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复习回顾

1、当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不透明的物质的界面时,会返回到原来传播的物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__ __,在这种现象中光路是的。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①成的像是、像,②像和物的大小,

③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④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成像原理:

思考并回答问题

A.探究中为什么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

B.探究中使用刻度尺的目的:。

C.探究中为何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如蜡烛):。

D.探究中如发现另一个物体始终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是。

二、平面镜成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探究二: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即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在上面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成像时,将光屏(白纸)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观察光屏上_____(“有”或”没有”)像,用手接触,(“烫”或“不烫”)手,用水去浇烛焰的像,(“能”或“不能”)浇灭。这些都说明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像(“虚”或“实”)。

加油站: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所以叫作虚像。

链接:小孔成像因为____(“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像(“虚”或“实”)。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经典例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

①通常是用一块薄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一方面玻璃板可以像平面镜一样让前面点燃的蜡烛A通过它;还因为玻璃是透明的,便于我们看到透过它放在后面的B蜡烛。因此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三、平面镜成像原理

◆探究三: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平面镜的作用

1.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蜡烛,但是,我们确实看到平面镜后面有蜡烛,这是为什么?

2.分析:如图所示,点光源S向四处发光,一部分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引起视觉。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感觉光好像是从图中的S’发出的,而实际上S’并不存在,因此我们把S’叫做S的虚像。准确来说,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以后,射入眼睛的。

实验总结: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常是中考出题的热点,总结有如下考点,请同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选择什么作为平面镜:玻璃板.

为什么选玻璃板而不选镜子:

(2)对实验中的两只蜡烛有什么要求:完全相同.

为什么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实验中玻璃板怎样放置:垂直于桌面.

玻璃板没与桌面垂直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

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蜡烛的像能否用光屏接收到:不能.

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说明什么: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5)实验时用另一只等大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目的是:

①比较像与物的大小;②确定像的位置.

(6)刻度尺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

(7)一只蜡烛在玻璃板后面却成了两个像,原因是:玻璃板较厚有两个反射面.

怎样验证成两个像是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的原因:用一个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8)验证像与物到镜面距离关系时,要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找到更普遍的规律.

多次实验要改变什么:改变蜡烛的位置.

(9)用跳棋子代替蜡烛进行实验时,缺点是:像比较暗,看不清.

用跳棋子实验时,怎样看清像: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

(10)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11)在较暗处实验效果更好. 探究二: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即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在上面的实验中,当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成像时,将光屏(白纸)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观察光屏上_____(“有”或”没有”)像,用手接触, ( “烫” 或“ 不烫”)手,用水去浇烛焰的像,( “能” 或“不能”)浇灭。这些都说明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像(“虚”或“实”)。 加油站: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所以叫作虚像。

链 接:小孔成像因为____(“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小孔成像成的是____像(“虚”或“实”)。 四、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利用手中器材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定义:用球面的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 应 用:

定义:用球面的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面镜对光线起 。凸面镜所成的像是

应用:

精讲精练

【板块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一位同学身高1.7m ,站在1m 的平面镜前,则他在镜中的身高是( )

A .0.7m

B .1m

C .1.7m

D .无法判断

2.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上方,被测者识

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

测者相距多远?( )

凹面镜 凸面镜

A .5m

B .4.6m

C .4.2m

D .3.3m

3. 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

A .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 .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 .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 .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4. 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5. 把一个高0.8m 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 的人以2m/s 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

的像( )

A .高度为1.6m ,以2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 .高度变大,以2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 .高度为0.8m ,以2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D .高度变大,以4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6. 有一个点光源S ,放在平面镜MN 前,若镜MN 不动,光源S 以速度2m/s 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匀速直线

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S 在镜中的像S'将( )

A .以速度4m/s 沿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 .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 方向向上平移

C .以速度2m/s 沿垂直于SO 方向向下平移

D .沿S'S 方向以速度2m/s 向S 靠近

第6题图 第7题图

7. 如图所示,物体AB 高1m ,平面镜CD 高0.6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4m .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 .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

