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总结历史经验,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条件十分关怀、极为重视。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并特别强调: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种树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生产条件的一项战略措施。并把这项工程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这一英明决策符合三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当地驻军的积极拥护和热烈响应,在国际国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泰晤士报》称赞这一规划构想宏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征服自然的壮举!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超额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1978—1985年)、二期(1986—1995年)工程规划任务,正进行三期(1996—2000年)工程建设,到1998年底,累计造林3亿多亩。这些树木成林后,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从5.05%提高到9%以上。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亿多亩,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由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平方公里。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山西、宁夏等七省(自治区、直辖市)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沙漠

化土地每年481平方公里,拓宽了沙区广大人民的生存窨。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两大沙地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20.4%和29.1%,不仅实现了土地沙漠化逆转,而且进入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新阶段。赤峰市治理开发沙地2100万亩,占沙化土地的58%;榆林沙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977年的18.1%上升到38.9%,沙化土地治理度达68.4%。

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山地等重点水土流失区,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按山系、按流域综合治理,建设以水土保持林为主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共造林18460万亩,治理水土20多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已有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山西省昕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已由7175吨下降到3226吨。京津周围地区绿化工程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一项重点工程,实施12年来,河北省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22%,已充分显示出“泽被当地,护卫京津”的效果,使风沙紧逼北京城的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张家口市土壤侵蚀模数已由过去的5900吨下降到1540吨,官厅水库泥沙入库量由899吨减少到235吨,潘家口和密云两大水库泥沙入库量分别减少20%和60%。辽宁省在辽西低山丘陵区营造水土保持林450多万亩,土壤侵蚀模数已由4500—5000吨下降到1500—2191吨,朝阳市水土流失控制面积达到70%以上。

在广大农区,把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一项基础设施,始终放在三北防护林体系优先发展的地位,共营造农田防护林3600多万亩,有3.23亿亩农田实现的林网化,占三北地区农田总面积的65%,在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以及西北灌溉农业区已建成跨地区、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在林网的保护下,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土地生产力大大提高,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粮食的稳定增产。近十年来,东北区、甘新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增长幅度在全国九大农区中匀居前三位。据专家测定,农防林的护田增产效益普遍在10%以上,有一此风沙危害严重地区高达30%以上。吉林省在松辽平原营造了420万亩农田防护林,使4000万亩农田得到了有效庇护,根除了“三刮四种”的现象,农防林年均增产效益达53亿斤,1998年粮食产量达354亿斤,是1997年的3.6倍。黑龙江省三北工程建设区的7401万亩耕地有6345万亩得到有效保护,林网化水平达到90%。护田增产效益15%,每年增产粮食47.6亿斤。新疆农田林网化水平达到80%,4300万亩农田受到保护,农防林使粮食增产16—29%,粮食总产由1978年的370万吨增加到825万吨。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木材及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改变以过去缺林少木的状况。目前,三北地区活立木蓄积量达10.4亿立方米,年产木材655.6万立方米,不仅使民用材自给有余,而且由于木材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四料”俱缺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特别是已建成了1870万亩薪炭林,加上林木抚育修枝,解决了600万户农民的燃料问题。营造的牧防林保护了大面积草场,营造的7500万亩灌木林和上亿亩杨、柳、榆、槐树的枝叶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三北地区牲畜存栏数和畜牧业产值成倍增长。

林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北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已发展经济林5670万亩,建设了一批名、特、优、新果品基地,年产干鲜果品1228万吨,比1978年前增长了10倍,总产值达200多亿元。甘肃省林果业已发展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1997年全省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达到300元,占收入的25%,有41个县的林果特产税收入超过100万元。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业产值由9000万元增加到3亿元,有240个村、15万户农民靠林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各地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二十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的中国特色的林业生态建设路子。具体讲,一是根据我国财力有限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多方集桨、群众投劳的工程建设投入机制;二是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情况,深化改革,制定和完善政策,重视用政策调动广大群众和各行各业的积极性;三是从三北工程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社会性和公益性出发,强化政府行为,深入进行宣传,领先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和各行各业的力量参加工程建设;四是从三北地区地域辽阔、差异性大的实际出发,实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择优扶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规模推进的文革,建设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五是从三北工程的区情和民情出发,把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同当地经济发展和农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近期需要相结合,使环境治理与经济建设直辖市统一,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六是从三北地区自然条件严酷,造林难度大的实际出发,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林业科研成果和适用技术,提高三北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宏伟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近年来,先后有50多个国家的官员和专家、学者、新闻记者来我国考察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都给予了很高评价。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作为这项生态工程的主管单位,于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奖章。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亲笔书写了“绿色长城”的光辉题词。李鹏总理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长达4480公里,已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这些来自世界的关注和国家领导的重视,使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们深感肩负使命之重大,他们正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建设山川秀美新西北的要求,为建设全国完备的生态体系,为实现国家经济建设重点向中西部转移,为三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做着他们应有的贡献。

