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中国环保产业地图白皮书

赛迪顾问-中国环保产业地图白皮书
赛迪顾问-中国环保产业地图白皮书

中国环保产业地图白皮书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

1

2

前 言

一、研究目的

环保产业正日益成为业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中国环保产业被纳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进入了外部发展环境最为良好的黄金期,产业规模也逐渐壮大。与此同时,环保产业发展也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发展本地环保产业,各地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环保产业区域布局和空间格局也初现雏形。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中国环保产业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时期。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全球环保产业分布特点,分析国内环保产业分布特征及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我国环保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布局和趋势进行了研究,为国家和地方的环保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二、主要结论

1、目前,中国环保产业初步形成“一带一轴”的总体分布特征,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环保产业“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

2东部地区凭借其良好的经济实力、投资能力、外贸等优势,在环保技术研发、环保项目设计和咨询、环保企业投融资服务等高端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东部环保产业产值占全国产值的60%以上,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和要素限制等,环保产业的发展滞后且速度较慢,发展基本停留在环保装备制造业领域,中部地区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武汉、西安、重庆、成都、长沙等城市。

3、未来,中国环保产业空间布局演进将呈现以下三大趋势: (1)区域经济不平衡引导环保产业差异化发展。 (2)环保产业区将自东向西逐步扩散。 (3)环保热点区域走向强强联合,整合创新。

3

图1 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地图

北京

天津

山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广东

四川

重庆

西安

武汉

长沙

1000亿500亿250亿

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重点区域规模

辽宁

黑龙江

福建

安徽

南海诸岛

资料来源:统计局、环保部、各省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1

第一章 中国环保产业区域布局特征

一、已形成“一带一轴”聚集发展的总体格局

从2010年中国各省环保产业产值分布图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环保产业在全国已有所布局,初步形成“一带一轴”的总体分布特征,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聚集发展的环保产业“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部省份的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

图2 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产值分布图

1000亿500亿250亿

2010年中国环保产业

重点区域规模

南海诸岛

资料来源:统计局、环保部、各省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从各区域环保产业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基础最为良好,是我国环保产业最为聚集的地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宜兴、常州、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为核心的环保产业集群。

环渤海地区在人力资源、技术开发转化方面优势明显。北京、天津分别为我国北方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和国家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山东、辽宁环保产业基础雄厚,资源综合利用、环保装备和技术方面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此外,珠三角地区的佛山,中西部地区的武汉、西安、重庆,东北地区的哈尔滨等城市纷纷打造自身的环保产业园区,并逐步上升到国家级园区的地位,形成了本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

图3 2010年中国各省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2

3

北京

天津山东

浙江

上海

江苏

广东

四川

重庆

陕西

武汉

长沙

拥有我国最大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长沙中联重科下属的环卫机械分公司。大力发展以环保节能设备、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利用为主导的环保产业

安徽

拥有一批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单位。目标是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基地。

龙头企业较多,废水及废气处理装置和固废综合利用等环保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以环保装备制造和环保服务业为重点。

规模全国第一,节能环保产品门类齐全,水处理设备、水污染防治装备与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全国领先,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区。

规模全国第二,诸暨电除尘器、湖州膜处理材料、嘉兴布袋除尘器、天台工业滤布、杭州和宁波环境服务业等块状经济的集聚度和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环保产业全国领先,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位于全国前列,环保产品生产相对落后

我国北方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在环保技术开发、孵化、设备制造、环保工程设计、环保软件开发以及水处理、固废处理等领域具有较强优势。

发展初具规模,将着重培育和发展以节能家用空调器为代表的27项重点节能环保产品,以电机变频调速为代表的26项重点节能环保技术,

环保服务产业快速增长,发展方向主抓环保服务业。辽宁

资源利用、环保服务等领域全面拓展。以沈阳、大连为环保聚集地。

产业规模基础雄厚并不断扩大,在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方面,将重点放在水、空气污染治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国家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北方最大再生资源及有色金属集散地—天津子牙环保产业园成为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

5

1000亿500亿以下200亿以下

各省环保产业规模

南海诸岛

资料来源:统计局、环保部、各省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4

二、重点发展区域特征

1、环渤海区域

环渤海地区在技术开发转化、人力资源方面优势明显。区域内,北京市是我国北方环保技术开发转化中心,天津市是北方重要的循环经济城,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再生资源专业化园区;山东省环保产业规模雄厚并不断扩大,在环保技术和装备方面具备优势,具有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辽宁省正在从单一环保产品向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自然生态保护等领域全面拓展,其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图4 环渤海区域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天津:国家北方环保科

技产业基地,在城市污水、污泥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及工业水处理药剂膜产品等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辽宁:从单一环保产品

向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自然生态保护等领域全面拓展。以沈阳、大连为环保聚集地。

山东:产业规模雄厚并

不断扩大,在环保技术和装备方面领先,重点在水、大气污染治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河北:产业规模较小,

但在环境监测、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细分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北京:具有一批世界先

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环保科研成果,形成一批先进骨干企业。

资料来源:各省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5

2、长三角区域

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基础最为良好,是我国环保产业最为聚集的地区,其中江苏和浙江环保产业规模分别占据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江苏省环保产品门类齐全,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全国领先,初步形成环保产业集聚区,环保产业主要聚集在南京、无锡、苏州、常州、镇江、盐城等城市,其余城市集聚程度较小。浙江省在除尘器、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填料和工业滤料、垃圾焚烧设备和节能与综合利用设备等领域具有优势,其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杭州、绍兴、温州和台州四个城市,这四个城市的环保设备(产品)产值约为100亿元,占全省环保设备(产品)产值的80%以上。上海市经济基础较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在污水处理设施、烟气除尘脱硫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设备和垃圾焚烧设备等领域形成了环保强项产品。

