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门分科与发展-中国医科大学

医学专门分科与发展-中国医科大学
医学专门分科与发展-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

中国医科大学

二○一○年十月

前言

《临床医学导论》是我校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子项目中的一个成果,是为顺应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一“早期接触临床”而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分为三篇,即第一篇医学篇,第二篇医生篇,第三篇临床篇,共33章内容。共讲授28学时,实习1周。在五年制二年级学生第三学期以及七年制三年级第五学期开设此门课。开设此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历史与现状;了解病人与医生角色,怎样做一名好医生;引导学生认识疾病症状,初步了解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的知识,掌握正确临床思维的方法,特别是从症状学入手的诊断思维方法。并通过1周的临床实践,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早期进入医生角色,树立终生为病人服务思想。

本门课程主要由内科教研室骨干教师、学校有关学科教师承担理论授课,实习由各临床学院组织实施。本门课程为考试课。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实习成绩即要求学生写两份病志,其成绩占30%。

本门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课间实习方式。理论讲授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课间实习接触病人、采集病史并作为考试成绩一部分。在寒假期间,要求学生有1-2周时间去家乡医院及基层卫生机构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社会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由学校教务处、学生处汇编成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时数分配

第一篇医学篇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目的要求]

1.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希波克拉底誓词。

2.熟悉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3.了解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

[教学内容]

学习医学发展史,由经验到科学,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了解医学发展规律,汲取前人经验教训,拓宽知识面和科学思路,树立为医学献身的信念。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学时]2学时

第二章医学专门分科与进展

[目的要求]

1.掌握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点。

2.熟悉临床医学进展。

3.了解基础医学进展。

[教学内容]

从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角度,理解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科及重要领域等方面的发展有初步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医学科学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授课学时] 1.2学时

第三章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

[目的要求]

1.掌握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熟悉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与条件。

3.了解医学模式的特征。

[教学内容]

通过了解各种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以及影响其转变的背景与条件,让学生对现代医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学时]1学时

第四章全科医学

[目的要求]

1.掌握全科医学的概念。

2.熟悉全科医生的概念、知识结构及任务。

3.了解全科医学(或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

介绍全科医学的含义及起源、研究目的、对象与范围以及全科医生的含义、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及任务等一般性概念;全科医学(或全科医疗)的几个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授课学时]0.4学时

第五章卫生组织机构与医疗卫生改革

[目的要求]

1.掌握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

2.熟悉我国卫生组织机构分类。

3.了解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

[教学内容]

介绍我国的卫生组织机构的分类,重点为医疗机构;我国的卫生改革情况,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举措、面临的重大题目以及改革的主要任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授课学时]0.4学时

第六章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目的要求]

1.掌握高等医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2.熟悉面向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3.了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五方面挑战。

[教学内容]

学习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理解教育改革的动因,重新认识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授课学时]1学时

第二篇医生篇

第一章医生角色

[目的要求]

1.熟悉医生角色的社会期待。

2.了解职业精神,熟悉医生角色的职业精神。

3.了解角色扮演,掌握主动实践医生角色的实现。

[教学内容]

介绍社会期待的医生角色的内容;认识人文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神髓,科学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特征,公正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支柱,合作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要素;怎样实现医生角色。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学时]0.5学时

第二章病人角色

[目的要求]

1.了解病人、病人角色的概念;了解病人角色的基本特征;熟悉病人角色的变化及对策。

2.熟悉病人求医行为的类型;了解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3.了解病人需要的基本特点;熟悉病人需要的主要内容。

4、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

5、掌握病人的权利;熟悉病人的主要义务。

[教学内容]

病人与病人角色;病人的求医行为;病人的需要;病人的心理特点;病人的权利与义务等概念和内容。综合认识病人,是“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思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全面了解病人、深刻理解病人、充分尊重病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成就一名合格医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学时]0.5学时

第三章医疗中的人际关系

[目的要求]

1.了解人际交往与沟通的一般技巧;熟悉医生如何更好地与病人沟通。

2.熟悉医患关系的含义;了解医患关系的模型、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掌握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3.熟悉医医关系的含义;了解各种医医关系;掌握医疗中的集体协作关系。

4、熟悉医社关系的含义;了解医社关系的意义。

[教学内容]

