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知识点全整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知识点全整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知识点全整理

进行这次整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经过跟一些考友的交流发现,之前的帖子里面有一些错误,有可能给大家的复习造成麻烦,因此对目前发现的错误进行了改正。二是不久前找版主申精的时候,版主说排版不够规范,比较零散,因此重新调整了一下字号和缩进。其实内容没有新东西,看过之前帖子的朋友可以不用再看这个了。

当然,错误还是难以避免,如果发现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一、逻辑层次与核心

行测逻辑与管理类联考逻辑差别不大,基本是以概念→命题→推理→论证的层次来展开的。其中概念构成命题,几个命题构成推理,若干推理形成论证。因此,我们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认识,逐步了解整个逻辑体系的大厦,这样学来的逻辑知识才是牢固的。逻辑看似或高深、或绕弯,其实有两个核心技能如果掌握好,基本平踏所有问题。这两个技能就是:矛盾判断和假言推理。相关知识会在后面介绍。

二、概念

概念是逻辑的基本元素,离开概念,一切逻辑无从谈起。概念的逻辑定义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用我们听得懂的话说,它是一个名词或者一个短语。例如:苹果、月球、外星人、已故的美国总统、在比利时买巧克力的人等等。

关于概念,重要的知识是它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内涵是指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我们从概念的字面上能够得到的信息。例如“月球”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太空中每个月绕地球转一圈的那个自然天体。概念的外延是指所有具备这一本质属性的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描述,如果把概

念看做一个集合,那么外延就是这个集合内的所有事物。例如“苹果”这个概念的外延包括红富士、国光、熟透的苹果、未成熟的苹果等等所有具备苹果本质属性的事物。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中,更加重要的是外延,因为它与行测逻辑所要考察的推理密切相关。

三、命题

命题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所做的判断。因此命题又称为判断、断定,其实都一样。总而言之,它是一个陈述句,或者反问句。例如:

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难道中国梦是不可能实现的吗?

(一)逻辑变项

命题的思维对象称为命题的“主项”,如上述命题中的钓鱼岛、中国梦;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称为命题的“谓项”,如上述命题中的中国的固有领土、不可能实现的。可见,命题的主项、谓项各是一个概念。我们将主项和谓项合称为“逻辑变项”。

(二)逻辑常项

逻辑常项是命题中表达逻辑含义的词语,分为三种:联项、量项和模态。

联项是指命题的性质,即肯定或否定。任何一个命题都有联项,如:中国人是很没道德的。(联项为是)

逻辑判断并不难做。(联项为不)

马加爵杀人啦!(虽然字面上没有体现,但联项明显为是)

当命题复杂一点的时候,就要对数量上做一个限制,这就是命题的量项,量项分为三种:全称、特称和单称。如:

所有中国人都是很没道德的。(量项为所有,全称)

有些中国人是很没道德的。(量项为有些,特称)

讹诈彭宇的那个老太是很没道德的。(只说了一个人,单称)

当命题更加复杂的时候,还要对断定的强度做一个说明,即模态。模态也分三种:必然、可能和现实。如:

可能所有中国人都是很没道德的。(全称可能肯定命题)

可能中国人是很没道德的。(可能肯定命题)

必然有些中国人不是很没道德的。(特称必然否定命题)

中国人不是很没道德的。(没有模态词,称为现实否定命题)

(三)命题的分类

根据有没有逻辑连接词,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例如: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小明母亲的姐姐的大舅子的二大爷的亲孙子的女朋友的爸爸的基友养的小白猫昨天无比凄惨滴死了。

以上命题由于没有逻辑连接词,都是简单命题。

你去我就去。

日落之前,我们一个站着、一个倒下。(站着和倒下之间隐含着连接

词:并且)

要么提拔小赵,要么提拔小李。

老子两个人都不提拔!

以上命题由于含有逻辑连接词,都是复合命题。

复合命题又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和假言命题。如:

中石化和中石油是中国石油业两大巨头。联言命题

或者你走,或者我走。相容选言命题,它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咱俩都走了

要么你走,要么我走。不相容选言命题,它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咱俩都走了

如果你走,那么我走。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要“你走”这个现象发生了,那我一定走;如果你不走,那我可能走,也可能不走。

假言命题还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只有P,才Q,除非P,否则Q……等等,但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王道,因为99%的假言命题可以变化成如果P,则Q的充分条件形式,另外1%是充要条件假言命题,不会被考到。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形如P,当且仅当Q,比如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的三个内角都是60度。这种假言命题里面P和Q的真假性完全一致,根本没有考的必要。

(四)命题中概念的周延

当一个命题对其中的概念全部外延做了断定的,就说这个概念在这个命题中周延,否则不周延。如:

所有中国人都是有气节的。

命题对中国人的全部外延都做了断定,因此概念“中国人”周延;但没有对“有气节的”全部外延做断定,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所有有气节的人怎么样,只知道他们其中一部分是中国人。

有些鸟不是会飞的。

命题没有对鸟的全部外延做断定,明摆着只说了“有些鸟”,所以“鸟”这个概念不周延;但是对“会飞的”全部外延做了断定,因为我们从命题中知道,所有“会飞的”东西一定都不是命题中提到的那些鸟。

从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

主项的周延性取决于量项,谓项的周延性取决于联项。即:

全称命题主项周延,特称命题主项不周延;

否定命题谓项周延,肯定命题谓项不周延。

例外情况:

中国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

中国人民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以上两个命题均没有量项,但从语义能够判断,第一个命题主项不周延,第二个命题主项周延。在第一个命题中,“中国人民”称为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所具有的性质,并不要求其中每一个成员都具有。在第二个命题中,“中国人民”不再是集合概念,因此它的性质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一个概念什么时候是集合概念,什么时候不是集合概念,只能通过语义来判断。

乔布斯是商业天才。

“乔布斯”只有一个,无所谓“有些乔布斯”、“所有乔布斯”,所以所有

单称命题主项都周延。

(五)命题中否定词的理解

否定词即命题中“并非”、“不”等表示否定含义的词。对这类词的理解其实非常无脑,觉得难的同学是想太多了。对否定词的理解规则如下:否定词无论出现在什么位置,将这个位置后面的所有逻辑常项取反,即:肯定变否定、可能变必然、所有变有些。例:

1.不可能所有鸟都不是会飞的。等价于:必然有些鸟是会飞的。

2.所有鸟都不可能不是会飞的。等价于:所有鸟都必然是会飞的。

3.所有鸟不必然都是会飞的。等价于:有些鸟可能不是会飞的。

这句中“所有”在“不”的前面,却被否定了,是因为“所有”和它后面的“都”是一个整体,“都”在“不"的后面被否定了,那么“所有”也就悲催滴跟着被否定了。

4.有些鸟不是会飞的,不可能。等价于:必然所有鸟都是会飞的。

“不”虽然出现在最后,但是地球人都知道它否定了整个句子,没意见吧?