C .物体与像的距离为1.4m

D .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m

8. 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棋子在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 B .棋

子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 .棋子与它的像关于镜面对称 D .棋子移近平面镜时,像会远离平面镜

9. 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 .“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

B .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

C .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

D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

10. “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

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

A .沿OA 方向

B .沿OB 方向

C .沿OC 方向

D .沿OD 方向

【板块二】平面镜成虚像

11. 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A .平面镜发出的

B .像S'发出的

C .平面镜反射的

D .人的眼睛发出的

12. 雨后路旁低洼处积了水,在水洼旁会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人反射的光被水面反射后成的像,这时水面

相当于____________镜。

13. “桂林山水甲天下,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从物理学角度看,山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

“实”),像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 如图所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A 1B 1,若在A 1B 1与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

大的木板CD ,则人眼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 1B 1;若使

物体远离平面镜,则像A 1B 1的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A D

C

B 第8题图

1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B .遮光板在平面镜后方会遮住平面镜内的虚像

C .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D .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大小不变

16. 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 和B 一前一

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移动蜡烛B ,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如图

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的关系。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 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 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填“A ”或“B ”)这一侧观察。

(3)移去蜡烛B ,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板块三】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17. 如图是人眼看见A 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示意图,

请确定物体A 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18. 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光源S 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如图所

示,请画出对应的两条入射光线和及标出光源S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19. 已知一物体AB ,

请画出它在镜中的像A'B'。

20. 如图所示,A'O'是AO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请你大致作出平面镜的位置。

21. 只给你三角尺,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和S 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 点的光线。

22. 请在图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

蜡烛S 点的像S ′的光路图。

23. 图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 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

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 的位置。

24. 如图,一个半径为5m 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

上方离水面3m 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

为1.8m ,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的距离不能超过( )

A .1m

B .2m

C .3m

D .4m

25.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

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

____________。

【板块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26. 利用平面镜不能做到的是( )

A .改变光的传播方

B .改变像的大小

C .成正立的虚像

D .制成潜望镜

27. 观测日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对着太阳,如果没有专用的太阳滤镜,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便方

法:准备一盆黑墨水置于阳光下,在脸盆中观察太阳的像,这是利用________成像原理。

第14题图

28.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A.10:21 B.21:10 C.10:51 D.12:01

29.小王从镜子中观察到时钟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该是()

A.3:50 B.2:15 C.9:10 D.2:45

30.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31.在一些狭小的商店内墙上多挂几面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

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像B.平面镜能使光产生折射

C.平面镜能使进入商店内的光线更多一些D.平面镜能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2倍

32.合理用“光”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但用光不当也会造成污染,下列属于正常用光会带来光污染的是()A.在南极考察戴墨镜B.低矮房内,墙壁涂成白色以减轻压抑感

C.城市高大建筑物大量安装镀膜玻璃D.商场内装有镜子以增大空间感

三、回顾与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像(作业)

33.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1.5m B.2.0m C.2.5m D.3.0m

34.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离镜面的距离为1.6m,在这个人的正身后2.5m处的墙上有一幅画,则这个人从镜中看的

画到他本人的距离是()

A.2.5m B.5.7m C.4.1m D.1.6m

35.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36.岸边垂柳映在水中的像是_________像;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7.利用平面镜可以()

A.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成缩小的像C.成倒立的虚像D.成正立的实像

38.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A.B.C.D.

