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油管作业车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连续油管作业车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连续油管作业车传动系统设计说明书

连续油管作业车课程设计地盘的选型与传动系统的设计

前言 (2)

设计任务: (2)

第一章汽车底盘的选择及其性能核 (3)

1.1、汽车底盘的选择 (3)

1.2、汽车的动力性分析(最大驱动力、最大爬坡度、附着率) (4)

⑴、爬坡度的计算: (5)

⑵、附着率的计算: (5)

1.3、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 (5)

1.4、轴载分配计算 (6)

1.5、连续杆作业车的横向稳定性 (7)

第二章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 (7)

一、齿轮传动 (9)

锥齿轮主要参数计算 (10)

第二对齿轮计算 (14)

第三对齿轮计算 (18)

第四对齿轮计算 (22)

二、轴的结构设计 (26)

(1)、确定轴的轴向尺寸 (27)

(2)、确定轴的径尺寸 (27)

(3)、轴的校核(取输入轴为研究对象) (28)

三、滚动轴承及联轴器的选择 (32)

四、轴、轴承等的校核计算 (35)

1、轴的校核计算 (35)

2、轴承寿命校核计算 (36)

3、键连接强度的校核计算 (36)

五、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36)

总结 (37)

附录: (39)

参考文献: (42)

专业综合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在学生毕业前夕,综合运用在大学中学习的基本知识,通过对一种特种车辆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局部结构设计、研制规划制定,初步掌握运载特种车辆设计的基本程序和设计方法,为毕业设计和毕业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基础。其意义为:通过模拟设计,系统的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知识,达到贯穿学习知识,增加实践能力,提高信心,提前介入毕业设计和工作的目的,为同学们在工作中实现突破打下基础。

任务是完成一种典型石油特种车辆的总体设计工作,通过总体方案确定、整车性能分析、具体部件设计等环节,达到了解设计规律,掌握设计方法的目的。

设计任务:

按照上述要求,设计任务如下:

1)整车方案及布局设计

钢制连续抽油杆作业车方案设计、布局设计,进行方案评价与决策。

2)车载设备设计

包括:夹持系统的设计、绞车的选型与设计、天车及游车-大钩的选型与设计、井架的设计、靠近井口移动旋转与支撑平台系统的设计等,

绘制夹持系统、绞车、天车及游车-大钩、井架、靠近井口系统的装配图,编制计算说明书。

3) 底盘选型

按照车载设备初步设计的结果,进行底盘的选择。

4)动力传动系统设计

5)车载设备的布局设计及整车性能分析

完成车载设备的布局设计,进行车辆稳定性校核、整车性能分析,特别是:动力性能、轴载分布、通过性能、越野性能等性能的分析,加速性能、风载适应性(作业、行驶两种状态)等分析,整车性能的评价。

6)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完成液力控制动作的设计,完成液压控制系统图和主要部件的设计选择。

7)完成整车的总体设计

包括整车三维建模、设计说明书、运行使用说明书编制。

8)进行答辩,完成综合设计。

第一章汽车底盘的选择及其性能核

1.1、汽车底盘的选择

本次底盘选型采用二类汽车底盘,运行速度公路最高为80km/h,野外为30km/h,转弯半径不大于25米,最大爬坡度不小于36°,制

动距离不大于12米,道路倾斜稳定性不小于20°。车上永久载荷含井架、起升系统、液力马达、绞车、分动箱等。按照车载设备初步设计的结果,进行底盘的选择。

连续杆作业车一般应选用越野性能好,可在路况较差地区行走的货车底盘作为装载用,货车底盘按驱动动力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驱动两种形式,考虑到柴油机具有压缩比高, 燃油消耗率低(比汽油机约低30 % ) ,燃油经济性好、转速比汽油机低(低50%以上)等特点,特别是连续杆作业车动力取用汽车动力时,多选用柴油车作为连续杆作业车。与作业有关的各部件一般都尽可能安装在汽车底盘上,考虑到制造、运输经济性及连续杆作业车的灵活性,汽车底盘选择一般以满足连续杆作业车各部件装载要求为宜,不易选的过大。这就要求在满足连续杆作业车操纵工作方便性的同时,车上各部件要合理布置,使得汽车各车轴受力及汽车的装载尺寸符合汽车行驶要求。我们所选的底盘型号为北奔3136B/8×6,采用柴油机作业,最高车速为80km/h,转弯半径为21m,满足底盘选择的要求。

1.2、汽车的动力性分析(最大驱动力、最大爬坡度、附着率)

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是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设计的连续油管车发动机功率360马力,发动机转速为 2200r/min, 车轮直径1.2米,车轮最大转速为80km/h,所选二类底盘质量为11.5吨,井架、游车、天车、大钩各为1.5吨,旋转移动系统总3.8吨,副车架0.6吨,绞车为

3.6吨。总车质量为28.5t。

由传动系统设计结果得:主减速器传动比i0=4.80;各档减速器传动比i=[12.68 8.46 6.26 4.64 3.38 2.50 1.85 1.37 1.00]

⑴、爬坡度的计算:

由公式Pe=T tq×n/9550 得出转矩T tq=Pe×9550/n = 1148.6 N.m。取传动系的机械效率ηt=0.85,i g×i0=12.68×4.8=60.86。

所以车轮最大驱动力F t =T tq×i g×i0×ηt/r =116514N。

滚动阻力F f=28.5×9.8×1000×0.02=5586N。

空气阻力F W =C D×A×u a×u a/21.15=54.2 N。

由此得α=arcsin((F t-F f-F w)/G)=23.4°。

⑵、附着率的计算:

滚动阻力矩T f2=F f×r=5586×0.6=3351.6 N.m。

车轮驱动力矩T t =F t×r=116514×0.6=69908 N.m。

驱动力切向反作用力F x2 =(T t-T f2)/r=10929 N。

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F Z2 =G=279.3 KN。

所以附着率Cψ2 =F X2/F Z2=0.397。

1.3、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

汽车的通过性(越野性)是指它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如陡坡、侧坡、壕沟、台阶等)的能力。根据设计本车所选的底盘可知当汽车满载时:

最小离地间隙h=402 mm。汽车满载、静止时,支承路面与汽车

上的中间区域最低点之间的距离,它反映了汽车无碰撞通过地面凸起 的能力。

接近角γ1 =30度。汽车满载、静止时,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 线与地面间的夹角。γ1越大,越不易发生触头失效。

离去角γ2 =64度。汽车满载、静止时,后端突出点向后轮所引切 线与地面间的夹角,γ2越大,越不容易发生托尾失效。 最小转弯半径R min = 21 m 。

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是,外侧转 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直径。它在很大程度上表 征 了汽车能够通过狭窄弯曲或绕过不可越过的障碍物的能力。R min 越小,汽 车的机动性能越好。 1.4、轴载分配计算

多数车装连续杆作业机工作状态和运输状态由于重心位置不 同,

设计时应分别考虑。各部件根据其组成可分别计算出其重力大小 和重 心的位置,建立空间平行力系,按照设备部件在汽车底盘上的位置绘制 重力分布图,计算出的连续杆作业机行驶和作业时的重心位置。设连续 杆作业机各部件的重力分别为G 1、G 2、G 3、…G 8,则连续杆作业机的 总重力为:

1238i G G +G +G ++G G ==∑…

G 11500440036003000150015001500150028500kg

=+++++++=

注:G1:底盘整备质量;G2:旋转系统质量;G3:绞车质量;G4:夹持 系统质量;G5:井架;G6:天车;G7:游车; G8:大钩。

建立整车三维模型,根据各部件的安装位置可确定出整车的重心位 置。重心距后轮前轴940mm ,横向偏心距为137.6mm ,距离地面高度为 1867mm 。前轮两轴相距1500mm ,后轮两轴相距1450mm ,前轮后轴和后 轮前轴相距2950mm 。根据已知,列出下列估算方程式:

x+y=285 1260y+3165x=0,

其中 x 是估算出的前轴轴载,y 为估算出的后轴轴载,计算,得:

x=8.1t y=20.4t ,。

即前后轴轴载符合要求。 1.5、连续杆作业车的横向稳定性

连续杆作业机的稳定性是指连续赶作业车停在横向斜坡上而不倾 翻的最大临界坡角γ。此稳定角也称为横向极限稳定角。已知连续杆 作业机重心横向偏心距e ,左右车轮的距离L (按照后轮距离1800mm 来 计算)和连续杆作业机重心高度h ,由以下图可以求出横向极限倾角γ。

()max arctan 05L-e h γ≤????

()()o arctan 05L-e h =arctan 051800-13761864=221?????????

所以横向极限角γ为22.1°。

第二章动力传动系统的设计

传动装置是由各种类型的零部件组成的。决定传动装置工作性能、

结构布置和尺寸大小的主要是传动零件,其他支撑零件和连接零件等都要根据传动零件的要求来设计,所以首先要进行传动零件的设计计

算。传动零件的设计包括确定传动零件的材料、热处理方法、参数、尺寸和主要结构。

根据控制系统所需泵的个数、功率大小和转速高低,个泵所需的功率和转速及具体型号如下表所示:

为节约成本,及满足车载设备空间要求,将分动箱设计成锥齿轮式分动箱,动力经变速箱直接挡输入分动箱,共有四个输出端,如下图所示:

下面依次对各个传动部件和辅助元件进行设计:

一、齿轮传动

齿轮设计计算的主要内容是:强度计算、几何尺寸计算、齿轮结构设计、齿轮精度等级确定等。

(1)、齿轮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到齿轮毛坯制造方法。当齿轮的顶圆直径小于400-500mm时,一般采用锻造毛坯;当其大于400-500mm时,多采用铸造毛坯;当齿轮直径与轴的直径相差不大时,应将齿轮和轴做成一体。选择齿轮材料时要兼顾轴的要求。

(2)、齿轮强度计算公式中,载荷和几何参数是用小齿轮输出转矩和分度圆直径或mz表示,因此无论许允应力或齿形系数是用哪个齿轮公式中的转矩、直径、齿数都应是小齿轮的数值。

(3)、齿轮传动的几何参数和尺寸应分别进行标准化、圆整、或计算其精确值。例如,模数必须标准化;中心距和齿宽应尽量圆整;

分度圆和齿顶圆直径、螺旋角、变位系数等啮合尺寸必须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3位数字,角度精确到秒。中心距一般要圆整为以0或5结尾的整数。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可以通过调整模数和齿数,或采用角变位来达到中心矩尾数圆整的要求;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还可以通过调整螺旋角来实现中心矩尾数圆整的要求。齿轮的结构尺寸如齿宽、轮毂直径、长度、轮缘内经、轮辐厚度、孔径等均圆整。

锥齿轮主要参数计算

锥齿轮选用40Cr,调制处理,硬度241HB~286HB平均取260HB。

第二对齿轮计算

一对齿轮均选用40Cr,调制处理,硬度241HB~286HB平均取260HB。

第三对齿轮计算

一对齿轮均选用40Cr,调制处理,硬度241HB~286HB平均取260HB。

连续油管作业操作手安全操作规程

连续油管作业操作手安全操作规程 4.1操作手安全操作规程 4.1.1 基础作业操作规程 (1)起升控制室 ①检查控制室气源压力显示是否正常,压力应在0.6~ 1.0MPa。 ②操作控制室气路阀,起升控制室于工作状态(起升速度可用手柄调压阀调节),合上控制室电源。 (2)起动柴油发动机 ①将发动机起动开关旋转置于“ON”的位置,待驾驶室内显示屏上各个参数(润滑油压力、柴油发动机转速、蓄电池电压、冷却液温度)显示正常,即可将起动开关顺时针旋到“START”位置进行起动;若第一次没有起动,则将起动开关逆时针旋到“OFF”位置,至少等待15秒后进行第二次起动。 ②柴油发动机起动后进行,观察显示屏上润滑油压力、冷却液温度、柴油发动机转速等参数,观察柴油发动机工作状况,确保柴油发动机工作正常。 ③调节控制室内发动机油门控制旋钮,将柴油发动机速度调到600 rpm~1000rpm,怠速运转3~5分钟预热后(观察液压油温指示表,待油温达到30℃左右时),将取力器旋钮转动置于“合”,合上带泵箱离合器。 ④支起车尾随车起重机两端液缸支腿。支腿处地面夯实并加垫枕木。 (3)注入头井口安装 ①取掉注入头四条立柱上的固定销子,将注入头安装在防喷器上,将注入头与防喷器整体吊起至井口并连接好。与此同时,台上操作人员调整排管器的高度,使其与注入头鹅颈管的高度相适应。

