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导学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导学案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导学案

16《金色的草地》导学案

蒲公英简介

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内有白色乳汁。叶基生,羽状分裂,前端的一裂片比其他裂片大,对于这种形状的分裂,植物学家称为琴状羽裂。开花时,由基生叶丛的中央抽出一根直立的花葶,花葶中空不分枝,头状花序单生于顶端。蒲公英的头状花序全部由舌状花组成,它的舌状

花和向日葵的不同,它有雌雄蕊,是两性花,能生育,花色黄,有时白色. 果实为瘦果,纺锤形,顶端有白色刚毛状的冠毛,这就是它的附属物.当果实成熟时,花葶顶端就变成了一个白色的、蓬松的小绒球,这时你看见的就是许多果实顶上白色冠毛聚在一起的小球。风吹来后,一簇冠毛带着一颗果实,被吹到四面八方,活像一个个小伞兵飘落到远处,为它们的家族去占领新的领地。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亚寒带地区。我国除华南地区外,几乎各地都有分布。

是常见的杂草,生于路边、田野和林下。植株可供药用。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年级语文答案

三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54分) 一、卷面分(3分,酌情给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16分,每字1分) 凉爽演奏凑近隆冬 屈辱奉献访问称霸 三、选择题。(每一题2分) C B B B C 四、精彩回放。(每空1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王维思念重阳(2)碧绿白荷花冒两三片全都 (3)白云纯净草地明洁(4)日光城透亮东方之珠泉城济南(答案不唯一)(5)听诊器我最敬佩的是越王勾践,因为他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只要是课文中的人物,理由充分即可得分) 2.必背古诗填空。 (1)霜叶红于二月花(2)月落乌啼霜满天(3)浮萍一道开 (4)咬定青山不放松(5)忽然闭口立 阅读与理解(16分) 短文1 1.画线的句子是:滂沱大雨已经打落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1分) 2.自豪、骄傲、高兴、反问;因为萨沙给蔷薇花盖上雨衣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用实际行动保护了弱小者。(答案不唯一)(2分) 3. 萨沙野蔷薇一份关爱或对弱小者的关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 短文2 1 .B(2分) 3.把“雨中的万般景物”比喻成“巨大的盆景”;夏天雨中归林的明丽鲜活的特点。(答案不唯一)(2分) 4.季节(或者时间)柔绵典雅明净华贵喜爱或者赞美(4分) 习作与表达(30分) 1.想象新奇行文流畅语言生动 27-30分 2.想象合理文从字顺语言准确 23-26分 3.想象合理语言基本通顺有个别语病 19-22分 4.缺乏想象语言不通顺病句较多 15-18分 课外阅读(5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猪油、外婆、毒苹果、《青蛙王子》 2.杰佩托、去上学、短上衣(冬衣) 3. 装死、叶森格仑、列那

[三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1. 我们的民族小学(第_1_课时) 授课总时数:2课时授课日期:2011 年8 月21 日主备人:王永玲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坝、傣”五个字,会写课后的12个生字,读、写、理解常用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3.初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新词,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4.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想想自己所在的小学与民族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5.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写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6.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1.认识“坝、傣”五个字,会写课后的12个生字,读、写、理解常用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2.难点 认识“坝、傣”五个字,会写课后的12个生字,读、写、理解常用词语。 三、知识梳理 这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四、学法指导 1.利用卡片.图片.游戏等多种媒介和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 2.词语理解可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指导学生读,在读中认识生字新词,并利用

