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重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写卷子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注意计算题是否要求验算。

5、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作图题(题型):

(1)看图找方向。练习册第5页第2题

(2)根据要求来画图。书第10页第2题

(3)路线图书第5页做一做。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 71÷8,先看除数,再用表内乘法想与被除数接近的数,把71

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的商一般是整十整百的数。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不能做除数,如:0÷()=0括号里只有( 0 )不能填。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二)

1、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3、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除外)

4、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分钟)

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7、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8=6……(),求被除数最大是(),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再由公式: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 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 9+1=10条。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统计

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多少。

2、平均数:①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

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 = 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是描述

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

题目:

1、一组同学,5人浇水、4人挖土、三人运树苗,一共植了36棵,平均每人植

几棵?列式:36÷(5+4+3)

2、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小明收集了14个,小亮收集了12个,小兰收集了11个,小红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列式(14+12+11+15)÷4

注意: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集到多少个。

注意:书44页第2题,问的是一周的平均最高气温,很多孩子只注意到了最高。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每年有(12)个月,其中( 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连续的大月有( 7 )月和( 8 )月,天数是共( 62 )天。

4、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5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 90天(平年) 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 91天

7、8、9月——第三季度 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 92天

6 、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用天数÷7。→如:52天 52÷7=7(个)……3(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参见书P49

单数年不用算,都是平年;

8 、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9 、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3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3年是64周年。(2013-1949=64)

10、各类节日:

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

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

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11、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① 1小时 = 60分② 1分 = 60秒

③ 1日=24小时④ 1周 = 7天

12、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份思考

6 月 12日----30日 30-12+1=19天

7 月 31天 31天

8 月 1日-----17日 17天

合计:19+31+17=57天(二)24时计时法:

1、 1日=24时→ 24时也叫0时。

2、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12 减单位)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 加单位)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3日→3+12=15时, 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例: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时——10时 12(时)

如:火车11:00出发,21:30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11:00——21:30 10小时30分,不能写成用电子表(21:30-11=10:30)的形式相减。这只是方法,写法不能这样写。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找到中间时刻24:00(也就是00:00),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4、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5、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6、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钟

7、制作年历步骤:第一: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第二: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200= ?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2.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3.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熟练掌握的4个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

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3.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4.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书86页第6题

(三)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3、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长 = 周长÷2-宽长 = 面积÷宽

宽 = 周长÷2-长宽 = 面积÷长

(周长-长×2)÷2= 宽

(周长—宽×2)÷2= 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面积÷边长

4、背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5、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测量土地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有:(公顷)、(平方千米)。

★“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

“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

③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6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单位转化方法: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关键点:①先判断用乘还是除,②再看进率是多少

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短。

正方形边长扩大3倍,正方形周长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7、注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8、常见物体的面积: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有4平方厘米

一张会员卡的面积约40平方厘米(8×5)

数学书的面积约300平方厘米或3平方分米(21×15=315平方厘米)成人手掌的面积约1平方分米

一块手帕的面积约4平方分米(2×2)

课桌的面积约24平方分米(6×4)

黑板的面积约4平方米(4×1)

教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8×6)

一户家庭居住面积约60——180平方米。

体育场的面积约7400平方米(不到1公顷)

故宫的面积约72公顷

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一般公园、果园、广场、博物馆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

国家、省、市、区的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填单位的方法:填单位时先想填哪一种单位,再选择合适的单位填。

目前学过的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

9.题型(补充相关的题目)

*已知长、宽求面积或反向;

*长正方形面积周长之间有关系的题;

周长同或面积同

题目:练习册55页第2题。

*拼图形(合并(两三个))和拆图形(求剩余图形的);

题目: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求拼成图形的面积。

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正方形面积周长,或求剩下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组合图形;书81页11题;

*大面积含小面积的(包含除)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

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小数点对齐就能把相同数位对齐。)

3、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4、小数读写法:

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叫“整数部分”,右边叫“小数部分”。

①读法→汉字形式;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读;再读小数部分,从左到

右读数字

②写法→阿拉伯数字。

5、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6、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尤其注意:12-3.9 ; 9+8.3 等题的计算。)

7、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5.1 >5 ;1.3 > 1等)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做应用题时:

1、从问题入手,自己问自己→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哪些条件;

2、从图中找条件;

3、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有用;

4、题目中没有给的条件不能直接用;

5、画出关键词;

