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以《吾国与吾民》黄嘉德汉译版为例

摘要:本文对几位知名语言学家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作了大概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现代汉语形容词分类的研究。本人认为形容词的分类一定要结合语义和语法功能,并根据两个标准,对形容词所在的语句进行综合分析。文中把现代汉语形容词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并作了大量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本人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作了细致的分析和举例。从语义的角度,形容词主要起抽象表述、状态描写、程度区分、感情表达、施事陈述和未来驱动的作用。从句法功能的角度,本人详述了形容词作定语和谓语的主要功能。第三部分本人选取了形容词的三个特殊现象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语义功能语法功能状态描述程度区分形容词叠词

第一部分前人对形容词的定义及分类的论述

(一)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对形容词的论述

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1里把形容词定义为能惟妙惟肖地描绘事物的实字2。《文通》中把形容词定名为“静字”,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形容词实为“静字”中的“象静”一类。他认为,客观世界的事物都存在着差别,而形容词承载着细致描绘这些差别的功能。

在《文通》的实字卷里,马建忠先生讨论了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构词方式3主要有三类:

一,名词(字)、代词(字)、动词(字)、副词(字)作状语形容词(放在名词前)二,同义语素构成的复合式形容词,如圣明、辛勤、端庄等;

三,有反义语素构成的复合式形容词,如安危、奸贤、公私等。

尽管一个世纪以来部分学者指责此书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不能作为现代汉语的语法书,同时还批评它机械模仿西方语法,但《文通》作为中外文化产物,它的研究价值和开创之功是不可否认的。

(二)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对形容词的论述

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是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在此书中

1《马氏文通》:出版于1898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著作。以下简称《文通》

2原文为:“凡实字以肖事物之形者”

3《文通》第112页

黎锦熙先生给形容词下的定义是“用来区别事物之形态、性质、数量、地位的,所以必附加于名词之上”4。因此,黎先生根据其定义(意义)把形容词细分为形状形容词、数量形容词、指示形容词和疑问形容词四大类5。但根据后人在诸多语法书中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定义和学术研究著作中,黎先生所谓的四类形容词只有描述实体事物的性状、形状、程度的性状形容词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形容词。

在《文法》中,黎锦熙先生有两个重要的理论被后人所引用、学习和研究。其一是形容词作修饰语是否需要添加“的”字。黎先生认为是否需要添加“的”字的原因和规律主要有四个6:一,习惯熟语具有结构凝固性,所以不必添加“的”字;

二,根据表达情况,以句子的整洁、调节和流利为标准和要求决定添或不添;

三,一个句子的附加成分太多,即由多层定语时,则有必要添加“的”字;

四,从语义表达的角度,由词句的意思决定添与不添。

其二,黎先生还揭示了汉语与英语形容词的一个重要区别,即英语的形容词只能做定语,而汉语的形容词可做定语、状语、补语和谓语,在书中这些形容词被称为“用作述语的形容词”7。

黎锦熙先生的《文法》仍带有“模仿”马建忠先生《马氏文通》和西方先进语法著作的痕迹,但其中对现代汉语形容词极有个人见解的看法和理论创新点成为后来学者研究学习的对象。

(三)二十世纪中期关于形容词的论述

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四大语言学名家:吕叔湘8、王力9、高名凯和朱德熙10。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和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都把形容词归为实词一类,并都把形容词定义为描写事物性状的词,描写性是形容词的主要特点。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首次提出了“非谓形容词”11这个概念。他认为有些形容词充当句中的谓语,已经不具备形容词的一般特征,应另外归为一类,即“非谓形容词”。这类词一般不直接以定语的形式出现在句中,并且一般不加“的”,如《吾》书中首要、上好、新式等词。事实证明,

4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第19页,以下简称《文法》

5《文法》第114页

6《文法》第121页

7《文法》第124页

8吕叔湘(1904-1998):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他的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等。

9王力(1900-1986):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有《中国现代语法》(1943)、《中国语法理论》(1944)以及《中国语法纲要》(1946)等著作。

10朱德熙(1920-1992):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法学家、教育家。主要著作:《语法修辞

讲话》(与吕叔湘合著)(1951)、《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 形容词的性质范畴和状态范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1956)、《现代汉语语法 : 1956-1957学年》(北京大学汉语教研室 1957)等。

1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商务印书馆)第39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非谓形容词的数量和应用正逐日上升。所以,吕先生对“非谓形容词”这个概念的提出是极有远见的。

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 形容词的性质范畴和状态范畴》中首创用语音形式、语法形式和语义相结合的标准来划分形容词。按照形容词的语音形式(音节),语法形式和词的搭配功能分为简单形式和复杂形式两类。简单形式形容词是基本形容词,包括单音节(老、古、香、好)和双音节(精细、闲暇、温情、愚笨)两类。复杂形式形容词包括重叠式形容词,后加成分的形容词,状态形容词(雪白、粉碎)。重叠式形容词又可分完全重叠式(零零碎碎、规规矩矩、扭扭捏捏)和不完全重叠式(古里古怪、可有可无,憨头憨脑)两类。后加成分的形容词分双音节(孤零零、冷冰冰、软绵绵)和多音节两类。简单形式的形容词描述人或事物属性和性质为主,是性质形容词;复杂形式的形容词则以人或事物的状况或情态为主,是状态形容词。朱先生在此书中还讨论了形容词的语法意义和句法功能的关系,并指出形容词在行文中可充当定语、状语、补语和谓语。

(四)二十世纪后期有关汉语形容词的论述

作为现当代最有影响的现代汉语教材,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里给形容词下的简洁定义是表示事物性质和状态的词。书中把传统的形容词分为“形容词”和“区别词”两类,前者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后者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在句中只作定语,不作谓语、补语和状语。在语义和结构特征方面,多数形容词都能添加“的”,在表示否定时一般加“非”,不加“不”。在语法功能方面,黄、廖二人认为,多数形容词以定语形式做名词修饰语放在名此前,另有小部分形容词做补语,形容词亦可以以谓语形式出现在句中。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马真教授在《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12中明确根据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把形容词分为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词(表示状态)和区别词(区别其他事物的属性)。其中区别词不同于形容词和状态词,语法功能单一,只能作定语,或与“的”字连接组合。

第二部分本人对形容词定义和分类的分析和研究

(一)对前人研究的分析

12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教程》

汉语形容词研究在经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研究的转变之后,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探讨和创新,学者们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发展已基本趋于稳定,许多学者对形容词系统内部的研究和挖掘已逐步发展扩大到对现代汉语形容词与外语形容词的比较和翻译研究中,同时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人们对个别形容词或某一类形容词的灵活应用的研究也逐步增多,未来五十年,人们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研究将更加专业、细致、深刻、全面和系统。

马建忠先生在《文通》中给形容词的定义对后来学者的形容词研究影响是极大的。首先,直至今日,所有语言学家都认为形容词是一种实词,即具有实在意义,在句中能单独作为句法成分存在的一类词,这一点与马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其次,马先生用“描绘”二字概括了形容词的作用和意义。他认为,形容词承载着区别世间事物差别的功能,在行文中起描述、修饰名词等中心语的作用。综合后来学者的研究,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朱德熙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马真的《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和黄伯荣、廖序东在《现代汉语》都大体上认为形容词的功能和意义在于区分事物之间的差别,包括他们的性质、特征、属性,或者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状况和形态。

在对形容词的分类问题上,许多名家存在着差别。马建忠先生在《文通》中误把数词也归入了形容词一类,扩大了形容词的范围13;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中对形容词的分类上文已提到,也扩大了形容词的界定范围,只有性状形容词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形容词。真正意义上对现代汉语形容词进行较为正确、严格分类的是朱德熙先生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1956),书中提到:形容词应分为描述事物性质的简单形式形容词和表示事物状况的复杂形式形容词14。而后在对形容词分类时吕叔湘提出了“非谓形容词”,马真提出“区别词”……这些都表明,在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后,随着时代发展,理论的充实和更新,形容词分类从概念模糊到清晰,范围扩大到缩小,定位偏差到准确,概念的提出也更严谨、更明确更深入、更科学。

(二)本人对形容词分类的研究

(1)综合分析与评论

我认为,无论是对词的分类还是只对形容词的分类,都不能完全按照词本身的意义去划分,即语义不能决定词类。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把词语的意义作为划分形容词的标准,如把高、胖、红、美等词当作形容词,这是因为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表示同一概念,即起描述事物特征

13《文通》原文中,马建忠先生把形容词定名为“静字”,“静字”又分为“象静”和“滋静”,“象静”即为我们现在认为的形容词,“滋静”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数词一类。

14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1982)把形容词分类改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两大类。