39.平面镜成像是平面镜对光发生的结果;平面镜成的像用光屏承接(填“能”或“不能”)。

40.下面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

甲:;乙:。

41、如图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

请用两种方法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

专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专题:探究平面镜成像得特点 【河南中考】 (2017?河南)如图1就是“探究平面镜成像得特点”得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得特点,便 于确定,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板。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得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得相同 得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像A得像重合,这样做就是为 了比较像与物得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A得像,说明平面镜成得就是(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1)像得位置(2)垂直(3)大小;虚 【知识解读】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实验中,平面镜成像得特点就是: “正立、等大、等距”得“虚像” ,物与像“上下一致、左右颠倒” ,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得原理就是光得反射现象,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眼睛逆着反射光线瞧到光线好像就是从镜后得像点发出,所以说像点就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得交点。 1、镜面得选择与放置:用薄得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得目得就是便于确定像得位置;由于玻璃板得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得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放置时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得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镀膜玻璃板得镀膜得一侧对齐方格纸得中线,且朝向像得一侧。 2、像得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得蜡烛得目得就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得大小关系,拿一支没有点燃得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得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得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得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得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得就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得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2)平面镜成像就是光得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得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得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得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3、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与物距得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与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得结论,多次测量得目得就是得出普遍结论。使用有刻度得方格纸,其目得就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得关系。 4、虚像得理解与应用: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瞧到镜后得像点,就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得交点,没有实际光线得会聚,就是虚像,光屏不能承接。 5、像得亮度:像得亮度取决于物体与环境得光线亮度关系。可以在较暗得环境中观察蜡烛得像;若用棋子或圆斑小人代替蜡烛时,若像不清晰,可以用激光灯照亮棋子或小人,注意要照亮朝向镜面得一侧。 6、评估:(1)像无法与蜡烛重合,可能就是因为平面镜放置时与纸面不垂直。 (2)分析像距与物距关系时, 一组数据太少,结论没有普遍性。 7、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得大小取决于物得大小,像距取决于物距。 【核心例题】如图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得实验中: (1)器材选用时,用平板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得目得就是;规格相同得茶色玻璃与普通玻璃,应该选择玻璃;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得像,这就是由于造成得,因此玻璃板(选填“厚些”或“薄些”)较好。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得蜡烛得目得就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得关系。在玻璃板得A侧竖直放一只点燃得蜡烛,小明在玻璃板后拿一支没有点燃得相同蜡烛寻找蜡烛得像得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得(选填“A”或“B”)侧观察。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

平面镜成像实验

平面镜成像实验 一、实验装置 二、探究过程 1.验证玻璃杯是否代替平面镜成像: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是否有蜡烛的像。 2.验证像的虚实: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验证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将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物体是否完全重回。 4.验证像与蜡烛到玻璃板距离关系: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三、实验结论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是对称的。 四、器材作用 1.刻度尺的作用:; 2.白纸或坐标纸作用:; 3.为何选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4.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的原因:; 5.为何选择茶色玻璃板:; 6.为何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五、注意事项 1.为什么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2.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在桌面上,出现什么现象: ; 3.记录物体与像的方法:; 4.多次改变蜡烛位置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 5.物体与像的对应关系:; 6.字母“F”相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六、习题精练 1.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应选择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关系;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4)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造成的; (5)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6)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9)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10)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1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12)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填序号)。 (13)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_。 (1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相同的操作 2.小文同学通过以下的实验过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设计与进行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特点描述 出来。 2.经历从“提出猜想”“进行设计”“实验验证”“归纳评价”的探究活动全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 度尺一把。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平面镜成 像有哪些特点? 【猜想或假设】Array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 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同。 【设计实验】 1.如图,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垂直放置一块玻 璃板,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把一支 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没有 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 像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所成的像是正立还是倒立。2.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 3.移去玻璃背后的蜡烛,在蜡烛所在的位置放上光屏,看光屏上能否接收到像?4.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分析和论证】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物体和像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4)如果在你看到蜡烛像的位置放上一张白纸,不能在白纸上看到蜡烛的像_说明蜡烛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像我们把它称为虚像。 【交流与合作】 (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记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既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把交流的情况简要记在这里。) 注:(1)为什么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对实验会产生什么影响?不论怎么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4)蜡烛的像能不能用光屏接收到?不能,说明平面镜成像是虚像。 (5)为什么要用另一只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重合?确定像的位置。 (6)实验用到刻度尺的作用?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7)一只蜡烛在平面镜后面确成了两个像?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实验时要用薄玻璃板进行。 (8)验证像与物的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时,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找到更普遍的规律,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多次实验要求改变蜡烛的位置。 (9)用跳棋代理蜡烛进行实验,缺点:像比较暗,看不清。改进: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前面的跳棋子。 (10)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11)实验在什么环境下进行较好?在较暗处实验效果更好。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分层训练·提能力 1.(2017·襄阳中考)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故A选项说法正确;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B选项说法正确;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体在镜中成的是虚像,故C选项说法错误;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所以当物离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时,像的大小不变,故D选项说法正确。 2.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见的几面镜子,具有扩大视野功能的是 (C) 【解析】穿衣玻璃镜和古代梳妆铜镜都是平面镜,没有扩大视野的功能,故A和D 错误;圣火点燃装置是利用了凹面镜,它能够把太阳光线会聚在一点上,来提高它的温度,达到点燃圣火的目的,故B错误;拐弯处的反射镜是利用了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制成的,因此它能够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故C正确。 3.(2018·钦州期末)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C)

