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另一套符号系统。对学前儿童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息交流途径就是音乐。认真从事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音乐发展心理学家哈格里夫斯,英国的心理学家舒特——戴森,美国音乐心理学家戈登等人。

(一)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舒特——戴森) 0——1岁,对音乐作出各种反应

1——2岁,自发的、本能的“创作”歌曲

2——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的唱出

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

4——5岁,能辨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

5——6岁,能辨别理解响亮之声和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6——7岁,在唱歌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乐好听

(二)对音乐的反应

穆格于1976年对6个月——5.5岁的儿童的音乐能力发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主动的对音乐作出反应,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音乐。表现为他们会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并作出高兴乃至惊喜的表情。

2、6个月——1岁,伴随音乐,儿童会连续的晃动身体。但在这个阶段早期,婴儿可能只是对纯音响作出反应,到一周岁时,才会对较鲜明的节奏作出相应的反应。

3、1岁左右儿童开始发声的唱歌,这种唱歌称为“咿呀之歌”。

所谓咿呀之歌,它是一种类似说话和简单的歌唱,其特点a、有变化的音高b、用一个元音或很少的音节唱出的 c、在音节系统和节奏组织上还是不定型的、杂乱的,停顿只是呼吸的需要。

注意:当听到咿呀之歌时,大人要高兴的看着孩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唱法,让孩子与你产生目光对视,这样会促进孩子以后有意识的去唱。

4、1岁以后的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明显增加。1.5岁左右的儿童已有试图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协调的迹象,同时也表现出与大人一起跳舞的意向。

5、在3岁以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能力逐渐提高。3——4岁时,儿童在边唱边做合乎歌曲内容的表情与简单动作方面有所发展,说明歌表演和游戏是这个时期幼儿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

6、4——5岁,对音乐上的身体反应减少,儿童能坐下来听音乐的可能性增加(增加了思想上对音乐的反应),并且在更广泛的活动中会利用这些反应,进行富有想像力的表演和在音乐活动中增进与同伴的友谊等。

(三)儿童歌唱的发展

1、与咿呀之歌相联系的几个概念:

(1)本能歌:(1岁以后)是一种儿童在活动、嬉戏时产生的、与身体动作相联系的、初步具有个性表达和音乐的声音。(对于本能歌大人要进行鼓掌和模仿)

本能歌与咿呀之歌的区别:

咿呀之歌是讲话的开始,在音乐方面非常简单。

本能歌比较复杂,具有音乐性和个性。

(2)轮廓歌:(2——3岁)它是一种节奏变化简单的乐句,具有同音反复的特点,常常发生在儿童上下楼梯或者自己摆弄玩具的时候。(有些孩子在这时候喜欢大人的应和,有些不喜欢,如果不喜欢,大人可以静静的欣赏,不要打扰他的兴致)

补充:轮廓歌的几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征:

A、在音高和音程的掌握方面:12——18个月儿童的歌,音高还模糊不清,19个月开始出现分离的音高,主要是二度音程,也有小三度音程;17——23个月仍有近半数的音程是二度,到2.5岁左右,四、五度音程开始出现,但大二度和小三度仍是主要的。

B、在旋律结构和组织方面的发展要慢一些:2岁以前的轮廓歌基本是无调性的,旋律起伏不定,节奏显得散漫,而且没有明显的节拍。

C、2岁以后,儿童的歌开始向比较规则的模式发展,到28个月时,节奏的组织比较完善,这时期的儿童能以比较标准的节奏唱出歌词,在此之后,正确的旋律轮廓和音程很快会稳定下来。

D、儿童在自发地创作本能歌的同时,也在接受与他们年龄相适应的儿童歌曲。

E、3岁以后幼儿歌的轮廓已逐渐清晰,并开始走向内容的充实与完善。

2、儿童歌唱的发展

许多音乐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对婴幼儿时期的歌唱进行了研究,哈格里夫斯对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再加上自己的研究,将儿童歌唱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三方面:

(1)婴儿的发声和本能歌初现轮廓(1——3岁)

(2)“第一稿”歌曲的产生(主要了解儿童如何掌握歌曲)

一些研究指出,儿童掌握歌曲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先要学会歌词,接着是节奏,然后是旋律轮廓和音程。具体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A、幼儿对歌词的理解与记忆:

幼儿对歌词的理解,是与其言语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小班:对歌词含义的理解,常常会遇到困难,即使是听辨和发出语音方面,他们也常常会出现错误,特别是对于一些难发的音,如zh、ch、sh等。当孩子发音不准时,听音时就会发生错误,对歌词的含义也就难以理解。中、大班:由于对歌词的理解与记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他们唱错音、发错音的情况一般很少。

B、音域的年龄差异:

小班幼儿,一般可唱出5——6个音,大致在c'——a'之间,其中听起来最舒服的音是d'——g'之间。个别幼儿的音域可能稍宽或偏高,向上可能达到c2,向下可能唱到a,而个别幼儿的音域可能偏窄,大致在3个音左右。

中大班幼儿,音域会稍有扩展,向上一般可达到b'或c2,向下一般可达到b或a,虽然这时的幼儿一般能唱到c2高度,但容易走调,同样,对于偏低的音,如b和a,这时的幼儿也不容易唱好。

C、儿童的节奏能力:

研究指出,儿童的节奏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从18个月开始,儿童试图使身体的动作与听到的歌曲合拍,4——5岁幼儿能成功模仿打出2、3、或4个音符组成的简单节奏模式,在6——11岁之间,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期:6岁幼儿能准确的模仿3、4个音符组成的节奏模式,8岁和12岁则分别能准确的模仿出5——8个音符组成的节奏模式。

(3)认知结构与歌唱的发展

哈格里夫斯认为,如今音乐发展的研究已经进入与语言发展的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相平衡的轨道,认知系统的理论成了研究音乐发展的基础。

例如在歌曲发展方面它表现为这样一种认识:儿童早期的歌曲并非无节奏的,也不是随意的,它们是后来歌曲的萌芽。它从音高轮廓漂浮不定到准确地再现音高;音程从宽到窄、从模糊不定到准确;节奏从单调、散漫到丰富和有组织;还有曲式接受、调性、和声感觉……各方面都随着年龄增长、环境变化及各种内部、外部的因素影响而逐渐朝成人阶段的合理化、规律化发展和完善。

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学前儿童用于表现自己内心感受、意愿和情感的视觉语言。当儿童反复感知和多次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表象之后,他便想通过绘画等美术活动把头脑中形成的事物表象表达出来。当学前儿童创作出的图画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创造性潜力,成功感便会充溢他们的心中。

由于对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研究大都集中于绘画活动,所以,本节也将重点置于绘画活动上。

一、儿童画的心理价值

(一)儿童画是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

信息交流是维系人类社会的重要手段。交流需要符号系统。除语言和体势语外,图画也是人类社会常用的符号系统之一。这种交际功能不仅表现在画家的画展中,也表现在各类交通标示中。人类的绘画是一种象征性语言,它不如说写的语言严密,富有逻辑性,但图画语言含有大量的冗余信息。冗余信息越多,艺术感染力就越大。儿童在人类社会中生活,每天耳濡目染,亲身经历大量事件,必然有很多想法和感受需要表达。在他们还没有掌握文字之前,绘画便成了他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这就是为什么各种文化中的儿童都有相同的绘画发展阶段的缘由。绘画的根源来自视觉经验,绘画的符号是可视的。它既可以由自己诠释,又可以任他人发挥。儿童画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表达方式,蕴涵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他所有经历或想象的事物的记录。

(二)儿童画是创造力的表现

绘画是心灵的创造性活动,对于画家如此,对于儿童也是如此。第一次拿起笔涂鸦,儿童就发现自己的手臂动作能产生从未见过的线条,动作的重复会使线条重复,动作的改变会引起线条的改变。对婴儿来说,这不啻是一次伟大的发现。这一发现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创造精神,儿童绘画变得欲罢不能。“绘画的活动其实也是身体的活动,画出的情景,就像自己的身体已经走进去一样,是一种创造,一种生存空间的膨胀,视觉的延展,思维意识图像化的浮现。”一幅画就是一个世界,儿童在自己的绘画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所憧憬的世界和他们所惧怕的世界。

二、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最早对婴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作阶段划分的学者是德国的克申施泰纳(D.Kerschensteiner),他花了七年的工夫,在分析了近6万名儿童的30万张图画之后,著有《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一书,提出儿童绘画发展的阶段。以后又有众多学者将儿童绘画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虽然说法不一,但历程是一致的。我们以我国老一辈儿童心理学家黄翼的划分为基础,综合表述如下。

(一)涂鸦期

涂鸦是儿童绘画的先兆。最初是无秩序的信手涂鸦,大致发生于1.5~2.5岁。此时,儿童以指掌式握笔,单纯由手腕动作产生反复的线条。由于手腕还不够灵活,线的方向与长度视手臂挥动的幅度而定,缺少手指的动作,有时儿童在涂鸦时甚至并不注视,但随着手臂的运动和线条的出现,儿童感到很愉悦。发展到第二阶段为有控制的涂鸦,表现为儿童注视自己画出的线条。此时画法也多样化,如出现复杂的轮状和涡状形。手腕动作变得更细致,画笔的握法类似于成人。格尔茨(E.Goertz,1966)曾对48名16~58个月的儿童做实验,给他们两种圆珠笔,一种笔有油,可以涂画,另一种笔没有油。她假设2岁以下的儿童不会在意笔是否有油。但实验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每一个儿童,即使是年龄最小的儿童使用有油的笔涂画的时间较长。年龄较小的儿童看到笔里没油画不出线条就不再画了,而3~4岁的儿童嫌笔不能作画,纷纷要求调换。可见,儿童在涂鸦时是十分关注动作的效果的。

(二)象征期

3.5~4岁,儿童开始对自己画出的图画赋予事物的名称,进入象征期──本质上是“命名的涂鸦期”。儿童常常画一些大圈圈、小圈圈,或模仿成人的文字书写动作,并懂得以一个单独的线条来命名一种物体。通常,儿童并不是先有主题再作画,而是画完后再赋予意义的。这时的成人如欲理解儿童的解释,没有一番想象能力是不行的。这时儿童对作品所赋的含义又是不确定的,经常会加以改变。有时,儿童也会先决定画个什么东西,然后一边画一边说,一副怡然自得的神态。儿童对自己的图画赋予含义对认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儿童表征和思维的表现,对将来的抽象思维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定型期

