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高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高中物理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颗时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执笔:审核:备课组课时:2课时使用时间:第17周

【学习目标】

1、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运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合成与分解。

2、理解S,V,a为什么可以合成和分解。

3、知道S,V,a合成分解的一般法则。

4、初步知道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

第一课时新课

【预习作业】

1、什么是力的合成与分解呢?在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时遵循什么定则?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运动的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与分解。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探究】

一、观察实验和动画,讨论:

讨论:

1、蜡块在水平方向的位移S X是哪段?蜡块在竖直方向的位移S Y是哪段?蜡块的实际位移S是哪段?

2、如果我们记录蜡块从A到B运动的时间t,是否可以求出物体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和总的运动快慢?怎样求?

3、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有什么关系?结合实验分析。

4、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指哪些量的合成与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什么规律?

二、例题解析

例1、教材P78页

讨论:

①说明红蜡块参与了哪两个分运动?

②蜡块的分运动和合运动所用时间有什么关系?

③红蜡块的分速度应如何求解?

④求解合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例2、教材P78页

讨论:飞机的速度为什么可以这样分解?

【课堂巩固】

教材P79 (1、2)

【课堂小结】

【课外作业】

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只要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那么它们的合运动也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

第二课时习题课

一、基本概念练习

1、结合图5-14,两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类型有哪些可能的情形?结合上一节知识谈谈为什么?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3、初速度为5m/s,加速度为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分解为哪两种运动?

二、轮船渡河问题

1、一条河流宽度为180m,水流速度是v1=2.5m/s,

(1)若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v2=5m/s,求:

①如果要求船划到对岸时间最短,则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时间是多少?位移是多少?

②如果要求船划到对岸航程最短,则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所用时间多长?

(2) 若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v2=1.5m/s,要使船渡河的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所用时间多长?

2、一轮船以一定的速度垂直河岸向对岸开行,当河水流速均匀时,轮船所通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流速度的正确关系是 ( )

A 、水速越大,路程越长,时间越长。

B 、水速越大,路程越长,时间越短。

C 、水速越大,路程和时间都不变。

D 、水速越大,路程越长,时间不变。

3、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 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 2.战士救人的地点A 离岸边最近处O 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的地点离O 点的距离为( )

A 、21222

v v dv B 、0 C 、2

1v dv D 、12v dv 4、 降落伞在下落一定时间后的运动是匀速的,无风时,某跳伞员着地速度是4m/s ,现在由于有沿水平方向向东的风的影响,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5m/s ,那么

⑴跳伞员着地时速度的方向怎样?

⑵风速是多少?

5、如图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1kg 的物体,x 方向和y 方向分别受到3N 和4N 的水平拉力作用,试求以下两种情况下物体在2秒末速度大小和方向(实)

①初速度为零

②初速度沿x 方向为V 0=2m/s

6、★如图所示,汽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当汽车到达P 点时,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物体M 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__(用v 、θ表示)。 F 1 x

m

X y F 2

【课堂小结】【体会与收获】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固定一足够长通电导线a ,电流水平向右,空间还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通电导线a 的正下方,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 的导线b ,其长度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使悬挂导线b 的细线不受力,需要在导线b 中通入水平向左的电流

B .若导线b 中通入方向向右、大小为Ⅰ的电流,细线恰好不受力,则导线a 在导线b 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mg IL

C .若导线b 中通入方向向右、大小为Ⅰ的电流,细线恰好不受力,则导线a 在导线b 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mg B IL

D .若导线b 中通入方向向右、大小为Ⅰ的电流。细线恰好不受力,此时若使b 中电流反向,大小不变,则每一根细线受到导线b 的拉力大小将变成2

mg 2.普通的交流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测量电流,通常要通过电流互感器来连接,图中电流互感器ab 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少,工作时电流为I ab ,cd 一侧线圈的匝数较多,工作时电流为I cd ,为了使电流表能正常工作,则( )

A .ab 接MN 、cd 接PQ ,I ab <I cd

B .ab 接MN 、cd 接PQ ,I ab >I cd

C .ab 接PQ 、cd 接MN ,I ab <I cd

D .ab 接PQ 、cd 接MN ,I ab >I cd

3.如图所示,一U 型粗糙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导体棒MN 垂直于导轨放置,整个装置处于某匀强磁场中。轻轻敲击导体棒,使其获得平行于导轨向右的速度并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导体棒MN 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欲使导体棒能够在导轨上滑行距离较大,则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可能为( )

A .垂直导体棒向上偏左

B .垂直导体棒向下偏左

C .垂直金属导轨平面向上

D .垂直金属导轨平面向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光子的波长

B .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

C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的运动动能减小

D .原子核发生β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

5.如图所示,真空中ab 、cd 四点共线且ab=b=cd 在a 点和d 点分别固定有等量的异种点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b 、c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

C .同一负点电荷在b 点的电势能比在c 点的小

D .把正点电荷从b 点沿直线移到c 点,电场力对其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6.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 、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 处的速度为零,AC h =,此为过程Ⅰ;若圆环在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 ,则恰好能回到A 处,此为过程Ⅱ.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范围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圆环( )

A .过程Ⅰ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B .Ⅱ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212mv C .在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14

mv mgh - D .过程Ⅰ、过程Ⅱ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 图象如图所示.t=0时,两车间距为0s ;0

t 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0t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0t 时间内甲车在前,002t t 时间内乙车在前

B .002t 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

C .02t 时刻甲、乙两车相距012s

D .067

s s 8.如图甲所示是法拉第制作的世界上最早的发电机的实验装置。有一个可绕固定转轴转动的铜盘,铜盘的一部分处在蹄形磁体中实验时用导线连接铜盘的中心C 。用导线通过滑片与钢盘的边线D 连接且按触良好,如图乙所示,若用外力转动手柄使圆盘转动起来,在CD 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

