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的发展演变过程

电视机的发展演变过程
电视机的发展演变过程

研究性学习

2010届高二(4)班

指导教师:谢伟军

课题组长:王世雪

小组成员:杨梦杏周清清关于睿吴宏杰

电视机的发展演变过程电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有多重要这个恐怕从它在客厅和卧室中摆放的位置就能看出。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 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第一次使文字、图像和声音能够同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电视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诞生过很多经典的机型,这些产品也和它们曾经播放过的图像一样,历经岁月磨砺依然令人难以忘怀。

1925年电视机雏形

谈论到电视机的诞生,有一个英国人的名字是不得不提的,约翰·洛奇·贝尔德,这位电视机之父曾经为了得到清晰的图像,加大电流电压到2000伏,自己却不小心碰到了连接线,差点触电身亡。

当然,贝尔德的努力在最终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展示了一种非常实用的电视装置。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贝尔德展示的机械设备十分简陋。这台电视机基本上是用废料制成的。光学器材是一些自行车灯的透镜。框架是用搪瓷盆作成的,而电线则是临时拼凑的乱糟糟的蜘蛛网般的东西。最大的奇迹是这些质量很差的材料,一经他的安排,就能产生图像,而这也成了现代电视机的雏形。

1939年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在贝尔德发明了可以映射图像的电视装置之后,这项技术很快就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39年美国也诞生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4月30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纽约市弗拉辛广场发表纽约世博会开幕式演讲。他的听众包括现场数万名来宾和纽约市区内其他一小部分人。后者数量不足200,他们以一种现代人极为熟悉的方式倾听总统的声音——看电视直播。纽约世博会开幕式上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发表热情洋溢讲话的领袖,另一个是他对面50英尺外的电视摄影机。

在纽约世博会上,除了现场展现的高速公路、摩天大楼等之外,电视成为最受欢迎的主角。

1954年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20世纪50年代,是电视机开始普及的年代,1953年,美国RCA公司设定了全美彩电标准,并于1954年推出第一台彩色电视,到1964年,有31%的美国家庭拥有了彩色电视机。虽然彩色电视技术已问世十几年了,但那时的图像质量仍令人无法恭维;装置的成本也仍然很高;看电视的人还是喜欢看黑白电视;有线电视网很少播放彩色电视节目。NBC播放的彩色电视节目最多,也只是因为其母公司RCA是当时彩色电视制造商的老大。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1958年3月17日,这是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的“生日”。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一直就没有电视广播。而为了向国外看齐,1957年,新中国决定开发自己的电视广播事业,当时的电子工业主管部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局把研制电视发射中心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广播器材厂,把研制电视接收机的任务交给了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当时国营天津无线电厂成立了专门

课题组,共8人,都是厂里的顶级技术人员和工人。到了1958年3月17日晚,我国电视中心在北京第一次试播电视节目。实验大厅里摆放着苏联和我国的电视样机。晚上7点,我国第一台电视机荧屏上清晰地出现了广播员的图像并伴随着洪亮的声音。样机试用考核百分之百通过。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研制成功了。

1967年第一台特丽珑电视

20世纪5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的黑白电视虽然大卖,但其技术竞争力却毫无优势。这一切到了1967年发生了转变,索尼工程师团队的一位年轻成员聪明地解决了彩色电视机一直存在的难题:图像扭曲和光发散。索尼称此项新产品为“特丽珑”(意为栅条彩色显像管)。

1968年,索尼卖出了第一台“特丽珑”的电视机。精明的消费者意识到,特丽珑是一种超级产品,消费者的热情促成了特丽珑的成功。1968-1988年间,索尼卖出18亿台特丽珑,特丽珑也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热卖机型”的美誉。

1977年第一台携带式电视

1970年代,依然是电视机飞速发展的年代。1973年,首先是数字技术率先用于电视广播,实验证明数字电视可用于卫星通信。1976年,英国完成“电视文库”系统的研究,用户可以直接用电视机搜索新闻、书报或杂志。而在1977年,英国研制出第一批携带式电视机,这让消费者意识到,电视机除了可以在客厅内使用之外,还能在出差时随身携带。到了1981年,日本索尼公司也研制出袖珍黑白电视机,液晶屏幕仅英寸,由电池供电。电视机正式进入袖珍时代。

1978年中国第一条彩电生产线

1978年,国家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并将生产重任托给上海电视机厂(现在的上广电集团)。1982年10月份这条生产线竣工投产。不久,国内第一个彩管厂咸阳彩虹厂成立。这期间我国彩电业迅速升温,并很快形成规模。

1996年第一代超重低音电视

在中国彩电发展史上,创维可说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品牌,1988年,创维实业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当时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彩电的遥控器。而到了1992年,创维集团正式成立,其主要生产的产品也从电视配件延伸到彩电、VCD、DVD、家庭影院和卫星接收机等产品。

