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模的制作

船模的制作
船模的制作

船体制作方法很多,在这里推荐两种船体制作方法:

一、是用整块泡沫削制。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在这里不再单独讲解;

二、是构架式船体制作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型线准确,减少木料制成的船体重量轻内部空间大,需要的工具少。下面主要介绍构架式船体的制作方法:

(一)、平甲板型构架式船体制作方法。

将船体的肋骨型线一块块的描绘在白纸上,注明每一块肋板的好码,并扣去外板厚度,如外板选用2mm 厚的木片为外板,则每块肋板边上均扣2mm 的边宽。沿中心线对折后剪下,粘到三甲板或五甲板上,用锯锯出(或用刀刻出)外形,再用细木挫或砂纸仔细修整。在每块肋板的底部中央要开一个缺口,供安装龙骨用。缺口的大小以龙骨的粗细来决定。在肋板的两边还要刻出龙筋能通过的缺口,这主要是为了加强肋板的强度。

龙骨是连接首尾柱和各个肋板的纵向重要构件。龙骨的截面大小以船体长度来决定,长度在600mm 以内的模型龙骨用3mm ×8mm 的木条,龙筋用2mm ×3mm 或3mm ×3mm 的木条;长度在1m 左右的模型,龙骨用5mm ×10mm 的木条,龙筋用4mm ×4mm 或5mm ×5mm 的木条。将图纸平摊在桌上,按侧视图将首·尾柱的形状描下,用硬纸制成样板,然后覆在三夹板或五夹板上锯出。在龙骨上开出每块肋板所在站位的缺口,缺口深度约3mm ,全部完成后就可以上工作板,进行拼装和包板。

工作板应选用厚度大于20mm 的木板,长度和宽度应比模型略大。

具体的方法是:在工作板上按甲板平面画出主甲板弧形,并画出每一肋板的站位。将龙筋沿甲板进行弯曲,并用大头针进行固定。将制好的肋板按编号底朝天放到各自底站位上(要与龙筋紧密接触),并用胶水胶合。再将龙筋和龙骨,先后胶到肋板底缺口上,这样船体的构架就完成了。

在蒙外板前要作一下检查:

1、龙骨是否准直。

2、船体两边是否对称。

3、龙筋安装是否正确,弧度是否相同。

船首部分弯曲较大,可以将肋板边缘部分削成斜面,这样蒙板时外板才能平整

船体蒙板的材料时厚度为1.5mm 或2mm 底木片,按船体外形的尺寸画好后刻下,在肋板上涂好胶水,使外板与龙筋·肋板紧密的粘合,并用大头针固定。船体平顺的地方可用整块木片进行蒙板。船首尾部分因弯曲较大,要一小块一小块地进行,在胶合前用电烙铁或在火上将木片稍作弯曲加工火再进行胶合。

船体蒙板除了用木片外,也可用纸板来蒙,粘合方法与胶合木片相同。只是纸板蒙好后,应在船体内外涂上几遍油漆,防止水渗入。

船首尾两端除了因为弯曲特别大,木片无法胶合,可用两块木块削出大约的轮廓,涂上胶水后胶再首尾的最前端。待胶水干后,用刀或木挫进行修饰加工。当全部工作完成,且胶水干后,取掉固定用的大头针,用粗细砂纸将船体砂磨光滑

从工作板上取下船体,用2mm 或3mm 厚的木片作甲板。甲板上应开出舱口,供安装电动机和电池盒用。甲板与肋板连接处涂上胶水,再用大头针固定在肋板龙筋的边缘上。经过以上步骤,一般平甲板快艇的船体就完成了。

(二)、有甲板舷弧和首尾楼的模型构架式船体制作方法:

在实船中,排水量稍大一些的船舰均有主甲板舷弧,这主要是在风浪中船的首尾不易上浪,增加船的安全性。

制作此类模型的构架式船体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在图纸的首楼甲板最高处A点,并量取A点到基线的垂直距离,在船尾处按A点的垂直距离作B点,连接A、B。尺量取每一块肋板到A、B连线的距离,这称为“船台高度”。量出高度后,用木板按每块肋板所需的添加高度,胶在画有肋板间距的工作板上。

另一种方法是把船台秆同肋板连在一起,作出样板,覆绘在三夹板或五夹板上,再按肋板形状锯割。要注意的是船台秆宽度应为肋板宽度的一半。船台秆与肋板连接处,在胶合前应在正反两面用小刀刻上一条刀痕。这样做是为了在船体完工后,容易将它取下。

首尾柱与龙骨:将首尾柱图样描下,用硬纸板制成样板,并用三夹板或五夹按样制出首尾柱。用5mm ×10mm 或10mm ×10mm 的木条制作龙骨。在龙骨的顶面按助板站位锯出安装助板的凹槽。

制作单螺旋桨的模型是,应在尾柱上留出螺旋桨轴套管通过的位置。胶合龙骨与首尾柱时,要在平坦的工作上胶合,要特别细心,结合处要求无缝隙

为了正确地在助板开出龙筋槽,可在型线图的最外边的一块和最里边的一块上均匀地进行等份,然后对每个对应的等分点进行连线。型线图上每一肋板线与连接线的交点就是该龙骨槽的位置。确定好龙筋槽位置后就可以制作肋板纸样,剪出后应仔细核对,主甲板高度是否正确,船台杆高度有无误差。为了在船体内安装电动机和电源,需把船体中部和尾部的肋板掏空,留出8~10mm的边,最后将纸样覆绘在三夹板和五夹板上,制成肋板。

以上工作完成后,可将肋板粘到工作板上,将龙骨、龙筋分别胶上,并用大头针固定。在胶水未干和大头针固定。在胶水未干和大头针固定前要进行检查,龙筋龙骨安装是否准确,龙骨是否准直,两边是否对称,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由于有甲板舷弧的船型弯曲变化较大,蒙板最好用木条(2mm ×5mm 或2mm ×

8mm )来做,这样蒙出的船体相当光顺,这样船体便告完成。

(三)玻璃钢模型船体的制作

玻璃钢船体的制作工艺有多种,这里着重介绍一般手工制作阳模法和阴模法两种方法。

1.使用阳模法制作模型船壳简单,比较适合初次制作模型的爱好者。但由于工艺的特点,表面比较粗糙,误差比较大,外型需修整加工。制作过程如下:

(1)制作阳模可用木材、发泡塑料、石蜡等材料。将所选材料放置在平整的工作台上,再依据图纸按模型的船长、宽、型深的最大轮廓尺寸制成长方体坯料。

(2)按线形图在坯料上放样。在俯视面、侧视面、和端面上分别画出甲板边线、中纵剖面和尾板轮廓线。

(3)用锯、刨、铲、锉等手段去掉上述三种轮廓线以外的多余部分,形成阳模雏形的模坯。

(4)按线形图各站号的线型,用硬卡板纸或塑料板做成卡板。在模坯上个战位处按相应的卡板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要随时用相应号位的卡板测量,务必使加工处的线形与卡板线形相吻合。把各个站点的线型依次加工并及时将两个站号之间的多余部分修整掉。但要特别注意两个站号之间不是直线,而是弧线。如果做了纵剖线卡板,在这一过程中要配合使用。这是保证模型与图纸是否一致的关键所在,一定要严格要求,仔细加工。

(5)各站均加工到位后,用卡板进行最后的校整,吻合后用砂纸把模具全面打磨光顺。(6)对模具进行表面喷漆处理,与其他模型表面处理的流程和方法一样。一般喷漆要进行3-8遍,直至看不到表面的木纹,很光滑为止。如对表面还不十分满意,可再多打几遍腻子、多喷几遍漆,直到满意为止。至此一个准确的M级帆船模型外形胎具就完成了。

(7)在使用模具前,一定要让模具的漆彻底干透。选用0.1-0.3毫米厚的直纺玻璃纤维布,按照船体的大小,剪裁成足以盖严阳模的布块;逐一放到烤箱里进行15分钟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30-150℃,以去掉残留在纤维表面的蜡质,有利于树脂胶能充分渗透到玻璃纤维之间。若没有烤箱,此工作可在电炉上进行,对玻璃布进行加热烘烤去除蜡质。

(8)涂刷脱模剂。在阳模表面喷、涂一层聚乙烯醇溶液(也可选用化工商店的其他类型的脱模剂)。喷涂要进行2-3遍;待第一遍干透,在喷或刷第2、3遍。如没有脱模剂,可在阳模表面均匀地涂一层汽车上光蜡,再涂一层黄油或凡士林。这道工序看似简单,但非常重要。模具表面都要涂到,不能遗漏。

(9)配置环氧树脂胶液。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配置环氧树脂胶。目前可用于裱糊玻璃布的环氧树脂胶种类很多,各有特点,爱好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由于环氧树脂的牌号很多,性能不同,即使同一牌号,因生产厂家不同,质量和性能也有差异。因此,在大量配置环氧树脂胶前最好先进行小计量试验,以确定最佳配方。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环氧树脂胶的配方由环氧树脂、增塑剂(二丁脂)、固化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等)组成。环氧树脂的固化机理是一个化学反映过程,对组成成分的重量比例要求非常严格。任何比例上的变化都会对固化和船壳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具体配比要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现以618环氧树脂为例,仅供参考。操作现场温度以20-25℃为宜,干燥。

选用618环氧树脂100(按重量比配置),其中:

