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

最新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 题 1、甲、乙两人每天共做56个机器零件,如果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2、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4545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3、体育室有6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甲乙两班,甲班有42人,乙班有48人,两个班各分得跳绳多少根?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8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3:7,求这个分数? 5、一块长方形地,周长400米,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7、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8、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已知女生有2 4人,这个班级有学生多少人? 10、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 11、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12、六(1)班原有学生52人,后来又调进女生4人,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六(1)班原来有女生多少人?13、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4、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4 3 ,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 16、甲箱有桔子100个,乙箱有桔子80个,从甲箱取出多少个桔子放到乙箱后,甲、乙两箱桔子的比是7:11? 17、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5:3,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2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已知此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3:2,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 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2.3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7)在比例尺是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9)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0)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 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三角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11)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1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5小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 (一)自主探索 1.出示: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求出什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呢?你会算吗?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 女生:4×5=20(人);

男生:4×7=28(人)。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预设(2):女生:(人); 男生:(人)。 师:这种方法中,是什么意思?呢? 5.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配合课件演示)。 方法一是根据比的意义,看看一共分成几份,先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算几份的数量;方法二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没有直接用书本上的例题,而是用了班级男生、女生人数比这一实际情况。因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所以学生很乐意去探索、交流、实践。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揭示课题 师:像上题这样,把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按比分配。(板书课题:按比分配) (三)实践尝试 出示例2: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练习二 1、甲、乙两人每天共做56个机器零件,如果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2、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4545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3、体育室有6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甲乙两班,甲班有42人,乙班有48人,两个班各分得跳绳多少根?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8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3:7,求这个分数? 5、一块长方形地,周长400米,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7、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8、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已知女生有2 4人,这个班级有学生多少人? 10、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 11、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12、六(1)班原有学生52人,后来又调进女生4人,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六(1)班原来有女生多少人? 13、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4、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5、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 4 3 ,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 16、甲箱有桔子100个,乙箱有桔子80个,从甲箱取出多少个桔子放到乙箱后,甲、乙两箱桔子的比是7:11? 17、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5:3,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2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已知此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3:2,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 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2.3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7)在比例尺是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8)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9)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0)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 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三角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11)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1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行驶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4)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60米,30天可以修完。如果要提前5天修完,每天要修多少米?(用比例解)(15)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150米,可以提前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16)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用比例解答)(17)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多修30米,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18)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4.8元,138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练习本?(用比例解答) (19)工厂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2.4吨,42天可以烧完。实际每天节约1/8,实际可以烧多少天?(用比例方法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 (一)自主探索 1.出示: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求出什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呢?你会算吗?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 女生:4×5=20(人); 男生:4×7=28(人)。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预设(2):女生:(人); 男生:(人)。 师:这种方法中,是什么意思?呢? 5.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配合课件演示)。 方法一是根据比的意义,看看一共分成几份,先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算几份的数量;方法二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没有直接用书本上的例题,而是用了班级男生、女生人数比这一实际情况。因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所以学生很乐意去探索、交流、实践。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_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抢答: 1. 将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多少?糖占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的几倍?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水的几分之几? 2. 小刚家养的鸡、鸭、鹅的只数比是7∶2∶1,那么鸡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 )( ) ,鸭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 )( ) ,鹅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 数的( )( ) 。 3. 根据“四二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2”这个信息,你能想到什么? (二)口头列式计算: 1. 果园有10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 5 ,梨树有多少棵? 2. 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由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平均每个年级打扫多少平方米? 导入: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平均分)你认为这样分配任务合适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分配任务? 二、新课教学。

(一)改编复习题,分析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上题补充一个条件,改编成一道按比分的应用题: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两个年级各打扫多少平方米? “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到什么? 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二)学生试做。 再请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自己看一看书上49页的例2。 (三)集体订正评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示意图,板书算式,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四)再次改编复习题。 学校操场共有400m 2,按1∶3∶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三个年级各打扫多少m 2? 教师引导,师生一起完成。 (五)比较两道例题,小结。 这两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第1题中400 m 2是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第1题中400 m 2是一年级、二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要打扫的面积总和,是按1∶3∶4这个比来分的。要求一年级打扫多少、二年级打扫多少和六年级打扫多少。两题都已知要几个年级要打扫的面积总和,和几年级打扫的面积之比,要求几个年级分别打扫的面积。) 这种应用题,已知了几个数量的总和以及这几个数量的比,要求这几个数量,也就是要把一个数按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所以这种应用题叫做按比分配应用题。 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哪些方法呢?(解答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把比转化为份数,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再用每份数×对应的份数=对应的数量。也可以把比转化为分数,先求出对应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总量×对应的( )( ) =对应的数量。) (六)结合教材第49页例2再次巩固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4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鼓励学生用不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

