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1

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1
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1

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作者:张长学

学号:201390080044

班级:市场营销1301

指导教师:周克任

【摘要】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本文回顾历史,站在历史角度并以现实的眼光看待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着重分析三大改造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必要性

一、三大改造的历史背景

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国民经济恢复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年,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三大改造必要性

黄如桐在《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一文指出:总路线的指出,既是建国以后政治、经济形势以及阶级斗争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又是为国际、国内各方面条件所准备好了的,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1、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三大改造是改革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奠基石,如果没有三大改造,那么,作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改革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首先,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①。其次,三大改造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为改革规定了明确的方向。三大改造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工业化和三大改造的关系

党在过渡时期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

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烦人基本任务,是革命和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因此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工业化比作鸟的“主体”,把社会主义改造比作鸟的“两翼”,二者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只有两者同时并举,才能展翅飞翔。只有社会主义工业化,才能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改造和装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迅速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巩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保国家的独立与安全,使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而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说必须首先发展国营工业,并逐步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私有制。

3、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标准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实质,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生产关系(即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在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上,改造我国的国民经济,使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成为国家惟一的经济基础。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和中国的其他的先进分子,即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独立却屡屡失败的教训中坚定地认为,中国要摆脱贫穷落后的地位,走向繁荣富强,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与社会化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②。毛泽东在1956年1月最高国务会议第六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进入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列宁也说:“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后,他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的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以农业改造为例。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巨大变革,是个体分散的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转变的重大变革。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20世纪50年代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选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本国的具体实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很明显,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帮助。1937年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并且对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相当大的阻碍作用,但是,毕竟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可以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经验和成就可以学习借鉴,失误和教训可以汲取改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不用再摸着石头过河。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物质上和政治上都给中国一些援助。同时也应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禁运、外交封锁政策,襁褓之中的人民政权处在相当困难的境地。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集团也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在美国的支持援助下,不时对大陆挑衅。

在这种情况下,迫使党中央作出决定,尽快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而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新生的人民政权争取更大的国际生存空间。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过渡时期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③。它首先表现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宏观上看,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 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原定的主要指标,大都提前完成了。从微观上看,据统计,1956 年公私合营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32%。合营后,不少工厂出现一片新气象,广大职工(包括不少私方人员)热情很高,纷纷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说明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确实起到了解放生产力的作用。其次,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践的最直接的成果,是使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变成了现实,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个体农业,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初级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高级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手工业的改造,也有从供销入手,多种形式稳步前进的方法。正因为这些步骤和方法使中国社会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总结

邓小平曾对三大改造进行了高度客观的评价:“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一

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今天我们也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

当然缺点也有。从工作来看,有时候在有的问题上是急了一些。”

总的来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历史也向我们证明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正确的选择,社会主义改造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①王语中.略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②张启华.毛泽东对三大改造历史必然性的认识[J]党史文汇,1997年 04期

③李境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偶像之现实的发展[J]天津党校学刊,1995年 03期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教训 社会主义改造经验教训让我们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它是指导我们进行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不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使我们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它要求事实求是、解放思想。给我们极大的启示,它告诉我们:第一,我国早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党和人民选择这条道路是完全正确的。虽然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过失误,有过挫折,但我们已取得了经济建设,教育科学文化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政权日益巩固。第二,我国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由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决定的。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否则就会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第三,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伟大、艰巨和长期的任务。第四,要转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必须改革长期以来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新体制。第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摆脱教条主义和脱离实际的思维模式,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逐步深化。第六它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和发展要求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三者构成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全过程。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

社会主义改造

一、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必要准备 1.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途 中国共产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源有两个:理论上,来自马列经典著作;实践上,来自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我们把握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但带有某种片面性和盲目性。 如果说对于社会主义蓝图的完整描绘,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独立的思考,那么,对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即社会主义改造,则表现了巨大的创造性,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为20年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 中国,要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革命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之后,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支撑。毛泽东在审阅中宣部编写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亲自加了一段这样的阐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只有这样,“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 2.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1956年,我国在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中消灭了富农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中消灭了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也完全摆脱了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了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经济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集中体现着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本来就是上层建筑中保障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社会主义因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根本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就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任务。 可见,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 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性。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对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作了进一步发展。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他认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大胆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多国革命,列宁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新经济政策”开辟了建

