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资计算中20[1].83和21.75的深度分析

职工工资计算中20[1].83和21.75的深度分析
职工工资计算中20[1].83和21.75的深度分析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解读:

一、个人认为“新算法”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计薪天数”这个概念。“计薪天数”承担起新酬计算基准天数的重任,从此结束了20.92天既是月均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的历史。

二、月均工作日根据11天法定节假日调整为20.83天,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日”的概念,清楚的划分出假日、休息日加班的界限,多于工作日的出勤要按照规定计算加班工资。此概念与考勤制度联系紧密。

工作日休息日休假日

1月22天8天元旦1天

2月18天8天春节3天

3月21天10天

4月21天8天清明1天

5月21天9天劳动节1天

6月20天9天

端午1天

7月23天8天

8月21天10天

9月21天8天中秋1天

10月20天8天国庆3天

11月20天10天

12月23天8天

总计251天(08年2月份为29天)104天11天

平均工作日

250/12=20.83天计薪日

(250+11)/12=21.75天

三、明确了11天法定节假日为带薪假日,以日计薪的员工在法定假日没有工资的现象将得到缓解。当然21.75天的计薪基数使加班工资略有下降。“计薪天数”明确了日工资的计算标准,为薪酬计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此概念与薪酬计算规则联系紧密。

四、综上,HR的薪酬和考勤制度在数据上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工作日”的基础上根据“计薪天数”确定的日工资标准来计算薪酬,使HR的工作进一步得到规范。“新算法”的实用性由此得到体现。

问题一:20.83天是不是只是指月工作日?不用这个计算工资?如果计算工资的话,就用21.75天算?是不是只有加班、法定假日工资按21.75天算,其余的都按照20.83天算呢?

答:可以说20.83天与计算工资没有直接关系,但是20.83天是计算出勤天数的基准!

新算法明确规定了21.75是计薪日,所以21.75天是用来计算日工资的基准!明确了“出勤天数”和“日工资”,接下来工资如何算就简单了。

法定假日现在为带薪假日,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21.75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来计算加班工资。其余的也就是正常工作日、或者是缺勤,还是按照21.75天计薪日得出的“日工资”来计算工资。

日工资的计算只有一种算法:月工资/21.75天,很明确,再无其他。

应出勤的天数上图中已经列出,是以月均20.83天来衡量的的,也很明确,再无其他。

另有HR同仁指出:20.83是全年各月平均全勤天数,21.75是全年各月评价计薪天数,在具体计算工资时,只有21.75参与计算,即,如果约定月工资标准为x,员工正常出勤就可得到工资x。如果缺勤,则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27.15*缺勤天数;如有加班,则得:月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27.15*平时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天数*相应百分比。

当然,全年各月实际全勤天数不固定,故以上的计算方法则忽略此点;

如果,日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当月全勤天数的话,就可以避免其离职时导致的以往多付或少付工资的情况,但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正常出勤每月的工资数不恒定。

注:此次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改动的关键之处在于:

1、原来20.92天为月均工作天数,在实际操作中20.92天既是工作天数又是计薪天数,但是却没有明确计薪天数的概念。

2、新算法明确提出计薪天数的概念,明确11天法定假日为带薪假日,20.83天承担工作天数的职责,21.75天承担计薪天数的职责。事实上是有利于薪酬核算实操的

问题二:举个例子,假如某员工月薪为800元,一月份实出勤26天(每天8小时),本月有元旦一天,正常休息,那么他的加班工资和本月工资是否可以这么算?

该员工加班天数为26天-20.83天=5.17天=41.36小时(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个小时,这样加班算不算违法?)

加班工资为:(800元/21.75天)*5.17天=190.16元

则该员工总工资为:800+190.16=996.16元

还是:(800元/21.75天)*20.83+190.16=956.32元?

答:首先要明确的是:20.83天为月均工作天数,是衡量加班的基准,但是20.83天不直接参与工资核算,因为每个月的实际应出勤天数(工作天数)和20.83天是有差异的,(2008年每月的工作日见上图)

假如某员工月薪为800元,一月份实出勤26天(每天8小时),本月有元旦一天,正常休息,那么他的加班工资和本月工资为:

一月份应出勤天数22天,该员工实际出勤26天,元旦休息,所以:该员工加班天数为26天-22天=4天=32小时(符合劳动法规定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个小时)加班工资为:(8 00元/21.75天)*4天*1.5=220.67元(加班工资按照平时加班150%计算,这里假设为:都是平常加班,没有周末(休息日)加班的情况,全部按照150%计算,方便解释。如果加班发生在11天以内的应按300%计算。)