A.人眼发出的 B.平面镜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像S′发出的 【解析】图中表示的是蜡烛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原因,进入人眼的光线是由平面镜反射而来的,故选C。 4.(2018·济南质检)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为了便于观察现象,该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点燃蜡烛A,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能呈现出蜡烛的像 C.将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寻找像的位置 D.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也向玻璃板靠近且变大 【解析】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应选择较暗的环境。故A错误。平面镜成虚像,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不会成在光屏上。故B正确。将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不便于寻找像的位置。故C错误。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也向玻璃板靠近,但像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 5.(2017·潍坊中考)海若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60 c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能力目标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德育目标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球面镜的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 再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学习本节的内容奠定基础. 二、新课教学 (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向学生示范并说明探究活动的目的和做法. 目的:(1)研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平面镜成像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目得: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实验器材:玻璃板(作平面镜)、2只大小相同得蜡烛、刻度尺、白纸 其它:笔、火柴 3.实验步骤 (1)将点燃得蜡烛A,放在玻璃板得一侧,在A一侧能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A得像A′; 探究像与物得大小关系: (2)拿着另一只未点燃得蜡烛B在玻璃板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瞧上去B与A′重合,即B瞧上去好像被点燃了。此时,B得位置就就是像A′得位置。 ——等大 探究像与物到玻璃板得距离关系:

(3)用刻度尺量出A、B分别到镜面得距离,相等。 ——等距 记录数据: 探究平面镜成得像就是实像还就是虚像: (4)在A′一侧放一张白纸作屏幕,眼睛直接观察白纸,则瞧不到A得像A′,说明:平面镜成虚像。(将手放在A′处,感觉不烫,说明:平面镜成虚像。) 4、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得特点 (1)平面镜所成得像就是虚像; (2)像与物体得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得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得连线与镜面垂直。 (2)(3)(4)对称 虚像:不就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瞧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得像。 注意事项: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得目得就是:物体一侧能瞧到物体得像,同时还能瞧到代替物体得另 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得位置。 2、试验要求玻璃板与桌面垂直。 3、实验时将光屏放在未点燃蜡烛得位置,从玻璃板上方瞧光屏,光屏上瞧不到像,说明平面镜 成得就是虚像。 4、实验中选择厚玻璃还就是薄玻璃?选择较薄得玻璃;因为厚玻璃板得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 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 考试分析: 考情分析 考查内容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二模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题号分值平面镜成像得 规律以及探究 18 3 20 3 23 1 24 2 17 3 24 3 平面镜成像得 实验 说明题目一般会以作图、简单实验题得形式出现,一般比较简单,分值在3分左右。 平面镜成像主要就就是考察平面镜成像得特点以及实验,要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得特点以及小结 实验步骤,明确具体实验步骤得目得。 练习: 1.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得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得上面,再取两段等 长得蜡烛A与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得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右图所 示。在此实验中: (1)两段等长得蜡烛就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得______关系; (2)直尺得作用就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 A得烛焰得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得就是_____像。(选填 “虚”或“实”)。 答案:大小;到平面镜距离;不能;虚。

