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论文】绿色食品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栽培技术论文】绿色食品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栽培技术论文】绿色食品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栽培技术论文】绿色食品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一、茬口安排

茬口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选择前茬作物未使用剧毒、

高毒、髙残留农药的地块。大田整地实行起垄,翻深15~20cm:也可进行旋耕、翻旋结合, 整

平耙细起垄。根拯番茄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番茄2月下旬泄植,6月淸棚。

二、品种选择

番茄品种丰富,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髙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非转基因番茄品种,如8805R、櫻桃金珠、合作903、美国红冠王等。

三、冇苗

(一)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盟温水中,随之搅拌至水温降至30E,再浸泡6~8h,温汤浸种除促进种子萌发外,还具有杀菌作用。

(二)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用干净的纱布或温麻袋片包好,放在28-30E的条件下催芽,

经48h出芽。催芽过程中采用温变管理有利于芽齐、芽壮,其方法是前期用3旳温度催芽, 50%种子露白时将温度调至27回,芽齐后再将温度调至22回,出芽后将其置于10~15@温度下冷

凉数小时待播。

四、播种

床上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和无病虫源的田上以3: 2比例配制.播种前Id,先铺地热线,上而摆上装好床丄的冇苗盘。播种时浇足底水,床而上撒一层薄上后,把种子与细沙按]:5比例掺匀,均匀撒播在床面,覆干细±lcm以后盖旧报纸.扣小拱棚。

五、苗期管理

(-)温度管理发芽初期要求温度较髙,苗出齐后应适当降温。

(二)水分管理苗期不旱不浇,丄壤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如干旱可在晴天上午喷点水, 严禁浇大水,浇后注意放风排湿。

(三)光照调肖番茄对光照要求特别髙,通过揭苫和盖苫调节光照时间.每天光照时间最好能达到8h。

(四)养分调节苗期一般不追肥,生长后期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而喷施, 促进茁壮生长。

(一)整地施入基肥宦植前要翻耕上地,施足基肥。翻耕上地30cm左右,施入腐熟有

机肥干鸡粪7000kg/棚,25kg/667m2复合肥撒施。

(二)做畦为了提髙地温,采用畦而宽90cm的小髙畦,然后在髙畦中部开25cm宽、

8cm深的小沟,畦而铺设地膜,左植双行番茄,株距35cm。

(三)疋植密度日光温室、大棚番茄栽培晚熟类密度要小,以防相互遮阴,不利于通风

透光而发生徒长,一般左植密度3500株/667m2左右。

七、定植后管理

(一)结果前期1.温湿度管理。从左植到第1穗果膨大,关键是防冻保苗,力争尽早缓苗。

大棚、日光温室番茄左植时温度低,浇水量要少。左植后3~5d不放风,促其早缓苗。缓苗前白天温度保持在300,夜间温度为15-170: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0,夜间温度为13~150o根据番茄不同生弃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缓苗期80%~90%、幼苗生长期45%~50%、结果期60%~70%。可通过地膜覆盖、膜下滴灌、通风排湿、湿度调控等措施控制湿度。2.疏果。基地种植的番茄品种为大果型,每穗花上留3~4个果,其余疏掉。3.植株调整。为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占地,提高产量和质量,番茄还须搭架,架形可采用单杠立柱,圆锥架、花架和人字架,搭架后需及时绑蔓,随植株生长,每隔3~4片叶还要绑蔓,使枝叶均匀地固左在架上。当新留果数达到要求后,在最后1 果上方留下2片叶,然后掐尖。

(二)盛果期与后期管理番茄第2穗果坐住并长到核桃大小,幼果将转入迅速膨大期, 此时要结朿蹲苗,追肥浇水促进果实发育,半果实由青转白时,浇水并追肥,以后每隔5~6d 浇水1次。日光温室或大棚温度不能超过35回,适宜温度为白天25-260,夜间15~17S.所以,要增加通风量,通风而不能少于棚体而积的20%,当外界夜温不低于15回时,可昼夜通风。

八、病虫害防治

(-)病害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叶霊病和灰霊病。一是选用抗病耐病丰产品种。二是种子消毒。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晒种(秋冬季节晒种Id,夏季早晨或傍晚晒种2~3h),然后放入55回热水中,维持水温搅拌15~20min,捞出种子后,温水浸种6~8h°三是药剂防治。选用春雷霉素、毗虫啡等化学药剂防治。

(二)虫害番茄虫害主要有蜗虫和白粉虱。酚虫可用毗虫啾杀虫剂3~5g/667m2防治。培育无虫苗,防止随苗将白粉虱带入温室,消火前茬和温室周用的虫源,可在移苗前喷施毗虫麻杀虫剂3~5g/667m2预防。

九、采收和包装

(一)采收标准长期储存的番茄可以在绿熟期采收,长距离运输的番茄可在转色期采收, 鲜食番茄可在果实自然红熟时采摘。

(-)包装将采收过的番茄由专人进行分级包装,包装纸箱要求T净、整洁。

(三)储藏番茄储藏温度以HT30为宜,湿度保持在90%。

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番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番茄是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品种之一,由于其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因此深受广大菜农所喜爱。但从整体管理水平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尤其是在栽培、施肥、植保方面误区最大,要想提高番茄的产量和效益,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整地、定植 番茄定植前一是注意做好消毒工作,做到无菌苗定植,这步特别关键,也特别被菜农所忽视。二是番茄的底肥问题,菜农不知道应该施多少肥,也不知道施什么样的肥,都是根据经验施肥,造成菜田施肥量过高,许多地块已经出现盐渍化现象(轻的起青苔,重的土壤干后有白霜,再严重的浇水后地面有一块块红色的胶状物),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1、定植前消毒 由于在育苗过程中,番茄苗极容易带菌,所以为了避免番茄定植后死苗现象(茎基腐病),在定植前2-3天必须药剂预防,即无菌苗处理工作。选用特锐菌1000倍液+培基30ml兑水30斤直接喷淋,要保证药液流到番茄苗的茎基部;或者定植前用特锐菌15克+培基30ml兑水30斤,蘸根1500-2000棵苗。 2、整地施肥 番茄底肥误区最大,菜农不知道应该施多少肥,也不知道施什么样的肥,都是根据经验施肥,造成菜农施肥量过高,许多地块出现板结盐渍化(轻的起青苔,重的土壤干后有白霜,再严重的浇水后地面有一块块红色的胶状物),造成根系不下扎,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根据河北省土壤推出的施肥配方,每亩施肥量: 复合肥25-40公斤(低氮高磷高钾);安格力1公斤(和化肥撒施);培元8-12公斤(拌细土沟施或者穴施);极护250克(缓苗水);立沃松1公斤(拌细沙定植后撒施)。 二、番茄病害的防治技术 如果番茄没有病,最好选择保护剂,每桶喜思安30克,10-12天一次,既防病又保叶。 1、茎基腐病、晚疫病 茎基腐病:骏佳750倍液,注意喷药时采用喷淋,使药液流到根茎部。晚疫病:先用骏佳750倍液,压低病原基数,控制住病害发展;5-7天后再喷施一次,抑制病原菌滋生,持效期长达15天以上,效果更佳。 2、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