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党的十三大的准备过程中,在十三大报告发表以后,理论界广泛地开展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研究和讨论。新民主主义、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几个历史阶段的区别在哪里,联系又如何,是讨论中的一个热点。不少干部和群众,对这个问题也有兴趣。 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在初级阶段,尤其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这不是放弃社会主义,退回到新民主主义去了吗? --为什么不直截了当说应该搞新民主主义,而要说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 从不同角度、不同倾向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具有同样的认识基础:或者是社会主义,那就必须是单一的公有制;或者是允许公有制以外的经济成分存在,那就不是社会主义而只能是新民主主义。 这是一种思想框框。十三大正是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去寻找最有利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经营形式,而不要让我们的实践和理论为过去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固定观念和具体模式的框框所束缚。 实践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对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再认识,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进行再认识。 二、从主要矛盾来划分历史阶段

从主要矛盾的变化来划分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阶段,我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中国人大都是通过学习毛泽东的《矛盾论》而了解和重视把握主要矛盾的问题的。其实,主要矛盾这个哲学概念并不是毛泽东最先提出的。从《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可以看到,毛泽东批读的苏联哲学教科书已讲过主要矛盾问题。但是,突出地强调把握主要矛盾的意义,运用分析主要矛盾的方法来研究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确定中国革命的战略任务及其在不同阶段的转变,并论述得如此清晰,发挥得如此透彻,的确是毛泽东的重要贡献。 人们记得,在我们党从土地革命战争转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退居次要和从属的地位,这一理论分析,对于广大干部理解党的战略转变的依据,统一思想,接受和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战略,起了多么巨大的作用。 人们还记得,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分上下篇的战略的确定,对于中国革命理论的成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而这也是以主要矛盾的分析为依据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而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所以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首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反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民主革命任务完成以后,才能去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这样一套基于主要矛盾分析的政治哲学,为广大干部所熟知,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财富。 怎样运用主要矛盾分析,来区别新民主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矛盾很清楚,就是上面说的: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中心任务就是进行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 【过渡】 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C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D )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 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 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 D、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 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过渡时期的结束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 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 5.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 )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B ) A、固定不变的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独立的社会形态 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 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B ) A.“四清五反” B.“一化三改” C.“两个转变”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D )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 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社会主义改造】 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A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 ) A、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B、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 C、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 1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 C )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制度条件 D、思想条件 12.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 A、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合作化 13.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 C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D、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 14.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 B )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 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15、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 1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首先,衡量历史进程中重大举措得失成败的标准,归根到底是其对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所起的作用。 历史已经表明,不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都显著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证明,它们都是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它们发生在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历史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其次,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后来的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革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不能站在今人的立场去衡量昨天。从当时历史条件和环境来看,国家安全的压力、工业化的迫切需要等,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虽有一些缺点,但总的看是适时的,也是成功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巨大历史意义还在于,它解决了当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解决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问题。 再次,社会主义改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改变单一公有制结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事业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改革开放克服了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和偏差带来的弊端;改革开放进程中发生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得到解决。 总之,对历史变革的评价,必须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虽然在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既不能用社会主义改革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也不能用社会主义改造否定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20C50S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  中国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刘福军 姜明娟 摘 要: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改造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不能以改造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和失误来贬低其成就,更不能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社会主义改造;20世纪50年代;历史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06)04-0034-05 关于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有定论:“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出现这样一些观点,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搞得过早了,当时不应该过早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应该进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然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对此,沙健孙认为,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科学地评价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这关系到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关系到能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关系到能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1]笔者同意沙健孙的观点,并尝试从宏观上论证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即从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巨大成绩,以及必须澄清的三个关键问题方面架构本文的逻辑论证框架。 一、形势逼人,不进则退: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既是当时国际形势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时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从当时的具体历史情况看完全是必要的。 (一)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给新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面对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随之而来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以及旧的殖民体系的快速瓦解,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失败,对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实行了军事威胁、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文化围剿的反动政策,并在朝鲜内战爆发的第三天,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干涉朝鲜内政,同时命令其海军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插足中国的领土台湾。另一方面,面对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以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强大阵营的出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阵营与之对抗,形成了“冷战”局面,使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可见,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本身也不景气,都需要恢复元气,发展经济。我们必须争取时机,加快发展,增强实力”[2](P70)。 (二)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有必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 收稿日期:2006-09-22 作者简介:刘福军(1979-),男,山东菏泽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北京 100872 姜明娟(1981-),女,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5