(六)命题涵义的理解(★Skill Point)

很多童鞋自以为会理解命题的涵义,但其实不然。例如:

张老师说:本次测验中,我们班有些班干部不及格,是不可能的。

以下哪项与张老师所说的最为吻合?

A.我们班所有班干部都不及格,不是必然的。

B.可能我们班所有班干部都及格。

C.我们班所有班干部都及格,是必然的。

D.必然我们班有些班干部不及格。

这道题的正确解法是:

1.理解题干涵义:根据以上讲的对否定词的理解规则,张老师要说的是:

本次测验中,我们班所有班干部都必然及格。

2.理解每个选项的涵义,并寻找涵义和上述命题相同的那一个。但对选项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

“班干部”的量项是所有→排除D;

模态是必然→排除A、B。

本题选C

如果你把选项一个一个去理解一遍,别跟我说你会理解命题的涵义。

四、推理

理解了命题,就可以在命题的基础上进行推理。简单命题的推理分为三种,一种是换质换位推理,一种是命题间关系推理,还有一种最重要的三段论推理,需要单独讲解。本章介绍前两种推理方法。

(一)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

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貌似简单得无以复加,但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在这里出问题。并且这种推理如果掌握不好,有可能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埋下祸根,所以希望各位认真体会。

换质推理指的是:同时改变命题联项和谓项的性质来进行推理,理论依据是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其基本形式为:

S是P→S不是非P;S不是P→S是非P。例如:

由老鹰是会飞的,可以推出老鹰不是不会飞的。

由马克思是德国人,可以推出马克思不是非德国人。

注:要正确理解“非德国人”的含义,它不是指“非德国”的人,而是指“不是德国人的人"。

换质推理规则一:形式极为严格。由S是P只能推出S不是非P,而不能推出其他。例如:

由“我是老师”只能推出“我不是非老师”(可以理解为如果有个人不是老师,那个人一定不是我),而不能推出“我不是市长”、“我不是医生”、“我不是外星人”……

换质推理规则二:必须同时改变联项和谓项的性质。例如

由“我没有杀张三”,不能推出“我杀了非张三”。因为“我没有杀张三”这个命题里面没有联项,如果想进行换质推理,必须加上联项,变为:我是没有杀张三的,推出:我不是杀了张三的;

或者变为:我不是杀了张三的,推出:我是没杀张三的。

换位推理指的是:交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进行推理。其基本形式是:所有S都是P→有些P是S;

有些S是P→有些P是S;

所有S都不是P →所有P都不是S ;

有些S不是P→推不出结论。例如:

1.所有中国球员都是不踢假球的→有些不踢假球的是中国球员。

2.三角形是平面图形→有些平面图形是三角形。

3.有些中国球员不是踢假球的→有些踢假球的不是中国球员。(X)

之所推理1和推理2前提和结论量项不同,而且推理3不成立,是因为换位推理有一个原则: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换位后不得周延。

推理1中,谓项“不踢假球的”在前提中不周延,进行换位推理后,“不踢假球的”仍然不能周延,所以必须把前提中的“所有”改为“有些”。

推理2中,谓项“平面图形”在前提中不周延,进行换位推理后依然不能周延,所以必须加上量项“有些”。

推理3中,主项“中国球员”不周延,进行换位推理后依然不能周延,但该命题是否定命题,所有否定命题谓项都是周延的,所以一切形如“有些S不是P”的命题,即特称否定命题,都不能进行换位推理。

(二)命题间关系推理

简单命题两两之间有四种对当关系,分别是:矛盾关系(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反对关系(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为假)、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为真)和从属关系(正推真、反推假)。灵活掌握命题间关系推理,是快速、准确解答形式逻辑问题的关键,因此这部分知识极为重要。

(1)矛盾关系:两个命题之间必有一真一假。

1.矛盾关系的判断:

规则一:简单命题只与简单命题矛盾。

例如:巴西可能夺冠。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只有一个,就是:巴西不可能夺冠。

a.夺冠的只能是德国或者阿根廷

b.要么西班牙夺冠,要么法国夺冠

c.巴西和荷兰都不可能夺冠

d.巴西队是不可能夺冠的,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这些复合命题都不与“巴西必然夺冠”矛盾。因为矛盾关系要求两个命题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必有一真一假。

以命题d为例,如果巴西夺了冠,而且那天太阳真的从西边出来了(别管这可能不可能),那么这个命题就和“巴西可能夺冠”都是真命题,不符合一真一假的情况,因此这两个命题不矛盾。

注:“想要巴西夺冠,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的矛盾命题是:巴西夺冠,并且太阳不从西边出来。

规则二: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简单命题,其逻辑常项全部相反。例:所有中国球员都不踢假球。VS有些中国球员踢假球。两个命题所有逻辑常项相反,因此是矛盾关系。

有些运动员在任何比赛中都能超常发挥VS所有运动员在有些比赛中不能超常发挥。两个命题所有逻辑常项相反,因此是矛盾关系。

可能有些天气预报无论何时都是不准确的。VS必然有些天气预报有时是准确的。两个命题中,“天气预报”前面的量项相同,因此这两个命题不是矛盾关系。

2.如何求一个命题的矛盾命题

根据矛盾命题判断规则二: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其逻辑常项全部相反。

根据命题的否定规则:“不”后面的所有逻辑常项都被否定。

因此我们得到求矛盾命题的不二法门:在原命题最前面加上一个“不”

或者“并非”一类的否定词。例如:

a.求“所有信春哥的人必然获得永生”的矛盾命题。

春哥的人可能不获得永生。

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这样太麻烦,直接把命题的逻辑常项取反更简单,即:

所有信春哥的人必然获得永生矛盾于:有些信春哥的人可能不获得永生。

这样做最直接,但是有一些问题处理起来会比较棘手,例如:

b.求“不可能所有天气预报都是准确无误的。”的矛盾命题。

如果最前面出现了否定词,你就需要做很多次变化,容易出错。但是我们把刚才讲的规则灵活运用一下:

题干最前面的“不”否定了后面所有逻辑常项,我想求矛盾需要再否定一遍,那我直接把“不”去掉好了:

解:原命题矛盾于[strike]不[/strike]可能所有天气预报都是准确无误的,即:可能所有天气预报都是准确无误的。

如果实在难以理解这种方法,就用最原始的也未尝不可。即:

第一步:不可能所有天气预报都是准确无误的等价于:必然有些天气预报不是准确无误的。(注意这是等价)

第二步:求矛盾时再变一次:必然有些天气预报不是准确无误的,矛盾于可能所有天气预报都是准确无误的。

可以看到,结果和直接把最前面的“不”去掉,是一样的。

注:相当一部分人习惯于把“不可能”、“所有不”之类的词看成一个逻辑常项,实际上是错误的。“不”就是“不”,跟其他任何词没有半毛钱关系。

3.矛盾命题的应用

应用一:如果一个命题为真,则其矛盾命题必假。

【例】企鹅是鸟,但企鹅不会飞。根据这个事实,能推出以下哪项必然为假?