番茄种植技术手册

番茄种植技术手册 第一节概述 一、番茄来源 番茄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秘鲁、俄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形复杂的河谷和山川地带。16 世纪传入欧洲,起初作为庭院观赏用,到17 世纪逐渐为人们食用。大约在17-18 世纪,由西方的传教士、商人或者华侨引进我国,从20 世纪50 年代初迅速发展,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成为我国普遍栽培的主要果菜之一。 二、番茄植物学名 茄科番茄属植物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别名:西红柿,番柿,洋柿子。 第二节番茄生物学特性 番茄为茄科番茄属作物,在我国为一年生草本植物。了解番茄各个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特征和植株生长习性,认识植株及器官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把握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是制订各项栽培技术措施的依据,是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满足番茄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获得丰产的前提。 一、根 番茄为深根性作物,根系发达,支根数多,分布深而广。在2 片真叶期时,植株主根即可长达50cm 左右。直播的成年植株主根深达成1m 以上,根幅直径可达2m 以上,

但侧根少;育苗移栽长成的植株,因主根多被切断,促进了侧根生长,相对根数增多,增加了根系吸收面积。在生产中,番茄大多采用育苗移植,根系大部分分布在离土表约20-30cm 深的适用范围内,所以比较不耐干旱,肥水供应不足也容易早衰。 番茄根系的发育和分布,除与种性有关外,因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而异,如土壤结构、土层深度、排水情况、肥力及土温等,还受地上部生长和栽培密度等的影响。土质粘重,地下水位高,土层薄,都会阻碍根群生长,使得多数根群分布在近地表的土层中。夏季,高温多雨,表土层温、湿度变化大,不利根系生长,甚至会引起根系腐烂死亡,导致病害发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有利根群向土壤深层生长,根群发达,分枝多,能增强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提高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番茄而旱能力因生长时期而异,果实生长旺盛期,番茄需要肥水最多,只有肥水供给充足,才能获得丰收。土壤温度对番茄根生长也有很大影响。土壤温度低,根系分布趋向表层,温度高则趋向深层。土温在8℃以下,根系活动能力弱;土温高于36℃,生长受到抑制;土温18-24℃最适根系生长分布。栽培密度可以调节地上部生长,从而间接影响根系生长分布。株行距适当,茎叶生长旺盛,根系吸收的养分多,有利于向深广度生长;密植过度,地上部生长不良,根系也不发达,根系生长幅度比疏植小。 番茄根形态 二、茎 番茄按茎的生长习性,可以分为直立型、半直型和蔓生型3 种。直立型植株矮小,高度0.5-1m,茎木质化程度高,分枝少,产量低,栽培较少。大部分栽培品种均属于半直立型和蔓生型。半直立型,如早熟品种早雀钻,株高为1-1.5m;蔓生型,如品种真善美,株高可达2-5m。 幼苗期,番茄顶芽生长处于优势,植株直立,基本上不分枝。主茎第一花序出现后,顶芽生长优势开始减弱,侧芽萌发能力增强,开始发生侧枝,同时茎节间距由短变长。随着茎叶重量不断增加,茎杆支持不住,变成匍匐状。番茄侧芽抽生能力强,生长快,如果不及时去除侧芽,它会很快赶上甚至超过主枝生长。如果侧枝发生过多、长势过旺,就要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果实的正常生长与发育;另一方面,由于枝叶过多通风透光不良,为病菌繁殖提供条件,容易发生病害。所以,栽培番茄时应该经常整打杈,保护枝叶与花果分布合理,以便钻研身合理调节养分的调配,形成破产的株型。 番茄的茎非常容易产生不定根,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进行番茄扦插繁殖。在大田栽

番茄栽培技术

番茄种植技术 一、提高幼苗质量 1、选用良种。选用品质好、丰产性高、抗病虫害能力强,耐贮运的新品种,如金都、红宝石1、2号等。 2、苗床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交通便利,前茬作物不是种植茄科作物的地块。清除杂草,精耕细作,每个平方米内加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克,复合肥1500克,或是磷酸二氢钾1000克,尿素800克,并进行消毒处理。 3、播种。播种时间以定植时间向前推60—80天,每亩用种量40克左右,每平方米播种10-15克。为使苗齐、苗全、苗壮及提高抗病能力,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及催芽。灌足苗床水,把种子均匀撒于床面上,立即覆1厘米厚的过筛细土,厚度均匀、一致。然后盖膜保温保湿,出苗前不能揭膜,出苗后适当揭膜通风炼苗、间苗,提高幼苗的健壮程度,并于移栽前一个星期浇一次清粪水,或是0.2%的尿素及0.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雾。 4、移栽。当地温稳定在12℃可定植。定植前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及草木灰200公斤作基肥。采用规格化栽培,株行距0.4米X0.5米,沟宽0.4米,高墒低埂,便于排水,每亩定植2600株。移栽应选在无风的晴天。先定植后浇水,定植不宜过深或过浅,以保证移栽成活。 二、加强大田管理 1、施肥。每亩施用氮肥10公斤,磷肥5公斤,钾肥25公斤;或亩施清粪水1000公斤,每月一次。 2、植株修整。(1)绑蔓:植株达30厘米时绑蔓;(2)打杈:确定所留主枝后,摘除其余侧枝,并配合适当的摘心。 3.及时防治病虫害。 (1)疫病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2)病毒病注意早期防治蚜虫;或1.5%植病灵乳唑1000倍液喷雾;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3)棉铃虫抓住乳化盛期至2龄盛期,功夫(氯氟氰菊酯)2.5%乳油4000倍液喷雾,或天王星2.5%乳油3000倍液喷雾。 (4)红蜘蛛 2.5%功夫乳油4000倍液喷雾;螨触击灭2500-3500倍液喷雾;达螨灵3000—4000倍液喷雾。 (5)蚜虫亩用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40公斤喷雾;或10%虱蚜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 4、适时采收。根据不同用途在不同时期采收。远途运输或贮藏在绿熟期(果实已充分长大,绿色变淡,果肉坚实,经后熟或催熟后可着色)采收;较耐运输或就地供应在转色期(果脐开始变色,采收后1-2天全部着色)采收;宜作就地供应或不宜较远运输在成熟期(果实大部分着色,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鲜艳色泽,营养价值高,风味最好)采收;用于留种或加工在完熟期(果实全部着色,果肉变软,含糖量高,种子成熟饱满)采收。