医疗中人际交往与沟通的一般技巧;医生应如何更好地与患者沟通,熟悉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活动中人际关系主要内容;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及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意义;举例说明医疗集体协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授课学时]0.5学时

第四章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与实践

[目的要求]

1.熟悉卫生法律的概念及其含义;了解卫生法律现状、基本属性与特征。

2.了解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熟悉医方的卫生法律责任。

3.掌握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熟悉各种医患相关的法律保护。

[教学内容]

卫生法律的概念、特点、内容和意义,与调整医患关系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以及当事人违法法律后,所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医患双方享有的法律权利及其特点,以及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的法律纠纷。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授课学时]0.5学时

第五章医生与科学研究

[目的要求]

1.掌握科研及创新能力是优秀医生的必要素质。

2.熟悉如何做好临床科学研究。

3.了解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的方法。

[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概念、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学时]1学时

第六章医生培养

[目的要求]

1.掌握我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改革。

2.熟悉美国、日本住院医师培训概况。

3.了解我国住院医师培训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情况以及培训方法,同时借鉴国外住院医师培训经验不断提高培训水平。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学时]1学时

第三篇临床篇

第一章疾病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健康的定义及人体的第三状态;衰老的标志的特征;老年性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死亡的分期及死亡的判定标准。

2.熟悉疾病的定义和疾病过程的共同规律;疾病谱的变化及研究疾病谱的意义。

3.了解健康的标准;疾病发生的机制;疾病的分类;衰老的机理及安乐死。

[教学内容]

1.重点讲授健康的定义及与病人定义内涵的关系;健康与第三状态及疾病的关系;衰老的共同特征和人口老年化问题;死亡及其判定标准和重要意义。

2.一般讲解疾病过程的规律,初步了解疾病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疾病谱变化以及疾病谱调查的方法和意义。

3.概要讲述健康的躯体标准和社会心理标准;简要说明发病机理、疾病分类、衰老机理及安乐死等。

[教学方法]利用幻灯课堂讲授。

[授课时数]1学时

第二章疾病病因

[目的要求]

1.掌握病因的概念和疾病发生的内在条件。

2.熟悉医源性疾病的病因。

3.了解引起疾病的外在因素。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病因概念和病因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宿主方面的各种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社会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2.一般讲解医源性疾病的概念及医源性疾病病因的种类。

3.概要讲解致病因子的种类及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利用幻灯讲解。

[教学时数] 1学时。

第三章疾病症状学

第一节发热

[目的要求]

1.掌握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及胸痛症状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问诊要点

3.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发生机制

[教学内容]

一、发热

(一)发热的概述

(二)发热的机制

(三)发热问诊要点

1.流行病学

2.发热缓急与病程长短

3.发热伴随症状

4.发热临床表现和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和不规则热)(四)临床意义

1.正常体温生理变异

2.发热疾病的分类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第二节胸痛

(一)胸痛概念

(二)胸痛发生机制

(三)问诊要点

1.胸痛发病年龄

2.胸痛性质和部位

3.胸痛诱发因素

4.胸痛伴随症状

(四)胸痛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1.概念交代准确清楚,重点讲授临床意义和问题要点,略提发生机理。

2.发热热型结合曲线图讲授,咳嗽、咳痰及咯血列举典型病历讲述以加深对症状的理解和记忆。

[授课学时]

1.发热1学时

2.胸痛1学时

第三、四节发绀呼吸困难

[目的要求]

1.掌握发绀、呼吸困难的概念、问诊要点及其常见病因的临床特点;

2.熟悉临床意义;

3.了解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

1.发绀

①发绀的概述

②发生机制

③问诊要点

④常见临床类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呼吸困难

①呼吸困难的概述

②发生机制

③问诊要点、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

④临床意义

[教学意义]

重点讲授发绀、呼吸困难。为了使学生能早期接触临床,从问诊要点入手,使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症状,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启发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

[授课学时]2学时。

第五节恶心与呕吐

[目的要求]

1.掌握恶心与呕吐的的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恶心与呕吐

①恶心与呕吐的概述;

②发生机制;

③问诊要点;

④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

[授课学时]0.5学时

第六节腹痛

[目的要求]