增塑剂二丁脂 12-20

固化剂二乙烯三胺 10-14

根据实际需要用量,按比例准确称重,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后就可以用于蒙船壳了。(10)裱糊船壳时最好两人配合进行,戴好医用手套,作好个人防护。将剪裁好、去腊的玻璃布覆盖在阳模上;把配好的胶液均匀地往玻璃布上涂刷,并顺着玻璃布的纤维走向反复涂刷;使胶液尽量浸润纤维,但不要在纤维间的胶过量。一层糊好后,再蒙第二层玻璃布,

重复上一过程。这样层层进行。每层的气泡一定要挤压出去。一般糊三四层即可。蒙完最后一层后,随即用塑料薄膜覆在其外面拉紧,把气泡和多余的胶液挤出来,并使外表面比较光滑。

(11)固化条件一般可以常温固化,在摄氏25度以上,自然放置12小时就能凝固;24小时就能固化。如果没有烘箱,可在环氧树脂胶初步固化后,把模具连同船壳一同放在强烈的阳光下爆晒4-6小时。有烘箱的话,可将模具连同船壳一同放置于100℃的烘箱里,经过3个小时的处理。这样不但固化时间缩短,船壳强度会有很大提高。但要注意,必须慢慢地逐步往上升温,到达所需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后,再慢慢把温度降下来;不能马上打开烘箱,回到自然温度。

(12)脱膜经过24小时以上的完全固化后,清除覆在船外的塑料薄膜,修去模具外面的飞边,就可以将船壳从阳膜上脱下。用钢板尺或长而薄的塑料板条,顺着两舷向船壳与模具间的缝隙中往里插,使缝隙逐渐扩大,再沿船舷将船壳往外扒。要渐次进行,每次幅度不能过大,逐渐脱下。然后去掉多余的毛边,擦净内表面,用有机溶剂清除脱模物质(有利模型组装),这样船壳就完成了。

2.使用阴模制作船壳

制作表面光洁度高的船壳,采用阴模工艺比较适宜。要制作出好的阴模,一定要先做一个高质量的阳模,方法如前所述,阳模做好后在它的外面再蒙一层玻璃钢,并进行仔细的打磨喷漆,使其表面非常平滑光洁,用于翻制阴模。其制作工艺过程与在阳模上糊船壳一样。下面介绍做模具的方法。

(1)作为模具需要很高的强度,这样才能保证不变形。一般其厚度在0.5-0.8毫米,用料远远多余糊船壳。为了增厚快,可选用厚玻璃布。使用的胶液可选用价格便宜的不饱和树脂。其配方与环氧树脂胶有所不同。

(2)不饱和树脂配方举例:

不饱和树脂 100

古苯乙烯 4-5

环已酮 4

温度条件20-30℃。在糊制阴模前要做小样试验,以观察固化过程,得出最合适的配比,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浪费。

(3)翻制阴模要先在涂了脱模剂的阳模上涂一层胶,业内人士称为胶衣;待3-4小时胶衣初步固化后,即可在胶衣层上蒙玻璃布,涂树脂胶。要一层一层地糊,达到所需厚度为止;一般6-8小时固化;12小时后即可脱模。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加温效果更佳。

(4)修整阴模。充分固化后将阴模具从阳模上脱出。阴模具表面应当非常平整光洁。如偶有小气泡孔或不平整,需仔细修补和抛光。

(5)在用阴模翻制船壳时,最好采用环氧树脂胶。具体过程与前阳模方法相同。使用阴模翻出的船壳,其表面光洁度是相当好的。

附录

一、船轴

二、接线方法

三、齿轮箱制作

在船模的动力推进系统中,电机的传动通常采用直接传动和间接传动的方式。直接传动就是用电动机直接带动螺旋浆推动船只前进;间接传动就是通过齿轮减速装置来带动螺旋浆推动船只行驶。一般说有的船只是可以直接用电动机推动的,如小型舰只和高速艇之类的船只,但对于体型较大的船模来说,使用高速传动不太现实了,因为有的电机的

转速每分种高达上万转,特别是对于那些多浆推动的船只,就不得不加以考虑使用齿轮减速箱或齿轮传动箱,以便降低转速和改变螺旋浆的旋转方向。通常在模型爱好者当中,许多人为了省事往往采用多电机推动的方式,这就造成很大的浪费,同时也需要消耗很多的电能,或使用较大功率和较多的电子调速器,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旋转方向,为此本人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简单易制的船模动力齿轮传动箱。

齿轮箱所使用的材料:壳体用两块厚1.5mm、55mm×30mm的白铁皮制成,如图:1。

传动箱的齿轮采用的是:齿数为32、模数为0.4、厚度为3mm的仪表齿轮,共是四个,(有的人可能没有或找不到之到这样的齿轮,可以使用其它的齿轮或玩具齿轮,一般玩具齿轮的模数为0.5,有的塑料齿轮的模数甚至达到0.6或0.7,本人所使用的是从老式的同步电机上拆卸下来的)。齿轮的轴用的是直径3mm的电焊条改制的短轴。轴套用的是8个外径4mm铜质的空芯铆钉,再找四个长12mm的双头螺母固定壳体用,也可以使用长20mm的M3的螺钉,中间加隔套。

壳体上轴孔和固定孔的加工依图进行,图上A、B、C、D四个轴孔的孔位在壳体上是对称的,其中心距的计算依下列公式:

A=(Z1+Z2/2)M

式中:A为各孔的中心距,Z1、Z2为齿轮的齿数,M为齿轮的模数。不同的轴孔中心距应对应不同的齿轮。

下面我们就计算一下A与B、B与C、C与D各孔的中心距,依公式:

A=(Z1+Z2/2)M

=(32+32/2)×0.4

=32×0.4

=12.8mm

由于在齿轮间存在着一定的活动间隙和转动空间,否则容易挤齿或啃齿,所以我们还必须给齿轮的中心距上加上0.05mm-----0.08mm的修正系数,这里我们取0.06mm(注意不同模数的齿轮它的修正系数是略有不同的,应根据齿轮的齿根和齿尖厚度来确定,而通常则是齿轮的模数越大则选取的修正系数则越大。)由于我们所使用的齿轮其齿数和模数是相同的,所以:

AB=BC=CD=12.8+0.06mm=12.86mm

先用精密的卡尺划好距离,再用直径4mm的钻头钻孔,在钻孔时为了防止钻头钻偏孔,可先用羊冲打好定位孔然后再钻。为了使两块壳体板对称,先将四周的固定孔钻了,将两片叠加然后用螺钉固定住,最后再钻轴孔,钻好后将壳体板拆开将空芯铆钉压如轴孔的位置,装上齿轮就可进行效正。如果在装的过程中发现孔偏,可卸下轴套铆钉,用圆什锦锉效正孔距,最后用电烙铁将轴套与壳体用锡焊住。

齿轮与轴的组装,如图:2。

齿轮与各传动轴全部为铆固状态,为使齿轮与轴结合牢固,事先可将轴与齿轮的结合部位滚花,将齿轮压在轴上。也可用羊冲打毛后用环氧树脂与齿轮粘住,待干固后组装。在组装的过程中,先装壳体的固定螺母装上再穿齿轮,为防止齿轮轴的前后窜动,可在齿轮两边的轴上加装隔套,隔套的材料可用水性笔的塑料笔芯,用刀片截取适当的距离,最后用螺钉将壳体固定好。

组装完成的齿轮箱,先观察齿轮的转动情况。在制作的过程当中,问题的关键是齿轮的中心孔距,如果齿轮转动不灵活或齿轮的间隙过大,不能将就使用,一定要拆下重新修正,直到转动灵活为止,否则在使用过程中将会损坏齿轮。齿轮箱做好后,可用汽油或煤油将其全部清洗一遍,再抹上润滑油脂。为了对齿轮箱进行防尘,最好用铝皮或铜皮做一个外壳,如图片所示,这样一来一个船模用的动力齿轮箱就做好了。

此种设计的齿轮箱,由于使用了四个相同的齿轮,所以动力的两个输出轴刚好一正一反;如果是使用三个相同的齿轮,那么动力输出轴的方向则为同向;反之如果是用五个相同的齿轮,则刚好是两正两反。如果要让齿轮箱减速的话,则与电机相连齿轮的齿数必须减少,其它的齿轮齿数则相同或不变。如果是采用其它齿数的齿轮或电机减速齿轮,齿轮轴的中心距则要按前面的公式重新计算和加工。

使用齿轮箱的最大好处是:轴的输出转距和转速相同,不仅节省了电机的使用,而且还避免了在船模中常见的螺旋浆不同步的问题。

四、其它部件及其参数

1、电池;

电池的放电能力,最大持续电流是:容量X放电C数

例如:1500MA,10C,则最大的持续电流就是=1.5X10=15安

如果该电池长时间超过15安或以上电流工作,那么电池的寿命会变短、还有电池的充满电压单片4.15-4.20合适,用后的最低电压为单片3.7以上(切记不要过放),长期不用的保存电压最好为3.9。

2、电机

电机的转速(空载)=KV值X电压;例如KV1000的电机在10V电压下它的转速(空载)就是10000转/分钟。

电机的KV值越高,提供出来的扭力就越小。所以KV值的大小就与浆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就这点提供一下配浆经验:

1060浆,10代表长的直径是10寸,60表示浆角(螺距)

前两位数表示直径,后两位表示螺距。

一般电机与浆是这样配的:

3S电池下;

KV1200-1400配9050(9寸浆)至8*6浆

KV1600-1800左右的7寸至6寸浆

V2200-2800左右的5寸浆

KV3000-3500左右的4530浆

2S电池下;

