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和听觉教案复习课程

耳和听觉教案复习课程
耳和听觉教案复习课程

耳和听觉教案

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

耳和听觉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在学习了人体的感觉器官眼之后,自然递进到本节,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这节课。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对耳这一感觉器官较为熟悉,但对中耳及内耳的结构名称,作用及听觉是怎样形成的还不熟悉,所以教师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课件、模型、将看不见的信息表达清楚,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所以课堂上采取同学间、师生间讨论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内容。

教学设计思路

在前面学习了“眼与视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耳与听觉”,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就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当好“配角”就行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演示耳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总结视觉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听觉的形成”,让学生学会对“耳”的保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教学重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听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听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演示、指导。

教学设备

“耳的结构”模型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眼和视觉,这节课我们学习耳和听觉,板书耳和听觉

(二)出示目标任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能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3.知道怎样保护耳

1)学习任务一:耳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学生通过观察课本耳的图片,以及教师通过耳的结构模型讲解来学习

其实,人从外界接收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是仅次于视觉的,学生通过观察83页的图片,讨论假如人失去听觉,图中的这些场面会出现什么情况?听觉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听觉的形成离不开感觉器官耳,我们来学习耳的结构,

请大家把书翻到84页,观察耳的结构模式图,我们总结一下耳的结构和功能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传导声波

鼓膜: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听小骨:传导和放大声波

咽鼓管:外界空气由此进入鼓室

鼓室:有与外界压力相等的气体

半规管和前庭:有位觉感受器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

★耳廓:摸一摸自己的耳廓,是由弹性软骨支撑,外包皮肤,里面富含血管和神经,所以比较敏感。前凹后突的结构有利于收集声波。

★外耳道:长不到3厘米,我们用耳勺挖出的耳垢就是在外耳道内产生的。

外耳道里面有盯眝腺,耵聍腺的分泌物叫盯眝,有保护耳道的作用。盯眝与脱落的上皮和灰尘混合后形成耳垢。外耳道的作用是把耳廓收集到的声波传导给鼓膜。

★鼓膜:也称耳膜,是一个富有弹性的灰白色的半透明的膜。鼓膜在声波的刺激下可产生振动,并牵动与之相连的三块听小骨。所以鼓膜的作用是在声波的刺激下产生振动来传导声波。

★听小骨:可以解释为与听觉有关的人体中最小的骨。它是由3块骨所组成的一个听骨链。听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传导过程中还像放大器一样,把声音信号放大二十多倍,所以即使很轻微的声音人们也能听得到。

★咽鼓管:联通于鼓室和咽部。吞咽、打哈欠时咽鼓管开放,外界空气由此进入鼓室,以维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如果咽鼓管闭合就可导致鼓室内气压降低,从而使鼓膜向鼓室内膨胀而影响听力;又由于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所以咽部感染之后病菌很容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鼓室:位于鼓膜内侧,有与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

如果你乘过飞机,就会知道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会有耳鸣或耳痛的感觉。

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飞机上升或下降时,周围大气压力会发生急剧变化,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导致的。具体来说,飞机上升时,周围大气压随高度而降低,鼓室内气压较高,使鼓膜向外耳道膨胀;飞机降落时,周围气压增大,鼓室内气压较低,使鼓膜向鼓室内膨胀。从而引起耳朵不适感和疼痛。)

这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

(方法: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或打哈气,让咽鼓管张开,尽快让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附答案)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1.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指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关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2. 幼儿园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幼儿园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 幼儿园课程有3种典型的定义,具体指的是: 1、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但是,该定义相当狭隘,只关注学科知识,容易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知识的。 2、幼儿园课程即教育活动: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在的体验和心理结构的变化。 3、幼儿园课程即学习经验: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同时,该课程定义对课程的理解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体验。但是,经验具有主观性,教育者往往很难把握,该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2.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1、个体适宜性。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首要特点是个体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应努力做到适合个体幼儿的发展,注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的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2、整体性。“完整儿童”已成为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幼儿园课程作为培养完整儿童的载体,要致力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发展儿童某一方面的技能。3、实践性。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局限,幼儿园课程注重的是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而不是间接知识的传授。幼儿园课程实践较多的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让幼儿运用感官进行生动的生活实践,从而积累直接经验。 3.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含义是什么?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幼儿园课程的核心。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主体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及自身的需要,对课程的目标、属性、功能等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它是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所持有的价值理念。 4.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是什么?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揭示了儿童认知的发生和发展的

