干净,然后把被测零件支承在偏摆仪上,如图所示。 2)安装好百分表、表座、表架,调节百分表,使测头与工件外表面接触并保持垂直,并将指针调零,且有一定的压缩量。 3)缓慢而均匀地转动工件一周,记录百分表的最大读数 Mmax 与最小读数 Mmin 。 4)按上述方法,测量四个不同横截面(截面 A 、 B、 C、 D),取各截面测得的最大读数Mimax 与最小读数 Mimin 差值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误差。 5)完成检测报告,整理实验器具。

3、数据处理 1)先计算出不同截面上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值Δi = Mimax - Mimin 。2)然后取上述的最大误差值作为被测表面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值,即Δ=Δimax 。 4、检测报告 按步骤完成测量并将被测件的相关信息及测量结果填入检测报告单中。 方法二: 直接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实现高效测量 1、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QSmart 数据采集仪。 2、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会从百分表中自动读取测量数据的最大值跟最小值,然后由数据采集仪软件里的计算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测产品的径向圆跳动误差,最后数据采集仪会自动判断所测零件的径向圆跳动误差是否在径向圆跳动公差范围内,如果所测径向圆跳动误差大于径向圆跳动公差值,采集仪会自动发出报警功能,提醒相关操作人员该产品不合格。 测量效果示意图: 3、利用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来测量径向圆跳动误差值的优势: 1)无需人工用肉眼去读数,可以减少由于人工读数产生的误差;

端面圆跳动误差检测方法介绍

端面圆跳动误差检测方法介绍

摘要:为了检测被测件的表面或者端面是否符合生产产品要求,这时我们需要进行一个跳动测量,测量其跳动误差是否在跳动公差带范围内,而端面圆跳动是针对其圆柱面来进行测量的。 端面圆跳动公差带定义 端面圆跳动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 1、传统测量方法 1)测量仪器 百分表、表座、表架、V 形块、被测件、全棉布数块、顶尖。 2)测量步骤 a.将被测零件放在 V 形块上,基准轴线由 V 形块模拟,并在轴向固定。 b.将百分表安装在表架上,缓慢移动表架,使百分表的测量头与被测端 面接触,并保持垂直,将指针调零,且有一定的压缩量。 c.缓慢而均匀地转动工件一周,并观察百分表指针的波动,取最大读数 Mimax 与最小读数 Mmin 的差值,作为该直径处的端面圆跳动误差 Δi 。 d.按上述方法,在被测端面四个不同直径处测量(直径 A 、B、C、D), 取测量端面不同直径上测得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误差。 e.根据图纸所给定的公差值,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f.完成检测报告,整理实验器具。 测量示意图:

2、数据采集仪连接百分表测量法 1)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太友科技QSmart 数据采集仪。 2)测量原理:数据采集仪会从百分表中自动读取测量数据的最大值跟最小值,然后由数据采集仪软件里的计算软件自动计算出所测产品的端面圆跳动误差,最后数据采集仪会自动判断所测零件的端面圆跳动误差是否在端面圆跳动公差带范围内,如果所测误差值大于公差值时,采集仪会自动发出报警功能,提醒相关操作人员该产品不合格。 测量效果示意图: 优势: 1)无需人工用肉眼去读数,可以减少由于人工读数产生的误差;

圆跳动测量技巧总结

测量高手放大招:圆跳动测量技巧总结 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经常碰到要求测量两个要素的圆跳动问题,利用不同的测量辅件及夹具能够比较容易实现,比较三坐标测量更容易实现。 01. 前言 在五金机加工厂实际的测量工作中,经常碰到要求测量两个要素的圆跳动问题,利用不同的测量辅件及夹具能够比较容易实现,比较三坐标测量更容易实现。 02. 圆跳动及公差带的定义 圆跳动定义为:被测提取要素绕基准轴线做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针计在给定方向上测量的最大与最小示值之差。 径向圆跳动的公差带定义:在任一垂直于基准轴线:的横截面内、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同心圆所限定的区域。如图1 所示, 轴向圆跳动的公差带定义: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的圆柱截面上,间距等于公差值t 的两圆所限定的圆柱面区域。如图2 所示, 03.测量方法与分析 测量案例1:单一基准的圆跳动测量,以外轴的轴线为基准