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指学生读,流程:课前随堂设计) 1.认识“坝、傣”五个字,会写课后的12个生字,读、写、理解常用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按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产生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二)自学讨论释疑 1.自学指导 (1)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拼音读一读。 (2)交流识字方法。 (3)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4)再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教师设问 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与民族小学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1)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2)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三)练习实践互帮(8分钟) 一、我会拼 píng bàhúdié chuān dài ( ) ( ) ( ) zhāo hu tóng zhōng kǒng quèwǔ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戴()傣()绚()铜()跤()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基础积累 一、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8分) 1.每当太阳落山时,合欢树的叶片就成对地在一起,等到第二天太阳出来,它再叶片,开始新一天的生活。(2分) 2.短文列举了哪几种会睡觉的植物?()(2分) A.合欢树、太阳花、杨树、茉莉花 B.合欢树、蝴蝶花、柳树、茉莉花 C.合欢树、太阳花、柳树、茉莉花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室内盆栽多时,白天空气清新,晚上空气混浊”是因为植物白天“打呼噜”睡觉,晚上工作。()(2)合欢树的叶片成对地合拢在一起,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防止水分蒸发。()(3)茉莉花是个“夜猫子”,它总是傍晚开放,第二天早上合拢。()(4)植物都会睡觉,只是睡觉的方式、时间不同。()二、看拼音,写字词。(8分) 1.jiāo外的树林里有几只huī què,我去散步时,常常喂 ɡǔ lì给它们吃,我一走进小树林,它们就一边mínɡ叫,

一边扇动着chì bǎnɡcháo我飞过来。 2.停电了,妈妈用火chái点燃了là zhú,屋子里顿时亮了起来,火yàn跳动着,qiánɡ bì上映着妈妈的yǐnɡ 子。 三、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字。(4分) 【载栽】【镜境】【奏凑】【怒努】 ()树()子演()发() 运()()界()巧()力 四、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坪坝.(bà)歌韵.(yùn)凌.乱(línɡ)细嚼.慢咽(jué) B.孵.蛋(fū)鲫.鱼(jì)撤.退(chè)亭台楼阁.(ɡé) C.处.罚(chù)到处.(chǔ)处.分(chù)无处.不在(chù) D.宿舍.(shè)舍.得(shě)舍.弟(shě)依依不舍.(shě) 2.要过年了,冬冬的妈妈准备去超市购买年货,让冬冬帮她整理一份购物清单,下列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A.白菜蘑菇豆角西红柿 B.春联花炮年画中国结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1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一、易读错的字。 坪坝[bà] 汉族[hàn] 鲜艳[yàn] 打扮[bàn] 飘扬[yáng] 放假[jià] 摔跤[shuāi jiāo] 凤尾竹[fèng] 洁白[jié] 荒野[huāng] 口笛[dí] 罚站[fá] 衣裳[shang] 背诵[sòng] 照例[lì] 段落[duàn] 练习[liàn] 吓呆[dāi] 戒尺[jiè] 挨打[ái] 清楚[chǔ] 二、词语听写。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下 粗壮影子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处罚 放假互相所以能够猜出扬起双臂绒球花 三、形近宇组词。 晨(早辰)服(服装)粗(粗壮)辰(星辰) 报(报纸)组(小组)扮(打扮)扬(扬起) 猜(猜测)纷(纷纷)杨(杨树)情(情况) 荒(荒原)静(静止)球(气球)慌(惊慌) 净(干净)救(求救) 四、词语积累。

