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地以及它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泥炭地以及它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泥炭地以及它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泥炭地以及它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学院

学号

年级

姓名

泥炭地以及它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概要提取】:

全世界的泥炭地占据了大约全球陆地区域的3%,并且包含了大约6000亿吨的碳,可以说全球的泥炭地是一个巨大的碳源地,也可以称之为碳的陆地海洋,并且它和大气中的碳时时刻刻进行着交换,因此它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知道绝大多数的泥炭地和碳位于45°N以北的地区。北方的泥炭地主要产生在北方气候带和靠近北极的地区,另外一个最大的碳密集区(约500亿吨的碳)是位于热带的泥炭地。然而面对强烈的土地利用压力,热带泥炭地碳的库存是非常脆弱的。

该文献中主要介绍了碳的循环、动态以及碳的积累历史,阐述了泥炭地在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未来碳积累的可能情况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还指出了碳研究的空白处——以前数据和当代数据的链接存在缺口。

针对泥炭地积碳时间的研究,采用基底泥炭层年龄来推测积碳的时间。文章还指出最大量的太阳辐照度、季节性的强温可导致泥炭地高速率的扩张和C的积累。因为炎热的夏天可促进植物的生长,而寒冷的冬季可减少冬天的分解,这样就有利于碳的积累。总之,寒带地区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如果其他水分条件也适宜,就会增加碳的积累量。

此外,泥炭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持续稳定的,但容易变化的,长期C的沉降地。泥炭地中碳的储存还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和CO2碳同位素比值有关联,从而暗示了泥炭地在全球C循环中的主要作用。因为泥炭地大量C的库存和长期连续分解的缓冲效果,所以泥炭地充当了“陆地海洋”的角色。

然而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在变暖,从而引诱了冻土解冻,而这种现象会影响许多北方泥炭地C循环速率,然而其显示的方式是很难预测的,尤其是对CH4排放速率。另外,季节性的变化比如多冬季变暖可能会使生产与分解之间的平衡倾斜。在未来的世纪,北方区域(50°和70°之间纬度)和一些热带地区的火灾和其它干扰也将增加,这也可能会释放几千年里积累下来的碳。这就说明,在当代人文因素对碳的循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译文】

全球的泥炭地是一个非常大的碳汇,大量的碳集中在泥炭地及其上方几米之内的大气中。因此,泥炭地和大气中碳的交换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关系着全球变化的科学问题。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大量的地下呼吸释放的碳会引起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吗(实际气候的反馈作用)?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增加的植被的生长会使越来越多的碳被储存起来吗?土地利用的改变、火灾以及永久冻土的融解又将怎样影响着与大气中CO2和CH4交换量的大小和方向?这些问题依然存在着挑战,但是最近已取得一些重大的进展。

最近研究表明,在过去的12000年里,碳的储存率已经是高度可见的,并且还发现在气候变暖的间隔期,碳的积累速率达到最大。如果能避免水文和诱导干扰因素而导致的冷却效应,就会增加北方湿地或者至少是北方湿地中重要的部分的出现,这就可看成一个关于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负反馈。

有关碳的热点知识

全世界的泥炭地占据了大约全球陆地区域的3%,并且包含了大约6000亿吨的碳,这几乎是最后一个冰河世纪全部积累的量。绝大多数的泥炭地和碳位于45°N以北的地区。北方的泥炭地主要产生在北方气候带和靠近北极的地区,包括在西伯利亚西部地区、加拿大中部、欧洲西北部、阿拉斯加等地广泛地发展。最高的碳密度在北纬50-70°N(图1 b)。

下一个最大的碳密集区(约500亿吨的碳)是位于热带的泥炭地中,主要在东南亚及南美地区。面对强烈的土地利用压力,热带泥炭地碳的库存是非常脆弱的。泥炭积碳的历史

泥炭地面积的增加时间可以用得到的基底泥炭层年龄推测。在此基础上超过1500年基底的日期, 我们就可以确定在10000年以前全新世的早期,北方泥炭迅速发展(见图1a)。同时许多北方的泥炭地,其垂直碳积累率在全新世早期表现出了一个新的高峰。最大量的太阳辐照度、季节性的强温以及炎热的夏天促进植物的生长,寒冷的冬季可减少冬天的分解,这些就可导致泥炭地高速率的扩张和C 的积累。大约8000 - 5000年前,全新世热量达到最大值,此后气候变冷,这似乎使泥炭中C的积累开始减缓,从而减少了泥炭中C的积累。自从2000年以前,在西伯利亚西部最热的地方,泥炭地已经积累了大量的C,还有阿拉斯加的一些泥炭地在中世纪暖期也就是大约900年前,也显示了C积累的增加。

图1 .土壤碳(C)和泥炭地分布图

(a)泥炭地碳的分布图,注:这些地点已获得了基底年龄[MacDonald et al., 2006]并计算了过去12000年里碳的积累速率[Yu et al., 2010]。这幅图还包括了土壤C(包括北极地区)分布图(从全球岩石生物圈项目中取得数据和信息系统土壤数据库得到数据)。要注意格子里碳元素含量超过30公斤每平方米的泥炭地。(b)土壤总体碳纬向分布,根据不同土壤碳密度以十亿吨计。

大约15000年以前,在南半球,南美南端泥炭地的快速扩张和C的积累很可能是由14000—17000年之间的南部海洋温暖的气候所诱发。在较高纬度地区的观察表明,在较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如果能维持必要的水湿环境,寒冷地区的生态系统就可以快速的积累碳,使碳的含量丰富。