这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又称图式期。4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努力将头脑中的表象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儿童表达意愿、发泄情感的欲望增强,但又受语言尤其是文字符号的限制,不得不借助动作和表象来表达,图画便成了他们最有效的交流形式。儿童画不仅表示意中之物,也多少有点像所画的对象。10岁以前的儿童尤喜欢画人物,现以人物画为例,分析儿童画定型期的特点。

(1)蝌蚪人。儿童最早画出的人是一个近似的圆形下面加上一两根线条,即成人形(见图4-2)。

(2)渐益完备的正面人。“蝌蚪人”面部画上几个小圆圈,代表五官,以后身体各部分增加,渐成完备的正面人(见图4-3)。把人和物都画成正面,是儿童画的普遍特点,房屋的门也是正朝着画的作者。

(3)侧面人。正面的身体加上侧面的头部,标志着侧面人的诞生(见图4-4)。

图4-2 各种“蝌蚪人”

图4-3 渐益完备的正面人

图4-4侧面人的出现

以后,儿童画的人物出现一些动作。5岁儿童的绘画有了明显的不同。绝大多数画出的东西能依据一般的规则,如出现了表示天空或地面的基线。儿童年龄越大,这条基线也越明确。最大的变化是画人时出现了躯体,手从躯体长出,而不是从头部伸出,手指开始出现,

虽然数目也许不准。大都能画出头发。儿童不断尝试着各种画法,最终形成自己的绘画模式。

定型期是儿童自主绘画的黄金时期,他们可以自由表达,大胆创造和尝试,既不为技术的限制而踟蹰,也不因批评自己而自馁。

(四)写实期

大约十岁左右,儿童经过训练,学会用写实的眼光观察事物,正确表现物体的远近和光线的明暗,注意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画面的布局结构等。对于大多数未能得到良好训练的儿童来说,前期的那种天真烂漫的自信渐渐消失,画笔也离手而去,绘画水平固结在定型期。大多数未经良好美术训练的成人终身就停留在定型期或写实期的开头阶段,而达不到专业水平。

关于儿童绘画的划分的发展阶段,黄翼告诫我们:“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不可过于拘泥。因为演化的历程,大都是赓续渐进,天衣无缝,没有截然的阶段的。儿童的绘画也不例外。所以有时一张图画,可以介于两个阶段之间,不易断定当归入何段,也可以同时具有不止一个时期的特色。”黄翼著:《儿童绘画之心理》,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3~4页。

老一辈的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也是我国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的开拓者。他的《儿童心理研究》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一部开拓性和奠基性著作。

陈鹤琴的理论核心是把儿童的绘画看作是表情达意、反映客观现实的有效工具。他指出,随着生活经验的累积,儿童的时空观念等逐渐发展起来,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他的语言也丰富起来了,他的思维能力包括一切的高级神经活动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因此,绘画的发展也是紧随着这些能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陈鹤琴根据对自己儿子的画所作的追踪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1)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陈鹤琴认为,儿童图画的发展体现出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的积累表现为感知、绘画技术和生活经验的增加;质的变化表现为儿童绘画在不同时期所能表现的事物的特征。陈鹤琴认为,他对儿童画发展的四个时期的划分与外国研究者的划分方法大致是相同的。这说明世界各国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但是儿童绘画时期划分的年龄是各有不同的。

(2)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陈鹤琴用物理学原理和绘画时儿童的坐姿、画姿来解释儿童为什么先会画线,然后用弧线与圆的联系来解释为什么从画线发展到画圆,最后用儿童手臂的大肌肉的发展比手腕的小肌肉发展早,来解释儿童为什么不是先会画点,后画线,而是先会画线,后会画点。

(3)儿童的感知认识先于绘画技能的增进。陈鹤琴指出,儿童的绘画技能在早期还是远远地落后于他感知水平的,到后来,他的技术水平与认识水平逐渐接近,到最后二者间的距离就更加缩短了。在涂鸦期,儿童的绘画技能和他的认识水平是相差很远的。到象征期儿童的绘画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定型期,他的绘画技能就逐渐接近他的认识发展水平了。在这个时期,他常常画他所知道的而不画他所看见的。这种现象到了写实期就基本上消失了。在写实期他的技术和认识就更加接近,渐渐地能画出他所实际看见的了。

(4)儿童从图画中反映的是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陈鹤琴认为,许多儿童选择的图画都是根据他们的主观印象来决定的。因此常有某些东西在逻辑上有很大的意义,而由于儿童认为不重要而忽略了。而不重要的小节和根本看不到的东西却占了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从成人的眼光看来,儿童的图画十分奇特的原因之一。

(5)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儿童绘画技能的基础。陈鹤琴根据自己儿子的经历,认为儿童与自然界接触的机会越多,生活经历越丰富,他的绘画技术就会提高更多。

三、学前儿童绘画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

儿童的绘画除了与创造性紧密相关之外,还与许多其他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这些相关的心理活动有情感、言语活动、信息加工、智力发展和概念形成等等。

(一)绘画与情感

所有的美术活动都具有宣泄情感的功能。运用绘画发泄自己的情感,是儿童常用的方法。人们经常把儿童绘画看做一种游戏,事实上,儿童绘画除了游戏的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宣泄情感。例如一个膝盖受伤的女孩在画一个人时,把腿画得长长的,并在一条腿上涂上一个黑圈圈,并向询问的成人解释道:“她膝盖上受伤了,结了一个大疤,”她卷起裤腿,露出受伤部位,“你看,跟我一样。”有研究发现,在家庭中受到关爱的儿童比那些在家庭中缺少关爱的儿童更倾向于用图画来表现家庭。可见,每一件可能发生在儿童身边的情感事件,都会在儿童画中得到反映(见信息栏4-2)。

信息栏 4-2 她是会哭的

下面是一位学前教育研究者对某幼儿园大班一节美术课的真实记录。

教师安顿全班幼儿坐好以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戴头饰的女孩的头像。她先用白色粉笔打好框架,然后再用彩色粉笔涂颜色。教师作画的时候,背对着幼儿不时说上几句:“哪个有声音?等一下我找他!”每一次话音一落,教室里就安静一会儿。教师画完后,对全班幼儿说:“今天我们的美工课要学一种新本领,画一个戴头饰的小姐姐。你们看,像老师这样先画出框架……”教师边讲述边板演画头像的步骤。在画到头像的嘴巴时,教师没有言语,只是在黑板的空白处画了一段向上弯的曲线,表示女孩的嘴角向上面翘,在微笑。讲解完毕,教师依次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白纸、一盒水彩笔,让孩子们按照黑板上的示范学习画画,然后走出教室。孩子们边画边交谈,起初是嗡嗡的小声,不一会儿,音量逐渐加大。15分钟后教师回到教室,吆喝一声:“怎么这么大声音!”教室里又重新安静下来。教师便挨桌看每个孩子的画。当他看到男孩GP的画的时候,皱了一下眉头说:“你怎么搞的!你看看黑板上的小姐姐,嘴角是向上弯的,是高兴的。你怎么(把嘴角)画成向下弯的、哭泣的呢?”GP咬着手中的水彩笔,来回摇晃着自己的小椅子,没有答话。教师似乎并不期待GP对她的问话作出回答,迅速转过身去重新拿了一张白纸放在GP的面前,“看仔细了,认真些!重画!”顿了一顿又加上一句:“这幅画是要给(你)爸爸妈妈看的。”说罢,教师又去检查其他孩子的画去了。GP没有说话,对邻座的JJ吐了一下舌头,趴在桌上按照教师的要求重新画女孩的头像。课后,研究者与该教师有一段对话。

研究者:“您觉得GP这孩子做事不太认真?”

教师:“是的。我教了这么多年(十年)发现有一个特点──小班的孩子做事是最认真的,最听话,你教他做什么怎么做,他就按你说的去做,(年龄)越大越不听话。”

研究者:“GP刚才画了一个哭脸。”

教师:“对!你说气人吧!你让他画个笑脸,他非和你对着干。真气得你胃疼!”

那么GP为什么要画一个哭泣的女孩的头像呢?研究者利用观察的间隙,在水槽旁找到正在洗杯子的GP。研究者走过去,一边洗手,一边和GP搭话:

“GP,我觉得你刚刚画的那个哭泣的小姐姐的头像画得很好。”

GP抬眼望了研究者一下,目光中流露出惊讶,继而又转成羞涩的神情,默不做声,继续洗他的杯子。

“那个小姐姐怎么会哭的呢?”研究者接着问道。

GP没有抬头,只是轻声说了一句:“她是会哭的。”随后,拿起洗好的杯子快步离开盥洗室。

──刘晶波著:《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112页。

(二)绘画与言语发展

儿童的绘画活动与言语活动有以下几种联系方式:(1)边画边说和边说边画,即儿童一

边绘画,一边嘴里在说些什么;(2)根据听到的故事来画画;(3)给画好的图形命名,即当成人问他画的是什么东西时,他能说出所画图形的名称;(4)根据所画出的图形、图画讲故事,即根据儿童自己所画的图画,来讲述与图画有关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些形式,儿童的绘画活动就与言语活动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幼儿园里,尤其是大班的儿童很热衷于用图画记录事件的经过,并对每一张图画所反映的故事能绘声绘色地说将出来。所以,儿童的绘画不仅有利于他创造性的发挥,而且也促进了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活动。图形与命名的结合促进了儿童概念的形成;根据图画讲故事促进了儿童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根据听到的故事画图画促进了语言符号与图形的相互转化;边说边画有利于绘画活动的自我控制。

(三)绘画与信息加工

在儿童的早期,由于言语能力还比较低下,加之儿童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形象信息,所以,可以推断,儿童的视觉加工和表象加工一定十分活跃。又因为儿童的绘画要表达或创作内心的事物表象,所以,儿童的绘画活动也必定要促进儿童的表象加工。这样,儿童对视觉的信息加工和对事物表象的认知加工,必然会促进儿童形象记忆、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形象记忆能力、表象概括能力、再造想象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的发展。