②调节注入头指重传感器支撑螺栓,使注入头自然落在指重传感器上,注入头驱动支架处于水平状态;放尽传感器管线中的气体;调节传感器端两个可调锁紧顶丝,使得当泵入液压油时,传感器接触盘刚好与注入头压盘接触,连接传感器电缆线。 ③连接防喷盒、防喷器、注入头速度和深度传感器、指重传感器信号线及液压管线。 ④仔细检查所有液压管线、注入头、防喷器、防喷盒润滑管线软管上编号与接头面板上序号是否相同,观察并调整深度传感器、载荷传感器的初始值,做好记录。 ⑤平整井口地面,支好注入头四条支腿,在注入头两侧的三个方向拉绷绳,应就近拉在井架、作业机梁上,必要时可打地锚。 ⑥调整滚筒摆位角度和方向,确保注入头的鹅颈管与滚筒中心对正。 ⑦将导向器上的压轮和排管器润滑盒合拢连接好。 (4)下放连续管作业 ①滚筒控制:下放连续管作业时,滚筒控制手柄放在“下放”位置,滚筒压力调节在4MPa左右,滚筒的先导压力是根据滚筒马达刹车预设的,一般用调压阀调节在3MPa左右。 ②将注入头控制手柄锁定装置向上提起,手柄推向“下”管位置,观察参数记录仪上的速度(初始速度应在 0~0.5m/min)、发动机转速、注入头马达压力(在6MPa左右)、回油压力、滚筒先导压力是否正常。 ③运行几分钟后,观察注入头、滚筒、供液油泵运行情况;油箱油温以及绷绳等有无异常情况(如有立刻停机检查整改),正常后调节注入头控制手柄,逐步提高下放连续管速度,一般正常下放连续管速度在10~20m/min之间,不超过 35m/min。每下入200~300m给注入头链条喷洒润滑油一次。

自卸车设计说明书

自卸车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输入: 整车型号 轴距:4250+1350mm; 载质量:65t;厢体质量:5t;整备质量:15.79t;容积:22m3 举升型式:前顶四级缸举升形式。 二、整车布置: 见图1 布置型式:油缸上支座固定在前板上(见图1) 经过作图2得出,车箱内长为6000mm,举升48°后板离地高度为444mm。 图2 三、方案计算说明 1、分析整车爬坡时是否存在后翻的可能性(见图3) 通过得知满载最大爬坡度35%,经计算坡度等于19.3°。经过作图得知,在坡度为19.3°的坡上货物重心在后轮与地面支撑点之前,故车辆满载爬19.3°的坡时不会后翻。 图3 2、选用柳汽前举升四级缸4TG-E185×4650,该油缸参数为:额定压力 为 16MPa,工作容积为82.4L,总行程为4650mm,油缸各级杆径分别为185 mm、160 mm、135 mm、110 mm,在额定压力16MPa下油缸推力分别为43 t、32t、22.9t、15.2t 油缸受力见图4,F为油缸推力,G为车箱自重加货物后的总质量 根据力矩平衡可以得出,如果要顺利举升货物必须满足以下公式:

F ×b > G ×a 图4 表1(载重65t ) 表2(载重80t ) 故:满足F 4×b 4>G ×a 4 3.系统压力计算 根据油缸所需推力及活塞杆的截面积,可以得出油缸的内压力: 载重65t 情况下: 载重80t 情况下: 4. 选用CB-J2100型油泵,该油泵参数为:额定转速为2300转/分,额定压力为20MPa ,驱动功率为66.28kW ,液压系统容积效率通常取0.9,校核举升时间 油缸举升所需时间:88.239.060 100 2300104.823 =???=  t 秒 5. 传动轴的计算 根据9550 T n P ?= 可以得出油泵额定压力(20 MPa )时所需的扭矩: 2772300 82.6695509550=?=?=n P T N ·M 油泵在20MPa 额定工作时所需的扭矩为277N ·M ; 选用取力器为QH50,输出额定扭矩为500N ·M ;

国内连续油管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国内连续油管技术应用与研究现状 摘要:本文探讨了国内连续油管技术现状,此外,国内还涉足了针对CT本身的部分研究工作,如江汉机械研究所开展了“CT椭圆度恒磁检测技术及装嚣研究”和“CT缺陷综合检测传感器的磁路设计” 单元技术的研究,地面设备将继续体现作业用途、工况和道路条件的差异性与特殊性,突显其个性化。控制系统将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设备性能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连续油管现状建议研究 国内开展连续油管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由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承担。该所从充分调研和学习消化国外相关先进技术入手,先后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国内连续油管技术现状 我国引进和利用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7年,我国引进了第一台Bowen Oil Tools(波恩工具公司)的产品。 四川油田首先利用引进的连续油管设备进行气井小型酸化、注氮排残酸、气举降液、冲砂、清蜡等一些简单作业。大庆油田自1985年引进Hydra-Rig公司的连续油管设备以来,共在100多口井中进行了修井等多种井下作业。吐哈油田自1994年引进连续油管设备以来,每年的作业量不断增加。油管技术在我国油田已经得到认可。目前,国内共有引进连续油管作业机28台,主要分布陆地上(自走车装或大拖车装式)有大庆、胜利、中原、河南、大港、辽河、华北、四川、吉林、吐哈、塔里木等油田。海洋上(橇装式)也有少数几台。 1)广泛收集国外连续油管技术与装备的技术状况和应用情况,重点调研有关作业工艺技术,翻译、编辑和出版了《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文集》一书; 2)针对塔里木油田早期引进的连续油管作业装备,学习消化该设备的使用、操作与维护,并翻译、编辑和出版了《连续油管作业机操作与维护》一书; 3)针对连续油管侧钻工艺技术,承担并完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研项目“连续油管侧钻技术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 4)对管径为32mm的连续油管作业机进行了总体设计和主要部件的详细设计; 5)1997~1998年,与塔里木油田合作,在对引进的连续油管作业井下配套工具进行学习和消化的基础上,研制了适应于Φ31.75 mm和Φ38.1 mm CTU使用的液压断开接头、双向震击器、加速器、旋转冲洗工具、拉拨工具等近l6种,已在新疆油田进行现场试验与使用;

