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系统监控系统

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系统监控系统
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系统监控系统

实用文档

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

学校:

姓名:

一、项目摘要 (2)

二、创新性 (2)

三、项目研究的目的 (2)

四、正文 (3)

1、项目背景 (3)

2、技术路线 (3)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

3.1 系统总体方案 (3)

3.2 系统功能介绍 (4)

3.3硬件设计思路 (6)

3.4软件系统设计 (7)

4、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8)

5、实物展示 (8)

6、使用说明 (9)

1、光电对管位置 (9)

2、火源检测报警与风扇排气 (10)

3、无线传输 (10)

4、液晶显示信息 (10)

5、控制电路与独立电源 (10)

6、注意事项 (11)

五、相关程序 (11)

一、项目摘要

本项目基于STM32平台,开发一种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对隧道内部进行实时的智能监控和预警,保障隧道内部行车的安全,避免车祸带来的交通堵塞等。系统通过光电对管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模块采集隧道内部车辆行驶等相关信息,系统通过LCD显示模块、无线传输、对火源的分析检测、直流电机控制风扇、蜂鸣器等进行报警。系统硬件的电源电路、光电模块、火焰传感模块、风扇电机模块均接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接无线模块、LCD显示模块,处理器模块还与无线模块、光电模块等双向连接。

本系统可进行实时的智能监控和预警,保障隧道内部的行车安全,成本少,功耗低,安装方便,应用性能高,在各隧道的安全检测使用上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二、创新性

1.实现隧道内部安全、畅通通行;

2.替代传统的视频监控,其在隧道内部光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且造价高等特点,对此实现了改进。

3.为智能交通的实现做出进一步的推动。

三、项目研究的目的

1.解决隧道内部的监控问题,节省人力。

2.使隧道内部实现智能化管理,将隧道内车辆信息及时返回分析。

3.对车辆的行进情况具体分析,一旦有车祸等车辆滞留事件发生,对其及时处理并疏通来往车辆,及时对进行路线做出调整。

4.及时将隧道内部的信息发送到进入隧道前的屏幕上,让来往的车辆第一时间发现隧道的通行状况(如车祸导致的堵车等)。

5.一旦车祸发生严重,导致内部发生火宅等事故,会对隧道进行紧急封停,同时保证内部的排气工作。

四、正文

1、项目背景

由于隧道结构封闭复杂,确保隧道内部交通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隧道实时交通安全监控系统是确保隧道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智能化管理的高等级公路的需求越来越大。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公路系统进入大发展、大跨越时期。隧道因其具有改善路网,节约土地等优点,逐渐成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隧道具有空间狭窄、结构封闭、视线差等缺陷,一旦发生事故,救援工作复杂困难,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交通阻塞,并有可能引发火灾,从而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保证隧道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隧道一般是连接公路、城市道路重要的节点和组成部分。在干线公路网的建设中,它可以克服山脉地形障碍,保证最佳的道路线形,更便利行车、提高经济效益。而传统的交通安全监控主要依赖于现场的人工巡视和远程的基于闭路电视系统即电视墙CCTV系统的人工监视。这不仅需要大量人力,而且监控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证。而且隧道内部的事故等监控更是无法实现,即便使用视频监控,由于其内部的光线与环境问题的干扰,使人们即便是人工监控也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我们设计出了这个智能隧道交通安全监控系统,它为提高交通效率,保障隧道交通安全,缓解交通拥挤起着巨大的作用。

2、技术路线

如图所示,在技术路线上综合集成物联网,软件工程,计算机等技术,充分利用现

3

3.2 系统功能介绍

1.车流量检测

其主要应用光电对管实现对车辆的流动的检测,其会根据不同的距离进行不同的检测,当车辆来往时,其会返回脉冲进行,通过捕捉下降沿信号实现对车辆来往的检测,由于光电对管的局限性,其只能检测一条线上的来往,所以其摆放位置会根据车辆的车型、大小等因素进行调节,而且较为重要的一点则是两个光电对管的间隔距离问题,其间隔不能超过一个车位的距离,否则检测到的结果将会发生偏差。

2.车祸等信息检测

当车辆非正常行驶时,会发生滞留在隧道内部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会导致隧道内部的交通瘫痪,甚至当内部空气污染过于严重时会对人的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对此的检测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车辆滞留时,光电对管会返回低电平信号,而当无车辆来往时会返回高电平信号,所以当其检测到低电平信号达到一定时间后即识别出其为车祸滞留,为隧道的正常通行带来了困扰与障碍,识别为车祸信息。

3.火宅报警

当交通事故严重时,其不免会发生火宅等状况,此时通过火焰报警器将发生警报,同时在隧道的两端阻止车辆的进入,其隧道内部打开排气风扇,将由于火宅而产生的粉尘和烟气排除,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4.隧道信息显示

其系统之间采用的是无线传输,将内部的检测通过无线将信息传递到隧道两端的显示屏上,及时通知人们隧道内部的行驶状况,对其第一时间进行选择交通状况良好的道路上行驶。其显示分为三种模式,一个为正常通行,即在车辆正常来往行驶时其会显示正常的相关信息,其二则是车祸信息,一旦隧道内部发生车祸等车辆滞留信息,其会显示出车祸,提醒车辆进行绕行,另一个便是火灾信息,隧道内部一旦发生火灾,其优先级为最高,将向隧道前与隧道后的两个控制中心发送信息紧急停止,让车辆不要进入到其中。

3.3硬件设计思路

1.电池输入电路

通过稳压电源将输入的7.2V电压降到5V后供给单片机和液晶显示屏供电。

2.控制电路

上图为单片机的控制芯片电路,L1,L2,L3,L4分别对应光电对管的4个信号线,通过光电对管采集的信息将其返回到单片机中,进行下一步处理,TX和RX为无线发送与接收部分,通过无线模块将数据发送出去与接收回来。BEEP和MOTOR分别对应着控制蜂鸣警报和风扇,均可对其引脚直接拉到高电平即可实现对蜂鸣器和风扇的开关操作。

上图为液晶显示电路,其供电电压VCC需要5V到6V时才能保证其正常工作显示。

3.4软件系统设计

软件的设计是系统能否实现功能的核心,本系统采用了多个控制器,每个控制器实现不同的功能,整个系统在各个控制器的协调下实现所设计的功能。系统的所有程序均采用C语言编写.