KV1800左右用7060浆9W4V,q+h,x

KV2500-3000左右用5X3浆

KV3200-4000左右用4530浆

浆的大小与电流关系:因为浆相对越大在产生推力的效率就越高

例如:同用3S电池,电流同样是10安(假设)

用KV1000配1060浆与KV3000配4530浆它们分别产生的推力前者是后者的两倍。机型与电机、浆的关系:

一般来说:浆越大对飞机所产生的反扭力越大,所以浆的大小与机的翼展大小有着一定关系,但浆与电机也有着上面所讲的关系。

例如用1060浆,机的翼展就得要在80CM以上为合适,不然的话机就容易造成反扭;又如用8*6的浆翼展就得在60以上。

再比如:用4530浆做翼展1米以上机行否?是可以,但飞机飞起来会很耗电,因为翼展大飞行的阻力大,而4530浆产生的推力相对情况下小(上面浆的大小与电流关系有讲到)。

所以模友在选择玩什么机型的时候就要注意这4者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大浆配高KV的电机,否则烧电机还影响了电池,有可能连电调也烧掉。

3、电调

电调的全称是电子调速器,根据控制信号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一般情况下电调是这样连接的:

1、电调的输入线与电池连接;

2、电调的输出线(有刷两根、无刷三根)与电机连接;

3、电调的信号线(和舵机的长得一样)与接收机连接。

另外,电调一般有电源输出功能,即在信号线的正负极之间,有5V左右的电压输出,通过信号线为接收机供电,接收机再为舵机等控制设备供电。电调的输出为三~四个舵机供电是没问题的。

调速器根据信号判断将调速器另一端所接的动力电源分配出多少电能给与电动机,以起到调整电动机速度的功能。无刷电子调速器与有刷电子调速器的根本区别在于无刷电子调速器将输入的直流电源,转变为三相交流电源,为无刷电动机提供电源。

另外,电调分为双向和单向的。双向就是可以正向电压,也可以反向电压,让电机正转反转。电调还有带刹车功能和不带刹车功能的。

电子变速的售价从几百到1000-2000都有,越贵的电子变速内阻越小,最大电流等性能越好。入门的话可以选择香港制造的电子变速,但是可能无法支持更加低T数的马达.也可以选择名厂的入门电子变速,例如FutabaMC230/330这类

4、螺旋桨

螺旋桨(又称螺旋推进器)是一种由若干个桨叶呈放射状装置在一个共同的桨(轴)毂上,每个桨叶与旋转平面相交一个角度。常见的一些螺旋桨形式见下图:

直接影响螺旋桨性能的主要参数有:

a.直径——相当于螺旋桨叶尖的圆的直径。通常直径越大效率越高,但直径往往受到吃水和输出转速等的限制;

b.桨叶数——分为二叶、三叶、四叶等;

c.转速——每分钟螺旋桨的转数;

d.螺距——螺旋桨旋转一周前进的距离,指理论螺距;

e.滑失率——螺旋桨旋转一周,船实际前进的距离与螺距之差值与螺距之比;

f.螺距比——螺距与直径的比(P/D),一般在0.6~1.5之间;一般地说来,高速轻载船选取的值比较大,低速重载的船选取的值比较小,潜艇就更小;

螺旋桨的数目:螺旋桨的数目通常等于主机的数目,一般根据船的用途、排水量、航速和总功率等确定。

涵道式螺旋桨:这类螺旋桨因为装于导向环或船体内的管道里,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它的外观形状被做得象轴流式水泵的叶轮。它常被用在拖轮(为了提高低速时的效率)、浅水船的轴流式喷水推进装置、艏(艉)侧推装置等。

螺旋桨在舰船上的布置:(参见下图)

螺旋桨的驱动:

螺旋桨的驱动系统示意图如下:

主机—推力轴承—传动轴(及连轴器、轴承)—尾轴管装置(含密封装置)—螺旋桨

其中,主机提供原动力;推力轴承用于卸载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不让巨大的推力损坏主机;尾轴管装置则用于支承螺旋桨,并同时提供密封,过去使用得最普遍的是“填料函”(一种使用填料压盖将石棉之类的填料压紧在轴与衬套之间的缝隙上的装置),现在还有的使用了“机械密封”装置等。

为了确保两只螺旋桨转速一致,模型采用的齿轮箱传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见图1)。使用一台额定电压为36V的DZ-54型直流电动机,通过由四只齿轮组成的传动齿轮带动两只螺旋桨作反向旋转。如果双桨同向旋转,船体便受到反向扭矩而产生倾侧。齿轮的模数取0.75~1.25,齿轮箱两输出轴孔应位于水平位置,两轴中心距与两螺旋桨轴的中心距应一致,避免损失功率。

电动机轴与齿轮箱输入轴、齿轮箱输出轴与螺旋桨轴的连接(若不用齿轮箱,则为电动机轴与螺旋桨轴的连接)必须采用挠性连轴节的方式。常用的是球形万向节连接方式(如上图中所示)。另有一种十字形万向节,加工制作较为方便,它的结构与制作方法见下图所示。

5、舵机伺服器

舵机是遥控模型控制动作的动力来源,舵机主要是由外壳、电路板、无核心马达、齿轮与位置检测器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接收机发出讯号给舵机,经由电路板上的IC判断转动方向,再驱动无核心马达开始转动,透过减速齿轮将动力传至摆臂,同时由位置检测器送回讯号,判断是否已到达定位。

为了适合不同的工作环境,有防水及防尘设计的舵机;并且因应不同的负载需求,舵机的齿轮有塑胶及金属之区分,金属齿轮的舵机一般皆为大扭力及高速型,具有齿轮不会因负载过大而崩牙的优点。较高级的舵机会装置滚珠轴承,使得转动时能更轻快精准。滚珠轴承有一颗及二颗的区别,当然是二颗的比较好。目前新推出的FET舵机,主要是采用FET(FieldEffectTransistor)场效电晶体。FET具有内阻低的优点,因此电流损耗比一般电晶体少。

厂商所提供的舵机规格资料,都会包含外形尺寸(mm)、扭力(kg-cm)、速度(秒/60°)、测试电压(V)及重量(g)等基本资料。扭力的单位是kg-cm,意思是在摆臂长度1公分处,能吊起几公斤重的物体。这就是力臂的观念,因此摆臂长度愈长,则扭力愈小。速度的单位是sec/60°,意思是舵机转动60°所需要的时间。

电压会直接影响舵机的性能,例如FutabaS-9001在4.8V时扭力为3.9kg、速度为0.22秒,在6.0V时扭力为5.2kg、速度为0.18秒。若无特别注明,JR 的舵机都是以4.8V为测试电压,Futaba则是以6.0V作为测试电压。所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速度快、扭力大的舵机,除了价格贵,还会伴随著高耗电的特

点。因此使用高级的舵机时,务必搭配高品质、高容量的镍镉电池,能提供稳定且充裕的电流,才可发挥舵机应有的性能。

当我们把发射机上的操纵杆由中立位置向某一方向偏移一角度时,与该动作相对应的舵机摇臂也同时偏移相应的角度,舵机摇臂偏转角度与发射机操纵杆偏移角度成比例。

6、船舵

舵是一块置于船尾部螺旋桨后面的且能转动的平板或是剖面为机翼型的板,它是用来保持或改变船舶在水中运动方向的专用设备。船舵功能:一是保持船舶预定航向的能力,称为航向稳定性;二是改变船舶运动方向的能力,称回转性。通常把二者统称为船舶的操纵性。

船舵主要由舵叶和舵杆组成,舵叶是产生水压力的部分,舵杆的作用是转动舵叶和保证舵叶具有足够的强度。舵的作用原理是当水流以某角度冲击舵叶上时,便产生了流体动力,此作用力通过舵杆传递并船体上,从而迫使船舶转向,也就达到了调整航向的目的。

舵的种类

按舵的支承情况分为:

1、多支承舵-与船体尾柱连接的舵钮在3个以上的舵;

2、双支承舵-只有上舵承和丁舵承的舵;

3、半悬挂舵-下舵承的位置在舵的半高处的舵;

4、悬挂舵-完全悬在舵杆上的舵。

按舵杆轴线位置分为:

1、不平衡舵-舵叶全部位于舵杆轴线之后的舵;

2、平衡舵-舵杆轴线位于舵叶前缘后边一定距离的舵;

3、半平衡舵-一般半悬挂舵为半平衡舵。

按舵的剖面形状分为:

1、平板舵-仅用一块平板做成的最简单的舵;

2、改良形平板舵-在平板舵上以木质板,其外形与流线型舵相似的舵;

3、流线型舵-舵的翼剖面是机翼型的舵,如果带有固定舵柱的就称为固定舵

柱型流线型舵;

4、反应舵-是将流线型平衡舵以螺旋轴为界,按一定流程进行上下扭曲后的

舵,据说这种舵可以提高推进效率4-6%左右。

以上介绍的舵均为普通舵,据有关资料统计,约70-80%的船都采用流线型普通舵,一般大型及超大型海船多用支承或双支承的流线型平衡舵;中小型船用半平衡流线型挂舵的居多;平板舵仅用在非自航船或小艇上。

7、信号接收器

这个没啥多说的,注意几点:

1、接收机可以用电调供电。

2、接收机要与遥控器匹配,六通道遥控器要配六通道接收机。同时还要注意接

收机与遥控器相兼容。最好是买一厂家的。

3、遥控器和接收机不能直接安装使用,要先试调好各类“动作”后,再使用。

4、接收机与舵机连接示意图;

图2所示的,是接收机和舵机以及接收机电源装置,其中接收机用来接收从发射机传来的指令信号,经处理后,指挥舵机作出与发射机指令相对应的动作。电池组给接收机和舵机提供工作能源

8、遥控器

遥控设备系统,它由发射机、接收机、舵机、电源等部分组成。遥控器界面如下图:

备注:

无刷马达与碳刷马达的差别:

1:一般说来,无刷马达的散热量比碳刷的好,尤其是外转子类.

