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從呼喚現代化到反思現代性

90年代中國學術—思想界出現了一些新的走向與趨勢,其中之一即是所謂「現代性」反思,它的核心或許可以概括為對於現代化理論的批判性審視。這一點形成了90年代中國思想狀況與80年代的最鮮明對比,同時也對深受現代化意識形態支配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出了嚴峻挑戰。

國民性批判:民族新生之大道,還是「他者化」之歧途?

80年代支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界的主導話語之一,無疑是60年代流行於美國的現代化理論,其具體表現就是自覺以「五四」繼承者自居的、反傳統的文化啟蒙工程——改造「國民性」。在中國,「國民」概念是與現代民族—國家觀念同時出現的,而國民性改造則是在西方現代性衝擊下出現的一種文化與文學話語。正是這種衝擊直接喚醒了中國人的民族國家意識以及對於民族文化的探索熱忱。只有這樣,才能理解「中國研究」為甚麼總是專注於所謂「中國特色」,並受到「中國/西方」這一二元論式的強有力支配。深受現代化意識形態影響的80年代中國知識界認為:世界上只有一種現代性,即西方資本主義現代性,它具有普遍性,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化的主要障礙,因而中國現代化的前提性條件就是反傳統。現代化理論對於80年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支配地位在文學、美學、哲學、史學與熱極一時的「文化討論」都可以發現,我們可以把這些領域中的思潮叫做「呼喚現代化」。80年代的文化反思同時涉及到對於改革前的社會主義(或曰傳統社會主義)的反思。在現代化理論的解釋視野內,前蘇聯模

式的社會主義以及改革前中國的社會主義,在理論與實踐上都是現代性的反面

(等於前現代或專制主義)。批判傳統文化與清算極「左」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是具有內在關聯的文化啟蒙與意識形態改造工程。這個思維定勢在文學與社會文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1999年6月號 總第五十三期

化研究中的直接結果,就是把改革前中國的「社會主義」排除在現代性視野之外。這樣一種支配8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現代化」解釋模式,在90年代遭遇到了許多學者來自各個方面的質疑,我們可以把這些質疑統稱為「反思現代性」思潮。這種質疑就對象而言基本上是相同的,即現代化理論及其體現的西方資本主義現代性或自由主義(特別是西方中心主義、普遍主義、線形歷史觀等),其分析中國問題的視角也不乏相似之處,即從國內的語境轉向國際關係,強調要在資本主義全球化語境中重新思考中國的歷史經驗與現實問題。有鑒於此,本文的疏理主要從現代性反思的理論資源的差異與側重來分別之。第一種反思現代性的思潮主要是來自中國版的「後學」(包括後殖民與後現代),之所以說它是「中國版」的,是因為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違背了後學的西方「

原版」的理論旨趣與批判取向1。如果說五四以及80年代中國文化啟蒙主義所理解的現代化過程,就是以西方現代文化(尤其是科學與民主)為武器批判中國傳統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建立新的民族國家與民族認同;那麼在90年代一篇明顯受到後殖民主義理論影響、很具代表性的文章中,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就從現代性反思的角度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解說。文章認定,在中國語境中,現代性的「獨特含義」是「中國的『他者化』竟然成為中國的現代性的基本特色所在」2。現代化的過程不僅不是新的民族身份生成的過程,相反是一個民族身份徹底喪失(他者化)的過程,因而啟蒙話語(自由主義或資本主義現代性)帶有殖民主義的深刻烙印3。在這?沒有必要詳細討論這篇文章的描述是否準確,而只需指出:第一,

用現代性/傳統性或西方/中國這樣的二元對立來言說中國歷史的方式,乃典型的西方現代性話語,因而它根本無助於消解、相反卻複製?它所批評的二元對立或「現代性」;其次,這種以自我/他者為主軸的歷史—文化描述恰好具有西方後現代與後殖民所要解構的本質主義特徵4。中國版的「後學」一方面在批評西方現代性話語的普遍主義與西方中心主義的時候,訴之於西方後學的反本質主義;另一方面又悖論式地持有另一種本質主義的族性—身份觀念與華夏中心主義情結,試圖尋回一種本真而絕對的中國身份(「中華性」),並把它與西方「現代性」對舉,構成一種新的二元對立。

急切的「本真性」焦慮不但導致部分「後學」批評家對於西方後殖民主義的誤讀,而且導致它對於中國當代社會轉型的為我所用式的武斷描述——目的在於說明這個轉型既是現代性的終結,也是對於西方中心主義的超越。那個據說一直延續到80年代末的「他者化」(現代化)過程,到了90年代卻又被突然宣告「終結」,中國已經從「新時期」(現代性)進入了「後新時期」(後現代性)。諷刺的是,文章從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對這個所謂「終結」所給出的「證據」(比如巿場化、世俗化等),無論是在西方還是中國,顯然都是現代性過程的一個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性反思與巿場意識形態批判的聯盟倒是更合乎邏輯)。把這些明顯受到西方國家巿場經濟(包括理論與實踐)影響的轉型拉扯成甚麼「『他者化』焦慮的弱化與民族文化自我定位的新可能」,或把「小康」這個徹頭徹尾的中國式實用主義發展意識形態美化為對現代性「發展」觀的「超越和重造」5,無非中國版的「後學」持

有一種本質主義的

族性—身份觀念與華

夏中心主義情結,試

圖尋回一種本真而絕

對的中國身份「中華

性」,或把「小康」這

個徹頭徹尾的中國式

實用主義發展意識形

態美化為對現代性

「發展」觀的「超越和

重造」,都是為了「證

明」中國的社會轉型

是對西方現代性的超

越。

都是為了「證明」中國的社會轉型是對西方現代性的超越,從而滿足了本真性的訴求。

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時代,部分中國「後學」批評家重建文化認同、尋求現代化的不同道路的努力是可以理解的,對於現代化理論以及五四以來文化啟蒙工程的反思也是完全應當的。問題是這種努力的理論與實踐意義都取決於我們從甚麼樣的路徑出發來做這一重建工作。如果我們把「本真性」的標準絕對化,那就必然會引發嚴重的價值危機與民族對抗。這?所謂的「絕對化」是指把族性的標準無條件地凌駕於其他價值標準之上,成為文化評價的最高的、甚至唯一的標準。一種本質主義的、一元絕對的、非此即彼的族性觀念,必然導致不同的文化之間無法進行理性的對話與溝通。