系统程序采用模块编写,各相应硬件模块的主要程序设计均以程序流程图的形式给出,程序的编写只要对照程序流程图编写相应的语句即可。

4、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1.从研究目的和根据背景选题;

2.经查新定题;

3.研究隧道监控的实现方法,设计构思;

4.找材料,选材料,原则上能代替则代替;

5.制作、实验;

6.修改再实验;

7.整理总结。

5、实物展示

6、使用说明

1、光电对管位置

四个元件即光电对管(图中为侧视图,即只显示2个),只需将其对准行车的期间位置,就可以对来往车辆进行流动检测,其左右间隔只需对着车行驶的位置就可以,而前后的间隔需要控制在一个车身的距离之内。

2、火源检测报警与风扇排气

火焰传感器通过对火源的识别进而判断是否发生了火宅,其对火焰的传感距离可调、角度可调,实现隧道内部无死角检测,保证安全质量检测的目的,同时会打开警报提醒人们,风扇此时会自动打开,将烟排出。

3、无线传输

由于隧道的长度问题影响,如果使用有线

传输,会使其造价非常大,而且其操作修整极

其繁琐,故此应用无线传输设备进行无线的发

射接收处理数据,可有效将数据发送到隧道两

端的无线接收端,实现有效的信息传输。

4、液晶显示信息

采集信息对于智能交通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信息传递出去,将有效的信息

及时告诉行车司机,液晶显示部分可有

效把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其屏幕通过

LED显示,不用担心在天气较差的情况

下看不到。

图为无线接收部分,使用一对即可

完成主端和从端的收、发通信操作。

5、控制电路与独立电源

每一个部分的电路均采用独立电源供电,同时会有电源电量采集,当电量降到一定

电量下会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更换电池、充电等。如图所示为其控制电路与稳压电源部分,通过可充电的锂电池直接输出到降压芯片,稳压后输出稳定的5V电压,后供给单片机、光电对管、OLED液晶显示屏等,控制电路采用STM32单片机对整体系统进行逻辑控制,同时控制着数据的无线收发等等。

6、注意事项

(1)光电对管的距离需要根据不同的隧道进行不同调整,并不是所有的隧道规格都一样。

(2)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在-40℃~+120℃之间。

(3)充电电池要保证至少6V的工作电压,稳压模块会有1V左右压降,若低于5V 可能会导致其不能正常工作。

五、相关程序

#include "nokia_5110.h"

#include "bmp_pixel.h"

//***********************************

#define delay_time 25767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int flag;

uchar buf;

int i=1;

int pre=0;

int flag;

/********************************************************************/

OLED5110接收串口中断数据显示

/******************************************************************************/

void main(void)

{

LCD_init(); //初始化液晶

LCD_clear();

SCON=0x50; //设定串口工作方式

PCON=0x00; //波特率不倍增

TMOD=0x20; //定时器1工作于8位自动重载模式, 用于产生波特率

EA=1;

ES = 1; //允许串口中断

TL1=0xfd;

TH1=0xfd; //波特率9600

TR1=1;

SBUF=0;

LCD_write_chinese_string(8,1,12,5,12,2);

LCD_write_chinese_string(12,4,12,4,8,5);

while(1)

{

if(pre!=i)LCD_clear();

if((i!=3)&&(pre==3))

{

LCD_clear();

flag=0;

}

if((i==1)&&(flag==0))

{

LCD_write_chinese_string(8,1,12,5,12,2);//

LCD_write_chinese_string(12,4,12,4,0,5); // }

if(i==3)

{

if(pre!=3)LCD_clear();

flag=1;

LCD_write_chinese_string(12,1,12,4,17,5);

LCD_write_chinese_string(12,4,12,4,21,5);

}

if((i==2)&&(flag==0))

{

LCD_write_chinese_string(8,1,12,5,12,2);LCD_write_chinese_string(12,4,12,4,8,5);//zhengchang }

pre=i;

if(i!=3)flag=0;

}

}

void serial() interrupt 4

{

ES = 0; //关闭串行中断

RI = 0; //清除串行接受标志位

buf = SBUF; //从串口缓冲区取得数据switch(buf)

{

case '1':

{

i=1;

break;

}

case '2':

{

i=2;

break;

}

case '3': {i=3; break;}

}

ES = 1; //允许串口中断

}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 "led.h"

#include "Time_test.h"

#include "usart1.h"

volatile u32 time,time1,time_,time_1; // ms 计时变量volatile u32 tim,tim1,tim_,tim_1; // ms 计时变量

int t1,t2;

int fire1,fire2;

int data[4];

/*

* 函数名:main

* 描述:主函数

* 输入:无

* 输出:无

*/

int main(void)

{

/* 配置系统时钟为72M */

int i;

SystemInit();

/* led 端口配置*/

LED_GPIO_Config();

/* TIM2 定时配置*/

TIM2_NVIC_Configuration();

TIM2_Configuration();

USART1_Config();

USART2_Config();

/* TIM2 开始计时*/

START_TIME;

//USART1_printf(USART1, "1");//车祸

//2 正常

USART_SendData(USART1, '2');

while(1)

{

int select;

int flag;

data[0]=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B,GPIO_Pin_6);

data[1]=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B,GPIO_Pin_5);

data[2]=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B,GPIO_Pin_7);

data[3]=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B,GPIO_Pin_8);

fire1=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C,GPIO_Pin_14);

fire2=GPIO_ReadInputDataBit(GPIOC,GPIO_Pin_15);

if(fire1==0||fire2==0)

{

flag=1;

GPIO_SetBits(GPIOC, GPIO_Pin_13);

GPIO_SetBits(GPIOA, GPIO_Pin_5);

GPIO_SetBits(GPIOA, GPIO_Pin_6);

USART_SendData(USART1, '3');

USART_SendData(USART2, '3');

}

else

{

flag=0;

GPIO_ResetBits(GPIOC, GPIO_Pin_13);

GPIO_ResetBits(GPIOA, GPIO_Pin_5);

GPIO_ResetBits(GPIOA, GPIO_Pin_6);

}

if(time1==2000||time_1==2000)

{

USART_SendData(USART1, '1');

time=0;

time1=0;

time_=0;

time_1=0;

}

if(tim1==2000||tim_1==2000)

{

USART_SendData(USART2, '1');

tim=0;

tim1=0;

tim_=0;

tim_1=0;

}

if((flag==0)&&(time>=2)&&(time_>=2))