1.掌握腹痛的发生机制、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医学分科与医学的发展

医学分科与医学的发展 摘要: 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医疗知识积累逐渐增多,于是出现了医学分科。医学分科使医学文献资料整理及研究系统化,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教育的进步及现代医疗模式的确立。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现在的生物医学模式及医院诊疗模式讲不再满足社会的需要,将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医院诊疗模式也应借鉴全科医学进行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医学分科,医学发展,医学模式,医疗模式 前言 任何一门学科,随着不断的发展都会逐渐的细化,例如物理学,早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分支,随着不断地发展,现在已经发展出声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学等众多成员,并且渗透到其他众多学科。医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早期人类的医疗经验比较少,在与疾病的不断斗争中,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试图利用一定的方法对疾病及人体进行研究,医学得以发展,随着医疗知识及经验的增多,医学不断细化,分化出现在各类科目。

医学分科对医学的发展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医学的研究,还是医疗模式的发展,都避不开医学分科这个话题。本文将从医学分科的演变、医学分科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医学分科带来的问题及医学发展的方向四个方面讨论医学分科对与医学发 展的相关问题。 一、医学分科的演变 早期的医学基本上没有分科。但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经验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分化”产生了不同的专门学科。 最早出现医学分科是在我国的周代。据《周礼·天官》记载,西周时期的医学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其中疾医相当于现代的内科,疡医相当于现代的外科和骨伤科,食医相当于现代营养饮食方面的医科,兽医则与现代兽医相同。医学分科的出现表明那个时期,我们国家的医学知识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国唐代时期,分科更加精细。唐代太医署医学部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和口腔科、拔火罐,并且针推和按摩在当时也成为独立的专科。可以看出,唐代我国医学实际上分为七科。 到了宋代,医学分为九科,大方脉(内科)、风科、小方脉(小

