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形象释义

兰州城市形象释义
兰州城市形象释义

黄河之都金城兰州

黄河,养育了炎黄子孙,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兰州是当之无愧的黄河之都。

兰州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兰州是一座多元化的文明之城,“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在此交汇,凝聚成包容、博大、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

雕像“黄河母亲”遐迩闻名,是兰州的城市标志之一。它形象地表现了黄河母亲的慈祥与坚强,以及华夏子孙在她的怀抱中幸福、快乐地成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繁荣昌盛。

兰州,历史上有“金城”之称。有军事重镇“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人文典故,也有“淘金之地”的历史传说。

“金城兰州”,从构词的角度可做并联的解读:兰州,又称金城;更有偏正结构的理解,兰州是一座金城。

这是一座淘金之城。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据记载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但淘金之城绝不仅仅是狭义的民间传说。随着2012年8月兰州新区晋身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国务院所赋予的“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定位,必将打造兰州成为金光闪闪的淘金之城。

这是一座黄金之城。兰州又名金城,是金城汤池、玉带金城,但黄金之城绝不仅仅是具体的历史符号。兰州更是一座辉煌之城、未来之城。兰州在西部地区居于座中联六的战略要冲,它不仅铭刻着丝路重镇的过去,更承载着西进之门的使命,引领着向西开放的未来。

这是一座美丽之城。兰州风光是绚丽壮阔的,兰马盛会上,黄河百里风情线让世界惊艳了兰州的美丽,但美丽之城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容市貎。“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七大黄金旅游线从兰州出发。兰州,正打造中国西北游的出发地、集散地,抢占西北旅游制高点。

这是一座文明之城。黄河在兰州城区东西蜿蜒百余里,黄河母亲塑像驰名中外,但文明之城绝不仅仅停留于具象的城市文明,更是波澜壮阔的黄河文明。黄河文明是中华民族以及黄河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大地湾遗址到伏羲女娲、大禹治水的传说,从丝绸之路的东西方文明交流到华夏文明传承保护和创新示范区,兰州所在的黄河上游区域,始终是黄河文明发展的中坚力量。

这是一座文化之城。兰州人文荟萃、底蕴深厚,《读者》、《大梦敦煌》影响深远,但文化之城绝不仅仅是简单的

城市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交相汇集,让兰州成为一座百花齐放的文化名城。

黄河是兰州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见证,是兰州城市精神、城市形象的象征。金城是兰州的别称和金字招牌,承载着兰州城市发展、城市未来的梦想。“黄河之都,金城兰州”,继往开来,激动人心。

