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课第二次作业·平时作业2019秋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提出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原则,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方面做出的不朽贡献,他对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的正确思想,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都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

1、创立了一条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探索了三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独特的革命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形成了三套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2、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1、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同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派别结成的联盟,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和国际的统一战线。二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建立各阶级联盟的理论和政策。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3、党的建设:是特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在当今社会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完全可以借鉴于当今社会中,建立好统一战线,与国外建立好的外交,为中国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和平的环境。当中国足够强大,有强大的军队,用其实力镇压住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强大的军队也需要优秀的指挥者、带领者。而党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新

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的,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宝贵经验。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答: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所采取的实际步骤,总是力求使之与促进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而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这种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渐进的改造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农民亲身体会到组织起来力量大,可以增加生产,有利于克服困难,抵抗灾害,防止出现两极分化,从而逐步地提高农民的觉悟,逐步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的由于富农反抗,一些农民破坏生产资料的情况。实践证明,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符合农民的特点和生产力状况。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逐步过渡,不仅保护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震荡和经济破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答: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有以下几点: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1)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这里涉及的实际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第四、第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质改革。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方针。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4)意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1)提出: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2)主要内容:

①指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②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代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④毛泽东论述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对敌我矛盾要采取专政的方法解决,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民主的方法解决。

⑤指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治上,用民主的方法,用“团结—

批评—团结”的公式,作为从政治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经济上,解决经济领域中的矛盾,应依据发展生产,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科学文化上的问题,应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应采取加强民族团结,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方针;在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应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等。

(3)意义: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特别是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观点,以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方针和方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史增添了新的内容,对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1)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第一大关系,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2)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要走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3)之后,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等等。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不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以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A.战略目的: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B.“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设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在工商业生产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再生产计划性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

划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中,国家市场是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要有计划的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7)关于科学教育。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都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答:“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重要思想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

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实质就是理论的主旨和要义。一种理论的精神实质既要反映这种理论的本质属性,又要反映这种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基本特征。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论界有不同提法,大体有这样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第二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三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包括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四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除包括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核心和本质外,还应包括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个人认为,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要抓住最能反映这个理论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方面来认识。

7、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体现在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为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9、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答:第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统一。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同志对中国梦内涵进行了集中阐发和说明。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复兴民族这个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不仅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且赋予中国梦崭新的内涵,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统一这两个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汇合成为同一个梦想。

第二,中国梦是民族梦与个人梦的统一。习近平同志在阐发中国梦时,一方面提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另一方面也提出,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前者所阐明的是个体的责任和价值对于民族的意义。中国梦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后者所阐明的是民族的责任和价值对于个人的意义。民族梦的实现,最终必须要落实到个体幸福美好的生活之中,否则,谈不上民族梦的真正实现。民族梦与个人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

1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答: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其核心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充分说明,我们要着重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在政治上:要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二)在安全上:要坚持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三)在经济上: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四)在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五)在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