2:无刷的动力效率比较高,而碳刷一部分会消耗在刷子的摩擦热能上,因而会比较低。

3:如果是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不产生高温,不超载,不外力撞击等)无刷马达因为没有碳刷的磨损问题,可以说它是没有使用寿命限制的。

4:有刷比无刷的损耗率大很多,有的甚至上百倍的差别,尤其是同样使用在速型飞机上时,差别特别明显,从这样的角度考量,无刷马达只要不摔到受损,以使用寿命及性能来比较,加上售价因素,比碳刷马达效益高的多。

5:动力衰退是碳刷的通病;但是无刷却无此问题。

6:碳刷需要定期清理碳粉,磨合;而无刷无此问题。

7:在相同输出动力下,无刷的重量会比碳刷的轻。

8:因碳刷受制于刷子弹簧支架,有弹跳的问题,所以无刷的转速会比碳刷的快些。

内转子无刷马达与外转子无刷马达的定义:

1:内转子无刷马达:指马达轴心会转,线圈在马达壳,磁铁在轴心。

2:外转子无刷马达;指马达外壳会转,线圈在轴心,磁铁在外壳上。

内转子无刷马达和外转子无刷马达的优点:

1:内转子无刷马达的优点:一般来说,因为它的直径较小,较利于高转速扭力的发挥。

2:外转子无刷马达的优点:它的散热较好,直径较大,较利于低转速扭力的发挥。

无刷马达的优点:

1:无刷的效率:

在相同的电流下,动力增加,飞行的时间加长,无刷的扭力,转速一般来说会比碳刷好,耗电也比较省,所以,使用无刷无论是慢飞或快飞,使用相同的电池,滞空时间都会比较长。

2;无刷的功能:

快飞的飞机需要较大的拉力和推力,用无刷马达会比较好,这样飞起来比较有满足感。

关于无刷入门方式:

先定飞机,再定无刷的动力组合,因为绝大多数人是以玩飞机为目的,动力只是手段之一,所以,建议从自己飞的比较拿手的飞机开始来改无刷。

怎样区分是直升机用马达还是飞机用马达:

1:根据前拉与后推:直升机一般用前拉式马达;飞机一般用后推式马达。

前拉式马达:指马达它是放在机子前面的;

后推式马达:指马达它是放在机子后面的。

根据磁铁:一般马达内有6颗磁铁为直升机用;马达内有12颗磁铁为飞机用。

根据马达的KV值:一般来说飞机用马达的KV值比较低;直升机用马达的KV值比较高。

什么叫KV值:

KV=PRM/V=每伏特转速,指的是马达的转速。KV值不同的马达,它们空转时的内阻以及电流就不同,所以耗电也会不同。

高KV值,可以搭配各种减速组来达到要求;

低KV值的无刷马达来直驱使用。

内转子无刷KV值比较高,适合过减速机,低电压就能发挥较佳的效率;

外转子无刷KV值比较低,适合玩3D机来直驱带大桨。

怎样计算实际的KV值:

1:利用KV值的70℅左右当有负载转速,就能知道适当的桨是多大。

2:找一片轻薄材料制作遮光片,裁剪成直径略超过马达外壳即可,量测当时的电压及转速,再将转速除以负载电压,即为该马达的KV值。

测得的转速为:28000RPM;负载电压为:12.3V(为马达转时测得的电压)即KV=28000RPM/12.3V=2276KV。

无刷正反转问题:

无刷马达上有三条线,随便更换两条就可以改变它的正反转,通常中间不换换两边。

什么叫做空转的转速:

是指在无负载状况下(没有带桨)每1伏特马达的转速。

为什么无刷的能量转换效率比碳刷的高:

因为在相同的电池容量,相同的马达动能输出的情况下,无刷可以比碳刷输出更久(即飞的更久)

用370减速组;用7.5*5的桨;用7.4V2300mAh的锂电;全速约8A;飞一趟下来马达很烫,飞行时间约为15分钟。

用外转子无刷400T;直驱7.5*5的桨;用7.4V2300mAh的锂电;全速约8A;飞一趟下来马达温温的,飞行时间约为20分钟。

3S2P代表什么意思:

是指三串两并,即:电压提升3倍(马达转数),容量提升2倍(运转时间)在,重量提升6倍。

如果有六颗电池为3.7V1000mAh:

当电池串联时:代号为S,3S即,3个电池串联,电压为3.7+3.7+3.7=11.1V;容量1000mAh不变;马达转速加3倍,运转时间不变。

当电池并联时:代号为P,2P即,2个电池并联,电压不变为3.7V;容量增加1000+1000=2000mAh;马达转速不变,运转时间加2倍。

口诀:串联电压相加,并联电流及容量相加。

什么是130,280,370,540,2030,2040马达:

这些数字表示马达的规格型号。

一般像130,280,370,540这些数字是表示碳刷马达的规格型号的,是代表马达的长度的,一般说来,马达越长,功率越大。

而无刷马达一般采用直径和长度同时标称,如:2030级:就是说马达的直径是20mm,长度是30mm,(标称时直径在前,长度在后)当然也有无刷马达使用130,280,540这种标称的,但是这跟马达的尺寸是没有关系的,也不能等同于碳刷马达的规格。

环保材料制作船模

环保材料制作船模 船模制作基础大全 (一)怎样看模型的工作图纸 我们在制作各种航海模型以前,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一份模型工作图纸,它不仅告诉我们模型的种类、名称、外形和尺寸,同时还可以使我们了解模型的各个零部件的情况。有些模型的图纸还简要地介绍模型的内部结构、动力装置、部件装配、控制系统和制作方法等。因此,认真地看图纸,搞清各种技术要求,对准备材料和工具、考虑制作方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重点介绍有关舰船模型的识图常识。 为了看懂模型工作图纸,首先要熟悉图中各种线条的意义。图中常见的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划线和折断线等。粗实线一般表示物体外表一切可见的轮廓线。虚线往往表示被遮挡的轮廓线。细实线用来表示尺寸线、尺寸界线、引线和剖面线。点划线常表示物体的中心线、位置线和轴线等。断开的地方用折断线表示。物体剖视的地 方要用倾斜的剖面线、中心线、位置线和轴线等。断开的地方用折断线表示。物体剖视的地方要用倾斜的剖面线。另外,在图纸上还常常

见到M、Φ和R等字母符号。M代表比例尺。如M1:1,表示图中物体的大小与实物一样大。M1:2,表示图中物体的大小为实物的1/2。M1:100,表示图中物体的大小为实物的l/100。不过,要注意区别图纸与实际舰船的比例及图纸与模型尺寸的比例。Φ是代表圆形物体或圆孔直径的符号,R代表圆形物体或圆孔半径的符号。这些符号都写在数字的前面。长度单位一般用毫米(mm)。(图96) 舰船模型的工作图纸,一般包括总布置图、船体型线图和零件图。有的图纸还给出部件的装配图和动力装置安装图等。简易和初级的舰船模型图纸,除总布置图和零件图外,也要有船体简单的型线图或每块横隔板的外形图,这对初学制作是很有用的。下面就分别讲一讲: 船壳板可以用截面为2×10(毫米)的长木片或1. 5毫米厚的木片粘制。在船体表面弯曲较大的地方可以用更窄的木板粘接。注意木片不要重叠,接缝要严紧。接缠处要涂胶水。船壳板粘完后还要用小刀或小刨子削平,首尾处要用木挫、小刀按船体线型削好。为了提高船体强度和加强水密性.可在船壳板外面用快干胶水、 透布油或清漆糊上 一层薄纤维布或纱布,待干后再涂刮腻子、打磨、涂漆美化。用金属材料制作,方法大致与上相仿。肋板可用粗铁丝、小型自制的角

如何制作船模

如何制作船模 ——学习理论知识 一、舰船的航海性能 舰船的航海性能主要包括: 1.能够装载规定数量的载重而浮在水面上; 2.当受风浪冲击,以及旅客,货物在舰船上移动时,舰船只产生一定的倾侧而不致倾覆;当外力作用消失时,舰船有恢复到原来正浮状态的能力。 3.舰船在海上发生触礁、碰撞或遭受敌人攻击而至损伤等事故时仍能保持不沉不翻的浮态。 4.应有较高的航速和消耗较小的机器功率。 5.有较好的航向稳定性xx传性。 6.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时,不致有猛烈的摇摆,以免船员,旅客晕船和妨碍舰船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武器的准确发射。 (一)浮性 舰船在水中受到水压力的作用,左右两舷的压力相互平衡,船底的压力与船只本身的重量相平衡。 舰船的平衡条件为: 1.重力P与浮力D作用在同一垂直线上; 2.排水量等于船的全部重量,P=D (二)稳性 若用外力使舰船倾斜,重力与浮力形成一个促使舰船回复到原来正浮位置的力矩,舰船是稳定平衡。

