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放疗部位疼痛怎么回事

肺癌放疗部位疼痛怎么回事
肺癌放疗部位疼痛怎么回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肺癌发病的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而发病率也越来的越高。由于肺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已经到了晚期。放疗是肺癌治疗的常见手段之一,对于病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接受放疗的患者,不但要经历肿瘤本身所带来的疼痛,在放疗的过程中,疼痛却也存在快速变化,那肺癌放疗部位疼痛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会疼痛?对肺癌患者来说,放疗产生的副作用所导致的疼痛无疑是雪上加霜。放疗部位的疼痛有可能是由于放射线照射对于表层皮肤或者组织的损伤,也有可能是对临近正常的组织和癌细胞损害造成的,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癌细胞的复发。一定要及早与医生反应,因为病灶位置、大小、病人的身体情况都会影响到放疗的效果以及附带的一些并发症。曾经有患者和家属担心药物成瘾,给药量不足。不能按时给药、药物供应不充分的原因,使得疼痛控制不理想。因此,一定要规避这种风险。

有哪些影响?放疗相关性疼痛对肺癌患者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生理方面的影响:对睡眠和饮食的明显干扰,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下降;其次是对心理方面的影响:表现为痛苦、烦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增加;第三就是对放疗疗效的影响:患者会因为放疗产生的疼痛而对治疗产生反感、恐惧,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甚至被迫中断或延迟治疗,常常使放疗疗效大打折扣。

如何应对?面对这些情况,临床医生都会重视疼痛的表现,会采取一些防止措施,主要包括:放疗前,做好宣教,让患者能在疼痛出

小细胞肺癌EP方案化疗临床路径新

小细胞肺癌EP方案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住院第1天年月日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完善检查 □交代病情 长期医嘱: □肿瘤科护理常规 □II级护理 □饮食:根据患者情况 □留陪人 □既往基础用药 □胸腺五肽10mg ih qd或5% GS /NS250+香菇多糖1mg ivdrip biw或5% GS /NS 20ml+香菇多糖1mg iv biw □0.9%氯化钠250ml+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 ivdrip qd或0.9%氯化钠250ml+康艾注射液40-60ml ivdrip qd □0.9%氯化钠250ml+斑蝥酸钠维生素B6 0.3-0.5mg ivdrip qd □0.9%氯化钠100ml+甘露聚糖肽20mg ivdrip qd □鸦胆子油软胶囊4粒po tid □华蟾素胶囊2粒tid po □乌苯美司30mg qd po □复方氨基酸250ml ivdrip qd □脂肪乳250ml ivdrip qd □5%葡萄糖250ml++12种复合维生素1支ivdrip qd 临时医嘱: □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生化、凝血功能、β2微球蛋白、肿瘤标志物血CEA、NSE、CF21-1、SCC-Ag等 □必要时行血清常规、增强/平扫CT(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超声、淋巴结超声、骨扫描、脑MR、PET/CT、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等检查。 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评估 □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病情变异记录:□有□无 变异原因: 医师签字:护士签字: 住院第2天年月日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检查结果完善诊疗方案

