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作业(控制)

管理学作业(控制)
管理学作业(控制)

第五篇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控制的特征看,控制是对 (A)

A 人的控制

B 物的控制

C 工具的控制

D 综合上述三者

2、从控制的特征看,控制具有(C)

A 局部性

B 分散性

C 整体性

D 集中性

3、控制需要对偏差加以关注,这主要是指通过控制 (B)

A 杜绝偏差产生

B 防止偏差扩大

C 防止偏差缩小

D 防止偏差变化

4、以人为中心是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指(C)

A 认识控制的主要对象

B 人的行为是控制的对象

C 控制的主体是人

D 都是

5、所谓例外与重点原则是指(C)

A 例外是控制需重点关注的

B 例外不是控制需关注的

C 例外偏差是需重点关注的

D 例外偏差不属于需重点关注的

6、信息作为控制的焦点是指 (D)

A 信息的来源

B 信息的准确性

C 信息的传递速度

D 三者都是

7、资金作为控制的标准之一是指 (B)

A 在经营中的各项费用

B 经营中的各项投入 C经营中的各类原材料 D 都是

8、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的关系是(B)

A 是两种不同的预算方法

B 后者是在固定性费用发生变化后采用的预算

C 前者在固定性费用发生变化后采用的预算

D 两者没有关系

9、所谓有效预算的灵活性特征是指预算是(D)

A 按照特定范围制订的

B 按照特定岗位制订

C 特定职能制订的

D 特定时间制订的

10、预算也要有明确的目标,预算的目标应该是(A)

A 组织目标

B 个人目标

C 部门目标

D 衡量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可以作为控制焦点的有(ABCDE)

A 人员

B 作业

C 财务

D 组织绩效

E 信息

2、以下将导致控制的必要性的原因的有(ABD)

A 外部环境改变

B 内部环境改变

C 计划调整

D 组织成员素质改变

E 组织绩效改变

3、组织绩效是 (ABC)

A 管理者关注的对象

B 利益相关者关注的对象

C 管理控制关注的对象

D 社会关注的对象

E 竞争者关注的对象

4、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特征是因为(BCD)

A 控制对象的动态变化

B 控制手段的动态变化

C 控制标准的动态变化

D 控制程序的动态变化

E 控制主体的动态变化

5、在控制中如对比控制标准后发现存在明显偏差,则需要做的工作有(BCDE)

A 查找偏差的原因

B 分析偏差的程度

C 确定偏差的方向

D 确认偏差是否能够被接受

E 确定纠正偏差的方式

6、以下属于直接控制内容的控制方式有(AB)

A 管理者素质控制

B 管理者技能控制

C 管理层次控制

D 管理手段控制

E 管理者权力控制

7、预算有下列哪些主要类型(ABDE)

A 收入预算

B 支出预算

C 储存预算

D 现金预算

E 负债预算

8、有效预算具有以下特点(ABCDE)

A 较强的目的性

B 空间的结构性

C 实践的灵活性

D 管理的有效性

E 实施的可行性

9、下列中属于财务比率的有(ABCD)

A 流动比率

B 速动比率

C 负债比率

D 盈利比率

E 库存周转比率

三、判断题

1、计划也是控制的焦点之一(×)

2、因为控制是所有的组织成员都必须承担的一种职责,所以控制具有整体性(√)

3、控制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的主观与客观实际总会存在一些差异(×)

4、控制一定是在管理过程的最后一环进行(×)

5、前馈控制是在管理活动之前通过各种方式检查并修补决策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6、无论是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后馈控制都是信息传递与纠正措施交流(√)

7、所谓预算控制是由于编制预算可以作为控制的一项重要依据(√)

8、预算的作用主要是它用数量形式的财务标准为管理者提供依据(√)

9、预算可以成为企业各项活动的计划(×)

10、比率分析作为控制方法是由于它可以通过计算各种比率,发现可能存在的偏差(√)

四、名词解释题

1、前馈控制:在活动开始之前实时控制,即主管人员运用最新信息,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在对计划比较后,调整计划或者控制影响因素,确保目标实现。

2、战略控制:最高层,着眼于组织的各项战略有效实施。

3、结构控制:中层,着眼于各种组织结构目标的有效实施。

4、集中控制:对组织的重大项目与事务成立专门的控制机构,进行重点控制。

5、直接控制: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使其改善管理工作以防止各种可能导致产生不利后果的控制方法。

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7、经济订购批量:从经济角度出发,怎样选择订购批量,使得库存总费用最省、最经济。

五、简答题

1、简述根据纠正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控制可以有哪些类型?

