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芯片引脚及功能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芯片引脚及功能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芯片引脚及功能

1.CD4051

1- A4 2- A6 3-Y 4-A7 5-A5 6-INH 7-VCC 8-VSS

9-C 10-B 11-A 12-A3 13-A0 14-A1 15-A2 16-VDD

用于:传输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从1路到8路或从8路到1路的开关切换.

CD4051有A、B和C三个二进制控制输入端以及INH共4个输入,具有低导通阻抗和很低的截止漏电流。幅值为4.5~20V的数字信号可控制峰峰值至20V的模拟信号。例如,若VDD=+5V,VSS=0,VEE=-13.5V,则0~5V的数字信号可控制-13.5~4.5V的模拟信号。这些开关电路在整个VDD-VSS和VDD-VEE 电源范围内具有极低的静态功耗,与控制信号的逻辑状态无关。当INH输入端=“1”时,所有的通道截止。只有当INH=0 时,三位二进制信号才可以选通8通道中的一个通道,连接该输入端至输出。其中VEE可以接负电压,也可以接地。当输入电压有负值时,VEE必须接负电压,其他时候可以接地。

CD4051引脚功能说明

引脚号符号功能

1 2 4 5 12 13 14 15 IN/OUT 输入/输出端

9 10 11 A B C 地址端

3 OUT/IN 公共输出/输入端

6 INH 禁止端

7 VEE 负电压端

8 Vss 数字信号接地端

16 VDD 电源+

2真值表

输入状态接通通道

INH C B A 输出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0 “2”

0 0 1 1 “3”

0 1 0 0 “4”

0 1 0 1 “5”

0 1 1 0 “6”

0 1 1 1 “7”

1 x x x 均不接通

CD4051功能及使用概述:

CD4051相当于一个单刀八掷开关,开关接通哪一通道,由输入的3位地址码ABC来决定。INH”是禁止端,当“INH”=1时,各通道均不接通。此外,CD4051还设有另外一个电源端VEE,以作为电平位移时使用,从而使得通常在单组电源供电条件下工作的 CMOS电路所提供的数字信号能直接控制这种多路开关,并使这种多路开关可传输峰-峰值达15V的交流号。例如,若模拟开关的供电电源VDD=+5V,VSS=0V,当VEE=-5V时,只要对此模拟开关施加0~5V 的数字控制信号,就可控制幅度范围为-5V~+5V的模拟信号。使用十六进制代码就可以对CD4051进行操作了。比如说P1=0X07,这样CD4051就选择的是7号(二进制111)通道了。

如果在八个通道输入一模拟量,在输出端将输出什么,输入什么是自己设定。

例如,若模拟开关的供电电源VDD=+5V,VSS=0V,只要对此模拟开关施加0~5V的数字控制信号。这里,ABC数字控制信号就可以使用5V信号了,因为VDD是5v,里面控制部分就都是5V逻辑.

当VEE=-5V时,就可控制幅度范围为-5V~+5V的模拟信号。

当Vee=-8V时,就可以可控制幅度范围为-8V~+5V的模拟信号,Vee就是电子开关的8个输入端可以允许的信号范围下限,注意不要超过它的极限参数.峰-峰值达15V 。

2. DAC7811 参考资料

DAC7811为12位的DAC。使用一个有三线接口的双缓存器,合乎与SPI和大多数SDO接口标准。当运用复合器件时,通过接口SDO可以菊花链式连接;通过SDO口,用户可以回读DAC register的值。上电时,移位寄存器的值0,DAC 输出从0开始。外部输入参考电压决定电流的满额输出电流。当连接外部放大器后,反馈电阻可以提供温度跟踪和满额电压输出。

dac7811是10脚封装

引脚功能:

1脚IOUT1是DAC电流输出

2脚IOUT2是DAC模拟地。这个引脚通常被接在系统的模拟地

3脚是地

4脚串行时钟输入:默认情况下,当串行时钟的下降沿时,数据被存入16位的输入移位寄存器;作为选择,依靠串行控制位,可以设置当时钟线上升沿时把数据输入进输入移位寄存器。

5脚串行数据输入:在有效的串行输入时钟边沿,数据被存入16位的输入移位寄存器。默认情况下,在上电复位时,数据在时钟下降沿时时存入输入移位寄存器;同时控制位允许用户改变为上升沿有效。

6脚SYNC有效低控制输入:这是数据输入的帧同步信号。当SYNC变低时,它对SCLK和SDIN器作用,同时使能输入移位寄存器。在有效的边沿时钟线边沿(默认为下降沿),数据下载到输入移位寄存器。

IN STAND——alone模式下,这个串行接口计算有效时钟的个数,同时数据在第16个有效时钟时,整个数据被存入输入移位寄存器。

7脚SDO串行数据输出:这一位允许很多个部分被菊花链式连接起来。默认情况下,数据在时钟下降沿时存入输入寄存器,在上升沿时经由SDO输出(?)。数据总是被存入输入寄存器(在交替的时钟边沿)。(通过串

行数据)在输入寄存器中写入回读控制字,可以实现在SDO引脚读出DAC 寄存器的内容。

8脚VDD:正电压输入端。可以提供输入2.7V——2.5V的电压。

9脚VREF:DAC参考电压输入端

3. TLC085

TLC085:四路宽带宽高输出驱动单路电源运算放大器。

4. DAC7811 程序:

#include "MSP430X16X.h"

#define SCLK_UP P2OUT |= BIT0

#define SCLK_DOWN P2OUT &= ~BIT0

#define SYNC_UP P2OUT |= BIT1

#define SYNC_DOWN P2OUT &= ~BIT1

#define SDIN_UP P2OUT |= BIT2

#define SDIN_DOWN P2OUT &= ~BIT2

uchar DA_ON[4]={0,0,0,1};

uchar DA_OFF[4]={0,0,0,0};

uchar DA_baochi[4]={0,0,1,1};

void write_da7811(uint da);

void main( void )