20世纪90年代,国内彩电虽然已经非常普及,但是大部分厂商都只关注电视机的屏幕,对音效并不太在意,而创维恰恰抓住了这一市场空白,并于1996年独家开发了“霹雳神”系列彩电,相比较传统的电视,这种内置了优质的音响设备的电视机一经推出就引起市场的巨大反响,其“超重低音”功能从此深入人心,而这也颠覆了消费者心中传统国产电视只注重外观而忽略电视内在配置的印象。

2000 年健康电视概念

1990年代后期,国内电视机的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当时一些国内厂商往往更多地将产品的性价比作为宣传的重点,以促销降价来吸引用户,但创维

公司却于2000年在国内首家推出健康1250电视,这款电视克服了模拟电视场闪、线闪、线粗的缺点,并兼容HDTV。同时创维还紧跟国外潮流率先推出了逐行电视,其“不闪的,才是健康的”品牌口号令消费者耳熟能详,创维“健康电视”深入人心。

创维除了为中国纯平电视的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之外,还是平板电视市场的先行者。2001年,创维投产了中国第一条液晶背投生产线。当时,创维液晶背投小组、液晶平面电视小组、数字电视小组等团队各自开发了一系列新品,如与台湾联华电子以及日本富士合作研制的新液晶背投已经实现销售。而早在1999年,创维就成立了等离子电视技术攻关小组,由于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成本无论在采购环节还是生产销售环节都降了下来,使创维等离子电视能以非常实惠的价格上市。

2008年多媒体娱乐电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机的多媒体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创维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RM/RMVB格式网络视频文件播放的酷开TV。中国的消费者由此可以抛开DVD、VCD,直接下载网络视频内容在电视上共享。而到了2008年,这种多媒体娱乐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创维在电视上加入了酷K功能,使消费者通过电视便可以实现“在家K歌”,在当时的年轻用户中引起了巨大反响。

酷K功能还在2009年得到进一步升级,创维当年力推的酷开TV创先内置了家庭KTV娱乐系统及智能评分,具有在家K歌、自制MTV、一键录音三大实用功能。

2011年,智能电视的概念逐渐被炒热,三星电视在1月份的CES(全球消费电子展上)上发布智能电视,一时间其风头盖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成为最受瞩目的“智能明星”。到了4月,三星率先将13款Smart TV引入国内市场。而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充分的娱乐,三星在2010年智能电视还处于概念期的时候,已经率先开发出了自己的App应用程序商店。此后,索尼、夏普等品牌也纷纷投入到各自应用程序平台的开发中。今年年初,三星Smart TV发布不久,其智能应用程序商店的程序下载量已达200万次。

云概念产品成为2011年智能家电市场的一大热点,在2011年8月,创维推出了全球首款云电视。

这款产品创先搭载了云平台和智能Android操作系统,在电视上实现云空间、云服务、云社区、云浏览、云搜索、云应用等多种云端个性化应用,并能随时同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互联互动,云端服务器为后台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源整合,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各种视频、照片、资料。

在电视显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未来的电视产品还会有啥新的变化呢或许控制会成为一个新的突破点,2011年7月18日,世界首台脑力波电视在“上海卡萨帝新闻发布会”上震撼亮相。海尔这款划时代电视机的遥控操作是通过一个脑波耳机完成的。这个特别的脑波耳机可以检测到用户的脑电波信号,并识别出用户所处的状态并将其转化成电视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在将来的某天,我们不再需要电视遥控器,而是可以随意以自己的意志来控制电视开关机、切换频道。

中国家用电器行业30年发展历程

中国家用电器30年发展历程 1978年以前 1955年,天津医疗器械厂试制出第一台使用封闭式压缩机的冰箱。 1956年,沈阳、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开始生产冰箱,供医院及科研单位使用,并试产了集团用洗衣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天津712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制造的显像管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标志着当时中国电视机研制技术与日本基本处在同一水平。 1962年,沈阳日用电器研究所试制出中国第一台洗衣机。 1965年,上海空调机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三相窗式空调器。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同样在天津712厂诞生,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大幕,但生产规模、产量、性能、质量等方面与同期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日本相比差距明显。 1976年,广州家用电器总厂试制成功全塑喷流式洗衣机;随后,波轮式套桶洗衣机在无锡洗衣机厂试制成功。 1978年~1983年 1978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轻工业部同纺织工业部分开。为了发展家用电器工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成立了五金电器工业局。同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计委)计委决定,由轻工业部统一归口管理全国各系统、各地区家用电器工业,并将洗衣机、冰箱、电风扇、房间空调器、吸尘器、电熨斗等6个产品列入国家和部管计划,同时对国内尚不能生产的家用电器零配件和原材料(如冰箱压缩机、洗衣机定时器、ABS工程塑料等),由国家列入进口计划,轻工业部统一分配,解决了重要零部件配套问题,这对促进各地主管部门重视发展家用电器工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年,国家还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 1979年4~5月,以轻工业部部长梁灵光为团长的中国轻工业代表团访问日本。在考察期间,同日本著名家电公司洽谈引进冰箱心脏部分——压缩机项目,该项目于1984年正式列为国家重点项目。7月,轻工业部五金电器工业局在苏州召开了全国家用电器发展规划座谈会,此次会议被称为“家用电器发展誓师大会”。会上规划重点省市二轻系统集团所有制机械修配厂、五金厂、工具厂转产洗衣机、冰箱、电风扇和电饭锅等家用电器产品定点生产工作,利用集体经济资金发展家用电器生产,并对转产的家用电器生产的供产销和基建投资技术改造措施费用,纳入国家和地方计划进行了综合平衡,妥善安排;会上同时制定了1979