答:根据纠正措施的作用环节可分为:前馈控制:在活动开始之前实时控制,即主管人员运用最新信息,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在对计划比较后,调整计划或者控制影响因素,确保目标实现。现场控制:管理者亲临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进行监督、指导反馈控制:在工作执行结果与标准相比较分析后,发现正在、已经出现的偏差及其原因,及时拟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2、简述控制的各项步骤之间的关系,如果纠正措施无效,后续工作应该怎样答:第一步拟定标准,(标准是评定成效的尺度。)第二步评定活动成效,找出偏差的原因。第三步分析衡量结果,如出现偏差则。第四步采取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无效则修正标准,重复第二步第三步……

3、简述纠正偏差的国祚流程包括哪些具体的工作环节

答:1、将衡量结果与标准相比:有以下两种结果:没有偏差:很少遇到。有偏差:就要继续分析偏差是否能够接受?偏差的方向:有两种结果:正向偏差:向往的偏差,产量超出计划,但是反向偏差:需要立即纠正的偏差。2、评价实际工作后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有偏差分析得出偏差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或维持现状或矫正偏差或修改标准。当没有偏差时,不需要采取矫正措施,分析成功原因,为今后控制活动提供正面借鉴。

4、简述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的利弊

答:集中控制:对组织的重大项目与事务成立专门的控制机构,进行重点控制。分散控制:对日常的一般性、常规性事务则由各部门、各岗位及全体员工自行控制。因此如果任何工作都要集中控制,管理者忙不过来,而各个岗位的员工也觉得毫无自主权,缺乏积极性。同样任何工作都是分散控制,会造成某些重点项目在有些岗位上被延误,甚至不能及时完成预先制订的计划目标。

5、简述程序控制与跟踪控制两者的作用

答:程序控制作用:能对整个管理过程予以控制。跟踪控制:具有对环境干扰和受控系统运动变化的主动适应能力。

6、简述预算与预算控制的作用

答:预算的作用:1.企业各项活动的计划某项活动的费用安排—预算2.协调各部门活动该项活动有哪些部门、人员来完成3.确立用数量形式的财务标准各项费用水平、价格标准4.约束并指导主管人员的活动在规定范围拥有支配权。预算控制的作用:执行和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比较预算和实际的差距及原因,然后对差异进行处理。

7、简述预算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预算的种类:1、收入预算:销售收入等,2、支出预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预算,附加费用预算等、3、现金预算: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资金流入与流出的预测、4、投资预算(资金支出预算):资金利用效果、5、资产负债预算:反映年度财务状况。

最新管理学第二次作业答案资料

等级制 在岗实习 企业内部互联网职责 职权 权变理论 满意决策 任务型

供给来源积极倾听网络图短期计划宗旨

现场控制 对生产的关心度和对人的关心度 简答题 1. 能够用于鼓励创造性决策的技术工具主要有哪些? 头脑风暴法:主持人召集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就某一主题展开充分讨论,鼓励提出新设想但在开始时不允许批评,力求在思想碰撞的火花中发现新的创意或新思路。 专家意见法:专家意见法是采用开讨论会的形式,将一些见识广博、学有专长的专家召集起来,向他们提出要决策的问题,让这些专家提出各种方案,并进行讨论,最终决定最佳方案。 2. 影响人们设计或选择组织结构类型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战略、规模、环境和技术是与组织结构关系最为密切的几个影响因素。 1、战略 在组织有关达到目标的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涉及到的是组织结构。除了要通过授权来明确战略外,组织结构既可以有利于战略的实施,也可以阻碍战略的实施。研究发现,结构跟随战略,换句话说,就是战略的变化最终会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化。 组织结构和战略相互匹配的过程是复杂的,只有在对现有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和其它变量(如组织规模、环境、技术)有一个彻底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施。 2、规模 组织的某些特征通常是与组织规模有关的。规模小的组织一般专业化(水平劳动分工)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集权程度高。而规模大的组织一般专业化程度高、标准化程度高、分权程度高。因此,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自然也要有相应的改变。 3、环境 企业的组织模式与外部环境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企业的组织系统可分为两种。机械系统的特征,是对职能分工有严格的描述、对岗位有精确细致的描述、权责分明、有完善的等级制度能使信息上传下达。有机系统的特征则是,有较少的对岗位的正式描述、更多地强调适应性和参与、较少的固定职权。在环境稳定的行业中,成功组织倾向于是机械系统型的;在环境变化快的行业中,成功组织倾向于为有机系统型的。为了取得成功,在动态环境下的企业要采用相对灵活的结构,在稳定环境下的企业要采用相对固定的结构,环境的稳定性介乎于两个极端中间的企业,其组织结构也介于灵活和固定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组织的最好的组织结构是视环境而定的。 4、技术 论述 论述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包括的主要原理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包括四个主要原理: 1.用科学的岗位设计方法取代替老的经验方法。新的方法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和表格化,以找到完成一项或多项工作的“最佳方案”。 2.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筛选和积极地教育与开发。使之成长。泰罗认识到工作与工人相适应的价值。他还强调了研究工人的优缺点,并提供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绩效的必要性。