六年级奥数按比分配姓名:时间: 1,阿呆和阿瓜比赛吃馒头.阿呆吃了12个,阿瓜吃了10个.那么,阿呆和阿瓜吃的包子数量之比是__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2,(1);(2);(3). 3,(1);(2);(3). 4,把下列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2);(3). 5,把下列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3);(4). 6,王老师班上的男生和女生之比为7:5,如果班上有21个男生,那么有_________个女生. 7,王老师班上的男生和女生之比为7:5,如果班上有20个女生,那么有_________个男生. 8,书架上有中文书和英文书,一共有20本.其中中文书与英文书的数量比是2:3,那么中文书有_________本. 9,书架上有中文书和英文书,中文书与英文书的数量比是2:3,其中中文书比英文书少24本,那么中文书有_________本. 10,某妇产医院上个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那么上个月该医院新生男、女婴儿相差_______人.

奥数题: 1,参加夏令营的四、五年级人数之比是7:5,五六年级人数之比是5:4。已知四年级217人,问:四、五、六年级共多少同学参加夏令营? 2,一罐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2:18,水比盐重300千克。问:这罐盐水重多少千克? 3,甲乙两校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之比是7:8,获奖人数之比是2:3,两校参赛同学中各有320人未获奖,那么两校参赛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4,一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分母同时都加上11,约分后等于 41;如果分子、分母同时都加上23,约分后等于31。那么,分子分母都加上后,分数约分后等于2 1。5,某次招生考试,参加的男女人数之比为4:3,结果录取91人,其中男、女录取人数之比为8:5,未被录取的男女人数之比为3:4,问共有多少人参加考试?

人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几种常见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附答案

人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4.几种常见的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法一、认真审题,填一填。(每空2分,共28分) 1.小红帽到外婆家去,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之比是2:3,小红帽已经走了全程的(),还剩下全程的()。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322,减数与差的比是4:3,减数是()。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5:11,这三个内角分别是()度、()度和()度。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一个腰与底边的长度比是5:2,这个三角形的底边是()厘米。 5.把400分成甲、乙、丙三份,甲数是120,乙、丙两数的比是2:5,乙数是(),丙数是()。 6.甲数的3 5与乙数的 5 6相等(甲、乙都不等于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如果乙数是36,甲数是()。 7.学校买来40本故事书,准备按人数分给六年级的两个班。已知六 (1)班有32人,六(2)班有48人。那么六(1)班应分()本,六(2) 班应分()本。 8.一种药水,药液和水的质量比是1:25,在520克这种药水中加入()克的水,药液和水的质量比就变成了1:30。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2 分,共10分) 1.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3 20,则盐和水的比是3:20。 ( ) 2.a 比b 少1 9(a ,b 均不为0),a 与b 的比是8:9。 (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1 cm ,周长是12.4 cm ,周长和边长的比是 1:4。 ( ) 4.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面积比是1:2。( ) 5.小明与爸爸的身高比是3:4,爸爸的身高是小明的3 4。 (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 分,共10分) 1.0.7 t :0.07 t 的比值是( )。 A .1:10 B .10:1 C .10 t D .10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1:5 B .5:1 C .5 D .1 5 3.妈妈带200元上街买东西,用去的钱与余下的钱的比是5:3,妈 妈用去了( )元。 A .50 B .30 C .125 D .75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08《按比分配》说课稿

《按比分配》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按比分配》。首先,是我对本节教材内容的分析。 一、说教材 《按比分配》是人教版6年级上册4单元第3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比的相关知识的应用。教材按问题解决的三个步骤编排,旨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完整过程,尤其是养成审题和反思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典型问题,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通过分析、讨论、归纳等方式,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教学难点是运用分数乘法来解决按比分配。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来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新知。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问题导入 课件出示问题,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出平均分并不总是最合理的分配,从而,揭示教学内容---按比分配。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课的展开作了铺垫。 2.新授内容