{

// Stop watchdog timer to prevent time out reset

WDTCTL = WDTPW + WDTHOLD;

P2DIR |= (BIT0+BIT1+BIT2);//P2OUT=0XFF;

while(1)

write_da7811(0X22); }

void write_da7811(uint da) {

uchar i;

SCLK_UP;

SYNC_DOWN;

for(i=0;i<4;i++)

{

SCLK_UP;

if(DA_ON[i])

SDIN_UP;

else

SDIN_DOWN;

SCLK_DOWN;

}

for (i=0;i<12;i++)

{

SCLK_UP;

if(da&0x800)

SDIN_UP;

else

SDIN_DOWN;

SCLK_DOWN;

da<<=1;

}

SDIN_UP;

SYNC_UP;

SCLK_DOWN;

delay_us(10);

}

定义一下#define uchar u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然后把其中的delay函数修改一下即可用了。

自动增益放大器剖析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 一、设计思路描述 本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系统以MSP430G2553为控制核心。利用单片机内部ADC10对末级输出信号采样,可由按键控制三种模式以及增益倍数的切换,也可根据采样得到的末级输出信号幅度大小,自动控制DAC7811作为TLC085反馈电阻网络,从而实现对末级自动增益控制。在软件设计中,我们实现三种不同的模式切换: 1.交流手动模式中。根据选择增益倍数不同,我们可以算出不同的code值,将code值传给DAC7811。例如:当我选择0.2倍增益时,那么需要控制前级衰减,同时code值为2048,因此增益倍数Av=0.1*4096/2048=0.2。 2.直流自动换挡模式。根据单片机内部ADC10对输出信号采样幅度大小,自动控制前级是否衰减、控制CD4051选择OPA 2227反馈电阻,从而实现0.2、0.5、 2、5的最大增益倍数。 3.自动增益模式。根据利用单片机内部ADC10对输出信号采样幅度大小自动控制前级是否衰减,控制CD4051选择OPA 2227反馈电阻。 二、硬件电路设计 2.1前级信号衰减电路 VDD

图2.1 前级衰减电路 如图2.1所示,前级衰减电路由CD4051、OPA2227、20K?以及2K?电阻组成,其中CD4051为单刀八掷开关。在该电路中,单片机MSP430G2553通过P1.3口进行对CD4051中两种电阻进行选择,改变OPA2227反馈电阻,从而实现0.1倍与1倍的控制。 在整个电路中,前级衰减电路十分重要,它不仅仅是对输入信号进行衰减,还可以对单片机MSP430G2553进行保护。 2.2末级DAC7811增益自动控制电路 图2.2 DAC7811增益自动控制电路 图2.2为末级DAC7811增益自动控制电路。利用单片机内部ADC10对输出信号经过OPA2340绝对值整形后的波形进行采样,根据幅值控制CD4051选择

数字电路实验芯片引脚图

数字电路实验一、芯片引脚图

二、组合逻辑电路实验设计题 1.举重比赛有3个裁判,一个主裁判A和两个辅裁判B和C,杠铃完全举上的裁决由每个裁判按下自己的按键来决定。当3个裁判判为成功或两个裁判(其中一个为主裁判)判为成功则成功绿色指示灯亮,否则红色指示灯亮。试用74LS151设计此逻辑电路。 2.设输入数据为4位二进制数,当该数据能被3整除时绿色指示灯亮,否则红色指示灯亮。试用74LS151设计此逻辑电路。 3.设输入数据为4位二进制数,当该数据能被5整除时绿色指示灯亮,否则红色指示灯亮。试用74LS151设计此逻辑电路。 4.试设计一个四人表决器,当四个人中有3个人或4个人赞成时绿灯亮表示建议被通过,否则红灯亮表示建议被否决。试用74LS151设计此逻辑电路。 5.设输入数据为4位二进制数,设计由此二进制数决定的偶校验逻辑电路,即当此二进制数中有偶数个1时绿色指示灯亮,否则红色指示灯亮。试用74LS151设计此逻辑电路。。 6.某楼道内住着A、B、C、D 四户人家,楼道顶上有一盏路灯。请设计一个控制电路,要求A、B、C、D 都能在自己的家中独立地控制这盏路灯。试用74LS151设计此逻辑电路。 7.用74LS151实现一个函数发生器,其功能是:当S1S0=00时,Y=AB;当S1S0=01时,Y=A+B;当S1S0=10时,Y=A B;当S1S0=11时,Y=。试用74LS151设计此逻辑电路。 8.试用两片74LS151实现16选1数据选择器。 三、时序逻辑电路实验设计题 1.用十进制计数-译码器CC4017设计一个8盏灯的流水灯电路。 2.用74LS161设计一个12进制的加1计数器。其代码转换图为:0000→0001→0010→…→1011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3.用74LS161设计一个12进制的加1计数器。其代码转换图为:0100→0101→0110→…→1111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4.用74LS161设计一个10进制的加1计数器。其代码转换图为:0000→0001→0010→…→1001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5.用74LS161设计一个12进制的加1计数器。其代码转换图为:0110→0111→1000→…→1111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6.用74LS161设计一个9进制的加1计数器。其代码转换图为:0000→0001→0010→…→1000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7.用74LS161设计一个9进制的加1计数器。其代码转换图为:0111→1000→1001→…→1111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8.用两片74LS161设计一个72进制的加1计数器。其代码转换图为:00000000→00000001→00000010→…→01001000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9.用两片74LS161设计一个132进制的加1计数器。00000000→00000001→00000010→…→1000100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10.用两片74LS161设计一个加1计数器。其代码转换图为:00110101→00110110→00110111→…→11111111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11.用两片74LS161设计一个加1计数器。其代码转换图为:11000110→11000111→11001000→…→11111111循环。每循环一次产生一个进位脉冲。 12.用74LS151和74LS161设计一个序列信号发生器,当输入周期脉冲信号时循环输出