(四)绘画与智力的发展

早在1926年,古迪纳夫(F.L.Goodenough)研究用自编的“画人测验”的结果和用“比奈—西蒙智力量表”所测得的智商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关甚高。有的研究还表明,在儿童的绘画中具有创造性才能的儿童在学校的功课方面成绩甚优。也有研究表明,低能儿童的绘画明显地劣于常态儿童的绘画。近期的研究(孔起英)表明,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的特征与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阶段论中的阶段特征有高度的一致性。

这些研究都充分地说明,儿童的图画可以反映儿童的智力水平。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儿童图画来测查儿童的智力,也可以用儿童的绘画来鉴别超常儿童和低能儿童。至少可以用儿童的绘画测验作为鉴别的辅助手段。这就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提供了另一种研究方法。由于,儿童绘画的稳定性比一般的智力测验中的口头表达强,所以,儿童绘画测验的可靠性可能比一般的智力测验中的口头测验项目更可靠。这就是儿童绘画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意义所在。

(五)绘画与概念形成

儿童的绘画有助于儿童的事物概念的形成。儿童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形象概念”,即事物的表象。在形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了对形象信息的对比、抽象和概括。形象概念的发展早于抽象概念。因此,在儿童的早期让他们绘画,将有助于儿童形象概念的发展。形象概念是抽象概念的基础,形象概念也有助于向抽象概念的过渡和抽象概念的形成。另外,由于儿童的绘画活动伴随着言语活动,可以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不同信息加工功能的相互协调,因此,儿童的绘画活动会促进儿童大脑的整体发展。

四、如何读懂儿童画

儿童画是有含义的。读懂儿童画不仅有助于了解儿童,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下面结合俄罗斯学者巴尔坎(Α.Баркан)的一项研究[俄]巴尔坎著,王楠译:《如何读懂你的孩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分析如何读懂儿童画。研究者要求学前儿童和学龄初期儿童以“我的家”和“我想要的家”为题作画,然后分析儿童作品的内涵,十分有趣。

(一)作画的顺序

研究者发现,通常,儿童听到绘画主题后立即画上家庭的所有成员,然后再补充细节。儿童所画的第一个人通常是最爱他的人,或在他看来是最重要、最权威的人。如果儿童认为

自己最重要,他会把自己先画上去。图画中其他成员的先后次序反映了他眼中家庭成员的地位。如果儿童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视、被遗弃,他就会最后画上自己。如果儿童忘记画上父母和自己,或者先画一些次要事物然后再画人,或者把家庭某个成员最后才画上去,可能反映儿童对家庭感觉不舒服。

(二)形象的大小

一个人在儿童画中越高大,就表明这个人在儿童心中越有威信、越重要。如果一个人在儿童心目中威望很低,他就被画得很小。自认为自己是家庭中心的“偶像派”儿童,会把自己画得比父母还要大。自我感觉不良的儿童,往往把自己画得很小、很不起眼(见图4-5)。

一名家庭处境不良的女孩(6岁)所画的“我的家”,反映她在这世界上很孤独。

一名家庭处境良好的女孩(7岁)所画的“我的家”。她是家庭的中心。

图4-5两个家庭处境不同的儿童所画的“我的家”

([俄]巴尔坎著,王楠译:《如何读懂你的孩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三)人物关系

儿童通常把自己画在自己依恋对象的旁边。如果他把自己画在父母的中间,或将自己画成家庭的主人,表明他感受到家庭需要他。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表明情感上的亲疏。如果情感亲密无间,儿童会把所有成员画得紧挨在一起。反之,儿童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画上一些不相干的人或物体,表达自己的疏远感。如果儿童在画中没有画上自己,这可能是家庭冲突的信号。一个在生活中导致儿童不快甚至痛苦的人常常会在儿童画中消失,这是一种“报复”,如果你想了解为什么不画这个人,儿童会作一个搪塞性回答,如“他干活去了”等。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的一项儿童画研究,值得我们认真品味。研究者也以“我的家”为题,要求寄宿制幼儿园(A)的全托幼儿与非寄宿制幼儿园(B)的日托幼儿作画。研究发现,日托幼儿在图画中反映的人物关系普遍比全托幼儿在图画中所表达的关系要复杂些。这种情况在中班幼儿中表现尤甚(见表4-1)。孙磊:《从绘画中比较全托与日托幼儿情感表现的特点》,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年6月。指导教师:周念丽。相当多(52%)的中班全托幼儿对“我的家”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住房,类似于英文中的house的概念,而缺乏home或family的概念(见图4-6A),而日托幼儿能描绘出家庭中每个成员在不同房间中的活动情况(见图4-6B)。研究数据和幼儿绘画作品表明日托幼儿对“我的家”的理解和表达比全托幼儿更丰富、更生动。

表4-1全托幼儿园(A)与日托幼儿园(B)儿童画中人物关系比较

多个人两个人一个人没有人物(仅是

房子)A园中班8%12%28%52%

大班21.21%33.33%39.39%6.06% B园中班19.23%26.92%23.08%3.86%

大班24.24%30.30%42.42%3.03%

A B

A园中班一幼儿画的“我的家”房屋建筑的结构完整,并标明楼层,但没有表现人物关系。B园大班一幼儿画的“我的家”妈妈在厨房里做饭,爸爸在电脑前劳作,爷爷在看电视,奶奶在整理房间,我在做习题。一幅典型的世俗风情画。

图4-6全托幼儿与日托幼儿对“我的家”的不同表现

(四)细部处理

儿童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交需要和渴望被理解的需要,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加上一些其他人

或小动物。儿童对人物形象的细部处理为我们理解儿童画提供了大量信息。如儿童详尽地表达五官的细部,对脸部的兴趣明显大于身体其他部位,说明这位亲人对他非常重要。如画的人物面部五官缺失,通常是对该人物有消极的负面情绪。如果儿童把自己画得五官缺失,表明他与家庭的关系不和谐,与其他人交往不成功。如果儿童在五官中突出了嘴部,可能是儿童受到过多的说教和训斥而产生了恐惧感。手臂也包含大量信息。一个学习舞蹈的女孩把自己的手臂和手指画的又长又细。有时,儿童过于突出自己的手臂是为了表现一定程度的攻击性(见图4-7)。

图4-7我在跳舞(请注意伸长的手指和空间的有趣运用)([美]W.L.Brittain著,陈武镇译:《幼儿创造力与美术》,世界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五)图画的色彩

儿童画中的色彩是情感的温度计,最能反映作画过程中回忆亲人时体验的情感。孩子们对自己钟情的人物和事件都会涂上暖色调,用最鲜明的色彩点染自己心目中的亲人,会给他们穿上彩虹般的盛装。通常,孩子们会为妈妈设计出最富有幻想色彩的服饰。受爱戴的亲人都会穿上亮丽的服装,细节也都受到充分的注意。孩子们在画外出游玩的画面时总是有一个红红的太阳,即便那天实际上是阴天。冷色调,表明孩子与家人关系不和谐。尤其是黑色表明孩子对此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暗淡的色彩是暗淡心情的反映。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在幼儿园将爸爸的脸涂黑了,细心的教师很快就了解到头天晚上她挨了爸爸的打。

儿童画最集中地反映了儿童对生活有独特的视角。读懂儿童画是我们理解儿童的重要途径,也是及时了解儿童需要、发现儿童情绪变化、及时调整亲子关系和师幼关系的关键。

综上所述,儿童画既是内在的表达,又是促进内在发展的途径,还是我们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如从儿童画中了解儿童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分析儿童的情绪状态和需要,也能通过分析儿童画鉴别儿童智力高低等。总之,儿童画是一个丰富的心理学宝藏,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一、婴儿的表情和表情识别能力

人类的表情是人类交流的“普通话”,不同文化之间,对表情的再认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逐渐显示出各种面部表情,这些表情是先天的程序比模式。

孟昭兰等对中国婴儿面部的六种表情(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惧怕)的测试,经成人评定,得出五种较为基本的情绪模式(除惊奇外),与美国婴儿的标准化基本情绪模式“最大限度辨别面部骨肉运动编码系统”相比较,基本一致。而且,中国婴儿同中国成人的基本情绪的表情模式也是一致的。研究还发现,即使是社会化了的成人表情中,依然保留着大多数基本的先天表情模式。

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婴儿的表情开始日益丰富多彩,并具有很大的适应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发展是表情的社会化。

婴儿表情的社会化,集中表现在对成人尤其照看者表情的呼应上。研究发现,照看者通过了解婴儿发出的信号,为婴儿保持最佳的刺激水平,可以控制婴儿的情绪唤起。实验者让妈妈和孩子面对面坐着。第一种情景是单调刺激,让妈妈看着孩子,用平淡的语气说话,发现这时的孩子显得机警谨慎,较少有积极表情,甚至变得焦虑不安。相反,在第二种情景中,母亲用亲切、愉快的语气对孩子讲话,面部表情生动多变,孩子也变得轻松、舒缓和发声增加。以后,婴儿对自己的照看者,通常是母亲产生形式多样的依恋行为,如注视、微笑、跟随、拥抱、亲吻等,更加生动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情感。所以达尔文(C.Darwin)说:“脸和身体上的各种表情及运动,无论它们起源于什么,对于我们人类都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表情或运动在母亲与婴儿的最初交流中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婴儿表情的社会化不仅表现在对亲人的关系中,也表现在对同伴的关系中。婴儿不仅能恰当地表达快乐和痛苦,也能准确地感受到主要照看者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婴儿与母亲之间情感交流不仅局限在亲子双方之间,还反映在母婴两人对于“第三者”的信息交流。这就是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特定情绪交流模式……是人际间,特别是婴儿和成人间的主动的情绪交流活动。” 6~8个月的婴儿学会了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中,儿童需要从照看者,主要是母亲的面孔上寻找信息支持(从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领会到新生儿对人脸偏好的心理价值),从而决定自己该怎么办(见信息栏2-10)。尽管儿童出生后不久,亲子(母婴)之间就开始了情绪的交往,但社会性参照作用使情绪的信号功能大大地放大,面临着外部环境中的新刺激,亲子双方处于共同的情感状态中,婴儿受到成人情绪的感染,亲子共享同样的情感。社会性参照作用能促进儿童与成人对环境认识、经验、情感体验的分享,促使亲子心理过程的共发、共振、共鸣,因而有利于儿童自我知觉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最终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信息栏2-10 看脸色行事

