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架空电力线路汇总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汇总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汇总

6 架空电力线路

6.1 一般要求

6.1.1 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

6.1.2 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

b)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

c)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场院和仓库。

6.1.3 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采用10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如选出的气象条件与典型气象区接近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典型气象区参见附录J)。

6.1.4 当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时,其气象条件应按DL/T601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核。

6.1.5 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参见附录K)。

6.2 导线

6.2.1 农村低压电力网应采用符合GB/T1179标准规定的导线。禁止使用单股、破股(拆股)线和铁线。

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GB12527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6.1.4规定的条件。

6.2.2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架空绝缘电线不应小于3.0。强度安全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

K≥σ/σmax

式中σ——导线的抗拉强度(N/mm2);

σmax——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N/mm2)。

6.2.3 选择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8;

b)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应符合3.3.2的规定;

c)按允许电压损耗校核时: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损耗不大于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V、380V)的7%;

d)导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e)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为25mm2,也可采用不小于16mm2的钢芯铝绞线;

f)TT系统的中性线和TN—C系统的保护中性线,其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和保护装臵的要求选定,但不应小于3.4.5中表3的规定。单相供电的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相同。

6.2.4 施放导线时,应采取防止导线损伤的措施,并应进行外观检查:铝绞线、钢芯铝绞线表面不得有腐蚀的斑点、松股、断股及硬伤的现象。架空绝缘电线:表面不得有气泡、鼓肚、砂眼、露芯、绝缘断裂及绝缘霉变等现象。

6.2.5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有硬弯或钢芯铝绞线钢芯断一股时应剪断重接,接续应满足下列要求:

a)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宜采用压接管;

b)架空绝缘电线:芯线采用圆形压接管;外层绝缘恢复宜采用热收缩管;

c)导线接续前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及被连接部分导线的表面,并在导线表面涂一层导电膏后再行压接。

6.2.6 同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一个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不应小于0.5m,不同规格、不同金属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6.2.7 铝绞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a)损伤截面占总截面5%~10%时,应用同金属单股线绑扎,单股线直径应不小于2mm,绑扎长度不应小于100mm。

b)损伤截面占总截面10%~20%时,应用同金属单股线绑扎,单股线直径应不小于2mm,绑扎长度不应小于:

1)LJ—35型及以下:140mm;

2)LJ—95型及以下:280mm;

3)LJ—185型及以下:340mm。

c)损伤截面积超过20%或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超过总拉断力的5%时,应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应采用压接管重新接续。

6.2.8 钢芯铝绞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GB50173标准的规定要求处理;架空绝缘导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DL/T602标准的规定要求处理。

6.2.9 架空绝缘电线的绝缘层操作时,应用耐气候型号的自粘性橡胶带至少缠绕5层作绝缘补强。

6.2.10 架空绝缘电线施放后,用500V兆欧表摇测1min后的稳定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0.5MΩ。

6.2.11 导线的设计弧垂,各地可根据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或按所选定的气象条件计算确定。考虑导线初伸长对弧垂的影响,架线时应将铝绞线和绝缘铝绞线的设计弧垂减少20%,钢芯铝绞线设计弧垂减少12%。

6.2.12 挡距内的各相弧垂应一致,相差不应大于50mm。同一挡距内,同层的导线截面不同时,导线弧垂应以最小截面的弧垂确定。

6.2.13 常用导线结构及技术指标见附录D。

6.3 绝缘子

6.3.1 架空导线应采用与线路额定电压相适应的绝缘子固定,其规格根据导线截面大小选定。

6.3.2 绝缘子应采用符合GB/T773、GB/T1386.1标准的电瓷产品。

6.3.3 直线杆一般采用针式绝缘子或蝶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蝶式或线轴式绝缘子,也可采用悬式绝缘子。中性线、保护中性线应采用与相线相同的绝缘子。

6.3.4 绝缘子在安装前应逐个清污并作外观检查,抽测率不少于5%。

a)绝缘子的铁脚与瓷件应结合紧密,铁脚镀锌良好,瓷釉表面光滑、无裂纹、缺釉、破损等缺陷。

b)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后的稳定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20MΩ。

6.4 横担及铁附件

6.4.1 线路横担及其铁附件均应热镀锌或其他先进的防腐措施。镀锌铁横担具体规格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

直线杆采用角钢时:50mm×50mm×5mm;

承力杆采用角钢时:2根50mm×50mm×5mm。

6.4.2 单横担的组装位臵,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组装应平整,端部上、下和左右斜扭不得大于20mm。

6.4.3 用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b)螺母紧好后,露出的螺杆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两个;

c)螺栓穿人方向:顺线路者从电源侧穿人;横线路者面向受电侧由左向右穿入;垂直地面者由下向上穿人。

6.5 导线排列、挡距及线间距离

6.5.1 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不应高于相线,如线路附近有建筑物,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宜靠近建筑物侧。同一供电区导线的排列相序应统一。路灯线不应高于其他相线、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

