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一般由标题、通过日期与正文三个部分组成。

决议一般由标题、通过日期与正文三个部分组成。
决议一般由标题、通过日期与正文三个部分组成。

决议的格式及范文

决议一般由标题、通过日期与正文三个部分组成。

一、标题多采用“会议名称+事由+决议”的形式,也有采用“事

由+决议”的形式,但很少有仅以“决议”二字作标题的。

二、通过日期凡属于法定会议正式讨论通过的决议,日期一般放在

标题之下,在小括号内注明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有时也可省略会

议名称。

三、正文决议正文的行文方式,往往因决议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区别。1. 对于事项性决议,其正文一般由“决议根据”、“决议事项”、“决议结语”三个层次构成。

(1) 决议根据部分,简短概要地写明在何时,经过什么会议、什

么目的、讨论通过了什么问题或事项。

(2) 决议事项部分,通常行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阐明有关事

项,以于涉及范围较广的决议,多采用分条例项的方法。

(3) 决议结语部分,应根据需要而定,写法上要与内容紧密衔接,

一般提出要求或发出号召,切忌不着边际,泛泛而论。2. 对于

纪要性决议,其正文一般由“决议缘由”、“决议内容”两个层次构成

(1) 决议缘由部分,往往以精炼简短的文字,概述出有关会议的名

称、原因和议题等内容。

(2) 决议内容部分,一般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分层次阐述有关内容。有的纪要性决议也可在正文末段加“结语” ,紧承上文内容,提出希望或号召。从写作的角度来要求,应当注意:决议阐述的内容,必须是经过有关会议讨论通过的,切不可随意发挥;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深刻和充分的分析为前提;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凝炼、恰当、生动有力。

决定的格式及范文

(一)决定的写作格式决定是党政机关及其他部门对某些重大问题或重要事项,经过一定会议讨论研究表决通过后要求贯彻执行的文体。

决定除会议作出外,也可以由领导机关制发。

决定一般由标题和日期、正文、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1) 标题和日期决定的标题要完整地写出发文机关、决定事由和文种

三项内容。在决定事由前一般以"关于"连结。决定的日期即会议通

过或领导签发此项决定的日期。它写在标题之下,外用括号重大法规性的决定,还需注明通过该决定的机关、日期和生效日期。文末不再注明。

(2) 正文决定的主体部分也就是正文。其篇幅长短,由内容多少决

定。一个篇幅较长的决定,其内容通常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是说明形势和有关情况,作出决定的目的与意义;另一层是说明决定的具体事项,落实决定的政策、措施和要求等等。

篇幅较长的决定,正文在结构上可分为开头、主体、结语三部分。

开头。这一部分一般用一个自然段落,用" 特决定如下" 或" 特做如下决定"与主体部分衔接。" 开头"主要用以说明目前形势,分析或阐述做此决定的原因目的及意义。其语言要求简洁、概括性强。

主体。

表达决定的具体内容。

因为它是下级机关、相关单位及所属个人必须执行的准则,所以要求写得明确、具体、详尽。这一部分的表达方式常采用条文式写法,在这些表现具体内容的"条"、"项" 之间可以是明显的并列关系,也可以是明显的递进关系,无论何种关系,都一定要形成完整、严谨、清晰

的整体。主体部分也可用简述式写法,对所决定的事项作出直接公

布。

结语。在这一部分中提出希望、号召和要求。

(3) 结尾

在决定的正文之后,可写"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通常不写成

文日期和发文单位。见诸报刊时,可在文末署发文机关名。

命令(令)的格式及范文

一、命令的含义及分类

命令(令)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用的一种公文。命令(令)一般由国家领导机关和国家领导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发布命令(令)。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一般不用命令(令),多用指示或通知。其余任何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一律不能发布命令(令)。命令(令)可在内部行使,也可在报刊上公布。命令(令)的特点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其种类可分为:颁布性命令(即公布令),事项性命令(即行政令),任免性命令、奖惩性命令。二、命令的写作格式命令(令)的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签发人和年月日三部分组成。

标题。有三种构成方式,一是发布者加文种,二是主题加文

种,三是发布者加主题加文种。

正文。命令(令)的正文通常由“原由” 和“使命指挥” 两部分组成。“原由”部分写明发布本命令(令)的原因、理由或依据,“使命指挥”部分写明要求下级机关或有关人员必须遵照执行的使命事项。由于种类不同,正文在具体写法上也不尽一样。颁布法规性公文时,要写明颁布的内容,于何时经何机关或会议通过批准,何时生效或开始执行。发布重大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时,主要写明发布本命令的理由和目的,部署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施行的范围与时间等。任免性命令要写明任免的领导机关或会议名称、被任免者的姓名和所任免的职务。奖惩性命令要写明奖惩的事由、奖惩的等级与办法以及奖惩的目的、意义等。

签发人和年月日。在正文的右下方标明发布此命令(令)的机关领导人姓名和签发的年月日。

三、命令的特点

(二)特点。命令(令)与别的公文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重要。

命令(令)所涉及的事项,有的是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有的是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这些都是重要的内容。运用命令来奖惩有关人员,往往也是在全国或某一地区影响较大的。如果是一般性的表彰先进或批评错误,就不用命令而用通报等别的公文文种。

2.权威性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只有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县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才可以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发布命令,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发布命令。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地方政府都很少使用命令这一文种,国家高级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才较多使用。因此,命令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命令一旦发布,别的单位或个人都不得修改或歪曲,如果别的公文的内容与命令的有关精神相抵触的,也一律以命令的为准。

3.强制性大。

命令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上级机关发布了命令,下级机关不管是否同意,不管有什么困难或问题,都必须坚决地无条件地执行。令出必行,违反命令或抗拒执行命令,就要受到惩罚,在所有国家机关行政公文中,命令是最具有强制性的。

四、命令的写作注意事项

命令(令)的内容要概括、集中、明确,要与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相一致。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应加以说明。命令(令)的格式和结构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鲜明的层次感;文字简炼,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命令(令)的语言应简明扼要,用词准确、规范;语气要庄重严肃。

五、命令写作范文关于撤销×市擅自改变上级机关对外商赠送物

品的审批权限规定的令

范文:××市人民政府:

关于外商赠送物品审批权限问题,外贸部贸进管字〔1981〕

353 号文件规定,外商赠送物品以及××、××接受外商赠送汽车十辆以下,由省人民政府批准,而且省府已发出×府办〔19××〕××号文件明确了接受赠送物品报批手续。查××市政府×府〔19××〕××号文件通知

市属单位,从今年六月一日开始,外商赠送物品由市政府批准,下级机关擅自改变上级机关的规定是不对的。为此,现重申:凡接受外商赠送国家限制进口的物品,都应按现行规定报省人民政府审批,违背规定越权审批的一律无效。接受汽车的,将加盖省政府办公厅印章的“接受外商赠送物品报批表”和外商赠送书,到经贸部申领许可证,海关一律凭省政府办公厅办理的批件和经贸部许可证验收。

××省人民政府(印)

一九XX年九月十日

公报

公报也称新闻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大事

件或重要决定事项的报道性公文,是党和国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种。公报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新闻性。

公报分类

1) 会议公报。是用以报道重要会议或会谈的决定和情报的公报。这种公报一般用于党中央召开的会议。

2) 事项公报。党的高级领导机关用以发布重大情况、重要事

件的文件。高层行政机关、部门向人民群众公布重大决策、重要事项或重大措施时有时也沿用此类公报。

3) 联合公报。这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公报,用以发布国家之间、

政党之间、团体之间经过会议达成的某种协议,如《中俄联合公报》。

格式

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1) 公报的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

标题。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写文种《新闻公报》; 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 第三种是联合公报,由发表公报的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简称、事由、文种构成。

成文时间。用括号在标题之下正中位置注明公报发布的年、

月、日期。

(2) 公报的正文包括开头、主体两部分。

开头。即前言部分。事件性公报要求用最鲜明,最精炼的语言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即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会议性公报要求概述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 联合公报要求概述公报的来由,即在何时、何地、谁与谁举行了什么会谈或谁对谁进行了什么性质的访问等。

主体。是公报的核心内容,要求把公报的内容完整、系统、有序地表达清楚。常见的有三种写作:一种是分段式,即每段说明一层意思或一项决定; 第二种是序号式,多用于内容复杂、问题问绪较多的公报; 第三种是条款式,多用于联合公报。

(2) 公报的尾部。事件性公报和会议性

公报一般没有尾部; 联合公报要在正文之后写明双方签署人的身份、姓名、年、月、日期、并写明签署地点。

公告的格式及范文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属于公开宣布的告晓性公文,它与其它告晓一般事件的" 通知" 和用于表扬、批评和传达重要情况的"通报"不同,它具有高度的庄严性和权威性。公告分发布性公告、告知性公告、关涉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公告。

公告包括标题、正文、签署和日期等。

(1)标题①发文机关加事由加文种。如《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宋庆龄副委员长病情的公告》;②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告》;③事由加文种,前加"关于";④只写"公告"。

(2)正文直述公告缘由,宣布事项。内容必须是真正的要事,要高度概括;大多是消息性,一般不提出执行要求。

(3)签署写明公告发布机关全称。公告标题系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的,也可不写公告发布机关名称。

(4)日期公告的年月日一般标在签署下一行。

通告的格式与范文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具有规范性、业务性、广泛性等特点。

通告分为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

1、标题:可为完全式标题:即发文机关加事由加文种。

2、正文:正文一般由通告缘由、通告事项、通告要求三部分组成。

3、落款:写明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标题中有了发文机关,此处可不写。有的通告的日期写在标题之下。

以下是一份学校常用通告范文

通告

XX班XX同学平时喜欢欺负同学,常以语言或暴力对同学进行恐吓,在同学中形成一种恐慌气氛,上个学期,XX老师已经对该生进行了教育,不料他依然我行我素。

这个学期,他更是嚣张,多次向XX班学生XXX要钱花,否则便以打他相威胁。在这种情况下,XXX便从家里拿钱给她,最终被家人发现。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了极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现为了端正XXX同学的人生价值观,并

促使他尽快改正错误,同时也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经研究

决定,给XXX同学记一大过处分。

特此通告

XX中学

XX年XX月XX0

意见的格式包括:

1、标题

意见的标题有两种常见写法。一种是由发文机关+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另一种由主要内容+文种组成,如《关于提高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意见》

2、主送机关分为两种情况:需要转发的意见,没有主送机关这一项,但转发该意见的通知,要把主送机关写清楚。直接发布的意见,要有主送机关,主送机关的排列方法和一般公文相同。

3、意见的正文意见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组成。

1. 开头:发文缘由意见的开头部分,主要写出发布意见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但不面面俱到。文字根据具体情况可长可短,最后以“现提出以下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意见”等过渡性语句转入下文。

开头,概括性说明制定意见的缘由,目的或依据。常用“现提出如下意见”作为承启语转入意见的主体部分。

2. 主体:条文

主体部分解决“如何认识” 和“如何解决” 这两个问题。结构安排上应先写原则性指导意见,后写具体性指导意见先写理论性认识,后写解决办法。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意见,可以用序号或小标

题形式排列,以使结构更清晰明朗。

意见的主体,要把对重要问题的见解或处理办法——写明。

如果是规划性意见,内容繁多,可列出小标题作为各大层次的标志,小标题下再分条表述。如果是内容较单纯集中的工作意见,主体部分直接列条即可,不必再设小标题。

3. 结尾:执行要求

有些意见需要对贯彻执行提出一些要求,可以列入条款,也可单独在正文最后写一段简练的文字予以说明。如无必要,此项免除。

上报的意见,结尾可提出请求批转的要求,如“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单位)执行。”下发的意见一般要求下级结合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有的还可以提出在贯彻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上报或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要求。

4、发文机关

5、发文时间:一般以定稿时间为准。意见的格式,目前还没有

规范的统一要求。常见的有四

种:

一、是上下行文均抬头,有受文单位。上行文作为建议报上一级机关,抬头直书直接上级机关名称:下行文下发指导性意见,与通知一样,受文单位为听属下一级机关、单位凡抬头的“意见”,行文中落款一般应放在文尾。与其他上下行文同。

