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课程设计任务书

gis课程设计任务书
gis课程设计任务书

GIS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实习目的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gis原理后,按照教学大纲所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gis原理完成实习内容。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学生对gis基本原理的掌握,锻炼学生对gis基本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1、掌握栅格图的矢量化,拓扑重建,拓扑查错,修改区属性

保存文件。

2、掌握属性数据导入、导出,数据的基本管理、处理、编辑方法。

3、掌握矢量图数据分析方法。

三、实习安排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以学校机房为设计场所。设计的主要方式是分组完成一幅图的相关操作内容。共分5个组,每组独立完成规定内容的课程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的时间为校历周14周,5月30日至6月3日。课设成绩由课设指导教师根据课设报告(40%),数据成果(40%),课设中的表现(20%)按照百分制综合评定。课设成果在14周周五之前上交。

四、成果提交

数据成果:

●用MAPGIS编制行政区划图。

●用MAPGIS编制交通图。

●用MAPGIS实现道路的缓冲区分析。

课设报告:报告中应写明课设中的主要步骤和中间过程,设计心得等,文字简短明确。课设报告命名要求:作业名_姓名_学号,然后使用rar 或者zip格式压缩,如gis课设_李明_20091029303.zip。

五、注意事项

课设期间,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各组成员独立完成任务。注意维护机房设备。

指导教师:王焱

2011.5.29

GIS课设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我学完GIS原理后,在王焱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围绕有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我根据GIS原理完成实习操作。巩固了我对GIS基本原理的牢固掌握,锻炼了我对GIS基本技能的熟练应用,培养我的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能力。此次使用的软件MapGIS是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版权的大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它是一个集当代最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大型智能软件系统,是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统,是进行现代化管理与决策的先进工具。MAPGIS连续五年在全国GIS测评中名列第一,是国家推荐的首选GIS软件平台。

MapGIS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测绘、土地管理、电信、交通、环境、公安、国防、教育、地质勘查、资源管理、房地产、旅游等领域。中地公司在全国拥有数千用户,遍及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各地众多行业和部门,现已进入日本、朝鲜等海外市场。其中土地、地籍、电信、管网、规划等系统成为国家各部委向全国重点推广的高科技产品,成为我国各领域进行数字化建设的首选软件。

一、GPS的基础知识

Mapgis中图形文件由一个文件夹组成,一般包括工程文件(*.mpj)、点文件(*.wt)、线文件(*.wl)、区文件(*.wp)。工程文件(*.mpj)是把点文件(*.wt)、线文件(*.wl)、区文件(*.wp)三类项目组合起来而成一张图。

二、Mapgis的几个专用名词

工程:是一种索引,将所有符合索引条件的文件都包括进来,便于编辑和管理;

●工程地图参数的设置方法:手工编辑、文件导入;

●文件的四种状态:打开、关闭、编辑、当前编辑状态,处于当前编辑状态的

同类文件只能有一个

●矢量化————按照自己的要求,根据底图(即前面校正的影像文件)中的

地理要素,对底图进行描绘,最终形成带有坐标的电子地图,即矢量数据。

●右键的功能――――a、弹出右键菜单,b、中止当前操作。

●窗口操作――――是矢量化的重要工具。缩小窗口:逐级缩小窗口,直接点

击鼠标左键即可;移动窗口:将窗口移动到指定位置,点击鼠标左键不放移动到指定位置即可;上级窗口:恢复到上次显示结果;复位窗口:将图形恢

复到最初显示即按图形实际大小显示;更新窗口:重画当前窗口,即刷新窗口;清除窗口:清除当前窗口;窗口参数:窗口参数用来设置当前的位置及显示比例。放大窗口:点击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在当前窗口中产生一个矩形框凡是在矩形框内的图形就是可视部分。矩形框越大,选中的图形就越多,也就是放大倍数越小,矩形框越小,选中的图形就越少,也就是放大倍数越大。

●设置————目录设置:用户数据存储目录(我们在矢量化数据时,将这指

到矢量化产生的文件目录这级);矢量字库目录:字库存储目录;系统库目录:子图、线型、图案存储目录(在矢量化过程中不同行业不同比例尺或是不同地理要素的地物都有其对应的线型、符号、填充颜色及图案,这些信息主要存放在系统库中);系统临时目录:临时文件存储目录(主要存放在处理mapgis文件时产生的垃圾文件,可对此目录的文件删除),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目录。