管理学原理自己

第一篇基础篇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③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管理的职能:①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②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③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④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4)管理者: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5)管理者的分类:①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基层②按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6)管理者的角色: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②领导者角色。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③联络者角色。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2)信息传递方面①监听者角色。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②传播者角色。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3)决策制定方面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7)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中层较重要,高层只需一般了解②人际技能对高、中、基层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③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对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中层较重要,对基层不太重要。 (8)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2:领会:(1)管理的产生:①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②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2)管理的必要性:①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②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③管理活动具有的普遍性。 (3)管理有效性的衡量: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效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意味“正确地做事;效果: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意味“做正确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管理者都从事以下四种活动:传统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联系。工作数量多、质量好及下级对其满意程度高的管理者称为“有效的管理者”;在组织中晋升速度快的管理者称为“成功的管理者”。分析结论:①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网络联系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最小;②对于“有效的管理者”而言,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网络联系的贡献最小。③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组织中获得晋升起着重要作用。 (5)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不精确性、实践性、历史性、发展性。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识记:(1)亚当斯密的管理思想:①提出了“分工协作原理”和“生产合理化”的概念;②提出了“经济人”的观点。指经济活动产生于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共同利益,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他人利益。(2)古典管理理论的特点:①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②以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调查研究;③强调以个人为研究对象,重视个人积极性的发挥④强调规章制度的作用。 2.领会:(1)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1、工作定额原理2、标准化原理3、科学地挑选工人并使之成为“第一流工人”,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管理工作专业化原理6、管理控制的例外原理 (2)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1、经营与管理的区别:经营是指导或引导一个组织趋向某一既定目标,管理仅仅是经营的一项活动。2、管理的五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1、理想的组织形态2、理想组织形态的管理制度3、理想组织形态的组织结构 (4)霍桑实验的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非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济人”。2、认为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态度,即所谓的“士气”,而这又是由家庭和社会活动以及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决定的。3、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左右成员行为。4、新型的领导能力就是要在正式组织的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5)行为科学的建立与发展:该研究集中在四个领域1、关于动机激励的理论,这是行为科学最基本的理论核心,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驱使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动机激励理论实质上是研究如何根据各种人所具有的各种不同需要去激励人们的动机,从而产生符合组织需要的行为。2、关于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理论,这是行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即如何看待职场中员工的人性。3、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它以动机激励和人性理论为基础,强调对人的激励和对人性的看法最终是要通过一定的领导方式来体现的。4、关于组织与冲突理论,个体行为是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行为又对个体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6)管理理论的发展分四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主要由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2.20世纪20年代中期,梅奥的“霍桑试验”,把研究重点从“物”转向“人”,行为科学由此产生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突出特点是强调环境对组织的影响。4.当代管理理论 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 1.识记:(1)组织环境的概念: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集合。 (2)组织环境的分类:①外部环境包括一般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社会和技术)和具体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者等)②内部环境(包括组织资源、组织文化等) (3)组织环境的特点:客观性、复杂性、关联性、不确定性、层次性。 (4)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特征: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

管理学作业答案

管理学答案 第一章 1、关于管理概念的理解,突出管理“奖励和惩罚”两种基本手段的言论? A、古希腊谚语:大棒加萝卜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哈罗德?孔茨 D、彼得?德鲁克 你的答案:?A 2、哪位被后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A、杰克韦尔奇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哈罗德?孔茨 D、彼得?德鲁克 你的答案:?B 3、管理是设计和维持一种良好的环境,是谁提出的?? A、杰克韦尔奇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哈罗德?孔茨 D、彼得?德鲁克 你的答案:?C 4、管理是一种实践,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A、亚当?斯密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哈罗德?孔茨 D、彼得?德鲁克 你的答案:?D 5、经典的经济学着作《国富论》是谁写的?? A、亚当?斯密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哈罗德?孔茨 D、彼得?德鲁克 你的答案:?A 6、对于管理职能的新认识,被认为最重要的新管理职能是哪个?? A、组织职能 B、指挥职能 C、协调职能 D、决策职能 你的答案:?D 7、高层管理者,应具备的主要技能中,哪项占比最大??

A、人际技能 B、沟通技能 C、概念技能 D、业务技能 你的答案:?C 8、完全看决策后果的行为准则,是哪种道德观?? A、功利观 B、权利观 C、公正观 D、价值观 你的答案:?A 9、尊重和维护个人自由和人的基本权利,是哪种道德观?? A、功利观 B、权利观 C、公正观 D、价值观 你的答案:?B 10、要求管理者公平公正地贯彻规则,是哪张道德观?? A、功利观 B、权利观 C、公正观 D、价值观 你的答案:?C 11、以下哪个是非盈利性组织的主要目标。? A、创造利润 B、长期利润最大化 C、价值最大化 D、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你的答案:?D 12、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哪个体现社会经济观?? A、关心长期资本收益率最大化 B、利润最大化 C、股东回报最大化 D、价值最大化 你的答案:?A 多选题 13、体现管理理论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属性?? A、系统性 B、指导性 C、实践性 D、技术性