或性状的作用,但他们在具体的行文中可能会代表不同的语法性质。如《吾》书中“典型

..的中

国妇女”和“你碰到的人物却属于另一个典型

..”就能说明问题。所以要划分词类,应按照语句环境,确定词语的语法功能才能判断其词性。以上结论也正是至今为止形容词划分标准尚未有一个公认体系的原因。

因此当我们欲把某一个词划入形容词范围时,我主张把词义作为“参考项”,把词的语法功能作为“决定项”。“真正的结合是要使形式和意义互相渗透。讲形式的时候能够得到语义方面的验证,将意义的时候能够得到形式反面的验证。”15与此同时考虑以下三个标准:①是否是表示事物性质、属性或状态的词;②能否在词前添加“不”作否定修饰;③能否在词前添加“很”、“非常”、“极其”等程度副词作修饰。但有很多形容词(以状态形容词为主),如最好、冰凉、雪白、等却不符合后两条标准,理由是:①这些词的词义是肯定的,它们的否定形式有相应的反义词,如最坏、火热、乌黑等②这些词本身就带有程度性。总之,形容词是一类起修饰作用的词类,并能单独做谓语,具有极高的结合能力和组合能力。

(2)两类形容词的分析和比较

按据以上所述,本人按照“语义特征”(意义--基础参考项)和“语法功能”(形式--最终决定项)两个标准16把形容词大概分为两类:静态形容词(A类)和动态形容词(B类)。静态形容词因其性质决定作定语的几率更高,大大超过了作状语和谓语的比率;而动态形容词作状语和谓语的比率是最高的。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范畴性的语义成分即语义特征决定聚合从而间接地决定组合的语法性质。”17两类形容词的语义差异决定了它们句法功能的不同。

① A类形容词举例及分析

(1)它的笔墨是那样的豪放瑰丽

..而优美

..而愉悦

..。(《吾》

..,严肃

....,巍巍

..乎,焕焕

..乎,幽默

中《赛珍珠序》)

(2)这些和尚们是文雅

..的素.斋而收获可观

..的报酬于银柜。

..家,他们款待香客以丰盛

..的清淡

(《吾》中第四章第五节《佛教》)

(3)因为在西洋人的拟想中,把女人视为圣洁

..的品性,代表一切

..的象征,奉以精神的微妙

清净

..、高贵

..和超凡

..的品质。(《吾》中第五章第三节《理想中的女性》)..、美丽

(4)他们那含有粗涩

..而质朴

..的性情,都为其特征。(《吾》

..的体格,有趣

..的变音的言语,高巍

中第一章第三节《新血统之混入》)

我们概括A类形容词包括描述人和描述事物两类。描述人的A类形容词主要描述人的外貌、

15朱德熙《语法讲义》1982

16以下简称“两个标准”

17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92 商务印书馆

性格、特征、品质等内在特性;根据对A类形容词语义特征的综合对比研究,可以概括出

描述事物的A类形容词则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度量、味道、大小、质地、属性、温度、环境、价值、氛围等内在属性。两类描述性形容词都是对静态的,固定化(暂时恒定的固定化)的人或物体作形象描述。A类单音节形容词直接作定语,修饰名词(字),放在名词(字)前,如:高.官富.豪,异.域奇.闻,甜.言蜜.语等。A类双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在书面体中,多在中心语前添加“的”(已构成固定结构搭配的短语除外)。

A类形容词是一类描述人或事物静态性状的词类,多与中心名词连接构成偏正结构。在这一常用结构中,形容词作定语,起修饰描写作用,作定语的形容词往往是A类形容词。

我们以为静态形容词是一类描述人或事物性状的词类,因此它多半都与实物名词相结合。但通过对《吾》书中形容词的大量分析比较,本人发现有一定数量的静态形容词

修饰抽象概念的名词,作定语成分,如真实

..的学问等,静态

..的关系,丰富

..的案例,密切

形容词分别修饰抽象概念“案例”、“关系”和“学问”。

② B类形容词举例及分析

(1)他们和和顺顺

....忍耐着,俾得快快活活的生活。(《吾》中第二章第....工作着,宽宏大度

五节《和平》)

(2)有时则他的羞耻本能占了优势,而真切

..的摩登崇拜,又只隔

..的革新愿望与肤浅

着一线之差,当亦不妥。(《吾》中导言)

(3)爱尔兰现在很平静,因为爱尔兰曾经艰苦

..奋斗,因为吾

..奋斗,吾们目前还在继续辛苦

们还没有奋斗得够艰辛

..。(《吾》中第二章第五节《和平》)

(4)因为世界既已紧密

....的进取欲将

..地联系起来,就免不了相互

..的容忍,故西方人营营不息

为之稍减,而了解人生之企望将渐增。(《吾》中第二章第五节《和平》)

B类形容词主要反映人的态度、思想、情感、心理、精神状态,人和事物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程度、方向、驱动、过程和效果,与人的动作行为和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在句中常作状语和谓语。

常作状语的B类单音节形容词数量不多,并且多半是一些固定组合和常用结构,如误.用、详.述、速.成等。经常作状语的B类双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一般在书面体大量使用,使得文章更加真实、生动、丰富。

但并不是说B类形容词只能做状语或谓语,也有一定数量的B类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定语,修饰名词,例如:

(1)放荡

..的生活及女人的温情

..的服侍,颇足以满足登徒子之迷梦。(《吾》中第五章第一节《女性之从属地位》)

(2)它需要勇气,更需要一种更稀有

..的德性:诚恳。(《吾》中导言)

(3)假使他再郑重地引证禁烟委员会,不知要引起怎样更响亮

..的笑声哩!(《吾》中第二章第七节《幽默》)

(4)中国人的头脑近乎女性的神经机构,充满着“普通的感性”,而缺少抽象

..的辞语,像妇人的口吻。(《吾》中第三章第二节《女性型》)

以上四句例句中动态形容词放荡、温情、稀有、响亮、抽象分别修饰抽象名词生活、服侍、德性、笑声、辞语。通过观察可以看出,B类形容词充当定语时,其语法功能和静态形容词充当定语时语法功能是相同的。但B类形容词因其性质的特殊性,作定语时常和人(动作起因、动作过程、动作结果)相关的名词连接。B类形容词充当定语的情况可以用袁毓林先生根据语言心理学创造的“谓词隐含” 18(implying predicate)理论来解释和分析。(因篇幅所限,此概念不在本文详解)他认为,事实上在动态形容词和名词之间有一个隐含的动词,其语义关系连接的作用,从而激活此形容词,在一定程度上使语境中的形容词转化为状语,名词转化为动词。

因此,无论B类的形容词在句中充当状语还是定语,它的语义都是行为指向性或带动作意义的。

(3)小结

但正如“两个标准”所述,我们在给形容词分类时会发现有些形容词会分别属于两个类别

中,如“大胆

..替妻子辩护”中的“大胆”一词,既可以和静态的..的中国妇女”和“从不敢大胆

名词—“中国妇女”连接,又可以同动作行为“辩护”组合,在两个不同的行文中分别充当静态和动态两类形容词。所以,尽管这样的形容词数量有限,但我们依然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认真分析语法结构,严谨比对才能加以确定。

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汉语中有一定数量的形容词是多义词。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行文语境中有时表示不同的意思,语法功能也存在着差异,即不同的义项充当不同的语法功能。如“一片

轻薄

..”两句中的“轻薄”,前者是静态形容词,作定语,反映纸张..的纸张”和“这女子太轻薄

具有重量轻,形状薄的属性,而后者的“轻薄”是动态形容词,作谓语,表述女子言语举动或态度具有轻佻或玩弄意味,不够稳重和自重。类似的例子在现代汉语形容词中还有许多,如老实,勉强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第二部分现代汉语形容词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分析

一,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分析

18袁毓林《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1995

(一)形容词语法功能综合分析

在现代汉语词类体系里,形容词是一类活跃的多功能词类,它能在句中分别充当定语、谓语、补语、状语、宾语、主语等语法成分,但在其主要功能的问题上,历来存在分歧。“一致之处在于人们一般都认为作主语、宾语、状语、补语不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分歧的地方在于形容词的主要功能究竟是作定语,还是作谓语,抑或两者都是形容词的主要功能。”19朱德熙,吕淑湘等先生认为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作谓语,而黎锦熙、王力等先生均认为定语是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本人赞同后者的观点,因为综合形容词的起源、定义、分类和应用,形容词最大的作用便是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在具体行文中经常起修饰作用。但贺阳在对数量相等的书面材料和口语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后,给出了具体数据来比较形容词语法功能的差异,数据20显示:

书面语中形容词被广泛应用作定语起修饰作用,而在日常口语中,为了表示简洁,并达到传意作用,形容词充当谓语。因此,定语和谓语都是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具体如下:(1)形容词(以性质形容词为主)作定语

①单音节的形容词(即形容字)放在名词(字)前作定语,不加“的”,如好.人、奇.谈、巨.资、贤.妻良.母等;