從現代化理論到世界體系理論

第二種反思現代性的理論資源來自「依附理論」與「世界體系理論」。如果說現代化理論是一種局限於民族國家內部的發展或現代化理論,那麼,世界體系

理論則意在突破民族國家的界限,在不平等的世界體系中解釋發展與不發展。這個理論在90年代末流行於中國學界,成為反思西方現代性的主要依據之一。認識論路徑的這種轉換直接導致或潛藏?對於西方資本主義現代性以及五四至80年代以國民性改造為核心的文化啟蒙規劃的挑戰(比「後學」的挑戰遠為深刻尖銳)。如果說,在現代化意識形態支配下的中國啟蒙話語要在中國的傳統文化內部尋找現代化滯後的原因,那麼,90年代中國部分學人在世界體系理論啟發下反思現代性的思潮,其認識視野已經從民族國家內部轉向民族國家之間,對於國家間,尤其是中國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不平等關係的解釋與批判,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對於國內傳統文化與改革前社會主義的批判,並因而構成了與80年代的根本區別。如汪暉指出:「在生產過程和貿易過程跨國化或全球化的歷史語境中,民族國家也已經不是自明的分析單位」,「在跨國資本主義的時代,??對中國問題的診斷必須同時也是對日益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及其問題的診斷,而不能一如既往地援引西方作為中國社會政治和文化批判的資源」6。汪暉實際上要強調的是:在一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時代,深深地捲入了這個過程的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經資本主義化,因而對於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批判實際上不能說是只對資本主義有批判意義而與中國無關,它同時也是對於中國社會問題的診斷。這一看法儘管部分地來自對於90年代中國社會文化新狀況的觀察,但是世界體系理論等的影響無疑也不能忽視。可以說,對於90年代中國社會文化性質的不同判斷,或者說,對於中國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已經資本主義化的不同判斷,是造成當前中國知識份子分歧的根本原因。

當以民族國家為框架、以中國/西方以及傳統/現代的二元對立為基本模式的研究範式受到質疑以後,必須重新反思的兩個主要問題就是:(1)五四以來90年代中國部分學人在世界體系理論啟發下反思現代性的思潮,其認識視野已經從民族國家內部轉向民族國家之間,尤其是中國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不平等關係的解釋與批判,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對於國內傳統文化與改革前社會主義的批判,並因而構成了與80年代的根本區別。

新文學對於傳統文化的批判、對於國民性的反思是否陷入了現代化意識形態的

陷阱?是否存在前提性的錯誤?如果中國的所謂「落後」並不是自己的文化傳統

之過,那麼,自五四開始的文化反思與文化啟蒙不是冤枉了自己的「祖宗」而放

過了真正的「元兇」麼?(2)1949年後的社會主義中國所追求的獨立自主、自力更

生的國家發展方針有無重新評價的必要?如果說在現代化理論看來這種所謂「自

力更生」無異於自絕於世界性現代化進程,那麼,從世界體系理論的視野看,這

不是恰好體現了擺脫全球性資本主義束縛、探索獨立發展道路的「脫c」戰略

嗎?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在《現代世界體系》一書中,沃勒斯坦(I m m a n u e l Wallerstein)明確地把自己的分析限制在殖民時代。他指出:殖民時代的非洲部

落既然已經成為殖民體系的一部分,它當然也就不是一個自律的主體,對於它

的研究也就不能不考慮其與宗主國的關係7。這就為現代世界體系理論的運用設

定了範圍,也就是說,只有在進入殖民時代並成為殖民地國家以後,非洲以及

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不發展才能到「外部」(不平等的世界體系)去尋找原因;同

樣,只有在進入殖民時代以後,西方國家的發展才與其「中心位置」之間出現了

不可分離的關係。至於決定現代世界的中心—邊緣格局以及各個國家的勞動「分

工」與角色地位的最初原因是甚麼,恐怕很難用不平等的世界體系本身來解釋。

這樣,世界體系理論在解釋中國問題時就應當受到限制。我們要問:中國是不是一個殖民地國家?殖民帝國的政治法律制度在多大程度上支配了中國的

當我們把中國的現代

化滯後完全歸結為西

方列強強加的一系列

不平等關係時,我們

是否在變相地為自己

開脫?我們不能因為

中國的發展滯後具有

以前所忽視的外部原

因,就迴避對於自己

政治與文化的內在弱

點的批判與反思。

現代歷史?進而言之,即使殖民狀況是導致中國發展滯後的重要原因,這個論斷顯然不適用於中國的「殖民」時代之前。何況即使在進入殖民時代以後,一個國家的發展與其內部原因就沒有關係了麼?如果內部原因不是唯一的、根本性的,那麼外因是否同樣如此呢?第三世界的不發達,是否真的只是因為世界體系的不平等?對此,學界至少有不同的看法8。如果說現代化理論不能自洽地解釋第一世界的發達與第三世界的不發達,那麼,世界體系理論同樣不能。更須追問的是:當我們把中國的現代化滯後完全歸結為西方列強強加的一系列不平

等關係時,我們是否在變相地為自己開脫?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的發展滯後具有以前所忽視的外部原因,就迴避對於自己政治與文化的內在弱點的批判與反思。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而言,我們可以而且應當反思中國激進思想界在現代化理論的影響下對於傳統文化作了簡單化的全盤否定;但是,卻不能因此而全盤否定反思自己文化傳統的必要性,也不能把西方文化簡單地等同於侵略文化(更何況西方知識份子自己從來就沒有停止自我批判,包括對於西方中心主義與殖民主義的批判)。啟蒙與國民性批判是一個值得反思、修正與完善的工程(世界體系理論就是這方面的重要理論資源之一),但卻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否棄的工程。

社會主義、自由主義及其他

反思現代性的第三個進路有人稱之為「新左派」的進路,本文不完全認同這一稱謂,因為被歸入其中的學者與學術觀點差異甚大,很難一概而論9。本文所討論的,只是這一反思進路中與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以及自由主義相關的若干問題。但是為了行文方便,偶爾也使用「新左派」這一術語。

首先是對於社會主義現代性的認識問題。如上所述,80年代文化思潮的主流是把社會主義視作現代化(以及現代性)的對立面。這實際上是說,只存在一種現代性或現代化道路,即資本主義(自由主義)的現代性或現代化道路;而90年代現代性反思中出現了另一種思路:從一種現代性模式理論轉向多種現代性模式理論。具體到中國的情況,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毛主義)與社會主義也不是甚麼現代性的反面,而是另一種現代性方案,是以批判資本主義現代性為特徵的現代性話語bk。

相應地,改革前的社會主義與改革以來的「社會主義」的分別,也就不是甚麼現代性與前現代性的區別,而是不同的現代性方案的區別。這與80年代學界普遍從本國語境、從建國後30年的歷史教訓以及知識份子個人的生活遭遇出發,把傳統的社會主義視作現代化的反面形成了有趣的對照。這一點必須得到足夠的強調,它表明90年代反思現代性的部分學者已經轉而從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角度、從批判資本主義現代性的角度重新思考社會主義的意義,或者更準確地說,從比較的意義上探討西方資本主義現代性與社會主義現代性的關係、「新左派」認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毛主義)與社會主義也不是甚麼現代性的反面,而是另一種以批判資本主義現代性為特徵的現代性話語。然而,把社會主義也視作一種現代性的方案決不應當是簡單地替社會主義「翻案」,應當是深入反思社會主義實踐在前蘇聯與中國的教訓。