连续油管现场作业操作规程-12[1].20改

Q/CNPC-CY 四川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 Q/CNPC- CY××—×××× 代替Q/CNPC—CY 543—2000 Q/CNPC—CY 582—2001 连续油管现场作业操作规程 (送审稿) ××××-××-××发布××××-××-××实施 四川石油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作业准备 (1) 5 作业程序 (3) 6 作业设备的撤卸 (6) 7 指重表校验 (6) 8 深度计数器校验 (6) 9 安全环保及质量要求 (7)

前言 本标准是对Q/CNPC—CY 543—2000《车载式连续油管设备操作规程》和Q/CNPC—CY 582—2001《连续油管作业技术规程》的合并和修订,对使用连续油管进行排液、冲砂洗井、酸化及部分修井作业进行了规范。本标准包含了9个部分,即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作业准备、作业程序、作业设备的撤卸、指重表校验、深度计数器校验、安全环保及质量要求。 本标准与Q/CNPC—CY 543—2000《车载式连续油管设备操作规程》和Q/CNPC—CY 582—2001《连续油管作业技术规程》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明确界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补充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作业准备中增加了对作业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和安全性的评价; ——对设备准备和安装、撤卸流程进行了统一规范; ——增加了车载仪器仪表校验的内容。 本标准由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局试油、测试、压裂酸化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贵杰李剑秋卢秀德雍和毅冯景春钟毅。

汽车总布置设计说明书

目录 目录 ................................................................ I 摘要 .............................................................. I II 第1章、汽车形式的选择 . (1) 1.1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1) 1.1.1汽车载客量和装载质量 ................................... 1 1.1.2质量系数ηmo ............................................ 1 1.1.3整车整备质量m o ......................................... 1 1.1.4汽车总质量m a ........................................... 1 1.2汽车轮胎的选择 ............................................... 2 1.3驱动形式的选择 ............................................... 2 1.4轴数的选择 ................................................... 3 1.5货车布置形式 ................................................. 3 第2章.汽车发动机的选择 (4) 2.1发动机最大功率 max e P (4) 2.2选择发动机 ................................................... 4 第3章、汽车主要参数选择 .. (7) 3.1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7) 3.1.1外廓尺寸 ............................................... 7 3.1.2轴距L .................................................. 7 3.1.3前轮距B 1和后轮距B 2 ..................................... 7 3.1.4前悬L F 和后悬L R ......................................... 8 3.1.5货车车头长度 ........................................... 8 3.1.6货车车箱尺寸 ........................................... 8 3.2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的计算 ..................................... 8 第4章.传动比的计算和选 .. (13) 4.1驱动桥主减速器传动比0i 的选择 (13) 4.2变速器传动比 g i 的选择 (14) 4.2.1变速器头档传动比 1 g i 的选择 (14) 4.2.2变速器的选择 .......................................... 14 第5章.动力性能计算 (15) 5.1驱动平衡计算 (15) 5.1.1驱动力计算 ............................................ 15 5.1.2行驶阻力计算 .......................................... 15 5.1.3力的平衡方程 .......................................... 17 5.2动力特性计算 (17) 5.2.1动力因数D 的计算 (17)

连续油管车操作规程学习资料

连续油管车操作规程

TC-15080操作维护规程 一、设备介绍 1.1、控制面板总成 该设备完全通过机械控制、液压控制、和气压控制等控制面板进行操作。 为了视野更好,控制室可以被提高。. 1.2、发动机控制(参阅图 2.2) 1. 停止按钮-通过切断燃料供应而正常关闭发动机。 2. 紧急停止按钮--立即关停发动机。 3. 油门--控制发动机的速度。 4. 远程油门开关—可启动和断开远程油门。 紧急停止控制装置建议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例如超速运行状态下。启动此装置会导致严重损坏发动机。

1.3、BOP控制(参照图 2.4) 1. 全封闭防喷器闸杆—全封闭防喷器闸板控制。通常处于开位 置。当处于关闭状态时,将完全封闭通孔。在油管或电缆处于BOP附件的位置时,不能关闭此控制。 2. 剪切闸杆—剪切闸板控制。通常处于开位置。当关闭时,切割 油管。每次使用之后应该检查切割刀片。 3. 带卡瓦的闸杆—带卡瓦的闸板控制。通常处于开位置。当关闭 时,闸板夹紧油管,以防止垂直移动。 4. 油管/管线控制杆---油管和钻杆闸板控制。通常处于开位置。当 关闭时,闸板围绕油管环面形成气压封闭。 5. 手泵转换开关--通常用以开关3000 psi的手泵。 6. 推动启动按钮----通常用以开动手泵,以使BOP运行。 7. 防喷器压力表----显示防喷器压力,该压力应用于防喷器的回 路;

8.储能器压力表------显示储能器的压力,该压力存在于防喷器的 回路中; 1.4、卷盘控制(参阅图 2.5) 1. 卷盘—升高或降低控制杆—控制卷盘-调平总成的位置。向上或 下移动水平缠绕装置 2. 卷盘—制动开关控制杆—开位置,制动启动(无压力), 关位置,停止制动(通常是1100 psi) 3.卷盘—进出控制杆—控制油管向井口输送或拉出油管,锁定的后 部位置为出井位置。 4.卷盘—排管器控制杆—控制自动排管功能。 5. 卷盘—抑制剂喷射按钮—油管下井时,控制向油管喷洒防锈抑 制剂。 6.卷盘—调节压力旋钮—控制施加在卷盘马达的压力。