视崖实验是吉布森等设计的一个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经典实验。利用视崖装置同样也可以研究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

研究者将12个月的婴儿置于视崖装置中间的平台上,还是由母亲站在装置的一边鼓励婴儿拾取一个玩具。当将玩具放在“浅侧”时,婴儿很容易地取得玩具。当母亲站在“深侧”一边,而将玩具放在“深侧”的“断崖”处,婴儿的深度知觉使他对爬向“深侧”的行为和取得玩具的目的产生了犹豫。显然,这个犹豫是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于是,婴儿抬起头看着妈妈的脸。这时,如果妈妈的面部表情是正向的肯定和鼓励,婴儿就消除顾虑,爬向“断崖”处取得玩具。如果母亲的面部表情是负向的恐惧、畏吓,那么,婴儿就停滞不前,不去取玩具。可见,社会性参照作用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行为。

情绪的社会性参照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技能,昂德(R.Emde)将它的发展经历划分为四个水平。

第一水平(0~2个月):不完整的面部知觉。新生儿往往视线停留在脸部的边缘,如下颌、

发际,而对显示面部表情的脸部中心部位注视不够,因而不能融合脸部整体轮廓和表情。这时,婴儿自发的情绪与成人的表情还没有形成联系。

第二水平(2~5个月):无评价的面部知觉。2个月的婴儿已经能对成人的面部表情作出回应性情绪反应,但这些情绪反应不具备知觉表情意义的评价。例如,这时的婴儿无论是对成人面部的微笑表情还是忧伤表情,一律报以愉快的反应。又如在一个实验中发现婴儿能对露牙或不露牙的面部照片加以分化,至于是高兴的露牙还是生气的露牙无法分化。可见,这时的婴儿只是对成人面部的特征刺激作出反应,而不能对成人面部表情的信息进行加工。

第三水平(5~7个月):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6个月左右的婴儿对不同的正、负情绪发生不同的反应,能更精细分化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认识其表达的意义,因而对不同人或不同情景中表现出的表情有了一致性的理解,表明婴儿对面部表情有了概括化的认识。

第四水平(7~10个月):在因果关系参照中应用表情信号。这时的婴儿已经学会识别他人的表情并影响自身行为,使情绪成为信息交流的方式。如8个月的婴儿面对母亲的微笑表现出相应的微笑,对母亲的悲伤的表情表现出呆视或哭泣,对母亲的漠无表情表现出犹豫等。

二、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

儿童情绪的表达能力,是与他们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密不可分的。儿童情绪发展的最高境界不仅包括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和控制,也包括对他人情感的正确理解,即理解他人情感的原因、性质和真实性。在发展过程中缺失哪一个方面都是情感发展的不健康表现。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5岁幼儿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外部原因。如孩子们会说:“他今天得了一个小五星,所以他很高兴。”“她想妈妈了,所以她哭了。”他们甚至能理解一个人的情绪与心理活动相联系,如“当你想到伤心的事,你就会难过的”。学前儿童还能根据一个人当时的情绪预测他的行为。如4岁的儿童懂得愤怒的孩子会打人,快乐的孩子会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别人玩。但幼儿在处理情绪的内部原因时,困难要大一些,如将想象与现实相互混淆,分不清真伪。有研究者观察到,一名幼儿为了吓唬同伴假装一个妖怪,由于装得太过分,把自己给吓哭了。

受认知水平(主要是表征能力)的限制,年幼儿童很难相信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不同的情绪,正如一位幼儿所说:“一个人不可能一边笑,一边哭,因为他没有两张嘴。”还有儿童这样说:“你没有两个脑袋──你的脑子不够。”六七岁之前,儿童一般只能描述先后诱发的两种情绪,如“起先很害怕,后来才高兴”。直到十岁左右,儿童才认识到一个人可能同时体验到两种相反的情绪,如又高兴又伤心。小学中年级的大孩子才懂得“情感交流”的复杂性,并且逐步明白人的情绪和表现并不一定是一致的。

在同伴交往中,对情绪的理解对同伴交往起着重要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移情既是对他人情绪的意识,又是与他人情绪的共鸣。1岁的幼儿开始出现依恋的表现,如发现别人不愉快时会停止自己的哭闹,再大一些的幼儿会用拥抱、言语和递送玩具等方式来减轻对方的不愉快。6岁的幼儿能觉察到对方心中的不快,使用言语来安慰对方,包括自己的父母。移情到小学阶段有较显著发展。对弱者的情感理解和同情是移情的成熟形式。霍夫曼(M.Hoffman)提出,儿童移情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下面以苦闷为例加以说明。

第一阶段为整体移情,儿童通过情绪感染,获得他人情绪苦闷的信号,使自己感到不愉快。

第二阶段是自我中心移情。儿童知道别人苦闷,但只在自己感到苦闷时才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三阶段开始分化,儿童开始认识到他人与自己的情绪是不同的。

第四阶段能修正目标,儿童对他人的移情真正开始。这种移情的能力使儿童逐渐体验到

他人的情绪感受,以便与同伴建立更加深入、和谐的合作关系。

儿童对情绪的理解,显然与他们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关,我们从移情发展的四个阶段的划分中,感受到儿童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的影响。

儿童积极的移情,是他们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内在因素。但消极的移情有时会对儿童自身形成发展障碍,尤其是当消极情绪,如烦躁、焦虑等源自自己的父母和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时,会扰乱儿童自己情绪的稳定性。

三、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

一个成熟的个体,既能恰当地、明朗地表达情绪,也要学会妥善地、有效地控制自身的情绪。这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成败至关重要。

儿童对自身情绪的调控有一个发展过程。

婴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是很有限的。当他们情绪发作时,需要成人及时照应,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轻轻地拍拍他们,抱着他们有节奏地摇晃和与他们说话,或用温水给婴儿泡脚都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平稳地控制和调节情绪,使婴儿迅速平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成人的干预要及时,让婴儿感到自己是被关心的,让他们感到他的周边环境是安全的,这样有利于他对外部环境形成安全感、信任感,也有利于婴儿形成良好的情绪自我调控方式。如果婴儿情绪发作而成人不给予及时关心,每每要到发作到顶点才引起成人注意,其后果是导致儿童情绪沮丧并加快发作的频率和加大发作的强度,最终形成儿童对环境失去信任感,产生怀疑感。第一年末到第二年末,当儿童获得语言后,他们开始运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愿望,但还不善于运用言语自我调控情绪和进行自我安慰。成人仍应该对儿童的情绪体验保持高度的敏感。

2岁的儿童已经能表达他们的情绪感受,并学会采用一定的方式来控制情绪。如在亲子短暂的分离中,通常他们减少情绪唤起的方式有:限制输入,如碰上不愉快的事闭上眼、捂上耳或钻进被窝等;自我安慰,如不断地自言自语、注视母亲出现的方向等;转移目标,如找东西吃或看图画书以等待成人归来。3岁的儿童开始运用有控制的表情来表达快乐、惊讶等情绪。愤怒、伤心、讨厌的表情比快乐要困难些。

儿童学会调控自身情绪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观察与学习、不断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和不断接受强化的过程。成人应为儿童树立一个良好的控制情绪的典范,不要动辄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同时,成人应多与儿童交谈,在交谈中让儿童宣泄情绪体验,指导他们形成新的认知方式,学会符合社会规范的情绪表达方式,掌握礼貌规则,对于儿童表现出的良好情绪表现和转变要及时表扬,以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气质有重要联系。由于气质不同的缘故,有些儿童的主导情绪积极,容易与成人配合,也有一些儿童主导情绪不稳定,难以与成人合作。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一些不良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要急躁,更不能体罚。大部分儿童要到10岁,才能形成一套恰当的情绪控制技巧,比如,在权威人物面前控制愤怒和急躁。随着儿童控制情绪的技能增加,调控情绪的效果也有明显进步,儿童才能更加有效地适应家庭、学校和其他社会生活,并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学前儿童的情绪理解和情绪调控实质上就是情绪与认知和意志的关系,它体现着心理过程的协调发展,也体现着人际关系与儿童情绪发展的本质联系。儿童早期情感发展对今后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早期的情感创伤也会产生不利的后续影响。有时,这种影响产生的严重焦虑,甚至导致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的失衡,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后果。因此,维护学前儿童的情绪健康,尤为重要。

二、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一)微笑

儿童的第一次微笑不仅激荡着父母的心灵,也吸引着儿童心理学家的注意。有人报告,在出生后几小时的新生儿脸上可以见到勉强称得上“微笑”的反应。当然,这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结论,事实上它并不是真正的微笑,因为这种反应只局限在口部,不包括眼睛和眼睑等部位的活动。两周之内的新生儿,这种原始的微笑仅仅发生于他完全清醒的时刻。在第一周内,这种反应能通过抚摸他的皮肤等手段而获得。在第二周内,人类的声音比其他声音(如铃声、哨子声等)更富有刺激性。第三周的新生儿可以表现出真正的微笑。这种微笑虽然持续的时间很短,但却包括了整个脸部。经常有效的刺激是人声,尤其是妇女的嗓音。而在第五周时,引起微笑的有效刺激就成为视觉形象,如人的眼睛、面孔等(Wolff,1963)。有人注意到,引起婴儿的刺激包括社会的、视觉的、触觉的和听觉的四种,而以前两项作用为大(见图2-12)。

婴儿微笑,反映的是快乐的情绪。这是一种正向情绪,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应引起成人的重视。按孟昭兰的观点,在人的生命长河中,人们从自己的事业成就和社会交往成就中得到快乐,这一点要从儿童时期做起。让儿童参加游戏,同他人玩耍,能引起儿童适时的欢乐,甚至可以引起哈哈大笑。这样的快乐对儿童是有益的。成人应该与他们分享快乐。

(二)痛苦与悲伤

痛苦是由于持续的、超水平的不良刺激引起的。痛苦的第一个表现形式是啼哭。啼哭是新生儿与外界沟通的第一种方式。3或4周的新生儿哭泣时便有明显的分化,有经验的父母可以从他们的哭声中听出是由于饥饿还是由于便溺或疲困。婴儿无休止的啼哭常常弄得人们手忙脚乱,而过度的啼哭对保持儿童的体重也不利,因此在这种场合需要采取措施使孩子安静下来,除了满足他们的生理需要外,对婴儿连续不断的刺激也可以使他们的烦躁不安得以平静。这一结论对于儿童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实用价值。