二、是意见不抬头. 与公报、公告同。一般应将制发机关、制

发时间放在标题之下。也有的把落款时间放在文尾。由于“意见” 内容一般涉及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制发机关、时间放在标题之下,一目了然,以示庄重。

三、是批转、转发意见。行文形式上是通知,内容是意见。被批转、转发的意见以上两种情况都有。一般来说应采取抬头的形式,如部门要求党委、政府批转的意见,应有抬头,即意见呈报机关。且在文尾有以上意见如无不妥,建议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字样,呈报机关、时间在文尾。少数情况也有意见不抬头,制发机关在意见标题之下,文尾没有请求批转的字样。

四、是印发本机关的工作意见、实施意见。这种文体行政机关在新《办法》实施前比较普遍,即使在党委系统也较常见。主要原因是有些意见中不便表述的内容,在印发通知的导语中表达。应当说在在意见作为通用的正式文种后,印发意见这种情况应逐步被直接发意

见所代替。

通知的格式及范文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①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有的在“通知”前面写上发通知的单位名称,还有的写上通知的主要内容。

②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

文。)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④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写通知一般采用条款式行文,可以简明扼要,使被通知者能一目了然,便于遵照执行。

【范文】

通知

学校教务处工作的同志:

根据昨天学校教务会议精神,定于8 月24 日下午2 时30 分在法学院办公室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和落实2003 级新生教学计划,任课教师情况等有关问题。希望做好会前准备并请准时出席。

XXXX 大学法学院(章)

2003 年8 月20 日

通报的格式及范文

通报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机关和日期组成。

(1)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或事由、文种构成。如《国务院关于一份国务院文件周转情况的通报》、《关于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等。

(2)正文表彰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一般分为三部分:(一)主要事实。表彰性通报要突出主要先进事迹,批评性通报要抓住主要错误事实;(二)分析指出事例的教育意义。表彰性通报,有在阐述先进事迹的基础上,提炼出主要经验、意义和值得学习与发扬的精神。批评性通报要分析错误的性质、危害,产生的根源和责任,指出应吸取的主要教训等;(三)决定要求。表彰性和批评性的通报,应写明组织结论与予以表彰或处理的决定,同时提出对表彰或批评对象与读者的希望、要求。为了防范和杜绝类似错误发生,批评性通报的结尾处,通常要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的措施或规定。传达性通报一般不写决定要求。(四)生效标识。在正文右下方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加盖印章,写明发文日期。

(注意)情况通报有两种形式:一种只对有关事实作客观叙述;另一种还对有关情况加以分析说明,有时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应采取何种

对策的指导性意见。

报告的格式及范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日常生活中一般用于商务和政府工作,特指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下级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

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报告一般具有汇报性、陈述性、单向性、事后性和沟通性五个属性; 它主要包括例行报告、调查报告和专题报告等。

1 基本格式

(1) 标题:包括事由和公文名称。

(2) 上款:收文机关或主管领导人。

(3) 正文:结构与一般公文相同。从内容方面看,报情况的,应有情况、说明、结论三部分,其中情况不能省略; 报意见的,应有依据、说明、设想三部分,其中以建设想不能省去。从形式上看,复杂一点的要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使用多的是导语式、提问式给个总概念或引起注意。主体可分部分家二级标题或分条加序码。

(4) 结尾:可展望、预测,亦可省略,但结语不能省。

(5) 打报告要注意做到:情况确凿,观点鲜明,想法明确,口吻得体,不要夹带请示事项。

(6) 注意结语:呈转报告的要写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参照执行。”最后写明发文机关,日期。

2 写作特点

(1) 内容的汇报性:一切报告都是下级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让上级机关掌握基本情况并及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指

导,所以,汇报性是“报告” 的一个大特点

(2) 语言的陈述性:因为报告具有汇报性,是向上级讲述做了什

么工作,或工作是怎样做的,有什么情况、经验、体会,存在什么问

题,今后有什么打算,对领导有什么意见、建议,所以行文上一般都使用叙述方法,即陈述其事,而不是像请示那样采用祈使、请求等

法。

(3) 行文的单向性: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是为上级机关进行宏观领导提供依据,一般不需要受文机关的批复,属于单项行文。

(4) 成文的事后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5) 双向的沟通性:报告虽不需批复,却是下级机关以此取得上级机关的支持指导的桥梁; 同时上级机关也能通过报告获得信息,了

解下情,报告成为上级机关决策指导和协调工作的依据。

3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是指向上级反映本机关的某项工作、某个问题或某一方面的情况,要求上级对此有所了解的报告。所写的

报告要迅速、及时,一事一报。呈报、呈转要分清写明。专

题报告与调查报告有一些类似,都是主要针对某个事实或论

点而展开论述,不过专题报告没有调查报告要求的扩展面更加广泛,论述的深度和广度要求较低。

4 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主要分为介绍典型经验类、揭露问题类、反映新生事物类和社会情况类的调查报告。

5 例行报告

主要指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等,常见于工作生活中,用于工作直属下级对上级汇报制定时间段的工作安排,报告内容除了要反应这段时间的工作完成进度和结果之外,还要说明工作中所发生的情况、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办法,写作的方法一般采用记叙的方式,要求要全面而言简意赅。

请示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的呈请性、期复性公文。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

标题:机关名称+事由+请示,标题中一定不要出现“等问题”、“等事项”这些词。

正文:

一、请示原因:陈述情况,讲清必要性和可能性,最后用“为此,请示如下”

二、请示事项:写明要求,如请求物资需要写明品名、数量、金

额,请求资金要写明金额。语气只能用“拟”怎么办,不可写成“决定”怎么办。

结尾语:用“上述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 、“特此请示,请予批准”,“以上请求,请予审批”,“以上请示,请予批复”,“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执行”等语。

格式要求:

标题:宋体加粗,二号字,居中,段落间距段前、段后各一行。如果字比较多,可以分成两行,但标题的两行之间应当是单位行距,段前段后不空行。

如果刚好“请示”两个字放在第二行,那么“请示”两个字之间空4 个字符。反之就不需要空,但“请示”前面的“的” 一般不要单独放在第二行,如果第一行放不下,可以将字体间距进行压缩一下。

