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武则天明堂的历史变迁

看武则天明堂的历史变迁
看武则天明堂的历史变迁

三年前,徐克导演的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揭开了通天浮屠的神秘面纱,明堂、天堂这样两个有点陌生的名字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今年,徐克延续了《狄仁杰》系列,一部《神都龙王》又拍火了神都洛阳。在电影中,狄仁杰作为一条主线展开了整个故事,而在电影里有着另一位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人物,当属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对于武则天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历史上对于她的评价褒贬不一。现如今关于武则天的电影电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在荧幕上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她的情感生活和上位历程。然而,武则天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更加的辉煌,武则天在洛阳执政时修建的皇城隋唐洛阳城的宏伟规模堪比今天的紫禁城。武则天执政的皇宫正殿——明堂,堪比今天的摩天大楼,其规模和建筑形制是今天的人们都难以超越的。今天我写一些关于这座曾经辉煌的宫殿武则天明堂的历史变迁。

武则天明堂的“昨天”

公元687年,武则天命薛怀义率令万多人,毁东都洛阳乾元殿,在其原址上修建了明堂,号“万象神宫”。高86米,宽88米,共三层,顶为圆盖,在顶端施涂金铁凤,象征着女皇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所花费用以万亿计,政府财政为之枯竭。后来武则天称帝,万象神宫成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举行祭天地的仪式,同时迎接各地使节,武则天明堂富丽堂皇,准许民众入内参观。

明堂有上下贯通的巨木中桩,作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干。明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反映其设计与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武则天时期,曾在此宴飨群臣,接受朝贺,发布政令。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武则天时的一些宏伟建筑物先后被毁掉。开元二十七年毁明堂上层,改修下层为新殿,次年又改新殿为乾元殿。

大唐帝国至高无上权利的象征——明堂的落成,构成了神都洛阳城最恢弘壮丽的天际线,代表了大唐建筑技术无与伦比的杰出成就,折射出大唐国民昂扬自信、开拓奋进、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大唐,正站在世界之巅,神都,则是万国中心。

“证圣元年(695)正月丙申夜,天堂火灾,延及明堂,至清晨,二堂具毁”。明堂是帝国命运和皇权的象征,明堂被毁这件事对武则天打击很大,然而她并没有灰心。同年三月,武则天诏令原尺寸重建明堂,天册万岁二年(696年)三月新明堂落成。由于这次新修的明堂贡奉的是武氏族人,故为武周明堂,又号曰“通天宫”。

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国势日隆,曾先后5次移居东都,在洛阳主政近11年,开创了繁盛一时的“开元盛世”。这时的大唐帝国依然是两京并重,“三秦九洛,咸曰帝京”,在唐玄宗眼中,东都依然是第二首都。帝国心脏,东西两京,攘外安内,交相辉映,他们共同撑起了大唐盛世的天空。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更明堂为“乾元殿”;开元十年(722年),又恢复了“明堂”旧称。

安史之乱(755年~763年)中,明堂经叛军和回纥兵两次焚烧,762年最终被毁。乱后,大唐的强大国力骤然崩塌,一蹶不振,进入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藩镇割据、宦官乱政和朋党之争局面中。除了那些千古流芳的诗人墨客的名字外,这个时期的大唐似乎乏善可陈,已开始被世界渐渐遗忘。

明堂,帝国国运的象征。唐明堂——万象神宫、通天宫的命运见证了大唐帝国的盛衰沉浮、荣辱变迁。它曾经是以世界第一的高度傲然于世,睥睨天下,后来又自毁求全,但也仍不失英武伟岸之气,可最终还是在战乱中轰然倒下了,化为焦土残垣。

武则天明堂的“今天”

1986年考古专家发现了武则天时期的明堂遗址,2005年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2007年起洛阳启动了隋唐洛阳城的现场发掘,明堂是整个工程中的首个亮点。将在原位展示出的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座既融入历史元素,又具现代气息的保护性建筑。

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高20米左右,总宽度105米,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分2层。首层中心有一个与下层连通的共享空间,可以从这里直接俯瞰最下面的明堂中心柱坑遗址本体。明堂

遗址项目通过世界上先进的声、光、电手段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历史转化为绚丽的感官体验,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诠释洛阳历史及盛唐文化,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都属首创。

新明堂并非是一种复原,在整体造型上和原明堂有很大差别,最大的差别就是原明堂气势恢宏,而新明堂则“谦逊”很多。对明堂遗址的保护,主要采用“保护罩”的形式进行,即在遗址上采用网架结构,做一个保护型的覆盖建筑。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一期工程——明堂遗址保护建筑,已于2012年4月开始迎接八方游客。2013年6月24日,为了提高景区的整体协调性,景区决定进行闭园提升改造,预计到明年3月恢复营业。

武则天明堂的“明天”

如今,新明堂的二次提升改造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明堂已经脱去了最初的绿色外衣,它将有一个崭新的外观,以和它不远天堂遗址保护建筑相互融合呼应。

新明堂内部的展示工程也做了重新的规划设计,未来新明堂再开业时代给游客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性体验。

新明堂的“明天”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但是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一起见证新明堂开放的历史性时刻了,它将再次成为神都洛阳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成就与精神!