區別以及正、負面意義與價值。其結果首先是導致對於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包括大躍進與文革),尤其是毛主義的重新評價。應該承認,把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納入現代性視野中考察有其理論的合理性與現實歷史的針對性。這個新的視野不僅對於中國解放後30年的社會主義實踐提出了不同於80年代的理解,同時也將挑戰對於中國社會主義文學及其他理論思潮的主流詮釋。在中國解放後的歷史與文學-事中,在小說《創業史》、《紅旗譜》、《金光大道》、《艷陽天》等以及所謂「樣板戲」中,無不籠罩?現代性的思維模式,如:目的論的歷史觀和世界觀、線形發展的時間觀念、新與舊的二元對立,以及與此相關的關於新時代、新社會、新人、新文學等的神話。甚至「革命」這個文革時期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也瀰漫?現代性的氣息。從現代性反思角度看,二十世紀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主流根本上都從屬於相同的「認識—話語型」(即「現代性」),而這一點恰恰被我們的學界所忽視。然而,把社會主義也視作一種現代性的方案決不應當是簡單地替社會主義(包括它的文學)「翻案」。恰恰相反,它的目的應當是把現代性反思推進到總體性層次。或者說,現代性反思既然把社會主義也視作一種現代性方案,那麼,它反思批判的視野就應當同時涵納資本主義現代性與社會主義現代性,而不能僅僅因為後者具有批判資本主義現代性的「特色」而無條件地美化它。然而遺憾的是,如果說8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主流是把社會主義簡單地逐出現代性了事;那麼,90年代有些持有社會主義立場的人,則常常僅僅因為社會主義現代性對於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所謂「批判意義」或「抗衡意義」,而將之全盤肯定,卻忽視了社會主義現代性在許多方面與資本主義現代性的同源同根關係,也沒有深入地反思社會主義現代性實踐在前蘇聯與中國所造成的教訓(這個教訓至少比資本主義現代性在西方的「教訓」更加觸目驚心)。也就是說,他們把與西方資本主義

的不同當作了肯定社會主義現代性的唯一的與至高的理由。結果是,反思現代性在有些人那?成為對於中國「偉大革命」,如群眾造反運動、上山下鄉運動、《鞍鋼憲法》等的熱烈讚頌,社會主義現代性實踐的巨大失誤卻沒得到應有的反省bl 。

當然,在對於社會主義現代性的認識與評價方面,被歸入所謂「新左派」的學人之間是存在差別的。比如汪暉對中國傳統的社會主義有自己的反思bm 。「新左派」的理想似乎是要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外尋求「制度創新」,或尋找既不同於資本主義也不同於傳統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不同選擇」。但是,相對而言,他們把對於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批判置於優先地位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與此相關的另一個更具爭議性的問題是,如何認識中國與西方的不同語境,並把現代性反思深植於中國的歷史與現實。顯然,西方左派對於資本主義現代性的反思是一種資本主義語境內部的自我批評與自我完善。在西方,社會主義現代性從來是一種邊緣化的批判聲音,而實踐中走的是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而在中國,資本主義現代性或所謂自由主義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相反實行了很長時間的社會主義bn 。當今大陸堅持啟蒙或自由主義立場的學者正是在這

遺憾的是,90年代有

些持有社會主義立場

的人,常常僅僅因為

社會主義現代性對於

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所

謂「批判意義」或「抗

衡意義」,而將之全

盤肯定,結果是:群

眾造反運動、上山下

鄉運動、《鞍鋼憲法》

等得到熱烈讚頌,社

會主義現代性實踐的

巨大失誤卻沒得到應

有的反省。

一點上與所謂「新左派」存在極大分歧,他們堅持自由主義從來沒有、至今依然沒有在中國成為主流。相反,對於政治自由的抑制以及由此孳生的一系列社會政治問題(如中央集權、文化專制、計劃體制、權力尋租、官員腐敗等),以前是、現在仍然是腐蝕、敗壞中國社會健康發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對西方現代性的反思(無論是「後學」還是世界體系理論、新馬克思主義、批判法學等)於西方或許是良藥,而在中國則難免「避實就虛」、「畫餅充飢」乃至「淮橘為枳」bo。

值得指出的是,對於資本主義現代性持批評態度的人經常提醒我們注意在全球化的時代國內權勢集團與跨國資本的勾結,或畸形的巿場導致的公共空間的萎縮、社會的嚴重不公,這無疑是有益的;但是他們籠統地指斥中國的「自由主義者」擁護權力巿場化、反對民主與社會公正等,顯然以偏概全。事實上,被稱為「自由主義者」的群體是極為複雜的,但相當多的批判自由主義的文章,很模糊地把所謂「自由主義者」指認為權力巿場化以及社會不公的擁護者,認為他們「限制政治領域的公共性和人民主權的政治原則」bp。但常識告訴我們,真正的自由主義者絕對不會簡單排斥民主,更不可能反對公正。實質性的區別在於:自由主義者認定權力私有化與社會不公的真正根源是中國的舊體制,而不是甚

麼「西方現代性」(自由主義現代性),因而要想告別「權力私有化」不但不能把改革前社會主義(如「經濟民主」)重新供起來,而恰恰是要強調自由主義的公正原則。

90年代全球化情形下出現的國際資本與國內權力集團的勾結是一極為複雜的現象,外因與內因都不能忽視。一方面,把它完全歸罪於所謂「資本主義現代性」至少是片面的;另一方面,90年代的中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已經不能在單一的社會主義語境中解釋。但是誇大中國資本主義化的程度無疑會忽視中國是在社會主義體制基礎上進行現代化建設,中國的「資本主義化」(無論是巿場化還是世俗化)因此是具有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的。一個極其誤導性的推斷是:全球化(尤其是資本運作的全球化)已經使得中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差異性變得非常之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因此,80年代對社會主義的批判已經過時,現在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及其在中國的肆虐。這實際上是把資本主義本質化、一體化,沒有看到西方資本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實踐在中國必然經歷本土化的改造。比如有人認為,如果在90年代仍以文革及其「遺留問題」作為理論思考的大背景,就有「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之嫌bq。這實際上是說以中國改革前的社會主義作為思考中國問題的參照已經完全過時了。事實是否如此?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文革時的中國,這是無可否定的事實,但是中國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已經資本主義(自由主義)化了?這種新生成的「資本主義」具有甚麼樣的中國特色以及為甚麼有這樣的特色?如果說,在90年代只以文革以及文革遺留下來的問題作為理論思考的大背景已經過時,那麼,在今天只以全球化或資本主義化作為思考中國問題的大背景是否就很合適呢?其實,我們同樣可以在中國發現大量所謂「文革」(如果把它理解為改革前社會主義的代名詞的話)遺留的問題,它與中國的全球化或所謂資本主義化過程同時存在,更主要的

對於中國國情的不同認識,是90年代現代性反思各派與所謂「新啟蒙主義」者的主要分歧所在。正是這種對中國現實的不同認識與定位,導致他們對於西方理論的不同取捨以及批判話語的不同建構方向。因此,對於中國國情的全面而準確的定位,應當說是目前這場爭論需要解決的關鍵所在。

是,當我們忙於在理論上爭論中國是停留在「文革」還是已經進入資本主義,或兩者誰佔多少比例的時候,中國的現實已經悄悄地進入既非社會主義又非資本主義、既是社會主義又是資本主義的新階段。

可以說,對於中國國情的不同認識是90年代現代性反思各派與所謂「新啟蒙主義」者的主要分歧所在。正是這種對中國現實的不同認識與定位,導致他們對於西方理論的不同取捨以及批判話語的不同建構方向。因此,對於中國國情的全面而準確的定位,應當說是目前這場爭論需要解決的關鍵所在。

