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9-2020年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9-2020年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9-2020年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每句1分,共计15分)

1.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3.遥望是君家,□□□□□。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既写出诗人衰老的形态,又写出他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的句子是:□□□□□□□,□□□□□□□。

5.“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在遭受命运之神无情打击之时,心中依然有梦想。在《渔家傲》中,有“□□□,□□□□□□□。”的呼喊,既回扣了天帝询问词人归于何处的问题,又表达了自己高驰不顾的决心。

6.《黄鹤楼》中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日景的句子是:□□□□□□□,□□□□□□□。

7.《卖炭翁》中,最能体现老人悲惨遭遇和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8.《行路难》中,诗人借用典故表达渴望被重用的诗句是:□□□□□□□,□□□□□□□。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9.本文是作者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是时期蜀国丞相。(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2分)

①裨.补阙漏()②猥.自枉屈()

③以彰.其咎()④攘.除奸凶()

11.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

么意图?(2分)

12.水镜先生曾叹“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诸葛亮写就出师表前的表文也不免感

慨万千。文章结尾“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中蕴含他哪些复杂情感?(2分)

13.作者写此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政治清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出师北伐的计

划得以实现。为什么还要自述本志,及追述当年刘备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的一段经历呢?(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曾子耘瓜

曾子耘瓜①,误斩其根,曾皙②怒,建③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顷,乃苏,欣然而起,进于曾皙曰:“向④也参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参,得无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

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日:“参来,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

子曰:“汝不闻乎?昔瞽瞍⑤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⑥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⑦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

【注】①曾子耘瓜:曾参,孔子的弟子,也是孔子的孙子孔的老师。耘,耕耘,指除草。②曾皙: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弟子。③建:拿。④向,刚才。⑤瞽瞍:舜父亲的别名。传说瞽瞍溺爱舜的弟弟,多次想害死舜。所以人们认为有目不能分辨好坏,称其瞽瞍。⑥烝烝:淳厚的样子⑦殪:死。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参来勿内.()②遂造.孔子而谢过()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闻之,知其体康也。

16.大家都知道,孔子儒家思想很重要的部分是主张孝道。曾子之孝,真的是无懈可击,但

竟使得老师怒而“勿内”。那么孔子又是怎样不同常人而高屋建瓴地论孝的呢?(2分)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太阳雨

林清玄

对太阳雨的第一印象是这样子的。

幼年随母亲到芋田里采芋梗,要回家做晚餐,母亲用半月形的小刀把芋梗采下,我蹲在一旁看着,想起芋梗油焖豆瓣酱的美味。

突然,被一阵巨大震耳的雷声所惊动,那雷声来自远方的山上。

我站起来,望向雷声的来处,发现天空那头的乌云好似听到了召集令,同时向山头的顶端飞驰奔跑去集合,密密层层的叠成一堆。雷声继续响着,仿佛战鼓频催,一阵急过一阵,忽然,将军喊了一声:“冲呀!”

乌云里哗哗洒下一阵大雨,雨势极大,大到数公里之外就听见噼啪之声,撒豆成兵一样。我站在田里被这阵雨的气势慑住了,看着远处的雨幕发呆,因为如此巨大的雷声、如此迅速集结的乌云、如此不可思议的澎湃之雨,是我第一次看见。

说是“雨幕”一点也不错,那阵雨就像电影散场时拉起来的厚重黑幕,整齐的拉成一列,雨水则踏着军人的正步,齐声踩过田原,还呼喊着雄壮威武的口令。

平常我听到大雷声都要哭的,那一天却没有哭,就像第一次被鹅咬到屁股,意外多过惊慌。最奇异的是,雨虽是那样大,离我和母亲的位置不远,而我们站的地方阳光依然普照,母亲也没有跑的意思

“妈妈,雨快到了,下很大呢!”

“是西北雨,没要紧,不一定会下到这里。”

母亲的话说完才一瞬间,西北雨就到了,有如机枪掠空,哗啦一声从我们头顶掠过,就在扫过的那一刹那,我的全身已经湿透,那雨滴的巨大也超乎我的象,炸开来几乎有一个手掌,打在身上,微微发疼。

西北雨淹过我们,继续向前冲去。奇异的是,我们站的地方仍然阳光普照,使落下的雨丝恍如金线,一条一条编织成金黄色的大地,溅起来的水滴像是碎金屑,真是美极了。

母亲还是没有要躲雨的意思,事实上空旷的田野也无处可躲,她继续把未采收过的芋梗采收完毕,记得她曾告诉我,如果不把粗的芋梗割下,包覆其中的嫩叶就会壮大得慢,在地里的芋头也长不坚实。

把芋梗用草捆扎起来的时候,母亲对我说:“这是西北雨,如果边出太阳边下雨,叫做日头雨,也叫做三八雨。”接着,她解释说:“我刚刚以为这阵雨不会下到芋田,没想到看错了,因为日头雨虽然大,却下不广,也下不久。”