{

USART_SendData(USART1, '2');

time=0;

time1=0;

time_=0;

time_1=0;

}

if((tim_>=2000)&&(tim>=2000)&&(flag==0))

{

USART_SendData(USART2, '2');

tim=0;

tim1=0;

tim_=0;

tim_1=0;

}

}

}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 、概述 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是道路交通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交通指挥人员提供道路交通的直观信息与实时交通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各种交通违章和其他可疑情况,有利于交通指挥人员迅速作出响应;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实时录像功能同时也是处理交通事故和协助社会治安整治的取证手段。可以说,视频智能分析监控对于加强安全防范和交通管理至关重要。 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兴建,人、车流量都不

断增长,相应的,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也一再扩容。在监控系统越来越庞大、监控信息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单纯依赖有限的交管人力资源来实现全时、全面的监控,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本方案的提出,旨在利用当今最前沿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实现道路交通中异常行为的智能识别、提前发现和自动报警,从而减轻交管监控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监测准确度,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需求分析 2.1 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 1)路况监视:各路口的摄像机会及时将所监控区域的实时图像传回交通指挥中心,使交通指挥人员实时掌握各路口和路段的交通状况 2)智能分析:针对整个监控系统的路口较多,出现许多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情况下,以传统的监控模式,只凭人的肉眼和事后查,例如:路段人车流量、信号灯是否正常工 作、是否有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这些信息能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合适的 处理方式。看录像来做到,任务量是相当多。所以我们所说的智能监控就是通过智能 视频分析设备来代替人力完成监视和查询违章的交通事件。 3)录像: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的图像会保存到交通指挥中心的录像服务器上,作为处理交通事故、违规行为甚至是治安犯罪等各种突发情况的取证依据。 2.2 对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要求: (1)满足7*24 小时运行要求。系统运行必须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检修方便。 (2)画面延迟小,图像清晰度高。 (3)技术领先,有一定前瞻性,满足较长期间的需求。 (4)多层级联网,并能适应灵活扩容的需要。 (5)能有效减轻交管部门工作负荷,缓解城市增长迅速与交通警力不足间的矛盾。 2.3 智能交通客户功能需求分析: 违章或故障、事故停车: 在车道上或禁止停车区域出现停车现象,不论是因车辆故障停车或违章停车,都或属于极为危险的事件,或属于易引起交通阻塞的违章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而事故停车也需要管理部门及时知晓尽快处理以恢复交通,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停车行为,提醒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处理。(使用弃置规则) 违章左转右转:在某些道口,是不允许进行左转或右转,否则不但容易引起交通阻塞,也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自动检测违章左转或右转行为,可以对这

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方案

宁波引水工程 隧道施工监控及安全门禁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浙江隧道工程公司 2016年3月5日

一、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是整个隧道施工调度监控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分控功能的子系统。从而达到处于管理平台上的各级领导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环境监管作业区的安全生 产及设备运营状况,根据施工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管理措施的目标。 门禁是为提高隧道工地的安全性,应严格控制隧道工地大门和安全出入口管理。在施工现场各个出入口,安装通道控制门禁(三辊闸、摆闸、翼闸等通道闸机,以及感应卡读写器结合,便构成智能通道闸综合管理系统),强制工地直属人员须佩带感应卡后方可进入工地,非工地人员未经登记和授权无法擅自进入施工现场,杜绝安全隐患并切实保障工地的安全生产。 二、系统特点 本系统分别对隧道洞口、进出的人员进行摄像监控,拍照、摄像信号联入网络,通过电脑管理所有信号,使得录像机的视频信号可以通过网络、手机APP平台自由查看和管理。 1.树立全新的工地管理形象 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的使用,一定会使企业的管理形象和知名度得到很大的提高。采用自动控制管理系统,无论从产品的造型方面,还是自动控制所带来的方便实用性及管理的科学性,都将给管理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企业成为科学管理的楷模。 2.严格发卡、安全管理

采用先进的射频卡,实行一人一卡,一车一卡,刷卡通行;资料存档,保证人员、车辆的计时刷卡通行 3. 实时监控 各工区洞口摄像系统可进行全天24小时实时监控和录像,全部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通过超低照度摄像机,监视各隧洞口区域情况,具有正常连续录像、视频移动感知录像、联动录像等多种录像模式,各种模式可交替设置,实现监控和存储的智能化,节省硬盘空间。 4.视频联动抓拍、录像 对进出工地的的每一个人员,都会进行视频抓拍、并将出入前后的录像保存到电脑,并将图像资料保存在电脑硬盘,电脑存储图像信息达可达30天以上,供事后查证。 5、人员定位 通过在隧道节点位置安装感应器自动感应在此工作面施工人员信息,实时显示在软件上。 6.防止尾随功能 系统具有防止尾随进入功能,能够在大流量通过的情况下准确识别每一个未带卡人员。 7. 实时统计 所有进入工地人数实时显示,报表可实时查询哪些人在工地。 三、摄像监控设计方案概述 1. 设计概要