注意事项:请示应当遵循“一文一事”原则,标题中一定不要出现“等问题” 、“等事项”这些词。

正文和结束语:仿宋、三号、单倍行距、首行空两格。落款:仿宋、三号、单倍行距、靠右侧段后空4 个字符文章的最后要写上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并加盖单位公章。落款与前面的结束语之间空三行,单位名称靠右段后空4 个字符,日期相对于单位名称居中。如果在标题上已写明是单位名称了,这里可以不写单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计算机的硬件是由有形的电子器件等构成的,它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早起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CPU(中央处理器)。目前的CPU包含了存储器,因此称为中央处理器。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是CPU自动工作的关键。 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有硬件、软件组成的多级层次结构,它通常由微程序级、一般程序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组成,每一级上都能进行程序设计,且得到下面各级的支持。 习题:4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那些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主要组成部分有: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 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地址。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字。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称为指令字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 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而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按 对阶操作。 直接使用西文标准键盘输入汉字,进行处理,并显示打印汉字,是一项重大成就。为此要解决汉字的输入编码、汉字内码、子模码等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 1第三章内部存储器 CPU能直接访问内存(cache、主 存) 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 cache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硬件技术,并且发展为多级cache体系,指令cache与数据cache分设体 系。要求cache的命中率接近于1 适度地兼顾了二者的优点又尽量避免其缺点,从灵活性、命中率、硬件投资来说较为理想,因而得到了普遍采用。 习题:1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32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个字节的信息

汽车构造课后作业

绪论 ●某车型的型号为CA6440,试解释这个编号的全部含义。 答:CA表示由一汽生产,6表示车辆类别是客车,44表示车辆的长度为4.4米。 第一章 ●汽车发动机有哪些类型? 1、按使用燃料: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气体燃料发动机。 2、按照活塞的工作方式:活塞往复式和旋转活塞式 3、按照冷却方式: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 4、按照气缸数目:动机又可分为单缸、双缸及多缸发动机。 5、按照气缸排列方式:直列、斜置、对置、V形和W型。 6、按照进气状态:增压式和非增压式。 ●四冲程往复式内燃机通常由哪些机构与系统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用? 组成: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油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如果是汽油机有点火系统,如果是增压发动机还有增压系统。 功用: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3.冷却系统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4.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6.点火系统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7.起动系统 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四冲程汽油机和四冲程柴油机在基本工作原理上有何异同?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基本工作原理上有何异同? 答:共同点:1.每个工作循环都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每个行程各占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2. (2000)10化成十六进制数是______。 A.(7CD)16 B.(7D0)16 C.(7E0)16 D.(7F0)16 3.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 A.(10011001)2 B.(227)8 C.(98)16 D.(152)10 4. ______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移码 5. 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______。 A. BCD码 B. 16进制 C. 格雷码 D. ASCⅡ码 6.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______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只做加法 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7. EPROM是指______。 A. 读写存储器 B. 只读存储器 C.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 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8. Intel80486是32位微处理器,Pentium是______位微处理器。 A.16B.32C.48D.64 9. 设[X]补=1.x1x2x3x4,当满足______时,X > -1/2成立。 A.x1必须为1,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B.x1必须为1,x2x3x4任意 C.x1必须为0,x2x3x4至少有一个为1 D.x1必须为0,x2x3x4任意 10. CPU主要包括______。 A.控制器 B.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和主存 11. 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______。 A.串行传输 B.并行传输 C.并串行传输 D.分时传输 12. 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______。 A. RR型 B. RS型 C. SS型 D.程序控制指令 13. 下列______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14. 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______。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可靠性 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15. 某单片机的系统程序,不允许用户在执行时改变,则可以选用______作为存储芯片。 A. SRAM B. 闪速存储器 C. cache D.辅助存储器 16. 设变址寄存器为X,形式地址为D,(X)表示寄存器X的内容,这种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为______。 A. EA=(X)+D B. EA=(X)+(D) C.EA=((X)+D) D. EA=((X)+(D)) 17.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______。 1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A .(7CD )16 B. ( 7D0)16 C. (7E0)16 D. 3.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 _______ 。 A .(10011001) 2 B. (227) 8 C. (98)16 4. ____ 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 B. 补码 C. 反码 D. 移码 5. 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A. BCD 码 B. 16 进制 C. 格雷码 6.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 ______ 是正确的 A. 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 C. 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 D. 7. EPROM 是指 ____ 。 A. 读写存储器 B. C. 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 8. Intel80486 是 32位微处理器, Pentium 是A.16 B.32 C.48 D.64 9 .设]X ]补=1.XXX 3X 4,当满足 _________ ■寸,X > -1/2 成立。 A. X 1必须为1,X 2X 3X 4至少有一个为1 B. X 1必须为1 , X 2X 3X 4任意 C. X 1必须为0, X 2X 3X 4至少有一个为1 D. X 1必须为0, X 2X 3X 4任意 10. CPU 主要包括 _____ 。 A.控制器 B. 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 和主存 11. 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 ,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 _________ 。 A. 串行传输 B. 并行传输 C. 并串行传输 D. 分时传输 12. 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 _________ 。 A. RR 型 B. RS 型 C. SS 型 D. 程序控制指令 13. 下列 _____ 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 B. 编译系统 C. 连接程序 D. 文本处理 14. 在主存和CPU 之间增加cache 存储器的目的是 _____ 。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可靠性 C.解决CPU 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 度 15. 某单片机的系统程序,不允许用户在执行时改变,则可以选用 ____________ 作为存储芯 片。 A. SRAM B. 闪速存储器 C. cache D. 辅助存储器 16. 设变址寄存器为X ,形式地址为D, (X )表示寄存器X 的内容,这种寻址方式的有 效地址为 ______ 。 A. EA=(X)+D B. EA=(X)+(D) C.EA=((X)+D) D. EA=((X)+(D)) 17.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 ___________ 。 A. 隐含寻址 B. 立即寻址 C. 寄存器寻址 D. 直接寻址 18. 下述 I/O 控制方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 ________ 。 7F0)16 D. ( 152)10 o D. ASC H 码 只做加法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 只读存储器 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位微处理器。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C__。 A.立即数和栈顶; B.暂存器; C.栈顶和次栈顶; D.累加器。 2.___C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B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 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B_。 A.128K; B.64K; C.64KB; 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A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B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同; 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C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C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汽车构造作业