A.不会飞的鸟一定是企鹅。

B.鸵鸟是鸟,鸵鸟一定会飞。

C.不存在不会飞的鸟。

D.除了企鹅以外,所有鸟都会飞。

乍一看四个选项都必然为假,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例如B,鸵鸟会不会飞,我们依靠题干给出的前提并不能得出答案,因此不能说B项必然为假,我们对B项的评价只能是:不知道。

那什么是必然假呢?我们依靠题干给出的前提推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的矛盾命题必然假。已知企鹅是鸟,但企鹅不会飞,根据三段论推理规则,我们能够推出有些鸟不会飞。那么其矛盾命题:所有鸟都会飞必为假。因此本题选C。

应用二:锁定唯一的真、假命题。

这类题论坛里讨论得很多了,不再举例。需要注意的是,千万记住“简单命题只与简单命题矛盾”,不要错把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看成矛盾关系,从而做出错误判断。

(2)反对关系——两个命题至少一假。

1.反对关系的判断

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量项均为全称(或一个全称、一个单称)、模态均为必然(或一个必然、一个现实)、联项相反。例:

a.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道德的VS所有中国人都不是有道德的两个命题量项均为全称、联项相反,是反对关系。

b.亚洲人都是有廉耻的VS苍老师没有廉耻两个命题联项相反,一个全称、一个单称,是反对关系。

c.中国梦必然能实现VS中国梦可能不能实现两个命题所有逻辑常项都相反,是矛盾关系。

d.奥巴马必然不能再连任了VS奥巴马必然能继续连任两个命题模态均为必然、联项相反,是反对关系。

e.有些地区必然不下雨VS所有地区必然都下雨两个命题量项、联项都相反,但模态均为必然,是反对关系。

f.所有恐怖分子必然不得好报VS所有恐怖分子可能会得好报。两个命题模态、联项都相反,但量项均为全称,是反对关系。

2.反对关系的作用:锁定唯一的假命题

我们习惯于用矛盾去锁定假命题,但有时在题干中找不到矛盾命题,这时,反对关系也能起到作用。例如:

小王、小张、小李、小顾四位舍友预测某次考试的结果。

小王:我想这次所有人都能过吧!

小张:我肯定没过。

小李:小顾肯定是没问题的。

小顾:拜托!要是我没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

成绩公布后,证明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说法是错误的。

说法错误的是( )。

A. 小王

B. 小张

C. 小李

D. 小顾

这道题中没有矛盾命题,但是根据反对关系的判断规则,小王和小张两人所说的话为反对关系,两人之中至少一假,依然可以锁定那个唯一的假命题。因此小李和小顾所言为真,由小李真可推知小顾过了;又知小顾为真,所以大家都过了。因此说法错误的是小张,本题选B。

注意:互为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是“至少一假”,有可能两个都假。因此,不能用反对关系来锁定真命题。

(3)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至少一真。

1.下反对关系的判断

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量项均为特称(或一个特称、一个单称)、模态均为可能(或一个可能、一个现实)、联项相反。例:

a.有些中国人是有道德的VS有些中国人不是有道德的两个命题量项均为特称、联项相反,是下反对关系。

b.有些亚洲人是有廉耻的VS苍老师没有廉耻两个命题联项相反,一个特称、一个单称,是下反对关系。

c.中国梦或许能实现VS中国梦必然不能实现两个命题所有逻辑常项都相反,是矛盾关系。

d.奥巴马或许不能再连任了VS奥巴马或许能继续连任两个命题模

态均为可能、联项相反,是下反对关系。

e.有些地区可能不下雨VS所有地区可能都下雨两个命题量项、联项都相反,但模态均为可能,是下反对关系。

f.有些恐怖分子必然不得好报VS有些恐怖分子可能会得好报。两个命题模态、联项都相反,但量项均为特称,是下反对关系。

2.下反对关系的作用:锁定唯一的真命题

和反对关系类似,因为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至少一真,所以当题目中说“以上几个命题中只有一个为真”,如果我们找到互为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就可以确定真命题一定在这两个之中。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4)从属关系(又称差等关系)——全称真→单称真→特称真;特称假→单称假→全称假

1.从属关系的判断:互为从属关系的两个命题联项相同。例如:

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道德的VS马加爵是有道德的两个命题联项相同,是从属关系。

明天可能下雨VS明天必然不下雨两个命题所有逻辑常项相反,是矛盾关系。

明天必然不下雨VS明天可能不下雨两个命题联项相同,是从属关系。

药家鑫不是人大代表VS所有人都不是人大代表两个命题联项相同,是从属关系。

2.从属关系的应用:从一个命题的真假推出另一个命题的真假。

推理链条一:全称真→单称真→特称真

a.已知“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道德的”为真,则可以推出“马加爵是有道德的”,也可以推出“有些中国人是有道德的”。

b.已知“马加爵是有道德的”为真,可以推出“有些中国人是有道德的”,但推不出“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道德的”。

c.已知“有些中国人是有道德的”则推不出“马加爵是有道德的”,也推不出“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道德的”。

注1:我们是用命题的真假性来进行推理的,与命题本身是肯定还是否定无关。例如:

d.已知“所有中国人都不是有道德的”为真,则可以推出“马加爵不是有道德的”,也可推出“有些中国人不是有道德的”。

e.已知“马加爵不是有道德的”为真,可以推出“有些中国人不是有道德的”,但推不出“所有中国人都不是有道德的”。

f.已知“有些中国人不是有道德的”为真,则既不能推出“马加爵不是有道德的”,也不能推出“所有中国人都不是有道德的”。

推理链条二:特称假→单称假→全称假

g.已知“有些中国人是有道德的”为假,则可推“马加爵是有道德的”为假,也可推“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道德的”为假。

h.已知“马加爵是有道德的”为假,则可推“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道德的”为假,但推不出“有些中国人是有道德的”为假。

i.已知“所有中国人都是有道德的”为假,则既不能推“马加爵是有道德的”为假,也不能推“有些中国人是有道德的”为假。

注2:通过以上例子可见:从属关系的命题间推理只能顺着箭头推,不能逆着推。

注3:模态命题也有类似的从属关系:必然真→现实真→可能真;可能假→现实假→必然假。

本来有一个命题间对当关系图可以帮助大家记忆,但是我不会上传图片,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百度一下。

五、直言三段论

直言三段论是演绎逻辑的基础知识,也是最简单的演绎推理方法。其中的推理规则如果掌握熟练,不但可以准确无误地秒杀三段论相关试题,对其他类型的推理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一)三段论的定义

三段论是由两个已知为真的命题(也就是两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的推理形式。也就是说,三段论应该是由三句话构成的。但不是只要有三句话就能构成三段论。