番茄长季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南方版)

番茄长季节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南方 版) 番茄又名西红柿,原产于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约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传入我国,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在我国山东、辽宁、江苏、浙江、广西等有大面积种植。 番茄是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器官分为花、茎、叶、根、果实等,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可口,是深受人们喜食的一种蔬菜。 番茄种植已成为一些地区农业主导产业,尤其是利用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使之能在冬春淡季供应市场,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番茄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是: 发芽期适宜温度 25-30℃ 幼苗期适宜温度 白天25-30℃ 夜间10-15℃ 开花坐果期的适宜温度 白天20-28℃ 夜间15-20℃ 结果期的适宜温度 白天24-28℃ 夜间15-20℃ 番茄属中温性蔬菜作物,在适宜的温度下,可以常年生长,根据番茄的生长特性,结合我国南方冬季温暖的有利气候条件,进行番茄 的“六改”超高产长季节栽培。“六改”即:一、改有限生长型品种为无限生长型品种,二、改短季节栽培为长季节栽培,三、改直蔓上架为斜蔓上架;四、改密植为合理密植栽培,五、改短货架品种为长货架品种;六、改6米大棚为连栋竹架简易塑料大棚。使种植期延长至11个月,亩产量在万公斤以上,形成“种一茬,长一年”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方式。下面我们就来介绍番茄在浙南地区的具体栽培方法:

(一)品种的选择 番茄育苗期正处在高温多雨季节,而且秋季温度由高到低,后期天气寒冷,不利于番茄生长和果实成熟。因此,应选择较抗病毒病,耐热又耐寒,生长势强,边续座果能力佳,不易裂果,高产果商品性好,结果集中的无限生长类型品种,如好韦斯特、吉朗达、倍盈等。(加品种图片) (二)培育壮苗 1、种子处理。用55-60℃温水浸种10-15分钟,不断搅拌,当水温降至30℃时再浸泡4-6小时,可预防真菌病毒,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100倍福尔马林浸种30分钟。 2、浸种催芽。在28℃水温中浸种8-12小时,种子拌细砂或育苗基质28-33℃催芽72小时,待种子有2/3出芽即可播种。 3、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配制原则: ①床土富含有机质,保肥、保水、透水性好。 ②苗期营养元素要完全,氮、磷、钾、钙、镁等主要元素,还需微量元素。 ③土壤保持中性。 ④床土无病原菌、虫卵、草籽。 4、播种 一般选择在9月上旬播种。一般采用传统育苗或穴苗盘育苗。 ⑴传统育苗。选择地势高的苗床整平,浇透水后每10平方米用过磷酸钙2.5kg打底,种子拌育苗基质或营养土稀播,一般每亩用量2200-2500粒。播种后用育苗基质或营养土覆盖,播后要做好遮荫防曝晒,加强通风降温、防止高温,及时疏苗,育苗期间不浇水,但注意保墒,特别高温干旱时,可适量浇水,同时要预防病毒病。 ⑵穴苗盘育苗。番茄长季节栽培用的是国外进口昂贵的种子,为了便于集中育苗,减少育苗风险(传统育苗芽率不高,苗易受病虫的侵袭,易受秋季田间大水及暴雨影响),采用穴盘育苗是当今番茄育苗发展一大趋势。 穴盘规格有32孔、50孔、128孔等,根据需要选择不同规格,如用128孔育苗以后需要分苗于营养钵中,50孔或32孔则一次育大苗,但要控制苗龄,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具体的育苗操作是:①穴盘育苗法 基质先平铺满穴于穴盘中,用空穴盘孔对孔对准平铺基质的穴盘压实基质至穴孔2/3处。种子放在小碗或盘中,然后用镊子夹取或竹筷粘取一粒种子放入穴中,再覆盖基质至满穴,并用手或空穴盘整平穴面。播种完毕后穴盘整齐摆放于通风阴

番茄栽培技术完整版

番茄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我市低热河谷地区早熟栽培在1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其他地方正季栽培在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作秋延晚栽培5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二、土地选择: 番茄能耐旱,但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为了获得高产,需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土保肥力强的土壤。 三、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应注意作春提早或秋延晚栽培时,应选择早熟品种,正季栽培选择中晚熟品种。 四、栽培技术: 1、育苗: (1)、土地的选择: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水源、交通和管理方便的地块。 (2)、亩用种量:番茄种子千粒重一般为3—5克,每亩大田需苗3300株左右,需种量20—50克,每平方米苗床可播种3—5克。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待幼苗长到2片真叶时,移植入8×8~10cm的营养钵内,苗龄70—80天,7—8片叶现蕾时,抢冷晚暖头天气带土定植。 (3)、种子消毒:播前先进行种子可用日友甲托700倍液浸种2小时,杀灭种子上的病菌消毒,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烫种1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催芽即可播种。 (4)苗期管理:以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播期,。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喷1次回生散防治苗期猝倒病等病害。2片真叶时间苗,去弱留壮。3-4片真叶时分苗,行株距8厘米×5厘米。分苗畦插拱形竹片,雨天用塑料薄膜覆盖,防雨淋细苗。苗期喷日友甲托、安泰生、绿大生等2-3次,防病害。待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到大田。 (5)整地定植:不宜与茄果类蔬菜、烟草、花生、土豆等作物连作。上茬以菠菜、小葱、小白菜、水萝卜为宜,或与小麦、豌豆等作物间作套种。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5000公斤,每亩沟施香港玖源BB肥80公斤,。在施肥时氮、磷、钾合理的配合比例为1∶1∶2,配合施入过磷酸钙25公斤,硝酸磷钾肥20公斤深耕25厘米。耙平后开沟,大小行距为85厘米和35厘米,株距30厘米。坐水定植。深耕耙细后开成宽80cm,高16—24cm的厢,厢沟宽33cm,每厢栽2行。 2、田间管理:定植后3-5天,浇1次缓苗水,然后蹲苗,中耕培土。当有2-3朵小花开放时,于上午9-10时用25-30毫克/千克防落素喷布花序背面防落花落果。第一穗第一果直径达3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浇水,每亩追尿素20公斤。第二、第三穗第一果直径达到3厘米时,分别进行第二、三次追肥。单干整枝,用竹竿插入字架。每株留4穗,前3穗每穗留3果,第4穗留两果。4穗果以上留2-3片叶摘心。番茄定植前对土地喷施乙草胺类型除草剂,封闭草籽。生长后期如果草生严重,可喷施克无踪、广锄等防治,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喷到番茄植株上。 3、保花保果:为防止落花落果可于花期用10—20ppm 2,4—D药液浸花或涂