我们在田里对话就像家中一般平常,几乎忘记是站在庞大的雨阵中,母亲大概是看到我愣头愣脑的样子,笑了,说:“打在头上会痛吧!”然后顺手割下一片最大的芋叶,让我撑着,芋叶遮不住西北雨,却可以暂时挡住雨的疼痛。

我们工作快完的时候,西北雨就停了,我随着母亲沿田梗走回家,看到充沛的水在圳沟里奔流,整个旗尾溪都快涨满了,可见这雨虽短暂,是多么巨大。

太阳依然照着,好像无视于刚刚的一场雨,我感觉自己身上的雨水向上快速的蒸发,田地上也像冒着腾腾的白气。觉得空气里有一股甜甜的热,土地上则充满着生机。

“这西北雨是很肥的,对我们的土地是最好的东西,我们做田人,偶尔淋几次西北雨,以后风呀雨呀,就不会轻易让我们感冒。”田梗只容一人通过,母亲回头对我说。

这时,我们走到蕉园附近,高大的父亲从蕉园穿出来,全身也湿透了,“咻!这阵雨真够大!”然后他把我抱起来,摸摸我的光头,说:“有给雷公惊到否?”我摇摇头,父亲高兴的笑了:“哈……,金刚头,不惊风、不惊雨、不惊日头。”

接着,他把斗笠戴在我头上,我们慢慢的走回家去。

回到家,我身上的衣服都干了,在家院前我仰头看着刚刚下过太阳雨的田野远处,看到一条圆弧形的彩虹,晶亮的横过天际,天空中干净清朗,没有一丝杂质。

每年到了夏天,在台湾南部都有西北雨,午后刚睡好午觉,雷声就会准时响起,有时下在东边,有时下在西边,像是雨和土地的约会。在台北都城,夏天的时候如果空气污浊,我就会想:“如果来一场西北雨就好了!”

西北雨虽然狂烈,却是土地生机的来源,也让我们在雄浑的雨景中,感到人是多么渺小。

我觉得这世界之所以会人欲横流、贪婪无尽,是由于人不能自见渺小,因此对天地与自然的律则缺少敬畏的缘故。大风大雨在某些时刻给我们一种无尽的启发,记得我小时候遇过几次大台风,从家里的木格窗,看见父亲种的香蕉,成排成排的倒下去,心里忧伤,却也同时感受到无比的大力,对自然有一种敬畏之情。

台风过后,我们小孩子会相约到旗尾溪"看大水",看大水淹没了溪洲,淹到堤防的腰际,上游的牛羊猪鸡,甚至农舍的屋顶,都在溪中浮沉漂流而去,有时还会看见两人合围的大树,整棵连根流向大海,我们就会默然肃立,不能言语,呀!从山水与生命的远景看来,人是渺小一如蝼蚁的。

我时常忆起那骤下骤停、瞬间阳光普照;或一边下大雨、一边出太阳的“太阳雨”。所谓的“三八雨”就是一块田里,一边下着雨,另外一边却不下雨,我有几次站在那雨线中间,让身体的右边接受雨的打击、左边接受阳光的照耀。

三八雨是人生的一个谜题,使我难以明白,问了母亲,她二言两语就解开这个谜题,她说:“任何事物都有界限,山再高,总有一个顶点;河流再长,总能找到它的起源;人再长寿,也不可能永远活着;雨也是这样,不可能遍天下都下着雨,也不可能永远下着……”

在过程里固然变化万千,结局也总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可能同时接受着雨的打击和阳光的温暖,我们也可能同时接受阳光无情的曝晒与雨水有情的润泽,山水介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能适性的、勇敢的举起脚步,我们就不会因自然的轻易得到感冒。

在苏东坡的词里有一首《水调歌头》,是我很喜欢的,他说: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在人生广大的倒影里,原没有雌雄之别,千顷山河如镜,山色在有无之间,使我想起南方故乡的太阳雨,最爱的是末后两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心里存有浩然之气的人,千里的风都不亦快哉,为他飞舞、为他鼓掌!

这样想来,生命的大风大雨,不都是我们的掌声吗?