【例1】擎天柱和威震天在日落之前必然会死一个,日落后威震天活着,所以擎天柱死了。

这是一个正确的推理,两个之间必死一个,又知道其中一个活着,那另一个肯定死了。但它不是三段论。

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仅有三个词项:大项,中项和小项,包含在三个直言命题中,那三个直言命题分别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例2】

所有付出都是有回报的。(大前提)

学习逻辑知识是付出。(小前提)

学习逻辑知识是有回报的。(结论)

我们逻辑上把结论的谓项称为“大项”,结论的主项称为“小项”;含有大项的前提称为“大前提”,含有小项的前提称为“小前提”;大前提和小前提都包含的概念称为“中项”。

(二)三段论的推理规则

三段论推理也不是随便推的,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则,如果推理跟这些规则违背了,那结论就会出问题。

规则一: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概念,并且每个概念出现两次。

【例3】“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我是人,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这个推理中的逻辑错误,和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

A.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某甲有作案动机,所以某甲一定是作案者。

B.各级干部都要遵纪守法,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要遵纪守法。

C.中国人不怕死,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怕死。

D.人贵有自知之明,他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他算不得是个人。

E.想当翻译就要学外语,我又不想当翻译,何必费力学外语。

题干给出的三段论中,中项“人”被偷换了。“人”在大前提里是集合概念,泛指所有会制作和使用工具的动物;而在小前提中,“人”单指会制作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中的一个,与大前提中的“人”实际上不是同一个概念。

A项虽然有错误,但它的中项“作案动机”在大小前提里是同一个概念,没有被偷换,和题干错误不同。

B项也有错误,但它的中项“干部”同样没有被偷换,和题干错误不同。

C项的中项“中国人”和题干的“人”一样被偷换了,在大前提中泛指所有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在小前提中却具体到了一个,和题干的错误相同。

D项和E项的中项都没有被偷换,因此不能选。

综上,本题选C。

规则二:中项至少周延一次。

【例4】所有公考考生都是有知识的,有些有知识的人是男人,所以有些公考考生是男人。

这个三段论理,中项“有知识的”没有被偷换,但这个三段论依然不成立,原因就在于中项在两个前提里都没有周延。小前提的“公考考生”是“有知识的”里面的一部分,大前提的“男人”是“有知识的”里面的另一部分,这两部分有没有交集我们不知道,因此我们得不出结论。之所以有些童鞋会认为这个三段论成立,是因为它的结论我们比较容易接受。但是,能不能推出可接受的结论并不是三段论是否成立的标准。

【例5】所有男人都是动物,有些动物是鸭子,所以有些男人是鸭子。

例5和例4的推理结构完全相同,但是应该没有人会认为例5成立。

【例6】所有行驶在天津市区的机动车都是安全性过关的,所有日系车都不是安全性过关的,所以所有行驶在天津市区的机动车都不是日系车。

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安全性过关的”在小前提中虽然不周延,但是在大前提中被否定了,根据周延规则,所有否定命题的谓项都是周延的,因此中项在大前提中周延,符合“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因此这个三段论成立。

当然,中项在大小前提中各周延一次也是可以的,这里不再举例。

规则三:两否无结、两特无结。

【例7】所有女人都不会飞,所有狐狸精也都不会飞,所以……

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会飞”没有被偷换,符合规则一;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被否定了,周延了两次,符合规则二,但它依然推不出任何结论。原因是:两个前提都是否定命题,中项和大项、小项都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们无从知道大项和小项之间有什么关系。

【例8】很多儿童一直喝三鹿奶粉,大多数脑瘫患者没喝三鹿奶粉,所以……

在这个三段论中,中项“喝三鹿奶粉”没有被偷换,符合规则一;中项在第二个前提中被否定,周延一次,符合规则二;并且只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但还是推不出结论。因为两个前提都是特称,中项在第一个前提中联系了“儿童”的一部分,在第二个前提中联系了“脑瘫患者”的一部分,但是和中项有联系的这两部分之间怎么样,有很多种

公务员考试 02.行测逻辑判断:且命题和或命题知识点详解_PDF压缩

1.联言命题的翻译推理 (1)表现形式:p且q ?联言命题反映的是若干种情况或者性质同时存在 (2)常用联结词 表示并列关系:且、和、都、既...又... 表示递进关系:不但...而且...、甚至、还 表示转折关系:虽然...但是...、然而、却 联言命题的推理规则:肯定一个联言命题,则可以分别肯定每个支命题,即(p且q)→p,(p且q)→q。 举例说明:在年底评优活动中,小张或小王获得最佳员工奖。 那么:小张获得员工奖→小王没有获得员工奖,小王获得员工奖→小张没有获得员工奖 【例题】在一次班会上,老师问大家:“成功的心态应该是怎样的?” 郑磊说:“要不断的努力,活到老学到老。”刘连说:“要保持知足的心态,肯定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老师说:“你们的观点都是好的,结合起来才准确:成功的心态既要不断努力,也要知足常乐”。 根据老师说法不能推出的是()。 A.郑磊和刘连的观点都不全面 B.一个具有知足常乐心态的人,可能是具有成功心态的人 C.一个具有成功心态的人,必定是具有不断努力心态的人

D.不断努力的心态和知足常乐的心态同等重要 【解析】 “成功的心态既要不断努力,也要知足常乐”可翻译为:成功的心态→努力且知足。 A项,“你们的观点都是好的,结合起来才准确”说明郑磊和刘连的观点都不全面,可以推出,排除; B项,知足→可能有成功的心态,肯定原命题的部分后件,只能得出可能性的前件,故可以推出,排除; C项,成功的心态→努力,肯定原命题的前件,可以得出后件即“努为且知足”,则“努力”这一支命题也必为真,故C项可以推出,排除; D项,题干中并未提到努力和知足这两种心态的重要性问题,所以不能推出,当选。 2.选言命题的翻译推理 (1)相容选言命题 ?概念:事物若干种情况或性质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p 或者q ?翻译:p或q翻译为:-p→q或者-q→p

公务员联考行测典型习题:逻辑判断

公务员联考行测典型习题:逻辑判断 1.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问题。科学家和环境保护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不能继续生存下去。 由此可以推出()。 A.只要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就能阻止气候变暖,人类就能在地球上继续生存 B.如果人类不能继续生存在地球上,必定是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 C.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防止气候变暖 D.如果人类想在地球上继续生存,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 2.中国古诗中曾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句子。日本专家则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这句话的科学性,即饮酒会让人对不愉快的记忆更深刻。实验人员把大白鼠挪到与平常的饲养环境不同的箱子里,并给它们以电击。接着,把实验鼠关回往常的饲养箱,第二天再把它们挪到曾经给它们带来恐怖的箱子。依靠大白鼠在箱子中呆立不动的时间长短,来测算大白鼠恐怖记忆的程度。这时,研究人员把大白鼠分成两组,只让其中的一组饮用酒精,然后把它们再次关入“恐怖箱”,观察大白鼠呆立不动的时间,以验证酒精对于实验鼠的影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与未饮用酒精的实验鼠相对照,“醉酒”的实验鼠呆立不动的时间会变得更长 B.在未分组之前,如果不再次给大白鼠以电击,大白鼠在“恐怖箱”中呆立不动的时间和之前一样 C.与未饮用酒精的实验鼠相对照,“醉酒”实验鼠呆立不动的时间较短