我看电视机三十年发展变化

我看电视机三十年发展变化 优秀奖软件外语系胡启昆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最早从何开始”我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只能从我亲身所见所闻,从它的一个侧面,电视事业的载体——电视机 的变化,来证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又一成果。 记忆中的历史,常常因为在人的心底,烙下深深的印记而久久不能忘记。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电视太熟悉不过了,已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谁家没有一台两台的?或许还是"液晶"、〃等离子"。但是在三十年前,电视可是件"稀罕物",人们多么想见到"它〃的风采,要是谁有一台电视机,是让人很"嫉妒"的。 我最初接触到电视是在1975年,正在上初中。那是一个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年代。电视绝对是件奢侈品,人们的想象力再强大,也不会想不到自己家会摆上一台。那时,我哥哥和他们几个哥们凭借他们的聪明智慧,东拼西凑自己组装一台12吋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家里坐满邻居的大人和孩子,那场面真叫热闹。由于是非正规军组装的,这台黑白电视机经常发点"脾气",不是头入上天就是脚入地下或是身体扭起秧歌。但我还经常沉浸在电视节目中。尽管那时的节目内容十分有限,但是印象很深。 1977年,我哥哥结婚了 ,当时我爸告诉我说准备买台电视机,我不敢相信是真的,我不知道他能从哪买到电视机,全家上下都忙着喜庆

的事,但让我兴奋的是仍然是电视机的事,不会再看到有变形的画面 了,高兴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告诉了所有的同学,盼着尽早将电视 机买回来。 当时,南京有电视的家庭凤毛麟角,所以我家的亲戚朋友,还有街坊邻居经常到我家看电视。大家挤在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那个专注劲儿、认真劲儿,不亚于当今年轻人在五星级电影院,看美国大片儿。 由于二三十年前的事,所以那时电视里都有什么节目记不清了,好像演了不少"文革"前的老电影。给我E卩象深的是,好多人挤在我家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情景,那时我才感觉12寸电视画面太小了,似乎装不下《东方红》那气势恢宏的场面。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迅速吹遍了神州大地。从此,电视才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尽管当时田可牌子的电视机都非常紧缺,但社会上仍有源源不断的电视机"票儿"在流通,只要你去钻营,去排队,或早或晚总能搞到〃票儿",排队买到一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1982年我国弓I进的第一条彩电生产线竣工投产。不久有了第一个彩管厂在咸阳成立,彩电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规模。全国引进大大小小的彩电生产线一百多条。"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彩电涌现。

电视机的发展演变过程

研究性学习 2010届高二(4)班 指导教师:谢伟军 课题组长:王世雪 小组成员:杨梦杏周清清关于睿吴宏杰

电视机的发展演变过程 电视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有多重要?这个恐怕从它在客厅和卧室中摆放的位置就能看出。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 20世纪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它第一次使文字、图像和声音能够同时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电视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诞生过很多经典的机型,这些产品也和它们曾经播放过的图像一样,历经岁月磨砺依然令人难以忘怀。 1925年电视机雏形 谈论到电视机的诞生,有一个英国人的名字是不得不提的,约翰·洛奇·贝尔德,这位电视机之父曾经为了得到清晰的图像,加大电流电压到2000伏,自己却不小心碰到了连接线,差点触电身亡。 当然,贝尔德的努力在最终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展示了一种非常实用的电视装置。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贝尔德展示的机械设备十分简陋。这台电视机基本上是用废料制成的。光学器材是一些自行车灯的透镜。框架是用搪瓷盆作成的,而电线则是临时拼凑的乱糟糟的蜘蛛网般的东西。最大的奇迹是这些质量很差的材料,一经他的安排,就能产生图像,而这也成了现代电视机的雏形。