铁路隧道防灾安全监控与应急救援保障信息系统研究

铁路隧道防灾安全监控与应急救援保障信息系统研究钱生校等 生最重要。防止火灾延烧和 扩大,隧道内必须设置防灾 安全保障设施,配备限制与 控制火灾设备和安全避难设 备。按隧道长度和列车速度 划分隧道防灾等级,根据隧 道防灾等级,确定防灾安全 保障设施及设置基准。 监控报警子系统对隧道 灾害和其他隧道事故进行监 测,提供预警功能。出现突 发事故时,提供监控信息, 为行车指挥、设备维修和应 急救援等决策提供技术支 持。 安全管理控制子系统对 防灾安全保障设施进行集中 管理,分别检测,集中报 警,并对数据集中管理,实 现隧道安全设施协同运作。 同时,通过特定功能的模块图2铁路隧道防灾安全监控与应急救援保障信息系统 处理,向各有关子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使视频、音频、无线频道、控制数据在一体化软件平台上实现综合监控。 3系统网络结构 铁路隧道防灾安全监控与应急救援保障信息系统由隧道监控站计算机系统、隧道交通监控本地控制器、隧道安全监控中心、隧道外场设备和传输通道等组成(见图2)。其中,隧道交通监控本地控制器是隧道监控站与隧道外场设备的联系纽带。隧道(群)本地控制器通过工业以太网相连,形成一个冗余环网系统,并通过工业以太网与隧道监控站相连。隧道本地控制器以一对多的方式与隧道内分散的外场设备相连,系统收集、存储和管理外场设备数据,监控外场设备工作状态,报送隧道监控站,接收隧道监控站命令对外场设备进行控制,并具有本地自动控制功能,在维修或测试时,可由隧道内的本地控制器进行控制。 4结束语 建立完善的铁路隧道防灾安全监控与应急救援保障..46..系统,实现对影响隧道安全的重点因素进行时实监测。铁路隧道防灾安全监控与应急救援保障系统将隧道数据采集、监视、控制、管理及隧道日常养护综合管理系统集于一体,由隧道监控室管理,对防灾安全保障设施分别检测和集中报警,并对数据集中管理。隧道监控系统中存在很多跨子系统的联动关系,如火灾报警系统与通风照明控制、广播、智能视频、应急救援等系统。实现这些联动功能,必须建立一个监控一体化平台软件,统一数据接口标准,预留与综合安全监控信息网络等相关系统的接口,做到信息共享;建立一个统~的人机界面,统一处理和存储相关数据。实时数据库随时收集和存储人机界面所需数据,并通过特定功能的模块处理,向各有关子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使视频、音频、无线频道、控制数据在一体化软件平台上实现综合监控,为铁路隧道安全、环境保护、高效和经济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葛化一 收稿日期2009-07-06

市政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

市政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 发表时间:2018-09-18T09:19:16.67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7期作者:郭荣杰1 常领军2 [导读] 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作业活动和施工机械较多,危险源及事故种类繁多。同时作业空间有限,增加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1.身份证号码:4107261986****4612 2.身份证号码:4114221986****3030 摘要: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作业活动和施工机械较多,危险源及事故种类繁多。同时作业空间有限,增加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在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同时也要运用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对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评价。本文对市政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关键词:市政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 一、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的重要性 桥梁隧道施工与传统建筑有着较大区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桥梁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具有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等特点,是事故多发的行业。造成桥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如:施工条件恶劣,施工过程中有较多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下,身体易疲劳,精神也无法长时间集中,施工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作业,很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桥梁隧道施工中涉及到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如不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人工隧道易对周边地质造成破坏,因此施工中也可能出现塌方、落石、蹦塌等现象,十分危险。另一方面,桥梁隧道施工现场如设备管理不当也会引发安全事故。因为桥梁隧道施工中需要的用电设备较多,布置又比较分散凌乱,并移动频繁,很多机械设备均为导体,如管理不当易发生触电事故,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桥梁隧道施工中处处存在隐患和危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评估和监控至关重要,只有保障安全评估的有效性,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桥梁隧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和监控是规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二、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的内容 1、桥梁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的内容 市政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评估监控,主要是通过系统的测试对桥梁结构的参数,譬如挠度、应变、温度、变形等实行测量,并将测量的数值与常规数值进行全方位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判断该桥梁结构是否属于正常范围。该检测系统仅对桥梁结构施工中的安全情况实行评估,目的在于有效预报和预测结构的工作状态。结合桥梁的特征和实际情况并遵循刚构桥的力学特点,选择合理的检测测点、检测周期、检测参数,继而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对数值误差进行变量调控之后,由相关设计人员进行后期施工直至竣工之后的结构状态分析,对后期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进行合理的预测,同时对下一环节需要安装或者已安装的设备进行状态分析并预报,从而判断现阶段施工中是否需要调整相关变量。 2、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的内容 市政隧道施工安全的评估监控,主要是通过对隧道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水文情况、井内岩层变形情况等一系列监测信息进行管理、处治、预警,该评估监测的目的是保障施工安全,及时对施工环境、结构荷载、地质灾害、围岩变形等一系列施工环境异常信息的预警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该流程是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系统实际价值的体现,也是辅助管理人员有效处理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由此可知,对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流程的清晰认知相当重要。针对我国现行市政隧道施工监控技术标准和规范、监控技术的发展状态和隧道施工管理监控要求分析,总结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系统的主要工作流程。 三、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地普及,同时也推动了市政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和监控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应用主要是以下两点: 1、有害气体监控 由于隧道施工不同于建筑施工,多在封闭狭小昏暗的空间中,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安全,由于隧道施工过程周边地质结构将受到破坏,所以在施工中,难免会产生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一旦积聚到一定浓度,很有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中毒、窒息,甚至引起爆炸。另一方面,除了自然生产的有害气体外,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在运作时,同样会排放多种有害气体,威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由于隧道施工空间的封闭特点,这些气体十分容易积聚,为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监测施工现场有害气体至关重要。信息化监控技术下的有害气体探测器,实现了实时空气信息采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现场有害气体浓度和含量做出分析,并反馈到监控中心,如有害气体达到危险标准,便立即发出警报,监控中心便可根据监测到的数据,采取相应措施,指导施工人员的撤离和疏散。 2、隧道施工人员定位系统 隧道施工人员安全定位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和监控施工人员具体位置,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隧道施工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实时、精准的掌握各区域施工人员的情况,并将其反馈到监控中心。安全管理工作中人员就可以随时了解到施工人员的分布及走动情况,以便于利用远程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示,另外,定位系统还能起到考勤的作用,能够直观反映到岗情况。在发生安全问题时,监控中心就可以根据定位系统所提供的员工分布,对施工人员采取救援,并指挥员工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救援效率。隧道施工人员定位系统需要应用到无线传输网络、定位软件、感应芯片、读卡器等等。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定位必不可少。 四、加强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并且落实安全责任 桥梁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需要通过不断的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来实现,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做好安全技术的培训工作以及桥梁隧道施工技术的培训等。同时按照我国对于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来设置现场监督和管理等多项管理模式,从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还要不断的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知识,在通过了各项安全培训的考核后,施工人员才可以进行上岗工作。 2、实时监测,超前预报 在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影响因素,因此施工过程中也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结合指导性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软件_亮点

