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导论、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知识点归纳

第一导论、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知识点归纳
第一导论、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导论

一、关键词

1.思想政治教育

答: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工作

答: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主要运用于工厂、农村、党政机关等领域。

3.思想政治教育学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研究客体,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4.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它以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为特殊研究领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根据。5.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指一个由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结果范畴和终点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是对本学科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下,借鉴相关学科建设经验,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加强学科建设,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深化理论成果。

二、复习思考题

1.简要说明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并加以辨析。

答:(1)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①思想工作思想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引导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

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②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政权建设、党的建设等。③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四者的辨析①政治工作和思想工作具有各自的工作领域和工作重点,不完全等同。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又密切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相互混淆。②思想政治工作不完全等同于政治工作,也不完全等同于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③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概念含义相同,可以通用,事实上人们在很多时候也是将其当作同一概念使用的。但也有一定区别:思想政治工作的含义较宽泛,主要运用于工厂、农村、党政机关等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更严格,它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的、基本的内容,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主要运用于学校。

2.怎样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答: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必须得从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入手。研究这一特殊矛盾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它,推动人们的思想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并据此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而一般研究者就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定位在“规律”上,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是指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推动着其不断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动力,还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其他矛盾。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两个规律”紧密相连。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把握的前提和基础,二者内在统一地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②解决人们实际思想品德水准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就要分析人们的思想品德结构,分析人的思想变化发展的规律性表现及其制约因素,研究如何确定社会要求,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要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开展工作。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指一个由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结果范畴和终点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分为基本范畴和一般范畴两大层次。基本范畴是范畴中最本质、最稳定、最普遍的那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具体反映,数量不宜太多,具体包括:

(1)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揭示人的本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范畴,在一定意义上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思想和行为思想和行为揭示了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基本范畴,科学认识和把握思想和行为范畴,有助于更好地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3)内化与外化内化与外化揭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重要范畴。

(4)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两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5)教育与管理教育与管理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与其重要的平行子系统——管理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范畴。4.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评析。

答:(1)思想政治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经过了初步探索、系统建设和全面建设这三大阶段。①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具体体现在:a.党中央进一步加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加大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理论研究指导的力度。 b.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力度明显加大,专业点数量和质量的提高,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也对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这些都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c.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研究呈现向高水平发展的趋势,研究成果更规范,也更具有学术性,水平明显提高。②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 a.研究水平亟待提高; b.基础理论研究仍显薄弱; c.创新意识不强等。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评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从整体上来说,正在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良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所取得成就是第一位的,存在的一些问题是第二位的。为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博采众长相结合;②坚持思想解放和学术民主的原则;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④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行理论研究;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队伍建设。

5.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答:在新时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义,具体包括:

(1)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成效,也存在问题,亟待加强与改进,同时由于新的时代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要求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多方面的深人研究。

(2)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助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后,使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面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我国社会大量的思想和行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正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3)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目的是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关键词

1.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狭义上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坚持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具体包括: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社会主义意识灌输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借鉴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知识借鉴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知识理论及其方法的借鉴,具体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和现代管理科学知识。

二、复习思考题

1.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应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则?

答: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十分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这一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实用主义等不良倾向,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必须首先回答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

(1)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坚持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揭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党性)、实践性、科学性,开放性、动态性(发展性)、创新性。其中,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品格。

(2)如何坚持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①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②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③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④必须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2.联系实际思考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答: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我们应该深刻研究这些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地与时俱进,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源头活水。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找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武器,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得出的一个基本的结论,其中许多都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地深化对这些基本理论依据的学习,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找到合适的方法。联系实际略。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全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①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方向和灵魂;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内核和主题;②没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精髓和主旋律;没有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失去了价值坐标和道德标准。

4.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如何?