则该员工总工资为:800+220.67=1020.67元。

另有HR同仁指出:此处的这个800元,应该是一个月内应出满勤后的工资:即1个月内除周六周日双休日和本月内的法定假日后满勤,即可得800元。还有这里讲了每天都是8小时

工作,那么这里的应出勤即1月内的周一到周五的出勤天,4天是加班,应该是上了4个周六或周日的班,这里的加班费是按2倍计算的,而非平时加班的1.5倍计算。所以:员工的总工资为800+加班费800/21.75*4*2=1094.25元。(个人认为,说得很有道理。)

问题三:某公司一线员工实行计件工资,元旦正常休息,元旦这天工资该按何标准作补偿?如:基本工资150元,满勤奖100元,计件工资按30元/天(假定每天完成定额),1月出勤26天(除元旦应出勤22天)。工资=150+100+22*30+(26-22)*1.5*30+30(作为元旦计件补偿)=1120元,合法吗?

答:一般来讲,对于实行计件制的员工而言,计件即意味多劳多得,上一天班拿一天钱,既然元旦正常休息,就没有工资补偿。

1月除元旦,应出勤22天,实出勤26天,显然4天加班应该是4天周六或周日,根据国家规定,应按日工资的1.5倍支付,即工资=150+100+22*30+(26-22)*(1.5*30+30)=1210元(但实际上很多单位都是这样算的,即工资=150+100+22*30+(26-22)*1.5*30=1090元)

问题四:利用“倒扣法”来计算新入职的员工底薪,合理吗?请看以下例子:是以按以前计薪天数20.92,(如果该员工1月7日正式上班,底薪为800元))1月底薪工资=800-(800/20.92* 4)=647.04

现在计薪天数更改为21.75

1月底薪工资=800-(800/21.75*4)=652.87

答:“扣减法”:实发工资=应发工资(月)-应发日工资×未出勤天数;

“累加法”:实发工资=应发日工资×出勤天数;

显然,“扣减法”的计算方法中需要直接引用“应发工资”工资这个数据,而一般来说“应发工资”这个数额是固定的(比如800/月),实际上由于每月工作天数不同而“应发工资”额也是不同的,但是日均工资=800/21.75 是个固定的数据,如果用扣减法计算工资则产生出勤天数与计薪天数不符的矛盾,导致工资数据不严谨。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计算题大全

小学一年级(上册)计算题4+9= 4+7= 3+8= 11-0= 2+3= 2+9= 4+3= 13+4= 5+6= 4+7= 5+6= 14+6= 7+2= 8+5= 5+2= 1+18= 19-2= 7+6= 6+3= 19-3= 10-9= 9+4= 19-3= 8+5= 5+8= 18-4= 18-2= 4+7= 20-8= 19-4= 12+3= 6+3= 11+6= 3+9= 10-8= 5+8= 17+3= 8+6= 19-3= 0+11= 8+7= 2+8= 4+3= 19+1= 11+5= 14+6= 4+4= 17+3= 15+5= 19-5= 6+6= 18-7= 14+3= 18-2= 5+5= 9+3= 9+6= 16+3= 8+8= 8+3= 5+6= 20-3= 9+9= 7+5= 4+6= 8+9= 10+10= 6+9= 3+8= 9+7= 11+3= 8+5= 14-4= 9+4= 18-8= 4+3= 13+5= 4+3= 19-9= 5+7= 14+5= 2+5= 2+8= 3+9=

8+4= 4+0= 9+5= 4+4= 19-4= 20+0= 5+9= 12+7= 16-3+2= 1+3+10= 10+4-9= 6+4+3= 7+7+3= 13+5-6= 18-8+4= 10+3-5= 4+4= 5+3= 8-21+2= 8-8= 10+5= 8+3= 8+4= 7+4= 7+5= 6-2= 9+1= 4+5= 8-3= 5+5= 7-3= 9+4= 10+2= 3+2= 8+6= 7+1= 8-5= 7+6= 4-3= 12-10= 4+1= 8+7= 10+4= 9+8= 8+2= 4+2= 3-1= 9+2= 6-6= 6+4= 4+2= 5+9= 3+1= 4-1= 11-1= 8-7= 8+5= 6+3= 4+6= 2+5= 6-3= 5+0= 18-8= 7+3= 12-2= 9+7= 6+1= 13-5= 19-10= 7-5= 5-0= 9-7= 4+3= 1+7= 10+9= 5+3= 16-6= 17-7= 4-1= 1+5= 5-3= 3+2= 5+1= 6+2= 8+1= 10+6= 11-10=

小学一年级带竖式计算题汇总

一、横式 75-20= 71+10= 21-20= 96-90= 37-10= 22-20= 62+30= 48+20= 74-20= 92-20= 75-50= 31+30= 76-50= 12+10= 2014/8/4 83-10= 81-30= 16-10= 37-10= 50-40= 73-70= 63+10=