对全球泥炭地模拟纯粹的C平衡表明,在全新世期间,泥炭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持续稳定的,但容易变化的,长期C的沉降地,每一千年收集的碳大约在160至880亿吨之间变动(图2 a)。北方泥炭地是以每年每平方米5.6—38克的速率积累碳的(图2b)。全球泥炭地显示C的储存在全新世期间呈现出三个阶段,似乎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和CO2碳同位素比值有关联,从而暗示了泥炭地在全球C循环中的主要作用。CO2缓慢的下降以及&13CO2的急剧增加(7000 - 11000年以前)反映土地生物圈C的吸收,包括由于最近北部冰川的消融作用而引起的森林生长和泥炭地发展。快速增加的CO2和稳定的&13CO2(4000 - 7000年以前)表明海洋C释放的一个重要作用,稳定泥炭地在全新世时期按每一千年平均500亿吨的速率吸收碳。当泥炭地降低积累C的速率时,CO2缓慢的增长和&13CO2轻微地减少(自从4000年前)可能反映了聚集于土地生物圈中C的释放。在诸多

方面,因为泥炭地大量C的库存和长期连续分解的缓冲效果,所以泥炭地充当了“陆地海洋”的角色。

当今碳的循环

多年来多对C平衡的测量,其中包括CO2、CH4、溶解有机碳,以及北部的一些泥炭地中碳的排放量,展现了微弱的C源到强大C汇的气侯年际变化是水文和温度变动的结果(图2 b)。尽管年际变化大,但平均每年每平方米汇聚约20-30克的C。全部的碳平衡的平均值25(±31)g/㎡,year是最后几千年的平均值(≤10 g/㎡,year;见图2b)的2-3倍。这较高的C的积累速率是对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变暖、CO2浓度的增加、氮沉降的增加的反映呢,还是有限采样所导致的呢?科学界现在还不能用泥炭地对气候的影响来回答,因为他们尚不十分了解泥炭地对全球变化因素的响应。

图2.全新世泥炭地C动态和全球C循环

(a)从观察泥炭核心数据建模,得到全球泥炭地每千年C积累的速率(gigatons C / kiloyear)网络图[Yu, 2011]。

(b)从图2a碳平衡中推断出来自北方泥炭地真正的瞬时C积累速率,泥炭地的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误差线是处理标准误差的方法)

这些古数据来自大约2000个基底泥炭年龄和超过70个泥炭中C积累记录,代表着一个6000亿吨的C池。红点

表示碳平衡在三个泥炭地14年测量的所有数据标准偏差的平均值 [Roulet et al., 2007; Nilsson et al., 2008; Koehler et al., 2011].

(c)在欧洲对位于南极洲南极冰芯的提取和南极冰穹碳提取的计划中,组成大气二氧化碳(&13CO2)的c同位素作为提取的标准。 [Elsig et al., 2009]

(d)用EPICA测量大气CO2的浓度[Monnin et al., 2004]

注意在7000 - 10000年以前,高的碳积累(图2a和2b)很可能是和二氧化碳下降(图2d)和&13CO2增加同时进行的(图2C),在其他时期,泥炭地可能扮演了次要但却显著的角色。

未来可能发展趋势和前进道路

观测证据显示在过去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较高的C积累速率表明,北方的泥炭地在温暖的世界中可能会提供一个消极的气候反馈。然而,变暖引诱的冻土解冻(本身很难预测)会影响许多北方泥炭地的C循环率,而其显示的方式是很难预测的,尤其是对CH4排放速率(克里斯腾森等题,2004)。

对于异常气候情况下的快速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可能影响,是不轻易在过去的生态系统的反应记录中看到的。季节性的变化比如多冬季变暖可能会使生产与分解之间的平衡倾斜。在未来的世纪,北方区域(50°和70°之间纬度)和一些热带地区的火灾和其它干扰也将增加,这也可能会释放几千年里积累下来的碳。

以下五个研究主题将加强对泥炭地C循环动态的科学了解

1.重要的数据和知识差距存在于古代和现代C流量的研究中。热带的泥炭地和一些偏远的北部地区很少得到关注。选择新的研究点时,应该考虑存在于现在和过去的环境和气候记录的空白处,包括气候控制的唯一性和相关性、气候敏感度和气候历史,有利于对全球综合体的转向和过程-层次的认识。

2.保存在泥炭沉积物中的C,为直接连接古代和现代C动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同时,C平衡的年代际变化与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减灾政策制定是相关的。所以,要解决中间的时间尺度,在当代的这个时间尺度上新的概念和分析古代数据的方法以及将古代和现代的观测进行整合是急切需要当然。

3.最新数据表明,水文为泥炭地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气温可能在C的积累速率上起了主导作用。清楚的研究通过不同的时间尺度和泥炭地类型(例如,老与年轻,浅与深,雨养泥炭沼泽和矿养泥炭沼泽等)需要揭示和量化温度和水文变化在泥炭C平衡中的相关作用。

4.在永久冻土泥炭的融化和强烈的泥炭火灾的作用下,对C循环的过程了解不清楚,并且很难进行预测,但却代表了一个潜在的巨大碳流量期。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气候变化、改变扰动制度和泥炭地C平衡之间的联系。

5.用能代表泥炭地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模型去了解阈值情况和非线性动力学,[Belyea和博德,2006],其中气候和内部反馈作为泥炭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变量(Frolking等,2010)。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将动态的泥炭地耦合在气候—碳循环模型中长期模拟(例如:劳伦斯2斯莱特,2008;Kleinen等,2010)

解决这些研究的空白不仅有助于洞察泥炭地在过去和未来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也将形成碳动态学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新知识。泥炭地可以作为一个模拟的生态系统,在未来的几百年之几千年的气候变化中,帮助我们探讨和理解时间尺度的重要性和陆地碳动态的变化过程。

致谢

我们感谢泥炭地研究协会分享他们的数据集,感谢安迪博德以及一位匿名的评论员的评论,也感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这项工作的支持。

参考文献:

Barker, S., P. Diz, M. J. Vautravers, J. Pike, G. Knorr,I. R. Hall, and W. S. Broecker (2009), Interhemispheric Atlantic seesaw response during the lastdeglaciation, Nature, 457, 1097–1102, doi:10.1038/ nature07770. Beilman, D. W., G. M. MacDonald, L. C. Smith,and P. J. Reimer (2009), Carbon accumulation in peatlands of West Siberia over the last 2000 years, Global Biogeochem. Cycles, 23, GB1012,doi:10.1029/ 2007GB003112.