我对武则天的认识

我对武则天的认识 班级:国贸1202 姓名:李江学号:201243070207 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她的智慧以及领导才能为后世百姓和文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来不休,但同时,也有人对她的狡诈、狠毒不齿,她就是武则天,历史上一位争议颇多的女性。深深地被她身上的魅力所吸引,我总是对有关她的历史很感兴趣,也有着自己对她的看法。 她本唐太宗的才人,却成为唐高宗的皇后,最终还开创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是什么促使她完成了这一巨大转变?有人说是因为她攻于心计,心狠手辣,而我看到的则是一个不服从命运安排,勇于追求的女子。封建社会的女性大都受到过封建教条的摧残,女人似乎注定只能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便是最鲜活的写照。在武则天之前,也曾有女性在政治上有过较大建树,如汉代坚韧刚毅的吕雉,扶持了三代明君的窦太后。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武则天一人称帝,她的成功是无人能及的。我敬佩她的勇气,群臣反对,她仍冒天下之大不韪,登上皇后之位,勇敢地追求他所想要的;我欣赏她的大度,重用那些曾极力反对她的臣子,并广开言路,不拘一格举用人才,从而开创了“贞观遗风”;我赞扬她的伟绩,尽管她曾经为了达到一些目的,而采取了十分狠毒的手段,但她的成功是历史所无法泯灭的。 武则天从以皇后掌权,到由皇帝退位,共当政近五十年。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中,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以下,我将对武则天掌权期间的几点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广开言路,善纳诤言。在部分人眼中,由于武则天登上后位后残害王皇后,陷害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大臣,认为她心胸狭隘,不能包容他人。但是在治理国家时,武则天十分敬重直言敢谏的臣子,尽量采纳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言语有所冒犯,她也能加以宽恕,比起唐太宗毫不逊色。虽然有些臣子的话语触及她的隐私,甚至劝她退位,但她仍能大度包容,并不降罪,有的甚至还受到奖赏。只因他们说这些话是出于对国家安定的考虑,因此武则天站在国家统治者的立场上,撇开个人恩怨,只为国家安定。比如在谏诤中涉及她的个人私生活的朱敬则就曾得到赏赐,后来还被提拔到宰相地位。另外,当武则天读完《讨武曌檄》后,她的第一反应并非愤怒,而是赞赏此文文词漂亮,并对没有发现骆宾王的才能感到惋惜。在武则天统治期间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此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上情得以下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作用。而当今社会,一些政府部门的上访举报制度形同虚设,部分官员甚至还对上访人员进行打压,很少听取下属和群众的意见。的确,拥有权力的人总是容易迷失方向,但武则天站在权力的最高峰却能做到广开言路,善纳谏言,这实在值得一些官员反思、借鉴。 (二)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在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武则天一再下令劝课农桑,并采取强硬措施,地方官的升降以当地农业发展好坏为标准。农业发展得好,家家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到升迁,而“为政苛滥、户口流散”的州县长官则会贬职,甚至面临杀头的危险。此外,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己写了一本农书的皇帝,名为《兆人本业记》,在她死

论武则天成功称帝的原因

论武则天成功称帝的原因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女人在史书上书写了重重的一笔,从汉朝的吕后到清初的孝庄太后,无数女性曾像男儿一般左右着天下大权,然而一个女人能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大环境下,可以坐上皇帝,让天下所有男人俯首称臣的,却只有武则天一人。这是一件绝非常人能及之事!是武则天做到了,而且在中华帝国史上,四百多位皇帝中、十三位杰出皇帝中,有她一个,原因何在呢? 一、环境因素 时事造英雄。从群众阶层来说,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唐朝经过贞观之治,经济较发达,文化较繁荣,民风较开放,女性地位较高,唐朝无论从衣着还是思想可以说是众多朝代中最为开放的,这就为武则天称帝打下了群众思想开放的基础。而对于统治者,当时唐朝的现状是,高宗平庸,无治国才能,中宗昏庸,睿宗愚弱,武则天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掌握了朝政大权。可以想象如若高宗像雍正皇帝或者康熙皇帝那样雄才大略,果断刚强的话,武则天断没有机会掌握国家大权。 二、自身因素 性格决定命运。武则天生性残忍,即对权力有强烈的欲望,又有果敢的报复心理和斗争性格,会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从她刚入宫时便敢果断杀死皇帝的爱马狮子聪,到后来残忍地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王皇后,我们可以看出,她具有一般女性不具备的心狠毒辣,对待政敌就是一个字:“杀”。武则天极具心计,在太宗病危期间她与高宗产生了暧昧关系,甚至偷情。当她落入感业寺时,自导了感业寺事件,这为她再次入宫创造了条件。所以武则天的性格决定了她能在后宫中生存下去,并且为自己创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机会。 智谋助长成功。武则天自幼聪明,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识。在以后的许多事件,武则天更是显示出来其雄才大略,在位时极大地发展了科举制,选用了一批有才能的人,她还鼓励农耕,兴修水利,减轻徭役,经济得到一定发展,而且为开元盛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果说她的阴狠毒辣和极具心机助她夺得帝位,那么在位期间是她的才智助她不断的成功。 先天优势提供成功的基础。武则天是个美人,以当时的审美标准来看,她就是那种比较健美,充满青春热情的女孩。武则天的母亲是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女,而且杨雄在当时很有声望。无论从外貌和家境都为武则天进宫打下了基础。 总的来说,武则天能够成功称帝,是多种条件共同创造的。历史上其他女性比她美的没有她的计谋,比她有计谋的没有她残忍,比她残忍的没有非常有利的环境因素。而就算有的历史女性有武则天一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有她的美貌残忍智谋和独一无二的环境条件,却惟独少了她那一颗敢突破传统称帝的野心。也许正是这些原因造就了一代女皇,造就了一段奇迹!