小番茄千禧栽培技术要点

西北地区小番茄栽培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喜温,生长发育适温为23—28度;夜温为15—18度;喜欢充足的阳光,对土壤湿度要求为60—80%,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为6—6.5的微酸性土壤为宜。 二、茬口安排: 秋冬茬主要以粉果小番茄栽培为主。8月底—10月上旬播种,春节上市,笠年5—6月结束,(适宜品种有:千禧、碧娇、粉秀、春桃、小霞)。秋延迟主要以大红小番茄栽培为主。6月份播种,9月底上市,(适宜品种有:丽红、红提、小红、格格、玛丽)。 三、栽培技术: 1、浸种催芽:将种子放于55度温水中,并不停顺时针搅拌,待水温降至30度时,停止搅拌,浸种2—3小时,捞出后用湿棉布包好,放于28—30度环境下催芽24小时80%露白即可播种,也可浸种后直接播种。 生产中为培育壮苗,提高产量、安全生产。使用穴盘育苗即方便、出苗整齐、又安全。其使用方法如下:先将营养介质(壮苗一号)用水充分拌湿、干湿程度为手能握成团,但不滴水,一触即散便可。然后将营养土装入穴盘中铺平以待播种。也可用自已配制的营养土(营养土必须严格杀菌、杀虫处理)、营养钵育苗。 2、播种:将种子平放入营养钵或穴盘内,一穴一粒,然后将剩余营养土盖在种子表面,盖土厚度0.5cm左右。 3、苗期管理:穴盘苗要及时上水,并做好防虫工作。可用防虫网封住所有通风口,以防各种害虫迁飞,特别是蚜虫、白粉虱。浇水时须加药(如叶绿精加绿享一号或农抗120)以防苗期病害。苗龄一般为25—30天即可定植。 4、施肥、整地:整地前施入磷酸二铵180斤、尿素50斤、硫酸钾80斤、腐熟油渣500公斤左右及有机肥5000—7000公斤,深翻后浇水,使化肥充分溶解,加通风;使之分墒。 5、定植:地分墒后,按宽行80cm,窄行60cm、起垄、腹膜。于下午按株距35cm为标准定植,然后浇少量缓苗水,便于缓苗。 6、管理:定植后高温、高湿管理,促使缓苗;随后降温,排湿,以控秧促根为主,并加大昼夜温差,促使花芽分化,为以后夺取高产打好基础。 7、整枝: 无限生长型品种:A、可采取单干整枝(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留一个主干,其它侧芽全部摘除)。B、双干整枝(在主干第1花序下部留一侧枝,让它与主干同时生长,形成两个主枝,其余侧枝均全部摘除)。 半停心型品种:采用连续换头,单杆整枝,两序果一打顶留第一花序下的芽子继续生长,一

无公害樱桃番茄(水果型小西红柿)栽培技术教案

大棚无公害樱桃番茄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北部地区为9月中旬至翌年的1月上旬播种,12月底至翌年的5月中旬采收;南部地区8月下旬至12月中旬播种,11月下旬至翌年4月采收。 二、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热、优质、丰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应市场的品种。推荐品种:亚蔬六号、翠红、龙女、红皇后。 三、育苗技术 1、育苗前的准备 (1)育苗设施: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选用塑料小棚或普通冷床等育苗设施,推广使用穴盘育苗技术,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塑料小棚:矢高0.5m —0.6厘米,跨度1.2—1.5米,长度不限。育苗穴盘:穴孔72—100个,穴盘长、宽、高为55厘米×35厘米×7厘米。 (2)营养土: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谷壳灰或椰糠、腐熟农家肥、沙土按6:3:1配制营养土。要求孔隙度约60%,速效磷100mg/kg 以上,速效钾100mg/kg 以上,速效氮150mg/kg 以上,PH6—7。疏松,保肥,保水,营养完全。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度10厘米,并装入育苗穴盘中。 2、种子处理 (1)消毒处理 针对当地的主要病害选用以下消毒方法。 a )温汤浸种 把种子放入55℃温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再用温水浸泡5—6小时。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 b )磷酸三钠浸种 先用清水浸种4—5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2)催芽 消毒后的种子捞出洗净,置于25℃—28℃保温保湿条件下催芽。 3、播种 (1)播种期:根据栽培季节、气候条件、育苗手段和壮苗指标选择适宜的具体播种期。 (2)种子质量:符合GBI6715.3-1999中2级以上要求。具体要求是:种子纯度≥95%,净度≥98%,水分≤7.0%。 (3)播种量:根据种子大小及定植密度,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3—4克。 (4)播种方法: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也可消毒后直接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10速效磷100厘米。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括平床面,均匀播种子。每平方米苗床再用8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克70%五氯硝基甲苯可湿性粉剂拌干细土均薄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播后覆营养土0.8—1.0厘米。穴盘育苗先浇透基质,播种深度0.8—1.0厘米。根据气候条件覆盖地膜、遮阳网或稻草,70%幼苗顶土时撤除。 4、苗期管理 (1)环境调控 a )温度:高温主要靠遮阳网降温。低温利用塑棚进行管理。最适日温25℃—28℃,最适夜温17℃—20℃。 b )水肥:出苗后适当控制水分。幼苗2叶一心后结合苗情施追提苗肥2—3 次。主要以