Belyea, L. R., and A. J. Baird (2006), Beyond ―the limits to peat bog growth‖: Cross-scale feedback in peatland development, Ecol. Monogr.,76(3), 299–322.

Christensen, T. R., T. Johansson, H. J. ?kerman, M. Mastepanov, N. Malmer, T. Friborg, P. Crill, and B. H. Svensson (2004), Thawing sub-arctic permafrost: Effects on vegetation and methane emissions, Geophys. Res.Lett., 31, L04501, doi:10.1029/ 2003GL018680.

Elsig, J., J. Schmitt, D. Leuenberger, R. Schneider,M. Eyer, M. Leuenberger, F. Joos, H. Fischer, and T. F. Stocker (2009), Stable isotope constraints on Holocene carbon cycle changes from an Antarctic ice core, Nature, 461, 507–510, doi:10.1038/ nature08393.

Frolking, S., N. T. Roulet, E. Tuittila, J. L. Bubier,A. Quillet, J. Talbot, and P. J. H. Richard (2010),A new model of Holocene peatland net primaryproduction, decomposition, water balance, and peat accumulation, Earth Syst. Dyn. Discuss., 1,115-167, doi:10.5194/ esdd-1-115-2010.

Kleinen, T., V. Brovkin, W. von Bloh, D. Archer,and G. Munhoven (2010), Holocene carbon cycle dynamics, Geophys. Res. Lett., 37, L02705, doi:10. 1029/ 2009GL041391.

Koehler, A.-K., M. Sottocornola, and G. Kiely (2011), How strong is the current carbon sequestration of an Atlantic blanket bog?, Global Change Biol., 17(1), 309–319, doi:10 . 1111/ j.1365 -2486.2010.02180.x.

Lawrence, D. M., and A. G. Slater (2008), Incorporating organic soil into a global climate model, Clim. Dyn.,

30(2-3), 45–60, doi:10 . 1007/ s00382-007-0278-1.

MacDonald, G. M., D. W. Beilman, K. V. Kremenetski, Y. Sheng, L. C. Smith, and A. A. Velichko (2006), Rapid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circumarctic peatlands and atmospheric CH4 and CO2 variations, Science, 314(5797), 285–288,doi:10.1126/ science.1131722.

Monnin, E., et al. (2004), Evidence for substantial accumulation rate variability in Antarctica during the Holocene, through synchronization of CO2 in the Taylor Dome, Dome C and DML ice cores, Earth Planet. Sci. Lett.,

224(1-2), 45–54, doi:10. 1016/ j . epsl.2004.05.007.

Nilsson, M., J. Sagerfors, I. Buffam, H. Laudon, T. Eriksson, A. Grelle, L. Klemedtsson, P. Weslien, and A. Lindroth (2008), Contemporary carbon accumulation in a boreal oligotrophic minerogenic mire—A significant sink after accounting for all C-fluxes, Global Change Biol.,14(10), 2317–2332, doi:10.1111/

j.1365-2486 .2008.01654.x.

Page, S. E., J. O. Rieley, and C. J. Banks (2011), Global and regional importance of the tropical peatland carbon pool, Global Change Biol., 17(2), 798–818, doi:10.1111/ j.13652486.2010.02279.x.

Roulet, N. T., P. M. Lafleur, P. J. H. Richard,T. R. Moore, E. R. Humphreys, and J. Bubier (2007), Contemporary carbon balance and late Holocene carbon accumulation in a northern peatland, Global Change Biol.,

13(2),397–411, doi:10.1111/ j.1365-2486 .2006 .01292.x.

Yu, Z. (2011), Holocene carbon flux histories of the world’s peatlan ds: Global carbon-cycle implications, Holocene,doi:10.1177/ 0959683610386982,in press.

Yu, Z., J. Loisel, D. P. Brosseau, D. W. Beilman, and S. J. Hunt (2010), Global peatland dynamics sinc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Geophys. Res. Lett.,37,L13402, doi:10.1029/ 2010GL043584.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习题及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 一.单选题(红色标记为正确答案) 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A )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 2、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 A )。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3、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 B、中国 C、巴西 D、南非 4、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C )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D、碳排放考核 5、20XX年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减少了(C ) A、6.50% B、7.50% C、8.70% D、10% 6、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7、( B )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 B、科技进步 C、绿色革命 D、节能减排 8、中国在20XX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9、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10、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C )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11、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 )的曲线关系。 A、倒“V”形 B、“V”形 C、倒“U”形 D、“U”形 12、( 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 B、克林顿政府 C、小布什政府 D、奥巴马政府 1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C )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 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4、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4 B、5 C、6 D、7 15、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量中所占的比例上升较快,占到了全世界的(B ) A、40% B、42% C、44% D、46% 16、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