②单音节的形容词放在名词(字)前作定语,一般不加“很”、“非常”等程度副词,

除非在形容词后加“的”,如挺好.的人、非常奇怪

..的资金等;

..的谈论、非常巨大

③双音节和多音节的形容词放名词前一般都要添加“的”,如愚拙

..的苦役,

..而顽强

典型

..的女性,博爱自然

....的精神等;

④双音节形容词和双音节名词已构成固定组合的,则可以不添加“的”,如基本

..思

想、传统

..美德,恶劣

..影响。

(2)形容词作谓语

正如前文已经提到,形容词充当谓语成分主要出现在日常对话等非正式语体中,并且通过对这些形容词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形容词作谓语往往需要一些附加成分作辅助词或辅助字,如表示时间的“了”、“已经”等,表示程度的“太”、“挺”、“十分”、“很”

等,表示否定的“不”等,表示感叹的“真”、“那么”等。例如:人生真美好

..,太棒.了,

19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5)第128页

20数据来源:胡明扬主编《词类问题考察:性质形容词句法成分功能统计分析》第128页

男人不伟大

..等。

作谓语的形容词中意欲形容词占很大一部分。所谓意欲形容词就是以人为主体,表

达主观意图、想法、欲望、要求、命令、感叹的一类形容词。这类词以语义为区别和体现,并有标记词作辅助,如别、点儿、太、挺、不、的、下去等。意欲形容词所在的句子一般结构较简单、简短,并且多在口语中出使用。

(3)形容词作状语

形容词作状语主要修饰和限制后面的形容词或动词,分别具有运动、人或事物的语

义特征。我们发现部分双音节的形容词作动词的状语时要添加“地”,如顺利

..地解决,坚.

决.地阻拦,千变万化

....地歌颂等。朱德熙先生曾提出:“书面语中,双音节形容词加上‘地’以后可以自由地作状语”21,但单音节形容词一般则不需要,如新.建、快.跑、猛.打等。形容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一般不添加“地”,并且作状语的形容词一般以程度形容词为主,

如飞快

..紧张等。

..进步、过分

形容词作状语时修饰对象取决于词义和语法功能两方面。近几年已有许多学者对状语形容词的指向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状语形容词在语义关系中,语义指向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等词类。

(4)形容词作补语

形容词作补语修饰的是动词(或形容词),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程度、结果、状

况等,常有“得”连接,如看得清楚

..等,但有些

..,隐喻得巧妙

..,说得出色

..,表演得机械

形容词的性质决定其不需要添加“得”,如放大.,吃光.,进展顺利

..等。形容词作补语时,

其语义指向的目的是在它之前,并与它有紧密关系的动词本身(或形容词)和动词所论述的宾语。

二,汉语形容词的语义功能分析

我们在前文给形容词定义时已经提到,形容词最重要的语义功能即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属性和所处的状态来区别事物之间的差别,这里我们把形容词的这种能力定义为特征阐释。我们在具体的行文里,无论是书面体还是口语体,都能发现形容词围绕这一概念有许多细致的语义功能:

(一)抽象表述。世间万物是客观存在的。当人类有了情感、思想、观念等主观想法,或者为了满足表达需要时,无论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对话里,都会在表述某一事物时,添加一些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信息接收员能够根据经验领会词义,并在第一时间得到与信息发送员相同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经

21朱德熙1980 第25页

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即对这个形容词的认知和理解。如在“人类的幸福是脆弱

..的物体”22这句话中,“脆弱”是一个抽象形容词,在句中作“物体”的定语。黄嘉德先生为了描述人类的幸福是柔弱,不坚强,易受伤,经不起挫折的意思,选择了“脆弱”一词来翻译“frail”,倘若读者不理解这个词的意义,就无法琢磨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二)状态描写。最早提出形容词具有状态特征的学者是罗安源先生。他认为,所有重叠形容词都是状态形容词23。状态形容词在行文的语义上起描写人或事物所存在或活动的状况、形态和风格,而不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性质和属性。如干干净净、热热闹闹、鬼鬼祟祟等。

(三)程度区分。形容词程度区分功能指形容词通过文字形式的变化,产生某种特殊意义,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我们认为形容词描述事物特征时只能反映相对应的一个程度,及“量”的增加或减小。英语主要通过形容词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态变化实现程度区分。而现代汉语程度区分的主要形式主要有三类:形容词叠词法,添加程度副词法和添加程度语素法。

(1)形容词叠词法。黎锦熙先生曾说过:“形容词重叠后可以产生特定的附加意义(表示‘量’的范畴)24”。他的意思是一个单音节或说音节的形容词重叠后相当于在原词前加了“很”、“非常”、“相当”等程度副词,如红红红的太阳=很红的太阳,静静的夜晚=非常安静的夜晚等。形容词叠词法根据音节数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①单音节形容词按AA式重叠,如长→长长,大→大大,满→满满等;

②双音节形容词按AABB式或ABAB式重叠,千万→千千万万,勤恳→勤勤恳恳,快活→快活快活,潇洒→潇洒潇洒,着实→着着实实等

需要补充的是当双音节形容词按ABAB式重叠后,形容词往往不是提高词的表达程度,而是我把形容词动态化,在语句中起动词的语法功能。并且叠词法在多音节的形容词,如货真价实、独一无二、美轮美奂等词中都不能适用。

(2)形容词添加程度副词模式中的形容词本可以单独使用,但为了贴合文意,提升表达效果,可以在形容词前添加程度副词:

非常,很,极其,最,十分,太,一点(儿)25……+ 健全,愚拙,仁慈,渺小……

至于形容词前添加程度副词后究竟对性状形容词的表达效果提升了多少。我们无法用“定量”的方法去衡量,因此只是一个模糊概念的用法。

22《吾》第98页

23罗安源《简明现代汉语语法》第118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4黎锦熙《汉语语法教材》1957 商务印书馆

25“一点(儿)”程度副词往往置于形容词后,如精神一点儿,严肃一点儿。

(3)添加程度语素指在形容词原词基础上添加能增强表达效果的语素。这种构词法

的根据有在形容词前添加具有该性质的名词(字),如白—雪白(像雪一样的白),热--火热(像火一样的热);两个同义词(字)组合结构,如空—空闲,稳—安稳;形容词(字)后添加语气词或同义词,通过增加音节数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目的,如胖—胖乎乎,静—静悄悄

(四)感情表达。形容词是汉语中感情色彩最丰富的词类之一,绝大多数的形容词都有色彩,包括褒义、贬义和中性词三大类。褒义词表示肯定,喜爱,赞许,支持,尊敬等意义,如优越、圣洁、惟妙惟肖、脍炙人口等,是反映积极意义或积极感受的形容词;贬义词表示否定,厌恶,憎恨,反对,排斥,讽刺等,如恶劣、孤零零、杂乱无章、老奸巨猾等,是表达消极意义或消极感受的一类形容词。但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形容词的词类确定要根据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两方面来确定。我们不能草率确定某一词究竟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进步,部分形容词的感情色彩在发生变化,同时作者可以根据行文主题和表达方式的需要自由选择词汇,已达到准确、生动地表达思想情感。因此形容词褒贬义感情色彩取决于具体语言环境。

(五)施事陈述。施事陈述反应了形容词作谓语并客观反映主语性状这一语法特征。在这一主谓结构中,作主语的人或事物在前,作谓语的形容词在后。语义关系为人或事

物内在表现的一种性质或主动发出的一种状态。如酒香.茶热.,小宝宝雪白肥胖

....的等。王启龙(2003)曾研究发现,可以作定语的形容词占统计总数的94.3%,可以作谓语的形容词占90.6%26。同时,我们可以确定,形容词作谓语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无辅助词,

此类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起对主语判断、评价、议论的作用,如在“中国农民很知足

..”一句中,“知足”是对中国农民的一个评述,表示满足并安于现状。此类形容词不涉及任何形容词的运动;其二,有其他标记或辅助词作连接,使用形容词复趋格式的趋向词,

来陈述事物的动态效果,如他实在了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农民知足起来了

“起来了”三个字反映中国农民逐步满足现状的变化过程,

(六)未来驱动。形容词的未来驱动功能并非反映现状,而是对未来状况加以主观驱动、命令和希望。未来驱动可以表达希望、害怕、激动等主观情感,也可以作为谓语

在祈使句中出现。如别粗心

..一点,快.说,病好.起来等。刑福义(1981)承认形容

..,冷静

词的动态驱动事实。他认为,形容词的本质是从静态上反映事物的性质状态。但若一个形容词附加上时间副词、趋向动词等之后,尽管仍然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但它已经不

26王启龙《现代汉语形容词计量研究》2003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是“静态”的了27。