这一环节我先用多媒体出示稀释瓶,让学生了解浓缩液、稀释液等相关知识,然后提出问题“瓶子上的比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接着,课件出示例2。按照教材问题解决的三个步骤的编排,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分配的?”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想法,回答问题。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1:4是什么意思?”,教学中,我采用了直观图表示1:4的具体含义。这样,对于学生理解1:4在这表示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进一步表示浓缩液的体积、水的体积与稀释液的体积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之后,学生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方法,独立进行解答,与同桌交流讨论。最后,总结两种解题方法。 问题解决的最后,让学生选择方法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这里,主要是学生口述方法,完成检验。 3.巩固练习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巩固例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没有比怎么办?谁能找出来?”问题的提出,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三个量的比的解题方法。 4、课堂总结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审题,看清楚是对哪个数量进行分配,是按什么比分配的;如果题目没有直接给出比,我们要先根据题目信息求出比,再按比分配。 5、课外延伸 比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你课后搜集生活中的实例,编一道按比分配的题目,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交流学习。 6、布置作业 教材55-56页第1题,第4题,第7题。 六、说板书设计 按比分配 ①归一法②按比分配 七、说教后反思 按比分配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基础上学习的,而且学生在平时也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

【强烈推荐】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1、把300本作业按4∶5∶6分给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各得多少本作业本? 解:4+5+6=15 300÷15=20 20×4=80(本),20×5=100(本),20×6=120(本) 答:四年级得80本,五年级得100本,六年级得120本。 2、一种生理盐水是把盐水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生理盐水5050千克,需要盐水多少千克? 解:1+100=101 5050÷101=50(千克) 答:需要盐水50千克。 3、山羊和绵羊的头数比是2∶5,山羊40头。山羊和绵羊一共有多少头? 解:40÷2=20(头) 20×(5+2)=140(头) 答:山羊和绵羊一共有140头。 4、一种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5656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解:1+100=101 5656÷101=56(千克) 答:需石灰56千克。 5、体育室有20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一、二两个班,一班有52人,二班有48人,两个班各得跳绳多少根? 解:52+48=100(人)

200÷100=2(根) 52×2=104(根) 48×2=96(根) 答:一班可得跳绳104根,二班可得跳绳96根。 6、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4∶6,这个分数是几分之几? 解:4+6=10 40÷10=4 4×4=16 6×4=24 答:这个分数是24分之16。 7、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1∶80配制成的。 ⑴、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解:40×80=3200(千克) 3200+40=3240(千克) 答: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3240千克的药水。 ⑵、6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解:60÷80=0.75(千克) 答:60千克水,需要药粉0.75千克。 ⑶、配制这种药水162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解:1+80=81 1620÷81=20(千克) 答:配制这种药水1620千克,需要药粉20千克。 8、把96分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和高的比是3∶2∶1,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1、把300本作业按4∶5∶6分给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各得多少本作业本 解:4+5+6=15 300÷15=20 20×4=80(本),20×5=100(本),20×6=120(本) 答:四年级得80本,五年级得100本,六年级得120本。 2、一种生理盐水是把盐水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生理盐水5050千克,需要盐水多少千克 解:1+100=101 5050÷101=50(千克) 答:需要盐水50千克。 3、山羊和绵羊的头数比是2∶5,山羊40头。山羊和绵羊一共有多少头 解:40÷2=20(头) 20×(5+2)=140(头) 答:山羊和绵羊一共有140头。 4、一种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5656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解:1+100=101 5656÷101=56(千克) 答:需石灰56千克。 5、体育室有20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一、二两个班,一班有52人,二班有48人,两个班各得跳绳多少根 解:52+48=100(人)