二、竖式 15+10= 31-30= 96-20= 69-30= 98-40= 72+10= 92-70= 44-30= 78-30= 77-10= 79-20= 88-30= 62-30= 79-10= 32+30= 80-70= 43+40= 32-30= 93-70= 65-40= 36+10=

三、横式 97-70= 29+20= 63-40= 17+40= 99-10= 76-70= 88-50= 32+6= 23+6= 64+5= 87+0= 67-7= 97+1= 59+1= 79-5= 77-2= 63+5= 71+8= 57+6= 94+8= 16+6=

四、竖式 65+8= 98+8= 24+8= 84+9= 47+6= 89+9= 53+8= 65+6= 65+7= 48+8= 44+7= 76+9= 59+9= 57+7= 72+9= 46+6= 56+9= 83-9= 17-8= 75-7= 20-9=

五、横式 57-9= 71-2= 90-2= 63-8= 85-6= 32-7= 42-7= 42-9= 40-8= 46-9= 70-8= 55-9= 80-3= 30-1= 62-7= 31-8= 64+30= 53+10= 37-10= 55-40= 22-20=

员工薪酬分配办法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项目经理部员工薪酬分配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与企业跨越式发展初期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项目经理部的薪酬管理,强化薪酬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调动广大一线参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好地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工作需要。现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合理规范岗位,增设档次,注重员工绩效考核,实现工资动态调整,建立对外具有一定竞争力,对内具有较强激励性、约束性和保障性的薪酬分配制度。 第三条薪酬系统力求简明化与科学化,薪酬设计和管理向一线关键性管理、技术岗位及高素质短缺人才岗位倾斜,体现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 第四条项目经理部薪酬制度实行分层分类管理模式:领导班子成员实行项目薪金制;管服人员实行岗位薪酬制。本办法所指薪酬均为经济性报酬。 第二章项目薪金制 第五条各单位列入项目承包的班子成员仍执行项目薪金制,包括基本生活费和效益年薪两部分。 项目经理助理与三总师副职作为项目副职及三总师的后

备人选培养,纳入项目薪金制管理范畴。 第6条基本生活费按照工程规模大小(暂以中标金额为准)和项目类型(地铁与非地铁项目)确定标准,按附件1 执行。 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工程规模发生变更调增而出现基本生活费标准调整时,自次季度首月开始执行新标准。 区域项目班子成员兼任2个及以上项目,当工程规模累计额度达到2亿元及以上且其中单项工程达1亿元及以上的,班子成员的基本生活费在附件1单项工程规模2亿元及以上对应标准上增加2000元/月;班子成员未兼任(兼管)区域 内其他项目班子职务的,按其所分管项目规模确定生活费标准。区域项目班子成员兼任2个及以上项目,但工程规模累计额度未达到2亿元的或达到2亿元但其中单项工程均为达到1亿元及以上的,按实际累计额度对应的单项工程规模确定生活费标准,未兼任(兼管)区域内其他项目班子职务的,按其所分管项目规模确定生活费标准。区域项目其他岗薪制人员,按所在项目工程规模核定工资。 第七条效益年薪兑现标准按公司办法执行,项目副经理及三总师按党政正职的80%兑现,经理助理、三总师副职按党政正职的70%兑现。 第八条公司职业项目经理兼任项目经理职务期间,基本生活费参照本章第六条标准执行,效益年薪按公司办法执行。 因工作需要,从事其他管理,不再兼任项目经理职务期间,按 照中铁四党组〔2008〕39号《中铁四局集团非领导职务管理及-2-

【一年级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方法汇总,考试就用这几种!

100以内加减法快速算算法 方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口诀: 加9要减1,加8要减2, 加7要减3,加6要减4, 加5要减5,加4要减6, 加3要减7,加2要减8, 加1要减9(注:口决中的加几都是说个位上的数)。 例:26+38=64 解:加8要减2,谁减226上的6减2。38里十位上的3要进4。(注:后一个两位数上的十位怎么进位,是1我进2,是2我进3,是3我进4,依次类推。那朝什么地方进位呢,进在第一个两位数上十位上。如本次是3我进4,就是第一个两位数里的2+4=6。)这里的26+38=64就是6-2=4写在个位上,是3。 第一讲加法速算 一、凑整加法 凑整加法就是凑整加差法,先凑成整数后加差数,就能算的快。8+7=15计算时先将8凑成108加2等于107减2等于510+5=15 如17+9=26计算程序是17+3=209-3=620+6=26 二、补数加法 补数加法速度快,主要是没有逐位进位的麻烦。补数就是两个数的和为101001000等等。8+2=1078+22=1008是2的补数,2也是8的补数,78是22的补数,22也是78的补数。利用补数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是十位加1,个位减补。例如6+8=14计算时在6的十位加上1,变成16,再从16中减去8的补数2就得14 如6+7=13先6+10=16后16-3=13 如27+8=3527+10=3737-2=35 如25+85=11025+100=125125-15=110 如867+898=1765867+1000=18671867-102=1765 三、调换位置的加法 两个十位数互换位置,有速算方法是:十位加个位,和是一位和是双,和是两位相加排中央。例如61+16=77,计算程序是6+1=7 7是一位数,和是双,就是两个7,61+16=77再如83+38=121计算程序是8+3=11 11就是两位数,两位数相加1+1=2排中央,将2排在11中间,就得121。 第二讲减法速算 一、两位减一位补数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补数减法是:十位减1,个位加补。如15-8=7,15减去10等于5,5加个位8的补数2等于7。

