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治区农村富民安居工程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自治区农村富民安居工程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

2010年6月29日

我们用了一天半时间,看了农村富民安居工程试点情况,无论是我们各地州的领导干部还是援疆省市带队的领导干部反响都非常强烈,一些同志讲看了后很震撼、很感动,感受到了各族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满意。同时大家也感到一种压力、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现场交流会议开得非常及时,非常必要,试点的项目很有操作性和针对性,很受启发。看了试点项目,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富民安居工程的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体会到了富民和安居结合的内涵,怎么搞现在清晰了。应该说,这次现场交流会是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永康同志在全国对口支持新疆工作骨干培训班上的讲话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一次再理解、再学习,是有效推动富民安居工程的一次极其富有成果的实际培训,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民生工程的再动员。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鲍绍坤同志,向北京市副市长夏占义同志,天津市副市长李文喜同志以及中组部、国家发改委、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各位司局长们来疆专程参加这次现场会,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的援疆省市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现场交流会的目的就是通过项目试点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力争用最好的思路、最佳的质量和最新的成果,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完成中央要求的到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实施富民安居工程和富民兴牧工程是确保新疆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两大重点工程

新疆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牧业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大多数。由于自然条件差、地处偏远、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较低等因素,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始终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和边远山区、高寒山区生存条件艰苦、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农牧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缺乏自我积累与自我发展能力。2009年全区标准线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227万,占全区农牧民人口的22%,其中84%集中在南疆三地州。2009年喀什、和田、克州三地州人均GDP 仅为全区平均水平的31%,三地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区最后三位。南疆地区农村住房条件普遍较差,有的地方现在还是“干打垒”,喀什、克州等地处于地震带上,震后重建房屋的标准也比较低,生活设施简陋,与小康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新疆的牧民由于受传统的四季游牧生产方式影响,逐水草而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脆弱,草原畜牧业始终没有摆脱生产周期长、牲畜死亡率高、收入水平低的局面。这些年,各地在解决牧民定居、半定居问题上虽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由于水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饲草料基地无法保障,目前,我区还有

60%以上的牧民仍然处于游牧状态,居无定所,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仍很落后,牧民收入明显低于农民。2009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83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500元。塔城地区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96元,而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918元。克州牧民人均纯收入仅有1300多元。没有广大农牧民的小康,就没有新疆各族人民的小康。中央在全面分析新疆发展和稳定面临的特殊形势、特殊困难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在2015年前完成困难地区70万户农村安居工程和10.6万户游牧民定居工程任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到2020年完成新疆10万户游牧民定居工程任务。考虑到尽快让新疆牧民摆脱贫困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不久前中央下发的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将2020年完成牧民定居任务的时间提前到2015年全部完成)。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疆广大农牧民的高度重视和关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新疆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着眼于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原则,提出把富民安居工程和富民兴牧工程作为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进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民生工程,作为解决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最紧迫、最现实问题的优先工程,在中央政策倾斜和各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确保在2015年完成70万户农民安居工程和10.6万户游牧民定居工程,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激励精神,动员各族群众热爱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的民心工程,让党中央放心、让全国人民放心、让广大农牧民满意。

二、围绕援疆工作尤其是富民安居和富民兴牧工程各省市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后,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在中央新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协调指挥下,各援疆省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推进各项工作,短短两个月时间,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领导重视。各援疆省市领导都高度重视援疆工作,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都亲自带队,深入到受援县市进行前期调研,与受援地州、县市党政和有关部门对接,广泛了解受援地区的民情、社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谋划对口援疆工作的长远规划和实施办法。二是组织落实。各援疆省市都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了强有力的前方指挥机构和工作队伍,明确了各项任务的牵头单位,健全了实施机制,做到了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在第一时间与受援地区建立了畅通有效的工作渠道。今天参会的夏占义副市长和李文喜副市长都是亲自研究方案、亲自组织实施。三是高效率工作。各省市对口援疆工作指挥部进驻受援地区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组织高水平的规划力量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有的省市投入上亿元启动资金,先行启动了首批试点建设项目;有的按照急事先办的原则,把当地迫切需要的、群众热情期盼的、条件基本具备的先干起来,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多数援疆省市的工

