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检验科)

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检验科)
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检验科)

血库标准操作规程(SOP)

检验科

2015-01修订

目录

第一章血库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节Dianafuge标准操作规程 (3)

第二节80-2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 (3)

第三节CU600型电热恒温水箱标准操作程序 (4)

第四节SANYO MBR-107D(H)贮血冰箱标准操作程序 (4)

第五节Haier 低温冰箱标准操作程序 (4)

第六节海尔冰箱标准操作程序 (5)

第七节医院血库管理软件应用标准操作规程 (5)

第八节SJW系列数码恒温血小板振荡保存箱标准操作规程 (6)

第九节WGH-I型数码恒温解冻箱标准操 (6)

第二章血库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节血样采集和送检、血型复查及血源组织标准操作程序 (7)

第二节ABO&Rh(D)血型复检标准操作规程 (8)

第三节Rh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 (9)

第四节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规程 (11)

第五节抗人球蛋白试验 (14)

第六节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5)

第七节血液出库(发血)标准操作规程 (17)

第八节数据记录及费用收取标准操作规程 (17)

第九节血液申领、入库、核对、贮存标准操作规程 (19)

第十节血液报废(失效)标准操作规程 (19)

第十一节输血反应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20)

第十二节实验室消毒和污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21)

第十三节血库交接班标准操作规程 (21)

第十四节血液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22)

第十五节血库夜班操作规范 (23)

第十六节应急预案操作规程 (24)

第十七节贮存式自身输血(PABD)标准操作规程 (26)

第十八节临床医师用血申请操作规程 (28)

第十九节临床护士输血操作规程 (28)

血库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章血库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节Dianafuge标准操作规程

一、Dianafuge标准操作规程

(一)Dianafuge开/关机程序

1.开机

把仪器电源开关拨到“Ⅰ”(开)的位置,开始正确运行。

2.关机

把仪器电源开关拨到“0”(关)的位置。

(二)Dianafuge标准操作程序

1.Dianafuge离心机应放置于水平台桌上,电源(压)须匹配。

2.离心机在离心前,先按,放入完

10分钟后自动报警开门盖,取出卡片,最后把门盖按下关好。

二、Diana-Incubator 标准操作规程

(一)Diana-Incubator 开/关机程序

1.开机

①按顺序依次打开电源开关。

②把仪器电源开关拨到“Ⅰ”(开)的位置,开始正确运行。

2.关机

把仪器电源开关拨到“0”(关)的位置。

(二)Diana-Incubator 标准操作程序

1.Diana-Incubator 孵育器应放置于水平台桌上,电源(压)须匹配。

2.孵育器的使用,用手开启门盖,放入检测卡,按所需要的保温(其温度自动调节保持为37℃)时间,顺时针旋转选择所需时间,到时后会报警提示,开门盖取出卡片后关盖。

第二节CH80-2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

一、CH80-2离心机开/关机程序

1.开机

①插上电源

②把电源开关拨到

2.关机

二、CH80-2离心机标准操作程序

1.电源开关拨到

2.离心试管需等重量对称放置。

3.按时间开关调至所需离心时间。

4.再把转速开关调至所需离心转速。

5. 按启动,开始正确运行。

5.停止运转后取出标本。

第三节CU600型电热恒温水箱标准操作规程

CU600型电热恒温水箱标准操作程序

1.在水箱内加入清洁温水至总高度1/2~2/3处。

3.水槽进入升温状态,加热指示灯亮。当箱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加热指示灯闪烁,到达设定温度后,控制进入恒温状态。

4.水浴箱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1℃左右,定期用校正过的温度计进行校正。

5.水浴箱内外应保持清洁,每周定期清洗更换清水,经常保持水箱内水质干净。

第四节SANYO MBR-107D(H)贮血冰箱标准操作规程

SANYO MBR-107D(H

1

2.温度控制在2~6℃范围内,实际运行温度在4℃左右,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

±1℃以内,定期(时)用校正过的温度计进行校正。

3.温度每天记录四次(晨8时、上午11时,下午4时、晚8时)的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警报器会自动报警,须及时进行处理。

4.每月对贮血冰箱内的温度芯片进行检查并作记录于电脑中,以免查询。

5.贮血冰箱内外应保持清洁,严禁存放他物;每周清洗消毒一次,用2%戊二醛溶液或施康Ⅰ(1:100)消毒;每月冰箱内空气培养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或<200 CFU/M3为合格,结果须登记在记录本上。

第五节Haier 低温冰箱标准操作规程

Haier 低温冰箱标准操作程序

1

2.温度控制在-30℃左右范围内,实际运行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32℃±3左右,定期(时)用校正过的温度计进行校正。

3.温度每天记录四次(晨8时、上午11时,下午4时、晚8时)的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警报器会自动报警,须及时进行处理。

4.每月对低温冰箱内的温度芯片进行检查并作记录于电脑中,以免查询。

5.定期进行化霜清洗消毒。

第六节海尔冰箱标准操作规程

海尔冰箱标准操作程序

1

2.温度控制在2~8℃左右范围内,实际运行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5℃±2左右,定期(时)用校正过的温度计进行校正。

3.温度每天记录两次(上午8时,下午4时)的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须及时进行处理。

第七节医院血库管理软件应用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血库管理软件应用标准操作程序

一、开机

1.接通电源,开主机按下①电源开关,同时按Ctrl+Alt+Delete——按回车。

2.双击医院用血管理信息系统,输入本人的工号——按回车键——再回车——医院血库管理软件系统。

二、血液入库

点击入库——点击新增,输入血卡号、血袋号、血型、血液类别、血量、采血日期,保存即可。

三、患者档案建立

在配发血前自先将患者档案输入电脑内。

点击【患者档案】出现患者登记菜单——点击新增进入第二联患者登记菜单,然后输入患者档案,保存。再输入其他患者档案至输完为止。如门诊病人,可以输入就诊卡号。

四、交叉配血

带有红细胞的血液均需做血液交叉配血试验

直接点击配血——出现配血操作菜单——选择入院类型——输入患者住院号、用激光扫描仪,扫描血袋号条形码,出现配血菜单,输入配血方法等(已有默认结果)——按确定,然后再扫描第二或第三个助血员的血袋号条形码,——按确定——保存——取消(不打配血收费单时)——退出。

五、出库(发血)

直接点击出库,出现发血操作菜单——选择入院类型——输入住院号、用激光扫描仪,扫描血袋号条形码,再扫描第二或第三个血袋号条形码,——点击配血单——打印血液交叉配合试验报告单——点击反馈卡——打印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再保存——取消(不打收费单时)——退出。

血浆、血小板不需要配血的血液发血,直接点击出库,并按以上进行操作。

第八节SJW系列数码恒温血小板振荡保存箱标准操作规程

SJW系列数码恒温血小板振荡保存箱标准操作规程

1.开机

①打开电源开关。

②把仪器电源开关拨到“Ⅰ”(开)的位置,开始正确运行。

③打开门,把振荡箱电源开关拨到“Ⅰ”(开)的位置,振荡箱开始振荡运行,并显示箱内温度22±2℃。

④拉开抽屉,把血小板袋平整放入,注意不要外露,以免箱体在运行时夹破血小板袋。然后,关上抽屉和门让其运行。

2.关机

按依次顺序把振荡箱电源开关拨到“O”(关)的位置,振荡箱停止运行,然后关门,再把仪器电源开关拨到“0”(关)的位置。

3. 消毒

按下消毒键,打开电源开关,系统进入消毒状态(设为20分钟),消毒完毕后,先关消毒键,再关闭电源开关。

第九节WGH-I型数码恒温解冻箱标准操作规程

WGH-I型数码恒温解冻箱标准操作规程

1.开机

①水箱内注入清水;

②按顺序依次打开电源开关。

2.融化周期

①装载:将冷冻血浆袋套进外包装袋,挂到篮架上;

②编程:设定融化周期时间,按下启动钮;

③振荡:挂篮降入水箱中,开始振荡周期;

④上升:融化周期结束后,挂篮自动升出水面。

3.清洁

每周定期清洗更换清水,经常保持水箱内水质干净。

第二章血库项目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节血样采集和送检、标本核收、血型复查及血源组织标准操作程序

一、血样采集和送检与输血申请单核收标准操作程序

采集血样

1.采血护士:采集配血血样,护士要求必须有初级以上护士职称,实习/进修护士不得单独进行。

2.明确病人用血申请,核对病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等信息。

3.准备采血材料,并明确以下内容。

①正确的标本:取材正确;

②正确的标本量:血型复查(血交叉)标本抽取3ml;

③正确的标识:条形码号标签或手工书写标签,但必须明确标明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

4.采集血样过程:

①确保在采集血样时,床边正确的核对患者;

②正确地给血样试管贴标签:血样采集后,在床边给血样贴标签,而不应该事先贴好标签或到护士站后贴标签;