国内肺癌放疗好的医院

肺癌是我们日常生活发病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对众多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都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让很多人都对此病有恐惧的心理,因此对于肺癌的治疗刻不容缓。放疗是治疗肺癌常用的方法,而对于患者来说,选择一家好的医院是治疗的保障,那国内肺癌放疗好的医院是哪家呢? 肺癌患者做放疗最好选择肿瘤三甲医院,各医院放化疗,采用的工作原理差别不大,对于达到的效果,那就因人而异了,和病人自身条件有着必然的联系。不过放疗并不具有识别性,随着放疗时间的增长,其治疗的毒性也会逐渐增加,虽然放疗能杀死癌细胞,缩小肿块大小,但是对患者机体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于采用有副作用的放疗治疗疾病的肺癌患者,放疗后的中药调治,可减轻放疗的毒副作用,增强疗效的作用,使患者机体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对于晚期和老年人不能手术及放疗的患者,通过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可以及时改善机体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减少转移复发率。 目前能够治疗肺癌的中医院非常多,如被患者和家属誉为康复家园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该院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专科医院,是由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教授领衔创办的,以“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癌症”为特色,集“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中医肿瘤专科医院。帮助了数万例的患者延长了生命,受到很多患者的好评。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采用院长袁希福独创的中医特色“三联平衡疗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在治疗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从根本出发,抓住肿瘤患者的病因、病理、病机、病症,局部攻邪,整体扶正的治疗方向,通过“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实现有的放矢、调整机体内环境,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延长生存期、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差,不能手术放化疗的患者更适合采用中医治疗。 经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后身体逐渐恢复如常人的真实患者病例: 高清莲,女,83岁,濮阳县渠村乡翟庄村人,小细胞肺癌 2000年3月份,65岁的高清莲老人突然出现吐血、胸闷,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发现肺部有阴影,随后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确诊后,医生告知无法手术,只能采取化疗。虽然病情得到短暂控制,但其家属却反映“三番五次吐血,后来化疗也不能吃饭,身体一天比一天弱”。 经同乡癌症患者吕正运的介绍,高清莲家人得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袁希福院长中医治疗效果不错,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寻求袁希福院长的中医治疗。详细了解高清莲老人病情后,袁希福院长以“三联平衡疗法”为原则为老人开具药方。用药后,老人身体明显好转,用至85付药时,其家属高兴地说:“当时从郑州回来还不能自理,需要别人护理,现在看来病情稳定了,不疼了,身体逐渐好起来了,也能吃饭了!”目前,高清莲老人已经成功生存18年。在2017年9月24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举办的第五届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上,很难看出这样一个声音洪亮,又唱、又跳,向人们表达康复喜悦的老人是一个癌症病人。 通过上文介绍,相信大家对国内肺癌放疗好的医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肺癌采用放疗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放疗缺乏选择性,会杀伤正常的细胞,带来一系列的毒副作用,建议患者使用放疗也要结合自身情况,同时也要配合中医药进行调理,中医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原发性肺癌临床路径

原发性肺癌临床路径 一、支气管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癌(ICD-10:C34/D02.2) 行肺局部切除/肺叶切除/全肺切除/开胸探查术(ICD-9-CM-3:32.29/32.3-32.5)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公布的《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6年版)》等。 1.高危因素:吸烟指数>400,年龄>45岁,环境与职业因素。 2.临床症状: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 3.临床体征:早期不显著。 4.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支气管内镜,肺穿刺活检等。细胞、组织学等病理学诊断阳性为确诊标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国家公布的《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6年版)》 1.肺部分切除术(包括肺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 2.肺叶切除术(包括复合肺叶切除和支气管、肺动脉袖式成型)。 3.全肺切除术。 4.除了肺楔形切除术,上述术式均应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5.上述术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胸腔镜下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34/D0 2.2肺癌疾病编码。 2.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可以耐受全麻开胸手术。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6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生化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肿瘤标志物检查; (3)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 (4)痰细胞学检查、支气管内镜检查+活检; (5)影像学检查:胸片正侧位、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上腹部CT (平扫+增强扫描)、头颅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以下项目: (1)纵隔镜:推荐所有肺癌患者尽量行纵隔镜手术;对于CT与PET/CT 均未发现转移纵隔淋巴结的患者,结合中国国情,可以不行纵隔镜手术;对于手术区域以外的纵隔淋巴结,如果直径达到0.6cm以上,建议行纵隔镜手术。 (2)软式胸腔镜; (3)经皮肺穿刺活检,E-BUS, EUS-FNA;