未来驱动功能是形容词作谓语的一种特殊使用,这些形容词本身应具有自主变化能力,并且以使用复趋格式28以实现动态表达效果,表示行为趋向、动作持续的过程或行为

完成的结果,如文明

..下去等。

..起来,安静

..下来,黯淡

第四部分形容词特殊现象、特殊结构和特殊用法的分析

(一)趋向词“起来”29与形容词的组合结构

“形容词+‘起来’”表示某一状态从无到有的过程,并将持续下去。这一结构的意义取决于形容词的意义,“起来”只是作为标记起动态或趋向补充的作用,表示该形容词程

度的加深或状态的持续过程,如胖.起来,鼎盛

..起来,粗鲁

..起来等。能与“起

..起来,热闹

来”一词搭配的形容词往往是描述状态的形容词,并且在这些形容词之前一般都能添加“很”、“更加”、“非常、“最”等表示程度意义的副词,

综合语言学家提出的“省力原则”和“起来”一词在日常口语中的使用,我们发现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和“起来”的组合结构要远远多于多音节形容词和“起来”的搭配,因为多音节形容词和“起来”的搭配使短语音节数更多,不易上口,费时费力。例

如高高大大

....起来—高大

..起来,我们

..起来,静悄悄

...起来—安静

..起来,寻常平凡

....起来—平凡

认为在日常表达过程中人们一般不会选择前者的说法。

“起来”与形容词组合的否定结构一般有三种:①形容词+不+起来②没(有)+形容词+起来③无法+形容词+起来。尽管这三种结构都表示趋向词“起来”与形容词组合结构的否定形式,但它们存在着细微的差异:①表示能力和结果②表示结果③表示能力。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前四项语法功能是对事物的存在状况或结构描述,而形容词动态化后因标记或辅助词的特殊意义和作用使得形容词反映的是模糊的,逐渐的,连续的过程变化。

(二)很+形容词+动词

朱德熙(1956),谈到“由形容词构成的动词修饰语表示的是动作的方式或状态,就性质来说,这种修饰语是描写性的,不是限制性的。”“很+形容词+动词”就是这类起描写作用的形容词壮语。

能进入此结构的形容词的形容词不多,详见上表30:

27刑福义《词类辩难》2003 商务印书馆

28因篇幅所限,本文暂不对形容词的复趋格式作深入分析。

29“起来”一词单独使用具有动词的特点,不列入讨论范围。

从语音角度来说,如果这一结构中的动词是单音节动词,那么与它搭配的形容词一般也是单音节形容词,例如:

很好吃,很难做,很晚回……

从语义角度来说,形容词的语义一般要和动词的语义在同一层次上或同时表述事物同一方面,这样的搭配更合理,更固定,例如:

很难吃,很难熬,很难做,很难看,很难听,很难讲……

这类结构既可以描述动作事件,也可以描述动作实施者,既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谓语。根据语义和所修饰的内容放在不同的位置,充当不同语法成分。

(三)ABB式状态形容词和AABB式状态形容词研究

(1)ABB式状态形容词

ABB式形容词指由单音词素“A”和叠音词素“BB”构成的一类状态形容词,朱德熙先生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曾有过对该类形容词的研究,并且在近几十年学者们对它们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在《现代汉语词典》31里,ABB式状态形容词共有162条,在《现汉》“形容”义类的词目中占10%,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查证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ABB式形容词中“A”是基本义或核心义,它承担了整个词义的主要角色,而“BB”是附加义或修饰义,起补充、粘附作用。但我们在查阅了《现汉》后发现,真正对词语的意义区分和程度区分的是“BB”,而不是“A”。如静悄悄—非常安静,寂静无声;甜蜜蜜—形容味道很甜或感到美好愉快。因为这些附加意义词往往都是表示声音、图像、色彩、感官、情感意义的形容词,而这些意义不相同的词从感性上解释、丰富了前面表示基本义“A”的性质、程度、状态、特点以及所表示的情感。

ABB式形容词中也存在少量状态形容系词的“BB”是弱化的,即没有语义,而起增加音节,添加动感的作用,如急煎煎,酸溜溜,干巴巴等。也有部分ABB式形容词的“BB”是象声词,主要意义由“A”承担,“BB”是对声音的模仿,如笑哈哈等。

无论ABB式形容词的语义如何,构造如何,我们认为都是一个固化、词化的结构,因此无论是“A”还是“BB”都不能单独完整地反映原义。ABB式形容词因为其描述性、生动性和押韵性,受到许多文人的欢迎。

30《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郑怀德、孟庆海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31以下简称《现汉》

(2)AABB式状态形容词

AABB式状态形容词是现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形容词,在书面和口语的使用中频率较少。这类词的特殊性在于意义的不稳定性,在句中分别可充当定语、谓语、补语等。它们的构词结构也不稳定,有些词可以拆开成AA和BB,或者把AA和BB的词序替换。

AABB式状态形容词的构建理由是它是AB形容词的程度加深,可以用很AB或既A又B来解释,并且为了丰富音节数,使意义的表达更充分、精确、合理和生动。

第四部分结语

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流,因此传义性是语言最基本的特征。语言的表达通过自我调适,自我创造,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从认知功能学的角度,由于人本身的差异和人观察的角度不同,人的主观认知模式不可能一模一样,并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所以,任何人对事物的描述实际上都是主观性的,并且不同的人会给事物带来各种认知差异,这就为形容词的丰富创造了物质条件和必要基础。最为汉语中最丰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类之一,形容词的研究历来是学者们的重点,同时对形容词的研究也在不断理论更新。本文对形容词的研究是一次综合全面的研究,并且分别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对形容词的在、使用作了细致分析,这在现有文献中是极少的。但因为本人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对部分理论的研究存在主观偏见,今后将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商务印书馆 2002

2. 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

3.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商务印书馆 1980

4.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 形容词的性质范畴和状态范畴》[M] 1956

5.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 1982

6.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 商务印书馆 1992

7.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商务印书馆 2000

8. 贺阳《性质形容词作状语的特殊考察》《语文研究》[J]2003

9.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黄嘉德译双语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0. 马真《简明实用汉语语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袁毓林《谓词隐含及其句法后果》[A]1995

12. 王启龙《现代汉语形容词计量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13.郑怀德、孟庆海编《汉语形容词用法词典》[Z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14.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 商务印书馆 1985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改革开放以后,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地进入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并非现在所独有,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用。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直接引用的原文字母形式、音译词、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原文的词汇等。 一、拿来主义——直接用外文字母 近年来,很多人把像OK这样的口头用语挂在嘴边,成为“好”的常用替代词。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直接借用原文的现象趋势频繁,尤其是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补充到汉语词库里别具特色。 当今现代汉语中增加了不少属于英语缩略语的借用词汇,这些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例如:CEO(首席执行官)、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MTV (音乐电视的缩写)等等。诸如 GDP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之类的词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

二、拟声处理——音译词 通常,英语词汇进入中文不是原装,大多数词汇要“去英语”化,符合中国的习惯模式才能被承认接纳,最后接受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音译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按照英语词的发音转换成汉字,比如:英美人名,奥巴马(Obama)、布莱尔(Blair)。还有地名,如:纽约,伦敦,加拿大等等,一旦确定,重要的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语词汇的翻译,有的还很巧妙。比如:粉丝、派对、咖啡、沙发、巧克力、模特、雷达等。“逻辑” 这个外来语是当过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老先生翻译拟定,他早年在《国风报》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第一次提出将西方“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从此替代“名学”、“辩学”等译名。 改革开放以前,汉语对外语的借用比较慎重,直接使用原文的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场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外来词的涌入也有了新的特点,直接使用外语原文的多了。例如:布丁,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尼康,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可卡因,一种毒品等。 音译词利用汉语的语音仿拟来源语词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汉字记录该语音。有些音译词在汉语中存活下来,如“佛”、“的士”等;有些则被淘汰,如“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由“民主”和“科学”所取代。

汉语形容词大全

汉语形容词大全 形容词检索: 按结构分类 aabb式A里AB式abab式abb式aab式 aa式abac式abcc式aabc式单字形容词 形容人 男人女人儿童老人 心情笑 形容季节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描写季节六月 其它常用 颜色 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 主要语法特征 (1)性质形容词一般能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大、很大、不生动、很生动”。少数状态形容词不受“不”和“很”的修饰。如不说“不冰凉、很冰凉、不雪白、很雪白、不初级、很初级”。