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软件 英飞拓V2242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软件V1.1软件基于卡口监控V1.0版本基础功能和卡口应用现状分析,结合卡口系统的发展趋势开发研制,以此来解决当前高清卡口管理的基本需求。智能交通监控软件,主要设计目标达到以下的几项目标: 1)业界领先的车辆捕获率; 2)高水平的车牌识别率和取证有效率; 3)分布式部署服务器,降低不同的功能模块间的冲突,能够便于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灵活扩展; 4)采用64位数据库服务器,提供性能更好的数据存储与读取性能; 5)更简洁的系统功能模块,方便使用和学习。 6)便于扩展的接入模块,能够在较快时间内接入第三方设备。 7)专业的GIS系统服务器,基础功能可以基于GIS地图进行可视化管理和操作,大大提升用户操作的易用性和可服务性。 【产品亮点】 ?专业化的GIS地图 z地图基础功能,提供地图使用的一些基础能力,鹰眼,搜索,放大,缩小,框选,栅图;z完善的地图编辑功能,地图系统与业务系统统一集成,用户能够在地图上方便地加入监控点及相关的信息。 z二维地图浏览功能,能够在地图上打开,关闭相关的图层,并且能在相应的监控点打开实时,录像,报警及设备状态进行查看; z行车轨迹功能,通过搜索条件能够描述出同一车牌,或者多个车牌的行车轨迹,方便用户识别套牌车,以及了解可疑车辆行驶路径。 图表1智能交通地图浏览功能

?简洁方便的配置方式 z提供组织权限的功能设置,管理员通过角色的方式,规定相应角色在不同组织的权限属性,然后再把角色分配给用户,能够灵活方便地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不同的权限设置。z强大全面的分布式资源管理能力,能够快捷方便地增加卡口控制器,一体抓拍机。并通过卡口关联到相应的存储服务器和接入服务器上。 图表2智能交通基本配置流程 ?稳定高效的抓拍前端 z系统在GA/T496-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标注的测试条件下,机动车捕获率达到99%以上、识别率95%以上。 z耐高温和低温,可以把控制器设备安装在现场的机柜上,不用担心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设备异常。系统反应速度快,断电重启到正常工作仅需要10秒。 z低功耗,整机功耗<20W。 ?丰富多样的前端接入支持 z支持卡口摄像机+卡口控制器前端设备英飞拓V8101,提供稳定高效的卡口识别功能。z支持英飞拓高清卡口一体抓拍机:V6251-C02、V6251-C05,提供安装方便的高清卡

隧道监控系统

隧道监控系统介绍: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高速公路和隧道项目不断建设。高速公路和隧道系统安全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隧道内建立一套高性能、高安全的隧道监控系统。 在一些隧道相对比较特殊的地段,为了可以实时的掌握和了解隧道内的交通承受力、车流量、地段环境情况,工程人员设计了隧道/桥梁监控系统,利用已经铺设好的道路光纤网络连接各种传感器,准确及时的掌握实时路况,保障交通安全和维护道路设施。 隧道监控系统需求: 隧道监控系统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的检测项目有气象监测、车辆导航、诱导服务、车牌识别系统、车型分类系统的应用。隧道内场设置车辆检测器、固定枪式数字摄像机、车道指示器、隧道联络洞指示器;隧道外场设置带云台球型数字摄像机、可变限速标志、门型架可变信息标志、交通信号灯等。最终将监视各路段的行车状况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在隧道监控系统中。由于隧道距离较长,且环境不同于隧道外的环境,因此采用双绞线不能满足远距离通讯传输的要求,同时一旦网络中断,则会导致整个通讯的中断,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转,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在隧道监控项目中,通讯

网络采用环网式组网方案,形成光纤冗余环网,实现网络通信冗余,光纤的采用延长了传输距离。各检测控制器带有以太网通讯接口用于连接以太网交换机,通过交通监控交换机环网通讯光缆与监控管理中心交通监控系统服务器进行通信,并且使得监控中心实时掌握和控制隧道内交通状况。 隧道监控系统方案特点: ●MR-Ring环网技术在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够在20ms内恢复并切换至备用链路,提供网络通信冗余 ●使用网管型交换机,提供多种网管方式,图形化人机界面,便于用户操作 ●交换机提供光纤接口,延长传输距离,抗电磁干扰,耐腐蚀 ●交换机电源设计提供冗余电源,失电告警等功能 ●简便的安装方式,便于安装 ●工业级标准设计,标准IP防护等级,适用于隧道内、室外使用 隧道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c64592678.html, 隧道施工无线视频远程监控系统方案 一、隧道监控行业现状 无论是搭建高速公路还是挖掘地铁路线,在很多时候都不免会遇到必须开掘隧道的情况。然而,隧道的建设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但艰苦而且危险性很高。因此建设单位也必须在保证隧道掘进的质量和速度的同时确保工程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之下,以保障工程内器材和人员的安全。 二、隧道监控行业需求 随着隧道挖掘工程的不断深入,隧道内部的环境会发生多种变化,而且大量的挖掘机器、运输车辆以及施工人员也因为工程的进度而加大了出入的频率,隧道内部的长度及复杂程度加大了监控系统布线的困难程度,因此在隧道采用无线监控系统是更好的选择。 为此,设计出一套隧道施工工程专用的无线监控方案,利用该隧道无线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提高隧道施工工程的安全系数,对隧道建设过程中进出人员、车辆、隧道内部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对隧道投入使用后的交通情况、隧道内部环境、照明、火灾报警等监控环节提供帮助。 三、无线监控系统优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c64592678.html, ①安装简单,无需布线,因地制宜。 ②工期短,省时省力,维护简单。 ③应用范围广,稳定性好,传输距离远。 ④灵活性高,容易扩展,不易故障。 四、隧道无线监控系统结构

https://www.360docs.net/doc/c64592678.html, 1、前端——IP摄像机:用于拍摄隧道内部的情况,常安装在隧道的壁挂上。 2、中端——无线传输设备:隧道建设无线监控系统常见的无线传输设备为2.4G无线网桥和5.8G大功率无线网桥,由于隧道的特殊环境容易产生“隧道效应”,导致设备之间的无线频率相互干扰,因此需要在隧道内部采用两种不同的无线频率:2.4G和5.8G。这两款无线网桥都主要用于监控视频影像的发送和接收。 3、后端——监控显示器+硬盘录像机(NVR):用于显示和存储监控视频影像。 PS:后端可分“隧道工程监控室”和“工程总部监控中心”,通过互联网将“隧道工程监控室”和“工程总部监控中心”连接,“工程总部监控中心”也能观看隧道的监控影像。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求(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 求(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235-100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求(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根据铁建设【2008】 160 号文规定: 仰拱距离掌子面的距离要求: 1、Ⅰ、Ⅱ、Ⅲ级围岩地段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 90m; 2、Ⅳ级围岩地段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 50m; 3、Ⅴ、Ⅵ围岩地段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 40m。 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的距离要求: 1、Ⅰ、Ⅱ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200m; 2、Ⅲ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120m; 3、Ⅳ及以上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90m 或设计规定。 二、根据建技【2010】352 号及铁建设【2010】