图5 长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浙江:产业规模全国第二,

除尘器、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填料和工业滤料、垃圾焚烧设备和节能与综合利用设备等领域具有优势。

江苏:产业规模全国第一,

环保产品门类齐全,向高端化产品发展,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全国领先,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区。

上海:形成了污水处理

设施、烟气除尘脱硫设备、机动车尾气净化设备和垃圾焚烧设备等领域环保强项产品。

资料来源:各省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6

7

3、珠三角区域

珠三角区域重点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环保服务业、环保产品和洁净产品生产。广州、深圳作为珠三角区域环保服务业两大核心地区,正在建立多个环保专项技术研发中心,成为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地区。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个城市环保产业产值占珠三角地区90%以上。

珠三角地区环保产业产值占广东省90%左右。广东是环保产业大省,其环保产业年收入总额全国排名第三,其中环保技术服务年收入列全国第二,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年收入列全国第三,环保产品生产相对落后,年收入列全国第七。

图6 珠三角区域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广东:环保产业全国领先,

仅次于江苏、浙江,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位于全国前列,环保产品生产相对落后。

珠三角环保产业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深圳、佛山:4个

城市占珠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年总产值的90% 以上。

资料来源:各省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8

4、中部沿江发展轴

该区域重点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安徽建有一批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单位,力争建成具有竞争优势的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基地。湖北不断加大环保投资,重点发展脱硫脱硝、固废处置、水处理设备制造业等领域。湖南拥有我国最大环卫环保装备制造企业,大力发展以环保节能设备、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和固体废弃物利用为主导的环保产业。重庆是我国三大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基地之一,在环保成套装备等领域具有发展优势。

图7 中部沿江地区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重庆

陕西

湖北湖南

湖南:培育6个节能环保产业基地、2个循环经济工业园

安徽

安徽:发挥合肥科技创新城市优势,环保产业发展以合芜蚌地区向周围延伸。

陕西:构筑关中、陕北、陕南三大产业基地,重点培育西安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园等十大环保园区。

重庆:三大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基地之一,重点建设环保成套设备等四个国家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

湖北:以武汉青山(国家)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中心,加大环保投资,重点发展脱硫脱硝、固废处置、水处理设备制造业。

资料来源:各省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9

第二章 中国环保产业重点园区发展情况

一、园区总体布局

自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宜兴环保产业基地)批准以来,国家部委为了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先后在全国批准了14个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

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分布特征与中国环保产业总体分布特征类似,基本呈现“一带一轴”的分布格局,即北起大连南至珠三角的环保产业“沿海产业带”,以及东起长三角西至重庆的环保产业“沿江发展轴”。

图8 2010年中国国家级重点环保产业园区

北京

沈阳哈尔滨

济南

青岛西安

武汉佛山(南海)

宜兴

常州

苏州

大连重庆天津南

海诸岛

10

资料来源:环保部,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赛迪顾问

11

赛迪顾问满天星产业大脑发布:2018-2019年中国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洞见2019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https://www.360docs.net/doc/c62338096.html,1

洞见2019 ·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2一、产业定义或范畴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指以自动化、网络化为基础,以数字化为手段,以智能制造为目标,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工业软件、生产和业务管理系统、智能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帮助企业实现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的各类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总称。其中纵向集成是指在智能工厂内部,把现场层、控制层、车间管理层有机整合在一起,同时确保这些信息能够传输到生产资源计划(ERP);横向集成是指将各种不同制造阶段的智能系统集成在一起,既包括一个公司内部的材料、能源和信息的配置,也包括不同公司之间的价值网络的配置。 二、赛迪重大研判 1、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引领设备供应商及软件集成商融合发展新方向,有望成为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发展核心模式。 2、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依旧是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发展领先区域,其中尤以京津冀地区企业集中程度最高。 3、局部解决方案仍旧是市场主流,但是国内企业需要积极向整体解决方案领域发力,力争突破国际龙头企业在该领域的行业垄断地位。 4、边缘智能技术加速应用将打破传统设备集中式软件集成发展思路,使边缘端设备成为集成新端口。 5、细分行业专精化发展将代替全行业普适性发展成为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发展主要方式。 6、从投资潜力来看,工业领域各行业间技术壁垒较高,自持制造核心工艺的设备制造商向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转型将成为优质投资选择。 三、产业政策分析 (一)产业环境 1、多个系统集成商分联盟成立推动地区及细分行业专精发展 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北京分盟、东莞分盟、河南分盟、建材行业分盟、电力装备分盟、船舶行业分盟、纺织行业分盟的成立预示着各细分行业对于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发展的高度重视。北京、上海、广州作为全国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高度集聚的三个城市,依旧是发展的先行者,北京分盟的成立将有效聚拢相关企业资源,实现企业间高效合作。而以电力装备、船舶和纺织等行业为引领,专业细分行业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的发展将成为主流趋势,以核心制造工艺软件固化为关键点,将加速传统制造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的进程。 2、2018年投资环境整体遇冷行业发展仍有较大资金压力 2018年整体投资环境较为严峻,投资热点仍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热门领域,对于装备 洞见2019 /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赛迪顾问-大型企业并购重组信息化整合方案