汽车转向桥桥设计说明书

汽车转向桥设计说明书 任务书要求: (1)了解汽车转向桥的结构,功能 (2)进行汽车转向桥的受力分析 (3)总体方案设计 (4)画出转向节的零件图 (5)画出转向桥的总装图 一、概述 转向桥是利用转向节使车轮偏转一定的角度以实现汽车的转向,同时还承受和传递汽车与车架及车架之间的垂直载荷、纵向力和侧向力以及这些力形成的力矩。转向桥通常位于汽车的前部,因此也常称为前桥。 各类汽车的转向桥结构基本相同,主要有前轴(梁)、转向节、主销和轮毂 (1)前轴:由中碳钢锻造,采用抗弯性较好的工字形断面。为了提高抗扭强度,接近两端略呈方形。前轴中部下凹使发动机的位置得以降低,进而降低汽车质心,扩展驾驶员视野,减小传动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的夹角。下凹部分的两端制有带通孔的加宽平面,用以安装钢板弹簧。前轴两端向上翘起,各有一个呈拳形的加粗部分,并制有通孔。 (2)主销:即插入前轴的主销孔内。为防止主销在孔内转动,用带有螺纹的楔形销将其固定。 (3)转向节:转向节上的两耳制有销孔,销孔套装在主销伸出的两端头,使转向节连同前轮可以绕主销偏转,实现汽车转向。为了限制前轮最大偏转角,在前轴两端还制有最大转向角限位凸块(或安装限位螺钉)。 转向节的两个销孔,要求有较高的同心度,以保证主销的安装精度和转向灵活。为了减少磨损,在销孔内压入青铜或尼龙衬套。衬套上开有润滑油槽,由安装在转向节上的油嘴注入润滑脂润滑。为使转向灵活轻便,还在转向节下耳的上方与前轴之间装有推力轴承11;在转向节上耳与前轴之间,装有调整垫片8,用以调整轴向间隙。

左转向节的上耳装有与转向节臂9制成一体的凸缘,在下耳上装有与转向节下臂制成一体的凸缘。两凸缘上均制有一矩形键与左转向节上、下耳处的键槽相配合,转向节即通过矩形键及带有键形套的双头螺栓与转向节上下臂连接。 (4)轮毂:轮毂通过内外两个滚锥轴承套装在转向节轴颈上。轴承的松紧度可以由调整螺母调整,调好后的轮毂应能正、反方向自由转动而无明显的摆动。然后用锁紧垫圈锁紧。在锁紧垫圈外端还装有止推垫圈和锁紧螺母,拧紧后应把止推垫圈弯曲包住锁紧螺母或用开口销锁住,以防自行松动。 轮毂外端装有冲压的金属端盖,防止泥水或尘土浸入。轮毂内侧装有油封(有的油封装在转向节轴颈的根部),有的还装有挡油盘。一旦油封失效,则外面的挡油盘仍可防止润滑脂进入制动器内。 本文设计的是JY1061A型采用前置后轮驱动的载货汽车转向桥,因此该转向桥为从动桥。从动桥的功用:从动桥也称非驱动桥,又称从动车轴。它通过悬架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相联,两端安装从动车轮,用以承受和传递车轮与车架之间的力(垂直力、纵向力、横向力)和力矩。并保证转向轮作正确的转向运动 1、设计要求: (1)保证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可靠的承受车轮与车架之间的作用力。 (2)保证有足够的刚度:以使车轮定位参数不变。 (3)保证转向轮有正确的定位角度:以使转向轮运动稳定,操纵轻便并减轻轮胎的磨损。 (4)转向桥的质量应尽可能小:以减少非簧上质量,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 通过对CJ1061A型前桥的设计,可以加深我们的设计思想,即: (1)处理好设计的先进性和生产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2)协调好产品的继承性和产品的“三化”之间的关系。 2、结构参数选择 JY1061A型汽车总布置整车参数见表1: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摘要:本文探讨了连续油管国内应用和研究现状,连续油管的优点,对连续油管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进行了论述,对除垢施工技术步骤进行了论述,连续油管作业在我国油田受到普遍欢迎。 关键词:连续油管特点除垢技术 连续油管(Coiled tubing)是用低碳合金钢制作的管材,有很好的绕性,又称绕性油管,一卷连续油管长几千米。可以代替常规油管进行很多作业,连续油管作业设备具有带压作业、连续起下的特点,设备体积小,作业周期快,成本低。 1、国内应用和研究现状 我国引进和利用连续油管作业技术始于70年代,1977年,我国引进了第一台波温公司生产的连续油管作业机,在四川油田开始利用连续油管进行气井小型酸化、注氮排残酸、气举降液、冲砂、清蜡、钻磨等一些简单作业,累计进行数百口井的应用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积累了初步的经验,随后在全国各油田推广应用。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共有引进的连续油管作业机30台左右,主要分布在四川、大庆、长庆、胜利、华北、中原、吉林、新疆、辽河、吐哈、大港、河南和克拉玛依等油田。四川、辽河、华北自引进连续油管以来累计作业井次均己超过1000井次。大庆油田自1985年引进连续油管作业装置以来,共在百余口井中进行了修井等多种井下作业,主要用于气举、清蜡、洗井、冲砂、挤水泥封堵和钻水泥塞等。吐哈油田自1993年引进连续油管作业机以来,作业井次达40~60井次,用连续油管进行测井的最大井深已达到4300m。总的来讲,国内连续油管作业机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冲砂洗井、钻桥塞、气举、注液氮、清蜡、排液、挤酸和配合测试。用得比较多的是冲砂堵、气举排液和清蜡,占95%以上。连续油管作业在我国油田受到普遍欢迎。 2、连续油管的优点 作业简单,作业人员少,费用低。搬迁快,占地小,环保,占地面积是常规钻井的1/3。 起下时间短、减少停产时间,常规油管的11倍。起下钻时可以循环,封闭油管可带压作业,对地层伤害小。可选择不同尺寸的油管作水力通道.施工安全,维护方便。可以通过大斜度井。 3、连续油管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精确的深度测量,精确的重量测量和控制,油管运动的精确控制,合适的管柱结构-台阶型,压力控制设备的额定压力大于工作的最大压力,下井的所有工具的都要有尺寸图。