6.5.2 线路挡距,一般采用下列数值:

a)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集镇和村庄为40~50m;田间为40~60m;

b)架空绝缘电线:一般为30~40m,最大不应超过50m。

6.5.3 导线水平线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a)铝绞线或钢芯铝绞线:挡距50m及以下为0.4m;挡距50—60m 为0.45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距离,不应小于0.5m。

b)架空绝缘电线:挡距40m及以下为0.3m;挡距40~50m为0.35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间距为0.4m。

6.5.4 低压线路与高压线路同杆架设时,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直线杆:1.2m;分支和转角杆:1.0m。

6.5.5 未经电力企业同意,不得同杆架设广播、电话、有线电视等其他线路。低压线路与弱电线路同杆架设时电力线路应敷设在弱电

线路的上方,且架空电力线路的最低导线与弱电线路的最高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5m。

6.5.6 同杆架设的低压多回线路,横担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直线杆为0.6m;分支杆、转角杆为0.3m。

6.5.7 线路导线每相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150mm;导线与拉线、电杆间的最小间隙,不应小于50mm。

6.6 电杆、拉线和基础

6.6.1 电杆宜采用符合GB4623标准规定的定型产品,杆长宜为8m,梢径为150mm。

6.6.2 混凝土电杆的最大使用弯矩,不应大于混凝土电杆的标准检验弯矩(参见附录E)。

6.6.3 各类电杆的运行工况,应计算下列工况的荷载:

a)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

b)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

c)最低温度、无冰、无风、未断线(适用于转角杆、终端杆)。

6.6.4 混凝土电杆组立前应作如下检查:

a)电杆表面应光滑,无混凝土脱落、露筋、跑浆等缺陷;

b)平放地面检查时,不得有环向或纵向裂缝,但网状裂纹、龟裂、水纹不在此限;

c)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d)电杆的端部应用混凝土密封。

6.6.5 电杆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及负荷条件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杆长的1/6。电杆的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终端杆为2.0。

6.6.6 电杆组立后(未架线),杆位横向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50mm。

6.6.7 架线后,杆身倾斜:直线杆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转角杆应向外倾斜;终端杆应向拉线侧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6.6.8 转角、分支、耐张、终端和跨越杆均应装设拉线,拉线及其铁附件均应热镀锌。

6.6.9 拉线一般固定在横担下不大于0.3m处。拉线与电杆夹角为45°,若受地形限制,不

应小于30°。

6.6.10 跨越道路(非公路)的水平拉线,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低于5m,拉线柱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

6.6.11 拉线宜采用镀锌钢绞线,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0,截面不应小于25mm2。

6.6.12 拉线的底把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热镀锌圆钢制成的拉线棒,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露出地面0.5~0.7m。

6.6.13 拉线盘需具有一定抗弯强度,宜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块,其规格不应小于150mm×250mm×500mm。

6.6.14 拉线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和电杆的倾覆力矩确定,其抗拔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直线杆为1.5;耐张杆为1.8;转角杆、终端杆为2.0。

6.6.15 穿越和接近导线的电杆拉线必须装设与线路电压等级相同的拉线绝缘子。拉线绝缘子应装在最低导线以下,应保证在拉线绝缘子以下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6.6.16 拉紧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0。

6.6.17 拉线坑、杆坑的回填土,应每填0.3m夯实一次,最后培起高出地面0,3m的防沉土台,在拉线和电杆易受洪水冲刷的地方,应设保护桩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

6.7 对地距离和交叉跨越

6.7.1 导线对地面和交叉跨越物的垂直距离,应按导线最大弧垂计算;对平行物的水平距离,应按导线最大风偏计算,并计及导线的初伸长和设计、施工误差。

6.7.2 裸导线对地面、水面、建筑物及树木间的最小垂直和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a)集镇、村庄(垂直):6m;

b)田间(垂直):5m;

c)交通困难的地区(垂直):4m;

d)步行可达到的山坡(垂直):3m;

e)步行不能达到的山坡、峭壁和岩石(垂直):1m;

f)通航河流的常年高水位(垂直):6m;

g)通航河流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船桅顶(垂直):1m;

h)不能通航的河湖冰面(垂直):5m;

i)不能通航的河湖最高洪水位(垂直):3m;

J)建筑物(垂直):2.5m;

k)建筑物(水平):1m;

l)树木(垂直和水平):1.25m。

6.7.3 架空绝缘电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的最小垂直、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

a)集镇、村庄居住区(垂直):6m;

b)非居住区(垂直):5m;

c)不能通航的河湖冰面(垂直):5m;

d)不能通航的河湖最高洪水位(垂直):3m;

e)建筑物(垂直):2m;

f)建筑物(水平):0.2m;

g)街道行道树(垂直):0.2m;

h)街道行道树(水平):0.5m。

6.7.4 低压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交叉时,电力线路应架设在弱电线路的上方;电力线路电杆应尽量靠近交叉点但不应小于对弱电线路的倒杆距离。电力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以及最小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与一级弱电线路的交叉角不小于45°;

b)与二级弱电线路的交叉角不小于30°;

c)与弱电线路的距离(垂直、水平)为1m。

弱电线路等级参见附录L。

6.7.5 低压电力线路与铁路、道路、通航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时,应符合表15的要求。

