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中国为什么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社会

主义经济都需要把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存在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存在市场经济。但这不等于说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区别,事实上二者是有原则性的本质区别的,有的企图否认二者有本质区别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一词在国内外文献中通常有三种不同的涵义:一是指生产的产品是用作交换的商品,因此,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商品经济,以区别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二是指在社会经济中配置资源的手段,因此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市场机制,以区别于通过计划和国家干预来配置资源的方法,我们在上节里主要就是在这一含义上来论述市场经济的;三是指一种社会的经济制度,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般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英国经济学家戴维·W·波尔斯解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制度,……这种经济的决策是分散的决策,就是说,经济决策是由该经济的一些组织和个人各自独立地决定的,而不是由中央计划当局决定的。市场经济通常也包含着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即资本主义的经济”。不仅如此,过去联合国也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并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相区别的。例如,在苏东剧变之前《联合国统计年鉴》和《联合国世界统计提要》把世界各国划分为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三种类型。其中第一种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三种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自然是不科学的,但也不能不看到其中有一些合理因素,即承认市场经济中包含有作为维护人们一定经济利益的制度(不是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内涵。我们通过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分析就不难发现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配置资源手段,它所以能调节和配置资源,仅仅因为它能调整参与市场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能对其产生强有力的激励、约束功能的结果。可见,市场经济既是一种配置生产资源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维护人们某种经济利益的经济制度,即维护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为主体按照他们所投入的资源、产品多少好坏来获取不同利益的经济制度。当然这种经济制度并不是独立地或孤立地存在的;相反,它只能是,而且必然

是从属于或依附于某一社会基本制度的一种派生的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础上的。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之点。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根本不同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4)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离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离开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离开博采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可能顺利建立和健康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

(1)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和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企业;

(2)经济利润作为生产决策的指导力量而居于支配地位;

(3)依靠市场和价格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

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舞台。市场状况如何,体系是否完善,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所谓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是它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体系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够完善,要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需要经历一个过程。目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各类市场发育程度参差不齐、有些要素市场严重滞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市场运行的法规制度建设滞后、由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全国统一开放市场体系还没有最终形成。能否形成一个健全的完善的市场体系,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最终建立,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必然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形成。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如在经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高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医治战争的创伤,克服恶性通货膨胀,摆脱贫困状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显著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日益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广泛,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经济结构日益复杂,社会需求日益变化,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深入发展,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其表现主要有:

一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多过死,企业成为国家机关的附属物;

二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业,排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

用;

三是分配方面“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四是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方式单一化,一味追求“一大二公”等。这种经济体制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压抑,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才是必由之路。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改革实践探索的必然结果

要从根本上改革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就成为必须探索的重大问题,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领导我国各族人民经过14年的探索,逐步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经济体制方面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在经济调节方式上,排斥市场手段对经济的调节。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使我们逐步摆脱了传统的观念,形成了新的理论认识:

1979年11月,邓小平对这种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他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对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大次代表大会肯定了这种构想。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末,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他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变革和实践发展过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我国迎接各种挑战,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商品经济、优化资源配置、融入全球化浪潮的需要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须具有充分发育和完善的市场体制。计划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市场方式配置资源要比计划方式配置资源更为有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而世界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尽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紧密接轨。否则,我们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时期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以及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持续上新的台阶,充分证明,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完全正确的。