1939年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在贝尔德发明了可以映射图像的电视装置之后,这项技术很快就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39年美国也诞生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4月30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纽约市弗拉辛广场发表纽约世博会开幕式演讲。他的听众包括现场数万名来宾和纽约市区内其他一小部分人。后者数量不足200,他们以一种现代人极为熟悉的方式倾听总统的声音——看电视直播。纽约世博会开幕式上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发表热情洋溢讲话的领袖,另一个是他对面50英尺外的电视摄影机。 在纽约世博会上,除了现场展现的高速公路、摩天大楼等之外,电视成为最受欢迎的主角。

中国家电发展历程

1978年以前 1955年,天津医疗器械厂试制出第一台使用封闭式压缩机的冰箱。 1956年,沈阳、天津、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开始生产冰箱,供医院及科研单位使用,并试产了集团用洗衣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天津712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制造的显像管电视机——北京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标志着当时中国电视机研制技术与日本基本处在同一水平。 1962年,沈阳日用电器研究所试制出中国第一台洗衣机。 1965年,上海空调机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台三相窗式空调器。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同样在天津712厂诞生,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大幕,但生产规模、产量、性能、质量等方面与同期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日本相比差距明显。 1976年,广州家用电器总厂试制成功全塑喷流式洗衣机;随后,波轮式套桶洗衣机在无锡洗衣机厂试制成功。 1978年~1983年1978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轻工业部同纺织工业部分开。为了发展家用电器工业,在组织机构设置上成立了五金电器工业局。同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计委)计委决定,由轻工业部统一归口管理全国各系统、各地区家用电器工业,并将洗衣机、冰箱、电风扇、房间空调器、吸尘器、电熨斗等6个产品列入国家和部管计划,同时对国内尚不能生产的家用电器零配件和原材料(如冰箱压缩机、洗衣机定时器、ABS工程塑料等),由国家列入进口计划,轻工业部统一分配,解决了重要零部件配套问题,这对促进各地主管部门重视发展家用电器工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同年,国家还批准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定点在原上海电视机厂即现在的上广电集团。 1979年4~5月,以轻工业部部长梁灵光为团长的中国轻工业代表团访问日本。在考察期间,同日本著名家电公司洽谈引进冰箱心脏部分——压缩机项目,该项目于1984年正式列为国家重点项目。7月,轻工业部五金电器工业局在苏州召开了全国家用电器发展规划座谈会,此次会议被称为“家用电器发展誓

我家的电视机发展史

我家的电视史 电视,是国家和民族的私生活。电视已成为了一个囊括天下的“万花筒”,逐步地改变着人们的休闲方式。电视机作为百姓家庭重要的生活物品之一,已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迹,能反映出所在年代的变迁与发展。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是人们争相选购的“三大件”,电视机作为“稀罕物”还没有走进百姓的家庭。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国门敞开之后,电视机渐渐多了起来,但买得起的家庭也不是很多。那时,老家小县城只有少得可怜的几台电视机,每逢不停电的傍晚,我们这些小孩子总会催着妈妈早点做晚饭,因为好看的电视剧就要开始了。毕竟当时人们娱乐的方式相当有限,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电影并不是每晚都能够购票进场的。为了能看上诸如《射雕英雄传》、《霍元甲》、《陈真》之类精彩的影视作品,要提前与拥有电视的人家打好招呼,不然连站的位置也没有了。较于现在五花八门的电视机来说,它的外形非常的笨拙。黑色的外壳,头上装着天线。画面非常的模糊,节目的数字在画面的右上方,占了整个画面的十分之一。天晴时,大家还可以安心地坐在电视前乐呵呵的看着节目。遇上天气差的时候,天线就会被风吹得直打转,画面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雪花。尽管接收的画面不是很清楚,信号不是很稳定,节目也有限,但远远传来的电视机里的声响总会挠拔人们的心扉……这样的岁月一直伴随着

我的少年时代,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我家才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上海飞跃牌的,我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跑到别人家里看电视了,我也开始了电视迷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单一的黑白电视机逐渐被形形色色的彩色电视机所替代,无线变成了有线,电视节目不仅多得眼花瞭乱,画面也是高清晰的。我成家后,家里新买了一台崭新的大屏幕彩电,黑白电视机被放在阳台的角落里无人问津。有了彩电,配个影碟播放机,接上功放和音响,俨然就是一个设备齐全的家庭影院,可以随时来场卡拉OK,这份惬意是十多年前想也不敢想的。这时,电视的功能也变得多样化,远程学习,了解国内外新闻资讯,掌握最新市场动态、股市、民生和经济等方方面面轻松搞定。 新世纪的科技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电视不单单是色彩逼真了,体积也日益超薄变轻,材料更趋向节能环保化,等离子、液晶、纳米等多种多样。不久前,我家里新购置了一台大屏幕的液晶电视,挂在客厅的墙壁上,既不占地方,又显得美观,与新式家俱、电器组合在一起,颇有一股现代化、小康家庭的韵味。自从有了这种集影视、网络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电视后,上百个频道随意点播,不再担心会错过自己喜欢的精彩节目。 弹指一挥间,祖国即将成立60 年,我亲眼见证了电视机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平到等离子到液晶,从小画面到大屏幕到绿色节能环保;电视信号从弱到强,从无线到有线,