(2)能修饰名词,经常作谓语或定语。如“大眼睛、高楼、冰凉的酸梅汤、初级职称”。 (3)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 (4)不能带宾语。 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AA”,如“大大、高高、短短、细细”。这类重叠式修饰动词时表示程度的加强,修饰名词时不仅没有加强的意味,反而表示程度减弱,即表示一种轻微的程度。例如: 大大缩短了距离(程度加强) 大大的眼睛(与“大眼睛”相比程度减弱) 高高举起(程度加强) 高高的个儿(与“高个儿”相比,程度减弱) B、双音节形容词的重叠一般表示程度的加强,有三种格式: a、AABB: 口口声声断断续续浩浩荡荡开开心心干干净净 松松散散密密麻麻冷冷清清来来往往踉踉跄跄 大大方方客客气气说说笑笑的的确确反反复复 方方正正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平平安安 是是非非堂堂正正偷偷摸摸唯唯否否快快乐乐 蝎蝎螫螫形形色色铮铮佼佼白白胖胖陆陆续续 洋洋洒洒战战兢兢零零散散老老实实遮遮掩掩 b、A里AB:这里的AB限于某些含贬义的形容词,重叠后既表示程度加强,又表明嫌恶的感情。如:小里小气古里古怪慌里慌张糊里糊涂马里马虎 c、ABAB:这里的AB只限于某些带有表示程度的语素的双音节形容词。如: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张伯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提要形容词在不同的语言里有偏谓词性和偏体词性的两种倾向,偏体词性的语言里,形容词做谓语 依赖系词性句法标记。本文强调汉语形容词在句子平面上做谓语依赖句法标记。文章第一部分论述 了汉语形容词做谓语时“很”“不”等程度副词都有系词的性质,第二部分提出“状态形容词”不是词,是汉语形容词独有的形态化的谓语形式。综合这两方面的观察,可以总结出:程度副词、形态化谓语 形式和“是……的”框架是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的三种主要句法手段。文章第三部分依据形容词 陈述性的普遍特征,在汉语里寻找性质形容词直接做谓语现象,得出性质形容词不加标记直接做谓语 只出现在主谓谓语句和动补结构这种低于句子平面的结构里的结论。 关键词形容词系词状态形容词句子平面 〇引言 讨论形容词做谓语问题,首先要把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分开。状态形容词自由地 做谓语是没有争议的。性质形容词做谓语是否自由,是否依赖语法标记,做谓语是不是汉语性质形容词的主要功能,这样的问题在汉语语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将讨论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带标记与不带标记的情况(文中如不特别指明,则“形容词”均指性质形容词),并提出对汉语形容词(包括状态形容词)谓语功能的总体看法。 什么情况是形容词做谓语? 需要简单地交代一下。性质形容词表示恒定的属性意义, 做谓语时应该是这一意义的实现。不管加不加句法标记、加什么样的句法标记,“陈述恒定的属性”这一意义都是基本意义。依此,形容词加时体标记做谓语的情况就不在考虑之内了。这是因为,时体标记所表达的“变化”意义,是带给谓语的,无论什么词性的成分充当谓 语,都是如此。动词谓语句“张三休息[了]”、名词谓语句“张三大学生[了]”、形容词谓语 句“张三开朗[了]”都是在原本的陈述意义上由“了”带来了变化义( 见赵元任(1968:8. 1. 3. 4)。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形容词做谓语现象,不包括“花红了”这样的句子,也不把“了”看 成形容词做谓语时的一种必要的句法标记。 一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带标记问题 朱德熙(1956)指出形容词单独做谓语并不自由(要依赖比较或对照意义的语言环境), 跟“的”结合成体词性结构之后,还要依赖系词才能自由地做谓语。同一篇文章里,朱先生3 张伯江: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 也指出形容词做谓语“不是自由的造句原则”。性质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做定语还是做谓语,这篇文章里没有明确表态;但朱德熙(1982) 把形容词归为谓词。沈家煊(1997) 引申了赵元任(1968)关于形容词做定语并不绝对受限制的说法,明确指出“单音性质形容词做定语所受的限制并不是语法上的限制”。沈文的结论是:“汉语形容词典型的或无标记的句法功能是充当定语”,“性质形容词做谓语大多要加标记”,“性质形容词只在有标记的句式中 才可以不加标记做谓语”。 郭锐(2001)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沈文的论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该把“程度

现代汉语词语修辞研究的综述

现代汉语词语修辞研究的综述 摘要:词语修辞是汉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它的研究古已有之,但真正比 较系统的研究则是在现代。总的说来,词语修辞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本专著对词语修辞的研究有所建树外,其余大都显得比较粗浅。也就是说,词语修辞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悬而未决,而且有些问题争议很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开展,不但是词语修辞研究本身的需要,还是汉语修辞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字:现代汉语;词语;修辞;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全部的词和固定语的集合,因为它包含了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固定语,所以又叫词语、语汇。词语是造句的材料,也是修辞的材料。古人说“夫人之立言, 因字而生句,……句之精英,字之不妄也。”[1] “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2]这里所谓的“字”相当于现代的词。古人“炼字”的理论和实践,都精辟地说明了词语修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修辞中关于词语选用、加工和调整等各种方法,就是对古人“炼字”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传统词汇学对汉语词汇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对其内容结构、意义、源流、分化、发展诸方面作日益精细的条分缕析和考辨性研究.20 世纪70 年代末,词汇的研究领域扩大了,派生出相关的词典学、熟语学、语义学等新的分支学科,但大多只作单一的静态研究。90 年代开始,一些语言学家把视角扩大到了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了词语研究的层面和空间,如词汇学与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心理学、文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汉语词语修辞的研究也突破了传统的选用、加工、调整等方法手段及效果的研究层面,扩大到语形、语义、语用、语表、语里、文化、审美诸多层面,且这些层面尚待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研究的方法更为多样化。 一.问题的提出 最初的修辞,专以修辞格为主要对象,甚至达到了相等同的地步。这显然是有偏颇的。而今我们将修辞研究的本体范围扩至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使用和语言风格四项组成部分,整个体系建设应该说才变得相对完善了。从内容的丰厚度上讲,足以和其他的学科相抗衡了。但真正以冷静的态度来认识修辞学自身建构的话,即会发现,它仍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四项内容间轻重份量不但不对应,而且差距甚大。拿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的有关内容为例,前边两个、后边一个,三者是各占一节,而辞格一项即占四节,这种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透现了辞格仍为修辞学主体的现实。再看我们修辞学领域最值得推崇并引以自豪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其体系的建立虽与唐钺的《修辞格》已有根本差别,然则各部分内容份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也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再则是这种差别不但表现在数量上,从质量的厚重程度上讲似乎也有明显的不同。比如说修辞学研究里一向很少讲规律二字,好像这种言语使用及效果往往都是个案性质的。这里,唯独辞格好像是个例外。吴士文先生曾对辞格的建立提出过三项要求,即特定的语词材料、特定的表现方式以及特定的修辞效果。以此将辞格与非辞格区分开来。人们在认识该类言语现象的时候因而具有了普遍性的可遵循的价值标准。其他三个方面呢? 语言风格,其实是对前边三项内容综合运用所形成的整体格调,不是某一方面的着意苛求便能达到的。而词语的锤炼和句式的选择,其内容如何? 有没有规律? 具不具备可操作性? 多少年来,好像还没有一个比较一致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硕士)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讲授提纲 第一讲结构分析法 第二讲变换分析法 第三讲语义特征分析法第四讲配价分析法 第五讲语义指向分析法第六讲句法空位与成分提取第七讲篇章语用与语法研究第八讲认知语法分析法

第一讲结构分析法 一、基本理论方法: 1.工作程序: (1)用国际音标如实记录语言资料; (2)从上述资料中切分出语言的各级单位; (3)列出单位清单,并考察其分布; (4)根据分布,对每层单位进行分类。 2.基本思路: 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 3.主要方法: 替换、对比、分布和直接成分分析。 二、替换: 1.语素的确定: 蜡烛:a.花烛、香烛、火烛;b.蜡人、蜡纸、蜡笔。 (1)必须同时替换:蝴蝶:粉蝶、彩蝶、蝶泳。 (2)意义基本一致:马虎:a.老虎、猛虎、幼虎;b.马车、马尾、马匹。 (3)剩余语素:不能替换,但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菠菜、荞麦、牦牛;槐树、柏树、苋菜;渤海、泰山、渭河;卡车、啤酒、尼姑(Buddhist nun)。 2.形容词的确定: (1)很+;(2)*很++宾语 想、爱、怕、关心、同意、怀疑……:动词 三、扩展: 1.扩展的条件: (1)扩展式的长度超过原式:买房子→买木头房子。 (2)扩展式与原式分布相同:买房子不容易→买木头房子不容易;买房子的人→买木头房子的人。 (2)原式中被替换的项目在扩展式的相应替代部分中为核心:小丽喜欢干净→*小丽喜欢干净的房子。 2.扩展的类型: (1)替换性扩展:干家务→干完家务;我去→我去韩国;马上说→马上说清楚。 (2)组合性扩展:去→他去/去韩国;吃饱→吃饱肚子、吃饭→*吃饭肚子。 (3)插入性扩展:洗干净→洗得/不干净、洗得干净洗不干净(可能补语)、洗得干净不干净(状态补语)。 四、分布: 1.分布的含义: (1)能作什么成分、不能作什么成分:副词(只能作状语)、区别词(只能作定语)。 (2)能出现在什么位置、不能出现在什么位置:连词(句首、主语后)、篇章连接成分。 (3)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不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很~、不~、~了、~着、~过。 2.分布的作用: (1)作为分类的依据:如词类划分。 自主动词:别~、别~了;非自主动词:*别~、别~了。 (2)作为确定语言单位同一性的根据:

现代汉语 综述 语气词

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班级:汉语国际教育二班 学号:BC14820226 姓名:张震

摘要:现代汉语语气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本文对近三十篇有关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概况的论文进行综述,其中主要对语气词的意义用法,分布,连用,功能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气词;综述

目录 序言 一.语气与语气词----------------------------------------1 二.语气词的分类----------------------------------------1 三.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及用法------------------------------1 3.1基本语气词---------------------------------------1 3.2派生语气词---------------------------------------1 四.语气词的分布------------------------------------------1 4.1句中---------------------------------------------1 4.2句末---------------------------------------------1 五.语气词的连用------------------------------------------1 六.结语-------------------------------------------------1 参考文献---------------------------------------------1 后记-------------------------------------------------1 序言 孙苹的《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从语气词的名称、语气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 ------以《吾国与吾民》黄嘉德汉译版为例 摘要:本文对几位知名语言学家的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作了大概分析,并提出了自己对现代汉语形容词分类的研究。本人认为形容词的分类一定要结合语义和语法功能,并根据两个标准,对形容词所在的语句进行综合分析。文中把现代汉语形容词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并作了大量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本人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的语义功能和语法功能作了细致的分析和举例。从语义的角度,形容词主要起抽象表述、状态描写、程度区分、感情表达、施事陈述和未来驱动的作用。从句法功能的角度,本人详述了形容词作定语和谓语的主要功能。第三部分本人选取了形容词的三个特殊现象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语义功能语法功能状态描述程度区分形容词叠词 第一部分前人对形容词的定义及分类的论述 (一)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对形容词的论述 马建忠先生在《马氏文通》1里把形容词定义为能惟妙惟肖地描绘事物的实字2。《文通》中把形容词定名为“静字”,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形容词实为“静字”中的“象静”一类。他认为,客观世界的事物都存在着差别,而形容词承载着细致描绘这些差别的功能。 在《文通》的实字卷里,马建忠先生讨论了文言文中形容词的构词方式3主要有三类:一,名词(字)、代词(字)、动词(字)、副词(字)作状语形容词(放在名词前)二,同义语素构成的复合式形容词,如圣明、辛勤、端庄等; 三,有反义语素构成的复合式形容词,如安危、奸贤、公私等。 尽管一个世纪以来部分学者指责此书以文言文为研究对象,不能作为现代汉语的语法书,同时还批评它机械模仿西方语法,但《文通》作为中外文化产物,它的研究价值和开创之功是不可否认的。 (二)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对形容词的论述 新中国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是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在此书中 1《马氏文通》:出版于1898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的著作。以下简 称《文通》 2原文为:“凡实字以肖事物之形者” 3《文通》第112页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摘要编排版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第三版) 陆俭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北京

目录 绪论 0.1 关于语言 0.2 关于汉语 0.3 语法到底是指什么? 0.4 语法和语音、语义 0.5 关于语法单位 0.6 三组重要的概念 0.7句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第一章词类研究 第一节汉语词类研究 1.1 汉语词类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个老大难问题 1.2 关于划分词类的依据 1.3 怎样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给汉语词分类? 1.4 各家词类数目多少简析 1.5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1.6 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第二章汉语句法分析 第二节层次分析法 2.1 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2.2 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2.3 关于层次分析法 2.4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5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2.6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 第三节变换分析法 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 3.2 关于“变换”这个概念 3.3 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3.4 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3.5 变换分析的作用 3.6 变换分析的局限 第四节语义特征分析法 4.1 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 4.2 关于语义特征 4.3 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句式4.4 关于“动词+了+时量+了”句法格式 4.5 关于“v有……”格式 4.6 关于“形容词+ (一)点儿!”祈使句式

4.7 关于“名词语+了”句法格式 4.8 关于语义特征分析 第五节配价分析法 5.1 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及配价语法分析 5.2 “喝啤酒助学生”和“喝啤酒的方式”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3 “VP+的”这种“的”字结构的指称和歧义问题 5.4 “放了一只鸽子”和“飞了一只鸽子”在语法上有区别吗? 5.5 形容词都能受“对……”这一介词结构修饰吗? 5.6 介词结构“对……”能作什么样的名词的定语? 5.7 为什么可以说“他是王刚的老师”却不能说“※他是王刚的教师”? 第六节语义指向分析 6.1 为什么“只吃了一个面包”里的“一”有时能省略,有时不能省略?6.2 语义指向和语义指向分析 6.3 是不是每个句法成分都有语义指向的问题? 6.4 对于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需考虑哪些问题? 6.5 对被指向的成分是否会有某些特殊的要求? 6.6 “究竞”在句中为什么有时能移位,有时不能移位? 6.7 “吃了他三个苹果”到底该看作单宾结构还是双宾结构? 6.8 语义指向分析的作用 第三章范畴研究 第七节汉语语义范畴研究 7.1 汉语句法研究中所要关注的语义问题 7.2 汉语中的数量短语和数量范畴 7.3 数量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4 领属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7.5 自主范畴对汉语句法的制约作用 第四章汉语虚词研究 第八节汉语虚词研究 8.1 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8.2 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 8.3 研究虚词意义的基本方法——比较分析 8.4 虚词研究中的语义背景分析 第五章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 第九节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1 形式学派内的主要派别 9.2 美国结构主义形式学派的语言研究 9.3 关于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 9.4 再说层次分折 9.5 两种描写模型 9.6 乔姆斯基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9.7 乔姆斯基的思想观点

英语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试论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作者:刘爽 (天津财经大学 2006级硕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在中国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大量外来词涌入汉语,其中尤以号称世界语言的英语为最。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现代汉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无不深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汉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与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不断演化。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外来词的涌入,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大量英语外来词的不断涌入,为汉语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 本文主要从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应用范围、借用方法、产生原因等几方面对现代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于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1. 涉及范围 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大量外来词,特别是英语外来词,进入汉语,几乎充斥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科技、商业、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对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 1.1 科技领域 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词汇大量出现,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科技外来词,如克隆(Clone)、纳米(Nanometer)等。而其中最显著的是计算机领域。由于欧美、特别是美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发展水平最高,在这一领域中,英语词汇毋庸置疑地占据着主导地位。特别是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每天都会涌现大量英语新词,而往往这些英语词汇很难在汉语中找到合适的对等词,于是人们干脆把这些词直接拿过来使用,如因特网(Internet)、伊妹儿(E-mail)等。伴随着网络的急速发展,网络语言逐渐成为当下流行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向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蔓延。 1.2 商业领域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众多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发展的同时,也将众多国际商业品牌引入国内,大量外来词以音译等方式出现,进入汉语体系中,如奔驰(Bench)、耐克(Nike)、柯达(Kodak)等。