A .如图甲所示,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因是铜盘盘面上无数个以C 为圆心的同心圆环中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B .如图甲所示,因为铜盘转动过程中穿过铜盘的磁通量不变,所以没有感应电动势

C .如图乙所示,用外力顺时针(从左边看)转动铜盘,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通过R 的电流自下而上

D .如图乙所示,用外力顺时针(从左边看)转动铜盘,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通过R 的电流自上而下 9.2019年12月7日10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2B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最为G ,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时间t (小于其运动周期)内扫过的面积为S ,则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

A .2

24S GMt B t GM C .224GMt S D t GM 10.如图,在真空中的绝缘光滑水平面上,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固定放置电量为+Q 、

+Q 、-Q 的点电荷,以图中顶点为圆心、0. 5L 为半径的圆与其腰及底边中线的交点分别为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场强等于C 点场强

B .B 点电势等于D 点电势

C .由A 点静止释放一正点电荷+q ,其轨迹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D .将正点电荷+q 沿圆弧逆时针从B 经C 移到D ,电荷的电势能始终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根据图乙中所提供的信息不能计算出

A .物体的质量

B .斜面的倾角

C .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

D .加速度为6 m/s 2时物体的速度

12.在大型物流货场,广泛的应用传送带搬运货物。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2m/s v =逆时针运行,皮带始终是绷紧的。质量1kg m =的货物从传送带上端A 点由静止释放,沿传送带运动到底端B 点,A B 、两点的32m l .=距离。已知传送带倾角037θ=,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重力加速

度210m/s g =,0sin 370.6=,0cos370.8=。则( )

A .货物从A 点运动到

B 点所用时间为1.2s

B .货物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0.8J

C .货物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功大小为11.2J

D .货物从A 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货物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货物增加的动能与摩擦产生的热量之和

13.如图为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间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M 、N 间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且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将一束含有大量带正电和带负电的等离子体以速度v 水平喷入磁场,两金属板间就产生电压.定值电阻0R 、滑动变阻器R (最大值为02R )及开关S 串联后接在M 、N 两端,已知磁流体发电机的电阻为r (001.52R r R <<),则在电路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 )

A .金属板M 为电源正极,N 为电源负极

B .电阻0R 消耗功率的最大值为(

)2220

20B d v R R r +

C .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的最大值为222

B d v r R + D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14.一位同学玩飞镖游戏,已知飞镖距圆盘为L ,对准圆盘上边缘的A 点水平抛出,初速度为v 0,飞镖抛出的同时,圆盘以垂直圆盘且过盘心O 点的水平轴匀速转动。若飞镖恰好击中A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飞镖抛出到恰好击中A 点,A 点一定转动到最低点位置

B .从飞镖抛出到恰好击中A 点的时间为

0L v

C .圆盘的半径为2

204gL v D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02k v L

(k =1,2,3,…) 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 、bc 、ca 回到原状态,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p a 、p b 、p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状态a 、b 、c 的压强满足p c =p b =3p a

B .过程a 到b 中气体内能增大

C .过程b 到c 中气体吸收热量

D .过程b 到c 中每一分子的速率都减小

E.过程c 到a 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做的功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6.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桌面上,重物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拉着小车向左加速运动,定滑轮与小车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记录下小车的运动信息。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长木板必须水平放置

B .小车的质量必须远大于重物的质量

C .需要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D .应该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再释放小车

(2)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源上,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其中

1234565.09cm,7.10cm,9.10cm,11.10cm,13.09cm,15.10cm x x x x x x ======。则打第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4v =___m /s ,小车的加速度a = __________2m /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7.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压强与温度关系”的实验中(如图甲),与压强传感器相连的试管内装有密闭的空气和温度传感器的热敏元件。将试管放在大烧杯的凉水中,逐次加入热水并搅拌,记录得到试管内空气不同的压强和温度值,图乙为二组同学通过记录的压强和摄氏温度数据绘制的P ﹣t 图象,初始封闭气体体积相同。

(1)两组同学得到的图线交点对应的摄氏温度为__,两图线斜率不同可能的原因是__;

(2)通过图乙归纳出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压强与摄氏温度的函数关系是__,该规律符合__定律。

四、解答题:本题共3题

18.如图所示,在纸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以第Ⅲ象限内的直线OM (与负x 轴成45°角)和正y 轴为界,在x<0的区域建立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场强大小E=2 V/m ;以直线OM 和正x 轴为界,在y<0的区域建立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T .一不计重力的带负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 沿y

轴负方向以v 0=2×

103m/s 的初速度射入磁场.己知粒子的比荷为q/m=5×104C/kg ,求: (1)粒子经过1/4圆弧第一次经过磁场边界时的位置坐标?

(2)粒子在磁场区域运动的总时间?

(3)粒子最终将从电场区域D 点离开电,则D 点离O 点的距离是多少?

19.(6分)如图甲所示,将一间距为L=1m 的足够长U 形导轨固定,导轨上端连接一阻值为R=2.0Ω的电阻,整个空间存在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B=0.2T ,质量为m=0.01kg 、电阻为r=1.0Ω的金属俸ab 垂直紧贴在导轨上且不公滑出导轨,导轨与金属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金属棒ab 从静止开始下滑,下滑的x-t 图像如图乙所示,图像中的OA 段为曲线,AB 段为直线,导轨电阻不计且金属棒下滑过程中始

终与导轨垂直且紧密接触,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sin37=0.6,cos37°

=0.8。求: (1)导轨的倾角θ。

(2)从开始到t=2.5s 过程中金属棒上产生的焦耳热。

20.(6分)两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间距0.8m d =。一质量0.2m kg =的金属棒ab 垂直于导轨静止放在紧贴电阻R 处,电阻0.1R =Ω,其他电阻不计。矩形区域MNQP 内存在有界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0.25T B =,0.85m MN PQ x ===金属棒与两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μ=,电阻R 与边界MP 的距离0.36m s =。某时刻金属棒ab 在一水平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匀加速穿过磁场,其加速度大小22m/s a =,g 取210m/s 。