中国DVD行业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DVD行业市场发展历程 第一节 1997~1999年概念普及期 1997年,DVD影碟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一阶段,VCD仍然是影碟机市场的主力,而DVD才开始被消费者了解、认知。1997年中国DVD产量仅为5万台,中国DVD机市场销售量仅占影碟机总销量的0.5%。随着新科、万利达等企业的宣传,DVD影碟机的概念逐步被消费者接受,到1999年时国内DVD影碟机产量已经达到200万台,DVD概念普及初步完成。 图表 6:1997-1999年中国DVD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锦秋财智咨询整理 第二节 2000~2002年产量飞速突破期 一、2000~2002年产量分析 图表 7:2000-2002年中国DVD产量统计

资料来源:锦秋财智咨询整理 随着DVD机芯和解码芯片等硬件技术瓶颈得以突破,国内的DVD影碟机的生产和销售得到迅速的发展,价格不断下降,国外品牌也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以合资或者OEM形式推出各种价格适宜国情的机种,DVD机普及的速度不断加快,也进一步刺激了配套家庭影院器材的消费。 2002年中国DVD产量达到3500万台,是2000年的近十倍,DVD市场正以飞速发展的态势扩张。 二、2000~2002年销量分析 图表 8:2000-2002年中国DVD销售量统计 资料来源:锦秋财智咨询整理 2000-2002年消费者对DVD的需求正不断增加,这使得国内DVD影碟机销售量从2000年的180万台,增长到2002年的1131万台。

这一时期,消费者需求受DVD影碟机价格较高,使2000、2001年销售规模增长较慢,随着DVD影碟机产品价格下降,DVD消费开始进入高潮。 三、2000~2002年主要生产企业分析 在2000年DVD市场中,国产品牌的知名度比起进口品牌有所逊色,仅有步步高以45.5%入围前四名。 图表 9:2000年DVD品牌知名度分析 资料来源:锦秋财智咨询整理 从品牌拥有率上看,DVD市场中国产品牌的竞争优势相对于VCD似乎有较大下降,在所有拥有DVD的被访者家庭中,进口品牌的拥有率为54.9%,国产品牌的拥有率则为45.1%。 虽然2000年进口品牌在市场上居主导地位,但由于国内厂商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产生了较大成效,在市场跟进过程中又不断采用降价策略,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最终后来居上。 第三节 2003~2005国内需求快速增长期 一、2003~2005年产量分析 图表 10:2003-2005年中国DVD产量统计

电视机的演变过程

电视机的演变过程 电视机:电视机是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电视系统的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在接收端按相应的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 详细解释 电视接收机的通称。接收电视广播的装置。由复杂的电子线路和喇叭、荧光屏等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天线接收电视台发射的全电视信号,再通过电子线路分离出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分别通过荧光屏和喇叭还原为图像和声音。有黑白电视机和彩色电视机两种。彩色电视机还有还原色彩的功能。

1928年,英国Baird公司生产了首台面向消费者的商用电视机。1928年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这个可爱小木柜被公认为最早的声画交互设备。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39年RCA产电视机9英寸的显示屏已属大屏幕。

1939年Andrea产电视机是当年的高端产品。。 DuMont1948年产品,看起来像个小狗舍吗? Crosley 1948年产的这一款电视机似乎是组合音响的祖先。

1949年,彩色电视机投入使用,图为CBS电视网用其播放医疗手术实况。 .

1951年Sony为美国市场生产的第一台电视机,规格为8英寸。 1980年款Magnavox电视机,上世纪80年代中期超实用设计,电视机从奢侈品降格为 便宜货。 2007年Tecnovision公司制造的205英寸LED电视Luxio,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电视 机