选修课:简述武则天的成就

简述武则天的成就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政治成就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较清明 这主要表现在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唐中期的宰相陆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 二、经济有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武则天的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武则天时代的手工业也在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市”的增加或城市贸易的发达。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 三、国力很强盛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衡量和评价任何一个帝王的好坏、是非功过,都要看其如何处理各民族的关系,能否维护国家的版图和主权。武则天执政的时代,继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对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贵族的侵扰和叛乱,采取了坚决抵抗、讨伐的态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表现在,长寿元年(692),武则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的请求,并慧眼识英雄,在众多的将领中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长安二年(702)十二月,武则天又在庭州设置北庭大都护府(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与安西大都护府分别管辖天山南北两路,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版图完整,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与中亚人民的友谊。 四、文化已发达 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武则天的_改制_及其评价

武则天的“改制”及其评价 O李志贤~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 最保守的估计,她开始参政的时间,应该是始于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以后。当时, 唐高宗李治因风眩不能视事,故国家一切奏 章之批驳与国事之策划,都由已经被立为皇 后的武则天代为执行。事实上,武则天在唐 高宗死后,便积极地布置她临朝称制,改朝换代的格局。为此,她一方面大力打击反对其 政权的朝中王公大臣,消灭他们的势力,另一方面,她主张“时既沿革,莫或相遵,自我作古,用适于事”①,认为时代既已改变,便不能遵循陈旧的方法,应按照新创的标准进行变革,以适应当时的需要。因此,她在官制、年号、服饰、文字及其他方面标新立异,别立系统,表现出其政权的特色与新气象,当然也蕴含着渐改政制,使人们逐渐摆脱李唐王朝影 响力的政治作用。据(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记载,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则 天被迫退位,中宗重柞,二月甲寅便采取了一系列复辟的措施:“复国号,依旧为唐。社傻、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天地、日月、寺宇、台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神都依旧为东都……”根据这个记录来看,很明显的,在武则天专政期间,可说是无所不改。 一、改换新政权的标志 武则天的第一项改制是在新政权的标志 方面。篡唐天下,另立新朝,她当然要先改国号。除了改国号为“周”,迁国都于洛阳之外,她也更易旗帜。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 月,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时,“旗帜 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②。到了天授二年(691年),即她称帝后的第二年,再将 “旗帜尚赤”③。光宅元年,她在易旗帜的同时,也下令“八品以下,旧服青者更服碧”④。在服饰方面,除了改换颜色外,武则天也几度修改朝廷官员佩带鱼符的条规。垂拱二年 (686年)二月,她“令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⑤。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又“改内外官所佩鱼并作龟”⑥。 武则天也依周历更改正朔。她在载初元 年(689年)正月,“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 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