D.在未分组之前,如果继续给大白鼠以电击,大白鼠在“恐怖箱”中呆立不动的时间越来越短 3.甲(男)、乙(男)、丙(女)、丁(女)、戊(女)五个人有亲戚,其中凡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并且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总说真话;凡只有一个以上兄弟姐妹或只有一个以上儿女的人,所说的话真假交替;凡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儿女的人总说假话。他们各说了以下的话: 甲:丙是我的妻子,乙是我的儿子,戊是我的姑姑 乙:丁是我的姐妹,戊是我的母亲,戊是甲的姐妹 丙:我没有兄弟姐妹,甲是我的儿子,甲有一个儿子 丁:我没有儿女,丙是我的姐妹,甲是我的兄弟 戊:甲是我的侄子,丁是我的侄女,丙是我的女儿 根据题干给定的条件,能够推出下面为真的一项是()。 A.甲说的都是真话,丙是他的妻子 B.乙说的真假交替,他的母亲是戊 C.丁说的都是假话,她是甲的妹妹 D.戊说的都是真话,丙是他的姐妹 E.丙说的是真假交替,她是甲的母亲 4.市政府的震后恢复重建的招标政策是标的最低投标人可以中标。有人认为,如果执行这项政策,一些中标者会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这不仅会导致追加建设投资后果,而且会危及民众生命安全。如果我们要杜绝“豆腐渣工程”,就必须改变这种错误的政策。 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A.重建损毁的建筑的需求可以为该市居民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B.该市的建筑合同很少具体规定建筑材料质量和雇工要求

国考考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

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一)行文规则 1.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 行文规则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公文迅速而准确地传递,避免行文紊乱,防止公文“旅行”,而制定的控制行文数量、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的规定。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在于: (1)加强对文件传递过程的控制,使文件的行文方向正确、传递速度合理,保证文件能够准确、可靠、快捷、有效地到达目的地; (2)使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维护正常的行文秩序,防止行文紊乱;(3)精简公文,简化手续,提高机关行政管理的效率。 2. 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 (1)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根据机关各自的组织系统归属和职权范围决定的,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属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关系;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均属不相隶属关系。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公文传递的方向,即处于领导、指导地位的上级机关可以向被领导或被指导的下级机关主送下行文;而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应向上级领导、指导机关主送上行文;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公文传递路线的结构形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机关对外发文,应依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用多级行文的方式,即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只有在下列特殊情况下才能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由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因特殊情况越级行文时,一般应抄送越过的机关。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应采取直接行文的方式,即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而直接向对方机关制发公文。 (3)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机关对外发文,应正确选择主送机关。除普发性公文外,通常一件公文只选择一个主送机关,防止由于多头主送而贻误处理。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应将公文直接报送领导个人。 选择抄送机关时,应注意不要扩大抄送范围,但向下级机关的重要发文应同时抄报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答复;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公文内容涉及有关机关的职权范围需要征得配合时应向其抄送。如属下列情况则不得抄送:一是请示在上报同时不得向下级机关抄送;二是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得再向其他机关抄送;三是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机关一律不得抄送。 (4)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制发文件。行政机关不能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示、批准。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 (5)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因工作需要,可以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的名义联合行文,但联合行文的机关必须级别层次相同或相近。同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上级政府

行测题库:逻辑判断练习及答案解析(.)

行测题库:逻辑判断练习及答案解析(10.19) 1.依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某单位职工甲、乙、丙年终考核为“基本称职”、“称职”和“优秀”各一人,三个人中乙的好友是最低档次,丙不是最高档次。 如果上述信息准确,那么三人的考核结果分别是( )。 A.甲一优秀,乙一基本称职,丙一称职 B.甲一优秀,乙一称职,丙一基本称职 C.甲一基本称职,乙一称职,丙一优秀 D.甲一称职,乙一基本称职,丙一优秀 2.当今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法违纪,经受不住考验,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放松或拒绝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出了问题。 这说明( )。 A.自发产生的世界观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 B.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至2009年底,私营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中私营经济产值增长率居首位。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私营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C.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20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感觉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地球不是球形的,那么月食时就不会显示出弓形的暗影,但这弓形的暗影确实是存在的。每月的月相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半圆形的,有时是凸形的,有时是凹形的;但月食时暗影的界线始终是凸形的。因此,如果月食是由于地球处于日月之间的位置,那么暗影的形状必定是因地球的圆周而造成的,因而地球必定是圆形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亚里土多德的结论?( ) A.月食时暗影界线不是凸形 B.月食不是地球挡住了日光 C.月食时不显示弓形的暗影 D.每月月相不是多种多样的 5.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知识点全整理

进行这次整理的原因有二:一是经过跟一些考友的交流发现,之前的帖子里面有一些错误,有可能给大家的复习造成麻烦,因此对目前发现的错误进行了改正。二是不久前找版主申精的时候,版主说排版不够规范,比较零散,因此重新调整了一下字号和缩进。其实内容没有新东西,看过之前帖子的朋友可以不用再看这个了。 当然,错误还是难以避免,如果发现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一、逻辑层次与核心 行测逻辑与管理类联考逻辑差别不大,基本是以概念-命题-推理- 论证的层次来展开的。其中概念构成命题,几个命题构成推理,若干推理形成论证。因此,我们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认识,逐步了解整个逻辑体系的大厦,这样学来的逻辑知识才是牢固的。逻辑看似或高深、或绕弯,其实有两个核心技能如果掌握好,基本平踏所有问题。这两个技能就是:矛盾判断和假言推理。相关知识会在后面介绍。 二、概念 概念是逻辑的基本元素,离开概念,一切逻辑无从谈起。概念的逻辑定义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用我们听得懂的话说,它是一个名词或者一个短语。例如:苹果、月球、外星人、已故的美国总统、在比利时买巧克力的人等等。 关于概念,重要的知识是它的外延和内涵。概念的内涵是指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也就是我们从概念的字面上能够得到的信息。例如月球”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太空中每个月绕地球转一圈的那个自然天体。概念的 外延是指所有具备这一本质属性的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描述,如果把概