这项工程的主管单位——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座落在有“塞上明珠”之称的宁夏银川,是国家林业局负责三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派出机构,是负责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职能局,统筹管理三北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承担工程建设规划计划、督导检查、组织实施和协调服务。局内设有办公室、营林处、工程监理处、治沙处、科技处、宣传处、国际合作处、计划财务处等职能处(室)。在二十多年的历程中,培养锻炼了一支以中青年干部为骨干,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专业知识和较强责任感的干部队伍。

在新世界即将到来之际,党和政府向全党全民发出了改造自然、治理国土、建设生态农业的总动员,并强调提出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北工程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坚信,随着工程的发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定会以新的成就叩开世纪之门,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向整个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改造自然的宏伟气魄。

摘自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网站

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

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实效,保证合理使用工程建设资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三北防护林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改善生态与民生为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农田(草牧场)防护林建设为重点,以提高防护林生产力为前提,通过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植树造林、封山(沙)育林和更新改造等措施,增加和恢复建设区森林植被,提高现有防护林林分质量和多种功能,逐步建成覆盖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努力实现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确保国土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构筑我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 第三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相结合; (二)坚持保护先行原则,保护、建设、提高相结合; (三)坚持质量第一原则,数量与质量并重相结合; (四)坚持科学造林原则,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 (五)坚持深化改革原则,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六)坚持改善民生原则,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相结合。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经国家批准列入我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中的各级政府和林业行政部门、各行业林业管理部门,即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单位。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在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对规划期内的工程项目实行项目责任制,即省政府与各市政府、市政府与各有关县(市、区)政府逐级签订目标责任状,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时间、建设任务、责任人。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简报 (九)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年月日 甘肃平凉春季林果业建设成效显著 今年春季,甘肃平凉大力开展以林果业转型跨越为主的春季造林,全市上下对春季林果业建设高度重视,组织有力,动手早,进度快,造林绿化和果园建设的规模大,档次高,质量好,建成了一批示范样板工程。截止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绿化万亩,占计划任务的,其中造林封育万亩,义务植树万株,完成林业助建新农村个,占计划任务的,绿色通道条公里,面山治理处万亩,农田林网公里,补植补造万亩,育苗万亩,占计划任务的。新植果园万亩,占计划任务的。 一是领导重视,工作力度加大。今春,平凉市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制定了全市春季造林绿化方案和果园建设方案,召开了全市春季造林绿化电视电话动员大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今年城乡造林绿化和果园新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直接调度,确定重点工程规划方案,狠抓任务落实。各县(区)及早动手,广泛宣传动员,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春季造林绿化活动。“”植树节,市、县(区)都举办了广场大型宣传、媒体专题报道和悬挂横幅标语等宣传活动,为全市春季造林绿化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春造期间,市、县(区)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深入造林第一线,参加义务植树,现场督促检查。市林业局组成督查组巡回县(区)抓督查、抓推进、抓质量,保证了春造和果园新植建设的圆满完成。 二是重点突出,造林绿化规模档次高。各县(区)按照市上提出的建成一处千亩以上面山造林、一条公路主干道绿化、一个主街区美化的“三个一”工程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建设重点,在规划布局、树种选择和规模营造上,较往年上了大的台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依托三北五期、森林抚育和造林补贴试点以及亚行贷款造林项目,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大苗栽植,规模治理,整山、整沟、整流域推进。泾川县以泾汭河流域治理为重点,采取针阔混交方式,建成王村镇完颜村等处荒山工程造林亩,栽植侧柏、刺槐万株。灵台县以涧河流域生态治理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在泾渗公路两侧面山连片造林万亩,营造以侧柏为主的防护林亩,侧柏、国槐与垂柳混交的水保林亩。城镇面山治理,各县(区)坚持常青树为主,大苗栽植,生态型与景观型营造相结合,建成了个千亩以上面山绿化工程和处城镇面山治理工程,绿化面积万亩。灵台县动员城区个单位,干部职工多人,投劳万人次,完成县城荆山西沟和沙坡山绿化亩,栽植侧柏、国槐、垂柳、香花槐为主的各类绿化苗木万株。崇信县组织县直机关单位统一规划,统一栽植,在铜城电厂新区面山完成绿化亩,栽植公分以上垂柳万株,混交侧柏万株,刺槐万株。市、区两级在崆峒山景前区高档次、高质量完成蜈蚣咀面山及河流滩涂绿化面积亩,栽植各类常青绿化苗木多万株,花灌木万丛。绿色通道和新农村建设,各县(区)按照多树种、宽林带、大通道、高标准的建设要求,对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道路集中进行了绿化。泾川、崆峒区和静宁三县,集中对平定高速公路沿线面山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栽植,完成公路两侧面山万亩。静宁县高标准规划,完成静庄公路绿化公里,每侧设计行混交栽植胸径公分杨、柳、刺槐等大规格苗木;庄浪县高质量完成庄静公路绿化公里,每侧设计行栽植胸径公分以上垂柳。崆峒区在搞好国道缺苗断档补植补栽的同时,重点对乡村主干道路集中进行了绿化,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栽植、统一浇水、统一覆膜和统一涂白,在西阳乡对唐尧路、唐西两条环乡道路和白西、安青两条主干道路栽植胸径公分以上的旱柳万株,建成道路林网公里。组织劳力多人次,出动浇水车台次,浇水多吨,树盘覆膜平方米。林业助建新农村,各县(区)采取投放苗木,资金补助和以奖代补等措施,高质量完成了林业助建新农村示范点个。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义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意义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总结历史经验,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改变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经济条件十分关怀、极为重视。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批准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并特别强调: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种树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生产条件的一项战略措施。并把这项工程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这一英明决策符合三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当地驻军的积极拥护和热烈响应,在国际国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泰晤士报》称赞这一规划构想宏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征服自然的壮举! 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伴随我国的改革开放,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已走过2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超额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体系一期(1978—1985年)、二期(1986—1995年)工程规划任务,正进行三期(1996—2000年)工程建设,到1998年底,累计造林3亿多亩。这些树木成林后,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从5.05%提高到9%以上。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亿多亩,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由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