题目:兰州名片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尽可能穷尽兰州形象及品牌。

3、并从公关的角度分析如何擦

亮兰州名片?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 关于中国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李四光(1939、1973)、黄汲清等(1977)、任纪舜(1990、1997)、程裕淇等(1994),分别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两个方面进行过概括和客观描述。借鉴前人成果,结合此次编图所取得的资料,认为中国的地质构造格局主要是板块间相互作用与陆内构造活动的综合反映,而板块活动与陆内块体再活动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方式和涉及一定地域,从而形成一定的构造体系域。这与构造体系和构造域的原义和范畴已不尽相同。强调板块相互作用与板内构造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构造形变的综合形态、主体构造带展向、复合关系及其动力体系角度,将全国划分为古亚洲、特提斯、华夏—滨西太平洋、贺兰—康滇等4个主要的构造体系域,它们东西横亘、南北纵贯,东西约略对称,并以上扬子地块为中心构造结,构成了一幅大中华构造格架。 我国地质构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所编1:250万地质图上最主要的区域断裂(表5-1)计89条(图5-2),有45条属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的活动性断裂,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构造体系域,其中包括6条板块结合带和6条重要的微板块结合带和10条地壳拼接带,多数有蛇绿岩带、构造混杂岩带发育。不少伴有规模较大的韧性剪切带,其中有16条已发现有蓝片岩带。而含柯石英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带主要在中央造山系发现。由于绝大部分具有较长的发育历史和复杂的力学转变过程,地质图未能区分其属性。 古亚洲构造体系域 该域包括任纪舜(1997)所划分的古亚洲构造域,但范围、时限更为广泛,主要是还考虑了板块拼合后的陆内造山作用。以李四光(1973)所划分的3条巨型纬向带为主体,还包括其间所镶嵌的东西向排列的陆块或地块。这些构造形体总体循近东西向展布,中部约略向南弯曲或形成规模不等向南凸出的弧形弯滑构造,如淮阳弧、广西弧等,并相伴有NEE、NWW 向一对X型剪切构造。 该体系域主要发育于我国中北部,包括发育于晚元古代以来,定型于华力西期的天山—兴蒙造山系和定型于印支期的中央造山带以及其间的塔里木、华北陆块。形成于燕山期发育于特提斯与华夏构造域之上的南岭构造带也是该域的新成员,以隆起—花岗岩带为特征,是陆内造山的产物。除此尚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构造带。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 特提斯构造体系域为华力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特提斯洋迭次关闭,冈底斯—印度板块多次相对向N或NNE方向聚合、碰撞造山形成的一个主体为NW向、中段为近EW向、东南段约略向南东撒开的反S状弧形挤压地带,是总体为EW向的特提斯造山系在特定边界条件下发生的构造畸变。其地域主要在中央造山带之南,扬子陆块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NW向的右江造山带也属该域组成部分。主体由一系列造山带间夹羌北—昌都、羌南、冈底斯等长条状弧形微陆块组成,其中有一系列巨大的断裂带,亦呈反S状,长达1 000~3 000 km余,多数伴有蛇绿岩带、外来混杂岩块或蓝片岩带,他们一般具有拉张、逆冲挤压等复性特征。东段兼有左行走滑和旋转,南段显示右行,其间的块体有向SE挤出的趋势。多数断裂活动性较大,为地震多发带。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全长3 000 km以上,北西段呈NWW向分为两支:一支为羊湖—金沙江断裂,发育西金乌金蛇绿岩带,并有榴辉岩分布,在蛇形沟新发现有早二叠世深海放射虫硅质岩;另一支为郭扎错—若拉岗日断裂,在藏北青南沿带发育二叠—三叠系复理石、硅质岩、基性火山岩及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且有蛇绿岩残块及蓝片岩。中段折向NNW至SN 向,由金沙江蛇绿岩及含志留系—二叠系灰岩外来岩块的泥砾混杂岩组成宽达30~40 km的强变形带,以逆冲兼有右行剪切为特征。南段经哀劳山延出国境,与越南黑水河消减带相连,

兰州大学在线课程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在线课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鼓励教师开展基于在线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加强在线课程建设和规范在线课程教学管理,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和《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在线课程》国家标准(GB/T36642-2018)等,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指的在线课程,包括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简称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及其他形式的在线课程。MOOC是指采用完全在线教学模式开设在线课程。SPOC是指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设在线课程,即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 第三条学校鼓励课程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示范性强、适合网络传播与学习的传统优质课程和近年来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建设成为在线课程,并在学校指定的在线课程平台运行,提升我校基于在线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

式改革,推动我校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社会。 第四条学校积极引进校外优质在线课程资源。通过综合考查引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教学效果与影响、团队支持与服务等要素,遴选一批国内外优质在线课程供校内师生使用学习。 第五条学校鼓励全体教师充分利用我校建设的在线课程和引进的国内外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第六条教务处负责开展在线课程规划、设计、建设、制作、运行、日常管理及混合式教学的培训工作。 第二章课程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学校优先支持有良好教学基础和效果的课程,鼓励能代表我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水平、代表我校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教育教学水平、能够展现一流大学师资水平与教学效果、在业界影响广泛的课程优先建设成为在线课程。在线课程主要定位于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适合网络传播和线上教学的优质课程。 第八条申请在线课程建设的课程,教学内容必须导向正确,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价值引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适合网络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识别