浙江瑞安市上望第一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 《1.4耳和听觉2》教案 浙教版

浙江瑞安市上望第一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4耳和听觉2》教案浙 教版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2、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科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重要性,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结论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课知识学习,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应该 多去关心别人,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健康。 2、通过噪声等知识的学习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乐音的三要素及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乐音的三要素及决定因素 三、教学准备 梳子、硬纸板、鼓、音叉等 四、教学预设 (一、教学引入) 播放:音乐 问:听了刚才的不同声音,有什么感觉? 学生讨论: 小结: 有些声音是悦耳动听的,而有些声音却令人烦躁不安刺耳的噪声。 我们把悦耳动听的声音称乐音;把令人烦躁不安刺耳的声音称为噪声。同样是音乐,有的音调高,有的音调低;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的用钢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或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 1、用一把塑料尺划过梳子尖,一次快速一次较慢,比较哪次声音高?两次梳子尖振动的快 慢有什么不同? 2、将直尺置于桌面上,分两次将尺的一部分露出桌面,用手拨动尺,使尺上下振动,实验 时,使直尺离开桌面的长短有较大差别,然后注意观察两次声音的高低和尺振动的速度

快慢。 学生实验,然后报告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1.快速划过时音调高,因为梳子振动快;2、直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 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所以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试一试:撕一张薄纸片,两手拉紧它,放在嘴上,用不同速度的气流吹纸片。你能不能吹出不同的音调呢? 学生动手试。 思考: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当蜜蜂和蝴蝶同时飞近你身体时,你是否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蜜蜂是靠什么结构的振动发声的?蝴蝶的翅膀飞行时在振动吗?为什么你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呢?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的,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是20~20000赫。蜜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我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c的频率是261.6次每秒;男低音歌唱家发生可以低到65赫,女高音可达1180赫。 阅读:不同物体发出不同音调的表格,表述表格包括的信息。 学生阅读、表述 讨论:你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 利用:B超,超声波测距,蝙蝠,雷达。 多媒体演示:轻敲队鼓和重敲队鼓,请同学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皮小纸屑的跳动情况的不同。 学生表述,教师小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响。 小实验:用仅仅前面学生能听到的声音讲话,问学生能听到吗? 小结:声音的大小跟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师:经过前面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1.响度: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叫响度。2.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有关。

2019年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3篇_策划书

2019年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3 篇 导语:春节假期结束啦,新学期,新面貌!以下是橙子整理的2019年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2019年大学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校园环境的维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学校是我家,人人要爱护。 2、了解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3、掌握安全知识,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4、处处有礼仪,争做一名文明学生。 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相聚在一起,老师非常高兴。相信大家在假期里过得非常愉快。现在开学了,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一些问题。 二、爱护校园,从我做起 1、你觉得我们的校园美丽吗?说说美在哪里?(学生畅所欲言) 1 / 12

2、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身心愉悦,这些美丽的环境是谁为大家创造的呢? 3、校园里你发现了哪些与环境不和谐的现象? 4、师总结:我们不仅要爱护我们的校园,保护我们的成长环境,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以“差不多”为标准,绝不能让狭隘的眼光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维护校园环境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端正态度,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平凡中也能体现他的伟大!爱护我们的校园,让我们从小事做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具体做到:不攀折花草树木,不随意吐痰,将垃圾自觉放入垃圾箱中,不乱扔果皮纸屑,语言要文明,举止要大方,要学会使用文明用语。在教室内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影响他人的学习。要在校园内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只要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保护和爱护校园就不是一句空话,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义务和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让我们心灵的净土在希望中放飞!那么美丽的校园一定会因我们的文明春风长驻,永葆青春! 三、处处有礼仪,争做文明学生 (一)什么是礼仪?学生应该遵守哪些礼仪规范?(学生小组讨论后班内汇报) (二)老师小结学生礼仪规范。 1、称谓礼仪 2 / 12