改革开放40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综述

改革开放40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成就综述 4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倡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启动实施。这项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0多年,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全长8000公里,宽400至700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2.4%。其建设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均创下了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40年来,历经几代人、亿万人民群众的接力奋斗,三北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在我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据今年中国科学院完成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40年综合评价报告》显示,三北工程40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现在的13.57%。工程建设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三北地区生态状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变化。 绿撒大漠: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4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主攻防沙治沙,广大工程建设者采取“封、飞、造、改”相结合的办法,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上,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沙化草原1000多万公顷,结束了“沙逼人退”的历史。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土地沙化的逆转。工程区年均沙尘暴日数从6.8 天下降为2.4 天,其中京津冀地区由5.1天下降到不足1天。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阿克苏,经过各族干部群众32年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亘古荒原上建起了一道由百万亩“林海”构筑的绿色长城。2017年,阿克苏全年空气优良天数159天,优良率达43.7%。陕西省榆林市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初的0.9%提高到33%,境内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昔日的“风沙王国”华丽转身变成绿树茵茵的“塞上江南”。 绿染高原:黄土高原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 40年来,三北工程在以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流失区,坚持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按山系(流域)整体治理、规模推进,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公里,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相对减少了67%。黄河、海河、松花江等流域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输沙量逐年下降。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十年情况汇报

合阳县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三十年情况 汇报 合阳县林业局 合阳县地处渭北旱塬东部,辖16个乡镇,353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人,总面积1341.46平方公里,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境内沟壑纵横,山、滩、沟、水占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宜林地面积大。尤其是在三北工程实施启动以来,全县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为我县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屏障,而且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份额,为我县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 一、建设成效 被誉为绿色长城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1978年批准实施以来,已经历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是我国林业建设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同时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县已先后实施完成了“三北”防护林一、

二、三、四期工程建设的各项任务,经省、市检查“双率”(面积核实率和面积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通过此项工程的实施,全县累计完成34.5万亩,三北专项投资5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完成7万亩,二期工程完成14万亩,三期工程完成10万亩,四期工程完成3.5万亩。按林种分:防护林19.5万亩,经济林15万亩;按权属分:国营造林4.4万亩,个体造林30.1万亩;按立地类型分:原面18.5万亩,沟坡12.2万亩,其它3.8万亩。建成:①绿色宽幅林带通道3条(包括108国道、西禹高速、合洽路)共110公里;②十六个乡镇的县、乡、村188条公路,绿化共725公里。其它渠路2800多公里;③建成产业林基地7.9万亩,其中:花椒5.4万亩,速生杨1.5万亩,核桃0.6万亩,澳洲青苹0.4万亩。④农田林网建设(控制面积)61万亩,栽植苗木427万株。 ⑤实施了县城西环路、高速公路引线绿化以及部分重点村“三化一片林”建设。通过该项工程的实施,一是全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森林