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芋.梗()②恍.如金线()③金屑.()④渺.小()

18.好的开篇可以让文章引人入胜,有的抒情真切,有的描写细致。本文的开篇独具风格:“对

太阳雨的第一印象是这样子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9.林清玄在文章中回顾了自己少年时和风雨有关的一些往事,读来历历在目,身临其境。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两件事。(4分)

20.林清玄的散文行文流畅,言语耐人寻味。请赏析下面语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那雨滴的巨大也超乎我的想象,炸.开来几乎有一个手掌,打在身上,微微发疼。

②西北雨淹.过我们,继续向前冲去。

21.本文详写了记忆中第一次经历太阳雨的过程,自己全身被雨水打湿,父母各自有着怎样

的反应?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分)

22.多年后回味有关风雨的记忆,会有新的思考与收获。作者在文中引用了苏轼的《水调歌

头》,请你说一说引用这首词的用意是什么?(4分)

23.从生活的细节处生发感想,思悟人生道理,是林清玄散文的特点。“生命的大风大雨,不

都是我们的掌声吗?”你如何理解文章结尾这句话的含义?(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见太太昨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的?”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再叫人拿吧,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24.选文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1分)

25.当王夫人提到拿缎子给林黛玉裁衣裳时,王熙凤说“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王夫人的

“一笑”“点头”有什么深意?(2分)

26.从这段文字看,王熙凤在贾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2分)

三、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语言表达。

中新社香港10月6日电蓄谋一年之久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示威至今已持续9天,瘫痪交通,破坏社会秩序,冲击法治、金融根基,少数人为一己之私利,贻害香港、祸及民众。在此前后,中央领导人对香港言之谆谆,期待之情殷殷。面对反对派提出的种种非法诉求,中央政府直陈“占中”之害,正视听、辟谣言。“占中”发生后,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连续四天播发评论员文章鲜明表态:“占中”是对抗,“占中”让香港蒙尘。不管从哪些角度说,这都是一场荒诞而疯狂的绑架。

面对这种严重扰乱国家秩序的行为,作为一名爱国的中学生,血气方刚的少年,请对“占中”的香港同胞们发出你的呼吁,呼吁香港同胞爱国爱港、守法理性,维护国家的安定。(不少于120字)

(二)作文(50分)

28.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成长中那支快乐的歌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15岁那年,在《一生的志愿》中,一口气列举了自己的127项宏伟愿望(如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登上珠峰等)。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其中的106个愿望。有人问他是凭什么将许多“不可能”踩在脚下的,戈达德笑着说:“很简单,我只是让心灵先到达那个地方,接下来,只需要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就好了。”

是的,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可以实现常人不能实现的愿望;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可以使人生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德惠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1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松柏冢累累

4.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7.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8.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9.诸葛亮,三国

10.增益;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显示,显扬;排斥,排除

11.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这样才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12.(1)想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无限思念

(2)回顾先帝的知遇之恩,无限感激

(3)忆及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奋斗历程,更添伤感

(4)思量先帝所托之事,尤感艰辛

(5)刘禅暗弱,又添忧心忡忡(写出3点即可)

13.自述本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之所以出山,是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出师北伐为了完成先帝遗愿;同时,也借此让后主意识到创业维艰的历史,子承父志,有所作为。(意思对即可)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14.通纳,进;到

15.(曾子)退下来回到房里,拔动琴弦唱起歌,想让曾晳听到,知道他身体健康无恙。

16.引舜与父亲相处之事,照顾父亲在身边,父亲要是重打则躲开,轻打则挺之。这样就不会陷父亲于不义。挨打不躲,让父亲重打,这是最大的不孝。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17.略。

18.开篇点题,言明文章从对太阳雨的第一印象写起,也引起下文对往事的回忆。(3分,内容角度占2分,结构角度占1分,意思对即可)

19.与母亲在芋田割芋梗时被西北雨淋透;台风过后和伙伴们一起去旗尾溪看大水。(4分)

20.(1)动词“炸”用得好,形象地写出雨滴巨大,落在物体上迅速开裂的样子。

(2)动词“淹”用得好,夸张地写出雨急而大。(4分,两小题各2分,意思对即可)

21.母亲如平常一样,领着我继续在田间劳作,为我讲述关于"西北雨”的知识,并让我撑着芋叶以免浇疼。父亲将斗笠戴在我的头上,并开心地说着玩笑的话语。父母二人乐观大气,对孩子关爱但并不溺爱。(4分,父母各自的做法各占1分,父母的特点2分,可分别作答,也可一并评价,意思对即可)

22.丰富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旨。表达心存浩然之气,便可不惧人生风雨。(4分,内容和结构各2分,意思对即可)

23.生命中必然要面对风雨一样的挑战,内心坦然,存浩然之气,乐观面对,挑战和困难也会为我们喝彩、鼓掌。(4分,意思对即可)

(四)名著阅读(5分)

24.《红楼梦》,曹雪芹

25.“一笑”是对王熙凤的能力表示满意;“点头”中对王熙凤的随机应变,不露破绽表示赞许。

26.管钱管物,当家作主(管家)