电源管理芯片引脚说明_电源管理芯片的应用

电源管理芯片引脚说明_电源管理芯片的应用 电源管理芯片概要电源管理芯片(PowerManagemenTIntegratedCircuits),是在电子设备系统中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的职责的芯片。主要负责识别CPU供电幅值,产生相应的短矩波,推动后级电路进行功率输出。常用电源管理芯片有HIP6301、IS6537、RT9237、ADP3168、KA7500、TL494等。 电源管理芯片基本类型主要电源管理芯片有的是双列直插芯片,而有的是表面贴装式封装,其中HIP630x系列芯片是比较经典的电源管理芯片,由著名芯片设计公司Intersil设计。它支持两/三/四相供电,支持VRM9.0规范,电压输出范围是1.1V-1.85V,能为0.025V 的间隔调整输出,开关频率高达80KHz,具有电源大、纹波小、内阻小等特点,能精密调整CPU供电电压。 电源管理芯片使用中的特性1、电源管理芯片在没有电流的情况下同样可以编程,并且电流最高可达800mA; 2、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外接部件,比如说二极管、感应电阻等等,可以单独使用; 3、电路在关闭模式下同样可以支持电流的通过,只需要电流达到25uA; 4、充电的时候可以设置成无涓流充电模式,能够起到省电的效果。要想让充电速度更快,采用带过温保护的恒流恒压充电,这种充电方式不用担心过热。 5、启动的时候,可以采用软启动的方式,能够有效地限制冲击电流,避免设备在启动时遭到损坏。 电源管理芯片引脚定义1、VCC电源管理芯片供电 2、VDD门驱动器供电电压输入或初级控制信号供电源 3、VID-4CPU与CPU供电管理芯片VID信号连接引脚,主要指示芯片的输出信号,使两个场管输出正确的工作电压。 4、RUNSDSHDNEN不同芯片的开始工作引脚。

电源芯片引脚定义

电源管理芯片引脚定义 1、VCC 电源管理芯片供电 2、VDD 门驱动器供电电压输入或初级控制信号供电源 3、VID-4 CPU与CPU供电管理芯片VID信号连接引脚,主要指示芯片的输出信号,使两个场管输出正确的工作电压。 4.RUN SD SHDN EN 不同芯片的开始工作引脚。 5、PGOOD PG cpu内核供电电路正常工作信号输出。 6、VTTGOOD cpu外核供电正常信号输出。 7、UGATE 高端场管的控制信号。 8、LGATE 低端场管的控制信号。 9、PHASE 相电压引脚连接过压保护端。 10、VSEN 电压检测引脚。 11、FB 电流反馈输入即检测电流输出的大小。 12、COMP 电流补偿控制引脚。 13、DRIVE cpu外核场管驱动信号输出。 14、OCSET 12v供电电路过流保护输入端。 15、BOOT 次级驱动信号器过流保护输入端。

16、VIN cpu外核供电转换电路供电来源芯片连接引脚。 17、VOUT cpu外核供电电路输出端与芯片连接。 18、SS 芯片启动延时控制端,一般接电容。 19、AGND GND PGND 模拟地,地线,电源地 20、FAULT 过耗指示器输出,为其损耗功率:如温度超过135度时高电平转到低电平指示该芯片过耗。 21、SET 调整电流限制输入。 22、SKIP 静音控制,接地为低噪声。 23、TON 计时选择控制输入。 24、REF 基准电压输出。 25、OVP 过压保护控制输入脚,接地为正常操作和具有过压保护功能,连VCC丧失过压保护功能。 26、FBS 电压输出远端反馈感应输入。 27、STEER 逻辑控制第二反馈输入。 28、TIME/ON 5 双重用途时电容和开或关控制输入 29、RESET 复位输出V1-0v跳变,低电平时复位。 30、SEQ 选择PWM电源电平轮换器的次序:SEQ接地时5v输出在之前。 SEQ接REF上,5v各自独立。SEQ接v1上时输出在5v之前。

自动增益控制AGC

任务一 自动增益控制(AGC )电路 任务引入 在调幅接收机接收电台信号时 ,由于各发射台功率有大有小,发射台离接收机的距离远近不一,无线电波传播过程中的多径效应与衰落等原因,使接收天线上感生的有用信号强度相差非常悬殊,而且往往有很大的起伏变化(约为~倍),有可能在接收微弱信号时造成某些电路(例如检波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丢失信号,而在接收强信号时造成放大电路的阻塞(非线性失真)。为此在接收设备中几乎无例外的都必须采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来压缩有用信号强度的变化范围。 任务分析 自动增益控制(AGC )电路的作用就是能根据输入信号的电压的大小,自动调整放大器的增益,使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自动增益控制(AGC )电路就是无线电接收设备中的重要电路,用来保证接收幅度的稳定。它一般由电平检测器(峰值检波电路)、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控制电压产生器与可控增益放大器组成。其中可控增益放大器就是实现增益控制的关键。 相关知识 一、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的工作原理 1.AGC 的作用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作用,就是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的情况下,自动保持输出信号幅度在很小范围内变化的一种自动控制电路。 2.AGC 的组成框图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组成框图如图3-5-2所示。