连续油管车操作规程

TC-15080操作维护规程 一、设备介绍 1.1、控制面板总成 该设备完全通过机械控制、液压控制、和气压控制等控制面板进行操作。 为了视野更好,控制室可以被提高。. 1.2、发动机控制(参阅图 2.2) 1. 停止按钮-通过切断燃料供应而正常关闭发动机。 2. 紧急停止按钮--立即关停发动机。 3. 油门--控制发动机的速度。 4. 远程油门开关—可启动和断开远程油门。 紧急停止控制装置建议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例如超速运行状态下。启动此装置会导致严重损坏发动机。

1.3、BOP控制(参照图 2.4) 1. 全封闭防喷器闸杆—全封闭防喷器闸板控制。通常处于开位置。 当处于关闭状态时,将完全封闭通孔。在油管或电缆处于BOP附件的位置时,不能关闭此控制。 2. 剪切闸杆—剪切闸板控制。通常处于开位置。当关闭时,切割 油管。每次使用之后应该检查切割刀片。 3. 带卡瓦的闸杆—带卡瓦的闸板控制。通常处于开位置。当关闭 时,闸板夹紧油管,以防止垂直移动。 4. 油管/管线控制杆---油管和钻杆闸板控制。通常处于开位置。 当关闭时,闸板围绕油管环面形成气压封闭。 5. 手泵转换开关--通常用以开关3000 psi的手泵。 6. 推动启动按钮----通常用以开动手泵,以使BOP运行。 7. 防喷器压力表----显示防喷器压力,该压力应用于防喷器的回 路;

8.储能器压力表------显示储能器的压力,该压力存在于防喷器的 回路中; 1.4、卷盘控制(参阅图 2.5) 1. 卷盘—升高或降低控制杆—控制卷盘-调平总成的位置。向上或 下移动水平缠绕装置 2. 卷盘—制动开关控制杆—开位置,制动启动(无压力),关位 置,停止制动(通常是1100 psi) 3.卷盘—进出控制杆—控制油管向井口输送或拉出油管,锁定的后 部位置为出井位置。 4.卷盘—排管器控制杆—控制自动排管功能。 5. 卷盘—抑制剂喷射按钮—油管下井时,控制向油管喷洒防锈 抑制剂。 6.卷盘—调节压力旋钮—控制施加在卷盘马达的压力。

普通的车床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概述 (1) 1.1 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 车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 (1) 1.3 操作性能要求 (1) 2. 参数的拟定 (1) 2.1 确定极限转速 (1) 2.2 主电机选择 (1) 3. 传动设计 (2) 3.1 主传动方案拟定 (2) 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2) 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2) 3.2.2 传动式的拟定 (2) 3.2.3 结构式的拟定 (3) 4. 传动件的估算 (4) 4.1 三角带传动的计算 (4) 4.2 传动轴的估算 (6) 4.2.1 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6) 4.2.2 传动轴以及主轴计算转速 (7) 4.3 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 (7) 4.3.1 齿轮齿数的确定 (7) 4.3.2 齿轮模数的计算 (8) 4.3.3 齿宽确定 (10) 4.4 带轮结构设计 (11) 5. 动力设计 (11) 5.1 主轴刚度验算 (11) 5.1.1 选定前端悬伸量C (11) 5.1.2 主轴支承跨距L的确定 (12) 5.1.3 计算当量外径 (12) 5.1.4 主轴刚度的计算 (12) 5.1.5 对于这种机床的刚度要求 (12) 5.2 齿轮校验 (13) 5.3 轴承的校验 (13) 6. 系统传动图 (14) 7. 心得体会 (16) 8. 参考文献 (17)

1.概述 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车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 普通机床的规格和类型有系列型谱作为设计时应该遵照的基础。因此,对这些基本知识和资料作些简要介绍。本次设计的是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 1.3 操作性能要求 1)具有皮带轮卸荷装置 2)主轴的变速由滑移齿轮完成 2.参数的拟定 2.1 确定极限转速 主轴最大转速2000r/min,最低转速160 r/min。公比=1.25 2.2 主电机选择 合理的确定电机功率N,使机床既能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满足生产需要,又不致使电机经常轻载而降低功率因素。 已知电动机的功率是5.5KW,根据《机床设计手册》[3]选Y132S1-2,额定功率5.5,

连续油管作业事故预防作业指导书

连续油管作业事故预防作业指导书 人身伤害预防 一、吊装井口装置 1、吊装注入头 ⑴从副车上吊下时,确保注入头与车体无绷挂现象,防止意外发生。 ⑵地面连接管线时,注入头要用四条支腿支好,防止倾斜伤人。 ⑶注入头管线接头连接到位,防止压力泄漏伤人。 ⑷吊装时钢圈槽内涂抹少量黄油。 ⑸钢圈上不许涂抹黄油。 ⑹法兰连接使用BX154钢圈。 ⑺平稳吊装,螺栓对角上紧。 ⑻注入头上作业,系好安全带,工具用尾绳系好,防落下伤人。 2、吊装防喷器组 ⑴吊装时钢圈槽内涂抹少量黄油。 ⑵钢圈上不许涂抹黄油。 ⑶上下法兰连接均使用BX154钢圈。 ⑷平稳吊装,螺栓对角上紧。

⑸防喷器组管线接头连接到位,防止压力泄漏伤人 ⑹登高作业,系好安全带,工具用尾绳系好,防落下伤人。 3、连续油管入井 ⑴连续油管从滚筒引入注入头前,严禁打开防脱绳卡,防止连续油管缩回滚筒。 ⑵把连续油管引入注入头要用专门引入工具,不得使用自制绳套或综绳,防止滑脱伤人。 ⑶引入前确保中心线与连续油管滚筒对中并检查鹅颈管护罩是否完全打开。 ⑷连续油管引入注入头后,打好鹅颈管护罩,防止连续油管滑脱。 ⑸高空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防止高处坠落。 ⑹连续油管入井前,确保井口完全打开,防止油管挤弯或刮伤。 4、高空作业 ⑴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并取得高空作业证书资格方可从事高空作业。 ⑵距地面2米及2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将安全带挂在上方牢固可靠处,高度不低于腰部。 ⑶高空作业人员应衣着轻便,穿软底鞋。