肺癌的术后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术后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总体治疗原则仍以争取手术切除为核心部分,但即使是能够完全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其5年生存率也只有40%左右,故综合治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术后放疗作为主要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已在临床应用很长时间。但其效用在英国医学研究会1998年的荟萃分析发表以后受到很大的怀疑,一方面是临床证据的缺乏,而另一方面却是临床上经验性的广泛使用。本文综合目前的临床证据及最新进展,对此进行探讨。 1 既往随机临床研究 肺癌研究组(The Lung Cancer Study Group, LCSG)1986年于新英格兰医学报道了一个三期临床试验,探测术后放疗在根治切除的Ⅱ、Ⅲ期肺鳞癌中的应用价值。共210例合格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术后放疗总量50Gy,每次分割2Gy。结果显示两组间总生存率相似,术后放疗不能提高生存率;术后放疗组共38人出现局部复发或全身转移,单独手术组为51人,无统计学差异(P=0.188);但如将局部复发定义为首次复发位于同侧肺或纵隔,结果放疗组只有1人,而单独手术组为21人(P<0.001);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对于N2患者术后放疗明显降低了复发率(包括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P<0.05)。 英国医学研究会(MRC)也随机分组了根治切除的Ⅱ、Ⅲ期肺癌患者308例,一组为单独手术组,一组为术后放疗组,放疗剂量40Gy。该研究组要求临床医师在记录局部复发时将患者分为明确局部复发、疑似局部复发及无局部复发三种。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的总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均无显著差别,但对于明确局部复发患者的复发时间分析放疗组要明显长于单独手术组(p=0.04),在亚组分析中发现在N2患者中生存率有提高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3年生存率21%:36%,p=0.18)。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汪楣教授和冯勤付教授先后报道了一组366例N1和N2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术后放疗组,共69例因为各种原因出组,观察组和术后放疗组的胸部复发率分别为33.2%和12.7%(P<0.01),观察组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0.2%、40.5%,术后放疗组分别为51.9%、43.4%(P=0.56),对于T3–4N1M0的患者生存率有提高的趋势(p = 0.092)。 然而也有一些临床试验却没能得出近似的结果,如Dautzenberg等进行了一个临床研究,共入组728例根治性切除后NSCLC患者,其中Ⅰ期220例,Ⅱ期180例,Ⅲ期327例,随机分组为术后放疗组或单独手术组,术后放疗采用钴机或直线加速器,总剂量60Gy,10MV 以上的射线采用每周4次,每次2.5Gy的照射方案,10MV以下的射线采用每周5次,每次2Gy的照射方案。结果显示两组的2,5年生存率分别为62%,43%(单独手术组)、55%,30%(术后放疗组),P=0.002,单独手术组的生存明显高于术后放疗组;单独手术组的101例局部复发,术后放疗组84例局部复发,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28);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两组间肿瘤相关死亡率是近似的,单独手术组是194例,术后放疗组是190例,总生存率上的显著差别主要来源于夹杂症死亡(Intercurrent deaths),全组共95例死于夹杂症,其中24例在单独手术组,72例在术后放疗组(P=0.0001),5例治疗相关死亡全部发生在术后放疗组(1例猝死,1例喀血,2例放射性肺炎,1例放射性脊髓炎引起截瘫),其他的主要是心肺方面的并发症。 基于这些争议,MRC在1998年完成了一个荟萃分析,共总结了9个三期临床试验中的2128例患者,单独手术组1072例患者中661例死亡,而术后放疗组1056例患者中707例死亡,术后放疗组相对于单独手术组死亡风险增加21%(HR:1.21, 95%CI:1.08-1.34,P=0.001),2年生存率降低7%(55%:48%)。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对于Ⅰ期

肺癌分类及其治疗药物介绍

肺癌分类及其治疗药物介绍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之首。根据肺癌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病理特征,WHO将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 。 1、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SCLC)或燕麦细胞癌,约20%的患者属于该类型。 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点: 1.恶性度高-治疗要及时+强有力; 2.临床分期极为重要-常规检查+骨髓穿刺or活检,or ECT; 3.倍增时间短(TD)75.9天,>90%已有外侵+远道转移; 4.对化疗高敏感:CR30-40%,RR60-90%,以全身化疗为主,剂量足+强,高剂量化疗+干细胞移植; 5.是一种典型的全身性疾病-是以多学科治疗的典型,但25-50%的SCLC化疗有效后,仍有局部复发; 针对SCLC上述临床特点,SCLC的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联合放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综合治疗是治疗小细胞肺癌成功的关键。 治疗方案: 早期阶段(I期)外科手术 早期阶段(II、IIIA期)–手术+辅助化疗 局部扩散(IIIA / IIIB期)–联合治疗方式–(放化疗 +/-手术治疗IIIA) 晚期(IIIB / IV期)–化疗、放疗 2、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80%的肺癌患者属于这种类型。临床上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有以下四种类型: (1)鳞癌:一种显示角化和细胞间桥的恶性上皮肿瘤,约占肺癌的40%,患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多数,与吸烟关系密切,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虽然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所不同,但一般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对放疗和化疗较敏感。 (2)腺癌:具有腺样分化或有癌细胞产生粘液产物的恶性肿瘤,其生长方式可分为腺泡状、乳头状、细支气管肺泡状、伴有粘液的实行腺癌和伴有混合亚型的腺癌。发病率比鳞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肺腺癌占肺癌的20-30%。 3、大细胞肺癌:也称为未分化大细胞肺癌,是一种缺乏小细胞肺癌、腺癌或鳞癌细胞分化特点的未分化恶性上皮细胞肿瘤。此型肺癌约占肺癌的15%。 NSCLC的临床生物学特点: 1.恶性程度较低,局部发展慢,有微转移威胁,腺癌常规小病灶大转移。 2.倍增时间(DT):sq-92天,ad-168天。