历史上真实的徐贤妃——徐惠

历史上真实的徐贤妃——徐惠 徐惠即历史上著名的徐贤妃,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 《武媚娘传奇》中作“徐慧”,“惠”和“慧”仅一字之差,或许包含着编剧的良苦用心。历史上的徐惠突出了她的“贤惠”,电视剧中的徐慧则突出了她的“智慧”,而历史上真实的徐惠则是“惠”与“慧”的完美统一。徐惠出生东海徐氏,唐果州刺史徐孝德是他的父亲。徐惠才华出众,其弟与妹亦有文采,因此,当时人将徐氏三姐弟比作汉朝班氏。 徐惠才华出众,才思敏捷,少时便被认为“神童” 徐惠是唐太宗的妃子,不过说她是位诗文能手亦不为过。徐惠现存诗文共七篇,其中诗五首,赋两篇。其《长门怨》诗如下: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其诗端雅亦不乏气骨,后世对此颇有好评。比如清代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这样评价徐惠,说她:“词风度端雅,善自矜惜,不失为宫妃体制。”清代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更是将她与才女上官婉儿进行对比,对其大加赞赏,说:“岂徒宫闱中,士之变塞者类然也。此语殆参透人情。贤妃诗饶有气骨,殆非上官婉儿可比。”民国梁乙真亦说:“唐初宫廷中一大作手。” 徐惠才华出众,少时便已出名,被誉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神童”。据史料记载,徐惠五个月时就会说话,四岁时便熟读《论语》、《毛诗》,八岁就会写作诗文。当时其父徐孝德让她试着拟《离骚》作诗,她写了《拟小山篇》诗,内容如下: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其父看后大为惊讶,从此徐惠名流于外,唐太宗亦是慕其诗名,将他召入宫中,封为才人。 徐惠贤能堪比长孙皇后

武则天为帝都做的六大贡献

帝都女皇帝武则天,在洛阳留下了哪些“痕迹”──一起来谈武则天与洛阳的关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独掌政权的21年中,以洛阳作为京城,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制度,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等,确保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至今,洛阳留有许多与武则天有关的遗迹、遗物和传说。 武则天在洛阳做过六件大事 在武则天以女皇身份君临天下的15年(公元690年至公元705年)中,她在洛阳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主要有:一、举行登基盛典。公元690年,女皇登基前,有“六万余人”上表请女皇登基,改国号为周,世人称之为“武周政权”。二、抑制、清除酷吏政治。武则天对酷吏的态度分重用、抑制、清除三个阶段。她登基后主要是抑制和清除,结束酷吏政治,平反冤假错案。三、提拔狄仁杰为宰相。这是女皇任贤纳谏的典型事例。四、命群臣学习《臣轨》。该书以儒家学说、臣事君以忠为核心,博采诸家之长,成为大周王朝的政治思想纲领。 五、登嵩山封禅,展现武周盛世伟业。六、复立李显为太子。这是女皇15年的一个重大转折,显示女皇身后归唐的抉择。 武则天对洛阳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修明堂,立天枢,建天津桥……武则天在洛称帝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者张萍认为,隋唐时期洛阳作为东都所在,其城市发展在整个洛阳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武则天将洛阳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改东都为神都,设官分署,对洛阳的城市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大规模进行地方移民,使洛阳及城郊人口迅速增加;在都城建设上,修筑了大规模的都城礼制建筑如明堂等;加强东市、西市、南市建设,促进了洛阳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宗后,随着国家政权中心复归长安,洛阳城市地位下降,城市发展也步入衰落期。对比前后,可以明显看出武则天对洛阳城市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现今武则天明堂、天堂遗址在位于洛阳市中州路与定鼎路交叉口处,遗址全部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 整个公园主要有三大时期的遗址遗存,隋代大业殿遗址,唐代明堂天堂遗址,宋代太极殿遗址。 今天的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是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对于它的保护完全按照“保护罩”的形象进行设计。为了避免过大的体量对整个遗址公园造成不协调的冲击以及对遗址的破坏,建筑形象尽量“谦逊”。 现在设计的天堂遗址保护建筑位于遗址公园西北角,通高88.88 米,建筑面积12630 平方米。外观为两层方形台基上耸立的圆形阁楼(或塔)式建筑,外部5层,内部9层。除了要满足保护遗址的需要,在外观形象上要具象地再现唐朝时期的建筑风格。同时做为一个制高点,可使人们能够登高俯瞰整个宫城区的整体格局。 武则天与唐玄奘 唐玄奘和武则天之间,既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又有宗教与政治的相辅相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48岁的唐太宗在洛阳宫接见刚刚由印度回国的46岁的玄奘法师,21岁的武则天目睹了这两位历史伟人的隆重会见。公元656年,武则天分娩第三子李显前夕,玄奘为之诵经、祈祷。婴儿出生后,被玄奘收为徒弟,剃发,命名为佛光王,佛光王即后来的唐中宗。武则天信仰佛教、利用佛教,当皇帝后下令撰写《三教珠英》,致力于三教融合,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武则天与洛阳牡丹 唐代牡丹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喜欢,许多文人墨客以牡丹为题材创作诗赋。关于牡丹的来历,人们历来认为是武则天从其家乡引种至长安的,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栽培基地。关于洛阳牡丹的来历,史书中并无正式的记载,只见于古人的小说描写。“武则天怒贬牡丹于