汽车构造作业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

总论 一、判断题 年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始在长春兴建。() 2.越野汽车主要用于非公路上运载人员和货物或牵引设备,一般采用前 轮轮驱动。() 3.汽车满载时的质量总质量称为汽车的最大总质量。() 4.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质量称最大装载质量。() 二、选择题 1.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是一辆三轮汽车,它是由德国工程师高特列布·戴 姆勒和()于1885年在曼海姆研制成功的。 A 别儒 B 福特 C 卡尔·本茨 年,我国在湖北省的()市开始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 A 十堰 B宜昌 C武汉 3.客车是指乘坐()人以上的载客汽车。 A 5 B 7 C 9 4.轿车的主要参数代号为()。 A 发动机排量 B车辆的总质量 C车辆的长度 中的“09”代表汽车的总质量为()kg。 A 1090 B 9000 C3000 6.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称() A 前悬 B后悬 C轴距 D轮距

三、简答题 1.汽车有哪几种类型 2.一般来说汽车由哪四部分组成 3.汽车底盘包括哪四个系统 4.解释汽车牌号。 CA1092: EQ1090: TJ7100: BK6111CNG: 5.驱动力是如何产生的 6.什么是附着力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与工作原理 四、判断题 1.压缩比越大,则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越大,而温度越低。()2.发动机排量是指废气排出的量。() 3.BN492发动机,牌号中“4”表示发动机为四冲程发动机。() 4.发动机起动时不需要外力将曲轴转动。() 5.汽油发动机的混合气是依靠汽油自行着火燃烧的。() 6.在发动机的四个行程中,都是由活塞推动曲轴运动的。() 7.在压缩过程中,活塞是从上止点往下止点运动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题 1 字符信息是符号数据,属于处理(非数值)领域的问题,国际上采用的字符系统是七单位的(ASCII)码。P23 2 按IEEE754标准,一个32位浮点数由符号位S(1位)、阶码E(8位)、尾数M(23位)三个域组成。其中阶码E的值等于指数的真值(e)加上一个固定的偏移值(127)。P17 3 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其中前者采用(空间)并行技术,后者采用(时间)并行技术。P86 4 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总线带宽),它定义为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单位是(MB/s)。P185 5 在计算机术语中,将ALU控制器和()存储器合在一起称为()。 6 数的真值变成机器码可采用原码表示法,反码表示法,(补码)表示法,(移码)表示法。P19-P21 7 广泛使用的(SRAM)和(DRAM)都是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前者的速度比后者快,但集成度不如后者高。P67 8 反映主存速度指标的三个术语是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P67 9 形成指令地址的方法称为指令寻址,通常是(顺序)寻址,遇到转移指令时(跳跃)寻址。P112 10 CPU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和称为(指令周期)。 11 定点32位字长的字,采用2的补码形式表示时,一个字所能表示

的整数范围是(-2的31次方到2的31次方减1 )。P20 12 IEEE754标准规定的64位浮点数格式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11位,尾数为52位,则它能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正数为(+[1+(1-2 )]×2 )。 13 浮点加、减法运算的步骤是(0操作处理)、(比较阶码大小并完成对阶)、(尾数进行加或减运算)、(结果规格化并进行舍入处理)、(溢出处理)。P54 14 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存储系统的地址线至少需要(14)条。64×1024KB=2048KB(寻址范32围)=2048×8(化为字的形式)=214 15一个组相联映射的Cache,有128块,每组4块,主存共有16384块,每块64个字,则主存地址共(20)位,其中主存字块标记应为(9)位,组地址应为(5)位,Cache地址共(13)位。 16 CPU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叫(指令周期),它通常包含若干个(CPU周期),而后者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P131 17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从下至上可分为五级,即微程序设计级(或逻辑电路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P13 18十进制数在计算机内有两种表示形式:(字符串)形式和(压缩的十进制数串)形式。前者主要用在非数值计算的应用领域,后者用于直接完成十进制数的算术运算。P19 19一个定点数由符号位和数值域两部分组成。按小数点位置不同,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______。 A.立即数和栈顶; B.暂存器; C.栈顶和次栈顶; D.累加器。 2.______可区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是指令还是数据。 A.存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用户。 3.所谓三总线结构的计算机是指______。 A.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三组传输线。 B.I/O总线、主存总统和DMA总线三组传输线; C.I/O总线、主存总线和系统总线三组传输线; D.设备总线、主存总线和控制总线三组传输线.。 4.某计算机字长是32位,它的存储容量是256KB,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______。 A.128K; B.64K; C.64KB; D.128KB。 5.主机与设备传送数据时,采用______,主机与设备是串行工作的。 A.程序查询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 6.在整数定点机中,下述第______种说法是正确的。

A.原码和反码不能表示-1,补码可以表示-1; B.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 C.三种机器数均可表示-1,且三种机器数的表示范围相 同; D.三种机器数均不可表示-1。 7.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是______。 A.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 D.以上都不对。 8.向量中断是______。 A.外设提出中断; B.由硬件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C.由硬件形成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D.以上都不对。 9.一个节拍信号的宽度是指______。 A.指令周期; B.机器周期; C.时钟周期; D.存储周期。 10.将微程序存储在EPROM中的控制器是______控制器。 A.静态微程序; B.毫微程序; C.动态微程序; D.微程序。 11.隐指令是指______。 A.操作数隐含在操作码中的指令; B.在一个机器周期里完成全部操作的指令; C.指令系统中已有的指令;