管网改造的必要性

管网改造采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必要性 输配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基础设施。保证管网水质稳定,确保用户对水压、水质的需求是供水企业的职责。但是,旧有的输配水管网系统由于管材选择不合理严重老化,在水量与水压增加时无法安全地承担供水任务,因此,供水输配水管网老化管道改造使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势在必行: 一、输配水系统老管道无法承受供水压力。 随着供水服务区域的扩大,供水量逐年递增、管网压力也越来越高,但大部分配水任务仍需由原有的配水管道承担。而原有配水管网年久老化,特别是2000年前的管道在常压状态下,爆管事件时常发生,根本无法承担较高水压的输送任务。 二、城区旧管网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使城镇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近十年来城市建设速度加快,特别是老城区的改造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但供水管网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及时、全面地加以更新,阻碍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供水企业的发展。 三、管道腐蚀和密封不好是造成管网漏失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管网漏失率是在供水过程中,由于管道本身的结构所引起必然损耗和一定的沿程和局部损耗所造成的水量损失,以及由于管线老化所带来的其它损失占所有供水量的比例称为供水管网漏失率。因旧管网老化,爆管频繁而造成的管网漏损,对水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因此,改造时倡导使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道,减少管网漏失率,节约水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城镇供水行业的任务是满足对供水水质、水量的需求。随着城镇的发展,老城区的改造,原有的供水管道已不能满足城区对水量的要求;另外,用户用到的水实际是管网水,而老管大多采用单金属碳钢和塑料管道。在多次抢修以及在供水管网改造的过程中发现,原供水管有很多处位于下水沟的上方甚至浸泡在下水沟中,加速了碳钢管的腐烂和塑料管的细菌滋生。老管道内壁有大片锈蚀块,说明管道内壁腐蚀,造成了水质的污染。因此,从对供水水量、水质要求上讲,为保证水质急需用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对原有管道进行改造。 可以看出加快对老化管道改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作为生产供水管道的江苏众信管业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开发满足现代供水需求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管道。经调研,现代供水需求表现为:卫生、承压强度高和低漏损率。安全供水是每个自来水公司的承诺,然而供水管道对自来水的污染却屡见不鲜。基于自来水的普及和新型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现代供水管线越来越长,供水压力随之要求提高,否则满足不了处于远距离管线的末端用户用水。管网漏损是供水企业最为头痛的问题,漏损率的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对淡水资源的浪费。 在这样的供水形势下进行自来水管网改造必须要选对选好管材。选对管材是要选择能有效降低漏损率、承压强度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管材。以目前管材市场来看,内衬不锈钢复合管是最佳选择。选对管材是要选择质量可靠、资质齐全、有服务保障的内衬不锈钢复合管厂家。在这里为大家推荐江苏众信管业。 杨成 2016年12月30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从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49年--1956年),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政治上: 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经济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 文化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结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但是对于何时过渡?怎样过渡?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发展变化过程。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过程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1、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2、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 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10年或者以后才开始过渡。 ——毛泽东在1952年9月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的讲话大意1953年12月,毛泽东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的表述。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7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这条总路线。9月全国一届人大把总路线写入宪法的总纲。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造”。