1、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鸦雀无声糊里糊涂绚丽多彩 2.修饰词。 (欢唱)的小鸟 (可爱)的小学 (详细)地讲 (认真)地听 (古老)的铜钟 (簌簌)地响 (流利)地背 (润湿)的东风 (袓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 (鲜艳)的服装 (高高飘扬)的国旗 五、句子积累。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拟人) 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拟人)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排比) 4.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反问) 5.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这同样也应该是我们的求学态度) 六、课文理解。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里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袓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自豪、赞美的感情。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必记 一、易读错的字 早晨(chén) 绒(róng)球花 粗(cū)壮 荒(huāng)野 照例(lì) 放假(jià) 衣裳(shang) 双臂(bì) 背诵(sòng) 挨(ái)打 二、易写错的字 晨:上边是扁“日”,下边不要少写一横。 装:上半部分右边是“士”,不是“土”。 荒: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舞:共有十四画,第十三笔是竖折。 扬: 右面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要写得左窄右宽。 三、会写词语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穿戴 校园 敬爱 国旗 敬礼 铜钟 教室 树枝 这些 好奇 招引 古老 枝干 影子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处罚 放假 互相 所有 能够 猜想 扬起 双臂 四、多音字 教?????(ji ào)教室( ji āo)教书 好?????(h ǎo)好听( h ào)好奇 觉?????(ju é)觉得( ji ào)睡觉 假?????(ji ǎ)假话( ji à)放假 背?????( b èi)背诵( b ēi)背负 圈?????( qu ān)圆圈( ju àn)羊圈 五、形近字 ?????汉(汉字)叹(叹气) ?????服(服装)朋(朋友) ?????静(安静)净(干净) ?????粗(粗心)姐(姐姐) ?????落(落下)洛(洛阳) ?????狂(狂欢)犯(犯人)

?????猜(猜出)清(清水) ?????扬(表扬)杨(杨树) ?????避(避开)臂(双臂) 六、近义词 鲜艳—艳丽 好奇—新奇 打扮—装扮 洁白—雪白 安静—宁静 轰响—轰鸣 狂欢—狂喜 突然—忽然 觉得—感觉 流利—流畅 详细—详尽 认真—仔细 清楚—明白 鸦雀无声—悄然无声 七、反义词 安静—热闹 招引—驱赶 洁白—乌黑 湿润—干燥 出来—进去 扬起—放下 主动—被动 认真—马虎 清楚—模糊 糊里糊涂—一清二楚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八、词语搭配 【动词搭配】 (打)招呼 (朗读)课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戏 (看)热闹 (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站)墙角 (收起)戒尺 【形容词搭配】 (敬爱)的老师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 【数量词搭配】 一(条)小路 一(间)教室 一(所)小学 两(只)猴子 九、词语归类 【ABB 式词语】一条条 一个个 【 AABB 式词语】急急忙忙 高高兴兴 【“ 一× 一×”式词语】一字不漏 一声不响 十、句子积累

金色的草地导学案图文稿

金色的草地导学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金色的草地》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3.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难点: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学法指导: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习准备:给学生发放导学案。 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自主学习。 细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1.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蒲公英和草地的有趣 2.你觉得我和弟弟玩蒲公英有趣吗?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和你的 学习伙伴合作演一演。 3.熟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1)“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2)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4.完成以下练习。 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 ()。早晨,花朵()时, ()被包住,草地就是();中午,花朵()时,它是()的,草地就是();傍晚,花朵又(),草地就又变成()的了。 5.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2)为什么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说说你的理解。 课中 【小组合作】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要求:由小组长主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人人参与,交流自学成果、问题、疑惑,自学中有疑惑的同学争取在组内解决。 【班级展示】:展示学习成果 要求:组长整理小组意见及问题,确定本组的发言人,展示自学成果、问题与疑惑。

2020最新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48分) 一、字词训练(21分) 1.把词语规范、端正、整洁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2分) 热闹非凡 心旷神怡 2.看拼音写同音字、词语。(12分) 拜 嘱 回 佛 近 建 3.选字填空。(4分) 低 抵 ( )抗 ( )下 ( )挡 ( )沉 线 浅 f ǎn ɡ f ù sh í y ì

视()()水湾深()毛()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3分) ()尺竿头未风()雨华灯()上 人流()潮万()无奈()老携幼 二、句子训练(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5分) (1)()高粱扬起()的脸庞。 (2)()天空有()流云。 (3)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在游动。2.读下列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4分) 重阳节,都要去城外登高远眺。 (1)王维每逢 .. (2)一个人如果 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 三、语言积累(18分) 1.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3分) (1)身怕不动,。 (2)萧萧梧叶送寒声,。 (3),事非经过不知难。 2.戏曲脸谱中,红脸代表(),黑脸代表(),() 代表奸诈。(3分)