医院是怎么分科的

医院是怎么分科的? 发表者:刘孟刚293人已访问 随着医学的发展兼和国际接轨,医院的分科越来越繁杂,如外科就有心胸外科、肿瘤外科、脑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等,这样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虽然有益,患者却不太明白。 很多不懂医学的人对外科的认识是模糊的,分不清外科和内科是怎么区分的。简单的讲,外科治疗的主要是需要做手术的疾病,而内科则主要治疗一些用药物就能解决的疾病。当然这个说法不够严谨,但也差不太多。所以一旦您的病是需要做手术的,一定要找外科。在一些大的综合医院,分科是很细的,一般的人进来就晕了,找不着方向。现在我简单将大医院的分科介绍一下,为了简单好记,我们 按人的几大系统介绍。 1.神经系统包括头、脊髓及分布全身的各条神经。有两个科室治疗这个系统的疾病: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也称脑外科)。由于我对神经系统疾病了解不深,所以不能多说了。我的观点,脑部的出血性疾病(包括外伤)及各类脑的肿瘤需要看神经外科,因为这些 疾病多需要手术,其它的可以看神经内科。另外还要提一句,脑血管疾病要看神经内科。 2.心血管系统有两道三个科室治疗该系统的疾病:心血管内科(简称心内科)、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多需要到心血管内科(简称心内科)就诊。外科方面有胸心外科,有些医院还把心脏外科和胸外科分开。一般讲高血压及大部分心脏病疾病均可到心内科就诊。心脏 外科治疗的是一些需要手术的心脏病,比如各类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冠心病需要行冠脉搭桥手术的,还有心脏瓣膜疾病等。血管疾病,一般不是很常见,有些需要手术治疗的血管疾病则要根据其病变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同到不同的科室就诊,比如动脉瘤则要根据其所在部 位到相应的科室就诊,胸部动脉瘤到胸心外科,腹部动脉瘤的则可到肝胆外科和普外科,大隐静脉曲张一帮到普外科就诊。有些医院还 有专门的血管外科。 3.呼吸系统也有两个科室治疗该系统的疾病:呼吸内科和胸外科。气管和肺的大部分疾病均可到呼吸内科就诊,一旦发现有手术治疗的必要则要转到胸外科。胸外科治疗各类需要手术治疗的心肺疾病,比如肺癌,我个人建议还是先到胸外科就诊,看能否手术。 4.消化系统这个系统包括的脏器最多,该系统的疾病涉及的科室也最多。内科系统包括两个:消化内科和传染科。外科则涉及到普外科、肝胆外科和胸外科。一般讲各类胃肠炎、溃疡和不需要手术的肝硬化要到消化内科就诊。传染科主要治疗各种类型的肝炎。各 类消化道出血,我建议还是看肝胆外科和普外科。胃肠道的肿瘤和肛肠疾病如便秘、痔疮、肛瘘、肛裂等则要到普通外科就诊。肝胆外 科治疗疾病包括:肝脏的各类肿瘤(肝癌、肝血管瘤)、各类胰腺疾病(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肿)、各类胆道疾病(胆囊炎、胆囊 结石、胆管结石、胆管炎、胆管肿瘤、先天性胆管囊肿)、脾脏疾病,还有就是需要外科治疗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十二指肠的肿瘤 因多需要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所以也最好的肝胆外科就诊。食管疾病因其部位的特殊性,需要到胸外科就诊。 5.泌尿系统也有两个科室治疗这方面的疾病;肾内科和泌尿外科。肾内科主要治疗各类肾炎、肾盂肾炎等。泌尿外科主要治疗各类泌尿系统的结石、肿瘤等需要手术治疗。各类肾功能衰竭,因需要透析治疗,多到肾内科就诊,但如果选择肾移植治疗则要到泌尿外 科就诊。 以上是人体几大主要系统的分科情况,大的综合医院还有很多科室如皮肤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妇产科、小儿科、中医科、血液科、眼科等等,这些科室顾名思义就是治疗和其名字相关的疾病。有些医院还有专门的创伤科来治疗各种外伤的病人,比如在我们医 院就有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创伤中心。有些医院还设有肿瘤科,收治各类肿瘤病人。针对各类肿瘤疾病,也就是通俗所谓的癌症,我个人 认为在就诊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因为癌症的治疗费用往往较高,治疗过程也有一定痛苦。目前大部分的癌症的治疗模式还是以手术为中 心的综合治疗,也就是说癌症的治疗要先看看能不能手术,然后再考虑其它方法,所以我建议癌症还是先到相关的外科就诊。 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片面的看法,希望能对您有些帮助,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医院是治疗和护理病人的机构,也兼做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等工作。一所综合性医院主要分急诊、门诊、病房等几部分。门诊是病人最常去的地方。不同的医院由于规模不同,在门诊分科上并不完全一致。一级医院(一般指市区的地段医院或街道医院、郊区的乡卫生院)、二级医院(一般指区或县级的综合性医院等),其门诊常分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三级医院(一般指省级或直辖市一级的医院或医学院校及部分部队系统附属的大型医院),其门诊分科通常较细,内科可再分出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血液病科、中医内科等,外科可再分出普通外科、骨科、皮肤科、泌尿外科、

医学专门分科与发展中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 ] 中国医科大学 二○一○年十月

前言 《临床医学导论》是我校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子项目中的一个成果,是为顺应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一“早期接触临床”而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分为三篇,即第一篇医学篇,第二篇医生篇,第三篇临床篇,共33章内容。共讲授28学时,实习1周。在五年制二年级学生第三学期以及七年制三年级第五学期开设此门课。开设此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历史与现状;了解病人与医生角色,怎样做一名好医生;引导学生认识疾病症状,初步了解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的知识,掌握正确临床思维的方法,特别是从症状学入手的诊断思维方法。并通过1周的临床实践,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早期进入医生角色,树立终生为病人服务思想。 本门课程主要由内科教研室骨干教师、学校有关学科教师承担理论授课,实习由各临床学院组织实施。本门课程为考试课。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实习成绩即要求学生写两份病志,其成绩占30%。 本门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课间实习方式。理论讲授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课间实习接触病人、采集病史并作为考试成绩一部分。在寒假期间,要求学生有1-2周时间去家乡医院及基层卫生机构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社会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由学校教务处、学生处汇编成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时数分配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与发展 [目的要求] 1.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希波克拉底誓词。 2.熟悉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3.了解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 [教学内容] 学习医学发展史,由经验到科学,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了解医学发展规律,汲取前人经

医学类专业介绍及医学分类(编辑)

医学类专业介绍及医学分类(编辑) 人类医学发展到今天-二十一世纪,主要形成了东方医学(主要指中国医学即中医,其它有藏医、蒙医等世界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两大分支,二者在形式上的融合又形成了第三种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而从中西医学比较研究与汇通走向了现代系统医学领域。 医学概述 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