关于《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碳失汇”研究进展》读后总结

对《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碳失汇”研究进展》读后总结 张光凤2011020909 文章关键词:碳循环;碳失汇;森林生态系统;海洋;岩石圈 文章研究的意义:“碳失汇”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方面,是碳循环研究中的黑箱问题,对其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当今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机理,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可能影响等。 文章主要内容: 目前,“碳失汇”成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碳失汇”的存在地点不明以及测定的方法不确定,形成碳循环研究中的黑箱问题。文章对全球的各个碳汇源进行了总结,当前“碳失汇”的研究均以大气作为参考,任何使CO2浓度增加的库定义为源,相反则为汇。 碳循环中,按质量守恒原则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导致的碳净排放,除了被海洋吸收的部分外,其他部分都排放到大气中,形成大气碳库的净增加值。但是人们发现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导致的碳排放值和要比大气碳库的净增加值和海洋吸收的碳之 和大,大气中一部分碳“失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碳失汇”,也叫“未知碳汇”。 由此得出全球碳平衡的公式为: 碳源(化石燃料+土地利用等)=碳汇(大气增加+海洋+“未知碳汇”)

关于“碳失汇”形成的原因最合理的解释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矿物燃料所占比例大而大气中CO2 的年平均体积分数接近或低于南半球,这种差异随着矿物质燃烧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说明北半球一定存在一个与北半球陆地有关系未知的碳汇。 最近的研究表明,“碳失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北方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对碳的固定、海洋对碳的吸收、岩石圈中CaCO3-H2O-CO2系统(岩溶动力系统)对碳的吸收,以及陆地上碳库的转移。 近几年,寻找“碳失汇”的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样点测定并外推估算和模型估计两种方法。而对碳汇研究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碳通量的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存储量以及对二氧化碳升高的响应、“碳失汇”模型的完善和全球现代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习题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习题 知识点一碳循环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对该图 的叙述正确的是 .这是碳元素的循环A 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A与BB..该物质循环只在某生态系统内进行C.图中缺少化学燃料的燃烧D 2.在生态系统中,对碳循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环节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B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煤和石油的燃烧D.动物的呼吸作用C 3.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知识点二4.如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生态系统

分别是 B是热带雨林B.A是热带雨林,B是温带草原A.A是热带草原,B是温带草原D.A是冻土苔原,是冻土苔原,C.AB是热带雨林同时加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5.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知识点三 )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CO的形式进行的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2)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7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独立进行的两个过程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物质循环的进行需要能量的推动D.能量流动的载体是各种有机物C) ( 8.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A .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B 1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 D.全球气候变暖与地球上大气中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 能力提升9.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会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 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10.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自然界的碳循环

自然界的碳循环 碳是一切生物体中最基本的成分,有机体干重的45%以上是碳。据估计,全球碳贮存量约为×1015t,但绝大部分以碳酸盐的形式禁锢在岩石圈中,其次是贮存在化石燃料中。生物可直接利用的碳是水圈和大气圈中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二氧化碳或存在于大气中或溶解于水中,所有生命的碳源均是二氧化碳。 碳是组成生命的最重要的物质成分之一,在生命物质中占到%。碳循环是维持地球表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循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碳,绝大部分以沉积物的形式储存在岩石圈中的储存库里,只有%的碳可以被生物吸收和利用。储存库中的碳,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有机物质中(如岩石中的石油、天然气、煤),或以无机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物碳酸盐中(如碳酸钙)。储存库里的碳,一般情况下是不参加碳循环的,除非岩石被风化,化石燃料被利用,或火山活动将其以CO2和CO的形式带到大气中。大气活性库中的碳,不到全部碳的2%。它主要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来补充的,火山喷发、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也是重要的来源。如图所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生产有机化合物,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海洋中的浮游植物还可以直接生成碳酸盐骨骼。生物死亡后,生物体沉降到海底形成沉积层。海洋浮游植物生成的有机质,同样也沉降到海底,最终转变成石油和天然气。在适宜的地质条件下,陆地上的植物积累形成泥炭,这种泥炭可以转变成煤、石油、天然气和煤被称为化石燃料,是碳的巨大储藏库。当这些化石燃料被发掘、利用,燃烧生成的CO2和CO又会释放到大气中,参与碳循环。 碳循环

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维持了地球表层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调节地球表面气候。由于碳循环的存在,使得大气CO2保持在某一恒定的水平,从而保证了地球表面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者过低,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如果这一循环被破坏,将会导致地球表层系统失去平衡,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导致大气CO2含量的急剧增加,可能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暖,就是一个例子。 碳循环的过程与特点 (1)碳循环的过程 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中开始,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碳固定,生成糖类,然后经过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呼吸和残体腐败分解后,再回到大气蓄库中,碳被固定后始终与能量流动密切结合在一起,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高低也是以单位面积中碳的含量来衡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有机物中,包括合成多糖、脂肪和蛋白质,而贮存在植物体内。食草动物吃了以后经消化全盛通过一个一个营养级,再消化再合成。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碳又通过呼吸作用回到大气中;另一部分成为动物体的组分,动物排泄物和支植物残体中的碳,则由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再回到大气中 (2)碳循环的特点 碳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基本上是伴随着光合作用和能量流动的过程而进行的,其主要特点有: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和水转化成有机物,构成全球的基础生产。 ②含碳分子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而二氧化碳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重要的核心之一。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一)

第7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1节土壤的组成 第2节土壤的性质 第3节物质循环与土壤形成 第4节土壤分类与土壤类型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第6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7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8节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引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概述 一、何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概念:生命有机体及其产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反复 不断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 2.过程:物能的吸收-同化-排放-分解-归还-流失 3.性质:非封闭的循环(进入土壤、岩层、海底) 4.主体:生物和土壤 5.循环的介质:水和大气 二、人类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1.大气、水体、土壤的污染 2.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和集散 3.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第1节土壤的组成 引言:土壤与土壤肥力 1. 土壤:在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由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2.土壤的本质是肥力,指土壤中水、热、气、肥(养分)周期性动态达到稳、匀、足、适地满足植物需求的能力。 3. 土壤是一种类生物体 代谢和调节功能比生物弱(如温度) 不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功能 不具有功能各异的器官