③第一次输血,应同时采集输血前五项检测血样,并记录抽取时间入病历。

5.采血样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无误后送输血科,并进行护理记录。

6.质量标准要求:

①正确完整的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一致;

②正确地核对与采血过程;

③标本无溶血、不能在输液处采集血样;

④正确地记录。

送收血样

1.送血样人员必须是医护人员,严禁患者家属送血样。

2.血样送到输血科后应由送血人员和输血科人员一起核对以下信息:

①血样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一致;

②核对查看申请单的完整性(必须有血常规+血型结果)、血样标识的完整性(必须内容齐全、文字清楚);

③血样标本量、有无溶血;

④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交接。

3.有以下情况,输血科拒绝收血样:

①血样标识不完整;

②血样无标识;

③标本量不足、血样质量有问题;

④无输血申请单或申请单上无血常规+血型的结果。

4.质量标准要求

①血样信息完整无误;

②血样质量符合要求及采集量正确。

血型复查核收

1.核对:按要求核对输血申请单与血标本上的全部内容,并在标本接收簿中作记录;

2.核收:在检验之星中,进行血型复查医嘱的核收;

3.血型复检及不完全抗体测定(具体操作详见有关章节);

4.核对输血申请单、血标本、病历中的姓名、住院号、血型(如与原始血型不相符时,必须重新抽取病人标本检测),正确无误后,报告其血型复查和抗筛结果,作记录;

5.输血申请单按血型类别在文件夹中放置;血型复查后的标本,按先后次序放在试管架中。

二、血源组织

1.对临床医师申请用血种类、用血量进行了解核实,提前备好相应血源;

3.血库存量组织,要求每日存量必须保持在周用血量的1/2;

当发生重大事件急需大量血液时,按照急诊用血应急预案执行

3.特殊血液组织

①紧急用血时,血库人员在接到特殊用血申请单时,应在第一时间先向市中心血站报告用血种类、用血量和用血时间等;

②非紧急用时,按规定须提前1天预约,由血库值班人向血站报告;

③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的输血

择期手术病人输血:当临床遇到稀有血型患者后,应对患者家庭成员、兄弟姐妹进行筛选,符合者到血站体检献血,并填写《稀有血型用血申请单》。组织到血源后,临床再择期手术用血;

急诊抢救病人紧急输血:按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五条Rh(D)检查可除外。也可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对紧急输用配合型血液时,由经管医师向患者或其家属(代理人)讲明,征得同意后方可输用,由医患双方共同签字并载入病历;

具体实施可按照稀有血型及应急用血管理条款执行

④特殊血液预约的信息反馈与记录。

注:

特殊血液是指:单采血小板、洗涤红细胞、冷沉淀、辐照血、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血液等

第二节ABO&Rh(D)血型复检标准操作规程

ABO&Rh(D)血型复检标准操作程序

抗A、抗B、抗D血清定型(试管或玻片法)标准操作程序

【方法原理】

1.ABO血型: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或/和B抗原,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已知A细胞和B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2.Rh(D)血型:用抗D血清进行鉴定,则凡带有D抗原者称为Rh(D)阳性,不带D抗原者称为Rh(D)阴性。

【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3ml于EDTA.K2。

2.标本保存:室温放置不超过8小时,4℃保存不超过72小时,无溶血现象。

【试剂】

1.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长春博德)

2.Anti-D (IgM) Biotest。

3.5%及0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附注。

【操作步骤】

1.取小试管3支(或玻片一张划成三等分),分别标明抗A、抗B、抗D,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抗D分型血清各1滴,再以滴管分别加受检者5%红细胞(取1滴压积红细胞加16滴生理盐水)悬液1滴,混和。

2.另取小试管3支(或玻片一张划成三等分),分别标明A、B、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滴加A、B、O型5%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混和。

3.立即以1000r/min离心1min(或将玻片不断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15min)。

4.将试管轻轻摇动,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培镜检查。

5.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注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亚型、类B或cisAB 的发现。

6.凝集强度判断标准:

4+=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晰透明。

3+=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晰。

2+=红细胞凝块分散成许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

1+=肉眼可见大颗粒,周围有较多游离红细胞。

±=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周围有很多游离红细胞。

MF=混合凝集外观(mixed field)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极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表示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见表2-1

表2-1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7.“AB”注意冷凝集或自身凝集,可以在37℃水浴中鉴别。

8.血型复查结果输入检验之星中,核对后审定报告。

第三节RhD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

RhD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

RhD血型系统通过输血或妊娠可产生免疫性抗体,当遇到相应抗原,可致溶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若误诊误治,可导致患者残废或死亡。临床输血时,一般需作助血型鉴定。

一、RhD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

【原理】

应用血凝试验检测红细胞抗原。RhD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是存在或缺失D抗原确定。D 抗原于细胞株BS226细胞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试剂】

RhD(IgM)血型定型试剂盒(单克隆抗体)

【操作】

1.盐水法取小试管(10mm×60mm)1支,蜡笔标记,加试剂1滴,再加人5%受检者红细胞1滴,混匀,1000r/min离心1min观察结果。

2.对照管用蜡笔标记阳性和阴性,分别加人抗D血清(IgM)1滴,阳性对照管加Rh 阳性红细胞1滴,阴性对照管加Rh阴性红细胞1滴,混匀,1000r/min离心1min观察结果。3.结果判定如阳性对照管凝集,阴性对照管不凝集,受检管凝集,即表示受检者红细胞上有相应抗原;受检管不凝集,即表示受检红细胞上没有相应抗原。

【附注】

1.单克隆IgM Rh抗血清有商品试剂供应,可用盐水介质做凝集试验。抗血清(IgM)1滴,加5%受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置7℃水浴1h,观察凝集反应。

2.如临床上只要求检查是否为Rh(D)阳性还是阴性,只需用抗D血清进行鉴别。如结果为阴性,则应进一步检查排除弱D。

3.在我国汉族人群中,Rh阳性占99.66%,Rh阴性占0.34%。

4.阳性对照可取3人0型红细胞混合配成。阴性对照不易得到,一般设计方法为正常AB型血清1滴,加5% D阳性红细胞悬液1滴和菠萝酶试剂混匀,与受检管一同置7℃水浴1h。

5.Rh血型鉴定应严格控制温度与时间,因Rh抗原、抗体凝集反应时,凝块比较脆弱,观察反应结果时,应轻轻侧动试管,不可用力振摇。

【假阳性反应原因分析】

1.试剂中存在具有其他特异性的抗体(指不完全D抗体),因此,对疑难抗原定型时,建议用不同来源的抗血清同时做两份试验,因为使用两份特异性相同的抗血清得到不一致的结果时,就会使检查人员意识到有进一步试验的必要。

2.多凝集红细胞与任何人血清都会发生凝集。

3.当用未经洗涤的细胞做试验时,试样中的自身凝集和异常蛋白质可能引起假阳性结果。

4.试剂瓶可能被细菌、外来物质或其他抗血清所污染。

【假阴性反应原因分析】

1.搞错抗血清,每次试验时应细心核对抗血清瓶子上的标签。

2.试管中漏加抗血清,在加人细胞悬液之前,必须检查试管中有无抗血清。

3.未遵照抗血清使用说明书做试验,如抗血清和细胞间的比例以及温育的温度和时间不正确。

4.抗血清保存不妥,试剂中的免疫球蛋白变质。

二、弱D(weaK D)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

【原理】

根据美AABB技术手册第12版(1996)规定:D“这术语不再使用,携带弱的D抗原的红细胞仍被归类为D阳性,称之“弱D(weaK D)”。原称之“D”红细胞一部分具有与正常D 阳性红细胞同样性质的D抗原,只是D抗原数量减少;另一部分原“D”红细胞D抗原与正常D抗原相比缺少正常D抗原中1个或多个抗原表位。

弱D型红细胞与某批或几批抗D血清在盐水介质及酶试验中不发生凝集,但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均发生凝集。因此,当用酶试验检查发现与抗D不凝集时,不应轻率地定为Rh阴性,需进一步排除弱D型的可能。

【试剂】

1.抗D血清不同生产单位或批号不同的抗D血清3~5个。

2.抗人球蛋白血清。

3.1%菠萝酶溶液。

4.5%受检红细胞悬液。

【操作】

1.将受检者红细胞分别与各批抗D血清作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方法见本章第四节)。 2.将受检者红细胞分别与各批抗D血清作酶试验(方法见本章第五节)。

【结果判定】

受检红细胞与各批抗D血清在酶试验中都不凝集或只与其中1批或数批抗D血清凝集,但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中都凝集者,都属弱D型细胞。

【附注】

1.在临床输血中,弱D型人经输注D阳性红细胞后可产生抗D抗体。所以受血者若为弱D型,应作Rh阴性论,应输注Rh阴性血液;供血者为弱D型者,应作Rh阳性论,不应当输血给Rh阴性的受血者。