总之,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条件一是商品经济,二是自由贸易,明代以及后来的清代,中国的经济还是以农业为本,重农抑商,中国主体上还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论是贸易的广度还是交易量都极为有限,而且发展缓慢。而同时代以及后来的欧洲地中海沿岸,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品并不能自给自足,商品交易有互补性,因而贸易有广泛的对象,交易量和广度都很大,所以商品经济发达而且繁荣,发展资本主义速度就快。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大一统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以及农业大国的固有属性,使得中国没有必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垄断资本主义(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 一、不定项选择 1.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是: A.工业资本( ) B.银行资本 ( ) C.金融资本( ) ) D.产业资本( ) 2.垄断条件下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的变换: A.规律已消失( ) B.只存在垄断部门,不存在于非垄断部门( ) C.只存在于非垄断部门,不存在于垄断部门 ( ) D.在垄断和非垄断部门起作用( ) 3.垄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作用 A.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B. 削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削除了资本主义竞争() D. 部分地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 4. 垄断价格是: A.不受价值规律制约()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 C.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商品价格( ) D.商品价值加垄断利润() 5.垄断利润是: A.是通过市场的高卖低买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B.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 ) C.是来源于垄断企业先进的机器设备 ( ) D.是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 6.金融资本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实现其在经济上的统治: A.参与制( ) B.人事联合( ) C. 买方垄断( ) D. 买方垄断( ) 7.垄断形成的原因是: A.生产高度集中的必然产物( ) B.为获取稳定利润大企业相互勾结( ) C.资本高度集中必然会引起垄断( ) D. 大规模生产所具有的经济优势促使少数大资本走向垄断( ) 8.垄断的基本特征: A.垄断是一种经济权力( ) B.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支配地位( ) C.垄断的实质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 D. 垄断的基础是大企业的高效率( ) 9.垄断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 A.辛迪加( ) B.卡特尔( ) C.康采恩( ) D.托拉斯( ) 10.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 A.垄断不能削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 ) B.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 ) C.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 ) D.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 ) 11.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A.资本集中度较高( ) B.产品有差异( ) C. 信息较完备 ( ) D.存在一定的资本进入壁垒( ) 12.金融资本的新特征: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复习提示】 此模块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是: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识记;易考选择题) 1.产生的两个途径 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已有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有两个途经。(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雇佣关系。(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考点: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 2.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导致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产生了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识记;易考选择题) 1.什么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考点: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始于15世纪后30年,高潮发生于16世纪,结束于19世纪初。 2.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考点: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2)用暴力手段剥夺货币财富。主要是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殖民掠夺,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还通过国债、课税等制度剥削国内人民,积累货币资本。 3.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了解;考查的可能性较小) 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强烈要求彻底变革上层建筑,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易考选择题) 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考点:自然经济的特征】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历史条件。【考点: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分工的出现。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在私有制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阶段特征

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以垄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本章重点在于通过对“垄断”的分析,了解帝国主义的本质、经济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的发展 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集中是资本集中的结果和表现,资本集中是生产集中的前提和条件。它们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股份公司是资本突破私人资本数量有限性的主要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使资本更加社会化。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现在采取了联合起来的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单个的私人的资本相对立。因而,它的产生,表现为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大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以及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和统治。 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所谓垄断,又叫独占,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材料来源等,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成立的协定、同盟或者联合。垄断是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必然后果。因为,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只要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会走向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垄断组织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发生在19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当时自由竞争已经发展到了顶点,卡特尔等垄断组织已经开始出现,但还只是一种不太明显的迹象。(2)垄断组织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有了广泛的发展,但还不够稳固,还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3)垄断统治确立的时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特尔、托拉斯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已经遍及工业各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它们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于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了垄断的资本主义。 三、垄断组织 垄断的产生与发展以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为标志,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从松散到紧密的多个阶段。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一种同盟。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财务上和法律上各自独立,它们只是根据协定瓜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规定价格等等。 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结成的销售组织,它比卡特尔的组织联系更加稳定。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和法律上仍然独立,但在商业上丧失了独立性,它们的商品销售与原材料供应,都由辛迪加的总办事机构统一控制。 托拉斯是更为发达的垄断组织形式,它把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联合成一个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及其委托的经理统一负责经营和管理。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商业、财务和法律上的独立性,原来的企业主则变成了托拉斯的股东,

2010.12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考题答案要点(导论、第1--12章)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考题答案要点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在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经济运动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中实现的。