一、土壤的无机组成 1. 原生矿物:在物理风化过程中产生的未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的造岩矿物。 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 土壤矿物质的粗质部分; 经化学风化分解后,才能释放并供给植物生长所需养分。 2. 次生矿物:岩石在化学风化过程中新生成的土壤矿物,如粘土矿物。 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 具有吸附保存呈离子态养分的能力,使土壤具有一定的保肥性。

二、土壤的有机组成 1.原始组织:包括高等植物未分解的根、茎、叶;动物分解原始植物组织,向土壤提供的排泄物和死亡之后的尸体等。 土壤有机部分的最初来源 2.腐殖质:有机组织经由微生物合成的新化合物,或者由原始植物组织变化而成的、比较稳定的分解产物,呈黑色或棕色,性质上为胶体状(颗粒直径<1μm)。 具有极强的吸持水分和养分离子的能力,少量的腐殖质就能显著提高土壤的生产力。

地球系统的碳循环文字资料

地球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在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之间,CaCO3、MgCO3、CO2,、CH4、(CH2O)n(有机碳)等形式相互转换和运移的过程。 碳循环的重要性: 1、植物的光合作用驱动的碳循环不但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食物,而且是煤、石油、天然气和森林形成的前提,为人类提供在时空上可以调节的基本能源。 2、受到全球碳循环调节的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由于可以吸收由地表放射回来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因此,碳循环通过调节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而调节地球表面温度,使其适合生命的发展。 碳在圈层间的循环和效应: 1、大气碳库是联系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大气中的碳来说,岩石圈和人类活动圈是其净源,水圈和生物圈可能是源也可能是汇。 2、海洋具有储存和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影响着大气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有可能成为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最主要的汇。大气二氧化碳不断的与海洋表层进行碳交换,浅层海水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生物化学过程向深部转移;海洋是碳酸盐沉积的主要场所,由陆地水文系统输送到海洋的碳酸盐成分,主要在温热带海底沉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碳并且向深海和海底沉积物输送。 3、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是全球碳循环中受人类影响最大的部分,全球碳循环中最大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来自陆地生态系统。 4、地球内部的二氧化碳通过地热区、活动断裂带或火山活动不断的释放出来,直接进入大气圈或存储在沉积地层中形成二氧化碳气田;在岩溶作用中,一方面由于碳酸盐的溶解通过水从大气吸收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由于钙化的沉积则向大气圈释放二氧化碳。 影响碳循环的因素 一、碳循环的载体 1、生物因素 (1)动物因素 动物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体,当然C是组成一切生命的最基本的元素,所以地球上的碳循环无处不在,动物主要是以消费者的形式出现的,他们不但呼吸排放CO2,而且它先是使碳循环在其机体里合成葡萄糖,然后转化成身体的各个组织或排除体外的排泄物,等到他们死亡,尸体又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因此完成了碳循环中的使碳从有机界过渡到无机界(2)植物因素 植物一方面通过呼吸作用排除二氧化碳,一方面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合成含碳有机物,是大自然天然吸收二氧化碳的工具,而且使他转化成生物赖以生存的能源物质 (3)微生物因素 微生物通过分解动植物尸体,把有机碳转化为无机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 影响碳循环的主要因素包括了生物和非生物,几个方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动物作为消费者是二氧化碳的主要产生者,而植物又是转化二氧化碳的主体,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去分解动植物的有机体,所以世界上才不会有堆积如山的尸体,使有机碳变成了无机碳,是碳循环过程中又以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生产者,那么地球上的动物和有些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全球气候变暖,改变地球环境 2、非生物因素

高三一轮复习学案4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能量主要是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生态系统 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量和输入量相等是生产者,那么组分1代表的是绿色植物 ,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 .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含1.3×108kJ,则a

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_或硝化细菌等的____________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播,________________,传递形式为________。 来源有三个: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________和________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 ________的。 1 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无机环境为生物成分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 ,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共同的渠道——食物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________与________ _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使物质循环不断地在生物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 形式存在和流动,能量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能在各级生态系统中进行。 探究示例2 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是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完成①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⑧过程提供的 经⑤、⑥、⑦过程获得的能量占A、B、C总能量10%~20% 变式训练2(2011·苏州联考)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 内各生物成分,、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 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传递是沿 中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A、C、D为B提供____________

碳循环数据

好,到现在,我们已经说清楚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确在增长,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确会增强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温室效应。那么,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吗?是不是大自然自己心血来潮?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比较清楚的65万年里面,二氧化碳浓度不也是在一直变化吗?凭什么把现在的变化归结到人类的活动头上?要解释这个疑问,我们先看看大自然自身的碳循环。 顾名思义,碳循环就是含碳的物质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循环。下面这张图是一个碳循环的示意图,是2006年的时候对1990年代的碳循环比较完善的研究成果。黑色的是线条和数字显示的是大自然自身的碳循环,或者说是1750年前后的碳循环状态,红色的是人类所进行的干扰。我们先看黑色的线条,也就是人类工业化之前大自然的碳循环。图里面使用的数字的单位,是十亿吨碳,而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方便,因为在碳循环的过程中,碳的化学形态是在改变的,使用碳作为衡量单位,比二氧化碳要方便。两者也很方便换算,碳的原子量是12,二氧化碳的分子量是44,这样,一吨碳,就折合3.67吨二氧化碳。另外一个要指出的,是碳循环的波动是很大的,每年与每年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长期趋势是平衡的。这个图里面,所列出的也就是平均值。 全球碳循环 这个图说,没有人类干扰的时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是5970亿吨碳,相当于2.2万亿吨二氧化碳。每年,平均有1200亿吨碳通过光合作用被转化成其他形式,或者说通过