陶東風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论文摘要:伴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现代传媒文化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相应变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件崭新的美学事件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被催生出来并日趋占据美学的阵营,它跨越了传统艺术的范围,把“审美”引向日常生活领域。以图象性、追逐感官快感、贴近世俗生活的功利性特征显示出其新质,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美学所建立起来的无功利性、具有普遍共通感、超越现实的批判性原则,同时也彰显了它无法回避的精神危机。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下文化论争中出现的又一个新话题,同样它也是一个西方理论的舶来品。对它的讨论最初是源起于西方。博德里亚、杰姆逊等人对这一现象曾有过相应的描述。真正给予其命名的是英国学者费瑟斯通,他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概括了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艺术亚文化的兴起,在西方,这个潮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运动为代表,他们追求打破艺术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解艺术的“灵气”,认为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或审美的对象。艺术无处不在:大街小巷、废弃物、身体、偶发事件等,无一不可以进人审美的殿堂;二是将生活转换为艺术的谋划,具体指追求生活方式的风格化、审美化。这种审美化的谋划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一直延续到福科等后现代主义者;三是日常生活符号和影像的泛滥。由于大众电子传媒的迅猛发展,今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符号化、影像化,它越来越像一面“镜子”,构成现实幻觉化的空间〔习。考察费瑟斯通的三种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其实就是在围绕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这三层含义其实隐含了审美化的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艺术领域内部自觉的冲破艺术与生活的传统界限;第二个时期普通人按照艺术来规划自身生活;第三个时期是物质生活世界的形象化、图像化、幻象化趋向。可见“日常生活审美化”意味着日常生活与艺术的沟通与融合,

美国现代化试题

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的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动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 A.实行两党制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采取联邦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2、英国当代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K·波普尔指出,民主是一种科学方法在政治上的表现和制度化,民主是自由、理性和批判的制度化。这在近代美国主要表现为 A.直接民主制 B.总统制共和制 C.议会制共和制 D.责任内阁制 3.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A.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4、“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 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B 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C 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5、《独立宣言》声明:“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的,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政府,根据这些原则奠定它的基础,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组织它的权力。”《独立宣言》中的这些表述 ①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思想②承认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③鼓舞了北美人民独立斗争④表明北美人民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19世纪中期,英国和美国的政治体制都得到了发展和巩固,深层原因是 A.社会化大生产的推动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C.大规模工人运动的进行 D.殖民战争胜利 7、美国《独立宣言》宣称:“我们认为下列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上述内容体现的启蒙运动的原则有 ①天赋人权②自由平等③人民主权④分权制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8、以下对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解错误的是 A 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形成三权鼎立之势 B 每个部门都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任何部门滥用权力 C 总统的权力最大,受到的制约最小 D 基本原则是分权与制衡 9、“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推翻殖民统治,建立独立王国 B.建立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C.开创了国家元首选举制度D.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10、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11、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 D.革命的彻底性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摘要: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件崭新的美学事件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被催生出来并日趋占据美学的阵营,它跨越了传统艺术的范围,把“审美”引向日常生活领域。日常生活审美不仅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本文试图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影响,理论建树在哪里,普遍共通感、超越现实的批判性原则,与其无法回避的精神危机。 关键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理论建树影响精神危机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近年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话题开始在国内流行,这一现象不是偶然的,其中既有西方后现代理论影响的原因,又有着当前日常社会生活发展的现实背景因素。对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其价值和合理性作出积极的评价,同时也要以冷静的态度对其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并且结合中国当代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实际,对传统的理论和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者们的观点进行验证,从而得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结论,而不能简单地跟风或排斥。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建树 一、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大概有两层含义:第一,艺术家们摆弄日常生活的物品,并把它们变成艺术对象。第二,人们也在将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转变为某种审美规划,旨在从他们的服饰、外观、家居物品中营造出某种一致的风格。 依照这一界定,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首先是指艺术活动的日常器具转化为艺术品,这的确是现代艺术的重要发展趋向。我们知道,现代主义艺术有一个显著的倾向,那就是它的精英主义、纯粹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文化取向,在纯粹性的追求中将艺术和生活剥离开来。而杜尚骇世惊俗的所谓艺术,显然是以一种棒喝的方式警醒人们,艺术并不只是那些精心雕琢、创意奇特的东西,也许艺术品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品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器具。在美学史上,审美化一直是一个带有乌托邦性质的未来目标。尤其是近代以来,美学常常不是在早已逝去的古希腊时代寻找意境,就是对尚未到来的某种美好未来憧憬期待,严肃的美学似乎很难把审美化直接派付给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身并不是一个无差别的普泛化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占据这个“场”的主导社会力量就是普通群众。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是,这种普通群众的审美化诉求,却往往会作为某种普遍的社会和文化倾向呈现出来。以这种观点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作为一种社会审美的意识形态,显

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_写在_文化哲学_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_专栏开办10周年之际

2005年11月第32卷 第6期 求是学刊 SEEKI NG TRUTH N ov.,2005 V ol.32 N o.6 □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 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写在“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 专栏开办10周年之际 本刊编辑部 2005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衣俊卿教授主编的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包括6本书,其中,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再版)提供了日常生活批判的基本理论框架;衣俊卿的《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是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范式解析中国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结构和图式的一种尝试;王晓东的《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和王国有的《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批判分支理论的构建;杨威的《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是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角度对中国的日常生活世界及其社会历史所作的文化哲学批判;李小娟的《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则记录了世纪之交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形成轨迹。 从衣俊卿博士1989年在《哲学动态》上发表的《日常生活批判刍议》一文,到人民出版社“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出版,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研究已经走过了15年探索历程。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尽管这些理论研究成果还带有初创的痕迹和局限性,但是,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的探索历程还是获得了很多值得珍视的学术成绩。 其一,这是哲学理性摆脱思辨的理性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实现哲学范式转变的自觉探索,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文化哲学理论。尽管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是以20世纪各种生活世界理论为背景和重要理论资源的,但是,无论是范畴体系还是价值定位,无论是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还是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都清晰地具有本土化的特征和独创性的意识。 其二,围绕着日常生活批判的主题,形成了一个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即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这支比较年轻的学术队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生活批判、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相结合的文化哲学理论等方面自觉地开展文化哲学研究。 其三,围绕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建构,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文化哲学学术专栏。《求是学刊》从1995年开始设立不定期学术专栏“文化哲学: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组织学术界就日常生活批判开展专门的、多视角的、全方位的研究,主张“走向文化哲学的深层研究”,为推动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迄今为止,先后有40多位中青年学者参与了这一学术专栏的讨论。《求是学刊》“文化哲学研究”专栏于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程。我们还欣喜地看到,今天,日常生活批判不仅在哲学界,而且在文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研究领域也开始成为重要的和自觉的 — 5 —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 转引于中西文化研究 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 的质变,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Aura)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这便是“审美日常生活化”。与此同时,美学也在面临当代文化与前卫艺术的双重挑战。美与日常生活关联的问题,被再度凸现了出来。 一、美与当代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 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所充满。如是观之,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灵”便无所不在——外套和内衣、高脚杯和盛酒瓶、桌椅和床具、电话和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住宅和汽车、霓虹灯和广告牌——都显示出审美泛化的力量,当代设计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从美发、美容、美甲再