大棚番茄春提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大棚番茄春提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l 选用优种 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应选择耐低温、耐寒、耐弱光、早熟、前期产量高、抗病性强、商品率高的品种。近年来,适宜于尧都区春提早栽培的优种主要有:卡秋莎-2、宝来303、金明洙、粉罗兰、佳粉10号等。 2 茬口安排 尧都区大棚番茄春提早栽培于一月初在日光温室育苗,三月上中旬定植,五月下旬至六月中下旬收获。 3 培育壮苗 3.1 种子处理 用55℃温水,水量是种子量的5倍,浸泡20分钟,使水温降到30℃后,恒温浸泡5―6小时即可捞出。将经过温汤浸种的种子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预防病毒病),或在1%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20分钟(预防早疫病),取出后用清水冲净药液,晾去种皮水分后进行催芽。催芽温度开始时25―28℃,后期22℃为宜。当大部分种子“破嘴”,即露出胚根,就可以播种了。 3.2 穴盘育苗 育苗时每方基质中加过磷酸钙l千克.50%多菌灵8―10克搅拌均匀后播种在60穴穴盘内。然后摆放在育苗畦上,

在穴盘上、下各盖一层地膜,温度保持28℃左右,当绝大部分种子破土后撤去上面的地膜,白天温度降至23―25℃,晚上13~15℃。定植前一周育苗室温度降至12―13℃,低温炼苗,增加幼苗抗性。当第一花序现蕾即可定植。 4 适期定植 大棚春提早栽培应尽量提早扣棚,一般定植前20―30 天扣膜,以提高地温。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8~lO方,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深翻25厘米左右,平整土地,起垄,宽窄行定植。垄高20厘米,宽行80厘米,窄行60厘米。尧都区适宜定植时间为3月中旬(棚内气温稳定在lO℃以上,10厘米低温稳定在15℃以上)。定植前一天窄行浇透水。按株距30―33厘米定植,亩留苗3200―3500株。定植后覆盖黑色地膜,可起到促进根系发育、防治杂草的作用。 5 定植后管理 5.1 温度管理 定植后密闭大棚,使棚温保持280C―30℃,促进缓苗:缓苗后昼温保持22℃―25℃,最高不超过30℃,夜温13℃―15℃左右。开花结果期保持棚内适温低湿,白天25℃―30℃,晚上15℃~18℃,结果期白天25℃―28℃,晚上15℃―17℃。进入5月中旬以后就要昼夜放风,尽量控制白天不超过30℃,夜?g不超过17℃。 5.2 肥水管理

樱桃番茄技术

樱桃番茄栽培 露地栽培樱桃番茄,春播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育苗,4月上旬终霜后定植,6月上旬进入采收期;秋播可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育苗,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定植于大棚,10月上旬开始采收。保护地栽培时,可适当 提早或延后。 播种育苗播种前先用清水浸湿种子,然后用纱布包好,放于10%磷酸三钠溶液中消毒5—20分钟,取出后入于28℃处催芽。催芽期间每天冲洗种子1次,3—4天后当有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前育苗要适当浇水。播种后要覆盖1厘米厚的过筛土。一般每平方米苗床用种3—5克,每亩定植面积需6—8平方米苗床。出苗前苗床的地温应控制在25—30℃,大部分种子出苗后,要将温度控制在白天20℃、晚上12—15℃。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分苗应在晴天进行(夏季分苗在傍晚或阴天进行),株行距约为10×10厘米。栽后灌水,并将温度控制在白天25—28℃,晚上15—18℃。缓苗后温度控制在白天20—25℃,晚上13—15℃。春季不浇水,夏天要经常浇水。幼苗长至8片真叶时定植。 定植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通气良好、排水方便、PH值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进行定植。定植前7—10天整地作厢,每厢种2行,单杆整枝的株距25—30厘米,双杆整枝的株距45—50厘米。整地时每亩撒施80—100公斤生石灰、2000公斤腐熟有机肥、80公斤饼肥、30公斤过磷酸钙和40公斤复合肥。其中,饼肥与60%的有机堆肥于最后一次整地前撒入土中,余下的充分混合后施入定植穴中。 田间管理第一穗花坐果后浇第一次大水,结果期间每5—6天浇一次水,要求见干见湿,采收期减少浇水以防裂果。缓苗后至开花前,每亩施速复合肥10—15公斤,第一穗果挂稳后重追一次保果肥,以后结合果实的批量采收补充追肥2—3次。樱桃番茄结果期的肥料宜施粪衡或专用复合肥,一般亩追30%的粪稀10——15担或专用复合肥10公斤左右。结果盛期,可叶面喷施1%的过磷酸钙或0.3%的磷酸二氢钾。缓苗后要及时插 入支架,引蔓上架。

番茄实用高效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番茄实用高效栽培技术 番茄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适应性强,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产品已实现周年供应,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番茄实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环境选择 一般土壤都能生长,尤以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土质疏松、地下水位低、排灌良好的土壤为宜。无公害番茄种植区域的土壤、水源、空气需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1-2001) 2.品种选择 选用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商品性、适温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如斯诺克、超级金刚、格美092、欧蜜等。 3.栽培季节与茬口 在我国,番茄栽培主要以春夏露地生产为主,反季节栽培发展迅猛,主要茬口有以下几种: 3.1早春栽培:10月中下旬育苗,12月中下旬定植。 3.2秋冬栽培:7月中下旬到8月上中旬育苗,8月中下旬到9月上旬定植。 3.3冬春栽培: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育苗,1月中下旬到2月上旬定植。 4.种子处理与催芽 4.1温汤烫种消毒法:先将番茄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揉搓,漂去瘪子及除去杂物,然后放入温水中浸泡3-4小时,再放入55℃恒温热水中烫种10分钟后立即拿出放入清凉温水中冷却,继续浸泡5-6小时,然后用湿毛巾包好,滤去多余水分,然后放到25℃-30℃环境里保湿催芽。 4.2药剂消毒法:将番茄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揉搓,漂去瘪子及除去杂物,放入温水中浸泡3-4小时,再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温水继续浸泡5-6小时,然后用湿毛巾包好,滤去多余水分,放到25℃-30℃环境里保湿催芽。催芽期间间隔12-24小时冲洗一次。约7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注:已包衣种子可不用消毒,直接浸泡后催芽。 5.播种育苗 5.1种子约70%露白即可播种。 5.2播种方法:主要有撒播法(苗床或苗盘)、点播法(穴盘/营养钵/营养块),育苗工厂可用播种机播种(不催芽,干籽)。通常采用的流程:穴盘消毒→装填基质→压孔→播种→盖种→浇水→覆膜。 5.3苗期管理:种子70%出芽后及时揭去覆盖物,并及时通风排湿,增加光照,保持育苗基质或营养土湿度适宜,避免干燥或湿度过大。 5.4分苗:撒播法育苗最好采用二次分苗法,在幼苗有2-3片真叶的时候移植到50孔或72孔的穴盘或者10×10厘米的营养钵里。 5.5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蚜虫、斑潜蝇等,需及时防治。 6.定植 6.1建立轮作制度。不能和茄科类作物(辣椒、茄子、马铃薯)连作。 6.2施肥整地做厢:多施腐熟农家肥和有机肥,每亩可施5000kg的优质农家肥和100kg生物菌肥最为基肥。最好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使大量、中量、微量元素肥合理均衡。将基肥均匀撒施土壤表面以后,再