6、列综合算式时:先算那一步,必须加上小括号“()”。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1、关于重复的问题,可以用集合圈来帮助解决,或者画图解决。

2、等量代换:把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帮助理解,或者画成简单的示意图。

(补充了解)

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甲数“○”是乙数“□”的5倍,)□+○=24 (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

解题思路:因为○=□+□+□+□+□,可以把□+○=24中的甲数“○”看成□+□+□+□+□,这样□+○=24就变成了□+□+□+□+□+□=24,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或者24-4=20 例:○=□+□+□+□+□(甲数“○”是乙数“□”的5倍,)○-□=16 (甲“○”乙“□”两数的差是16,)求甲乙两数?□=()○=()

解题思路:因为○=□+□+□+□+□,可以把○-□=16中的甲数“○”看成□+□+□+□+□,这样○-□=16就变成了□+□+□+□+□-□=16,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16。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16÷4=4,甲数为:4×5=20或16+4=20

(补充了解)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大的数(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图:○+□=37 (甲“○”乙“□”两数的和是37,)

○-□=19 (甲“○”乙“□”两数的差是19,)求甲乙两数?

解题思路:①把两个算式相加:37+19=○+□+○-□

算式就变成了:37+19=○+○ (37+19)÷2=○

(两数和+两数差)÷2=较大的数

②把两个算式相减:37-19=○+□-(○-□)

算式就变成了:37-19=○+□-○+□ 37-19=□+□(37-19)÷2=□(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PEP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三年级英语试题(人教版) (时间:60分钟) 等级: Part I Listening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七大题 I. Listen and circle. (听一听,圈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1. man map 2. ball boat 3. ten red 4. tall thin 5. short student 6. fat father 7. tall ball 8. car cap 9. twelve twenty 10. pear pupil II. Listen and number.(听一听,写出你所听到的顺序。) ( ) ( ) ( ) ( ) ( ) III. Listen and draw or (听一听,判断下面各图与你听到的内容是否相符, 相符的画 , 不相符的画 。) IV. Listen and judge. (听一听,判断图片是否与你听到的内容一致,打“√”或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V. Listen and match. (听一听,连一连。) VI. Listen and choose.(听一听,,选出你所听到的内容一致的图片。) ( )1. A. B. ( ) 2. A B. ( ) 3. A. B. ( ) 4. A. B. ( ) 5. A. B. ( ) 6. A. B.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同学们,你们好!本次英语试题共分为两部分:听力部分和读写部分。听录音前要 认真阅读题目要求,仔细观察图片。快来检测一下你有哪些收获吧!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汇总)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 1. 500千克=()吨5米=()分米=()厘米20毫米=()厘米 6时=()分120秒=( )分36个月=()年 ()=240秒 8小时=()分 2. 93里最多有()个20。719里最多有()个90。180里最多有()个40。 3. 805的6倍是()。1120是8的()倍4213÷8的商是( )位数 4. 252÷4商的最高位是()位。 5.250×8积的末尾有()零,积是()位数。 6.一列火车7小时行了525千米,求(),就是 7. 某工厂9月份(30天)节约用水720吨,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吨。 8.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5时20分是(),晚上12时是()时。 9..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分别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 (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4分) 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乘的和。() 2.一年有四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三个月。 3.一个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4.240--60×4=0 () 三算一算.共32分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0分 5.7+9.6= 15×60=100÷25=50×15= 3600÷9=563×19=23×6= 100÷25=80×34=3600÷9=100÷50=60×9.1=3 6.5+3.65= 24×10=510÷3=84÷4=130×5=48÷4= 300-80= 2.用竖式计算。10分 680×15280÷6 3000÷7 3.用递等式计算。12分 78×25—896 100×(804—775) 453+805÷5(277+75)×25

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数学知识点归纳 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观测点来判断位置。(观测点一般为“在”字后面的位置,如学校在操场的哪面?观测点为操场,米字架画操场,再找学校在它哪面?)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位置与方向 早晨同学们面向太阳举行升旗仪式,此时同学们面向()面,背对着()面,左侧是()面。 送信。(每小格20米) 1.鸽子要向飞米,再向飞米就把信送给了小松鼠。