图2-12 1周岁内引起笑声的四种刺激

儿童的啼哭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和性别差异。

对于婴幼儿来说,身体的和心理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身体的分离如与母亲过早地别离,心理的分离如情感剥夺、精神虐待、在团体中受排斥、不为集体接纳等。

儿童学习的失败也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悲伤一般与痛苦同步发生,是痛苦的表现形式。

(三)焦虑和恐惧

焦虑是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概念。弗洛伊德认为:“焦虑这个问题是各种最重要的问题的中心,我们若猜破了这个哑谜,便可明了我们整个的心理生活。”焦虑也是儿童心理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应付焦虑,焦虑可能会变成一种创伤,致使这个人退回到婴儿时期的那种不能自立的状态。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主要是一种现实性焦虑,即对于外界危险或意料中伤害知觉的反应。但这种焦虑的倾向来自遗传,儿童只是在重演史前人及现代原始人的行为。这些人因为无助,对于新奇的及许多熟悉的事物都经历着一种恐惧之感,虽然这些事物对我们成人来说已经不再是可怕的了。

恐惧是一种有害的具有压抑作用的情绪。引起恐惧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习得的。凡强度过大或变异过大的事件都可能引起恐惧,如巨响、跌落、疼痛、孤独、无援、处境不明都是危险和可能受到伤害的信号,都是引发恐惧的天然线索。这些线索在儿童身上还派生出具体的恐惧对象,如怕黑暗、怕动物、怕陌生人、怕陌生环境等。

(四)愤怒

愤怒是一种激活水平很高的爆发式负面情绪,当个体的一个强烈的愿望受到限制时,就会产生愤怒。低水平的愤怒可能会被各种因素暂时抑制,但这种愤怒具有残留效应,很可能在某种情境下被引爆或导致攻击行为。持久地抑制愤怒可能要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损伤。愤怒可能会导致降低认知和监控的作用,也可能激活更大程度的活力和更高层次的追求的作用。婴儿的愤怒往往产生于身体活动被限制。对于年龄大的儿童而言,不良的人际关系或受侮辱、受欺骗、受压制都会导致愤怒。持久的痛苦或恐惧也可能转化为愤怒。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儿童对周围人物的辨别能力的增强,他们的情感选择性随之增强。

此外,婴儿的情绪和情感易变换、易冲动、易传染、易外露,也都是较明显的特点。

对于幼儿来说,除了表现出情感的动因更加丰富,所引起的情感更加深刻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形成了最基本的道德情感。对于成人的赞许,儿童会产生满意的情感;而对于成人的谴责,则会产生羞耻的情感,儿童开始能辨别是非。

与此同时,幼儿还奠定了其他高级情感的基础,例如理智感和美感等。理智感集中表现在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对周围环境的浓厚兴趣和获得满足时的愉快等形式上。随着幼儿生活经验范围的扩大,他们的兴趣能得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将来的理智感也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幼儿的兴趣得不到满足,也就可能会长期地阻碍求知欲的发展。幼儿的美感除了表现在他们对色彩分明的物体产生愉快感之外,还表现在某些很早就表现出来的对音乐、舞蹈,特别是在唱歌时的快感。幼儿特别喜欢一边唱歌一边进行有节奏的活动。

幼儿的情感虽然比婴儿期有较大的发展,但相对地说还是不很稳定的,仍然有易变、易冲动、易“传染”的特点。幼儿的后期(大班)与前期(小班)相比,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有所增长,产生了一些较稳定的情感,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并能运用语言来调节情感。

儿童进入学校后,心理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情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集中表现在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强和情感的稳定性加强上。这些发展与他们的主导活动──学习是分不开的。学龄初期儿童的情感体验主要与他们的学习活

动结合在一起,学习成功就产生愉快的体验,学习失败就产生痛苦的体验。此外,与之相关的还有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与教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和集体对他本人的评价、要求和态度,都能引起各种复杂情绪体验。各种社会活动、社会工作、生产劳动更使他们的情感的社会性大大加强,学龄初期的儿童在独立学习和集体生活的锻炼下,情感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学龄初期儿童情感上的进步是相对的,由于他们认知水平还处于具体运算时期,整个认识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对他们的情感发展水平不能估计过高。例如他们这一时期的情感表现仍然有易激动性和直接性,因此,他们对情感的控制能力还有困难。又如,他们的情感主要是和具体对象相联系的,所以对低年级儿童提出的道德要求也应该通过一定的行为规范而加以具体化,并与儿童直接经验过的情境联系起来。他们的美感、理智感也都与具体形象紧密联系着,在对学龄初期儿童进行情感培养和教育时决不能忽视这一基本事实。

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会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但是,反过来,如果没有构成行为模式的认知结构的知觉或理解参与,那就没有情感状态可言。因此,行为是一个整体,既不能单独用结构来说明它的动力。反之,也不能单独用动力来说明它的结构。情感与认识两者既不能分割,同时又不能互换。”这番话极其深刻地揭示了情感与认识活动的本质关系。和认识活动一样,情感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它又不同于认识活动。因为,情感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通常所讲的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情感是情绪的经验的概括。

情绪和情感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心理价值。

第一,人类婴儿具有先天情绪反射,是人类长期进化中保留下来的适应能力,是新生儿与成人最初的交往的“明码”,是今后情绪、情感发展的起点。

第二,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力,是对个体本能需要的加强和放大,也是各种复杂社会行为的信号。

第三,情绪具有组织功能,能不断地发动和组织人的探究行为,促进或干扰认知的发展。

第四,情绪有人际交往功能。与语言一样,情绪也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发生得比语言更早的工具。谁都知道,社会性微笑是亲子情感及至所有社会交往的媒介。因此,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

早在20世纪20年代,皮亚杰就对儿童的语言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在这以前,不少心理学家都对这一课题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并都取得了各自的资料,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皮亚杰吸收了各家之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只能从儿童心理学的观点而不能从逻辑学家的观点来考虑。正因为这样,他收集资料,分析综合,为儿童语言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一、从自我中心语言到社会化语言

皮亚杰着重研究了2~7岁儿童的语言,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两大类: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

(一)自我中心语言

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在语言方面的自我中心则表现为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与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

己说话,或由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

(1)重复(无意义字词的重复)。儿童为了感到说话的愉快而重复这些字词和音节,他并没有想到要和什么人说话,甚至他在讲一些有意义字词时,也是如此。这是婴儿发出的那些连续声音所留下来的残余,显然没有社交的性质。

(2)独白。儿童对自己说话,似乎在大声地思考,并不是对任何人说话。

(3)双人或集体的独白。在有人存在的情况下,儿童之间相互说话,但并不构成沟通思想或传递信息的功能。说话的儿童并不要求旁人参与谈话,也不要求旁人懂得这种谈话,更不注意旁人的观点,旁人只起一个刺激物的作用。这种双人或集体的独白实际上只是儿童在别人面前大声地对自己讲话。这一现象在3~4岁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二)社会化语言

社会化语言有下列四种。

(1)适应性告知。当儿童把某些事情告诉他的听众而不是讲给自己听,或者当儿童在对自己讲话的同时也在与别人合作,或者他与他的听众进行对话时,便产生了适应性告知。适应性告知实际上是儿童要促使别人听他讲话并且想方设法影响别人,也就是说,是在传递思想。

(2)批评和嘲笑。这是一类有关别人的工作和行为的话,它与特定的听众相关联,担负有强烈的情感因素,肯定自己而贬低别人,如:“我有一枝铅笔,比你的好。”

(3)命令、请求和威胁。这一类语言在儿童中有明确的相互作用,如:“让开一点儿,我看不见。”“妈妈,到这儿来。”“慢点儿,不要进来。”

(4)问题与回答。这两类语言都是社会化交往。儿童提出的问题大多要别人答复,而儿童的回答有拒绝和接受两种。不过,这些回答不是有关事实的答复而是有关命令和请求的答复,如:“你把它(戏票)还给我,好吗?”“不,我不需要它。我在船上。”

皮亚杰指出,在这个时期儿童之间的交谈没有解释性质的谈话,即没有因果关系的解释,只有对事物的描述和对事实的陈述。儿童之间的辩论,也只是两个肯定判断之间的冲突,并不提出任何逻辑理由,也就是说,属于原始辩论,没有使用逻辑理由的能力。皮亚杰认为,7岁以下的儿童,其思想是自我中心的,他们缺少持久的社会化交谈,他们不能隐秘任何简单的思维,因此,他们没有个人化。又由于缺少真正的思想交流,因此,他们也没有达到真正的社会化。直到7、8岁,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才逐渐失去了它的重要性。皮亚杰说:“我们相信,儿童开始沟通思想(这时自我中心语言达25%)大概在7岁和8岁之间。这并不是说,从7、8岁起,儿童立刻就能互相理解了,而只是说,从这个年龄起,他们就试图改进交流思想的方法和增进互相的理解。”[瑞士]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语言与思维》,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66~67页。也就是说,到了7、8岁,儿童之间协调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他们的自我中心语言才开始萎缩。

二、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

苏联心理学界对皮亚杰的儿童自我中心学说,尤其是自我中心语言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维果茨基是第一个从理论和实验上提出异议的人。