怎么样才能使舰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呢? 1.应尽量降低舰船的重心; 2.增加船宽; 3.保持一定的干舷。 但船宽过大、重心过低的舰船,重力与浮力作用线之间距离很大,因而形成的复原力矩也就很大,这样的舰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左右摇摆频率较高,对人员工作和设备运行不利。 (三)快速性 舰船航行时的水阻力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摩擦阻力: 水是具有粘性的液体,舰船航行时就要克服由于水的粘性产生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摩擦子阻力。摩擦阻力的大小和船体浸水的湿表面面积、船与水的相对速度、船壳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1)xx阻力: 舰船行驶时,船首对水施加压力,把水劈开而前进,于是就激起了一组随船前进的波浪,这就是首波。船尾在前进时,水中留出了一个低压区,成为波谷,形成了一组由船尾引起的波浪,称为尾波。造成波浪也要消耗能量,叫做兴波阻力。因为它是由于水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所以又叫做压力阻力。 (2)兴波阻力与舰船的长度的速度有关。船速越高,兴波阻力越大。 为了减小这种阻力,把船着水线以下做成球鼻状的流线型,利用球状部分所形成的低压,降低首波的高度,从而见效兴波阻力。这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提高船速的方法。 (3)涡旋阻力:

最新 西班牙 “无敌”号古帆船模型制作札记-精品

西班牙“无敌”号古帆船模型制作札 记 长久以来,笔者一直对古战船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无人指导,故未轻易动手制作。《航空模型》2005年第3期刊登的《浅谈古帆船模型的制作》一文,坚定了笔者实现这一愿望的信心。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笔者买来一套西西利公司出品的西班牙古帆船“无敌”号模型塑胶拼装套材(图1),比例为1:100。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笔者亲手制作的第一艘古帆船模型终于可以上架观赏了(图2)。在此,笔者将制作过程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 “无敌”号的来历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和葡萄牙就开始了对新殖民地的争夺。据说,葡萄牙人最早建造了大帆船,但大规模建造大帆船的却是西班牙人。西班牙用这些大帆船组成强大的舰队,开始了远洋掠夺。“无敌”号就是这种大帆船的代表。该船最显著的特点是其高耸的船艏和船尾甲板,便于在贴近敌舰时船员能够轻易登舰。“无敌”号帆船装备了40门火炮,射程可达400米,加上其城堡状的外形,在心理上能对敌人产生强大的威慑作用。前期准备制作前,除了仔细阅读套材的说明书外,笔者还搜集一些当时的历史资料,为的是获取更多对真实帆船的直观认识,对模型的制作大有裨益。虽然真实的历史图片资料难以寻觅,但不少欧美影片中所见到古帆船的形象,大大方便了笔者深入了解古帆船的外观、结构、火炮、风帆、绳结、绞盘等设施(图3)。这些不仅对模型的制作有很大帮助,也激发了笔者更大的兴趣。许多模友都知道,使用塑料套材制作静态模型的一大难点就是涂装。因为塑料制品硬度较高、表面光滑,更适合反映各种金属材质的特点,所以经常被用来制作现代战舰模型、车模等,而要想用它表现木制古帆船的质感则比较困难。好在这款套材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表面质感的问题,在船底、两舷及甲板处都做了木纹处理,能帮助制作者在涂装时做出较逼真的质感。因此,只要涂装处理适当,塑料材质也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图4)。 根据笔者的经验,模型的整体制作顺序一般可以分为3种:(1)先组装,后上色;(2)先上色,后组装;(3)边组装,边上色。 上述3种方法应根据制作的具体对象灵活运用。对于外形简单又无内部展示的模型,一般采用第1种方法,既省时,整体效果也容易控制;对于需要展示内部细节的模型,则要采用第2种或第3种方法,或者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这艘“无敌”号,笔者就综合运用了后两种方法。制作过程 1.主要结构件的上色与组装(1)船身组装前,先对船身内侧必要的部位和嵌入船身的零件上色(图5)。之所以先组装后上色,是因为内部上色非常困难。上色时,笔者先将零件从套材框上切下并修整好,再用透明胶带将其粘在套材框上进行喷涂,这样做是为了操作更方便。接下来按照说明书中的顺序,将船身主要部件进行试装(包括左右两舷及甲板等)。试装时用夹子、胶带等辅助固定,并仔细观察了各接缝吻合的情况。对效果不好的接合部进行了必要的修整,确认其贴合理想后刷胶粘接固定(图6)。(2)甲板、桅杆与船身制作工序类似,甲板与桅杆也采用了先修整上色,再按照说明书指定的顺序和位置装配的方法。安装顺序是从前到后依次安装,先插入安装位置,校正后再涂胶固定。(3)火炮、绳梯套材中提供了10门火

船模加工制作

Product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of Model B3000 Series 3-Axis CNC System: The B3000 Ship Model Making Machine is a single spindle gantry 3-Axis machine designed to machine and cut ship model profiles. The machine can be operated both manually and by CNC and incorporates high speed spindles giving the following benefits: ? Precise control; ? Automatic machining and cutting; ? Little or no hand working; ? Good surface finish; ? Faster manufacture of models; ? Ability to transfer CAD co-ordinates direct from CAD system to CNC control. The Machine as with all CNC machines requires a competent experienced CNC machinist to operate it correctly and to maximize its capabilities. Although the machine and software are user friendly it will require a competent CAD/CAM operator to drive the proposed software to generate the required tool paths and CNC code. Rather than complicating the machine and its oper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to cut detailed profile with undercuts such as bulbous bows and chine lines that the model is mounted and supported on the heavy duty T-slot table in the appropriate axis for cutting the required profile or surface. The Machine is more than capable of machining models of the required proportion from model blanks in both wood and plastic, however the wide the extended Y axis envelope. The machine will also offer the ability to cut 2 mould halves of ship models used for the lay-up GRP models. These types of models might also be more appropriate at the scale of models suggested. The machine, as well as a 3D operation can also be used in basic 2D cutting operation that might be used for the machining of the different layers used in the laying up of the rough model blanks. Please note – Only Basic operation and training are included within the Onsite training during installation and it is assumed this will be given to experienced machinist and CAD/CAM operators. If more complete training is required then this can be offered at an additional price. Machine Features: ?All Steel Construction - Creates a rigid cutting environment. ?Ball Screw Drives on Three Axes - Provide the highest degree of accuracy with minimal maintenance, equipped on the X, Y, and Z-Axes. ?THK Rails and Bearings - Provide smooth motion and the ability to handle very high loads. ?Closed Loop AC Servo Drives - Monitor the machines position at all times and set crash free soft limits. ?PC-Based Controller /Techno CNC Windows Interface - Easy to use with multi machine compatibility, allows the user to manipulate the machine through a Windows interface that is shipped ready for production. Machine Specifications: XY Axes Travel: 60" x 120" (1524mm x 3048mm)

船模设计理论及相关知识 文档

船模制作教程 一、理论知识篇 一、舰船的航海性能 舰船的航海性能主要包括: 1.能够装载规定数量的载重而浮在水面上; 2.当受风浪冲击,以及旅客,货物在舰船上移动时,舰船只产生一定的倾侧而不致倾覆;当外力作用消失时,舰船有恢复到原来正浮状态的能力. 3.舰船在海上发生触礁、碰撞或遭受敌人攻击而至损伤等事故时仍能保持不沉不翻的浮态. 4.应有较高的航速和消耗较小的机器功率. 5.有较好的航向稳定性和敏传性. 6.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时,不致有猛烈的摇摆,以免船员,旅客晕船和妨碍舰船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武器的准确发射. (一).浮性 舰船在水中受到水压力的作用,左右两舷的压力相互平衡,船底的压力与船只本身的重量相平衡. 舰船的平衡条件为: 1.重力P与浮力D作用在同一垂直线上; 2.排水量等于船的全部重量,P=D (二).稳性 若用外力使舰船倾斜,重力与浮力形成一个促使舰船回复到原来正浮位置的力矩,舰船是稳定平衡. 怎么样才能使舰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呢? 1.应尽量降低舰船的重心; 2.增加船宽; 3.保持一定的干舷. 但船宽过大、重心过低的舰船,重力与浮力作用线之间距离很大,因而形成的复原力矩也就很大,这样的舰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左右摇摆频率较高,对人员工作和设备运行不利. (三)快速性 舰船航行时的水阻力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摩擦阻力:水是具有粘性的液体,舰船航行时就要克服由于水的粘性产生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摩擦子阻力.摩擦阻力的大小和船体浸水的湿表面面积、船与水的相对速度、船壳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1)兴波阻力:舰船行驶时,船首对水施加压力,把水劈开而前进,于是就激起了一组随船前进的波浪,这就是首波.船尾在前进时,水中留出了一个低压区,成为波谷,形成了一组由船尾引起的波浪,称为尾波.造成波浪也要消耗能量,叫做兴波阻力.因为它是由于水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所以又叫做压力阻力.(2)兴波阻力与舰船的长度的速度有关.船速越高,兴波阻力越大.为了减小这种阻力,把船着水线以下做成球鼻状的流线型,利用球状部分所形成的低压,降低首波的高度,从而减小兴波阻力.这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提高船速的方法. (3)涡旋阻力:舰船航行时,由于水经过船的尾部所形成的旋涡吸收了舰船的能量,阻碍了舰船的前进,这就是涡旋阻力.尽量将船体设计成流线型,特别注意后部及尾部体型的合理性,可以减小涡旋阻力. 舰船在海上航行还会受到其他阻力,如空气阻力及汹涛阻力等. 舰船所受总阻力为上述三种阻力之和,即:总阻力=摩擦阻力+兴波阻力+涡旋阻力 模型试验求得的舰船总阻力和舰船所要求达到的速度的乘积就是克服水阻力所要化费的功率.如果知道舰船动力装置和推进器的效率,就可以确定舰船应该安装多大的主机了. (四)摇摆性 舰船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左右横摇和前后摇摆的运动,称为摇摆性.