2.鸽子从松鼠家出来,向飞米就到了兔子家,把信送给兔子后再向飞米找到大象,最后再接着向飞米,又向飞米把信交给小猫。 3.从鸽子开始出发,到把信全部送完,在路上共飞了 米。 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游玩,走进动物园大门,正北面有狮子馆和河马馆,熊猫馆在狮子馆的西北面,飞禽馆在狮子馆的东北面,经过熊猫馆向南走,可到达猴山和大象馆,经过猴山向东走到达狮子馆和 金鱼馆,经过金鱼馆向南走到达骆驼馆,你能填出它们的位置吗? 4.看图: 笑笑的房间如图: 5.教室的黑板在教室内西面的墙上,小红坐在教室里面向黑板上课,他的前面是() 面,背面是()面,左面是( )面,右面是( )面。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 (1)乘法估算,将因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乘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除法估算想口诀来估算:看除数想乘法口诀,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乘法口诀6乘以8等于48,480也最接近492),再口算480÷8得60。 床是靠()面放的,书橱是靠()面放的,电视机是在房间的()面。房间南面是()。

最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 东→南→西→北。(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西 ),你的后面是( 东 ),你的左面( 南 ) ,你的右面是( 北 )、 4、早上,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东 ),你的后面是(西 ), 你的左面( 北 ) ,你的右面是( 南 )、 5.辨认方向的方法:可以借助太阳等身边事物辨别方向,也可以借助指南针等工具辨别方向。 6、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南西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处画“米”字符号,在进行判断。 7.、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9.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③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用乘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8.被2、3、5整除(余数为0)(倍数)的数的特点: 当这个数的个位上是2、4、6、8、0其中一个时这个数被2整除(余数为0)(这个数是2的倍数)。 当这个数的个位上是0或5时这个数被5整除(余数为0)(这个数是5的倍数)。 当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被3整除(余数为0)(这个数是3的倍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期末试卷及答案

P E P三年级下册英语期末 听力部分 一、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一组字母。(每小题2分,共10分) ()1、A、DC B、BC C、EC ()2、A、ai B、 ei C 、 ea ( ) 3 A 、 bd B、 bg C、 dg ( ) 4 A、 IL B、 LM C、 NM ( ) 5 A 、 GC B、 JC C、 FL 二、听音,圈出你听到的内容相符的词。(每小题2分,共10分) 1、I am a _____( boy , girl ). 2、I have a______( sister, brother). 3、I am ______(eleven, twelve). 4、……Who’s that _____(man ,woman). ……He is my father. 5、……How many _____(cats ,kites) can you see ? ……I can see eighteen. 三、根据所听到的信息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A .It’s ok back to school C. Thank you ( ) 2 A. I’m from America B, My name is Amy C. I’m fourteen ( ) 3 A. I have sixteen can see fourteen C .I’m fifteen ( ) 4 A. She’s my mother B. He’s my father C. She’s my sister ( ) 5 A. Thank you B. I’m fine ,and you C . Me too 四、Listen and number. (按你听到的顺序给下列句子标上序号。)(6分) ( ) Who is this man,Mike? ( ) Do you like apples? ( ) Who is that boy? ( ) 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pen? ( ) This is my grandpa. ( ) 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笔试部分 五、写出下列字母的左邻右舍。(注意大小写要一致)(12分) Y b F i t n H o l j d____ e 六、根据下面情景, 选择恰当的选项。 (10分) ( ) 1. 当别人问你来自哪里后, 应回答说::___________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 一、我会填。(1~8题每题2分,9题4分,共20分) 1.24的5倍是();()是75个68相加的和。 2.明明家平均每个月交69元电话费,一年要交()元。 3.一个数的5倍是300,这个数是()。 4.一本书9元,聪聪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到()本书。 5.一个正方形木板的周长是320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6.小刚带20元去买玩具,用去7元2角,小刚还剩()元。(用小数表示) 7.小军和3位小朋友下棋,每两个人下一局,一共要下()局。8.2017年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个月在第()季度,这个季度共()天。9.在里填上“>”“<”或“=”。 315÷3104 5.8分米50厘米 45×201000 0.5元5角 二、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6分) 1.东北风把旗杆上的红旗吹向西南方向。() 2.12×58的积的末尾没有0。() 3.0不能作被除数。()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6分) 1.一块橡皮一个面的面积约是6()。 A.平方米B.平方分米C.平方厘米2.要使□的商的中间出现0,□内应该填()。 A.7 B.8 C.9 3.聪聪每分钟能打34个字,1小时能打()个字。 A.340 B.3400 C.2040 四、计算挑战。(共28分) 1.口算。(每题1分,共8分) 63÷3=0÷8= 630÷6=7+0.6= 100÷4=39×51≈ 1.5-0.6=398÷8≈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题3分,共12分) 9.3+15.8=※36×25= 10-5.7=264÷6= 3.计算下面各题。(每题4分,共8分) 46+54×25 (60+384)÷6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平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