●文件――――文件就是一类地物,如公路、水系这些都属于地物。

●三类图形文件————图形文件分三类:点文件(主要存放文字注释、符号

即子图)、线文件(境界线、河流、航空线等现状地物组成即线图元)、面文件(把各个行政区划进行填上颜色后的文件,它是有封闭的弧段组成,而弧段是一种特殊的线,可用线图元转换而来),这三类文件是被工程管理的。

●图层————在同一文件中,可同时有多个图层,我们把不同的地理要素单

独的存放到不同的图层里,(如境界线要素作一个图层、河流线要素作一个图层,最终这些图层组成一个完整的线文件)。

二、课设中的主要步骤

1、矢量化的基本流程

矢量化基本流程

●新建工程(设置工程地图参数)――――装入光栅文件(将老师给的影像文

件装载到工程里)――――读图、分层(目的:对整个底图有个了解,然后对底图上的地理要素进行分类)――――创建点、线、面文件――――编辑层名字典,即修改层名(按照前面的读图,对底图上的地理要素进行分类,这里设定这些分类存放的图层及图层名;目的:排除同种类型文件的干扰,

便于做用MAPGIS编制行政区划图、交通图、道路的缓冲区分析)――――编辑系统库(如符号库,线型库,颜色库,按照矢量数据要求根据底图上的地理要素,把需要的符号、线型、颜色编辑到系统库里。)――――新建工程图例(类似创建参数表,将系统库中的符号、线型、颜色的参数编辑到图例板中;主要是便于后面的对地图进行矢量化,便于图形参数管理,同一要素图元的参数一致。)――――关联图例(将工程与图例文件进行关联,才能在工程中打开图例板,使用图例板。)――――打开图例板(类似打开参数表)――――矢量化点线面(利用图例板交互式拾取图元参数进行矢量化)。

●保存文件:依次选中每个“处于当前编辑”状态的文件,单击右键,在弹出

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保存项目”,

●保存工程:在左边“工程管理”窗口中,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

择“保存工程”,

●图形输入

线编辑――――输入线,键盘功能,线编辑菜单里的功能。

属性:(反映出每一图元的地理特征的一些文字信息,并且这些信息要和每一图元关联起来管理,也就是说图形表格管理)建立属性结构,修改属性。

根据属性改参数(相同地理要素的图元,参数一样,利用其相同的属性来统改参数)

根据参数赋属性(相同地理要素的图元,有些属性是相同的,在矢量化时都采用了统一的参数,可利用相同参数赋给其相同的属性。)

点编辑

面编辑――――(输入弧段,弧段要闭合;弧段闭合:线与线之间的线头与线尾闭合,线与线之间相交处必须断开,符合线与线之间的线头线尾闭合。)

三、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其分析步骤为:

1.输入缓冲区半径:在“空间分析”菜单下,选择“缓冲区分析”中的“输入缓冲区半径”,系统将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让用户输入缓冲区的半径。

2.选择缓冲区类型: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缓冲区的类型,如:在此,选择“求一个区缓冲区”。

3.选择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元:缓冲区类型选择后,将鼠标移动到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元上并按下鼠标左键,系统会自动进行计算并显示出该图元的缓冲区。

三、GIS设计心得

通过一周的GIS课程设计,在王焱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一次重要实习。围绕有

关GIS的空间数据获取、管理、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工作,我根据GIS 原理完成实习操作。巩固了我对GIS基本原理的牢固掌握,锻炼了我对GIS基本技能的熟练应用,培养我的应用GIS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能力。

MapGIS课程设计报告

班级:09测量

学号:05061122

指导老师:王焱

姓名:刘倩

目录

目录 (8)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要求。 (9)

三、设计具体过程 (10)

1、建立图例板 (10)

2、矢量化所有的点、线并建立相应的文件 (11)

3、进行查错,自动拓扑重建造区。 (12)

4、编辑区属性结构 (13)

5、耕地预警分布图的编辑 (15)

6、编辑输入图名、比例尺、指北针,图框 (17)

五、设计心得 (22)

一、设计目的:

1、掌握栅格图的矢量化,拓扑重建,拓扑差错,修改区属性

保存文件。

2、掌握属性数据导入、导出,数据的基本管理、处理、编辑方

法。

3、掌握矢量图数据分析方法。

4、通过设计实习,熟悉用MAPGIS编制地图的全过程及基本方法,了解MAPGIS在制图领域中的应用。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编绘的基本原理、综合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要求。

1、用MAPGIS编制河南省行政区划图。

2、用MAPGIS编制耕地预警分布图。耕地预警分布图中警情

严重程度分为五个警度:

(需求/供给)<0.95时为无警;

0.95—1.05时为轻警;

1.05—1.10时为中警;

1.10—1.50时为重警;

>1.50时为巨警。

3、用MAPGIS编制河南省耕地相对变化率空间分布图。

三、设计具体过程

1、建立图例板

第一步:打开

图形处理输入编辑

打开新建图例窗口,如下图:

选择点类型图例

输入名称

选择图例参数,

并设置参数

如上述方法一次输入各个点、线图例的参数,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保存图例板文件即可。

2、矢量化所有的点、线并建立相应的文件

文件名设为自己的真实姓名。不参与造区的线文件最好另设文件名,如铁路、河流。步骤如下:

打开光栅文件,并求反

新建点或线文件 打开图例板 选择图例板上要用的点或线图例

矢量化点或线开始矢量 化点或线,如下图:

3、进行查错,自动拓扑重建造区。

在线矢量化完后,进行自动联接线,线转弧段等操作,并处理微短线,接下来进行区、线查错操作,如不闭合区进行闭合处理,运用延长线、剪断线、靠近线等操作是区域闭合,待无错

误后进行拓扑重建,如下图

4、编辑区属性结构

具体操作如下:

将XLS格式数据文档保存为dbf格式数据文档

打开

Mapgis

库管理

1)

选择属性下拉菜单

选择连接属性

别选择连接文件和被连接文件(如下图2)

设置地市

名为关键字段(如下图2

)单击确定

退出界面

在输入编辑窗口中查看已经连接的属性数据(如下图3)

5、耕地预警分布图的编辑具体步骤如下:

利用上述方法导入属性数据

单击去编辑下拉菜单

选择根据属性赋参数

输入条件

确定

入属性参数

确定,如下图:

重复上述操作分别输入 预警图的五个条件即可完成预警图的编辑。

6、编辑输入图名、比例尺、指北针,图框

操作步骤如下:

新建点文件、线文件

打开点编辑下拉菜单

选择输入点图元

选择右侧子图

在左侧输入子图号:

确定

在矢量图左上角单击即可完成输入指北针的操作,如下图:

输入图名和比例尺的操作将上述步骤中的选择子图改为选择注释,确定后单击要输入图名的位置,输入图名和参数即可完成图名、比例尺的输入编辑。

输入图框的步骤如下:

选择输入线

画框,单击右键确定即可。

四、设计结果分析

课程设计结果为:河南省政区图、河南省耕地警戒线图、河南省

耕地变化率分布图,如下所示: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编号: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项目名称:粒子群主题网站 小组名称: 组长姓名: 上课时间:2009年7月13 日- 7月25 日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20 年月日

1 设计目的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软件工程》课程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实际系统。 要求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完成对系统的定义、设计、编码、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通过对具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使得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用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 2 设计要求 (1)选用迭代式开发的过程模型,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规范地完成规模小、功能较为简单 的软件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2)学生5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人为组长,其他人为组员,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 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选题的设计。 (3)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4)开发平台.NET3.5,语言(C# \ ASP),数据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数据库系统MS SQL Server 2005 (5)具体指标: 1)可以选择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或面向对象方法(OOA/D) 2) 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 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 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描绘分配的子功能需求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子功能的数据流图DFD,要求绘制到3级DFD3 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DFD3 b)设计: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每一位小组成员根据需求的DFD3图,完成分配的子功能模块设计,用HIPO 图表征。 每一位小组成员设计分配的子功能模块的接口 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程序流程的逻辑设计 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集成 c)软件实现: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界面的设计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代码编写 小组负责人在.NET框架下,组织完成系统的实施 d)软件测试: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的单元测试 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系统的测试用例,不少于20个,完成测试工作 3)面向对象方法(OOA/D):以UML为主 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实习报告 班级:地信10701班 学生姓名:陈鹏 学号:200701144 指导老师:何贞铭刘少华邵燕林 日期: 2010年9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1) 二、课程设计任务 (1) 三、空间数据建库 (1) 四、系统功能设计 (1) 五、系统界面设计 (2) 六、系统功能实现 (2) 七、实习成果展示 (2) 八、总结和体会 (2)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一、课程设计目的 (标题四号宋体加黑,正文五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18,首行缩进2字符) 本次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工程》等课程 后开展的实践性课程设计。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完成地图矢量化(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系统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和部分功能的实现;通过本次实习对三个GIS平台软件(SuperMap、ArcView、MapGIS)的各个功能模块有了较深入了解、熟悉和掌握;通过这 次课程设计也进一步熟悉了基于GIS平台提供的组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思路和 流程。其主要的目的概括为: 1、熟练掌握三种GIS的公共平台及其开发环境; 2、熟练掌握三种GIS二次开发组件开发GIS应用软件; 3、掌握GIS数据库建库方法和地物编码方法; 4、理解和掌握GIS工程原理及方法。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利用G IS公共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环境开发一套“校园GIS软件”,在遵循国家基础地理编码的基础上建立更详细的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实现校园内的地面建筑、道路、绿化面积等地物信息的可视化管理和查询,并可据此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1.建立校园地物编码系统(各个教学设施,如各个楼层的编码等) 2.建立校园地物的空间拓扑关系; 3.建立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库(最好采用独立的商业数据库进行建库或设计数据库); 4.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系统; 5.实现空间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如道路的 缓冲区分析; 6.提交书面报告(编码系统、数据库设计、软件设计流程和软件使用说明等)和校园 GIS系统软件运行程序及原始程序代码等。 三、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库 。。。。。。 (地图分层、属性库设计,数字化地图基本流程) 四、系统功能设计 。。。。。。 1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2018)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及指导书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2018.7