【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幼儿园公开课教案20篇

【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幼儿园公开课教案20篇 让幼儿能用团、搓、压、拧的方法制作豆豆、糖果。锻炼小肌肉的发展。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分享的快乐。以下是精心的幼儿园活动设计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巧克力豆树、喂娃娃 【游戏目标】 1.能用团、搓、压、拧的方法制作豆豆、糖果。锻炼小肌肉的发展。。 2.能按意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乐意动手操作、体验分享的快乐。 【游戏准备】 1.关键经验准备:幼儿有参与各区域游戏的经验,知道各区域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游戏场所:本班各游戏区域

室内:美工区、益智区。室外:娃娃家。 3.游戏材料: (1)美工区:橡皮泥、皱纹纸、糖纸、小盒子若干。 (2)益智区:动物娃娃3个;瓶娃娃6个;有形状的食物、图片若干;黄豆、绿豆等若干。 (3)娃娃家:厨房、小客厅、娃娃家卧室等。 【游戏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教师讲解各活动区域的活动内容。交待活动要求,幼儿自主选择区域活动。 1.美工区:制作巧克力豆豆、。包糖果。

玩法:幼儿用提供的彩色橡皮泥制作成巧克力豆豆、用提供的皱纹纸先做糖果、再用糖纸包好。最后放到小盒子里。 2.益智区:喂娃娃 玩法:一组幼儿根据食物形状喂动物娃娃(与动物嘴巴相对应)。另一组幼儿根据提供的食物豆豆喂瓶娃娃。 3.娃娃家: 玩法:丰富幼儿的角色意识,会用简单的语音交往。 三、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 重点指导美工区的活动。提示幼儿可把做好的豆豆、糖果给小朋友拿一些去喂娃娃。 四、游戏评价 1.表扬游戏中表现好的幼儿,指出游戏中幼儿出现的不良习惯。 2.装扮巧克力豆树,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

第九章第六节人的视觉和听觉 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六节人的视觉和听觉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六节人的视觉和听觉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近视和远视,眼睛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能力目标:培养预防近视沙眼中耳炎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难点重点: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难点:视觉的形成与视觉异常,听觉的形成、耳的结构教具准备眼、耳结构的挂图与视觉、听觉形成的示意图及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装置等。课时安排本节内容分配为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简明记录实验结果。要求学生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教师请学生回答:物像是怎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小变化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正的方法。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附:板书设计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感觉器官: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组成的器官一、眼与视觉(第二课时)(眼的卫生保健→学习检查视力的方法;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引入新课:从青少年发生近视眼的话题出发,引出预防近视的重要性问题。主体内容:指出近视的

应用文策划书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篇一:中职应用文写作教案之活动策划书 《基于博客的中职生现代职业技术岗位应用写作》活 动策划书精品课程教案板书设计活动策划书的写作 篇二:应用文教案(计划 【课题】计划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设计】(1通过模拟的工作情景导入计划的概 念;(2引导学生认识计划的概念、特点; 【教学备品】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篇三:日常应用文写作教案 《应用文写作指导》教案目录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旅游类文体写作第一节景区、景点介绍第二节 导游词的写作第四节启事的写 第三章礼仪类文体写作第一节祝词类文体写作第二节 主持词的写作第三节演讲词的写作第四节名片和请柬 的创意与写作第五节对联和碑文第四章求职应聘类文 体写作第一节求职信的写作第二节个人简历的写作 第三节竞聘词的写作第五章策划类文体写作第一节广 告文案策划第二节营销策划书第三节专题活动策划书

第六章商务类文体写作第一节招标、投标文书第二节经济合同 第七章报告类文体写作第一节调查报告 第二节市场调查报告 第三节市场预测报告 第四节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第八章法律类文 体写作 第一节法律诉状文书 第二节法律事务文书 第九章实用类文体写作第一节毕业论文的写作第二节述职报告的写作第三节计划和总结的写作第十章常见公文写作 第一节公文概述