一、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二者的关系如何? 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因此说,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二、为什么说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 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因为物质产品的生产是自然物质和劳动两种要素的结合,因此,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三、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而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四、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是指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者怎样进行生产,由他们自己决定,这就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属于私人劳动。 (2)社会劳动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进行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属于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A.它是商品经济一切矛盾的根源;B.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C.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这一矛盾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的最基本特征

建立起严密的管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其结果,一方面工人为垄断资本家创造的财富日益增多,工人收剥削的程度日益加重;另一方面使更多的工人成为失业者。在流通领域,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价格进一步剥削广大工人和劳动群众。在分配领域,通过资本阶级国家的财政信贷、通货膨胀,对国民收入进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再分配,使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这一些都加深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贫富的鸿沟,使两个阶级的矛盾加剧。1996年,美国20%最富裕家庭占有国家全部收入的49%,收入比上年增长2.8%,而20%最贫家庭的收入却减低1.8%。资产阶级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实行了调节劳资关系,开展失业救济,加强社会保险等一系列所谓"福利"措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第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不断加深。战前,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的高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其他经济落后国家的剥削和掠夺,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劳动人民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二次大战过后,虽然旧殖民体系瓦解了,亚、非、拉出现了一大批民族独立、发展中国家,而新殖民主义仍然像一副外表美丽的枷锁套在发展中国家的脖子上,世界上穷国和富国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据1991年统计,占世界人口20%的莫桑比克、印度等30个穷国,同占世界人口20%的瑞士、美国等38个富国比较,前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163美元,仅相当于后者22808美元的1/140.发展中国家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外债2002年已经达到25000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沉重负担。这都表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

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这无疑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还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中,最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帝国主义每次的战争都逼迫中国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的条约,“合法”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此外,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控制住中国的海关,破坏中国司法主权和外贸主权。就是这样,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令当时的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不但主权丧失,连中国人民也饱受煎熬。它们不但野蛮地进攻,沿途还屠杀了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资本帝国主义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等惨案,使众多的百姓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当时在中国内部十分混乱,政权复杂多变,资本帝国主义借势发动多次侵华战争,最终促使清政府成为它们的傀儡,袁世凯则充当它们的走狗,则各大军阀纷纷依靠资本帝国主义暗地里勾心斗角......,从而逐渐把中国当权者变成了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实现了对中国内、外的全方面控制。 最无耻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屠杀中国人民和侵占中国领土后,却还要勒索倍偿,抢掠财富。那巨额的勒索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正由于外国列强对中国无情的压榨和侵略,逐渐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农民和手工业大批破产。随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也丧失了独立性,成为西方国家的经济附属国,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不但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它们在中国建教堂、派传教士从而破坏中国传统的宗教氛围,派遣传教士进行各种侵略活动。创办报刊,为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制造舆论。资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文化渗透,不仅打击了我国的本土传统文化,影响着我国的优秀文化的传承,还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文化文物遗产流落他国主义的入侵,真的除了带给我国灾难与沉痛外,其它什么都没有给我们了吗? 虽说,外国资本。 但是,难道资本主义的列强们破坏中国的统一,而我们作为中国人永远都无法磨灭他们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残酷烙印,不过,事实上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毛泽东主席很早前就指出:“其实帝国主义的入侵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同时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产生了某些客观的条件与可能性”。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确实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中外矛盾上升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的侵略,虽然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很多农民生活没了依靠,但是通过引进的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使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制造了条件和可能。同时,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以前,中国人的意识深处都有“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观念。我们都知道过去的中国闭关锁国, 农民生活陷入困境,民怨不断,致使清政府陷入一个危险状态。因而,中国与西方列强无论在经济,政治体系还是其他方面都明显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市场俯视耽耽,迫切打开中国市场,使中国打开了与世界联系之门。再者,资本主义入侵,唤醒了一只沉睡的巨龙,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同时也把西方文化、科学知识传入中国,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着封建守旧思想。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在其发展中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以垄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本章重点在于通过对“垄断”的分析,了解帝国主义的本质、经济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的发展 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所谓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集中是资本集中的结果和表现,资本集中是生产集中的前提和条件。它们是自由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股份公司是资本突破私人资本数量有限性的主要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使资本更加社会化。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现在采取了联合起来的社会资本的形式而与单个的私人的资本相对立。因而,它的产生,表现为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迅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大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以及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和统治。 二、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必然引起垄断 所谓垄断,又叫独占,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操纵和控制某一部门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材料来源等,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成立的协定、同盟或者联合。垄断是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必然后果。因为,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只要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会走向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垄断组织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发生在19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当时自由竞争已经发展到了顶点,卡特尔等垄断组织已经开始出现,但还只是一种不太明显的迹象。(2)垄断组织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从19世纪7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期。在1873年经济危机之后,卡特尔之类的垄断组织有了广泛的发展,但还不够稳固,还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3)垄断统治确立的时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特尔、托拉斯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已经遍及工业各部门,特别是重工业部门,它们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于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了垄断的资本主义。 三、垄断组织 垄断的产生与发展以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为标志,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从松散到紧密的多个阶段。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一种同盟。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财务上和法律上各自独立,它们只是根据协定瓜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规定价格等等。 辛迪加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结成的销售组织,它比卡特尔的组织联系更加稳定。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和法律上仍然独立,但在商业上丧失了独立性,它们的商品销售与原材料供应,都由辛迪加的总办事机构统一控制。 托拉斯是更为发达的垄断组织形式,它把许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联合成一个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及其委托的经理统一负责经营和管理。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商业、财务和法律上的独立性,原来的企业主则变成了托拉斯的股东,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4.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中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逐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消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这是主要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的主权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治等方面完全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加剧了中短缺;帝国主义国家贷款给中国军阀官僚,造成军阀混战,中国局势动荡不宁,使中国的经济建设缺乏和平安正常进行。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利用特权,与中国民族企业争夺市场,民族企业。中国近代化趋势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下发展艰难。 综上所述: 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