汽车构造(上)复习思考题与作业0

汽车构造复习思考题及作业 总论复习思考题 1、汽车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用如何? 2、汽车驱动力是如何产生的?保证汽车正常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是什么?汽车行驶方程式指的是什么? 3、新标准中汽车是如何分类的? 4、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及应用如何? P18页:1~10题。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术语 1、发动机排量 2、压缩比 3、有效功率 4、标定功率 5、速度特性曲线 6、发动机外特性、 7、 工况 8、负荷率 二、问答与计算题 1、简述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2、解放CA6102型发动机,其活塞行程为115mm,试计算出该发动机的排量。(提示:CA6102发动机的缸径为102mm) 若知其压缩比为7,问燃烧室容积是多少升。 3、国产165F、495Q、6135Q、1E65F、4100Q燃机各代表什么含义? 4、发动机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P39页:1~4 第二章机体组及曲柄连杆机构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术语 1、全支承曲轴 2、非全支承曲轴 3.扭曲环 4.活塞销偏置 5.“全浮式”活塞销 6.曲轴平衡重 7.燃烧室 8.湿式缸套 二、简答题 1、无气缸套式机体有何利弊?为什么许多轿车发动机都采用无气缸套式机体? 2、为什么要对汽油机气缸盖的鼻梁区和柴油机气缸盖的三角区加强冷却?在结构上如何保证上述区域的良好冷却? 3、为什么要把活塞的横断面制成椭圆形,而将其纵断面制成上小下大的锥形或桶形? 4、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如何?由哪些主要零件组成? 5、若连杆刚度不足,可能发生何种故障? 6 、活塞销与销座、连杆小头的连接主要有那两种类型,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7、何谓发动机的点火顺序和作功(点火)间隔角? 8、简要叙述曲轴扭转减振器的功用。 9、曲轴上的平衡重和发动机的平衡机构各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曲轴不加平衡重,有的发动机不设平衡机构? 10、为什么说多缸发动机机体承受拉、压、弯、扭等各种形式的机械负荷(受力分析)? 11、扭曲环装入气缸后为什么会发生扭曲?正扭曲环和反扭曲环的作用是否相同? P86页:1~9 作业: 举例说明曲拐布置形式与发动机工作顺序有何关系? 第三章配气机构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术语 1.充气系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集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集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解:P3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 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7. 解释下列概念: 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P9-10 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8. 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对存储器的要求是速度快,_容量大_____,_价位低_____。为了解决这方面的矛盾,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 2.指令系统是表征一台计算机__性能__的重要因素,它的____格式__和___功能___不仅直接影响到机器的硬件结构而且也影响到系统软件。 3.CPU中至少有如下六类寄存器__指令____寄存器,__程序_计数器,_地址__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缓冲寄存器。 4.完成一条指令一般分为取指周期和执行周期,前者完成取指令和分析指令操作,后者完成执行指令操作。 5.常见的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功能可实现寄存器和寄存器之间,或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送。 6.微指令格式可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两类,其中垂直型微指令用较长的微程序结构换取较短的微指令结构。 7.对于一条隐含寻址的算术运算指令,其指令字中不明确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其中一个操作数通常隐含在累加器中 8.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最大正数为 2^127(1-2^-23) ,最小正数为 2^-129 ,最大负数为 2^-128(-2^-1-2^-23) ,最小负数为 -2^127 。 9.某小数定点机,字长8位(含1位符号位),当机器数分别采用原码、补码和反码时,其对应的真值范围分别是 -127/128 ~+127/128 -1 ~+127/128 -127/128 ~+127/128 (均用十进制表示)。 10.在DMA方式中,CPU和DMA控制器通常采用三种方法来分时使用主存,它们是停止CPU访问主存、周期挪用和DMA和CPU交替访问主存。 11.设 n = 8 (不包括符号位),则原码一位乘需做 8 次移位和最多 8 次加法,补码Booth算法需做 8 次移位和最多 9 次加法。 12.设浮点数阶码为8位(含1位阶符),尾数为24位(含1位数符),则32位二进制补码浮点规格化数对应的十进制真值范围是:最大正数为,最小正数为,最大负数为,最小负数为。 13.一个总线传输周期包括申请分配阶段、寻址阶段、传输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阶段。 14.CPU采用同步控制方式时,控制器使用机器周期和节拍组成的多极时序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试题

1.刷新存储器的重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带宽。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24位,帧频(刷新速度)为72Hz,求: 1)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多少 2)刷新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 1)刷新存储器的容量= 1024*768 * 24bit= 2)帧频(刷新速度)为72Hz指的是:每秒钟读72次, 所以,刷新存储器的带宽=1024*768 * 24bit *72 次/秒=162MB/s 2.试推导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要的总时间 读写一块总时间TB=平均找道时间Ts+平均等待时间Tw +读写传输时间Tt 读写一块总时间TB=平均找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读写传输时间=Ts+Tw+Tt 1)Tw 设磁盘每秒r转,每条磁道N个字,则数据传输率=rN个字/秒 转一周的时间=1/r,所以 Tw =1/2*(1/r)=1/(2r) 2)Tt 又设每块的字数是n,一旦读写头定位在该块,则Tt≈n/(rN)秒 所以TB=Ts+ 1/(2r)+ n/(rN) 秒 3.采用串行接口进行7位ASCII码传送,带有一位奇偶校验位、一位起始位和一位停止位,当波特9600波特时,字符传送率是 9600波特=9600bit/秒 =9600 bit*(1字符/10bit)/秒 =960字符/秒 4.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8个字节的信息,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70MHz,求总线带宽 Dr=8字节/T秒=8*70*10^6≈420MB/秒 5.某机器CPU中有16个寄存器,运行某中断处理程序时,仅用到其中的2个寄存器,请问响应中断而进入该中断处理程序时是否将通用寄存器内容保存到主存中去需保存几个寄存器 要将通用寄存器内容保存到主存中去。 只要保存中断处理程序用到的那2个寄存器的内容。 1.已知cache的存储周期是40ns,主存存储周期200ns, cache/主存系统平均50ns,求cache的命中率访问n个字,设命中率为H cache/主存系统的平均访问时间 =命中cache的时间+不命中cache的主存访问时间 =H*Tc+(1-H)*Tm =H*40+(1-H)*200 =50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全)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集 一、选择题 1. 将用户编写的高级语言程序的全部语句一次全部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而后再执行机器 语言程序,这称为()? A. 编译 B. 解释 C. 仿真 D. 转换 2. 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的神经中枢,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其工作过程()? A. 取指过程 B. 分析过程 C. 翻译过程 D. 执行过程 3. 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 A. 用于选择主存单元 B.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C. 用于指定主存单元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 D. 用于传送主存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4. 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是()之间的交接界面。 A. CPU与存储器 B. 主机与外围设备 C. 存储器与外围设备 D. CPU与系统总线 5. 下面哪一个不是总线通信控制方式主要采用的方式()? A. 同步通信 B. 异步通信 C. 半同步通信 D. 半异步通信 6. 下面哪一个不是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A. 速度 B. 容量 C. 体积 D. 每位价格 7. 常用的虚拟存储系统由()两级存储器组成。 A. 主存-辅存 B. 快存-主存 C.主存-Cache D. Cache-辅存 8. 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存储容量为1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A. 1M B. 512KB C. 256K D.256KB 9. 如果现在要把主存中编号为17的块映射到Cache中的某一块中,其中主存的初始块编号为0,Cache的块数为8,Cache的初始块编号也为0,那么请问主存中编号为17的块通过直接映象后映象到Cache中块的编号是()? A. 0 B. 1 C. 2 D. 3 10. 下面哪一个不是Cache的替换策略()? A. 先进后出 B. 先进先出 C. 近期最少使用 D. 随机法 11. 下面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 +0的原码不等于-0的原码 B. +0的补码等于-0的补码 C. +0反码不等于-0的反码 D. -0的原码等于-0的补码 12. 下面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 有符号数的移位称为算术移位 B. 无符号数的移位称为逻辑移位 C. 逻辑左移时,高位移丢,高位添零 D. 逻辑右移时,低位移丢,高位添零 13. 下面那个数是规格化数()? A. 1.10101×21 B. 1101.01×2-10 C. 0.110101×210 D. 11.0101 14. 下面的这个指令实例表示的是哪种寻址方式()? SUB R1 (R2) A. 寄存器寻址 B. 立即寻址 C. 偏移寻址 D. 寄存器间接寻址 15. 基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计算机组成原理典型例题讲解