三北防护林

我国的防护林体系 说到我国的防护林工程,首推浩大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它从东北边睡的黑龙江经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向南,跨越华北的河北、北京和山西,再穿过陕北、宁夏、甘肃和青诲,一直通向新疆的最西端。整个过程涉及 12个省、市、自治区的466个县,总面积389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40.5%。现在,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已由原来的3.8%提高到9.5%。“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使农田小气候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对农业的稳产、高产起到重要作用;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沙漠化得到了控制;对改善大气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个北方的“绿色长城”既挡住了来自西北的风沙,又增加了当地的森林覆盖率,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仅举一例,实际上我国还有很多的防护林体系,他们在保护中国大环境中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仅以1996年来看各大防护林工程的造林面积情况。 1996年,“三北”防护林体系三期工程建设完成造林面积134.2万公顷;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一期工程营造林46.4

万公顷,有62个县达到一期工程建设标准;沿海防护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64万公顷,飞播造林0.8万公顷,有58个县达到了一期工程建设标准;沿海特殊保护林带的保护工作开始启动;平原绿化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6万公顷,又有26个县达到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累计有795个县实现平原绿化;太行山绿化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0.2万公顷;1996年启动的黄河中游、辽河流域、珠江流域和淮河、太湖防护林工程也取得明显进展;防沙治沙工程完成综合治理开发面积86.7万公顷。 中国的防护林体系正在加速发展,它们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包括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消除尘埃、净化空气、防治污染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它作为“绿色除尘器”和“绿色净化器”,对改善大气环境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说:“防护林──保护中国大环境。”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

附件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 技术方案 国家林业局 2009.9

目录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 (一)规划指导思想 (1) (二)规划基本原则 (1) 二、规划体系 (2) (一)国家规划 (2) (二)省级规划 (3) (三)县级规划 (3) 三、规划范围、期限与目标 (3) (一)规划范围 (3) (二)规划期限 (4) (三)规划目标 (4) 四、规划布局 (4) 五、建设内容 (5) (一)项目构成 (5) (二)建设重点 (7) 六、规划技术路线 (8) (一)工作方法 (8) (二)技术路线 (8) 七、规划技术要求 (9) (一)基础数据 (9) (二)前期工程成效评价 (10) (三)规划深度 (10) (四)投资标准 (10) 八、规划成果要求 (12) (一)文本要求 (12) (二)附表要求 (12) (三)图件编绘要求 (12) 附件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省级规划编写提纲 附件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省级规划表 附件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县级规划表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五期工程规划 技术方案 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2011年将进入五期工程建设。为扎实做好五期工程规划,结合现阶段三北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方案,以统一三北五期工程规划的规划思路和技术要求。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建设完备的北方绿色生态屏障为目标,以防沙治沙和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以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建设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继续加快造林进程,开展退化林分的生态修复,加强中幼林抚育,提高防护林林网化水平,完善防护林体系,提升防护林综合功能,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同建设小康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兴林富民,努力实现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出新贡献。 (二)规划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多种治理措施相结合,区域发展相协调,重点工程与身边增绿工程建设相衔接; ──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

三北防护林杨树大面积死亡

三北防护林杨树大面积死亡 三北防护林杨树大面积死亡听国家林业局局长怎么说2016年10月07日 当时就是就一个紧迫性,中央、社会这么重视,赶快把这个万里长城能建起来。杨树长的快,再一个不用育苗。另外确实是没有想到,太单一的树种引来病虫害是毁灭性的,它这个光肩星天牛到现在没有好办法治。你要说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过去就这个认知水平,谈不到政绩工程、急功近利,那个时候的县委书记县长也是两三个月在山里头背着干粮去植树。核心提示:张建龙:当时就是就一个紧迫性,中央、社会这么重视,赶快把这个万里长城能建起来。杨树长的快,再一个不用育苗。另外确实是没有想到,太单一的树种引来病虫害是毁灭性的,它这个光肩星天牛到现在没有好办法治。你要说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过去就这个认知水平,谈不到政绩工程、急功近利,那个时候的县委书记县长也是两三个月在山里头背着干粮去植树。绿色、环保、生态,“一带一路”战略下,民间资本先试先行。张建龙:实质上是替政府在做一种事情,我们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走出去,林业上就是防沙治沙跟野生动物保护。“三北”防护林杨树大面积死亡惹争议吴小莉:像北京大学的孙立平教授也说了,