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复习重难点、关键 (一)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位的含义以及比较大小。 2、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3、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新课标第一网

新人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三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考试试题 听力部分 一,listen and tick.(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内容,在正确的图片下划对号) 1. 2. ( ) ( ) ( ) ( ) 3. 4. ( ) ( ) ( ) ( ) 5. 6. ( ) ( ) ( ) ( ) 二,listen and number.(听音,排列顺序) ()()()() ()()()()三,listen and choose.(听音在你听到的句子后面画) 1.Look! I have eighteen crayons.( ) Look! I have nineteen crayons.( ) 2.It has a long nose and short tail.( ) It has a big eyes and a small nose.( ) 3.Do you like pears? Yes, I do.( ) Do you like grapes? No, I don’t.( )

4.How many kites do you see?( ) How many ballons do you have?( ) 5.I’m kangaroo. I’m from Canada.( ) I’m panda. I’m from China.( ) 6.Who’s that girl? She’s my sister.( ) Who’s that woman? She’s my mother.( ) 四,listen and number.(听录音,排列顺序) ( )I have a monkey. ( )It has small eyes and small ears. ( )Hello.My name’s Amy. ( )It has a long tail. ( )Look!It’s so funny. 五、听录音选出正确地答语。 1、A、Yes,he is. B、Thank you. C、She is my mother. D、Yes,I do. 2、A、Nice to see you ,too. B、Yes,it is. C、I am from the China. D、Goodbye! 3、A、I see twenty. B、No,he isn’t. C、My name is Mike. D、It’s in the box. 4、A、Good idea! B、I have eleven. C、It has a long nose and big ears. D、Me too. 5、A、Is it under the chair. B、No,I don’t. C、I’m six years old. D、Sure. 笔试部分 一、圈出所给单词不同类的一项(12分) 1、Canada China OK USA Australia 2、milk pear juice coke water 3、kite ball chair map pupil 4、pear orange cake watermelon strawberry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16分) 1. □35÷4,要使商是3位数,□里最小应填(); 要使商是位2数,□里最大应填()。 2.16时10分,也就是()午()时()分;晚上7时是()时。 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5分米=()米3厘米=()米0.8分米=()米 4.比0.1大比0.2小的小数有()个。 5.边长是2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米,就是()公顷。 6.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砖,铺长6米,宽4米的地面,需要()块砖。 7、8元钱用数字表示()。上午6点半记作()。 8.一台电脑4200元,小明爸爸每月存钱650元,()月后才能购买。 二、判断对错。(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是12,那么中间的数是12。() 2、连续4年中就有一年是闰年。()。 3.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同。() 4.0.2米加上0.8分米是1米。()

5. 把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若干倍,宽缩小相同的倍数,它的面积不变。() 三、选择:(8分)(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①.1 ②. 2 ③.4 2、2009年3月1日的前一天是()。 ①.2月28日②. 2月29日③. 2月30日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①.晚上18时下班。②.上午8时上班。③.20:00睡觉 4.右图中的两个图形甲、乙。(). ①. 甲、乙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②. 甲、乙的周长相等,甲的面积大。③. 甲的周长小面积也小。④.甲、乙的周长相等,乙面积大。 四、计算(30分) 1、直接写得数:(14分) 45+15×6=250÷5×8=6×5÷2×4=100+30×3+8= 400÷4+20×5=10+12÷3+20=70+(100-10×5)=80-25= (80÷20+80)÷4=360÷40=40×20=70+45= 88÷22=160×5= 2.脱式计算(16分) 1、190+360÷24×8 2、(140+60)×(26-8) 3、544+(544+25×16) 4、(488-7232÷16)×28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 对于试题的练习是多多益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下面请参考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的,希望同学们对试题的练习能够使成绩突飞猛进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 一、直接写得数。20% 254= 63+37= 35050= 8040= 1650= 610-90= 5060= 72080= 145= 1230= 8103= 400+350= 1406= 7204= 2050= 1540= 54090= 9608= 2930= 13(427)= 二、填空。24% 1、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2、1988年是闰年,写出这一年以后的三个闰年_____、 ______、________。 3、今年上半年有( )天,下半年有( )天。 4、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午1时是( ),用普通记时法表示23