《武则天》观后感1500字

《武则天》观后感1500字 2018-10-23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结识李渊(唐高祖),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母亲杨氏,也饱读诗书,所以武则天受父母的影响,很有才气。 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名武媚娘,2017年后,出家感业寺为尼。 后复回宫,永徽六年登上皇后的宝座,载初元年登上皇位,史称武周,神龙元年退位。 这就是武则天的一生。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已是凌晨两点了。 合上书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什么,能够让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突破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在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登上盛唐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是什么,能够让她在充满坎坷变数的政治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呼风唤雨,成为母仪天下继而又母权天下的龙上之凤;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在爱情和亲情面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丈夫和儿女的利益,来达到她渴望已久的权利欲望;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在耄耋之年突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周王朝,重新又让李唐后人来替代武家王朝?纵贯她叱诧风云、波诡云谲的一生,是那么得富有戏剧性,又是那么得惊心动魄,令人回味良

久。 历史从来都是一张张的智力拼图,后人只有永无休止地考证、拼凑、续接,才有可能一点点地接近她的真实面目;然而历史又是血肉鲜明的,一切历史的传承,无不在文字的渗透和纪录中容颜妩媚。 喜欢蒙曼的讲解,是因为她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脉络中可以轻松自如地为读者和观众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坐标,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她确实可以成功地让历史缩影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我也曾有幸,在龙门石窟观摩过貌似武则天的卢舍那大佛,有幸在乾陵无字碑前伫立思索;只是我有心无力,我的学识和阅历还无法去打开那扇雄奇与苍凉的历史大门。 所幸我们这个时代有人殚精竭虑、化繁为简,让我们在时隔一千多年之后,能够轻松而愉快地了解武则天的平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位教授用这种态度读史研史传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快事!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站在历史的高点上,古老而神奇的中华文明会让我们感到惊诧,感到博大,感到自豪。 我们会问:在浩瀚如海的历史长河中,武则天又是我们取几瓢之饮呢?所有的历史玄疑只有在时间的面前才会变得清澈,变得透明,而我们永远看不清的,则是时间那最最神秘的面容!虽然武则天的一

武则天作文素材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历史评价 整体评价 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 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史书评价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 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新唐书》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

武则天人物分析

武则天人物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才智过人、果敢深沉的女政治家,比如西汉的开国皇后吕后,北魏的文明太后冯氏,清初的太皇太后孝庄。但是她们都没有改朝换代,一生都是以后妃的身份干预政治,没有踏出通往权力顶峰的最后一步。如果说武则天与其他女政治家有什么最大的不同,在我看来,那就是心性,用专业的心理学术语来讲就是“情商”。 可以说,武则天对这个世界,对当时的政治、人物、社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她的人生道路。同样是遭遇情感危机,吕后为刘邦移情别恋的事自怨自艾,武则天则利用丈夫唐高宗的性格弱点和愧疚心理,谋求政治上的更高地位;同样是作为幕后的参政者,北魏文明太后采取怀柔政策,以保证皇帝不会对自己的野心产生怀疑,更不会在日后对自己进行清算,武则天则采取高压政策,让名义上的皇帝成为自己手中的傀儡,让这些傀儡失去与自己对抗的能力;同样是面对亲情与政治的冲突,孝庄太皇太后一直摇摆不定,试图在家庭关系与政治利益的平衡木上保持稳定,而武则天则毫无顾忌,使天平向政治一面倾斜,只要大权在握,丈夫、儿子、女儿都可以抛弃。 雁冀的《题乾陵无字碑》中写到:这里埋藏着一个伟大的女人,但离开男子一分钟也不能生存,爱与恨,难解分离。武则天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位魅力过人的女人,她的魅力到底来自何处,她到底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本篇文章力求以真实的史料,站在心理学角度来来阐述武则天的心理世界。 后宫之地本就你虞我诈,不争也是争,“不进则退”这个词语恰到好处的形容了后宫的无奈,一个女子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保护自己,要如何全身而退,要怎样才能在每一个深夜睡得稍微安稳,走每一步都稍微安心踏实,那就要变强。常常不是人想争斗,而是她不得不争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武则天曾经尝过许多屈辱,她骨子里拥有反抗封建皇朝的精神,她不服气也不认输,她相信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才能不再受辱,我们都扪心自问,换做是我们,我们能认输吗? 无法否认武则天对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她所统治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给予保守的贵族沉重的打击,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言十二事,劝农桑,减少赋役,社会安定繁荣。武则天还大开志科,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她用人从不看出身,只看其才华能力,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也激发了老百姓读书求知识的热情,培养一大批后起之秀。郭沫若评价她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武则天的功与过及影响

武则天的功与过及影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号:00911111 姓名:侯天宇分数: 摘要: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之遗风,下启”开元盛世“之伟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多有创作。为中国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究其评价也是众说风云。 关键词:武则天,功与过,中国发展,影响, 武则天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改革家。她在四十多年的统治生涯中以超人的魅力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究其功与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功 1、政治清明 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唐中期的宰相陆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 2、经济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3、国力强盛 长寿元年(692),武则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的请求,并慧眼识英雄,在众多的将领中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文化发达