老年医学科发展的一点思考

老年医学科发展之思考 无锡市普仁医院老年医学科包纪盛 老年医学发展的背景 老年医学(或医学老年学)既是老年学的分支,也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老年医学天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体。老年医学不只研究老年病,而且涉及人类衰老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老年医学教育的研究。近代老年医学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容也在逐渐扩大。20世纪20年代开始了临床研究和观察,40年代主要是病理形态的研究,50年代以生理功能及生物化学为主,60年代以后发展到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老年医学得以不断发展在于全社会持续的人口老龄化。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现人类衰老的延迟,寿命的延长,死亡率和出生率的下降。据联合国估计,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约有2.0亿,2000年增加至5.9亿,到2025年可达11亿。1985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因此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也是老年医学最早起步的地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亿人,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达4000万。预计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4亿,占总人口的17.17%,2025年将上升到20%;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30%以上。 另一方面,自上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在进入老年期(65岁)后的平均期望寿命明显增长,目前一个男人在65岁时,期望寿命是13年,到75

岁,仍有9年期望寿命;一个女人在65岁时,期望寿命是20年,到75岁还有12年。女性比男性活得久一些,可能是遗传,生物学和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相比人类的最大预期寿命(115-120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只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着衰弱,年龄越大衰弱得最厉害,也就是随着增龄,无功能障碍的高生活质量的预期寿命下降。目前65岁时,男性大约可以有11.9年为高生活质量,女性大约为13.6年;至85岁,男性高生活质量降至2.6年,女性降为2.3年;到95岁男性高生活质量仅0.6年,女性则为0.4年。这些失去生活质量的老人不但离不开贴身照料,而且迫切需要医疗服务的介入。老年医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延长老年人的寿命,更在于延长他们有质量的生命。 老年医学包括的范围很广,目前已有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流行病学、老年预防医学(包括老年保健)及老年社会医学等。 老年基础医学主要研究衰老的机理、探索延缓衰老的方法以及老年期特殊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已开始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进行基本原理的探讨。近年又因引入了分子生物学技术,使衰老医学生物学突飞猛进。 老年临床医学主要研究老年人常见病的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特点,寻找有效的诊疗和防治方法。其中还包括老年人的护理工作和康复医疗,涉及积极开展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传播康复医疗及护理技术。 老年流行病学通过调查,分析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分布以及老年人死因,研究遗传、环境、生活、卫生和心理等各种因素对衰老和老年疾病的影响,为老年人的防病治病和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老年预防医学研究如何预防老年病;老年保健工作是通过各种努

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发展规划

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发展规划 一、办学思路与目标: 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教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性临床医学方向的专门人才。 1、办学思路: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以学生为主体,立足江西,面向农村、面向社区、基层,面向就业市场,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临床诊疗技术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医疗卫生人才。 2、专业设置: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临床医学专业(美容专业)。 3、建设总体目标: 为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造就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建设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逐步建设一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相对稳定、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二、现状分析和专业特色 1、教师队伍基本情况见表 1、 2、3

表 1专任教师年龄结构表 表 2专任教师学历(学位)结构表 表 3专任教师职称结构表 在专任教师中,教授10人,占15.2 %;副教授22人,占33.3 %;讲师 4人,占0.06 %;助教30人占45.5 %。教师中具有博士 1 人,硕士学历 12人,占118.2 %,大学本科学历 53 人,占83.3 %;专业结构较为合理。 2、师资队伍建设的情况 临床医学系现有内科、外科、全科、妇产科、儿科、中

医、诊断、五官科学等教研室。学校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队伍结构的调整,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荐了5人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教师队伍的职务、年龄、学历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呈现整体良好发展态势。 充分挖掘办教育的社会潜能,调动高等医学院校教师渴望报效祖国、为国育才的积极性,引进一批硕士学历人才,作为我校教师来源的重要渠道。临床医学系教师中很多是省内的学科带头人,学识水平高、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方法灵活,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他们分别成为我系各教研室的负责人和教学骨干力量。 培养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招聘了一批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形成青年教师队伍,让他们参与辅助教学和实验教学,逐步走上讲台,形成了人才荟萃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材的良性循环。 3、实验室建设的情况 临床医学下设内科学、外科学、妇产、预防五官、美容、儿科中医、全科等六个实训室,,位于新实训大楼的二、三、四层。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临床医学系实训、实验设备越来越完善,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1)内科实训室配备了国内先进的高级“心肺听、触诊模拟系统”,四个实验室主控电脑四套和70台分机。每台机器均可单机操作,模拟心肺的常见体征和疑难病的体征,可供100个学生