作进度已超出了中央援疆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进入了实质性的规划、试点建设阶段。总之,承担援疆工作任务的19个省市的援疆干部,带着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带着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只争朝夕,努力工作,他们的勤奋工作精神和高效率的工作成果,让受援地区干部和群众深受感动,也深受教育、深受鼓舞。

三、现场交流会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这次现场交流会,可以给我们这样几方面的启示:

第一,富民安居、富民兴牧工程是实现农牧民安居与增收致富的有机结合。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认真分析形势,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把新疆建设成为西部强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的阶段,不断满足全疆干部群众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愿望的阶段,全力以赴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必须要实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让农牧民走向富裕、走向现代文明。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实施富民安居、富民兴牧两大工程,不同于以往一般的解决住房问题的安居工程,而是着眼于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立足于新疆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问题的重大举措。实施两大工程是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之后,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不仅解决农牧民安居问题,而且把富民作为重要内容,解决农牧民长远自我发展能力,是综合性、管长远的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精

神的创新和实践。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要着眼于综合发展,通过大幅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造血功能,提高生活品质,真正实现富民这个根本目标。

第二,思想解放天地宽。这虽然是一句老话,但确实很说明问题。在新时期新阶段,怎样启动富民安居和富民兴牧工程,既不能割断历史,又要体现科学跨越、后发赶超,许多感到困惑和疑虑的问题通过解放思想而给出了解决的方案。譬如,如何理解“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和田地区提出的“四个不落后”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即:住房面积不落后,功能不落后,质量不落后,产业不落后,由此来实现10年20年不落后的目标。譬如,新建的安居房屋和以前的抗震房的标准如何衔接问题,过去农村安居房普遍为30平方米,现在提高标准后怎么办?和田地区通过仔细算账、“巧安排”的办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有的地区根据不同情况把安居住房分为提高型、改造型、普惠型等几种类型,非常符合实际,很好地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需求。譬如,产业发展怎么搞,这次大家实地看了后,开阔了思路,心里有了底。同样也包括规划、设计,怎么做到各具特色,看到各地提出的多种方案,大家确实很受启发。我们提出的在解放思想和开拓创新中推动工作落实的理念在富民安居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较好的实践。

第三,富民安居、富民兴牧工程充分体现了民生优先的原则。中央要求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重点用于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集中力量

解决各族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大事、实事。当前民生领域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农村安居工程,二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造血功能。从新疆实际看,富民安居、富民兴牧都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系列工程,以此为切入点,不仅仅带动和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有效提升了农牧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无论是援助方还是受援方都要深刻理解实施这两大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集中力量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幸福上来,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高度重视并围绕认真抓好富民安居、富民兴牧工程。这两大工程可以说是援疆工作的“龙头”,抓好了就能把其他各项工作有力地带动起来。

第四,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从现场试点项目来看,所谓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就是着眼于新疆广大农牧民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的目标不能是内地现有的小康社会水平,而是内地省份10年后的全面小康社会,起点必须要高,着眼于老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有资产、有家业,就地就近就业,走向富裕、走向现代文明,搞好顶层设计,达到10年以后不落后。高水平、高效益要体现在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全面改善,譬如,农牧区水利建设、节水项目、设施农业包括戈壁产业、沙漠产业、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民族传统手工业提升等;譬如,统筹规划好富民安居工程布局,

规划好路、水、电、气、广播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好学校、医院等公益性项目,房前屋后、宅院林木种植、禽畜饲养,包括房屋资产在内的总资产的增加。这次现场会看到的住房面积定位在80平方米以上,就是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对于新建的提高型住房的设计要突出当地特色和时代特征,结合财力情况,尽可能做到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

第五,要进行科学规划。规划是龙头、是先导。要坚持规划先行,以县为主、村为基础,科学规划和布局农村富民安居工程。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高起点地进行科学设计,既要保证规划设计的各项建设工程在10年、20年内不落后,充分考虑农牧民思富裕、盼小康的愿望和期待,考虑今后可能发生的变化,为将来发展留足空间,又要与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统一起来,富有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传统风格,适应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例如哈族的毡房)。同时还要安排好学校、卫生所等社会事业的布局。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做到村镇布局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相结合,新居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新建与改建相结合,“前瞻性”与“普惠性”相结合,户型美观与实用相结合,民族地方特色与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新居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外援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首先要经济实用。要从客观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既要适合农村特点,坚持勤俭节约、降低成本,又要把建筑新材料、