120 号文规定: 1、Ⅳ、Ⅴ、Ⅵ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 35m。 2、二次衬砌Ⅳ级围岩不得大于 90m, V、Ⅵ级围岩不得大于 70m。 综上所述,目前铁路隧道施工应采用下述规定: 仰拱距离掌子面距离要求: 1、Ⅰ、Ⅱ、Ⅲ级围岩地段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 90m; 2、Ⅳ、Ⅴ、Ⅵ级围岩地段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 35m; 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的距离要求: 1、Ⅰ、Ⅱ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200m; 2、Ⅲ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120m; 3、Ⅳ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 90m 或设计规定。

智能交通管理网络系统中城市道路监控设计.

智能交通管理网络系统中城市道路监控设计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逐年增长,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交通拥挤,车流不畅,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出行速度,进而降低了生产和工作效率。因此,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成为当今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提高交通管理水平,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的。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现代化交通的有效利用率和交通流量,减少道路的交通拥挤程度,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由于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出行延误。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正是通过对高科技、高水平的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交通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改变城市交通混乱的局面。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的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是由交通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决策、发布两部分组成。交通信息实时采集系统是交通路面的高清数字化视频系统采集。通过实时交通视频实时检测,记录来往车辆类型、车速等数据,将各监测点的各时段车辆行驶状态、车型种类、违法类型、平均车速、车流量、堵塞路口及路段的交通情况准确、快速、实时地发往交通指挥中心。道路交通信息接收、处理和发布系统是通过设置的交通信息采集网络,获取各种实时道路交通情报,经过综合处理和分析等,及时发布路面交通状况信息,向交通参与者提供有关信息,方便其选择出行路径。对采集来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程序筛选处理,配合综合交通信息平台、GIS电子地图、交通疏导的决策支持 等综合信息处理,分析得出整个交通的动态交通流分布状况和交通管理的预警信息,最后形成一目了然的诱导信息。 智能交通把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和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引入到城市道路监控中,实现了城市道路的点面结合式监控,提高了城市整体安全防范水平,缓解了日益严重的交通压力,加强了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降低了恶性事件发生率。下面主要介绍交通监控的几个系统及应用:

隧道施工安全监控系统

隧道施工安全监控系统 设计方案 2015年3月

目录第一章.概况3 1.1系统介绍4 1.2设计原则与依据4 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6 2.1 系统组成6 2.2 系统应用总体平台架构7 2.3 系统网络结构拓扑图7 2.4人员进出定位管理系统8 2.5 人员/车辆门禁通道系统9 2.6 有害气体监测系统11 2.7 LED显示系统12 2.8 视频监控系统13 2.9 通讯系统及后台系统15 2.10 指挥部联网-综合远程管理16 第三章.系统功能特点17 3.1 核心功能特点17 3.2 系统特点18 第四章.软件功能18 4.1 概述19 4.2 功能描述20 第五章.主要设备介绍23 第六章.工程注意事项28

隧道施工安全门禁系统 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况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建设成就显著,相继建成了秦岭终南山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上海长江隧道等一大批公路隧道工程。目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重心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隧道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全国仅高速公路在建特长隧道就达160余座,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地质条件愈加复杂,工程管理难度明显增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封闭,隐蔽工程较多,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易发难控。部分地区和项目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不详、设计深度不足;建设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现场施工组织不力、设备简陋、工艺落后,野蛮施工、偷工减料等现象屡禁不止;施工管理和现场监理缺位,隐蔽工程质量管控薄弱,工程实体质量和结构耐久性受到影响。 为切实规范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交通运输部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交质监发[2013]549号,要求“推动隧道工程信息化施工。针对隧道施工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加强施工信息化系统建设,实行围岩与支护结构监控量测信息化、人员定位与安全管理信息化、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化,及时有效指导和控制施工,降低质量安全风险。配置视频系统,实行隐蔽工程施工可视化监控管理。建立隐蔽工程施工过程照片、影像记录资料库,确保施工过程可溯、可查。长大隧道宜配置电子门禁、有毒有害气体连续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隧道门禁系统

隧道安全监控系统隧道人员考勤定位系 统隧道门禁系统人员芯片卡 第一章概述 系统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隧道建设更是日新月异。由于城市地铁、铁路隧道和高速公路隧道改善了路线技术指标、缩短了路程和行车时间,提高了运营效益,因此国家在不断加大隧道的建设力度;然而隧道建设的造价高、运营管理相对复杂,所以各地对隧道的建设都十分重视,不敢掉以轻心。 目前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往往只是对行政和技术文件的管理,而无法实时地获取施工信息,更不能对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信息 有一个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从而导致很多事故的发生。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如何改变目前隧道施工过程安全监管落后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管理者研究的 重要课题。 因此,能够实现灾害预防、事故救助、信息化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将是隧道安全建设的必然选择。苏州木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隧道人员考勤定位系统的解决方案”,为隧道的安全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强有力的保证。 系统简介 隧道人员考勤定位系统是集隧道视频监控系统、施工人员考勤、区域定位、安全预警、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也是国内技术领先、运行稳定、设计专业化的隧道施工现场监测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施工现场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人

员和设备的运动轨迹,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以及安全监控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可根据该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促使隧道建设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再上新台阶。 该隧道人员考勤定位系统既可以单纯的实现考勤或定位也可以同时实现考勤和定位两种功能。而且该系统软件我们设计了安装版和网络版两种,既可以进行现场监控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极大的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第二章系统设计 系统构成 隧道人员安全管理系统总共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视频监控系统、考勤定位系统、LED显示系统、无卡报警系统、管理系统。