(1)求金属棒ab 穿过磁场的过程中平均电流的大小;

(2)若自金属棒ab 进入磁场开始计时,求金属棒ab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内,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

(3)求金属棒ab 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所受安培力的冲量的大小I 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C .根据右手螺旋定则,通电导线a 在b 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 处磁感应强度为0B B +,若使悬挂导线b 的细线不受力,根据左手定则,需要在导线b 中通入水平向右的电流,且满足

()0mg B B IL =+

解得

0mg B B IL

=- 选项AB 错误,C 正确;

D .此时若使b 中电流反向,大小不变,则导线b 受安培力方向向下

()T 02=F B B IL mg ++

解得

T F mg =

则每一根细线受到导线b 的拉力将变成mg ,D 错误。

故选C 。

2.B

【解析】

高压输电线上的电流较大,测量时需把电流变小,根据

1221

I n I n =,MN 应接匝数少的线圈,故ab 接MN ,cd 接PQ ,且I ab >I cd ,选项B 正确.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欲使导体棒能够在导轨上滑行距离较大,则导体棒在滑行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应较小,则安培力的方向应为斜向上,由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可知,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可能为垂直导体棒向下偏左,故B 正确。 故选B 。

4.D

【解析】

【详解】

A .根据m n c

E E hv h λ-==可知,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

1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根据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则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大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故A 错误;

B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的结构越稳定,故B 错误;

C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的过程中,电子半径减小,库仑力做正功,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根据库仑力提供向心力2

mv F r

=可知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增大,所以核外电子的运动动能增大,故C 错误;

D .β衰变的本质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从原子核中被喷射导致新核的质量数不变,但核电荷数变大,即原子序数增加,故D 正确;

故选D 。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

B 项:由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可知,b 、c 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A 、B 错误;

C 项:由电场线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即电场线由b 指向c ,所以b 点的电势高于c 点电势,根据负电荷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大,即负电荷在b 点的电势更小,故C 正确;

D 项:由C 分析可知,电场线从b 指向c ,正电荷从b 沿直线运动到c ,电场力一直做正功,故D 错误.

故应选:C .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圆环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

B 处的速度最大,则经过B 处的加速度为零,到达

C 处的速度为零,所以圆环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所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 错误;

BCD .在过程Ⅰ、过程Ⅱ中,圆环经过同一位置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知在两个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设为f W ,研究过程Ⅰ,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得

0f mgh W W --=弹

研究过程Ⅱ,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得

2102

f mgh W W mv --+=-弹 联立解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214

f W mv = 弹簧弹力做功

214

W mgh mv =-弹 所以在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214

P E W mgh mv ==-弹 故B 、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在0~t 0时间内甲车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是甲车在追赶乙车,所以A 错误;

B .0~2t 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032

v ,乙车平均速度012v ,所以B 错误; D .由题意知,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位移s 0,根据几何关系知,三角形ABC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3,所以可求三角形OCD 的面积对应位移s 0∕6,所以0—t o 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

s=s 0+ s 0∕6

s 0=67

s 故D 正确;

C .2t 0时刻甲、乙两车间的距离即为三角形ABC 的面积即s 0∕3,所以C 错误.

故选D 。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外力摇手柄使得铜盘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因是铜盘盘面上无数个沿半径方向的铜棒在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的,故AB 错误;

CD .若用外力顺时针(从左边看)转动铜盘时,根据右手定则可得感应电流方向为C 到D(电源内部),D 端是感应电动势的正极,所以通过R 的电流自下而上,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9.A

【解析】

【详解】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

22GMm m r r

ω=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卫星与地心连线在时间t 内扫过的面积

22t S r ωππ

= 联立解得卫星绕地球的轨道半径

2

24S r GMt

= 故A 正确,B 、C 、D 错误;

故选A 。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场强叠加可知,A 点和C 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不同,选项A 错误;

B .由于底边上的正负电荷在BD 两点形成电场的电势叠加后的总电势均为零,则BD 两点的电势就等于顶端电荷在BD 两点的电势,则B 点电势等于D 点电势,选项B 正确;

C .两个正电荷形成的电场在两个电荷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即与过-Q 的电荷的直线上,可知A 点与-Q 连线上的电场线是直线,且指向-Q ,则由A 点静止释放一正点电荷+q ,其轨迹一定是指向-Q 的直线,选项C 错误;

D .由B 的分析可知,BD 两点电势相等,但是与C 点的电势不相等,则将正点电荷+q 沿圆弧逆时针从B 经C 移到D ,电荷的电势能要发生变化,选项D 错误。

故选B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ABC

【解析】

【详解】

AB.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如图

x 方向:

cos sin F mg ma θθ-=

y 方向:

sin cos 0N F G θθ--=

从图象中取两个点(20N ,2m/s 2)、(30N ,6m/s 2)代入各式解得:

=2kg m

=37θ?

故A 正确,B 正确;

C.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当F 沿斜面向上时所施加的外力最小:

min sin 20sin 37N 12N F mg θ==?=

故C 正确;

D.题中并未说明推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故无法求出加速度为6m/s 2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故D 错误。 12.AC

【解析】

【详解】

A .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做a 1匀加速直线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摩擦力,方向向下,重力和支持力,得: mgsinθ+μmgcosθ=ma 1

解得

a 1=10m/s 2

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时的时间

11

0.2v t s a == 物块运动的距离

110.2m 2

v s t == 因为mgsinθ>μmgcosθ,可知共速后物块将继续加速下滑,加速度:

mgsinθ-μmgcosθ=ma 2

解得

a 2=2m/s 2

根据

2122212

L s vt a t -=+ 即

22213.2-0.2222

t t =+?? 解得

t 2=1s ,

则货物从A 点运动到B 点所用时间为

t=t 1+t 2=1.2s

选项A 正确;

B .货物在前半段加速阶段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1110.2m s vt s ?=-=

货物在后半段加速阶段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2121m s L s vt ?=--=

则从A 到B 的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12cos37() 4.8J Q mg s s μ=?+?=

选项B 错误;

C .货物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功大小为

11cos37cos37()11.2J W mg s mg L s μμ=--=-

选项C 正确;

D .货物从A 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过程中,对货物由动能定理:

211sin 372

f W mgs mv += 即货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与摩擦力做功之和等于货物增加的动能;

选项D 错误;

故选AC.