肺癌临床路径

肺癌手术治疗标准流程

标准住院日8天如果该病人未在第4天手术,请指出原因如未在入院第4天进行手术,系统将预警 ?未在门诊行胃镜检查,无病理确诊1是2否 ?常规检查、化验结果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报1是2否 ?等待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诊疗方案1是2否 ?该病人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化验、会诊1是2否 ?等待其他科室会诊1是2否 ?该病人需要先治疗其他疾病1是2否 ?该病人是从其他科室转入的病人1是2否?手术室不能及时安排手术1是2否 ?由于该病人的状况突然发生变化,手术被迫推迟1是2否 ?由于手术安排发生变化,手术被迫推迟1是2否 ?病人入院至手术前一天遇到星期六、日 1 是2否 ?病人的住院费出现问题 1 是2否?病人家属签字出现问题 1 是2否?病人入院时诊断不明确1是2否?其他 1 是 2 否 请说明情况具体:如果该病人的手术后住院日超过“监控标准”,请指出原因:[手术后标准住院日为10天,如无原因超过10天,系统将预警。]?该病人是否发生手术并发症 1 是 2 否 ?如果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并发症的名称或延期原因是: ?(1)术中损伤其他脏器 ?(2)术后继发性出血

?(3)术后胸部、腹部感染,切口感染 ?(4)术后吻合口瘘 ?(5)术后乳糜胸 ?(6)术后肠梗阻 ?(7)由于手术创伤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其他脏器功能不全 ?(8)其他(由医师填写具体内容) ?该病人发生麻醉并发症1是2否 ?如果发生麻醉并发症,麻醉并发症的名称是:(1)麻醉操作引起的并发症,如硬膜外血肿、全脊麻、牙齿脱落、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等(2)麻醉药物中毒、高敏和过敏(3)输血、输液不良反应、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呼吸抑制、气管梗阻、误吸、窒息、或感染、呼吸衰竭(5)心肌抑制、心律失常、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跳骤停(6)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7)个别人可能发生严重意外,甚至残疾或死亡(8)其他特殊问题,请具体写出: ?病人发生“医院感染” 1是2否 ?如果发生医院感染,具体情况是: ?该病人需要治疗其他疾病1是2否 ?病人的住院费出现问题1是2否 ?病人或家属拒绝出院1是2否 ?发生医疗纠纷1是2否 ?其他问题1是2否 ?如果是其他问题,请说明具体情况:

肺癌术后什么时间开始放疗

近年来随着天气污染的加重,呼吸道系统的疾病越来越多,肺癌的发生率也是在逐年的增高。对于肺癌的治疗,手术是多数患者的首要选择,可以直接切除病灶,不过术后复发转移几率也较高,是导致治疗失败,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术后的巩固治疗一定要重视。放疗是术后常用的巩固治疗方法之一,而术后放疗的时间也受到了广泛关注,那肺癌术后什么时间开始放疗呢? 关于肺癌术后什么时间开始放疗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根据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情况来决定,手术是一种有创治疗,而放疗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都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术后立即放疗,患者体质尚未恢复,往往很难承受放疗的副作用,可能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甚至还会因过度的治疗而加重病情加快死亡的速度。一般肺癌术后放疗时间在4-6周左右,如果患者体质较好,恢复较快,则可以尽快放疗,但放疗不易过晚以免影响放疗的疗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肺癌术后通过放疗有助于能够抑杀残癌,预防复发转移,但放疗只是局部治疗手段,只对照射区域内的肿瘤有效,袁希福老中医曾言:“虽然说肿瘤是一个肿块,但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肿块。肺癌是全身性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治疗不能仅仅着眼于局部。我们都知道一些木头上会长出木耳,而木耳对木头而言就是一种病。虽然可以把木耳摘掉,但只要天阴、下雨、温度合适,木耳还是会再长出来。用手术、放化疗杀肿瘤,也是这个道理,虽然看上去肿瘤缩小或消失了,但是还是会有较高的复发、转移风险。”肺癌患者在术后还应尽早配合中药巩固治疗,进行全面调理,扶正元气,增强抵抗力,来预防病情反复。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而且在治疗时从患者整体出发,注重全身状况与局部癌肿的关系,在放疗期间通过补气养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等中药,有助于调节机体,减轻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放疗后坚持用药,还有助于修复患者受损的机体,同时中医具有的抗癌功效,还能抑制肿瘤细胞,巩固放疗的疗效,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肺癌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一幅幅颜色鲜艳的锦旗,都是患者对医院治疗效果的肯定和认可,医院也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百姓放心医疗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建国70周年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樊雪梅,女,肺癌,河南漯河市人 2004年8月,72岁的退休教师樊雪梅在省会医院被确诊为肺癌,并发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积水。随后,女儿四处为母亲求医问药,9月上旬,樊雪梅进行光子刀手术治疗4次。然而,病情依然没有得到控制,症状仍然在不断加重。 因母亲并发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积水,不能化疗,综合考虑后,女儿为樊雪梅寻求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中医药治疗,9月20日初次就诊,樊雪梅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虚汗、口苦咽干、吐白黏痰、极度消瘦。此次看诊,取了一个月的中药,服药半月后,食欲增加、心慌、气短、出虚汗好转。3个月后,樊雪梅精神身体一般情况好转。2006年11月16日,樊雪梅经医院CT检查,结