表15 架空电力线路与各种工程设施交叉接近时的基本要求

行。

电力架空线路导线

架空绝缘线 问:有JKLYL-10/50这种型号的架空绝缘线吗? 没有,型号编制不符合规范。JK——架空电缆;L——铝芯,YL——??!(应该是YJ吧)。 猜想为:JKLYJ-10 1x50 GB/14049-2008,单芯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额定电压10kV,50平方毫米。 GB/14049-2008 额定电压10kV架空绝缘电缆的标准型号: JK YJ——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 TR YJ——软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 L YJ——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Y——铜芯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TR Y——软铜芯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 L Y——铝芯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 LH Y——铝合金芯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LYJ/B——铝芯本色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LHYJ/B——铝合金芯本色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LYJ/Q——铝芯轻型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LHYJ/Q——铝合金芯轻型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LY/Q——铝芯轻型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LHY/Q——铝合金芯轻型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GB∕T12527-2008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的标准型号:

JK 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 Y——铜芯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 YJ——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 LV——铝芯聚氯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 L YJ——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LY——铝芯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 LH Y——铝合金芯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LHV——铝合金芯聚氯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JKLHYJ——铝合金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 现在还有钢芯铝绞线芯架空电缆,尚无国家标准: JKL G V——钢芯铝绞线芯聚氯乙烯绝缘架空电缆(1kV) JK LG Y——钢芯铝绞线芯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10kV以下) JKLGYJ——钢芯铝绞线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10kV以下)JKLG V/Q——钢芯铝绞线芯轻型聚氯乙烯绝缘架空电缆(1kV) JKLGY/Q——钢芯铝绞线芯轻型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10kV以下)JKLGYJ/Q——钢芯铝绞线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10kV以下) 另外,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很多厂家可以生产额定电压35kV。

高低压电力线路安全距离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高低压电力线路安全距离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322-42 高低压电力线路安全距离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依据:《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与树木间:10kV---1.5 m; 35kV---3.5 m; 110kV---4.0 m; 220kV---5.0 m; 这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最小水平距离。 相关规范 一、?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是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技术监 督局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 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 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而制定的。其中

对小于或等于 110KV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考虑最大风偏后)与道路(路缘石)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要求均为0.5米。 对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道路(地面)之间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要求均为7米,横跨道路的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距地面应大于9米。电力杆柱与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见表1。 电力杆柱与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表1 管线名称高压铁塔基础边照明及35KV 道路侧石边缘 0.5 给水管 3.0 0.5 污水、雨水排水管 1.5 0.5 燃气管 1.0 1.5 1.0 热力管 2.0 3.0 1.0 电力电缆 0.6 电信电缆 0.6 0.5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 6 架空电力线路 一般要求 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 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 b)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 c)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场院和仓库。 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采用10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如选出的气象条件与典型气象区接近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典型气象区参见附录J)。 当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时~其气象条件应按DL/T601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核。 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参见附录K)。 导线 农村低压电力网应采用符合GB/T1179标准规定的导线。禁止使用单股、破股(拆股)线和铁线。 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GB12527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规定的条件。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架空绝缘电线不应小于。强度安全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 Kσ/σ max 2式中σ——导线的抗拉强度(N/mm), 2σ——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N/mm)。 max 选择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8, b)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应符合的规定, c)按允许电压损耗校核时: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损耗不大于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V、380V)的7%, d)导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2e)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为25mm~也可采用不小于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

6 架空电力线路 6.1 一般要求 6.1.1 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 6.1.2 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 b)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 c)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场院和仓库。 6.1.3 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采用10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如选出的气象条件与典型气象区接近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典型气象区参见附录J)。 6.1.4 当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时,其气象条件应按DL/T601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核。

6.1.5 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参见附录K)。 6.2 导线 6.2.1 农村低压电力网应采用符合GB/T1179标准规定的导线。禁止使用单股、破股(拆股)线和铁线。 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GB12527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6.1.4规定的条件。 6.2.2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架空绝缘电线不应小于3.0。强度安全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 K≥σ/σmax 式中σ——导线的抗拉强度(N/mm2); σmax——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N/mm2)。 6.2.3 选择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8;

b)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应符合3.3.2的规定; c)按允许电压损耗校核时: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损耗不大于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V、380V)的7%; d)导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e)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为25mm2,也可采用不小于16mm2的钢芯铝绞线; f)TT系统的中性线和TN—C系统的保护中性线,其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和保护装置的要求选定,但不应小于3.4.5中表3的规定。单相供电的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相同。