1.1 V 形块和百分表测量 端面用定位块限位,以避免测量过程中轴向窜动对测量的影响。 分析:由于测量中没有考虑端面的形状误差对测量的影响,因而显得不合理。 1.2 V 形块、Brown & Sharpe 标准球和百分表测量 这种方法只用在基准要素的圆柱度误差比跳动小的情况。否则这种测量方法将会因形状误差而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测量时,需要依据顶针孔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标准球。同时利用限位块支撑住标准球。如端面实际加工成顶针孔,也可以直接利用顶针孔定位。分析:该测量方法考虑到消除端面基准形状误差对测量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利用实际加工的形状轮廓(顶针孔,端面浅孔等)来定位,测量方案十分合理,而且易于实现。 1.3 精精密测量用三爪卡盘(四爪卡盘)和百分表测量 卡盘必须具有比工件跳动公差小的跳动。这可以在测量之前,用测量在卡盘上的一个几乎理想圆柱形复现形体的跳动的方法,来检查其适用性。如果必要且可能,工件的基准要素可由在卡盘上用指示表指示可能最小的示值变动来找正。测量时,必须注意控制卡盘锁紧力的大小,以避免损伤工件表面。 分析:该测量完全依据实际的加工定位方式来进行测量,完全与加工时的装夹方式一致。不过由于精密测量卡盘与测量平台的价格较高,不易于在一般工厂实现。 测量案例2:单一基准的圆跳动测量,以孔的轴线为基准

圆跳动与全跳动的区别

圆跳动与全跳动的区别 根据大家的积极讨论和要求,我把圆跳动和全跳动进行了总结: (一)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差别: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圆度与圆跳动的区别,圆柱度与全跳动的区别 圆度是形状误差,只是表达一个表面形状.而跳动给这个形状规定了一个基准,即中心轴线.跳动小的一定圆,圆的跳动可能大.当偏离基准的时候圆的跳动也大.就这样. 圆柱度增加了一个轴向概念,成为一个空间问题. 圆度是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区域,它的实际尺寸不能走超出给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实效尺寸就是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尺寸公差控制形状误差。而圆跳动是有基准轴线的,任一截面的圆表面位置在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里,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而圆度的圆心是变化的。它的实效边界是零件最大实体尺寸加上跳动公差。 圆柱度是两个同心圆柱面,相当于圆度和直线度的组合。全跳动相当于在长度方向上所有圆跳动的组合。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相关原则中的最大实体原则来保证装配的互换性。 (二)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差别: 跳动的分类:可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圆度与圆跳动的区别,圆柱度与全跳动的区别 圆度是形状误差,只是表达一个表面形状.而跳动给这个形状规定了一个基准,即中心轴线.跳动小的一定圆,圆的跳动可能大.当偏离基准的时候圆的跳动也大.就这样. 圆柱度增加了一个轴向概念,成为一个空间问题. 圆度是任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区域,它的实际尺寸不能走超出给定的尺寸公差范围,实效尺寸就是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尺寸公差控制形状误差。而圆跳动是有基准轴线的,任一截面的圆表面位置在半径差为某一数值的两个同心圆里,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而圆度的圆心是变化的。它的实效边界是零件最大实体尺寸加上跳动公差。 圆柱度是两个同心圆柱面,相当于圆度和直线度的组合。全跳动相当于在长度方向上所有圆跳动的组合。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采用相关原则中的最大实体原则来保证装配的互换性。 圆跳动:动分径向,端面和斜向三种.跳动的名称是和测量相联系的.测量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是圆跳动的数值.指示表测头指在圆柱面上为径向圆跳动,指在端面为端面圆跳动,垂直指向圆锥素线上为斜向圆跳

圆跳动公差

圆跳动公差是指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 (1)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 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f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 0.05mm。 (2)端面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 0.05mm。 (3)斜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 全跳动公差

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回转面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回转面是以基准要素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与当理想回转面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轴向(端面)全跳动。 符号: (1)径向全跳动: 被测要素绕公共基准线A-B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同时作轴向的相对移动时,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大于 0.1mm,测量仪器或工件必须沿着基准轴线方向并相对于公共基准线A-B移动。 (2)端面全跳动 被测要素围绕基准轴线D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之间作径向相对移动时,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大于 0.1mm。测量仪器或者工件必须围着轮廓具有理想正确形状的线和相对于基准轴线D的正确方向移动。圆跳动与全跳动的区别 根据大家的积极讨论和要求,我把圆跳动和全跳动进行了总结: (一)圆跳动和全跳动的差别: 圆跳动: 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时,在指定方向上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全跳动: 是指被测实际表面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作平行或垂直于基准轴线的移动,在整个过程中指示器测得的最大读数差. 圆度与圆跳动的区别,圆柱度与全跳动的区别