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 A)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科学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2、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说,银行无法为企业提供原材料,所以其不属于企业的供应商。B A对 B错 3、为了削弱环境的限制力量,组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 A联系多家供应商并造成竞争局面 B制定一套员工行为规范 C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 D提高产品的售价 4、组织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都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B A对 B错 5、行为科学产生于哪一个实验(B)。 A梅奥实验 B霍桑实验 C科学实验 D西屋实验 1、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而组织文化是在组织的自觉努力下形成的。A A对 B错 2、顾客,是指经常光顾企业并向企业推销产品的人。B A对 B错 5、组织的领导班子换届往往会造成组织文化的变更。B

A对 B错 2、企业文化是企业内从总经理到工人共享的:A A价值观念 B文化水平 C物质财富 D文化素质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的是:A A资源状况因素 B国际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法律因素 5、霍桑试验表明D 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 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1、科龙、海尔、新飞这三个厂家,有的生产电冰箱、冰柜、空调产品,有的是专门的电冰箱制造商。它们在制冷技术领域中你追我赶,不断创新。对于它们中任一厂家来说,其他两个对手可构成:D A一般环境/经济子环境 B任务环境/经济子环境 C一般环境/竞争者子环境 D一般环境/竞争者子环境 2、一个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属于C A组织的一般环境内容 B组织的内部环境内容 C组织文化的内容 D组织伦理内容 1、构成任务环境的主要成分不包括:B A供应商 B所有者 C竞争者 D顾客

管理学基础纸质作业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新) 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一) 一、理论分析题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霍桑实验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工厂照明试验;第二,继电器装配试验;第三,谈话研究;第四,观察试验。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得出了以下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2. “人际关系学说”是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由梅奥等人创立的。这种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内容有:(1)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谓“经济人”,就是把金钱作为工作的惟一动力。(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二、案例分析题 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我同意王平的观点。 本案中的四个人物,王平、老张、小乔、赵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小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赵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王平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而老张则也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他就同意赵利的观点,更加认同权变理论。 2、如果你是王平,你如何使老张信服权变理论?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有效,也不见得绝对无效,采用哪一种理论和方法,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因此要让别人信服,就得从权变理论的观点入手,向对方强调任何理论都要结合实际运用才有用,而实际情况却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来定。 3、你怎么理解小乔关于科学管理理论的说法?

地大管理学原理作业一答案

地大管理学原理作业一答案

地大《管理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 ()既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又是组织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 A. 威信 B. 权力 C. 报酬 D. 管理 -----------------选择:D 2. 职务分析也就是岗位描述。____ A. 正确 B. 错误 -----------------选择:A 3.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是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相关性 D. 不相关 -----------------选择:A 4. 直接控制、间接控制划分的标准是()

A. 按照主管人员与控制对象的关系划分 B. 按照控制的手段 C. 按照控制的时间划分 D. 按照控制对象的全面性划分 -----------------选择:B 5.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 泰罗 B. 法约尔 C. 德鲁特 D. 西蒙 -----------------选择:A 6. 培训工作必须与组织____相结合。 A. 目标 B. 结构 C. 宗旨 D. 性质 -----------------选择:A 7. 某跨国公司意图扩大其在国外的市场,在开始行动以前,他运用了一些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其中探索本国和外国企业管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方法是____ A. 地域理论

B. 相对论 C. 比较管理学 D. 都不是 -----------------选择:C 8. 预先告知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允许人们通过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处境的激励方式属于() A. 积极强化 B. 惩罚 C. 消极强化 D. 衰减 -----------------选择:C 9. 下列哪项不是战略管理的特征 A. 全局性 B. 适应性 C. 艺术性 D. 竞争性 -----------------选择:C 10. 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是() A. 有效的沟通