维果茨基是高级心理机能学说的提出者。他认为,人的心理机能分两大类。一类为低级心理机能,如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另一类为高级心理机能,如观察、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和抽象思维等。低级心理机能是种系发展的结果,而高级心理机能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在儿童个体的发展中,这两种心理机能是交织在一起的。儿童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起来的。随着儿童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复杂化,高级心理机能也得到不断的发展,最后形成了完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学前教育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特点、学前儿童音乐作品的本体特性与实践特性,理解音乐经验的类型、学前儿童获得音乐经验的机制、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编制原理,从而掌握引导学前儿童音乐体验的有效途径。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是音乐学科与教育学科的有机结合,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也是一门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的学科。操作一件乐器、学习一定的发声技能、鉴赏一定量的音乐作品与开设《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等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在音乐方面的要求;《学前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等课程是学习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这门课程在教育学方面的前置课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主要思考如何将以上各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具体化与行动化的问题。 3.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实践密切结合。教学中应全面具体地向学生介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进行教育问题的研究与设计,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4.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案例分析与现场教育见习与实践等方式。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理论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教育实践问题以案例分析的为主,教育教学能力的训练以教育见习和实习为主。 5.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基本内容的要求按“识记、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在第三部分中规定。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1.学时分配 本课程4学分,总课时为72学时。根据电视大学的学习特点,建议安排20学时的讲授,20学时的网络课程、音像教材自学或集中辅导学习,其余学时多数为到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的时间。具体各部分内容的学时分配可由辅导老师针对学习者个人情况分别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来作出规定。 2.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要学习媒体。合一型的文字教材总篇幅在35万字以内。与文字教材配合使用的录像教材10学时,主要满足对于课程重点内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结合教育实践进行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配备了网络课程,其主要内容为课程学习重点的系统辅导和专业知识领域的适度拓展。此处,配备网络教学资料包括:IP课件10学时、文本辅导材料及案例资料若干。所有媒体教材的设计和使用要以方便学习者学习使用为原则,突出发掘其现时实用价值方面的指导作用。 3.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坚持以学生自学为主,利用中央电大教学力量和学习资源,严格认真组织课程学习支持服务,可采用面授辅导、网络教学活动、学习小组活动和个别咨询辅导等方式保证平时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提倡联系幼儿园的教育实践学习本课程的内容。要求完成以作业与评价手册等形式所确定的平时作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实践性环节的实施意见,并进行严格的形成性考核。 第三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2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教儿童歌唱时,坚持要求正确的咬字吐字,能促进儿童_________的发展。 2.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应该同时兼顾_________和曲调两个方面。 3.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陈述_________行为。 4.在音乐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能促进幼儿_________的健康。 5.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对_________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映。 6.韵律动作可分为三类: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_________。 7.与演奏打击乐器有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_________;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8.在常规的打击乐演奏活动中,同音色组的乐器在空间安排上应该_________。 9.音乐的起源是一个多元的,不断分化和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10.音乐教学活动的时间,是既有限定又有弹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活动中要更多注意的,不应是钟表所显示的实际时间,而应是幼儿行为所显示的_________时间。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 A.音乐感的发展 B.学习能力的发展 C.全面发展 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2.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3.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4.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5.在韵律活动中使用道具,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道具新颖有趣,使用技巧复杂亦无关紧要 B.增强儿童的美感,引发想象、联想 C.尽量为儿童提供现成的道具 D.教师应花较多精力设计道具 6.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夫 7.歌唱活动中,幼儿能够自然掌握,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主要是由于( ) A.教师和同伴的正确榜样 B.通过语言交流找准了发声位置 C.通过视觉、触摸觉交流了解了发声方法 D.发声练习 8.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9.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一、涂鸦阶段(约1.5—3.5岁) (一)未控制的涂鸦 1.时间:涂鸦开始后的半年左右 2.特点:无规律可循的点、线混杂图,涂到画纸之外 3.原因: (1)不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握笔的动作——手掌和手指共同操作,肩部、手臂和肘部无控制动作(3)大小肌肉尚在发展 (二)有控制的涂鸦 1.时间:2岁左右 2.特点:重复的或具有上下左右方向性的各种线条,能将涂鸦控制在画纸之内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协调 (3)控制肌肉动作 (三)圆形涂鸦 1.时间:2岁半左右 2.特点:圆圈线条,涡形线、不闭合及闭合的圆圈、复线圆圈 3.原因: (1)能知道自己的运笔动作和涂鸦结果之间的直接联系 (2)手眼控制和协调 (3)关节和肌肉更加灵活 (四)命名涂鸦 1.时间:涂鸦过程中开始说故事 2.特点:具有明显的表达意图,对涂鸦进行命名 3.涂鸦出现的原因: 涂鸦是儿童绘画活动的起始阶段 (1)源于儿童身体运动的需求,随着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提高逐渐发展(2)源于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欲望

4.“涂鸦滞后”现象 一些没有条件看见别人写字或画画的孩子,即使到达涂鸦期的年龄,也没有出现涂鸦活动。 模仿是影响涂鸦行为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5.当儿童出于涂鸦期,成人应持的态度和发挥的作用如下: (1)成人应该重视儿童的涂鸦,切不可认为是孩子的随意胡闹而加以制止。 (2)成人应该在儿童涂鸦期发挥适当的作用。 二、象征阶段(约3.5—5岁) (一)图形 简单几何形和线条的组合,与想表现的真实事物想去甚远,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典型代表:“蝌蚪人” (二)色彩 1.能够识别主要的色相,有颜色个人偏好 2.象征阶段初期,用色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抹自己偏好的物体。 3.象征阶段后期,逐渐按照物体固有色选择色彩,可以用方向一致的线条均匀地涂色,并图在轮廓线以内。 (三)构图 一个个独立的形象罗列在画面上,各个形象在大小、位置、间隔等方面并没有刻意安排,它们在共同的空间里的相互关系没有任何法则可循,但又确实有一定的表现主题。 (四)成人的态度和作用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培训课程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另一套符号系统。对学前儿童来说,最容易接受的一个信息交流途径就是音乐。认真从事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音乐发展心理学家哈格里夫斯,英国的心理学家舒特——戴森,美国音乐心理学家戈登等人。 (一)学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舒特——戴森) 0——1 岁,对音乐作出各种反应 1——2 岁,自发的、本能的“创作”歌曲 2——3 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的唱出 3——4 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如果此时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可以培养绝对音高感 4——5 岁,能辨别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 5——6 岁,能辨别理解响亮之声和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6——7 岁,在唱歌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乐好听 (二)对音乐的反应 穆格于1976 年对6 个月——5.5 岁的儿童的音乐能力发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 、6 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主动的对音乐作出反应,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音乐。表现为他们会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并作出高兴乃至惊喜的表情。 2、6个月——1 岁,伴随音乐,儿童会连续的晃动身体。但在这个阶段早期,婴儿可能只是对纯音响作出反应,到一周岁时,才会对较鲜明的节奏作出相应的反应。 3 、1 岁左右儿童开始发声的唱歌,这种唱歌称为“咿呀之歌”。 所谓咿呀之歌,它是一种类似说话和简单的歌唱,其特点a、有变化的音高b、用一个元音或很少的音节唱出的c、在音节系统和节奏组织上还是不定型 的、杂乱的,停顿只是呼吸的需要。 注意:当听到咿呀之歌时,大人要高兴的看着孩子,模仿孩子的声音和唱法,让孩子与你产生目光对视,这样会促进孩子以后有意识的去唱。 4、1 岁以后的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明显增加。1.5 岁左右的儿童已有试图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协调的迹象,同时也表现出与大人一起跳舞的意向。 5 、在3 岁以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能力逐渐提高。3 ——4 岁时,儿童在边唱边做合乎歌曲内容的表情与简单动作方面有所发展,说明歌表演和游戏是这个时期幼儿音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为结合区里的“读书让我更有魅力”活动,上周五我们幼儿园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活动中许多老师都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言。在此,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后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许卓娅老师的着作。书中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实际操作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再次拜读许老师的这本着作,对于许老师在打击乐方面的阐述使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小段,关于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书中阐述的孩子演奏乐器能力的发展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正象许老师所说,对于一些用软绳穿起来的碰铃孩子们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主要靠小肌肉来演奏的乐器,对手眼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那在孩子的演奏过程中,孩子们总是不能很好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绳子的顶端,而总是用手捏住碰铃的根部,造成碰铃悦耳动听的音色出不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除了一遍遍的示范,还可以让幼儿倾听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错误的演奏方法演奏出的音色有什么不同,通过反复的教育和练习,孩子们肯定能够逐步学会用小肌肉来演奏乐器,而且,通过不断的练习,他们自然会熟悉各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也了解了用什么样的演奏方法才能使自己演奏出来的音色更好听。 还有对孩子们在演奏打击乐作品中的创造性表现进行的阐述。许老师说,随着儿童对音乐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经验日益扩大,感知能力逐步增强,理解体验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对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表现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丰富,与运用这些要素来进行创造性表现的热情和能力也越来越强。对这一点,我是深有认同。以前在班里刚开始开展打击乐的演奏活动时,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强,对演奏过程中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的把握总是让人非常失望。稍微慢点的乐曲,他们就会抢拍,快点的乐曲速度也总是更不上。 更别提对音乐中力度和音色的把握。演奏出来的作品既机械又枯燥,充其量只能是说给乐曲打拍子。正象许老师说的,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经验太少,理解体验的能力才会上不去。为此,大家可以利用时间,开设音乐欣赏活动,注意调动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比如听到欢快的乐曲,可以引导他们去尽情的用身体用乐器去体验音乐的欢乐。听到悲伤的乐曲,让他们静静体会,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用打击乐演奏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多倾听自己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色,并集体讨论那一种方法演奏出来的音色最好听,最符合作品。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孩子们的音乐认知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相应的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的把握,也会有很大进步,对音乐演奏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强。 感谢您的阅读!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2)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音乐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间接的艺术。 2、世界流行的儿童音乐教育流派主要有奥尔夫体系、达尔克罗兹体系、柯达伊体系、铃木体系、综合音乐感体系。 3、歌唱活动中培养创造性的创编活动形式主要有创编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歌唱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歌曲、歌唱形式、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三部分。 5、韵律活动教学中一般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示范、提问、退出、反馈。 6、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实践的基本内容分为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以教育为本位_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和以_音乐为本位__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两种。 8、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基本类型包括歌舞游戏、表演游戏、听辨反应游戏。 9、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评价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问卷法、测试法、综合等级评定法。 10、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和__渗透的音乐教育活动音乐作品_ 两种形式。 11、从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来分,目标可以分为认知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操作技能目标三方面。 1、关于音乐起源的较具代表性的理论有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 3、音乐欣赏活动的材料是指音乐作品和辅助材料。 4、“多通道参与”主要有视觉辅助材料参与、动作辅助材料的参与、言语辅助材料参与三种参与形式。 5、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基本类型包括歌舞游戏、表演游戏、听辨反应游戏。 10、音乐才能主要包括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 1、音乐是社会审美生活的。 2、幼儿音乐教育具有;、的特点。 3、80年代至今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体现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和特点。 5、歌唱教育活动中节奏感培养的具体方法有、、、 和。 7、音乐能力主要是指、、、和。 12、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的发展性原则强调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幼儿的,从而促进其发展。 2、音乐具有四个基本特征:首先,音乐是,同时,音乐也是,其次还是和。 4、是培养旋律感和内部听觉表象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6、系列层次活动是以设计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促进儿童发展为目标的。它主要是针对而提出的,而预知学习的理论主要是针对提出的。二者紧密相联系:需要在科学的系列层次活动设计的基础上才能使用,也需要在科学的系列层次活动的实施中才能达到。 7、幼儿身体动作的发展中,最先发展的是。 8、韵律动作包括基本动作、和三种。 1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计划性原则是指评价应。 二、概念题:(每题4分,共16分) 1、韵律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性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活动。 2、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合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过程的教育活动。 3、系列层次活动----以一个音乐活动材料(可以是一首歌曲或乐曲、一种节奏、一种舞步、一个音乐游戏或一种音乐知识技能等)为基础而设计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思考及练习答案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第一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 一、选择题 1.ACD 2.ACD 3.A 4.BC 二、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要点提示】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包括: 第一,有利于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儿童多种感官的协调发展; 第三,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第四,有利于儿童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类型,并分别叙述其含义。 【要点提示】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类型包括:学前儿童绘画活动;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 学前儿童绘画是指3~6岁的儿童运用简单的笔、墨、纸、砚等工具,通过点线面、色彩、构图、透视等造型手段塑造平面艺术形象,反映和表达儿童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感受的初步的造型艺术活动。 学前儿童手工是指3~6岁的儿童运用一定的可操作的材料,如剪刀、泥、蛋壳、纸等,通过剪、折、编、插、组合、粘贴等造型手段完成平面、立体或可活动的形象,以反映和表达儿童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感受的造型艺术活动。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认识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及周围环境,了解对称、变化、均匀等形式美的原理,感受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手法,体验美术欣赏的快乐,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激发儿童审美情趣的一种美术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技能包括哪些? 【要点提示】 I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纸工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折纸、撕纸、剪纸、染纸等。 泥工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团圆、压扁、搓长、拉伸、捏泥、粘接、分泥等。 4.简述学前儿童手工能力发展的各个时期及其特点。 【要点提示】 第一,无目的的活动期。此时期的儿童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自主活动的乐趣,体验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性。他们还不理解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性质,也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 第二,基本形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无目的动作逐渐转化为有目的的尝试。在剪纸活动中,儿童开始初步懂得剪刀与纸的配合,但只限于剪直线,而且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在泥工活动中,儿童开始学习并使用团圆、搓长等技能。起初出现的棒形,到本时期的最后阶段,开始出现粗细、长短的变化。 第三,样式化期。这一时期儿童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和眼手协调能力的增强,以及对一些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掌握,他们开始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作表现欲望。在剪纸活动中,儿童能够双手配合着剪出曲线,还能剪出简单的、自己想象中的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样式简单的窗花等。在泥塑活动中,儿童能够挫出各种弯曲的棒状物,还能制作出圆柱体和立方体,并能够用组合的方式制作出一些复杂的物体。 5.简述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特点。 【要点提示】 第一,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第二,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历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 方法和基本环节 一、选择题 1.AD 2.ABC 3.ACD 4.AD 二、简答题 II页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培训课程