14隧道信息化管理课件

石林隧道标准化施工工艺隧道信息化管理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5月

隧道信息化管理 1隧道信息化管理概述 为了平稳、高效推进云桂铁路的建设,尤其为确保石林隧道安全、有序施工,根据铁道部“四化”(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要求,按照云桂公司“科学管理、精细管理、严格管理”的总体要求,我们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的重要推手,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探索完善,初步实施了信息化管理,提升了对现场的管控水平。 石林隧道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安全监控系统和RCPMIS系统、监控量测系统3大模块,2011年3-5月期间,在石林隧道4个洞口设置了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进洞人员自动识别和定位;在4个洞口和6个拌合站设置了视频点,全天候监控现场动态;2011年12月,在集团公司项目经理部和分部建立了二级远程网络监控,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对作业现场的实时监控。利用RCPMIS系统平台,初步实现了“工程进度”、“地质预报”、“围岩量测”、“物资管理”、“材料消耗”等几大模块的日、周、月报的动态管理。 石林隧道通过信息化建设和推进,初步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管控,为各项管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创造了一个良好基础。 2. TSAQ-1安全监控系统 2.1 视频监控子系统 根据石林隧道现场施工的特点的特点,及整个安全监控系统的系统的实际情况,为了随时掌握隧道各个作业面和拌合站的安全状况,石林隧道安装了视频监控子系统,通过互联网,在授权的条件下通过电脑终端监控隧道口及拌合站生产情况。该系统技术水平先进、运用现代监控技术具有可设置性,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视,可支持多种协议(TCP/IP, ARP, ICMP, FTP, DHCP, HTTP,PPPOE,DNS,组播),视频帧率、码率可根据带宽自动调节,不影响办公区正常业务使用带宽等特点。 视频监控子系统设备由M-CV-2060IR型摄像头、视频传输线和监控终端工控机两部分组成。

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

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 发表时间:2019-05-27T16:05:50.487Z 来源:《建筑模拟》2019年第12期作者:柳力 [导读] 本文是笔者对于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目前存在的问题、安全评估现状以及针对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 柳力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 410004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公共道路建设的要求也开始越来越高。因此,国家开始兴建大量公路交通设施,尤其是对公路工程桥梁隧道的建设。由于桥梁隧道建设对于整个公路工程施工幼贞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系着车辆行驶的安全。近几年来,公路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有效降低避免事故发生,公路建设部门需要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进行安全评估与监控。本文是笔者对于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目前存在的问题、安全评估现状以及针对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 引言 交通建设速度的加快,公路工程建设也在不断增多。现阶段,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公路桥梁隧道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公路隧道桥梁工程施工难度大,相关人员现在进行勘测时遇到的问题多,导致施工中出现很多安全隐患。本文是针对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现状、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的改善措施进行简单介绍,仅作参考。 1工程概况 某地区公路工程,公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将,突然发生安全事故,桥梁隧道坍塌,造成2名人员受伤。 2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现状 现阶段,交通工程建设的不断增加,导致出现了很多桥梁隧道坍塌方面的事故,促使相关人员需要多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加强重视,尤其是桥梁隧道施工的安全问题。当前,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得到了公路建设部门的运用,但是由于监控体系在我国发展比较晚,并且体系创建还不够完善,在监控方面的规定很少,导致在对公路行应用时出现了很多问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普及,出现了一些先进的结构理论,例如信号分析技术、处理技术、结构振动理论技术等,这些先进技术为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促进了安全评估监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安全评估监控技术进行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课题。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主要包括车辆荷载、温度、挠度等方面的安全评估监控[1]。 3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1钢筋锈蚀 在对桥梁隧道进行施工过程中,钢筋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在实际施工时,经常航会存在钢筋锈蚀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相关人员没有吧对纲吉内进行好的保护作用,使用时没有出去铁锈就开始投入使用,给隧道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还有就是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振捣频率过少,混凝土无法全部覆盖钢筋,出现空隙,也会造成钢筋生锈;最后那就是混凝土中含有氯盐,氯盐中含有的氯元素会造成钢筋腐蚀,图1是钢筋锈蚀图。 图1钢筋锈蚀 2.2混凝土裂缝 公路隧道工程中,经常出现那裂缝问题。裂缝发生的原因是;一方面是施工材料欠缺。部分施工单位为了减少经济支出,使用一些质量较差的材料,或者是相关单位在进行材料检查时检查不够严格,造成一些有问题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后续的施工带来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相关人员对混凝土混合比例没有严格控制,在进行比混凝土搅拌工作的时候,搅拌不够细致,使得混凝土密度不够;在进行搅拌时,振捣时间太晚或者水灰比例不合理都会造成混凝图质量出现问题,影响隧道质量;最后,相关人员在进行浇筑过后,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养护混凝土,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相关人员没有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保护,水分蒸发,造成混凝土裂缝[2]。 2.3铺装层质量不好 桥梁的铺装层质量不好会缩短巧玲隧道的使用寿命。桥面铺装层主要适用于减少车辆对行驶车辆道板的损害,保护主梁,减少雨水侵蚀,对于整个桥梁隧道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混凝土耐磨性与强度与相关规定要求相差甚远;另一方面是建筑施工程序要求不够严,例如桥面破损会造成跳车情况,对人们的正常驾驶产生极大的影响,并且跳车的力量会导致桥面出现损伤,影响桥梁使用寿命[3]。 3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路流程分析 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主要是相关人员通过测试系统对桥梁结构的温度、挠度、变形情况等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将泥浆测量得到的数据与常规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比较的结果为依据来判断桥梁结构是否在正常那范围之内。评估监测系统主要是由于预