第二节公文的格式 第三节常见公文的写作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了解一般应用文和旅游应用文的概念及特点 ?学习应用写作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掌握学习应用写作的方法及写作应用文的要求 教学难点 ?学习应用写作的方法 、应用文的概念及特点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科研、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务和个人事务时所常用的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某种惯用体势的一类文章总称。 (二旅游应用文的概念 旅游应用文是各旅游单位、部门、从业人员之间与其它行业的单位、部门、从 业人员之间办理旅游服务公务,处理旅游服务业务时所使用的应用文。这种应用文是一种带有行业特色的应用文体。旅游应用文具有常用的一般应用文的特点,如公文、信函类应用文、会议类应用文、礼仪文书、契据类应用文、告启类应用文、报告类应用文、计划与总结类应用文、表格等,是旅游业从业人员在管理、经营、学

《计算机网络》 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 授课对象: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课程教学时数:96H 学历层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代码: 学制:全日制3年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制订: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熟悉网络的机构、网络协议、常见的网络命令等;掌握常见的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基本的网络知识; 2.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总课时96课时,理论课时40学时,实践课时56学时。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广域网、TCP/IP协议、网络操作系统和Internet等内容。 (2)课程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原则进行设计。本课程共设*个专业教学项目,其中必修项目*个,提高项目*个,可根据不同学生在提高项目选取。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项目中,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看到成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提高理论知识、动手技能,拓宽知识面。 二、课程目标 依据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基础,在职业技能上达到熟练安装、调试常见网络设备,掌握网络的基本操作和基础知识;同时,将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培养全面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具体目标为: 1.专业能力目标 (1) 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有关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和术语。 (2) 理解网络的基本分析方法及改善系统性能的主要途径。要求能对简单的故障独立进行排除。

描述耳的结构、主要功能和听觉的形成教案

耳和听觉 -----第十三号教学目标: 1.描述耳的结构、主要功能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分析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耳的结构和功能 2.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耳的结构挂图、黑布、棉球 教学方法: 探究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一块布、两个棉球。 教学过程:

内容教师任务学生任务 导入情景导入: 在纸条上写一句话,让志愿者用手势和动作 传递纸条上的信息,让同学们猜测。 教师: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的事情,却花 费了大家这么多精力。可见,听觉对我们的重要 性。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 量仅次于视觉信息,居第二位。 感受听觉的重要 性 新 课 学 习 1.耳的基 本结 构和 功能 互动一:听觉的重要性 展示四幅图片,学生认真观察思考,认识到 听觉的重要性。 互动二: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听觉的形成离不开耳,你知道你的耳有哪 些结构吗? 2.展示标有数字的耳的结构图; 3.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耳的基本结构和功 能图。 完成P93讨 论1、2。 现在请大家 认真观察P93图 Ⅳ-51,认识耳的 基本结构和功 能。 采用小组竞 赛的形式让学生 指出图中标有数 字的各部分名 称,并描述其功 能,回答其结构 中哪些属于外 耳?哪些属于中 耳?哪些属于内 耳?

2. 听觉的形成 3. 保护耳和听觉 互动三:听觉的形成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4第一段; 2.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听觉的形成过程图 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耳蜗→听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同学们已经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请你当 医生 病人1:昨天,我被同学打了一耳光,当时 左耳内流血,随后就什么也听不见了…… 病人2:我前几天突然耳鸣,非常厉害,随 后耳朵听声音听不清楚了,在此之前我的耳朵从 未有过外部伤害 从以上两个病例可知:(师生共同分析总结 出) 听觉的形成的基本条件:(三个条件同时具 备、缺一不可) 互动四:保护耳和听觉 既然听觉对我们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如 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和听力 呢?请看下面的讨论: ?1、噪声对听觉有什么影响? ?2、怎样保护外耳道? ?3、怎样预防中耳炎? ?4、怎样保护鼓膜 小组讨论、 分析并总结出听 觉的形成过程; 医生:可能…… 医生:可能…… 1. 耳的基 本结构和功能完 好; 2.听觉神经 正常; 3.听觉中枢 (大脑)正常。 请同学们阅读 P94第二、三段, 思考并回答问 题;

