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模拟试题与答案 (二)

2019年高考政治模拟试题与答案(二)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年来,我国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激战正酣,同时伴生出“人口抢夺”的流量大战。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①人才对社会经济建设发挥主导作用②维护劳动权益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③劳动者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主体④就业是民生之本,光荣属于劳动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唐诗宋词,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她能够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的再造,激发我们对“真善

美”的追求。这表明

①文化反作用于B经济政治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④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目前,我国正着力拓宽收入分配政策调节覆盖面,重点扩大三个范围: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范围,扩大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探索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救助范围。拓宽收入分配政策调节覆盖面能A

①更好地发挥财政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激活市场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③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的作用

④根本改变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分配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某国为刚刚经历了两年的战乱之祸,面临的严重的通货膨胀和极度的物质匮乏,黑市交易异常长

久,纸币贬值严重,人们更愿意以物易物。在此情况下,国家颁布了《货币兑换法》,废除了旧货币,规定居民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兑换新货币,用于支付生活必需的开支。法律还规定严禁行政部门出现收支逆差,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在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下,经济形势明显好转。对该国采取的举措,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①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大,国家对经济干预少

②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有效缓解社会矛盾

③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④政府主导特征明显强烈,人工对企业竞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在通过依法选

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的同时,找到了一种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权利的特有民主形式。这一特有民主形式是

A.议会民主 B.协商民主 C.票决民主 D.选举民主

6. 右图为商品M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图(P为价格,时间为t)。据下图,下列关于该商品及其价

格变动原因的经济学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E-G,国际市场原油涨价,国内天然气供不应求

②F-H,购置税优惠取消,小排量汽车供过于求

③G-I,调控政策趋紧,部分地区商品房供过于求

④H-J,为保护环境,政府关停部分小厂,水泥供应趋紧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通过水稻不同基因对应的不同性状,以及不同基因耦合可能产生的性状,将这些基因根据需要进行精确地重新组合,实现了“分子设计育种”这一技术不是

用转基因技术,而是发挥自然界本身存在的基因优势来完成。材料说明

①水稻不同基因之间固有的联系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

②人们可以改变水稻内部基因的原有属性,培育新的稻种

③人们能认识水稻不同基因之间的联系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④离开人为事物的联系,水稻不同基因之间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8.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和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居安思危,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为民执政 D.依法执政

9. 某村增设“轮值村干部”一职,由选举产生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轮流当,有权参与所有村级事

务活动。通过这样的村务自治创新,村里的大事小情,件件村民知里知外,集体的一株苗、一分钱都清清楚楚,那些老生常谈问题在该村得到真正解决。增设“轮值村干部”

①改变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②赋予了党员和群众更多的行政权力

③保障了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监督权④提高了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2018年7月6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六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以“解

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为议题。政协双周协商会作为政协民主协商的重要形式之一,每两周举行一次,党内外“内行人”就某一主题展开讨论,并将记录递交决策者。这表明人民政协

①代表广大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

②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③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性质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在某种程度上会对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①电子商务发展→实体店竞争力下降→实体店从业人员减少②共享单车推出→家用自行车销量

减少→自行车厂员工减少③智能汽车发展→汽油消费量减少→加油站工作人员减少④互联网金融发展→移动支付增加→银行柜员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特朗普政府将美国经济和就业问题归咎于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近日宣布拟加征对华关

税,限制中国对美贸易和投资。国际观察人士认为,把加征关税当做矫正贸易失衡的工具并不能真正解决美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反而会危害经济发展。下列传导能够支持国际观察人士观点的是

①加征关税一相关进口商品减少—美国本地生产的商品需求增多

②加征关税一相关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一降低相关加工产品竞争力

③加征关税一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上升—美国对华出口贸易量减少

④加征关税一美国相关产业市场适应性减弱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为必考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实体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受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与此同时,实体经济迫切需要的社会资金大量流向股市、房地产等,以钱炒钱、赚快钱现象大量存在。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给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实体经济空心化现象受到广泛关注。“防止脱实向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使实体经济走出困境?(15分)

14.(16分)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企业过度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互联网时代,创意为王不假,但创意之王,不是出位低俗、投机取巧,而是做到极致的产品。在创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不断钻研的工匠精神,不仅不会过时,还会被真正有责任、有远见的企

业请上头等舱。走捷径会取得暂时成功,但只有秉承工匠精神专注敬业,精益求精,才能获得长久而更巨大的成功。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粗制滥造,多一些优品精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发扬工匠精神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15. (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重要位置。

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

随着城市化推进,一方面,工业文明下的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另一方面,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还有市场,他们过于强调农业效益,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一些地方的乡村文化面临式微的境地,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

新时代,乡村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各地加强推进传统乡村文化振兴,留住乡愁、留住特色,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核,重新唤起了乡村的文化活力。丰富的民俗,淳朴的民风,缠绵的乡愁……这些乡村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更多的留恋,也必将会推动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性。(10分)

(2)有人认为,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的乡村文化已被作为落后的改造对象。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对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进行批驳。(11分)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2.B

3.A

4.C

5.B

6.C

7.B

8.D

9.D 10.C 11.B 12.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为必考题,共3小题,共52分。

13.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实体经济利润减弱的现状,提高经济效益。

③减税降费,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④完善信贷货币政策,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⑤推进供给侧改革,引导实体经济提高产品质量,增加有效供给。

14. ①工匠精神是一种优秀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分)

②文化和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发扬工匠精神,能够推动经济产业的发展。(4分)

③文化和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推动制度自信。(4分)

④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发扬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应用于生产中,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4分)

15. (1)(10分)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分)

②随着城市化推进,传统的乡村文化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会影响乡村建设和发展,(3分)

③重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乡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地域特色。(4分)

(2)(11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3分)

②否认乡村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忽略了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导致丰富的节庆活动逐渐消失,

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3分)

③肯定乡村文化的积极作用,挖掘其优秀内核,唤起乡村文化活力,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新农村建设。(3分)

④只有树立正确意识,自觉抵制否认文化作用的错误言论,才能重振传统的优秀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