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苏教版教材第34页例题,3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掌握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在认识综合算式以及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0-10+7 18+6-3 30÷5×3 2×9÷3

(1)他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出它的运算顺序和运算结果吗

(2)追问:“上面两道算式里有哪些运算符号他们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下面两道呢”

总结并板书:只有×÷从左往右

依次计算

+ -

(3)师:“像这样一道含有几种不同运算符号的算式叫做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混合运算。”

2、师:“如果把18+6-3 中的“-”改成“×”你会计算吗”

生回答产生疑问

师引入:“到底是哪种算法呢,就让我们从生活中的事情来研究吧。”

二、教学例题

1、情境导入:周末,小军和小晴约好一起去超市逛逛学习用品(课件出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生回答并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追问:“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为什么要先算3本笔记本的价钱”

3、小结:因为3本笔记本的价钱还不知道,所以要先算出来。

4、列综合算式

师:“15+20=35(元)这里的15 是什么怎么得来的”生一边回答师一边把5×3写在15的下面。

师:“你能把刚才的算式合并成一道算式吗”

板书:5×3+20

小结: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追问:“在综合算式里,你觉得应该先求什么啊”

5、师:“那你会计算吗下面我们就用递等式的方式把计算的过程表示出来。”

5×3+20

=15+20

=35(元)

师一边板演一边介绍书写过程,指出先算什么,用直尺在下面画线,师板演,强调没有运算的部分要照样子写下来。

6、比较小结:这道综合算式有哪些运算符号“先算的什么”

得出结论:乘法和加法在一起,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是先算乘法。

这样的算式就叫做乘加混合运算

课题板书乘加混合运算

7、出示问题(2)

让生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明确思路:从50元里面减掉2盒水彩笔的钱。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生回答板书:50-15×2

追问:“应该先算什么呢,为什么”生完成34页书上的空格

引导:这里有乘法有减法,我们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8、小结:乘法和减法在一起,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是先算乘法。

这样的算式就叫做乘减混合运算

完整课题板书乘减混合运算

9、归纳总结

让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都有哪些运算符号,都是先算的什么

总结:既有乘加或者既有乘减,不管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板书× +

× - 先算乘,再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注意在计算的时候把要先算的用线画下来)举反例:隔壁班有一个同学38 +4×15 调换了顺序这样做对吗

2、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2题

点名指出错误,改在书的旁边。

3、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4

先让学生说说每组的运算顺序,独立完成前一组

4、合并成综合算式

5×4=20 3×7=21

20+16=36 30-21=9

5、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5

生读题,分析题意,强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练习作业:想想做做3

看课堂时间,有时间就做在自备本上,加强计算的练习。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范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范文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 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关心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 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 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 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 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 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 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 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 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年、月、日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的意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先通过年历来认识大月、小月,然后通过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天数,再认识闰年和平年,结合练习中的习题了解季度的含义。单元结束后,安排了数学实践活动<<生日快乐>>。 教材编排时,首先安排了一张生活中常见的年历,让学生发现记忆大月和小月的不同方法,然后安排了两张2月的月历,了解平年和闰年,并让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全年各有多少天。 教材还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想想做做”和“你知道吗”以及“思考题”等栏目,将季度、闰年和平年、四季的划分,,几种农作物生长情况等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难点:判断平年的方法 课时安排: 认识年、月、日…………………………………1课时

认识平年、闰年…………………………………1课时 生日快乐…………………………………………1课时 第1课时认识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P17~18 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并知道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知道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知识点:1、一年12个月。2、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3、大月31天,小月30天。4、哪个月是大月,那几个月是小月。 教学重点:熟记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小月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区别 教学准备:年历卡 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加强完整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二) 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中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中“分数混合运算(二)”第1课时【第24、25页】 教学分析: 前后联系:前——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本册《分数混合运算(一)》;后——本册《分数混合运算(三)》《百分数》《百分数的应用》等。 在上一课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即计算的方法,本内容是分数运算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分数乘除法及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等知识,为本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应用分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它经常需要学生灵活应用数量之间的关系。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和一定的解题策略,所以一部分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有一定的畏难情绪。由于理解困难,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依靠记忆题型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解决具体问题并在观察比较中初步体会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会分析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个数是多少的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审题,找关键句,分析关键句的含义,找单位“1”,将文字、图示、算式结合起来。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起悬念 同学们,前些天我们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一),是只有乘、除的两则混合运算

2019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单元教案

课题不含括号的两步 混合运算 课型新授课时 1 设计者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内容书P34~35例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 1.脱式计算。 35-4+27 6×3÷2 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 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 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指名读 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 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 什么不同? (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3)出示问题(2),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 (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5×3+20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35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 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教授新知。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 学习目标: 1.在解决有关分数连乘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明确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的呈现数量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4.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有随意接话,思考问题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5人左右的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我 们就要运用它,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21 页图】 2、分析问题、汇报展示、交流算法 (1)观察图,分析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2)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画线段图。 (3)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评议。 哪个学生来汇报,你学会了什么?请学生代表来汇报。 其他学生仔细听,你向他们学会了什么,也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 生1:说算理。航模小组的人数跟摄影小组的人数有关。 摄影小组的人数不知道,我们就先来求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1 ,就是求气象小组12人的31 是多少,再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混合运算》教案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其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数学三年级《混合运算》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数学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自主、熟练的计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计算式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媒体出示例题:一副中国象棋12元。一副围棋15元。购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1)请学生读题,教师提问: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条件?你认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钱数,应该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那这样列式应该先算什么?应该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才能先求出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用去的钱?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在计算120÷6×5,为什么应该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们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2016年-2017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完整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 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思维过程是人脑对外部的数学信息的接受、分析、选择、加工和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外部感知到内化的交点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数学思维是主体将外部材料转化为内部材料的过程,另一方面,内部材料在经常得到恰当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使主体的认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对“数的运算”提出了:“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而运算概念的建立,需要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过程。在学生获得丰富经验后,抽象的运算式才对他们有意义。因此,我始终坚持从意义引出计算,构建意义。本课力求通过电教手段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并且能解答,从而总结出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方法,归纳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和混合运算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