读后感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读《武则天正传》有感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历史上只有一个武则天,她唐高宗时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后 自立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 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 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 皇帝”。这就是武则天的生平。千百年来,人们对她的评价即使有赞叹,可也 离不开贬责。 许多学者对武则天一生的功过是非做出过许多评价。林语堂先生在《武则天正传》中对她的评价是过远大于功,对此,我并不赞同。新中国成立后,史 学工作者摆脱了封建伦理观念束缚,开始从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及其对历史发 展的贡献评价其历史地位,人们对武则天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史学工作 者以肯定武则天的居多。武文澜认为:武则天是一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贞观时期取得的成就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切实的 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还指出:武则天当政,“造成历时半个世纪强有 力的专制统治,对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巩固和社会安宁的长期保持,是有贡献的。”翦伯赞成在《中国通史纲要》中说:“武则天的打击门阀贵族和提拔普通地主做官的政策,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因此,它的作用也是积极的。武则天在巩固封建国家的边疆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尚铽同专在《中国 历史纲要》中评论武则天说,她执政时期,“唐帝国仍在继续向上发展,对内 发展了科举制,对外抵抗突厥、吐蕃和契丹的骚扰,继续开通西域孔道,对于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说都是有积极的作用。”在几部隋唐史专著中,对武则天也基本持肯定态度。杨志玖说:武则天的主要贡献在于她打破关陇贵 族集团在政治方面的垄断,对魏以来崇尚门第的制度,更进一步加以打击,把 政权开放给更多的人,对历史进步多少有些作用。同时,女性作皇帝,对于封 建时代男尊女卑的夫权统治制度也是一个巨大的革命。吴枫认为:武则天当政 严重打击了长期把持政权的大官僚贵族集团,通过各种办法尤其是科举制,给 中小地主阶段开辟了广阔的政治前途,一方面促进了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另 一方面给唐玄宗统治时代选拔了较有作为的官僚。韩国磐认为:武周时期继续 推行一些改革,打击了士族势力,庶族地主势力得以进一步上升和巩固,扩大 了封建统治阶层,并且发展了科举制,选用人才,注重农业发展,这是顺应当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景区介绍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景区介绍 门票·开放时间: 8:30-18:30 90元景区通票、40元可游览:一楼环幕影厅、中心柱遗址坑、一楼各展厅、明堂外围景观 交通方式: 公交:5、8、9、18、21、26、41、48、49、56、59、65、86、101路到中州中路定鼎路东北交叉口下车即到景区南门;22、30、34路到唐宫东路定鼎路口站下车即到景区北门。 铁路:洛阳站乘坐5、、48、41路到中州中路定鼎路东北路口站下车即到景区南门;高铁龙门站乘坐33路换乘5、8、26、48、49、53、65路到中州中路定鼎路口站下车即到景区南门。 景区简介: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是隋代、唐代、宋代宫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最为出名的是武则天时期的明堂和天堂,又分别称作万象神宫和通天浮屠。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主要分布有唐代的明堂、天堂和宋代的太极殿等重要建筑遗址,重点保护展示武则天时期兴建的明堂和天堂等标志性建筑。明堂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是宫城的正殿,也是当年唐高宗、武则天一统天下、执掌国柄,沟通天地、感应四时的重要场所。 明堂遗址项目通过世界上先进的声、光、电手段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历史转化为绚丽的感官体验,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诠释洛阳历史及盛唐文化,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都属首创。明堂遗址高科技展示区让游客亲身体验时光倒流,梦回大唐盛世,感受万象神宫的震撼。一层的弧幕影院,通过长卷折幕展现了隋炀帝营建东都、武则天统治下的神州洛阳等场景。同时在一层中心的通天柱展示区,通过智能电控调光玻璃高科技呈像技术,展示当年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的通天立柱。二层的3D全景影院中通过现代电影的尖端科技手段,营造出目前全球独一无二的全景范围3D虚拟场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观影感受。 主要展厅: 弧幕影厅:明堂一层正东厅。弧幕长28米、高4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弧幕影院之一,有超过6000G容量的全数字高清视频内容。通过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数字投影集成设备,为观众带来超震撼、广画幅、宽视域的全新体验。观众在这里即可一睹千年帝都洛阳的辉煌,亲眼见证隋炀帝、李唐、武则天所统治的三朝盛世。 神都明堂展厅:即明堂一楼正北厅的玄堂。展览分为两个部分,明堂部分主要介绍明堂的起源、汉代明堂、北魏明堂、唐代武则天明堂和明堂建筑的衰亡;武皇明堂部分通过营建东都、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稳定边疆、多才多艺、信教封禅、神都明堂等几部分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武则天及明堂建筑史。 中心柱遗址坑:《旧唐书》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下施铁渠,为辟雍之像,号万象神宫,又称通天宫,是唐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现存的明堂中心柱础遗址,1986年经考古发现,坑口直径9.8米,自口至底逐渐内收,坑底为四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基,柱坑底部周围有砖砌矮墙,呈八边形。今天通过智能电控调光玻璃高科技呈像技术,展示当年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通天立柱,感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