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选择适宜的品种 目前我团的主栽品种为里格尔87—5,它生育期短,株型紧凑,株高55厘米,植株生长势较弱,分枝性较强,果实高度抗裂,耐贮运输。该品种对番茄疫病,对病毒病和枯萎病有较强的抗性,深受广大职工的青睐。 2、科学选地 番茄对土壤通气条件严格,适于在适宜土壤中生长,应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以上,含盐量0.3%以下,PH值7—8,保水保肥和通气性较好的壤土或中壤土为宜,沙性土壤施入充足的有机肥也可获得高产,一般选用小麦、玉米、绿肥、油葵茬种植为宜,避免重茬或迎茬,不能与茄果类、马铃薯等茄科作物重茬,否则导致病害严重,后期易早衰。 3、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 一是采用115厘米膜下点播或条播,3膜6行亩播量800—100克+5公斤炉渣或采用半精量点播器,株距22厘米,亩理论株数4268株;株距27厘米,亩理论株数3508株。 二是采用90厘米膜下点播,3膜6行亩播量800—100克+5公斤炉渣,株距30厘米,亩理论株数3419株。 三是采用150厘米膜上点膜,亩播量80—100克+5公斤炉渣,株距36厘米,亩理论株数4166株。 四是开沟起垄陆地栽苗,行距为85厘米等行距,沟深20—25厘米,株距20—25厘米,亩株数3923株---3138株。栽苗时间为5月5—15日,其特点成本低,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具有采光面大,后期通风透光,保水保肥等优点,易防治病虫害。调查表明开沟起垄定植的番茄根下扎深,特别是40—50厘米之间的总根量比平铺的总根量多20%,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份和养份,不易早衰,产量高,经济收入较平铺提高20%。 4、及时整地适期早播 4.1平整土地,土壤处理,精细整地

露地番茄种植技术方案

露地番茄种植技术案 1..产地环境: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地块,并符合GB/T 18407.1 -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2.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符合DB 3703/003 -2002《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使用准则》。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耐贮运、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拒绝使用转基因番茄品种。 2.1 种子处理 2.1.0 种子存放条件种子应存放在通风、适温(不高于30 度)、干燥的地,长期储藏应放在3-5 度的冷库或冰箱。 2.1.1 随机测试芽势芽率抽取2-3 份种子,每份100 粒,在28°c 恒温箱进行发芽测试,72 小时发芽50%以上、7 日平均发芽率85% 以上为合格。如发现芽势弱可采用0.5%KNO3 溶液浸泡12 小时,晾干后播种。芽率不足可按如下公式计算:计划播种包数= 定植总株数÷ (每包粒数x 实测芽率)2.1.2 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 ℃热水中,搅拌至30℃后 浸泡3- 4 小时。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晚疫病。 2.1.3 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 小时,再放入10% 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 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2.1.4 干热处理:将干燥种子放于80 ℃的恒温箱中处理48 小

时,可有效防治病毒病。 2.2 浸种催芽 浸种后将种子放置在25 -28 ℃的条件下催芽,待60 -70% 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3.培育无病虫壮苗 3.1 播种前准备 3.1.1 选用温室、大棚、阳畦等育苗设施,为有效防治病虫害,育苗室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 3.1.2 调制营养土:用1/3 充分腐熟的圈肥,2/3 无病原物熟土,拍细过筛;每m3 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1kg ,草木灰5kg 或15-15-15 三元复2kg 。或购买进口草炭、蛭、珍珠岩各1/3 混合而成。 3.1.3 苗床消毒:可用如下两种法之一:一是每m2 播种床用福尔马林30 -50ml ,加水3L ,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 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进行播种;二是每m3 营养土掺入50% 的多菌灵80g 。 3.1.4 苗室消毒:育苗前2 天对整个育苗室系统消毒,使用消毒水/高锰酸钾/漂粉精/新洁尔灭等,包括地面、水池、棚膜、管道、穴盘、工具等进行全位消毒,做到360 °无死角。

【栽培技术论文】绿色食品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栽培技术论文】绿色食品番茄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一、茬口安排 茬口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选择前茬作物未使用剧毒、 高毒、髙残留农药的地块。大田整地实行起垄,翻深15~20cm:也可进行旋耕、翻旋结合, 整 平耙细起垄。根拯番茄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番茄2月下旬泄植,6月淸棚。 二、品种选择 番茄品种丰富,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髙产、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非转基因番茄品种,如8805R、櫻桃金珠、合作903、美国红冠王等。 三、冇苗 (一)温汤浸种将种子放入5盟温水中,随之搅拌至水温降至30E,再浸泡6~8h,温汤浸种除促进种子萌发外,还具有杀菌作用。 (二)催芽将浸泡好的种子用干净的纱布或温麻袋片包好,放在28-30E的条件下催芽, 经48h出芽。催芽过程中采用温变管理有利于芽齐、芽壮,其方法是前期用3旳温度催芽, 50%种子露白时将温度调至27回,芽齐后再将温度调至22回,出芽后将其置于10~15@温度下冷 凉数小时待播。 四、播种 床上用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和无病虫源的田上以3: 2比例配制.播种前Id,先铺地热线,上而摆上装好床丄的冇苗盘。播种时浇足底水,床而上撒一层薄上后,把种子与细沙按]:5比例掺匀,均匀撒播在床面,覆干细±lcm以后盖旧报纸.扣小拱棚。