难点。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但思考问题有时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这一册才出现画线段图的内容)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4、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018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包括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四则运算的实际应用。本单元内容的安排不是单纯以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而是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等相关规定的合理性,从而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两步混合运算,是进一步发展学生混合运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三步混合运算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和有效工具。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运算能力,会计算两步的连加、连减、连乘、连除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分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学习混合运算,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奠定了基础。 1.通过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起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通过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协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小熊购物”“买文具”“过河”等多种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运算顺序。当一个算式中有两步计算时,就需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可以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以及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是符合实际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非人为的强制性规定。 3.精心选择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 小熊购物1课时 2 买文具 1课时 3 过河1课时 4 练习一 1课时 小熊购物。(教材第2~4页)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0年8月27日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 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 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 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 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 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

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 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 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 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授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154+53×97 (2)53×94-51 (3)85(-)21×32 (4)229×31+5 2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 ×b=b ×a 乘法结合律:(a ×b)×c=a ×(b ×c) 乘法分配律:(a +b)×c=a ×c +b ×c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3)用简便方法计算:25×7×4 0.36×101 3、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 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利用例5的三组算式,小组讨论、计算,得出两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课题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

三年级 数学教案 第五册教案 全册备课 体现新课标思想: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数学,发现问题通过交流、探讨,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 从而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它常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学期目标: 全班学生的上学期期末成绩平均分为81.5分,达标率100%,优秀率41.67%。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在本学期争取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85分以上,学生达标率保持在100%,优秀率争取达到60%以上。 教学内容: 1、乘法 2、除法 3、吨的认识 4、实际问题 5、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6、空间与图形 7、实践活动(一) 8、24时计时法 9、统计和可能性 10、实践活动(二) 11、总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知道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一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养成先审题的良好习惯。 4、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一位数除法,回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3,初步学会一位数除法的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整除”的一些基本概念。 5、能用一位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一些与一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拖式的方法计算两步式题。 7、会用两步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在解决问题时,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8、直观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9、初步认识角、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划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10、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会应用平行和垂直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 11、能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 12、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千米、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3、知道千米和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14、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15、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16、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17、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18、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本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20、知道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 2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习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记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6780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不计算,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25×24÷5(2)7.2 +1.8-3 (3)28+63÷9(4)320÷ 【( 13+7)× 2】 2、回顾整数与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小红生病需要吃药,每次吃2 片,一天吃 3次,这盒药共 24片,可以吃几天? 二、引入新课、探究新知 (一)理解情境,解决问题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用算式表达你的思考过程。 3. (出示方法一)谁读懂了它的意思?说一说。 4. (出示方法二)谁读懂了它的意思?说一说。 5. 上面的两种方法,请你用综合算式表示,并写出计算过程。 算式 1 : 12÷(1 × 3 ) 算式 2: 12 ÷ 1 ÷ 3 强调:对于分数连除,也可以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转化成分 数连乘,再约分计算。 (二)巩固练习:教材第 33 页“做一做” 问题:1. 求这块玻璃的面积实际是求什么? (梯形的面积) 2. 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公式 3. 谁能解答此题?(学生计算)。 (三)计算下面两题 先说顺序再计算 1 2 1 5÷(3+5 )×15 1 ÷【(2+1 )×15】 ( 四 ) 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学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 35 页练习七,第 7 题、第 8 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 混合运算 2教案 人教版

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2. 能力目标: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的式题,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用简便方法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的式题。 教具、学具准备 每组一块小黑板,口算卡片,投影仪(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 口算 48+36= 88÷4= 300+140= 21×3= 75-90= 60+70= 60×8×0= 52÷6= 150-90= 4000÷5= 560-80= 640÷2= 2. 准备题 16×4+18 18+4×6 69÷3-14 50-35÷5 让学生说出每题中都包含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解答。 (学生在以前学过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乘法或除法,这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依然依据这一运算顺序。因此设计这样的练习,是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 二、探究新知 1. 导入。 同学们对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计算的都很准确,计算顺序掌握的也很好。如果我们把16×4+18中的18改成6×3,就成了这样的题目、教师出示例1 16×4+6×3(板书)它的运算

顺序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2. 学习例1。 (1)这道题中含有哪些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它与准备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能根据以前的知识自己试着计算出来吗?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并在练习本上计算,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各组分别汇报计算顺序与结果 引导学生汇报出这道题含有两步乘法和一步加法,根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要先做乘法,所以这道题的计算顺序是: 16×4+6×3 =64+6×3 =64+18 =82 (3)你认为还有没有简便的方法计算这道题?为什么?(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出这道题求的是16乘以4的积与6乘以3的积的和,可以把两个积先算出来。所以可以把两个积同时进行计算。(取得一致后,教师板书。) (4)及时反馈,拓宽思路。 ①如果把16×4+6×3的“+”改成“-”该怎样计算呢? ②如果把16×4+6×3的“×”改成“÷”该怎样计算呢?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让两名学生板演 16×4-6×3 16÷4+6÷3 =64-18 =4+2 =46 =6 (5)类比归纳,得出结论 观察比较四个算式,分析在计算这样的混合运算中,哪一步可以省略,为什么? (6)反馈练习:完成77页的做一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要求先说出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在计算一道混合运算时,首先要看它含有哪些运算,然后再看有没有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