外电线路安全距离和措施

外电线路安全距离和措 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外电线路安全距离和措施1、外电线路安全距离和措施 (1)避免在架空输电线路下进行施工,如有必要,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或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2)施工距离达不到要求,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拦、围护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牌; (3)临时用电的电源线漏电保护装置要齐全; (4)各种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必须按规定选用。严禁用铁丝、铝丝等非专用熔丝替代。 2、架空线路的安全要求 (1)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2)架空线的档距档距为不得大于35m,线间距不得小于30mm;

(3)架空线的弧垂最大弧垂处与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施工现场一般场所4m、机动车道6m、铁路轨道7.5m; (4)各种电源导线严禁直接绑扎在金属架上。 3、配电箱、开关箱 (1)施工现场的各种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有防雨措施,并应装设端正、牢固。 (2)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为1.3~1.5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底部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宜在0.6~1.5m. (3)配电箱、开关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 (4)电动建筑机械应有各自专有的开关箱,就近设置,实行“一机一闸”制。 (5)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路一一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 4、施工照明施工现场的照明配电宜与动力配电分别设置,各自自成独立配电系统。照明采用电压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场所为220V; (2)隧道、人防工程、有高温、导电灰尘或灯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4m 等场所不大于36V; (3)在潮湿地点或易触带电体场所,照明电源不得超过24V; (4)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不大于12V。 5、手持电动工具安全 (1)采用安全特低电压,通过限制电压抑制通过人体的电流,保证触电时处于安全状态。 (2)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结构的电动机和导线。 (3)非金属壳体的电动机、电器,存放和使用时不应受压、受潮,不得接触汽油等溶剂。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汇总

6 架空电力线路 6.1一般要求 6.1.1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 5 年考虑。 6.1.2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 b)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 c)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场院和仓库。 6.1.3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采用 10 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如选出的气象条件与典型气象区接近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典型气象区参见附录 J)。 6.1.4当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时,其气象条件应按 DL/T601 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核

6.1.5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参见附录 K)。 6.2导线 6.2.1农村低压电力网应采用符合 GB/T1179 标准规定的导线。禁止使用单股、破股(拆股)线和铁线。 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 GB12527 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 (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6.1.4规定的条件。 6.2.2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5;架空绝缘电线不应小于 3.0。强度安全系数 K 可用下式表示: K>(/ O max 式中O----- 导线的抗拉强度(N/mm 2); O max ----- 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N/mm 2)。 6.2.3选择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 8 ;

b)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应符合 3.3.2 的规定; c)按允许电压损耗校核时: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损耗不大于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V 、380V)的 7% ; d)导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e)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为25mm 2,也可采用不小于16mm 2的钢芯铝绞线; f)TT 系统的中性线和 TN—C 系统的保护中性线,其截面应按允许 载流量和保护装置的要求选定,但不应小于 3.4.5 中表 3 的规定。单

电力架空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投标单位盖章)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1)、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1施工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本公司施工经验和踏勘情况,所有施工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为原则,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的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为前提。 1.1.1施工技术资料准备 根据本工程进度需要及时编写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及提供时间见下表 编号名称供应时间备注 1 施工图等设计文件开工15天前设计提供 2 施工组织设计开工5天前自行编制 3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开工前自行编制 4 铁塔组立作业指导书开工前自行编制 5 架线施工作业指导书开工前自行编制1.1.2材料准备 1.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对原材料如砂、石、水泥、钢筋等及时送当地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并填写分部分项工程材料报审表上报监理工程师签发认可,之后方可使用。 2.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合理地向甲方通报材料供应计划。 3.采购的材料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4.材料到货后及时进行检查和检验,并做好详细记录。质量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1.1.3通讯设备配备 1.项目部设有线电话、传真机各一部、移动电话若干、IBMP4电脑及激光打印机各一台。 2.各施工处设有线电话或移动电话一部、传真机一部;各施工队设报话机若干。 1.1.4场地准备 1.根据对沿线的调查,选定项目部、施工队驻地和中心材料站。由项目经理带队,办公室、计财科参加,进行驻地的落实并签订协议,由办公室进行驻地清理、临建的搭设、通信设施的安装、生活设施的搭建等工作。 2.队伍进场后立即与与建设单位联系,取得允许本工程施工的有关手续,并与当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联系,与沿线群众接触,尽早为工程施工创造条件。 3.积极配合项目法人做好线路施工中发生的青苗赔偿、树木砍伐、房屋拆迁等障碍物迁移工作,并按下表中规定的标准控制施工场地,尽可能减少损失。

GB50061-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66kv or under over-head electrical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GB 50061-97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8年6月1日 1 总则 1.0.1 为使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做到供电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和检修维护,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66KV及以下交流架空电力线路(以下简称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 1.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发展规划,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 艺和新结构。 1.0.4 架空电力线路的杆塔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1.0.5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路径 2.0.1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综合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因素,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2.0.2 市区架空电力线路的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线路路径走廊位置,应与各种管线和其他市政设施统一安排。 2.0.3 架空电力线路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减少与其他设施交叉;当与其他架空线路交叉时,其交叉点不应选在被跨越线路的杆塔顶上。