五、苗期管理 (-)温度管理发芽初期要求温度较髙,苗出齐后应适当降温。 (二)水分管理苗期不旱不浇,丄壤保持半干半湿状态。如干旱可在晴天上午喷点水, 严禁浇大水,浇后注意放风排湿。 (三)光照调肖番茄对光照要求特别髙,通过揭苫和盖苫调节光照时间.每天光照时间最好能达到8h。 (四)养分调节苗期一般不追肥,生长后期可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而喷施, 促进茁壮生长。 (一)整地施入基肥宦植前要翻耕上地,施足基肥。翻耕上地30cm左右,施入腐熟有 机肥干鸡粪7000kg/棚,25kg/667m2复合肥撒施。 (二)做畦为了提髙地温,采用畦而宽90cm的小髙畦,然后在髙畦中部开25cm宽、 8cm深的小沟,畦而铺设地膜,左植双行番茄,株距35cm。 (三)疋植密度日光温室、大棚番茄栽培晚熟类密度要小,以防相互遮阴,不利于通风 透光而发生徒长,一般左植密度3500株/667m2左右。 七、定植后管理 (一)结果前期1.温湿度管理。从左植到第1穗果膨大,关键是防冻保苗,力争尽早缓苗。

番茄工作法读后感

有效的管理拓宽时间——读《番茄工作法图解》有感 让我们来试想一下,25分钟,我们能做什么?对于程序员来说,他可以写出一套完整的程序;对于厨师来说,他可以烹调出一道美味佳肴;对于学生来说,他可以解出一道过程繁冗复杂的证明题。25分钟,看似漫长,但是我们只能专注的完成一件或不到一件的事情。25分钟,又或短暂,一个小时只有2.4个25分钟,而我们的一天,又有几个25分钟是在全身心的投入于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中呢? 《番茄工作法图解: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是一本神奇的书。对自己的时间有明确规划的人阅读它,会感同身受,从而更加科学有效的改进属于自己的“番茄工作法”,而对自己的时间毫无观念的人则读不完这本书,这本书对他也无任何意义。番茄钟之所以叫番茄钟,仅在于那种厨房定时钟形似番茄,而以25分钟为单位,也是创始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针对于自己的情况得出的全神贯注工作的最佳工作时长。这就像为什么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学校要将40~50分钟作为一节课时长一样。要完成大量工作,重点不在于工作上,而在于能否集中注意力。番茄工作法,就是帮我们把每一天分成小段,和乘车时间差不多。我们只要为自己的“小公车”确定目的地,并设好闹钟,然后专注在工作上即可。 我认为,番茄工作法的精髓或者说难点,不在于如何践行它,而是如何有目的性的自我管理。番茄工作法要求每天早晨做计划,在每个番茄钟之前重新评估活动的优先级,并在一天结束前做三件事:记录、处理和可视化。除此之外,在番茄钟进行时,不可中断,否则作废。有些人对自我的管理,是存在天赋能力的,而那些不具备或者说能力较差的人,则需要这样一套完备的系统彻底而高效的规划自己。 番茄工作法要求在每个番茄钟期间的休息时间内,彻底的休息,不可以思考上一个番茄钟的表现,不允许设想下一个即将开始的番茄钟,更不可以做任何工作。这样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如果没有充分的休息,我们无法全神贯注的开始新的工作,而反过来,如果我们专注的完成了上一个番茄钟,这时就已经筋疲力尽,若未如此,只能证明上个番茄钟失效,有作废的嫌疑。这等同于学校的每一个课间,为了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学生们在课间要做的就是完全的放松,远离书本,远离习题,让精神和身体自由的呼吸。 针对于我自身的情况,我将自己定位为可以有效规划自己时间的一方。类似于“番茄工作法”要求的那样,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将“待办事宜”记录在一张纸上,而每天晚上则列出第二天要做事件的清单,第二天早上再作补充。而习惯性的,每天睡觉时会在头脑里“走马灯”一般,对一整天的工作、学习进行反思。若要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事、好的idea,我会立刻找纸将它记录下来,即使我已经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虽然没有“专业的”厨房计时器,我可以选择手机或者手表代替。但是,手机的诱惑性实在是太大,正在全身心投入的时候可能会被突然地一条信息、一个电话、一件e-mail打乱全盘,这时,明智的选择就是关掉任何提示音,让自己在毫无打扰的可能下完整的度过25分钟。更为重要的是,一个适合工作、学习的环境也是决定注意力集中的关键。在学校,我们能够选择的地点比较单一:图书馆、自习室甚至寝室,如果不幸这几个环境都比较嘈杂,多数人的做法便是戴上耳机,活在唯一的属于自己的世界。

露地番茄种植技术方案审批稿

露地番茄种植技术方案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露地番茄种植技术方案 1..产地环境: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地块,并符合GB/T?-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2.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符合DB3703/003-2002《无公害蔬菜生产投入品使用准则》。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耐贮运、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拒绝使用转基因番茄品种。 种子处理 种子存放条件种子应存放在通风、适温(不高于30度)、干燥的地方,长期储藏应放在3-5度的冷库或冰箱。 随机测试芽势芽率抽取2-3份种子,每份100粒,在28°c 恒温箱进行发芽测试,72小时内发芽50%以上、7日内平均发芽率85%以上为合格。如发现芽势弱可采用%KNO3溶液浸泡12小时,晾干后播种。芽率不足可按如下公式计算:计划播种包数=定植总株数÷(每包粒数x实测芽率) 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中,搅拌至30℃后浸泡3-4小时。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晚疫病。 磷酸三钠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干热处理:将干燥种子放于80℃的恒温箱中处理48小时,可有效防治病毒病。 浸种催芽 浸种后将种子放置在25-28℃的条件下催芽,待60-70%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3.培育无病虫壮苗 播种前准备 选用温室、大棚、阳畦等育苗设施,为有效防治病虫害,育苗室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调制营养土:用1/3充分腐熟的圈肥,2/3无病原物熟土,拍细过筛;每m3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kg或15-15-15三元复合肥2kg。或购买进口草炭、蛭石、珍珠岩各1/3混合而成。 苗床消毒:可用如下两种方法之一:一是每m2播种床用福尔马林30-50ml,加水3L,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进行播种;二是每m3营养土掺入50%的多菌灵80g。 苗室消毒:育苗前2天对整个育苗室系统消毒,使用消毒水/高锰酸钾/漂粉精/新洁尔灭等,包括地面、水池、棚膜、管道、穴盘、工具等进行全方位消毒,做到360°无死角。 播种育苗 播种期:根据定植时间要求确定播种期,夏季苗龄时间为20-25天,冬季为35-55天,春秋为30-35天。