时是( ) 5、图书馆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00-5:00开放,它每天开放( )小时。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7、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数。 5年=( )个月4日=( )时 3个星期=( )日72个月=( )年 192时=( )日5时=( )分 480秒=( )分15分=( )秒 7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12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9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三、判断。6% 1、一支铅笔长20分米。( ) 2、两个相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周长不变。( ) 3、把三个相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不变。( ) 4、每年的2、4、6、9、11月是小月。( ) 5、2019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 6、一个数四舍五入后约是7000,这个数在四舍五入前最大是7499。( ) 四、计算。30% 1、用竖式计算。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期末诊断性练习 听力部分(40☆) 一.Listen and circle. (听录音,圈出正确的图片。)(5☆) 1、2、 3、4、5 二.Listen and draw.(听音,相符的画,不相符的画。)(5☆) 1、 2、 3、 ( ) ( ) ( ) 4、 5、 ( ) ( ) 三.Listen and number.(听录音,排序。)(5☆) 1、 2、 3、 ()()() 4, 5、 ()() 四.Listen and match(听录音,连线。)(5☆)

五.Listen and choose.(听音,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字母。)(5☆)()1,A.friend B. finger C. father D. five ( ) 2.A.plane B. bus C. boat D. car ( )3.A.school B. small C. tall D. short ( )4. A、Ii B、Ll C、Yy D.Ff ( )5.A、man B、mother C、mom D.woman 六.Listen and number.(听音,给下列句子排序。)(5☆) ( ) Who is this man,Mike? ( ) Do you like apples? ( ) Excuse me. Can I use your pen? ( ) This is my grandpa. ( ) How many kites can you see? 七.Listen and choose.(听音,选答语。)(5☆) ( )1.A. I’m from Canada. B. I’m Amy. ( )2.A.It’s big. B.Great. ( )3.A.He is my brother. B.She is my sisiter. ( )4.A.You have sixteen erasers.B.I have sixteen erasers. ( )5. A. Thank you. B. Yes, I do. 八.Listen and write.(听音,写数字)(5☆) ( ) ( ) ( ) ( ) (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填空题(35分)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教室长8( )。一个房间地面的面积是14( )。 数学书的封面面积约300( )。一张课桌的面积约24( )。 2.在长方形框里写出合适的小数。 3.575÷5的商是( )位数;要使□35÷5的商是两位数,□可填( )。(把所有的可能都写出来)。 4.一年有( )个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都有( )天,每月30天的月份有( )月、( )月、( )月、( )月。 5.在○里填上“>”“<”或“=”。 7.8元○8.7元3米○3.1米 0×96○0÷96 24×33○66×12 4平方分米○40平方厘米30×20○30×200 6.一节课从8:45开始到9:25结束,经过了( )分钟;科技展览馆每天上午8时开馆,下午5时闭馆,每天展览( )小时。

7.把7.10、1.07、1.70、7.01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 )<( )<( ) 8. 饭店在花园的( )方向。 窗帘店在医院的( )面。 小亮家在小娜家的( )方向。 超市在学校的( )方向。 9.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10.一本书4元,王老师带了100元钱,最多可以买到( )本书。 二、判断题(5分) 1.小红面对的方向是南,她背对的方向是西。 ( ) 2. 247÷8的商是3,余数是7。( ) 3.用16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图,无论拼成什么样的图形,它的面积都是16平方分米。( ) 4. 20.06读作二十点零零六。( ) 5.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 3 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0。 1 时=60 分60 分=1 时 1 分=60 秒60 秒=1 分半时=30 分30 分=半时 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 = 后时间 - 前时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 笔算加减法时:(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10,就向前一位进 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 1 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 0,则再从前一位退 1。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另一个加数+加数=和 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验算: 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 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 枚 1 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① 进率是10: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0 分米=1 米, 10 厘米=1 分米, 10 毫米=1 厘米, ② 进率是 100: 1 米=100 厘米, 100 厘米=1 米, 1 分米=100 毫米, 100 毫米=1 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 千米=1000 米, 1 公里= =1000 米, 1000 米=1 千米, 1000 米 = 1 公里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 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6、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 1000。 1 吨=1000 千克1000 千克= 1 吨 1 千克=1000 克1000 克=1 千克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 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 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 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三年级数学下册-学习要点归纳 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学习要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笔算 直接下图,除法计算法则都在里面了: 1、判断商的位数: ①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商的位数跟被除数相同,如864÷4=(商是3位数),312÷3=(商是3位数) 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字<除数时,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如246÷6=(商是2位数) 。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哪一位不够商1时,则添0,分为两种情况:

注意:商中间、末尾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随便少去! 3、计算时我们要养成先估算,再计算,最后再验算的好习惯。 除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不必算出准确的结果,而是把一些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然后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就叫做估算。除法估算举例:312÷3≈300÷3=100 除法的验算:能除尽: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5、辨析容易混淆的文字题: 例:(1)甲是176,乙是甲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甲”已知时,用“乘法”) 乙:176×6

(2)甲是1584,是乙的6倍,乙是多少?(“的”字左边的“乙”未知时,用“除法”) 乙:1584÷6 6、乘除法混合运算法则: (1)算式里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 (2)一个数连续除以另外两个数,相当于除以那两个数的乘积,例如:200÷2÷4=200÷(2×4)。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平移)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平移)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旋转)现象。 4、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第三单元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1、复习:乘法算式的读法和表示的意义: ①乘法的读法:如:25×41读作:“二十五乘以四十一”。

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

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 一、听录音,选择与所听内容相对应的图片,将其序号填入括号里。每个小题听两遍(10分) 1 、This is Mike . 2 .The giraffe is tall . 3 The ball is on the chair . 4 .I like watermelon. 5 .Spell the word bag . 6 . Show me an orange . 7 .I have a toy taxi . 8 .I have 20 books . 9 .I am from Canana . 10.This is my father . 1-5 AABBA 6-10 BABBA 二、听录音,标序号,每个小题听两遍(10分) 1. ---Happy Children’s Day! ---Thanks! 2. ---Do you like strawberries? - --Yes, I do. 3. Hello. I’m kangaroo. I’m from Australia. 4. ---Mom, where’s my car? -Loo k. It’ s under the chair. 5. This is a zoo. 6. Have a seat. 7. ---Can I have an apple, please? ---Certainly. 8. ---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 9.--- Let’s watch TV. ---Great. 10. Look at the lion. It’s so cute. 1-5 ( 8 6 4 3 1 ) 6-10 ( 10 7 5 9 2 ) 三、听录音,判断所给字母是否与听到的字母一致,用“√”和“x”表示 1. ah 2. NE 3. ir 4. ng 5. bd 6. DI 7. BEC 8. KFC 9. PRC 10. AM 1-5 √√ x x √

人教版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期末考试卷 满分:100分 一、仔纸看,认真填。(21分) 1.在418÷6中,估算时可以把4l8看做(),商大约是()。 2.0.86是由()个0.l和()个0.01组成。5.3是由()个l 和()个0.l组成。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2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面积是()平方分米。 4.4平方米=()平方分米3日7时=()时 ()平方分米=600平方厘米3年7个月=()个月 5.有红、绿、紫三个不同颜色的气球,按不同的顺序挂起来,有()种不同的挂法。 6.一页l6开纸的面积人约是6000()。 一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7000()。 7.小香早晨8:10到校,中午11:50放学回家,她上午在校时间是()小时()分钟。下午l:30到校,4:20放学,她下午在校时间是()小时()分钟。她一天的在校时间是()小时()分钟。 二、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l0分) 1.同在30天的月份中的节日是()。 A.劳动节、儿童节 B.教师节、劳动节 C.儿童节、教师节 2.在估算416÷7时,可以把416看作()。

A.400 B.420 C.350 3.明明从家到学校有300米,他平均每分钟行50米,往返一次需要()分钟。 4.6 B.12 C.60 4.贝贝按右图上的虚线将一块正方形手工纸剪成了甲、 乙两块,甲的周长()乙的周长;甲的面积() 乙的面积。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5.贝贝和丽丽出了同样多的钱合着批发了一批练习本,分时贝贝比到丽丽多拿了8本,已知每本练习本的批发价是0.5元。贝贝应给丽丽()元。 A.8.5 B.8 C.2 三、看图填空。(8分) 1.小上家在学校的()面,小玉从家去学校,可以先向西走到书店,再向()走到学校。 2.游泳馆在小丁家的()面,小新家在游冰馆的()面。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知识点归纳 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完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南→西→北。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4=6,甲数为:6×5=30 7、和差问题 (两数和—两数差)÷2=较小的数 (两数和+ 两数差)÷2=较大的数 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