电视机的变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62554206.html, 电视机的变迁 作者:丁素娟 来源:《资源导刊》2018年第12期 在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黑白电视机算是最时髦的家电了。记得1987年的春节,爸爸从单位值班回来,兴奋地告诉我们,春节联欢晚会上有首叫《冬天里的一把火》的歌曲特别好听。无奈家中没有电视,我们只能望“歌”止渴了。于是,爸爸跟妈妈经过商量,打算年底前也买台电视机。 立夏后没多久,父亲从外地出差回来,居然买了一台14英寸的凯歌牌黑白电视机。他抱着电视机回村的时候,引起了全村乡亲们的围观。记得当时正热播83版的《射雕英雄传》,每当打开电视机,乡亲们就会自带板凳纷纷涌到我的家里。小伙伴为了抢占有利位置,一大早就把凳子放到我家院子里了。在小小的電视屏幕前,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憨厚正直的郭靖,冰雪聪明的黄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武侠人物,从金庸先生的小说中走了出来,出现在小小的电视屏幕上。有时候信号不好,大哥便在院子里竖起一根长长的木杆,顶上安上一根长长的天线,来回转动木杆,就可以正常收看电视节目了。直到节目播完出现雪花点的时候,乡亲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我家。在那个物资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电视机让我们见识到了外面缤纷的世界,也让我们萌生了走出农村闯一番事业的念头。 如今的电视机早已不是稀罕物,只是居家生活的普通家电。结婚时,我买了一台32英寸的彩色电视机,俗称“大疙瘩”电视。当时我和婆婆住在一起,客厅里有一台29英寸彩色电视机,我就把这台电视机放在卧室看。到了冬天,钻到被窝里看电视剧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再后来,我们买了一套离工作的地方非常近的房子,搬家时又换了一台55英寸的液晶电视机。 改革开放这四十年,社会经济发展很快,电视机从无到有,从小尺寸到大屏幕,从黑白到彩色,从“大体积”到超薄……我想象不出,将来电视机会成什么样子。但每当想起老家那台黑白电视机,就让我难以忘怀,让我想起欢乐的童年。(作者单位:宝丰县国土资源局)

电视机的发展历史

Television, or TV for short, is a telecommunication mediu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oving images that can be monochrome (black-and-white) or colored, with or without accompanying sound. "Television" may also refer specifically to a television set, television program, or television transmission. As one of the greatest inventions in the 20th century, television’s development can date back to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And at the beginning of television history there were two distinct paths of technology experimented with by researchers.the earlier one is Mechanical Television, and the other is Electronic Television. Early inventors attempted to either build a mechanical television system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Paul Nipkow's rotating disks; or they attempted to build an electronic television system using a cathode ray tube developed independently in 1907 by English inventor A.A. Campbell-Swinton and Russian scientist Boris Rosing. German, Paul Nipkow developed a rotating-disc technology to transmit pictures over wire in 1884 called the Nipkow disk. Paul Nipkow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discover television's scanning principle, in which the light intensities of small portions of an image are successively analyzed and transmitted. In the 1920's, John Logie Baird patented the idea of using arrays of transparent rods to transmit images for television. Charles Jenkins invented a mechanical television system called radiovision and claimed to have transmitted the earliest moving silhouette images on June 14, 1923. Using a Nipkow disk, Scottish inventor John Logie Baird succeeded in demonstrating the transmission of moving silhouette images in London in 1925,[8] and of moving, monochromatic images in 1926. Baird's scanning disk produced an image of 30 lines resolution, just enough to discern a human face, from a double spiral of Photographic lenses.[9] This demonstration by Baird is generally agreed to be the world's first true demonstration of television, albeit a mechanical form of television no longer in use. Remarkably, in 1927, Baird also invented the world's first video recording system, "Phonovision": by modulating the output signal of his TV camera down to the audio range, he was able to capture the signal on a 10-inch wax audio disc using conventional audio recording technology. Electronic televisio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thode ray tube, which is the picture tube found in modern TV sets. German scientist, Karl Braun invented the cathode ray tube oscilloscope (CRT) in 1897. In 1926, Hungarian engineer designed a television system utilizing fully electronic scanning and display elements, and employing the principle of "charge storage" within the scanning (or "camera") tube. On 25 December 1926, Kenjiro Takayanagi demonstrated a television system with a 40-line resolution that employed a CRT display at Hamamatsu Industrial High School in Japan.[15] This was the first working example of a fully electronic television receiver. By 1927, Russian inventor Léon Theremin developed a mirror-drum-based television system which used interlacing to achieve an image resolution of 100 lines. in 1927, Philo Farnsworth made the world's first working television system with electronic

电视机的变迁-教案

第四课电视机的变迁(第一课时) 七年级政治刘海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及国家的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改革开放的变化中,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及国家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 我国人民生活的变化以及国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联系实际法、对比分析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猜猜猜》,四四方方一电器,里里外外都有人,里面想出出不来,外面想进进不去。大家齐声告诉我谜底是什么?——生:电视机。可是大家知道电视机在我国是怎样的发展过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导入今天的课题。 2、展示电视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从1958年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第一台电视机到改革开放后,电视机走入寻常百姓家,再到1987年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再到现在的液晶电视走入千家万户。重点强调改革开放后的变化。 3、同学们,改革开放后,是不是只有电视机发生着如此大的变化呢?接下来,请大家花两分钟时间快速把书本39-47页阅读一遍,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亮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二)讲授新课 1、从看书当中,我们了解到,电视机的变迁过程只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过程的缩影。我们生活中还有着很多很多事物的变化,现在让我们来 2、想一想,说一说 《生活变化大搜索》,请想一想你所了解的生活中的具体变化,并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温馨提示:从衣食住用行等方面考虑。哪个小组成员发言,就给该同学所在小组加分。 3、同学们刚才讲了很多很多,说明我们同学都是热心关心生活的人。现在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回到过去,对比今天。展示图片对比,集中讲解(1)服饰的变化,(2)购物的变化,包括购物方式的变化、付款方式的变化、购物内容的变化。 4、变化多多 除了服饰和购物的变化,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变化,刚才同学们也谈到了很多。用文字箭头概括展示如鞋子、住房、炉子、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看时间的方式等等的变化过程。 5、感受身边变化 改革开放这么几十年,全国人民的生活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衡阳也不例外,现在就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感受感受。 6、合作探究 从这么多的变化当中,同学么,你们能不能概括出人民的生活究竟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呢?分组讨论,一个小组负责一个方面,请聆听每个同学的发言;分类整理观点,把合理的记录在书上。依然从衣食住行方面考虑。师总结:饮食越来越多样、注重营养健康;服饰越来越新颖时尚、美观、富有个性;住房越来越宽敞、明亮、舒适;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等等。