答:(1)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其所揭示的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教育的性质、目的、原则、方法等,对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其他学科都有指导作用。①两者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当然也要遵循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但它不是简单地套用这些原理、原则和方法,而是借助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所同有的特殊规律,进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学科体系,并从一个方面充实和丰富着教育学的科学体系和内容。②两者的区别 a.教育学全面地研究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整个教育,主要是研究学校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学则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面向学校而且面向整个社会,是指要研究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任务又是一般教育学难以完成的。

(2)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是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科学。①两者的联系。心理学所提供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借鉴和应用,人的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条件和构成要素,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心理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只有掌握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②两者的区别 a.心理学是在一般意义上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主要揭示人们心理活动的一般机制; b.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研究人们特殊的实践活动与思想品德形成之间的关系,更注重心理构成的社会内容。

5.试析企业文化理论特别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答:(1)学习型组织理论思想学习型组织理论思想认为一个组织,应成为“学习型组织”,使其成员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持续学习、共同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运作的“群体智力”,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和目标。

(2)学习型组织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①着重培养全新的学习理念“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学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它的学习的目的着眼于个人及组织的生存发展,强凋人生价值,提升人的素质,促进“心灵的转变”和“体悟生命的真意”。因此思政教育者要鼓励创新性自主性学习,主动积极去探求知识,深入挖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全程学习、系统学习的理念。②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对学习型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组织的学习提供能量与焦点。这就是要通过激发全体成员的智慧,逐步形成对全体成员的智慧,逐步形成对全体成员具有号召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理想和目标,从而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愿景。③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整个组织的学习意愿和能力,来自于个人的学习意愿和能力,没有个人的学习作为基础,组织无法真正地学习与成长,因此,组织应充分认识

到个人成长对组织是非常有益的,并创造鼓励个人发展的组织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的努力。

④改善组织结构,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管理体制是教学管理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就是扁平化的组织设计,这要求设计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思政教育系统通过组织再设计和管理模式转变,有利于受教育者的才能和智慧,促进教育者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应变力和创造力,达到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

2018年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填空 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属于(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技术。 2.“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 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3.学习结果和学习目标在本质上一致的,加涅根据学习结果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4.1954年哈佛大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二AECT94定义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3.知识管理 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5.信息素养 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三简答 1.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含义?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地演变。技术包含2方面内容,即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

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整理 一、教育研究概述 (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二)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 (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2)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以经验论(培根)和唯理论(笛卡尔,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康德)两个派别的形成以及实践中重思辨、逻辑和分析为基本特征;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3)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

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主义思潮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展;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的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两个方面因素的直接影响;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革: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冲破了对科学理论的静态的逻辑分析,把对方法论的研究同科学发展的历史联系起来;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段日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三)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1.特征:①重经验描述,缺乏理论概括②重先王之道,遵循历史传统③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脱节④思维方式整齐划一、整体直观; 2.现状:①研究的主体在不断地扩大;②研究的范畴在不断拓展;③研究的问题意识增强;④研究角度和方法多元化; 3.存在问题:①多元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得到重视;②定性和定量的综合研究不够;③从个人经验出发的感悟性、思辨性研究依旧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应加强科学实证性;④不善于吸收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四)教育研究的主要趋势——①自然化、生态化②综合化(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多变量实验设计)③多文化趋势④现代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简答题: 一、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三者之间的辨析? 答:1.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1.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3.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部分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二、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特点:一是在道德教育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二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圣贤”、“君子”; 三是在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四是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局限:第一,灌输式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第三,“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严重。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答: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互相规定和互相依存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互相转化。虽然两者紧密联系,但是他们的角色不同,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也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最后,它们两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必须是互相理解的,必须是共享两者的精神的。 四、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答:过程: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形成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外部制约与内在转化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 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试题汇总

试题一 一填空 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属于(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技术。 2.“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 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3.学习结果和学习目标在本质上一致的,加涅根据学习结果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4.1954年哈佛大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二AECT94定义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3.知识管理 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5.信息素养 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三简答 1.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含义?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地演变。技术包含2方面内容,即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重点

各章节重点难点 4个要点) 1、教育研究的类型 (1)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一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王子论断。她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创新性原则: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在教育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文人们提供新的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并努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以推动教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4)伦理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3、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6个) (1)选题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6)总结与评价阶段 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4个)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 实验研究方法(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内容分析法(定量))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5个要点)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1、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者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 新颖表现在:(1)课题内容是前人未涉及或者探讨不深入的 (2)课题研究角度不同与以往研究 (3)研究方法上有创新之处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 论基础。(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 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它通常是一个社 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 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人的绝大 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 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