本期主题:大型企业并购重组信息化整合方案 第一章并购企业信息化整合目标及原则 1.1 总体目标 在央企集团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坚持央企集团信息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原则为前提,以最大化的保护利用并购企业现有IT资产为核心,以并购企业现有系统改造、网络对接集成、信息资源整合、IT组织优化为主体,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的将新并购企业能够平滑的并入央企集团信息化体系中。 1.2 具体目标 1、“1+1>2”的韦斯顿协同效应实现,重构统一的信息化体系,努力营造央企集团与并购企业IT资产深度“融合”的技术环境,信息系统间实现功能联动、数据资源实现统一标准应用、通讯网络实现数据无障碍传输,最终达到目的。 2、IT经验成本曲线效应实现,在新并购企业信息化整合过程中,充分复制央企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妥善应用央企集团成熟的信息系统。以快速提高并购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努力缩小并购企业与央企集团现有企业间的IT技术应用差距。 1.3 整合原则 1、总部主导原则 并购企业信息化整合工作必须在央企总部信息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稳步推进,按照央企集团制定的重组整合方案开展技术实施,央企集团信息部门对并购企业信息化建设负有“指导建设、监督管理”的责任。 2、规范遵照原则

未来并购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央企集团颁布或新制定的各项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 3、资产保护最大化原则 在并购企业信息化改造、整合过程中,在不违背央企集团总体信息化应用要求的前提下,要保证并购企业原有IT资产得以最大化的保护。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具体的技术应用中,该技术不仅要满足企业并购期的业务支撑需求,而且要保证该技术能够适应未来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 5、业务、管理驱动原则 要充分调研并购业务、相关管控对IT技术(包括信息系统对接、网络集成等)的应用需求,在需求引导驱动下,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应用方式。 第二章并购企业信息化整合难点及风险 2.1并购重组后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1、信息化系统的全面推广具有难度 被并购企业业务特点各不相同,其信息化水平也存在差异,在推广统一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由于被并购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不同,部署时可能出现资源浪费、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如果推广的速度过快,有可能造成相关经验得不到推广、知识得不到共享的情况。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系统模型,逐步探索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保持系统的统一规范,同时根据相应企业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保持系统可用性。这些探索、部署的过程是系统推广的难点所在。 2、规模化造成的管控能力降低 企业并购带来业务互补效应和集团规模化效应,对公司业务和市场扩展具有推动作用,然而规模增大也会造成企业管控能力的降低。首先体现在业务控制能力的降低上,随着管理链条的延伸,公司管理层的业务压力逐渐增大,管控能力也逐渐弱化。同时,延伸的管

IT市场调研报告.doc

IT市场调研报告 https://www.360docs.net/doc/c62338096.html, 2000.12.12 为帮助厂商掌握IT消费市场的需求特征,引导消费者参与IT产品设计和IT产业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及其属下赛迪资讯顾问有限公司开展了“2000年中国IT产品消费行为调查暨2000年中国网民消费行为调查”大型市场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综合运用网上调查、媒体调查、入户调查、街访、深度访谈等调查方法,面向全国范围,历时半年,全面收集了计算机、信息家电、通信等产品消费市场以及网民消费市场的需求数据。结合本次调查的基本结果,CCID赛迪资讯顾问有限公司对相关产品的消费特征和需求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2000年12月11日在北京发布调查研究结果。 ■消费群体由贵族型转向大众化无论计算机整机与外设、信息家电与数字电器、通信产品,还是因特网,由于是高科技的产物,都曾将广大消费者拒之于“高墙之外”。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人们消费心理的成熟,IT产品和因特网消费逐步淡化了高科技的“神秘面纱”,逐步走向寻常百姓家。 家用电脑产品与市场的孕育与发展,是中国IT产品消费群体由贵族型转向大众化的重要里程碑。首推“1+1电脑”、“因特网电脑”的联想电脑,以及倡导“应用网电脑”的方正电脑等国内知名品牌,不仅引领着中国IT市场的发展,也引导着IT消费方式的转变。首先是TCL等一批家电厂商积极涉足电脑市场,共同推动家用电脑走上商场,走进大众消费市场,其次是打印机、扫描仪作为必要的外部设备走进了家庭。 扫描仪专业厂商MICROTEK在原来只做中高端产品的基础上,推出了适合家庭应用层面的系列产品。信息家电、手机、商务通和家庭上网等消费日益成为大众生活的一种时尚。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技术人员、教师等阶层已拥有和计划购买台式PC 及外设的受访家庭达到40.3%;从收入来看,人均收入在千元以下的家庭也有48.5%的比例已拥有或计划购买计算机产品。 手机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分布呈较平坦的左偏态,千元以下月收入水平的手机消费者约为35%,1001元—2000元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占42%,两项累计为77%。 ■消费市场由中心城市转向区域边陲在专业电脑厂商抢滩家用消费和中小企业应用市场,参与国际品牌竞争的同时,国内中小品牌电脑在区域市场蓬勃发展,并呈燎原之势,叫板中心城市市场。 TCL电脑等一大批具有家电背景的电脑厂商依靠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深厚的市场推广经验,积极拓展区域消费市场,推动着中国IT消费市场由城市中心向区域边陲的转换。通信产品市场、网络消费市场、信息家电市场同样经历着城市向农村扩展的发展过程。位居国产手机市场份额首位的波导公司,正是凭借优秀的品质和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适应了中国手机消费者看中高质量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市场重心转移的趋势。 赛迪顾问调查显示,DVD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普及率分别为13.8%、17.6%、13.4%,位居全国DVD区域普及率前列。但是,成都、武汉、西安、沈阳等区域市场13.6%至21.5%的潜在需求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教育、证券行业成为当今中国IT消费的热点。联想商用电脑以卓越的性能品质和贴近用户需求的设计,备受中小企业青睐。联想电脑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因特网商用