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时期结束,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政治上 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社会矛盾: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了首要的第一的矛盾,人们并不甘心受外强欺负,所以社会矛盾的两个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改变, 因为过去的中国闭关锁国,致使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当然无论在经济,政治体系还是其他方面都明显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西方列强的入侵也使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

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回望中国近代,思索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它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苦难与灾祸它也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换句话说,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胁迫着中国在负出巨大牺牲的前提下艰难地走向近代化。 1. 消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这是主要的。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的主权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完全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加剧了中短缺;帝国主义国家贷款给中国军阀官僚,造成军阀混战,中国局势动荡不宁,使中国的经济建设缺乏和平安正常进行。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利用特权,与中国民族企业争夺市场,民族企业。中国近代化趋势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下发展艰难。 2 、积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逐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时期结束,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个方面的危害,对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 政治上,分为内政、外交、司法、领土四个方面:中国内政混乱,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人民的工具而已。在百余年间,清政府成为傀儡,袁世凯充当走狗,各大军阀依托资本帝国主义势力钩心斗角,蒋介石为巩固实力而靠向美国......这种窝里斗无疑让危难中的中国雪上加霜。弱国无外交,中国与外国人打交道,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对外一致妥协、退让。例如资本帝国主义把持中国海关,安排全部的高级职员,最重要的是其涉及与外国人交涉的各种事务。中国近代司法因“领事裁判权”而崩溃。外国人再华一切民事、刑事诉讼,均由领事询明办理,令其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近代中国的领土丧失了独立性,变得四分五裂。侵略者通过武力割占中国大片领土,强设中国租界。 经济上,不仅是那数不尽的赔款,更有那无法估量的财物被抢被毁。例如,中英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中日马关条约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白银,辛丑条约四亿五千万两......被誉为“万园之园”、“世界园林的典范”的圆明园费银亿万建造经营而成,却于1860年10月被英法联军洗劫,成为一片废墟;掠夺完民脂民膏后,对所有房屋一律烧毁,对所有不能搬运的文物亦一律焚毁......另外,资本帝国主义还开办银行,对中国进行商业投机,并操纵汇价、滥发纸币;控制现代交通运输,航运亦占绝大部分;开采矿山,依仗特权,低价收购开矿权,以牺牲中国人民的利益加快发展其资本主义经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文化上,资本帝国主义主要通过奴化教育和宗教扩张来实现侵略的目的。外国侵略者,