行政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行政管理第二次作业 案例一:1460个公章与机构的"增长"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县计划修建一座水电站,从县委、县政府打第一个报告起,前后共盖公章1460个,有关公文和设计图纸重达170公斤,历时两年半才定下修建方案。 另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材料,有个地级市定编40个局级单位,机关工作人员1294人,但实际上已膨胀到66个局,2425人。机构超编65%,人员超编近90%!其中,科局两级干部就有1413人,约占全体人员的2/3,形成富多兵少的局面。在如此严重超编的情况下,一些部门还以种种名义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借调200多人"帮助工作"。因此行政经费越来越紧张,每年要从当地企业加收200多万元的管理费来维持开支。 [案例思考] 案例列举的事实反映了我国机构设置中存在哪些问题?你对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有何设想? 答:案例列举的事实,反映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机构臃肿,关卡林立,人浮于事,效率不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从宏观上讲,这是与调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调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在这样的体制下,必然会导致党政不分、政企不分,党组织干预行政事务,政府直接管理企业。从微观上讲,这是违背了政府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要求政府机构的设置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职能目标原则,即按照一定的行政任务来设置行政机构;职、权、责一致原则;完整统一原则;合理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原则;精简效能原则等。违背了这些原则, 机构必然重叠臃肿。对我国政府机构设置上的弊端,党和政府进行了几次大幅度的改革,但在1998 年之前,总是处于一种"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首先,受到具有全局性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制约。其次,没有抓住职能转变这一关键。第三,没有进行相应的干部人事制度的配套改革。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总结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把政府的职能从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 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 2.以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其中的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的专业机构为改革的重点。把承担相同或相近业务的部门合并,把职能重叠的机构撤销,组建新的综合管理部门,撤销综合部门内的对口专业机构,其职能由待业主管部门承担。3.完善行政组织法规,健全预算约束机构。把宪法和组织法中有关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定机构设置和编制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控制机构的膨胀。同时,健全已经开始实行的由编制部门控制工资基金的办法,用经济杠杆来约束机构人员的膨胀。4.相应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开展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精简政府工作人员。 案例二:项目审批何其难 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案例思考] 请用行政改革的有关理论说明上述项目审批何其难的现象反映了当前某些部门管理中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 答: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配置失衡;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缺

201x管理学试题第五章控制

第五篇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控制的特征看,控制是对(A) A 人的控制 B 物的控制 C 工具的控制 D 综合上述三者 2、从控制的特征看,控制具有(C) A 局部性 B 分散性 C 整体性 D 集中性 3、控制需要对偏差加以关注,这主要是指通过控制(B) A 杜绝偏差产生 B 防止偏差扩大 C 防止偏差缩小 D 防止偏差变化 4、以人为中心是控制的基本原则是指(C) A 认识控制的主要对象 B 人的行为是控制的对象 C 控制的主体是人 D 都是 5、所谓例外与重点原则是指(C) A例外是控制需重点关注的B例外不是控制需关注的 C例外偏差是需重点关注的D例外偏差不属于需重点关注的 6、信息作为控制的焦点是指(D) A 信息的来源 B 信息的准确性 C 信息的传递速度 D 三者都是 7、资金作为控制的标准之一是指(B) A 在经营中的各项费用 B 经营中的各项投入C经营中的各类原材料D 都是 8、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的关系是(B) A 是两种不同的预算方法 B 后者是在固定性费用发生变化后采用的预算 C 前者在固定性费用发生变化后采用的预算 D 两者没有关系 9、所谓有效预算的灵活性特征是指预算是(D) A按照特定范围制订的B按照特定岗位制订C特定职能制订的D特定时间制订的10、预算也要有明确的目标,预算的目标应该是(A)

A 组织目标 B 个人目标 C 部门目标 D 衡量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可以作为控制焦点的有(ABCDE) A 人员 B 作业 C 财务 D 组织绩效 E 信息 2、以下将导致控制的必要性的原因的有(ABD) A 外部环境改变 B 内部环境改变 C 计划调整 D 组织成员素质改变 E 组织绩效改变 3、组织绩效是(ABC) A 管理者关注的对象 B 利益相关者关注的对象 C 管理控制关注的对象 D 社会关注的对象 E 竞争者关注的对象 4、管理控制具有动态性特征是因为(BCD) A 控制对象的动态变化 B 控制手段的动态变化 C 控制标准的动态变化 D 控制程序的动态变化 E 控制主体的动态变化 5、在控制中如对比控制标准后发现存在明显偏差,则需要做的工作有(BCDE) A 查找偏差的原因 B 分析偏差的程度 C 确定偏差的方向 D 确认偏差是否能够被接受 E 确定纠正偏差的方式 6、以下属于直接控制内容的控制方式有(AB) A 管理者素质控制 B 管理者技能控制 C 管理层次控制 D 管理手段控制 E 管理者权力控制 7、预算有下列哪些主要类型(ABDE) A 收入预算 B 支出预算 C 储存预算 D 现金预算 E 负债预算 8、有效预算具有以下特点(ABCDE) A 较强的目的性 B 空间的结构性 C 实践的灵活性