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方案

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方案 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第十七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在我区城郊地带布局六大产业基地,为扎实工作、深入推进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未来五年我区将通过在城郊西部、西南部区域布局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产业基地、总部基地、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产城融合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形成全区发展新空间、产业聚集新格局和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强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规划策划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规划是产业基地建设的龙头,决定了基地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品质,是指导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路线图”;策划工作,特别是招商策划是落实产业规划的重要抓手,是产业基地产业项目的准入标准,是下一步招商选资工作的依据和准绳。因此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为领导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才能促使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走上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轨道。 认真研究发展思路,努力推动规划策划顺利进行。

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正确理解区委、区政府的总体思路,明确六大产业基地规划策划内容要求,研读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各类产业基地建设标准,同时对基地内现有企业情况、土地存量、基地运作模式、周边环境、招商方向、政务服务、税费土地优惠政策等情况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尽快形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我区产业和空间布局要求的六大基地产业规划和招商策划方案,并就其可行性进行专家论证,与上级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争取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六大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 统一规划布局,分步建设实施。在我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各基地由牵头单位负责,根据各自功能定位、产业定位、运作模式和国家产业政策等要求,重点进行详细规划,完善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做到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生态环境优先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产业基地在资源配置、服务平台、市场络、产业链条、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协同发展,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确保各基地功能完善、建设到位,促进六大产业基地健康持续发展。

赛迪顾问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地图白皮书

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地图白皮书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一、研究目的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卫星及其应用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在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分析国内卫星应用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卫星应用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卫星应用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主要结论 1、中国卫星产业空间布局呈现两大特点 (1)中国卫星应用产业集聚发展初现雏形,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各区域主要城市正在积极布局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 (2)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城市发展特点是以省会发达城市为主导,同时其他产业新兴城市纷纷布局卫星应用产业,抢抓产业发展机遇。 2、中国卫星应用产业空间演变呈现出三大趋势 (1)产业整体朝产学研资源强市汇聚: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对一个地区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区位条件、政策支持等方面要求较高。未来5-10年,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将持续以上海、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北京、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以及中西部已具备较强产业基础的西安等地发展。 (2)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逐步向经济发达城市延伸:如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城市,沈阳、青岛、常州、宁波等城市以及内陆省会城市,如武汉、成都、合肥等城市。 (3)卫星通信和遥感应用市场逐步向偏远和灾害多的区域转移:对于社会公益化需求特点更浓的卫星通信和遥感业,其发展趋势主要受到应用和政策导向的影响。由于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主要运用在自然灾害监测、农林监测、海洋观

赛迪顾问-感知城市发展系列研究:感知城市理念、现状与趋势研究

信息化研究 感知城市发展系列研究 本期主题 感知城市理念、现状与趋势研究

本期主题感知城市理念、现状与趋势研究 第一章感知城市定义与内涵 1.1 定义 感知城市是指通过物联网等信息与通信技术,构建一个高感度的城市基础环境,实现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先进城市发展理念。 感知城市技术路径是以物联网等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摄像机(IP Cam)、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网等技术,实现信息感知,通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实现信息承载和传输,通过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模式实现城市各类应用与服务。 图感知城市技术路径 污染出行幸福平安 和谐水电气资饮食卫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城市管理 智能家居城市安全能源食品控制导航市民城市 社会源管理生安全1.2 内涵

感知城市的内涵是城市环境完备智能、城市经济活跃创新、城市服务高效灵活、城市市民幸福现代、城市治理精准高效。 城市环境完备智能是指城市的感知终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具有能够全面支撑城市公众、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沟通、服务传递和业务协同,人才培养、资金使用、自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各方面造就城市巨大的创新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经济活跃创新是指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具有强大的创新发展能力,经济主体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使竞争力与活跃性突出。 城市服务均等灵活是指在关系民计民生的医疗、教育、交通、水电气服务等领域,充分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手段,为所有市民都能够提供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 城市市民幸福现代是指市民具备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意识与能力,应用网络与电脑、手机各类终端设备,熟练获取各类社会服务,提升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和谐、市民幸福。 城市治理精准高效是指政府部门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按需共享、业务流程高效协同,为政府决策提供基础支撑,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效果。 第二章国外感知城市发展概况 2.1 发展理念 国家整体竞争力乃建构于城市健全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主要先进城市,由地方政府主导推动基于不同发展重点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等,这些城市在国际竞争力相关评比表现亮眼。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信息化发展理念主要有U-City (信息和服务无所不在的城市)、T-City (智能城市)、智慧城市等。

西安市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案例

西安市渭北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草案)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二年八月

目录总则0 一、规划背景0 二、规划依据0 三、规划范围1 四、规划期限2 第一章发展基础3 一、自然条件优越3 二、交通条件良好3 三、工业实力日益增强4 四、布局日趋合理5 五、发展前景广阔6 第二章总体要求6 一、指导思想6 二、发展原则7 三、发展目标8 (一)近期目标(2012-2015年)8 (二)远期目标(2016-2020年)8四、总体布局9