念看做一个集合,那么外延就是这个集合内的所有事物。例如苹果”这 个概念的外延包括红富士、国光、熟透的苹果、未成熟的苹果等等所有具备苹果本质属性的事物。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中,更加重要的是外延,因为它与行测逻辑所要考察的推理密切相关。 三、命题 命题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所做的判断。因此命题又称为判断、断定,其实都一样。总而言之,它是一个陈述句,或者反问句。例如: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难道中国梦是不可能实现的吗? (一)逻辑变项 命题的思维对象称为命题的主项”,如上述命题中的钓鱼岛、中国梦;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称为命题的谓项”,如上述命题中的中国的固有领土、不可能实现的。可见,命题的主项、谓项各是一个概念。我们将主项和谓项合称为逻辑变项”。 (二)逻辑常项 逻辑常项是命题中表达逻辑含义的词语,分为三种:联项、量项和模^态O 联项是指命题的性质,即肯定或否定。任何一个命题都有联项,如: 中国人是很没道德的。(联项为是) 逻辑判断并不难做。(联项为不) 马加爵杀人啦!(虽然字面上没有体现,但联项明显为是) 当命题复杂一点的时候,就要对数量上做一个限制,这就是命题的量项,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篇一: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已经圆满落下帷幕,省级和地市的题型题量一致,仅有几个题不同。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对今年行测试卷的常识判断题进行了深度解读,总结出以下三大特点,帮助大家了解考情。 一、考查知识点常规,重点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有法律、外交、地理、经济、科技、人文常识等。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常规,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考生仔细阅读试题,利用基础的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二、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 历年国考常识判断部分都会考查人文知识,今年的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也会成为以后常识考查的一个趋势。可见,考生应该多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只有多积累,才能做对题。 如今年国考题中考到了和“金石丝竹”相关的诗句,“金石丝竹”指的是不同材质的乐器,题干问的是四个选项中哪句诗词和“竹”相关。做对此题,需要明确“金石丝竹”分别什么意思。“金”指的是金属乐器,比如铜制的编钟等,“石”指的是石制乐器,“丝”指的是弦乐器,比如琵琶、古筝等。“竹”一般指管乐器,比如说竹笛等。分析至此,考生就会比较轻松的选出答案。正确选项为“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三、题量不变,难度适中 今年的国考常识判断有20道题,与往年持平,内容涉及法律、外交、哲学、经济、地理、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跟往年相比,今年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比较适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今年国考的考查多是基础知识,法律考查的都是常见法律的重要知识点,不偏不难。其他部分的试题考查的知识多是中学时代的知识,或者只要仔细阅读试题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2.考察内容多与现实生活有关 从考试内容上来看,今年的考题多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考生只要平时多观察,多积累,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篇二: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中国古典文学汇总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从近三年的题目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直占有相当比重。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试从不同角度,对文学常识做出归纳,帮助诸位考生备考。

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 逻辑判断

2018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及答案:逻辑判断()行测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需要报考者有清晰的思维。 [行测逻辑判断题] 1.人类中的智力缺陷者,无论经过怎样的培训和教育,也无法达到智力为正常水平者能达到的智力水平,同时,新生婴儿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尤其是人类社会环境的刺激也同样达不到人类的正常智力水平,甚至还会退化为智力缺陷者。 下列哪项作为上述这段叙述的结论最为恰当?( ) A.环境刺激接近的条件下,人的智力直接取决于遗传的质量 B.人的智力主要受环境的制约 C.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会对人的智力产生长远的影响 D.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了人的素质状况的优劣 2.某调查显示:82%的小学生每天都会上网,84%的每天都会使用QQ,78%的每天都会使用QQ空间,65%的每天都会使用微博。据此有人认为,小学生已从媒介被动的受众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的是:( )。 A.小学生的QQ好友或微博关注对象大多限于同学 B.大多数小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被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C.大多数家庭的电脑中都安装了学生上网监控软件 D.大多数小学生使用QQ空间和微博只是浏览信息 3.某分公司向上级人事部门打报告,要求新进几名工作人员。但是上级人事部门否决了该分公司的要求,理由是工作人员的数量必须与工作任务相匹配。根据该分公司目前的工作任务,现有的工作人员已经足够了。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级人事部门的决定?( ) A.该分公司的工作效率比较高

行测知识点数量关系汇总【精品】.pdf

数量关系 一、数量思维 1.选项关联:不是填空题 注意观察选项之间的倍数关系。 2.代入排除: 应用范围:多位数范围、不定方程问题、同余问题、年龄问题、周期问题、复杂行程问题和差倍比问题,优先代入整数选项。 3.整除思想:必须将题目式子转化成 A =B ×C 两两相乘的形式 整除判定法则:①拆分法517=470+47;②因式分解 6=2×3 ;③常用的 2、3、5、7、11和13 整除判定法则。 4.特值思想: 数字特值:题目没具体数字,只有相互比例关系等,常用于计算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或行程问题。 数字特值计算题优先考虑-1,0,1,工程与行程等问题优先考虑最小公倍。 图形特值:比如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 5.奇偶特性:题目中出现平均、总和、差,尤其是不定方程的时候 奇偶判定:①加减运算:同奇同偶比得偶,一奇一偶只能奇; ②乘除运算:一偶就是偶,双奇才是奇。 二、基础代数公式和方法 1.基础代数公式: 完全平方:(a ±b)2 =a 2 ±2ab +b 2 平方差: a 2 -b 2=(a +b )×(a -b ) 完全立方:(a ±b)3 =a 3 ±3a 2 b +3ab 2 ±b 3 立方和差: a 3 ±b 3 =(a ±b)(a 2 ab +b 2 ) 阶乘: a m ×a n =a m +n 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 b n 2.常用方法: 公式法(记住常用的公式) 因子法(整除特性结合) 放缩法(用于判定计算的整数部分) n 1-n 32=1n!)(?????