教案设计大赛活动项目策划书

教案设计大赛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独秀苍苍,岁月茫茫;漓水悠悠,书声琅琅;聚山水灵气,树华夏栋梁,重礼智诚信,育桃李芬芳。王城学府传古韵,灵魂工程谱新章。当春时节月天气新,殷勤育才薪火传。在这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政治与行政学院第六届“风采政行”文化活动月拉开了帷幕。教案设计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出色的教案是渲染整个课堂、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的重要法宝。为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展示师范生教案设计技能,活跃课余文化生活,特此举办本次教案设计大赛,为师生提供交流与展示的平台。铸造灵魂之师,展我学子风采! 二、活动目的 (一)从学院角度: 1、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提高同学们的教案设计和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后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为同学们提供展示自我风采、挑战自我能力的平台,创造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 3、为各班各社团在承办活动方面积累宝贵的经验。 (二)从选手角度: 1、激发同学们的完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热情,学以致用,检验课堂学习,陶冶道德情操。 2、锻炼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和课堂表现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准备; 3、使同学们有一个相互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 三、活动主题 展教案设计,铸灵魂之师(暂定) 四、设计内容范围:经济学(高中一年级)第二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第四课产业和劳

动者第五课财政税收和纳税人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暂定) 五、活动单位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六、活动参与对象 七、活动形式 1、初赛、复赛: 教案(文本)评选 2、决赛:教案(文本)、PPT课件和说课相结合。 八、活动时间 待定 九、活动地点 初赛:各参赛班级自行决定 复赛:行政北楼三楼学生会会议室(362) 决赛:文四区203(建议多申请一个取得教室备用) 十、活动亮点及优势 (一)班级优势: 1、我班班委组织能力强,有较好的协调和管理水平,能够确保此次活动顺利举办;全体同学吃苦耐劳,多才多艺,善于创新,富有责任感,团结一致,积极活跃,有信心与热情可以承办好本次活动; 2、我班班委查阅多方资料,经过周密策划,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可行性强、富有创意的比赛活动方案,能够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并为全体参赛选手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3、我班级为本次大赛制定了一系列的宣传方案,渠道多样、形式多彩,宣传面广、力度大,宣传人员阵容强大。 (二)活动亮点 1、本次比赛本班将大力联系赞助商,尽最大的努力节约学院活动经费; 2、初赛阶段开设班级互评环节(详见下) 3、在决赛阶段设置一个意见收集箱,有利于把评委及同学们对比赛的意见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上)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上)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目标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应用性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一般理论及各种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手段、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指导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活动的理论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态度、基本知识及技能,为开展各种幼儿教育和科研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幼儿园课程 1、基本内容 (1)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2)幼儿园课程的要素 (3)幼儿园课程的结构 (4)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基本要求 了解幼儿园课程概念,理解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结构;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实施。 重点:幼儿园课程的结构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 1、基本内容 (1)幼儿活动理论 (2)幼儿教育活动理论 2、基本要求 了解幼儿活动划分标准,确立游戏是幼儿主导活动的思想。了解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类型、特点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幼儿活动、幼儿教育活动、幼儿园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 能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及其关系。 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方法和实施原则。 重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途径。 难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基本内容 (1)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概述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方法和原则 (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 具体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创编 活动设计 (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实施与指导的一般要求 体育课的实施与指导 早操活动的实施与指导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考核方案