⑷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酒后、精神不振者严禁从事高空作业。 ⑸高空作业地点必须有安全通道,通道不得堆放过多物件,垃圾和废料及时清理运走。 ⑹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及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高空作业。 ⑺严禁人随吊物一起上落,吊物未放稳时不得攀爬。 ⑻严禁人随吊物一起上落,吊物未放稳时不得攀爬。 ⑼高空行走、攀爬时严禁手持物件。 ⑽垂直作业时,必须使用差速保护器和垂直自锁保险绳。 5、连续油管拆卸 ⑴必须使用指定倒管装置,不得使用自制或未经检验的倒管器。 ⑵连续油引入端接头必须与倒管装置内滚筒固定死或焊死,防止断开伤人。 ⑶在倒换过程中,必须保证连续油管滚筒与倒管装置传导速度一致,防止一方过快或过慢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⑷倒换过程中,被倒下来的连续油管也要排码整齐。 ⑸当连续油管车滚筒上的连续油管全部被倒入倒管器上之后,再将连续油管车上油管的另一端割开,严禁提前割开,防止油管窜出伤人。

汽车造型设计说明书

汽车造型设计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专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 ___年 _月

绪论 汽车造型设计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它涉及到和那多门类的科学领域,如人机工程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学、制造工艺学、经济学、商业心理学、环境学等。另外,造型中美的概念和时代感不是抽象的或固定的。它随着科学发展水平、物质条件、时间、人的审美调和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的演变。至于名族风格问题也是一样,它决不是一种固定形式所能表达的。 迈入2009回顾一百多年来汽车外观造型的变化才发觉汽车已经变了那么多。人们的用车习惯总是在不停的变化,以国内目前还不算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为例,从刚开始的崇尚实用为主,到如今的崇尚舒适;从完全摒弃两厢车到两厢车大行其道,汽车造型的发展也同时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取向和实际要求。如今再来细细品味汽车造型走过的路程,也别有一番滋味。 汽车作为一种商品,它具有双重性,首先它是功能产品,具有满足行走和运载的使用价值,同时它具有艺术产品,有美的品质,在于其内外的形态给人们视觉和触觉上带来大的享受。向人们展示的就是它的外形,外形是否讨人喜欢直接关系到这款车子甚至汽车厂商的命运。汽车的外形设计,专业的说法叫做汽车造型设计,是根据汽车整体设计的多方面要求来塑造最理想的车身形状。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外部和车厢内部造型设计的总和。它不是对汽车的简单装饰,而是运用艺术的手法、科学地表现汽车的功能、材料、工艺和结构特点。汽车造型的目的是以美去吸引和打动观者,使其产生拥有这种车的欲

汽车设计说明书_-)K

目录 目录 (1) 摘要 (3) 1 汽车的总体设计 (1) 1.1汽车总体设计的一般顺序 (1) 1.2布置形式 (4) 1.3轴数选择 (4) 1.4驱动形式的选择 (4) 2 载货汽车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5) 2.1 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5) 2.1.1汽车载荷质量的确定 (5) 2.1.2 整车整备质量的预估 (5) 2.1.3 汽车总质量的确定 (5) 2.1.4 汽车的轴荷分配 (5) 2.2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5) 2.2.1汽车的主要尺寸 (5) 2.2.2 汽车的外廓尺寸 (6) 2.3汽车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 (6) 2.3.1 汽车动力性参数的确定 (6) 2.3.2 汽车燃油经济性参数的确定 (6) 2.3.3 汽车通过性性参数的确定 (6) 3 货汽车主要部件的选择及布置 (7) 3.1 发动机的选择与布置 (7) 3.1.1 发动机型式的选择 (7) 3.1.2 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选择 (7) 3.2轮胎的选择 (10) 3.3离合器的选择 (10) 3.4万向传动轴的选择 (10) 3.5主减速器的选择 (10) 4 总体布置的计算 (11) 4.1 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计算 (11) 4.1.1平静时的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 (11) 4.1.2 水平路面上汽车满载行驶时各轴的最大负荷计算 (13) 4.1.3 制动时各轴的最大负荷计算 (14) 4.2 驱动桥主减速器传动比的选择 (15) 4.3 变速器传动比的选择 (15) 4.3.1 变速器一档传动比的选择 (15) 4.3.2 变速器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15) 5 汽车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计算 (17) 5.1 汽车动力性能的计算 (17) 5.1.1驱动平衡的计算 (17) 5.1.2动力特性的计算 (19) 5.2功率平衡计算 (22)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第三届福建省大学生工程训练 综合能力竞赛 无碳小车设计说明书 参赛者:邓磊林源兴趣詹发星 指导老师:张宁 学校:福建工程学院 地点:福建福州 时间:2015年1月1-2日

摘要 第三届福建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并为接下来的第四届国赛做好准备。我们在设计小车过程中特别注重设计的方法,力求通过对命题的分析得到清晰开阔的设计思路;作品的设计做到有系统性规范性和创新性;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材料、加工、制造成本等给方面因素。我们借鉴了参数化设计、优化设计、系统设计等现代设计发发明理论方法;采用了MATLAB、PROE、CATIA等软件辅助设计。 我们把小车的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制作调试。通过每一阶段的深入分析、层层把关,是我们的设计尽可能向最优设计靠拢。 方案设计阶段根据小车功能要求我们根据机器的构成(原动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控制部分、辅助部分)把小车分为车架、原动机构、传动机构、转向机构、行走机构、微调机构六个模块,进行模块化设计。分别针对每一个模块进行多方案设计,通过综合对比选择出最优的方案组合。我们的方案为:车架采用三角底板式、原动机构采用了锥形轴、传动机构采用齿轮、转向机构采用曲柄连杆、行走机构采用双轮驱动、微调机构采用微调螺母螺钉。其中转向机构利用了调心轴承、关节轴承。 技术设计阶段我们先对方案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借助MATLAB分别进行了能耗规律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灵敏度分析。进而得出了小车的具体参数,和运动规律。接着应用PROE软件进行了小车的实体建模和部分运动仿真。在实体建模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零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综合考虑零件材料性能、加工工艺、成本等。 小车大多是零件是标准件、可以购买,同时除部分要求加工精度高的部分需要特殊加工外,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手工加工出来。对于塑料会采用自制的‘电锯’切割。因为小车受力都不大,因此大量采用胶接,简化零件及零件装配。调试过程会通过微调等方式改变小车的参数进行试验,在试验的基础上验证小车的运动规律同时确定小车最优的参数。