三、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2019——2020学年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11月月考 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钻木取火B.给水加热 C.搓手取暖D.弯折铁丝 2.影片《流浪地球》中,“点燃木星”产生的气体将地球推开这一情景,相当于内燃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3.下列选项中,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家用电器是 A.油烟机B.电热毯C.洗衣机D.电风扇4.“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意识。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不符合要求的是() A.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拨打110 求救 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要先断开电源开关 C.放风筝时要远离高压电线 D.电冰箱、洗衣机的金属外壳应该接地线 5.关于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导线电阻比铁导线电阻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只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增大 D.导体的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6.小明在医院看到一种输液报警器(如图甲所示),当管内药液流完时,电铃发声,报警器内部有一可变电阻,当输液管内有液体时,电阻大,无液体时,电阻小,电路如图乙所示,则当闭合开关报警器工作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输完药液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B.输完药液时,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路在工作时将电能全部转化为电铃的机械能 D.输完药液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7.小明的家里,已有两盏灯正常发光,如果再使用一个电水壶,则该电路的()A.总电流变小B.总功率变大 C.总电阻变大D.总电压变小 8.标有“6V 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和实际功率约为() A.24Ω 0.67W B.20Ω 0.96W C.24Ω 0.96W D.20Ω 0.8W 9.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可能是用电器发生了短路 B.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触电 C.没有三孔插座时,可将三脚插头的“长脚”去掉后再使用 D.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10.如图所示,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量程0~0.6A,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50Ω 1A”,小灯泡规格“2.5V 0.625W”,若不考虑小灯泡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小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

山东省招远市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外(fèn) 蓑.衣(suō) 田圃. (pǔ) 禁锢.(gù) B.停滞.(zì) 谦逊.(xùn) 点数.(shǔ) 襁.褓(qiáng) C.妖娆.(ráo) 署.光(shǔ) 栖.息(qī) 喑.(yīn)哑 D.风骚.(sāo)喧嚷.(y?ng)斗笠.(1ì) 繁演.(yǎn) 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他难以自己内心的喜悦,忽地站起来大呼:“成功了!” ⑵物候观测的数据气温、湿度等条件的综合和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⑶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用心去的。 ⑷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A.①抑制②反映③接受④维持 B.①克制②反应③感受④维持C.①抑制②反映③感受④维护 D.①克制②反应③接受④维护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B.全国人民支援玉树灾区的事实充分表明:人间有情,大爱无疆。 C.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人们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 D.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国男子乒乓球队再次获得世乒赛团体冠军。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B.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C.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D.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

天津市和平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20九下·南充月考) 下列对《朝花夕拾》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无常》中,作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鞭挞。 B . 《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斥责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C . 《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五猖会》和《琐记》中。她和鲁迅是同一门的邻居,小时候,鲁迅认为她是一个和蔼的人,长大后却逐渐发现她是一个虚伪自私的人。 D . 鲁迅在《狗·猫·鼠》中,借动物比喻人,借批判猫尽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来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恶之情。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看吧,由chéng qīng(________)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2)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lìn sè(________)了。 (3)后来发生了fēn qí(________):我的母亲要走大路。 (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________),美不胜收。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 (2019八下·黄州开学考) 古诗词名句填空。 (1) 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颗) (2)月下飞天镜,________。 (《渡荆门送别》李白) (3) 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李贺) (4)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渔家做》李清照) (5)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杜甫的《春望》表明诗人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昊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4. (10分)走近名著。 【答案】 (1)《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_______。该小说鲜明地表现了“________”的主题。

九年级物理11月月考试题教科版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物理11月月考试题 A卷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刮风时尘土飞扬 B. 用力才能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拉离水面 C. 用力把|铅块紧压,它们会结合起来 D. 500mL酒精和50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0mL 2. 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小掉下来,下列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 ) A. 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 B. 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 C.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D. 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3.下列关于功、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嫦峨一号”飞船在加速升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B. 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有潜在的危险性,是因为积蓄在高处的湖水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 物体的内能越多,具有的功就越多 4. 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有关装置工作时,能量转化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有( )

5.图中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正确的是( ) 6. 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 ) A. 磁感线确实存在于磁场中 B. 在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N极到S极 C. 将磁铁放在硬纸上,周围均匀地撒上铁粉,然后轻轻地敲打几下,我们就看到了磁铁周围的磁感 D. 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稀疏的地方磁场弱,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可能相交 7. 下列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 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C. 注意保养,保证转功部分良好的润滑 D. 尽量少消耗能量,缩短开机时间 8.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2:1,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热量之比为( ) A.3 : 4 B.4:3 C.1 : 3 D.3 : 1 9.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1 200 r/min,它在l s内完成( ) A . 20个冲程,做了20次功 B . 做了10次功,运行了40个冲程 C . 40个冲程,做了40次功D.运行了120个冲程,做了30次功 10.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铅和铝,已知铅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 ) A.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 B.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铅放出的热量 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铅降低的温度 D.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升高的温度一定大于铅升高的温度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 B.《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直到作者去世以后,它仍然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的通俗读物。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C.《昆虫记》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情趣。 D.在法布尔笔下,小甲虫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杨柳天牛“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酝酿(niàng)着落(zháo)资容花枝招展 B.贮蓄(zhù)莅临(lì)粗犷争先恐后 C.静谧(mì)应和(hè)吝啬呼朋引伴 D.稀疏竦峙(zhì)屋檐咄咄逼人(duō) 3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书”指书信。 B.《春》和《天上的街市》都是朱自清的作品。 C.《金色花》是俄国诗人泰戈尔的作品。 D.《狼》选自于《聊斋志异》,作者是明朝文学家蒲松龄。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陕西省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