2.弱D型妇女与Rh阳性丈夫生育的婴儿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第四节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规程

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程序

红细胞血型抗体检查适用于下列情况:

1.ABO血型鉴定发现受检者血清中有ABO血型以外的抗体时;

2.供血者血清抗体筛检;

3.输血前受血者血清抗体检查;

4.输血后溶血性输血反应疑为由同种抗体引起时;

5.孕妇血清的抗体检查;

6.新生儿溶血病婴儿血液中抗体检查;

7.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红细胞上抗体检查。

筛查方法

一、盐水介质法:

【方法原理】

有些抗体能凝集盐水混悬的红细胞。这些抗体通常是IgM类抗体,其中许多在22℃下反应最好。在室温下有活性而在37℃无活性的抗体是没有什么临床意义的。对患者或供血者的血样不需要用这种方法。在37℃下也有活性的样本(如抗Kell,抗D)是有临床意义的,而这些抗体通常可用抗人球蛋白试验和酶技术来检查。

【试剂】

1.试剂红细胞:由血型参比实验室或血液中心提供,或由各血库从供血者或工作人员中进行普查得到。筛查红细胞以2个或3个人抗原互补的不同的红细胞为1套,单独分开分装,因为单一的筛查红细胞较混红细胞提供较高的敏感性。

因为许多抗体同双倍量抗原(纯合子)的红细胞反应比同单倍量抗原(杂合子)的红细胞反应要强得多,而不可能得到的都是纯合子红细胞,因此,筛查红细胞的抗原组成必须是互补,经提供尽可能多的必要的抗原。

筛查红细胞大多不包括低频率抗原,所以不可能检出低频率抗体。这种抗体只有在抗体鉴定时被测到,或在交叉配血时被发现,或在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疽时被发现。

每一组筛查红细胞中至少有常见的抗原,而且是互补的。

如果某种抗体只能与一种特定抗原的纯合子细胞起反应,而筛查红细胞上这种特定抗原是杂合子,则该抗体可能被漏检。

合适的纯合子表现型的供血者是很少的,为了提供有重要抗原的纯合子细胞,需要使用来自3个供血者的红细胞。

2.血清标本:虽然血清和血浆中存在相同的红细胞抗体,但一般都采用血清进行抗体检查。因为:

①如果血浆中的凝血系统发生部分激活,就可产生纤维蛋白,干扰对凝集的解释;

②只有通过激活补体的作用才能证实的抗体,不能在血浆中检出;

③常用的抗凝剂是结合Ca2+来防止凝固,而Ca2+对于补体的激活是必不可少的。

血清标本的采取时间应注意:例如,受血者血样一定要在48h内采集。为了检出由于最近红细胞刺激而产生的抗体,血样必须是新近的。如果抗体筛查结果阴性,有时需要隔数天后重新采样复查,因为此时抗体的浓度可逐渐增强。

每一样本应详细记录病史,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妊娠史、输血史,使用过哪些药物(如甲基多巴、青霉素、先锋霉素等)、采样日期、有无抗凝剂、抗凝剂的种类和剂量、血液样本的外观、有无溶血、黄疽以及红细胞比积等。

【操作步骤】

1.取受检者血清2滴于标好的试管中。

2.取2%试剂(筛查)红细胞悬液l滴于每个试管中,混和。

3.1000r/min离心1min(离心速度和时间应按质控规定)。

4.观察溶血和凝集反应,记录结果。

5.按需要置室温(22~24℃)温育15~30 min。

6.离心,观察溶血和凝集,并记录结果。溶血或凝集都是阳性结果。

7.报告结果于检验之星中。

二、凝聚胺法

【方法原理】

利用低离子介质(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浆)中的抗体结合。加入凝聚胺可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于分离胶/促凝剂管(血清)、或静脉采血3ml于EDTA.K2(血浆),一般采用血清进行抗体检查。

2.血清标本的采取时间:要求受检者血样一定要在输血前3天内采集,血样必须是新近的。

3.标本分离保存:血清及早分离防止溶血,可冷冻保存,如用冰冻血清作抗体检查,融化后的样本要充分混和,反复冻融的标本不能供抗体鉴定用。

【试剂】

1.抗体筛查Ⅰ、Ⅱ、Ⅲ细胞。

2.凝聚胺试剂:低离子介质(LIM )、凝聚胺(Polybrene)、悬浮液(Resuspending)。

3.3~5%红细胞悬液:取多个“O”型人红细胞,经生理盐水洗涤三次,配成3~5%红细胞悬液。

【操作步骤】

1.准备样本,患者血清(血浆)、抗体筛查Ⅰ、Ⅱ、Ⅲ细胞或3~5%红细胞悬液。

2.取小试管2支,各加被检血清(浆)2滴,分别加入3~5%筛检红细胞1滴或Ⅰ和Ⅱ细胞50ul(0.8%)。

3.各加入LIM0.7ml,混合后,加凝聚胺Polybrene2滴,并混合。

4.以3400rpm,离心10秒,把上清液倒掉,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作。

5.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观察结果。如凝集散开,表示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抗体筛检结果为阴性。如凝集不散开,则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抗体筛检结果为阳性,应进一步作抗体鉴定。

6.报告结果于检验之星中。

五、微柱凝胶法

【方法原理】

利用凝胶过滤技术和离心技术,抗体筛查细胞上有特定的抗原,抗原可以和相应的抗体结合。当待检血清(浆)样本中有不完全抗体时,抗体筛查细胞和待检血清(浆)中不完全抗体可专一性的结合。抗人球蛋白可结合抗体,通过桥介作用使细胞凝集。凝集发生说明血清(浆)中有不完全抗体。

【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于分离胶/促凝剂管(血清)、或静脉采血3ml于EDTA.K2(血浆),一般采用血清进行抗体检查。

2.血清标本的采取时间:要求受检者血样一定要在输血前3天内采集,血样必须是新

近的。

3.标本分离保存:血清及早分离防止溶血,可冷冻保存,如用冰冻血清作抗体检查,融化后的样本要充分混和,反复冻融的标本不能供抗体鉴定用。

【试剂】

1.抗体筛查Ⅰ、Ⅱ、Ⅲ细胞。

2.抗人球蛋白检测卡。

3.3~5%红细胞悬液:取多个“O”型人红细胞,经生理盐水洗涤三次,配成3~5%红细胞悬液。

【操作步骤】

1.准备样本,患者血清(血浆)、抗体筛查Ⅰ、Ⅱ、Ⅲ细胞或3~5%红细胞悬液。

2.标记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姓名、住院号、标明Ⅰ、Ⅱ、Ⅲ。

3.微柱中加50ul待检样本血清(浆)。

4.加抗体筛查Ⅰ、Ⅱ、Ⅲ细胞各50ul(0.8%)。

5.37℃ 15分钟,离心10分钟。

6.读结果和记录。离心时,凝集块不能通过凝胶间隙而留在凝胶上层,呈阳性反应。未凝集血细胞离心时可通过凝胶间隙而沉积在凝胶管底部,呈阴性反应。

7.报告结果于检验之星中。

【附注】

1.判读试验结果常用的代号是:

4+:一个结实的凝集块。

3+:几个大的凝集块。

2+:中等大的凝块,背景清晰。

1+:小凝集块,背景混浊。

士:微小凝集块,背景混浊。

O:无凝集或溶血。

PH:表示部分溶血,有一些细胞残留。

H:表示完全溶血,无残留细胞。

2.抗体筛查试验结果的解释

抗体筛检试验是很有价值的,但也有其局限性。一个阴性试验不一定意味着这一血清中没有抗体,而只是在使用这些技术时,缺乏与筛查细胞起反应的抗体。如果临床资料和其他实验室所见提供了另外的线索,就应扩大常规筛查方法。例如,如果ABO正反定型不符,就应在室温下做抗体筛查。如疑为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必要做酶试验或以放散液做筛查,以证明引起疾病的抗体。

第五节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人球蛋白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方法原理】

抗人球蛋白试验(antiglobulin test, AGT)又称Coombs试验,是检查不完全抗体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将抗人球蛋白血清(antiglobulin serum, AGS)加入已经致敏的红细胞盐水悬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球蛋白(即使其致敏的不完全抗体)与抗人球蛋白血清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使红细胞发生凝集。抗人球蛋白血清除可以测定红细胞上IgG抗体外,还可以测定IgM和IgA,也可以测补体组分(C3、C4)。所谓广谱AGS,即包括抗IgG和抗C3抗体。

【标本采集和处理】

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3ml于EDTA.K2。

【试剂】

1. 1%标准A/B/O 型红悬。

2.抗人球蛋白检测卡。

3. 0.9%生理盐水。

【操作步骤】

一、ABO 血型、RH 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1) 在戴安娜微柱凝胶新生儿血型卡的8个孔中分别加入1%的样本红细胞50ul ;