《计算机网络》课程考核 题目: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授课教师: 摘要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人群开始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和任务。但是,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导致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日渐严重,出现了很多恶意攻击的黑客,例如最近发生的“永恒之蓝”勒索病毒,导致文件泄漏等问题产生。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安全技术进行探析:(1)计算机网络管理;(2)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3)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Abstract The use of computer network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and more and more industries and people are using computer network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and tasks. However,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have also led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 becomes more serious, there are

many malicious hackers attack, such as the recent "eternal blue" blackmail virus, leaked documents, etc.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technolog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2)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curity of computer networks; (3) computer network administr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Keywords: computer networks; Network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目录 引言 (4) 1.网络安全的定义 (4) 1.1网络安全的基本要素 (5) 1.2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5) 1.3网络安全脆弱的原因 (6) 2.计算机网络管理 (7) 3.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 (7) 4. 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技术 (8) 4.1身份认证技术 (8) 4.2防火墙技术 (8) 4.3数据加密技术 (8)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网上形考任务

xx课程与活动设计形成性考核 形考任务1 一、名词解释 1.xx课程 幼儿园课程的定义是:影响幼儿的所有与幼儿园有观的经验,具体表现为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和 2.xx游戏活动 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儿童自主自愿的、以过程为导向的、可自由选择的愉快的活动。 3.xx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简答题 1.幼儿园课程有几种典型的定义?各是指什么? 1)xx课程即教学科目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我国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如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规定,幼儿园设置语言、计算、常识、音乐、美术和体育六门课程,可见该文件将课程理解为教学科目。 这种课程定义强调系统的知识教学,强调教师应该向幼儿传授那些必要地有价值的知识,而且,这样的课程定义其实施容易被教师把握。 但是,该定义相当狭隘,只关注学科知识,容易脱离幼儿的生活实际,同时,该定义对课程的分类人为的割裂了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而幼儿是整体的感知知识的。

2)xx课程即教育活动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泛指为幼儿设置的、并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的总和。 这种定义,不再视幼儿园课程为狭义的教学科目,而把它泛化为对幼儿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幼儿园课程不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活动,还包括其他任何类型的教育活动,包括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运动等。但是,教育活动中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同的,对活动的经验也是不一样的,该定义只注重幼儿外显的活动,无法顾及幼儿活动中内在的体验和心理结构的变化。 3)xx课程即学习经验※ 该定义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环境获得的旨在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幼儿园课程观,这一定义使幼儿园认识到既要注重教师精心设计的显性课程即正规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又要注重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潜在课程对幼儿的影响,发挥课程对幼儿的教育作用,即正效应。 同时,该课程定义对课程的理解由“静态”变为“动态”,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体验。但是,经验具有主观性,教育者往往很难把握,该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 2.xx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1)个体适宜性 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幼儿园课程决策,要求教育者更多的关注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幼儿园课程的首要特点是个体适宜性,幼儿园课程应努力做到适合个体幼儿的发展,注重儿童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更多的强调社会需要和知识体系。 2)整体性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滨江学院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姓名:刘权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指导教师:谈玲 日期: 4月8日

目录前言 一、项目概述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需求分析 3.1需求概述 3.2网络需求 1.布线结构需求 2.网络设备需求 3.IP地址规划 3.3、系统需求 1.系统要求 2.网络和应用服务 3.4、存储备份系统需求1.总体要求 2.存储备份系统建设目标

3.存储系统需求 4.备份系统需求 3.5、网络安全需求1.网络安全体系要求2.网络安全设计模型 四、网络结构设计 五、系统配置与实施 六、工程预算与进度安排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信息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1.2 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1.3 设计原则 本项目将提供全面完整和可扩展性强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系统实施灵活性和连贯性。项目在设计中充分理解用户对智能化工程建设的要求,对系统现在以及将来的应用及连接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在系统需要扩容和扩展时而进行下一步实施时,可以方便并且平滑的实现。 为了满足需求,本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3 耳和听觉(1)教案