设计任务书 现某住宅小区需兴建4栋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6层住宅(37-40号楼),计划总工期为九个月,要求学生根据该工程的设计图纸及本任务书的要求,编制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一、已知设计资料 1. 图纸一份(另发)。 2. 建筑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 3. 建筑现场附近有永久性高压线及自来水干管通过,施工用水、电可直接引入。 4. 模板、钢筋在现场加工,混凝土、砂浆购买成品。 5. 可供利用的场地范围及道路见建筑平面示意图。 6. 施工开工日期为2018年11月1日。 7. 因施工单位的基地离该工地不远,故无需考虑现场临时的生活设施(如食堂、宿舍等)。 二、设计要求 1. 列出该工程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工程量(参考工程量清单)。 2. 拟订各个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及相应的质量与安全措施。 3. 计算各个工程项目的劳动量,部分材料量和机械台班数。 4. 编制主导工程的流水施工方案。 5. 编制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以日计算)。 6. 设计整个建筑场地的施工平面图,在图中包括: (1)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2)加工棚、仓库的布置 (3)布置运输道路 (4)布置行政管理及文化、生活、福利用临时设施 (5)布置水电管网及设施 三、设计的内容 学生在完成本设计时,应包括下列两部分的内容: (一)设计说明书 1. 对该建筑物的概况和施工条件简单叙述,主要包括该建筑物的结构特征,以及施工设计的原始资料。 2. 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劳动量计算作为设计说明书的附件。 3. 主导工程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 主导工程流水施工方案(包括: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施工层的划分、每层施工段数、总施工段数、各工种工作队数、计划工期等参数的计算)及整个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说明。 5. 各种为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材料仓库堆场面积的计算。 6. 设计施工平面图的必要说明。 7. 设计说明书及附件以A4打印装订成册,将评分表放在最后一页。打开课堂派网页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c710741481.html,/,使用邮箱或手机号注册并绑定微信,使用邀请码GMZJ5F加入班级,编辑个人信息后上传设计说明书部分。 (二)设计图表 1. 该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表,采用A3图幅绘制。 2. 施工平面图按比例在A3图幅中绘制,各仓库、堆场应注上尺寸。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通过该课程设计要使学生树立起强烈的工程化意识,用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开发软件。切实体会出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系统与一般程序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并测试实际开发的系统。通过一系列规范化软件文档的编写和系统实现,使学生具备实际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小型软件项目(内容参照《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宋雨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按照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完成软件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等软件工程工作,并按要求编写出相应的文档。具体的方法可以选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或者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环境和工具不限。 三、进度计划 四、设计成果要求 1.至少提交4个文档,包括软件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计划,要求文档格式规范、逻辑性强(可参考《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中给出的要求及格式)、图表规范; 2.独自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基本达到了要求的性能,经过了测试,基本能运行。 五、考核方式 (1)提交的文档规范,工作量大,文档逻辑性强、正确,按《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标准考核(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评分表)占60%(2)系统验收、讲解、答辩占25% (3)考勤占15% 学生姓名:(此处为签名)