现代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词性

一、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例如:能说“一个人”,不能说“不人”。 (3)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妈妈、哥哥”和“星星”等,这些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4)汉语名词单数、复数同形。在表示模糊复数时,部分指人名词(和代词)可加构形后缀“们”,如“朋友们、你们”。加“们”之后不能再受表示确定数目的词语修饰。 2.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例如“他昨天来了。” 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 方位词有定位性,总放在词语之后,与实词语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位置,如“桌子上”、“房间里”。 方位短语前头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如“在椅子上”。 少数方位词,如“前、后、之前、以后、内、之内、以内”可表示时间,如“出发前”等。方位词有封闭性(指数量有限),它能产性差,又有定位性,因而带有虚词性,所以有人称它为“后置词”。 (二)动词 1.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来了”、“我爱祖国”。 (2)动词能够受副词“不”修饰,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例如能说“很怕、很喜欢”等。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有些动作行为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限于表示可持续的动作动词。单音动词重叠是AA式,如“想想、说说”,双音动词重叠是ABAB式,如“打扫打扫”。有些动宾式合成词的重叠式是AAB,如“散散步”。 (三)形容词 1.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例如“太阳红~红太阳”。少数性质形容词能够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例如“快走、老实说”。 通常要重叠或者加助动词“地”,才可以做状语。例如“慢慢说、轻松地说笑”。 一部分形容词也能作补语,例如“看清楚,走快(了)”。 (2)形容词不带宾语。 但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动词时能带宾语。例如“端正态度”(使态度端正)、有致使义,这样用时叫“使动词”。 还有“花了眼、直着身子”,表示一种变化或者事物表现为某种状态,“直、花”等是动词。这种词,前加程度副词时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后带宾语时不能前加程度副词。这些词兼属形容词和动词两类。 (3)性质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简单”。 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或者因为是表情态的,或者因为本身带有某些程度意义,不能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综述 对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论述,根据词类划分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两种:一种从意义出发,另一种从功能出发。 一、意义派 意义派对形容词的处理主要是在中国语法学的创立时期和革新时期,代表人物有:马建忠,黎锦熙,王力,吕叔湘等,他们的词汇划分标准的主要特点是根据意义划分。但并不完全一致,首先,语义内涵不同。,马建忠的语义主要是指词汇意义,依次划分的词类实际上属逻辑分类。这种词类是孤立于句法结构之外的归类,不是语法分类。黎锦熙先生承袭马建忠的逻辑分类观点的同时,明确提出根据词的句法功能给词分类。显然黎锦熙先生进了一步,有人认为他第一个明确地使词类成为语法分类,他的观点是现代汉语最早的词类划分。吕叔湘先生按意义和作用归类。王力先生把词类分为理解成分和语法成分,前者按意义分类,后者按语法作用。其次,在意义和功能发生矛盾时,各家处理不同。马先生发现“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当先知上下文何如耳。自然陷入字无定类的困境。对此他提出了字类假象说,先确定某种字常做某种句子成分,他类词作此成分时算是假借。黎锦熙的四类形容词中只有性状形容词与我们所说的形容词相当。能充当定语的不一定是形容词,为了维持其句法功能标准,他提出转类说:性状形容词由它种词类转成的颇多。比如名词转成形容词:“玻璃窗”等。由此得出句品说:“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马先生和黎先生都没有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留下了“词无定类”、“类无定词”的结论。吕叔湘的《文法要略》和王力的《现代语法》与马、黎的处理方法不同。《文法要略》采纳了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中词类活用的理论,提出了本用和活用说。《现代语法》里的词变性说与此相当,把本用称为正常用法,把活用称为变性。但这里的活用和变性指的是极其罕见的临时用法,不是

语气词研究

一.选题理由 语气范畴是语法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类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气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语气范畴的研究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要研究语气范畴,语气词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研究之一,因为语气词是语气范畴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标志。再说,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语气词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上术的理由,我就决定选择研究"现代汉语语气词"该题。 二.研究目的 本论文对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等各种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作出合理的解释。这些分析和考察不仅有利于对语气词本身的认识也有利于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本论文注意研究一些典型的语气词,如"了、呢、吧、的、吗"本文也把汉语语气词和越语语气词进行对比并分析越南学生在使用语气词的常见错误及提出纠正法。 四.研究任务 第一:对语气词与语气系统进行比较全面考察 第二:研究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 第三:研究语气词"了、吧、呢、的" 第四:介绍越南学生在使用汉语语气词中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法。 六.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许多,但因为本论文的特征所以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使用并结合这几个方法:收集、分析、综合、调查统计等研究方法。

七.论文结构: 本论文包括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 第二章:语气词的语音、结构、作用的研究 第三章:语气词"了、吧、呢`、的"的研究 第一章:现代汉语语气词的概说 1. 语气词的基本性质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表情达意。不同的句子表示不同的意思,首先是凭借不同语义内容的词语。语言还有转情的功能,比如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情态和作用就不一样。具有语气词使汉语有别于一部分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明显特点。在语气系统中语气词可以单独或与其他结构成分一起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作为现代汉语中一个独立的词类语气词表现出来的语法性质可以归纳为三点: 1.1.语气词后一般有语音停顿。 以前各位学者对语气词语法性质的论述总是强调"语气词一般位于句未"这一点。近些年来,有学者再次提出了句中语气词的问题。不管是句未语气词还是句中语气词都是用在语气的停顿处。 跟聪明的人啊,我也不抖机灵儿了。 1.2.语气词可以连用:语气词的连用涉及到好几个问题: (1)能够连用的语气词是指位于句未的语气词,位于句中的语气词一般都不能连用。 (2)能够连用的语气词主要是但音节的典型的六个语气词,即"的、了、吧、呢、吗、啊"双音节的语气词一般不能连用。

不说不知道现代汉语里的日本外来语

不说不知道现代汉语里的日本外来语 在明治维新以前的古代,一直是日本向中国学东西。明治维新以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以后,几乎一直都是中国向日本学习。比如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量学习、引进日本的技术与经济管理、经济制度上长处;比如清朝末年与民国初期中国人的赴日留学热,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成为同盟会的主要成员来源、成为中国反封建反民族压迫事业(即反清革命)的中流砥柱。客观上日本也为中国培养了大量进行现代化事业的人才(在历史学上从五四运动发生的1919年到全国解放的1949年属于中国的“现代 ”时期、解放后的历史时期称作“当代 ”),当然这些在日本留过学的中国人在解放后的建设事业中也作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象鲁迅、李大钊、陈独秀、蒋介石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他们人生的黄金时代(即青年时期)都在日本读中专、大专和本科。第一篇中文版的《共産党宣言》就是李大钊把日本人翻译得到的日文版共産党宣言再翻译成中文而得到的。鲁迅所翻译的东欧和南欧国家的文学作品也都是鲁迅把东南欧文学作品的日文版翻译成中文而得到的,而且鲁迅有众多的日本友人、日本同志(比如和他志同道合的内山完造)。下面再来说说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近代,在对西方科技和文化学习的速度方面日

本比中国快,再加上中国以前的书面语都是文言文,因此很多中日两国没有、从欧美引进的生活用品或事物的叫法是日本首先把这些事物的英文名称翻译成汉字(实际上是日文),于是中国便从日文中借用、拿来了这些翻译语。下面我列出一些来B:白夜、百日咳、版画、半径、半旗、饱和、保险、保障、备品、背景、必要、编制、变压器、辩护士标本、标高、表决、表象、病虫害、舶来品、博士、博物、不动产、不景气C:财阀、采光、参观、参看、参照、策动、插话、茶道、长波、常备兵、常识、场合、场所、衬衣、成分、成员、承认、乘客、乘务员、宠儿、抽象、出版、出版物、出超、出发点出口、出庭、初夜权、处女地、处女作、储藏、储蓄、触媒、传染病、创作、催眠、催眠术、错觉D:大本营、大局、大气、代表、代言人、代议士、贷方、单纯、单利、单位、单行本、但书、蛋白质、导火线、德育、登记、登载、等外、低调、低能、低能儿、低压、敌视、抵抗、地上水、地下水、地质、动态、动议、动员独裁、独占、读本、短波E:二重奏F:发明、法律、法人、法庭、法则、番号、反对、反感、反射、反响、反应、泛神论、泛心论、范畴、方案、方程式、方程、方针、放射、分解、分配、分析、分子、风琴、封建、封锁、否定、否决、否认、服务、服用、辐射、复式、复员、复制、副食、副官、副手G:改编、改订、概括、概略、概

关于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

关于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 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是指通过重叠、附加后缀等构词方式或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使形容词具有显著描绘性的生动化形式。在汉语研究史上,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这一说法形成较晚,但其重要形式——形容词重叠式却出现较早,研究历史比较长,而且从对状态形容词的研究现状来看,几乎所有学者都把它放在形容词的研究中一起讨论,并把它当作形容词重叠这一特殊现象来分析。虽然,对形容词重叠现象的研究成果为状态形容词的研究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目前,状态形容词研究中还存在着界定模糊、范围和名称不统一、形式归属不一致,研究力度不均衡等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标签: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问题与争论研究价值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 朱德熙、吕叔湘为形容词重叠研究奠定了基础。朱德熙先生在《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1956年)里,对形容词作了全面而又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包括重叠式和带后加成分的形容词。重叠式按构造可以分为完全重叠式XX、XXYY和不完全重叠式X里XY,例如:“小小儿、老老实实、古里古怪”等;带后加成分的形容词可分为双音节的和三音节的两类,例如:“红通通、脏里呱唧、可怜巴巴、老实巴焦”等。同时,在他的另一篇优秀著作《语法讲义》(1982年)中,他又把上面这种形容词的复杂形式归为状态形容词,并指出了它跟性质形容词在功能及语义上的对立。他认为,从语法功能上看,状态形容词无论是作定语还是作状语都比性质形容词自由。也就是说状态形容词可以较为自由地修饰名词和动词。 吕叔湘先生对形容词重叠的研究体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上,一是发现了形容词重叠AA式、ABB式、AABB式都有两类不同的存在形式。在他撰写的论文《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1965年)中,他将重叠式分为:a)AA式,有两种。一种是单音节形容词重叠,例如“淡淡的清香”,一种是重叠后方才成为形容词,例如:“漫漫的岁月”。b)ABB式,有两种。一种是AB成词的,例如:“冷清清的地方”;一种是AB不成词的,例如:“活生生的历史”。c)AABB式,有两种。一种是AB成词的,例如:“渺渺茫茫的海市”;一种是AB 不成词的(AA都能单用,BB不一定),例如:“茫茫荡荡的大湖”。二是考察了形容词重叠式作定语、状语、谓语、补语的具体情况。他认为形容词重叠后修饰名词性成分,无论哪种格式一般都必须带“的”,例如:“清清的水,蓝蓝的天”;修饰动词短语,一般都带“地”,例如:“慢慢地走过来,笑嘻嘻地说”;作谓语,一般都带“的”,例如:“小河的水清悠悠的”;在“得”字后作补语,AABB式可省“的”,其他格式不能,例如:“收拾得整整齐齐”,“脸气得煞白煞白的”。宏观上,吕叔湘全面分析了形容词生动形式的构成与功能,并对AA、ABB、ABC、AXYZ、AABB、A里AB、BABA等各式重叠格式和生动格式一一列表,分析它们的结构。