到美体都是如此。可见,在当代文化中,审美消费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消费品,这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极致状态。 当代文化这种景观的形成,有赖于“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文化工业”的再生产。大众文化以其商业性和娱乐性消解了“审美非功利性”的诉求,文化工业则利用其“有目的的无目的性” 驱逐了康德美学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这样,康德以来的欧洲美学传统就受到了作为“自在的美学”的大众美学的置疑,“将审美消费置于日常消费领域的不规范的重新整合,取消了自康德以来一直是高深美学基础的对立:即…感官鉴赏?与反思鉴赏的对立,以及轻易获得的愉悦——化约为感官愉悦的愉悦,与纯粹的愉悦——被清除了快乐的愉悦对立” 。这是由于,康德美学始终持一种“贵族式的精英趣味”立场,这使得他采取了一种对低级趣味加以压制的路线,试图走出一条超绝平庸生活的贵族之路,从而将其美学建基于文化分隔与趣味批判的基础之上。 的确,在康德所处的“文化神圣化”的时代,建构起以“非功利”为首要契机的审美判断力体系自有其合法性。但是,雅俗分赏的传统等级社会,使得艺术为少数人所垄断而不可能得到撒播,所造成的后果是,艺术不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整体利益具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而在当代商业社会,不仅波普艺术这样的先锋艺术在照搬大众商业广告,而且,众多古典主义艺术形象也通过文化工业的“机械复制”出现在大众用品上。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地消费艺术及其复制品,高级文化与低俗文化之间的沟壑似乎都被填平了。

风险社会与反思性现代化

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是一本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作, 作者将后现代社会诠释为风险社会, 即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潜在的副作用”使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一个风险社会。乌尔里希·贝克是一位关注风险社会、生态启蒙、生态政治和全球化的社会学家, 他既是现实主义者又是建构主义者, 是“建构主义的现实主义者”“反思的现实主义者”。贝克今年九月访华, 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球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的会议, 他指出当前全球化存在普遍主义和民族主义, 并以欧盟的经验提出世界公民主义降低社会风险。可以看出贝克从1986 年《风险社会》出版到今天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的乌托邦”全球的风险社会, 一直在致力于现代社会的研究, 也可以看到社会学大师思想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一、《风险社会》的整体结构 《风险社会》全书探讨的就是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作者力图以“社会学上受到启发和得到的训练的思想来把握和概念化这些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1〕, 以社会学的研究框架来研究当代精神中的不安全感。书的第一部分: 风险社会概况, 是从整体上对作者认为的后工业社会——风险社会进行论述。第二部分: 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是从个体角度说明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 个体所面临的风险。前两部分是对有关工业社会的反思性现代化过程的指导性理论观念得到两条论证路线。第三部分: 反思性现代化, 通过(1)“个体化进程在理论上被概念化为反思性的产物, 在其中, 福利国家所保护的现代化进程使得那些构建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解传统化”(2)“现代化进程的反思性也可以通过财富生产和风险生产的关系得到说明。”〔2〕将两条论证路线相互联系。 通过全书的结构可以清楚的看到作者试图超越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的二元对立, 进行微观——宏观、能动性——结构的整合形成理论综合的努力。作者以观看社会的一个视角来分析社会发展的历程, 有一种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分析维度。让读者既在宏观理论上能进行深层次思考, 也能很好的联系微观的个人经验, 像他谈及

日常生活审美化

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 1988年自费瑟斯提出来”日常生活审美化”之后这个话题就受到热议,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文学艺术不再是空泛的纸上谈兵,也不再曲高和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并非是偶然,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的过程不仅仅是物质的消费,更多的是审美的消费,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日常生活审美化将生活与审美融合在一起,使文学与艺术也发生转变,拓宽了美学发展和研究的空间,有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整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简而言之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生活中美的体现,将审美的态度引入现实生活,大众的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所填充。美无处不在,服装、家具、电器、房屋、交通工具、广告牌、城市公共建设等等都显示出了审美生活化的力量,在各种设计中都留下了美的身影。甚至就连人体本身都脱离不了大众化审美设计,美容、美发、美甲到美体都是审美泛化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当代生活审美消费可以使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成为美的消费品。 日常生活审美化消解了艺术作品的神圣性,造成了经典高雅文化艺术的衰落,在康德所处的文化神圣的时代,艺术成为上层社会所垄断,艺术的传播范围很小,艺术与日常生活和整体利益完全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强大,物质力量的不断

提升,人们衣食足而求美乐;市场经济的背景催生,文化生产的全面实践,催化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而消费文化比重的大幅度增加、大众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更为此奠定了发展的平台。于是审美从艺术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急速拓展,从“圣坛”走向“世俗”。 在当代商业社会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充满了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占据这个“场”的主导社会力量就是普通群众。这种普通群众的审美化诉求,却往往会作为某种普遍的社会和文化倾向呈现出来。精英的消费取向和生活方式,悄悄地转化为人所共有的某种生活样板。当不同的社会阶层都追求这样的审美化时,他们就认为是在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风格。他们所强调的是所谓的“个性”、“风格”、“特立独行”,“与众不同”,因而,消费文化中就充满了对差异的前所未有的强调和重视。也是因为这种差异形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新世界。 由于审美与日常生活、消费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不能片面的赞扬或否定,要辩证地看待和理解,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为日常生活注入了诗意和光亮,机械复制的出现使得艺术品被大批量的复制,突破了传统艺术欣赏的时空限制,其次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人们获得了审美的权力和审美愉悦的享受。但是在艺术生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值得深思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推动了艺术的商品化但同时大批量的复制艺术创作生产精致、灵性被淡化,艺术不再是精神性、饱含灵性的创作。日益流行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我们被

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從呼喚現代化到反思現代性 90年代中國學術—思想界出現了一些新的走向與趨勢,其中之一即是所謂「現代性」反思,它的核心或許可以概括為對於現代化理論的批判性審視。這一點形成了90年代中國思想狀況與80年代的最鮮明對比,同時也對深受現代化意識形態支配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出了嚴峻挑戰。 國民性批判:民族新生之大道,還是「他者化」之歧途? 80年代支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界的主導話語之一,無疑是60年代流行於美國的現代化理論,其具體表現就是自覺以「五四」繼承者自居的、反傳統的文化啟蒙工程——改造「國民性」。在中國,「國民」概念是與現代民族—國家觀念同時出現的,而國民性改造則是在西方現代性衝擊下出現的一種文化與文學話語。正是這種衝擊直接喚醒了中國人的民族國家意識以及對於民族文化的探索熱忱。只有這樣,才能理解「中國研究」為甚麼總是專注於所謂「中國特色」,並受到「中國/西方」這一二元論式的強有力支配。深受現代化意識形態影響的80年代中國知識界認為:世界上只有一種現代性,即西方資本主義現代性,它具有普遍性,中國傳統文化是現代化的主要障礙,因而中國現代化的前提性條件就是反傳統。現代化理論對於80年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支配地位在文學、美學、哲學、史學與熱極一時的「文化討論」都可以發現,我們可以把這些領域中的思潮叫做「呼喚現代化」。80年代的文化反思同時涉及到對於改革前的社會主義(或曰傳統社會主義)的反思。在現代化理論的解釋視野內,前蘇聯模 式的社會主義以及改革前中國的社會主義,在理論與實踐上都是現代性的反面 (等於前現代或專制主義)。批判傳統文化與清算極「左」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是具有內在關聯的文化啟蒙與意識形態改造工程。這個思維定勢在文學與社會文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1999年6月號 總第五十三期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201203考试批次 《美学》大作业 学生姓名邹剑波学习中心江西会昌 学号100316436310004考号0019271 专业工商管理年级层次1003 专升本 2012年 3月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在人类历史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社会文化现象。因为人不仅是社会的动物,更是审美的动物。追求美的生活是人的天性使然,凡有记载以来的历史,无处不可以看到审美现象。审美地看待世界与审美地生活延续数千年,审美精神无处不在,这样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生活中的艺术审美确实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其实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象我们并不陌生,它就发生在我们中间,其 基本表现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模糊乃至消失了,借助大众传播、文化工业等,审美普及化了。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面对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中国学术界普遍借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术语来概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 一个理念或者说美学现象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跟随现代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而兴起,它的出现绝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或文化事件,其中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日渐强大,物质力量的不断提升,人们衣食足而求美乐;市场经济的背景催促,文化生产的全面实践,催化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而消费文化比重的大幅度增加、大众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更为此奠定了发展的平台。于是,审美从艺术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急速拓展,从“天国”降临“人间”,从“圣坛”走向“世俗”。 在我看来,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生存意