2 架空电力线路跨越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应符合表2.0.3的要求。 表2.0.3 架空电力线路与架空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注:架空弱电线路等级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3 3KV及以上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跨越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区域。架空电力线路与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和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规定。 4 应避开洼地、冲刷地带、不良地质地区、原始森林区以及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 5 不宜跨越房屋。 2.0.4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5m。35KV和66KV线路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线路两侧向外各延伸林区主要树种的生长高度。通道附近超过主要树种自然生长高度的个别树木,应砍伐。树木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或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应符合本规范表11.0.11的规定,在不影响线路施工运行情况下,可不砍伐通道。 2.0.5 架空电力线路通过果林、经济作物林以及城市绿化灌木林时,不宜砍伐通道。 2.0.6 耐张段的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 35KV和66KV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5km; 2 10KV及以下线路耐张段的长度,不宜大于2km。 3 气象条件 3.0.1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的气温应根据当地10-20年气象记录中的统计值确定。最高气温宜采用+40℃。 在最高气温工况、最低气温工况和年平均气温工况下,应按无风、无冰计算。 3.0.2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年平均气温,应按下列方法确定: 1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3-17℃之间时,年平均气温应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2 当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小于3℃或大于17℃时,应将年平均气温减少3-5℃后,取与此数邻近的5的倍数值。 3.0.3 架空电力线路设计采用的导线或地线的覆冰厚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可取

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参考文本

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高低压线 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洛设施,或堆放构件、 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2.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 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 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汪小于表1所列数 值。。。。。。 表1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 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 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表2所列数值。 表2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的 最小垂直距离

4.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 10kv以下的架空线路边线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2m。 5.施工现场开挖非热管道沟槽的边缘与埋地外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kV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组成及杆上设备详解

1. 何为配电线路 输送电能的线路一般称为电力线路,其中由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的线路以及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络线路为输电线路,架设于变电(开关站)与变电站之间;由电力负荷中心向各个电力用户分配电能的线路为配电线路。故输电或者配电线路不能按电压等级来区分,只有看其功能作用,在一些地区110kV线路是分配给用户的配电线路,但在一些农村地区35kV也属于变电站与变电站之间的联络线路的输电线路。电力线路又分架空电力线路与电缆电缆线路,故配电线路又分架空配电线路及电缆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又分高压架空配电线路(35kV、110kV)、中压架空配电线路(20kV、10kV、6kV、3kV)、低压架空配电线路(220V、380V),本次小编介绍的主要是中压架空线路,部分涉及低压架空线路,下列阐述的架空配电线路主要指中压架空配电线路,小编不再重复说明。 ▲电网示意图 架空配电线路是采用电杆将导线悬空架设,直接向用户供电的配电线路。架空配电线路每条线路的分段点设置单台开关(多为柱上)。为了有效的利用架空走廊,在城市市区主要采用同杆并架方式。有双回、四回同杆并架;也有10kV、380V上下排同杆并架。架空线路按在网络的位置分主干线路和分支线路,在主干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成分支线路(大分支线路),在分支线路中间可以直接“T”接又形成分支线路(小分支线路)。主干线和较大的分支线应装设分段开关。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一般为120-240mm2,分支线截面一般不少于70mm2。

架空线路具有架设简单;造价低;材料供应充足;分支、维修方便;便于发现和排除故障等优点,缺点是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供电可靠性较差;影响环境的整洁美观等。架空配电线路主要由电杆、横担、导线、拉线、绝缘子、金具及杆上设备等组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架空配电线路基本结构 架空线路最常见的有放射式和环网式两类。农村、山区中架空线路由于负荷密度较少、分散,供电线路长,导线截面积较少,大多部具备与其它电源联络的条件,一般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低压架空线路也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 城市及近郊区中压配电线路一般采用放射性环网架设,多将线路分成三段左右,每段与其它变电站线路或与本变电站其它电源线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 架空配电线路的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绝缘子、杆塔、拉线、基础、横担金具等,还包括在架空配电线路上安装的附属电气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等。 与电缆线路相比,架空线路的优点是成本低、投资少、施工周期少、施工周期短、易维护与检修、容易查找故障。缺点是占用空中走廊、影响城市美观、容易受自然灾害(风、雨、雪、盐、树、鸟)和人为因数(外力撞杆、风筝、

高低压电力线路与地面的安全距离及依据

高低压电力线路与地面的安全距离 一、《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与树木间:10kV为1.5 m; 35kV为3.5 m; 110kV为4.0 m; 220kV为5.0 m; 这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最小水平距离。 二、《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是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而制定的。其中: 1.对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考虑最大风偏后)与道路(路缘石)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要求均为0.5米。 2.对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道路(地面)之间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要求均为7米,横跨道路的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距地面应大于9米。电力杆柱与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见表1。 电力杆柱与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表1

二、《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是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 市区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 (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表1 1~330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表2 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安全距离 (在导线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表3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间最小垂直距离(m) (在最大计算导线弧垂情况下)表4