《管理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 管理: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2. 科学管理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泰罗,针对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一中心问题,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而提出的一套管理理论。 3. 定性目标:是指那些不能用数字表示的目标,它是从基本性质上说明组织发展和奋斗的目标、方向与要求,其特点是侧重于质的阐述。 4. 管理主体:所谓管理主体,是指那些扮演管理者角色的组织或作为个体的管理者。 5. 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诸如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奖金、罚款、福利等,调节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6. 规划:规划,是一种战略性的计划、是对较大范围、较大规模、较长时间的工作任务的总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和重大措施的设想蓝图。 7. 行政组织理论:是德国管理学家韦伯提出的理论,该理论揭示了组织与权威的关系并划分了权威的类型,归纳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并概括了官僚制组织的结构。 8 .高层目标:又称最高管理层目标,是指一个组织、部门或单位最高层次的具有战略性、综合性、预见性的目标。其功能主要偏重于决策方面,范围广,变量大,时限长。 9. 管理环境:是指社会管理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它是影响 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10. 人际关系学说:是在著名的霍桑实验的基础上,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创立,其主要观点是:包括工人在内的所有企业成员都是“社会人”;士气和精神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中除了有“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应采用新的领导方法。 11. 教育方法:就是指在管理活动中管理者通过传授、宣传、启发、诱导等方式,提高被管理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专业素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 12. 管理客体:所谓管理客体,是指那些进入管理主体活动领域的人或物,是管理主体影响和作用并使之发生变化的对象。 二、填空题 1. 管理的根本属性是它的(协调性)。 2. (管理目标)是用来表示管理者所期望达到的境界、标准、成就或状态的。 3. 按(重复性),可以将决策划分为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 4. 常见的组织结构的三种基本类型是(直线组织结构)、(职能组织结构)、(直线—职能组织结构)。 5. 人们习惯将管理职能划分为(计划)、(决策)、(组织)和(控制)四个方面来研究。 6. 各类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就是追求管理活动的(效益)。 7.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8. 主要存在于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之初的管理阶段是(家长制管理)。 9. 管理目标是一种由方向、大小和作用点三要素所构成的量,这体现了管理目标的(向量)性。 10. 按照计划的(时限),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11. 管理原理具有(规律性)、概括性、普遍性、(指导性)、(稳定性)等特点。 12.近代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 13. 1916年,法约尔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认为,管理必须履行(五)种职能。

管理学第二次在线作业

第二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40道题) 收起 1.( 2.5分)组织工作过程的首要步骤是() A、A.确立组织目标 B、B.分解目标,建立组织目标体系 C、C.划分组织的管理层次 D、D.划分组织的职能部门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对于多样化经营的大型跨国公司适于采用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A.直线制 B、B.职能制 C、C.直线职能制 D、D.事业部制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强,但稳定性较差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A.直线制 B、B.职能制 C、C.事业部制 D、D.矩阵制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确定组织内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过程,这是指() A、A.计划工作 B、B.组织工作 C、C.领导工作 D、D.控制工作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按" 集中政策、分散经营" 的形式设置的组织结构属于()。 A、A.直线制 B、B.职能制 C、C.直线职能制 D、D.事业部制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上级领导者授予下级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这是一种() A、A.代理职务 B、B.授权行为 C、C.秘书职务 D、D.权力分工行为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组织的职能参谋机构和人员在高层管理的授权下,允许其在一定的职能工作范围内,向下一级直线部门或其它部门和人员发布命令、提出要求的权力。在权力类型中属于() A、A.直线权力 B、B.参谋权力 C、C.职能权力 D、D.建议权力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管理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答案作业(一) (一)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是一门纯书本的课程,但用科学的方法运用可以把他用活,而管理的对象主要人,人与人之间沟通、接触是要有技巧的,即一些手段、方法,照搬书本上的东西只会把关系越处越差,所以说科学地艺术地运用才是最佳的方式.即活学活用.而这个艺术就是指一种巧妙的手段. 管理是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种,是长起以来人门在管理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发展。人们将这些作以分析,整理并形成系统。成为理论。因此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何况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开设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课程,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说管理是一门艺术。此话亦真,我们谈管理,不只是单纯的形式上的管理。理论上的管理。而是多姿多彩的全面的管理。管理对管理人才的要求很高,要他同时具备多种素质。有一篇文章曾将管理人才的素质分为几类:“一个管理人员应该同时是一个军师,一个元帅,一个花匠、一个战士等。”因为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统帅全局、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作谋划,必须身先士卒和有缜密的思维。因此说管理是一门艺术也不足为过。何况当今的高级管理人才毕竟少的可怜。 管理肯定是科学,但同时又是艺术。因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机器,所以要讲究方式方法,这就是艺术了。有些管理者懂管理理论,但不会做人的工作,结果与愿望相反,有些管理者可能不是很懂理论,但会做工作,结果与希望相一致。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所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自然,管理是在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一项职能,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有管理学、管理方法、管理理论等形态;从艺术角度来看,则有具体的管理艺术,特别是在度的把握以及在具体应用时一些微妙的变化……所以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管理象一台运转的机器,它遵循着它的运作模式,但是在机器陈旧的时候就需要改进和维护,从而为企业进行更好的服务,这时就产生

管理学基础第一次作业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1 一、理论分析题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参考答案:(知识点见教材第4页) 1.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反应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实践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并使其不断丰富,这就是管理的科学性。 2.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所谓管理艺术。仅凭背诵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管理者必须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因地制宜的将管理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 3.所以说,管理既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实践;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靠背诵条文进行管理等于“纸上谈兵”,必然脱离实际,效率低下,甚至造成巨大损失;反之,不懂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时只凭感觉经验或者碰运气,则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既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学习,又不忽略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是每个管理者走向成功的保证。 二、综合实践题(60分) 参考答案(建议大家在本单位走访) 提示:他属于哪一层的管理者?见教材6—7页,根据你的采访对象决定。 2.他在组织中担任的职务。(如:经理、主任、校长等) 3.他管理的下级人员的数量。(就是采访人员管理几个下级?) 4.他认为胜任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参见教材第10页,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