东北师大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试卷

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试题 一、概念题(共4题,每题5分) 1.思想政治教育 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教育活动,又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学科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阶级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目的、任务、内容乃至活动的一切方面都受到其阶级属性的制约,而不同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我国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大一统的孔子儒家礼教思想,西欧中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神学和经院哲学,现代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则是唯心哲学和抽象论,无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一部分,不但在方向上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且其直接的理论依据就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实践中的新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利用社会环境因素,依据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已有的政治思想品德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过程;是以任务为中心,调动各种要素功能,解决矛盾,实现目标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它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为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针、原则、方法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以影响的客观存在。也可以说是教育活动以外对受教育者能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可见,思想政治环境又是一种特殊意义的环境, 它不同于一般的对人们起自然影响作用的广义的环境或普通环境, 主要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发生影响的环境。 4.自我教育 答:所谓自我教育原则,就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学习理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原则。这一原则是建立在人的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建立在人们已有的思想行为基础上的,建立在人的自省、自励的基础上的。自我教育从主体方面表现为对受教育者的相信和依靠,把受教育者摆在平等的位置上。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是在培养一种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学习和认识的能力。 自我教育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是一种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的一种方法。 二、简答题(共4题,每题10分)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点 答: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特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其它价值相比较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内隐性和外显性的统一 ②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复习提纲 一、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 1、本专业发展历史 3、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视觉教育(visual education) 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特征:直观教学 17世纪,“图解”教科书 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照片、磁铁、地球仪) 19世纪后期-20世纪,教学媒体(幻灯、无声电影) 典型事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直观教学之父)《世界图解》霍本等《课程视觉化》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 (二)视听教育(visual and audio education) 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特征: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开始关注“媒体理论” 典型事件: 1946年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经验之塔”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三)视听传播(visual and audio communication) 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特征:教育电视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 典型事件: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 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和“术语委员会” (四)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特征: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技术成为学科 典型事件: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 4、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时期(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 时期:1919-1949 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典型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_考试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一、填空题 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心概念 3.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7. 思想政治教育被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 28. 有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区别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其他剥削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9.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30. 思想政治教育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备条件。 31.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32. 以环境构成要素的性质为划分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3. 以环境构成范围的大小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34. 宏观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

35. 经济环境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36. 微观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 37.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依托的“社会亚文化”。 38. 思想政治教育所说的研究对象,广义角度研究是指一切人。 39. 青少年和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40.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功,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目标。 42. 按教育对象的范围,可将目标分为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 4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双重的功能,它既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的终点。 42.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 1. 2. 3. 4. 5. 6. 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思想政治教育。(错误。在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 7. 行为支配思想。(错误:思想支配行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的绝大的多数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 8. 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不一定反映人的思想。(错误。人的行为反映人的思想。) 9. 管理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10. 主体因素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错误。客体因素) 11. 客体因素在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能动作用。(错误。主体因素) 12. 自我教育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新型的有控影响。

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复习资料和重点

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复习资料和重点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说明各地在发展经济,在制定政策时须从本地实际出发。 2.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说明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们没有遵从客观规律的结果。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说明在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是人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遵守客观规律的结果 (唯物)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不能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主观臆造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

理论类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导论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教育技术学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代码: 开课学期: 1 学分: 2 学时:34 核心课程: 是 拟使用教材: 黄荣怀.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国内(外)现有教材: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李思维.教育技术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李芒.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学习参考资料 1. 专著教材类 李艺.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 报纸期刊类 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 3. 网络资源类 微信公众平台:教育技术微课堂(微信公众号:vclassroom) 二、课程描述 “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该领域、了解该专业的导入性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5个主要研究方向。

三、课程目标 “教育技术学导论”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学生设计其发展方向,并使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与改善。 到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①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②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学科领域、学科研究方法等基本特征。 ③了解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④能够设计本学科五个主要发展方向。 ⑤提高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 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反思能力,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四、教学要求 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本门课程学习计划,加强学业管理,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无正当理由不请假,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任何与课堂教学无关事宜,未经授课教师允许,不私自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复习、课外书籍阅读等工作,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如下: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重点(实用)

各章节重点难点 一、教育研究概述(4个要点) 1、教育研究的类型 主观臆测,王子论断。她是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创新性原则:指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在教育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文人们提供新的知识。(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教育的实践需要和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并努力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的研究,以推动教育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4)伦理原则: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3、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6个) (1)选题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6)总结与评价阶段 4、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4个) 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 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 实验研究方法(前试验、准实验、真实验) 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定性)、容分析法(定量)) 二、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5个要点) (一)选题的主要来源 1、社会变革和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 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 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者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 (二)选题的基本要求 1、问题本身要新颖、有研究价值 新颖表现在:(1)课题容是前人未涉及或者探讨不深入的 (2)课题研究角度不同与以往研究