设备改造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设备改造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报告名称: 磨矿分级设备的升级改造 二、项目改造的背景和必要性: 公司自2006年3月投产以来,一直采用焦作群英机械厂生产的2TC—20∮2000型沉浸式双螺旋分级机,配合3.2*4.5m格子型球磨机形成一段闭路磨矿生产至今。 该螺旋分级机为九十年代前盛行的磨矿分级设备,其结构简单、分级面平稳、溢流量高、粒度细、维修操作方便、远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而被众多选矿厂青睐,但随着生产的不断深入,其技术条件,尤其是分级效率低、细粒级分级时溢流浓度太低,对选别指标不利等缺点,已不适用目前向指标要效益、向成本要生存、向精细化要管理的客观实际需要。 1、设备本身落后老化、修理费高: 由于该设备使用时间近七年之久,累计磨矿达1000万吨,上下支架及整体结构已疲劳老化,加之近年来分级细粒要求严格,返砂量已超过设计能力。2011年11月份中空轴已断裂修复两次,致使维护修理费用逐年提高,尤其下部支座及大小叶片,由于受其结构特性的影响,其传动部

位一直在矿浆中浸没,轴承润滑维护极为不方便,正常生产每月至少两个外协修理(停机时间至少三个小时),年修理含材料费用高达30万元之多,月影响运转率不低于3个。 2、受其本身工作性能的制约,细粒分级时溢流浓度太低,非常不利于选别作业,同时,由于溢流浓度太低,矿浆流量加大,致使系统设备满足不了实际生产要求,且电耗急剧增加,严重影响整体成本的控制。2011年度,在对磨浮车间浓、细度调整后生产的一年里,分级浓度保持在19—20%,矿浆细度保持在66—70%时,实际回收率较2010年度,分级浓度在28—30%,分级细度在58—62%时提高3%。但正是受其溢流浓度的影响,砂泵房较去年同期日均多耗电2846度,水泵房较去年同期日均多耗电1937度,两项合计,月吨耗增加0.5元。综上所述,磨矿分级设备的升级换代是势在必行,但如何在分级细粒级时,保持适宜的分级浓度,即可保证选矿实际回收率的稳定提升,又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经多方改察和实际论证,并结合我公司一段闭路磨矿的实际情况,决定对现有螺旋分级机进行改造升级为国内先进的水力旋流器。 三、水力旋流器简介、选型及投资概况: 水力旋流器,是近年来在选矿行业流行一种利用离心力来加速颗粒沉降的磨矿分级设备。其上部是圆筒,筒体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十一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建立起一个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 一、公营报刊网 1948年《人民日报》就已正式出版。1949年8月《人民日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后,迅即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报纸,并向国外发行。各大行政区、省、直辖市党委的机关报也先后建立。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党报宣传网,构成了我国人民新闻事业的主干。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报纸相继出版,如《工人日报》(中华总工会机关报)、《光明日报》(中国民主同盟机关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机关报)、《大公报》、《文汇报》等。《健康报》、《解放军报》分别由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铁道部主持出版。此外,还出版了数十种少数民族报纸和军队报纸。二、通讯社网 在新闻通讯事业建设方面,党和国家对新华通讯社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迅速地将新华社组建为国家通讯社。根据中央的部署,新华社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个大行政区建立六个总分社,在各省会城市建立分社,对一些需要设立相当于支社机构的城市,则派驻记者组或记者。经过一个为时不长的业务建设过程,新华社集国内报道、对外报道、国际新闻报道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并主办了一系列报刊。 同时,新华社的摄影报道工作也日益加强;通讯技术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同塔斯社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通讯社的合作也有较大的发展,并同路透社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通讯社开始建立合作关系。 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国,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于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成立,10月1日开始发稿。 中国新闻社 简称“中新社,”1952年9月14日在北京成立,10月1日开始发稿。该社由国内一批热心新闻事业的知名人士发起组织,由金仲华任社长。属非官方通讯社。

论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论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使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私有制社会到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转变。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接下来我将从两个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来论述其必然性: 首先是必要性,第一,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制度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进行经济建设,首先就是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就是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呢?从世界历史上看,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欧、美、日走过的,而;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这是苏联走过的。中国究竟应该走什么道路呢?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中国要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实际上是走不通的。从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以来,由于受到外国垄断资本的压迫和本国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始终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由于未能形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中国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就仍然不可能摆脱对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依赖。其次,中国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它不可能也不应该像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工业化。所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必然的。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彻底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必然选择。新中国建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在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对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继续支持退到台湾去的国民党蒋介石,妄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国内,由于国民党当局实行恶性的通货膨胀政策,使得建国初期的人民政府的财政十分枯竭,一些商人乘机进行投机倒把,操纵市场,拒绝使用人民币等。如当时在上海、天津等地出现的银圆之战、米粮之战就说明这一点。因此,新生的人民政府只有掌控国民经济的命脉,坚决打击敌视社会主义的反动势力和不法奸商,才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这就必须彻底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完成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样才有利于增加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更好地巩固工农