马基-简单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202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讲教师:孟锐峰孙寿涛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谈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阐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5.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对当代中国实践的认识 6.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谈谈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7.试析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8.谈谈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观点 9.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0.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11.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研究 12.简单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 13.劳动二重性及其意义研究 14.货币及其职能研究 15. 劳动力商品理论研究 16. 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研究 17.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研究 18. 垄断与垄断资本主义研究 19.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研究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二、论文写作要求 选题要与本课程内容相关,且有研究和分析价值,突出独立性,切忌抄袭。学生可以根据参考选题范围,自拟具体论文题目进行撰写。论文应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通顺。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正确,理论分析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恰当可行,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较大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研究,理论联系实际,论证有理有据,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500-30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 1.

第九章 帝国主义基本特征

第九章帝国主义基本特征 第一节帝国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 一.生产集中和垄断成为经济生活主要内容 (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1.剩余价值刺激自由竞争:为追逐最大限度剩余价值,资本家总是加强资本积累,引起资本聚集,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2.自由竞争引起资本集中:在竞争中大企业资本雄厚,技术先进,便于资本转移,总是排挤和并吞中小资本,使生产和资本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3.信用是促进资本集中有力杠杆:(1)信用通过贷款形式加强大企业竞争能力,帮助他们打垮中小资本;(2)信用又促进分散中小资本集中起来,组成规模巨大股份公司。 (二)资本集中必然引起垄断:1.生产集中到一定阶段使垄断成为可能:生产集中程度不高时,各部门生产由成千上万中小企业分散进行,他们之间不容易达成协议;生产集中达到一定程度时,少数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掌握该部门产品生产或销售绝大部分,他们之间可以达成协议。2.生产集中到一定阶段使垄断成为必要:这些势均力敌大企业,为避免两败俱伤竞争损失,不得不谋求暂时妥协,共同控制某种原料来源、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同时,生产高度集中,企业规模巨大,要想创办新企业与之竞争已不可能。 (三)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积累必然造成两极分化:一极是资本家占有资本和财富的积累;一极是工人遭受奴役和贫困的积累。资本积累必然导致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激化,为资本主义灭亡准备物质条件。同时,资本积累必然为资本主义灭亡准备掘墓人。 (四)垄断成为经济生活主要内容;个别大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独占某种商品生产或销售绝大部分,各个垄断集团凭借垄断地位,可以控制他人商品生产规模,规定销售范围,操纵市场价格,确定利润分配,阻止其他资本家插手其控制部门和地区。 (五)垄断是帝国主义经济实质:帝国主义就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其它特征都在垄断基础上发展起来。 二.金融资本形成和金融寡头操纵国家政权 (一)金融资本:生产资本与银行资本相互融合生成的新型资本形态。1.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互依赖:它们之间业务往来十分频繁,工业企业亏损对银行资本具有重要影响,银行资本必须确切了解工业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状况,以便对其及时监督。2.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互融合经济途径:(1)银行采用扩大或减少信贷办法,影响工业企业,决定工业企业命运;(2)银行通过购买工业企业股票、推销公司债券、创办工业企业、“整顿”或“改组”亏损企业,对工业企业广泛控制;(3)工业企业通过购买大银行股票或自己开办银行,把势力范围打入银行。3. 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互融合组织形式: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实行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期末复习重点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导论: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 包括三个最基本要素:(1)劳动者劳动;(2)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科学抽象法:科学抽象法包括两种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方法,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科学抽象法就是运用人们思维的抽象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抽去外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找出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运用科学抽象法能够深刻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阐明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离开科学抽象法将陷于现象形态的肤浅研究,无法揭示支配经济现象和发展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 第一章:商品 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商品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所以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的。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是由形成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的性质所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 相对价值形式:是在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 等价形式:是某种商品充当价值的代表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第二章:货币 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的五种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他们共同的体现着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所谓“一般等价物”,就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前者是表现商品价值,后者是实现商品价值。由于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买到一切商品,它就成了社会财富的代表,由此形成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是随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出现的,它们反映着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价格:用货币表现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它代表着商品与货币的交换比例。 纸币:纸币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工具。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量的决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货币流通规律。 如果用P表示商品的一般价格水平,用Q表示商品的数量,P*Q就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用V表示单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流通速度,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G可表示:G=(P*Q)/V. 假定延期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为C,本期到期支付的债务总额为D,互相抵消的交易总额为E。则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的公式就调整为:G=(P*Q-C+D-E/V.