陕西省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叶圣陶,名绍钧,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课文《苏州园林》《济南的冬天》都是他的作品。B.安徒生,丹麦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童话作品,代表作还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C.楷书《正楷》的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 D.“文房四宝”是指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 二、基础知识综合 2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远去的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文学的天空,依然闪烁着那一个个__①__活的面庞;为中国科学奠基开拓,被称作“两弹元勋”的邓稼先;萧红回忆中,笑声明朗的鲁迅先生;以深xiāo______灯火为伴侣,锲而不舍的学者闻一多;买来《山海经》,让鲁迅震sǒng______的长妈妈;镶嵌在门里,令杨绛愧怍的老王……他们,或伟大,或平凡,或显赫,或卑微,都活成了美好的模样。 (1)加点字“勋”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 A.xūn B.xuān (2)填入文中①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A.新 B.鲜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深xiāo______灯火震sǒng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何处是乡愁梁衡

①乡愁,这个词有几分凄美。原先我不懂,故乡或儿时的事很多,可喜可乐的也不少,为什么不说乡喜乡乐,而说乡愁呢?最近回了一趟阔别六十年的故乡,才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②故乡在霍山脚下。一个古老美丽的小山村,水多,树多。我家院子里长着两棵大树。一棵是核桃,一棵是香椿,直翻到窑顶上遮住了半个院子。香椿炒鸡蛋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但我吃的那道不普通。老香椿树的根不知何时,从地下钻到我家的窑洞里,又从炕边的砖缝里伸出几枝嫩芽。我们就这样无心去栽花,终日伴香眠。每当我有小病,或有什么不快要发一下小脾气时,母亲安慰的办法是,到外面鸡窝里收一颗还发热的鸡蛋,回来在炕沿边掐几根香椿芽,咫尺之近,就在锅台上翻手做一个香椿炒鸡蛋。那种清香,那种童话式、魔术般的乐趣,永生难忘。这次回村,我站在老炕前叙说往事,直惊得随行的人张大嘴合不拢。而村里的侄孙辈也如听古。因为那两棵大树早已被砍掉,只有旧窑在,寂寞忆香椿。 ③出了院子,大门外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槐树,另一棵也是槐树。大的那棵上面有鸟窝、蛇洞,还寄生有其他的小树、枯藤,像一座古旧的王宫。爬小槐树,是我们每天必修的功课。隐身于树顶的浓阴中,做着空中迷藏。夏天的一个中午,正是日长人欲眠时,突然老槐树上掉下一条蛇,足有五尺多长,直挺挺地躺在树荫中。一群鸡,虽以食虫为天职,但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虫子,一时惊得没有了主意,就分列于蛇的两旁,圆瞪鸡眼,死死地盯着它。双方相持了足有半个时辰。这时有人吃完饭在河边洗碗,就随手将半碗水泼向蛇身。那蛇一惊,嗖地一下窜入草丛,蛇鸡对阵才算收场。 ④忆童年,最忆是黄土。村里人土炕上生,土窑里长,土堆里爬。黄土是我的襁褓,我的摇篮。农村孩子穿开裆裤时,就会和泥。一群孩子,将胶泥揉匀,捏成窝头状,窝要深,皮要薄。口朝下,猛地往石上一摔,泥点飞溅,声震四野,名“摔响窝”。以声响大小定输赢,以炸洞的大小要补偿。输者就补对方一块泥,就像战败国割让土地,直到把手中的泥土输光,俯首称臣。孩子们虽个个溅成了泥花脸,仍乐此不疲。这场景现在也没有了,新盖的小学都没有了学生。空空新教室,来回燕穿梭。 ⑤从春到夏,蝉儿叫了,山坡上的杏子熟了,嫩绿的麦苗已长成金色的麦穗,该打场了。场,就是一块被碾得瓷实平整,圆形的土地,是粮食从地里收到家里的最后一道程序,再往下就该磨成面,吃到嘴里了。割倒的麦子被车拉人挑,铺到场上,像一层厚厚的棉被,用牲口拉着碌碡,一圈一圈地碾压。孩子们终于盼到一年最高兴的游戏季,跟在碌碡后面,一圈一圈地翻跟斗。我们贪婪地亲吻着土地,享受着燥热空气中新麦的甜香。一次我不小心,一个跟斗翻在场边的铁耙子上,耙齿刺破小腿,鲜血直流。大人说:“不碍,不碍。”顺手抓起一把黄土按在伤口上,就算是止血了。至今还有一块疤痕,留作了永久的纪念。也许就是这次与土地最亲密的接触,土分子进入了我的血液,一生不管走到哪里,总忘不了北方的黄土。现在机器收割,场是彻底没有了,牲口也几乎不见了,碌碡被可怜地遗弃在路旁或沟渠里。有点“九里山前古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的凄凉。 ⑥没有了,没有了。凡值得凭吊的美好记忆都没有了。只能到梦中去吃一次香椿炒鸡蛋,去摔一回泥巴、翻一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阶段测试)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阶段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A示数与A1示数的比值一定变小 B.电流表A1示数与A示数的比值一定不变 C.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与A2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变大 D.电流表A2示数变化量与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一定不变 2 . 关于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B.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能量转化的过程 C.摩擦生热是创造了热,并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D.按照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永远不会增减 3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生的现象是() A.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B.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计几乎不动 C.两表指针均有明显偏转