肺癌术后做放疗与化疗的区别

肺癌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临床上一般可分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两种。对于肺癌的治疗,很多患者会首先考虑手术,能直接切除体内的肿块,快速控制病情,不过手术并不能全部清除癌细胞,术后易复发转移,需要联合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其中放疗和化疗比较常见,不过也有患者对二者并不了解,那肺癌术后做放疗与化疗的区别有哪些呢? 放疗是利用各种能量不同的放射线照射肿瘤,达到抑制或杀死癌细胞的目的,是一种局部治疗手段,肺癌术后通过放疗可以抑杀局部的肿瘤细胞,预防局部病情反复,短期效果明显。化疗是利用化学治疗药物杀死癌细胞,可以通过口服、静脉等途径给药,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能够有效作用于血液和淋巴液里残存的癌细胞,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生命。一般临床上放疗和化疗多联合使用,可以更全面的杀死癌细胞,控制病情,预防病情反复,不过不管是放疗还是化疗,在治疗过程中都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如放疗会引起放射性炎症、乏力、疲劳、骨髓抑制等,化疗会导致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肝肾损伤等,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 针对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建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联合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在放疗、化疗期间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重要,扶正元气,调理脾胃,减轻毒副作用,缓解患者不适症状,改善饮食状况,增强患者体能,促进骨髓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程度,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治疗结束后用药,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机体,抑制肿瘤细胞,巩固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另外对于无法耐受放疗、化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选择以中医为主进行术后巩固治疗,一方面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促进伤口愈合,提高免疫力,防治并发症,一方面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几率,延长患者生命。 中医在治疗肺癌上优势独特,整体观念较强,能够从患者的全身着手,辨证施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自成立以来,医院一直专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一幅幅颜色鲜艳的锦旗,都是患者对医院治疗效果的肯定和认可,医院也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百姓放心医疗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建国70周年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樊雪梅,女,肺癌,河南漯河市人 2004年8月,72岁的退休教师樊雪梅在省会医院被确诊为肺癌,并发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积水。随后,女儿四处为母亲求医问药,9月上旬,樊雪梅进行光子刀手术治疗4次。然而,病情依然没有得到控制,症状仍然在不断加重。 因母亲并发有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积水,不能化疗,综合考虑后,女儿为樊雪梅寻求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中医药治疗,9月20日初次就诊,樊雪梅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出虚汗、口苦咽干、吐白黏痰、极度消瘦。此次看诊,取了一个月的中药,服药半月后,食欲增加、心慌、气短、出虚汗好转。3个月后,

肺癌临床路径Word编辑

肺癌化疗临床路径 一、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癌(ICD-10:C34/D02.2)+行化学抗肿瘤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通过手术情况判断是早期肺癌还是进展期肺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局部切除术或结肠区段切除手术:早期肺癌。 2.根治手术(肺癌根治术):进展期肺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未根治的肺癌患者。 3.姑息手术(肺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肺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4/D0 2.2肺癌疾病编码。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化疗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血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结肠镜和/或钡剂灌肠造影、腹盆腔CT;(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肺功能、PET-CT等。 (八)化疗日为入院第3天。 结合病情给予个体化化疗方案 (九)化疗后恢复。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2.对症处理 (十)出院标准。 1.化疗结束,无明显副反应。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化疗期间的合并症和/或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二、肺癌化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癌(ICD-10:C34/D02.2)+行化疗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功能成像及其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