(3)研究方法上有创新之处 2、问题提出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 3、问题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三)教育研究假设涉及的主要变量 (1)研究假设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是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 (2)自变量=刺激变量=输入变量=实验处理,事实严重对实验对象发生影响的因素和实验对象在这些影响下发生变化的因素。 (3)因变量=反应变量=输出变量=实验结果,是通过自变量的作用而产生变化的结果因素,是实验观察和记录的容。 (4)无关变量=干扰变量,是指除自变量意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因而对实验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变量。 (四)选择研究对象(抽样) 1、总体、样本和抽样的概念 (1)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突击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 (2)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有一定能够代表性的一本分个体,也称为样组。 样本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样本容量。 (3)抽样:遵循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定数量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目的是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结论,从样本的特征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作出结论。 2、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如抽签、随机数目表,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均等。简单易行,适用于总体异质性不是很大却样本数较小的情况。当样本规模小时,样本的代表性差一些。 (2)随机系统抽样,也叫等距抽样、机械抽样。先将总体各个观测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编号并分成数量相等的组,使组数与样本数相同,然后从每组中依照事先规定的机械次序抽取对象。(抽样比率的计算公式:k=N/n,k为抽样间距,N为总体规模,n为样本规模) (3)分层随机抽样:也成类型抽样,配额抽样。将总体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型,然后再依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次类型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提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 (4)整群随机抽样:抽样的单位不是单个的个体,而是成群的个体。 (5)有意抽样法。即按照研究者一定的目的要求去抽取样本,也叫有偏的抽样。 (五)课题论证的基本容 1、选题价值论证 2、先关研究文献综述 3、课题研究基本思路论证 4、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论证 5、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三、教育文献检索(4个要点) (一)文献的作用 1、全面正确的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情况,帮助研究人员选定课题和确定研究人员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课后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关键词 1.思想政治教育 答: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政治工作 答: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主要运用于工厂、农村、党政机关等领域。 3.思想政治教育学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研究客体,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4.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指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它以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为特殊研

究领域,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根据。 5.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是指一个由起点范畴、中心范畴、中介范畴、结果范畴和终点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是对本学科所研究的特殊对象的普遍本质联系的反映和概括,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下,借鉴相关学科建设经验,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和日趋完善,加强学科建设,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深化理论成果。 二、复习思考题 1.简要说明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并加以辨析。 答:(1)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①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引导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②政治工作 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政权建设、党的建设等。 ③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重点