图3-5-2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组成框图 由图可见,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可以瞧成由反馈控制器与(控制)对象两部分组成,其中反馈控制器由电平检测器、低通滤波器、直流放大器、电压比较器与控制电压产生器组成,被控对象就是可控增益放大器。可控增益放大器的输入信号就就是AGC电路的输入信号,其输出信号,其增益为 增益受控制电压的控制,控制电压就是由电压比较器产生的误差电压经控制电压产生器变换后得到的,增益可写成或,它就是误差电压(或控制电压)的函数。也可以直接用误差电压控制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增益。 3.AGC各单元电路的功能与基本工作原理 (1)电平检测器电平检测器的功能就是检测出输出信号的电平值,通常由振幅检波器实现,它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电平成线性关系,其输出电压为。 (2)低通滤波器环路中的低通滤波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发射功率变化、距离远近变化、电波传播衰落等引起信号强度的变化就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需要进行控制的范围,这些变化比较缓慢,而当输入为调幅信号时,调幅波的幅值变化就是传递信息的有用幅值变化.这种变化不应被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控制作用减弱或抵消(此现象称为反调制),由于两类信号的变化频率不同,就可以恰当选择环路的频率响应特性,适当地选择低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使环路对高于某一频率的调制信号的变化无响应,而对低于这一频率的缓慢变化具有抑制作用。 (3)直流放大器直流放大器将低通滤波器输出的电平值进行放大后送至电压比较器,由于电平检测器输出的电平信号的变化频率很低,例如几赫左右,所以一般均采用直流放大器进行放大。 (4)电压比较器经直流放大器放大后的输出电压与给定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输出误差信号电压,当电压比较器增益为时,服从下列关系式

常用数字芯片型号解读

常用数字芯片型号解读 逻辑电平有:TTL、CMOS、LVTTL、LVCMOS、ECL、PECL、LVDS、GTL、BTL、ETL、GTLP;RS232、RS422、RS485等。 图1-1:常用逻辑系列器件 TTL:Transistor-Transistor Logic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tor LVTTL:Low Voltage TTL LVCMOS:Low Voltage CMOS ECL:Emitter Coupled Logic, PECL:Pseudo/Positive Emitter Coupled Logic 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 GTL:Gunning Transceiver Logic BTL:Backplane Transceiver Logic ETL:enhanced transceiver logic GTLP:Gunning Transceiver Logic Plus TI的逻辑器件系列有:74、74HC、74AC、74LVC、74LVT等 S - Schottky Logic LS - Low-Power Schottky Logic CD4000 - CMOS Logic 4000 AS - Advanced Schottky Logic 74F - Fast Logic ALS - Advanced Low-Power Schottky Logic HC/HCT - High-Speed CMOS Logic BCT - BiCMOS Technology AC/ACT - Advanced CMOS Logic FCT - Fast CMOS Technology ABT - Advanced BiCMOS Technology LVT - Low-Voltage BiCMOS Technology LVC - Low Voltage CMOS Technology LV - Low-Voltage CBT - Crossbar Technology ALVC - Advanced Low-Voltage CMOS Technology AHC/AHCT - Advanced High-Speed CMOS CBTLV - Low-Voltage Crossbar Technology ALVT - Advanced Low-Voltage BiCMOS Technology AVC - Advanced Very-Low-Voltage CMOS Logic TTL器件和CMOS器件的逻辑电平 :逻辑电平的一些概念 要了解逻辑电平的内容,首先要知道以下几个概念的含义: 1:输入高电平(Vih):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高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小输入高电平,当输入电平高于Vih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高电平。 2:输入低电平(Vil):保证逻辑门的输入为低电平时所允许的最大输入低电平,当输入电平低于Vil时,则认为输入电平为低电平。 3:输出高电平(Voh):保证逻辑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的输出电平的最小值,逻辑门的输出为高电平时的

DC-DC开关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

DC-DC开关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 引言 电源是一切电子设备的心脏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而开关电源更为如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的计算机设备和各种高效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趋于小型化,其功耗都比较大,要求与之配套的电池供电系统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效率更高,必须采用高效率的DC/ DC开关稳压电源。 目前电力电子与电路的发展主要方向是模块化、集成化。具有各种控制功能的专用芯片,近几年发展很迅速集成化、模块化使电源产品体积小、可靠性高,给应用带来极大方便。 从另一方面说在开关电源DC-DC变换器中,由于输入电压或输出端负载可能出现波动,应保持平均直流输出电压应能够控制在所要求的幅值偏差范围内,需要复杂的控制技术,于是各种 PWM控制结构的研究就成为研究的热点。在这样的前提下,设计开发开关电源DC-DC控制芯片,无论是从经济,还是科学研究上都是是很有价值的。 1. 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原理分析 DC-DC变换器就是利用一个或多个开关器件的切换,把某一等级直流输入电压变换成另—等级直流输出电压。在给定直流输入电压下,通过调节电路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来控制平均输出电压控制方法之一就是采用某一固定频率进行开关切换,并通过调整导通区间长度来控制平均输出电压,这种方法也称为脉宽调制[PWM]法。 PWM从控制方式上可以分为两类,即电压型控制(voltage mode control)和电流型控制(current mode control)。电压型控制方式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与一固定的锯齿波进行比较,产生控制用的PWM信号。从控制理论的角度来讲,电压型控制方式是一种单环控制系统。电压控制型变换器是一个二阶系统,它有两个状态变量:输出滤波电容的电压和输出滤波电感的电流。二阶系统是一个有条件稳定系统,只有对控制电路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计算后,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闭环系统方能稳定的工作。图1即为电压型控制的原理框图。 图1 电压型控制的原理框图 电流型控制是指将误差放大器输出信号与采样到的电感峰值电流进行比较.从而对输出脉冲的占空比进行控制,使输出的电感峰值电流随误差电压变化而变化。电流控制型是一个一阶系统,而一阶系统是无条件的稳定系统。是在传