医学分科与医学的发展

医学分科与医学的发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医学分科与医学的发展 摘要: 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医疗知识积累逐渐增多,于是出现了医学分科。医学分科使医学文献资料整理及研究系统化,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教育的进步及现代医疗模式的确立。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现在的生物医学模式及医院诊疗模式讲不再满足社会的需要,将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医院诊疗模式也应借鉴全科医学进行相应的变革。 关键词:医学分科,医学发展,医学模式,医疗模式 前言 任何一门学科,随着不断的发展都会逐渐的细化,例如物理学,早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分支,随着不断地发展,现在已经发展出声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学等众多成员,并且渗透到其他众多学科。医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早期人类的医疗经验比较少,在与疾病的不断斗争中,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试图利用一定的方法对疾病及人体进行研究,医学得以发展,随着医疗知识及经验的增多,医学不断细化,分化出现在各类科目。 医学分科对医学的发展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医学的研究,还是医疗模式的发展,都避不开医学分科这个话题。本文将从医学分科的演

变、医学分科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医学分科带来的问题及医学发展的方向四个方面讨论医学分科对与医学发展的相关问题。 一、医学分科的演变 早期的医学基本上没有分科。但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经验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分化”产生了不同的专门学科。 最早出现医学分科是在我国的周代。据《周礼·天官》记载,西周时期的医学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其中疾医相当于现代的内科,疡医相当于现代的外科和骨伤科,食医相当于现代营养饮食方面的医科,兽医则与现代兽医相同。医学分科的出现表明那个时期,我们国家的医学知识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国唐代时期,分科更加精细。唐代太医署医学部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和口腔科、拔火罐,并且针推和按摩在当时也成为独立的专科。可以看出,唐代我国医学实际上分为七科。 到了宋代,医学分为九科,大方脉(内科)、风科、小方脉(小儿科)、疮肿兼折疡、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分科的更加严细,表明我国医学的进步。 元代时期,由于骑术盛行和战争频繁,骨折损伤者明显增多,正骨科单独成科,此时我国医学分为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等13科。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

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发展战略 一个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新世纪立即到来。作为生命科学最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诸多学科相汇合的医学科学如何走向?当前我们应该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抓住机遇,明确目标,制定战略,迎接医学科技大进展的新时代?那个地点就此咨询题谈几点看法。 一、当代医学科技进展的要紧趋势和特点 (一)科学重点向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转移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持续进展,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保健、身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50年代起,许多发达国家逐步把科学研究重点转移到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方面来,如美国1982年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1992年达到15%,到2000年时将达到19%,超过任何其他领域。 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关于生命现象和本质、生物结构和机能及其各种特性认识的一系列突破,促成了生命科学的飞速进展;同时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升,使人类从生产中被奴役的被动地位逐步转变成驾驭生产的主宰地位,从而使人类有可能同时需要来研究生命和生存的价值;人类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存、进展、专门是享受的差不多需要,须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过程;人类在“战胜”和“操纵”自然方面取得庞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能危及人类生存的后果,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森林砍伐、水土流失、酸雨频繁、臭氧空泛等等已成为全球性的危机,使人类更加重视自身生命和生存的价值;了解和调控生命过程、认识和操纵疾病,保证和爱护躯体健康、制造和谐利于健康的生存环境、调整人和自然关系、解决农业、环境、资源、医药咨询题、调剂和优化生育、开发人工智能等等紧迫的庞大的社会需要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展,许多国家不惜付出巨额资金和庞大代价,集中大批优秀人才,在生命科学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关于将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关于将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议(转载) 发布时间:2011-9-9 14:28:22 浏览次数:1925次 现代呼吸病学呈迅猛发展之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近三十年来,对呼吸衰竭的监测与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危重症救治中日显其突出重要性,这种状况极大地促进了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结合。坚定地实施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交融式)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呼吸病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方略。呼吸衰竭的救治是呼吸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无法规范地、高水平地救治呼吸衰竭的呼吸科不是一个合格的呼吸科,一名不懂得、不擅于呼吸衰竭救治的医生同样难以成为合格的呼吸专业医师。危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呼吸衰竭救治之所,呼吸科建制中必须包括ICU,一般为内科ICU(Medical ICU,MICU)或至少呼吸ICU(Respiratory ICU,RICU)。没有ICU,将无法以现代医学技术对重症呼吸衰竭实施规范救治。没有ICU的呼吸科,将难以履行其学科的基本医疗职能。为体现这种现代呼吸学科发展的基本格局与建制,使学科名实相符,呼吸科应当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下设MICU或RICU,