指导教师: 2011年6 月17 日《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评分表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课程设计任务书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学生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 10金材(2)班 姓 名 张泽添 学 号 3110006711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见 图1)。设计内容应包括:两级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图2为参考传动方案。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已知条件: (1)运输带工作拉力:F =2.7 kN ; (2)运输带工作速度:v = 2 m/s ; (3)卷筒直径: D = 320 mm ; (4)使用寿命: 8年; (5)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动力及传动装置 D v F 图1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图2 参考传动方案

(6)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 (7)工作环境:室内,轻度污染环境; (8)边界连接条件:原动机采用一般工业用电动机,传动装置与工作机分别在不同底座上,用弹性联轴器连接。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工作图1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4版 (2)林怡青、谢宋良、王文涛编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3)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手册等。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2年 04月16 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2年 04月27 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详细过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地图编绘与课程设计)

年月日

地图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题目 基于的专题地图设计与编制。 二、课程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在完成地图学的课堂教学后进行的,旨在加深学生对专题地图的认识和理解,包括专题地图的概念、特征、类型、编辑设计、表现方法以及图例的设计和图面配置,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 是中地数码集团推出的专业矢量绘图软件,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全球唯一的搭建式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实现遥感处理与完全融合,支持空中、地上、地表、地下全空间真三维一体化的开发平台。在绘图、设计制作、编辑合成、输入输出和网页制作等方面功能强大,包括海量无缝图库管理、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工具、网络分析功能、多源图像分析与处理等。学生应了解绘图环境,熟练掌握矢量成图步骤方法,会用进行符号设计。 是开发,本次设计主要应用信息编辑与分析功能,利用的桌面功能来完成设计,完成矢量数据的属性字段添加,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编辑。是一个集成了众多高级应用的软件套件,它包含了一套带有用户界面组件的桌面应用(例如,,,以及)。具有三种功能级别――,,和)。 三、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上机操作,要求学生在和软件的基础上根据底图进行矢量化、地理数据的输入、编辑、存储和输出方法。具体要求学生做到: 1 专题地图的编制按照专题地图的表现方法进行,利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各种自然或人文现象;专题地图的相关基础资料见附件; 2 编辑的图件将就美观、大方,可以适度张扬个性; 3 学会编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格式规范,图文并茂,5000字左右;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包括: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专题地图的背景资料(包括自然地理、地质、社会经济等); (3)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 (4)专题地图的设计与优化过程;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毕业设计任务书——某工程施工图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匙静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工程建筑管理教研室) 2005.3

编制施工图预算任务书 一.编制内容: 1.根据给定施工图完成该工程的施工图预算。 2.完成据实调整部分的材料用量分析。 3、编制基础分部工程量清单形式的招标及投标报价。 二.编制要求: 1.计算书:要求计算过程详细、完整、算式清楚。(手工计算) 2.施工图预算书:含编制说明,定额套用,取费。要求定额套用、换算正确。(手工或使用广联达预算软件上机操作) 3.据实调整材料用量:掌握据实调整材料范围,材料用量计算准确。(手工或使用广联达预算软件上机操作) 4、只编制基础土方开挖和混凝土的清单报价(手工计算后上机操作,加以 比较)。

施工图预算编制指导书 一、准备阶段: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应掌握的有关资料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河北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预算工作手册、现行调价文件、施工图纸等。 1.熟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要求掌握定额各章、节内容的划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能熟练、正确地套用、换算定额, 2.熟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 要求掌握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类别的划分,施工单位取费资质等级的划分;掌握建筑工程项目费用构成的内容,取费方法。 3.熟读施工图纸。 必须清楚地了解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建筑图、结构图、细部大样等各图纸之间是否相互对应,是否有矛盾之处。对图纸中选用的标准图集,要掌握其使用方法。通过熟悉图纸,必须对该建筑的全部构造、材料做法、装饰要求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编制施工图预算打好基础。4.熟悉现行调价文件及据实调价材料的价格。 二、编制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 1.确定工程量计算项目 根据施工图纸的内容和定额项目,列出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名称。2.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的计算工作,在整个预算编制过程中是最繁琐,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数据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施工图预算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在工程量计算上多下功夫,才能保证预算的质量。计算时应注意:

2014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及意义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习了《软件工程》课程的同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实际系统。 要求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完成对系统的定义、设计、编码、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通过对具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使得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用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 二、内容及要求 自拟课题,可以进行相关系统或网站设计(如资源管理系统、网络监控系统、勤工俭学管理系统、个人财务管理系统、大学城二手物品在线交易网站等),然后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 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采用“项目小组”的形式,结合具体的开发项目进行设计,对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规范实施一个具体的案例。具体要求如下: 1.可以选择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或面向对象方法(OOA/D) 2.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 1)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描绘分配的子功能需求;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子功能的数据流图DFD,要求绘制到3级DFD,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DFD。 2)设计: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根据需求的DFD图,完成分配的子功能模块设计,用HIPO图表征。每一位小组成员设计分配的子功能模块的接口,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程序流程的逻辑设计,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集成。 3)软件实现: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界面的设计,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代码编写,小组负责人在.NET框架下,组织完成系统的实施。 4)软件测试: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的单元测试,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系统的测试用例,完成测试工作。 3.面向对象方法(OOA/D):以UML为主 1)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一个用例分

GIS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GIS课程设计实习 报告

GIS 课 程设计报告 院 、系、部 城市建设系 专 业 测绘工程 姓 名 杨波 学 号 0802601-20 指导教师 龙岳红 吴德华

07 月 01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时间 (3) 二、课程设计地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设计具体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任务一)地图矢量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任务一)市级行政区划图制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任务四)市区择房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任务五)数据转换及3D数据集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开题日期: 2014年 5月 26 日完成日期: 2014年 6 月 1 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步骤、方法及具体的计算过程,并逐步培养从事基础工程浅基础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 (一)设计题目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二)设计内容 1、确定基础埋深; 2、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3、验算地基变形; 4、基础结构设计:拟定基础剖面尺寸,进行内力分析、强度验算和配筋设计,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5、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图、立面图及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资料 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号土层填土:厚约0.5 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黏土:厚1.2 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 kpa; ③号土层黏土:厚1.5 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 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 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 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 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地基 岩土 物理 力学 参数表 4、水文资料为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 m。 5、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见图1,图中仅画出了1-6列柱子,其余7-10列柱子和4-1列柱子对称。 图1 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 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见表2和见表3。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任务书 1

毕业设计任务书 ——某工程施工图预算及施工组织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匙静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 ( 工程建筑管理教研室) .3 2

编制施工图预算任务书 一.编制内容: 1.根据给定施工图完成该工程的施工图预算。 2.完成据实调整部分的材料用量分析。 3、编制基础分部工程量清单形式的招标及投标报价。 二.编制要求: 1.计算书: 要求计算过程详细、完整、算式清楚。( 手工计算) 2.施工图预算书: 含编制说明, 定额套用, 取费。要求定额套用、换算正确。( 手工或使用广联达预算软件上机操作) 3.据实调整材料用量: 掌握据实调整材料范围, 材料用量计算准确。( 手工或使用广联达预算软件上机操作) 4、只编制基础土方开挖和混凝土的清单报价( 手工计算后上 机操作, 加以比较) 。 3

施工图预算编制指导书 一、准备阶段: 收集资料, 调查研究 应掌握的有关资料有: 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河北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预算工作手册、现行调价文件、施工图纸等。 1.熟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要求掌握定额各章、节内容的划分,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能熟练、正确地套用、换算定额, 2.熟悉现行《河北省建筑工程费用定额》。 要求掌握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类别的划分, 施工单位取费资质等级的划分; 掌握建筑工程项目费用构成的内容, 取费方法。 3.熟读施工图纸。 必须清楚地了解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建筑图、结构图、细部大样等各图纸之间是否相互对应, 是否有 4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GIS二次开发课程设计》报告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小组成员吴波,黄聪,蔡劼,米锐,房海峰,黄罡起讫日期2010.01.04—2010.01.17

目录 1 系统实现目标 .................................... 2 系统需求分析 .................................... 3 系统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数据库设计 ...................................................................... 3.3 平台选择 .......................................................................... 3.4 详细设计 .......................................................................... 4 功能实现 ........................................ 4.1 地图载入 ............................................................................ 4.2 添加图形要素 ..................................................................... 4.3 通过图形查属性……………………………………………… 4.4 通过属性查询图形…………………………………………… 4.5 通过位置查询图形…………………………………………… 4.6 缓冲区分析…………………………………………………… 附件 ..............................................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 第四版

2011年度 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某公路桥梁桩基础设计 1. 课程设计教学条件要求 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要求同学选择(或由任课教师分配)一个基础,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2. 课程设计任务 2.1工程概况 某公路桥梁设计采用桩(柱)式桥墩,初步拟定尺寸如图1所示。该桥梁上部结构为25米钢筋混凝土装配式T梁桥。桥面宽7米,两边各0.5米人行道。 该桥墩基础由两根钻孔桩组成,旋转钻成孔。桩的设计直径d(即钻头直径,精确至0.1m)自选,桩底沉渣厚度控制为t=(0.2~0.4)d。在局部冲刷线处设置横系梁,其断面尺寸可按构造等要求确定,高度约1.0m。 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18.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19.5kN/m3,土粒比重G 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3 设计荷载