帝国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近代化影响钟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近代化影响 ——对外汉语2班钟小璐41125072 概况: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民主化,思想自由化,军事独立化,外交平等化,这是中国在近代历史上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近代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历史的潮流。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伴随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我们可以说,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中艰难曲折前行的。本文大致讲述了这一内容。根据马克思主义矛盾的观点,资本—帝国主义在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给中国提供了近代文明,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其破坏作用是绝对的,换而言之,,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胁迫着中国在负出巨大牺牲的前提下艰难地走向近代化。下面,就来分述一下其消极以及积极作用。 消极方面:以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几个侧面陈述。(文中条款请参见各条约,不赘述)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极其明显和重大的阻碍作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势入侵,与中国近代的经济主权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确立,中国经济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可能性,完全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密不可分。早期帝国资本经济的入侵仅限于经济方面,如鸦片贸易,货物倾销等,这些行为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使中国缺少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和正常发展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在签订马关条约后逐步加强在华的经济控制,延伸至原料和市场的双重掠夺,利用在中国设立工厂,开采矿产,修筑铁路,开设银行,操纵中国经济的特权与中国民族企业争夺市场,使中国自身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具有对外资本依赖性。在北洋军阀时期,帝国主义国家贷款给中国军阀官僚,如张作霖就受日系支持,军阀的混战,就使中国局势动荡不宁,使中国的经济建设缺乏和平安正常进行,国人经济发展和生活都需要外国的帮扶,这体现了政治性经济的控制方式。且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决定了他们抢夺的暴力性和直接性,这表现在不断的要求赔款中,赔款是最直接的掠夺方式,也是见效最快的方式,虽然在后期他们逐渐放弃了这种行为,转向经济危机后的市场扩大及深入控制,但是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伤害却是深远的。由于这种种原因,造成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中国近代化趋势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下发展艰难。 政治上:帝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政治控制不是孤立的,是全方位多维度的控制,他们的严密封锁和后期的联合控制使中国在政治近代化上走的艰辛曲折。下面便分为内政、外交、司法、领土四个方面来进行叙述。内政上:在1840年以前,中国的清政府虽然腐朽不堪,但是在版图和政治逻辑上,中国都是一个完整的国家,但当帝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之后,中国开始走向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使中国的政治性质产生了实质变化,中国的政治主权开始丧失。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内政的混乱,最高统治者清政府更是实际上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人民的工具。在后续百余年间,更有袁世凯充当走狗,各大军阀依托资本帝国主义势力钩心斗角,蒋介石为巩固实力而靠向美国等事件产生,说明中国近代化的政治路程是由帝国主义的无形控制或把持的,完全没有真正独立的主权独立。外交上: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外交事业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对外一致妥协、退让。日俄战争的忍气吞声,巴黎和会上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就可以很明确的证明这一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欺诈是中国外交家发挥任何才智都无法抵抗的。即使争取到的胜利也是片面且非实质性的。司法上:对于司法方面,首先遭到破坏的就是海关,然后就是司法审判的独立。南京条约中的协商关税使中国开始丧失自主关税权,而领事裁判权使外国人再华一切民事、刑事诉讼,均由领事询明办理,令其可以在中国横行不法,中国政府却无权干预更是使中国的近代司法具有不完整性和不全面性