电视发展史

电视发展史 一、电视的发明及发展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 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电视事业发展超过英国:从1949年到1951年,电视机数目从1百万台跃升为1千多万台,1960年全美电视台高达780座,电视机近三千万台,约有87%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同时期英国只有190万台电视机,法国3万台,加拿大2万,日本4千台。1993年底,美国98%的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其中99%为彩色电视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电视技术有了脱胎换骨的变革:二战以后广播电视的雏形基本建立,英德美法开始电视节目播放商业化。 1935年在德国每周播送3次电视节目。 1936年新建成的"保罗·尼普科"电视台播送柏林奥运会图像。 1939年国际博览会开幕,电视向全世界播送了罗斯福总统的欢迎致词。 1949年美国广播公司开发出全电子的彩色电视。 195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仪式实况转播。 1963年世界各地数百万观众目睹约翰·肯尼迪在柏林做著名演说。 1969年7月,全世界5亿多观众看到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画面。 1958年我国第一家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北京电视台诞生。

电视发展史

电视发展史 电视媒体历史沿革 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电视机技术发展史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电视机发展史 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 1880年,法国人莱布朗克提出使一个镜面在两个不同轴线上以不同速度振动,形成往返直线扫描,从而对图像进行分解和再现。 1883年,德国人尼普科夫提出了圆盘扫描法; 1897年,德国的布劳恩发明阴极射线管以显示快速变化的电信号; 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电子管电视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 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电视机中的画面 1925年,苏格兰的贝尔德公开展示了他制造的一台机器,成功地传送了人的面部活动,分辨率为30线,重复频率为每秒5帧。从此,电视开始了它神奇的发展历程。 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电视机的变迁作文6篇

电视机的变迁作文6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每当我听到“家乡的变化”这几个字时,总是心潮起伏。要让我谈谈家乡的变化,可以让我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可是,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电视机。记得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才见到过电视,当时看电视是到一位老爷爷家看的。那个时侯的电视只有12寸大,而且还是黑白电视,看起来不清不楚的。我回家后告诉妈妈,于是,妈妈告诉了我一个亲生经历的故事:在妈妈那个年代,要见一回电视机都很难,全村只有一两台电视。当时村里有个人买了一台电视,全村的人都觉得很好奇,大家都去看,当时在看一个电视就像在看戏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觉“电视”这东西很稀奇,也要去看看。可是,爷爷却不让妈妈去,怕妈

妈看了电视以后会影响学习。可妈妈对电视真的非常好奇,于是,妈妈想出了一个歪点子,她骗爷爷肚子痛要上厕所,偷偷跑去看了。谁知,妈妈觉得电视精彩了,竟忘了回家的时间。当妈妈赶回家时,门已经被爷爷给锁上了。妈妈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开始叫爷爷,当爷爷打开门时,脸上的表情非常严肃,非常生气。他大声的对妈妈说:“你不是很爱看电视吗?那就去看啊!不要回家了啊!!”当时妈妈都快哭出来了。听了妈妈这个故事,我感受非常的深。我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现在的电视真是五花八门,数字电视,液晶电视都已经悄然进入了老百姓的家里。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中国彩电业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案例: 中国彩电业的发展历程 一、案例内容 中国的彩电生产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1980年长虹从日本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但当时,黑白电视机刚刚进入普通百姓家,买得起彩电的人是极少数。统计资料显示,1985年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彩电仅有17.2台,农村居民每百户彩电拥有量为0.8台。到了八十年代后半期,人们开始进行电视更新换代,于是彩电开始走俏。随着价格管理逐步放开,彩电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到1989年底,20寸上海牌彩电卖到3500元一台。(购买者还要找关系,走后门,先弄到票才能买到)。彩电价格的持续上涨,引发了彩电生产热,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内众多生产厂家从国外购进彩电生产线。到九十年代初,全国有97家企业共引进彩电生产线120条。到1995年已形成彩电生产能力4467万台,而当年的实际产量只有2058万台,当年的市场销售量不足2000万台。(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进口彩电)。生产能力严重过剩,1995年彩电生产能力平均利用率为46.1%,个别厂家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0.8%。而1995年又有14个新投资项目上马,其设计生产能力为541.5万台。生产能力过剩导致产品供过于求。到1998年全国彩电库存超过1500万台。于是引发了彩电业一轮又一轮的降价风。1996年3月26日,长虹首先刮起降价风,以后,一年强似一年。到2000年21寸彩电从3000多元跌到了1000元以下,个别品牌已降到了600—700元,而29寸彩电则从7000多元跌到了2000元以下。彩电价格的不断下降,使彩电生产厂家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众多厂家经不起降价的打击,纷纷