时间管理--番茄工作法

* LOGO 番茄工作法―― 时间管理模型 The Pomodoro Technique 目录 1、模型介绍 2、使用范围 3、方法流程 4、应用举例 1、模型介绍 1.1什么是番茄工作法?理念:利用整个番茄时间,专注于某一段时间,减少打断,提高时间的感知和掌控。概念:番茄时间为25min工作+5min休息,3-4个番茄时间为一轮,之后休息10-15min。 1.2番茄目标充满热情并一直保持。缓解时间的压迫感与紧迫感。加快学习和工作进度,提高工期预测能力,保质保量。番茄工作法的目标效率热情能力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1.3番茄方法事件时间内容计划一天的开始计划一天要做的事追踪全天时间记录好这一天内做过的工作学习等得所有事情,作为原始数据,包括工作时间和其它感兴趣的指标记录一天的结束建立一个日工作的档案,收集原始数据分析一天的结束由原始数据分析出有用的信息(有用信息即能帮助你提高效率的信息)可视化处理一天的结束把有用的信息用鲜明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清楚得看到自己的进步注:番茄工作法的基本周期为一天,也可以更短,但这样的话,以上五个阶段的交替频率会更频繁。番茄工作法的流程由五个阶段构成: 1.4番茄工具一个番茄计时器一张TO DO TODAY 工作计划表,每天开始时填写以下事项:小标

题,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清单,包含今天要做的事情,并按先做和后做的顺序排列表格中一部分留给“计划外的紧急事件”。这些事件是不可预期的,但又必须要处理的,当它们出现在表格中时,可能会推翻全天的计划。? 一份ACTIVITY INVENTORY 活动清单,由以下两项组成:标题:人物、事件想到什么要做的就记什么,随出现随记。一天的结束时,把完成的事件划去。一份记录表,用于记录原始数据,写报告或制作图表时要用到。根据需要记录的东西不同,记录表分为不同的结构。通常情况,记录表中包含数据、摘要、完成任务所需的番茄时间。记录表每天更新一次,通常是在一天的结束。 2、使用范围将抽象的时间变成具体连续的事件,使我们能抓住时间,不再是分分秒秒地去追赶时间。番茄时间的概念,特别是倒计时,产生了一种有利于工作的积极的紧迫感。颠覆对时间的依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有利于自我观察和分析放轻松番茄工作法有利于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提升效率大任务分散番茄时间,小任务合并番茄时间----对简单的任务进行估测会更加容易,估测的质量也会提高,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能鼓励自己实现目标。保持劳逸结合,保持大脑高效运转和思维敏捷。每25分钟的休息,人们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因而能激发创造力,放松提高了连续工作的效率。番茄工作法代表着每25分钟一次的自我观察,掌握并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进程,使效率不断提高,这能大大激发我们的兴趣,自发地完成工作和任务。 3、方法流程第一阶段番茄阶段第三阶段估测

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1、整枝打芽 整枝打芽是人工调整植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重要技术措施,秋季番茄一般采取双干整枝方式,即除留主干外,再留第1花序下部最壮的1个侧芽,形成结果侧枝,其他叶芽全部摘除。可视植株生长状况,适时打顶: 侧芽约 3.3cm长时应及时摘除,过早或过迟均不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雨天不宜摘芽,以防感染病害。 2、控温管理 在西红柿花期,适宜的气温是白天25—30℃.夜间15~20℃,低于15℃或高于30℃,均易造成落花落果或生理畸形果。因此,如果温度过高,白天就应遮阳或加大通风。温度过低,晚上应加膜覆盖。适宜的昼夜温差是12~20℃。 3、防治裂果 番茄裂果是—种常见的生理性现象。出现裂果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失调,与品种也有较大关系。预防番茄裂果的措施: —是选择抗裂、枝叶繁茂、果皮较厚且较韧的品种,二是采用地膜覆盖或厢面稻草覆盖栽培,维持较为稳定的土壤湿度,防止忽干忽湿。三是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四是适度整枝摘心,保证植株枝叶繁茂,加强植株内多余水分的蒸腾,防止强光直射果实。五是大雨 前及时采收番茄。六是在果实膨大期,用 0.30%— 0.40%的波尔多液喷洒植株,对防止番茄裂果有较好的效果。 4、肥水管理

4.1番茄需肥量大,为确保番茄种子优质高产,在定植前必须施足基肥,尤其是氮、磷、钾肥和有机肥要合理搭配,忌偏氮肥,以提高种子抗性,使种子饱满,千粒重增加。 4.2定植密度一般每 3000、3300株/亩,定植时边定植边浇少量水。 4.3定植后3~4天再灌—次缓苗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以增加土壤透性,提高土温,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发棵,促使根系向纵深发展,缩短缓苗期。 4.4缓苗水灌后10天内不再灌水,缓苗后要进行—次蹲苗,为以后生长、开花、座果打下良好基础。对有限生长型品种不可长时间蹲苗,以促为主;而对无限生长型品种可适当延长蹲苗时间,应以控为主。 4.5搭架、引蔓: —般在番茄第二档花序开花时用小竹竿搭矮“人”字架进行绑蔓,且要拉腰杆,使植株枝叶充分布展。 4.6植株进人生殖生长盛期,需水、肥量大,要增施钾肥,协调N、P、K 比例,促进植株对N、P肥料的吸收利用,及时追肥灌水,要保证: 二肥四水。第一次追肥是在第一档果的膨大期,第二次追肥是在第一档果采收期,此时植株挂 果最多,要重施追肥,第三次追肥是在采收旺期。 4.7如果繁殖两个以上的番茄品种,或周围有番茄栽培,应保持50-100m 的空间隔离,以防串花,保持种子纯度。重视父母本的去杂工作: 父本要除去异型植株,如植株高度、叶片形状与颜色、叶脉、花序间隔叶片数不同者等应全部拔除,宁错拔而勿漏拔。母本要注意除去花序与萼片上无毛的植株、异型植株。严格选择,淘汰叶片卷缩的植株,拨除病、杂、劣株。 5、病虫害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