承担呼吸疾病诊治与内科危重症的救治工作。呼吸学科与危重症学科的捆绑式发展格局既有利于呼吸学科发展,亦有利于危重症学科的发展,是对两个学科的壮大与深化。必须认识到,这种格局是对危重症学科的加强,而不是削弱,一支最熟悉呼吸生理和病理生理、最善于对危重症中最常见的呼吸衰竭救治的有生力量因此而加入到危重症学科中。事实上,在北美,传统呼吸科的建制在20余年来早已普遍变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制,呼吸专业医师已成为MICU的主导力量。自1994年始,国际上影响力最大的呼吸病学专业杂志《美国呼吸疾病评论》正式更名为《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呼吸病学领域的另一著名杂志《胸科》也明确将杂志定位于报道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内容。近年来,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医院亦开始将传统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内许多医院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在呼吸科或内科 中设立内科监护室或呼吸监护室,即MICU或RICU的雏形。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呼吸学界的有识、有志、有为之士大力呼吁、推进、实践这一现代呼吸病学发展模式,即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发展模式,积极开展现代机械通气等关键生命支持技术,建立了大批MICU或RICU,培养了众多的内科危重症救治专业人才。实践证明,这一模式符合学科发展规律,适合中国情况。已创刊多年的《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也是对这一学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和临床医学的区别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和临床医学有什么区别? 基础课相同,培养方向有别 (一)前者培养的医生,求知识面广,主要是做急救医生和社区保健医生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够开展全科医疗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的医学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为主干学科,开设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外语、康复医学、重点人群保健、全科医学概论等必修课程。 就业去向:可到各级各类医药院校、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培训、科研管理以及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后者一般都是专科医生,在某一个方向上深入发展: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临床医学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是医学科学中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各专业学科的总称。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从整体出发结合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过程,进而确定诊断,通过治疗和预防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廉、保护劳动力。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重点在诊断与治疗疾病。 历史:现代临床医学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不断进步。基础医学的众多学科日益深入地阐明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推动了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许多分科和专业.如传染病科、神经科、心脏科、肾病科、内分泌科、消化科、呼吸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儿科、妇产科、老年病科、放射科、急症医学科和重症监护学科等。目前至少包括50余个学科、专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临床医学的地位与研究生培养在整个医学范围中,临床医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引导医学方向的作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包括临床医学研究生和临床实验研究生。前者以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严格训练为主,以培养临床专门人才为目的;后者以与临床有关的科学研究训练为主培养能在临床实验室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现状:近二三十年来临床医学在不少领域取得了许多进展。较为突出的是:(l)计算机断层摄影(CT)、磁共振(MRI)、二维超声、血管造影、核医学显像、内镜技术等用于临床,使许多疾病的诊断以直观的图像代替了单纯根据临床症状和简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和方向 临床医学专业,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 临床医学就业岗位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岗位包括:医药代表、医药销售代表、销售代表、销售经理、产品专员、产品经理、护士、内科医生、区域销售经理、外科医生、临床医药代表、招商经理等等。临床医学就业方向 1、内科学 (1)传统就业受挫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保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医学行业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迅猛,去年在考研热门专业排行榜中位居第九。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本人系天天论文网就职11年的资深论文编辑;工作中与各大医学期刊杂志社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建立了稳定的编辑朋友圈,系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特约编辑,常年为医学期刊杂志供稿,负责天天论文网医学论文·分检·编校·推送·指导等工作!工作企鹅1:1550116010工作企鹅2:766085044越是知名的医院自然越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 (2)新型就业兴盛 医疗事业进行改革,北京市将全面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而且“家庭医生”的费用,医疗保险可以报销,个人只需负担一部分,这将会使家庭医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医科学生尤其是内科专业来说,这无疑是个喜讯。 (3)镀金寻求发展 只有自身实力提升了,才有提高外界条件的基础。高学历才能高起点,调查表明,硕士研究生的薪水平均值较本科生高出约1000元左右。 2、儿科学 3、老年医学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和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老年人的医疗、社会保障、心理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样一个庞大群体上述方面的需求成为一个重要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老年医疗和保健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从事老年医学方面职业的社会需求也将大大提高。社会将急需医学、老年医学、健康保健和护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从事老年人事业。如此大的社会需求也将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也将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做出贡献。所以老年医学专业就业前景看好。 4、神经病学 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己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组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己成为生命科学中的前沿科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该专业毕业生可到综合性医院神经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和精神卫生专门机构工作,也可到医学科研机构和医学院校,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 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客观的讲精神卫生专业与临床其他专业比要相对容易就业,就业一般都是大中城市。我国的