光合作用被固定。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植物自身有呼吸作用,把一部分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进入大气,动物吃了植物,也会把部分有机物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变成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一部分植物的有机物进入土壤,土壤里面的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会缓慢氧化,最终也以二氧化碳形式是放到大气里面,或者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甲烷进入大气。植物的自然的火灾也是植物里面固定的碳进入大气的一个方式,不过总的来说,植物的作用基本上是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加在一起,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大约把1196亿吨碳返回大气。这就是说,植物每年可以固定碳4亿吨。这些碳,会被植物保存几十几百年。在工业化之前,植被和土壤里面的碳,总量是2.3万亿吨。 二氧化碳还可以部分溶解在水里面,地球的表面有70%都是海洋,这么大的水体里面,自然要溶解不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水里面的形态,可以是气态的二氧化碳,也有碳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形式,这三者受化学平衡的制约,所以考虑的时候,把这三种化学形态的总量作为整体来考虑,这三者在一起,也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做可溶性无机碳,缩写是DIC。同样,溶解在海洋表面这些可溶性无机碳,也会因为直接与大气接触,而在一定条件下把溶解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不同温度压力情况下,二氧化碳在水里面的溶解度是不同的,世界各地海平面的气压变化相对不算大,但是温度变化可是不小,而二氧化碳在水里面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会下降。这就是说,在冬季,高纬度的地区水温寒冷,二氧化碳在水里面的溶解度高,这样,二氧化碳就会被海水吸收;而在低纬度地区的温暖海面,以及夏季的时候,二氧化碳在水里面的溶解度低,溶解在水里面的一些二氧化碳就会被释放出来。这个现象,结合子午线环流,被称为二氧化碳的溶解泵。总体来说,海水对于二氧化碳的一呼一吸是基本平衡的。在工业化之前,每年海洋从大气中吸收700亿吨碳,同时释放706亿吨碳。 很显然,新溶解在海水里面的二氧化碳基本上都在海水表层。海水表层大约有总量9000 亿吨的碳。在这里的二氧化碳,可以重新进入大气,也可能进入深层的海水。二氧化碳在浅层海水停留的时间,大约是几年的样子。海水表层还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总量是30亿吨碳,这些水生植物可以把海水表层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为有机质,这个过程,被称作二氧化碳的生物泵。这些有机质,可以形成可溶性的有机碳,DOC,或者随着生命体的死亡,沉到深层的海水里面。由于各种各样的反应的存在,有机碳的寿命总是要短一些的,最终这些有机碳也会变成无机碳,也会有一小部分沉积在大洋底部。每年,这些浮游生物从海水表层吸收的碳是500亿吨,同时有390亿吨返还给海水表层,进入中层海水的有机碳是110亿吨。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继续教育90分试题

1.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 C )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 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D.单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2.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B )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水汽 3.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A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进口 B.出口 C.进出口 D.生产 4.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事业的发展,风能发电在( A )途径上将完全可以与燃煤发电竞争。 A.商业 B.工业 C.农业 D.环保事业 5.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

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A )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6.当全球气温比1750年工业革命之前测定的标准气温高出2摄氏度的时候,将会引起(B )的灾难一触即发。 A.工业发展 B.生态环境 C.农业发展 D.商业发展 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 C )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D.碳排放考核 8.自然存在的主要温室气体包括( D) A.二氧化碳、臭氧 B.水蒸气、二氧化碳 C.氧化亚氮、甲烷 D.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 9.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 C )的曲线关系。

A.倒“V”形 B.“V”形 C.倒“U”形 D.“U”形 10.( B )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11.(D )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 B.克林顿政府 C.小布什政府 D.奥巴马政府 12.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 )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 13.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全球变化与湿地有机碳循环的研究

全球变化与湿地有机碳循环的研究 雷霄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科系,上海) 摘要: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正在成为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的一大热点。由于湿地独特的水文条件,使得湿地碳循环具有与其他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植被、气候条件及水文状况共同决定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系统地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助于加深对全球碳循环变化的理解。本文通过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以及影响湿地碳循环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于了解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储存特点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为评价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引言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气中CO 2、CH 4 等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比工业革命前分别增加了约 28%、118% ,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约0. 3 ~0. 6 ℃。全球变暖是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全球碳循环和碳收支是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 核心之一。湿地在化学元素循环中,特别是在CO 2和CH 4 等温室气体的固定和释放中起着重要的“开 关”作用,被称之为“转换器”。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约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10%。 CO 2和CH 4 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其增温效应分别占70%和23%。有关碳的全球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碳汇、源及通量的研究也受到重视。湿地碳通量研究主要关注这两种气体的排放问题以及影响它们蓄积或者排放的因素。由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当前的湿地碳循环研究工作仍有许多困难。但不可否认的是,考虑到湿地生态系统对大气碳循环的可能贡献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湿地碳循环研究工作将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1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研究 1.1 湿地碳循环机制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大气、水体、动植物、土壤等圈层中的迁移和转变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湿地碳循环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植物吸收大气中的CO 2 与水分,通过光合作用生成 有机物和O 2 ,有机物经过食物链传递被动物吸收,生物死亡后在好氧条件下腐蚀在土壤中的有机 质经微生物分解成CO 2又释放到大气中,在厌氧环境下则生成CH 4 释放到大气中,同时植物在呼吸 过程中也会释放出CO 2(图1)。湿地碳循环影响着CO 2 和CH 4 的平衡:湿地植物吸收大气中的CO 2 经 光合作用产生有机质供植物吸收并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各级高级消费者,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的分解下形成腐殖质储藏于土壤中,起到固碳作用;同时湿地植物呼吸释放CO 2 ,微生物在产生腐 殖作用的同时也在使有机质发生矿化,释放CO 2与CH 4 ,由此可知,湿地土壤既是碳汇又是碳源, 由于人类的开垦利用,自然界中CO 2、CH 4 严重失衡,因此要增强湿地碳汇功能,发挥湿地在温 室气体减排中的作用。