单片机自动增益放大器

自动增益放大器 摘要:本系统有四个模块组成:程控放大器,峰值检测,液晶。程控放大器采用两片AD603接连组成,放大电压增益可达50dB,增益0.2v步进可调,电压增益误差不大于5%。放大器输出无明显失真。峰值测量采用真有效值采样芯片AD637先进行有效值采样,然后通过PCF8951进行AD采样,最后再转换成峰值,液晶采用LCD1602,系统以stc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经测试验证,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 关键词:程控放大器,峰值检测,AD采样,单片机。 Abstract:This system has three modules: SPC amplifiers, peak detection, liquid crystal. By two AD603 program-controlled amplifier amplification voltage gain one, can gain 1db stepping 0.2v, adjustable, voltage gain error is not more than 5%. Amplifier output without obvious distortion. Measure true RMS peak by sampling AD637 chip on sampling, then PCF8951 through effective sampling, finally to AD convert peak, LCD USES lcd1602 management system with stc8951 SCM as control core and tested, the system runs stably, convenient operation. Key: SPC amplifier Peak detection AD sampling chip SCM 1. 方案的论证与比较 1.1 设计需求 1.1.1 基本要求 (1)放大器可以从信号发生器或音乐播放器输入音频信号(50Hz~10KHz), 输出可以带200Ω负载或驱动8Ω喇叭(2~5W)。(20 分) (2)当输入信号幅度在10mV~5V 间变化时,放大器输出默认值保持在2V ±0.2V(有效值)内,波动越小越好。(30 分) (3)可以显示输入信号幅度和频率。(10 分) (4)能够在1V~3V 范围内步进式调节放大器输出幅度,步距0.2V。(15 分) (5)能够根据环境噪声调整自动调节放大器输出幅度。(15分) (6)其它发挥设计。(10 分) (7)设计报告。(20 分) 1.1.2 发挥部分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

摘要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已广泛用于各种接收机、录音机和信号采集系统中,另外在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等通信系统以及雷达、广播电视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主要研究应用于音频放大的前级电压放大,因此设计的电路需容纳的频带范围应较宽,以至于使语音信号通过。由于语音信号的频带范围为300hz-3400hz,所以该电路所应设计的频带范围应在300hz-3400hz之间,并且电路应该实现增益的闭环调节,通过此电路可以实现增益的自动调整,以至于使音频信号强时自动减小放大器的倍数,信号弱时自动增大放大器的倍数,从而实现音量的自动调节。 本课题介绍了自动增益控制的概念原理以及对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各部分的工作原理,最后对系统的测试结果以及设计与实现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做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放大器;自动增益控制;电压跟随器;滤波器 目录 摘要 (1) 第1章引言 (4) 第2章自动增益控制 (4) 2. 1自动增益控制 (4) 2.1.1自动增益控制基本概念 (4) 2.1.2自动增益控制的原理 (5) 2. 2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 (5) 2.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5) 第3章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6) 3. 1方案选择 (6) 3. 2压随器工作原理 (8) 3. 3整流电路工作原理 (8) 3. 4滤波 (9) 3. 5增益控制工作原理 (9) 3. 6电路元器件选择 (10) 3.6.1运算放大器 (10) 3.6.2场效应管的选择 (11) 3.6.3其他元器件的选择 (11)

第4章放大器电路的调试及实验结果 (12) 4. 1放大器电路的调试 (12) 4. 2实验结果及存在问题 (12) 第5章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5) 致谢 (16) 第1章引言 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行业的迅速发展,自动增益 控制电路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并且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自动增益控制线路,简称AGC线路,A是AUTO(自动),G是GAIN(增益),C是CONTROL(控制)。它是输出限幅装置的一种,是利用线性放大和压缩放大的有效组合对输出信号进 行调整。当输入信号较弱时,线性放大电路工作,保证输出声信号的强度;当输 入信号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启动压缩放大线路,使声输出幅度降低,满足了对 输入信号进行衰减的需要。也就是说,AGC功能可以通过改变输入输出压缩比例自 动控制增益的幅度,扩大了接收机的接收范围,它能够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很大 的情况下,使输出信号幅度保持恒定或仅在较小范围内变化,不至于因为输入信 号太小而无法正常工作,也不至于因为输入信号太大而使接收机发生饱和或堵塞。在电路设计中,这种线路被大量的运用,从尖端的雷达技术到日常的广播电视系统,自动增益控制无疑很好的解决了各种技术中存在的信号强度问题。目前,实 现自动增益控制的手段有很多,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如何以放大器来实现自 动增益控制的目的,也就是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 第2章自动增益控制 2. 1自动增益控制 2. 1. 1自动增益控制的基本概念 接收机的输出电平取决于输入信号电平和接收机的增益。由于各种原因,接 收机的输入信号变化范围往往很大,信号弱时可以是一微伏或几十微伏,信号强 时可达几百毫伏,最强信号和最弱信号相差可达几十分贝。这个变化范围称为接 收机的动态范围。 影响接收机输入信号的因素很多,例如:发射台功率的大小、接收机离发射 台距离的远近、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传播条件的变化(如电离层和对流层的骚动、天

单片机常用芯片引脚图

单片机常用芯片引脚图 一、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 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接口 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 制信号。 ALE/ PROG: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资源,适 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它分为48引脚和 68引脚两种,以48引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送和接受 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两个和 HS1共用) Vcc:主电源引脚(+5V) Vss:数字电路地引脚(0V) Vpd:内部RAM备用电源引脚(+5V)RST INT0/P3.2 INT1/P3.3 WR/P3.6 RD/P3.7 V SS

LED显示屏各芯片管脚定义汇总

一、1.2 LED板的芯片功能 74HC245的作用:信号功率放大。 第1脚DIR,为输入输出转换端口,当DIR=“1”高电平(接VCC)时信号由“A” 端输入“B”端输出,DIR=“0”低电平(接GND)时信号由“B”端输入“A”端输出。 第19脚G,使能端,若该脚为“1”A/B端的信号将不导通,只有为“0”时A/B 端才被启用,该脚也就是起到开关的作用. 第2~9脚“A”信号输入\输出端,A1=B1、、、、、、A8=B8,A1与B1是一组,如果DIR=“1”G=“0”则A1输入B1输出,其它类同。如果DIR=“0”G=“0”则B1输入A1输出,其它类同。 第11~18脚“B”信号输入\输出端,功能与“A”端一样。 第10脚GND,电源地。 第20脚VCC,电源正极。 74HC595的作用:LED驱动芯片,8位移位锁存器。 第8脚GND,电源地。 第16脚VCC,电源正极 第14脚DATA,串行数据输入口,显示数据由此进入,必须有时钟信号的配合才能移入。 QA~QH的输出由输入的数据控制。