架空电力线路组成

第三章架空电力线路组成 第一节导线和避雷线 架空线路的导线、避雷线架设在野外,常年在露天情况下运行,不仅经常承受自身张力作用,还受各种气象条件的影响,有时还会受大气中各种化学气体和杂质的侵蚀。因此导线和避雷线除了要求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外,还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对导线的具体要求,一是导电率高;二是耐热性好;三是机械强度好;四是具有良好的耐振、耐磨、耐化学腐蚀性能;五是质量轻,价格低,性能稳定。 一、架空导线的分类 1.裸导线 (1)铜导线 铜导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γ=53m/(Ω·mm2)]和较高的机械强度(σ=382N/ mm2),耐腐蚀性强,铜的密度为9.8g/cm3,是一种理想的导线材料。但由于铜在工业上用途极其广泛,资源少而价格高,因此,铜线一般只用于电流密度较大或化学腐蚀较严重地区的配电线路。 (2)铝导线 铝导线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不及铜导线,铝和铜比较,铝的导电系数[γ=32m/(Ω·mm2)]比铜小1.6倍。铝的机械强度(σ=157N/ mm2)也比较小,抗化学腐蚀能力也比较差。但铝的质量小,铝的密度为2.7g/mm3,并且铝的储量高而价格低,因此,铝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导线材料。铝的性质决定了铝线一般用于档距较小的架空配电线路,但在沿海地区或化工厂附近不宜采用铝线。 (3)钢芯铝绞线 为了充分利用铝和钢两种材料的优点以补其不足,而把它们结合起来制成钢芯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它所承受的机械应力是由钢芯线和铝芯共同承担的,并且交流的集肤效应可以使钢芯线中通过的

电流几乎为零,电流基本上是由铝线传导的。因此,钢芯铝绞线的导电和 机械性能均比较良好,适用于大档距架空电力线路。钢芯铝绞线的结构见 图3-1 所示。 通型LGJ、轻型LGJQ和加 强型LGJJ钢芯铝绞线三种。 普通钢芯铝绞线,铝钢截 面比S L:S G=5.3:6.1; 轻型钢芯铝绞线,铝钢截 面比S L:S G=7.6:8.3; 图3-1 钢芯铝绞线结构加强型钢芯铝绞线,铝钢 截面比S L:S G=4:4.5; (4)防腐型钢芯铝绞线(LGJF) 防腐型钢芯铝绞线(LGJF),其结构形式及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与普通 钢芯铝绞线相同,它可分为轻防腐型(仅在钢芯上涂防腐剂)、中防腐型(仅 在钢芯及内层铝线上涂防腐剂)和重防腐型(在钢芯和内外层铝线均涂防腐 剂)三种。这种导线用于沿海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地区。 (5)钢芯稀土铝绞线(LGJX) 钢芯稀土铝绞线(LGJX)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和广东台山电缆厂共同研制的节能新产品,其产品规格与GB1179—1983 的相同,其特点是在工业纯铝中加入少量稀土金属,在一定工艺条件下制 成铝导线,并经上海电缆研究所和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等单位检验, 其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均达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 (6)钢芯铝合金绞线(HLGJ) 钢芯铝合金绞线HLGJ,是先以铝、镁、硅合金拉制成的圆单线,再将 这种多股的单线绕着内层钢芯绞制而成。抗拉强度比普通钢芯铝绞线高

电力架空线路施工方案(完整版)

铁路沙江至伶俐10kV自闭线路及六景至伶俐电源线路跨越横县供电公司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及支线和承朴905线的放线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黎邕铁路工程项目部 2008年1月11日

一、概述: 1、建设单位:南宁铁路局工程管理中心。 2、工程名称:铁路沙江至伶俐10kV自闭线和六景至伶俐电源线跨越横县供电公司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及分支线和六景35kV变电站承朴905线工程.。 3、设计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4、施工单位: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黎邕铁路工程项目部。 5、开竣工日期:2008年1月18日至2008年1月19日。 二、施工任务: (一)铁路沙江至伶俐10KV自闭线跨越横县供电公司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及分支线地点如下: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17#~18#杆(自闭线14~15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27#~28#支线杆(自闭线22~23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北墨纸厂支线3#~4#(自闭线33~34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道庄支线1#~2#杆(自闭线36~37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石洲站支线0#~1#杆(自闭线50~53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石洲纸厂支线02#~03#杆(自闭线67~69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道庄支线39#~40#杆(自闭线88~89杆)(二)路六景至伶俐电源线跨越横县供电公司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及分支线地点和六景35kV变电站承朴905线如下: 六景35kV变电站承朴905线09#~10#杆(电源线18~19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19#~20#杆(电源线34~35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24#~25#杆(电源线37~38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航运E台支线01#~02#杆(电源线38~39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石洲站支线0#~1#杆(电源线53~54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道庄支线40#~41#杆(电源线87~88杆) 三、工电压等级:10kV 四、施工组织: 1、施工总负责人:鲁健现场施工负责人:舒西胜 职责:负责组织本施工方案实施,施工人员、工器具调配,工程协调,在保证质量、保证设备和人生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提前完成任务。 2、施工技术监督:冯学权 职责:负责按有关技术标准、技术措施执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组织质量自检。 3、施工安全监督:屈程东 职责:负责监督各项施工作业,严格贯彻执行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在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4、跨越一组施工负责人:宋文彬 职责:对跨越一组施工点总负责,负责组织人员施工,以及监督各跨越点工