现代化与信息犯罪(一)

现代化与信息犯罪(一) 关键词:现代化信息犯罪信息化控制对策 内容提要:现代化与信息犯罪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现代化就没有信息犯罪,信息犯罪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信息犯罪大量增多是由社会原因、经济原因、技术原因、法制原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因而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对策,才能控制信息犯罪的发展现代化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逐渐迈进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信息资源的共享、数字化、快速传递与检索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急剧增长的信息资源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经济增长创造了必要的动力。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综合症也越来越明显,其突出表现就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犯罪,包括计算机犯罪大幅度上升,由此给社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在这种背景下,深入研究现代化与信息犯罪的相关问题,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代化与信息犯罪具有强烈的内在关联 现代化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将带来多层面的同步转变,造成巨大的社会变迁,包括社会关系的调整,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重新组合,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因此它是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结构性变化。从这一变化涉及的领域来看,现代化实际上是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的互动过程。 对信息犯罪的概念,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笔者认为,信息犯罪是现代社会中一种新的犯罪形态,它是指以信息资源为犯罪对象或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犯罪手段,故意实施的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由于计算机或网络是最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输系统,它既与信息资源密不可分,又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紧密相联系,所以,信息犯罪必然包含着计算机犯罪或网络犯罪。但不能由此把信息犯罪说成是计算机或网络犯罪的“别称”,因为现实生活中利用信息科学或信息技术实施的犯罪,除了利用计算机或网络实施的犯罪之外,还有利用手机、固定电话、电视、广播、多媒体等信息工具实施的犯罪,而这些犯罪是计算机或网络犯罪所无法涵盖的。 现代化与信息犯罪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现代化就不会有信息犯罪。可以说,信息犯罪完全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 1.信息犯罪是现代化深入发展的结果。信息犯罪在古代就已存在。那时部落和部落之间或国家和国家之间为了利益争夺发生冲突,派人窃取对方的情报,可以说是军事信息犯罪的原形。《孙子兵法》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度概括了当时信息争夺的目的。但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缺乏对信息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缺乏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支撑,所以,信息犯罪的数量不是很多,社会危害性也不是很大,因而信息犯罪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争夺手段不断提高,在时间、地点等方面增加了信息犯罪的随意性和隐蔽性,不仅信息犯罪数量大量增多,而且社会危害性日趋严重,于是信息犯罪作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登上历史舞台,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网络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从校园网、局域网到城域网、广域网,层层突破。通过网络之间的链接,又形成了国际性的大网络。网络的发展拉近了人类活动的距离,引导了人们进入“地球村”时代。因此,信息犯罪不但危及到个人和单位,还扩展到了局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因而使其成为影响极其深远的一种犯罪。可见,信息犯罪不仅是现代化深入发展的结果,而且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危害性愈来愈严重。 2.信息犯罪是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结果。信息犯罪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信息资源,更离不开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信息科学是关于认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科学。以信息为主要研究

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分析

日常生活审美化论文: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 【中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消费主义的来临,“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现象。“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到来, 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重要的是它不光涉及文艺学、美学等问题,也与当代大众群体的生存困境相联系。正如德国学者韦尔施所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既包括“浅层的审美化”,又蕴含着“深层的审美化”。前者是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一方面装饰美化了日常生活,使生活的外在形象充满审美的气息。另外,它也在促进大众文化的繁荣,促使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消融以及提升人们的审美诉求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深层的审美化”更暗含着对主体精神追求和生存境遇的关怀。因为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弥漫的时代里,随着审美泛化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审美的沉沦,日常生活中的大众主体在过分追求感官享乐的欲望满足中,丧失了精神的深度。以致他们在当前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的盛行中,主体性和自我意识开始丧失,精神被放逐,价值感逐渐缺失。因此,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所造就的大众主体感性异化的加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我们应该秉持一种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文化批判意识,从价值立 场上,以一种精神的高度来审视当下审美的泛化与沉沦。可以... 【英文摘要】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ent of consumerism,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has become a widely recognized cultural phenomenon.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the