一年级下学期竖式计算练习

一年级竖式计算练习题 77-46= 65+26= 79+19= 56-26= 一年级下学期竖式计算练习69-39= 77-76= 61-38= 79-16= 36+27= 87-27= 30-19= 73-23= 99-46= 65-39= 94-56= 56+26= 59+29= 94-29= 30-23= 93-23= 96+32= 69-39= 75-96= 96-26= 23+23= 63-39= 54+46= 55-46=

28+26= 58+18= 56+54= 26+25= 84-25= 4+25= 82+22= 68-28= 48+25= 56+22= 61-28= 58+18= 16+55= 38-26= 82-25= 22+28= 52-22= 82-28= 51-28= 46+22= 65-28= 88+12= 56-26= 58-26= 84-28= 82-22= 88-25= 88+22= 68-28= 22+22= 82-28= 80-28= 77-46= 63-38= 79+19= 36+74=

36+27= 84-27= 5+57= 43+23= 69-39= 59+23= 77-56= 61-38= 79+19= 16+77= 19+36= 86-27= 73-23= 93-39= 71-23= 46+32= 63-39= 94-36= 3+84= 39+29= 54-29= 93-23= 33-29= 90-24= 96+32= 61-39= 59-47= 99-26= 36+24= 29+76 = 23+54= 93-27= 56-27= 63-28= 88+18= 36+34=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一、用竖式计算。 二、想一想,算一算,比一比。 13-7=10-7+______=13-3=______ 16-9______12-4 三、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29-8=______ 47-21=______ 57-7=______ 12-9=______ 11-8=______ 12-8=______ 13-8=______ 14-8=______ 15-8=______ 16-8=______ 17-8=______ 22-9=______ 四、把下面的减法算式补充完整。 16-______=8 12-______=8 13-______=8 17-______=8 14-______=8 15-______=8 五、动脑筋,看谁聪明。

(________) 六、直接写出得数。 7+9=______ 5+7=______ 7+4=______ 8+7=______ 4+17=______ 17+9=______ 15+7=______ 17+14=______ 18+17=______ 14+17=______ 10+9=______ 22+13=______ 七、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8+9=______ 6+7=______ 7-4=______ 8+1=______ 4+7=______ 18+9=______ 16+7=______ 17-4=______ 18+1=______ 八、写出5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5 九、算一算,填一填。 16-8=______ 8+______=17 ______-7=15 ______+7=13 6+8=______ 13-______=8 十、直接写出得数。 72-9= 20+39= 6+80= 47-6= 59-3= 18+5-3=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计算比赛试题

-6- 一年级计算比赛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1. 口算。 8-2= 0+0= 10-3= 4+5= 9-3= 12+7= 16-5= 4+15= 17-7= 14+4= 15-3= 7+11= 19-6= 1+12= 18-10= 4+12= 13-1= 8+10= 10-3= 12+6= 14+3+2= 17-2+3= 18-4+4= 10+7-6= 16-6-7= 14+5-4= 13+3-5= 10+5+3= 7+3+5= 12-2+9= 19-4-10= 2+13-3= 7+12-3= 16-5+6= 8-6+14= 9-2-2= 2. 填‘>’、‘<’或“=”或“+”“-”。 3+6○9 9-2 ○8 ○7 10-4 13+4○18 10○5=15 ○3 10-8 12+5○10+6 4○3=7 15-4○12+3 16○3=13 10+7○18-7 ○0 8=8 3. 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 )=10 9-( )=7 5+( )=9 10-( )=2 10+( )=10 19-( )=9 4=( ) 13=11+( ) 8=( )( ) 11>( ) 17<( ) ( )<16