(2) 血型卡直接放入专用离心机离心,观察结果。

二、释放试验

(1) 取压积红细胞0.2 ml 洗涤三次,再加0.2 ml 生理盐水,56℃水浴10分钟,2000转/ min 离心3 min ,吸取上清液备用;(即放散液)

(2) 根据新生儿ABO 血型,分别在微孔中加入1%标准A/B/O 型红悬50ul ,然后加入50ul 上清液,置37℃孵育15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患者ABO 血型为“A ”型的,加入标准A 型、O 型红细胞悬液;

“B ”型的,加入标准B 型、O 型红细胞悬液;

“AB ”型的,加入标准A 型、B 型、O 型红细胞悬液;

“O ”型的,加入标准O 型红细胞悬液。

三、游离抗体测定

(1)根据新生儿ABO 血型,分别在微孔中加入1%标准A/B/O 型红悬50ul ,然后加入50ul 样本血清;(原则同上)

(2)置37℃孵育15分钟,离心,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1) ABO 血型、RH 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判断:

第1-5孔为血型检测;

第6孔Ctl 为阴性对照管;

第7孔为兔多克隆抗IgG ;

第8孔AHG 为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

凝集有80%的红细胞在微柱管下端2/3以下者(即1+以上)为阳性。

第六节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交叉配血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试验又称不配合性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试验,完整的操作规程应包括:①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如与这次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应及时分析原因;②对收到的受血者血样应作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其他血型检查以及血型抗体检测和鉴定;③选择预先进行血型检查的合格供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一、配血要求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血型复查)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

2.核对病人资料: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血样、病历三者,其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原始血常规血型和血型复查中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等,必须正确无误;

3.核对血液:血液完整性、血液标签、血液质量;

4.核对取血凭证:按临床(取血凭证)实际用血品种、量进行配发血;

5.配血前,先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和抗筛,并报告其结果;

6.在电子病历或急诊医生工作站中,检查临床输血五项的执行情况;

7.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白细胞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方法:采用盐水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二、盐水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方法原理】

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性。当受血者血清(浆)和供血者红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

【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3ml于EDTA.K2。

2.标本采取时间:要求受检者血样一定要在输血前48h(抗筛是48h)内采集,血样必须是新近的,无溶血现象。

【试剂】

1.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长春博德)

2.Anti-D (IgM) Biotest。

3.0.9%生理盐水

【操作步骤】

1.从贮血冰箱中取出所需血液,取试管一支,贴上小标签,在血袋配血管中剪下配血管于试管内。

2.取试管二支,标明主次侧,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浆)2滴,供血者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浆)2滴,受血者5%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以1000r/min离心1min。

3.观察结果:轻轻侧动试管,冬季应注意冷集素干扰。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溶血及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

三、凝聚胺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方法原理】

利用低离子介质(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浆)中的抗体结合。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后,可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

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常规静脉采血3ml于EDTA.K2。

2.标本采取时间:要求受检者血样一定要在输血前48h内采集,血样必须是新近的,无溶血现象。

【试剂】

1.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长春博德)

2.Anti-D (IgM) Biotest。

3.0.9%生理盐水

4.凝聚胺试剂:低离子介质(LIM)、凝聚胺(Polybrene)、悬浮液(Resuspending)。

【操作步骤】

1.从贮血冰箱中取出所需血液,取试管一支,贴上小标签,在血袋配血管中剪下配血管于试管内。

2.取试管二支,标明主次侧,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浆)2滴,供血者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供血者血清(浆)2滴,受血者5%红细胞悬液1滴。

3.各加LIM0.7ml,混匀,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匀。

4.用离心机1000g离心力(普通离心机以3400rpm),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5.最后加入Resuspending 2 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如在3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相合;如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6.血液交叉合格后,应在医院血库管理软件中进行配血、出库操作,打印血液交叉报告单和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然后,保存。

【附注】

血液样本的保留和贮存: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样本必须密封或盖紧,在每次输血之后,应在2~6℃保存至少7天以上。

第七节血液出库(发血)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出库(发血)标准操作程序

一、核对、签字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见输血科“三查”、“八对”制度)。

2.输血科(血库)发血时,应当认真检查申请单的填写项目,合格后方可发血。未按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办理申报手续的不得发血。

3.配血合格后,由医务人员凭取血凭证到血库取血,领血时,收发双方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和血站名称、许可证号、血型、血袋编号、血品种、血量、血液质量、血袋完整性、血液有效时间以及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血。

二、血液出库

1.发血在医院血库管理软件中进行(详见医院血库管理软件操作细则),并打印交叉配血报告单和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

2.收发双方共同核对无误后,由取血者把血液放入专用的血液保温箱内送至所需科室输注(要求血液出库后30分钟内输入患者体内)。

3.在血液出库登记本中,记录血液发出时间、受血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品种栏记录血量、血费、用血互助金、检查费、血袋号、发(取)血者签名。

4.血液发出后,患者与供血者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

5.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以保证下一个用血者的安全。如临床对发出的血液要求退回时,应由医院主管(医务部)领导,输血科主任签字同意“报废处理”后,方可退还血费等。

6.每日17:00下班前进行出库统计,并记录于血液出入库表格内。次晨8时再统计夜班出入库情况,并加以修正。每月进行出入库统计并作保存。

三、血袋回收

回收后的血袋进行记录时间,并保存于2~6℃冰箱7天,后按医疗废弃物焚烧处理。

第八节数据记录及费用收取标准操作规程

数据记录及费用收取标准操作程序

一、数据记录

当血液发出后,必须记录:

1.输血申请单上记录血品种、血量。把血袋中的小标签贴在申请单上,表明品种、血量。

2.用血通知单上记录用血日期、血品种及血量,并签名。

3.血费记录簿上记录发出血液品种的数量、血费、互助金、检查费等金额。对欠款记帐或用现金收取者,应用红笔注明“欠款记帐”或“门诊现金收费”字样。

二、收费

当血液发出后,值班者必须对当日(班)的血费、用血互助金、检查费等按规定标准及时记入收费电脑。

1.住院病人收费:由值班者通知收费处在电脑中收取;

2.对急诊“绿”色通道病人收费:

①有住院号者:其全部费用记入电脑;

②对无住院号而只有门诊号者:当班者应及时通知收费处,交纳血费、检查费、用血互助金(用手工开具用血互助金交纳通知单)等费用;

③对门急诊血费欠款记帐者:按实际收费的用血量配发,但通知急诊收费处采用欠款记帐或现金收取用血互助金和检查等费用;

3.门诊病人收费:可以在门诊医生站中记录所要收取的全部费用,由病人(或病人家属、授权人、工友)到门诊收费窗口,交纳血费、检查费、用血互助金(用手工开具用血互助金交纳通知单)等费用。门诊收取用血互助金后,须把用血互助金交费通知单的第三联贴在用血通知单后面。

按回车,点击保存数据,点击Y(是),按确定。

注:医保病人记帐,进入医保条件

全血

1.各种急性失血伴低血容量抢救;

2.各种原因引起的经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慢性贫血;

3.重大手术确需输血。

红细胞

1.各种急性失血伴低血容量抢救;

2.各种原因引起的经其他治疗无效的严重慢性贫血;

3.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不全确需输血者;

4.急性溶血性贫血抢救或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严重贫血;

5.呼吸衰竭使用人工呼吸机确需输血。

血浆

1.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异常伴出血或需手术;

2.凝血因子缺乏伴出血或需手术;

3.抗凝血酶Ⅲ(AT-Ⅲ)缺乏;

4.香豆素作用逆转或抗纤溶治疗伴出血;

5.输血量大于15单位;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7.需行体外循环手术。

血小板

1.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

2.因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并发活动性出血,且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

3.需行外科手术,且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

4.伴有其他出血危险因素的活动性出血,且血小板计数低于30×109/L;

5.大血管吻合手术确需输注血小板。

冷沉淀

1.甲型血友病;

2.血管性血友病;

3.纤维蛋白原缺乏症。

第九节血液申领、入库、核对、贮存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申领、入库、核对、贮存标准操作程序

1.每日进行血液库存量的检查,及时对存量的补充(要求日存量为周用血量的1/2),值班人按所需品种、血量填入医院用血申请单内,由指定人去人民医院领取。

2.对特殊血液的申领,应遵循先报告血站的原则,血站回复结果必须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并记录于记事本中。

3.血液到库后,值班人必须核对和验收,其内容:血袋(外观、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编号、血型、血品种、血量、采血日期及失效日期)、血液质量是否良好、是否按要求配发血等。