轮船模型的制作方法

轮船模型的制作方法 轮船模型的制作要素 制作一艘具有一定难度的精品舰船模型,就其全过程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人、机、料、环、法四要素。 人:参与制作船模的人员。应该掌握:过程管理、计算机cad 制图、工艺加工、机械动力、电工电子、材料应用、涂敷粘接、造型雕刻、文字表达、成本核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往往是通过船模队(工作室)人员的素质结构和组合来实现。 机:拥有制作船模的专用设备和机具。这是解决制作难度问题和保证作品工艺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某种角度讲,精巧细腻的作品,是手艺发挥和工具能力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应事而宜,逐步完备。 料:制作船模的材料。现代船模制作材料选用面很宽,可以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创意。但选材的四原则仍然是:成本低、易加工、品相高、质感仿真强。到目前为止,木材仍然是船模制作的基本材料。比如:竞速类船模,为了尽量提高航速,常选用轻质的梧桐木制作船体结构;自行类舰船模型,为了体现船体曲面品相,常选用弯曲性能和加工性能较好的红松木或银杏木;仿真类西洋古帆船模型,为了提高收藏价值,充分表现欧美古朴典雅的艺术文化,常选用木性稳定、色质匀纯、纹理细洁的名贵木材制作船体和装饰雕刻,追求作品的品相和可收藏性。

环:制作船模的环境。船模工作室或船模工作台的布置合理巧妙,直接影响船模制作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应地、应人、应事而宜。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劳作方便舒适、物品定置摆放、外界联络便捷。具体的装备设施条件,尽可能具备:资料存放柜;作品陈列柜;配备必要设备机具的工作台;水电、照明、空调、电脑、电话、吸尘设施;消防急救措施等条件。 法:船模制作的管理方法。随着现代管理学的成熟应用。现代船模制作,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都非常注重过程管理。在国外,一艘精品船模的制作前,首先需要规范地编制《船模制作指导书》,强化船模制作的过程管理。《船模制作指导书》的基本内容由:作品制作等级缮定书、制作项目规划预算书、图纸资料、材辅料计划、制作工艺单、工时进度表、试验纪录、对外联络备忘、费用支出日记、作品宣传文件等十项组成。《船模制作指导书》对于船模制作者的作品制作、参赛活动、商务洽谈,都有十分必要的作用。 轮船模型的制作的步骤: 1.将图纸或根据照片的样子进行1:1放样板。一般需要主甲板,船底轮廓板和船尾板。 2.将三板固定在平板玻璃上,作为船体基本轮廓。 3.将石蜡凡士林和滑石粉按1:1:3混合,石蜡比例多油泥硬,做出的模子硬度高光洁,凡士林比例多油泥软, 便于制作。比例没有绝对的要求,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 4.将配比好的原料加温混合融化。一般不要直接在火上加热,这样容易烧焦,可采取大锅套小锅隔水加温。

船模实训报告

网络教育学院 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 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学号: 学生: 完成日期: 2013年2月6日 《告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名称:船模阻力实验 二、实验目的: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 行状态。其具体目标包括:(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 能的优劣。(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 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应用。(3)预报实船性能;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 (4)系列船模实验;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 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5) 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 体对阻力的影响。(7)流线实验;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三、实验原理: 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分别说出实验中安装激流丝和称重工作的作用。 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1mm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 中产生紊流。2)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二因次 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4.简述傅汝德假定的内容,并写出傅汝德换算关系式。 只与雷诺数有关,另一个为粘压阻力rf,rpv和兴波阻力rw合并后的剩余阻力rr, 只与傅汝德数有关,且适用比较定律。②假定船体的摩擦阻力等于同速度、同 长度、同湿面积的平板摩擦阻力。因此,可以用平板摩擦阻力公式计算船体的摩 擦阻力,通常称为相当平板摩擦。rts?rfs?(rtm?rfm) 傅汝德换算关系:

单片机无线遥控船模设计与制作

第1章绪论 1.1概述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近距离无线电通信技术受到了很多关注,呈现非常好的发展势头,,因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如此多这样的应用领域,系统需要不断地实时传输小量的突发信号,在传统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在相对较近距离内实现相互之间通信或相关操作,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已成为现在通信业乃至整个信息业的热点,被广泛应用于报警、无线遥控、军事通信、无线局域网等范围,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般情况下,单片机在获取实时数据之后,仍需要将数据传出去,而有线的数据传输主要依赖于有线的线路。例如采用CAN总线、串并行总线等,且有线的线路具有成本非常高,维护不方便等缺点。 无线数据传输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它是在有线数据传输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无线数据通信时通过接收模块和发射模块进行传送数据的,具有不占空间,成本较低且可靠性高,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小及维护方便等特点,提高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借此单片机课程设计机会,深深体会无线电的实用价值,初步了解并研究单片机无线遥控原理,从简单的遥控小车开始,设计一个完整的遥控系统,以对日后的学习研究中做一个很好的基础与铺垫。 1.2 课题研究背景 无线遥控,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远程控制机器的装置。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时至今日,无线遥控器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现在无线遥控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遥控器也扩展到了许多种类,简单来说常见的有2种,一种是家电常用的红外遥控模式(IR Remote Control),另一种是防盗报警设备、门窗遥控、汽车遥控等等常用的无线电遥控模式(RF Remote Control)[][11]。 无线遥控船所讲的遥控技术正是无线遥控模式,无线遥控是无线电遥控,它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遥控设备。这些信号被远方的接收设备接收后,可以指令或驱动其它各种相应的机械或者电子设备,去完成各种操作,如闭合电路、移动手柄、开动电机,之后再由这些机械进行需要的操作。

船模制作教程1

一、理论知识篇 一、舰船的航海性能 舰船的航海性能主要包括: 1.能够装载规定数量的载重而浮在水面上; 2.当受风浪冲击,以及旅客,货物在舰船上移动时,舰船只产生一定的倾侧而不致倾覆;当外力作用消失时,舰船有恢复到原来正浮状态的能力. 3.舰船在海上发生触礁、碰撞或遭受敌人攻击而至损伤等事故时仍能保持不沉不翻的浮态.4.应有较高的航速和消耗较小的机器功率. 5.有较好的航向稳定性和敏传性. 6.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时,不致有猛烈的摇摆,以免船员,旅客晕船和妨碍舰船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武器的准确发射. (一).浮性 舰船在水中受到水压力的作用,左右两舷的压力相互平衡,船底的压力与船只本身的重量相平衡. 舰船的平衡条件为: 1.重力P与浮力D作用在同一垂直线上; 2.排水量等于船的全部重量,P=D (二).稳性 若用外力使舰船倾斜,重力与浮力形成一个促使舰船回复到原来正浮位置的力矩,舰船是稳定平衡. 怎么样才能使舰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呢? 1.应尽量降低舰船的重心; 2.增加船宽; 3.保持一定的干舷. 但船宽过大、重心过低的舰船,重力与浮力作用线之间距离很大,因而形成的复原力矩也就很大,这样的舰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左右摇摆频率较高,对人员工作和设备运行不利.(三)快速性 舰船航行时的水阻力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摩擦阻力:水是具有粘性的液体,舰船航行时就要克服由于水的粘性产生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为摩擦子阻力.摩擦阻力的大小和船体浸水的湿表面面积、船与水的相对速度、船壳表面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1)兴波阻力:舰船行驶时,船首对水施加压力,把水劈开而前进,于是就激起了一组随船前进的波浪,这就是首波.船尾在前进时,水中留出了一个低压区,成为波谷,形成了一组由船尾引起的波浪,称为尾波.造成波浪也要消耗能量,叫做兴波阻力.因为它是由于水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所以又叫做压力阻力. (2)兴波阻力与舰船的长度的速度有关.船速越高,兴波阻力越大.为了减小这种阻力,把船着水线以下做成球鼻状的流线型,利用球状部分所形成的低压,降低首波的高度,从而减小兴波阻力.这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提高船速的方法. (3)涡旋阻力:舰船航行时,由于水经过船的尾部所形成的旋涡吸收了舰船的能量,阻碍了舰船的前进,这就是涡旋阻力.尽量将船体设计成流线型,特别注意后部及尾部体型的合理性,可以减小涡旋阻力. 舰船在海上航行还会受到其他阻力,如空气阻力及汹涛阻力等. 舰船所受总阻力为上述三种阻力之和,即:总阻力=摩擦阻力+兴波阻力+涡旋阻力 模型试验求得的舰船总阻力和舰船所要求达到的速度的乘积就是克服水阻力所要化费的功