□ = 4. 选数列算式,看谁列的多。 53□ 2 + = □12 □ 6 -□7 □19 □+ =□ □- □= □+ =□ □- □= □+ =□ □- □= 5.拓展提高。 1. 13 这个数右边的数字表示( ),左边的数字表示( ) 2.把 0、1、2、3、4、5、6、7、8、9 十个数填写在□里,每个 数只用一次。 □+ □= □+ □= □+ □= □+ □= □+

一年级竖式计算

78-2= 37+18= 47+19= 46-19= 76-18= 34+58= 53-29= 63+28= 36+17= 53+16= 32-17= 97-17= 36+16= 91-25= 40+13= 76-38= 46+27= 56-38= 75-26= 25-20= 53-39= 43+28= 56+17= 53+36= 33+6= 62-5= 63-40= 52-17= 91-37= 90-10= 43+5=87+10= 3 9-3= 48-30= 95-40= 58-50=37+5=23-20=67-60=40+9= 23+77= 47+4= 88+3= 47+6= 59+1=

6+40=45-5=6+56=30+9=29+6=23-6=20+80=51+8=37-7=57+30=72-6=68-8=90-70=7+59=20+23=23+77= 47+4= 88+3= 47+6= 99+1= 68+5= 26+8= 19+60= 48+50= 23-6= 78+15= 87-9= 16+9= 34+36= 5+37= 14+7= 37+9= 57+8= 7+64=39+50= 39+2= 27+4= 50+5= 54+9= 25+25=50+28=52-50=18+30=86-40=40+47=

58-50=37+5=23-20=67-60=40+9=28+6=42-2=4+90=28+67=56+10=52-3=50+38=5+49=68-5=25+40=96-90=48+8=35+25=55-3=52+30=47-8=73+18=70-7=77-9=32+3=90-40=61+5=60+30=55-8=7+33=86-20=81-14=49+3=56+3=22+50=25+20=7+42=17+50=30+20=100-30=66+30=88-60=72-24=94-6=38+4=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详解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详解 社平工资全称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与劳动者有着切身利益关系。 一、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基数的上限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可见,经济补偿基数的上限受制于社平工资标准的3倍,社平工资决定着高薪入群的经济补偿上限,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劳动者工资再高,对经济补偿已经无任何意义。举例,同样月薪3万的高管,同样的工作年限,在不同城市获得的经济补偿数额是不同的。全国社平工资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标准相差近一半,即使拿的工资一样多,但经济补偿可能会相差一半。 二、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经济补偿征税的起点 《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57号)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比如某地区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0000元,则劳动者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在90000元内可免征个人所得税,注意这里是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而非上年职

工月平均工资3倍,一字之差,结果截然不同。 三、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上限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0号)第二条规定,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建金管[2005]5号)等规定精神,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行。 四、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工伤待遇中“本人工资”的下限和上限 工伤待遇中很多项目均是以“本人工资”作为计算基数的,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五、社平工资标准决定了工伤死亡的丧葬补助金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汇总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破十法。 例如:15 - 8 =( 7 ) 13 - 7 =( 6) ( 5 )(10) ( 3 )(10) ( 2 ) ( 3) 练习: 1、填空后说说下列各题的计算方法。 (1)13 - 5 =( ) 16 - 8 =( ) ( )( ) ( )( ) ( ) ( ) 11 - 5 =( ) 14 - 7 =( ) ( )( ) ( )( ) ( ) ( ) (2)9+7=( ) 16-9=( ) 12-7=( ) 14-7=( ) 9+( )=15 ( )+8=13 13-( )=4 ( )-6=5 2、比一比。 多( )个, 比 少( )个。 比 比 比 比 多 多 少 少

3、应用题。 (1) (2) 小青要写斗7个生字,已经写了9个,还要写几个? 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不退位)和整十数: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写在十位上。 例如:73 + 4 =(77)68 - 7 =(61) (70)(3)(60)(8) (7 )(1) 43 + 20 =(63)98 - 30 =(68) (40)(3)( 90 ) ( 8 ) ( 60 ) ( 60 ) 练习: 1、62 + 4 =()58 - 7 =() ()()()() ()() 23 + 40 =()73 - 50 =()

( ) ( ) ( ) ( ) ( ) ( ) 2、在里填上“﹥、﹤、=”。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40=8 3+( )=53 85-( )=35 46+( )=49 ( )+40=70 ( )-( )=60 ( )+( )=50 4、请想一想,填一填。 9比59小 78比70大 58比4大 4比36小 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但是要记得添上0. 注意:用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 例如:30 + 60 =(90) 70 – 40 =(30) (9) (3) 练习: 1、口算。 50+50= 100-50= 20+40= 50+30= 50+20-30= 90-70+60= 2、判断对错,请在对的后面画“√”,错的后面画“×”。 40+1=50( ) 30+20=5( ) 40+8=48( ) 60-3=30( ) 3、用数学。 (1) 还剩多少个? 树上一共有93个松塔。 我们已经采了70个松塔。