13.BD

【解析】

【详解】

A .等离子体喷入磁场后,由左手定则可知正离子向N 板偏转,负离子向M 板偏转,即金属板M 为电源负极,N 为电源正极,故A 错误;

B .等离子体稳定流动时,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即

E Bqv q d

= 可得电源电动势E Bdv =,当滑片P 位于b 端时,电路中电流最大,电阻0R 消耗的功率最大,且为 ()()()22021022000Bdv R E R P I R R r R r ===++

故B 正确;

C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02R ,小于定值电阻与电源内阻之和,故滑动变阻器阻值为02R 时消耗的功率最大,且为

()()22220

022*******E R B d v R R r P R r ?=++=

故C 错误;

D .因001.52R r R <<,所以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外电路电阻减小,必然在某位置有 0r R R =+滑

由外电阻与内阻相等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可知,滑片P 由a 端向b 端滑动的过程中,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D 正确。

故选:BD 。

14.ABC

【解析】

【详解】

A .从飞镖抛出到恰好击中A 点,A 点转到了最低点位置,故A 正确;

B .飞镖水平抛出,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

t =0

L

v

故B 正确;

C .飞镖击中A 点时,A 恰好在最下方,有

1r =1

2gt 1

解得

r =2

20

4gL v

故C 正确;

D .飞镖击中A 点,则A 点转过的角度满足

θ=ωt =π+1kπ(k =0、1、1......)

ω=0(21)

πk v L +(k =0、1、1......)

故D 错误。

故选ABC 。

15.ABE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设a 状态的压强为p a ,则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一节力的合成 第二节力的分解 二. 教学目标 1. 明确共点力、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概念,理解合力与其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满足等效替代关系; 2. 会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 3. 学会按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明确正交分解含义并学会正交分解; 4. 了解各种力的分解方法以及解的情况; 5. 明确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的辩证关系。 细解知识点 一、共点力 作用于同一物体且作用线能够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之为共点力。 二、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相同的效果包括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形变或是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代换的关系。下图中,物体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力 F1、F2共同作用下也能处于静止状态,即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于是F是F1、F2的合力;F1、F2是力F的分力,从作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换。即,对于下图而言,可以认为没有F1、F2作用,而是有力F作用,替换后,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 (2)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三角形定则与多边形定则 4、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总结 (1)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同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和,方向同两力方向。 (2)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反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分力方向相同。 (3)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随分力间角度大小的不同,分力可能小于合力,也可能等于合力或大于合力。 (4)两个分力的大小保持不变,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大时,合力变小。当两分力间的夹角变小时,合力变大。 (5)合力的取值范围 F1 F2 ≥ F ≥ |F1?DF2| 5、多力合成 求解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时,可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此合力与第三个力的总合力,依次类推,直到求完为止,求多力合力时,与求解的顺序无关。

高中物理突破示波器几个重难点的方法

突破示波器几个重难点的方法 示波器的原理是高中物理比较难掌握的内容之一,学生不能理解的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示波器为什么能够直接观察电信号随时间变化,扫描原理及扫描频率与完整波形的关系,针对以上几个问题笔者设计以下教学过程,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很好,现笔者总结如下,希望对同学有所启发。 1.为了让学生弄懂原理笔者采取类比的方法,先根据以下装置设计一些问题,并现场演示所设计的问题。 装置,如图1,把漏斗吊在支架上,下方放一块硬纸板,纸板上画一条直线,漏斗 静止不动时正好在纸板的正上方,在漏斗里装满细沙。 问:纸板不动,只有沙斗摆动看到什么现象? 答:看到垂直的直线。 问:纸板沿匀速运动,沙摆不动看到什么现象? 答:看到沿的直线。 问:沙摆摆动同时纸板沿匀速运动,看到什么现象? 答:看到正弦或余弦图,即单摆的振动图像。因为沿移动的位移除以速度即为时间。

问:以纸板为参照物沙摆怎样运动? 答:沙摆同时参与两个方向的运动,即垂直方向的简谐运动和沿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问:如果纸板不动怎样得到相同的图形? 答:沙摆摆动同时,使沙摆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纸板长度一定,怎样使纸条上正好得到一副完整的正弦(余弦)图?二副完整的正弦或余弦图?三副完整的正弦或余弦图? 答:设纸板的长度一定,纸板从始点运动到终点时间为纸条运动周期,若纸板运动周期是沙摆振动周期一倍正好得到一副完整的正弦或余弦图,若纸板运动周期是沙摆振动周期二倍正好得到二副完整的正弦或余弦图,若纸板运动周期是沙摆振动周期三倍正好得到三副完整的正弦或余弦图。 补充:纸板运动的周期是沙摆周期的n倍就在纸板条上得到n个完整的正弦(余弦)波形。或沙摆频率是纸板频率n倍就在纸板上得到n个完整的正弦(余弦)波形。 2.示波器工作原理与沙摆类似,它的工作原理可等效成下列情况:如图2,真空室中电极K发出电子经过加速电场后,由小孔沿水平金属板间的中心线射入板中。在两板间加 上如图3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压,竖直偏转位移与偏转电压的关系,在两极板右侧且与右侧相距一定距离与两板中心线(图中虚线)垂直的荧光屏,中心线正好与屏上坐标原点相交。 如果前半个周期内B板的电势高于A板的电势,电场全部集中在两板之间,且分布均匀。在每个电子通过极板的时间内,电场视作恒定的,电子在竖直方向按正弦规律上下移动。 问:荧光屏不动,只在竖直方向加正弦电压看到什么现象? 答:看到沿y轴的一条直线。由于视觉暂留和荧光物质的残光特性,电子打的径迹可显