改扩建的必要性

4 改扩建的必要性 项目功能定位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及项目影响区交通分析结果不难看出,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项目是江西省“三纵四横”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路段,也是江西省连接周边省份、加强对外联系,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的跨省高效公路运输大通道的咽喉要道,在路网中具有十分显要的地位。也是国家主干线沪昆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是纵向连接首都北京、河北、湖北、安徽、广东,横向连接上海、浙江、湖南、贵州、云南的主要城市的骨架公路,同时承担着大量东西、南北向的过境交通。本路段直接连接南昌、合肥、武汉、长沙等中部四省省会,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连接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中部主要经济圈的的交通大动脉,在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开发提供了现代化的公路交通条件,在综合运输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不可替代。 昌樟高速公路是江西省主要交通枢纽之一,在省内路网中据有龙头地位。从项目现有交通组成可以看出,省会南昌北方与武汉、合肥的联系、南方与广州的联系占据了相当的比重,省内骨架道路的地位不容动摇。 2、本项目串连了区域内主要经济区,形成了沿高速公路发展的经济带,使本项目兼具了区域交通主轴功能和区域经济发展轴功能。 根据江西省城镇发展规划提出“一圈二轴三片六区”的城镇空间结构。“一圈”为南昌大都市圈,“二轴”分别为沿浙赣铁路和京九铁路两条发展主轴;“三片”分别为赣北东、赣西、赣中南城镇片;“六区”分别为昌九景、上鹰、新宜萍、赣州、吉安和抚州城市分区。而本项目自北向南连接了南昌、宜春2个地市,连接了江西省%的人口和%的GDP,处于“一圈”“二轴”核心地带,将新宜萍城镇群及南昌有效联接,是江西省经济发展好、人口密度大的区域经济带之一。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课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授课时数 2 教学方法讲授、举例、讨论授课课次 4 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授课类型综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掌握适合中国 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能力目标 能够吸取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作更大贡献 情感目标树立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三大改造的道路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什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之后? 板书设计 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教研室 审阅意见 备 教学过程 注

【复习提问】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导入新课】 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有三个重要的内容: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二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前面已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今天来学习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讲授新课】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近代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 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经济方面,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政治方面,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文化方面,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和意义么

1、运用实例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成败得失在哪里,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答:(1)社会主义改造的成与得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变革不适应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个中心任务进行的;引导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走集体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目的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所采取的实际步骤,总是力求使之与促进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而不允许对生产力造成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1953年开始的,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全面推开。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到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一五”计划的主要指标已提前完成,到1957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经过“一五”期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以重工业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已初步建立。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生产力发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及时总结农民的实践经验,创造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等过渡形式。这种从实际出发引导农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渐进的改造方式,可以使农民亲身体会到组织起来力量大,从而逐步地提高农民的觉悟,逐步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能够避免出现一些农民破坏生产资料的情况。实践证明,这种逐步过渡的办法符合农民的特点和生产力状况。在手工业改造方面的逐步过渡,不仅保护和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手工业逐步进行技术改造创造了条件、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创造出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剧烈的社会震荡和经济破坏。中国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对其进行改造,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毛泽东说:“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直接,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坚持用和平的办法,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发展。总之,和平该走解决了诸如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 (2)社会主义改造的败与失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期见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是很适当”。(3)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在土地改革完成后,党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

改造工程可行性报告

改造工程可行性报告

武汉市楚天实业大厦装修改造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 武汉容观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2016.01.10

目录 1.1项目概况 1.2改造设计可行依据 1.3大楼改造规划审批报批实施可行性。 1.4立体车库建造可行性 1.5大楼外立面改造方案 1.6大楼消防改造方案 1.7大楼水电改造改造方案 1.8大楼阶段性施工方案 1.9大楼施工工期及投入使用时间规划1.10改造可行性结论