暑假作业一年级竖式计算

一·口算。 12+16= 29-17= 33+22= 13+40= 15+24=23+25= 37+13= 29-13= 38-30= 45-16=18-12= 30+8= 43+31= 86+12= 70+23=30-25= 72-23= 66-47= 39-22= 54-19=二·列竖式计算。 30+26-47= 82-36+17= 57-28+46= 80-33-26= 68+30-98= 42-25+26= 60-47= 34+48= 98-25-18= 60-21-15=

一·口算。 89-37= 51-30= 52-20= 63-27= 63+37= 61-26= 48+22= 57-43= 54+25= 62+17= 40+19= 42-17= 86-54= 54+28= 27+32= 65-33= 54-40= 35 +27= 84-44= 40-29= 48+40= 60+25= 72-45= 46-38= 二·列竖式计算。 52+20-35= 100-60-37= 50+18+8= 24+43-19= 27+26-9= 44+33-55= 66-48= 24+66= 75-56= 80―34=

日期:2011年7月8日 一·口算。 54+37= 59+19= 55-47= 73+29= 56-27= 92-59= 98-56= 35+17= 60-38= 36-25= 86-58= 42-16= 42-19= 75-59= 24+38= 42-23= 52+23= 63-37= 44+39= 70+19= 16+23= 57-16= 35+17= 50+22= 二·列竖式计算。 17+35+26= 80+5-18= 40+35-28= 70-21-4= 20+20+25= 56-27+19= 34+27+20= 37+63= 39+51=

单位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单位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两个话题。下面就为大家解开年平均工资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一、职工年平均工资是指职工在1年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其表明1年内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公式】:职工平均工资二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 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 1、报告期即一定时间,一般是指1年。 2、国际管理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3、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月平均工资计算 【公式】:职工月平均工资二职工年平均工资/12个月。 【解释】:

1、职工年平均工资包含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 2、计算出职工年平均工资即可得出月平均工资。 年平均工资的数据统计2009年4月1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司公布数据,2008年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 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 17.2%,但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此消息一出,立即引来了社会的广泛质疑,公众的眼光,无一例外地都投向了“平均”二字上。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年工资42452元,增长14.3%,上海、北京分列前两位。 2012年8月23根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全国22个省会城市和四大直辖市已经公布了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 平均工资。其中,广州以57473元居首,北京56061元排名第二,南京则以54713元排名第三。 除了乌鲁木齐、南宁、兰州、拉萨、海口这5大省会城市外,其余22个省会城市及四大直辖市已先后公布了2011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城公布年平均工资你被平均了吗? 126城公布年平均工资你被平均了吗? 1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中新网财经频道统计发现,同全国年平均工资水平42452 元相比,广州、北京、南京、杭州、上海、银川、沈阳、武汉、合肥、长沙、太原这11个城市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年平均工资的主要问题机关工作人员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得到的实惠是最高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53178

计算题 18-8-1= 16-6-2= 18-8-2= 19-9-7= 15-5-6= 16-6-7= 14-4-9= 19-9-3= 19-9-4= 12-2-8= 11-1-1= 18-8-2= 12-2-4= 12-2-6= 14-4-5= 18-8-2= 13-3-1= 15-5-4= 17-7-9= 13-3-5= 17+3= 18-7= 0+4= 16-11= 3+17= 19-0= 12-2= 14-13= 19-1= 17-3= 2+7= 10+4= 17-11= 10+10= 16-16= 12+0= 8-3= 16-12= 14+4= 18-0= 10-2= 9+7= 6+8= 5+9=

11-2= 20-3= 9+8= 18-9= 20-9= 12-7= 10-8= 17-8= 9+2= 8+3= 6+8= 9+2= 6+9= 10+5-7= 11-6+1= 18-3-15= 4+5-2= 6+1+10= 11-6-5= 6+8-8= 15-14+17= 4+2+0= 15-8+2= 9+9+1= 14-8-6= 3+8+4= 14-14+5= 16-8+1= 3+4-6= 10-4-6= 14-14+11= 5-3-2= 19-17-1= 8+2-9= 2+8-8= 3+7-3= 4+6-1= 5+5-3= 6+4-4= 1+9-9= 3+7-5= 3+7-7= 6+4-8= 2+8-5= 5+5-5=