3.我国有些城市有比较形象的别称,使人一看就大体知道这个城市的特点:我们称昆明为春城,是因为;称济南为泉城,是因为。(2分) 4.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4分) 山行 远山寒山石径斜,。 停车坐爱枫林晚,。 5.按原文填空。(6分) 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都装点得()精神——()的向日葵,()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第二部分阅读感悟(32分) 一、理解课文内容填空(3分)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害得老百姓不敢下海捕鱼,后来,哪吒大闹东海后,他们再也不敢。这个神话故事的题 《封神演义》。你还读过神话故事《》。 二、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做题(17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课金色的草地导学案第二课时

中心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组别:姓名:总第张领导批示: 课题2、金色的草地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老师授课日期月日星期第节班级31 主备教师参与教师 学习准备教师提供学生提供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3、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学习过程 学案导案 【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蒲公英和草地的有趣? 【合作探究】 1、你觉得我和弟弟玩蒲公英花有趣吗?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演一演。 2、熟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1)“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交流展示】 3完成以下练习: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可以_____。早晨,花朵_____时,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以学生自学以及交流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_____被包住,草地就是_____;中午,花朵_____时,它是_____的,草地就是_____;傍晚,花朵又_____,草地就又变成 _____的了。 4、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 1、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课堂练习】 1、我会为黑体字注上拼音。 盛开()花瓣()玩耍()有劲()朝阳()假装()【课后延伸】 2、手拉手,找朋友。 有观哈手合钓傍绒 掌欠趣察鱼拢毛晚 【学生自我评价】 ☆☆☆☆☆ 【课后反思】以学生自学以及交流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 一次成功的实验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学习目标: A、学会生字“功、激、索、获、锤、灌”等词。理解“不假思索、成功”的意思。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C、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知识链接: 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文章可分为从教育家实验的准备、实验的经过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通过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也是教学重点。 问题质疑: 1、这个实验可能有几种结果? 2、小女孩为什么能让这个实验获得成功? 学习方法: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理解“有了危险先让别人出去”的含义 课堂作业: 1、让学生上台实物演示,体会实验的结果不同: 2、先争着往外拉铅锤,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这说明实验失败了。然后按顺序,有人退到最后,能顺利地一个一个地把铅锤拉了出来——这说明实验成功了。 3、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4、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

(统编)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部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第一单元一、易读错的字 惠崇(chóng) 芦芽(yá) 泥融(róng) 鸳鸯(yuān yāng) 减(jiǎn)少河豚(tún) 伶(líng)俐掠(lüè)过荡漾(yàng) 几痕(hén) 形(xíng)成沾(zhān)水 闲散(sǎn) 凑(còu)成饱胀(zhàng) 破裂(liè) 姿势(zīshì) 随(suí)风 仿(fǎng)佛昆(kūn)虫款(kuǎn)款地 瞎(xiā)子备忘录(lù) 黑绸(chóu) 二、易写错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聚:上下结构,下面是“”; 倦:右下部分是“”,不要写成“巳”;瓣:左中右结构,中间是“瓜”; 露:上面的雨字头写法为“”。 三、重点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优惠崇高芦芽 梅花小溪广泛减法绝句杜甫 花草春风取长补短凑成吹拂 聚拢赶集形成掠过偶尔沾水 疲倦纤细痕迹乌黑剪刀活泼 春日轻风洒落加入春光湖面 电线花瓣莲蓬饱胀破裂姿势 仿佛随风舞蹈停止荷花清香 赶紧圆盘眼前画家本领飘动 了不起花骨朵儿