改行、停业,甚至破产。2001年彩电业出现行业亏损。 在一片“无奈”声中,2001年6月9日,全国九家较大的彩电生产厂家,包括康佳、TCL、创维、乐华、夏华、海信、金星等,在行业老大长虹缺席的情况下,在深圳的五洲宾馆召开了“中国彩电企业高峰会”,试图通过企业联盟形式,共同控制彩电销售价格,会议规定了各类型彩电销售的最低限价,如21寸普通直角平面彩电的最低限价为1050元。 然而,时隔不到一个月,7月8日中央电台午间新闻报道:彩电生产企业联盟被夏华自身彩电降价所打破。至此,6月9日刚刚成立的所谓彩电企业联盟不攻自破,彩电降价之风再起。从1996年3月开始,彩电业的竞争几乎都是围绕着价格展开的。价格战持续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降价幅度之大,对整个家电市场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有分析家指出,中国彩电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无数次价格之战,目前,彩电价格下降的空间已极其有限,靠价格战明显拯救不了中国的彩电业。 二、案例讨论题 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你如何理解市场经济的作用与缺陷,为什么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自发性: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此,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

电视机的发展史

电视机的发展史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2)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的发展:教材强调了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和美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议教师结合教材,适当补充资料即可。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3)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建议教师从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时间及表现三方面把握教材。 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结合本节整体教材指出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建议教师从电视机研制、电视转播、电视节目制作三方面稍作补充,如: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电视机的变化历程

电视机的变化历程 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中心小学六(3)班郭斌斌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着祖国大地,到处出现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祖国建设突飞猛进,大地面貌日新月异。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吹进了石塘这个古老而又文明的小渔村,吹醒了渔民的陈旧观念,吹活了改富道路,吹乐了各个家庭,吹暖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窝。看那,石塘的山,石塘的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别的不说,就拿我加小小的电视机来说说吧,它在我家也曾经历了几次的革命呢。 听爸爸说,那时我家比较接受新生事物,爷爷的技术好,年年船头红,经济条件好,在七十年代,当石塘的邻居乡亲,电视机比较少的时候,我加就有一台十四寸的电视机了,这个“新人”一进家门,就引来了左邻右舍的青睐,把我家这个30平方米的房子挤了个水泄不通。 傍晚,许多亲朋、邻居聚集在我家里,看电视节目。虽然电视机没有电影屏幕那样大,虽然电视机节目并不多,只有几个频道,虽然电视节目是黑白版的,但是大家的热情还是高涨的,看到晚上八九点钟都不愿意离去。 过了几年,电视市场有了新的看头,随着彩色电视机的登台亮相,人们又想换台时尚的,我家也不例外,随着经济条件的日益提高,渔家生产的红火,一台西湖牌十七寸彩电又进了我的家门,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节目,其乐融融,那种家庭的温馨在电视机前升华,电视节目的内容在一家人的议论声中深化,听着爸爸的讲述,我好羡

慕啊! 又过了几年,家里又添了两台液晶电视机。现在可好了,不用争了,各取所需,爸爸看体育节目,妈妈看连续剧,而我呢,手持遥控器,远远的坐在沙发上,观看着少儿频道的节目,时而捧腹大笑,时而被剧情感动得流了泪,时而为剧情的发展感到担心。一人看一台电视机,那就是一个字“爽”。 这不,今年又一台牌子响当当的四十二寸进口电视机索尼在我家落户了,那是摆放在客厅里的,因为客厅里的彩电已“退居二线”,放在房间里了,爸爸妈妈一商量,现在手头阔裕了,条件号了,决定买一台像样的电视机,放在客厅里,也该阔一阔了。 现在,市面上又推出了数字电视,节目应有尽有,可以点播,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它还有许多功能,可以快进,也可以后退,还可以暂停呢······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事业不断发展,数字电视正向每家每户走来,我家现在正在筹备着换台数字电视机呢。 我想: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落实,人民的生活将越来越富裕。小康水平正在走进千千万万个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