4.严禁不合格血液入库。

5.核对验收无误后,把人民医院拷贝来的电脑软盘,拷贝在医院血库管理软件电脑内(详见输血科医院血库管理软件操作规程)。然后,按不同类型、品种、采血日期的先后次序整齐排列入库,存放于血库专用冰箱内的相应位置。

6.血液入库数量登记在血液出入库表格内,每日、月进行统计。

7.全血、红细胞保存温度为2~6℃,并每天监测和记录(晨8时、上午11时、下午4时、晚8时)冰箱温度各一次;血浆、冷沉淀保存温度为-30℃以下,每天监测和记录(晨8时、上午11时、下午4时、晚8时)冰箱温度各一次,单采血小板保存温度为20~24℃。

第十节血液报废(失效)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报废(失效)标准操作程序

严禁对不能输入人体的血液输入人体

1.对过期血液的处理:按要求进行登记(可在医院血库管理软件的电脑内登记),由科室主任同意后报废。

2.对血袋破损的处理:非人为造成的,可退回血站的,由血站按退血处理,不能退回的由科主任同意,登记后按血库报废处理;对人为造成破损的由当事人按原价赔偿。

3.对变质血液的处理:应查明发生变质的原因,措施的落实,因责任性不强而造成的,按差错处理。

4.对已出库而没有输入人体内血液的处理:因疾病或有其他原因未输者,需要报废的,由医务处或科主任批准同意后,方可报废处理。

5.对发生有输血反应血液的处理:按输血反应处理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血液费用由病人承担。

6.对废弃血液进行登记,24h后集中统一焚烧。

血液报废(失效)处理流程

报废血液→输血科当班人

↓↓

核准→科室主任

记录

(血液报废登记、出入库表)

库血管理报废处理

焚烧

(按医疗废物)

第十一节输血反应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反应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无菌操作封闭血袋并妥善保存好。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与检查:

①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核对受(供)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供)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③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等

④检测血常规、尿常规。

⑤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4.临床对有输血反应的应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反馈单,并返还输血科保存,血库值班人把反应记录在输血反应记录薄上,并进行处理分析和记录细菌学检验结果。

5.输血科每月统计并上报医务部。

输血反应处理流程

观察输血过程→当班护士

输血告之、咨询、观察、不良反应记录→当班护士

有输血反应者通知医师

(观察、处理、抢救)

↓↓

血袋保存7天后按医←输血科当班人←

疗废物处理条例执行(复核供、受双方血液)

第十二节实验室消毒和污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消毒和污物处理标准操作程序

一、实验室消毒

1.空气消毒:每日紫外线消毒,一般在20:00~21:00进行。每周用95%无水乙醇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规范输血科(血库)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它输血服务的科室。本规范是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规范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筑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设立由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导和监督临床用血工作;协调处理临床用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二、科室设置 第五条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应设置输血科、血库或指定

相关科室负责。 第六条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量大于5000单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未设置输血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独立血库;二级以下医院应由检验科负责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并参照血库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三、功能与任务 第七条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指导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配合临床实施输血治疗,开展输血科研与教学。 血库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广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 第八条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定期向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做好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第九条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清抗体筛选和输血相关实验室诊断。 第十条对输血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第十一条负责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临床输血疗效的评估,建立临床输血预警系统。 第十二条及时向供血机构反馈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第十三条做好无偿献血、互助献血、临床用血政策的宣传,并配

输血技能操作规程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1 方法:试管法。 2 原理: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和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 及O型4种。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正定型就是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A抗原或/和B抗原;反定型就是用已知A红细胞和B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和抗-B。 3标本种类:EDTA抗凝全血。 4试剂及器材:抗-A、抗-B标准血清;2-5%A、B、O试剂标准红细胞盐水悬液; 受检者血清;受检者2-5%红细胞盐水悬液;生理盐水。试管架;清洁干燥试管;清洁干燥吸管;清洁干燥载玻片;生物显微镜;离心机(或血库专用离心机)。 5操作步骤: 5.1 检查所用试剂的批号、外观、有效期及相应的器材。……(20分) 5.2 检查标本的状态。……( 5分) 5.3 标本离心:1000×g 离心3分钟。……( 5分) 5.4 加样:……( 20分) 正定型: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抗-A、抗-B。分型血清各1滴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3-5%红细胞悬液 1滴,混和。 反定型: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明A、B、O细胞。用滴管分别加入受检者血浆2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3-5%A、B、O试剂红细胞1滴。 5.5 离心:立即以1000×g离心15秒。……( 15分) 5.6 观察结果:检查是否有溶血,再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试管底的红细胞浮 起,先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如肉眼未见凝集或溶血,应再以低倍镜观察有无凝集。……( 15分) 5.7 ABO血型结果判读。……(结果错误一票否决)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正定型反定型 分型血清+受检者红细胞受检者血型受检者血清+试剂红细胞 抗-A 抗-B A细胞B细胞O细胞

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评分表流程

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评分表流程静脉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一、目的 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补充血浆蛋白、补充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补充抗体、补体、排除有害物质 二、准备: 1、个人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2、用物准备:治疗盘、输血器、0.9%生理盐水100ml、0.5%碘伏或洗必泰、棉签、污物杯、手消毒凝胶、无静脉通路需备止血带、垫巾、输液贴~ 3、环境准备:洁净、光线适宜、或有足够的照明 三、评估 评估病情对输血知识的了解程度~血管情况~输血史~解释告知输血的注意事项、目的、方法 四、操作程序 1、取血:根据输血医嘱~护士凭输血申请单到血库取血 2、查对: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袋完整性) 八对:与血库人员共同查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血袋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血量,~签字取血。 3、再查对:回病房后与另一个护士再次三查八对~并记录在输血登记本上 4、血袋在室温下复温15-20分钟 5、按静脉输液法建立静脉通路~连接0.9%生理盐水100ml与输血器~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6、再次查对:八对

7、接血袋:以手腕旋转动作轻轻摇匀血袋内血液~常规消毒血袋口~血袋缓慢挂与输液架上 8、调滴数:开始滴入速度不宜超过20滴/分~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成人一般为40-60滴/分, 9、操作后查对:八对 10、协助舒适卧位~整理用物~洗手~记录,输血时间、种类、血量、血型、血袋号、有无输血反应, 11、续血时的处理:如果输两袋以上的血液时~应在上一袋血液即将滴尽时~常规消毒生理盐水瓶塞~接生理盐水输入~然后再接着输入另一袋血液 12、停止输血:输血结束后~继续滴入生理盐水~直到输血器内血液全部输完再拔针,同静脉输液法, 13、输血袋的处理:输血空袋注明输血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及执行者~送输血科放置冰箱内存放24小时后做医疗废物处理 14、洗手~记录 五、注意事项 1、在取血和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在输血前一定要有两名护士,或一名护士和一名医生,进行三查八对 2、输入两瓶以上血液时~两瓶之间需输入少量的生理盐水 3、输血时~血袋内不得随意加入药品~如含钙、碱性药品、高渗、或低渗液~以防血凝集或溶血。 4、血液不能过早取回。取出血液后~必须在30min内输注。 5、输血开始要缓慢滴入~速度不超过20滴/min,10,15min后再按所需的速度滴入。

医院输血科基本标准

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基本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和临床用血管理,根据卫生部《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直接领导下的科室,三级医院应设置独立输血科,二级及有条件的一级医院设置血库,归属检验科管理。 第三条医院输血科(血库)履行下列职责: (一)认真执行《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本省的有关规定。 (二)定期向当地血液中心(或血液分中心)申报用血计划,计划用血量至少为实际用血量的70%。 (三)与当地血站联系,及时领取本院用血。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储备适量急救用血,保障临床用血需要。 (四)协助临床科室办理有关用血计划和手续,执行用血登记和查对制度。妥善保管有关材料。指导临床用血,及时向医院报告临床用血情况及存在问题,并协助处理。 (五)严格把好临床用血关,合理用血。协助临床科室执行用血申请、审批和签字责任制度。输血科(血库)按临床用血的申请和审批制度凭临床医师的用血申请单发放血液(急救用血除外),对医院用血进行监督,有权根据临床科室申请用血情况,结合病情,科学合理调配供应。 (六)建立临床用血抽检制度,根据有关血液的质量标准,委托省临床检验中心定期对医院的临床用血进行抽检(抽检2%),对抽检不符合要求的血液要及时与当地血液中心联系,妥善处理,确保用血安全。 (七)加强与血液中心的协作和学术交流。协助医院完成有关输血教学和科研任务。配合临床科室开展输血诊断和输血治疗。 第四条人员配备及要求