学前儿童音乐能力的进展 音乐是人类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另一套符号系统。对学前儿童来讲,最容易同意的一个信息交流途径确实是音乐。认真从事儿童音乐能力进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就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音乐进展心理学家哈格里夫斯,英国的心理学家舒特——戴森,美国音乐心理学家戈登等人。 (一)学前儿童音乐能力进展的一般年龄特征(舒特——戴森) 0——1岁,对音乐作出各种反应 1——2岁,自发的、本能的“创作”歌曲 2——3岁,开始能把听到的歌曲片段模仿的唱出 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假如现在开始学习某种乐器的演奏,能够培养绝对音高感 4——5岁,能辨不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 5——6岁,能辨不理解响亮之声和柔和之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6——7岁,在唱歌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明白有调性的音乐比不成调的音乐好听 (二)对音乐的反应 穆格于1976年对6个月——5.5岁的儿童的音乐能力进展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主动的对音乐作出反应,而不再是被动的同意音乐。表现为他们会转向发出声音的地点,并作出快乐乃至惊喜的表情。

2、6个月——1岁,伴随音乐,儿童会连续的晃动躯体。但在那个时期早期,婴儿可能只是对纯音响作出反应,到一周岁时,才会对较鲜亮的节奏作出相应的反应。 3、1岁左右儿童开始发声的唱歌,这种唱歌称为“咿呀之歌”。 所谓咿呀之歌,它是一种类似讲话和简单的唱歌,其特点a、有变化的音高 b、用一个元音或专门少的音节唱出的 c、在音节系统和节奏组织上依旧不定型的、杂乱的,停顿只是呼吸的需要。 注意:当听到咿呀之歌时,大人要快乐的看着小孩,模仿小孩的声音和唱法,让小孩与你产生目光对视,如此会促进小孩以后有意识的去唱。 4、1岁以后的儿童对声音刺激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进步,不同类型的躯体活动明显增加。1.5岁左右的儿童已有试图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协调的迹象,同时也表现出与大人一起跳舞的意向。 5、在3岁往常,动作与音乐的协调能力逐渐提高。3——4岁时,儿童在边唱边做合乎歌曲内容的表情与简单动作方面有所进展,讲明歌表演和游戏是那个时期幼儿音乐活动的要紧形式。 6、4——5岁,对音乐上的躯体反应减少,儿童能坐下来听音乐的可能性增加(增加了思想上对音乐的反应),同时在更广泛的活动中会利用这些反应,进行富有想像力的表演和在音乐活动中增进与同伴的友谊等。 (三)儿童唱歌的进展

(完整word版)《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卷A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A.内容 B.目标 C.技能 D.手段 2.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 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 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 3.幼儿园音乐角的活动目的主要是() A.进行系统音乐学习 B.进行自发音乐实践活动 C.进行音乐共享交流活动 D.进行音乐表现活动 4.在演奏打击乐器的过程中,使奏出的音响和音乐相协调一致的能力() A.乐器操作能力 B.随乐能力 C.合作协调能力 D.创造性表现能力 5.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第一步骤是() A.选择教育目标

B.确定教学方法 C.制定教育目标 D.创设教育环境 6. 1900年创立“体态律动”学说及其音乐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 7.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是() A.角色的进入 B.角色的退出 C.角色的保持 D.角色的示范 8.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其基本特征之一是() A.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B.音乐是视觉的艺术 C.音乐是语言的艺术 D.音乐是空间的艺术 9.为3-4岁儿童选择配器方案时,一般宜在() A.乐句之间变化音色 B.乐段之间变化音色 C.乐句之中变化音色 D.乐段之中变化音色 10.集体舞蹈的教育重点在于适应空间变化和() A.人际交流合作 B.掌握基本舞步 C.感受音乐节奏 D.体验舞蹈风格 二、概念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2、创编歌词活动: 3、在幼儿的音乐学习中,“配器”主要是:

学前儿童美术测试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测试及参 考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6、里德生平着作等身,最重要的着作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0、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11、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3、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14、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5、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状况、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价。也就是说,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16、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它们是将幼儿当前的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展的目标。 17、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 18、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黄色。 二、选择题:(每题2分) 1、美术也称 C 、 D 或 F 。 A、形体艺术 B、影像艺术 C、造型艺术 D、视觉艺术 E、民间艺术 F、空间艺术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 C 、 D 和 F 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设计、 C 绘画、 D 手工、 E 色彩、 F 欣赏 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 : A.弗兰兹·西泽克 B.福禄倍尔 C.皮亚杰 D.冈仓觉 4、1923年幼儿教育家 B 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

4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3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 A. 实践性 B. 音乐性 C. 游戏性 D. 娱乐性 2. 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方案时,先把握作品的某个细节部分,然后再从局部逐步扩大到整 个作品的程序为() A. 层层深入的程序 B. 层层累加的程序 C. 一一匹配的程序 D. 一一对应的程序 3. 作为创造性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表达媒介,语言在表述时应使用() A. 概念性语言 B. 比喻性语言 C. 抽象性语言 D. 逻辑性语言 4. 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担负责任,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担负责任。 这一思想体现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 A. 实践原则 B. 可持续发展原则 C. 和谐原则 D. 低耗高效原则 5. 面对陌生幼儿,不含复习活动的“研究型”公开观摩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 A. “一杆子”式 B. 三段式 C. 常规式 D. 系列化式 6. 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划分为音乐表现活动和音乐体验活动的依据是() A. 活动目的 B. 音乐实践类型 C. 活动内容 D. 音乐表现方式 7. 《金蛇狂舞》的曲作者是() A. 刘诗昆 B. 圣桑 C. 聂耳 D. 刘铁山 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D. 全面和谐的发展 9.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并掌握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 方法,教师应该() A. 让幼儿倾听录音范唱 B. 让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唱 C. 让幼儿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 D. 树立正确的歌唱榜样 10. 一般来说,在唱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应 1

[北京师范大学]18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离线作业

离线作业试卷 一、单选 1.不属于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的是: 分值:7 A. 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B.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 C.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 D. 铃木音乐教育体系 2.下列不属于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分值:7 A. 首调唱名法 B. 柯尔文手势 C. 体态律动 D. 固定音名唱法 3.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学习应该遵循的过程为:分值:7 A. 听-感受(情感体验)-动作-感觉-分析-读谱-写谱-即兴创造-表演 B. 听-动作-感受(情感体验)-感觉-分析-读谱-写谱-即兴创造-表演 C. 听-动作-感受(情感体验)-感觉-即兴创造-分析-读谱-写谱-表演 D. 听-动作-感受(情感体验)-分析-感觉-读谱-写谱-即兴创造-表演 4.幼儿音乐目标的制定,首先是把( )作为依据的。分值:7 A. 幼儿音乐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B. 幼儿音乐教育学科本身的特性 C. 社会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要求 D. 家长对幼儿音乐教育的要求 5.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该为: 分值:7 A. 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B. 传授或教化的关系