架空线路安全距离

4 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 外电线路防护 4.1.1 在建工程不得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等。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周边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表规定 表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周边与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 1~10 35~110 220 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10 15 注: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不宜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规定。 表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架空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 1~10 35 最小垂直距离(m) 起重机严禁越过无防护设施的外电架空线路作业。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在最大偏斜时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规定。 表起重机与架空线路边线的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KV) 安全距离(m)<1 10 35 110 220 330 500 沿垂直方向 沿水平方向 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外电埋地电缆沟槽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当达不到本规定第条中的规定时,必须采取绝缘隔离防护措施,并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架设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采用线路暂时停电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监护。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所列数值。 防护设施应坚固、稳定,且对外电线路的隔离防护应达到IP30级。 表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等级(KV)≤10 35 110 220 330 500 最小安全距离(m)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6 架空电力线路 6.1 一般要求 6.1.1 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 6.1.2 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 b)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 c)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场院和仓库。 6.1.3 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采用10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如选出的气象条件与典型气象区接近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典型气象区参见附录J)。 6.1.4 当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时,其气象条件应按DL/T601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核。

6.1.5 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参见附录K)。 6.2 导线 6.2.1 农村低压电力网应采用符合GB/T1179标准规定的导线。禁止使用单股、破股(拆股)线和铁线。 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GB12527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6.1.4规定的条件。 6.2.2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架空绝缘电线不应小于3.0。强度安全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 K≥σ/σ max 式中σ——导线的抗拉强度(N/mm2); ——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N/mm2)。 σ max 6.2.3 选择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8;

b)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应符合3.3.2的规定; c)按允许电压损耗校核时: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损耗不大于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V、380V)的7%; d)导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e)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为25mm2,也可采用不小于16mm2的钢芯铝绞线; f)TT系统的中性线和TN—C系统的保护中性线,其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和保护装置的要求选定,但不应小于3.4.5中表3的规定。单相供电的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相同。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

架空线路的基本结构 架空输电线路的主要部件有:导线和避雷线(架空地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杆塔 基础、拉线和接地装置等。如图所示。 图架空输电线路 一、导线和避雷线 导线是用来传导电流、输送电能的元件。输电线路一般都采用架空裸导线,每相一根,220kV及以上线路由于输送容量大,同时为了减少电晕损失和电晕干扰而采用相分裂导线,即每相采用两根及以上的导线。采用分裂导线能输送较大的电能,而且电能损耗少,有较 好的防振性能。 (一)架空导线的排列方式 导线在杆塔上的排列方式:对单回线路可采用上字形、三角形或水平排列,对双回路线路可采用伞形、倒伞形、干字形或六角形排列,见图4—1。

图4-1导线在杆塔上排列方式示意图 导线在运行中经常受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必须具有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质量轻、价格低、耐腐蚀性强等特性。由于我国铝的资源比铜丰富,加之铝和铜的价格差别较大,故几乎都采用钢芯铝线。 避雷线一般不与杆塔绝缘而是直接架设在杆塔顶部,并通过杆塔或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避雷线的作用是减少雷击导线的机会,提高耐雷水平,减少雷击跳闸次数,保证线路安全送电。 (二)导、地线分类 导、地线一般可按所用原材料或构造方式来分类。 1、按原材料分类 裸导线一般可以分为铜线、铝线、钢芯铝线、镀锌钢绞线等。 铜是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能抗腐蚀,但比重大,价格高,且机械强度不能满足大档距的强度要求,现在的架空输电线路一般都不采用。铝的导电率比铜的低,质量轻,价格低,在电阻值相等的条件下,铝线的质量只有铜线的一半左右,但缺点是机械强度较低,运行中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后,导电性能降低,抗腐蚀性差,故在高压配电线路用得较多,输电线路一般不用铝绞线;钢的机械强度虽高,但导电性能差,抗腐蚀性也差,易生锈,一般都只用作地线或拉线,不用作导线。 钢的机械强度高,铝的导电性能好,导线的内部有几股是钢线,以承受拉力;外部为 多股铝线,以传导电流。由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电流主要在导体外层通过,这就充分利用了铝的导电能力和钢的机械强度,取长补短,互相配合。目前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几乎全部使用钢芯铝线。作为良导体地线和载波通道用的地线,也采用钢芯铝线。