隧道基本步距要求

隧道 六位一体 铁道部在2008年提出铁路建设管理“安全、工期、质量、环境保护、投资效益、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建设管理目标。要求铁路建设单位围绕铁路建设项目的管理,不但要保证建设项目“工期、质量、投资“目标的实现,而且还要保证”环境、安全、创新“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比一般建设工程管理更宽、更高的目标要求。以适应高速铁路建设的推进要求。并且同时提出从建设单位开始,推进标准化管理,以确保”六位一体“目标的实现。 2、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十八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3、隧道开挖要求: (1)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V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0.6m),Ⅲ、IV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筋间距(IV级1.6m-2m、Ⅲ级3m)。 (2)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 (3)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4)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IV、V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 (5)隧道上台阶开挖长度为在倍的开挖直径(20m); 4、隧道拱底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Ⅲ级围岩30-50m,IV级围岩不得大于10m、V级围岩不得大于5m。 5、隧道开挖过程中排水措施:应采取“防、排、堵、截相结合,因地制宜措施排水”。 6、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的要求:一是规范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二是加强防汛安全管理工作;三是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7、瓦斯隧道施工要求: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经常化是基础;工序实名制、超前地质预报制、围岩量测制、瓦斯监控制、步长管理制、三员带班制、封闭管理制、进出洞实名制等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是关键;多种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的综合应用、快速全面的瓦斯监控、强大全面的隧道通风能力是保证。 8、隧道安全步距: 仰拱距掌子面:Ⅲ级围岩不得大于90米;IV级围岩不得大于35米;V级围岩不得大于35米。 二衬距掌子面:Ⅲ级围岩不得大于120米;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米;V级围岩不得大于70米。 9、一管两包:一根通风管、一个工具包、一个食物包; 10、三条红线:超前地质预报、围岩量测、安全步距。 11、隧道管理四个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 1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一、概述 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是道路交通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交通指挥人员提供道路交通的直观信息与实时交通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各种交通违章和其他可疑情况,有利于交通指挥人员迅速作出响应;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实时录像功能同时也是处理交通事故和协助社会治安整治的取证手段。可以说,视频智能分析监控对于加强安全防范和交通管理至关重要。 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兴建,人、车流量都不断增长,相应的,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也一再扩容。在监控系统越来越庞大、监控信息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单纯依赖有限的交管人力资源来实现全时、全面的监控,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本方案的提出,旨在利用当今最前沿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实现道路交通中异常行为的智能识别、提前发现和自动报警,从而减轻交管监控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监测准确度,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二、需求分析 2.1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 (1)路况监视:各路口的摄像机会及时将所监控区域的实时图像传回交通指挥中心,使交通指挥人员实时掌握各路口和路段的交通状况 (2)智能分析:针对整个监控系统的路口较多,出现许多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情况下,以传统的监控模式,只凭人的肉眼和事后查,例如:路段人车流量、 信号灯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这些信息能帮助交 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看录像来做到,任务量是相当多。所 以我们所说的智能监控就是通过智能视频分析设备来代替人力完成监视和 查询违章的交通事件。 (3)录像: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的图像会保存到交通指挥中心的录像服务器上,作为处理交通事故、违规行为甚至是治安犯罪等各种突发情况的取证依据。 2.2对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要求: (1)满足7*24小时运行要求。系统运行必须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检修方便。 (2)画面延迟小,图像清晰度高。 (3)技术领先,有一定前瞻性,满足较长期间的需求。 (4)多层级联网,并能适应灵活扩容的需要。 (5)能有效减轻交管部门工作负荷,缓解城市增长迅速与交通警力不足间的矛盾。 2.3智能交通客户功能需求分析: 违章或故障、事故停车: 在车道上或禁止停车区域出现停车现象,不论是因车辆故障停车或违章停车,都或属于极为危险的事件,或属于易引起交通阻塞的违章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而事故停车也需要管理部门及时知晓尽快处理以恢复交通,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停车行

最新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最新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系统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隧道建设更是日新月异。由于城市地铁、铁路隧道和高速公路隧道改善了路线技术指标、缩短了路程和行车时间,提高了运营效益,因此国家在不断加大隧道的建设力度;然而隧道建设的造价高、运营管理相对复杂,所以各地对隧道的建设都十分重视,不敢掉以轻心。 目前的远程信息管理系统往往只是对行政和技术文件的管理,而无法实时地获取施工信息,更不能对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信息有一个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从而导致很多事故的发生。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程建设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如何改变目前隧道施工过程安全监管落后的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因此,能够实现灾害预防、事故救助、信息化管理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将是隧道安全建设的必然选择。本公司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隧道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监控)系统”,为隧道的安全建设提供了崭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强有力的保证。 1.2 系统简介 隧道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监控)系统是集隧道施工人员考勤、区域

定位、视频监控、LED屏显示、安全预警、外来无卡人员报警、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也是国内技术领先、运行稳定、设计专业化的隧道施工现场监测系统。借助于本系统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掌握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人员和设备的运动轨迹,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以及安全监控管理。当有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可根据该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促使隧道建设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再上新台阶。 该系统既可以单纯的实现考勤或定位也可以同时实现考勤和定位两种功能。而且该系统软件我们设计了安装版和网络版两种,既可以进行现场监控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极大的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第二章系统设计 隧道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LED 大屏显示系统、外来无卡人员报警系统、考勤定位系统。 2.1视频监控系统

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求

隧道施工安全步距要求 一、一般规定 铁建设【2008】160号文规定: 仰拱距离掌子面的距离要求: 1、Ⅰ、Ⅱ、Ⅲ级围岩地段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90m; 2、Ⅳ级围岩地段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50m; 3、Ⅴ、Ⅵ围岩地段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40m。 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的距离要求: 1、Ⅰ、Ⅱ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200m; 2、Ⅲ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120m; 3、Ⅳ及以上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90m或设计规定。 二、最新规定 根据铁建设【2010】120号文规定: 1、Ⅳ、Ⅴ、Ⅵ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 2、二次衬砌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V、Ⅵ级围岩不得大于70m。 综上所述,铁路隧道应采用下述规定: 仰拱距离掌子面的距离要求: 1、Ⅰ、Ⅱ、Ⅲ级围岩地段仰拱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90m; 2、Ⅳ、Ⅴ、Ⅵ级围岩地段仰拱封闭成环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35m; 3、Ⅳ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不大于50m,Ⅴ级围岩仰拱距掌子面不大于40m。

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的距离要求: 1、Ⅰ、Ⅱ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200m; 2、Ⅲ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120m; 3、Ⅳ级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90m或设计规定。 4、Ⅴ、Ⅵ围岩地段二衬距离掌子面不宜大于70m或设计规定。 后附: 1、铁建设【2008】160号文 2、铁建设【2010】120号文 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 铁建设【2010】120号 各铁路局,投资公司,各铁路公司(筹备组): 为进一步加强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确保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针对当前隧道施工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对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提出如下技术规定,请认真贯彻执行。以前所发有关规定、规范与此有矛盾的,以本规定为准。 一、洞口工程 1、隧道洞口应严格执行“早进晚出”原则。加强洞口段超前支护和边仰坡防护设计,埋深较浅的隧道洞口段应采用明洞或半明半暗法进洞。 2、隧道洞口边仰坡工程应自上而下逐级开挖支护,及时完成洞口边仰坡加固、防护及防排水工程。 3、隧道洞口应按设计完成超前支护后,方可开始正洞的施工。洞口段应及时形成封闭结构,严禁采用长台阶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