新技术的应用有效结合起来,达到房屋内部功能齐全、附属设施配套、整体符合抗震、节能的要求,做到上下水进屋,有厨房,有水冲厕所,有清洁燃料用,能洗上热水澡,适应禽畜喂养、沼气建设的需求,垃圾污水能够及时处理,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电话,能够满足农牧民生产生活需求,深受群众欢迎。

其次要有地域特点。富民安居工程的规划设计不能搞“一刀切”,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避免千村一面。任何一个地方的建筑再简陋,也都有自己的地域、民族、传统等特色元素,这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我们在规划中,既要讲究整齐美观,又要突出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注意对当地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吸收,以现代科学设计的理念赋予富民安居工程以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在解决农牧民群众住房问题的同时,为今后发展旅游产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富民安居工程的综合效益。通过这次现场会来看,各省市的设计还有改善的空间。这方面,要充分吸纳专家的意见,还要广泛听取当地、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要反复调查、充分论证,做到切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

三是鼓励积极创新。各援助方、受援方都要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这次实施富民安居工程规划建设,集中了全国这么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创造、创新,针对不同地域、不同风俗、不同经济发展状况,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计”的要求进行统筹

规划,提出不同的规划建设方案,形成符合富民安居工程新要求、满足农牧民需求、各具特色的规划。要以这次交流会为基础,强化产业带动的理念,优化县域村镇结构,在条件较好、沿路、沿景点的重点村庄,要把依托本地优势和发挥援建地优势结合起来,加快中心村建设,提升当地传统产业,引导集聚双方优势,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落地,有利于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和从事农业生产,以增收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六,做好与抗震安居工程的衔接。自治区自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以来,已完成二百多万户的建设任务,有980多万各族群众搬进了抗震新居。近年来,新疆先后多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新建的抗震安居房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对保障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时由于各方面财力有限,这部分住房大多补助标准比较低,功能不够完善,基础设施简陋。在新一轮援疆中,要注意把现有住房条件的提高与普惠性结合好。新设计建设的可以称为“提高型”,要选址科学、节约用地、集约发展、布局合理,起点要更高。对于面积小、功能不完善的抗震安居房,可以称为“改造型”,主要通过增加面积,补齐标准,完善内部功能,加强公共及服务设施建设,使其达到规划标准。对于改造型安居房的规划建设,也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

第七,重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从南北疆来看,实施富民安居、富民兴牧工程,必须以产业作支撑,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要强化产业带动,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利用援助方

办一些有利于农民就近就业和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以及设施农业、林果业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这次现场会上,各援助方对扶持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有的省市在产业发展方面初步提出的三个“一”,即:一棚蔬菜、一亩林果、一个家庭有一人就业,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天津市初步设想利用自己的管理、品牌和市场营销渠道,对和田传统手工业譬如历史悠久的地毯编织进行改造提升,原则上实现一个家庭有一人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北京市提出建设适应旅游业的农家乐新居和农业综合示范区,进行蔬菜等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发展核桃、大枣加工,支持家庭手工纺织、民族手工小刀制造等,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这些设想都非常好。援助方和受援方都要把各自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出来,培植壮大主导产业,重点在农副产品深加工、市场开拓、人才、技术支援等方面做足文章,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第八,充分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19个援疆省市都是东中部发达省市,有着先进的思想理念、强烈的创新意识、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具有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受援方熟悉当地情况,对群众比较了解,知道群众想什么,了解群众的所急所需,知道群众家庭情况,承受力有多大,有丰富的所在地领导经验。要提倡援助方带动受援方,受援方积极配合援助方,发挥好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规划、建设工作,真正使富民安居、富民兴牧工程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惠及民生工程。