五、产业定位10 第三章高陵装备工业组团10 一、发展目标10 二、范围与布局11 三、产业定位12 四、重点任务13 (一)重点建设10大专业园区13 (二)做大做强汽车产业14 (三)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17 (四)提升发展装备制造产业20 (五)稳步推进现代化工产业24 (六)节能环保产业26 第四章阎良航空工业组团28 一、发展目标28 二、范围与布局29 三、产业定位30 四、重点任务30 (一)重点建设七大专业园区30 (二)做大做强航空产业31 (三)加快发展航空新材料产业35 (四)积极发展相关制造业36

(五)循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37 第五章临潼现代工业组团38 一、发展目标38 二、范围与布局38 三、产业定位39 四、重点任务39 (一)重点做好四大专业园区建设39 (二)重点打造四条产业链40 (三)培育四大产业集群41 第六章政策建议44 一、土地政策44 二、财税政策45 三、金融政策46 四、招商引资政策47 五、环保政策50 第七章保障措施51 一、加快渭北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51 二、进一步完善优化工业投资软环境51 三、努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引进和管理52 四、大力推动工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53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55

赛迪顾问-成长型企业研究系列之三:成长型企业业务战略规划指南

成长型企业业务战略规划指南 本期主题成长性企业业务战略规划指南 第一章七大挑战束缚成长型企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相关分类,成长型企业是指收入和利润增长率持续三年达到或超过30%以上的企业。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把成长型企业定义为“在较长的时期内(如3年以上),具有持续挖掘未利用资源能力,不同程度地呈现整体扩张态势,未来发展预期良好的企业”。 本研究所定义成长型企业,是指企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资产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企业。成长型企业行业定位通常是朝阳行业或新兴行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如网络资讯、电子通讯、集成电路等)、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和基因工程、新材料与能源、制造、农业、公用事业等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 依据上述定义,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包括国有中小企业)是构成成长型企业的主体。除此之外,那些具有市场竞争力、投资回报率高、抵御风险能力强但目前尚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型企业同样属于成长型企业的范畴。 图1 成长型企业生命周期分布

创业期成熟期成长期衰退期 成长型企业 成长型企业生命周期分布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成长型企业研究课题组,2010.09 成长型企业具有增长速度快、实力增强、专业化水平高、企业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创造力强、产品方向基本确定等综合特征,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综合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创业期向成长期转型,背负“成长路径依赖”十字架 创业期成功带来的自信膨胀招致成长风险。中小企业从创业期跨入成长期,完成了企业发展历程的第一次蜕变。蜕变的必要条件,一定是伴随研发能力的提升、市场成功拓展、盈利能力的提高,这一切为企业成功实现从创业期向成长期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成功是迈向下一次成功的基础,也可能是下一次成功的羁绊。 1.1.1 忠诚性文化障碍面临逾越 企业在创业期形成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忠诚。“忠诚”为创业企业运作提供了强大的执行力,它避免了企业内部无谓的争论和利益争斗,使得成长型企业能够快速应对市场的变革,集中企业资源,适应外部需求,“忠诚型”文化对创业期企业的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伴随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忠诚型”文化的弊端将逐步显露:一个大脑代替几百个大脑,企业发展受制于个人智慧,企业发展的好坏完全维系在企业决策者个人状态上。决策者状态好,则企业兴,状态差,

赛迪顾问工业软件未来市场前景分析

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 本期主题 工业软件未来市场前景分析 国外研究 全球工业软件厂商概览 赛迪预测 产品集成,应用创新将成为发展主流 本土化、个性化需求愈加突出 围绕工业软件的国内外企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新技术应用为工业软件带来新机遇 数据之窗 2009-2011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率 2011年工业软件市场细分市场 2009-2011年中国产品研发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率 2009-2011年中国生产管理类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率 刊首语 2002年,党的十六大就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在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两化融合”就此成为促进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国家战略。 在两化融合的道路上,工业软件的作用至关重要。将工业软件嵌入到传统意义的工业装备中,才会使得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工业装备具备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形成了新型工业硬装备。同时,工业软件通过与业务流程、知识、经验、标准以及规范的集成,形成了工业软装备。 中国工业软件厂商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大量适合中国工业软件特点、满足行业需求的软件产品,在航天、石化、钢铁等行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提升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造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本研究在分析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现状的基础上,深入行业应用,挖掘工业软件未来需求,并从政策、业务发展、市场开拓角度剖析工业软件发展有利因素,同时也深刻剖析工业软件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在此基础上为政府、企业及软件厂商提出了发展建议,希望对业界发展工业软件有所启发和帮助。 本研究只是一个开端,希望抛砖引玉,恳请得到各级领导和各界同仁的宝贵意见和积极反馈,我们将进行持续性跟踪研究,共同推进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全面、可持续、快速发展。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峻 2012年5月

温州市产业布局管理规划方案(doc 35页)

温州市产业布局管理规划方案(doc 35页)

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3-2015年)目录 一、产业布局现状 二、功能定位和布局原则 三、产业总体布局 四、农业布局 五、工业布局 六、服务业布局 七、中部都市产业区布局 八、南部轻工拓展区布局 九、北部旅游产业区布局 十、西部生态产业区布局 附表一:温州市产业布局主要指标表 附表二:温州市产业布局用地表 附表三:温州市农业布局表 附表四:温州市工业布局表 附表五:温州市服务业布局表 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