2021年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

2021年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知识竞赛题库 及答案(精选) 单选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B) A.天气 B. 气候 C.气温 D.水汽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C ) A.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D.化肥农药等物质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 ) A.亚洲 B. 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4.日本独创的一种“鞭打慢牛”的促进企业节能的措施是。( D) A.补助金制度B.“绿色证书”制度C.特别折旧制度D.“领跑者”制度 5.欧盟唯一的能源净出口国和最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国是。( C )

A.冰岛 B.挪威 C.丹麦 D.瑞士 6.目前世界上风能占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有着“风电王国”美誉的是丹麦。( B) A.荷兰 B.丹麦 C.中国 D.沙特 7.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是( D ) A.《节能法》的出台 B.制定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C.“低碳技术计划”的公布 D.“福田蓝图”的提出8.最早发现于南美,被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国家的渔民们称为“圣婴”的气候现象的是( A ) A.厄尔尼诺 B.拉尼娜 C.蝴蝶效应 D.飓风 9.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C )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10.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A )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

全球变化与碳循环

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专业课 《全球变化与碳循环》分组项目论文 选题:卫星遥感CO2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召集人:闵敏组别:13组员总数:4组员名单:闵敏蔡兆男胡开明邵璞 日期: 2008年 4 月 27日

卫星遥感CO2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闵敏,蔡兆男,胡开明,邵璞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要: 本文结合国内外卫星遥感CO2的研究进展,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即将发射的探测CO2卫星(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 OCO)计划。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这颗卫星的传感器特点和研发历程。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影响传感器探测精度的几大因素,其中包括卷云,气溶胶,温度和地表压力。第四部分对现在正在运行的SCIAMACHY卫星的观测值做了几组地面验证,结果显示卫星数据系统性的偏低于地面观测值。总之,新型的OCO卫星结合已有的卫星数据将可能为CO2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卫星遥感,CO2,传感器 1. 引言 IPCC2007年的评估报告显示,CO2造成的正的辐射强迫约为1.66W/m2,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IPCC 2007)。所以CO2的全球监测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地基探测方法虽然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是都是单点的测量,缺乏对全球大范围、实时探测的能力和统一的探测方法。所以发展卫星观测CO2的技术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由于CO2在大气中含量较低(仅380ppmv)和其分子光谱吸收波段的特殊性以及对CO2进行精确测量(精度<0.3%)的严格需求等都大大限制了CO2卫星探测技术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业务运行用于的探测CO2的卫星。随着传感器技术和反演算法的不断进步,探测CO2的卫星遥感技术日渐成熟,NASA(美航总局)将在2008年12月15日发射一颗名为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OCO, https://www.360docs.net/doc/c63558880.html,)的卫星进行全球性的CO2探测(见图1),这将为CO2的研究提供大好的契机,为最终揭开CO2这种温室气体的神秘的面纱打下坚实的基础。 图1 未来的OCO卫星示意图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练习题考试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练习题 第一章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 一、单选题 1、(),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a.1987年 b.1988年 c.1989年 d.1990年 2、在下列能源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是()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核能 3、我国不少地区降水出现增加趋势,以()增加值最大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4、从()起,每年的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2000年 5、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拥有量的() a.1/2 b.1/3 c.1/4 d.1/5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气候系统的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冰雪圈 d.岩石圈 2、从地域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在()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东南 3、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a.砍伐林木 b.开垦林地 c.空气污染 d.采集薪材 4、酸雨发生并产生危害的条件有() a.气候异常 b.发生区域有高度的经济活动水平 c.缺少中和酸性污染物的物质 d.森林减少 5、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柴薪 b. 煤 c.石油 d.天然气 三、判断题 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 2、气候不同于天气() 3、如果没有温室气体,则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应是18°C() 4、燃烧煤所产生的主要是一氧化碳() 5、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 第二章“低碳经济”:一种文明的转型 一、单选题

适合连云港的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考试题库及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考试题库完整版 一、单选题 (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二氧化碳增多对气候变化将有怎样的影响? C、长期 2、联合国人居中心出版物上把()列为一个海平面上升威胁的一个重点地区? D、亚洲 3、大气里面二氧化碳平均会存留多少年? B、二百年 4、中国2006年出版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里面对平均气温升高的报道数字是? C、0.5-0.8 5、____年6月份,美国的众议院终于以微弱的多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A、2009 6、很多国家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国投资了____元到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方面。 A、四万亿 7、2007年,日本提《美丽星球50》计划,目标于____年日本要进入低碳社会? A、2050 8、2006年,日本发布了《新国家能源战略》,它提出来到____年能源效率提高30%,石油供应量要从50%降到40%,交通的能耗依靠石油的依存度要从现在100%降到80%。 C、2030 9、哪一个国家提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针对全球变暖政策方案? A、中国 10、什么能源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的骨干能源? C、核能 11、中国哪一个省市利用太阳能最好? C、西藏 12、低碳经济并不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而是___? A、反对奢侈浪费,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 13、低碳发展要求经济系统___。 A、从高碳走向低碳,从低效率走向高效率 14、胡主席联合国发言的关键是?