3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识别 本章重点、难点 ?地层地质年代的确定; ?判读地质年代表; ?认识地质构造的各种类型、地质构造与公路工程的关系; ?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 ?阅读地质图 3.1 地史的基本知识 几个概念的区分: 地史---地壳发展演变的历史叫做地质历史 绝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或地质体形成)的时代,是用距今多少年以前来表示,是通过测定岩石样品所含放射性元素确定的; 相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或地质体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由该岩石地层单位与相邻已知岩石地层单位的相对层位的关系来决定的。 一般以应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一、地层的地质年代 地层和岩层的区别: 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岩层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是沉积岩的基本单位而没有时代的含意。 地层-在地质学中,把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一套岩层及其上覆堆积物统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二、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 ◆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一)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律: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自然的层序总是先老后新(下老上新). 2.标准地层对比法: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形成的岩层特征基本一致。可以以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特点,作为岩层对比的基础. 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和不可靠性。 3.层位接触关系对比法:不整合接触就成为划分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4. 生物层序法:化石是确定地质年代的重要依据. 沉积岩的接触关系 地壳上升可以形成侵蚀面,然后下降又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这种埋藏的侵蚀面称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具有埋藏侵蚀面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不整合接触. (1)角度不整合:埋藏侵蚀面将年轻的、新的、变形较轻的沉积岩同倾斜或褶皱的沉积岩分开,不整合面上下岩层之间有一角度差异。 (2)平行不整合(假整合):上下两套岩层之间产状一致、互相平行,但在岩性时代、古生物特征上是不连续的,中间发生过沉积间断。 (3)整合:上下两套岩层之间产状一致、互相平行,且在岩性时代、古生物特征上是连续

地质构造及其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P30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P32 A.5°B.145°C.35°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P31 A.N45°E B.S45°E C.S45°W D.N45°W 6.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P34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 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称缺失 7.褶曲按横剖面形态分类,主要依据褶曲()的相互关系分类。P33 A.枢纽和轴面产状B.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 C.轴面产状和轴线产状D.枢纽和两翼岩层产状 8.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9.轴面倾斜,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同,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10.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P32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11.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P36 A.倾向节理B.斜交节理C.走向节理D.横向节理12.节理按成因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P35 A.冷缩节理B.张节理C.成岩节理D.次生节理 13.正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7 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4.逆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8 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5.构造角砾岩是断层存在的()。 A.唯一标志B.重要标志C.必要条件D.充分条件16.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时,则有()存在。 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 17.当岩层走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叫做()。P39 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交断层D.横断层 18.泥裂开口所指的方向一定是()。P26 A.岩层的底面B.岩层的顶面C.地表的表面D.河床的底面

思政专业院校及其初试科目

思政专业院校及其初试科目人民大学 研究方 向 暂无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06-马克思主义理论 综合81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复试规 则 未发布 参考书 目 无建议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 研究 方向 01.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02.高等学校德育03.企业文化与管理04.公民教育 初试科目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人,复试为综合口试。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1德任选一门 3 67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931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复试 规则 未发布 参考 书目 无建议参考书目 厦门大学 研究方向 0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意识形态0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03思想政治教育与 网络文化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33政治学④862中共党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 复试规则暂未公布 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各专业):1、《政治学》,陈振明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版;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复试参考书目(各专业):1、《马克思 主义基础理论》,桑玉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张云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山东大学 研究方向01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02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0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 作04 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领导科学 初试科目?101 -- 思想政治理论(多选一科目)--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203-日语、244-德语(外)?616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812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复试 规则 ?复试方式: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复试笔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参考 书目 无 中山大学 研究方向 ??0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02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 门化研究??04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初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63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 经典著作)(4)836专业综合基础 复试规则复试专业课:F1608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参考书目 63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经典著作)要求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 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经典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终审稿)

2地质构造及地质图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 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 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 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 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 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 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 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 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 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 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岩层产状是指()。 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 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 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 2.岩层的倾角表示()。 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 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 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 P30 A.缓倾岩层 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 D.直立岩层 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 P32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入学教育课程作业A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入学教育课程作业_A