因为地方的官员急功近利,大量的栽种这种长得快的杨树。张建龙:那时候的县委书记、县长也是两三个月在山里头背着干粮去造林。未来如何才能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态空间?张建龙:打了子孙后代的碗,断了子孙后代的路,你怎么去讲?“一带一路”战略三周年,问答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一带一路2016年的6月17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漫漫的黄沙在初夏阳光的炙烤下更显得灼热,而这里是几千年来沟通东西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同一个时间,相隔几千里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纪念活动,暨“一带一路”高级别对话正在举行。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林业部长、国际组织的代表相聚于此,共商“一带一路”沿线的生态保护大计。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三周年之际,我来到了主办上述会议的中国国家林业局,与局长张建龙有了一次相约问答。专访:吴小莉:这场高级对话是谁主办的?是怎么样发起这场对话的?张 建龙:因为中国的荒漠化治理、沙化治理(很有成效),世界各国家地区和组织,特别是荒漠化公约组织有些活动希望叫中国来办,通过这些活动把中国经验介绍出去。我们明年还要举办,国务院已经同意开这个缔约方大会,这个是很大的一个会,全世界的一百多个国家(参加)。吴小莉:在北京?张建龙:在内蒙,就在鄂尔多斯。这个我们中央、国务院已经批了。吴小莉:您的6.17的这一次高级对话,也做了

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招投标书范本

招标编号GKZBHC- 华池县林业局关于华池县年三北防护林工 程项目 政府采购 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GKZBHC- 华池县政府采购中心 二O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

政府采购开标评标工作纪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采购法实施条例》及《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评标坚持“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确保评标质量。 一、开标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必须遵守会议纪律,自觉维护会场秩序。 二、评标人员必须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和评标标准进行评标,审查投标文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要求,遵守纪律、客观公正的履行职责,恪守职业道德,谁评标谁负责。 三、严守评标机密,不得向外泄露任何涉及政府采购工作的保密资料及有关评审情况,供应商的商业机密必须保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或评标结果未正式公布之前泄露信息。 四、采购单位代表不得发表有倾向性的意见。 五、参加评标全体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现场。 开标全过程在主持人的召集下,监督小组全程监督,凡违反招标工作纪律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送司法机关处理。

目录 第一部分招标邀请函 第二部分投标商须知 第三部分投标文件格式 第四部分投标商资格 第五部分技术规格 第六部分附件 附件一需求一览表 附件二关于投标文件的声明函 附件三投标报价表(格式) 附件四投标项目简况及技术偏离表 附件五法人授权函 附件六投标商声明函 第七部分华池县林业局关于华池县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政府采购评标办法 第八部分合同 第九部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要求

第一部分招标邀请函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华池县政府采购中心 对华池县林业局关于华池县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进 行公开招标,欢迎国内所有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一、招标编号:GKZBHC- 二、招标内容:华池县年三北防护林工程亩。 以上内容详见需求一览表。 三、招标文件请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双休日、节假日除外)上午:—:,下午:—:,投标商现场到华池县政府采购中心办公室(华池县政府北楼室)进行报名登记和领取招标文件。 四、投标截止日期为:年月日上午:,逾期不再受理。 五、开标时间及地点:年月日上午:,在华池县政府采购 中心办公室(华池县政府北楼室)开标。 联系电话:- 联系人:王艳艳 华池县政府采购中心 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九日 第二部分投标商须知 一、投标商应认真阅读招标文件,如未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全部材料或对招标文件中的要求未作出完全响应,其投标资格将被取消。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防沙治沙综述.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防沙治沙综述 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治沙处 土地沙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生态难题。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防治土地沙化,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进程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重大任务之一。 一、三北地区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地区 我国西北大部、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简称三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除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戈壁外,历史上的三北大部分地区曾经水草丰盛,林木葱茂,经济文化繁荣。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人口剧增,过度垦殖,超载过牧,兵燹战火频仍,乱砍滥伐肆虐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地区的林草植被惨遭毁灭性破坏,导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以风沙和水土流失为主的生态性灾难接踵而来,愈演愈烈,许多繁荣富庶之地变成了“不毛之地”。生态与经济相互交织,双重贫困,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 我国的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58万平方公里,全部分布在三北地区,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年大风日数为20-100天,狂风流沙肆虐,风蚀