产业布局指生产要素、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的优化组合,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为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编制《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重点就主要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规划年限至2015 年,是调整产业布局的实施性规划,是引导行业布局的指导性规划,是平衡专项规划的协调性规划。 一、产业布局现状 (一)陆域资源条件 我市为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港口资源丰富,但陆域自然资源极为有限,人均拥有量低,开发程度已达相当水平。全市陆域总面积11783.5km 2 (约占浙江省的11.6% ),其中平地面积为2059km 2 ,仅占17.5% (浙江省为23.2% )。2002 年底全市总人口约740 万人,人口密度达627 人/km 2 (浙江省为440 人/km 2 ),平原地区更高达800 人/km 2 。 (二)产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层次得到明显提升。2002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60.9 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4357 元,三次产业比例为 5.3 :56.6 :38.1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为28.7 :32.3 :39.0 。效益农业、开放型农业、订单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轻工产业总产值达1396.01 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1.4%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累计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2 家;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

赛迪顾问-中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本期主题:中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 一、中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两业融合背景 1、国际服务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世界服务业将适应新的形势向纵深发展,其产业规模将不断扩大,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创新趋势日益明显,并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力量,其表现形式也呈现出集群式发展趋势。 (1) 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趋势日益明显 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主要表现在制造业的中间环节投入上。在近10年间,多数OECD国家产品生产中的投入结构发生了变化:服务投入增长速度快于实物投入增长速度,同时,服务业和某些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的界线渐趋模糊,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开始转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向比较明显的是通讯产品。同时,某些信息服务产品也可以像制造业一样进行批量生产。另一方面,制造业部门的功能也日趋服务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该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例如通讯和家电产品;二是随产品一同售出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三是服务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像以往那样通过提供某种产品而在市场上占据主动获得大量利润的情况已经很难再现,许多跨国企业已经认识到,要保持企业原有高额的利润率只有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2) 服务业呈现跨国转移自主扩张式发展趋势 服务业进行跨国经营最初的动机就是为了向已经从事跨国生产经营的顾客提供服务,留住已有的顾客,稳固已有的市场份额。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分工的深化,服务业开始不断从传统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信息、咨询、设计、财务管理、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专业服务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转移也逐步向自主扩张式转变,不仅为已有的客户提供服务,还可以为东道国其他公司提供服务,甚至可以向第三国出口服务。如近年来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向海外大规模转移,并日益向更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自主扩张式转变,就是典型的例子。

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理论分析工具,从当地实际状况出发,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对园区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做出一年以上的科学计划。[编辑] 为了能够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产业园区规划,在进行设计规划的时候应该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在做园区规划时应坚持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关联发展原则 关联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展开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布局,发挥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推进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和实施产品、技术扩散,支持园区内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配”型中小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推动产业、企业形成配套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良性格局,提升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反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成链发展原则 成链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坚持把培育完善优势产业链作为新的产业竞争格局下大力发展地区产业的重要路径,构建深化产业链整合发展的机制,推进企业、项目之间在产业链延伸方向上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关系,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发挥作为优势产业链“链核”的龙头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工艺流程再造,提高制造能力、加工深度和产业附加值,切实增强企业对产业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控制能力和综合成本消化能力。

集聚发展原则 集聚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强化产业配套能力、公共基础设施和政策市场环境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成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关联的企业合理流动、入园发展,推动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集聚发展态势,增强对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外产业的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力,使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成为本区域产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块,努力扩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益,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知名区域品牌,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竞争力。 集约发展原则 集约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通过优势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推动企业精干主体、分离辅助,建立成链闭环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效保护环境,实现资源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集约节约用地,严格生产用地和生产辅助用地的比例,严格执行工业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努力提高工业用地综合利用效率。园区内严禁商住房地产项目开发。 合作发展原则 合作发展原则要求:园区规划应坚持把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作为充分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主动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立足省内区域经济合作,支持跨区域建立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探索产业合作园区或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模式和管理运行机制。立足外向发展,争取建设一批出口加工区、内陆港、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提高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发展区)外向度。 [编辑] 园区产业规划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我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我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 对策研究

中国云计算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刊首语 近几年来,云计算引领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选择。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云计算技术与产业发展,以及云计算应用的推广普及,对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管理手段、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具有重要战略作用。当前,随着中央把云计算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云计算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那么中国云计算应用的生态环境是否完善,需求动力是否充分?在政府、企业、家庭各个层面分别面临怎样的现状与挑战?如何推动中国云计算应用的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上述问题都需要认真思考,为此,赛迪顾问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中国云计算应用展开探讨。 经过对中国云计算应用生态环境的研究,总结分析中国云计算应用在政策、产业、市场几个方面所处的宏观环境,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云计算应用的整体发展态势,为区域政府和相关企业把握中国云计算应用的宏观形势、定位自身发展方向提供决策支撑。 经过对中国云计算应用需求动力的研究,总结分析中国云计算应用在政府和机构、重点行业和企业、个人和家庭、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几个方面的驱动因素,为区域政府选择应用示范突破点、为相关企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提供决策支撑。 经过对中国云计算应用发展现状研究,总结分析中国云计算应