四、多音字 行h áng (银行)x íng (行走)得d ěi (我得)d é(得到) 地de (高兴地)d ì(地球)杆g ǎn (枪杆儿)g ān (电线杆) 散s àn (散步)s ǎn (闲散)圈ju àn (羊圈)qu ān (圆圈) 佛f ó(佛像)f ú(仿佛)挨ái (挨冻)āi (挨着) 骨ɡǔ(骨头)ɡū(花骨朵)蚂m ǎ(蚂蚁)m ā(蚂螂) 五、形近字 芽(芦芽)牙(牙齿)庐(庐山)芦(芦芽) 粘(糖粘牙)沾(沾水) 辨(分辨)瓣(花瓣)账(账目))胀(饱胀) 篷(帐篷)蓬(莲蓬) 资(资助)姿(姿势)拂(拂尘)佛(仿佛) 班(班级)斑(斑纹) 巨(巨大距(距离) 稠(稠密)绸(绸缎) 馍(馍馍)膜(膜翅) 六、近义词 融—溶 暖—热 满—遍 欲—想 尽—完 添—增 偶尔—偶然 轻快—轻盈 平添—增添 聚拢—聚集 姿势—姿态 清香—芳香 雪白—洁白 破裂—分裂 仿佛—好像 琢磨—考虑 形象—形态 灵敏—敏捷 可能—也许 讨厌—厌恶 七、反义词 迟—早 香—臭 暖—冷 外—里(内) 短—长 晴—阴 减—加 晚—早 聚拢—分散 平添—缩减 乌黑—雪白 轻快—笨重 活泼—呆板 先知—后觉 偶尔—经常 伶俐—迟钝 展开—合拢

[教学研究]2.金色的草地导学案.doc

主备人:宋文娟 语文学科新课程高效课堂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复习导入1. 听写生字 2. 指导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 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1. 听写生字 2. 朗读课 1. (1) (2) (3 ) 的? 学习第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 指名读, 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 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 二、探究新知25 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 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2. 学习第四日然: (1).指名读:板书:绿、金、绿 (2).还有什么新发现?形状:板 书(合拢、张开。) 3. 学习二、五日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 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 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 片金色的草地。(观看课件) (2)指名读,请一位同学来读 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 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提示:注意这句话后面的 标点符号是(叹号)。 (4)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四自然: 1、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 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 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⑴这个 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 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 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 变化? 2. 还有什么新发现?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 读。 ⑵花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 眼去看一看吗?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 读这儿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 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I面的 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儿句话加上动作来 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 起读读这儿句话。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8课导学案

第一组课文导学案 课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新词并能理解词语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 知识链接: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小部分散居在景谷、景东、金平等地和金沙江流域一带。语言届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文字。多信小乘佛教。 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汉缅语族景颇语支。有文字。解放前已进人阶级社会,1898年曾取得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军侵人陇川的胜利。解放后,与傣族联合建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阿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信小乘教。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 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等地。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族支。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擅长种茶。多信小乘教。 山狸:野生动物名,即豹猫。 预习任务: 1、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注音 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

(2)熟读并理解词语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自主、合作、探究: 一、展示互动,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收获: (1)、师导入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2)、生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说说自己所在的小学和民族小学有什么不同之处。 3、学习字词检查。 老师把精力放在大部分学生疑惑或错误较多的地方。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分小组讲解。对部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小老师”的形式互教互学。进行字词检验,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在解决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提醒需注意的字形、词意,从音、形、义三方面引领。 二、课文整体感知情况。 1、教师可引导学生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在文中勾画出关键词。 我来闯关: A、辨字组词: 坪()孔()粗()戴() 评()孙()祖()带() B、我能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朋友()的服装()的花瓣 ()的老师()的小鸟()的枝干 C、精彩补白:我知道,课文是按()、()、()这样的顺序写的。 教学反思: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各单元知识点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一、易读错的字。 坪坝[bà] 汉族[hàn] 鲜艳[yàn] 打扮[bàn] 飘扬[yáng] 放假[jià] 摔跤[shuāi jiāo]凤尾竹[fèng] 洁白[jié] 荒野[huāng]口笛[dí] 罚站[fá] 衣裳[shang] 背诵[sòng] 照例[lì] 段落[duàn] 练习[liàn] 吓呆[dāi]戒尺[jiè] 挨打[ái] 清楚[chǔ] 二、词语听写。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下 粗壮影子落下荒野口笛跳舞狂欢处罚 放假互相所以能够猜出扬起双臂绒球花 三、形近宇组词。 晨(早辰)服(服装)粗(粗壮)辰(星辰) 报(报纸)组(小组)扮(打扮)扬(扬起) 猜(猜测)纷(纷纷)杨(杨树)情(情况) 荒(荒原)静(静止)球(气球)慌(惊慌) 净(干净)救(求救)