进行阐述归纳) 5.观察他如何安排一天的工作,并记录下来。(如实记录) 例如:走访学校 1.他属于中层管理者 2.担任教务处主任一职。 3.他管理的教师有50人,学生1200人。 4.他胜任其工作要具有良好的领导能力,熟悉教育教学法规,具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专业学科知识。……. 5.上午:备课并上了两节课……。下午:准备并召开了教研组组长会议……。晚上:检查各班晚自习的纪律和班级管理老师的到位情况…….。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2 答: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状况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即行业竞争对手;潜在入侵者;替代品生产商;买方,供应商。这些作用力汇集起来决定着该行业的最终利润潜力。 以手机业为例 1.行业内竞争对手为各手机品牌商,主要竞争对手有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期中诺基亚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高。 2.潜在入侵者,已经有进入,变为现在的竞争者,如: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谷歌Android手机,以其推出的新概念及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使手机业竞争更加激烈。 3.替代品:比如小灵通等在一定程度上构成竞争威胁。 4.买方:现代人对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市场潜力良好;同时,由于手机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可供买方挑选的手机品牌很多,这就导致各手机生产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加剧,使手机价格不断下降,不断提高手机这里、功能和服务。 5.供应商。

管理学在线作业及答案DOC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注重于研究领导者的个人特征对于领导有效性的影响的理论是: ? A 领导品质理论 ? B 领导行为理论 ? C 领导权变理论 ? D 途径-目标理论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2.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过后,每个人手中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管理工作的启示在于: ? A 企业间的物质交换是不可取的 ? B 人各有所长,各有所需,但精神需要更重要 ? C 当前流行的请客送礼风潮是无效的 ? D 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3.根据强化理论,老师对上课迟到的学生进行的批评属于哪种改造策略: ? A 不强化 ? B 正强化 ? C 负强化 ? D 惩罚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4.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着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哪种状态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但可估计其发生的概率。这种决策是:

? A 风险型决策 ? B 不确定型决策 ? C 确定型决策 ? D 顺序型决策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下列方法不属于现代计划制定方法的是: ? A 经验平衡法 ? B 滚动计划法 ? C 网络计划方法 ? D 投入产出法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6.组织是由哪三项要素组成的? ? A 目标、成员和结构 ? B 目标、部门和效率 ? C 目标、部门和关系 ? D 目标、原则和效率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7.允许每一个成员与邻近的成员联系,但不能跨越这一层次与其他成员联系的沟通网络是: ? A 链型 ? B 环型 ? C 轮型 ? D 网型 正确答案:B

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管理学第二次作业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 A) 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科学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2、对于机械制造企业来说,银行无法为企业提供原材料,所以其不属于企业的供应商。B A对 B错 3、为了削弱环境的限制力量,组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 A联系多家供应商并造成竞争局面 B制定一套员工行为规范 C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 D提高产品的售价 4、组织的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都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B A对 B错 5、行为科学产生于哪一个实验(B)。 A梅奥实验 B霍桑实验 C科学实验 D西屋实验 1、一般的文化都是在非自觉的状态下形成的,而组织文化是在组织的自觉努力下形成的。A A对 B错 2、顾客,是指经常光顾企业并向企业推销产品的人。B A对

B错 5、组织的领导班子换届往往会造成组织文化的变更。B A对 B错 2、企业文化是企业内从总经理到工人共享的:A A价值观念 B文化水平 C物质财富 D文化素质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的是:A A资源状况因素 B国际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法律因素 5、霍桑试验表明D 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 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1、科龙、海尔、新飞这三个厂家,有的生产电冰箱、冰柜、空调产品,有的是专门的电冰箱制造商。它们在制冷技术领域中你追我赶,不断创新。对于它们中任一厂家来说,其他两个对手可构成:D A一般环境/经济子环境 B任务环境/经济子环境 C一般环境/竞争者子环境 D一般环境/竞争者子环境 2、一个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属于C A组织的一般环境内容 B组织的内部环境内容 C组织文化的内容 D组织伦理内容 1、构成任务环境的主要成分不包括:B A供应商 B所有者

周三多《管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五篇 控 制 【圣才出品】

第五篇控制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14.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及其类型(见表14-1)★★★★ 表14-1管理控制的必要性及其类型

考点二:管理控制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见表14-2)★★★ 表14-2管理控制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 考点三:危机与管理控制(见表14-3)★★★★