Cerberus连续油管仿真模拟软件技术要求

Cerberus连续油管仿真模拟软件技术要求 一、产品用途 由于连续油管的队伍急速扩张,再加之近年连续油管拖动压裂的工艺广泛的应用,连续油管长时间处于高压、携砂液冲刷的环境下使用,需要密切的对连续油管的疲劳度进行检测分析。 需要采购相应的软件进行分析计算,通过软件可以对连续油管进行疲劳度分析,施工参数模拟、实时检测数采数据、井筒工况模拟、工具串选配模拟等功能。 通过调研,最终确定Cerberus连续油管仿真模拟软件主要包括的模块有:Orpheus、Reel-trak、Hydra、Velocity String、Solids Cleanout、Achilles、Hercules、String Editor /Reel Editor / Well Editor/Tool String Editor / Fluid Editor模块,并提供软件专用处理机。 二、技术参数 2.1软件模块详细功能

2.2 软件载体处理机参数要求 (1)处理系统Windows10,64位系统,简体中文版; (2)处理器:Inter i5-7200U或以上; (3)内存4GB或以上; (4)DirectX版本:DirectX12或以上。 (5)要求软件专机专用,使用硬件加密方式。 三、产品检验 依据有关标准,协议要求,合同及供方出具的相关技术文件对软件使用、各部性能进行检查验收。生产过程中的组织、生产、检验由乙方负责。 四、产品质量保证及服务 1. 乙方提供软件培训; 2. 现场应用出现问题时,乙方服务人员及时向现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

3. 每年密钥认证由乙方无偿提供。 井下作业公司压裂分公司 2018年9月17日

汽车造型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目的 (2) 汽车造型的发展趋势 (2) 汽车主要参数的确定 (4) 空气动力学 (7) 人机工程学 (9) 汽车造型与色彩 (12)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程序,理解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色彩学、空气动力学以及人机工程学的一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以后从事汽车车身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车身造型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从世界各大汽车博览会推出的多款新概念车看,造型更具个性化特色。车身造型的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气动最优化 一部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不断追求具有最佳气 动造型的历史人们一直在努力研究能够减小气动阻力且气动稳定性好的车身造型,今后这将仍是未来车造型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更主要的工作是在研究气动行驶稳定性上。未来的气动造型最优应满足以下几点: (1)最佳气动性能的车身外形只能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部分实验得出; (2)车身所受的气动纵倾力矩和气动横摆力矩理论上为零; (3)车身所受的气动升力理论上为略小于零; (4)减少气功阻力虽然不再是主要目标,但气动刚力系数不应大于0.2. 2、个性化

车身气动最优化是否会导致未来汽车外形的雷同,从而失去个性化,其实 汽车车身造型的发展过程己经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车身造型的历史发展时期,可能会由于追求气动造型的优化而使得某一种车型成为一个时期内的主导车型,但决不是唯一、就是同一主导车型,也由于气动特性非唯一评定指标而形成不同风格,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和美学观念,造型过程中会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人对汽车式样个性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种群的审美意识也会大不相同。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众化商品的轿车无疑将出现各式各样更新颖更奇特的新车型。 3、人性化 汽车是人的代行工具,与人在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己形成独特的汽车文 化。“一堆冰冷的钢铁”是无法满足现代人精神和文明需要的。车身造型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体现人机协调,使用操作方便、舒适,使汽车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维护健康。未来的车身造型设计将在车身外观设计、人机工程以及室内环境等方面更加注意人性化的发展。 4、虚拟技术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车身造型中应用,使得造型设计中可采用计算机模拟

汽车变速器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汽车变速器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摘要 变速器是汽车重要的传动系组成,在较大范围内改变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和汽车驱动轮上扭矩的大小。变速器能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使汽车倒退行驶,而且利用档位可以中断动力的传递。变速器是车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机械式变速箱设计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已经成熟,但对于我们还没有踏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其中的设计理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学习的。 设计的变速箱来说,其特点是:扭矩变化范围大可以满足不同的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使用和维修,价格低廉,而且采用同步器挂挡,可以使变速器挂挡平稳,噪声降低,轮齿不易损坏。在设计中采用了5+1档手动变速器,通过较大的变速器传动比变化范围,可以满足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的要求,从而达到其经济性和动力性的要求;变速器挂挡时用同步器,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是使汽车变速器操纵舒适度增加,齿轮传动更平稳。 本文设计了常用货车用机械式变速器。在阐述了机械式变速器的功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选择三轴式的设计方案,进行变速器主要参数的确定、齿轮的强度校核和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同时设计了变速器所用的锁环式同步器,确定了同步器的主要参数,最后对变速器操纵机构进行设计。 关键词:变速器;齿轮;输入轴;同步器

Abstract The transmission gearbox, as an important part in automobile driving system is used to make up the shortcoming of engine torque and rotary speed. It can change the vehicle speed and type torque in a big scope, cut off the power transfer from the engine, and also provides a reverse traveling direction for the vehicle. Transmiss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vehicle, including mechanical design development of transmission, the technology has matured, but we have not taken the school's students, of which the design is still very worthwhile for us to explore and learn of. Gearbox design, its features are: large torque rang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simple structure, easy production, use and maintenance, low cost, and the use of synchronizer sets required shifting allows smooth transmission required shifting, noise reduction is not easy damaged teeth. Used in the design of the 5 +1 manual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large changes in the scope of the transmission ratio, to meet the vehicl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so as to achieve its economic and power requirements; transmission linked file by synchronizer sets, although the increase in cost, but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to increase comfort, smoother gear. This designs commonly used truck wit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scribes the function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ission design, selection of three shaft type design, for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ransmission, gear strength checking and gear calculation of geometric size, while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used by the lock ring synchronizer, identified synchronizer of main parameters,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mechanism design. Key words:Transmission;gearbox;synchronizer;input shaf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