D.两表指针均几乎不动 4 .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冬天用热水袋暖手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越多,其机械能就越多 5 . 关于能源、能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源是人类物质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B.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是目前正在努力研究、开发的新能源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灭,但可以创造 D.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6 . 运用初中阶段学习形成的认知规律进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靠近的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若甲带正电,则乙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B.电路中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两个灯泡的电压相等,说明两个灯泡一定是并联的 D.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则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 7 . 物理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数据,很有必要记住它们.下列物理数据记忆错误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 V C.水的密度是1.0×103kg/m3D.1标准大气压等于76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8 . 以下事例中,有一选项改变内能方式与其它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A.手电筒工作时灯泡内钨丝内能的增加 B.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混合燃料内能的增加 C.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其温度升高 二、填空题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1月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11月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改正错字后,用正楷字抄写。(2分) 三国故事侩炙人口,诸葛大名家谕户晓。 2.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衣衫褴褛.()的她竟能说出智慧的箴.()言。 3. 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现在,既然大老粗的焦大都已经知道了贾珍爬灰,尤氏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容忍鸠占鹊巢 ....。 B、他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 C、语文老师歇斯底里 ....的讲课,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传统文化与国际潮流在这里相互交融、相得益 ...彰.。 4、下列汉语知识判断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中“降低”与“意识”搭配不当。 B、《刘姥姥进大观园》选自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这部小说以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你既然答应他了,就要说话算数。”这是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D、明清科举制度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举人。 5. 下列名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①④②⑤③ B.②③①⑤④ C.②⑤①④③D.②①⑤④③6、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7分。凡加字、漏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山舞银蛇,,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关雎》) (4)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5)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运用典故,表现了时间的变迁及回归之后物是人非难免惆怅的心情的诗句是“,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综合性学习(8分) 7、九年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仿照上联,从《水浒传》中寻找人物、故事,补写下联。(2分)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 (2)请你围绕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这个要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3)武侠小说是否应该进课本?请写出正方或反方的任意一种讨论意见。(2分)(4)材料探究: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请根据这个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人数百分比 卡通漫画132 66% 时文杂志30 15% 武侠小说30 15% 文学名著8 4% A、从统计表中数据,你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1分)___ ___ B、根据上述统计结果,你对同学们的建议是:(1分) 三、阅读与欣赏〔45分〕 〔一〕名著阅读(6分) 8、《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孙二娘、,她们的绰号分别是一丈青、、母大虫。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蒋门神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_______ _ _____ ”八个字。宋江在浔阳楼上倚阑畅饮,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作了《西江月》,又写了四句诗,其中的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 9、诗人在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的长诗是《》 〔二〕诗词赏析(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人教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本文通过介绍苏州园林景色如画的特点,再现了它的美丽、精巧,显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赞颂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认真、严肃、聪慧和杰出的艺术创造力。 B.《史记》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C.《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旧题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著。《愚公移山》就选自该书,塑造了一个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智者形象。 D.《昆明的雨》以昆明的雨为出发点,突出了昆明多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切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二、基础知识综合 2 .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人生就是如此,如果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便只能终生禄禄无为;而一旦找准契合自己的最佳位置,便如鱼得水,事半功倍。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同,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能力,才能创造辉煌的业绩。所以,身处困境,遭遇挫折的人们不应沉湎于悲伤概叹之中,而是应该积极思索,找准自己的爱好,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这样成功才会指日可待。 (1)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契合:(A.qì B.qiè)挫折:(A.cuō B.cuò) (2)文中还有两个字书写有误,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错别字改为错别字改为 (3)解释词语。 沉湎: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长大的感觉 张琦 小时候的我,天真,幼稚,时时盼着长大;穿着姐姐的长裙、妈妈的皮鞋,在镜子前寻找长大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长大的感觉,才发觉自己的确已经长大了,成熟了…… 一个黄昏的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家里静得出奇,只能听见均匀的呼吸声和窗外呼呼的风声。爸爸拿着报纸,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又使劲地将烟头按在了烟缸里。妈妈一个人愣愣地坐在沙发上。“妈,我回来了。”妈妈好久才回过神来:“噢!你,进去做作业吧。你应该长大了,懂事了……”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下岗了。 妈妈下岗,意味着我再也不能买样式新颖的衣服和新型玩具了,也意味着我再也不能买许多零食吃了,给我们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笼上一层阴影…… 下课了,同学们一个个都跑去买雪糕、冰激凌、我多少次将手伸进口袋,可一想到妈妈的下岗给家庭带来的困难,我又将手拿出来,端起一杯凉开水,喝了个精光。我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父母想想了。我不应该毫无顾忌地将口袋里的钱花完。这也许是一种长大的感觉吧。 水壶里的水又开了,可我没有望着水壶大喊:“妈妈,水开了!”而是小心翼翼地将水倒进了开水瓶里。因为我明白,自己长大了,不能什么事都依赖妈妈了;妈妈太辛苦了,让她多休息一会儿吧!妈妈,女儿已经长大了。 妈妈有好些天没有高兴过了,总是一筹莫展、唉声叹气,今天是母亲节,我一定要让她笑一次。我砸碎心爱的小瓷兔,拿出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张精美的贺卡,里面盛满了我真挚的祝福。妈妈拿起贺卡,抚摸着我的头:“我的兰兰,真的长大了!”妈妈布满红丝的眼睛里,淌出了几颗泪珠;但妈妈的愁容却不见了,嘴角边,又·明显地挂着欣慰的微笑——一妈妈哭了,但妈妈也笑了。她是哭着笑的,笑着哭的。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确长大了。我终于找到了长大的感觉,是温馨的、甜蜜的,又是多种滋味交融的。 3 .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我不应该毫无顾忌地将口袋里的钱花完。 毫无顾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壶里的水又开了……而是小心翼翼地将水倒进了开水瓶里。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沈阳市2019年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