C. 互动、对话的伙伴 D. 单纯教育的实施者与接受者 6.进行集体音乐教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不恰当的是:分值:7 A. 注意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相结合 B. 按照主题、课程形式、大纲所要求的能力发展等某个维度来编排课程 C. 注意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与幼儿音乐能力训练的结合 D. 注意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7.教师想要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或某一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可以采用( )方法。分值:7 A. 谈话法 B. 测验法 C. 观察法 D. 个案研究法 8.培养区别声音的能力(听辩能力)的最佳时段是在( ) 分值:7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9.对幼儿来说最好的音源是分值:7 A. 录音机或CD等音像设备 B. 教师或家长的哼唱 C. 同龄人的哼唱 D. 哥哥姐姐的演唱 10.当教师想要反思自己音乐教育活动组织与引导,同时又想得到旁观者的反馈时,适宜采用( )评价方法。分值:7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复习题 填空题: 1、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 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认为有其合理之处。 2、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3、概念画期的幼儿视觉感受性又有提高,眼动的轨迹越来越符合物象的外部轮廓,手部的小肌肉进一步发育,作画时能表现物象的主要部分和基本特征,小借助语言也能看出所画的内容。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帮助学前儿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即促进其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三个方面的发展。 5、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是他们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的一种造型活动。 6、展开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学习行为变化的过程,它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7、表现性目标陈述的是儿童在参与某种活动后所得到的各不相同的结果。 8、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9、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以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简单地说就是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如单独构图、并列构图、均衡构图等。 10、所谓描述,是指陈述美术作品外在的可立即指称的视觉对象,而不涉及作品的含义及其价值的认定。 11、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对话法。 12、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临摹画、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饰画。 13、意愿画是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14、所谓表象的变形是指在保证表象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的情况下所构想的种种新表象。 15、教师在引导儿童感知时,要遵循这样一种感知顺序:首先从远处感知事物的整体及其背景,让儿童获得整体印象,其次到近处感知事物的局部特征以及相貌,最后回到整体的感知上,让儿童形成牢固的整体印象。 16、粘沙是典型的用点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 17、剪贴的目的主要在于学习使用剪刀,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 18、泥塑活动是通过双手的活动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 19、废旧材料和果蔬制作对于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指导方法是对话法。 21、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 的布置。 22、美术是一门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2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学前美术教师、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全国2005年04月00397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历年真题及答案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3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音乐活动的基本性质在于() A. 实践性 B. 音乐性 C. 游戏性 D. 娱乐性 2. 在设计音乐欣赏教学方案时,先把握作品的某个细节部分,然后再从局部逐步扩大到整个作品的程序为() A. 层层深入的程序 B. 层层累加的程序 C. 一一匹配的程序 D. 一一对应的程序 3. 作为创造性音乐欣赏活动中的一种表达媒介,语言在表述时应使用() A. 概念性语言 B. 比喻性语言 C. 抽象性语言 D. 逻辑性语言 4. 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担负责任,而且也要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担负责任。这一思想体现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 A. 实践原则 B. 可持续发展原则 C. 和谐原则 D. 低耗高效原则 5. 面对陌生幼儿,不含复习活动的“研究型”公开观摩活动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 A. “一杆子”式 B. 三段式 C. 常规式 D. 系列化式 6. 将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划分为音乐表现活动和音乐体验活动的依据是() A. 活动目的 B. 音乐实践类型 C. 活动内容 D. 音乐表现方式 7. 《金蛇狂舞》的曲作者是() A. 刘诗昆 B. 圣桑 C. 聂耳 D. 刘铁山 8.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D. 全面和谐的发展 9. 在歌唱活动中,为了帮助儿童获得清晰准确的表现内容并掌握富于感染力的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师应该() A. 让幼儿倾听录音范唱 B. 让幼儿倾听同伴的演唱 C. 让幼儿倾听教师精湛的弹奏 D. 树立正确的歌唱榜样 10. 一般来说,在唱优美、温柔、悲伤的歌曲时,咬字吐字的方式用比较形象的动词来说应是() A. “弹”出去的 B. “推”出去的 C. “打”出去的 D. “爆发”出去的 11. 下列关于“选择韵律活动中的音乐作品”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最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无锡市新光幼儿园俞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許卓娅老师的著作。书中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实际操作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再次拜读许老师的这本著作,对于许老师在打击乐方面的阐述使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小段,关于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书中阐述的孩子演奏乐器能力的发展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正象许老师所说,对于一些用软绳穿起来的碰铃孩子们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主要靠小肌肉来演奏的乐器,对手眼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那在孩子的演奏过程中,孩子们总是不能很好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绳子的顶端,而总是用手捏住碰铃的根部,造成碰铃悦耳动听的音色出不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除了一遍遍的示范,还可以让幼儿倾听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错误的演奏方法演奏出的音色有什么不同,通过反复的教育和练习,孩子们肯定能够逐步学会用小肌肉来演奏乐器,而且,通过不断的练习,他们自然会熟悉各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也了解了用什么样的演奏方法才能使自己演奏出来的音色更好听。 还有对孩子们在演奏打击乐作品中的创造性表现进行的阐述。许老师说,随着儿童对音乐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经验日益扩大,感知能力逐步增强,理解体验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对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表现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丰富,与运用这些要素来进行创造性表现的热情和能力也越来越强。对这一点,我是深有认同。以前在班里刚开始开展打击乐的演奏活动时,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强,对演奏过程中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的把握总是让人非常失望。稍微慢点的乐曲,他们就会抢拍,快点的乐曲速度也总是更不上。更别提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英文名称: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课程 总学时:36理论授课学时:18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理论授课学分:2实践(实验等)学分: 适用对象:学前教育专业 执笔人: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齐鲁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研究2~6岁幼儿美术的特点和美术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以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儿童美术的有关内容为基础,指导幼儿教师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运用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开展多姿多彩的美术活动。具体研究对象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师怎样引到幼儿学美术、怎样开发幼儿的美术探索活动;教师怎样为幼儿学美术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设备;以及怎样进行评价其效果等。因而,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课程的任务 1、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2、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与表现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3、掌握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高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复杂并涉及广泛领域的课程。教学中除介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历史外,还应向学生讲清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运动、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复习资料

学前音乐教育复习资料 1.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各种声音现象的模仿之学说是( C) A.巫术起源说 B.游戏起源说 C.模仿起源说 D.情感表达说 2.认为才能是通过后天的有效教育发展起来的,为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是才能发展的第一个必要条件的音乐教育家是( C) 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 3.教师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性质及其审美价值的能力属于教师基本音乐素养中的(A ) A.音乐欣赏能力 B.音乐表现能力 C.音乐文化涵养 D.音乐创造能力 4.侧重强调不同活动中同一种能力在要求上的循序渐进是(A ) A.能力目标的系列化 B.材料目标的系列化 C.内容目标的系列化 D.过程目标的系列化 5.除了能学会有节奏地跟随音乐做动作外,还能够初步学会对音乐的总体结构作出反应的幼儿,其年龄段是(B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6.在韵律教学活动中,从复习某个熟悉的动作开始联系新动作学习的活动,或直接从观察新动作作示范开始的新动作学习活动的方法是( C) A.观察导入 B.回忆导入 C.基本动作复习或练习导入 D.队形复习或学习导入 7.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演奏的空间安排一般采用(D ) A.单马蹄形 B.双马蹄形 C.品字形 D.半圆形 8.“揣摩和分析”(揣摩音乐的情绪、风格、趣味,分析音乐的节奏特点和结构特点)是打击乐曲编配的( B) A.第一个步骤 B.第二个步骤 C.第三个步骤 D.第四个步骤 9.教师用现场的演唱、演奏、做动作表演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范例的教学方法是(A ) A.示范 B.演示C.参与 D.提示 10.在“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组合并表演,请幼儿观看,并要求幼儿指出哪些人的动作被采用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 D) A.提示 B.演示 C.退出 D.反馈 11.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我国近代美育体系创始人之一的教育家是(B ) A.康有为 B.蔡元培 C.张雪门 D.陈鹤琴 12.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是帮助儿童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天地的一个重要条件。唱歌、跳舞、奏乐、演戏、玩耍的综合一体是(A ) A.形式上的综合 B.目的上的综合 C.过程上的综合 D.内容上的综合 13.一般来讲,适合4~5岁幼儿演唱的歌曲的音域为( C) A.e1-g1 B.d1-b1 C.d1-a1 D.d1-c1 14.对于含有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而特点鲜明的词曲动机的歌曲,适宜采用的歌唱活动导入方法是(D ) A.情境表演导入 B.故事讲述导入 C.歌词朗诵导入 D.填充参与导入 15.先省略细节,从感知舞蹈的大体轮廓入手,再逐步细致化的“完整累进”的教学设计方案适用于( B) A.比较单纯的律动摹仿动作 B.比较简单的集体舞蹈 C.动作结构比较复杂的韵律动作 D.音乐结构比较复杂的韵律组合动作 16.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适用于主要声部创编导入的作品特点是( C)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测试试题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2

————————————————————————————————作者:————————————————————————————————日期: 2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教儿童歌唱时,坚持要求正确的咬字吐字,能促进儿童_________的发展。 2.为学前儿童选择歌曲应该同时兼顾_________和曲调两个方面。 3.撰写音乐教学活动目标时必须陈述_________行为。 4.在音乐活动中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能促进幼儿_________的健康。 5.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对_________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映。 6.韵律动作可分为三类: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_________。 7.与演奏打击乐器有关的一般技能主要有:用自然协调的动作演奏;奏出适中的音量和_________;注意倾听音乐和他人的演奏,并使自己的演奏与整体音响相协调。 8.在常规的打击乐演奏活动中,同音色组的乐器在空间安排上应该_________。 9.音乐的起源是一个多元的,不断分化和_________的发展过程。 10.音乐教学活动的时间,是既有限定又有弹性的,教师在实际的活动中要更多注意的,不应是钟表所显示的实际时间,而应是幼儿行为所显示的_________时间。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 A.音乐感的发展 B.学习能力的发展 C.全面发展 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2.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3.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4.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5.在韵律活动中使用道具,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道具新颖有趣,使用技巧复杂亦无关紧要 B.增强儿童的美感,引发想象、联想 C.尽量为儿童提供现成的道具 D.教师应花较多精力设计道具 6.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夫 7.歌唱活动中,幼儿能够自然掌握,口面腔共鸣和向前唱,主要是由于( ) A.教师和同伴的正确榜样 B.通过语言交流找准了发声位置 C.通过视觉、触摸觉交流了解了发声方法 D.发声练习 8.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9.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