高中物理新教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知道什么是合运动和分运动。 2.理解分运动的独立性,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一个平面运动的实例 在蜡块匀速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紧贴着黑板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 (1)建立坐标系:以蜡块开始匀速运动的位置为原点O,以水平向右的方向和竖直向上的方向分别为x轴和y轴的方向,建立□01平面直角坐标系。 (2)蜡块运动的轨迹:若以v x表示玻璃管向右匀速移动的速度,以v y表示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的速度,则有x=□02v x t,y=□03v y t。消去t,得到y=□04 v y □05直线。 v x x,可知蜡块的运动轨迹是 (3)蜡块运动的速度:v=□06v2x+v2y,方向满足tanθ=□07v y v x。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参与□08几个运动,那么物体实际发 □09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就叫作这个实际运动的□10分运动。 (2)运动的合成:由分运动求□11合运动的过程。 (3)运动的分解:由合运动求□12分运动的过程。 (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质是对物体的□13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进行

合成与分解。 (5)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从□14矢量运算法则。 判一判 (1)合速度就是两个分速度的代数和。() (2)合速度不一定大于任一分速度。() (3)合位移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位移。() (4)运动的合成就是把两个分运动加起来。() (5)运动的分解就是把一个运动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运动。() (6)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提示:(1)×合速度是各分速度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2)√ (3)×根据矢量三角形可知,合位移不一定大于任一分位移。 (4)×运动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而不是简单相加。 (5)×(6)√ 课堂任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活动1:如果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蜡块实际的运动会怎么样? 提示:蜡块参与了两个运动,就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蜡块实际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中斜线。 活动2:如果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蜡块的运动又会怎么样? 提示: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蜡块也被迫在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这样,蜡块运动到玻璃管顶部的过程不再是条直线而是曲线。

高中物理电磁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典型例题集锦 (电磁学部分) 25、如图22-1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 的中央各有小孔M、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三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不计,到达N点时速度恰好 为零,然后按原路径返回。若保持两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A.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B.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仍能返回。 C.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 N孔继续下落。 图22-1 D.若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下落后将穿过N 孔继续下落。 分析与解:当开关S一直闭合时,A、B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当带电质点从M向N 运动时,要克服电场力做功,W=qU AB,由题设条件知:带电质点由P到N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质点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即:mg2d=qU AB 若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上述等式仍成立,故沿原路返回, 应选A。 若把B板下移一小段距离,因U AB保持不变,质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不变,而重力做功 增加,所以它将一直下落,应选D。 由上述分析可知:选项A和D是正确的。 想一想:在上题中若断开开关S后,再移动金属板,则问题又如何(选A、B)。 26、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加上如图23-1(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电压的最大值为U0,周期为T。现有一离子束,其中每个 离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从与两板 等距处沿着与板平行的方向连续地射 入两板间的电场中。设离子通过平行 板所需的时间恰为T(与电压变化周图23-1 图23-1(b)

高中物理章节目录及重难点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目录·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坐标系的建立 难点:理想化模型——质点的建立,及相应的思想方法 2 时间和位移 重点: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难点:位移的概念及其理解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重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区别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重点:加速度概念的简历隔阂加速度与云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重点:图象法研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探究。 难点: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规律的探究。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重点:理解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含义、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习练习用数学工具处理分析物理问题的操作方法。 难点:均匀变化的含义、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重点: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及其应用;难点:v-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元法的特点和技巧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重点:位移速度公式及平均速度、中间时刻速度和中间位移速度、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推论。 难点:中间时刻速度和中间位移速度的大小比较及其运用、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 5 自由落体运动 重点: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及产生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实质。 难点:(1)物体下落快慢影响因素的探究;(2)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的分析。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重点: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难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重心的概念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力的合成与分解【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力的合成与分解 二. 知识要点: 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知道合力大小与分力间夹角关系,知道矢量概念。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概念。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能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会计算分力大小。 三. 学习中注意点: (一)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 1. 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于这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原来的一个力就是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叫分力。 合力是几个力的等效力,是互换的,不是共存的。 2. 共点力:几个力的作用点相同,或几个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个点,这样的力叫共点力。 3. 力的合成: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就是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进行力的替代,也就是对力进行化简,使力的作用效果明朗化。 现阶段只对共点(共面)力进行合成。

4.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满足关系是:以分力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以共点顶向另一顶点做对角线,即为合力。这种关系叫平行四边形定则。 5. 力的合成方法:几何作图法,计算法。 6. 多个力的合成先取两个力求合力,再与第三个力求合力,依次进行下去直到与最后一个分力求得的合力就是多个力的合力。 7. 力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凡矢量有大小有方向还要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力的分解 1. 力的分解:由一个已知力求分力的过程叫力的分解。 2. 力的分解中分力与合力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3. 分解一个力时,对分力没有限制,可有无数组分力。 4. 分解力的步骤 (1)根据力作用效果确定分力作用的方向,作出力的作用线。 (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完整的平行四边形。 (3)根据数学知识计算分力 5. 一个力分解为二个分力的几种情况 (1)已知合力及两分力方向,求分力大小,有唯一定解。 (2)已知合力及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分力大小方向,有唯一定解。 (3)已知合力及一个分力方向,求另一分力,有无数组解,其中

高一物理 【必修一】知识脉络、重难点及易错易混点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知识脉络、重难点及易错易混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t 0 v v t a =+(2)2 01v t 2 x at =+(3)22t 0v =2ax v -(4)()0 t v v v 2x t +==平均 常用的推论: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0t 2 v v v 2 t += 易错现象: 1、在一系列的公式中,不注意的v 、a 正、负; 2、滥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公式。 二、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①t v gt = ②2 1h 2 gt = ③2t v 2gh = 竖直上抛运动: (1)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 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 (2)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关键一点]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一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 易错现象 1、忽略自由落体运动必须同时具备仅受重力和初速度为零; 2、忽略竖直上抛运动中的多解。 三、运动的图象 运动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1、图象:

(1) x —t 图象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物体方向。 (2)v —t 图象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a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数值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 b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 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2、相遇和追及问题: (1)物体A 追上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则A 追上B 时必有A B 0x x x -=,且A B V V ≥ (2)物体A 追赶物体B :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 0,要使A 与B 不相撞,则有A B 0A B x V V x x -=≤,且 易错现象: 1、混淆x —t 图象和v-t 图象,不能区分它们的物理意义; 2、不能正确计算图线的斜率、面积; 3、在处理汽车刹车、飞机降落等实际问题时注意,汽车、飞机停止后不会后退。 四、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 ,方向竖直向下。 2、弹力: (1)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平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 面;曲面接触面间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过研究点的曲面的切面;点面接触处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面、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2)大小: F=kx 3、摩擦力: (1)摩擦力的大小: ① 滑动摩擦力: f N μ= 说明:a 、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 ② 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0

高中物理电学经典试题

高中物理电学经典试题

实验:电表的改装 基础过关:如果某电流表内阻为R g Ω,满偏电流为I g uA ,要把它改装为一个UV 的电压表,需 要_____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________Ω的电阻;如果要把它改装为一个IA 的电流表,则应____联一个阻值为_ ______________Ω的电阻. 1.电流表的内阻是R g =200Ω,满刻度电流值是I g =500微安培,现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V 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 ] A .应串联一个0.1Ω的电阻 B .应并联一个0.1Ω的电阻 C .应串联一个1800Ω的电阻 D .应并联一个1800Ω的电阻 2.(2011年临沂高二检测)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 ,内阻R g =30 Ω,满偏电流I g =5 mA ,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 A 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 A .串联一个570 Ω的电阻 B .并联一个570 Ω的电阻 C .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D .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 3.如图2-4-17所示,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 和一个变阻器R 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 B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 C .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 D .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 4.用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如图2-4-21所示,此时( ) A .两只电表的指针偏转角相同 B .两只电表的指针都不偏转 C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小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D .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大于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 5.(2011年黄冈高二检测)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 g =120 Ω,满偏电流I g =3 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6 V 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要把它改装成量程是3 A 的电流表,应并联多大的电阻? 6、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3V 和15V 两个电压表,将它们串联接人电路中,指针偏角之比为______,读数之比________。用相同电流计改装成0.6A 和3A 的两个电流表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指针偏角之比_______,读数之比_________. 7.一只电流表,并联0.01Ω的电阻后,串联到电路中去,指针所示0.4A ,并联到0.02Ω的电阻后串联 到同一电路中去(电流不变),指针指示0.6A 。则电流表的内阻R A =_______Ω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为100Ω满偏 电流为 1mA,R 1=900ΩR 2=999100 Ω.(1)当S 1和 S 2均断开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2)当S 1和 S 2均闭合时,改装所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 大? 9.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 与电阻R 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计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可以加以改正的措施是 10、有一量程为100mA 内阻为1Ω的电流表,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改 装,量程扩大到1A 和10A 则图中的R 1=______ G R 2 R 1 S 1 S 2 R G G 公共 10A 1A R 1 R 2

高中物理 力的合成·教案

力的合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实验归纳法,得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初步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 通过探索性实验,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教学器材 教师用器材: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器、钩码(12个)、细线若干、弹簧秤(3只)、橡皮筋(3条)、方木板(1块)、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2个)、投影(1套)、微机(1套)、三角板(2个)。 学生用器材30套,每套包括:方木板(1块)、弹簧秤(2个)、橡皮筋(1条)、8开白纸(1张)、50cm细线(1根)、图钉(1个)、有刻度的三角板(2个)、记号笔(1支)、大铁夹(1个)。 四、主要教学过程 1.引入教学 [复习与提问] 在初中,我们学过“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二力的合成。 提问: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2N、3N,如果F1、F2的方向相同,那以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 引导回答:5N,方向与F1、F2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提问:如果F1、F2的方向相反,那么它们的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沿什么方向? (1N,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板书)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与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有关。并讲述这就是初中所学的“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投影1)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两位同学沿不同方向共同用力提住一袋土石,解放军战士一人也能提住同一袋土石。 (演示1) 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M点,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如果我们只用一个力,也可以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如图1、图2所示。 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 就叫做那两个力F1、F2的合力,而那两个力F1、F2就叫这个力F的分力。求F1、F2两个力的合力F,也叫做二力的合成。如图3所示。 与初中的二力合成不同的是,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互成角度。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板书:1.5 力的合成) [过渡]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两个因素有关。那么,(板书)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两个力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2.新课教学 提问: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是否有关?如果有关,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再确定合力的大小、方向;然后才能研究合力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 那么怎样确定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方向呢? 启发学生回答:用弹簧秤测量分力的大小,分力的方向分别沿细绳方向,即沿所标明的虚线方向。 [讲解弹簧秤的使用] 在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时,首先,要观察弹簧秤的零刻度及最小刻度,同时要注意弹簧秤的正确使用及正确的读数方法。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运动合成和分解练习题

第一讲曲线运动、运动合成和分解(1课时) 一.考点基础知识回顾及重点难点分析 知识点1、曲线运动的特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 向,因此速度的方向是时刻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 过关练习1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A.速率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2.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 B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 .曲线运动轨迹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质点在这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 D .有些曲线运动也可能是匀速运动 方法点拨和归纳: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 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知识点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同一直线; 与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区别是。 过关练习2:

1.物体运动的速度(v )方向、加速度(a )方向及所受合外力(F )方向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A .v 、a 、F 三者的方向相同() B .v 、a 两者的方向可成任意夹角,但a 与F 的方向总相同 C .v 与F 的方向总相同,a 与F 的方向关系不确定 D .v 与F 间或v 与a 间夹角的大小可成任意值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C .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有可能作曲线运动 D .物体在变力或恒力作用下都可能作直线运动 3.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撤掉其中一个力,它不可能做() A .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减速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4.质量为m 的物体受到两个互成角度的恒力F 1和F 2的作用,若物体由静止开始,则它将做 运动,若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一个外力F 1,物体继续做的运动是运动。 方法点拨和归纳: ①物体做曲线运动一定受外力。

高中物理经典电学实验题(全)

八、电学实验题集粹(33个) 1.给你一只内阻不计的恒压电源,但电压未知,一只已知电阻R,一只未知电阻Rx,一只内阻不计的电流表但量程符合要求,以及开关、导线等,用来测Rx接在该恒压电源上时的消耗功率Px,画出测量线路图并写出简要测量步骤,以及Px的表达式. 2.如图3-94所示是研究闭合电路的内电压、外电压和电源电动势间关系的电路.(1)电压表V的(填“正”或“负”)接线柱应接在电源正极A上,电压表V′的(填“正”或“负”)接线柱应接在探针D上.(2)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V′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3-94 图3-95 3.有一只电压表,量程已知,内阻为RV,另有一电池(电动势未知,但不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内阻可忽略).请用这只电压表和电池,再用一个开关和一些连接导线,设计测量某一高值电阻Rx的实验方法.(已知Rx的阻值和RV相差不大) (1)在如图3-95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 (2)简要写出测量步骤和需记录的数据,导出高值电阻Rx的计算式. 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电压表测得金属丝两端的电压U,用电流表测得通过金属丝中的电流I,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的直径d,测得数据如图3-96(1)、(2)、(3)所示.请从图中读出U=V,I=A,d=mm. 图3-96 5.如图3-97所示,是一根表面均匀地镀有很薄的发热电阻膜的长陶瓷管,管长L约40cm,直径D约8cm.已知镀膜材料的电阻率为ρ,管的两端有导电箍M、N,现有实验器材:米尺、游标卡尺、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根,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电阻膜膜层厚度d的实验,实验中应该测定的物理量是,计算镀膜膜层厚度的公式是. 图3-97 6.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电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万用电表的指针达满偏时,被测电阻值最大 B.万用电表的指针指示零时,说明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最大

高中物理 力的合成实验

力的合成实验 1.如图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图.(1)请将下面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 ①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绳 套,这一端叫做结点。每根绳套分别连着一个弹簧测力计: ②第一次拉:沿着互成角度的两个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 结点拉到某一位置,将此位置标记为O点,并记录__________ ③第二次拉: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结点仍拉至_________ 点,记录__________. (2)以上两次都将结点拉至同一位置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在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力______.(填“F”或“F′”)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细绳CO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____N。 (2)请将图甲中细绳CO和BO对O点两拉力的合力F合画在图乙上______。由图求出合力的大小F合

=________ 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抻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近些 E. 用两弹簧秤拉时,互成的角度不宜太小或太大 (3)该实验方案中必须要用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 A. 刻度尺 B. 量角器 C. 橡皮筋 D. 细绳 (4)实验目的为“探究”或“验证”,作图有什么不同?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重、难点梳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要求: 1、认识质点的概念,通过实例分析知道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个理想模型。在具体事例中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2、知道参考系概念,通过实例的分析了解参考系的意义。 3、在具体问题中正确选择参考系,利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运动。体会研究物理问题中建立参照系的重要性,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质点概念建立 2、难点:参考系选择及运动判断问题 3、疑点:质点模型确定 4、易错点: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3第3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与科技、文化相渗透。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并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体会数轴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2、理解位移的概念。通过实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知道时刻与、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二、重点、难点、疑点、易错点 1、重点:位移的矢量性、时间与时刻的理解 2、难点:位移的方向性、用坐标系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3、疑点:位置、位移的关系 4、易错点:位移的方向表示,矢量性问题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P.16第4题 2、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从生活出发考察位移、路程及时间、时刻问题,从生产生活出发体会引出矢量和标量的实际意义。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教学要求: 1、理解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知道速度的定义式、单位和矢量性。 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并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有关反映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仪表。

高中物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公开课)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l、在一个具体问题中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是同时发生的,并且互相不影响。 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理解运动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有关位移和速度的合成、分解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红蜡块的运动的实验,观察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具有团体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明确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等效为两个简单的运动的合成或等效分解为两个简单的运动。 2、理解运动合成、分解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等时性和独立性。 2、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关于合成和分解的问题我们已经学过,是什么的合成与分解呢? 学生回答: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师活动:继续提问: 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时遵循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师活动: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又是如何 进行的呢?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呢?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在物理1的学习中,我们是如何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如研究物 体运动的时间和时刻、位置和位移速度的变化等情况。 学生活动:思考、回顾学过的知识,讨论并回答。 在参考系中建立坐标系,用坐标和坐标的变化来研究。 教师活动:继续提出问题: 如果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应该建立怎样的坐标系?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师活动:实验演示(演示两次):红蜡块的运动。 1、管不动,红蜡块在注满水的长直玻璃管中匀速上浮。 2、红蜡块上升的同时将管子匀速右移,观察蜡块的运动。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探究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个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工具,掌握好这个定则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基础.本章是高中力学的基础知识,如何从代数运算过渡到矢量运算是本节的难点。同时,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过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科书用简单的语言和一幅卡通图引入了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及等效代替的物理思想。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提水”说明合力与分力是等效代替的关系。比较直观,学生也容易接受。将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由旧教材的验证实验改成新教材的探究实验,说明新教材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中对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是希望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实验方案,以探究的方式去寻找分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终发现结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并学会互相交流合作。在探究实验之前,教科书上设置了“思考与讨论”栏目,让学生思考猜想,也体现了科学猜想在科研中的重要性。为了降低探究的难度,书中写出了探究时要注意的4个问题,以及“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分力的箭头端连接”等提示性的话语帮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在得出矢量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后,教科书又设计了简单的例题让学生练习尝试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去求合力。随后又点明了多力合成的办法和思路,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理解。紧接着又通过“思考与讨论”栏目让学生知道合力与原来两分力夹角的关系,还将初中的“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情景也包含了进去,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只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特殊情形。最后教材通过生活中的插图说明了共点力的概念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适用条件。 2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只接受过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力问题,升入高中后,开始接触矢量的概念,对位移,速度,加速度,力这些矢量有一点感性