构造法 特值法 三、等差数列 1.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通项公式:a n =a 1+(n -1)d 求和公式:s n = =na 1+ n(n-1)d 项数公式:n = +1 等差中项:2A =a +b (若a 、A 、b 成等差数列) 2.若m+n =k+i ,则:a m +a n =a k +a i 3.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 四、等比数列 1.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通项公式:a n =a 1q n -1 求和公式:s n = (q ≠1) 等比公式:G 2=ab (若a 、G 、b 成等比数列) 2.若m+n =p+q ,则:a m ×a n =a p ×a q 3.a m -a n =(m-n)d =q (m-n) 五、周期问题 一周7天,5个工作日。一年平均365天(52周+1天),闰年366天(52周+2天)。 心竺提醒:闰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平年365天,365÷7=52…1 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月(2月)28或29天。 2 12) (1n a a n +?d a a n 1 -q q a n -11 ·1) -(n m a a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银行招聘等公职考试中,逻辑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方面,试题练习是考生提分的关键,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一) 1、由于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很多人担心 中美之间会产生摩擦。但中美关系研究专家M博士宣称,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战争,否则将引爆全球核战,危及双方国家生存及经济发展。 由此可以推出( )。 A、若爆发全球核战,则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 B、只有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才可能引起全球核战 C、若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则会引发全球核战 D、若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则它肯定是由美国军事 中心向亚太区转移引起的 2、红红、丹丹、阳阳、珍珍和慧慧是同一家公司的 同事,因工作的需要,她们不能同时出席公司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她们的出席情况是: (1)只有红红出席,丹丹、阳阳和珍珍才都出席; (2)红红不能出席; (3)如果丹丹不出席,阳阳也不出席; (4)如果阳阳不出席,慧慧也不出席; (5)已经决定慧慧出席发布会。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推出( )。 A、丹丹出席发布会,阳阳和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B、珍珍出席发布会,丹丹和阳阳不出席发布会 C、阳阳和珍珍出席发布会,丹丹不出席发布会 D、丹丹和阳阳出席发布会,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3、由于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很多人担心中美之间会产生摩擦。但中美关系研究专家M博士宣称,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战争,否则将引爆全球核战,危及双方国家生存及经济发展。 由此可以推出( )。 A、若爆发全球核战,则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 B、只有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才可能引起全球核战 C、若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则会引发全球核战 D、若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则它肯定是由美国军事中心向亚太区转移引起的 4、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推断一定成立?( ) I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II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投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 III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Ⅲ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篇一: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 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 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 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 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 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 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等〗、《新唐书》〖宋 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华图教育任莉 判断推理的四个模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都是国考行测中必要的几个内容,上一次已经为大家总结了图形推理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接下去我们接着来汇总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相关内容。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最难的一个模块,常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翻译推理、分析推理、真假推理、日常推理、论证类,这里主要为大家总结前三个模块。 (二)逻辑判断 (1)翻译推理 判定:题目中出现逻辑关联词 解题思路:先翻译后推理 四个翻译:1、如果......那么......... 如果就,前推后(前半句话推后半句话) 替代关联词:只要...就,必须,离不开,凡是...都,为了...一定,要想...就 2、只有......才...... 只有才,后推前 替代关联词:除非...否则不,...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 基础/保障/前提,不...不... 3、...且...(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 翻译为A且B,全真才真,一假即假 替代关联词:一边...一边,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同时,又...又 4、...或...(至少一个存在) 翻译为A或B,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替代关联词:也许...也许,和...中至少一个,和...不能同时,和...不都是 其中或关系里面存在一个否一规则:即否定一个,肯定另一个 两个推理:1、逆否等价命题(A→B等价于-B→-A)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但有一个可能性结论 2、摩根定律

-(A且B)等价于-A或-B -(A或B)等价于-A且-B 负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 (2)分析推理 判定:给出一组对象以及若干信息,对象与信息进行匹配。 思路:先判定题干,为题干信息肯定还是题干信息真假不定,然后用方法 方法:1、题干信息确定(题干给出的内容可以直接用,给出的信息全部都是确定的) a、排除法 适用条件: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选项给出了题干所有的匹配情况,否则为选项信息不充分) 如何解题:读一句有效信息,排一个选项 b、最大信息优先(出现2次或者2次以上为最大信息),以最大信息最为作为突破口 2、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题干给出的内容有真有假,不能全部直接拿来用) a、确定信息优先(通过题干的推理,可知的正确信息) 在用确定信息优先以及最大信息优先的方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两种方法:列表法以及假设法 列表法:要求将对象写在竖列,减少错误率,横行用来写其他信息 假设法:要求从假设次数最少的情况进行假设,加快解题速度 (3)真假推理 判定:题干给出多个论断,但提问方式一般都是只有一句真话(假)则...... 解题思路:先找矛盾关系,然后看其余,再找反对关系,然后也看其余。 1、矛盾关系(此起彼伏的关系,只存在两种情况) 主体相同,话题一致才能得出矛盾 矛盾关系特性:必然存在一真一假 矛盾的表现形式:a、是与不是 b、所有的是与有的不 c、有的是与所有的不 d、A且B 与-A或-B,A或B 与-A且-B e、A→B与A且-B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梳理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考点梳理随着各地省考的结束,一年一度的国考备考也逐渐被各位考生提上日程,每一位考生都清楚国考常识相比于省考常识涉及范围更广,考察深度更深,难度也更大,因此在备考中各位考生的压力也就更大,因此想要行测成绩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提早储备常识内容,这样行测考试中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知识点一:时政常识 每年国考行测常识考察题目中,第一道题一般为时政常识,尤其2019年的考察比重偏大一共涉及到四道题目。但总体来看相对简单,2019年主要考查范畴为十九大报告以及有关扶贫政策的内容。因此建议各位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及时关注国家最新的政策发展以及关注国内重要会议,主要学习渠道可通过看新闻以及及时浏览有关新闻报道的APP等。 【试题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依法治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D。解析: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本题答案为D。 知识点二:地理常识 地理常识考查是国考常识考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副省级的考试占比更为突出,

在2019年的考查中重点考查了我国油料作物的分布以及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题目相对难度大,因此各位考生在地理常识备考中更应该从基础地理常识和一些典型地区开始着手准备,循序渐进方能会有更好的收获。 【试题展示】 下列地理分界限对应正确的是( )。 A.横断山脉——内流区和外流区 B.本初子午线——东半球和西半球 C.200毫米等降雨量线——农耕区和畜牧区 D.祁连山脉——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 【答案】D。解析: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基本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即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因此A项错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o和东经160o,因此B项错误;农耕区和畜牧区接近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因此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知识点三:科技常识 科技常识在国考常识中考察比重比较大,也是比较容易的一部分,因此一直作为各位考生能够的分的题目而受到各位考生的注意,因此备考中应该给予这部分题目更多的备考时间,在2019年的国考常识中一共涉及三道题目,主要是涉及到钢铁、核磁共振以及静脉注射的经历的途径,考查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各位考生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积累更多的生活常识。 【试题展示】 关于核磁共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磁共振技术可以进行地下水探测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技巧汇总资料】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题解答技巧 分析推理型题目是最直接考查考生推理能力的一类题目1、真假矛盾法:首先要判断题型给出的条件是“只有一真”,“只有一假”还是“两真两假”;其次,在题干当中寻找一组矛盾关系(如果题中所给条件是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则相矛盾关系中的条件必有一个满足题目给出的条件),反对关系(如果题中所给条件是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则相反对关系中的条件必有一个满足题目给出的条件)和推出关系(如果题中所给条件是有两个为真或两个为假,则利用假设为真的两个条件推导其余条件,如果满足题目条件则成立),判断这两个条件是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还是必须同真、必须同假;最后,进行推导,得出结论。 【例题】桌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二个:“本杯中有可乐”;第三杯“本杯中没有咖啡”;第四个“有些杯子中没有啤酒”。 假如四句话只有一个为真话,那么()为真。 A.所有的杯子中有啤酒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可乐 C.第三个杯子中有咖啡 D.第二个杯子中有可乐 【解析】首先看提问部分,本题属于“只有一真”类型。其次看题干,发现这四句话中的第一句与第四句是一对矛盾关系,则矛盾关系必然