作品影视改编热在当下的原因和意义

论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热在当下的原因和意义 张琦 摘要:20世纪90年代,张爱玲作品在影视界舌J起了一阵改缟旋风。有关她作品的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但深究其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改编热的原因与众不同。在本文中,作者引证关于怀旧的概念,结合时代特色。进行分析和阐述,论证张爱玲作品影视改编热在当下的原因和意义。 关键词:怀旧;张爱玲;影视改编 在90年代国内影视作品一片改编热中,作家张爱玲的作品以异军突起之势呈现在观众眼前,从<红玫瑰和白玫瑰>、‘半生缘》到<金锁记>,曾经在40年代以力透纸背的阴冷笔法和悲苦凄清的市井传奇风靡上海的女作家。时至今日。仍然在众多电影、电视工作者和影迷眼中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有关她的为数不多的几部经典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搬上银幕。 那么。反观张爱玲的作品,无论是放置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抑或是回归文学史上讲,其艺术性虽有目共睹。但并非独占鳌头。与她同时代的作家无论是声望还是艺术水准高于她的都大有人在。不胜枚举;另外,张爱玲作品的艺术特点多为擅长人物的心理刻画.注重心理潜台词的设计,精于细节描摹和语言的艺术性,但在故事的通俗性和观赏性上明显与电影、电视作品要求的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相差甚远。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索在推动着张爱玲的崇拜热潮呢? 让我们首先回到张爱玲走红的90年代去看看。20世纪90年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特殊时期,中国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了自身的现代化进程。历史经验已经表明: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是世俗化进程,现代化与世俗化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事物。(I)作为世俗化来讲.本质含义指向两方面。首先就是消解神圣性,就是对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神圣性统统进行消解;其次,世俗化 殊性。这些为中国人民的敌人——日本侵略军服务的翻译人员.其汉奸翻译官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可以预见,将来的抗战片中。汉奸翻译官的艺术形象还将继续。 结语 中国三千多年厚重的翻译文化史无与伦比.中国今天翻译事业的进步有目共睹。抗战时期只是中国三千多年翻译文化史中的一个瞬同。即使在抗战时期乃至其他时期。危害中华民族利益的汉奸翻译人员也只是翻译人员中的极少数。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在文学作品中塑造正面的艺术形象.全面反映翻译人员的历史作用。 翻译人员艺术形象的重塑。需要选准突破口。任何试图突破中华民族情感的底线.从普通人角度、全方位、立体地刻画日军翻译官的努力都注定是富有争议性的。抗战期间文艺作品中汉奸翻译官的艺术形象。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成为一种符号。蠢译人员正面形象的塑造,应该放在其他历史时期。 我国翻译史上著名翻译家如群星璀璨。唐代有跨越千山万水翻译大师玄奘,现在有译品、人品皆可为后入楷模的翻译家傅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将中国古典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渊冲等。他们为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架起了桥梁。为我国的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其中很多翻译家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可谓波澜壮闼。可歌可泣。我们通过文 236娉代文辱以D11.4下半月学作品,反映这些伟大翻译家的历史功勋,这是重塑翻译人员艺术形象的必由之路。影视作品的社会作用巨大,因此。通过在影视作品中塑造正面的艺术形象来全面展示翻译的历史作用,这是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1季羡蒜.<中国翻译词典>序【A1.<中国翻译词典)圈.长沙: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2】季羡昧.许钧.翻译之为用大矣哉Ⅱ】.<译林>1998(4)。 嘲中国译协表彰239住资深翻译家季羡林获终生成就奖D三B/oL】.口006一09—26】.http://wWw.clli∞.conLcIl/钦七/2006一09/26/conte:旺j194921—3.h仃ll。 [41孙云宽.纠结的<南京!南京!>。纠结的人性现、历史现Ⅱ】.(电影文学>2009(16):42。 【5】陈迪、罗敏.人性的祷问与民族情意——电影‘南京!南京!>Ⅱ】.‘电影文学>2009(17):32。 【6】卡仔.‘叶问>中的翻译官【DB/oL】.新浪同.【20lO一卜15】.http:,,例og墨n“o札∞觚loo内8锄70100cocb.h缸l[1l。 f7】纳米凝胶.不是影评,写给影片中的“翻译官”和意图为“翻译官”平反的言论【EB/oL】.豆辨网.【2010一3—15】.Intp://Ⅵ,、Ⅳw.doub狮.com/咒、,iew/1666116/o (作者单位:1、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2、山东轻工业学院金融职业学院) 艺术审美批判 万方数据

从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从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 1.古代文论的当代焦虑 从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一直到现在,关于“国学”或者“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甚嚣尘上,与之不相称的却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领域似乎并没有借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蓬勃发展的东风而生机勃勃。与之相反的,多数的讨论围绕着“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古代文论的当代失语症”等话题进行,似乎从五四以后的“整理国故”到从90年代后期持续至今的大谈国学,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虽然历经兴衰沉浮,却无时无刻不透露出骨子里的焦虑。 低潮时期自不待言,彼时陈独秀与胡适等人提倡“新文学革命”,随后便引发了整个文学研究领域的“整理国故”运动,研究者们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跟不上时代步伐的焦虑可见深切。直到今天,学者们对当初的变革几经反思,得出的结论依然是:“白话现代语言体系的建立……导致了传统文艺观念与话语规则的缺席。而作为中国古代文

论则更因其印象式的批评、无逻辑规则的审美性而脱离活生生的语言现实,退化成一种于现实无任何意义的旧知识,剩下的工作便是如何对之进行一种‘国故的整理’了。”① 即使是在高潮时期,古代文论研究随着90年代后期国学热的兴 起而有所发展,这焦虑也丝毫没有减退,反而愈发急切地体现出来。90年代以来古代文论研究的确成绩斐然,系统的中国古代文论教材、研究专著和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书写不断出现,但也正在此时,研究者们悄悄开始了对研究对象本身的影响力甚至是合法性的质疑。这样的焦虑从90年代一直持续至今,借由国学的兴起加入到了当代社会整 个人文社科领域对现代性的反思话语当中。钱中文认为现代性在中国,一方面出现了以西方现代性为旨归的偏颇,另一方面出现了以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终结论”思潮来取消现代性的偏颇。中国文论应该克服旧的现代性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弊端,建设新的现代性品格和精神②。陶水平认为古代文论的研究面对“现代性”的挑战,要将审视的视野延伸至更广阔的历史语境和当代语境。与此同时,古代文论的

浅谈日常生活审美之我见

浅谈日常生活审美之我见当前随着文学中实利化倾向的泛滥,文学中想象的丧失和诗意的情感的缺失与错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于是有了所谓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思考,一些文论大师开始把目光向形而下的层面滑落,也许,日常生活的琐碎中,的确可以窥视到一点点美的碎片。我们不禁思考:日常生活是否具备审美因素?我认为是具备的,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认识。 首先,“用审美眼光感受日常生活”。我认为这个解释不够准确,它过多地强调了人的主观性,而忽视了艺术与生活之间距离消弭的客观事实。当前,我们的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不断地被审美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取决于无处不在的艺术精神、审美意识,而不仅仅是人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的结果。 其次,出彩的“人生艺术化和审美化”。这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枢机,也是他长期追求的人生旨趣与艺术旨归。人生的艺术化和审美化,应该包括审美的人生态度、大我的人生理想、超脱的人格追求以及冶情悦性的美学观念。朱光潜认为,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创造一身的作品,因而芸芸众生都需要以艺术化、审美化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我觉得这个解释,大大超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层意义,它已经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是更深层次的感悟,是人类终极的指向,是人生

圆满的境界。一个人倘若能够透析到这一层面,能够奋然为人生而搏;泰然处人生而安;欣然品人生而达;超然观人生而悟,才称得上真正达到“人生的艺术化和审美化”。这个解释,超越了“日常生活审美化”意义本身,因此,我认为它是不够贴切、精准的。 其三,“把日常生活的现成物品命名为艺术品,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的现象”。看到这个解释,自己瞬间想到了法国画家——杜尚那以《泉》命名的小便池。当他把小便池送去展厅的刹那,小便池原有的实用价值早已消失殆尽。艺术的殿堂,崭新的视角、高雅的品味,诚然,小便池已与普通的生活用品区别开来,它被特异化、被赋予了另外的意义,它根本没能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因此,我认为这个解释是不正确的。 其四,“当代高科技条件下社会生活的虚拟化”。随着高科技的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奠定了发展的平台。凭借手机、网络、电视等媒介载体,大量感官性、视像性、包装性为特征的虚拟化的审美文化现象应运而生。然而,当今日常生活的审美,并非都是“虚拟化”的状态,如时下炒的火热的iphone,人们对于iphone手机外壳的使用已经不仅仅限于保护手机这一单纯的目的,而融入了对各式各样手机外壳的审美欣赏。此外,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社会文化现象,并不是当代高科技条件下才特有的。早在社会发展的前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打破了审美活动与社会生活的界限。无论是精致实用的劳动工具、辉煌秀美的金钗珠簪、色彩斑斓的坛坛罐罐、瑰丽绚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_韦伯与马克思