一、中小学教育研究的类别 1、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目的是揭示、解释、描述某些现象和过程,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对基础性成果做进一步验证,目的在于解决某些特定的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如相对论原理为基础性,核能应用研究为应用性。)学校情境中的教育研究大多为应用性。 2、以研究目的对教育研究所作分类: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a、探索性研究。进行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初步了解。缺点是难以提供满意答案;b、描述性研究。对教育中出现的某一情况或事件进行描述,把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形记录下来;c、对教育中某一现象做出解释。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依教育研究性质或手段区分的两种范式:(1)定性研究:主要用文字来描述现象,从人文学科中推演而来,注重的是整体和定性的信息以及说明的方法。定性研究的5个特征:a、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主要来源,其中研究者起关键作用;b、是描述性的(不采用数据形式);c、关心过程而非结果或产品;d、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自下而上,即通过资料找问题);e、关心的最基本的事情是人们对事物的理解。(2)定量研究:模仿自然科学,对教育现象进行观察,是经验的、可定量的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做出解释。优点:a、消除研究过程中主观性和各种偏向偏见,使研究保持客观、精确;b、把教育实践工作者以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加以检验。缺点:a、教育现象具有模糊性;b、不仅受物质条件限制,还受伦理上和社会条件的限制。(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性研究为定量研究提供框架,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定性研究提供条件。 4、教育研究内容可分为宏观的、中管的、微观的。宏观教育研究主要研究社会现象;中观的对应机构;微观研究重点研究人与人之间。在学校情境中主要研究的是微观的。 5、按研究开展地点和资料收藏方式可分为书斋式研究和现场研究。书斋式以查阅资料为主,而非在实践中。现场研究在实践中进行。 6、研究方向尺度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同一时间-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纵向-不同时间-趋势研究、各年龄组特征研究,定组研究。 7、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①资料来源:定性研究来源于自然情境,定量研究来源于经过严密控制的情境;②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定性研究来源于图片文字,定量研究来源于数据;③对研究关注的方面:定性研究重过程,定量研究重结果;④分析资料的方法:定性研究采用归纳分析,定量研究采用演绎分析;⑤关心的基本项:定性研究关心意义和理解,定量研究关注变量与操作;⑥学术属性:定性研究属社会、历史、人类学类,定量研究属于心理、经济、物理范畴;⑦目标:定性研究目标在于描述现实现象提高认识,定量研究目标在校验理论证实事实;⑧设计:定性研究设计灵活、一般、可引申,定量研究设计有结构、预定的、正是具体;⑨技术和方法:定量研究重观察漫谈,定性研究重实验和有组织的交谈; ⑨与被试关系:定性研究者热情接触被试,视为朋友,定量研究与被试疏远;⑩工具或手段:定性研究重录音等,定量研究中项目表问卷占比重大。 8、在学校情境中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中/微观的、现场式的研究。 二、研究问题选择的三个基本准则:问题必须有价值,有新意,有可行性。主观条件:研究人员自身的素质。客观条件:物质条件。时机条件:理论、工具、技术手段等成熟度。 三、研究变量的类型 1、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设的原因变量。 2、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也称依变量,是受自变量影响的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篇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和教育 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理论学习法、()、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 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 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思想品德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四、论述题(15分) 1、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专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思想道德建设 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3、马克思主义哲学 4、理论讲授法;理论宣传法 5、有道德;有文化 6、共产主义 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 二、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 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 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 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 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 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三、简答题 1、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 2、答: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 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 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4)教育者与教 育环体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6) 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1)社会发展的客 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 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4、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1)管理载体;(2)文化载体;(3)活动载体;(4)大众传媒载体。 5、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 者的素质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基础;(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四、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答:(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 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不在 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因素与 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要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都与一定 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条件下,才肯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2)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2301101 2.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 3.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 nal 4. 课程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论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是该专业所有课程的绪论。通过本课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系统的、理性的、全面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培养方案、能力结构、就业岗位等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坚定专业思想,为学好本专业打好思想基础。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新生系统的、理性的、全面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内涵、培养方案、能力结构、就业岗位等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专业认知,坚定专业思想,为学好本专业打好思想基础。 2.与相关课程衔接:后续课程:思政专业各门专业课程 3.学时:总学时16,周课时2 4.开课学期:第1学期 5.教学方法:专题讲座:具体采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6.考核方式:课程论文(主要说明开卷或闭卷、笔试或论文等其它考试类型、成绩组成等) 7.教材:无 8.教学参考资料: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7。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罗国杰主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8。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产生过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专业形成过程、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分工等知识,感知安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情况,为学好本专业奠定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确立。 教学难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内涵解读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由来 2.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确立 3.安康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情况简介 第二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和毕业要求,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将来工作的岗位及能力要求,明确该专业的知识、能力、情感及价值观要求,为学好本专业做好铺垫工作。 教学重点:思政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华中师大《教育技术学导论》练习测试题库及问题详解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导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个别化教学 2、任务分析 3、系统化设计教学 4、教育技术(AECT94’) 5、教学系统设计 6、讯息设计 7、教学策略 8、学习需要分析 9、学习者特征分析 10、学习风格分析 11、教学媒体 12、教学资源 13、教学媒体材料 14、视听媒体阶段 15、现代远程教育阶段 16、视频会议系统 二、填空题 1、教育技术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他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____。 2、美国教育技术界人士多把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领域内兴起的________

运动,作为教育技术的发端。 3、从历史发展上来看,教育技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概念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与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教学系统设计技术与教学媒体开发技术的总称。 4、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形成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1954年,_________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推动了当时的程序教学运动的发展,并被誉为当代程序教学运动之父。 6、美国教育家________认为,教育活动惟有儿童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展开。 7、________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它构成戴尔《教学中的视听方法》全书的本框架。 8、从传播理论的角度来认识教学过程,媒体已成为教学传播过程基本要素之一,从而形成了促进有效教学的一种模式,即依靠__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___的教学方式。 9、高教电化教育的开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10、20世纪80年代对电化教育定义的表述和本质,有一点是一致的,即_____________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点。 11、从教育的含义可以看出,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2、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的整合应用。其基本的实践方法(管理操作程序)是按照系统方法的程序和步骤来操作实施,操作过程分为六个步骤,即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