是一个为真,一个为假。由此推理得出第四条件为真,第二、三句肯定都是假的,故选C。 【例题】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 【解析】分析题目,属于“只有一真”类型,利用反对关系可以得知甲乙必有一真,结合丙所给可以推出甲所说为真,故选A 【例题】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区传开,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对话: 甲说: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中的一位做的。乙说:我没有做这件事,好人好事是丙做的。丙说:此事是甲和乙中的一位做的。丁说:乙说的是事实。 经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的符合实际。由此推出() A.是甲做的好事 B.是乙做的好事 C.是丙做的好事 D.是丁做的好事【解析】首先,看提问部分,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型中的“两真两假”。其次利用推出法可知,假设甲、丙所说为真,可得乙、丁所说为假,

最全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大全汇总集锦

最全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大全汇总集锦 图形推理知识点储备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 一、概念简述 图形推理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几乎所有的公职类考试都要涉及到对图形推理的考查。由于图形推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是一种文化公平的考试,更多体现的是考查考生的观察、抽象、推理能力。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判断推理题中图形推理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数量类 若一组图形中每幅图的组成较为凌乱,但局部显示有一定的数量变化。对于有这样特点的图形,通常从数量的角度来进行解题。对这几年公务员考试命题趋势的分析发现,数量类图形推理考查的角度虽然很多,但重点仍然集中在点、线、角、面、素。 (二)位置类 对于位置类图形推理题,一般来说,一组图形中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这时从位置的角度出发来解题。位置变化的类型分为平移、旋转、翻转。 (三)样式类 样式类图形的特点:图形组成的元素部分相似。在解决样式类图形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解题顺序——先进行样式遍历,再进行加减同异。 二、思路分析 图形推理题中,每道题包含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但也存在某种差异。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请你认真观察两套图形的相似性,然后从四个备选图形中选出一个最适合

取代问号的一个。正确答案不仅应使两套图形表现出应有的一致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做图形推理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出第一套图形中的规律。找到规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运用到第二套图形中去。要找到其规律,观察图形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笔画曲直多少、方向的旋转、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求同等等。要观察的要素也许不是很多,但其运用起来特别是复合运用的时候,其规律就可以千变万化。应试者应当以观察要素为根据寻找其变化,从而发现其规律,再运用到第二套图形当中去,得出正确答案。下面我们以几种比较常用的规律为例,具体地讲讲如何做图形推理题,以期抛砖引玉。只要考生可以举一反三,这种题型也不会太令人头痛。 三、解题技巧 1、仔细观察 做图形推理题,首先要仔细观察所给的两套图形。观察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构成要素的增减、图形的笔画多少、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图形等等。 2、找出规律 这是解答图形推理题的关键。找规律,首先要立足于剖析第一套图形。有些简单的题,从第一套图形中即可直接看出规律。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则需结合第二套图形具体分析。图形排列的规律是千变万化的,只要仔细观察其变化,最终肯定能发现其规律。 3、选择正确答案 找到规律以后,便可据以选择正确答案。但是,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当然,最好是将所选答案去印证一下自己归纳出的规律。如果符合规律,则所选答案八九不离十;如果所选答案不符合自己确定的规律,则需再仔细琢磨琢磨。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逻辑判断

1.>数千年以来,人们对满月之夜总是心存偏见,因为在一些传说中,有人会在满月之夜变成狼人。但是近日一项研究表明,心脏病患者在满月期间不仅发病率最低,而且死亡率也会明显下降。 >下列如果哪项为真,不能支持上述结论?() A.满月期间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最强,因此最有利于人体各脏器系统的循环代谢 B.研究者对几百名心脏病患者进行监控发现,满月期间他们的心血管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C.最新统计表明,满月期间心脏病患者在医院里接受治疗的时间长于其它月运周期阶段 D.研究人员分析了数位心脏病患者病例,发现在满月期间心脏病患者发作的概率显著降低,病患数量减少 2. 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否则,即使是当事人双方自愿签订的合同,非但不能受到法律保护,还要根据情况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与以上论述等值的是()。 A.如果双方当事人的行为都是自愿的,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B.如果双方当事人的行为都是自愿的,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C.只有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合法,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受到法律的保护 D.如果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合法,就会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受到法律的保护 3. “东胡林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经开始萌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

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 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 C.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 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 4.就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是错误的。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性别就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最有力地支持了上述论断?() A.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工作中异性之间的协作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B.有些工作如司机,女性同样出色,甚至能做得更好 C.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女性,比如居里夫人 D.很多单位因为女性面临生育的问题害怕其工作到时无人代替 5. 某市市长在媒体发布会上说:近年来,我们提倡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回家乡工作,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取得实效。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回到家乡工作,而不像以前,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去了一线城市。 以下哪个选项如果为真,则最能削弱该市市长关于“这项工作已经取得实效”的推论?() A.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大学毕业生无法留在那里参加工作和生活 B.同时期,全国各地都在提倡“大学生回乡作贡献” C.一线城市是时尚潮流和信息的集中地,大学生毕业后都向往在一线城市生活 D.与该地区毗邻的另外一个地区没有出现越来越多大学生回家乡工作的情况 答案与解析

2020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2020年地方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1.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商品的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在各种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并不是

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 商品价值与价值量 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有: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4.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内在的矛盾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及其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其它矛盾的根源;第二,这一矛盾决定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 货币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己能够理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推理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做题时直接运用推理规则,就无需纠结了。 分析推理可以说是逻辑判断中最难的,因为它不考知识,只考分析推理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学习难得多,实在不能掌握复杂的技巧,那就学会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三大万能利器,学会借助列表、假设和列不等式做题。 具体技巧 一、当题中已经给出某个确定条件时,这个既定的条件就是切入点,继续搜索与其相关的条件关联推演。然后,把推演的结果再作为确定条件,继续寻找相关条件推演,直到完成求解。这样的方法称做“关联推演法”。既定条件是指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条件。如: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北京人是翻译。凡属假设的语句或否定的语句,都不是既定条件。 如:若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则北京人是翻译。(假设的条件未确定) 上海人不是医生。(否定的条件未确定) 例: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 )。 A. 甲不是湖北人 B. 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 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 湖北人年龄最小 答案: D 解析:(1)先根据两个与“河南”相关的条件: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推断:甲和乙都不是河南人,继续推断:丙是河南人。 (2)通过题干中两个“否定的条件”,推断出确定条件“丙是河南人”。再从这个确定的条件入手,找相关的条件推演。 (3)已知:丙比湖北人年龄大,比乙年龄小,可推出D:湖北人年龄最小。如图: 湖北人丙乙→右侧为年龄大者 (甲)(河南人)(山东人) 以上排列可见,甲是湖北人,年龄最小。 提示:关联推演法在逻辑推理中是最基本的方法,是解决分析问题从哪里入手的重要思路。概念关系推理、充分命题推理等都要用到这个方法。 总结:快读——发现确定条件,搜索与其相关; 快解——绕过其余干扰,连续推出答案。 二、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 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如下思路的试题: 甲说:我会游泳; 乙说:甲不会游泳; 丙说:乙不会游泳; 丁说: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 以上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究竟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谁会游泳,谁不会游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