————————————————————————————————作者:————————————————————————————————日期:

一单选题 1. 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将远程教育培训机构分为几种类型 5种 3种 4种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4种 标准答案:4种 2.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有几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3门 2门 4门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4门 标准答案:3门 3.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起源于 19世纪50年代 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19世纪40年代 标准答案:19世纪40年代 4. 网络协议确定了计算机网络传递和管理信息的规范,其中TCP/IP属于

超文本传输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 邮件传输协议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传输控制协议 标准答案:传输控制协议 5. 兰州大学是国家___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985工程' “211工程” “985工程”和“211工程”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985工程”和“211工程” 标准答案:“985工程”和“211工程” 6. 1409批次及以后的学生,课程讨论参与成绩满分10分,每学期每门课程参与有效讨论多少次以上即可获得相应成绩 1次 2次 3次 4次 本题分值: 5.0 用户得分: 5.0 用户解答:2次 标准答案:2次 7. 学院的教学管理平台有许多功能,学生学习主要使用()功能 教师平台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标准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

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文案. 标准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 2.岩层的倾角表示()。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P30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 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P32 A.5°B.145°C.35°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P31

兰州大学本科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兰州大学本科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试行) 一、建设目的 坚持走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合作育人,建设一批国际有影响的、国内一流的教学团队。 优化管理机制,加强团队合作和共同成长,注重本科教学基本组织和基础工作的建设,着力解决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各种难题,搭建教师事业发展的平台。 开发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聚焦专业特色优势和专业管理规范建设,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年教师相结合,提高整体育人实力。 二、建设内容 (一)制度建设 重视质量管理、内涵发展,探索并建立教学团队运行管理制度,如集体备课、教案撰写、公开课评议、经验交流、课程体系及标准建设,以及自我督导、评估、激励机制等。 (二)师资队伍建设 团队负责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坚持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授课的教授;特别热爱教学工作,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能长期致力于团队建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改革创新意识;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一名教师只能负责一支专业主干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以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为建设平台,以相关课程主讲教师为核心成员,并配备合理的助教队伍,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贯彻落实“兰州大学青年教师水平提升计划”,重视青年

教师培养,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并结合团队实际情况,制订专门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计划,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课程建设 重视课程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系统衔接,有效组织课程教学,精心设计实践环节,改革学业评价模式;努力培育精品课程,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专业主干课程的信息化平台,实现课程上网,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教材建设 重视教材的选用、建设和研究,尤其要重视实验、实践和实习教材及讲义的编写;重视对现有教材内容的延伸与扩展,鼓励编写针对讲授教材的补充学习材料,及时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专业思维。 (五)教学研究与改革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专题研究,并定期组织有“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学顾问、学院负责人、教学秘书,以及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会,在沟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革新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吸收学科发展新成果,立足学科前沿,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创业训练,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六)教学成果培育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大赛,鼓励团队内部或团队之间开展各类教学竞技比赛。重视教学积累和创造,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依托团队培育教学成果,鼓励申报各级各类教学成果奖励。 (七)国际视野拓展 要特别重视外文经典原版教材的学习、讲授和研究;重视国

兰州大学课程作业大学英语B

1. China is ___ old country with ___ long history. the, a a, an an, a an, the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an, a 标准答案: an, a 2. There was ____time _____I hated t go to school. a ,that a ,when the ,that the ,when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the ,that 标准答案: a ,when 3. ___ terms of art treasures, Dunhuang is worldwide famous. on in for by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 by 标准答案: in

4. Why not do it ___ ? Let me give you a helping hand this time. second time a second time two time the second time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用户解答:second time 标准答案: a second time 5. They lives ___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in on for by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on 标准答案: on 6. ___ Browns are very friendly. They usually have a party on ___ Saturday evening. The, / /, / The, a /, a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0.0