用在政府、企业、家庭三个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实践效果,剖析中国云计算应用面临的挑战与阻碍因素。经过对应用中重点与难点的准确定位,探索一条实现中国云计算应用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过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与分析,针对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等云计算重点应用领域面临的顶层设计、标准研制、应用示范、模式探索、网络环境、信息安全等重要命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对策。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的现代化上市咨询公司,赛迪顾问在云计算产业及应用领域拥有广泛而深厚的积累,不但针对服务器、存储、数据中心、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IaaS/Paas/SaaS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拥有多年的市场监测数据积累和渠道资源,还在云计算领域的企业研究、行业研究、政策研究、应用示范研究等方面拥有深厚积淀。赛迪顾问希望能与业内同仁携手,一起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和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材料产业规划及案例

新材料产业规划及案例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商 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 CHINA MACHINERY MARKETING ACADEMY 官方网站:产业规划https://www.360docs.net/doc/c62338096.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中机系(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新材料产业规划 新材料涉及领域广泛,一般指新出现的具有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是传统材料改进后性能明显提高和产生新功能的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

新材料产业规划案例 江苏盐城灌东灌东新材料产业园产业规划方案设计 项目背景 在产业升级改造的大背景下,长三角对新材料的需求较大。灌东新材料产业园面临着市场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的有利产业局面。国家、江苏、盐城市制定的一系列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规划,为盐城发展新材料带来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项目思路 经过综合分析,在园区定位生态循环绿色节能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中机院将园区产业定位为江苏最大的节能建材基地、东部沿海田转型开发示范点、中国最大的汽车轻量化新材料生产基地。

通过严格的产业筛选和产业分类,科学定位灌东新材料产业园未来构建“2+3+2”的现代产业体系。 两个主导产业:金属新材料和新型建材。 三个先到产业:新能源材料、复合新材料和前瞻产业。 两个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

项目效果 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得到专家和盐城市政府的一致认可。为盐城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起到领军作用。 长春高新区长德新区产业规划、总体概念规划 项目背景 为了探索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县市快速发展的方式,创新长春市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的模式,长春市政府决定在长春高新区发展基础上建立长德新区(面积为330多平方公里)。长德新区的开发建设将是长春高新区空间拓展的需要,是长吉一体化的重大举措,更是长东北先行先试合作共赢的大胆尝试。 项目思路 中机院项目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立足高新区发展实际,构建以七大产业集群、三大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实现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城市功能六个方面的突破,做好高效、带动、创新、集约、集群五个发展,最终要把长德新区打造成为国家级战略新型产业的综合试验区。七大产业集群是指新能源汽车与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医药产业、新材料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环保装备制造业和精优食品加工业集群,同时做好现代物流、科技创新服务和基础服务三项配套产业。中机院在创新理念的前提下,提出打造“春之声、春之舞、春之色、春之睿、春之新、春之阡陌”六大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一)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总面积15310平方公里,总人口万(2016年底)。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及其深厚。由于地处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为“阳”,故得此名。而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城南回雁峰,故雅称“雁城”。 (二)园区现状分析 1、位置及范围:衡阳植物园位于衡阳市雁峰区,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距离市中心5公里。植物园南北长3500米,东西宽400-1000米,规划面积为219公顷,其中近期规划面积为109公顷,远期规划面积为110公顷。 2、园区基本概况:衡阳植物园所在地是衡阳林科所科研及生产用地,山林树种丰富,生长茂盛,林业生产集约度高,具体由衡阳市林业局组织实施与具体执行。 3、存在的问题 (1)区域周边存在化工、灯泡制造等企业污染源。 (2)区域内山丘之间跨度过小,功能布局空间有限。 (3)区域规划红线范围内,民居修建审批失控。 (三)开发条件分析 1、建设条件 (1)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光照平均时数1629小时,温度年均18.5度,无霜期283天,年均降水量1368.4毫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2)土壤:属于四纪红壤土,含有机质高,氮钾含量丰富,PH值5.7-6.0,土壤保保肥性强,耕地土层深厚,适宜建设植物园。