1.3 耳和听觉(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模型,了解耳的结构。 2.知道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以及中耳炎、失聪、晕车等疾病或症状。 3.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4.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建立猜想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耳的结构及功能,听觉的形成过程。 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探究双耳效应。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耳的结构模型、一块黑布(用来蒙住测试者的眼睛)、ppt课件 学具准备:棉花团(用来塞住耳朵)、铅笔一支(或其它能用来敲击课桌发出响声的用具)【设计说明】 耳是人体五官(眼、耳、口、鼻、喉)之一,听觉是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量仅将于视觉的途径。初一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有关耳和听觉的生活经验。在学习了鼻和嗅觉、舌和味觉以及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之后,本节学习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读图认识结构,阅读了解功能,教师以模型和多媒体课件为辅助,同时联系生活实际,课堂上组织调查(如“经常挖耳的人数”、“有晕车反应的人数”)、讨论(如“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什么迅速张嘴,或捂紧双耳”、“失聪的原因”)、思考(如“全国爱耳日及图标”、“怎样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耳朵”)和体验(如“体验耳聋的感受”)等多个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互助学习。 本节课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在引导学生提出与教材不同的假设之后,着重让学生尝试对每一种假设尤其是教材中的三种,设计出相应的可实际操作的方案,从而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两种方案在课堂上实验,获取事实证据,得出结论。然后介绍“双耳效应”,让学生感受实验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刚才上课铃声一响,大家就自觉的回到座位上了,这说明我们的耳朵都很正常!因为我们都是靠耳朵来听声音的,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同样是正常的耳朵,为什么我们熟睡时,却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呢?(见ppt2) 要解开这个疑惑,让我们先来认识耳的结构吧! 二、新课教学 1.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 (1)学生读教材第10页图1-18耳的结构,提示学生注意各部位的形态特征。然后完成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爱心义卖策划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爱心义卖 策划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综合实践活动“爱心义卖”活动策划教学设计 如皋市搬经镇常青小学志华 活动目标: 1. 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和主动参与的热情。 2. 在参与策划过程中,培养学生组织规划、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精神。 3.加强学生评价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活动重点: 培养学生组织规划能力、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可怜的孩子,她就是薛某某,出示(PPT)读故事。 2.为.了帮助这个不幸的孩子,我们学校师生开展了捐款活动,(可以用捐款场面图片)但这些仍不足以表达我们的爱心,有的同学还想给予薛某某帮助,大家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3.板书:爱心义卖策划 二、师生探究,明确任务 1.你们知道爱心义卖吗? 2.爱心义卖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你们想不想自己策划一次爱心义卖?想办好一次义卖还是不容易的的事情,香晖园小学早已开展了这个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视频链接。 3.看了香晖园的的爱心义卖,你们心里是不是痒痒的,那赶快行动起来吧! ①学生交流,相机板书。 ②学生说最重要的,阐述理由。 板书:物品选择

营销方式 场地布置 三、选择任务,出谋划策 1.谈话:为了让我们的爱心义卖活动顺利开展、与众不同,.各小组讨论,在三个重要因素当中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出谋划策。 2.交流,点评 3.小组间评价策划书,互相评价、建议。 4.各组进行二次修改,优化自己的策划书。 5.建议各组课后将活动策划共享,形成有本小组特色的完整活动策划书。 四、谈话小结,畅谈体会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围绕爱心义卖,进行了校园义卖活动策划,各组同学表现都很棒,我们重点围绕“义卖物品选择”、“义卖营销方式”、“义卖场地布置”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精心的策划,献出了我们的金点子,能谈谈你们的活动体会与收获吗? 2.全班交流收获体会。 五、总结全课,完善方案 总结,同学们的努力,完成了我们的活动策划,祝各组的义卖取得预期效果,为薛秦同学送去我们的爱心。 课后: 1.各组将自己的策划书,张贴于班级学习园地,小组成果共享,形成本小组完整策划方案; 2.学生填写《学生手册》第19页“活动感想随笔”。

幼儿园课程论教案

幼儿园课程论教案(四) 授课课题: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授课时间:12月2曰第13教学周星期二上课时间8:20----10:55 授课班级:2013学前教育专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要求:综合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类型,本节要掌握综合性课程的特点,设置原则,掌握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提高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效益。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综合性课程的特点,设计原则,掌握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提高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的效益。 学时安排:8学时 教学过程: 1,引言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授课内容。 2,教学内容要点 第二节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的设计和实施 一,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含义和特征 二,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三,幼儿园学科课程教育活动示例 第三节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3、总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综合性课程的含义,长处和局限性及设计原则。列举了课程方案中教育活动的分析,把综合性课程教育活动设计思路和特点予以具体化了。 作业布置: 1,幼儿园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原则是什么? 2,幼儿园综合性课程的长处和不足之处是什么? 教学后记:

学前科学教育教案 授课课题: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授课时间:12月2曰第13教学周星期二上课时间8:20----9:45 授课班级:2013学前教育专业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目标,要求:理解活动内容应该与活动目标相一致。 教学重点,难点:科学活动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 学时安排:8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三节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本身的评价 (一)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 (二)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评价 1.活动内容应该与活动目标相一致。 2.活动内容应该具有科学性 3.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性。 4.活动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

计算机网络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课程(项目)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为了普及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与软件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的联系,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掌握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未来职业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为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网站建设和网站管理的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掌握OSI七层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各层的基本功能及协议; (3)掌握TCP/IP协议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各层的基本功能及协议; (4)了解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与网络模型; (5)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掌握以太网的组网技术以及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及应用; (6)掌握虚拟局域网技术(VLAN),以及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 (7)掌握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基本概念,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8)掌握Windows 2003 Server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9)了解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0)了解实现广域网的连接方法 (11)了解网路安全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具备网络规划设计基本能力; (2)具备融合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 (3)具备网站建设与管理能力; (4)具备网络产品技术支持服务能力 (5)具备网络产品营销的能力 (6)具有英语读写、会话和阅读英语科技资料的能力; (7)具有自学意识和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劳动组织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正义感; (6)培养学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参考学时 本课程每周4学时,授课时间为第四学年第七学期,14个教学周共56学时。

《1.4耳和听觉2》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 2、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认识科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的重要性,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结论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本节课知识学习,问题的探索,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应该 多去关心别人,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健康。 2、通过噪声等知识的学习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乐音的三要素及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乐音的三要素及决定因素 三、教学准备 梳子、硬纸板、鼓、音叉等 四、教学预设 (一、教学引入) 播放:音乐问:听了刚才的不同声音,有什么感觉? 学生讨论: 小结: 有些声音是悦耳动听的,而有些声音却令人烦躁不安刺耳的噪声。 我们把悦耳动听的声音称乐音;把令人烦躁不安刺耳的声音称为噪声。同样是音乐,有的音调高,有的音调低;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的用钢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或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 1、用一把塑料尺划过梳子尖,一次快速一次较慢,比较哪次声音高?两次梳子尖振动的快 慢有什么不同? 2、将直尺置于桌面上,分两次将尺的一部分露出桌面,用手拨动尺,使尺上下振动,实验 时,使直尺离开桌面的长短有较大差别,然后注意观察两次声音的高低和尺振动的速度

快慢。 学生实验,然后报告实验结果: 教师小结:1.快速划过时音调高,因为梳子振动快;2、直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 师: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所以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试一试:撕一张薄纸片,两手拉紧它,放在嘴上,用不同速度的气流吹纸片。你能不能吹出不同的音调呢? 学生动手试。 思考: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当蜜蜂和蝴蝶同时飞近你身体时,你是否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蜜蜂是靠什么结构的振动发声的?蝴蝶的翅膀飞行时在振动吗?为什么你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呢?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总结: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的,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是20~20000赫。蜜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我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儿童说话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c的频率是261.6次每秒;男低音歌唱家发生可以低到65赫,女高音可达1180赫。 阅读:不同物体发出不同音调的表格,表述表格包括的信息。 学生阅读、表述 讨论:你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吗? 利用:B超,超声波测距,蝙蝠,雷达。 多媒体演示:轻敲队鼓和重敲队鼓,请同学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皮小纸屑的跳动情况的不同。 学生表述,教师小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响。 小实验:用仅仅前面学生能听到的声音讲话,问学生能听到吗? 小结:声音的大小跟距离声源的距离有关。 师:经过前面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1.响度: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大小叫响度。2.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