(一)输血科(血库)应根据医院床位数、用血量及工作实际情况配备人员。输血科一般配5~10人,血库配2~6人(均不含工人)。根据年用血量可按下列要求配备人员:年用血量200万毫升左右配8~12人,年用血量100万毫升左右配6~8人,年用血量50万毫升左右配2~6人。 (二)输血科应由副高以上(血库应由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医疗或检验专业人员担任负责人。技术人员中,初、中、高级职称比例应为4:2:1,其中检验技术人员数不低于总数的20%。 第五条房屋及仪器设备要求 (一) 房屋:输血科(血库)房屋应建在合适的位置,环境清洁,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水电供应有保障的地方。设配血室、储血室、办公室、值班室等,输血科还可设立血液治疗室。房屋使用面积参考标准见附表一。 (二) 仪器设备:输血科(血库)应配备的仪器设备见附表二。 第六条输血科(血库)管理制度的要求 (一) 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安排和年度工作总结。 (二) 输血科(血库)除执行医院有关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外,还应有如下的工作制度:血液入库、储存、发放、血液检查核对、用血申请、血液报废以及工作人员值班制度、输血反应及输血后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输血器材、检验试剂购进及使用制度和有关输血诊断治疗常规及操作规程(SOP)等。 (三)建立工作质量考核指标(附表三)和血液质量控制指标(附表四)。有技术人员技术档案和培训、考核考评资料。

输血科室内质控项目及方案

输血科室内质控项目及方案 一、目的:考察检测结果是否准确和稳定。 二、原理:选择已知血浆和红细胞,标定其在不同检测介质(盐水介质、凝聚胺、抗人球蛋白以及微柱凝胶等)中的阳性及阴性检测的结果。通过每天或每批与检测标本同等的检测以证明其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试剂、设备、检测程序、人员操作等)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限定的范围,证明检测结果是否有效的衡量标准。 三、试剂组成: 1、AB型Rh阴性红细胞。 2、O型Rh阳性红细胞。 3、AB型血浆。 4、O型血浆。 检测项目: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抗体筛检、交叉配血 四、适用范围: 试管法、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集法 五、检验方法: 1、确认:首次应用室内质控品时,应进行确认凝集强度试验。方法:重复检测两次或以上进行结果对照,确定本实验室对样品管检测的凝集强度,并以此为标准。 2、用微柱凝胶卡法做ABO正定型、RhD时,将红细胞直接稀释至相应的红细胞悬液浓度,进行分装后冷藏保存。 3、样本3含有弱D抗体,要稀释后才能用于反定型和抗体筛检。方法:首先对样本做倍比稀释,再与抗筛细胞进行检测,测出与其反应强度在1+的稀释比例,按比例稀释后应用。稀释后的血浆可分装后

冷冻保存。样本4直接分装后冷冻保存。 六、结果判定: 严格按照《医院输血科IQC检测反应记录单》各项内容进行填写,与“室内质控品的组成”绘出的反应格局表格进行对照,一致则表明此次室内质控通过,反之则为不通过。请查明原因后,方可开展常规工作。 七、注意事项: 1、本质控品只能用于输血相容性室内质控研究,不能作为试剂。 2、本质控品虽经检测并已对其进行病毒灭活,操作中仍应按照一般血液标准使用,注意防护措施。 3、本质控品最佳保存条件为2℃-8℃,使用完毕后立即放回冷藏室内。 4、使用本质控品,先在室温平衡10-15min,才可进行相关检测工作,如需混匀,应避免剧烈摇动。 5、红细胞质控品出现轻微溶血后,可使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洗涤,重新悬浮后使用。 6、质控血清如出现浑浊或有沉淀物出现时,应进行适当离心,去除杂质,将上清液移至新的容器中。 7、如发生以下情况,请严禁使用 1)超过有效期限的质控品。 2)样品管已发生泄漏。 3)样品管标记无法识别。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要求(试行)为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的建设,加强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有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基本要求。 一、总则 (一)申请临床用血的医疗机构,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设住院部的门诊部及卫生所不得开展输血。临床用血统一由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合法血站供给,医疗机构不得擅自采集血液(对患者进行自身输血除外)。 (二)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健全工作制度,遵循合理、科学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三)三级医院应设立输血科,二级医院设立输血科或血库,一级医院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立血库或贮血室。 (四)输血科(血库)的主要职能: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计划的申报,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 二、布局和设施 (一)布局要求 1、输血科(血库)应有独立的业务用房,选址应远离污染源,并尽可能临近手术室、病房,以便于取血。 2、房屋建筑设施应达到卫生学标准,布局合理,按工作流程分室分区,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各室或各区域有明显的标识。血液贮存、发放处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清洁区。 (二)用房面积 1、科室用房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原则上三级医院不少于80m 2,二级医院不少于50m 2,贮 血室不少于30m 2。 2、使用面积与床位数参考比例推荐标准:

输血科操作规程

目录 1、输血前检测实验程序 2、改良低离子聚凝胺法实验操作规程 3、ABO 血型鉴定 4、Rh(D)血型鉴定 5、抗体筛选与鉴定试验 输血前检测实验程序 1、实验要求 血清与血浆都可以用于交叉实验与抗体检测,最好就是血清标本,标本使用限制在3天内,含有肝素等抗凝标本可以用凝血酶或硫酸鱼精蛋白处理使其凝集析出血清。允许通过静脉输液口采集标本,但必须丢弃受残留静脉输液影响得 5ml 标本。一般不允许使用溶血标本,对急性溶血性贫血与烧伤病人得溶血标本,在实验前后必须做溶血程度得比较。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上得所有资料必须填写清楚并完全符合,否则应重抽标本。对所有用过得献血员与受血者标本必须在1-6℃冰箱至少保存 7 天,所有实验都必须保证观察与记录同时进行,且记录与资料都必须至少保存5年。 2、血型检测 要求完成病人ABO 正反定型、Rh(D)。 3、交叉试验 3、1 受血者交叉配血时所用得标本必须就是输血前 3 天之内得。 3、2配血时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与供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 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3凡就是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该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冷沉淀、新鲜血浆应与 ABO血型同型输注。 3、4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完成凝聚胺交叉试验与检测不完全抗体得交叉试验(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 。除紧急输血与自身输血外,所有输入红细胞得其她制品均要求做血交叉试验。 3、5另外必须开展得试验有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实验。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卫医政发〔2012〕1号附件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 (2012版) 二〇一二年一月

前言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自1997年发布以来,对促进血站规范化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输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血液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原有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需要,为此卫生部组织专家重新编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做出相应规定。其中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血站在制定自身的操作规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程》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供血站参考。 各血站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程》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血站使用的技术操作规程。 本《规程》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1997年)同时废止。

目录 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 2 全血采集 (2) 3 血液成分制备 (7) 4 血液检测 (13) 5 血液隔离与放行 (22) 6 质量控制 (24) 附录A 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硫酸铜目测法) (35) 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38) 附录C 血液检测试剂(酶联免疫/核酸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表 (54) 附录D 血液检测室内质控方法 (55) 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60) 附录F 血液质量控制检查方法 (62) 附录G 血袋标签确认方法 (68)

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1 目的 按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潜在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1.2 核对献血者身份 将献血者本人相貌与其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核对。有效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居民社会保障卡、驾驶证、军(警)官证、士兵证、港澳通行证和台胞证以及外国公民护照等。 1.3 登记献血者身份信息 核查献血者身份无误后,将献血者身份信息录入血液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BMIS),具体录入方式有:1)用身份证识读器读取身份信息并存入BMIS;2)在《献血登记表》手写登记,随后手工录入BMIS,注意核对信息填写和输入的正确性。 1.4 询问和查询既往献血史 询问献血者和查询BMIS有无既往献血史。如献血者曾献血,献血间隔期应符合要求,不处于被暂时或永久屏蔽状态。 1.5 履行告知义务 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见《要求》)。 1.6 健康征询 请献血者仔细阅读、理解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见《要求》),体检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沟通。 1.7 知情同意 请献血者签名,表明献血者已正确理解献血前须知内容并如实回答献血前健康征询问题,自主、自由地决定是否献血。