武则天传记读后感

武则天传记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武则天传记读后感(一) 我花两天读完了林语堂的《武则天正传》,感觉自己像一位历史的旁观者,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纵观了这将近半世纪的唐室兴衰,很畅快。关于武则天这个女人,其实说来也并不难懂,她的种种个性在她一生所作所为中显露无遗:机敏、沉着、精神旺盛、野心无限、对权利欲望出奇强烈、头脑清晰却也荒淫无度。对于这样一个历史奇人,我只能在读完她的传记之后抚案长叹,遥想那个早已远离却真实存在过的年代,因为此人的功过得失,历史早已给出了最恰当的评价。但我一直好奇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女人如此胆大妄为,从一个卑微的才人走上至尊皇位? 这两个地位差别之大让人无法想象她的跨越,更何况是在女人的地位可以被忽略的封建时代。但她确实做到了,读完书后,我认为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都起到决定作用的。 主观方面,是她的秉性成就了她。除了她的机智,冷静,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书中提到一个故事,当时太宗问武氏说:有一匹烈马,你如何驯服?武氏说:只要三件东西,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若不能用铁鞭制伏,就用铁锤,若还不能,就用剑刺进它的脖子。那时她只有二十多岁,这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狠毒是她日后的步步攀升的必要条件。同时,她的权欲是同她的攀升成正比的,从才人,到

昭仪,到皇后,到皇太后,最终到女皇,幸她是想不出什么更高的权位了,否则就成女神了。她可以为了权利而不顾一切,掐死自己女儿,谋害妃子和皇后,毒杀皇亲国戚,残戮忠良大臣与无辜百姓无数……这样的女人,史上少见了。背后驱使她的是与生俱来而不断膨胀的贪欲。 客观上,又是当时在位的皇帝助了她。之前太宗在位时,并不喜欢她,因为一个刚强有谋的男子是不会喜爱一个像武氏这样健硕精明的女子的。但机会在太宗驾崩后,当高宗这个软弱无能的新皇帝登基后到来。高宗是喜欢武氏的,甚至可以说是依赖她,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政业上,这就给了她很大的发展空间。武氏就这样步步为营除去一个个心头之患,继而建立起一个以自己为绝对核心的中央政治团体,等到高宗真正认识了她而转为痛恨她时,因年事已高身体虚弱而根本无力对抗了。武则天也就这样平步青云了,以历史年鉴学派的说法,她也就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种产物。 主观与客观的条件驱使下,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我若去评价她的功过,这已无意义,只是在阅读历史时,让我发现在她的所作所为的不可思议中,其实也是有着必然方向的…… 武则天传记读后感(二) 上个星期到图书馆闲逛,又走到了人物传记区,看见了《武则天传》,我决定读一读,因为以前了解的武则天总是那样的不完整,所以这次,我决定仔细的读一读,这本书真的很厚啊。我读了一段之后

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武则天的历史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杰出的女人,有绝顶的才能和超人的智慧,心狠手辣。在她再位间任用酷吏以强硬的手段统治她的王朝。取李唐江山而代之,封她的王朝号。 她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个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的历史功绩相比,难以同日而语。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在政治上,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在经济上,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武则天时代的手工业也在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在文化上,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武则天也有其过失,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武则天重用了各种各样人才。刚开始时,她提倡告密,任用酷吏,滥杀了许多无辜,招致群情激愤。武则天便反过来杀酷吏“以雪苍生之愤”,实际上酷吏们都是秉承她的命令行事的。表面上看来,这是耍弄权术的把戏,不值得赞赏。但是要承认,当时所杀的多是李唐宗室贵戚、旧朝元勋大臣,这在客观上削弱了已经腐朽的士族势力。可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武则天又有残暴的一面。她不惜杀害一代忠臣长孙无忌,用毒酒杀死长子李弘。她对于胆敢违抗自己的朝中重臣来济、韩瑗、柳弼等,一概严惩不贷;对于王皇后、萧淑妃这样的“姐妹”辈,先是诬告上许多罪名,再让她们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置之于死地,连她们的女儿也不放过。历史上对她贬斥最多的是,她曾拥有几个男宠,这便成为她千古难泯的丑闻,成为文人墨客颠来倒去的话题,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 总的来说,武则天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军事战略家。“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在各方面都发展了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当然,武则天在政治上也有黑暗面,经济上也有过财政困难时期等等。还应该指出当时经济有发展、国力很强盛,都不是武则天个人的功劳。由于均田制的推选和科举制的勃兴,使世袭贵族势力迅速衰落,中小地主阶层急剧崛起,大批文人学士昂然跻身政坛,这种历史趋势把武则天推上了女皇宝座。武则天顺应了历史时代,又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历史

唯一女皇帝武则天不叫“则天”真名是“武珝”