200÷100=2(根) 52×2=104(根) 48×2=96(根) 答:一班可得跳绳104根,二班可得跳绳96根。 6、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4∶6,这个分数是几分之几 解:4+6=10 40÷10=4 4×4=16 6×4=24 答:这个分数是24分之16。 7、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1∶80配制成的。 ⑴、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解:40×80=3200(千克) 3200+40=3240(千克) 答: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3240千克的药水。 ⑵、6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解:60÷80=(千克) 答:60千克水,需要药粉千克。 ⑶、配制这种药水162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解:1+80=81 1620÷81=20(千克) 答:配制这种药水1620千克,需要药粉20千克。 8、把96分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和高的比是3∶2∶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使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 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 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使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使用不同的方法多角 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 些信息?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实例探究 (一)自主探索 1.出示: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求出什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呢?你会算吗?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能够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 女生:4×5=20(人); 男生:4×7=28(人)。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 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预设(2):女生:(人); 男生:(人)。 师:这种方法中,是什么意思?呢?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解决问题》参考教案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从这句话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 (一)自主探索 1.出示: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7。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求出什么?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呢?你会算吗?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 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 女生:4×5=20(人); 男生:4×7=28(人)。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预设(2):女生:(人); 男生:(人)。 师:这种方法中,是什么意思?呢? 5.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再一起来看看(配合课件演示)。 方法一是根据比的意义,看看一共分成几份,先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算几份的数量;方法二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男生、女生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没有直接用书本上的例题,而是用了班级男生、女生人数比这一实际情况。因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所以学生很乐意去探索、交流、实践。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揭示课题 师:像上题这样,把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按比分配。(板书课题:按比分配) (三)实践尝试 出示例2: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1.阅读与理解。 浓缩液和稀释液指的是什么?(浓缩液是纯清洁剂,稀释液是加水之后的清洁剂。)

六年级数学上册4 比第3课时 按比分配

作品编号:91855558874563331258 学校:元明壮市文银汉镇便家蚕小学* 教师:青稞酒* 班级:飞鸟参班* 第3课时按比分配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4例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分配的现实意义,掌握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思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在一次书画比赛中,元元和才才都获得了一等奖,学校拿出100元奖金奖励这两位同学,奖金可以怎样分配? 【学情预设】两人都是一等奖,奖金应平均分配。 师:在一次演讲比赛中,成成和菲菲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学校也决定拿出100元奖金奖励他们,还是平均分配吗?

【学情预设】奖金不能平均分配给演讲比赛的两位同学,应该让一等奖和二等奖的 奖金略有区别。 2.揭示课题。 师:大家都表明了一个观点,当平均分配不合理时就需要用到一种新的分配方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分配方法——按比分配。(板书课题:按比分配) 【设计意图】教师考虑到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先创设平均分的问题,再呈现不能 平均分的问题,形成思维冲突,让学生感受需要新的方法,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 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54例2。 1.阅读与理解。 (1)师:同学们先读题,再说说从题中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是500mL,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要求 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2)师:你知道生活中是怎样配制稀释液的吗? 【学情预设】把浓缩液和水按一定的比来配制。 (3)师: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4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把500mL的稀释液平均分成5份,浓缩液占1份,水占4份。 预设2:浓缩液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1 1+4 ,水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4 1+4 。 预设3:浓缩液的体积是水的 1 4 ,也可以说水的体积是浓缩液的4倍。 2.分析与解答。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情预设】预设1:把1∶4转化成份数,就是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先算出每 份的体积,再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每份是:500÷5=100(mL),浓缩液有:100 ×1=100(mL),水有:100×4=400(mL)。 【教学提示】 如果学生理解有 困难,教师要借助直 观图帮助学生理解 1∶4的具体含义。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 要引导学生借助已学 的知识,自主探索, 利用多样化的策略解 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项练习 1、甲、乙两人每天共做56个机器零件,如果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3:5,甲、乙两人每天各做多少个零件? 2、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4545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3、体育室有6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甲乙两班,甲班有42人,乙班有48人,两个班各分得跳绳多少根? 4、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8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3:7,求这个分数? 5、一块长方形地,周长400米,长和宽的比是3: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36人,如果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5:7,这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7、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8、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已知女生有24人,这个班级有学生多少人? 10、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 11、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三个角各是多少度? 12、六(1)班原有学生52人,后来又调进女生4人,这时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六(1)班原来有女生多少人? 13、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试验 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4、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形,已知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试验 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4 3,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 16、甲箱有桔子100个,乙箱有桔子80个,从甲箱取出多少个桔子放到乙箱后,甲、乙两箱桔子的比是7:11? 17、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5:3,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12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在离中点12千米处相遇,已知此时客车的行程与货车行程的比是3:2,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六年级上册数学.4 比第3课时 按比分配