(1)一跨上部结构自重G 1=2000×(L /20)1.2 kN (取整),其中L 为跨径; (2)盖梁自重G 2=350kN ; (3)局部冲刷线以上桩重应分别考虑最低水位及常水位;汽车荷载应考虑最不利荷载组合(双孔和单孔布载);人群荷载尚应考虑最不利情况;荷载布载长度为梁长(L -0.1)m 。 (4)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汽车可能产生的横向偏心距为0.55m ,单孔活载时纵向偏心距为b=0.30m ,并应考虑冲击力。行人荷载为3.5kPa 。 (5)水平荷载 单桩所受水平力如图4所示。其中:H T (制动力)=4.5kN ;W 1(风力)=5kN ; W 2(风力)=8kN 图2 2.4 材料 ,可选 MPa 410×=2.85h E ,混凝土弹性模量C25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拟采用择的钢筋有HPB235和HRB335。 2.5 具体任务要求如下: (1)确定桩的长度,进行单桩承载力验算。 具体计算时按如下不同标准跨径分组进行,同组人员的设计桩径、桩长不得全部相同。 跨 径(m) 13 20 25 30 35 40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库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田琳琳 项目名称:粒子群主题网站 小组名称: 组长姓名: 上课时间: 6月22日- 7 月11日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年6 月22 日

1 设计目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经过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2 设计要求 (1)根据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要求,完成项目的数据库概念模型、 物理模型的设计,能够部署到一个DBMS中,开发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完成DB层的功能实现。 (2)学生6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人为组长,其它人为组员,组 内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选题的设计。 (3)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4)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开发语言(C# \ASP),数据 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5)具体指标如下:

1)完成概念模型CDM的设计 a)每个小组成员至少抽象出一个数据字典,定义出数据字 典对应得实体和属性 b)汇总实体,小组共同设计出E-R模型 2)完成物理模型PDM的设计 a)每个小组成员依据自己设计的数据字典和实体及其属 性,同时结合选择的DBMS SQL Server要求,定义出相应得表结构和列字段 b)每个小组成员继续定义个人设计表的主键、索引 c)每个小组成员对个人设计表中,至少定义一个列字段约 束 d)小组完成所有表的表名和列名的统一,定义所有的外健 及其类型,完成PDM的模型 e)按照3范式检查数据库PDM模型 3)完成物理模型在DBMS SQL Server中的部署 a)在DBMS SQL Server中设计合适的数据库空间和用户及角 色 b)根据PDM模型,生成创立数据库的.sql文件 c)连接到DBMS SQL Server下,运行.sql文件,数据库部署 完毕 4)数据库操作程序设计 a)每个小组成员至少要对5个表进行操作;

mapgis课程设计

目录 目录 (1) 一、概述 (2) 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 (2) 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 (2) 3.课程设计环境 (2)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设计步骤 (3) 1. 编制河南省行政区图 (3) 1.1 数据转换 (3) 1.2 新建工程 (4) 1.3 新建图例板 (4) 1.4 矢量化 (6) 1.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6) 1.6 编辑区属性 (8) 2. 编制I-49-72-(6)图 (8) 2.1 数据转换 (8) 2.2 校正I-49-72-(6)图 (9) 2.3 新建工程 (10) 2.4 矢量化 (11) 2.5 建立空间拓朴数据文件 (11) 2.6 编辑区(线)属性结构 (12) 2.7 输出属性 (12) 2.8 联接属性 (13) 2.9 耕地自给状况 (13) 四、课程设计结果 (13) 五、课程设计心得 (14) 参考文献 (15)

一、概述 1.课程设的计意义和目的 《土地信息系统》实习是在学习了《土地信息系统》课程基础上,并结合有关软件具体操作实践环节进行的。通过实习,使我们加深所学的土地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与方法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更好的掌握其方法,在实践中完成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2.《土地信息系统》的简介 土地信息系统能系统地获取一个区域内所有与土地有关的重要特征数据,并作为法律、管理和经济的基础。也就是说,土地信息系统就是把土地资源各要素的特性、权属及其空间分布等数据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实现土地信息的采集、修改、更新、删除、统计、评价、分析研究、预测和其他应用的技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按数据特征和软硬件配套系统的不同,可分为统计型和空间型两种。统计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是各种统计数据,不涉及图形和国家信息的存贮。空间型土地信息系统的信息源包括图形、图像、文字、字符、数字等,它不仅可以对图像进行数据存贮、处理和分析,也可以对字符、数字进行同样工作。土地信息系统是国家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检测的前提,也是保证科学管理的前提,它是高科技成果在土地管理上的成功运用。 3.课程设计环境 在计算机上使用MAPGIS6.7软件进行设计。