第12脚STB,锁存端,当输入的数据在传入寄存器后,只有供给一个锁存信号才能将移入的数据送QA~QH口输出。 第11脚CLK,时钟端,每一个时钟信号将移入一位数据到寄存器。 第10脚SCLR,复位端,只要有复位信号,寄存器内移入的数据将清空,显示屏不用该脚,一般接VCC。 第9脚DOUT,串行数据输出端,将数据传到下一个。 第15、1~7脚,并行输出端也就是驱动输出端,驱动LED。 HC16126\TB62726的作用:LED驱动芯片,16位移位锁存器。 备注:HC16126驱动芯片定义和5020,5024,2016等芯片一样 第1脚GND,电源地。 第24脚VCC,电源正极 第2脚DATA,串行数据输入 第3脚CLK,时钟输入 第4脚STB,锁存输入 第23脚输出电流调整端,接电阻调整 第22脚DOUT,串行数据输出 第21脚EN,使能输入 其它功能与74HC595相似,只是TB62726是16位移位锁存器,并带输出电流调整功能,但在并行输出口上不会出现高电平,只有高阻状态和低电平状态。74HC595并行输出口有高电平和低电平输出。TB62726与5026的引脚功能一样,结构相似。

自动增益控制(AGC)放大器..

自动增益控制放大器(AGC)设计 摘要:本设计以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AD603为核心,通过单片机MSP430控制各模块,实现电压增益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基本恒定。系统由5个模块组成:前级缓冲模块,电压增益调整模块,峰值检测模块,后级输出缓冲模块,控制与显示模块。将输入信号经前级缓冲电路输入给程控增益调整放大器AD603,将信号放大输出,通过峰值检测电路检测输出信号,并送给单片机AD采样,与理想输出信号数值进行比较,若有多偏差,则通过调整对AD603的增益控制电压,来调整放大倍数,从而实现输出信号的稳定。整个设计使用负反馈原理,实现了自动增益的控制。 关键字:AD603 MSP430 峰值检测自动增益控制 一、方案设计与论证 1.1整体方案 方案一:采用纯硬件电路实现,由AD603和运放构成的电压比较器和减法电路实现。把实际电压与理论电压的差值通过适当幅值和极性的处理,作为AD603的控制信号,从而实现放大倍数的自动调整,实现输出电压恒定。 优点:该方案理论简单,制作起来也相对容易,只有硬件电路。 缺点:理论低端,精度不够,没有创新,通用性不好。 方案二:采用AD603和单片机结合,通过单片机对输出信号AD采样并转化为数字量,与理论输出电压值进行比较,得到差值转换为控制电压,通过DA转化,对程控增益放大器AD603的放大倍数惊醒调整,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恒定。 优点:该方案控制精确,自动控制速度快,系统可移植性强,功能改变和增加容易,对后期改善和提升电路性能有益。 缺点:需要软硬件配合,系统稍复杂。 通过对两个方案的综合对比,我们选用方案二。 1.2控制模块 方案一:采用MCS-51。Intel公司的MCS-51的发展已经有比较长的时间,以其典型的结构、完善的总线、SFR的集中管理模式、位操作系统和面向控制功能的丰富的指令系统,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用比较广泛,各种技术都比较成熟。 MCS-51优点是控制简单,二缺点也明显因为资源有限,功能实现有困难,而

数字逻辑实验内容及芯片引脚图

数字逻辑实验计划及要求(附录:实验所用芯片引脚图及功能说明) 实验一逻辑门功能验证及应用电路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2)熟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3)熟悉三态门和OC门电路的应用; (4)学习实验台的使用方法。 2.实验所用器件: 四二输入端与非门组件2片,型号为:74LS00 四二输入端与非门(OC)组件1片,型号为:74LS01 四二输入端或非门组件1片,型号为:74LS02 二与或非门组件1片,型号为:74LS51 四异或门组件1片,型号为:74LS86 四三态门组件1片,型号为:74LS125 排电阻(上拉电阻) 3.预习要求: (1)查出实验用器件引脚功能,画出实验电路图; (2)复习TTL各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 (3)按实验内容要求设计电路。 4.实验内容 (1)测试实验所用器件的逻辑功能,填写真值表。 (2)用一片74LS00实现一2输入端异或门的功能。 (3)用一片74LS01及排电阻实现芯片74LS51的功能,做(AB+CD)’一组。 (4)用三态门组成两路总线传输电路。 5.实验要求 记录各实验观察结果并与理论所得各真值表进行比较。 6.思考 任何一逻辑电路均可分别用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实现,为什么? 实验二组合电路功能验证及应用电路实验 1.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组合逻辑芯片的功能;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2.实验所用器件 3-8线译码器一片,型号为:74LS138 8路数据选择器一片,型号为:74LS151 4位数码比较器一片,型号为:74LS85 四输入端与非门一片,型号为:74LS20 3.实验内容 (1)74LS85,74LS151的功能。 (2)用一片74LS85及一片74LS00组成5位二进制数值比较器。