爽爽文库汇编之 第3课时按比分配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4例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分配的现实意义,掌握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思想,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在一次书画比赛中,元元和才才都获得了一等奖,学校拿出100元奖金奖励这两位同学,奖金可以怎样分配? 【学情预设】两人都是一等奖,奖金应平均分配。 师:在一次演讲比赛中,成成和菲菲两位同学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学校也决定拿出100元奖金奖励他们,还是平均分配吗? 【学情预设】奖金不能平均分配给演讲比赛的两位同学,应该让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奖金略有区别。 2.揭示课题。 师:大家都表明了一个观点,当平均分配不合理时就需要用到一种新的分配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新的分配方法——按比分配。(板书课题:按比分配)【设计意图】教师考虑到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先创设平均分的问题,再呈现不能平均分的问题,形成思维冲突,让学生感受需要新的方法,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教科书P54例2。 1.阅读与理解。 (1)师:同学们先读题,再说说从题中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是500mL,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要求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2)师:你知道生活中是怎样配制稀释液的吗? 【学情预设】把浓缩液和水按一定的比来配制。 (3)师:500mL是配好后的稀释液的体积,1∶4表示什么? 【学情预设】预设1:把500mL的稀释液平均分成5份,浓缩液占1份,水占4份。 预设2:浓缩液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1 1+4 ,水的体积占总体积的 4 1+4 。 预设3:浓缩液的体积是水的1 4 ,也可以说水的体积是浓缩液的4倍。 2.分析与解答。 (1)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情预设】预设1:把1∶4转化成份数,就是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先算出每份的体积,再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每份是:500÷5=100(mL),浓缩液有:100×1=100(mL),水有:100×4=400(mL)。 预设2:把1∶4转化成分数,再用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浓缩液有:500 × 1 1+4 =100(mL),水有:500× 4 1+4 =400(mL)。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指导并板书。 3.回顾与反思。 师:解答的过程是否正确,还需要进行检验。请同学们独立检验。 【学情预设】预设1:把浓缩液与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量500mL。 100+400=500(mL)。 预设2:计算浓缩液体积和水体积的比,看是不是等于1∶4。100∶400=1∶4。 学生检验完后,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答句。【教学提示】 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要借助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1∶4的具体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借助已学的知识,自主探索,利用多样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按比分配应用题及标准答案

按比分配应用题及答案 1、把300本作业按4∶5∶6分给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各得多少本作业本? 解:4+5+6=15 300÷15=20 20×4=80(本),20×5=100(本),20×6=120(本) 答:四年级得80本,五年级得100本,六年级得120本。 2、一种生理盐水是把盐水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生理盐水5050千克,需要盐水多少千克? 解:1+100=101 5050÷101=50(千克) 答:需要盐水50千克。 3、山羊和绵羊的头数比是2∶5,山羊40头。山羊和绵羊一共有多少头? 解:40÷2=20(头) 20×(5+2)=140(头) 答:山羊和绵羊一共有140头。 4、一种石灰水是用石灰和水按1∶100配成的,要配制5656千克的石灰水,需石灰多少千克? 解:1+100=101 5656÷101=56(千克) 答:需石灰56千克。 5、体育室有200根跳绳,按人数分配给六年级一、二两个班,一班有52人,二班有48人,两个班各得跳绳多少根? 解:52+48=100(人)

200÷100=2(根) 52×2=104(根) 48×2=96(根) 答:一班可得跳绳104根,二班可得跳绳96根。 6、一个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0,分子和分母的比是4∶6,这个分数是几分之几? 解:4+6=10 40÷10=4 4×4=16 6×4=24 答:这个分数是24分之16。 7、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1∶80配制成的。 ⑴、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解:40×80=3200(千克) 3200+40=3240(千克) 答:40千克药粉,可配制成3240千克的药水。 ⑵、60千克水,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解:60÷80=0.75(千克) 答:60千克水,需要药粉0.75千克。 ⑶、配制这种药水162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解:1+80=81 1620÷81=20(千克) 答:配制这种药水1620千克,需要药粉20千克。 8、把96分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和高的比是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