初二物理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1) 、填空题: 1、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 ____________ 像,像和物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连线 跟镜面 ________________ ,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水池中水深3m ,池旁有一高8m 的树,池旁的人看到树在池水中的像,则像长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m ,如果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 380000km ,则月亮在水池中的像到水 面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 3、 用笔尖接触平面镜,笔尖的像距笔尖约 5mm ,镜子的厚度约为 ____________ mm 。 4、 影子和平面镜成像不同的,影子是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由光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的。 5、 一束平行光射到某镜面后,如果反射光仍是平行的,则该镜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反 射光变为发散光束,则该镜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反射光变为会聚光束,则该镜子 6、在距离竖直放的平面镜前 1.5m 有一个1.65m 的人,这时像和人的之间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 如果把镜子移到原来的位置时,那么镜子中的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 m ,像长 是 _________________ m.。 7、 汽车的头灯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 镜做反射面,灯丝应放在 ___________________ 上。 8、 汽车的观后镜是 __________________ 镜,太阳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太阳灶烧水 时,水壶应放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9、 利用平面镜不但可以成像,还可以改变 ___________ ,在潜水艇里的 ____________ 镜就是利 用这一原理。 二、选择题: 10、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走时,则你的像( ) A 、变大,像与你的距离变小 C 、不变,像与你的距离变大 12、对于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镜来说, 当人离镜同样远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镜范围大 B 、 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镜范围小 C 、 观察到范围相同 D 、 无法判断观察到的范围大小 1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14、要使一只铅笔跟它在平面镜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只铅笔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 A 、1800 B 、600 C 、300 D 、900 三、作图题:(1)作像 (2 )完成光路 B 、变大,像与你的距离变大 D 、不变,像与你的距离不变 ) (1) (2)宀? J

实验0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解析版)

实验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②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③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④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⑤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数据】: 像与物的大 小关系 物体与玻璃 的距离(cm) 像与玻璃的 距离(cm) 物像连线与 镜面的关系 实像或虚像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互相垂直; 4.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 【考点方向】: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镜面的选择与放置:用薄的茶色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由于玻璃板的 实验剖析

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薄一些较好。放置时玻璃板要和纸面垂直,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 3、像的位置与大小: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前侧从不同角度观察,同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1)镜前蜡烛点燃,目的是成像清晰;镜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用到了“等效替代法”。(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即“镜前观察,镜后成像”。 4、多次测量探求规律:要分析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就要改变物距并用刻度尺多次测量记录像距和物距,比较得出像距等于物距的结论,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结论。使用有刻度的方格纸,其目的是便于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5、虚像的理解和应用: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到镜后的像点,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没有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光屏不能承接。 6、像的亮度:像的亮度取决于物体和环境的光线亮度关系。可以在较暗的环境中观察蜡烛的像;若用棋子或圆斑小人代替蜡烛时,若像不清晰,可以用激光灯照亮棋子或小人,注意要照亮朝向镜面的一侧。 7、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垂直于桌面的玻璃板向蜡烛方向倾斜,那么看到玻璃板另一侧的像会怎么变化:像的大小不变,像的位置会升高,与未点燃的蜡烛不在重合。 8、评估: (1)像无法和蜡烛重合,可能是因为平面镜放置时与纸面不垂直。 (2)分析像距与物距关系时,一组数据太少,结论没有普遍性。 9、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像距取决于物距。 在学习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后,聪明的小明也在家里也独自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前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经典母题