A、确保资金技术 15、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参与发展___有关规则的制定。 A、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 16、IEA预测,2030年,中国每1000人拥有的车辆数将由现在的20辆增加到多少辆? D、140 17、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的关键点是? A、确保资金技术 18、中国在什么时候制定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年对策》? A、1992年 19、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什么会议? A、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20、1994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查批准,我国制定颁发了哪个跨世纪的环境保护法案? B、《中国21世纪议程》 一、单选题 (说明:选择一项正确的答案) 1、何年何月,中国正式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B、2007年6月 2、山东济南实现了多少层楼房的太阳能设备和建筑一体化? A、24 3、江苏的什么大学,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的节约型生态低碳校园,并通过了教育部的鉴定? C、江南大学 4、联合国政府间气侯变化专门委员会已经发布过几次评估报告? C、四次 5、中国现在的发电效率是多少 C、超过30% 6、发电效率的世界先进水平是多少? C、45% 7、国家能源局说,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争取要达到多少千瓦? B、1亿 8、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提到,1979年,太阳能光伏电池每一瓦特价格在25美元以上,但2001年降到了多少美元? C、3 9、2007年,我国的人均碳排放量是多少吨? C、4.58

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暖研究综述

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暖研究综述 李镜尧*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上海200062) 摘要:九十年代以来,大量观测和研究表明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并同时导致其他一系列的全球变化问题。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碳循环也成为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主题。笔者总结了当前国际上有关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暖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人类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2)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管理;(3)河流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影响;(4)土壤呼吸作用和全球碳循环。在总结了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动态的同时,提出了今后研究中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碳循环;全球变化;人类活动 0 引言 气候变暖近年来一直是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热点和国际环境谈判的焦点[1]。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表明:1906~2005年,地表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74℃[2];世界气象组织评估认为,2010年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比1961~1990年间平均气温高了0.53℃,中国2010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是1961年以来第十个最暖年,也是第十四个连续气温偏高年[3]。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虽然究竟哪类因素起主导作用任然存在争议,但这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笔者认为人类活动与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地球温室效应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叶,不断向大气层大量排放各种各样有害气体而造成的。在这些有害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此外,还有氟、氯化碳、臭氧、甲烷、氢氧化物、氯化物等40多种微量气体。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而让太阳热辐射顺利通过大气层到达地而,而且它们能够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地面辐射热无法散发到外层间去,像温室的作用一样,从而导致地面和低层大气温度逐渐升高[4]。这就是地球温室效应。因气温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效应气体。 人类活动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将森林、草原转换成农业或其它低生物量的生态系统,将岩石、有机体以及土壤中的有机碳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全球碳循环研究受到人类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几十年到几百年尺度上的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的燃烧和非持续土地利用(砍伐森林、开垦草地、改造沼泽等) 对碳排放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日益加强了对全球碳循环的研究[5]。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在生物库中,森林是碳的主要吸收者,它固定的碳相当于其他植被类型的2倍。森林又是生物库中碳的主要贮存者,贮存量大约为4.82×1011 t,相当于目前大气含碳量的2/3。在水圈中以多种形式存在生物库中则存在着几百种被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这些物质的存在形式受到各种因素的调节。河流连接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两大活动碳库,构成全球碳循环的一个关键环节。河流碳的输出及循环过程与近岸水域环境、海洋碳库变动及全球气候系统紧密相关。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了解河流有机碳通量及性质变化是目前河流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土壤呼吸作用是全球碳循环中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李镜尧,男,1989—,在读硕士(学号51110801052),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温室气体反演方向。E-mail:kuntaljy@https://www.360docs.net/doc/c63558880.html,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题库单选

(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B ( ),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了“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 A ( ),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了热带林行动计划。 D ( ),美国的 "雨云-7号"气象卫星测到了这个臭氧洞 D (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 D (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C ( ),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A ( )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D ( )法、德、荷、瑞士等国签订了“保护莱茵河不受化学污染公约” C ( )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A ( )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A ( )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 A ( )亚马孙流域8国签订“亚马孙河合作条约”,宣布为保护亚马孙河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 D () 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A ()不是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B ()不是三大光伏消费国 C ()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B ()即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 C ()即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 D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D ()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D ()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D ()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B ()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D ()是以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为特征的改变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是系统性的质与量的变化。 B ()是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A ()是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 C ()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A ()是政府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A ()是指倡导低碳的思维模式、生产观念、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将企业低碳理念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C ()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B ()是指企业通过转变发展模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率,构建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责任理念 A ()是指围绕太阳能光伏技术,以可释放电子的半导体物质为核心,包括上游的硅材料制备及电池制造,中游的电池组件封装以及逆变器、控制系统和蓄电池等配套部件的生产以及下游光伏系统集成与应用的一个新兴产业 A ()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B ()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 A ()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B “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是在借鉴国外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不包括( D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 )受控温室气体 C 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就几乎达( )美元 D 2004年7月28一30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召开了“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经验交流会,’,会议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纳为 A 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 )美元 D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7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是等; 产生氧气的途径是。大气中的氧气的含 量会随着生物的呼吸、微生物的氧化分解和物质的燃烧 等运动而减少,但又会随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周而 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自然界中的氧是在不断循环变化的。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自然界中的碳可以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态出现,碳在自然界中也是可以循环的。碳的循环主要通过CO2来进行的。它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1)是植物经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化合生成有机物,在一作用中又以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 (2)是植物被动物采食后,有机物被动物吸收,在体内氧化成二氧化硪,并通过释放回大气中又可植物利用。 (3)是动植物残体被分解,以及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人生态系统和碳循环。 3.温室效应 大气中等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从而产生。在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55%,其他还包括水蒸气、臭氧、氧化亚氮、甲烷、氯氟烃等。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①;②;③;④。 (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①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使用;②乱砍滥伐造成森林面积减少。 (2)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开发新能源;③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题型一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1)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2)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 ⑥中选择序号填空,消耗氧气的有,产生氧气 的有。 (3)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 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 与氧气(O2)分离。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该 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自然界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消耗氧气的途 径有(任写一点)。从氧循环的角度分析,早晨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傍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要, 你的理由是 。 题型二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