1.1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及现状: 楚天实业大 厦位于武汉市江 岸区胜利街115 号,是一座综合性 大楼,周边配套设 施齐全、人口流量 大、目前此处均处 于改造发展阶段,致力于打造江汉路商业带步行街,楚天实业大厦地段优势明显,商业发展优势巨大,对其进行改造具有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 该楼总层数为8层,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现一层及二层为出租区域,合同期限至2018年,其余楼层均已进入改造准备阶段。现预将主楼八层、停车场进行装修改造用途规划:1-2楼为名烟名酒展示售卖中心,3-5层为办公场所,6-8层为酒店宾馆。停车场改建为5层立体式自动停车场,提高车库容积率,对大厦停车位的容纳量具有稳定性的支撑。

1.2改造设计可行依倨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规范》(GB50222-95)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GB50023-2009) 《土地使用证》(JGJ116-2009)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1.3建筑功能改造的可行性 本工程建筑功能变更未改变原建筑的使用性质,原建筑楼公共部分电梯、通道、给排水、电气、消防及空调通风等均具备装修改造基本条件,在保持原有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改造装修后满足新建筑功能的使用要求,并符合防火疏散要求。 1.4结构加固的必要性 原客房设计最大楼面活荷载为200kg/平方米,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档案库楼面活荷载应按500kg~1200kg/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1、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 别: 二者相互区别: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二者相互联系: 第一、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二者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的大胆探索 第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第四、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二者的关系: 1、改革开放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他们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0年代的社会主义是适应当时历史条件之下的正确选择,当时中国只有通过自力更生来实现发展,这种改造是发展当时生产力的最佳选择。而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世界面临和平和发展主题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又一次历史性选择。 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它们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a、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础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标志着新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中国形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b、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及其以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前进。

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意义 在讨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时,应该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认识问题,即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客观地、科学地看待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只有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才会尊重历史,得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前期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机是否成熟、是否必要,是得大于失,还是失大于得 ?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和城市所实施的一系列举措,究竟是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 ? 这涉及到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综合评价和对党的现行政策认识的问题,以下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评价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此重点谈四点看法。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种必然性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1 )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努力,国民经济已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对工商业进行初步改造,国营经济已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为我们党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准备了基本的经济条件。同时,随着国家工业化目标的提出,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已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城市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益普遍比国营企业差,生产难以为继。当时只有通过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2 )政治上:经过“三反”、“五反”,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已经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社会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土改后,农民更加拥护共产党,工农联盟出现了非常好的局面,党在实践中已形成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具备了进行重大社会变革的阶级基础。但另一方面,农民中出现了向富农方向发展的自发趋势,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城市的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仍在继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党必须考虑个体经济的发展方向,扩大和加速农业合作化,采取限制资产阶级的措施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3 )国际形势: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同时,战后两大阵营的对抗也促使中国共产党加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鉴于上述形势,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当年选择一条改造与建设并举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江泽民同志用“不失时机”概括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非常准确。 第二,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1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具有中国特色。如何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农业国,实现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没有教条地照搬马列经典和机械地抄袭苏联模式,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实现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结合点,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 )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首先,我国走的是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造道路,农业改造不是苏联的先机械化后集体化,而是先集体化后机械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列宁曾设想但未曾实现的“和平赎买”政策,平稳地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其次,采取了从点到面、由低到高的步骤和方法。从结果来看,与苏联相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所引起的社会震动要小得多,正面效益要好得多,遗留的问题也要少得多。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 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改造既不是毛泽东的“心血来潮”,也不是“靠行政命令”实现的。第一,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决定。毛泽东在改造前反复讲,不得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拥护,绝不轻易谈改造。第二,农民和手工业者虽然存在着走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两种积极性,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着过高估计群众合作化积极性的问题,但当时人民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已占主导地位。过渡时期总路线经过全民公开讨论,得到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成,最后用宪法加以确立,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因此,可以认为,在几亿人口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转变,尽管行政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