2011年5月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Ma y .,2011 第28卷第3期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Vol.28.No.3 功能成像及其在肺癌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张国前,张书旭(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广东广州510095) 摘要:功能成像在现在的放疗计划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放疗中如何利用肺通气和灌注信息更好的保护肺功能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一些用来评价肺通气和灌注水平的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磁共振成像(MRI )及计算机断层显像(CT )。这些技术都可以应用到肺癌患者的放疗计划设计中,在给予肿瘤足够治疗剂量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具有正常功能的肺组织。文中分别对各种评价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进行了介绍。这些技术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4D-CT 的发展最具前景,因此文中特别概述了在 4D-CT 中利用变形图像配准产生三维通气图像的技术。各种肺功能成像在图像引导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也在文中进行了 概述。在所有肺功能成像技术中,4-D CT 操作简便,空间分辨率高,因此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价值。关键词:肺功能成像;4D-CT ;治疗计划;放射治疗 DOI 编码:doi :10.3969/j.issn.1005-202X.2011.03.002 中图分类号:R73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02X (2011)03-2584-04 The Study of Functional Imaging and It ’s Application in Thoracic Cancer Radiotherapy ZHANG Guo-qian,ZHANG Shu-xu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Center,the Affiliated Tumor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5,China) Abstract :Nowdays functional imaging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radio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information of lung ventilation and perfusion to preferentially spare normal lung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ome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ssess pulmonary ventilation and perfusion,including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and computed tomography (CT).All these techniques can be used in radio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for thoracic cancer patients to spare normal functional lung vol-umes while delivering adequate radiation dose to the tumors.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are summarized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All these technique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4-D CT is most promising.Particularly,the article outlines a new technique to generate 3-D ventilation maps by using deformable image registration of 4-D CT image sets.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using images of lung function in functional image-guided radiotherapy(fIGRT)is demonstrated in the article.For all of the techniques reviewed,4D-CT has the most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for both its convenience and its advantage in spatial resolution. Key words :functional lung imaging ;4D computed tomography (4D-CT );treatment planning ;radiotherapy 前言 在现代体外放疗中,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了功能成像在肿瘤靶区的勾画和早期疗效评估中的重要作用。由于各部分肺组织不同的通气/灌注(V/Q )水平,肺功能在三维空间上并非是一致的,而现在的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人们往往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对于很多肿瘤特别是肺癌而言,在评估受照正常肺组 收稿日期:2011-01-18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0B031600146);广州医学院博 士留学回国人员基金项目(No.2010-1-11) 作者简介:张国前(1985-),男,广州医学院2009级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4D 放疗研究。 通讯作者:张书旭(1968-),男,博士/主任技师/硕士导师,Tel :020- 83599869;E-mail :gthzsx@https://www.360docs.net/doc/c515038876.html, 。 2584--

肺癌临床路径

肺癌临床路径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肺癌化疗临床路径 一、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癌(ICD-10:C34/D02.2)+行化学抗肿瘤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腹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贫血等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腹部肿物。 2.大便隐血试验多呈持续阳性。 3.影像学检查提示并了解有无器官和淋巴结转移。 4.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肿瘤情况,取活组织检查作出病理诊断。 5.通过手术情况判断是早期肺癌还是进展期肺癌,并根据上述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NCCN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9年第一版) 1.局部切除术或结肠区段切除手术:早期肺癌。 2.根治手术(肺癌根治术):进展期肺癌,无远处转移,肿瘤条件允许或联合脏器切除未根治的肺癌患者。 3.姑息手术(肺癌姑息切除术、短路或造口术):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条件不允许,但合并梗阻、出血的肺癌患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34/D0 2.2肺癌疾病编码。 2.术前评估肿瘤切除困难者可先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评估,符合手术条件者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化疗前准备(化疗前评估)2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血脂、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4)结肠镜和/或钡剂灌肠造影、腹盆腔CT;(5)病理学活组织检查与诊断。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超声心动图、肺功能、PET-CT等。 (八)化疗日为入院第3天。 结合病情给予个体化化疗方案 (九)化疗后恢复。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 2.对症处理 (十)出院标准。 1.化疗结束,无明显副反应。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支气管肺癌肺段切除术临床路径