课程教学大纲-兰州大学物理系

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实验 所属专业:金属材料 课程性质:专业实验课 学分:4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金属材料物理专业实验是专业实验教学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身是原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批设置的金属物理专业,是与吉林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同期先后设置的专业,也是建国初期按照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划分的全国八大金属材料研究基地之一。主要培养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材料热处理、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本专业实用性很强,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现实生产,所取得的进展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专业就业前景广阔。 目标和任务:从基础性的技能训练实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性科研训练等三个层次上进行实验内容、层层深入地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及创新能力:精选基础性实验,建设并加强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金属物理学》《金属热处理》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自编中

参考书: 1.《金属热处理综合实验指导书》,王志刚、刘科高主编,高等学校“十二五”实验实训规 划教材,冶金工业出版社; 2.《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教程》,周小平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王顺兴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4.《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夏立方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五)主讲教师。 主讲:卓仁富,闫徳 教师梯队:王君,耿柏松,门学虎,吴志国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金属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8学时,必做实验。先讲授,然后自己动手完成实验 (二)内容及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热处理是一种很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方法,热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钢材性能,提高工件使用寿命。钢的热处理工艺特点是将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经一定时间的保温,然后以某种速度冷却下来,通过这样的工艺过程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改变。 热处理之所以能使钢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钢的内部组织发生了质的变化。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过程,将会使钢得到不同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 普通热处理的基本操作有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等。热处理操作中,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是最重要的三个关键工序,也称热处理三要素。正确选择这三种工艺参数,是热处理成功的基本保证。Fe-FeC相图和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重点掌握】:含碳量、加热温度、冷却速度等因素与碳钢热处理后组织及性能的关系。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板 导入:视频<最美逆行者> 师: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在抗击疫情的时刻,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守护着、温暖着我们,他们被称为最美逆行者。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 播放视频,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幕?为什么? 生: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责任,那我们该怎样像这些发光发热的人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六课第二节:做负责任的人。

板块一:我的责任我选择 活动一:说一说 小龙的选择 小龙想竞选班委,但听到三种不同的说法后,自己陷入了犹豫。 妈妈:负责班委工作,会占用你一部分学习时间,对你的学习造成影响,你何必凑这个热闹? 爸爸:作为班委,你得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但有的同学可能不会理解和支持你,甚至还会抱怨。对于这些,你能承受吗? 同桌:我们几个帮你拉票,选上班委后,我们有什么事,你可得帮我们“打掩护” 师:作为班委会成员真的会面临如此大的压力吗?我们一起走进实话实话环节。 作为班级普通一员,请你回答: 1、班委会同学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每一次都如你所愿? 作为班委,也请你回答: 1、作为班委会一员,你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2、在承担这种责任时,你曾经的苦恼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作为班委会的一员,你比其他同学超出的付出有哪些? 4、作为班委会成员,自己在工作中,收获了什么呢? 总结:如果说班干部付出的是一滴辛勤的汗水,那么回报他的就是一泓清凉的甘泉。所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活动二:试一试 师:假如咱们班里,有同学脚扭伤了,需要有人背他来上学。你会怎样选择?(如果没人举手,问一个同学为什么不背。再找一个身体最强壮、高大的同学。问他愿不愿意背,让他尝试背同学围教室走一圈。) 学生活动谈感受 活动三:看一看 播放视频《同窗情谊暖人心:五年风雨无阻轮流背同学上学》 思考:1、陈华、刘才背同学上学的过程中付出了什么? 2、在他们背着同学上学的时候,他们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还付出了什么? 3、陈华、刘才承担起这份责任,他们有什么收获吗? 4、陈华、刘才承担背着同学上学的责任,就是为了获得这些回报,得到这些荣誉称号吗?他选择承担这份责任究竟是为了什么? 总结:是的,五年里,风雨无阻。他门用行动诠释了:我们一旦对责任做出选择,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承担责任有代价有回报,但陈华、刘才不计较自己付出了多少代价,也不在乎自己有多少回报,他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担起了对同学的责任。 结论:1、做负责任的人,要对选择负责 2、做负责任的人,要不言代价与回报