沙埋严重,沙尘暴频频发生,流沙掩埋农田、牧场、村镇,威胁公路、铁路、水利设施的安全,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吞噬宝贵的国土资源,缩小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上世纪中叶以来,三北地区的土地沙化呈现出扩展加速的态势。据统计,在上世纪50-60年代,三北地区沙化土地扩展速度为年均1560平方公里,而到了70-80年代,年均扩展速度为2100平方公里,进入90年代则达到2646平方公里。仅60-70年代的十年间,三北地区约有667万公顷土地沙化,有数以千计的水库变成了“沙库”。内蒙古赤峰市从1958年到1975年,沙化土地增加了70多万公顷。科尔沁至内蒙古固阳县的草原在上世纪60年代由于过度开垦,沙化和受风危害的农田由50年代的13.7%扩大到70年代的27.7%。严重的土地沙漠化,无情地吞噬着宝贵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 ──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严重制约着农牧业发展。据测算,沙区因风蚀沙化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氮素和磷素高达5598万吨。上世纪60-70年代,三北地区有1333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每年造成粮食损失高达300多万吨;有1000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而严重退化,载畜能力急剧下降。在西北、东北一些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许多农田因风沙毁种,“三刮四种”现象十分严重。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1980年以前,每年播种农作物80万公顷,其中有27万公顷需要重播2-3遍。 ──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袭击。据科学观测表明,

三北防护林建设回顾与总结

唐山市三北防护林建设回顾与总结 一、简介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中国最早实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是当前正在建设中的国家六大林业生态工程之一。1977年,风沙紧逼北京城,京津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到了首都的国际形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国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规划建设期限是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实施。 1986年,为改善京津地区生态环境、为京津阻挡风沙、涵养水源,河北省首都周围绿化工程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单独立项,启动实施,建设起止期限为1986---2000年(属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第一阶段第二、三期工程)。唐山市作为环京、津地区,开始列入三北工程区实施范围。 2001年首都周围绿化工程任务结束,2002年唐山市列入三北防护林四期(2001--2010)工程任务区。2002---2008年间,造林投资方式开始实行国债造林,工程任务指标减少,国家单位投资标准开始提高,由首都周围绿化工程的10元/亩造林投入提高到100元/亩,封山育林投资由5元/亩提高到35元/亩,同时在国家投资基础上要求地方进行资金配套,虽无正式

文件进行配套比例规定,但从历年下达资金投资计划表中,看出地方配套比例要求为20%,同时工程管理费用由“首绿”期间的上级拨付转为从地方配套资金中解决,但仍未规定工程管理费占工程投入的比例或金额。 2009年,三北防护林造林投资再次提高标准,其中人工造林为200元/亩、人造灌木120元/亩,封山育林70元/亩。 2010年,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300元/亩。 2012年,三北防护林进入五期建设阶段。 二、四期工程呈现特点 整个三北四期建设期间,唐山市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呈现出几个特点: 1、非公有制造林逐渐成为林业建设主力军 由于河北省完成了第二轮农村土地延包工作,土地承包时间延长到了30年,承包期的延长使农民的土地使用、经营权限得到放活,伴随着林业上“三权”政策的落实(即稳定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的政策宣传,“发展绿色银行”口号开始兴起,农民、大户、企业集团纷纷承包荒山、荒地,投入造林,百亩、千亩、万亩工程纷纷涌现,造林质量显著提高 2、政府重视,组织领导力度加大。2003--2005年,唐山市开展了文明生态村镇建设,重点任务是“三化”,其中的绿化是整个建设的重头戏;2004年全省组织了京秦林业带建设,唐山市的高速公路、国道绿化初见成效;2008--2014年,唐山市先后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唐山市绿化攻坚行动、唐山市绿化持续攻坚行动、唐山市绿色家园建设等地方性大型林业生态建设活动,建设范围涵盖城市、乡村、工矿企业、山地、平原、沿海各个领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 工程的背景情况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计划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建设范围 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长汗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73°26'—127°50',北纬33°30'—50°12'之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 三北工程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1978-2000年为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1978-1985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2001-2020年为第二阶段,分两期工程。2001-2010年为四期工程,2011-2020年为五期工程;2021-2050年为第三阶段,分三期工程。2021-2030年为六期工程,2031-2040年为七期工程,2041-2050年为八期工程。现正在进行第五期建设。 总体规划建设内容与规模 三北工程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包括林带、林网折算面积),其中人工造林2637.1万公顷,占总任务的75.1%;飞播造林111.4万公顷,占3.2%;封山封沙育林759.8万公顷,占21.7%。四旁植树52.4亿株。规划总投资为576.8亿元,建设任务完成后,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四期工程建设情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概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 程概况 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要紧解决三北和其他地区各不相同的生态咨询题。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沿海、珠江防护林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绿化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 工程的背景情形 为了从全然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批准上马了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1978年11月3日,国家打算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打算任务书》。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 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工程建设范畴 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畴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不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长汗