四、词语积累。 1、成语。 摇头晃脑披头散发张牙舞爪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手忙脚乱眼疾手快口干舌燥 鸦雀无声糊里糊涂绚丽多彩 2.修饰词。 (欢唱)的小鸟 (可爱)的小学 (详细)地讲 (认真)地听 (古老)的铜钟 (簌簌)地响 (流利)地背 (润湿)的东风 (袓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 (鲜艳)的服装 (高高飘扬)的国旗 五、句子积累。 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拟人) 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拟人) 3.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排比) 4.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反问) 5.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这同样也应该是我们的求学态度) 六、课文理解。 1.《大青树下的小学》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里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袓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自豪、赞美的感情。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蒲公英,并制成蒲公英的标本。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教师:蒲公英的插图、投影片、录音机。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色彩是多种多样的,大家还记得上一堂课我们学过哪几种颜色的景物吗? 众生(七嘴八舌):绿禾苗、绿小草、红太阳、蓝天……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那么大家知道色彩不仅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是千变万化的吗?并且有一种事物在不同的时辰颜色也不同吗? 一生(小心翼翼):蒲公英。 师(大声地鼓励):对!就是蒲公英!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到田野中去观察了蒲公英,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 众生(七嘴八舌):蒲公英的花是黄的,叶是绿的,生长在路边;蒲公英的茸毛像降落伞,一吹就在空中飘呀飘;蒲公英的茎里含有像牛奶一样的汁水,有点粘……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到生活中去观察,在学习中去观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会变颜色的魔术师――蒲公英。(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学生在小组内分段朗读,注意互相评议、纠正。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指出好在哪里。 3.尝试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理解词语,老师并适时总结出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 4.识记生字词。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重点指导“蒲”是上下结构,瓣的中间是“瓜”。 5.在正确流利、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时间:早晨中午傍晚 草地颜色: ( ) ( ) ( ) 花的形状: ( ) ( ) ( ) (三)协作探究,尝试解疑,揭示研读专题 1.学生自读,自主解决以下问题: (1)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 (2)课文中描写的蒲公英的特点我们为什么没有观察到? 生甲:因为我只是到野外观察了一会儿,没有坚持很长的时间。 生乙:我平时虽然见过蒲公英,但是从未主动地用心去观察过。 生丙:我虽然看得次数不少,但是太粗心,太马虎了。 师:可见没有长时间的观察,没有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或者观察不够细心全面,都会使我们错过大自然中的许多美好的事物。只有善于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3)分组读课文,想想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准备解决。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谢寥(liào)沙绒毛假装钓(diào)鱼 观察花瓣合拢(lǒng)手掌有趣 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第2自然段 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XX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XX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5、矛与盾的集合 班级 三年级 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组别 使用人 使用日期 教学思路 (纠错栏) 学习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2、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学习难点: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学习方法指导:质疑、理解、交流讨论。 一、辅助导学 、复习引入。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听写本课生词。 3、幻灯片展示上节提出的问题: (1)矛与盾为什么要结合呢? (2)又是怎样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3)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段含义的事例。 4、师生共同探究本节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明白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 二、自学解读 、学生再读课文,针对上述问题自主进行学习,并用笔在文中进行批注。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体会。 (1)我学会了什么? (2)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三、展示提升 、全班展示的内容。 (1)各小组展示收获。 (2)各小组质疑问题,分小组讨论。 2、重点探究。(抓住重点词句) (1)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把矛和盾结合起来。 (2)把盾做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炮),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安在履带上,让它会动。 发明家发明了坦克,坦克在战场上大仙神威。 3、正确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 过 关 检 测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一、内容概述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使兄弟俩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课文接着写了“我”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本文语言优美平实,内容也较简单,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2个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大致了解内容。 (2)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读中感受自然景观的美,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2.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与文中小男孩一起去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此外,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也是难点所在,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合拢”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教学难点: 要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实物演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理解,理解词语和句子,学习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课件出示:草地图片】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课件出示: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课件出示:生字、词】 玩耍一本正经谢寥(liào)沙绒毛假装钓(diào)鱼