新手船模必看

船模的制作步骤与方法 要制作一艘船模,初学者首先要掌握三点。一,常用基本工具的种类与使用。二,船体的结构。三,看懂图纸。 一,常用基本工具:1 卷尺,钢板尺,角尺,木锯,斜口刀,钩刀,剪刀,木锉刀,小镊子,尖嘴钳,小木工刨,线锯,小台钳。条件具备的话再有手电钻,曲线锯,砂轮机,角磨机,车床等那更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了。还有些消耗品:粘接剂,纱纸,油漆,腻子,漆刷。 卷尺和钢板尺用来测量材料。木锯,钢锯裁取材料,角尺是画直角或检查直角的尺,船体装配时也经常用到。 制作模型时用的最多的是刀,刀的种类很多,根据需要自制不同的刀,使用一把得心应手的刀有利于提高效率和进度。 斜口刀是使用方便用途最广的一种刀。可用废的钢锯条在砂轮机上自己磨制,有些文具店也有售,质量相当不错,价格也很便宜。钩刀在裁取薄板时很得心应手。在装潢材料超市能买到。 其他的工具都会在制作小零件时用到。 粘接剂宜使用快干型的,粘接力越大越好。每种胶都各有长处和短处,白乳胶价格低,粘接力也可以,但干的太慢,影响制做效率,所做船模不能下水和受潮。市面上所售的502,效果不错,但对粘合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而且较适宜硬木的粘接。有些快干型的树脂胶更是物美价廉。二,船体的结构: 船体由甲板,船壳板,龙骨,龙筋,肋骨,船首柱,船尾柱等组成。真的舰船的船体结构是十分复杂的,而一般模型 的船体要简单的多。 龙骨:由船体基底贯穿船首船尾的纵向构件。(相当于房屋的大梁)主要承受船体的纵向弯曲力矩。 龙筋:由船体四沿贯穿船首船尾的纵向构件。由细木条制作,主要提高船体承受外力的强度。肋骨:船体内的横面构件。一般用三合板制作。主要承受侧面水压力。 船壳板:船体的外部面板,用薄木板和木条拼结制作。主要承受船体的纵向弯曲力,水压力,外部撞击力。 三,看懂图纸: 要做船模,首先要学会看懂图纸。一般的船模图纸会包括船的剖线图,外型图,构造图和零件图。外型图,构造图和零件图一般初学者都能看懂,剖线图就有些吃力了。 剖线图也叫船体线型图。船体是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为了正确标识船体的形状和大小,需要船体线型图来将船体各部分剖开展示。船体线型图有三种:纵剖线型图,横剖线型图,半宽水线图。看图时,一定要弄懂字母和数字的含义。 一般在制作船体的时侯,只用横剖线型图就行了,用横剖线做出肋骨,将肋骨按标示的位置一一装到龙骨上,船体的基本形状就出来了。因此横剖线型图也叫肋骨线型图,许多船模图纸只给出横剖线型图,道理就在于此。 有了纵剖线型图和横剖线型图,就可以开始制作船体了。 用透明纸将纵剖线型图描下来,修整成前部(船首柱)下部和后部(船尾柱)连在一起 贴在木材上,依线锯下,就是龙骨。 用同样方法,将横剖线型图制成全部的肋骨。注意,一般图纸上横剖图因船体对称只画半边,因此描图时先要将透明纸对折,将叠边对准横剖图的中心线,描下所需的某号横剖线,顺线做成框状,假如是电动模型要[剪下,然后展开白纸即是某号肋骨外型,贴在木板上锯下。. 以便船体安装其他电动机和电池] 制作要细心,尺寸要准确。可用锉刀修饰。

船模型的制作方法

船模型的制作方法 制作一艘具有一定难度的精品舰船模型,就其全过程的内涵,可归纳为以下:人、机、料、环、法四要素。 人:参与制作船模的人员。应该掌握:过程管理、计算机CAD 制图、工艺加工、机械动力、电工电子、材料应用、涂敷粘接、造型雕刻、文字表达、成本核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往往是通过船模队(工作室)人员的素质结构和组合来实现。 机:拥有制作船模的专用设备和机具。这是解决制作难度问题和保证作品工艺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某种角度讲,精巧细腻的作品,是手艺发挥和工具能力的表现。一般情况下,应事而宜,逐步完备。 料:制作船模的材料。现代船模制作材料选用面很宽,可以不拘一格,充分发挥创意。但选材的四原则仍然是:成本低、易加工、品相高、质感仿真强。到目前为止,木材仍然是船模制作的基本材料。比如:竞速类船模,为了尽量提高航速,常选用轻质的梧桐木制作船体结构;自行类舰船模型,为了体现船体曲面品相,常选用弯曲性能和加工性能较好的红松木或银杏木;仿真类西洋古帆船模型,为了提高收藏价值,充分表现欧美古朴典雅的艺术文化,常选用木性稳定、色质匀纯、纹理细洁的名贵木材制作船体和装饰雕刻,追求作品的品相和可收藏性。 环:制作船模的环境。船模工作室或船模工作台的布置合理巧妙,直接影响船模制作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应地、应人、应

事而宜。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劳作方便舒适、物品定置摆放、外界联络便捷。具体的装备设施条件,尽可能具备:资料存放柜;作品陈列柜;配备必要设备机具的工作台;水电、照明、空调、电脑、电话、吸尘设施;消防急救措施等条件。 法:船模制作的管理方法。随着现代管理学的成熟应用。现代船模制作,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都非常注重过程管理。在国外,一艘精品船模的制作前,首先需要规范地编制《船模制作指导书》,强化船模制作的过程管理。《船模制作指导书》的基本内容由:作品制作等级缮定书、制作项目规划预算书、图纸资料、材辅料计划、制作工艺单、工时进度表、试验纪录、对外联络备忘、费用支出日记、作品宣传文件等十项组成。《船模制作指导书》对于船模制作者的作品制作、参赛活动、商务洽谈,都有十分必要的作用。 1.将图纸或根据照片的样子进行1:1放样板。一般需要主甲板,船底轮廓板和船尾板。 2.将三板固定在平板玻璃上,作为船体基本轮廓。 3.将石蜡凡士林和滑石粉按1:1:3混合,石蜡比例多油泥硬,做出的模子硬度高光洁,凡士林比例多油泥软, 便于制作。比例没有绝对的要求,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 4.将配比好的原料加温混合融化。一般不要直接在火上加热,这样容易烧焦,可采取大锅套小锅隔水加温。 5.用泡抹塑料和三合板加油泥按船体做出轮廓,此时船体非

船模制作展策划方案

船模制作展策划方案 主办:船舶系外联部 一、活动主题: 看我创新风采,扬起船舶之帆 二、活动目的: 开拓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船模制作展既能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又能培养同学们对船舶知识的兴趣,使同学们知道学有所用,激发其对专业知识的的重视。制作中又能锻炼同学们的个人全局观和促进团队合作意识。与此同时还可以为老师挑选几具简单可行的教学模具。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5月下旬。 活动地点:待定 四、活动人员: 全体大一同学均可参加 五、活动安排: 1)向前向系办提交活动申请和量化加分申请, 由外联部部员申请,部长指导。 2)邀请指导老师,去船模制作室求取图纸。

3)去各班介绍活动情况,鼓励同学参加,并发放船体图纸,由外联部部员分头行动。 4)去收集参加同学和团队队员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信息表格。收集工作由外联部全体部员负责,表格由指定人员负责。 5)向参加同学发放作品制作注意事项清单。6)初步收集制作信息和进度。此过程由指定地两个部员负责。 7)由大二部长去各制作寝室观看作品并指出外观的不足和重大缺陷 8)申请展评教室和活动用品,并预约指点老师和选定评委团与主持人。 9)活动举办: a、提前1小时装饰会场。请各部人员帮忙和指导。 b、观众、参赛者、评委团和指点老师依次入场。主持人致词宣布展评开始。 c、按顺序作品和作者(团队代表)上台讲解作品,由指点老师指点。 d、由评委团打分,并下一作品上台讲解展览,同时计算上一作品得分在下一作品上台前公布第一位同学得分。

e、向获奖班级、个人或小团体发奖。 f、主持人总结并宣布展评结束、 g、所有人员退出会场,由我部负责清理会 场。 h、活动进行中请纪检部同学帮助管理纪 律。 六、注意事项: 1)参加人员可以为个人也可以为小团体,小 团体成员不可多于四人。 2)每班以班级为团体至少出一个模型。 3)所用材料自备,可选用宿舍废弃的硬纸壳, 但要保证作品强度。做工不可太过粗糙, 尽可能完美。 4)务必落实对参赛作品的进度调查和记录。 5)评出班级前三,颁发奖状。评出个人或小 团体前三和优秀若干,颁发证书和奖品。 七、活动物质: 物资: 会场用品、A4打印纸50张 奖品: 奖状3张 证书3个

航海模型制作

航海模型制作 一.指导思想 1、转变学习方式。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过程,转变为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意义建构过程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有: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等。在活动中,尽可能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每一项活动主题实施中,尽可能多地进行调查、考察、参观、宣传、实验、表演、展示、交流、总结等学习活动,并以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为基础开展活动。 2、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参与管理的全过程,科技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概括为:自己的活动自己搞。教师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活动过程,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3、注重动手与动脑结合。活动设计,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每个学习者通过自我探究获得直接经验,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的技能、态度、方法能力的综合学习。 4、活动内容多元化。具有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活动组织内容、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学习内容的创新空间,使得活动设计可以在最大程度满足不同教师、学生的不同知识、不同经验的学习科学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等资源进行学习,将学生的探究知识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认知世界、体验生活,增添知识。构建综合体系,使科技教育的内容具有实践性、趣味性。 5、活动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师的评价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评价主体则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二、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进行科技意识教育、科技兴趣培养、科技知识教育、科技技能培养、科学方法教育、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科学世界观教育和科学素养培养。 (一)科技知识

玻璃钢船模手糊制作,有图片

玻璃钢手糊船模制作 作为一名业余模型爱好者,几年来在玻璃钢船模制作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希望这套制作方法对大家有所启示,同时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于我们共同提高。 1.将图纸或根据照片的样子进行1:1放样板。一般需要主甲板,船底轮廓板和船尾板。 2.将三板固定在平板玻璃上,作为船体基本轮廓。 江河 光 风