5+5-3= 1+9-6= 8+2-5= 6+4-6= 8+2-4= 8+3+0= 8+2+9= 4+3+6= 11+1+6= 3+2+9= 1+14+2= 13+0+2= 7+5+1= 15+2+3= 1+8+5= 1+12+3= 9+1+10= 7+13+0= 8+3+6= 1+4+2= 0+16+1= 3+9+1= 0+10+7= 2+9+1= 0+4+9= 11-6-5= 6-1-0= 17-7-8= 20-3-6= 12-5-4= 17-6-1= 9-4-4= 16-13-1= 19-7-11= 18-13-4= 20-12-5= 15-2-8= 5-3-0= 18-5-8= 16-6-7= 10-1-8= 7-4-3= 13-9-3= 19-4-6= 12-9-1=

一年级竖式计算资料

一年级竖式计算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1 78-2= 37+18= 47+19= 46-19= 76-18= 34+58= 53-29= 63+28= 36+17= 53+16= 32-17= 97-17= 36+16= 91-25= 40+13= 76-38= 46+27= 56-38= 75-26= 25-20= 53-39= 43+28= 56+17= 53+36= 33+6= 62-5= 63-40= 52-17= 91-37= 90-10= 43+5= 87+10= 3 9-3= 48-30= 95-40= 58-50= 37+5= 23-20= 67-60= 40+9= 23+77= 47+4= 88+3= 47+6= 59+1=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2 6+40= 45-5= 6+56= 30+9= 29+6= 23-6= 20+80= 51+8= 37-7= 57+30= 72-6= 68-8= 90-70= 7+59= 20+23= 23+77= 47+4= 88+3= 47+6= 99+1= 68+5= 26+8= 19+60= 48+50= 23-6= 78+15= 87-9= 16+9= 34+36= 5+37= 14+7= 37+9= 57+8= 7+64= 39+50= 39+2= 27+4= 50+5= 54+9= 25+25=

50+28= 52-50= 18+30= 86-40= 40+47=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3 58-50= 37+5= 23-20= 67-60= 40+9= 28+6= 42-2= 4+90= 28+67= 56+10= 52-3= 50+38= 5+49= 68-5= 25+40= 96-90= 48+8= 35+25= 55-3= 52+30= 47-8= 73+18= 70-7= 77-9= 32+3= 90-40= 61+5= 60+30= 55-8= 7+33= 86-20= 81-14= 49+3= 56+3= 22+50= 25+20= 7+42= 17+50= 30+20= 100-30=

历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历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92年~2008年) 历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92年~2008年)_樂樂_新浪博客 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 2007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4932元,是1978年的40.5倍,年均增长13.6%。 2006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001元,比上年增长14.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7%; 2005年,全国城镇单位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364元,比上年增长14.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8%; 2004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024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 2003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040元,比上年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 2002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2422元,比上年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5%; 2001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0870元,比上年增长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2%; 2000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9371元,比上年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 1999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8346元,比上年增长1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 1998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7479元,比上年增长6.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 1997年,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6470元,比上年增长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 1996年,全国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6210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大全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大全 20+30= 30+40= 9+30= 90–80= 20+30= 30+40= 6+95= 95–5= 80-80= 60-0= 50+6= 80–30= 10+20+60= 90–40–30= 25+40= 35+4= 42+3= 5+26= 7+21= 35+40= 35+3= 43+50= 30+50= 30+59= 60+20= 60+37= 24+70= 2+86= 48+40= 50-40= 60+23= 9+20= 40+40= 13+70= 25+60= 48+40= 79+20= 58+20= 20+67= 36+8= 36+8= 24+9= 46+7= 8+63= 5+35= 48+9= 27+6= 23+8= 67+5= 5+47= 59+2= 25+6= 48+4= 79+2= 49+4= 36-8= 36-8= 32-5= 44-9= 30-6= 84-6= 70-4= 92-7= 53-4= 74-6= 52-9= 41-7= 51-8= 76-8= 45-7= 80-5= 50-6= 34-7= 85-9= 63-8= 13-8= 16-8= 92-7= 10-(2+3)= 15–5+4= 15–(5+4) = 8+5+7= 8+(5+7)= 13–(5+4) = 87-9-10= 43-(3+27) = 76-6-8= 65-7-40= 39–(9-5) = 36+40+2= 59-9-20= 63-30+5= 30+(11-7)= 47+(5+7)= 40+(15-8)= 75-(10+50)= 13+7+54= 38+(46+6)= 67-8-50= 83-(27-20)= 17+6+8= 43-8-30= 60+38-90= 50+27-9= 54+(17+3 93-(68-20)= 26-3+8=86+6-52= 1 / 1