唯一女皇帝武则天不叫“则天”真名是“武珝” 据说现在看电视剧,讲个“颜值”,男男女女足够漂亮,自然有粉丝尖叫,图个开心而已,对剧情太较真,反倒会挨骂。 戳开有“范爷”加盟的《武媚娘传奇》的词条,三解险些被白花花的一片亮瞎眼,可定睛一看,80集的大剧,竟然还要“刻画出一个全新、除掉各种妖魔化的脸谱、还原一个最为真实的武则天。” 三解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第一个镜头:“武氏如意奉诏入宫,位居五品才人。” 请问“武氏如意”是谁? 看来编剧大人用他无穷的想象力,解答了一个老问题,武则天到底叫什么名字? 则天二字,当然不是她的本名。 公元705年,唐中宗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后,给她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来遵从她“去帝号”的遗愿,以“则天大圣皇后”为谥号,还是近代人图省事才叫习惯了。 武媚娘同样不是。 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听说她貌美,召入宫为才人,一见面,觉得名不虚传,赐号“武媚”,至于那个“娘”字是谁加上的,就不知是哪位编剧了。 至于那个空前绝后的“曌”字,更是要到载初元年(689年),已经被尊为“神皇”的武则天自己动手造字,方才面世。 往前看,在这之前的几十年里,太宗、高宗两代皇帝总不会喊她“喂,那个谁”吧? 有人或许会说,武则天出身寒微,女人没名字有什么奇怪的。 这种说法很不靠谱。

首先,武则天出身并不低,这个槽点后文再详解。 其次,史书明明写了她的名字,凭什么说没有呢? 《新唐书》卷四《则天皇后本纪》第一句就是: “则天顺圣皇后(唐玄宗时改称)武氏讳珝,并州文水人也。” 珝,读xu,《说文》解释为玉的名字,给女孩取这个名字,很有文艺范儿。 说到这儿,《武媚娘传奇》的粉丝们要说了,“如意”也没错啊,有玉如意,说不准如意是她的小名或者表字呢。 且不说,玉如意这种玩意儿以清朝为多,只看“如意”的本意就好。 南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引《音义指引》: “如意者,古人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作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爪,如人之意。” 痒痒挠是也,给自家闺女取这个字,还真是……有仇吗? 法门寺出土的鎏金银如意,形制已经经过佛教改造,不易于瘙痒了,也可算是后世玉如意的雏形 南宋人或许怀古有误,再看看唐朝人的记录,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 “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 大和尚不空表演的戏法且不论真伪,罗公远反手瘙痒够不着后背,方才来借“如意”,可见还是拿这东西当“老头乐”、“不求人”来用。 好吧,你拿武则天在感业寺写给唐高宗的情诗《如意娘》来解释,那么,《全唐诗》里还有40多首她的诗作,是不是都能和名字相关?

明堂

明堂 明堂,亦称天宫,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 七天建筑"(天阙、天街、天门、天津、天枢、天宫、天堂)中最高大的两个建筑之一,为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明堂原为隋炀帝时所建的乾阳殿,后经四次被毁,四次修建,先后九次改名。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年)二月,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明堂被毁之后的 第二年,重新建造的明堂重新落成,重建后曰"通天宫"。据《资治通鉴》"唐纪"中记载,明堂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 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明堂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基底正方90米X90米,高88.88米,唐代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其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惊世骇俗。明堂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核心区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 遗址之一。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明堂和天堂,是隋唐城大遗址宫城核心区保护展示工程中的重要建筑,保护展示工程于2012年4月初步落成。明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礼制 建筑,为儒家的礼制建筑典范,是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

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开创了明堂建筑由方到圆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折叠天上宫阙隋唐洛阳城按"天人合一" 理念设计,皇城从东南西三面围宫城,"以象北辰藩卫" ,南北轴线高大建筑均冠一"天" 字,整个轴线可谓一字天。尤其经过武则天对洛阳城的营建之后,改变了洛阳紫微宫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使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显得更加辉煌壮丽。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的"七天建筑",是中国古代最高大、华丽的中轴建筑群。明堂就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制高点。明堂,即"天宫",亦名"含元殿"、"通天宫"。紫微宫本为天上星宿三垣的中垣,位于北天中央位置,故称中宫。紫微垣之内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是天帝内院。隋炀帝营建洛阳时,仿照天上宫阙命名,隋唐洛阳城的宫城也叫"紫微宫"。又因为天帝在紫微宫布政的宫殿叫明堂,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所以到武周时期,武则天一改周礼明堂建在城南的传统,将明堂建在了紫微宫内,并且作为洛阳城的外朝正衙,呼应天上心宿星座,即"法紫微以居中,拟明堂而布政"。天宫取名对应二十八星宿中的折叠天子明堂所谓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庙",有道是"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称明,故命曰明堂解剖推测图明堂","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明堂"一词最早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