圆跳动公差

圆跳动公差 圆跳动公差是指被测要素在某个测量截面内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变动量。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 (1)径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fd圆柱面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时,在任一测量平面内的径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2)端面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半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当被测件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旋转一周时,在被测面上任一测量直径处的轴向跳动量均不得大于公差值0.05mm。 (3)斜向圆跳动 公差带定义: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且母线垂直于被测表面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圆之间的区域,除特殊规定外,其测量方向是被测面的法线方向

全跳动公差 全跳动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理想回转面的允许变动量。当理想回转面是以基准要素为轴线的圆柱面时,称为径向全跳动;与当理想回转面是与基准轴线垂直的平面时,称为轴向(端面)全跳动。 符号: (1)径向全跳动: 被测要素绕公共基准线A-B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同时作轴向的相对移动时,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大于0.1mm,测量仪器或工件必须沿着基准轴线方向并相对于公共基准线A-B移动。 (2)端面全跳动 被测要素围绕基准轴线D作若干次旋转,并在测量仪器与工件之间作径向相对移动时,被测要素上各点间的示值差均不得大于0.1mm。测量仪器或者工件必须围着轮廓具有理想正确形状的线和相对于基准轴线D的正确方向移动。

圆跳动测量

轴类零件圆跳动测量方法 [复制链接] zhfy123 IT 菜鸟 已累计签到47次 金币 93 威望 188 在线时间 51 小时 阅读权限 10 精华 积分 119 帖子 42 ? 串个 门 ? 加好 友 ? 打招 呼 ? 发消 息 电梯直达 1# 发表于 2012-7-5 11:11: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摘要:介绍轴类零件的测量方法,主要介绍如何利用数据采集仪 连接百分表来快速测量轴类零件圆跳动度误差的方法。 测量仪器:偏摆仪、百分表、太友科技QSmart 数据采集仪。 一、偏摆仪的介绍 本仪器主要用于测量轴类零件径向跳动误差,本仪器利用两顶尖定 位轴类零件,转动被测零件,测头在被测零件径向方向上直接测量零件的径向跳动误差。该仪器主要用于检测轴类、盘类另件的径向、 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产品设计新颖,美观大方,精度高操作极为方便。偏摆仪使用说明:1、偏摆检查仪是精密的检测仪器,操作 者必须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精心地维护保养,并指定专人使用。 2、偏摆检查仪必须始终保持设备完好,设备安装应平衡可 靠,导轨面要光滑,无磕碰伤痕,二顶尖同轴度允差应在L=400MM 范围内a 向及b 向均小于0.02MM 。 3、工件检测前应先用L=400MM 检验棒和百分表对偏摆仪进行精度校验,在确保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数据采集仪的介绍 数据采集仪主要是用来连接不同的测仪器进行自动数据采集(如数显卡尺、百分表、高度计、测厚仪、电子称、拉力计等),不再需

要人工录入数据,节约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由于人工录入所导致的错误。从而整体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整体工作效率。 系统用途说明: 1、节约人力,提高效率:用于直接连接检测仪器进行自动数据采集(如数显卡尺、百分表、高度计、测厚仪、电子称、拉力计等),无需操作人员手工记录数据,节约人力成本; 2、连接多个仪器:数据采集仪配置两个串口,可以同时连接两个仪器进行同时自动测量; 3、方便数据分析:测量数据自动保存在系统的存储卡中,用户可以使用USB导出数据文件,以进行相关的分析,用户也可通过网络直接获取测量的数据; 4、报警及防错:软件具备丰富功能,容易操作使用,对于超过规格标准的情况,系统将以声音及颜色进行报警; 5、移动测量:支持移动测量,可由操作人员在现场移动操作,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测; 6、支持手工录入:支持手工录入,与传统的纸张记录模式相比较,避免人工二次录入,节约人力成本; 三、百分表介绍 百分表是指刻度值为0.01mm,指针可转一周以上的机械式量表。百