沈阳市2019年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越大电压就越大 B.电压一定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C.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D.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2 . 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 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2F2 W1=W2 B.F1=F2 W1=W2 C.F1=4F2 W1= W2 D.F1=F2 W1=W2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说明吸盘具有吸力 B.地面上的大木料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静止时,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D.手撑遮阳伞迎风前行,若始终保持伞面水平,感觉伞的重量比实际小一些

4 . 下列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剪刀B.钳子 C.镊子D.瓶起子 5 .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5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1V。则 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的电流大 B.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1V C.灯泡L1和L2的电阻之比是4:1 D.若灯泡L1灯丝烧断,电压表示数为零 6 . 光敏电阻的阻值是随环境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的.要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映光敏电阻随环境光照强度变化的电路,要求光照强度增大时电表示数减小,如图中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A.B.C.D. 7 .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B.物体的温度降低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0℃的冰块没有内能 8 . 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排气冲程的是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部分学校2020届九年级11月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部分学校2019年11月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试题卷”自己带回备用。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悲凉奇异的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感谢,与友人共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且充满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5)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无题》) (6)________________,左牵黄,___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1)—(4)题。(8分) 那哒哒的马蹄声 向山会平原奔去 我心中默念了千遍万遍的 一串串zhèn________古朔今的名姓 juān________刻在这座城市的页面里 策马而立 向着________的江南喊去 每一个名姓都能泛起阵阵涟漪 乌篷起浆 化作如椽大笔 在八百里河面上 摇醒了多少记忆 (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zhèn()古juān()刻如椽.()大笔 (2)诗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2分) (3)诗中“涟漪”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给诗中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2分) A.温润 B.湿润 3.名著阅读(5分) 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1)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2)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的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点玉块。() (3)他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戮,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老虎朝他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请根据时间顺序,选择正确与武松有关的事件排序。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①打虎景阳冈②大闹飞云浦③血溅鸳鸯楼④醉打蒋门神

七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题3

华安一中、长泰一中16—17上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 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往往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起点弥足珍贵。今天,答题的你已经是一名中学生,在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时期,亲爱的同学们,你站上起跑线了吗?这里,老师真诚提醒你:请你认真审题、沉着答题,书写务必工整、规范。本试卷满分150分。祝你取得好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 ùn()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标上拼音。(2分) yùn()酿( ) ②解释词语(2分) 呼朋引伴: 2.古诗文默写。(12分) ①桃树、杏树、梨树,,, 。《春》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⑥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春》 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6分)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近年来,国花、国树、国鸟的评选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牡丹、梅花、丹顶鹤、松 柏都在候选之列。它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缘自中国古老文化赋予的象征意义。 你能否在下列横线中为它们找到正确的位置呢?(4分) ①百折不挠②雍容华贵 ③益寿延年④傲雪含香 5.“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是,本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等等。(6分)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一)阅读课文《济南的冬天》中的选段,完成6-11题。(15分) 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②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 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 ..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 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④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 ..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⑤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⑥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⑦他们有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会绿起来了吧?”⑨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6.第①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7.第②句中加点的“它们”指的是,第④句中加点的“它们”指的是。(2分) 8.“慈善”本来是用来形容的,作者在这里用来形容 ,从修辞上看是 ,这种用法,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之情。(4分) 9.文中第句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特点。(1分) 10.第④句作者用了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3分) 11.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3分)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10-14题。(1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人教版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精编