(完整word版)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护理部 2012年1月

一、常用的成分血种类 1 、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除血浆和抗凝保存液后的高浓缩红细胞,然后加入红细胞添加剂制备成的,红细胞压积可高达0.90.保存期随添加剂成分不同而异,一般为21-35天。悬浮红细胞制剂浓度高,能提高携氧能力,输注量少,可避免循环超负荷,2、洗涤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是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除去全血中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以上的血浆,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涤过程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也随血浆被去除。主要适用于有输血过敏史、血身免疫性盆血及IgA缺乏等;对已产生白细胞抗体的病人,而又需要输血时,可输洗涤红细胞,以降低同种免疫反应的发生率。 3 、浓缩血小板手工分离血小板,采集新鲜全血后立即分离制备而成,外观淡黄色无明显可见的红细胞,如同混浊的血浆,每200ml全血制备的血小板为一单位,含量2.4×1010个血小板,容量25~30ml.机器单采血小板是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一献血者采集血小板,纯度高,外观半透明,橙黄色,目前主要用机器单采血小板,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人。 4 、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是血液采集后6-8小时内分离出来,在-20度以下快速冰冻而成,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保存期为1年;普通冰冻血浆是血液采集8小时以后分离出来,在-20度以下快速冰冻而成,保存期为5年。其主要是适用于抗休克、止血、解毒、免疫功能低下和肝病引起的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等。 5 、冷沉淀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4℃条件下融化后分离制备出不溶解的白色沉淀物,其容量为20~30m。主要成分为Ⅷ因子、第XIII因子、纤维蛋白原和血管性血友因子等,在-30℃以下冰箱内贮存有效期1年。主要用于儿童血友病甲、血管性血友病、先天性或获得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患者。 二、输血护理操作规程 (一)输血前的护理 1、充分评估现存病人的病情(如疾病的诊断、输血史、过敏史、妊娠史、传染病史、有无休克和肝肾衰竭等)、输血的目的、输注的血液类型等资料,有助于护士在输血前合理安排输注的顺序、速度和时间,预计输血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 2、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病人对输血的恐惧心理,增强对输血治疗的信心;说明输血可能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让病人及其家属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二)采血 1、护士在抽取交叉配血标本前,必须事先将试管贴上条型码或交叉配血通知单上的联号(必须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三、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测定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凝聚胺是一种高效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产生较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减少。若是未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悬浮液它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所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集,凝块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五、试剂及材料 (一)聚凝胺试剂盒(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 成分:低离子介质溶液、聚凝胺溶液、重悬液、阴性及阳性对照液; 保存条件:2~8℃贮存2年,试剂盒打开使用后可置于室温 (二)材料:玻璃试管、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载玻片、显微镜等 六、标本要求: (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K2)静脉血2-3ml(注意核对病人信息), 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保存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 七、操作程序:

(一)将受血者红细胞配成3%盐水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二)将供血者血样配制3%红细胞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三)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 (四)主侧管:受血者血清100ul+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次侧管:供血者血清100ul+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各加低离子介质溶液0.6 ml,混匀后静置1分钟,再各加聚凝胺溶液2滴,静置15s。 (五) 混合均匀后,在1000g条件下离心15s,然后倒掉上清液。 (六) 轻轻侧动试管里的细胞扣,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七) 最后加入重悬液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必要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八、结果判定: (一)阴性:60秒内凝块散开,代表由聚凝胺溶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相合。 (二)阳性:60秒内凝块不散开,代表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三)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九、注意事项: (一)若病人血浆(血清)含肝素,须多加双倍量的聚凝胺溶液以中和肝素。 (二)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三)加入血清量应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多加血清会提高离子强度,降低致敏效果。 (四)抗原抗体比例适当。 .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完整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试行) 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赣州市中转血库(医院血库、输血科)业务考核标准》(暂行)的有关规定。制订我院操作规程。 一、输血原则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输血指征,能不输就不输,能少输不多输,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二、临床输血前的准备与申请 1、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2 、输血前准备: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 不良反应(过敏、发热)和经血传播疾病(HIV、HBV梅毒、血液寄生虫等)的可能性,征 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做相关检查(ALT、乙肝两对半、HCV HiV1/2、RPR ABC血型、 Rh血型、Hb HCT血小板、不规则抗体筛查)等。患者或其家属在《石城县人民医院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医务科)或分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输血治疗的申请:《石城县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为本院唯一有效的临床输血申请单,申请输血时由经治医师将《输血申请单》内容逐项填写完整,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凡资料不全的《输血申请单》特别是缺乏输血史、妊娠史和医师签名的《输血申请单》要退回临床科室补上,不得迁就。 一次用(备)血量超过2000ml 要履行报批手续,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急诊除外,之后必须补办报批手续。 4 、亲友互助献血。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赣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Rh(D)阴性和稀有血型患者输血。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6、血型鉴定:

医疗机构输血科 血库 建设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规范输血科(血库)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它输血服务的科室。本规范是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规范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筑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设立由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导和监督临床用血工作;协调处理临床用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二、科室设置 第五条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应设置输血科、血库或指

定相关科室负责。 第六条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量大于5000单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未设置输血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独立血库;二级以下医院应由检验科负责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并参照血库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三、功能与任务 第七条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指导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配合临床实施输血治疗,开展输血科研与教学。 血库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广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 第八条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定期向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做好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第九条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清抗体筛选和输血相关实验室诊断。 第十条对输血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第十一条负责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临床输血疗效的评估,建立临床输血预警系统。 第十二条及时向供血机构反馈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第十三条做好无偿献血、互助献血、临床用血政策的宣传,并配合做好相关事宜。

输血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SOP)

输血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SOP) 输血科相关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SOP)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科室管理操作规范文件文件编号:QJYY-SXK 第一版 第1次修改责任部门:输血科生效日期:xx年1 月1日ABO血型鉴定文件页数:共5页 ABO血型鉴定 【标本】 抗凝或不抗凝静脉血。 【原理】 根据红细胞膜表面有无A抗原和(或)B抗原,将血型分为A 型.B型.AB型.O型4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所谓正定型,是指用标准抗A和抗B分型血 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和)B抗原;所谓反定型,是指用标准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 的抗A和(或)抗B。 【器材】 载玻片.塑料吸管.小试管.台式离心机.微柱凝胶离心机.蜡笔.记号笔.显微镜等。 【试剂】 1.单克隆抗-A,抗-B血清试剂。

2. 0.8%.4%A 1.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3.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单克隆抗体)。 【操作步骤】 (一)试管法 1.样本处理标本用离心机离心分离血清,备用,将被检RBC 以N.S洗涤1~2次,配制成2-5%红细胞悬液。 2.加样 2.1.正定型:2支小管,标“-A”,“-B”,分别加抗A.抗B 试剂1滴,2-5%红细胞悬液1滴; 2.2.反定型:4支小管,标“Ac”,“Bc”,“Oc”,“自c”,分别加2滴P.s,然后各加1滴相应细胞;(注意:先加血清再加血球) 3.离心:离心机3400r/min离心15秒,观察结果。 4.结果判定:血型抗A抗B AcBcOc 自身c A4+-->2+-- B-4+>2+--- O-->2+>2+-- AB4+4+----如有不符合上表情况需进一步试验。 5.试管法凝集强度判断表试管中红细胞的凝集情况结果判读一个结实的凝块4+ 数个结实凝块,背景清晰3+ 不结实的凝块,背景清晰,振揺后背景混浊2+ 背景混浊,散在的不结实的小凝块,振揺后凝块仍可见1+ 背景混浊,散在的不结实的小凝块,振揺后凝块不可见± 凝集和不凝集的红细胞同时存在混合视野

输血治疗操作规程

输血治疗操作规程 i.目的 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认真执行卫生部实施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资源保护技术,开展科学、安全、有效输血。 ii.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临床申请血液的医师、采集血标本的护士及输血科工作人员。 iii.职责 1.临床医师负责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及 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和输血目的,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后向输血科提出申请; 2.护士负责采集患者血标本并贴好标签,记录采集时间并及时将血 标本送至输血科;负责领取血液、为患者输注并记录输血过程及《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 3.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接受、输血相容性检测、发放血液并 将已使用的血液及《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单》汇总统计上报。 iv.工作内容 1.输血申请 1)临床医师在输血治疗前应从病史回顾、患者主诉、临床表现、患

者肿瘤疾病分类分期、患者一般状况评价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等因素综合评估。 2)在临床输血治疗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知情选择、临床输血 治疗、血液保护、预期临床转归、社会健康与医疗保险的影响。 3)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备血要求、血液成分品种、 晶体液胶体液治疗及血液成分方面选择适合患者治疗需要的替代液或血液成分,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4)临床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交待输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及经 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经同意后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或《授权委托书》上签字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上报、备案,并记入病历。 临床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标本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5)接受输血前,须抽血检测受血者的输血前的9项检查(ALT、HBV 五项、HCV、HIV、梅毒)。 2.受血者血标本采集及送检 1)确定输血后,护士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 面与患者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血型,准确无误后采集血标本。 2)将《临床输血申请单》和采集的血标本由专人或物流送至输血科。 3.血液的准备 1)输血科工作人员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检查血标本;