螺母全跳动公差实用检测方法

螺母全跳动公差实用检测方法 螺母(也叫螺帽)就是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原件,也是最常用的一种零部件。虽然小,但在机械制造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如果质量有问题或安装不合适,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北京的地铁电梯事故,原因就是螺丝的松动造成的。 螺母产品标准中技术条件和引用标准规定:螺母公差依据GB/T3103.1—2002的要求,需要检测全跳动公差。全跳动公差如图1所示,实际上就是螺母螺纹的轴线与支撑面的垂直度。 图 1 现在市场上没有现成的全跳动公差检测设备或仪器,要检测全跳动公差,根据国家标准GB/T3103.1—2002的示意图(图1),需要购买偏摆仪、百分表及塞规(或心轴)等仪器,然后把这些仪器组合到一起来检测。这样的检测方法既不经济又麻烦,操作人员不细心,精度也得不到保证。那么,怎样又好又快的检测螺母螺纹的轴线与支撑面的垂直度呢? 首先我们来看螺母在使用过程中,螺母螺纹的轴线与支撑面的垂直度超出公差范围,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假如我们现在用两套螺栓和螺母来连接两块钢板(或者构件),如果螺母螺纹的轴线与支撑面不是垂直的,或者垂直度超出公差范围,我们会发现:螺母拧上去是偏的,螺母的支撑面与钢板没有完全接触,本来应该是面接触,现在变成了点接触。结果就会出现固定不紧,所承受的紧固力达不到预期效果,容易滑丝、脱扣,缩短正常的使用寿命。如果用在重要部位,还可能造成事故。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螺母在生产过程中,螺母的孔冲歪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实际的使用过程就是简单的检测方法,只是不够科学、严谨,不能检测出不垂直度的准确值。我们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出具检验报告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就要准确测量出不垂直度的值,或者是全跳动公差的值。 下面我们自己来制作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螺母垂直度规。需要购买检测螺纹精度用的塞规和塞尺(0.02—1mm),我们只用塞规的其中一端——通规,将其从塞规上取出。根据图纸加工如图2所示的垂直规母套。因为检测是很严谨的工作,所以这个母套的制作一定保证精度,否则达不到检测的要求。作好后的工作面必须经磨床精加工,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工作面与孔中心线的垂直度一定要控制在公差范围内,孔与通规端柄采用过盈配合,以保证通规端柄压入孔后不会转动。制作好母套后,将通规端压入母套。这样螺母垂直度规就算制作好了。 图 2 检测时,只要将螺母拧过通规,如图4所示,是螺母的支撑面与垂直规的工作面接触,如果没有缝隙,说明全跳动公差在标准范围内;如果有缝隙,就用塞

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

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测量方法 来源:太友科技—https://www.360docs.net/doc/c42569634.html,

一、测量目的: 跳动测量是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检测方式简单实用,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控制功能。本测量的目的是: 1、掌握形位公差检测原则中的跳动原则。 2、形状误差不大时,用以代替同轴度测量。 3、分析圆度误差与径向跳动的各自特点。 二、测量内容: 1、模拟建立理想检测基准。 2、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的测量。 3、根据指示表读数值,确定各种跳动量。 三、测量仪器: 偏摆仪(百分表或千分表)、测量表架、指示表。 四、测量方法: 调整偏摆仪两端顶尖同轴,以两顶尖的轴线模拟公共基准,被测工件对顶无轴向移动且转动自如,采用跳动原则,看指示表读数,确定跳动量。 具体检测方法见下表。 五、测量步骤: 1、径向圆跳动测量: (1)将指示表安装在表架上,指示表头接触被测圆柱表现,指针指示不得超过指示表量程的1/3,测头与轴线垂直,指示表调零。

(2)轻轻使被测工件回转一周,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截面上的径向跳动。 (3)按上述方法在若干个正截面上测量,分别记录,取各截面上测的跳动量中的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径向圆跳动。(4)将测量记录填表2-2。 2、径向全跳动测量 (1)按上述方法在被测工件连续转动过程中,同时让指示表沿基准轴线方向作直线移动。 (2)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指示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该零件的全

跳动。 (3)所测数据填表2-2。 3、端面圆跳动测量 (1)将指示表测头与被测的台阶表面接触,注意指示表指针指示不得超过指示表量程的1/3,指示表读数调零。 (2)轻轻转动工件一周,指示表读数最大差值即为单个测量圆柱面上的端面圆跳动。 (3)按上述方法,在任意半径处测量若干个圆柱面,取各测量圆柱面上测得的跳动中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端面圆跳动。 (4)所测数据填表2-2。 六、测量记录表 表2-2 径向圆跳动、全跳动、端面圆跳动实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