人教版九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甲为可调亮度台灯,乙为调节合灯亮暗的电位器的结构图,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只将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灯泡亮度变暗 B.若只将接入电路,转动旋钮灯泡亮度不变 C.电位器调节灯泡亮度与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相同 D.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来改变灯泡亮度 2 . 如图所示,小明用一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将挂在杠杆下的重物提高,他用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此杠杆() A.一直是省力的B.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 3 .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B.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

C.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D.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4 . 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b 端移动过程中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5 .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弹簧未发生形变时,小球静止在A点。用手把小球向左运动压缩弹簧至B点后松开手,小球在水平光滑地面BC间来回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小球从B运动至A的过程,弹簧产生的弹力变大 B.当小球从B运动至C的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 C.小球在A点时的机械能最大 D.在来回运动中,小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6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1:3,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为

九年级语文11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东方之星外国语学校11月月考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基础题70分,作文50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题号选择题古诗文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作文总分 得分 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中(1-5题每题2分,6-12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禁锢(gù)承蜩(chóu)骈进(pián)强聒不舍(guō) B.嗔怪(chēn)襁褓(qiáng)栖息(qī)忍俊不禁(jìn) C.阔绰(chuò)怜悯(mǐn)佝偻(gōu)恪尽职守(kè) D.深邃(suí)炽热(zhì)酝酿(liàng)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憧憬逞辨伫立直截了当无与仑比 B.恣睢诧异潮汛一代天娇不记其数 C.作辑端详枘凿梦寐以求按步就班 D.褴褛睿智桑梓叱咤风云一抔黄土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海外网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城府,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B.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病,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D.从楼市表现来看,几个品牌房企业心领神会的降价方式可以被称作“多形态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房企实际上都在“以价换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和期盼。 B.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和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

九年级英语11月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英语十一月份月考 I.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填入适当的词,使句意完整。(10分) 1. My son likes reading in his s_________ time. 2. They r_________ a letter from their son once a month. 3. You mustn’t drive a car if you don’t get a driver’s l_________. 4. Many animals are in danger now. We are worried about their s_________. 5. If you s__________ to your dream, you will succeed through your hard work. 6.Don’t make n________, my grandfather is sleeping. 7.If you stay up late at night, you will feel s______ in class the next day. 8.I lov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_________ with. 9.It’s sunny and warm tomorrow . Let’s go to the park and have a p__________. 10.He was hurt b________ in the accident. II.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11.After her death, Charles felt a great sense of__________(sad) and loss. 12.The __________(direct) of the film is Zhang Yi mou. I’ve seen it twice.. 13.My wound is still ________(pain). 14.Tom feels like _________(watch) action movies 15.It’s a wise __________(choose) to wear the white tie. It matches your shirt well.. 16.Little girls shouldn’t get their ears ___________(pierce). 17.She has got a lot of ________(value) information from the meeting. 18.Have you heard of the song ________(call) Yesterday Once More? 19.There must be something _________(visit) our homes in the neighborhood. 20.We are afraid of _________(wolf) because they are scary. III. 单项选择。(20分) ( )21. --I think the girl under the tree must be Tina. --No, it ______ be her. She is in the library now. A. can’t B. mustn’t C. may D. may not ( )22. Not only my p arents but also my grandfather ______ f lying to Beijing next weekend. A. is B. are C. was D. were

云南省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

云南省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下列世界文学作品中哪项不是四大吝啬鬼形象() A . 果戈里《死魂灵》中的乞乞科夫 B .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C . 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D .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尹________萧________墓________卞________绊________慌________ 君________箫________暮________卡________畔________谎________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3. (4分)(2020·辽阳模拟)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 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虽有佳肴) (8)疫情爆发时,84岁的院士钟南山义无反顾地来到抗疫第一线,无畏凶险,无惧高龄,他是最美逆行者。正如苏轼《江城子》中所言:“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决眦入归鸟”“飞鸟相与还”是杜甫、陶渊明笔下的倦鸟归林,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4. (10分)根据《西游记》中的相关内容填空。 在“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中,孙悟空第一次去借扇,罗刹女因________一事而记恨孙悟空不借扇;第二次孙悟空受骗借到一把假扇;第三次孙悟空采取________的方式骗得宝扇,却又失手。孙悟空大怒,与牛魔王大战。最后借助________的力量,把牛魔王打回原形,罗刹女被迫交出宝扇。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 5. (20分) (2016七下·敦煌期中) 阅读《春》选段,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