平面镜成像实验训练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 (1)不用平面镜而选用玻璃板做实验,是因为玻璃板既能光,又 能光。 (2)为了更清楚的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所成的像,实验应在较 (填“亮”或 “暗”)的环境中进行。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 (5)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 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 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 3、如图10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 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 体。(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 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 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 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 (1)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 将(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 (2)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5、石林中学的张江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7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张江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选择的蜡烛B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B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_(选项“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_____承接到像(选项“会”或“不会”),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6、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学过程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2)过程与方法: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 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2)难点:虚像的概念 三、实验器材:每个实验小组不等大蜡烛2支、棋子2颗,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方格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课件猜谜语,有关镜子谜语: 1、平又平,亮又亮,平平亮亮桌上放。它会告诉你,脸上脏不脏。(打一用具) 2、明明亮亮,又平又光,谁来看它,跟谁一样。(打一用 具) 3、脸儿亮光光,站在桌子上,妹妹跑过去,它给照个像。(打一用具) 我们可以发现,镜子的反射面呈光滑的水平面,我们称为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像(image)如:平静的水面、大大小小的镜子、光滑的金属器具表面等实验. 二:新课教学 (一)实验一、观察自己 回答问题: 1、平面镜里成的像跟你的脸一样大吗?

2、当你的脸远离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变化?远离还是

初二物理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 一、填空题: 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像,像和物的大小,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2、水池中水深3m,池旁有一高8m的树,池旁的人看到树在池水中的像,则像长 为m,如果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0000km,则月亮在水池中的像到水 面的距离是m。 3、用笔尖接触平面镜,笔尖的像距笔尖约5mm,镜子的厚度约为mm。 4、影子和平面镜成像不同的,影子是光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由光 的形成的。 5、一束平行光射到某镜面后,如果反射光仍是平行的,则该镜子是,如果反射光变为发散光束,则该镜子是,如果反射光变为会聚光束,则该镜子 是。 6、在距离竖直放的平面镜前 1.5m有一个 1.65m的人,这时像和人的之间距离是m,如果把镜子移到原来的位置时,那么镜子中的像与镜面之间的距离是m,像长是m.。 7、汽车的头灯中用镜做反射面,灯丝应放在上。 8、汽车的观后镜是镜,太阳灶是镜,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上。 9、利用平面镜不但可以成像,还可以改变,在潜水艇里的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二、选择题: 10、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走时,则你的像() A、变大,像与你的距离变小 B、变大,像与你的距离变大 C、不变,像与你的距离变大 D、不变,像与你的距离不变 12、对于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镜来说, 当人离镜同样远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镜范围大 B、从平面镜观察到范围要比凸镜范围小 C、观察到范围相同 D、无法判断观察到的范围大小 1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14、要使一只铅笔跟它在平面镜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只铅笔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 A、1800 B、600 C、300 D、900 三、作图题:(1)作像(2)完成光路 (1)(2)

平面镜成像实验专题

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实验练习 1、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的实验中 (1).小明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准确确定 像的位置;实验中应选较薄的玻璃板(选填“较厚”或“较薄”) (2).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竖直放置;若玻璃板没 有竖直放置,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 不能重合。 (3).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 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6).小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8).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若直接将蜡烛放在直尺上进行实验,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9).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10).观察者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实际是由于光的折射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 (11).观察A蜡烛的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玻璃板的两个面反射各成一个像。这两个像的间距为两倍玻璃板的距离。 (12).实验应该选用较薄(选填“厚”或“薄”)的玻璃板,这是为了使玻璃板两个面反射成的像尽量重叠,便于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3).当把B蜡烛移到A蜡烛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B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B”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 (14).在寻找A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像将远离玻璃板. (15).如何证明像的大小与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 将蜡烛靠近(或远离)镜面,移动后面的蜡烛,总能与像重合,说明像的大小不随物体到镜面的距离而改变。 (16).怎样证明成的是虚像?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成的是虚像。 (17).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以便得到普遍规律。 (18).实验结论是什么:平面镜所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若用棋子做实验,不足是什么?棋子不是光源,看不到棋子的像如何改进?用手电筒照亮棋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以上可以缩句为:“物像等大、连线垂直、等距虚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镜后的像s’并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所以s’叫做s的虚像。如果把光屏放在s’处,是接收不到这个像的,所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成在屏上 解释: 照镜子就是这样的原理。可以说,只要利用到平面镜,就一定是反射。平面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光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虚像与物体等大,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总是相等的。无论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如何变化,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物体的大小总一样。但由于人在观察物体时都有“近大远小” 的感觉,当人走向平面镜时,视觉确实觉得像在“变大”,这是由于人眼观察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仅仅与物体的真实大小关于,而且还与“视角”密切相关。从人眼向被观察物体的两端各引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即为“视角”,如果视角大,人就会认为物体大,视角小,人就会认为物体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与人的距离小了,人观察物体的视角也就增大了,因此所看到的像也就感觉变大了,但实际上像与人的大小始终是相等的,这就是人眼看物体“近大远小”的原因。这正如您看到前方远处向您走来一个人一样,一开始看到是一个小黑影,慢慢变得越来越大,走到您面前时更大,其实那一个小黑影和走到您面前的人是一样大的,只是因为视觉的关系,平面镜成像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因此人逐渐靠近镜面。像也一定逐渐靠近镜面,人的感觉是“近大远小”,这是一种视觉效果。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练习题