IC管脚功能大全

11 LED LED控制 12 MODEL 高低频机种切换脚 13 SIZECOMP 空脚 14 FUNC 键控信号输入 15 KEYA 键控信号输入 16 KEYB 键控信号输入 17 MUTE 保护信号输出 18 CS0 S校正电容切换功能脚 19 CS1 S校正电容切换功能脚 20 CS2 S校正电容切换功能脚 21 CS3 S校正电容切换功能脚 22 CS4 S校正电容切换功能脚 23 CS5 S校正电容切换功能脚 24 SDA I2C通信接口 25 SCL I2C通信接口 26 VOLUME 音量控制 27 ROTATE 旋转控制 28 SIZEF/V 幅度大小补偿 29 BRIGHT 亮度控制 30 CONT 对比度控制 31 B/B 蓝色字符信号 32 VOUT 场同步信号输出 33 HOUT 行同步信号输出 34 G/B 绿字符信号 35 R/B 红字符信号 36 B/D 蓝色增益控制 37 G/D 绿色增益控制 38 R/D 红色增益控制 39 H.S 行同步信号输入 40 V.S 场同步信号输入 D16F78B 1 CS0 S校正电容切换控制端0 2 CS2 S校正电容切换控制端2 3 LED-G 电源绿色指示灯控制端 4 LED-R 电源橙色指示灯控制端 5 STANDBY 挂起/响应状态控制端(H:工作;L:挂起) 6 VSYNCOUT 场同步信号输出端 7 HSYNCOUT 行同步信号输出端 8 HSYNCIN 行同步信号输入端 9 VSYNCIN 场同步信号输入端 10 RESET 复位信号输入端(L:复位;H:工作) 11 VDD 5V电压供电端 12 VSS 未用

精选5芯片引脚图及引脚描述

555芯片引脚图及引脚描述 555的8脚是集成电路工作电压输入端,电压为5~18V,以UCC表示;从分压器上看出,上比较器A1的5脚接在R1和R2之间,所以5脚的电压固定在2UCC/3上;下比较器A2接在R2与R3之间,A2的同相输入端电位被固定在UCC/3上。 1脚为地。2脚为触发输入端;3脚为输出端,输出的电平状态受触发器控制,而触发器受上比较器6脚和下比较器2脚的控制。 当触发器接受上比较器A1从R脚输入的高电平时,触发器被置于复位状态,3脚输出低电平; 2脚和6脚是互补的,2脚只对低电平起作用,高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电压小于1Ucc/3,此时3脚输出高电平。6脚为阈值端,只对高电平起作用,低电平对它不起作用,即输入电压大于2 Ucc/3,称高触发端,3脚输出低电平,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即2脚电位必须大于1Ucc/3时才有效。3脚在高电位接近电源电压Ucc,输出电流最大可打200mA。 4脚是复位端,当4脚电位小于时,不管2、6脚状态如何,输出端3脚都输出低电平。 5脚是控制端。 7脚称放电端,与3脚输出同步,输出电平一致,但7脚并不输出电流,所以3脚称为实高(或低)、7脚称为虚高。 555集成电路管脚,工作原理,特点及典型应用电路介绍. 1 555集成电路的框图及工作原理 555集成电路开始是作定时器应用的,所以叫做555定时器或555时基电路。但后来经过开发,它除了作定时延时控制外,还可用于调光、调温、调压、调速等多种控制及计量检测。此外,还可以组成脉冲振荡、单稳、双稳和脉冲调制电路,用于交流信号源、电源变换、频率变换、脉冲调制等。由于它工作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被广泛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555集成电路内部有几十个元器件,有分压器、比较器、基本R-S触发器、放电管以及缓冲器等,电路比较复杂,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体,如图1所示。 2. 555芯片管脚介绍 555集成电路是8脚封装,双列直插型,如图2(A)所示,按输入输出的排列可看成如图2(B)所示。其中6脚称阈值端(TH),是上比较器的输入;2脚称触发端(TR),是下比较器的输入;3脚是输出端(Vo),它有O和1两种状态,由输入端所加的电平决定;7脚是放电端(DIS),它是内部放电管的输出,有悬空和接地两种状态,也是由输入端的状态决定;4脚是复位端(MR),加上低电平时可使输出为低电平;5脚是控制电压端(Vc),可用它改变上下触发电平值;8脚是电源端,1脚是地端。 图2 555集成电路封装图 我们也可以把555电路等效成一个带放电开关的R-S触发器,如图3(A)所示,这个特殊的触发器有两个输入端:阈值端(TH)可看成是置零端R,要求高电平,触发端(TR)可看成是置位端S,要求低电平,有一个输出端Vo,Vo可等效成触发器的Q端,放电端(DIS)可看成是由内部放电开关控制的一个接点,由触发器的Q端控制:Q=1时DIS端接地,Q=0时DIS 端悬空。另外还有复位端MR,控制电压端Vc,电源端VDD和 地端GND。这个特殊的触发器有两个特点: (1)两个输入端的触发电平要求一高一低,置零端R即阈值端(TH)要求高电平,而置位端s 即触发端(TR)则要求低电乎; (2)两个输入端的触发电平使输出发生翻转的阈值电压值也不同,当V c端不接控制电压时,对TH(R)端来讲,>2/3VDD是高电平1,<2/3VDD是低电平0:而对TR(S)端来讲,>1/3VDD是高电平1,<1/3VDD是低电平0。如果在控制端(Vc)上控制电压Vc时,这时上触发电平就变