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医学科技发展及其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进步,科技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在医学方面自然不会例外。而这样的发展还在持续,将继续一次次的给我们带来医学上的革命。 从古代时各国简陋的医疗环境和手段慢慢发展到如今专业的设备、专业的医护工作者、专业的医院以及专业健全的医疗体系,科技无不在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药物的发明,使得人们更好的对抗疾病。作为“武器”药物是用于改变人体与疾病抗争格局的动植物及其它物质或它们的加工物。使用药物和工具,人类发明了医学。从此,智慧使人体与疾病抗争有了武器。这是人类医学史上第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而时至今日,我都觉得这是人类医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它带给了我们一种对抗疾病的思路。今天我们大多的治疗手段都医药为主,或者医药为辅,总之离不开药的功效。远如神农尝百草,以身试药,一味味的发现药效、疗效,造福后人;近若青霉素的问世,使得多数菌类的感染不再能让医者无能为力。 除了我所认为的最重要,此外人类基因组作图与测序计划的完成,为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全部基因组成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基因信息,使得我们可以从分子水平阐明人体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为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而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人工合成多肽疫苗和借助基因重组疫苗制造新型的预防药物。超声在医学的应用产生了超声诊断仪,对人体软组织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摄影,能分辨各种密度相近的软组织。核磁共振不但能获得人体器官和组织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解剖图像,还可显示组织器官的化学结构及其变化。 医学高科技的应用,使生物信息的测量技术更加精确化、定量化及自动化,对疾病的诊断率显著提高,并具有快速、无刨伤性等特点。在临床医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因而心脑血管病和肿瘤治疗中的许多难题将会迎刃而解。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及人工脏器等高新医学科学技术的应用使身患绝症的患者有了生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现代科技武装医学领域,使医疗高新技术为人类防病治病和提高健康水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推动了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 而伴随医学科学技术飞跃式发展和在临床诊疗各环节的渗透,其“双刀剑”效应日益凸显,不仅在社会方面和技术本身可以带来一些缺陷,更逐渐从医学技术、医学心理、医学伦理与医学法律等各方面对医患之间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给传统的医患模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比如基因技术可能造成基因污染,克隆技术所引发的社会伦理道德,射线带来的对正常人体费发病部位的辐射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背后,引发了当下最为人们头痛的问题——医患关系。由于技术的发展,医疗费用的上涨,使得一些患者的不理解日益严重。而由于有了高科技的设备,医护人员的能动性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而出现问题后,之间的沟通又不能很好很完整的达成,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极端事件。而这里,最主要的便是沟通理解,院方对医生素质、技能的要求和服务态度的提升以及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尊重理解都是可以缓和这样的关系的。当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或建立第三方的调节机构也是很必要的,有了一个约束,大家在双方都承认的准则下就会理智很多。 综上所述,医学科学技术上的普遍推广,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为人类征服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从技术各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医学科学技术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其自身的原因,更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科学研究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要对其全部的未来价值做出正确判断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有不断完善科学技术,通过探索和建立合理的医疗机制来逐步增强其正面效应,削弱其负效应,只有这样,医疗事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