达山、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地理位置在东经73°26'—127°50',北纬33°30'—50°12'之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工程建设期限 三北工程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终止,历时73年,分三个时期、八期工程进行建设。1978-2000年为第一时期,分三期工程。1978-1985 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20 01-2020年为第二时期,分两期工程。2001-2010年为四期工程,2011-2 020年为五期工程;2021-2050年为第三时期,分三期工程。2021-2030年为六期工程,2031-2040年为七期工程,2041-2050年为八期工程。 总体规划建设内容与规模 三北工程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包括林带、林网折算面积),其中人工造林2637.1万公顷,占总任务的75.1%;飞播造林111.4万公顷,占3.2%;封山封沙育林759.8万公顷,占21.7%。四旁植树52.4亿株。规划总投资为57 6.8亿元,建设任务完成后,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升到14.9 5%,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操纵,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全然上得到改善。 四期工程建设情形 2001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经国家计委批复,四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涉及三北地区的十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0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5.3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4 2.2%。到2010年,在有效爱护好工程区内现有2787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造林950万公顷,工程建设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净增1.84个百分点,建成一批比较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初步遏制了三北地区生态恶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0年成就综述

巍巍绿色长城铸起历史丰碑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0年成就综述 中国绿色时报11月17日报道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下简称三北工程)的战略决策,由此三北工程迈上了建设巍巍绿色长城、铸起历史丰碑的征程。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广,包括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面积大,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规划期限长,从1978年~2050年共计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建设任务重,规划总造林3508万公顷,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并有效控制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3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1979年,国务院成立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程建设重大问题,为推动工程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1988年,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亲笔题词“绿色长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大力植树种草,推进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继续推进‘三北’、长江等重点地区的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深入到三北地区考察生态建设,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防沙治沙工作,努力实现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上进一步强调:“继续推进以三北防护林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 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446.9万公顷,建设区森林覆盖率由工程建设前的5.05%提高到10.51%,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力,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强化了全社会的生态绿化意识,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生态环保领域的地位,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三北工程建设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揭开了我国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序幕 上世纪70年代末,在经历10年动乱后,我们党决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纪元。在这样一个伟大时刻,三北工程诞生,它以其广阔的历史和深厚的自然背景更彰显出深远的时代意义。 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拓展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三北地区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的戈壁,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形成了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这一地区风蚀沙埋严重,沙尘暴频繁,流沙压埋农田、牧场、村镇、村庄,威胁着公路、铁路、水利设施的安全。从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的近20年间,有667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有13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1000多万公顷草场由于沙化、盐渍化,牧草严重退化,有数以百计的水库变成沙库。据调查,三北地区沙漠化土地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70年代~80年代初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三北地区大部分地方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水土流失面积达55.4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每年每平方公里流失土壤万吨以上。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建设三北工程不仅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三北工程是实现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需要。三北地区

三北防护林资料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改造自然的行动。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1978年,国务院批准启动三北防护林时明确指出:"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大力造林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从文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上马三北工程的自然和经济背景,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三北工程的历史使命。概括地说:三北工程的主战场在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农牧业,建设主体是农牧民。国家希望建设三北工程,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良性互动,促进防风固沙与治穷致富协调发展,达到蓄水固土与兴林富民的多重目标。防沙治沙是三大任务之一。 三北防护林对防治沙尘暴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减弱动力。虽然大气环流形成的大风不是人力所能消除的,但是通过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可以减弱地表风速,达到减轻沙尘暴的效果。这是三北工程的直接功能。最根本的是通过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力,减轻对沙质土地的经营压力,反过来促进植被恢复和发展,达到减弱动力源和物质源的双重效果。 三北防护林实际上是通过阻挡来自蒙古、新疆的沙尘来实现减沙的目的,但同时也使得南下冷空气中的地面部分抬升,从而减少了华北地区低空区域南下冷空气的动力,在近年来,北极冷空气势力减弱的双重作用下,使得华北、东北、江苏、安徽地区成为南方湿气流控制的地区,从而形成雾霾,并且长期不能扩散。现在强烈呼吁,砍掉三北防护林中的高大树木,改在沙地上种草,来减少沙尘暴,使南北空气自由流通,减少华北、东北的雾霾天气。 (2010年)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