可控增益放大器的应用

2012年TI杯上海赛区竞赛题目 可控增益放大器 1、任务 基于乘法器型DAC或压控增益放大器设计一个可控增益放大器,并将其用于自动增益控制器中。 2、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负载为1K欧姆的可控增益放大器,可控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从1至128倍可调;通过按键短按,控制步进为4倍循环(1,4,16,64,128,1,…);(1)输入信号为频率为1KHz,200mVpp的正弦信号时,在所有增益条件下: a.增益精度高于1%; b.无明显波形失真; (2)输入一个1KHz,200mVpp的方波,在所有增益条件下, a. 输出方波没有形态失真(输出变为三角波/正弦波,或有寄生振荡频率); b. 输出方波的过冲不超过5%; c. 输出方波的上升到90%的上升时间应小于80uS; (3)制作一个100mV的直流电平(用万用表测量),做为可控增益放大器的输入,在增益为128倍时: a. 用万用表测量得到的输出电压误差不超过1%; b. 用示波器测量得到的电压纹波不大于1%; 3、发挥要求: (1)基于基本部分的可控增益放大器,设计一个自动增益控制器。长按按键可进入(LED亮)或退出(LED灭)自动增益控制器功能,当向可控增益放大器输入1KHz,200mVpp-2Vpp间变化的正弦信号或其他波形信号时: a.输出波形稳定在0.5Vpp,幅度精度为1%;

b.频率和波形不变; c.响应时间小于1s;并尽可能提高响应速度; (2)将输入信号扩展为1KHz,20mVpp – 20Vpp间变化的正弦信号或其他波形信号时,完成自动增益控制功能: a.输出波形稳定在0.5Vpp,幅度精度为1%; b.频率和波形不变; c.响应时间小于1s;并尽可能提高响应速度; d.在自动增益控制模式下,通过按键短按,输出信号的幅度可以在 0.5Vpp,1Vpp和2Vpp间切换; (4)减少器件使用的数量,降低成本; 5、说明 所有放大器的供电由实验室台式电源提供,供电电压自由选择;MSP430和乘法器型DAC的供电电源由运放供电电压转换后获取,可利用Launchpad上的线性稳压器(测试时不得挂USB数据线),注意调试时可能和Launchpad 上的USB 供电冲突。

常用运放芯片实物和引脚功能图_TL081-082-084运放引脚功能及贴片封装形式

常用运放芯片实物和引脚功能图_TL081/082/084运放引 脚功能及贴片封装形式 (1)运放芯片的3种型号序列(部分器件有此序列) 如TL081、TL082、TL084,分别为8引脚单运放;8引脚双运放;14引脚四运放集成器件。封装型式一般为塑封双列直插和贴片双列,环列封装形式比较少见。 图1 TL081/082/084运放引脚功能及贴片封装形式 而常见常用,仅为下述两种器件。 世界上有几个人?有两个人,男人和女人,不失为一个智慧的回答。常用运放芯片有几片,只有两片,8脚和14脚的双运放和四运放集成器件(8脚封装单运放器件和环列式封装器件应用较少),把此两种芯片引脚功能记住,检修中就不需要随时去查资料了。

图2 常用运放芯片实物和引脚功能图 如上图。其封装一般为塑封双列直插DIP8/DIP14和塑封贴片工艺封装SO8/SO14两种形式,随着电子线路板小型化精密化要求的提高,贴片元件的应用占据主流,直插式器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无论何种封装模式,其引脚功能、次序都是一样的,所以仅需记准8脚(双运放)和14脚(四运放)两种运放的引脚功能就够了。 (2)运放芯片的3种温度序列 任何一种集成IC器件,按应用温度范围不同,都可细分为3种器件,如LM358,实际上有LM158、LM258、LM358三种型号的产品,其引脚功能、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供电电压等等都无差别,仅仅是应用温度范围差异甚大。 LM158 适应工作温度-50℃~125℃,军工用品(1类); LM258 适应工作温度-25℃~85℃,工业用品(2类); LM358 适应工作温度0℃~70℃,农用品(3类)。 单看参数,似乎LM258适用于山东地区,若用于东北地区,其参数有些不足。而LM358仅能适用于江南地区。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如低于2类品规格参数被淘汰到3类品的器件,可能是-24℃~84℃温度范围

51单片机常用芯片引脚图

常用芯片引脚图 一、 单片机类 1、MCS-51 芯片介绍:MCS-51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开发的8位单片机,又可以分为多个子系列。 MCS-51系列单片机共有40条引脚,包括32 条I/O 接口引脚、4条控制引脚、2条电源引 脚、2条时钟引脚。 引脚说明: P0.0~P0.7:P0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 的地址/数据复用口。 P1.0~P1.7:P1口8位口线,通用I/O 接口无第二功能。 P2.0~P2.7:P2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存储器扩展时传送高8位地址。 P3.0~P3.7:P3口8位口线,第一功能作为 通用I/O 接口,第二功能作为为单片机的控 制信号。 ALE/ PROG :地址锁存允许/编程脉冲输入信号线(输出信号) PSEN :片外程序存储器开发信号引脚(输出信号) EA/Vpp :片外程序存储器使用信号引脚/编程电源输入引脚 RST/VPD :复位/备用电源引脚 2、MCS-96 芯片介绍:MCS-96系列单片机是美国Intel 公司继MCS-51系列单片机之后推出的16位单 片机系列。它含有比较丰富的软、硬件 资源,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实时控制场合。 它分为48引脚和68引脚两种,以48引 脚居多。 引脚说明: RXD/P2.1 TXD/P2.0:串行数据传出分发 送和接受引脚,同时也作为P2口的两条 口线 HS1.0~HS1.3:高速输入器的输入端 HS0.0~HS0.5:高速输出器的输出端(有 两个和HS1共用) Vcc :主电源引脚(+5V ) Vss :数字电路地引脚(0V ) Vpd :部RAM 备用电源引脚(+5V ) V REF :A/D 转换器基准电源引脚(+5V ) AGND :A/D 转换器参考地引脚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P1.0P1.1P1.2P1.3P1.4P1.5P1.6P1.7RST RXD/P3.0TXD/P3.1INT0/P3.2INT1/P3.3T0/P3.4T1/P3.5WR/P3.6RD/P3.7XTAL2XTAL1V SS V CC P0.0/AD 0P0.1/AD 1 P0.2/AD 2P0.3/AD 3P0.4/AD 4P0.5/AD 5P0.6/AD 6P0.7/AD 7 EA/V PP ALE/PROG PSEN P2.7/A 15P2.6/A 14P2.5/A 13 P2.4/A 12P2.3/A 11P2.2/A 10P2.1/A 9P2.0/A 88031805187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