表14-3危机与管理控制 14.2课后习题详解 1.何谓控制?为什么要进行管理控制? 答:(1)控制的定义 控制是根据计划的要求,设立衡量绩效的标准,然后把实际工作结果与预定标准相比较,以确定组织活动中出现的偏差及其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 (2)管理控制的必要性 管理控制的必要性主要是由环境的变化、管理权力的分散、工作能力的差异所决定的,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必然要求企业对原先制定的计划,对企业经营的内容作相应的调整。

②管理权力的分散。任何企业的管理权限都制度化或非制度化地分散在各个管理部门和层次中。企业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③工作能力的差异。由于组织成员在不同的时空进行工作,他们的认识能力不同,对计划要求的理解可能发生差异,即使能完全正确地理解,由于成员工作能力的差异,员工他们的实际工作结果也可能在质和量上与计划要求不符。因此,加强对这些成员的工作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2.控制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控制有何特点? 答:控制的类型和特点主要包括: (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Z值的方法分类 ①程序控制。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时间t的函数,即:Z=f(t)。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管理工作都属于程序控制性质。 ②跟踪控制。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若先行量为W,则:Z=f(W)。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税金的交纳,利润、工资、奖金的分配,资金、材料的供应等都属于跟踪控制性质。 ③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K t的函数。即Z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即:Z=f(K t)。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企业最高领导人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很难进行程序控制或跟踪控制,而必须进行自适应控制。 ④最佳控制。最佳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Z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即:Z=maxf(X,S,K,C)或Z=minf(X,S,K,C)。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普遍应用了最佳控制原理

管理学基础作业1

管理学基础作业1 1.什么是霍桑实验?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了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霍桑实验是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员会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实验。 霍桑试验结论如下: ①职工是社会人;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④存在着霍桑效应。 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敬等,而后者更为重要。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职工的满意度越高,其士气就越高,从而产生效率就越高。 3.案例分析题:管理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吗?你同意哪个人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 形考作业(一) 一、理论分析题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工厂照明试验;第二,继电器装配试验;第三,谈话研究;第四,观察试验。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得出了以下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2. “人际关系学说”是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由梅奥等人创立的。这种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主要内容有:(1)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谓“经济人”,就是把金钱作为工作的惟一动力。(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二、案例分析题 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答:我同意王平的观点。本案中的四个人物,王平、老张、小乔、赵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小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赵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

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b五、计算题 1、某企业为了开发一种新产品,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新建;扩建;改建,未来对这种新产品的需求状态有三种,即销路好;销路一般;销路差,每种状态出现的概率的大小不知,但可推算出各方案在未来各种市场需求状态下的损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试用乐观决策法、悲观决策法、等概率法、后悔值决策法选择较优方案。 2、为生产某种新产品,有关部门提供了两个方案:一是建大厂,投资350万元,二是建小厂,投资160万元,两者的使用期限都是10年,根据市场预测前三年销路好的概率为,而如果前三年销路好,后十年销路好的概率为;而如果前三年销路差,后七年一定差。建大厂,如果销路好,年获利100万元,销路差,年亏损20万元;建小厂,如果销路好,年获利40万元,销路差,年获利10万元,试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画出决策树并计算) 3、某企业2007年全年总销售量为5000台,总销售收入为2500万元,固定总成本为1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00元。试计算 (1)盈亏平衡点所对应的产量。(4分) (2)盈亏平衡点的产品销售额是多少(3分) (3)如果要求盈利80万元,应销售多少产品(3分) 4、某企业拟把一产品打入新市场,根据销售部门的调查与预测,估计会有四种自然状态。企业现有四套进入市场的方案,各方案收益情况如表1所示。请使用折衷原则决策和等概率原则决策法进行决策。

5、某企业拟把一产品打入新市场,根据销售部门的调查与预测,估计会有四种自然状态。企业现有四套进入市场的方案,各方案收益情况如表1所示。请分别使用悲观原则决策法、乐观原则决策法进行决策。 6、某企业2006年某种产品全年总销售量为14400台,总销售收入为7200万元,固定成本总额为9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00元,试计算:(1)盈亏平衡点的产品销售量是多少 (2)如果要求赢利120万元,则应该销售多少产品 (3)如果销售量达到7500台,则目标利润是多少 7、某企业为满足某地区某一产品的需求设计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新建一个大工厂,需投资1600万元;第二方案是新建一个小工厂,需投资900万元,两者使用期限都是15年。预计在此期间,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销路差的概率为。现假设第一个方案在销路好的状态下每年收益800万元,在销路差的状态下每年亏损200万元;第二个方案在销路好的状态下每年收益400万元,在销路差的状态下每年收益100万元,试运用决策树分析法进行决策 8、某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制定了甲、乙、丙三个不同方案。由于缺乏有关资料,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只能估计为需求较高、需求一般、需求较低,而且三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无法估计,每个方案在各种状态下的收益值如下表所示。请分别运用大中取大法、小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进行决策 各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单位: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