3.将石蜡凡士林和滑石粉按1:1:3混合,石蜡比例多油泥硬,做出的模子硬度高光洁,凡士林比例多油泥软,便于制作。比例没有绝对的要求,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 4.将配比好的原料加温混合融化。一般不要直接在火上加热,这样容易烧焦,可采取大锅套小锅隔水加温。 江 河 光 风

5.用泡抹塑料和三合板加油泥按船体做出轮廓,此时船体非常粗糙。油泥雕塑不可能一次完成,可以多糊几次。 6.船体轮廓做出以后,就将油泥糊在上面,这道工序和雕塑差不多。油泥雕塑不可能一次完成,可以多糊几次。 江 河 光 风

7.精加工这道工序和雕塑差不多,需要技术和耐心。 8.用泡抹塑料和三合板加油泥按船体做出轮廓,此时船体非常粗糙。油泥雕塑不可能一次完成,可以多糊几次。油泥糊完以后就开始粗加工,一般采取刀刮,模型刨子刨,加工出基本形状来。 江 河 光 风

9.用自制的小熨斗和油画刀配合一边熨一边用油画刀附平,这道工序加工后也会留下熨痕,这时再用锋利的美工刀片在上面刮,你就会看到满意的效果。 10.用自制的小熨斗和油画刀配合一边熨一边用油画刀附平,这道工序加工后也会留下熨痕,这时再用锋利的美工刀片在上面刮,你就会看到满意的效果。 江 河 光 风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制作帆船》

幼儿园美术手工教案《制作帆船》 导语:为了引导幼儿观察船体,激发幼儿制作船体的愿望。下面为您收集了一份优质的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设计意图: 为了增强幼儿的绘画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在活动“认识各种帆船”之后设计了这一活动,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各样的船帆。在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将各种形状的白纸有意识地折叠数次,使之产生各种折痕,自然形成各种奇妙的块状图案。在此基础上,我们引导幼儿勾线、涂色,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进程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其他的作画材料,启发幼儿在做完一面船帆后,再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制作船帆,这一做法可以扩大部分能力较强幼儿的创作空间。 活动目的: 1、运用随意折叠、涂色块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船帆。 2、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认识各种帆船,观看有关帆船比赛的录像。 2、师生共同收集帆船模型,布置帆船比赛的场景,其中个别帆船无帆(如图一)。 3、用来制作船帆的形状各异的白纸、记号笔、油画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制作船帆的兴趣和愿望 1、启发幼儿观察四周的帆船,说说帆船上少了什么。(部分船没有帆。) 2、帆船没有帆能航行吗?为什么?怎么办? 二、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船帆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周围陈列的自制帆船(如图一),讨论船帆是怎样做成的。 3、引导幼儿观察船帆上的折痕并发现这些折痕通过反复折叠而产生的。 4、给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请幼儿折叠并观察折痕。在此基础上,教师示范讲解:将纸随意折叠数次(如图二),注意尽量用力折叠,使折痕明显,然后打开,用记号笔描出折痕,最后上色,尽可能浅色和深色互相搭配或有规律地交替使用颜色。 三、指导幼儿制作 1、指导幼儿自由选择一张图形纸当船帆进行设计、装饰。 2、启发幼儿将纸沿各种角度折叠,建议折的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以3~5次为宜,鼓励幼儿折出与别人不同的图案。 3、鼓励已经做完一面船帆的幼儿利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式制作其他式样、图案的船帆。 四、组织幼儿共同欣赏

船模的制作步骤与方法

船模的制作步骤与方法要制作一艘船模,初学者首先要掌握三点。一,常用基本工具的种类与使用。 二,船体的结构。 三,看懂图纸。 一,常用基本工具:1卷尺,钢板尺,角尺,木锯,斜口刀,钩刀,剪刀,木锉刀,小镊子,尖嘴钳,小木工刨,线锯,小台钳。条件具备的话再有手电钻,曲线锯,砂轮机,角磨机,车床等那更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了。还有些消耗品:粘接剂,纱纸,油漆,腻子,漆刷。卷尺和钢板尺用来测量材料。木锯,钢锯裁取材料,角尺是画直角或检查直角的尺,船体装配时也经常用到。制作模型时用的最多的是刀,刀的种类很多,根据需要自制不同的刀,使用一把得心应手的刀有利于提高效率和进度。斜口刀是使用方便用途最广的一种刀。可用废的钢锯条在砂轮机上自己磨制,有些文具店也有售,质量相当不错,价格也很便宜。钩刀在裁取薄板时很得心应手。在装潢材料超市能买到。其他的工具都会在制作小零件时用到。粘接剂宜使用快干型的,粘接力越大越好。每种胶都各有长处和短处,白乳胶价格低,粘接力也可以,但干的太慢,影响制做效率,所做船模不能下水和受潮。市面上所售的502,效果不错,但对粘合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而且较适宜硬木的粘接。有些快干型的树脂胶更是物美价廉。 二,船体的结构:船体由甲板,船壳板,龙骨,龙筋,肋骨,船首柱,船尾柱等组成。真的舰船的船体结构是十分复杂的,而一般模型的船体要简单的多。龙骨:由船体基底贯穿船首船尾的纵向构件。(相当于房屋的大梁)主要承受船体的纵向弯曲力矩。龙筋:由船体四沿贯穿船首船尾的纵向构件。由细木条制作,主要提高船体承受外力的强度。肋骨:船体内的横面构件。一般用三合板制作。主要承受侧面水压力。船壳板:船体的外部面板,用薄木板和木条拼结制作。主要承受船体的纵向弯曲力,水压力,外部撞击力。 三,看懂图纸:要做船模,首先要学会看懂图纸。一般的船模图纸会包括船的剖线图,外型图,构造图和零件图。外型图,构造图和零件图一般初学者都能看懂,剖线图就有些吃力了。剖线图也叫船体线型

船模规范

(一)怎样看模型的工作图纸 我们在制作各种航海模型以前,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一份模型工作图纸,它不仅告诉我们模型的种类、名称、外形和尺寸,同时还可以使我们了解模型的各个零部件的情况。有些模型的图纸还简要地介绍模型的内部结构、动力装置、部件装配、控制系统和制作方法等。因此,认真地看图纸,搞清各种技术要求,对准备材料和工具、考虑制作方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重点介绍有关舰船模型的识图常识。 为了看懂模型工作图纸,首先要熟悉图中各种线条的意义。图中常见的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划线和折断线等。粗实线一般表示物体外表一切可见的轮廓线。虚线往往表示被遮挡的轮廓线。细实线用来表示尺寸线、尺寸界线、引线和剖面线。点划线常表示物体的中心线、位置线和轴线等。断开的地方用折断线表示。物体剖视的地方要用倾斜的剖面线、中心线、位置线和轴线等。断开的地方用折断线表示。物体剖视的地方要用倾斜的剖面线。另外,在图纸上还常常见到M、Φ和R等字母符号。M代表比例尺。如M1:1,表示图中物体的大小与实物一样大。M1:2,表示图中物体的大小为实物的1/2。M1:100,表示图中物体的大小为实物的l/100。不过,要注意区别图纸与实际舰船的比例及图纸与模型尺寸的比例。Φ是代表圆形物体或圆孔直径的符号,R代表圆形物体或圆孔半径的符号。这些符号都写在数字的前面。长度单位一般用毫米(mm)。(图96) 舰船模型的工作图纸,一般包括总布置图、船体型线图和零件图。有的图纸还给出部件的装配图和动力装置安装图等。简易和初级的舰船模型图纸,除总布置图和零件图外,也要有船体简单的型线图或每块横隔板的外形图,这对初学制作是很有用的。下面就分别讲一讲: 总布置图总布置图又称总图。主要根据投影的原理,在船舶的俯视图、侧视图、前视和后视图上表示出全船各部分的形状与布置。它可以便我们了解全船概貌,船体、上层建筑等较大零部件的外形、尺寸和位置等。看图时,应将总图中的侧视图、俯视图(有的还有前视图和后视图)对照来看。同时要参考文字说明,结合平时学习的有关造船、海军及航海等方面的知识,搞清所做模型的基本情况,如名称、用途、有什么特点、船舶的尺度、几个推进器、几个舵以及船上有什么武器装备和各种设施等。 船体型线图我们知道船舶在水中运动,为减小水的阻力,船体一般都做成流线型。一种能正确表示船的流线型体的特殊图形,就叫船体型线图(简称型线图)。型线图包括横剖线图、纵剖线图和个宽水线闻。为理解这三个图形的形成、要首先了解船体的三个主要的剖面,即中横剖面、中纵剖面和基平面。 在船体长度中点垂直船首尾线的横向铅垂平面,叫中横剖面。通过船首尾端部的纵向船垂平面,叫中纵剖面。它与中横剖面相互垂直,并把船体分为左、右两个对称部分。通过船底的水平面叫基平面,它垂直于纵剖面和横剖面。 横剖线图(又称船体体型图) 用平行于中横剖面的一组平面,按相等距离切割船体时,与船体曲面相交的线称横剖线。将横剖线投影在一个平面上即组成横剖线图。为了便于区别,一船从船尾至船首(或相反)按顺序编号,我们称之为站号。有些船体的首、尾线型复杂,往往在船体首、尾每两个横剖而的中间增加—个横剖面,所得的横剖线可编为1/2、 11/2、21/2……等。因船体左右两部分对称,只要绘制一半即可。习惯上在横剖线的中纵剖线右面绘出前船体的横剖线,左面绘出后船体的横剖线,可使图形大为简化。横剖线是制作船体肋板的重要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