分析设计计算: 1.CPU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个累加寄存器AC,一个状态条件寄存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1)标明图中四个寄存器的名称。 (2)简述指令从主存取到控制器的数据通路。 (3)简述数据在运算器和主存之间进行存/ 取访问的数据通路。 图1 解: (1)a为数据缓冲寄存器DR ,b为指令寄存器IR ,c为主存地址寄存器,d为程序计数器PC。 (2)主存M →缓冲寄存器DR →指令寄存器IR →操作控制器。 (3)存贮器读:M →缓冲寄存器DR →ALU →AC 存贮器写:AC →缓冲寄存器DR →M

2. 某机器中,配有一个ROM芯片,地址空间0000H—3FFFH。现在再用几个16K×8的芯片构成一个32K×8的RAM区域,使其地址空间为8000H—FFFFH。假设此RAM芯片有/CS和/WE信号控制端。CPU地址总线为A15—A0,数据总线为D7—D0,控制信号为R//W,MREQ(存储器请求),当且仅当MREQ 和R//W同时有效时,CPU才能对有存储器进行读(或写)。 (1)满足已知条件的存储器,画出地址码方案。 (2)画出此CPU与上述ROM芯片和RAM芯片的连接图。 解:存储器地址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分三组,每组16K×8位。 由此可得存储器方案要点如下: (1)用两片16K*8 RAM芯片位进行串联连接,构成32K*8的RAM区域。片内地址:A0——A13,片选地址为:A14——A15; (2)译码使用2 :4 译码器; (3)用/MREQ 作为2 :4译码器使能控制端,该信号低电平(有效)时,译码器工作。 (4)CPU的R / /W信号与RAM的/WE端连接,当R // W = 1时存储器执行读操作,当R // W = 0时,存储器执行写操作。如图1 0000 3FFF 8000

【精品】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重点

一、简答题 1、试述浮点数规格化的目的和方法。 答:浮点的规格化是为了使浮点数尾数的最高数值位为有效数位。当尾数用补码表示时,若符号位与小数点后的第一位不相等,则被定义为已规格化的数,否则便是非规格化数。通过规格化,可以保证运算数据的精度。 方法:进行向左规格化,尾数左移一位,阶码减1,直到规格化完毕。 2、简述循环冗余码(CRC)的纠错原理。 答:CRC码是一种纠错能力较强的校验码。在进行校验时,先将被检数据码的多项式用 生成多项式G(X)来除,若余数为0,说明数据正确;若余数不为0,则说明被检数据有错。 只要正确选择多项式G(X),余数与CRC码出错位位置的对应关系是一定的,由此可以 用余数作为判断出错位置的依据而纠正出错的数据位。 3、DRAM存储器为什么要刷新?有几种刷新方式? DRAM存储元是通过栅极电容存储电荷来暂存信息。由于存储的信息电荷终究是有泄漏的,电荷数又不能像 SRAM存储元那样由电源经负载管来补充,时间一长,信息就会丢失。为此必须设法由外界按一定规律给栅 极充电,按需要补给栅极电容的信息电荷,此过程叫“刷新”。 ①集中式---正常读/写操作与刷新操作分开进行,刷新集中完成。 ②分散式---将一个存储系统周期分成两个时间片,分时进行正常读/写操作和刷新操作。 ③异步式---前两种方式的结合,每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保证在刷新周期内对整个存储器 刷新一遍。 4、CPU中有哪些主要寄存器?简述这些寄存器的功能。 (1)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2)程序计数器(PC):用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地址寄存器(AR):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 (4)缓冲寄存器(DR): <1>作为CPU和内存、外部设备之间信息传送的中转站。 <2>补偿CPU和内存、外围设备之间在操作速度上的差别。 <3>在单累加器结构的运算器中,缓冲寄存器还可兼作为操作数寄存器。 (5)通用寄存器(AC):当运算器的算术逻辑单元(ALU)执行全部算术和逻辑运算时,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 (6)状态条件寄存器:保存由算术指令和逻辑指令运行或测试的结果建立的各种条件码内容。除此之外,还保存中断和系统工作状态等信息,以便使CPU和系统能及时了解机器运行状态和程序运行状态。 5、中断处理过程包括哪些操作步骤? 关闭中断标识,重要数据入栈, 处理中断服务功能, 数据出栈, 恢复中断标识, 开中断.