三北防护林的树种有哪些

三北防护林的树种有哪些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那么三北防护林的树种有哪些呢?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呢? 三北防护林的树种有 1、沙柳。沙柳是灌木或小乔木。树皮幼嫩时多为紫红色,有时绿色,老时多为灰白色。叶互生,条形或条形倒披针状,边缘外卷。花期3月,果期5月。分布于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沙柳是沙漠植物,耐一定盐碱,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是固沙造林树种,是三北防护林的首选之一。 2、梭梭。梭梭是小乔木。树皮灰白色,木材坚而脆。叶鳞片状,宽三角形,稍开展,先端钝,腋间具棉毛。花期5-7月,花着生于二年生枝条的侧生短枝上。果期9-10月。产于宁夏西北部、甘肃西部、青海北部、新疆、内蒙古。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均有分布。梭梭生于沙丘上、盐碱土荒漠、河边沙地等处,根系发达,有固定沙丘作用,是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荒漠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木材

可作燃料。 3、中国沙棘。中国沙棘是落叶灌木或乔木。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单叶通常近对生,狭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上面绿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果实圆球形,橙黄色或桔红色。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部,山西也称其为醋柳,陕西也称其为黄酸刺、酸刺柳,青海也叫黑刺,内蒙古也叫酸刺。中国沙棘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沙漠绿化。 4、胡杨。胡杨是落叶乔木,稀灌木状。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叶形多变化,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三角状卵圆形或肾形,两面同色。花期5月,果期7-8月。产于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新疆。蒙古、中亚和高加索地区、埃及、叙利亚、印度、伊朗、阿富汗等均有分布。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树种,要求沙质土壤,喜光、抗热、抗旱抗盐碱、抗风沙,是绿化西北干旱盐碱地带的优良树种。

三北防护林体系哪些省【对_三北_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思考与展望_朱金兆】

三北防护林体系哪些省【对_三北_防护林体系工程的思考与展 望_朱金兆】 第 -.卷 第期- 自 然 资 学 报 源!” #%$ ’$”%()*$ ,-+-. 001 /年- 月 ! #”%$ “( %)’#$ $’*”#$+*+, 对“ 三北” 防林护系体工程思的考展与望 金兆8朱心澄8 周建胡忠( 北京业大林学8 北京- 0090 2 )摘要:“三北防”护体系林工是一项宏程的工程伟,她不仅中是国生环态建境设伟的创举大,也全是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 -于:9.年的这项生态工程, / 2年来累造计林保存面积/ “北三”地的区森覆林盖率从已程开始工施时实的 6;60 提高到目?前的 ?.,些重一/0 ;2/: 点区的地域性防护区林体已初系规模,生态效益具经济效、、社益效益会有了都

不程同的度高。提这一程体工突系了传破统的单模一,式实行、片带、网相结,合工造林、人飞造林、播封山沙育封林结相,合造@ A、林 @封育、A管 @ 护相A合结,丰了防护富林系体设的科建学涵内。北”三护防/ 世-纪前 06 年”是林体系建设攻的期,坚也是战期决,必须重科技视成的果广推运,用加工程快建设伐,步并取切实采措施固建设成果。巩关键词:林培森;育“三” 防北林护;考;思展望文献识标码:章编文号:0-003220:( 0/10) 0 3-00.30::中分图号类::/+:/ ; 太从眺望地球空惟一清晰可见,人工建筑的是于位华大地夏万的里长城,这是代古中华民勇敢族、智慧的晶结。从/ 世纪0 : 年0代末始开勤劳的中华民,族在正设另一建绿条色长—“ 三北”防护林系工体程。条绿这色长城跨地北东西、部北北部华和西北大分地部城——区北”三与里长万城走大向体致,一分布我国在方北万风沙里线缘前地,包带括北方@ 简称“ A,自区、治直市)辖的6 - 6个(旗县、市、区),建范设东围黑龙起省的宾县江,西新至 -2疆个省(占国土总面的 1/;1积? ,接近我国的壁半维吾自治尔区乌孜里别口,总面积山 01;.4-0/, 1河。山是这一十分项宏的伟生建设态工,程人类历是史规上模为最大、时宏跨间度为久长的一最改次自造然动行 。 - “ 三北 ” 防林护体工系建设的规程划目 历史上的“标三北”地区曾经有良好的过林植森被,特别是河流在湖泊沿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