1 四川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四川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第一条为加强医院输血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证输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设置原则 二级以上医院均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三级以上医院输血科按一级业务科室管理。 第三条职责任务 输血科(血库)在业务院长和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一)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卫生行业标准,除自身储血、自体输血业务外,不得自采自供血液,不得分离血液成分; (二)负责监督、指导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执行; (三)负责本单位用血计划申报、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四)开展鉴定血型、交叉配血、筛选抗体及输血相关的血清实验项目;(五)负责对受血者用血前的检测及监督管理; (六)配合临床开展输血治疗,指导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节约用血,推广成分输血、自身储血、自体输血和输血新技术,宣传现代输血专业知识和进行技术指导,承担输血医学的教学、科研任务,逐步实现与供血机构的信息化网络管理; (七)及时向采供血机构反馈血液质量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八)负责本院输血信息统计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九)做好本院无偿献血、互助献血、病人用血宣传工作。 第四条房屋设施 (一)房屋位置应远离污染源,环境清净、采光明亮、空气流通、水电气供应充足的地点,并具备畅通的通讯设施; (二)输血科(血库)房屋的使用面积应能满足其任务和功能的需要。二级乙等医院输血科(血库)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40m2,二级甲等医院不低于70m2,三级乙等医院不低于100m2,三级甲等医院不低于150m2,功能区分为配血室、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1.为确保输血安全有效,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法制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2.接收血液标本时,必须认真核对标本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和临床诊断等。检查血液标本是否有溶血、污染、血量不够等,不符合配血试验要求的标本拒收。 3.配血前必须对病人及献血者血型两次确认,必须作正反血型鉴定,无误后方可配血。 4.《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所填血型与标本管标示血型不符时,病人或家属对血型有异议时,立即通知临床科室重抽标本,复查血型,还有疑问时,立即床旁复查血型,再有疑问时,立即请示科主任处理。 5.配血中发现主、次侧有一侧凝集,一律不得发血,立即报告科主任,作进一步检查。 6.领血人必须是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发血前必须核对受血者姓名、年龄、血型、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等,以及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等,双方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 7.如有群伤、需输血的病人太多,分轻重缓急配血,先配危重病人的血液,再配病情较轻病人的血液,并立即报告科主任请求援助。 8.输血科(血库)必须储备一定量的血液,保证应急用血。 9.认真做好输血前检查工作。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11.正确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药品),有毒有害物品专人保管,防止事故发生。 12.正确处理医疗生物垃圾,防止交叉污染发生。 13.做好水、电、气防火防灾工作。下班前必须关闭所有不用的仪器、空调等用电器,关好水、气管开关,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14.定期检查通电线路,严防引发火灾,科室配备消防器材,强化消防意识,加强消防演练,人人警惕,消除隐患。一旦发现火源应立即进行消防处理,并立即报告医院保卫处(科)和119。

输血科配制自备试剂的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配制自备试剂的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输血科自备试剂的相关操作程序,以确保输血科试验的质量控制,使检验结果更准确。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医院输血科ABO血型、RhD血型、盐水交叉配血、凝聚胺交叉配血、柱凝胶法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新生儿溶血筛查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试验项目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 3、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室所用自备试剂的配制与确认。 4、操作规程 4.1 0.1mol/L2-巯基乙醇(2-Me)的配制 ①材料:2-Me,PH7.4PBS ②配制方法:称取2-Me80mg,加入PH7.4PBS 10ml,放4℃冰箱可以保存4周。 ③适用范围:该试剂为硫氢化合物,能分裂19S的IgM抗体成为7S单位。含IgM抗体的血清经2-Me溶液处理后,IgM抗体重链之间的二硫键被打开,不能再凝集盐水介质中的对应红细胞,用于含IgG和IgM混合抗体血清中IgG的检测;鉴定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类别;消除被IgM抗体包被的红细胞的自身聚集。

4.2磷酸盐缓冲液(PBS)配制 ①材料:KH2PO4(分析纯),Na2HPO4(分析纯),去离子蒸馏水。 ②配制方法 1)溶液A:1/15mol/L KH2PO4溶液:取KH2PO49.08g(若试剂含结 晶水请计算后加入相应重量),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调PH至5.0。 2)溶液B:1/15mol/L Na2HPO4溶液:取Na2HPO49.47g(若试剂含 结晶水请计算后加入相应重量),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00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调PH至9.0。 3)取两种溶液以适当比例混合,配制符合要求的PH工作缓冲液, 血清学试验常用PBS PH如下表: PH 溶液A(ml)溶液B(ml) 5.4 9 6.0 4.0 5.5 94.0 6.0 7.2 28.0 72.0 7.3 23.2 76.8 7.4 19.2 80.8 7.7 10.6 89.4 7.8 8.5 91.5 7.9 6.8 93.2 8.0 5.8 94.7 8.1 4.2 95.8

输血科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输血科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一、目的 本制度规定了本科工作人员技能、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的内容、方法与标准,以使工作人员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单独完成各项试验操作、处理一般性工作,胜任各岗位工作需要。 二、范围 适用于本科所有工作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 三、职责 科室主任:负责工作人员培训大纲的审核、最终考核意见的审批。 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大纲的起草,工作人员技能和理论培训,《人员培训年度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培训的实施、技能与理论考核,给出考核意见并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人员档案。 四、工作程序 1岗前培训: (1)实验技能要求:熟练掌握输血科各项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输血科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规程;熟知输血科各项工作程序;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适应症血液制品的种类。 (2)理论考核大纲:免疫血液学基础(抗原与抗体反应、补体系统)、红细胞血型系统:熟悉ABO、Rh血型系统,了解MNS、Lewis、Kell、Duffy

等血型系统;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主要内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等),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范围;输血反应的分类、引起的主要原因、实验室检测内容及临床处理原则;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主要用途;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输注(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冷沉淀输注)。 2 培训考核: (1)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和输血理论综合考试。 (2)注明参训人员详细信息、带教人员详细信息、培训起止时间、培训内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及时间等。 (3)继续教育培训 根据各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科主任根据具体情况不定期安排各层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培训方式、外出专业学习、学术交流会、进修的培训。 (4)医院内举办专项讲座、专项培训或专业学术报告会。 (5)科内举办的业务学习活动。 培训内容根据人员的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 3.培训记录。 员工的培训记录定期归档。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2017

2017.3 第一次修订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一、血标本采集:需输血的患者,临床主管医师逐项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下达交叉配血医嘱,护士遵医嘱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号、床号、血型和诊断,给病人采血,试管上注明科别、床号、姓名、住院号,于输血日前送输血科。 二、临床科室护士持输血记录单等到输血科取血。 1.取血时,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应认真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床号、病案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和血液有效期、血型、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各项内容,核对无误后方可将血液取出血库。 2.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震荡,以免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库存血不能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性,应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以免引起污染,悬浮红细胞自血库取出后应及时输入。 3.血液保存温度和有效期见《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4.检查血液是否有溶血现象:血浆颜色变红或混有泡沫,红细胞呈紫玫瑰色,红细胞与血浆界限不清等。 三、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再次核对供血者血型、编号及受血者姓名、性别、病案号、原始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和医嘱。 四、至患者床前输血时,仍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对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输血全过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 五、输血应为独立静脉通路,使用专用静脉输血器,不能同时混输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0.9%盐水。输血前按医嘱应用

抗过敏药物。用0.9%盐水冲管后再行输血,如同时输两位不同供血者的血时,两袋血之间应用0.9%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再输另一供血者的血,输血完成后要用0.9%盐水冲管。 六、输血完毕2小时后,患者无输血反应发生,将输血袋上的编号取下粘贴在输血记录单上放入病例中。按要求将输血袋低温保存24小时之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七、调节滴速,输血起始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患者无不适后根据病情、年龄及输注血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八、密切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若发生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保留输血器及血袋,并封存保管。 (一)如出现异常情况应急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静脉注射0.9%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二)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与输血科联系,采取相关检验措施。 2.遵医嘱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以便检测使用。 3.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4.尽早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九、凡发生输血反应,护理人员做好护理记录,并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送至护理部,另一份连同输血袋一并送至输血科保存。

输血科管理制度、岗位职责

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1.在院长或分管院长领导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负责对全院临床输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和技术指导,杜绝临床输血事故发生。 2.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3.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并监督运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4.制订本院输血计划,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并认真组织实施。 5.制订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6.提倡成分输血,科学合理用血,提高临床输血疗效。 7.加强职工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标准操作规程,严防责任事故发生。 8.执行用血审批制度及统计上报制度。 9.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会议,及时通报输血管理工作动态,对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及时整改。 10.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医院输血管理工作总结会,对输血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临床输血制度 为了使临床输血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制定本制度。 1.临床输血必须在输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制度。 3.临床输血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 4.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5.输血科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6.执业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 7.受血者或家属必须知情同意,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输血。 8.执业医师认真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主治执业医师审核签字后,向输血科申请备血。 9.输血科应有专人负责标本收集、处理、检测及输血前检查工作。 10.输血科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包适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11.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和发放前核对工作。 12.输血前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工作。“七查”指:①查血站名称及许可证号;②献血者条形码号;③献血者血型;④血液品种;⑤采血日期及效期;⑥储存条件;⑦输血器材质量。“八对”指:①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②病案号、住院号;③病室、床号;④病人血型;⑤配血结果;⑥献血者血袋号;⑦血液品种;⑧血量。“九不用”指:①标签有破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