支气管肺癌(肺段切除术)临床路径 一、支气管肺癌(肺段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支气管肺癌或可疑支气管肺癌(ICD-10:C34)。 2.意向性切除: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a期,结节≤2cm;且肿瘤恶性程度低,即GGO中实性成分≤50%;且血液肿瘤标志物正常。 3.妥协性切除:临床分期(UICC 2009)为IIIa期及以下;病人年龄75岁以上,有多种合并症;或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有肺切除史或肺内多发病变需同时切除肺段。 4.行肺段切除术(ICD-9-CM-3: 32.39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2010年版)》等。 1.高危因素:吸烟指数>400年支,年龄>45岁,肺癌家族史等。 2.临床症状: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刺激性咳嗽、血痰或咯血、胸痛、气促、发热等。 3.辅助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血肿瘤标记物,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等。 4.细胞、组织学等病理学诊断阳性为确诊标准。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按照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1.肺段切除术。 2.上述术式应行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非急诊手术治疗前,应当完成全面的治疗计划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检查),充分评估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并制订手术方案。 手术治疗应当尽可能做到肿瘤和区域淋巴结的完全性切除;同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健康肺组织。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C34支气管肺癌疾病编码,拟行肺段切除术。 2.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可以耐受全麻开胸手术。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6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凝血功能、血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肺功能、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 (4)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5)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胸部CT(平扫+增强扫

肺癌的放射治疗讲解

肺癌的放射治疗 因临床症状就诊的患者中,当被确诊为肺癌时,多数已失去手术治疗的可能。根据相关资料表明,1/3肺癌患者的肿瘤属早中期,有手术探查的可能性;1/3患者的肿瘤尚局限于胸腔,但是局部肿瘤较广泛,已不能切除;余下1/3患者已到IV期,发生了远处转移。除了部分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可考虑单纯手术治疗外,目前国际上对肺癌的治疗策略,无论是NSCLC还是小细胞肺癌(SCLC),都强调多学科综合治疗。放疗是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一个主要手段,在国际上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1 不能手术切除NSCLC的放射治疗 1.1 伴有内科疾病不宜手术或患者不愿接受外科处理的NSCLC 外放疗对不宜手术或不愿接受外科处理的NSCLC患者较合适,但生存情况不及外科切除,有可能是选择患者的差异。因为从外科转到放疗科的患者,有一部分患者一般情况较差,特别是肺功能不好,易并发放射性肺炎;而且外科手术后分期与术前有差异,术前为Ⅰ期的肺癌患者,有25%~50%患者分期上升。 对Ⅰ、Ⅱ期NSCLC患者的放疗,主要问题是放疗剂量应给多少,也就是放疗量与肿瘤的大小、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小于3㎝的肺内原发灶,根治性放疗剂量一般需要65 Gy;对较大的肿瘤,采用这样的剂量就很难达到完全缓解,因此肺癌的放疗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而定。 大多数学者不主张早期肺癌进行纵隔淋巴结放射,特别是周围型肺癌。这是因为放射范围越大,对肺损伤越厉害,因此,如纵隔淋巴结没有转移,仅放疗原发灶即可。有报道不照射纵隔淋巴结的肺癌患者,仅有10%的早期肺癌会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从而导致治疗失败;有报道即使对纵隔淋巴结预防放疗40 Gy,仍有10%患者放疗后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这说明对纵隔淋巴结放疗40 Gy是不够的。 1.2 局部晚期肺癌的放疗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肺癌,放射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单纯放疗生存率低,配合化疗或放疗缩小后再行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1.2.1 单纯放疗: 美国放疗治疗协作组(RTOG)在30年前就研究376例,接受不同放射剂量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用40、50、60 Gy的放疗剂量,中位生长期9个月,5年生存率5%,短期生存率以60 Gy为佳,局部复发率40 Gy组为53%~58%,60Gy 组为35%。 1.2.2 序贯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比较: 由于局部晚期NSCLC患者放疗后,常出现远处转移导致治疗失败,因此放化疗序贯结合有相互弥补的优点。先前的一些临床试验采用序贯放化疗未得出阳性结果,究其原因是未用铂类的化疗药物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差。以后选择含有铂类(DDP 100 mg/㎡×2,长春花碱5 mg/㎡)结合60 Gy的局部放疗,患者卡式评分大于80,体重下降不超过5%和血红蛋白压积〉30%,治疗结果是放化疗序贯组(n=78)中位生存期14个月,而单纯放疗组(n=77)10个月(P=0.006),三年生存率分别为23%与11%。 1.2.3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比较: EORTC报道每日用DDP 6 mg/㎡结合55 Gy的放疗较每周用30 mg/m2DDP结合放疗或单纯放疗的疗效好,其3年生存率分别为16%、13%与2%。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路径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路径(肿瘤内科) 一、诊断: 1.病史和体格检查,尤其是吸烟史 2.无创性检查 (1)X线检查:正侧位胸片 (2)C T:胸部 (3)磁共振检查:胸部 (4)P ET和PET-CT(推荐) 3.组织学诊断: (1)痰细胞学检查 (2)纤维支气管镜 (3)C T或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 (4)纵隔镜检查(推荐) (5)胸腔镜检查(推荐) 4.肿瘤标志物: (1)C EA(癌胚抗原) (2)N 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推荐) (3)C A-125(推荐) (4)C A-153(推荐) 5.其它相关检查一: (1)上腹部CT(包括肾上腺) (2)头颅磁共振