第九,加强各方协调配合。19个省市在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展新一轮对口援疆,在制定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的困难、问题。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援助方和受援方要及时沟通、协调,形成共识,不走弯路。自治区对口联系受援地领导也要与各方经常交流情况,掌握工作动态,促进富民安居、富民兴牧两大工程高水平高效率地推进。

另外,在实施牧区水利工程建设牧民定居规划中,我们初步调查全区需要定居的牧民户数为16.9万户,比国家有关部门规划的户数多出来6万多户。随着富民兴牧水利工程的全面展开,牧民实际定居户数还有可能增加。现在看70万户农民安居工程这个总数也打不住,可能会增加几万户。一方面我们将继续积极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我们也希望援疆省市在不突破资金额度的情况下,对这部分游牧民定居和农民安居能够统筹考虑,真正做到2015年全面实现农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任务(目前以完成中央确定的10万户牧民安居为主)。

四、解决好工程实施当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一是项目、资金整合问题。开展富民安居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很多项目的建设依靠单一投资渠道难以推进,我们要集聚各方力量,把能够整合的各方资源整合起来,把能够捆绑使用的各类专项资金集中起来,采取政府补助、对口支援、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尽最大可能形

成合力,提高各方面资金的使用效率。安居房建设坚持各地补助标准大体相近,针对这个问题,发改委、财政厅、住建厅和农口有关部门要尽快研究,拿出具体方案。一些公益性事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能整合的也要整合集中建设。

二是建材保障问题。随着各地援建项目大规模的启动,建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一些地方特别是南疆三地州地处偏远,相当一部分建材需从外地运来,价格本身就高,如和田地区,烧制红砖的黏土资源都比较稀缺,如不提前谋划,早动手,上马一批新型建材生产企业,建设工程大量开工以后,势必出现主要建材大幅度涨价的局面,大大增加工程造价成本,影响农民建房的积极性。各支援省市要协助受援方,积极引进建材企业,改扩建现有生产能力,重点发展新型建材。这也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

三是建筑队伍建设和人才问题。当前,我区建筑设计施工管理领域人才队伍严重缺乏,已严重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南疆三地州等偏远地区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人才都很缺乏,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工程项目多的地区要放开建筑市场。其次,对于建筑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可采取兼并、重组等办法,吸引高资质的建筑企业到当地设立子公司、分公司,培植壮大当地建筑企业。对于富民安居和富民兴牧工程,和田提出“专业队伍规划、村民审议方案、乡村组织实施、农民自建为主”是符合实际的,当前主要的是鼓励乡村组织自建。要加大对建筑市场各类人员的培

训力度,既要重视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训,更要采取短、平、快的办法,对当地青年农牧民免费进行钢筋、电焊、木工、水暖、砌筑工、抹灰工等技术工种的培训。这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种渠道,也是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实际行动,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支援省市既要加强这方面的人才支援,又要把培养当地工程建设人才队伍作为援疆工作的重要内容,帮助新疆培养一批永不走的工程建设队伍。

五、统筹协调推进工程实施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富民安居、富民兴牧两大工程的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手段,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全局意识,创新工作举措,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工程建设开绿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实施富民安居、富民兴牧工程,要先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要加强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监督工作,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搞好宣传引导,告诉农牧民群众党和政府为他们做了什么事、克服了什么困难,让他们懂得历史的变迁,帮助他们加速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生产生活观念和方式,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保持纯朴的感情和感恩思想,充分调动起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筹集资金、投工投劳建设美好家园。

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转变思维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深入到群

众中去,深入到基层一线去,多与群众接触,坚持在一线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民意,尊重群众和实践的创造,在一线主动服务,把困难和问题解决在一线,在一线检验成效,推动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和落实。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我们新疆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尽力为援疆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广大援疆干部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来新疆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体现了内地干部群众的深情厚意,让新疆各族人民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新疆的同志们要十分关心援疆干部的工作、生活和安全,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解决好援疆干部的后顾之忧,努力为他们发挥优势、施展才华,服务群众、建功立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推进富民安居、富民兴牧工程建设,是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的大事,是“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化认识,扎实推进,切实把这两大利民惠民工程抓紧抓好,早日抓出成效。

(这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2010年6月29日在自治区农村富民安居工程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本刊略有删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