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

5、灰雀【编号:Y3007】 【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预习导学】——2、整体感知 (3)a、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b、列宁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列宁是一个懂得尊重和爱护儿童人格尊严的人。 3、预习检测: (1)我能看拼音写词语。【本题要求熟练读写】 上一行:(郊外)(散步)(胸脯)(或者)(勇敢)下一行:(可惜)(高低)(真诚)(婉转)(严寒)(2)根据意思写词语。【本题要求背诵】①(婉转)②(自言自语)③(欢蹦乱跳) (3)我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答: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回来的故事。 【课内探究】 (一)1、在文中(第1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列宁的句子:①“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②“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在书中用“”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答:我从中体会到了灰雀的美丽、活泼、惹人喜爱,也体会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关心爱护。 2、读(第2—10自然段):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答:从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我发现了:男孩的吞吞吐吐语言和异常的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他知道自己错了,想改正,可又没有勇气当面承认。我也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小男孩的言语、行动,运用了既不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又能使小男孩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就是不大声地批评他做错了,而是用自己对灰雀的担心来感动他,让他改正错误。同时,也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金色的草地》课时导学案

《金色的草地》课时导学案 【自主预习要求】 个人预习要求:做到认真,仔细读课文。25—30分钟独立完成预习内容。 组内预习要求:小组讨论时,每个人要认真倾听,10—15分钟内完成讨论内容。 交流展示准备要求:预习完成后,在5—8分钟内组长布置好组员的汇报任务。 【自主预习提纲】 基本问题: 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课文,读不流利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你们一定喜欢在草地上玩耍,请带着喜欢的心情再读一遍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请你读一读下面的词语,找出本课要写的生字再读一读。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朝南这些 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认真观察课本8页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作业本上每个生字写两遍。 基本习题:

给生字注音: 耍装劲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 我会辨字组词 拢耍劲掌 扰要经趣 【达标训练】 一、要求10--15分钟完成独立做---自评---互评-----师评 二、达标训练测试题。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端正。 ánshuǎjiǎzhuānɡshǐjìnrónɡáosh?uzhǎnɡ 我会填空: 的花瓣的草地蒲公英 的天空的绒毛的朋友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案设计X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导学案设计 假朝 读一读,写一写。 一本正经一言难尽一目了然 引人注目目不转睛目中无人 抄写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导学案

班级:三年一时间:XX.9.4姓名: 【自主预习要求】 个人预习要求:做到认真,仔细读课文。20—25分钟完成预习内容。 组内预习要求:小组讨论时,每个人要认真倾听,15—20分钟内完成讨论内容。 交流展示准备要求:预习完成后,组长布置好组员的汇报任务,在5—8分钟内做好交流展示准备。 【自主预习提纲】 基本问题: 轻声读课文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 你觉得我和弟弟玩蒲公英花有趣吗?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演一演。 熟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我”先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两次发现有哪些不同,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完成以下练习: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可以_____。早晨,花朵_____时,_____被包住,草地就是_____;中午,花朵_____时,它是_____的,草地就是_____;傍晚,花朵又_____,草地就又变成_____的了。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精选)【2020年秋】

《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早晨、绒球花”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重点) 2.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