第三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填空题 1)正常人的眼睛观察25厘米处的物体最清楚,眼睛也不容 易感到疲劳,若要使眼睛的像成在距离眼睛25厘米处,眼睛 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2)如图所示,平面镜M前有一个发光点S,S1是它在镜中所成的像,当平面镜转动一个角度后,像的位置为S2,试作出平面镜的新位置. 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直立一块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相同物体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从而能得到像与物等大、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 4)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水中的月是___________________像(填实或虚). 5)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6)雄奇险秀的长江三峡景色,自古以来就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学家郦道元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文中写到春冬的美景时,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作了精要的描绘,句中的“倒影”是光的现象 二、选择题: 1)人逐渐向平面镜靠拢的过程中,人在镜中的像()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下图是4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 A B C D 3) 有些电工仪表的刻度盘上有一个弧形缺口,缺口下面有一面镜子,它的作用是 [ ]

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教学设计《第二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开原五中 左桂华

《第二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开原五中左桂华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平面镜生活中比较常见。平面镜在本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又是光的反射的铺垫。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引起的。可以说,平面镜在光现象这一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甚至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能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对虚象概念的理解;探究活动中的难点是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四、教材处理 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学生对“虚象”和“虚象的位置”的理解普遍感到困难,所以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的方法;对于平面

镜成像的次要特点采取“全放”的方法) 五、设计思想 (一)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二)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成相等的物体(替身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六、教学方法 (一)探究法(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二)引导发现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三)演示法(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在讲台上再完成一遍);(四)实验法(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教学 1.提出猜想: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这有利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多媒体展示)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多媒体展示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

平面镜成像实验

2.1-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镜子成像的现象引出平面镜成像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再从光的反射定律出发,借助于作图分析发光点怎样成虚像,并扩展到物体怎样成虚像.最后加强了联系实际,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用用平面镜的例子.并介绍了平面镜在潜望镜上的应用.讲好本节课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虚像概念的建立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设计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作为探究性实验进行教学. 2.进行必要的实验指导: 1)尽可能选薄一些的玻璃,否则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2)平板玻璃一定要保证竖直设置,两只蜡烛大小应一样并竖直放置以方便观察和研究. 3)怎样判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图示,手移动B,当看见B与A的像变成一只点燃的蜡烛,从不同的角度看,都看到B的芯上有火焰,B正好跟A的像重合.这时,用笔贴近A 和B的下端,描出它们与纸的接触线,得到两个小圆.这两个小圆的圆心,就是A和B的位置. 3.渗透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课本从发光点S的像推论物体的像,教学中还可把物体的像区分为发光物体的像和发光物体的像,并在教学中说明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4.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借助光路图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2)学生初步学习用光路图研究几何光学的成像问题. (2)学生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学生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体验和建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