汽车构造作业答案

汽车构造作业: 一、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由哪些系统组成?各起什么作用? 答: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1、机体组2、曲柄连杆机构3、配气机构4、供给系统5、点火系统6、润滑系统7、起动系统8、冷却系统。 各起的作用:1、机体组是发动机的支架:是两大机构和发动机各系统的装配基体,它形成燃烧室,是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 2、曲柄连杆机构:负责将活塞的燃气压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输出机械能。 3、配气机构:按发动机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的可燃混合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排出气缸。 新鲜的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的愈多,发动机可能发出的功率就愈大。由于进气阻力,残余废气以及温度升高等因素,进入气缸内新鲜气体的体积,如果换算到进气口处状态的话,将小于气缸的工作容积。 4、供给系统: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将燃烧产物—废气排入大气中。 5、点火系统:按规定的时刻,准时点燃混合气。 6、润滑系统:具有润滑、减摩、延长寿命、密封、清洁、冷却、防锈蚀的功用。 7、起动系统:用于启动发动机。 8、冷却系统: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二、已知某四缸发动机标定功率为56KW,标定转速为6000r/min,总排量为 1.78L,测得每小时燃油消耗量为16.8kg,求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和升功率? 三、有一台四缸内燃机,工作顺序为1-3-4-2,当第3缸处于排气下止点时,请分析各缸活塞的工作状况。 答:第一缸进气,第二缸压缩,第四缸开始作功点火。 四、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工作性能有哪些影响?一般的调整数值范围是多少?如何进行调整? 答:如果气门间隙过大,则使用传动零件之间以及气门与气门座之间撞击声增大,并加速磨损。同时,也会使气门开启的延续角度变小,气缸的充气及排气工况变差。如果气门间隙过小,发动机在热态下可能关闭不严而发生漏气,导致功率下降,甚至烧坏气门;一般在冷态时,进气门的间隙为0.25~0.3mm,排气门的间隙为0.3~0.35mm;调整某缸气门时,先使该缸进排气门关闭,再通过安装在摇臂端的气门调节螺钉来调整气门间隙。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及答案

1、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有() A、符号语言 B、机器语言 C、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 D、汇编语言 2、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为 A、(10010101)2 B、(227)8 C、(101001)BCD D、(233)16 9、运算器虽有许多部件组成,但核心部分是 A、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C、多路开关 D、通用寄存器 10、四片74181ALU和一片74182CLA器件相配合,具有如下进位传递功能: A、行波进位 B、组内先行进位,组间先行进位 C、组内先行进位,组间行波进位 D、组内行波进位,组间先行进位 11、在定点数运算中产生溢出的原因是 A、运算过程中最高位产生了进位或错位 B、参加运算的操作数超出了机器的表示范围 C、运算的结果的操作数超出了近期的表示范围 D、寄存器的位数太少,不得不舍弃最低有效位 12、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 A、存放数据 B、存放程序 C、存放数据和程序 D、存放微程序 13、存储周期是指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 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14、某单片机字长16位,它的存储量64KB,若按字编址,那么它的寻址范围是 A、64K B、32K C、64KB D、32KB 15、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 X 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盒数据线的数目是 A、8,512 B、512,8 C、18,8 D、19,8 16、交叉存储器实质上是一种存储器,它能执行独立的读写操作 A、模块式,并行,多个 B、模块式,串行,多个 B、整体式,并行,多个 D、整体式,串行,多个 17、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A、解决CPU和主存光之剑的速度匹配问题 B、扩大主存储器的容量 C、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扩大CPU通用寄存器数量 18、下列因素下,与chahe的命中率无关的是 A、主存的存取时间 B、块的大小 C、cache的组织方式 D、cache的容量 19、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A、通用寄存器 B、主存单元 C、程序计数器 D、堆栈 20、下列几项中,不符合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是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A) 教学中心名称考点成绩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计算机中的信息可分为两类,它们是信息和信息。 2.第二代电子数字计算机所用的基本器件是。 3.设X=-9/16,[X]补= 。 4.运算器中的核心部件是。 5.浮点表示法中,阶码决定浮点数的,尾数决定浮点数的。 6.CPU中PC的主要功能是。 7.按照信息的传送格式,接口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某主存储器按字节编址,地址线数目为16,这个存储器的容量为 . A 16K×16位B.32K×8位、C.64K ×8位 2.采用DMA方式传送数据时,每传送一个数据就要占用的时间。 A一个指令周期B.一个存储周期C.一个机器周期 3. Cache是。 A.主存的一部分 B.为扩大存储容量而设置的 C.为提高存储系统的速度而设置的 4.操作控制器的功能是。 A产生操作控制信号,以解释并执行指令 B、产生时序信号C.对指令泽码 5.中断响应时,保存PC并更新PC的内容,主要是为了. A.提高处理机的速度 B.能进入中断处理程字并能正确返回原程序 C.便于编制中断处理程序 6.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 A.CAD B.CAI C.CAT 7.某机字长32位,内存容量为4MW,若按字节编址,其寻址范围为. A.0~4M B。0~16M C.0~32M 8.在磁盘存储器中,与转速无关的技术指标是。 A.存储密度B.平均等待时间C.数据传输率 9.设指令中的形式地址为以相对寻址时,操作数的有效地址E=. A.(D)B.(PC)+D C.(R)+D

10.计算机中,执行部件接控制部件的命令所作的不可再分的操作称为. A.微命令B.微操作C操作 三.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在括号内打√;错误,则打×并更正) 1.磁盘存储器是一种随机存取存储器。() 2.零地址指令就是没有操作数的指令。() 3.时序发生器是控制器的主要部件之一。() 4.设X=10110110,采奇校验时,其校验位C=1。() 5.中断处理过程中,保存现场必须在中断服务之后进行。()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CPU由哪些主要部件组成?说明各部件的作用。 2.试述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基本设计思想和特点。 3.主机与外部设备间为什么要设置接口? 4.为什么说取指令是公操作?在取指令阶段,CPU主要完成哪些操作? 五.计算题(共10 分) 1.设X=0.0101,Y=-0.1101,用双符号补码计算X+Y=?和X-Y=?并判断其结果是否溢出。(5分) 2. 设X=8C3E(H),Y=B6DF(H),Z=54D2(H)。求X∧Y⊕Z=? (5分) 七.设计题(10分) 某机字长16 位,主存按字编址,容量为8MW,请用如下RAM芯片为该机设计一个主存。 A A0 07 1.地址线和数据线各有多少根? 2.共用多少这种芯片? 3.画出其组成框图,并正确标出各信号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