高中物理必修一重点难点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重点:①质点概念的建立;②明确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①质点模型条件的判断;②坐标系的建立。 2时间和位移 教学重点:时间和位移的概念。 教学难点:①生活中时间与时刻的区别;②位移的理解。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重点:①速度概念的建立;②对速度比值定义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①速度矢量性的理解;②瞬时速度的推导。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教学重点:①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②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③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休的v-t 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①处理纸带的方法;②用描点法绘图。 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重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 教学难点:①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②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①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②由v-t图象得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①实验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②实验数据的处理。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教学难点:应用v-t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②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及其应用。教学难点:①v-t图象中位移的表示;②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的推导;②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以及速度—位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①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推导出有用的结论;②灵活运用所学运动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自由落体运动

(完整版)高中物理恒定电流经典习题20道-带答案

选择题(共20小题) 1、如图所示,电解槽内有一价的电解溶液,ts内通过溶液内横截面S的正离子数是n1,负离子数是n2,设元电荷的电量为e,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方向从A到B,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方向从B到A B.溶液内正负离子沿相反方向运动,电流相互抵消 C.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到B,电流I= D. 溶液内电流方向从A到B,电流I= 2、某电解池,如果在1s钟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A.0A B.0.8A C.1.6A D.3.2A 3、图中的甲、乙两个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计G和一个变阻器R组成,它们之中一个是测电压的电压表,另一个是测电流的电流表,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增大 B.甲表是电流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C.乙表是电压表,R增大时量程减小 D.上述说法都不对 4、将两个相同的灵敏电流计表头,分别改装成一只较大量程电流表和一只较大量程电压表,一个同学在做实验时误将这两个表串联起来,则() A.两表头指针都不偏转 B.两表头指针偏角相同 C.改装成电流表的表头指针有偏转,改装成电压表的表头指针几乎不偏转 D.改装成电压表的表头指针有偏转,改装成电流表的表头指针几乎不偏转 5、如图,虚线框内为改装好的电表,M、N为新电表的接线柱,其中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为200μA,已测得它的内阻为495.0Ω.图中电阻箱读数为5.0Ω.现将MN接入某电路,发现灵敏电流计G刚好满偏,则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知()

A.M、N两端的电压为1mV B.M、N两端的电压为100mV C.流过M、N的电流为2μA D.流过M、N的电流为20mA 6、一伏特表有电流表G与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此伏特计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能加以改进() A.在R上串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比R大得多的电阻 7、电流表的内阻是R g=200Ω,满偏电流值是I g=500μA,现在欲把这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1.0V的电压表,正确的方法是() A.应串联一个0.1Ω的电阻B.应并联一个0.1Ω的电阻 C.应串联一个1800Ω的电阻D.应并联一个1800Ω的电阻 8、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1、A2和两个电压表V1、V2,A1的量程大于A2的量程,V1的量程大于V2的量程,把它们接入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 A.A1的读数比A2的读数大 B.A1指针偏转角度比A2指针偏转角度大 C.V1的读数比V2的读数大 D.V1指针偏转角度比V2指针偏转角度大 9、如图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阻R g=500Ω,满刻度电流为I g=1mA的毫安表,现接成量程分别为10V和100V的两个量程,则所串联的电阻R1和R2分别为() A.9500Ω,9.95×104ΩB.9500Ω,9×104Ω C.1.0×103Ω,9×104ΩD.1.0×103Ω,9.95×104Ω 10、用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待测电阻R X的阻值时,下列关于由电表产生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B.电流表的内电阻越小,测量越精确 C.电压表的读数大于R X两端真实电压,R 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D.由于电流表的分流作用,使R X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高一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有两个共点力,F1=2 N,F2=4 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1 N B.5 N C.7 N D.9 N 2.关于几个力与其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那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C.合力的作用可以代替那几个力的作用 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大小分别是5 N、7 N、9 N的三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范围是() A.2 N≤F≤20 N B.3 N≤F≤21 N C.0≤F≤20 N D.0≤F≤21 N 4.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 B.矢量的大小可以直接相加,矢量的方向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C.矢量求和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求和用代数法 D.只用大小就能完整描述的物理量是标量 5.两个共点力F1和F2,其合力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 B.合力有可能小于某一分力 C.分力F1增大,而F2不变,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合力F一定增大 D.当两分力的大小不变时,增大两分力间的夹角,合力一定减小 6.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左、大小为20 N的水平推力,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水平方向受的合力是() A.20 N,水平向左 B.19.6 N,水平向左 C.39.6 N,水平向左 D.0.4 N,水平向左 7.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下列哪种情况它的两个分力是唯一的() A.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B.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C.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D.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并且不在一条直线上 8.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等于零的分力,下列情况中,哪种分解法是不可能的() A.两个分力之一垂直于F B.两个分力与F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C.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大小相同 D.一个分力与F相同 9.将已知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如果已知F1的大小及F2与F的夹角θ,且θ<9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F1<Fsinθ时,F2一定有两个解 B.当F>F1>Fsinθ时,F2一定有两个解 C.当F1<Fsinθ时,F2有唯一解 D.当F1<Fsinθ时,F2无解 10.物体处在斜面上(静止或运动)时,通常把物体受的重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关于这个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