地下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地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公路隧道衬砌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技巧等基本功训练,初步培养学生熟悉和运用行业设计规范,并具备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公路隧道工程的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为毕业设计或毕业后从事隧道工程设计或施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设计是《地下工程》课程教学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使学生熟练掌握隧道设计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的毕业论文和设计打下基础。要求每个学生高度重视,必须认真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未完成的或未上交的学生不得参加本课程的期末考试。 二、时间安排 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隧道及地下工程方向《地下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采取分散进行的方式。按照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设计工作做如下安排: 1、根据教学进度,在讲授隧道结构计算章节前后将课程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 2、从讲授隧道结构计算内容算起,分散在4周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全部内容; 3、课程设计计算书完成后,在第16周二(2014年6月10日)前由各班班长收集齐全后交指导教师; 三、课程设计题目及资料 1、课程设计题目:公路隧道结构计算分析 老鹰岩隧道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县和沐川县之间,为一直线型隧道,公路等级:二级公路;道路设计行车速度: V=40km/h;隧道设计速度:V=40km/h。起止桩号为K49+785~K50+030,长245米。主洞净宽9米,净高5米。 洞口段地质条件较差,对于V 级围岩地段,留核心土环形掏槽开挖;IV 级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够全面、深刻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流程。根据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数据库理论知识,结合某个具体的实际需求,为开发出一个较为实用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库支持。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明确课设任务,复习与查阅相关资料。 2、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设计题目,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其中某一个题目的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上机编程、调试和应用等全过程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如果学生自拟题目,需经指导教师同意。 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抄袭,设计完成后,将所完成的工作交由老师检查;要求写出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4、按要求完成课设内容,课设报告要求文字和图工整、思路清楚、正确。 5、应用系统对数据库的使用,写出相应的T-SQL语句及数据库执行结果。 三、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 (1)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那些数据。 (2)处理要求: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 (1)逐一设计分E-R图,合并分E-R图,生成基本E-R图。 (2)若在合并中存在属性冲突、命名冲突以及结构冲突,给出解决方法,若存在不必要的冗余,则消除并给出设计方法。 (3)基本E-R图中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 3、逻辑结构设计 (1)给出由E-R得到的关系模型:并注明转换过程中应用的规则; (2)数据模型的优化; (3)分析这些模式对于应用环境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合并或分解; (4)用户模式设计; (5)在数据库中一般使用英文名字,在用户视图中则一般使用符合用户一贯的中文命名法; (6)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张表,包括字段名称、中文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完整性约束、索引定义、字段说明; 5、数据库实施 (1)使用T-SQL语句实现数据库表; (2)使用T-SQL语句创建必要索引; (3)使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数据库视图; (4)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存储过程及触发器。

GIS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目录 1.设计背景:................................................................................................................ 2.设计目标.................................................................................................................... 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设计原则:................................................................................................................ 设计方法.......................................................................................................................... 三、需求分析(系统定义).......................................................................................... 1.系统设计的方法........................................................................................................ 2.系统定义:................................................................................................................ 四、系统设计(系统结构体系、模块设计).............................................................. 结构体系设计:.............................................................................................................. 2.系统模块设计:........................................................................................................ 五、数据库设计.............................................................................................................. 1.概述............................................................................................................................ 2.需求分析.................................................................................................................... 3.概念设计.................................................................................................................... 4.逻辑模型.................................................................................................................... 5.物理设计.................................................................................................................... 6.数据字典设计............................................................................................................ 六、系统实施计划.......................................................................................................... 七、总结.......................................................................................................................... 设计背景与目标 1.设计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的规模日益扩展,传统的管理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物力人力资源,大学校园的管理也将逐步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而地理信息系统(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交通、电信、军事和旅游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地理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地理信息有关的问题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技术的发展恰好迎合了这个需求,可以为大学校园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大学校园多媒体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我校虽然已经有了较完善的校园多媒体管理系统,但是身为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选择这个题目显得更有意义,特建立我校的空间管理GIS系统。 2.设计目标 要求包括道路及道路基本信息、建筑基本信息、校园特殊标记的空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