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资料收集

关于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资料收集 著作中形容词重叠研究 1.曾雅琴《<封锁>中形容词的重叠方式及语法功能研究》,《文学教育(中)》,2013年06 期 2.陈思思; 黄宇一《<缀网劳蛛>中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语文学刊》,2012年04期 3.陈曦《<白鹿原>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鄂州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4.崔雪梅《<型世言>重叠形容词考察》,《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高小红《<醒世姻缘传>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罗润锋《王朔作品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7.潘伟斌基于《<儒林外史>浅析江淮方言的语言特点》,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年11期 8.潘晓《<红楼梦>形容词重叠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9.孙君翘《<红楼梦>重叠形容词研究》, 《青年文学家》,2009年09期 10.王红梅《形容词、动词AABB重叠式构成的语义条件——以“三言”、“二拍”为例》,《学 术交流》,2003年07期 11.王震《《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式的语义分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4 期 12.王震《<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3.王震试析《<骆驼祥子>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05期 14.吴彦君《浅析朱自清散文的形容词重叠》,《群文天地》,2012年11期 15.杨倩《<儿女英雄传>形容词重叠形式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16.尹钟宏; 龚韶《《围城》形容词重叠现象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7.尹钟宏《<骆驼祥子>形容词重叠研究》,《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8.张菊红《<红楼梦>重叠词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9.张莹论《鲁迅<小说形容词重叠式研究>》,《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年03期 20.周小英; 尹钟宏《试论《倪焕之》的形容词重叠》,《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方言中关于形容词重叠的研究 1.阿衣古丽·马木提《汉语—维吾尔语词语重叠的对比研究——以《子夜》汉维文本的对 比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2.才娟《黑龙江方言形容词重叠探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04期 3.曾海清《挽救和保护城市濒危方言——以新余城市方言形容词重叠式为例》,《安徽文学 (下半月)》,2010年08期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现代汉语兼语句综述 【摘要】: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从兼语句的定义、分类、结构以及与其他句式的比较和区分来说明兼语句的特性,也是我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对其内容的理解而对这一句式展开的综述。【关键词】:兼语短语语义特征结构区分 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兼语句是我不太熟悉,理解也不透彻的一个句式,在经过深入学习和研究后,我对兼语句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以下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个人的一点理解对现代汉语兼语句进行综述。 一、兼语句的定义 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在《现代汉语》中所下的定义是: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重叠,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兼语句就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齐沪扬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下的定义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叠在一起,而且述宾短语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中的“主语”,这样的短语为兼语短语。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称作兼语句。 结合上述两种定义,我们可以把兼语句的定义概括为: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和由兼语短语构成的非谓语句。比如说:爸爸鼓励我学英语。 二、兼语句的分类 从广义上分,兼语句可分为一般兼语句和特殊兼语句两种。 (1)一般兼语句 在一般兼语句中,名词兼宾语、主语双重身份,且在语义上名词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同时又是后一个动词的施事。 比如说:老师叫我告诉你这件事。“我”是前半部分“老师叫我”的宾语,是受事;同时也是后半部分“我告诉你这件事”的主语,是施事。并且,两个动词“叫”和“告诉”之间也具有目的关系。 (2)特殊兼语句 特殊兼语句包括第一个动词是“有”的兼语句和第一个动词是“是”的兼语句。 比如说:我有朋友去法国留学。“朋友”是“我有朋友”的宾语,是“朋友去法国留学”的主语,也就是说名词“朋友”兼宾语和主语双重身份。 从狭义上来分可以根据兼语句第一个动词的语义特征分类。 (1)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在这种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如“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等。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是兼语句所发出的行为动作的原因,也就是说,兼语后面的词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或状态

语气词啊的研究

语气词“啊”的研究 【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字“啊”的使用频率一直居高不下,在不同的语境中,“啊”的词性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当它单独使用可以帮助人们表达附加意义,使表达内容感情色彩更加丰富明显。因此,“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一笔。 【关键词】辨析、语音学、规范 一、语气词“啊”与感叹词“啊”的辨析 啊,叹词,表示赞叹或惊异。在不同读音中,“啊”具有不同理解。大多数留学生由于语言知识有限,不能依据不同的的背景来选择“啊“的读音,因此通常会造成使用上的偏误。同时,除了读音问题之外,在“啊”使用过程中也仍须注意语境问题,使之可以在表达感叹的基础之上,结合后面出现的句子,通过丰富的语音变化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 “啊”在词类中既属于拟声词中的叹词,即表示感叹和呼应的声音又属于语气助词,即附在句子末尾表示某种语气。通过分析发现,“啊”字在很多句子中充当了很特殊的又很重要的角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且从例子中可以看出当“啊”以“āáǎà”四个声调使用时,其词性多是以叹词为主,而当“啊”以“a”使用时,则更偏重于作为语气助词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啊”字在句中的作用以及对语义的影响,可以说他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我们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1)二者读音不同。“啊”作为语气助词一般读轻声,如“千万小心啊!”而叹词“啊”一般不读轻声,读本音。如“啊!真漂亮”。(2)语法特点不同。语气助词“啊”一般附在句末或句中的停顿处,不作句子成分;而叹词“啊”经常独立于句子结构之外,不跟任何词语发生基本的句法结构关系,充当句子的独立成分。如“你来啊!”“啊,上课了”。前者的“啊”附在句末,不作句子成分,是语气助词;后者的“啊”独立于句子的结构之外,充当独立成分,是叹词。 二、语气词“啊”的音变的语音学原理 关于语气词“啊”的音变,各种现代汉语教材均早有定论,且说法基本一致。对此,笔者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因此,想从音变的原理出发重新深入探讨一下这

现代汉语常见外来词

现代汉语常见外来词

现代汉语常见外来词 (因外来词中的字母词书写形式特殊,单列为一类,见三、现代汉语常见字母词) A B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W Y Z A 外来词外文原 词 解释其他音译 阿 斯匹林aspirin 乙酰水杨酸,解热 镇痛药 阿司匹 林、阿斯 匹灵、阿 司匹灵、 阿斯必灵 澳Australia 国名

大利亚 奥 斯卡Oscar 美国电影界每年颁 发给在电影编导表 演等方面取得优异 成绩的人们的金像 奖 爱 滋病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缩写; 获得性免疫缺损综 合症 爱兹病、 艾滋病 TOP B 外来词外文原词解释其他音译

芭蕾(舞)ballet 一种起源于 意大利的舞 剧 巴士bus 公共汽车拜拜bye-bye 再见 白兰地brandy 用葡萄等发酵蒸馏制成的酒 百事可乐Pepsi-Cola 一种饮料品 牌 磅pound 重量单位 保龄球bowling 一种室内体育运动项目 奔驰Benz 德国汽车品牌 绷带bandage 包扎患处的纱布带 泵pump 吸排液体的

器械比基尼bikini 泳装 冰淇淋ice-cream 雪糕冰激凌、冰结涟、冰淇凌、冰其淋、冰激淋 布丁pudding 蛋糕、甜点布甸、布饤布什Bush 外国男子名 TOP D 外 来 词 外文原词解释其它音译 打dozen 十二个为一打大、打臣、大臣 代沟generation gap 两代人价值观 念等方面的差 异

道 林纸dowling paper 一种精致的印 刷用纸,用木材 为原料制成 迪 斯科disco 放送流行乐曲 唱片供人跳舞 的夜总会,以后 也专门指一种 流行乐曲以及 和着这种音乐 所跳的舞蹈 的士高 的 确良dacron 涤纶织物 的确凉、涤 确良、达克 纶、大可 纶、涤良、 的良 的 士 taxi 出租车 涤纶terylene 一种合成纤维 特纶、特丽 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