理论与现代化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2011-09 Sep ,2011 2011年第5期NO.5,2011 本文把“现代性批判”界定为韦伯与马克思共同面对的问题域。韦伯以“理性化”概念切入到现代性诊断与批判之中,立足于理性化的两种逻辑,在文化—世界观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做出了“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的时代诊断。马克思通过“异化”概念来揭示现代性悖论,将“异化劳动”阐释为现代性问题的“本质性一度”,指出了它有经济学和哲学两种话语。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表现为对国民经济学和现代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 一 理性化是韦伯现代性理论的“总命题”,也是其现代性诊断与批判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韦伯的理性化存在两种逻辑:一为文化—世界观的理性化;二为社会—制度的理性化。①理性化的吊诡(paradoxes of rationality )在理性化的两种逻辑中都体现出来并有所不同。第一种逻辑反映的是,客观理性与主观理性、总体理性与片面理性之间的矛盾,呈现出来的是理性的相对化与主观化。理性本身分解为多元的价值领域, 从而毁灭了其自身的普遍性,价值多元论由此产生。第二种逻辑指的是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理性内部发生分裂,内涵出现变化。理性化内部充满了手段与目的、 工具与价值、权力与自治、奴役与解放之间的紧张,并且不断演化为前者对后者的支配与统治。其核心要点在于理性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并与权力合谋,成为统治现代人的“支架”。韦伯的现代性批判建立在理性化的两种逻辑之上,并表现为两个方面:理性化导致的价值冲突问题和理性化与自由的悖论问题。“多神论”和“铁笼”这两大隐喻最为直接地体现出韦伯现代性批判思想。 韦伯把现代性特征定义为“祛魅”,即理性化。 “祛魅”意指的乃是尼采的命题:“上帝死了”。“上帝死了” ———就其要害而言———是现代与传统的决裂。这种决裂导致的后果乃是“多神论”。传统社会提供了一种绝对真理和价值标准,整个世界是一个充满“客观”意义和伦理价值之总体。现代世界是一个“上帝已死”的图像,传统确定性和“客观”意义丧失了合法性,导致了真理和价值的多元化。原始宗教时代是一个多元 作者简介:唐爱军(1984-),男,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邮编:200453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韦伯与马克思 唐爱军 摘要:本文把“现代性批判”界定为韦伯与马克思共同面对的问题域。韦伯以“理性化”切入到现代 性的揭示与诊断中,立足于理性化的两种逻辑展开现代性悖论的阐释;马克思通过“异化”来揭示现代性悖谬,将“异化劳动”领会为现代性困境的“本质性一度”,并对异化劳动的经济学话语和哲学话语实现批判,由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体现为一种“双重批判”。文章最后对两人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同与异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韦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性化;异化劳动 中图分类号:B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5-0011-07

试论新写实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

试论新写实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 现当代文学 1132061010 容旖旎 摘要: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日常生活审美化 当代社会文化中的一个突出变化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发 展日新月异,高科技产品及其带来的人们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而“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则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这场变化之中,自20世纪80年代以 来,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出现以打破之前“先锋小说”的先锋势头,以表现最真实的日 常生活状态为目的,表达普通市民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并实施作者“零度介入” 的写作方式,为文坛带来一股“体己”之风。而此时正值国内改革开放大潮,商品经 济、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影响并占据了人们的视野与思维,购物中心的出现、娱乐活动 的丰富、商品经济的影响等,都以趾高气昂的姿态进入人们的生活,于是理所当然地 出现在了提倡“新写实”作家的笔下、故事中。整个新写实小说文学思潮都体现出日 常生活审美化的倾向。 一.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出现 新写实小说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届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种由社会文化转型带来的对传统价值观的严峻挑战中,作家们感到把握的不确定性,却希望在作品中反映这场转型,于是在写作中采取了不同于先锋小说提倡叙事变革、文本实验的写实的手法,却又故意忽略意识形态的影响,“它强调的是还原被意识形态所遮蔽的现实生活,消解外力加以生活上的“本质”和“意义”,直面生活的原生状态,讲述“纯态事实”……也强调要“以十分冷静的目光一滴不漏地看着他们劳碌奔波,看着他们的艰辛和凄惶。”(方方《风景》)……也强调写作主体的不动声色与对生存境况的描摹……特别注重在特定文化形态中关注、考察人的自然存在。”(1)也就是说,新写实小说思潮的出现是以社会文化转型与先锋文学逐渐“才尽”为背景的,它摒弃了先锋文学塑造的“文字与生活无关”的高阁,重新回到了实实在在的叙述层面上,忠心耿耿地表现日常生活的原生态,表现普通人的生存状况。主要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生活秀》、刘震云《一地鸡毛》《单位》、方方《风景》、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等。 到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 费瑟斯通(2)在《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一书中提到西方国家日常生活审美化呈现的三个表现。首先是艺术的亚文化,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运动”。他们追求的是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也就是说,

日常生活审美化

专业:语言学姓名:朱冬雪学号:F13201049 指导老师: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摘要:在物质世界极度丰富的今天,物质文化的兴起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正统的文化和艺术,日常生活也正以审美化的姿态向人们展现出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有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理论已有一些卓有成见的学术结论,但这一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它自身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艺术审美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韦尔施区分出两种审美化:浅表审美化和深层审美化。威尔士强调,“审美化的重要性不在于“美”,而在于其“可塑性和虚拟性”。.威尔士的深层审美化强调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中审美物质化的同时对愈识及现实理解等非物质因家的审美化。浅表审美化指物品的装饰、包装、外表的美化,以及流于表层的审美现象。深层审美化指的是:“审美过程不仅包裹了业已完成的、给定的物质,而且甚至决定了它们的结构,不光影响它们的外表,而且甚至影响其内核。”浅表审美化是不难理解的,充斥在我们周围的琳琅满目的物质外壳既可理解为浅表审美化,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追求不再是局限于其实用价值反而是更注重商品外在的审美价值,衣服除了遮羞御寒之外修身美体的功能是现代人们追求的重点,房屋的除了遮风挡雨之外,其内在的装饰装潢也是现代人生活的追求。如此种种,都说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中的浅表审美化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追求。而对深层审美化的理解人们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质疑和困惑,在盲目追求物质外化的同时也有一批人同样重视审美表层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建筑物的外在设计是追求美观的需要,而外在设计在展现美感的同时也表达着一定的意义,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只看到事物的外在表象而忽视了隐藏在其中的文化蕴涵。 中国学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和讨论场域,大多源于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文中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做了一些详细的论述,日常生活审美化首先是指“一战”以来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等艺术类亚文化。这些艺术流派一方面大肆攻击艺术光环的神圣性,对陈列于博物馆或美术馆的高雅艺术品不屑一顾; 另一方面又将日常生活用品、偶发事件、即兴表演和身体活动等纳入艺术审美领域,宣称艺术无处不在,从而试图彻底跨越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固有界限。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就是这类艺术理念的完美注脚。这种反叛传统艺术风格、打破既定艺术范式的全新艺术观念,实际上源于战争带给艺术家们的恐惧和创伤———残忍的战争、无情的杀戮,令他们对支撑现代社会文明的理性与道德产生普遍的怀疑,进而借助有悖传统的艺术举动,以表达对现代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