(3)全身骨扫描 (4)血常规 (5)生化全套 (6)心电图 6.其他相关检查二(推荐) 病理腊块组织的相关基因监测(为当今个体化用药作参考) (1)分子靶向治疗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 ①ERCC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参与铂类化疗耐药发生; ②RRM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1):吉西他滨的主要作用靶点; ③TYMS(胸苷酸合成酶):与抗代谢药物5-Fu、培美曲塞疗效相关; ④TUBβ3(3型β微管蛋白):予抗微管化疗药物紫杉类、长春碱类 疗效相关。 二、治疗 ●外科切除是可切除的NSCLC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骨转移时有着重要的治疗 意义 ●本临床路径为内科治疗路径 (一)术后辅助化疗 1.ERCC1未测或低表达: TP×4疗程 或NP×4疗程

2.ERCC1高表达: TG方案×4疗程 (二)E COG>2或年龄>75岁或不愿化疗的患者(包括术后辅助化疗或晚期不可手术的患者) 1.检测EGFR 2.EGFR有突变的吸烟者:特罗凯 3.EGFR有突变的不吸烟者:易瑞沙 (三)晚期或不可手术患者的化疗 ●选择含第三代新药的含铂两药联合化疗方案 ●对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含铂方案的患者,可选择第三代非 铂两药联合化疗 ●一线化疗持续时间为4—6周期 ●二线化疗用药为多西紫杉醇和培美曲塞(可联合铂类药物) 1.腺癌 一线方案:GP或TP 二线方案:DP或培美曲塞+顺铂或易瑞沙 2.鳞癌 一线方案:GP或NP 二线方案:多西紫杉醇单药或DP或特罗凯 ●以上方案均两疗程评估疗效 ●鳞癌患者可配合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或二线治疗,非鳞 癌患者可配合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或二线

肺癌研究所的事迹介绍-广东人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研究所 事迹介绍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成立与机构框架: 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研究所是在广东省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于2003年1月成立。2008年5月广东省编办发文正式成立“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现由肺一科、肺二科、肺三科、肺四科、胸外科、胸部肿瘤科、放射治疗科、生物统计室、信息中心、广东省肺癌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包括生物材料库和华南临床基因检测中心)、《循证医学》杂志社及临床药理基地等多个临床与科研科室组成。研究所集肿瘤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全方位进行肺癌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服务和转化性研究。 学科带头人及成果、人力资源: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原所长由著名肺癌专家吴一龙教授担任。吴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以单病种管理模式组织多个学科处理每一个具体的病人,在体制上保证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顺利实施。吴教授精于肺癌“精准医学”诊治及研究数十年,创立的“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和“肺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已纳入我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和《中国肺癌临床指南》以及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制订的肺癌指南。吴教授被授予美国外科学院院士荣誉称号、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的理事会理事、IASLC国际

肺癌分期委员会委员中来自中国唯一的一位专家委员,担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吴一龙教授荣获2015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颁发的Paul Bunn Jr. Scientific Award (杰出科学奖),成为世界肺癌研究学会有史以来首位荣膺此奖的中国肿瘤临床科学家。吴一龙教授荣获2015第十六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简称“吴杨奖”),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研究成果获得2016年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团队骨干张绪超、钟文昭、杨衿记、周清、杨学宁等也分别担任CSCO理事、常委、执委会委员及副秘书长、CSCO肿瘤生物标志物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席、CSCO青委会肺癌专业组长等重要学术组织任职。 硬件设施: 研究所学科设置相对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研究所利用多种高端医学技术平台为患者服务,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高分辨率CT、高能量直线加速器、调强适形放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核磁共振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研究所设置床位522张,年住院量8100多人次,年手术1000余台次。在岗医务人员和研究人员共120余人。除了临床和医技科室,研究所拥有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