人教版小学 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10以内的加减法 0+1=0+2=0+3=0+4=0+5=0+6= 0+7=0+8= 0+9= 0+0=1+2=1+1=1+3=1+4=1+5=1+6=1+7=1+8=1+9=2+1=2+2=2+3=2+4=2+5=2+6=2+7=2+8=3+1=3+2=3+3=3+4=3+5=3+6=3+7=4+1=4+2=4+3=4+4=4+5=4+6=5+1=5+2=5+3=5+4=5+5=6+1=6+2=6+3=6+4=7+1=7+2=7+3=8+1=8+2=10-9= 9-1=9-2=9-3=9-4=9-5=9-6=9-7=9-8=9-9=8-1=8-2=8-3=8-4=8-5=8-6=8-7=8-8=7-1=7-2=7-3=7-4=7-5=7-6=7-7=6-1=6-2=6-3=6-4=6-5=6-6=5-1=5-2=5-3=5-4=5-5=4-1=4-2=4-3=4-4=3-1=3-2=3-3=2-1=2-2=1-1=9-0=8-0=7-0=6-0=5-0=4-0=3-0=2-0=10-6=10-8=10-1=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9+2=9+3=9+4=9+5=9+6=9+7=9+8=9+9= 8+3=8+4=8+5=8+6=8+7=8+8=8+9=7+4=7+5=7+6=7+7=7+8=7+9=6+5=6+6=6+7= 6+8=6+9=5+6=5+7=5+8=5+9=4+7=4+8= 4+9=3+8=3+9= 2+9=11-2=11-3=11-4= 11-5= 11-6=11-7= 11-8=11-9= 12-3=12-4= 12-5=12-6=12-7=12-8=12-9= 13-4=13-5= 13-7=13-8=13-9=14-5=14-6=14-7= 14-8= 14-9=15-6=15-7=15-8=15-9=16-7=16-8= 16-9=17-8=17-9=18-9= 10以上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1=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4+1= 14+2= 14+3= 14+5= 14+6= 15+1= 15+2= 15+3= 15+4= 15+5= 16+1= 16+2= 16+3= 16+4= 17+1= 17+2= 17+3= 18+1= 18+2= 19+1= 20+0= 3+14=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6-1= 16-2=

员工月工资收入怎么计算方法

员工月工资收入怎么计算方法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那么工资是如何计算的?下面让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员工月工资收入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平均工资”计算:职工平均工资等于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平均工资”的计算一方面取决于职工人数的统计范围,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工资总额的内涵。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是劳务报酬(劳酬)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1)社会保险费;(2)劳动保护费;(3)福利费;(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5)计划生育费用;(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数额的工资叫最低工资,工资也有税前工资、税后工资、奖励工资等各种划分。 工资总收入的基本定义总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

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它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本地生产总值(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 及本地居民生产总值(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国家工资总收入的基本定义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总收入的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总收入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 农村工资总收入的基本定义指统计范围内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可在国家、集体、农民及有关单位之间进行分配的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救灾救济等。国家事业单位在农村兴办的属于集体性质的实体,如养鸡场、养猪场等,如果土地

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

口算题练习(一) 日期:年月日 姓名:班级: 口算题练习(二) 日期:年月日 姓名:班级:

口算题练习(三) 日期:2012年5月01日 姓名:班级:

日期:2011年5月02日 姓名:班级:

数学应用题 1、小朋友做剪纸,用了8张红纸,又用了同样多的黄纸,他们用了多少张纸 2、马场上有9匹马,又来了5匹,现在马场上有多少匹 3、商店有15把扇,卖去5把,现在有多少把 4、有一些兔,跑了4只,还有18只。还剩多少只原来有多少只 5、学校买回白色、彩色粉笔共45盒,其中彩色粉笔8盒,买回白粉笔多少盒 6、学校有兰花和菊花共15盆,兰花有6盆,菊花有几盆 7、小青两次画了17个小白兔,第一次画了9个,第二次画了多少个 8、一双球鞋的价格是72元,一双布鞋的价格比一双球鞋的价格便宜了48元。一双布鞋的价格是多少元 9、有苹果和梨子共43个,苹果有14个,梨子有多少个 10、学校要把62箱文具送给山区小学,已送去28箱,还要送几箱 11、学校买回彩色粉笔8盒,买回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29盒,买回白粉笔多少盒

12、明明上午算了32道数学题,下午算了18道,上午比下午多算多少道题 13、图书室里有42个女同学,有16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 14、动物园里有大猴17只,有小猴56只,小猴比大猴多多少只 15、学校有27个足球,42个篮球,足球比篮球少多少个 16、小华做了25个信封,小亮比小华多做6个,小亮做了多少个 17、有两层书架,第一层有16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 本,第二层有多少本 18、同学们劳动,摘黄瓜40筐,摘的白瓜比黄瓜少18筐,摘白瓜多少筐 19、小明拍皮球,第一次拍35下,第二次比第一次少拍7下,第二次拍多少下 20、小华养32只白羊,黑羊比白羊少12只,养黑羊多少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