(3)水:衡阳植物园靠近湘江,地下水资源丰富,结合喷灌可满足项目供水需要。 由以上分析可知:规划中的衡阳植物园内阳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旱灾害发生频率低,投入产出率高,具备现代生态林业及植物园建设的优越条件。 2、交通条件 公路:衡阳植物园紧靠衡昆高速、市外环路,其所在的衡阳市又是全国45个公路交通主枢纽城市之一,京珠高速、衡昆高速衡枣、107国道(北京至广州)、322国道(衡阳至广西凭祥友谊关,直至越南)、“三南公路”(连接湘赣闽南部)贯穿全境。另有衡邵、衡炎、京港澳(京珠高速复线)潭衡及衡(临)武段、衡(南)岳等高速公路在 建中。 铁路:境内京广铁路与京广港高速铁路武广段四线并行,未来的衡阳将会成为南方最大的铁路枢纽。 民航:市区距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约170公里,行程约2小时。 3、区位条件 衡阳植物园距离衡阳市中心只有5公里,与旅游胜地南岳较近,距离蔡伦、王船山、罗荣桓等名人故居一步之遥,随着衡阳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步伐的加快,衡阳植物园作为现代生态林业休闲观光景点必将吸引远近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4、市场条件 衡阳总人口万,以衡阳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在湖南省境内辐射人口340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区的人口规模。随着周末及假日经济的形成,本地及周边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二、市场分析与定位 (一)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丹口镇三年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分六大部分来完成。 一、产业扶贫现状分析 发展现状。种植业是我镇重要的和主导的传统产业,贫困户多以栽种茶叶、竹林为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我镇茶叶、笋竹林产业起步较快,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此外,我镇地处县西南山区的地理现状,适合家庭畜禽养殖方式,畜禽养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贫困户增收重要途径。我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存在问题。我镇地理位置偏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我镇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较好的农产品无法及时运往外地销售,也缺乏企业进驻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同时,贫困户自身文化程度和专业产业知识不强,技能、渠道和资金缺乏问题突出,品牌意识和特色优势不明显,严重影响了我镇产业发展。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各级各部门对产业扶贫工作重视程度加深,政策倾斜明显,网络信息、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为我镇传统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同时,如何引导贫困户转变发展观念,鼓励带头示范大户,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又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央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围绕“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以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能人大户带动作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帮扶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质特色产业。 (二)基本原则。坚持聚力到户、受益精准,因地制宜、产业精准,科学设计、项目精准,保护生态、绿色发展,帮贫脱贫、联动联考等原则。 (三)主要目标。到2018年,扶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设施蔬菜、优质茶叶、畜禽标准化养殖、水产健康养殖、生态休闲农业等产业,增强特色产品加工能力,初步形成特色产业体系。加强镇、贫困村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建设,培育特色产业的知名品牌,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全镇有能力发展的贫困人口通过产业精准扶贫如期实现脱贫。 三、产业扶贫重点任务 根据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按照精准扶贫目标,我镇选择蔬菜、茶叶、竹林、畜禽、水产、休闲农业等六个精准扶贫的产业。各村因地制宜择优安排有关项目,从种养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进行规划。 四、政策保障 主要包括在土地、金融、产业支撑服务、保险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赛迪顾问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与研究报告年

赛迪顾问-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与研究报告(年)

————————————————————————————————作者:————————————————————————————————日期: ?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与 研究报告 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智慧城市专委会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HK08235)

前言 自2009年美国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能源、公用设施、医疗、水资源管理、公共安全、政府服务和教育等方面的智能实践和应用效果已经逐步显现。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城市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沈阳、重庆等众多城市迅速开展,并表现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高速扩展趋势。然而中国智慧城市热潮刚刚兴起,建设标准莫衷一是,各城市智慧化建设还都在探索中,已经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包括盲目跟风建设、项目仓促上马以及不考虑服务对象的“唯技术论”等。很大程度上,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城市管理者对智慧城市建设方向的不清晰、对建设目标的不明确。由此可见,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估体系,使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可衡量、可比较,已经成为驱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智慧城市”建设中,除了政策引导、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等手段以外,各城市管理部门迫切需要有一套“智慧城市”评价体系,客观、清晰认识自身“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参照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应用,有效指导其今后发展重点和建设方向。2010年,赛迪顾问与台湾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共同组建团队,发起“智慧城市评价体系研究”项目,并于当年发布《海峡两岸感知城市评价研究报告》,时隔两年,赛迪顾问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推出《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评价与研究报告》,赛迪顾问总结“智慧城市”建设的共性特征,构建出完备、适用、先进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的感知化水平进行评价。旨在推动“感知中国”顶层战略的成功落实,充分展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总结推广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努力为业界搭建合作共赢的桥梁,促进中国城市智慧化发展。 本项研究自2012年5月启动,从制定研究方案、制定智慧城市评价体系、专家论证、选择代表城市、制定数据获取计划、调研实施至数据分析处理、报告

赛迪顾问-3D打印发展现状及趋势战略研究

3D打印发展现状及趋势战略研究

前言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目的 3D打印是近期最为热点的技术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有颠覆性的影响,已经成为众多国家关注的重点领域。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了,但是一直缺少突破点,尤其在应用领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3D打印技术领域已经有了较好的积累,而中国在这个领域还欠缺影响力。十八大的召开,将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上日程,尤其是传统的制造业。而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落地执行,为3D打印的突破奠定了相关技术基础。但是3D打印技术由于在技术上存在瓶颈,国家政策的关注度尚不足,其市场前景仍需培育。 赛迪顾问持续跟踪3D打印技术的发展,追朔3D打印产业的各个环节,对其细分行业进行研究,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提前进行3D打印布局和产业决策提供参考。

第一章3D打印概况 一、3D打印的定义 3D打印技术是堆积制造的一种形式,是指根据3D模型,使用堆积处理技术,采用分层加工、迭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3D实体。3D打印有别于传统制造业对于物品的制造由整体进行切割,而是从计算机所建立的模型开始逐步的堆积制造,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材料,使得复杂产品能够容易的实现,更极大地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3D打印技术的魅力在于它的便捷性,一台3D打印机加上材料和设计图,能够实现物品的输出,不需要工厂的涉足,不需要物流的运送,不需要商店的出售。如今,3D打印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人们用它来制造服装、建筑模型、人造牙齿、低精度机器零件等。 二、3D打印的流程 1、设计环节 使用CAD或者动画建模软件将实体物件转化为计算机虚拟图形,并实现分层切割直至组成完整形状。这就是3D打印的设计部分,整个过程是所见即所得的,虚拟模型和物理模型是相同的。除此之外还有三维扫描等手段来辅助原始模型的建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用CAD软件建造一个虚拟模型,从而预测打印出的物体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如何。此外,通过这种方法,能为产品结构的完整性提供检测线索。 第二步:转到STL(standard tessellation language)——从CAD制图转换到STL模板。ST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