地质构造类型及简介.pdf

第三节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质体(geologic body)或地壳中的岩块受到应力作用造成永久变形的产物。地质体泛指天然的岩石块体,而不论其规模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和成因。地质体在地面上直接露出部分称为露头(outcrop)。露头上往往赋存有地质构造的一些信息,因而成为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应力作用下,地质体有的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变位),如平移和平稳的升降;有的出现形体改变(形变和体变)和方位扭转。这些变化后的产物统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水平构造(horizontal structure)、倾斜构造(dipping structure)、褶皱(fold)、断裂(fracture)以及岩浆岩作用产生的构造等。 一、地质构造空间位置的测定 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它的空间位置,也就是确定地质构造的产状。 组成地壳的岩石从总体上看,岩浆岩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变质岩,沉积岩仅占地壳岩石总量的5%左右。但从地壳表层(0-3km)的岩石看,具层状构造的沉积岩和火山岩超过岩石总量的80%。地质构造的各种类型在层状岩石中发育最好,表现得最清楚。下面着重介绍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 (一)岩层的产状(attitude of stratum) 岩层的产状即岩层在空间的位置,以其层面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方向和与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交角关系来确定,即用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变量来度量。这三个变量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图12-4)。 1.走向(strike)层面与水平面相交所得的直线称走向线,走向线两端指示的方向即是岩层的走向。它有两个方向(二者相差180°)。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延长方向。 2.倾向(dip)在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沿斜面向下所引的直线为真倾斜线,此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线为真倾向线,真倾向线指示的方向是岩层的真倾向,简称倾向。倾向只有一个,表示岩层向下倾斜的方位。层面上与走向斜交的直线均为视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均为视倾向线,其方向均为视倾向。

兰州大学-高等数学课程作业A

一单选题 1. 图片3-5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D) 标准答案: (D) 2. 图片443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D) 标准答案: (B) 3. 图片363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D) 标准答案: (D) 4. 图片2-9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C) 标准答案: (C)

5. 图片1-4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B) 标准答案: (B) 6. 图片3-14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A) 标准答案: (B) 7. 图片4-5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B) 标准答案: (A) 8. 图片2-1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4.0 用户解答: (A) 标准答案: (A) 9. 图片4-9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C) 标准答案: (D) 10. 图片238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C) 标准答案: (D) 11. 图片241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用户得分: 0.0 用户解答: (B) 标准答案: (C) 12. 图片4-29 (A) (B) (C) (D) 本题分值: 4.0

兰大入学作业

入学教育 1 6 0 3 课程作业A 、单选题 1. (5分)超过最长学习期限的学生,学籍处理办法是 A.继续修读直至毕业 B.学籍延长一年 C.自动注销学籍 纠错得分:5 知识点:教学管理规定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 2. (5分)被录取的学生须持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和学历证明书,在规定日期内 到哪里办理入学手续 A.学习中心 B.报名点 C.网络学院 纠错得分:5 知识点:教学管理规定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 3. (5分)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成立于 A.1999 年 B.2000 年 C.2001 年

解析 6.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兰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5分)专升本层次的学生必须通过国家哪两门课程的统考后才能取得毕业资 格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教学管理规定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网络协议确定了计算机网络传递和管理信息的规范,其中 A. 超文本传输协议 B. 传输控制协议 C. 邮件传输协议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 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 展开解析 答案B (5分)学院规定《入学教育》网上课程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是 A. 100% A. 计算机基础和高等数学 B. 大学语文和大学英语 C. 计算机基础和大学英语 TCP/IP 属于

B.15% C.30% 纠错得分:5 知识点:教学管理规定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7. (5分)学院承认免考课程学分和成绩的有效期为 A.4 B.5 C.6 纠错得分:5 知识点:教学管理规定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8. (5分)计算机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A.电子线路和机械部件 B.硬件和软件 C.元器件和软件 纠错得分:5 知识点:计算机与互联网基础知识 答案B 解析 、多选题 展开解析