政治经济学试卷(资本主义部分)2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试卷 (资本主义部分) 试卷类别: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A.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B.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3.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4.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5.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 A. 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B. 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 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D. 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 值 6.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A.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 B.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 余价值 C.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 D.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 7.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A.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 B.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 C.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D.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 8.固定资本更新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基础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因素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条件 9.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 A.对同一土地作追加投资的效率不同 B.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 C.土地的经营垄断 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私人垄断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 B.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C.工业垄断与银行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D.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A.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以社会分工和不同所有制为基础 B.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交换劳动 C.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都是以追求价值为目的的经济 D.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E.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货币是() A.人们协商的产物 B.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 C.经常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 E.商品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 3.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是() A.生产原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

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近代中国受到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这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决定近代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产生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一、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 1、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英国侵略印度的目的是把印度变成其殖民地,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也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2、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的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二、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 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它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的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到企图瓜分全中国。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同时列强还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如支持通过北京政变掌权的恭亲王奕訢和洋务派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等,鼓励他们实行媚外妥协的外交方针。到清末民初又支持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并扶植各派系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和进行混战。 三、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是它们在用军舰大炮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从而取得种种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对中国进行掠夺和榨取,开始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勒索中国巨额赔款,迫使中国举借外债来偿付这些赔款。列强的政治贷款常常附有苛刻条件和高额利息,并要求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为担保,这实际上扼住了中国财政的咽喉。而外国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成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枢纽,凭借各种特权和雄厚势力,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 总之,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成为列强的经济附庸,它一方面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一方面又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的经济得到畸形繁荣以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正是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关于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作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不能把外国人在中国所有的宗教、文化、教育、出版活动,一概说成文化侵略,也不应完全否定他们在传播西方文化、科学方面的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资本—帝国主义确实对中国进行了文化渗透活动,其目的是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祸害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祸害——贫富分化问题 内容摘要:资本主义经济在为人类创造极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灾难,贫富差距、贫穷与失业、饥饿与疾病、腐败犯罪、国家破产、经济萎缩、福利降低、民生艰难、社会动荡等等都无不预示着资本主义的痼疾仍在。他们带来了不少祸害,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贫富分化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关键词:贫富差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论社会主义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顽疾不少 资本主义经济自其诞生以来,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其在为人类创造极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灾难,导致冤魂无数。马思曾经形象、生动、准确地指出:“资本来到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实际上,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古代奴隶制的一种翻版和演变,本质和精神犹在,形式和外表不一样了。古代奴隶制是个别、简单、粗野的;现代资本主义奴隶制则是普遍、深刻、表面光鲜的。古代奴隶制下的奴隶或许可以摆脱奴隶主的枷锁,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则无论如何也逃不脱资本家的手掌心:不出卖劳动力就会饿死,出卖则等于让奴隶主拥有了永恒压榨、奴役的权力!从理论科学上讲,资本主义从产业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的金融资本主义,并未超脱马克思当年分析批判的视野。今天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一种全球性的金融垄断帝国主义阶段,其标志就是庞大虚拟资本的全球化自由发展。频频出现在报纸、网站、电视新闻头条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却告诉我们,这些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并不比现在的中国人强多少。贫富差距、贫穷与失业、饥饿与疾病、腐败犯罪、毒品和色情、偷盗抢劫、暴力示威和游行、枪击案、自杀案、高达23%的失业率、国家破产、经济萎缩、福利降低、民生艰难、社会动荡等等都无不预示着资本主义的痼疾仍在,远不是中国人民所期待的那种共同富裕、和谐文明、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 二、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