架空电力线路技术标准

架空电力线路技术标准 表1 导线与地面的最小距离( m ) 居民区: 3KV以下6米; 3~10KV 6.5米; 35~110KV 7米; 154~220 KV 7.5米; 330KV 8.5米; 500KV 14米。 非居民区: 3KV以下5米; 3~10KV 5.5米; 35~110KV 6米; 154~220 KV 6.5米; 330KV 7.5米; 500KV 11米。 交通困难地区: 3KV以下4米; 3~10KV 4.5米; 35~110KV 5米; 154~220 KV 5.5米; 330KV 6.5米; 500KV 8.5米。 注:(1)居民区系指工业企业地区、港口、码头、火车站、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 (2)非居民区系指上述居民以外地区。虽然时常有人、有车辆或农业机械达到,但未建房屋或房屋稀少的地区亦属非居民区; (3)车辆、农业机械不能达到的地区,为交通困难地区。 表2 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m ) 3KV以下 2.5米; 3~10KV 3米; 35KV 4米; 60~110KV 5米; 154~220 KV 6米; 330KV 7米; 500KV 8.5米。 注:(1)表中500KV的最小距离系按场强不超过4.5KV/m考虑的;

(2)在导线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与建筑物的距离,另有要求。 表3 边导线与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 m ) 3KV以下1米; 3~10KV 1.5米; 35KV 3米; 60~110KV 4米; 154~220 KV 5米; 330KV 6米; 500KV 8米。 注:(1)表中500KV的最小距离系按场强不超过7.0KV/m考虑; (2)表中距离,对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线之间的距离系指水平距离,而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现在建筑之间的距离,系指净空距离。 表5 导线与树木间的最小净空距离( m ) 10KV KV以下3米; 35~110KV 3.5米; 154~220 KV 4米; 330KV 5米; 500KV 6米。 表10 电力线路与公路交叉接近的安全距离( m ) 1、至公路路面的垂直距离: 3KV以下6米; 3~10KV 7米; 35~110KV 7米; 154~220 KV 8米; 330KV 9米; 500KV 14米。 2、在路径受限制地区,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的水平距离: 3KV以下0.5米; 3~10KV 0.5米; 35~110KV 5米; 154~220 KV 5米; 330KV 6米。 3、在开阔地区,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的水平距离: 交叉时:8m 平行时:最高杆塔高度

高低压电力线路安全距离(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80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高低压电力线路安全距 离(正式版)

高低压电力线路安全距离(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依据:《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与树木间:10kV---1.5 m; 35kV---3.5 m; 110kV---4.0 m; 220kV---5.0 m; 这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最小水平距离。 相关规范 一、?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是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技术监 督局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

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 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而制定的。其中 对小于或等于 110KV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考虑最大风偏后)与道路(路缘石)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要求均为0.5米。 对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道路(地面)之间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要求均为7米, 横跨道路的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距地面应大于9米。电力杆柱与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见表1。 电力杆柱与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表1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瓷绝缘子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瓷绝缘子 一、用途、分类、型号简介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瓷绝缘子用于工频交流或直流电压为1000V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中作为绝缘和固定导线。包括:低压线路针式绝缘子;低压线路蝶式绝缘子;低压线路线轴式绝缘子。 型号说明:PD-低压线路针式绝缘子,破折号后数字为形状尺寸序数,“1”号为尺寸最大的一种,其后T、M、W分别表示为:铁担直脚、木担直脚、弯脚。 ED-低压线路蝶式绝缘子,破折号数字为形状尺寸序数,“1”号为尺寸最大的一种。 EX-低压线路线轴式绝缘子,破折号后数字为形状尺寸序数,“1”号为最大的一种。 二、主要结构尺寸 1、低压线路针式绝缘子

工厂代号型号图号H h h 1h 2 D d 1 d 2 R R 1 重量kg 11701 PD-1T 1 145 80 50 35 80 50 16 10 10 11702 PD-1M 1 220 80 50 110 80 50 16 10 10 11703 PD-2T 1 125 66 45 35 70 44 12 8 8 11704 PD-2M 1 195 66 45 105 70 44 12 8 8 11705 PD-2W 2 155 66 45 55 70 44 12 8 8 2、低压线路针式绝缘子 工厂代号型号图号H h D d d 1d 2 R 重量kg 13701 ED-1 3 90 46 100 95 50 22 12 13702 ED-2 3 75 38 80 75 42 20 10 13703 ED-3 3 65 34 70 65 36 16 8 13704 ED-4 3 50 26 60 55 30 16 6 13705 ED-2C 4 85 - 80 70 48 20 6 注:ED-2C为有3个线槽的低压蝶式瓷绝缘子,俗称多沟茶台,是应用户要求设计的。 3、低压线路线轴式绝缘子 工厂代号型号图号H h D d 1d 2 R 重量kg 18701 EX-1 5 90 45 85 55 22 12 18702 EX-2 5 75 70 45 20 10 18703 EX-3 5 65 65 40 16 8 18704 EX-4 5 50 25 55 35 16 6 三、低压线路瓷绝缘子主要电气与机械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