兰州大学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

免疫学基础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6-09-18 一、单选题 1. (4分)下列哪种细菌属抗酸菌 ? A. 幽门螺杆菌 ? B. 百日咳杆菌 ? C. 麻风分枝杆菌 ? D. 流感嗜血杆菌 E. 炭疽杆菌 得分:4 知识点:第十九章 答案C 解析第十九章第一节结核分枝杆菌 2. (4分)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 A. 破伤风梭菌 ? B. 变形杆菌 ? C. 产气杆菌 ? D. 产气荚膜杆菌 ? E. 脆弱类杆菌

知识点:第十八章 答案D 解析第十八章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3. (4分)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病原体是? A. 流行性感冒杆菌 ? B. 流行性感冒病毒 ? C. 呼吸道合胞病毒 ? D. 鼻病毒 ? E. 冠状病毒 得分:4 知识点:第三十一章 答案B 解析第三十一章第一节流行性感冒病毒4. (4分)血清中IgM为 ? A. 单体 ? B. 二聚体 ? C. 三聚体 ? D. 四聚体 ? E. 五聚体

知识点:第二章 答案E 解析第二章第三节各类Ig特性与功能 5. (4分)效应Tc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方式中不包括 ? A. Tc细胞释放颗粒中预先合成的穿孔素和颗粒酶,终导致靶细胞溶解或调亡? B. 活化的CTL膜上表达FasL, 它与靶细胞膜上的Fas结合, 导致靶细胞调亡? C. 效应Tc细胞分泌TNF-α和TNF-β,杀伤靶细胞 ? D. 必须依赖抗体杀伤靶细胞 得分:4 知识点:第六章 答案D 解析第六章第三节T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阶段 6. (4分)治疗菌群失调症最好使用 ? A. 维生素 ? B. 抗生素 ? C. 营养素 ? D. 抗毒素 ? E. 生态制剂 得分:4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学习资料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 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 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 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 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 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 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 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 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 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 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岩层产状是指()。 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 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 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 2.岩层的倾角表示()。 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 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 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 P30 A.缓倾岩层 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 D.直立岩层 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 P32 A. 5° B.145°C.35° 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 P31 A. N45°E B.S45°E C.S45°W D.N45°W

兰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兰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研究生课程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为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课程教学秩序,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研究生院负责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宏观管理及公共课课程教学的协调和管理,组织研究生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评估、检查工作。各学院负责本单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与管理。公共课教学由开课学院负责实施。 第二章课程开设与编排 第三条研究生的课程应当以培养方案为基础,以各学科或类别的培养目标和学位授予基本要求为依据设置;课程内容应当覆盖本学科或类别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应当体现不同培养层次的连续性。课程开设要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适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要求。 第四条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公共课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等课程为公共必修课;专业课由学科通开课、学科方向课和研究方向课3个模块组成。学科通开课模块内的所

有课程为必修课,学科方向课模块内的课程可根据学科方向和培养需要确定为必修或选修,研究方向课研究生可根据导师建议选修。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类别参照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或参考性培养方案确定。 第五条研究生因欠缺所在学科或类别硕士或本科层次专业知识,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有关课程。研究生补修的课程为必修课程,给予成绩认定,但不计学分。 第六条研究生课程修读实行学分制。45分钟计为1学时,1学分不低于16学时。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所修读课程的学分要求按照入学当年所在学科或类别培养方案规定执行。 第七条新开设研究生课程须由任课教师填写《兰州大学研究生课程开设申请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或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应对新开设课程的目标设定、适用对象、教学大纲、考核方式、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审查通过,提交研究生院审批后,方可正式开设。 第八条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公共选修课选课人数在10人及以上,博士研究生公共选修课选课人数在5人及以上方可开课。 第九条研究生课程若连续3年无人选修或连续2年没有开设,则停开该门课程。 第十条研究生院负责统筹全校研究生课程,公共课编排由开课学院负责,专业课编排由各学院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